环境演变

2024-10-25

环境演变(精选10篇)

环境演变 篇1

研究过去的环境演变, 有助于了解未来环境的演变趋势, 同时对研究人类的进化、发展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全球性环境变化的分析, 应先从局部地区开始。本文就将从珠江三角洲地区三个钻孔的岩性入手分析其约三万年来的环境演变过程, 结合钻孔的沉积物磁化率特征, 从层序地层学的角度, 对珠江三角洲的环境及海平面变化作一个初步的分析。

层序地层学主要研究由不整合面及可与之对比的界面所限定的沉积地层的时空分布, 及其与构造运动、海平面变化和沉积物补给的关系。层序是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以不整合或与不整合相对应的整合面为界的地层。本文以海平面变化曲线为标准, 对沉积体系域进行划分和命名, 分为海进体系域和海退体系域, 海进体系域的特征是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细, 一般为粘土和粉砂质粘土, 磁化率值较高, 粘土含量高, 一般为相对还原环境;海退体系域的特征是沉积物粒度相对较粗, 一般为细砂和粗砂等, 磁化率值较低, 粘土含量低, 一般为相对氧化环境。

在层序地层学中, 高频层序一般指准层序或更高分辨率的层序, 按照旋回的时间级别划分为四级层序 (准层序) 、五级层序或更高级别的层序。高频层序界面的确定可以根据岩性的变化、沉积物磁化率的变化以及沉积物中Fe元素、石英和粘土矿物含量的变化, 相邻沉积层的岩性发生较大的变化时, 可以作为高频层序界面的重要划分标志, 沉积物磁化率发生的由低到高 (或由高到低) 的明显变化, Fe元素或石英、粘土矿物含量的变化, 则可以作为高频层序划分的辅助标志。

本文所选择的2个钻孔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部, 分别为深圳新民SX97孔、江门百顷新一村ZK5孔, 钻孔的地理位置如图1所示:

本文所用的磁化率值均为使用Bartington MS2F仪器测量所得。同一个样品测量2~4次, 然后取平均值。样品与样品之间尽量取等间距, 间距大小视具体钻孔或时间要求而不同。

1 SX97孔分析

钻孔SX97所测岩芯长1761.4cm, 其中0~385cm为人工堆积, 385cm以下部分岩性整体上可以分为两类, 约以1251.9cm为界:上部粒度较细, 以粘土、粉砂质粘土和粘土质粉砂等沉积为主, 含有比较丰富的贝壳;下部则粒度较粗, 以粉细砂和中粗砂等沉积为主。

在SX97孔磁化率随深度的变化曲线上, 总体上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2) :阶段I (1761.4~1251.9cm) , 磁化率值在整个钻孔最低, 平均值约为2.68×10-6SI;阶段II (1251.9~494.5cm) , 磁化率平均值为14.26×10-6SI, 期间可以鉴别出多个磁化率值大小变化的旋回;阶段III (494.5~389.0cm) , 磁化率值突然升高, 平均值达66.31×10-6SI, 是整段曲线的最高峰所在。

钻孔深圳SX97孔可以划分为1个四级层序和6个五级层序。四级层序是一个完整的相对较大的由海退到海进的沉积过程。1761.4~1251.9cm为海退体系域, 沉积物粒度粗, 磁化率值低, 粘土含量少;1251.9~389.0cm为海进体系域, 沉积物粒度细, 磁化率值高, 粘土含量也比较多。钻孔五级层序的具体划分及特征见表1:

深圳SX97孔底部1761.4cm处沉积年代约为34ka B.P., 389.0cm处年龄约为0.88ka B.P., 其他年龄控制点如表2 (年龄数据在中国科学院, 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用14C法测定) 。

2 ZK5钻孔分析

ZK5孔岩芯长约3163cm, 其中0~235cm为人工堆积, 人工堆积之下岩性可大体分为三段:235~1057cm以粉砂, 粘土质粉砂沉积为主, 1057~2801cm以粘土沉积为主, 2801~3163cm以砂砾为主, 其中3122~3147cm、3154~3163cm为红褐色粘土。

ZK5钻孔的磁化率变化总体上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图3) :阶段I (3163~2342cm) , 磁化率值在整个钻孔最低, 平均值约为8.23×10-6SI, 因后半段 (2801~3163cm) 以砂砾为主, 且砾石颗粒较大, 导致了该段的磁化率异常高值, 使得这一阶段的磁化率平均值比SX97孔要高出许多, 但是, 如果去掉这段因粗砾石引起的磁化率异常高值, 则可看到这个阶段与SX97的阶段I是类似的, 从岩性上看也是以砂砾为主;阶段II (2342~510cm) , 磁化率平均值为12.28×10-6SI, 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有多个大小变化的旋回;阶段III (510~235cm) , 磁化率平均值高达34.11×10-6SI。

在高频层序划分上, ZK5与SX97比较类似, 可以划分为1个四级层序和6个五级层序。3163~2342cm为海退体系域, 沉积物粒度较粗, 以砂砾为主, 且砾石磨圆较好, 属典型的河流相沉积, 磁化率值也较低。2342~510cm为海进体系域, 沉积物粒度较细, 以粘土和粘土质粉砂沉积为主, 磁化率值较高。ZK5孔五级层序的划分及特征见表3。

3 讨论

根据前面对钻孔的磁化率曲线及沉积层序的分析, 结合钻孔岩芯的岩性, 我们对钻孔的高频层序进行比较, 可以看出SX97孔与ZK5孔的高频层序之间具有良好的一一对应关系, 但在细节上也具有一定的差异, 如ZK5孔层序1粗砾石造成的磁化率异常高值。

综合上面对钻孔高频层序的分析及比较, 珠江三角洲3.4ka B.P.以来的地层可以分辨出1个四级层序、6个五级层序, 一个高频层序实质上代表了一次海平面的变化过程。四级层序的海退体系域沉积以河流相为主, 在年代上约为34.0~13.8ka B.P.。这一时段对应于末次冰期, 也是全球平均海平面大幅度下降时期, 在冰盛期海平面相对现在下降幅度最大。

以海进-海退为一个旋回, 可比较明显地鉴别出的五级层序 (SX97-层序1和SX97-层序2) 至少反映了两次较大的海平面升降过程。第一次海平面上升大约发生在34.0ka B.P., 第二次大约发生在27.8ka B.P.。但这两次海平面上升的幅度是不同的。第一次幅度较大而时间较长, 第二次小而短暂。在第一次海平面上升时期, 以灰绿、黑色粘土质粉砂为主, 从张玉兰等对孢粉资料的分析来看, 对应于孢粉带I、II的是河口湾、海滨环境, 气候暖热而湿润, 是一个相对还原的环境。在第二次海平面的变化过程中, 更显著的是海退过程, 在沉积上表现为含砾粗砂, 反映了河流相沉积的进积。尤其是从这一阶段的海退对应着末次冰盛期, 其中21ka B.P.左右全球最大海平面下降对应于SX97孔约在1429.8cm左右, 这一点实际的14C测量年龄也约为21ka B.P.。

四级层序的海进体系域以细粒的粘土和粉砂质粘土为主, 孢粉资料显示气候基本以热而湿润为主。可鉴别的五级层序有四个, 反映了四个较明显的海平面相对升降旋回。旋回3是末次冰期以来, 首次海平面较大幅度的上升沉积, 时间大约发生在13.8ka B.P., 海退时间约在7.4ka B.P.。尽管海平面上升, 但气候热而比较干燥, 尤其是在海进转向海退的一段时间内。这一阶段应对应于末次冰期向全新世过渡的升温时期。旋回4海侵时间发生在约6.5ka B.P., 终止于约4.2ka B.P., 这一阶段不管是从沉积岩性还是磁化率曲线来看, 变化都是比较平缓的, 对应的孢粉资料显示气候暖热、湿润, 应该是全新世气候适宜期的标志。从4.2~3.3ka B.P.是海退时期, 气候转向稍微干燥。旋回5海侵发生在约3.3ka B.P., 在约2.3ka B.P.结束而开始海退。旋回4和旋回5的两次海退, 从沉积特征看, 幅度比旋回3的海退较大。旋回6海侵约发生在1.7ka B.P., 是一个持续的海平面上升的过程。从SX97孔层序5结束到层序6开始, 磁化率值大幅上升至阶段III的磁化率高值显示沉积环境从旋回5至旋回6有一个幅度较大的变化, 其它钻孔的对应层序也有类似的磁化率大幅上升现象。

4 结论

综上所述, 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珠江三角洲地区第四纪沉积物沉积层序之间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较小一级的层序却又略有不同, 说明三角洲整体的沉积环境是基本一致的, 但存在一定的区域性差异。

2) 在沉积物岩性分析的基础上, 结合各钻孔磁化率变化曲线, 将珠江三角洲3.4万年来沉积分为1个四级层序和6个五级层序, 每个高频层序代表一个海平面的相对升降旋回, 与气候的冷、暖变化也相对应。这个沉积序列实质上反映了约34ka B.P.三角洲地区的古气候古环境演变历史。

参考文献

[1]周厚云, 郭国章, 余素华.从SX97孔矿物特征看气候环境变化的河流响应[J], 矿物学报, 2000.

[2]张振克, 吴瑞金, 王苏民.岱海湖泊沉积物频率磁化率对历史时期环境变化的反映[J].地理研究, 1998.

[3]张玉兰, 余素化.深圳地区晚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环境演变[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环境演变 篇2

试论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演变

该文从环境哲学的高度,并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影响和作用的视角出发,首先分析了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内涵及人类与环境之间所结合成的动态系统,最后,主要对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历史演变的主要阶段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探讨.

作 者:王树恩 陶玉柳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天津,300072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年,卷(期):21(2)分类号:X22 X24关键词:人类 环境 关系、演变 趋势

环境演变 篇3

摘要:扩展了STIRPAT模型,测算出了中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2003-2013年的产业集聚度、城市污染综合指数和环境规制水平,并探讨了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并不是简单地增加城市污染或减少城市污染的线性关系,而是存在着某个临界点,实证检验表明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呈现出“u”型演变的规律,产业集聚度的对数3.1161为拐点。基于此,提出了产业集聚生态化发展模式观点,包括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分区发展模式,使得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但污染排放并不相应增加,从而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此外,合理控制城市人口规模、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以及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改善城市环境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产业集聚;城市环境;影响;演变规律

文章编号:2095-5960(2016)05-0090-11;中图分类号:F299.231;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所有具有经济活力的地区都是产业集聚高度发达的地区,产业集聚与城市经济增长间的相关性日益明显(Henderson,2003)。过去,人们大多关注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经济效益,更多地研究了产业集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对于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关注比较少。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以及中国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有必要特别关注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的时期,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最具活力的空间组织形态,在一定时间内还会得到强化,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驱动力还将长期存在。同时,关注城市生态环境状况又是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因此研究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对于城市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

关于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一部分研究认为产业集聚是造成城市群地区水资源短缺、土地占用、土壤退化、大气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Frank,2001;Verhoef,2002;于峰,齐建国,2007)。还有一些文献从开放视角探讨FDI流人的规律,认为产业集聚的区域多是FDI流入集中的区域(Brennery,2001),根据“污染避难所”理论和“向环境标准底线赛跑”假说,FDI大量流入会带来产业集聚的负环境外部性问题(Verhoef,2008)。也有相反的观点认为产业集聚具有正的环境外部性,例如产业集聚带来的技术扩散与知识外溢为企业采用环保型生产技术提供了可能(Hosoe et al,2006),集聚会引发竞争效应、技术进步及扩散,从而提升环境质量(陆铭,冯皓,2014;杜震,卫平,2014)。同时,市场竞争的压力将使得企业更加重视环境问题从而提升社会信誉(闫逢柱等,2011)。另外,还有学者认为,产业集聚与城市环境污染之间可能存在着相互交替的关系。在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阶段,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规制水平较低,促进经济发展将不可避免地牺牲环境;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更高,污染治理资金更充裕,环境质量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许和连,邓玉萍,2012)。在市场化较低的阶段,工业集聚的污染效应较大,资源消耗的速度超过资源再生速度和环境承载极限,将导致环境污染加剧(李筱乐,2014)。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并非产业的集聚程度越高,产生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越高,当产业高度集中,超过了该区域的环境承载力时,集聚所带来的环境负外部性增强(Due,2007)。产业集聚如果仅提高了生产效率和扩大了生产规模,而对环保节能过程并无改进,将导致更多污染(张可,汪东芳,2014)。还有观点认为,生态环境的恶化并不是产业集聚本身造成的,而是粗放型的生产方式等其他原因造成的,所以不同的集聚程度可能对应不同的污染效应,它受到发展理念、环境政策和技术水平等因素的影响(盛广耀,2009)。

通过对这一问题研究结论的回顾,笔者认为,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可能不是简单地增加城市污染或减少城市污染的线性关系,而且存在着某个临界点,因为产业集聚与人口集中和城市化是相伴而生的。很显然,随着产业集聚度的增加,人口过度集中必将会超出该城市环境承载力,导致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破坏(Vernon,2003)。已有一些学者非常关注与产业集聚相伴而生的城市规模扩大而带来的“城市病”问题,认为“城市病”会出现种种后果。根据笔者的研究,产业聚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存在着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是这些效应的交互作用,才使得這一问题变得复杂起来。本文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了理论框架,并从实证上进行检验,以便给我国现阶段城市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指导。

以上文献对本文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相比于已有研究,本研究具有如下特色:(1)本文测算了产业集聚度、城市污染综合指数和环境规制水平,在计量指标选取中大大降低了选取单一指标进行计量分析而产生的偏误。(2)扩展了STIRPAT模型,由于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对城市环境会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在STIRPAT模型中加入了反映产业集聚和环境规制的变量。(3)以往的研究缺乏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影响的机理分析,理论上还不够深入和系统,本文构建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影响的理论体系,并使用地级市数据从实证上进行了验证,具有一定说服力。(4)提出了城市产业集聚的生态化发展模式。

二、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效应

(一)正效应(减少环境污染)

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影响的第一个正效应可称之为技术效应。城市化通过产业集聚的技术溢出效应提高能源使用效率(Lucas,1988),减少环境污染。由于技术效应存在边际技术递减的规律,所以在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阶段,技术效应能够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但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增加,技术效应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逐步减弱(Liu,2009)。第二个正效应可称之为共生效应。产业集聚使得关联企业之间综合利用原料、能源以及“三废”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冯薇,2006)。当前已有很多城市建设了生态工业园区,城市规划中也考虑了分区建设,将工业区与商业和居住区分开,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资源综合利用以及废弃物的合理处置,从而改善环境质量。第三个正效应可称之为规制效应。产业集聚能够促进经济增长,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环保意识增强,这将迫使政府提高环保标准,促进严格的环境规制,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提高。规制效应很难量化,也不是单向的。在早期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当地政府为了促进本地经济发展,可能会忽视城市环境的生态保护,在后期,随着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政府可能会实施较严格的环境管制,从而有利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二)负效应(城市环境污染增加)

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影响的第一个负效应可称之为扩张效应。城市产业集聚带来城市规模的扩张,生产的扩大和消费总量的上升,会增加原材料的消耗,导致污染物呈递增态势增加。第二个负效应可称之为密集效应。以第二产业为主的城市生产方式消耗更多的资源和能源,排放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还会逐步增加,加之受城市空间所限,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污染排放是递增的。第三个负效应可称之为锁定效应,即当前的环境质量会影响后期的环境质量。马歇尔曾指出当一个产业在某个地方出现后,就趋向于在这个地区长时间发展,从而产生类似于锁定效应的结果。污染密集型企业短时间内可能不会搬迁,会加重当地城市环境污染,形成循环累积的环境负面效应。同时,当一个城市生态环境达到所能承载的环境容量时,环境恶化程度会进一步加剧。

(三)演变特征

就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正效应而言,技术效应和共生效应起主导作用,由于技术效应具有边际技术递减规律,所以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正效应呈现出以下特点: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阶段,产业集聚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但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产业集聚带来的减少污染排放的作用逐步减弱。

就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负效应而言,扩张效应和密集效应起主导作用,由于扩张效应和密集效应都会导致污染排放物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所以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负面影响呈现出以下特点:产业集聚程度较低的阶段,产业集聚所带来的污染排放量较少,但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产业集聚带来的污染排放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

我们用横轴表示产业集聚,纵轴表示环境污染,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正效应是一条从左上方向下方倾斜的曲线,呈单调递减趋势;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负效应从左下方向右上方倾斜,呈单调递增的趋势。因此,在这两种效应的综合影响下,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先递减然后递增的“u”型趋势。

五、产业集聚生态化

根据我们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城市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呈现出“u”型演变规律,当前,我国已有一部分城市已经跨人了拐点的右侧,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城市环境问题将会进一步恶化,产业集聚所带来环境不经济将会越来越明显。基于此,我们提出产业集聚生态化发展模式,使得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一)发展理念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快推进,在一定时期内,生产要素向城市集聚的驱动力还将长期存在。在不考虑环境要素的情况下,产业集聚作为一种有效的发展模式,对推进产业成长、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具有积极作用。但是,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又必须兼顾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因此,我们提出产业集聚生态化的发展模式,即产业在集聚过程中促进经济增长,但污染排放并不相应增加,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脱钩”发展,使得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关系。根据前文的理论分析,产业集聚生态化的理念是加强正效应,降低负效应。

对于加强正效应而言,需要加强产业集聚发展的技术效应,并促使资源共生循环利用,提高环境规制水平,使得正效应曲线更趋近于横轴。对于降低负效应而言,就是使得产业在集聚过程中,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增长的速率低于产业扩张的速度。产业的生态化、清洁生产,使得污染排放以低于产业集聚的速率增加。在图4中表现为负效应的斜率更小,线条更平坦,或者向下弯曲。

根据以上分析,产业集聚生态化使得负效应的斜率更小,线条更平坦,或者向下弯曲,正效应曲线更趋近于横轴。那么污染曲线不会随着产业集聚程度的提高而向上弯曲,而是基本与横轴平行的一条平缓的曲线,这样就会导致城市产业集聚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污染排放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而不是随着产业集聚水平的提高而增加(见图4)。

(二)发展模式

产业不仅要集聚化,而且要向生态化方向发展,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采取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和城市功能分区模式,从而实现污染排放的减少。

一是生态工业园区发展模式。从促进经济增长的角度看,产业集聚将会是一个大趋势,但产业集聚过程中要特别重视其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能够同时兼顾产业集聚和生态化发展的空间载体之一就是生态工业园区。生态工业园区实现不同企业之间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和传递,原料、能源和“三废”资源循环利用,提高经济效益,同时又减少对城市的污染。对于新创建的生态工业园区,要运用循环经济理论,按照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功能引入企业和集聚产业。通过产业链和废物链的构建和完善、资源和废物的减量化等措施,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对于已有的工业园区,要用生态化的理念打造园区发展,实现产业集聚与生态化发展的有机结合。

二是城市功能分区发展模式。城市是人口与产业集聚的空间载体,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内部功能逐步趋于分化。科学划分城市功能分区,一方面实现区域内部经济资源的集约性,实现城市经济资源价值最大化;另一方面把污染较严重的工业区与商业、行政、居住混合区分开,从而减少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对城市居民生活带来的环境污染影响。对于新规划的城市,要把城市功能分区作为其中重要的内容,把工业区、居住区、商业区相应的分开。对于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的城市,要考虑将高污染的工业迁移出去,在产业集聚发展的基础上减少环境污染。

六、结论与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是:(1)从理论上来看,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存在着正效应和负效应,正效应包括技术效应、共生效应和规制效应;负效应包括扩张效应、密集效应和锁定效应。正是这些效应的交互作用,使得产业集聚对城市環境的影响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关系。(2)从实证上分析了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呈现出先递减然后递增的“u”型规律,而且有68个城市都已经步入到了“u”型曲线拐点的右侧,这类城市面临着产业集聚所带来的环境不经济状态。(3)产业集聚对城市环境的影响也取决于产业集聚的阶段和不同的集聚方式,未来城市的发展要提高产业集聚水平,同时要走产业集聚生态化发展之路,产业集聚与环境污染之间呈现“脱钩”发展,使得产业集聚、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之间呈现一种良性互动关系。

老虎口生态环境演变及治理对策 篇4

大滩乡、泉山镇处民勤中西部, 属温带干旱荒漠气候区, 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10mm左右, 多年平均气温7.8℃, 年日照时间长, 昼夜温差大, 光热资源丰富, 无霜期平均162d[2]。多年平均蒸发量为降水量的24倍, 是民勤老虎口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乡镇, 而农区外围的老虎口是民勤绿洲老虎口最大的风沙口之一, 沙区南起大滩乡上泉村, 北至泉山镇新西村, 全长24km, 涉及12个行政村, 129个社, 20413人, 需治理面积达11333.33hm 2。区内沙源深广, 沙层深厚, 沙丘星罗棋布, 纵横交错, 沙患严重威胁着沿线及周边乡镇群众的生产生活和交通、通讯、水利等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老虎口生态环境的演变与民勤绿洲生态环境的演变是一致的, 但又具有不同的特点。石羊河在红崖山附近分岔成东大河和西大河, 而西大河就从大滩与泉山西面流过, 河流冲击形成沃土与水草丰美的牧场, 由此孕育了人类的文明。而今芨芨井墩、古城遗址、连城遗址、三角城遗址就是当年人类活动最好的见证。50年前这里依旧水草茂盛, 还是周边群众放牧的最好牧场。

50年来, 随着石羊河上河来水量的减少, 西大河逐渐断流干涸, 至今日只有当年冲刷下的河沟, 依然在诉说着沧海横流。同时, 由于人类活动对水、土、植被等资源的强烈干扰, 周边的生态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主要表现为:地下水量过度开采, 水位下降, 从20世纪50年代的1.5~2.0m下降到80年代的5.0m, 90年代的16.4m, 2004年的21.0m;水质污染, 矿化度升高;天然和人工植被衰退, 物种多样性减少, 植被向旱生方向演替;土壤盐渍化加剧, 土地荒漠化严重等

1.1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1.1.1 地表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由于民勤盆地内无地表径流产生, 其唯一的地表水资源是由南部武威盆地中部溢出的泉水所汇集而成的石羊河, 分布于环河灌区, 境内长约28km。自20世纪50年代修建红崖山水库以来, 西大河就没有来水。目前大滩、泉山镇农田灌溉全部依赖红崖山水库及跃进总干渠, 且极容易受上游需水量的影响, 2004年, 红崖山水库发生干涸, 严重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

石羊河的径流由三部分组成:一为基本径流, 二为冬春余水, 三为洪水。前两项是组成石羊河径流的主要成分, 约占总径流的80%。20世纪90年代以来, 石羊河上游来水平均约为1.50亿m 3。石羊河的径流组成决定了石羊河下游径流在时空分布上的特点, 即受上游灌区人类活动影响较大, 表现在年内分配上为:灌水期水量为上游灌区所截引, 径流很少, 作物生长期 (5~9) 月平均径流只占全年径流的25%左右, 无洪年份更少;而非灌溉期则有较多水量下泄, 从12月至次年4月的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的一半以上。

1.1.2 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现状

民勤地下水允许开采量约为1.52亿m 3。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 地下水位埋深以灌区为中心, 向边缘地带递减, 大滩、泉山水位埋深多数大于10m。近20多年来, 地下水开发利用发展很快, 地下水开采量逐年递增, 开采井集中分布于沿绿洲的柴湾里, 井深一般为60~150m, 主要开采中上层地下水, 主要用于农业灌溉, 约占总开采量的93.5%, 其余为工业及生活用水。

1.2 生态环境现状

1.2.1 绿洲沙漠化

自清代康熙年间以来, 土地沙漠化的进展就已加快。而老虎口是民勤范围最大、影响最为严重的风沙口之一。20世纪50、60年代至现在, 沿沙区耕地完全沙漠化且无法耕种的面积达66.67hm 2, 另外还有近200hm 2的土地产生了不同程度的沙化。由于防风固沙林带退化, 泉山镇近五年间每年有66.67hm 2耕地被沙埋而弃耕, 沙厚达25~33m, 另有66.67~33.33hm 2耕地发生轻度沙化, 风沙堵填渠道的状况在沙漠边缘屡有发生[3]。

1.2.2 土壤盐渍化

在地下水尚未大规模开采利用之前, 绿洲内地下水位埋深极浅, 通过长期强烈的蒸发作用, 盐分在地表聚积, 形成蒸发型积盐土壤。随着地下水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 盐渍化面积不断扩大, 到了1992年, 耕地盐渍化的面积从1978年为333.33hm 2扩大为666.67hm 2。

1.2.3 地下水位下降, 水质恶化

近20多年来, 随着石羊河上游工农业大力发展及对水资源的过度使用, 进入民勤盆地的地表水资源大大减少, 地表水资源已远远满足不了农业生产发展的需求, 为了维持生存, 不得不超采地下水, 致使区域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由20世纪60年代初期的1~2m降至80年代末期的9~10m以下。目前, 地下水位仍以60~80cm/a的速度下降, 产生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日益扩大的地下水开采和灌溉活动对地下水质的影响也日趋明显, 使地下水反复消耗和浓缩, 导致地下水水质急剧恶化。1979~1990年浅层地下水矿化度南部增加了0.5~1.8g/L, 北部增加了0.4~5.6g/L。同时矿化度增高的范围在逐渐扩大, 水质恶化趋势是高矿化度等值线由北向南移进。

1.2.4 天然和人工植被衰退, 植被向旱生方向演替

植被退化和死亡是老虎口面临的又一重大灾害。20世纪50、60年代以前, 大部分地区地下水埋深在1~3m之间, 植被生长环境良好。盆地丘间低地, 大西河畔均为芦苇等湿生系列的草甸植物, 20世纪70年代严重退化, 首先是湿生植物退化, 现在几乎全部被旱生植被白刺、红砂等代替, 大面积的天然林和50年代末种植的沙枣林衰败、枯死现象严重。物种多样性减少, 植被向旱生方向演替。

大滩、泉山区内, 20世纪50年代共有天然“柴湾”7.24万hm 2, 截至1991年, 累计营造沙枣林1.73万hm 2, 营造灌木林2.74万hm 2。现在林木发生严重衰退天然柴湾有万2死亡或接近死亡, 1.27万hm 2严重沙化, 保存较好的仅有2.37万hm 2;沙枣林中有0.64万hm 2成片死亡, 有0.58万hm 2枯梢衰败, 人工灌木林中有0.75万hm 2严重死亡。覆盖度大大降低, 由原来的44.8%降为15%以下[2]。

2 生态环境恶化原因分析

老虎口生态环境的演变, 地下水位的持续下降是环境演变的最主要动力;人为经济活动是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因素。造成老虎口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另一方面是人为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是主要原因。

2.1 自然因素

从自然因素来看, 大滩、泉山位于民勤老虎口, 处于石羊河下游, 其生态环境的脆弱性是纬度地带性和地质历史时期随着陆海结构、地貌格局的变化孕育形成的。20世纪70年代以来, 我国北方气候处于更加干旱的时期, 加剧了农区耕地沙漠化趋势。

石羊河上游祁连山水源涵养能力持续下降, 地表水资源逐年减少。50年来,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锐减, 雪线上升了40m, 石羊河流域的地表径流由20世纪50年代的平均每年17.84亿m 3减少到90年代的每年12.89亿m 3, 平均每年减少1000多万m 3, 整个流域内地表径流减少了近5亿m 3。

2.2 人为因素

2.2.1 上中游过度用水, 造成下游的民勤来水量大幅减少

上中游过度用水使进入下游民勤境内的地表水资源逐年减少, 由20世纪50年代的每年5.42亿m 3, 减少到90年代的每年1.52亿m 3。分年代进入民勤境内的水量变化如下:50年代年平均5.420亿m 3, 60年代年平均4.028亿m 3, 70年代年平均3.238亿m 3, 80年代年平均2.287亿m 3, 90年代年平均1.524亿m 3, 年均减少量由1000万m 3增大到1500万m 3, 2004年入境地表径流量仅为0.65亿m 3。从进入县境内的地表水对照分析, 进入民勤境内的年径流量减少了近4.0亿m 3, 入境地表径流占流域总径流的比例由20世纪50年代的30%减少为近年的不足7%。而流经大滩、泉山的大西河自20世纪50年代红崖山水库修成后, 就一直干涸[5]。

2.2.2 大量提取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植被大量枯死

由于入境地表水逐年减少迫使民勤从世纪60年代就开始向地下要水, 大滩、泉山也同样。大量提取地下水以维持农业灌溉, 民勤灌区也逐渐由一个以地表水灌溉为主的河水灌区变为一个以井水灌溉为主、河水灌溉为补充的井河水混灌区。目前大滩、泉山运行的机井有300眼, 最多时达到500眼, 占全县机井的1/20。大面积的挖井取水导致地下水位以每年0.5~1m的速度下降;随着地下水的严重超采, 地面植被大量枯死, 原先绿洲边缘上的“柴湾”大面积消失, 沿风沙线一带的大片人工沙枣林及天然生的白刺、沙蒿等沙生灌丛枯萎衰败、失去再生和自然繁衍的能力, 从而导致土壤、植被向沙漠化方向发展[6]。

2.2.3 土地开垦过度及不合理灌溉方式

从1977年到1993年, 大滩、泉山开垦超过了666.67hm 2农田, 大面积垦荒种粮和大水漫灌的生产方式, 不仅破坏了原有的生态平衡, 而且耗费了大量的水资源。以前在绿洲与沙漠之间有大量天然灌丛作为过渡带, 有力地保护着绿洲, 但是这些过渡带被开垦成了农田, 又很快被畅通无阻的风沙变成了沙丘。

2.2.4 人口的大量增加

1953年, 民勤县只有11万人, 目前已增加到了30多万人, 几乎增加了两倍。大滩、泉山只有1万人, 目前已增加到了3万人。这些增加的人口大多数是农业人口, 客观上增大了对水和耕地的需求, 这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2.2.5 植被破坏及过度放牧, 造成土地沙化

沙漠化是老虎口环境恶化的主要因子之一。民勤被夹在腾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之间, 这两个沙漠为绿洲沙漠化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源, 民勤地处干旱气候区, 降水量少、蒸发量大、风多、风速大, 在强大的西北风作用下, 巴丹吉林沙漠顺风而进, 构成了对绿洲区的严重威胁。

植被破坏、过度放牧是导致老虎口沙漠化的诱因。由于天然林内人畜出入频繁, 长期啃吃践踏, 林冠萎缩, 无皮树根裸露, 造成植被稀少, 林地起尘, 再生能力减弱, 幼树不能复生, 天然林环境和林木生长的条件逐渐消退。

3 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对策

老虎口生态环境的治理, 必须依靠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在发展中解决难题,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3.1 加大天然林植被管护力度, 减少植被破坏

农区以西生长有以白刺、红砂、猫头刺为主的天然灌木林, 成为保护农区的第一道屏障。其中白刺固沙效果最好, 耐沙埋、风蚀、耐干旱, 往往一丛白刺就可以固定一片流沙, 且随着沙埋不断萌动生长, 形成白刺群落。实践证明, 白刺群落生长茂盛的地方, 风蚀程度均小于其他地方[7]。

长期以来, 周边群众认为这里是天然良好的牧场、打柴取枝的好地方, “靠山吃山, 靠沙吃沙”过度的放牧、打柴取枝, 已严重破坏了周边的植被生态环境, 导致部分已经固定的沙丘开始活动, 继而形成流沙危害农田。

因此, 加大对天然林植被的管护力度, 沿农区进行封育, 阻止羊只进入天然林区。同时积极与乡镇、村社联系沟通, 形成联防共管的局面。

3.2 加快防沙治沙力度, 营造防护林体系

影响老虎口的主要风沙源在老虎口, 区内沙源广、沙层深厚, 星罗棋布。应统筹规划, 集中联片, 规模治理, 阻止流沙侵入农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结合, 乔、灌、草结合, 带、网结合, 以防护为主的方法, 改变单纯营造梭梭林的作法。选用耐干旱、抗风沙、防风固沙性能好的花棒、毛条、沙蒿等优良固沙植物。

并加快白刺育苗技术的研究, 培育白刺苗用于防风固沙的营造, 构建人工白刺群落。以弥补个别天然群落的退化。在农区内部构建农田防护林体系, 改变过去以杨树等高耗水种类为主的造林模式, 依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适地适树”的原则, 营造农田防护林。

3.3 加强对土地沙漠化的监测和预警预报

在流沙区、沙化区、频危沙化区设立监测点, 安排专人, 定期观测, 以形成科学合理的数据, 建立土地沙化预报、预警机制, 为制定生态治理方案提供依据。

加强地下水位和水质监测, 以及加强地下水与天然植被之间关系的研究, 确定地下水对天然植被的影响规律;在研究固沙林与沙地水分平衡时, 必须对降水、流沙地含水量、蒸发 (含植物蒸腾、固沙林地土壤蒸发及截留降水蒸发) 、地表径流、林地渗透量诸因素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测算可供植物生长利用的有效水量, 测定固沙植物种的蒸腾强度;研究固沙林合理的营造密度。

3.4 加快对关井压田区树木进行管护

由于很多机井是在农区沿线的柴湾沙区当时栽植的树木对于保护耕地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关井压田后, 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 致使原来的树木大量枯死, 不能有效阻挡风沙, 致使关井压田区土地沙化情况特别严重, 成为新的风沙源, 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4]。应加快对关井压田区进行管护, 配给一定量的生态用水, 用以灌溉树木或者全部纳入国营造林规划, 进行治理。

3.5 合理分配水资源, 禁止超采地下水

水资源问题是生态问题的本质。上游超量引水、下游大规模超采地下水是生态恶化的主要因素。因此, 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开源、节流, 合理利用水资源。应明确水权, 扎实推进水权分配方案, 减少地下水开采量, 抑制地下水位下降, 并逐步使生态环境得到恢复和改善[8]。

3.6 改造盐渍化土壤

合理利用水资源, 降低地下水位, 采取保护和扩大荒地植被, 机井提灌, 垂直排盐, 以及生物排盐排碱等措施, 进行盐碱地改造利用。分布在区内的许多耐盐植物, 如盐爪爪、碱蓬、碱柴、骆驼刺、花儿菜、柽柳、苏枸杞、芦草、沙棘、沙枣、胡杨等, 体内都吸收一定量的盐分, 有些盐生植物吸收盐分很多, 利用这些耐盐植物资源进行造林种草, 不仅建设了薪炭林, 扩大了牧草基地, 同时还使土壤盐分得到转化和转移, 起到了生物排碱, 生物排盐的作用。在栽培作物中, 甜菜、向日葵、高梁等也具有排盐、排碱作用, 适当调整作物布局可以改良土壤提高盐渍化耕地的利用率。

3.7 建立节水型高效农业

在水资源紧缺地区继续扩大灌溉面积和发展种植业是不现实的, 尤其是在一个缺水的地区, 土壤盐渍化、水质恶化都限制了灌溉农业的简单大规模发展。最终出路和前途是建立节水型高效大农业、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灌溉技术, 发挥规模效益, 通过深度加工提高农产品的技术和经济含量。同时要适度发展工业和第三产业, 改变以农为主的经济结构。控制人口增长, 提高人口素质, 促使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唐小平.甘肃民勤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

[2]民勤县志编委.民勤县志[M].兰州大学出版社, 1994.

[3]李进军.切实加快连古城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发展[J].甘肃林业, 2006 (6) .

[4]朱世明, 杨自辉, 赵明, 等.民勤绿洲退耕地生态建设的技术措施[J].甘肃科技, 2008 (18) .

[5]纪永福, 贺访印, 李亚.民勤绿洲水资源状况与生态建设研究[J].干旱区研究, 2005 (3) .

[6]赵华, 马金珠, 朱高峰, 等.甘肃省民勤盆地地下水环境变化及原因探讨[J].干旱区研究, 2004 (3) .

[7]魏金平, 王建宏.遏制石羊河下游生态恶化的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06 (1) .

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 篇5

根据湖沼沉积、黄土沉积和冰积等地质记录,运用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生态景观学等方法,从万年、千年和百年及百年以下四个时间尺度对中国西部干旱区生态环境演变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全新世以来,中国西部干旱区的气候变化经历了多次的`相对暖干和相对冷湿交替变化,变化历程较为复杂.早全新世、中全新世、晚全新世气候特点因地因时而异,但总体特征以干旱化为主,280~350 a来,降水量有明显的减少趋势,并表现出显著的周期性.但在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天山地区的气候变化特征表现为气温升高,降水量增加.总的来说,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新疆的气候趋于好转,植被覆盖状况改善明显,山地森林、草甸、人工绿洲的面积均呈增加趋势.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一定尺度的气候背景条件下,地表的植被覆盖对调节绿洲区域气候有着积极的作用,可增加局部地区的降水.

作 者:潘晓玲 马映军 高炜 齐家国 师庆东 陆海燕 作者单位:潘晓玲,师庆东,陆海燕(新疆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

马映军(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新疆资源环境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高炜(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自然资源生态实验室,80521,美国)

齐家国(新疆绿洲生态重点实验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46;干旱半干旱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研究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6;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地理系/全球变化与地球观测中心,48823,美国)

环境演变 篇6

1 传统图书馆服务模式的特点

1.1 封闭型建设模式。

受不同时期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制约, 图书馆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的接触是受限制的, 可谓自我封闭的内向型。每个图书馆都试图建立比较完善的服务体系, 每个省市级建有图书馆、科技情报所。另外有大专院校系统、军队系统、工会系统图书馆等。由于每个图书馆受属领导机构的管理体制的限制, 受到人员、服务、对象、范围等的限制, 不能充分发挥信息的作用。

1.2 被动型服务方式。

所有的服务基本以图书馆为中心, 可谓是围绕图书馆馆舍展开的。图书馆的指导思想是尽可能把藏书收全, 服务设施齐全, 有比较舒适的环境。主要服务方式是:馆内阅览、书刊外借、文献复制、参考咨询等。图书馆满足于书刊的借借还还、取取归归的服务方式。由于机制、经费、人员、设备的限制、服务工作有许多局限性, 同时也束缚了服务人员的思想, 缺乏主动服务的精神。

1.3 浅层次文献型服务。

图书馆以收藏、加工、保存图书、期刊、资料等纸张为载体的文献信息为主。内容之一是向读者提供原始文献, 文献流通方式是一本图书、一种期刊、一分份报纸。其次是为读者提供馆藏专题文献, 馆藏专题文献又是以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信息单元为主。对文献信息深层次的加工做的很少, 一切业务工作都是围绕文献开展的。

1.4 劳动密集型文献管理。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文献的加工可称为“粗加工”, 例如:图书以整本图书为著录单元, 期刊以一种刊物为著录单位。工作人员从书刊的采、编、加工、人库、管理、主要是从事重复性劳动, 工作繁琐, 劳动强度较大。衡量一个图书馆服务工作的效果, 往往是以图书的流通量作为唯一的标准。以收藏和占有文献的数量作为图书馆级别的标准。从一个图书馆整体动作而言, 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2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化

2.1 开放型服务模式。

图书馆开始突破围墙, 跳出固定场所, 主动接触社会, 摆脱了传统文献处理的限制, 在信息的采集、加工、组织、服务方面, 面向网络环境, 以新的方式组织、控制、选择、传播信息建立了辐射型的开放服务系统。例如:国家图书馆利用网络环境和设施, 扩大读者范围和领域, 在电子阅览室开展各项网络信息服务, 每天上网浏览图书的读者已达50~60万人次, 是每天来馆读书的读者的几十倍。

2.2 有偿服务与无偿服务相结合。

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 在完成公益性服务的同时, 开展各种类型的有偿信息服务, 已经得到社会和读者的认可。不仅可以弥补国家投资的不足, 也可以促使图书馆有自我生存的自身发展能力。李岚清副总理在视察车家图书馆时曾指示:“图书馆主要是公益事业, 但现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适当的产业化经营不但是允许的, 也是必要的。”

2.3 主动型服务。

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走出图书馆, 面向社会、面向需求、上门服务。在做好阵地服务的同时, 工作人员主动与用户联系, 了解需求, 采用新的服务方式, 主动为读者服务。例: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剪报中心, 主动与大中型企业联系, 了解信息需求, 编辑专题剪报, 提供信息服务, 收到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清华大学图书馆, 聘用专业人员为学科馆员, 提高信息资源建设和信息服务质量, 主动为科学科研服务。

2.4 针对型服务。

图书馆开始冲破传统服务模式, 紧密地配合社会需求, 提供特色服务, 有针对性的服务, 不断提高读者的满意率。例如:国家图书馆强化为政府立法决策服务, 在近两年的“两会”期间, 24小时全方位服务。近期与国家机关和各部委图书馆联系, 提供各种信息服务, 主动提供政策法规方面的专题咨询服务。上海图书馆主动向政府机关定期提供城市建设、市场发展等宏观决策性信息。浙江图书馆针对本省的经济发展, 主动为大型企业服务, 提供信息咨询服务。

2.5 多样型服务。

现代图书馆以用户为中心, 需要什么就提供什么, 摆脱传统的服务方式, 摒弃单个、重复、被动、琐碎的手工服务。把服务模式从“单纯服务型”转变为“服务经营型”, 把服务推向市场, 开展信息的深加工, 如代查、代检索、代翻译、人办手续、代复制、联机检索、光盘检索、联机目录查询、网上专题信息服务等。提供信息资源的范围和载体更广泛。图书馆从文献资料的收藏者和提供才, 转变为信息产品的生产才、开发者和提供者。例如:天津图书馆、东城区图书馆实行的会员制借阅方式, 国家图书馆为政府机关、重点大学送信息上门。

3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趋势

在网络环境下知识信息的需求特点是:知识信息需求的全方位与综合化, 知识信息需求的开放化与社会化, 知识信息需求的电子化与网络化, 知识信息需求的集成化与高效化。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发展方向:

3.1 利用图书馆的整体化优势进行图书馆网络

的优化组织与协调, 使因特网的信息服务功能在图书馆网络化服务中充分实现。促使因特网上的电子信息资源成为图书馆信息服务的有机组成部分。

3.2 国家应该从宏观上有计划有组织地协调我

国图书馆网络与科技、教育、经济等专网及其网络有关系, 在国内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资源共建共享。

3.3 强化网络条件下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建

设, 实现网络资源配置的优化, 网络信息资源的二次开发与综合信息服务。有计划、分期分批建立不同类型的数字图书馆。促使更多的有中国特色数据库在网上服务。

3.4 实现图书馆网络化和知识信息的社会化管

理, 建立网络化信息保证组织和体系, 建立健全信息管理的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信息法、数据库法, 确保网上信息安全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3.5 图书馆利用自己“社会大学”, “没有围墙的

大学”的特殊环境, 有意识地通过网络和计算机技术, 培养中国读者的信息素质、信息意识能力。

4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对策

传统图书馆文献收藏的数量, 对图书馆服务方式是以面对面的读者借还图书, 提供口头咨询为主。现代图书馆, 拥有掌握和利用电子技术的水平和专业人员, 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 不受馆藏的限制, 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以远程通讯的网络应答式提供。

4.1 树立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观念。

我国图书馆的服务模式, 由于原有格局分布, 必然是多中心、多系统、多层次、多类型的局面, 因此在网络环境下更要强调分工协调, 资源与信息的网上共享, 网上服务共享, 避免各自为政。例如:在书目数据库建设中, 已经存在重复建库, 浪费大量资金和人力, 许多数据库的建设中不要走老路, 国家有关部门要宏观干预, 分工合作。

4.2 探索服务的新模式。

图书馆应抓住这个机会, 对信息资源的收集、加工、整理、服务赋予新的内容和方式。图书馆的整体组织、人员安排、业务流程都要不断适应网络环境的要求。传统的服务方式可以利用网络环境来发挥新的效益。例如:图书馆的查询、外借预约等服务, 可以通过网络功能实现。同时利用网络的技术优势, 拓宽服务领域。图书馆服务工作和信息服务人员将越来越重要, “网上信息冲浪员”, “网上信息标引员”, “网上信息导航员”, 将会成为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员。

4.3 培养新型的图书馆服务人才。

现代图书馆必须有适合网络环境的专业人才。这是关系到提高整体服务水平的关键问题。组织、设备、资金、机构的落实可以说是硬件, 在短时间可以达到, 但人才问题就是几年、十几年的问题。因此, 国家要在宏观计划中, 注意人才的培养。图书馆在人员的使用中, 要注意发挥专业特长, 培养一批新型的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人才。

摘要:图书馆是社会需求的产物, 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是图书馆中心任务。图书馆的社会价值是由服务来体现的。用户信息需求不断增加, 使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存在形态发生了变化, 应将服务工作从满足书刊借阅的文献需求为主, 转移到以满足知识信息需求为主的以知识开发服务为主要功能的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图书馆,服务模式

参考文献

[1]庄凤秋.网络环境下我国图书馆服务模式的演变[J].民营科技, 2010, (2) .

[2]黄勇.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J].科技广场, 2009, (2) .

环境演变 篇7

一、我国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调查说明

(一) 调查概况

笔者于2011年3月通过互联网, 利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图书馆界”栏目中的“图书馆导航”里“公共图书馆”的链接, 选定所列出的62个公共图书馆为调查范围, 除去链接错误 (西安图书馆和南海图书馆, 共2个) 、死链接 (上海黄浦图书馆、上海虹口图书馆、上海少儿图书馆、上海闸北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内蒙古图书馆、金陵图书馆、厦门图书馆、深圳罗湖区图书馆, 共9个) 、和不具代表性的地方性公共图书馆网站 (苏州独墅湖图书馆、青岛图书馆、深圳南山图书馆、顺德市图书馆、湛江图书馆、台北市立图书馆, 共6个) , 最终从中抽取45个省、市、自治区的公共图书馆网站为样本作为本次调查研究对象, 对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做了一次全面调查。

(二) 调查程序

本次调查, 经过以下四个阶段:

准备阶段——选择“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为调查课题, 并进行初步的分析探索, 设计调查方案。

调查阶段——利用文献调查和网络调查两者结合的方法, 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调查。在这一过程中深入浏览我国各地公共图书馆网站, 对其提供的各项服务进行数据采集。

研究阶段——整理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数据资料, 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阶段——根据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 得出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特点及模式演变过程。

(三) 研究方法

本次调查为抽样调查, 调查过程中主要应用了网络调查的方法对所抽取的45个样本网站进行调查;同时也应用了文献调查的方法, 参阅了数位图书馆届人士的思想精华和研究结果。

网络调查法, 又称Internet调查法, 是一种通过网络, 使用搜索引擎收集二次信息的方法。笔者此次调查通过搜索引擎链接到各地公共图书馆网站, 在对其内容和提供的服务深入浏览分析后采集到所需要的数据信息, 并进一步统计分析。

文献调查法, 也称历史文献法, 是一种搜集各种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研究有关内容的方法。在笔者调查之前, 已然有许多图书馆届人士对此相关领域进行过探讨和研究, 因此笔者在网络调查所得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有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以期全面了解调查课题的历史和现状, 得出最新的结论。

二、我国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特点

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 是指图书馆依托互联网环境并以网站为开发与服务平台,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丰富的数字化信息资源和多种实施功能, 以最大限度地满足用户信息需求为出发点的在线信息服务。随着各种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应用,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更加的丰富和完善。并向着多样性、个性化等方向发展。经笔者对我国45个公共图书馆网站的调查分析,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网络信息服务有如下特点:

(一) 特色性

公共图书馆作为地方的文化机构承担着传承地方文化的职责, 保存并传播其地方特色是其主要且必要的任务。在调查中发现, 各地公共图书馆都建有特色数据库和特色栏目:如山西省图书馆提供的山西名人数据库、山西地名数据库、戏曲视频库等, 广东中山图书馆的广东名人数据库和广东特色医院库等。

(二) 互动性

公共图书馆信息服务因网络化、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改变了其传统被动状态。在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的服务已经开始面向社会, 面向用户, 了解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 通过网上留言、读者论坛等互动平台加强了与用户的互动交流, 真正实现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如重庆图书馆的互动园地, 湖南图书馆的读行论坛等。

(三) 协作性

现代社会信息用户对信息服务要求越来越高, 以前单靠自己力量开发建设的公共图书馆网站已经力不从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应用和信息共享理念的深入人心, 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开始与其他网站进行开放性的合作, 以实现更高质量服务的目的。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由国家支持的文化知识技术普及的社会网络工程——文化信息共享工程。

(四) 多元性

我国公共图书馆进入网络化时代, 其服务方式呈现多元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服务时间的不受限, 服务手段的多样化, 服务环境的集成化, 服务设备的网络化、便捷化等方面。这使得公共图书馆能够使用户更方便、省力、高效的得到其所提供的信息服务。

(五) 便民性

作为社会服务机构的公共图书馆, 其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服务也具备公共服务性, 不但提供一般的馆藏查询, 特色数据库检索等服务, 还表现在所提供的公共便民资讯上。在本次调查中, 有16个公共图书馆网站提供公共资讯或便民服务, 占总样本量的36%。

(六) 个性化

个性化信息服务是图书馆根据用户信息使用习惯、偏好、特点、研究课题等向用户提供的满足其独特需求的一种服务。现阶段我国公共图书馆所提供的个性化信息服务还处于初期, 只限于简单的信息定制、定题服务和个人信息服务等。但是, 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应用, 相信个性化服务方式将更加成熟和完善。

三、网络环境下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演变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信息服务模式是以现代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作支持, 以在Internet上发布的网站为服务平台和媒介, 以数字化馆藏与Internet上共享化电子信息为信息资源基础, 以遍布世界的更广义的网络用户为服务对象, 根据其多元化的信息需求, 将整合的信息通过网络通讯系统, 实现对用户的信息服务的一种方式。

在网络数字化技术普遍进入人们生活的今天, 作为信息交流重要场所的图书馆将向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这个转变过程中, 图书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不断拓宽服务领域, 提高信息服务水平, 使得其信息服务模式也发生了一些变化。宏观上看,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由简单被动的信息服务向综合主动的知识服务转变, 这一过程的变化克服了那些只注重技术和记录型信息而忽略人文因素的弊端, 更加关注用户的需求, 逐步成为一种面向用户的、开放的、主动的、创新的服务模式。而把这一演变过程落实到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上, 笔者从此次调查发现, 应该有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第一, 以简单的信息发布为特征的初级发展阶段。这是网络技术刚刚被引进图书馆信息服务工作而必经的首要阶段。网络技术的应用, 使得信息传播载体更加多样化, 从而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纸制文献服务主宰的局面。图书馆利用静态的网页和简单的链接为用户提供基本的图书馆信息和书目情况, 却不能够揭示深层次的其他网络信息。此次调查中, 虽有些公共图书馆网站首页有Flash或浮动图标, 但是链接到深层网页却也是静态网页的链接。

第二, 以信息导航为特征的中级发展阶段。图书馆信息服务经历了简单静态的初级阶段,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 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更加多样化, 动态化。人机交互能力初显端倪, 服务人员和用户的信息满足和需求矛盾得到缓和。图书馆通过网站上提供的联机检索, 公共目录检索和网络导航等服务形式进一步扩大了信息服务的深度和广度。调查中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都做到了这一点, 约占调查样本总量的86%。

第三, 以集成化信息服务为特征的高级发展阶段。在图书馆的网络服务从内容到技术完全成熟后, 它的信息服务模式会是以用户为中心, 同时又是极具个性化特色的服务模式, 也进入了集成化综合化的发展阶段。这是网络信息服务的高级发展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图书馆完全从被动转向主动, 为用户提供人性化、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如个性化定题服务、网上实时咨询、全文检索服务等等。在这次调查中, 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做到或部分做到了这一点, 但是绝大部分公共图书馆的全文服务都受IP限制或限于局域网内使用, 其他深层次的服务也处于起步阶段, 并不完善。可见, 这一发展模式是我国现阶段公共图书馆网络信息服务模式的发展主流和发展趋势。

四、结束语

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 综观我国图书馆的发展史, 其信息服务模式随着时代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前的文献型信息服务模式;20世纪50年代-70年代的联机服务模式;20世纪70年以后的资源型信息服务模式;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的集成化的知识服务模式。相信我国公共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模式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定会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而更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水延凯等.社会调查教程[M].中国人们大学出版社, 1988.

环境演变 篇8

1.1 政策框架初步形成阶段 (1972~1995年)

辽宁省的环境保护工作是从1972年逐步开展起来的, 尤其是粉碎“四人帮”以后, 环境保护工作进展较快, 各方面工作都呈现出了积极向上的态势。按照当时党中央提出的1985年基本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目标, 经辽宁省第5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次会议通过, 辽宁省人大常委会于1980年5月颁布实施了《辽宁省排放污染物收费和罚款暂行规定》 (1982年7月失效) , 此规定共6章18条, 对排污收费标准、罚款与奖励、排污费的核定和缴纳、排污费的使用等几项内容做出了规定, 这是根据当时辽宁省环境状况需要制订的排污收费办法, 实行排污收费, 是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手段促使排污单位加强环境管理的重要措施, 环境保护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为了控制城市环境噪声污染, 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1988年7月《辽宁省城市环境噪声管理暂行规定》 (2001年12月废止) 开始实施, 全文共25条, 适用于辽宁省城市城区的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施工噪声和社会生活噪声的监督管理, 并给出了违反规定的处罚条款, 这是辽宁省环境保护工作在政策层面上全面展开的又一项成果。

随后, 《辽宁省野生珍稀植物保护暂行规定》 (2004年7月废止) 、《辽宁省大伙房水库水源保护管理暂行条例》、《辽宁省工业废渣、废水、废气综合利用管理办法》、《辽宁省废金属管理暂行规定》、《辽宁省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办法》相继颁布实施。1993年9月, 辽宁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实施《辽宁省环境保护条例》, 全文共7章61条, 《条例》提出了“环境保护必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坚持保护资源与控制损害相结合、专项治理与综合治理相结合、谁污染谁治理、谁利用谁补偿的原则”, 为辽宁省以后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指导性意见, 是一个比较系统全面的地方性法规。在这一时期, 辽宁省环境保护的政策框架初步形成。

1.2 体制机制逐步完善阶段 (1996~2005年)

“九五”期间, 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乡镇企业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辽宁省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辽宁省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管理条例》、《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等9件地方性法规, 40余件政府环保规范性文件, 以环境政策为依托, 围绕经济建设中心任务, 加大污染防治、环境建设和生态保护力度, 遏制了污染加剧的趋势, 辽宁省环境质量状况得到了有效改善。在这一阶段, 根据环境保护工作实施过程的实际情况, 辽宁省对有关环境政策进行了修正和完善, 使之更有效地为环境保护工作服务。1997年12月辽宁省人民政府对《辽宁省废金属管理暂行规定》 (1992) 其中的4项条款进行了修订。2004年《辽宁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修正案》发布, 对2001年颁布的该办法中的4项条款进行了修正。

2001年, 辽宁省委、省政府作出决策要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建设, 2002年国家环保总局正式批复辽宁省在全国率先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 并发布了《辽宁省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2001~2005年) 。“十五”期间, 辽宁省先后颁布了《辽宁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办法》、《辽宁省新型墙体材料开发应用管理规定》、《辽宁省医疗废物管理实施办法》等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其中, 《辽宁省节约能源条例》被列为2005年度辽宁省人大、省政府正式立法计划, 《辽宁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被辽宁省人大列为2005年度立法论证项目。

在这一时期, 环境保护政策的体制机制建设得到了加强和完善, 辽宁省陆续制定出台了《辽宁省资源综合利用认定管理办法》、《辽宁省资源综合利用电厂 (机组) 认定管理办法实施细则》、《辽宁省重点用能单位管理办法》、《辽宁省报废汽车回收管理办法》等, 编制了《辽宁省行业用水定额》。为加强产业政策导向, 调整产业、产品结构, 编制发布了《辽宁省产业发展指导政策目录》。

1.3 理念体系创新发展阶段 (2006年至今)

“十一五”以来, 辽宁省逐步建立和完善了适合经济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求的法规体系, 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环境保护理念和认识不断升华。

2006年9月, 辽宁省政府出台了《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 文件提出, 要把保护环境摆到与经济增长并重的战略位置。这一纲领性文件, 使辽宁省在环境污染治理上严格环境执法, 严打违法行为, 取得了显著的成效。2007年9月28日, 辽宁省第10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3次会议审议通过了《辽宁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 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行。该《条例》的出台, 填补了辽宁省地质环境保护和管理方面的法律空白, 对今后辽宁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 以及地质遗迹的保护工作具有重大和深远的影响。水资源保护一直存在“少数人负担、多数人受益, 贫困地区负担、富裕地区受益, 上游投入、下游得利”的现象, 针对这一影响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 2008年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对东部生态重点区域实施财政补偿政策的通知》, 对全省东部生态重点区域实施财政补偿政策。

“十一五”之初, 辽宁省委、省政府从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 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 以循环经济为主导思想, 开展生态省建设, 并于2007年出台了《辽宁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 《纲要》提出用20年时间, 通过建设生态经济、资源支撑、环境安全、自然生态、生态人居、生态文化六大体系, 实施绿色创建、生态产业、生态保护、综合整治、环境建设五大工程, 依靠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监管机制、投入机制、创新机制、参与机制五项机制, 完成生态省建设任务, 这是一个推进辽宁生态省建设的指导性文件, 在全省迅速掀起了生态建设的热潮, 辽宁在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实践中, 正努力走出一条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新路子, 辽宁省环境保护政策正在进入一个创新发展阶段。

2 辽宁省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特点

2.1 管理方式的转变

从辽宁省环境保护政策的演变过程中, 可以看出在具体的政策手段和措施制定上, 由主要依靠行政手段, 逐步转向依靠法律、经济和市场手段相结合, 同时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即使是发达地区, 这个转变过程也是非常缓慢的, 因此到了现在的“十二五”时期, 仍不能说彻底完成了转变, 但从辽宁省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来看, 总体趋势明显, 效果显著。在环境保护政策体系日益完善的同时, 政府环境管理方式也转变为越来越多的容纳其他社会环保力量的参与, 如2006年出台的《沈阳市公众参与环境保护办法》。

2.2 环保理念的转变

当人们意识到“边污染、边治理”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环境质量的时候, 辽宁省就已经提出了坚持走综合治理的道路, 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控制转变、向发展区域性的生态环境建设转变。2000年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以来, 辽宁省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并出台了《辽宁省清洁生产工作实施方案》 (2001-2005年) , 对工业污染的防治, 从减少全省企业污染物排放总量着眼, 而不仅仅注重废水浓度的达标排放, 有效地提高了资源利用率, 大大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2.3 省市联动

在辽宁省环境保护政策的发展过程中, 省、市在制定环境规划、开展环境项目、出台规章制度等方面的联合互动对辽宁省的环境保护工作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比如在“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试点行动中, 抚顺市率先开展了以环境优化经济发展试点;辽阳市开展了以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和县域经济发展专项行动;朝阳市实施了以水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缺水城市经济发展试点。

参考文献

[1]王华, 苏春海.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政策思考[J].河南社会科学, 2008, 16 (1) :67~69.

[2]朱晓波.辽宁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近期财税政策选择[J].财经问题研究, 2005 (12) :61~62.

环境演变 篇9

从语法——翻译法中的权威的设计者、直接法中的指导者、听说法中的“导演”, 到认知法中的“顾问”、交际法中的“助学者”。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课堂中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课堂中, 教师的角色是有明显的不同的。以下将两者加以对比:

1 在分别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教师角色的对比

传统的语言教师像是一个全知的“医生”, 他严格遵从教材, 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就是知识的接收者。在教学活动结束后, 如果学生能够“证明”他们已经掌握了这些知识, 他们就能得到很高的分数。低分数就是懒惰或智商低的结果。

在传统教学法中, 教师是作为“权威”来传递知识的。课堂教学的重点是“教”而不是“学”。教师掌控着全部的教学活动, 但他们却很少去关注学生的感受和反应。而学生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他们没有机会将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到交流中。

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 有过多的“教”, 却没有足够的“学”。教师是课堂中的主导。而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中, 情况却完全不是这样。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 对于教师的要求变得更多了。教师虽然不再处于“权威”地位, 但却比以前更为重要。教师要设计教学情景, 要监控并指导教学进程。在一位“有效的”教师的控制之下, 课堂教学能够开发学生的学习策略。因此, 教师在这里起到关键作用。

“助学者”不仅是“演讲者”和“教授者”, 他还要将控制课堂的权利部分地分给学生, 或将课堂控制权完全交给学生。那么是不是说, 教师要做的事情越来越少, 甚至可以从课堂中消失呢?答案是否定的。在教学活动中, “助学者”的职责如下:

a.提供专业知识。“助学者”要履行教师的职责:他要带来新的语言知识,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直接的控制, 评价并纠正学生的表现。

b.管理学习过程。“助学者”要建立并引导学习活动向正确的方向前进, 促进学生的学习并鼓励学生。

c.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助学者”能够帮助学生了解他们的意图和潜力, 发展自我意识和语言意识, 而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活动的关键因素。

d.转移责任。将教学活动中的部分责任向学生转移, 这也是教师角色的重要方面。

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比被动学习的学生学得更多、更好。因此, 许多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都认为应该对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进行重新定位。

2“方法后”时代的教师角色

2.1 教学方法的发展以及随之而来的教师角

色的改变

语言教学方法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要遵循的一系列程序。而教学方法总是以对语言和语言学习本质的认识理念为基础的。随着人类对语言及语言学习本质认识的不断加深, 人们逐渐放弃了对“最适合教学方法”的寻求。因为很少会有哪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严格地遵循某一种教学方法而放弃其他的教学方法。他们在教学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的能够反应他们个人教学风格的行为。正如David Nunan所说, 人们已经逐渐认识到适合所有人的方法, 过去没有过, 未来也不会有。近些年来, 人们已经越来越多地把重点放在课堂任务和活动的发展上, 而这与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是一致的。

英语教学需要的不是新的方法, 而是要设计出有效的任务和技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我们必须要判断学生的需要, 用适当的教学技巧对待学生, 并有效地评价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教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中了解学生的需要, 尝试创新的教学技巧随后评价这种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诊断、教学和评价。这种方法能够让我们首先说明学习者的交际和情景需要, 按照学生特定的背景和目标为这些指定的学习者设计出适合的教学方法。这样, 在既定的教学背景和教学目标下,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评价出怎样做是对的, 怎样做是错的, 也就是说, 可以对整个课程目标的实现做出系统的评价。

2.2 在应用科技作为辅助手段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作用

近些年来, 科技辅助设施, 尤其是计算机在英语课堂中的应用, 已经成为现今英语教学的一大特征。毫无疑问, 在未来的英语教学中,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教学将会占据中心位置。然而, 当我们迫切地要探索新技术在语言教学中要发挥的作用时, 我们不应该忽略这一点, 真正能够决定教学质量的是教师, 而不是科技。

在课堂上播放录像是新科技在教学中的一种应用。播放录像可以为英语口语教学提供大量的视频和音频素材, 但这些素材究竟起什么样的作用?应该怎样运用这些素材?学生往往会对这些问题感到困惑。教师会安排适当的播放顺序, 在适当的时间插入播放这些素材, 帮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到素材的内容上, 根据教学需要及学生的接受程度来播放或重放这些影像资料, 并设计出适当的练习任务。

在用计算机作为辅助教学手段的英语课堂中, 教师虽然不能选择是否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但却可以控制怎样使用计算机, 以及何时使用计算机。以英语精读课为例, 在教师制作的课件中, 为了系统全面地介绍背景知识, 教师可以插入短文、图片、歌曲, 甚至是视频短片,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观系统。最终, 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教师不要把计算机仅仅看成是一项创新, 而应该把它当作课程的一部分。

如上所述, 使用计算机可以使教师拥有大量的教学素材来丰富课堂, 但计算机所能发挥的作用远不止这些。如果我们的视野能够超越课堂和学校教育, 我们会发现一个更广阔的世界。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将教学同外界隔离开来, 所有的知识都来源于书本。但现在学校可以选择连接互联网, 这样我们就需要重新定义学习的受众和教师的角色。如果学习者的范围扩大到通过网络连接起来的所有的学生, 教师所发挥的作用和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不一样的。

对于这种情况, 最好的办法就是采取支架式教学的模式。“支架式”指的是为了减少某些学习任务对学习者提出的要求, 教师所采取的措施。这样学习者就可以集中力量来获得完成此任务所需要的特定的技能和理解能力。支架式教学能够帮助学习者完成一些他们仅靠自己难以完成的任务, 或能够使学习者更接近具有这一能力的状态。

支架式教学这一模式已经完全超越了要思考教师在单一教学法中所发挥作用的层面。因为“支架”的方法因语境、背景、环境而异。支架式教学需要教师进行更为细致的观察, 对学习者的要求做出更迅速的反应。随着互联网教学的增多, 教师也不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作用也需要不断地得到重新评价。

3 新教学环境下的教师作用

很难说哪一种教学方法优于其他方法, 或者说哪一种教学环境优于其他环境。除以上所提到的教师在不同环境中所扮演的角色之外, 教师还要发挥一项重要作用, 那就是, 根据学生的需要采取最适合的教学方法, 从而发挥最积极的作用。

通过以上的分析, 我们可以逐渐认识到, 教师是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教师对知识的适当“传递”, 学生更容易理解并掌握所学的内容。教师在课堂上所做出的一切努力最终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新的教学环境下, 教师不需要遵循某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 再加上新的科技辅助手段的不断出现, 教师要使自己能够迅速适应这种角色上的转变以满足学生和教学的需要。教师应该有终生学习的能力, 以适应新的教学环境。

摘要:教师在英语语言教学中起到重要作用, 是教育改革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旨在对教师作用进行细致分析, 通过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中的教师角色的研究, 以及对“方法后”时代中教师作用的探索, 揭示出教师作用的演变。

关键词:语言教学方法,教师角色,支架式教学

参考文献

[1]刘伟.高校英语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J].职业时空, 2006 (18) .

环境演变 篇10

巢湖位处安徽省合肥市省会经济圈的中心区域, 近年来多次暴发蓝藻水华, 这与湖泊的富营养化及其环境演变过程息息相关。本文通过对巢湖西湖区中心采集的湖泊沉积物柱状岩芯 (CH) 样品有机碳同位素 (δ13Corg) 、氮同位素 (δ15N) 、总有机碳 (TOC) 、总氮 (TN) 以及碳氮比 (C/N) 值含量进行实验测定, 利用氮同位素与C/N值的比较, 探讨不同深度有机质及其氮素来源, 进而分析巢湖湖泊富营养化与近现代的环境演变过程, 从而更好地为当今巢湖富营养化治理与区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与科学依据。

材料与方法

巢湖概况

巢湖位于长江下游安徽省中部, 是合肥市的重要水源地, 也是我国富营养化最严重的三大湖泊之一。湖泊总面积760 km2, 东西长54.5 km, 南北平均宽15.1 km, 平均水深2.4 m;风浪扰动作用强烈, 入湖河流携带大量泥沙, 湖水总悬浮物含量高, 蓝藻发育, 透明度低, 湖泊基底是晚更新世的下蜀黄土层, 上部的现代沉积物厚度约为50~100 cm。近百年来随着流域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 巢湖的湖泊富营养程度不断加剧, 1962年巢湖市西南出口处建成巢湖闸使得湖水滞留时间显著增加, 汇水盆地中污染物大量排入湖中, 周边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使得湖泊水体受到更为严重的污染, 湖泊富营养化程度不断加强, 蓝藻水华问题日益严峻, 为此政府不断加强对巢湖湖泊污染的治理, “十二五”期间巢湖流域水污染防治项目达167个, 投资总额达113亿元。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选择巢湖淤泥质沉积厚度较大的西湖区31°33′44.6″N, 117°23′39.4″E位置 (图1) , 利用船只搭建水上作业平台, 使用荷兰Eijkelkamp公司生产的Beeker型沉积物采样器获取一根87 cm长湖泊沉积物柱状短芯, 而后用PVC管对岩芯进行密封保存, 运回实验室采取低温存放以防止样品氧化。为达到较高分辨率的要求, 样品处理首先对采集的岩芯进行拍照和岩性描述, 再每隔1 cm进行样品分割取样。整个岩芯主要是青灰色粉砂, 其中, 深度0~25 cm主要为青灰色细粉砂, 25~87 cm为青灰色中粉砂偶夹细粉砂层。

样品碳氮地球化学分析在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湖泊与环境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 (表1) 。首先, 将样品加入5%的稀盐酸多次搅拌后在低温水浴环境下静置至少3h, 以便完全去除碳酸盐;再将样品置入离心管内, 用蒸馏水离心、清洗, 使其呈中性, 低温干燥去除碳酸盐的样品后, 研磨至粉末状;之后取10 mg左右样品通过EA3000型元素分析仪测定TOC和TN含量, 误差小于0.1%。碳氮比 (C/N) 根据质量比乘以1.167计算获得。有机质碳同位素 (δ13Corg) 和氮同位素 (δ15N) 组成根据有机碳含量和氮含量称取适量样品, 通过Delta Plus同位素质谱仪测定, 分析精度大于0.2‰, 结果以VPDB标准表示。

实验结果与分析

岩芯年代框架

本次采集的CH湖泊岩芯位于2003年华东师范大学的AC2取样点 (31°33′31″N, 117°24′17″E) 附近, 根据范斌采用的210Pb和137Cs比活度值, 计算出AC2孔层位13 cm处应指示的是1963年的沉积, 平均沉积速率约为0.325 cm/year。因此, 我们便以AC2孔沉积速率为参考, 计算得出CH岩芯是公元1738年以来的湖泊沉积。

碳氮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根据表1中的实验结果, 结合图2反映的δ15N、δ13Corg、TOC、TN和C/N值随深度变化的趋势分析, 可以看出, δ15N的变化值在77 cm以下有逐渐的上升趋势, 在83 cm出现一个峰值, δ15N值到达4.01‰, 在19~75 cm间δ15N值变化相对稳定, δ15N值介于3.33‰~4.78‰之间, 平均在4‰左右变化, 在75 cm处δ15N值达到5.11‰。1~19 cm间δ15N值出现了大幅度变化, 19~15 cm间δ15N值降低, 5~15 cm之间迅速增加后又有降低趋势。δ13Corg在53 cm以下相对稳定, 其值在-22.50‰上下波动, 变化幅度不大, 1~53 cm岩芯δ13Corg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0~9 cm部分δ13Corg值迅速减少。TOC值在29~85 cm间呈相对稳定趋势, 71 cm时出现一个峰值, 1~29 cm样品TOC值呈阶段性上升趋势, 分别在1~11 cm、13~19 cm、23~29 cm三阶段上升, TOC最终增加到0.97%。TN在27 cm以下相对稳定, TN值在0.04%~0.06%间变化, 1~27 cm总氮含量不断增加, 1 cm处总氮含量达到了0.16%。C/N值在69 cm以下有剧烈的变化, 29~69 cm间变化幅度小, 数值维持在5~10, 1~29 cm出现小幅度剧烈变化后又处于稳定阶段。

成岩作用分析

巢湖CH岩芯中的有机氮含量变化主要受两种因素影响:一是物源及湖泊初始生产力因素, 二是受到湖泊早期成岩作用的影响。早期成岩作用对于沉积物中化学元素的影响主要是沉积物有机质13C的亏损, 从而导致δ13Corg的降低;也有研究表明早期成岩作用中N会优先矿化, 有机质的选择性降解会致使C/N值的改变, 藻类有机质的降解使TN的含量降低, 且符合指数衰减模式, 进一步导致C/N值增加。根据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 早期C/N值在71 cm以下存在一个明显的增加区间, 存在上述描述的C/N值增加的条件, 但是从TOC、TN、δ13Corg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 C/N值增加的原因主要是源于TOC含量的增加, TN含量并没有发生显著的指数减少表现, δ13Corg的变化在C/N值和TOC变化峰值时的前一阶段处于稳定数值, 所以不存在沉积物13C的亏损和δ13Corg的降低。上述分析表明, 早期的成岩作用不会影响巢湖CH岩芯中TOC和TN含量及C/N值, 实验所得数据可以用来指示沉积物有机质的来源和湖泊的初始生产力, 可以用来反映巢湖的富营养化与环境演化过程。

讨论

沉积物有机质来源

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有两种来源, 分别为外源陆生植物和内源水生植物, 不同来源的有机质的含量与形成有机质的物源条件、搬运条件和保存条件关系密切。因此, 有机质的来源判定及含量分析能有效的反映形成有机质的外在条件。

湖泊沉积物C/N值可以大体判断有机质的来源是湖泊自生还是外源输入为主。陆生维管植物主要含有纤维素, 蛋白质含量低, 水中藻类植物主要含有蛋白质, 纤维素含量低。因此, 根据岩芯的C/N值可以分析有机质来源:藻类有机质C/N值在3~8之间, 陆生高等植物中C/N值约为20甚至更高, 土壤有机质的C/N在10~13。湖泊沉积物有机质C/N值大于8通常认为其受到了陆源和藻类有机质的相互作用。

根据以上分析, 结合图2和表2可以发现, CH岩芯沉积物有机质来源主要以湖泊自生为主, C/N值在样品中大部分均低于8, 只有部分层位间断性的达到8~13范围, 71~77 cm部分出现了异常的大于13的阶段, 这一现象说明巢湖CH岩芯沉积物大部分沉积时段有机质的来源都以湖泊自生为主, 部分年代由于极端洪涝事件等原因会出现水土流失, 使得陆源有机质大量进入湖泊, δ15N和δ13Corg降低, C/N值升高。根据《巢湖地区简志》记载, 清代296年中发生了大水55次, 平均每5.4年一次。岩芯深度63 cm以下, 约为19世纪中期之前, 巢湖的δ13Corg和其它指标数据变化频繁, 反映外源物质的输入较多。

上述分析可见, 总体上湖泊中有机质碳主要源于湖泊自生, 且岩芯δ13Corg值始终低于-20‰, 表明在湖心CH样点处, 有机质碳来源主要是以利用与大气保持平衡的水中溶解CO2为碳源的浮游植物为主。

氮的来源及其富营养化指示意义

含氮物质来源不同, δ15N会发生改变, 可以用来反映氮同位素的来源。不同物质来源, δ15N含量不同, 土壤流失氮的δ15N值在2‰~4‰之间, 人工合成肥料δ15N值在-4‰~4‰之间, 污水δ15N值在10‰~20‰之间, 大气沉降NO3-的δ15N值在0.2‰~0.8之间。

结合以上δ15N的指示意义和图2、表1的分析可以看出, 巢湖CH岩芯21 cm以下沉积物δ15N值变化不明显, δ15N平均值约为3.8‰, 表明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 巢湖湖心沉积物氮素主要来源于水土流失。在3~19 cm阶段, 岩芯δ15N值变化明显, 平均值约为4.45‰, 其它数据也发生较为显著的变化, TN和TOC含量迅速增加, δ13Corg值迅速降低, 表明沉积物受外源影响强烈, 人工合成肥料等外源输入使得氮素含量增加。0~3 cm处δ15N值发生了下降, 平均为2.16‰。

根据表1和图2的数据, 综合以上讨论分析, 可以看出, 巢湖湖心CH样点的沉积环境变化主要分为五个阶段。深度63 cm以下为第一阶段, 这一阶段按照沉积速率约为19世纪中期之前, 巢湖的沉积物受外源影响强烈, 各地球化学指标数据波动变化大, 依据资料可以推论其主要是极端洪涝灾害事件造成的, 且这一段时期的总氮和氮同位素的含量都相对偏低, 说明湖泊初级生产力较低;第二阶段为深度25~63 cm (19世纪5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 , 这一阶段的湖泊受外源影响较少, 各指标相对稳定, 外源输入较少, 说明该阶段人类对湖泊的影响较小, 湖泊仍处于初级生产力较低的阶段;第三阶段为17~25 cm (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 δ15N、TN、TOC在总体上都出现了增大, 结合氮来源的分析, 说明了外源输入开始增加, 湖泊初级生产力开始提高, 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开始, δ13Corg值出现明显下降的趋势, 说明水体的富营养化导致浮游植物开始生长, 因为浮游植物的生长利用空气中富含12C的CO2导致δ13Corg下降, 而且C/N值的下降也表明浮游植物贡献比例增大, 大型水生植物比例下降。第四阶段为深度3~17 cm (20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末) , 这一阶段TOC、TN和δ15N含量都迅速, 表明湖泊的生产力大大提高, 富营养化程度进一步加剧, 浮游植物被迫利用和富集15N, δ15N值增加, 生产力增加, 同时, δ13Corg值的减小说明1962年巢湖闸建成使C/N循环发生改变, 碳氮来源分离, 氮源需求量增加, 富营养化进一步促进藻类生长, 使得有机质分解作用增强, 产生更多的CO2被藻类利用, 从而导致了δ13Corg的降低。第五阶段为0~3cm (20世纪末期至今) , 数据较少, 但可以看出TOC和TN含量都在增加, δ15N出现了明显的下降, 说明巢湖已经处于富营养化阶段。

结语

1) 巢湖湖泊沉积物中有机质碳来源主要是以利用与大气保持平衡的水中溶解CO2为碳源的浮游植物为主, 且很好反映了两百多年来的巢湖区域的较大洪涝事件。

2) 巢湖湖泊沉积物总氮高低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主要受水土流失的影响, 之后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更加明显, 人工氮肥等对于巢湖沉积物中的氮元素影响比重增加。

3) 巢湖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状态, 受人类影响相对较小, 碳氮地球化学指标的较大变化主要与自然界的极端洪涝灾害事件有关;该时期沉积物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水生浮游植物的死亡沉积, 以湖泊自生有机质为主, 巢湖的湖泊生产力处于初级阶段。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湖泊的初级生产力提高, 富营养化开始, 湖泊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增大, 可能与当时中国进行三大改造时期人类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人类的活动加剧了营养物质的输入, 藻类生长, 富营养化过程不容忽视。70年代以后主要是由于巢湖闸的建成, 原本半封闭的巢湖, 其湖水更替更加缓慢, 湖中营养物质富集更加迅速, 湖泊初级生产力迅速提高, 富营养化过程进一步加剧, 其中人类生产、生活产生的外源输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由结果可见, 在整个刹车过程中温差电单体的平均理想功率输出大致处于30至40m W量级。另外, 刹车余热回收系统中热电材料的输出随刹车热流具有变化大、不稳定的特点。由于机动车刹车本身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因此欲实现该技术的实际应用还需深入研究相应的刹车统计规律、电路储能和控制方案。

上一篇:培智美术教学下一篇:舞蹈改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