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通用7篇)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1
摘要:要重视在形式多样的、有目的、有计划、有意义的言语实践中,在与他人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对幼儿进行科学、简单的识字教学,这对健康成长有益无害。
关键词:听读游戏,汉字,兴趣,交流
一、视听结合,让幼儿充分感受文字作品与汉字的美
学前儿童都是以形象直观的思维为主,他们喜欢色彩亮丽、形象清晰逼真的图画,喜欢与自己生活经验贴近的故事、诗歌,生活中美妙的自然之声更是对他们充满了诱惑。《幼儿听读游戏识字》课本与配套的磁带综合了以上的特点。每天利用一个固定的时间,我和幼儿们一起边听录音、边看画册:“小鸟在天上飞,小鱼在水里游,小兔在蹦蹦跳。”“小白兔,白又白,两只耳朵竖起来,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在生动的画面、动听迷人的故事儿歌中,孩子们接触了“穿着黑衣服的字宝宝”,并在我的指导下知道了字宝宝长得不一样,名字也不一样。“这个字宝宝又叫什么名字啊?”稚嫩的语言充满了对神奇的汉字的探索。一群美丽的汉字宝宝正带着孩子们步入动听的诗歌、故事中。
二、赋予汉字鲜活的生命力,使汉字与幼儿之间建立起亲情关系
成人眼中的汉字是抽象的意义、枯燥的笔划,而在幼儿眼中是积木,是变幻的图案。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自然地融入一个个带有情感色彩的识字小游戏。如:欢迎字宝宝,他叫ⅹⅹ,请幼儿一个一个用语言和动作来欢迎它。可以抱抱、摸摸,嘴里说着“ⅹⅹ,欢迎你”或者“你好”,在汉字的游戏中不断地进行情感引导,使幼儿逐渐和汉字之间建立起浓厚的感情。
三、营造丰富的汉字环境,赋予汉字强烈的生活气息
1.创建活动室的汉字环境,在活动室里配合墙面布置出示相应的字卡“海底世界”“宝宝真快乐”等。我们不仅根据《婴幼儿生活游戏识字》的内容布置“字宝宝专栏”,按学习进度更换内容,还把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提升为学习主题,每个主题环境布置都有孩子喜闻乐见的物品,如汽车、飞机、蛋糕、太阳等。
2.利用活动室的汉字环境,在带着幼儿户外活动时,我经常引导幼儿接触汉字“中学餐厅”“幼儿园”“小学教学楼”等等。一回生,二回熟,幼儿逐渐地熟悉了这些汉字。
3. 针对幼儿园的环节有着固定的重复性的特点,生活指令反复以字卡的形式出现也为幼儿提供了认识汉字的机会。“洗手”“吃饭”“上厕所”等字卡的不断重复强化使幼儿对汉字的识记逐渐由模糊趋向清晰。
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益无害。幼儿识字的积极性、自学性很高。但愿科学的幼儿汉字教育能更快地步入家庭、社会,使我们祖国的文字更好地发挥它独特的魅力。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2
设计思路:
我们班的小朋友在中班下学期对汉字已经有了兴趣,经常把在家写的字拿来给老师看,以次为骄傲。进入大班后,一天一个孩子提出一个问题:“汉字是怎么来的?”我接住这个球后,就把这个抛给全班孩子。这一下有个别孩子回家询问,于是就有了答案:“象形字”、“甲骨文”。那么到底什么是象形字?我把知识及时给了孩子,还拿出“”、“”,这两个象形字让孩子观察。在收集材料中,孩子兴趣不断蔓延,并产生了这个主题活动。
目的:
1、在看看讲讲中,鼓励幼儿大胆地用语言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从中感受人的聪明。
2、激发幼儿对汉字的兴趣。
3、大胆地参与讨论,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发展求异思维。
4、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准备:
汉字(现代、象形字)若干
过程:
一、导入语,激发幼儿说的兴趣
师:最近,我们小朋友对字宝宝特别感兴趣,收集了许多字宝宝,张老师把你们的字宝宝集合在一起,让大家看得更清楚。
二、说说我们的字宝宝
师:
1.谁愿意来向我们说说你认识的字宝宝?
(在幼儿说的过程中,老师随机引导,鼓励幼儿发表不同的见解。)
2.师:你们有什么看不懂的字宝宝吗?
三、设疑
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些字宝宝有个秘密?
(鼓励幼儿仔细观察,并积极参与讨论)
四、延伸活动
根据幼儿的热点继续对文字进行探究。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目标设计符合中班幼儿年龄特点,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并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体现出“活动化的共同学习”这一特点。这次活动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收集了大量有关汉字起源的图片,整理出幼儿易于接受的汉字特点,采用幻灯片播放的方法进行活动的前期认识、讲解及交流讨论,使幼儿在观看、交流讨论的过程中对活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活动中教师还尽可能多地创造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幼儿之间个别交流和自由交谈的机会,使幼儿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快乐,得到发展。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3
【关键字】教学 汉字文化 渗透 方法
正文
汉字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审美情趣、历史渊源和风俗习惯等诸多文化因子。在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要求教师备课时就站在“认识汉字就是了解汉字文化”的高度来解读凝集在汉字上的文化信息,进而深入浅出地组织教学。由于汉字文化博大精深,过多、过深的拓展反而会降低识字效率,甚至产生副作用,所以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尤其是识字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时要注意科学化,从儿童心理需求和认知特点出发,积极探寻有利于学生感受异彩纷呈的汉字文化的教学方法。笔者结合案例来说明识字教学中渗透汉字文化的方法。
一、展现先民农耕场景,帮助学习汉字。
泱泱中华,历来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的国家。早在远古时候,我国的农业技术就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因此,许多汉字就与农耕密不可分。来看一则教学片断。
教学案例1:学习“禾”字片段
师:(出示“木”的甲骨文)小朋友,你们认得这个字吗?
生:(齐念)木。
师:这个字就是“木”的古文字,就像是一棵树。如果老师在这“木”上再加一笔(变成“禾”的甲骨文),你们看,这像什么?
生:它像一棵树垂下了头。
生:我觉得它更像一棵水稻。
师:你看到过水稻成熟时候的样子吗?
生:暑假我回老家去,看到爷爷种的水稻。水稻黄澄澄的,稻穗沉甸甸地挂下来。
这一教学,让学生联系以前学过的“木”的古文字,与现在学习的“禾”的甲骨文比较、想像,辨别字形;激活了学生头脑中所见到的农作物表象,讲述了我们的先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事实,了解了古人的造字意图。通过解读“禾”所蕴涵的文化意义,学生在头脑中将形象的农业生活场景与抽象的文字联结,很容易记住了字形,领悟了字义。
二、利用汉字字形统一的特点,通过形象的外表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我们的汉字中有很多的象形文字,比如在教“燕”这个复杂字时,我们可以通过形象的古体字到现代楷体字的演变展示,学生会主动展开丰富的联想。其甲骨文为 ,学生就会记住“廿”是燕子的头,“口”是燕子的嘴巴,“北”是翅膀,“灬”是尾巴,一只活灵活现的燕子便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再比如在讲解“初”字时,为什么它是“衣”字旁?我们可以先看它的甲骨文 ,左边表示衣服,右边表示刀。引导学生理解“初”的字形是用刀剪布制作衣服,而裁剪布料是制作衣服的开始,所以初的意思就是“开始”。
通过这样形象生动的教,学生掌握的当然很快。汉字的创造,蕴藏了丰富的意味,需要慢慢去体会,教学中师生不断探索、发现,使汉字的表意本质灌输于学生脑中。
三、介绍汉族人民的风俗,帮助学习汉字。
汉民族历史源远流长,积淀着浓厚的社会风俗习惯。比如:结婚时男方要日落天黑时迎娶,所谓“娶妇以昏时”;有人死去,人们要面对尸骨垂头低眉,跽跪着,极神圣肃穆之至。在教学生字时,通过出示古文字,向学生分析构字意图,介绍汉民族的风俗习惯,让学生不仅轻松记住了字形,还理解了字义。
四、了解古人的自然崇拜,帮助学习汉字。
原始生产力几近于零,面对强大而酷毒的自然力,原始人可以说是一筹莫展,唯有顺应信赖。他们所有的意识都匍匐在自然强力的脚下,导致了俯首称臣式的对万物的普遍性崇拜。在创造文字的过程中,他们把自己对世界的体验用直观的方式表现出来。所以,解读汉先民那朦胧而隐秘的心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汉字的构字意图。
教学案例2:学习“虹”字片段
在总结带虫字旁的字时,学生提出问题。
生:老师,带虫字旁的字都是和虫有关的,彩虹不是虫,“虹”为什么也是虫字旁呢?
师:这个问题问得好。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写虹的。(板书“虹”的甲骨文)你们看,古代的“虹”像什么?
生:(兴奋地)像一条有两个头的虫子。
生:就像是彩虹的样子。
五、借助传统文字游戏,帮助学习汉字。
由于汉字具有一音多字、一义多字和以字构字等特点,因此具有独特的游戏性。古代的文人墨客对这种高雅清丽的智能游戏非常青睐,也留下了许多有关文字游戏的趣闻轶事。课堂上,给生字编一个字谜,或讲一段析字联的历史故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审美能力。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4
关键词:汉字型民族,造字法,汉字教学
收录日期:2012年2月6日
世界上的一切文字, 几乎都是从象形文字开始造字的, 但是在发展演变过程中, 一部分文字消失了, 一部分文字选择了拼音文字, 只有汉字是世界上许多表意文字中唯一巩固并流传下来的文字体系, 因为汉字与汉语相匹配, 能够相互配合使用。而中国文字能够在世界上独立, 从古代延续不断地到今天还是那个老结构, 那是因为我们的祖先在造字的时候依照一定的理据, 即使是单音节字也会先确定一边是形, 一边是声。这种特点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 但是汉字几经发展演变, 不少汉字已经失去了它所反映的事物的原来面目, 相比较拼音文字又增加了它的学习难度。
一、简介汉字造字法
从甲骨文中就能发现汉字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文字了。在《说文解字》中就提到“依类形象故谓之文”, 六书中的“比类合谊”、“建类一首”。相比较其他的象形文字, 只有中国的文字在很早以前开始划分为不同的几个部首, 例如“休”一边是“人”, 一个是“木”。中国的文字得以继承、发扬和传播在于“类”, 在于部首。同时,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 除了运用汉字的音形来认读汉字外, 还可以利用汉字的形义联系来理解字义, 例如“嫁”, 由“女”字加上“家”字构成, 拼音为“jia”, 字义表示一个女子结婚成家, 该字只适用于到了结婚年龄的女子, 表示她们将有自己的丈夫及自己的家庭。这样教学, 即可以帮助学生轻松愉快的记忆汉字, 又可以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兴趣。
从文字和语言的关系来看, 一个汉字字符对应的基本上是一个意义, 也就是说, 汉字字形本身就表达了某层信息。从字符外观形体上, 汉字不同于其他以曲线为主的线型, 汉字是以直线为主的笔画组成的方方正正的一个个独立的文字符号, 不能连写。笔画又有自己的先后顺序, 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外后内、先中间后左右等。汉字由小篆圆转下垂线条开始固定围成长方型, 隶书变得扁平, 楷书变得方正, 汉字就这样由线条到笔画、由图像到符号不断规范化。
汉字传播到我国境内的各民族地区和毗邻我国的一些国家, 不仅对他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他们的造字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我们周围的其他民族文字也采取了笔画式方块制, 如朝鲜谚文、日本假名、越南文、女真字等等。这些汉字型民族文字的形成和发展, 深刻地体现了汉文化和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密切交流。
二、汉字型民族文字的造字方法
汉字型民族文字, 是在长期借用汉字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汉字是其文字的母体, 它们大体上都是由假借汉字和自造新字构成的, 即便是自造也会是先借用某种汉字符号, 再利用各种类型的改造和组合, 造成新字。汉字型民族文字自造新字的方法分为三大类型:
1、借用汉字笔画重新造字的整体自造型, 即汉字笔画字。
这类造字法只是借用汉字的笔画, 再用这些笔画组合成类似汉字偏旁的“自素”, 最后再用自素组成汉字, 造字原理主要依据的汉字的形声和会意。也会采用省形和省声的办法来使结构简化。
2、借用单个汉字为基础, 或借用其古
体、异体、俗体、甚至某一书写体, 主要包括汉字变体字和汉字省略字两类。这种造字法在造字的时候主要着眼于汉字字形上的改造和变异, 并不对汉字进行结构功能的分析, 这种改造的目的是为了和原有的汉字相区别, 比如说增损汉字笔画、改变汉字的笔画或者汉字的形体、简化汉字等。
借用汉字并加以变异改造为主的文字, 后来大多发展成为了较为统一和成熟的书写符号体系, 通过这种变化摆脱了汉字原有音义的影响, 有利于其独立发展, 比如日本的片假名。
3、借用汉字及其部件 (偏旁) , 重新加以组合, 即汉字仿造字。
南方大多数民族文字都主要通过此种方法创造新字, 有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完整汉字构成的合体字, 也有由汉字和汉字偏旁构成的派生字。如:音意合体字, 这类字王力先生称其为“注音字”, 由一个汉字表音, 一个汉字表意组合而成的, 这类合体字在南方汉字型民族文字中十分常见。
意义合体字, 这类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汉字组合而成, 全字的意义由这些汉字的意义推知, 有的意义合体字相当于一个字, 有的带有短语或者词组的性质, 类似于汉字的“甭”字。
三、汉字型民族汉字偏误分析及教学建议
汉字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一个中介状态, 这如同汉语习得过程中存在中介语一样, 而以正字法为依据, 将学生们的书写错误可以划分为非字、假字和别字。并且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出对于汉字型民族学习汉字既有有利的方面也有不利的因素。
比如说, 日本和韩国的学生, 同属于汉字文化圈, 他们在学习汉字的时候会比欧美的学生容易一些, 看着也不会那么陌生, 书写也更为工整和规范, 但是因为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 会产生偏误, 看似一样的偏旁部首实际上多一笔少一笔都发生了变化。比如, 初学者可能会遗漏“真”字中的横笔, 也可能把“天”字写成“夭”, “史”写成“吏。当学习者对汉字的结构形象的认知不够透彻, 或者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影响时, 就有可能出现各种偏误。外国学生的汉字书写偏误, 除了在学习初期产生的不成系统的增减笔画外, 成系统的汉字偏误大多与部件有关系。
汉字型民族学习汉字在分析部首 (偏旁) 的时候, 除了常见的横、竖、撇、捺、点等笔画之外, 更要分析它们所没有的笔画, 比如说韩语中, 就没有竖折弯钩这样的笔画。对于这样的学习者, 重点在于区分细小的差别, 学习没有的那部分笔画。并且, 韩语中的大量汉字词, 要区别两者之间读音和意思的不同。
而对于日本人而言, 他们的片假名很多都是从汉字简化而来的。汉字笔画繁难, 用作标音记号不大适宜, 所以将汉字简化, 只取其中的一部分。日本人民根据中国传统的“六书”造字, 特别是“会意”方法创制新字, 如“鳕”, 从鱼从雪, 意为雪地的鱼。这种将假名和汉字相结合以及创制新字的方法, 就构成了日本民族的文字的特点。对于这类学习者我们可以利用部首的字形归类作用, 将部首看作是特殊的部件, 有助于认识、学习汉字。
对于那些借用单个汉字, 或借用古体、异体、俗体汉字的, 要区别它们的用法和含义, 虽然看着是一样的, 但是在不同的语言中读法和意思会相差很远。比如说, 日本今天使用的文字, 是一种“汉字假名混合文”, 并非纯汉字。即便是其中所用的汉字, 也经历日本人民的改造和消化变得本土化了, 其音、形、义都与中国所用的汉字有很大的差异。教学中就要区别样子相似甚至相同的汉字, 在不同语言中的意思, 避免母语负迁移。
无论是欧美学生汉字偏误的“化直为曲”, 还是日韩学生汉字偏误的“化曲为直”, 都是汉字教学中常见的错误。在汉字教学中, 有针对性地讲解汉字的造字法能够有效地帮助外国留学生学习汉字, 增强学习汉字的兴趣, 提高学习汉字的效率。对于汉字型民族学习汉字更要注意母语的影响, 他们对汉字的笔画相对熟悉, 所以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减少汉字笔画的教学, 增加汉字部件的讲解, 侧重点放在对本族文字中存在的汉字和汉语汉字不同之处的比较上, 对于长相一样但是发音不同的字, 要重点区别读音和意义的不同。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过程中, 汉字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但是因为它的复杂, 学生在学习初期很容易遗忘, 所以汉字的复习巩固对于记忆汉字十分重要, 只有通过反反复复的临摹、抄写、默写才能达到记忆、认识和使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永华.关于汉字教学的一种思路[J].北京大学学报, 1998.3.
[2]赵金铭.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要素教学:理念与模式[J].世界汉语教学, 2008.
[3]贺友龄.中日文字与文化.
[4]张公瑾, 王锋.汉字型民族文字的造字方法.
[5]黄振华.汉字的传播及其借用模式.
[6]赵明德.对汉语语言文字特点的再认识与汉字教学.
[7]吕必松.汉字教学与汉语教学[A].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8]吕必松.汉字与汉字教学研究论文选[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5
活动目标
1.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感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与骄傲。
2.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尝试进行图画、象形字、汉字的对应匹配。
3.通过观察与分析,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4.通过教师大声读,幼儿动情读、参与演,让幼儿感知故事。
5.通过多种阅读手段理解图画书内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情节。
活动准备
1.资源包材料:教学CD《仓颉造字》。
2.汉字演变过程示意图;象形文字、图卡和汉字卡若干套(山、火、水、月、日);轻快的音乐。
活动过程
1.出示汉字宝宝(山、火、水、月、日)让幼儿认读,导入活动。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汉字吗?汉字有什么用?
小结:很多地方都有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中国的汉字有四五千年的历史了,有了汉字,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交流,知道更多的东西。
2.欣赏教学CD《仓颉造字》,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
(1)教师:汉字是谁发明的,你们知道吗?
(2)播放故事后提问:是谁发明了汉字啊?他是怎么发明的?(可视情追问:没有发明文字时,仓颉想了哪些办法记录他管理的工作?这些办法好吗?他后来又想了什么办法?)(3)幼儿发言后教师小结:为了方便管理自己的工作,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发明了象形字,后来的人们把这些象形字慢慢地进一步简化了,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用的汉字。
3.大胆想象与匹配,感知汉字的演变过程。
(1)教师出示“人”的外形,引导幼儿猜想:看到这张图片后你们会发明什么字?(可视情追问:为什么或根据什么发明“人”字呢?还有谁愿意来说说自己的想法?)肯定幼儿的想法,演示“人”字的演变过程:你们的想法可真棒!我们来看看仓颉根据人的外形发明的象形字“人”,和后来人们把它变成的简单的“人”。古代的人记录下来的字就像一幅图画,使人们一看就知道。后来,人们为了使用方便,又把古代的字慢慢改简单,变成现在的汉字,我们祖祖辈辈的中国人真了不起。
(2)逐一出示火、月、水、日、山的象形字的图片,提问幼儿,你们猜猜会是什么字呢?
(3)引导幼儿发现汉字的演变过程并小结:事物的外形--象形字--汉字。汉字是最优秀的文字,日本、朝鲜人用的文字就是根据汉字创造的。现在有很多的人从不同的国家来中国学习汉字。作为中国的孩子,我们要努力学习汉字,长大后让更多的人喜欢中国的汉字,喜欢中国!
4.游戏:找个朋友变变变。巩固对汉字演变过程的了解。
(1)游戏:找朋友。放背景音乐,幼儿每人选择一张卡片(事物的外形卡、象形文字卡、汉字卡),玩“找朋友”游戏(3人一组)。找到的幼儿坐到座位上,教师引导幼儿相互检查是否找对,将结果展示在白板上,展示时引导幼儿说:我是图片……我是象形字……我是汉字……句式。
(2)游戏:变变变。教师出示目的字:口、大、小、人等,鼓励幼儿和朋友一起运用肢体动作表现字形,及时发现并肯定幼儿的创意和合作行为。
5.拓展讨论,迁移经验。
提问:仓颉根据事物的外形创造了字宝宝,还有一些科学家找到事物相似的地方发明了很多的东西。你们猜猜,科学家看到小鸟在天空飞发明了什么?潜水艇是根据什么发明的?jiefangjun在森林里战斗为什么要穿上迷彩服?它是根据哪种小动物的本领发明的?
活动提示
1.本活动的重点是对汉字的来源产生兴趣,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知道汉字是对中国人发明的文字;难点是了解汉字产生的规律并对相似性原理进行运用和迁移。
2.汉字的演变是一个比较抽象的过程,有条件的话可以制作动画,变抽象为具体。游戏环节应给予幼儿充足的时间,让幼儿尽情表现,充分体验与汉字互动的乐趣;迁移经验环节可根据幼儿的经验和兴趣进行取舍。
3.在语言区提供操作卡《象形文字》,引导幼儿观察、猜想和对比,进一步了解文字从象形文字到汉字的演变过程。
4.请家长和孩子一起收集更多不同的象形字,一起探讨汉字的演变,感受汉字的奇妙与魅力。
附录仓颉造字相传仓颉在黄帝手下当官。那时,当官的可并不显威风,和平常人一样,只是分工不同。黄帝分派他专门管理圈里牲口的数目、屯里食物的多少。仓颉这人挺聪明,做事又尽力尽心,很快熟悉了所管的牲口和食物,心里都有了谱,难得出差错。可慢慢的,牲口、食物的储藏在逐渐增加、变化,光凭脑袋记不住了。当时又没有文字,更没有纸和笔。怎么办呢?仓颉犯难了。
仓颉整日整夜地想办法,先是在绳子上打结,用多种不同颜色的绳子,表示多种不同的牲口、食物,用绳子打的结代表每个数目。但时间一长久,就不奏效了。这增加的数目在绳子上打个结很便当,而减少数目时,在绳子上解个结就麻烦了。仓颉又想到了在绳子上打圈圈,在圈子里挂上各式各样的贝壳,来代替他所管的东西。增加了就添一个贝壳,减少了就去掉一个贝壳。这法子顶管用,一连用了好几年。
教学反思
本课结束时学生都热血沸腾。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他们能与枯燥的汉字历史、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依托的是兴趣。这也是本节课设计之初的目标——激发学生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孩子们最熟知的“新华书店”、“肯德基”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寿时的“寿”字,都让学生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小孩儿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那就让故事的内容集中到汉字上吧!
从汉字起源的“结绳说”、“契刻说”、“八卦说”到“仓颉说”,从王懿荣在龙骨上发现甲骨文的故事到程邈在监狱里造出隶书的故事,把枯燥的学术知识一下变得趣味盎然,学生学得乐在其中。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
在这节课上,不仅让学生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也溢于言表。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 篇6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汉字学;教学;方法;创新
一、引言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的专门人才。从规划课程来看,该专业主要开设《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这三门语言类课程。另外,很多学校也会为该专业的学生开设《汉字学》课程。就《汉字学》而言,除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会学习该课程之外,很多高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会让学生学习该课程,比如,王宁先生的《汉字学概要》《汉字构形学讲座》等。相比较而言,后者存在的时间较长,学者们的研究也较为充分,而如何开设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则需要我们从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探索,进而从方法和效果上取得突破和创新。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课程的作用与存在的问题
要想解决好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方法的问题,必须认真思考该专业开设《汉字学》的必要性,一方面是《汉字学》在该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地位,另一方面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跟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的区别所在。另外,我们也需要从教学实践出发,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考察。
(一)汉字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开课程中的作用
总体来看,《汉字学》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所开设课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贯通作用
这里所说的贯通作用,主要指学科知识的贯通。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等几门语言学课程,这几门课程中都有关于汉字知识与理论的内容。但这些内容都各有侧重点:《现代汉语》中的汉字学知识主要是关于当今通用汉字的笔顺、部件、笔画序、汉字规范的知识,《古代汉语》中的汉字学知识主要是关于汉字的造字、构形、字体、字形演变的知识,《语言学概论》中的汉字学知识主要是关于汉字的性质、汉语与汉字的关系等。显然这些汉字学的知识是不系统、不全面的,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则可以将这些内容贯通起来,让学生对汉字有更加全面、系统的认识与了解。
2.强化作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除具有知识的贯通作用之外,还具有知识的强化作用。不管是《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学生掌握的汉字学知识都是碎片化的,既表现在汉字理论知识上,也体现在具体汉字的形音义知识方面。而在《汉字学》课上,该专业的学生会接收系统的汉字学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训练。这样一方面可以提升他们的理论素养,以便应对教学中随时碰到的各种理论问题,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他们对个体汉字形义关系的认识,从而在汉字教学时自如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寓教于乐的目的。
3.指导作用
除对汉字基本知识与理论的教学外,还需要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汉字教学方法的教授,即《汉字学》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一般的《汉字学》课程重在对于汉字本体知识的讲授,而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汉字学》一定要有专门的篇幅讲授汉字教学的相关问题,从理论和方法上对他们进行引导。从另一方面来看,该专业的《汉字学》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更注重培养该学生解决汉字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4.文化传播作用
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汉字学》不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还有一个重要职能,即让该专业的学生在《汉字学》课堂上通过汉字相关知识及理论的学习,来获得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也就是该专业的《汉字学》还有文化传播的作用。因为在对外汉字教学过程中,单纯的汉字教学,比如,部首教学法、同类汉字集中教学法等,很容易让留学生感觉到枯燥无味。如果在此过程中巧妙地将汉字的教学与文化的传播融合在一起,在汉字学习的同时,让留学生更多地了解隐藏在汉字背后的故事,了解更多与汉字相关的中国文化,则是一个“事半功倍”的行为。显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汉字学》课堂上需要对相关的汉字文化知识有较为系统的认识和学习。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课程存在的教学问题
从目前我们的教学实践和相关调查来看,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的《汉字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
这是目前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存在的首要问题,只有这个问题得到合理且充分的解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问题才能逐步得到解决。因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是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所以授课老师常常拿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汉字学》教学目标为参照,或者直接以后者的目标为准,致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工作中,常常觉得特别需要的知识、理论不够用,而有些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则暂时派不上用场。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
前面已经提到,由于很多学校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汉字学》的时间不长,故而没有太多可借鉴的先例。其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可参考的更多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汉字学》课程的内容或框架,从而使得内容过于专业,这样比较容易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这里的问题在于授课老师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了解不够全面,未能在有限的课时内把对该专业学生而言最急需的知识和方法传授给他们。
3.教学策略或方法缺乏科学性
由于对汉语国际教育的专业特色和培养目标缺乏科学全面的了解,对该专业开设《汉字学》课程的目标缺乏明确的认识,从而教学内容的设计也存在偏颇或不合理之处,致使在教学策略及方法上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是对学生缺乏有效的方向引导,导致该专业的学生在《汉字学》课上把握不住重点,进而造成学习积极性减弱、学习效果不明显等种种问题。最终结果是在面对实际的汉字教学工作时,常常被留学生随机提出的各种问题难住,或者是给出的答案不能让留学生信服,影响了课堂质量。endprint
三、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尽管赵金铭先生在《对外汉语教学概论》中,就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汉字与汉字教学的问题,从教授者的角度进行了探讨,不过这些方法对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我们在充分了解该专业教学目的和课程设置的前提下,从教学方法上做出创新。就《汉字学》的教学而言,我们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引导,以使他们在获得汉字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尽快提升自己的汉字教学和研究能力。
(一)重视对汉字形体的分析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系统,一般认为汉语是第一性的,汉字是第二性的。虽然汉字是为了记录汉语才产生的,但汉字又有其独立性和特殊性,这集中表现在汉字的形体上,因为形体才是汉字最核心的要素。在进行汉字教学时,汉字形体的教学自然成为对外汉字教学的重点。从而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汉字学》课堂中,要让该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对于汉字形体分析与考察的重要性,具体可从以下两个角度进行。
1.重视对汉字形体演变的考察
当今我们所使用的绝大部分汉字都是从历史上发展而来的,其结果就是汉字字形的不断改变。只有认识了汉字的形体演变过程,才能在给留学生讲授汉字演变的过程中,将枯燥的汉字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历史的游历,进而让留学生更加容易记住所要学习的汉字,并且知道这个汉字为什么写这样而不写那样,从而加快学习的速度,提升学习的效果。比如,给留学生讲授“奔跑”的“奔”字时,告诉他们这个字早期像一个人甩开胳膊迈着腿,表示人跑得非常快,经过书写演变后成为我们今天使用的“奔”。
2.重视对汉字形义统一特性的把握
汉字形义统一性是汉字的根本特征之一,它是汉字经久不衰的原动力所在,因而也是汉字学习者与教授者必须把握的关键点。汉字形义统一性的一个功能是有助于汉字学习者将汉字的字形与所记录的词义联系在一起,从而减少汉字书写过程中的错误,同时也可以帮助区分形近字。比如,“即”和“既”这两个字,其形体较为接近,所记词义也容易混同。如果我们从汉字形义统一特性入手,便很容易解决这个问题:“即”的古字形像一个人伸着脖子面对着食器,准备吃饭,从而引申有接近、靠近、即将等用法;而“既”的古字形则像一个人吃饱了饭,调转头背对着食器,将要离开的样子,引申有结束、已经等用法。显然,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很需要掌握汉字的这些特性,这也是该专业《汉字学》的学习重点之一。
(二)重视对汉字字义与所构词词义的沟通
虽然汉字是相对独立于汉语而存在的,但汉字的形体是为了记录汉语而造的,从而汉字的字义与汉语的词义在某一时段是一致的,只是后来词义不断引申,才与字形有了一定的历史差异。不过,这并不影响字义分析对词义理解的价值。比如,“突然”这个词,我们在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讲授的时候,学生需要记住“突然”的主要用法:在短促的时间里发生。很显然,要让留学生死记住这一用法是有一定难度的。我们稍加引导,告诉他们“突然”的词义与“突”的字义有非常直接的联系,而“突”正表示“犬从穴中暂出”,即犬从穴中突然而出。后面的这一解释特别形象,非常有助于留学生联想记忆。这就要求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对常用汉字的字义有较为全面的认知,从而在词语教学中可以运用自如。
(三)重视对汉字理论的思考与探究
汉字的教学与汉字理论的研究是相辅相成的,要想教得好,首先要对汉字的基本理论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因为在汉字教学过程中,随着教授对象的不同,授课老师碰到的问题也会有所差异。比如,笔者在给留学生上课时,一个韩国籍的学生曾问了一个问题:“内”和“内”是不是同一个字,如果是,为什么形体有差别。其实,“内”跟“内”的差别是新旧字形问题,是20世纪50年代汉字改革时提出的一个论题。事实上,在给留学生教授汉字时,所碰到的汉字理论的问题会有很多,需要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进行系统的学习。
(四)重视对汉字规范工作的跟踪与规范成果的学习
除上面谈的几个方面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汉字学》教学还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国家的汉字规范工作、学习汉字规范的成果。该专业的学生在给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教授汉字汉语时,常会碰到某个汉字的字形、笔顺序、笔画数、异体字、同形字等问题。很多时候采用的方法是向同事请教,然而,同事的解释也未必具有权威性。关于这类问题,国家语言文字规范部门发布的相关规范成果非常具有权威性。基于这样的事实,就需要《汉字学》的授课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一些本专业常用到的规范成果进行介绍或专门讲授,比如,《通用规范汉字表》(2013)、《现代常用字部件及部件名称规范》(2009)、《现代常用独体字规范》(2009)、《汉字部首表》(2009)、《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2009)、《GB13000.1字符集汉字笔顺规范》(1999)等。这类规范字表对汉字字形、笔顺、归部等的规范很容易帮助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解决他们在汉字教学过程中碰到的一些跟规范相关的问题。同时,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也可以进一步促进对这类规范成果的认识。
四、结语
对外汉字教学方法浅析 篇7
一、现代汉字的基本属性和特征
与拼音文字不同, 汉字是语素文字,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例如:“心, 人, 雨、非”等汉字记录的都是现代汉语的语素。汉语中用相同的音节表示不同意义的语素是比较常见的现象,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区分读音相同的语素。
汉字是一种独特的表义文字体系。字形字音字义之间具有独特的关系。现代汉字中, 除了少量的独体字外, 大量的是合体字, 在合体字中, 大量的又是形声字。据统计, 许慎的《说文解字》共收9353字, 其中形声字7679个, 约占总字数的80%, 《康熙字典》共收47035个汉字, 其中形声字42300个, 约占总字数的90%。现代通用汉字中, 形声字占绝大多数。但是由于汉字的简化和古今音差异, 汉字声符的表音功能远不如拼音文字。尽管汉字的形音义的结合是间接的、分离的, 但是在汉字教学过程中, 如果能对形声字进行恰当的分析和归纳, 理清声旁和形旁构字的原理和常用程度, 还是可以帮助外国学生有效地认字, 而且有利于了解字形与字音、字义之间的关系, 从而更好地掌握汉字。
二、汉字教学基本方法
如何将形、音、义三方面初次展示和解释给学生, 是学生对汉字认知的重要环节。比较常用的展示方法有看图识字、板书出字、卡片示字、以旧字带新字等。汉字是具有表意特征的文字, 字义与字形之间有着一定的联系。老师就要利用汉字的这一特点给学生讲解汉字, 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所学的汉字。
(一) 析形
分析汉字的字形首先应该遵循的原则就是“字源法”, 即利用古代汉字甲骨文、金文、小篆等进行识字教学。古今汉字虽然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大多数汉字的基本结构没有改变。汉字的象形性使得我们往往能见形知义。从古汉字的象形特点入手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汉字的认知模式。这一方法主要使用于象形、指示、会意这些表意功能较强的文字的教学。例如一些独体的象形字:“山、大、日、月、火、木、鱼、鸟、手”等。这些象形字也是合体汉字的构造部件, 为学习其他汉字奠定基础。指示字就是在象形字的形体上加上指示符号, 来表明字义所在。如:“上、下、本、刃、亦”等。会意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符或字构成, 几个符号的合成表示新字的意义。如:“休、林、伐、武、信”等。
(二) 析音
“析音法”也即“偏旁部首法”。析音法可以与形声字的教学结合起来。现代汉字形声字占主要部分, 3500个常用汉字共有2522个形声字 (据施正宇统计) , 约占常用字的72%。析音法主要利用形声字声旁表音的功能来习得汉字。声旁由表义的字充当, 用表意的字音表示形声字的读音, 这有别于拼音文字。把声旁相同的字归纳在一起认读, 举一反三, 比如认识了“工”字, 就可以读出“供、功、攻、汞、贡”的读音。需要注意的是, 现代形声字的音符与字音并不是完全相同, 可能只是声、韵、调的几部分相同或者相近, 有的则相去甚远。在讲解时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三) 析义
所谓析义法, 就是利用形声字教学法中形旁表义的功能进行识字教学。形声字形旁的意义, 大多是一类事物的代表, 具有同形旁的汉字, 往往有着共同意义属性。以形旁为纲来学习形声字, 一方面有助于了解字义, 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以简驭繁认识更多相同形旁的汉字。例如, 教授“江”字, 可以讲“氵”是汉字“水”演变而来的, 是形旁, 凡是带“氵”的汉字, 其意义都与“水”有关, 由此, 学生可以联系到“海、湖、河”等字。
三、结语
对外汉字教学的方法和技巧不局限于以上方法。比如常用的方法还有“类推释字”, 即可以根据字形、字音、字义进行类推新字的字音、字义。同时, 我们还可以根据汉字复杂而丰富的笔画顺序、字形结构等方面对汉字进行全面教学。本文实属抛砖引玉, 以上教学构想以期在对外汉字教学实践中起到指导作用。
摘要:汉字作为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要素,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汉字的特殊性,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者来说较为困难。本文旨在探讨对外汉字教学的重要性和对外汉字教学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汉字,对外汉字教学,方法,技巧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 2009.
[2]催永华杨寄洲.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技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1997.
[3]施正宇.现代形声字形符表义功能分析[J].语言文字应用, 1992 (4) 76页.
【幼儿汉字教学的方法论文】推荐阅读:
幼儿园大班主题优秀教案《有趣的汉字和字格》及教学反思07-07
幼儿园大班语言有趣的汉字教案及反思06-14
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论文10-20
汉字教学的思考08-03
汉字及其汉字教学09-27
汉字的演变教学设计10-25
平面广告中的汉字设计论文06-22
我爱你中国的汉字教学设计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