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错结构演变

2024-06-23

位错结构演变(精选4篇)

位错结构演变 篇1

1 宁夏对外贸易总体分析

从整体上来看, 宁夏对外贸易在1990年特别是西部大开发后的2000年以来发展十分迅速, 规模不断扩大。从进出口贸易总额来看, 1990年为405百万人民币, 到2011年高达14765百万人民币, 是1990年的36.5倍。从贸易顺差角度来看, 1990年贸易顺差为328百万人民币, 而2011年高达5903百万人民币, 是1990年的18倍。期间虽然2002年和2009年两年出现了对外贸易发展的萎缩, 当到第二年迅速回升。对外贸易的发展引起了宁夏对外贸易结构的变化。

2 宁夏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演变

从进出口结构来看, 1990~2011年宁夏对外贸易出口比重不断波动下降, 而进口比重不断波动提高, 1990年宁夏对外贸易中, 出口比重高达90.39%, 进口只占9.61%;而到2011年出口下降到69.99%, 进口上升到30.01%。在这二十一年间, 进口比重最高的年份是2010年达40.31%。从长期的趋势来看, 宁夏对外贸易的进口比重应该还会继续上升, 出口比重继续下降, 贸易顺差会不断缩小。

3 宁夏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演变

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国或一地区对外贸易中各类商品的构成关系, 反映了该国或该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际分工地位等。由于进口商品资料来源的限制, 本文只分析宁夏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

从图3可以看出, 宁夏出口商品结构中, 工矿产品比重在经历了1990~2000年的不断上升后, 在2001~2009年稳定在80%左右, 而农副产品比重和轻纺产品比重则在经历了波动下降后也相对稳定, 其中农副产品比重下降较大。因此可以看出, 在宁夏出口商品结构中, 工矿产品比重可能还好稳中有升。

4 宁夏对外贸易主体结构演变

从1990年以来, 宁夏外贸主体机构也发生了十分显著的变化, 形成了目前的国有、民营与外资企业三足鼎立的局面。总体来说, 这20多年来, 国有企业比例在下降, 民营和外资企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其中民营企业在宁夏对外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已经成为拉动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的中坚力量。

从图4可以看出, 宁夏对外贸易主体结构在不断优化, 2000年国有企业进出口额占贸易总额的83.72%, 此后持续下降, 到2009年为50.66%;集体、民营及其他企业进出口额比重从2000年的2.46%飞速提高到2009年的30.91%, 约占据了净出口总贸易额的三分之一;外资企业进出口额所占比重则从2000年的13.4%增长到2008年的29.1%, 2009年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有所下降为18.43%。虽然在宁夏对外贸易主体中, 国有企业还占据半壁江山, 但随着外贸经营权的不断扩大, 外资企业、集体及民营企业等其他主体的不断壮大, 特别是民营企业的不断壮大, 不同外贸主体企业平等竞争的格局正在逐步形成。由此可以看出, 未来国有企业在宁夏外贸主体中的地位还会不断下降, 而其他主体特别是民营企业地位则会逐步上升, 这使宁夏外贸发展保持了持续的动力。

5 宁夏对外贸易方式的演变

对外贸易方式有多种, 但主要有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及其他形式。一般贸易是指在一国或一地区有净出口经营权的各类公司、企业单位, 进行单边进出口的贸易;而加工贸易则指使用进口材料在一国或一地区进行加工, 再将产成品出口所发生的进出口贸易, 有来料加工贸易和进料加工贸易。

从图5可以看出, 宁夏对外贸易方式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一般贸易比重很高, 加工贸易比重很低。一般贸易在对外贸易中占据绝对地位。2000年一般贸易额占全区总贸易额的81.10%, 到2009年这一比重上升到97.46%, 而加工贸易在2000~2003年期间逐渐从17.34%上升到28.72%, 之后在2004~2009年间从28.72%迅速下降到2009年的2.37%, 从2006年以来, 加工贸易始终在低谷徘徊, 保持在5%以下。宁夏加工贸易如此低下, 主要是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 但宁夏有丰富廉价劳动力资源, 发展加工贸易符合本区实际情况。这种贸易方式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未来应适当增加加工贸易比例, 这对宁夏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既可以增加就业机会, 又有利于宁夏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还有利于推动宁夏外贸经营权体制的改革。因此, 宁夏政府应积极制定加工贸易的优惠政策, 鼓励企业大力开展低耗能、低污染商品的加工贸易。

6 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 宁夏对外贸易结构正逐渐走向合理化、科学化。但还是存在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出口比重过高, 进口比重过低;出口商品中以低附加值低科技含量的商品为主, 而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商品很少;外贸主体中, 国有企业还是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集体及民营企业的主体地位虽然在加强, 但还是相对较弱;在外贸方式方面, 一般贸易所占比重非常大, 而加工贸易很少。

摘要:本文分析了1990~2010年宁夏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 对外贸易结构主要包括宁夏对外贸易进出口结构、商品结构、主体结构、对外贸易方式。本文主要分析这些指标及其演变过程, 以期能更深入了解宁夏对外贸易发展的过程及趋势。

关键词:宁夏,对外贸易,演变,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扬波.我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力的实证分析[J].经济纵横, 2012 (11) .

[2]牛津超.我国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及政策建议[J].中国外资, 2012 (10) .

[3]马颖, 李酣.中国外贸产业结构变迁与国际竞争力演化的经验分析[J].当代财经, 2011 (1) .

[4]郑展鹏.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及出口竞争优势的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 2010 (8) .

税收结构影响因素及演变轨迹 篇2

税收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情况和财政需求, 设置若干既相互独立又相互协调、相互补充的税种, 以及在这种税收配置下形成的税收收入结构。税收结构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税种结构, 二是税收收入结构。

税种结构是指税收体系中包括的各个税种以及各税种之间的关系, 其中心内容是一国的税收制度中所有税种的分类以及主体税种和非主体税种的划分。税种结构是一个国家税收制度的重要内容, 它从税种的选择和税收结构方面反映了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所实行的税收制度的总体格局以及这种税收制度所能发挥的作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在经济领域调节资源配置职能的强化, 税收的职能已经从单一的收入手段逐渐深入到了宏观经济调控和收入再分配领域, 税收在生产、交换、分配和消费等各个经济环节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针对不同税种各自的特征, 世界各国一般都采用由多个税种组成的复合税制模式, 各个税种既相互独立, 又相互协调、互为补充。

税收收入结构是指各税种在税收收入中所占比重的不同, 反映其收入手段和经济调节能力的不同。按照这种能力的大小, 可以划分为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一般来说, 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国民经济结构等客观经济条件, 当客观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时, 主体税种和辅助税种的选择也会发生变化。

一般税收领域中所涉及的主要税种包括所得税、社会保障收入、商品税和关税4种税收。

所得税是对所得征收的一类税, 包括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是对企业所得征收的税, 在一些国家也被称为公司所得税或法人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社会保障收入在有些国家是以社会保障税的形式存在的, 而在有些国家则以非税收入的形式存在, 这体现了不同国家社会福利基金筹集方式的不同。商品税是以生产与销售的货物或服务为对象征收的一类税收, 又被称为货物与劳务税 (taxes on goods and services) , 一般包括增值税、销售税、流转税、消费税以及其他针对货物与劳务课征的税种。关税是对进出关境的货物与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是专为处理商品进出口中的税收问题设立的一个特殊税种。目前世界各国的关税大都由海关征收和管理, 一般包括进口关税、出口关税和过境关税。

2 税收结构的影响因素

2.1 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以两种方式影响着税收结构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经济结构的变化, 税基的构成和税收制度的制定所依据的“税收把柄”随之发生变化, 税收结构也会因此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 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也会因为经济的发展而发生变化, 政府会因政策取向的不同而制定不同的税收制度, 税收结构也必然随之发生改变。

2.2 政策取向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取向主要是经济政策目标在公平和效率之间的选择问题。政府对宏观经济进行调控时使用的主要工具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而税收对经济和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在财政政策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不同, 所制定的税收政策就会不同, 税收结构自然也不同。如果一国的政策目标是保证经济运行效率, 提高经济增长速度, 就会选择以对经济运行影响较小的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结构模式;反之, 若国家的政策目标更注重保证社会公平, 那么以具有很好的调节收入分配能力的现代直接税为主体税种的税收结构模式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

2.3 国际经济一体化

经济总量小且经济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国家经常由于竞争原因被迫效仿其他国家的税收制度模式, 从而形成与本国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但与被模仿国家相似的税收结构。比如英国和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降低所得税税率的行为, 很快便被多数发达国家所效仿, 形成了一次范围广泛的税制改革。

2.4 不同税种的弹性作用

由于不同税种具有不同方向和大小的弹性,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 税收结构也会发生变化。

所得税, 尤其是实行累进税率的个人所得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会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通货膨胀而上升。由于税率表的累进性, 随着由于经济增长带来的实际收入和通货膨胀带来的名义收入的增加, 纳税人会进入更高的税率档次, 之前由于收入过低而不纳税的纳税人也将开始缴纳所得税, 就会造成所得税和直接税比重的提高。

社会保障税方面, 由于多数国家对计算应缴社会保障税的薪金收入基准规定了上限, 一旦超过上限, 社会保障税的边际税率则为零, 因此社会保障税具有累退的性质。随着收入的提高和通货膨胀的影响, 社会保障税在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将会下降。但是由于参保人群的扩大以及社会保障税指数化的推行, 社会保障税比重由于经济发展原因而下降的可能性很小。

商品税方面, 以价值量为计税依据并实行比例税率的商品税, 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不会因收入水平或通货膨胀的因素发生变化。而以实物量为计税依据的商品税, 在通货膨胀的影响下, 其占税收收入的比重则会下降。

3 税收结构的一般演变轨迹

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西方国家税收结构大体经历了以直接税为主体, 到以间接税为主体, 再到以现代直接税与间接税为“双主体”并重的发展过程。税收收入结构是随着人均水平和经济结构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变化的。

3.1 以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

在早期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中, 税收收入以直接税为主。在这种国家形式下, 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进化程度都不高, 自然经济处于统治地位, 而商品经济处于从属地位。在这种情况下, 家庭是基本且主要的生产单位, 征税点十分分散。政府无法从其他方面征收足够的税收, 只能以土地、人口等外部特征明显的生产条件为课税对象, 采用直接对人或物进行课征的人头税、土地税、房屋税和户税等直接税, 才能保证收入的充分和可靠。这些相对简单原始的直接税, 大部分是按照课税对象的外部特征来规定税额的, 如人头税是按照家庭人口数量来进行课征的, 土地税是按照纳税人所拥有土地的数量来进行课征的。

3.2 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进化程度的不断提高, 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尤其是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以后, 大量的产品作为商品涌入市场, 出现了新的可供课税的对象。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 西方国家奉行古典经济学派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税收政策的制定主要遵循中性原则, 以追求经济效率作为税收的首要目标。在这种背景下, 西方国家一方面对国内生产和销售的消费品征收国内消费税;另一方面, 为保护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对国外制造和输送进口的产品征收关税。这一时期的税收收入结构一般是以关税为中心、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结构。例如, 英国1750年的税收收入为750万英镑, 其中关税和消费税这两项直接税收入达到了500万英镑, 占税收收入的67%, 而财产税、土地税等直接税合计只有220万英镑, 只占税收收入的29%。

3.3 以现代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结构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进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 逐渐暴露出了以关税为中心、以间接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结构与资产阶级利益之间的冲突:保护性关税成了制约资本主义自由发展和向外扩张的不利因素;同时, 对生活必需品的课税虽然保护了自给的小生产者, 但是不利于资本主义对外扩张占领国际市场;间接税的增加还提高了物价水平, 从而引起人民的反抗, 动摇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 也满足不了战争支出对财政收入的巨大需求。而与此同时, 人均收入水平和经济结构进化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了个人和公司所得额的稳定上升, 形成了更为丰裕的税源, 为实行所得税创造了前提条件。而两次世界大战带来的军费开支的大幅增长, 则促进了西方各国建立以所得税为税收收入主体的税制结构;另外一些国家 (法国等) 则建立了以现代间接税 (增值税) 为主体的税收收入结构。同时, 随着福利国家的兴起, 社会保障支出在政府公共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 进而使得社会保障税在税收收入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在以直接税为主的国家中, 美国1945年包括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障税在内的直接税收入在政府税收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达到了83.7%, 远远大于间接税。在以现代间接税为主的国家方面, 自法国在20世纪50年代率先开征增值税后,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征收增值税。到2008年, 世界范围内已有143个国家开征了增值税;在OECD的30多个成员国中, 只有美国仍未开征增值税, 依然征收销售税。

3.4“双主体”税收结构

20世纪70年代, 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遭遇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西方国家的经济普遍陷入到滞胀的困境中。以所得税为主体的税收收入结构虽然有利于社会的公平, 但是过高的所得税通过抑制纳税人储蓄、投资和承担风险的积极性进而抑制经济增长的弊端显露了出来。在这种情况下, 为了达到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 多数西方国家接受供给学派的观点, 再次把税收政策制定的目标向经济效率倾斜, 各国先后开始了较大规模的税制结构改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 先后开征了增值税并逐步扩大增值税的课征范围, 进而形成了以所得税为主的现代直接税和以商品税为主的现代间接税并重的“双主体”税收收入结构。

4 我国当前的税收结构

自1996年以来, 我国的税收水平持续15年连续增长, 税收水平从1996年的10.41%提高到2010年的20.88%, 15年间提高了10.47个百分点, 在税收收入保持快速稳定增长的同时, 税收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样本区间内, 我国所得税和社保收入占税收收入的比重整体呈上升趋势, 其中所得税比重从2000年的10.8%迅速提高到2001年的19.31%后, 基本进入了上升通道, 虽然有个别年份所得税比重有所下降, 但整体趋势是上升的;社保收入比重基本维持了比较稳定的上升趋势。两个比重的稳步增长带动了直接税比重的整体提高, 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15年间提高了12.09个百分点, 但远没有达到主体税的比重, 属于辅助税种。间接税方面, 商品税比重从1998年开始逐步下降, 其中2001年下降幅度较大, 2003年、2007年和2009年出现小幅反弹;关税比重较低, 一直在5%以下, 呈现出波动下降的趋势, 15年间下降了1.52%;商品税和关税比重的下降带动了间接税比重的降低, 间接税占税收收入的比重15年间下降了接近15%, 但仍在50%以上, 是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 以商品税为主的间接税在税收收入中的主体地位没有发生改变。

我国的税收结构整体表现出以间接税为主, 直接税为辅, 间接税比重不断下降, 直接税比重不断上升的特征。这种税收结构是与我国当前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政策取向相一致的, 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功能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从1996年以来我国税收结构的变化来看, 这种局面也一直在改变, 直接税比重不断提高, 说明税收的再分配功能在不断加强, 对公平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摘要:本文首先界定了税收结构及相关概念的内涵和外延, 将研究对象限定在所得税、社保税、商品税和关税4种税收。在此基础上, 系统阐述了影响税收结构的主要因素, 并据此分析了发达国家税收结构的演变轨迹及其原因。最后, 总结了我国当前税收结构的特征, 分析了其合理性。

关键词:税收结构,影响因素,演变轨迹

参考文献

[1]曾国祥.税收学[M].北京:中国税务出版社, 2000.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动力系统分析 篇3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外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区域中的点,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一个面,从城市形态和功能分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在城市体系和区域中承担职能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侧重于对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

二、城市空间地域结构演变的动力系统

城市空间结构在自组织力作用下经历集聚-拥挤-分散-新的集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发展,重大投资项目的推动,自然生态因素等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一直存在有意识的人为干预,即政府加以规划调控及政策引导。通过法律、经济、技术、规划决策及实施等方面的作用,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尽可能符合人类发展愿望和要求,这就是空间的被组织机制。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型和演变正是通过城市空间内部组织过程和空间被组织过程相互交替逐步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组织与被组织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不仅受城市自身要素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而且受所处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强度的影响,是经济、社会、公共政策和自然生态基础等内外力产生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城市按照复杂巨系统运动规律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的结构图形。

(一)自组织机制中的经济动力

1.自组织力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源动力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着自组织过程,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空间中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界的不同生态位势差。这种生态位势差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可能是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区位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不同场所以不同的方式集聚、扩散,这种聚集和扩散产生磁场和场强,导致生态位势的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自组织机制实质是对系统平衡与恒定的否定,并能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达到相对稳定有序的结构,以实现空间的发展进化,即“涨落有序”过程。

2.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最主要动力

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经济规模的扩张、人口的集中和生产要素的聚集。由此城市经历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的外向扩张以及土地利用集约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景观。二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引起生产要素流向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和先到产业,这些产业的聚集区就成为新的要素聚集地。要素聚集地的位移,特别是人口的集中地和资金的投向区位的改变,将对城市要素空间整体布局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同时,城市要素空间布局的优化还能相应地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三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周期性特征。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周期相似,都是一个不稳定的波动性过程,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时期会起伏变化。一般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螺旋式循环上升”和“高速-低速-再高速-再低速的外向型用地扩展”的运动特点。

3.技术进步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条件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进行的。技术创新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不仅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改造了城市景观;而且使得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作用通道更加通畅,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其中,建筑技术创新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聚集效应较高的地区,土地的供给有限,只能依靠现代的建筑技术,拔高其立体空间,也就逐渐形成了目前CBD高楼林立的局面。交通通讯技术的扩展改变着城市扩展的方向,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上办公、网上购物将成为现实,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将大大减少,有利于人们向郊区迁移,城市空间形态更加分散化。

4.大型项目建设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偶然性动力

大型工程的建设不仅占据大量的空间,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大型项目建设的完成,引起处于同一产业链条的企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产生众多的经济地域综合体,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力布局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相应地呈现出若干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核心区域。此外,大型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超过城市本身的承载力时,也会改变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或者城市的整体搬迁。

(二)行政因素所引致的催化效用

1.城市规划的引导和预测作用

第一,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的整体利益,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做出合理安排的一种法规调控手段或措施,也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展开。其本质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一定时期内人类追求财富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进行空间部署的过程。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政府部门担负的公共职能,正是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和土地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引导、产业活动空间在不同区位的配置,引导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二,城市规划也是一种科学的预测,是按照城市的性质、规模和条件,确定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城市各要素的布置,为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制定措施服务。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预测,城市规划不仅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而且要体现政府部门发展和管理城市的意图,这就是城市规划在导向过程中出现了偶然性和非连贯性。不同阶段不同政府部门发展的思路不同,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背离诸多因子作用下的城市发展规律,空间结构的演变偏离人们的预测,人口集中和要素集聚没有完全依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进行。其次,发展思路的不同,通过调整大项目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空间结构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出现不规则的断点和断面,呈现出明显的非连贯性特征。

2.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影响

经济是城市的命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的首要问题。城市新区是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体现者,其空间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将来的产业布局。可以说,新区的产业一方面要实现城市整体的产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实现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城市新区成为了二者的共同归结点。城市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要求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与之相呼应。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产业布局的演变,它将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由此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三)社会因素长期稳定的侵蚀作用

1.居民居住综合体产生的聚集作用

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居民居住综合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城市景观。以往简单功能分区导致的树形城市结构,其根源在于对城市事实上应当存在的复杂结构难以处理和理解,从而不自觉地通过简单化加以逃避。亚历山大指出:半网络形结构城市比树形结构更合理之处在于更多地考虑了人作为社会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为人不同于机械,不可能总是按部就班,城市生活中无时无刻没有偶然性、随机性的存在。受现代城市功能分区规划思想的影响和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限,我国各大系统、单位对城市用地的条块分割、封闭管理所造成的城市空间的不连续、不流动,城市空间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大的则是如今如火如荼的小区建设。小区建设过程中,注重于微观的调整,以消除严格功能分区带来的弊病,形成“大尺度分区、小尺度综合”的居民居住综合体,从而改变着城市空间微观结构。

2.经济社会空间分异产生的社会影响

此外,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运行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日益加强,经济—社会系统“中间状态或阶层(相对)缩减削弱、而强弱富贫等性质对立的两极状态或阶层(相对)扩大增强”的结构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地理学所关注的是经济—社会极化在不同空间层面的映射—“空间极化”主要体现为经济社会资源在空间不平衡分配、流动组合所带来的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强烈化、差距扩大化,在资源辐合汇流中心往往伴有经济—社会系统极核的形成或强化,这种变革的社会结构正在重建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制造业向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区位转移,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服务业在中心集中导致内城区城市更新速度加快。

(四)自然基础通过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传导动力

1.自然基础的制约性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所依托的城市地质构造条件的差异,导致城市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大规模建设的承载能力。结合主体功能区划,适宜规划为重点开发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适宜优化开发的则需要控制人口和产业集聚规模,不合适开发的则需要避免人口和产业的进一步集中。地质构造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而且一旦地质构造剧烈变化,还将导致城市的衰退或毁灭,从而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或变迁。同时,由于城市大规模开发和建设超过城市地质构造的承载能力,或者过度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漏斗的出现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都会诱导地质构造被动地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作用。

2.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影响

企业组织规模与结构演变相关分析 篇4

一、科层制理论

在20世纪初,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私人企业的雇员数量激增, 包括办事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韦伯以德国拥有最发达科层制类型的普鲁士军队为例, 阐述了科层制理论, 并将这种资本发展科层化的过程不仅仅局限于德国, 而是定义为整个现代社会的一个普遍特征。韦伯认为, 科层制是现代行政管理的需要, 对于现代社会具有不可或缺性, 这就使得科层管理变得不可逆转和无可逃避。

科层制的本质就是等级制、契约选择。上级对下级的命令, 下级对上级的服从。每一个职员的选择都是由上级的任命而决定, 下级不能推选上级, 上级会根据企业的目标, 对下级制定规章制度, 以明确下级的职责, 要求下级必须遵守;下级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 使职位或薪水得到提升。尽管科层制为工业社会带来了高效率, 但随着社会发展, 在其运行过程中还是遇到了很多困境:非正式群体的存在, 对规则的异化导致组织功能失调, 对环境变化的迟钝反应, 束缚人性的发展, 等等。于是理论界掀起了对科层制模型修正与改进的热潮。

二、组织结构演变过程分析

就一般情形而言, 企业规模总是伴随着其成长, 经历着一个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从区域性到全球性的发展变化过程。组织规模几乎与组织结构的所有特征指标密切相关, 韦伯的科层制结构的产生也是孕育其中的。

科层制对于企业而言, 不论是否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企业运行的效率, 但是相对于企业今后的发展, 科层制的规章制度都是必要的。没有一整套完美的约束机制, 在一定的环境下就会情不自禁地跨越雷池, 更何况现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诱惑的世界, 必须用一些外在的规则来约束自己, 必须在监督管理之下, 才能保持自我, 才能面对各种诱惑, 使职员不能随心所欲、不敢随心所欲、无法随心所欲。

随着组织规模的扩大, 科层制的演变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1、科层制的发展与强化。

在企业的创建之初, 企业的规模不是很大, 一般都是由围绕在领导者周围的几个人准确地把握商机, 以超常的毅力和努力, 打造出自己的事业领域。在这一阶段, 企业的发展主要依赖某一个或几个主要成员的智慧和威望, 依赖他们对市场的敏感性, 对机会的把握能力和对其他成员的凝聚力。从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上看, 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偶然性, 内部的分工也比较模糊, 很少或者几乎没有什么规范, 由于组织的主要成员或具有血缘关系, 或是亲密的朋友, 因此他们的利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利益的一体化和成员的家族化, 决定了整个企业的运作几乎完全建立在个人信用和个人感情的基础上。组织结构也十分简单, 重大决策主要或者全部由高层人员做出。组织因此而显得特别的精干和灵活, 对外部环境的各种变化能够做出迅速的反应。这样的组织结构与管理模式虽然很不正规, 但却非常有效, 与组织这一阶段的规模相适应。

随着企业的发展, 企业的规模也开始扩大, 一方面为了吸引更多的资源以获得企业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是为了追求规模经济, 降低成本, 提高效率,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利益。这时组织成员开始不断增多, 如何来协调这些性格迥异的成员, 将是组织管理者面临的挑战。这些成员的共同特点是同为一个企业服务, 组织的目标是确定的, 而且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 组织的方向和规划也逐渐明朗化, 企业的唯一选择就是为其制定共同的标准来约束、规范组织成员, 于是正式的规章制度出现了。对于职员来说, 企业会明确规定权利义务、上下班的时间、工薪的多少、上下级的关系, ……。而随着规模的不断扩大, 人员的不断增加, 企业结构的复杂性也逐渐增强, 就需要更多、更细的制度来明确职责。于是科层制的管理方式就会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不断被强化, 刚性程度也逐渐增强。一个部门的制度弹性化, 会导致它与所有其他部门的关系发生改变, 不利于组织的协调管理。但是, 科层制强化到一定程度, 组织规模达到一定极限, 其管理方式将会向相反的方向发展, 就是科层制柔性化。

2、科层制的柔性化改变。

当企业规模足够大时, 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也会随之增多。为了管理好职员, 也会增加很多不必要的管理人员。要协调好这个庞大的组织, 死板的、刚性的规章制度已经不能起到作用了。它会限制企业的灵活性, 制约职员的创造力, 而且企业规模的地域性分散, 对金字塔式的科层结构也提出了更严格的挑战。这些问题都需要灵活处理。个人能力是有限的, 集权程度过高, 由于信息搜集处理不全面, 一定会导致很多错误的决策。

这时组织就必须进行组织结构和管理的新突破, 刚性的科层制结构已经不能再为组织带来高效率, 过细、过繁的规章制度只会束缚企业的发展。而经过严格的科层制管理模式训练的职员, 本身素质已经提高, 对规则和制度的领悟已经内化到个人的心里, 自觉性非常强, 文化程度和教育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此时, 不再需要过多的制度对职员进行外在的约束, 职员也能把工作做得很好, 而且抛开一些不必要的外在束缚, 职员能更好地发挥灵活性和个人创新性, 进而提高企业效率。

分权与授权的增加伴随着科层制的弱化和柔化, 在职员的能力范围内, 赋予其决策权, 让职员有权力灵活处理问题。把定期汇报的时间延长;或者组织领导者只告诉下属人员下期的计划目标是什么, 而不要求其实现目标的方式和手段, 当然必须在法律许可范围内, 即企业领导者制定大方向、总目标, 而怎样达到目标, 那是职员自己的事情。这样, 在处理问题和实现目标时, 就会有很大的灵活性。

但是, 无论科层制的规则以及外在刚性程度如何变化, 科层制的本质是不会变的———等级控制, 明确的层级负责制。在一个企业内部, 有多少个权力等级, 视企业的规模而定, 规模的变化对企业组织结构的变迁具有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规模要求不同的管理结构。

三、“铁牢笼”与效率困境———关于两个悖论的分析

在科层制组织管理模式中, 一般学者认为有两个困境, 一是“铁牢笼”困境, 认为科层制是一个铁牢笼, 个体一旦成为这台机器上的部件, 将被永远束缚, 不能自由发展;二是在科层制组织管理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效率”困境, 认为当组织发展到一定程度, 因科层制的规章多且冗长, 而不能再给组织带来高效率, 导致组织效率下降的“效率”困境。

从上面的发展变化过程, 解释在科层制的变迁中所产生的两个困境:

1、“铁牢笼”的困境。

韦伯在阐述科层制理论时提出了“铁牢笼”的困境, 而且后人在研究科层制时更加突出了它束缚个性发展的特征。个体成为科层体系这个大机器上的一个小齿轮, 只要个体陷入科层体系中, 就永远无法逃脱。韦伯认为, 对于科层制而言, 无论其刚性程度还是结构体系都是坚不可摧的、无法改变的。然而, 运动是绝对的, 静止是相对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 科层制在不断的变化, 这种困境也会减弱。更重要的一点, 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 在某一段时间内, 这种所谓的“铁牢笼”困境是必须存在的, 职员只有经过这样的磨炼之后, 才能提高自身的自觉性, 在以后真正赋予其更多职权时, 才不会无所适从。这是企业成长的必经阶段, 也是个人成长的必然要求, 经过这样的约束之后, 才会获得真正的自由。如果不经过“铁牢笼”的磨砺, 就获得很多职权和自由, 那么这些职权和自由只会成为以后发展的障碍, 而不会成为成功的推动力。只有在个人自身素质、自觉性都提高到一定的程度之后, 自由、灵活性才是个体所真正需要的。

2、关于效率的困境。

这一困境是企业成长、规模扩大过程中所必须要面对的, 是组织结构变迁过程的一种临界状态, 只要转化好就会突破这种困境, 带来更高的效率。企业从初创时期到正规化、科层化的过程中, 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地扩大, 企业的正规化程序、规章制度、书面文件不断增加, 科层制的刚性程度也不断增强。但是, 这时的强科层制并不会因为缺少灵活性而降低企业的效率, 反而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率;当企业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之后, 如果继续扩大, 随之增加更多的规章制度, 就会使企业效率下降。因此, 需要改变管理的方向, 即不是增加企业的规章制度, 而是减少企业的规章制度, 增加灵活性, 变刚性的科层制为柔性的科层制。柔性的科层制为企业扭转了效率下降的局面, 又为企业带来了高效率。

在企业组织的发展过程中, 从初创到稳定时期, 科层制的刚性制度给企业带来了高效率。当企业进一步扩大规模、拓展业务时, 变革的柔性科层制因为其灵活性, 同样会给企业带来高效率。因此, 刚性的科层制管理模式和柔性的科层制管理模式为企业带来从初创到发展再到强大两个阶段的高效率,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 应该懂得如何掌握好企业的规模与组织结构的关系, 以达到企业的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美]彼得·布劳, 马歇尔·梅耶著.马戎, 时宪民, 邱泽奇译.现代社会中的科层制 (第三版) .学林出版社, 2001.

[2][美]理查德·H.霍尔.张友星, 刘五一, 沈勇译.组织:结构、过程及结果 (第8版)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3]杨春玲.论规模经济与我国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2.

上一篇:防控与监督下一篇:分词独立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