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2024-10-10

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共6篇)

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篇1

上世纪90年代初是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关键节点。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从此中国的改革开放走上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中国商业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发展时代,中国的商业文化也进入了一个空前的大繁荣时代。这一繁荣,体现在商品、营销、商业伦理、商业环境等等方面。而其核心,则是商业理念的变革与创新。通过整理中国企业20年来的商业事件,归纳中国典型企业的商业理念陈述,我们可以发现20年来,中国企业的商业理念呈现八大演变趋势。

一、市场观:从适应市场到创造市场

“好的企业适应市场,优秀的企业创造市场。”德鲁克的这句话,为中国企业的市场观念转变做了一个非常精辟的注脚。

自上世纪80年代市场放开以来,传统国营企业走向低潮,乡镇企业异军突起,鲜明的对比已经使得市场观念深入人心。企业意识到,经营不是有什么吆喝什么,而是要响应客户的需求,投其所好,才能生存下去。联想集团战略的确定就是这一体现。1987年,在公司是搞个人计算机还是研发大型计算机的争论上,柳传志说了这么一句话,“联想未来的方向,不是我们定出来的,而是人家需要什么。因而,市场需求的导向是联想成长的前提。”1994年的倪柳之争,实质上是企业在“贸易”、“制造”与“技术”发展优先次序上的斗争。最终,柳传志胜出,使得“贸工技”战略得以确定。90年代中后期,这基本上也成为当时所有知名企业家的选择。

上世纪90年代后半叶,多种产品、多个产业由卖方市场转换到买方市场阶段,过剩和滞销成为普遍现象。此时,洞察客户潜在的需求就成为企业发展的金钥匙。企业家发现,客户的需求并不是通过访谈就可以问出来的。许多时候,客户也讲不清需要什么。然而,当你拿出他想要的产品时,生意很快就成交了。此时,以张瑞敏为代表的一批勤于思考而先知先觉的企业家,总结得出“发现市场”、“创造市场”、“引领市场”的观念。

在从适应市场到创造市场的道路上,中国企业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然而,多数企业仍习惯于短平快的盈利方式,习惯于模仿,加上低价迎合市场;有的企业领先半步,致力于产品外观设计的创新,一定程度上创造了市场,但并没有核心竞争力。可以想见,在客户需求越来越挑剔,知识产权司法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唯有致力于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才能真正创造市场,引领市场。这样的企业在中国的比例还很少,但“十一五”期间中国发明专利的快速增长,以及成果转化率的提高,预示着一大批先进的中国企业引领市场的美好前景。

二、营销观:从价格竞争到价值竞争

长期以来,中国企业将价格作为市场竞争的利器。这有几个方面的原因。其一,消费者最为看重价格。在消费者有效购买力不足的情况下,首先要满足的是拥有有用商品的需求,而将品质放在第二位。其二,成长期的中国企业缺乏战略思维,往往是一哄而上,形成市场上过剩的同质化产品,只能将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手段。第三,中国企业起步晚,不掌握核心技术,在产品品质上短时间内无法与跨国公司进行正面竞争。事实表明,低价是最能引爆中国众多消费者需求的,也是当时企业普遍采用的发展战略。

以价格为主要竞争手段在各行各业中普遍存在。无论是在彩电行业,由长虹屡次发起的价格战;还是在IT行业,联想、方正等自主品牌电脑以价格对抗IBM、HP;又或是在家电零售行业崛起的国美、苏宁以及誓言“做世界上最便宜的车”的吉利汽车公司,其竞争策略都是依托鲜明的价格利器,迅速提高了市场占有率。即使是在国内拥有专利最多,以创新著称的华为公司,在起步时也是靠低价格,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在中国程控交换机市场更新换代的机会中,赢得了宝贵的原始资本积累。

中国企业的价格竞争策略,适应了中国市场很长一段时期的需要,加速了从服装、家电到汽车等主要消费品的普及。与之相对比,不少跨国公司在中国一度水土不服,在竞争中被本国的土狼所赶超,其原因就在于此。比如,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前CEO杰克·韦尔奇在上世纪90年代初到中国时发现,中国顾客通常都倾向于买2元一只、用几个月就会坏且光源不是甚好的国产灯泡,而不会买10元一只、光源好又可以使用数年不会坏的GE灯泡。但是,长期的价格竞争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过度的价格竞争将企业的盈利空间压至底线,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在许多行业上演。一方面,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无论是90年代初温州、晋江的皮鞋皮具,还是近年来相继出现的三聚氰胺事件、瘦肉精事件,都凸显出市场失范下过度价格竞争带来的惨痛后果。另一方面,由于价格竞争损害了行业利润,以及路径依赖,导致企业无法积累足够的资金用于研发投入。家电企业在1999年前后失去了转型为技术型企业最好机会就是一例。

价格竞争可换来市场份额,但换不来品牌忠诚。幸运的是,已经有不少企业开始意识到价格战的不归路,开始采用差异化的战略路线。从拼质量,拼服务,到拼速度、拼形象,中国企业开始了由价格竞争向价值竞争的转型。

价值竞争首先表现在质量的竞争。早在80年底,不少中国企业如海尔、万向、双星等企业就确立了质量立企的路线。海尔砸掉76台有问题的冰箱,万向将40万只不合格产品卖给废品站,确立了企业的质量文化,为向名牌产品过渡奠定了基础。如果说质量只是价值竞争的基础,那么在价格战背景下的标新立异,如海尔的“星级服务管理”,则是典型的价值竞争措施了。其后,交货期的竞争,客户投诉处理时间的竞争,尤其是响应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新产品开发周期的竞争,成为价值竞争的另一个主题,“快鱼吃慢鱼”成为标志性事件。围绕着品牌的塑造,价值竞争是一个可以无穷创新的领域,而品牌形象竞争则是一个方兴未艾的主题。靠独特的品牌个性赋予产品以形象价值,从而获得超额利润,成为众多企业的选择。李宁公司是品牌形象竞争的典型代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精辟的概括了中国企业营销观的转变,从低价加广告,到品质加品牌,价值竞争永无完结。

三、运营观:从大量生产到决胜终端

对应于价格战,上游生产环节的竞争是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的竞争主题。如何通过大量生产、大量采购、大量营销,获取规模经济的优势,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成为运营竞争的焦点。本世纪初,这一主题悄然改变。“决胜终端”成为许多企业经营活动的主题。

上世纪90年代,食品、家电、服装、日化,几乎每个行业、企业都是一哄而上。为了争抢消费者有限的收入,降低成本获取价格优势是必杀技。刘氏兄弟,从养鸡、养鹌鹑到生产饲料;长虹与郑百文联手,通过批量返点,将商品布满渠道;海尔确立OEC管理模式,狠抓质量等,都是在上游生产环节进行竞争,当时这些措施卓然有效。然而,90年代末期,这种方式突然遭遇了瓶颈。大批量的商品被挤压在渠道里,周转不动,新产品也不敢推上市场,这成为当时许多企业的写照。其中,TCL对长虹的抗击使得深度分销、决胜终端成为新世纪的运营理念。与家电行业相同,流通产业相对生产环节发展滞后,于是在中国上演了一个争夺渠道主导权的商战。在这方面,格力先后与国美、苏宁的纷争便是典型的案例。

许多企业开始意识到渠道终端环节的重要性,加强了在零售终端的争夺。所谓终端,是指与消费者购买行为直接发生买卖关系的经营场所,如大型商场、专卖店、超市等。它是把产品变成商品,实现货、币交易的平台。从广义上讲,终端是产品从生产厂家到最终购买者手中的最后一环,也就是销售渠道的终端。它可以是零售卖场,也可以是人员直销、厂家直销、展销会等。终端是购买者实现购物的场所,是厂家直接接触消费者的最后一环,是销售渠道中最关键的神经末梢。

消费市场竞争异常残酷,各个企业都在思考怎样使自己的产品市场链真正畅通无阻地转动起来。其中,前、中部分的工作相对容易开展,但后半部分的工作———产品从终端商顺利转到消费者手里,却非常困难。于是,终端就成为众多商品竞争最激烈的战场,谁的产品能以目标消费者最易察觉的形式体现消费者最注目和最关心的因素,谁就能获得最有利的品牌地位与市场地位,实现惊险的一跳。从货架的竞争,到促销员的竞争,终端竞争在激烈的进行着。因此,抢占终端制高点、提升终端竞争力几乎成为所有企业的基本选择。然而,随着企业终端竞争的日益残酷,随着终端运作费用的日益上升,随着零售企业集中度的提升,企业运作终端投入产出比日益下降已经成为客观现实。如何做好终端管理,真正提高终端竞争力,是考验企业创造力的重大问题。

目前,这一趋势仍在演变之中。可以想见,未来的市场竞争是从上游生产到终端销售的大市场竞争。一个企业如只在某一端建立优势经不起对手的打击。企业只在上游产业链上培养和占据优势,在终端就会对客户缺乏沟通,终端促销的利益驱动不足;如果企业只在下游渠道及终端培养和占据优势,而在上游资源中整合能力不强,那么一旦上游资源发生变化,其应变反应的能力就比较差,而且形成不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四、竞争观:从分散竞争到联盟竞争

TCL与长虹的对抗,并没有完全胜利的一方。彩电市场激烈的竞争仍在进行着。2000年6月9日,以康佳为代表的彩电业九大巨头(长虹除外)聚会于深圳五洲宾馆,宣布成立“中国彩电企业峰会”,以抵制低价倾销名义提出彩电最低限价,形成价格联盟。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在国美、苏宁等家电连锁厂商以及国家计委的压力下,还有更重要的内部无法协调的矛盾下,这一联盟迅速瓦解。就在当年5月底,中国冰箱第一品牌科龙和中国洗衣机第一品牌小天鹅、中国燃气热水器第一品牌万家乐和中国燃气灶具第一品牌华帝相继宣布结成战略联盟,在业内引起震动。科龙和小天鹅的联盟协议包括共同投资推进电子商务的开展,利用其产品优势和设计相互进行定牌生产,共同开发出口业务等。而万家乐和华帝联盟则谋求从强强联合推广强排热水器开始,建立长期的战略联盟伙伴关系。这二个事件标志着中国企业开始由分散竞争向联盟竞争转变,由纯粹竞争向合作竞争转变。

在产品技术日益分散化的今天,已经没有哪个企业能够长期拥有生产某种产品的全部最新技术,企业单纯依靠自己的能力已经很难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为此,大多数企业的对策是尽量采用外部资源并积极创造条件以实现内外资源的优势相长。其中一个比较典型的做法是与其它企业结成战略联盟,并将企业的信息网扩大到整个联盟范围。借助与联盟内企业的合作,相互传递技术,加快研究与开发的进程,获取本企业缺乏的信息和知识,并带来不同企业文化的协同创造效应。

战略联盟这一概念来自于西方,但也深得中国企业的认同。战略联盟指的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有着共同战略利益和对等经营实力的企业,为达到共同拥有市场、共同使用资源等战略目标,通过各种协议、契约而结成的优势互补或优势相长、风险共担、生产要素水平式双向或多向流动的一种松散的合作模式。这种合作是企业为了现实生存或长远发展的需要而采取的行动,具有明确的战略意图和目标,但合作关系本身则不一定是长期稳定的。联盟伙伴保持着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联盟伙伴虽然在部分领域中进行合作,但在协议之外的领域以及在公司活动的整体态势上仍然保持着经营管理的独立自主,相互间可能是竞争对手的关系。而今,关注家电、汽车、PC、服装各个行业,我们可以发现,联盟、合作的影子触手可及。这种联盟竞争以多种形式出现。比如海尔和三洋的渠道联盟,联想与宏图三胞的营销联盟,荣事达与海信的技术研发联盟。联盟竞争是既合作又竞争的关系。联盟的成功,对双方资源的互补性,能力的对称性、信息的融通性要求很高。尽管联盟很难长久,但如何趋利避害,以双赢的心态,协调的技巧,自身的实力去驾驭,却是对每个中国企业的考验。联盟竞争并不限于竞争对手的横向协作,这种合作正由一般合作模式转向供应链协作、网络组织、虚拟企业、国际战略联盟等形式。

五、技术观: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自主创新

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开始实施“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发展战略,希望通过出让部分市场换取我国产业技术的进步,然而10多年来的实践证实,“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相去甚远。

实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开放国内市场,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引导外资企业进行技术转移,从而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并通过消化吸收,最终形成我国独立自主的研发能力,提高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应该说,该战略实施10多年来,对我国产业发展、生产能力和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另一方面,使外资企业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垄断我国某些产业。我国企业在同外资企业的合资合作过程中,由于外资企业的品牌优势,使我国的一些民族品牌逐步消失。有名的例子包括“中华”牙膏、“熊猫”电子、“美加净”化妆品等等。

同时,国内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却进展缓慢,甚至在一些产业内形成了严重的技术依靠。比如,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前,近16年的汽车企业合资历史,带来的是捷达、富康、桑塔纳老三样长期统领中低端市场,奥迪、奔驰统领高端市场;带来的是国产汽车品牌的消失,国内产量几乎全部由大众、雪铁龙、本田、通用等几家跨国公司包占,中国汽车企业一直未能掌握核心技术,自主品牌并没有建立起来。残酷的事实告诉中国企业,核心技术是买不来、换不来的。也正因为此,伴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提出了国家自主创新战略,依靠自主创新,而不是引进技术成为许多中国企业的共识。

理念的引导,政府的扶持,使得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近年来已经呈现出良好势头。大凡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或企业,靠的都是自主开发的新技术。程控交换机如此,杂交水稻如此,航天、船舶产业也是如此。安徽奇瑞汽车公司,创建不过几年,就自主开发了轿车,而且在国际市场上拿回了大订单,超过一汽、上汽、东风,成为中国汽车出口量第一的民族企业。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领衔的课题组,二十年如一日,坚持自主创新,终于攻克了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难题,一举打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使我国成为继英、法、美之后第四个拥有该制造技术和生产该类高技术产品的国家。由此可见,自主创新具有神奇的力量,自主创新并非高不可攀,别人能做到,我们同样能做到!今天受到嘉奖的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及各项科技成果,就是最好的例证。这些例证放诸商业零售企业也具有深刻地指导意义。

六、责任观:由经济责任到社会责任

20年来,中国企业开始在世界市场上崛起。央视2009年拍摄的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象征着中国企业影响力的扩大。影响力的增大意味着责任的增大。尤其在环境破坏、资源瓶颈、劳资冲突、海外围堵……等深刻的社会矛盾问题下,中国企业正在感受到和意识到社会所赋予的责任。

2006年3月10日,国家电网公司首次对外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这是我国中央企业对外正式发布的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2007年12月,阿里巴巴集团发布了国内互联网企业第一份社会责任报告。2009年3月,国务院国资委直属的合资企业上海贝尔发布了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据《WTO经济导刊》统计,2009年发布的各类社会责任报告达582份,是2008年169份的3.44倍,占全球报告总数比重由2008年的5%左右增长到2009年的约15%,呈现“井喷”式增长态势。“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发布已经蔚然成风,标志着企业的责任观由纯粹的经济责任向综合社会责任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认识可以分为三个阶段。80年代初,企业责任主要是减负。当时的国有企业,还没有完全从计划经济模式下走出来,员工能进不能退,企业是一个包括医院、学校在内的综合单位,担负着员工生老病死的责任。这种过重的社会责任束缚了企业的发展。通过主辅剥离和辅业改制减小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改革的潮流。90年代,企业责任在于赚钱。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以后,大批民营企业、三资企业成立,市场主体趋于多元化。本着矫枉过正的原则,许多企业提出,不赚钱的企业不是好企业。企业的责任就是经济责任,通过整合资源,市场交换,实现资本价值的增值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社会,尤其是政府不可以对企业要求过多。2000年后,从媒体到学术界,到企业界,社会责任呼声越来越高,企业开始对自身使命进行重新认识。除了经济责任外,企业还应该对自身行为带来的外部效应负责,包括产品安全、员工健康、环保甚至慈善等等。

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争论较多。需要指出的是,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并不等于该企业的慈善捐款排名。根据学者的研究结果,企业的社会责任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员工责任、慈善责任。衡量一个企业社会责任的水平,亦应从低往高,逐级提高。既有的事实证明,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并不必然会带来经济利益的损害。我们可以预见,企业社会责任水平与企业的长期利益成正向循环关系。企业越有实力,承担社会责任能力越强;承担社会责任越多,越有利于企业的社会形象,越有利于企业对客户、人才、资本等优质资源的聚集。

七、资产观:从有形资产经营到无形资产经营

要将企业发展壮大,一要选一个有潜力的大市场,二要逐步积蓄公司的内部资源。资源是企业能力的基础,是企业竞争力的来源,而其所掌握的异质性资源则构成核心能力的基础。这是每一个企业都认同的现实。纵观20年商业史,我们发现,企业在判断自身能力,选择市场机会的时候,越来越看重很少反映在资产负债面里面的无形资产。

上世纪90年代,如何掘到第一桶金,如何获得土地,如何吸引外资等生产要素,几乎是每一个企业的考虑。毫无疑问,有了资金,你才能找到撬动企业发展的杠杆;有了先进的生产线,你才能生产出先进的产品。因此,积累资金,获得资产,吸引投资似乎是企业发展的头等大事。海尔、长虹的崛起,同其最早引进的先进生产线不无关系。我们也常常可以听到这种声音,企业发展之所以慢,是因为银行贷款难,企业的规模小,企业的设备落后,等等。无不在言说有形资产的重要性。

然而,当时间窗切换到21世纪,一些新的概念越来越引起人的重视:无形资产、品牌价值等成为新的商业理念。无形资产是相对于有形资产而言的,包括专利、技巧、知识、关系、文化、声誉以及能力等等。与企业的有形资产一样,它们都是稀缺的,与有形资产不同的是,无形资产的价值通常只有部分反映在企业账面上,比如企业的专利权、商誉;更多的内容,比如企业的组织管理、人力资本、品牌声誉等等没有得到充分反映。而这些无形资产对于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08年9月3日,可口可乐公司宣布计划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有限公司。可口可乐提出收购汇源的每股现金作价为12.2港元,总价值179.2亿港元,高出汇源果汁在2008年8月29日停牌前收市价4.14亿港元近3倍。相当于汇源果汁上年度销售收入的13.8倍。汇源果汁的溢价源自何处?按照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官及总裁穆泰康的说法,“汇源在中国是一个发展已久及成功的果汁品牌,对可口可乐中国业务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汇源收购案虽然未获商务部批准,但却让许多人感受到无形资产的价值。而金六福酒业更让我们看到无形资产是如何作为杠杆支点推动企业发展的。从1998诞生到2008年,金六福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便取得单品牌销售量全国第一、销售额位列全国白酒公司前三位的好成绩。更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金六福只是一个白酒品牌,自起家一直到现在,它都没有专属于自己的白酒酿酒车间,只是在一开始巧借五粮液酒厂来生产自己的金六福系列白酒。五粮液为金六福品牌提供了强有力的产品质量和信誉保证,配合金六福强大的销售网络,大大减少了进入市场的难度。加之长期一贯的亲情、喜庆、幸福的品牌文化定位,金六福创造了中国白酒市场的奇迹。

金六福的成功案例显示了无形资产运营的力量。这与来自西方的“轻资产运营”理念不谋而合。所谓轻资产运营(Asset-light Strategy),是一种以轻资产撬动包括产品生产、加工等“重资产”的经营方式。其中轻资产包括企业的经验、规范的流程管理、治理制度、与各方面的关系资源、企业的品牌、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等。轻资产运营一般通过两种方式:一是将重资产业务外包或转让出去,国际著名的耐克公司,自己并不生产运动鞋,而只专注于市场营销及运动鞋的设计;二是收购其他企业的一部分股权,本企业输出品牌,输出管理,这种方式也被国内外的企业所广泛采用,利用自己有限的资金,盘活被收购企业的重资产。轻资产运营近年来已成为国内外从传统产业到IT产业的许多企业推崇的运营模式。

获取、积累、开发公司无形资产,经营好商标、品牌、核心技术、企业文化、营销网络、管理流程等,摆脱有形资产流动性差的束缚,正在成为众多中国企业的商业理念。海尔公司也正在家电业积极探索这条道路。

八、领域观:从国内转向国际

改革开放的进程,也是中国企业不断国际化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题主要是开门迎客,即引入外资,以外企为师,为外资打工,出口商品到国外。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中国企业的国际化主题则转变为出门交友,即获取资源,开设分支机构,全球销售。很显然,竞争的领域由国内转向国际。中国企业不再坐井观天,而是跳到井外看井内。这一观念的转变正在不断的扩散。

观念的转变,既是中国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也是信息技术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演变的要求。互联网的发展,使通讯成本大幅降低,世界变得扁平,成了天涯若比邻的地球村,跨国协作更加通畅和富有效率;跨国贸易、投资及科技转移步伐的加快,使越来越多的本土企业有机会打入国际市场,而本土市场也成为全球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另外,知识经济的普及,使得新产品开发的时间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大大缩短,同时,多姿多彩的虚拟世界也创造了许多新的商业机会。

中国低成本的优势正在失去,全球化正成为中国企业最重要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中国企业为了在自己的领域里增强竞争力,必须大力开拓海外市场,整合全球资源。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站在全球的高度,看待本公司所拥有的资源和能力,定位自己的核心能力。这种全球化的思维方式不仅仅是对于大企业的要求,中小企业也感受到这一要求,即便处在创业阶段也是如此。芯片行业是一个全球化的行业,只有具有全球化技术和全球化布局才能参与到全球产业链的竞争中来。中星微成立一年后,就在美国硅谷设立分公司,随后又在上海、深圳、香港等地设立分支机构,形成跨国、跨地区的产业布局,给中星微产品进入全球市场打开了通路。经过9年的不断创新发展,中星微以1300多项的国内外专利,过亿的芯片销量,占据全球计算机图像输入芯片领域,拥有60%以上的市场份额。万向集团由于在美国设立子公司多年,熟悉当地汽配市场,进行了多项成功的并购。海尔的国际化则稳步推进,以全球化的眼光,本土化的行动,逐渐建立起国际名牌的形象。他们成为中国企业转变商业理念,开拓国际市场的典范。与中星微等企业不同,许多土生土长的中国企业在国际化经营的道路上要经历不少坎坷。比如TCL在2003年收购法国汤姆逊彩电业务,2004年收购法国阿尔卡特手机业务,均因事前看走眼,并购后没整合好而产生问题。作为蹚先河者,TCL为中国企业的国际化积累了宝贵的教训。

面向未来,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都应关心全球市场的联动性,以全球化的眼光寻找机会。在新的商业理念的推动下突破人才障碍、管理障碍和品牌障碍,使中国企业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参考文献

[1]胡平.中国商业文化新论[J].山西财经学院院报,1996,(6).

[2]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3]闫琼.中国力量:从“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评选看中国十年经济[M].石油工业出版社,2011.

[4]中国商业理念和实践25年(1979-2004)[J]。21世纪商业评论,2004,(S1).

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篇2

一、世界管理发展的新趋势

(一) 创新:当前和今后管理的主旋律

跨世纪的年代是多变的年代,变是唯一不变的真理。任何已有的和常规的管理模式都将最后被创新的模式所取代,管理创新是管理的主旋律。当前对管理创新发展趋势的研究主要有这么几个观点:①管理创新的内容:战略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观念创新和市场创新等几个方面。把创新渗透于整个管理过程之中。②组织中的个体都是创新的主体,随之而来的是需要一个适合其创新的环境和机制。③企业个性化,因为竞争的激烈性,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模仿别人是难以生存的,所以,成功的企业必须注重自己的独到之处。即具有独特个性化的产品和个性化的经营管理方式。

(二) 知识:管理中的重要资源

世界经济从农业经济到工业经济再到知识经济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的发展使得知识已成为最为重要的资源。在信息的催化之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企业如何具有独特的属于自己的知识已成为企业能否生存发展的重要标志。在企业管理中如何获得知识,如何使用知识,如何使知识变为更多的知识,如何把知识直接的转化为生产力,这些都是知识经济中管理理论所要解决的问题。这里需要考虑的问题有:①知识经济构成的机制是什么,有什么规律,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知识经济中还有多少人价值。②知识经济中的企业应该是一个什么形态,其机制是什么,应遵从什么规律。③知识经济中企业的终极目标是什么。④知识经济条件下人性有什么改变,在这样的人性下面,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管理方式最为合适。这一系列问题都将引导着管理理论的深入发展。

(三) 企业再造:企业中的一场管理革命

9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兴起了一场企业再造革命,被喻为是“从毛毛虫变蝴蝶”的革命,也被认为是继全面质量管理运动后的第二次管理革命。

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尔・哈默在1993年所提出的企业再造,到1994年年底的调查显示,在600多家欧美的大型企业中,有七成正有推行企业重建计划,其余也有半数企业正在积极考虑。随着企业再造运动的发展,亚洲国家一些公司也在开始重新考虑企业的构成模式。企业再造运动主要在两个方面和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一是从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变成为信息过程的增值管理模式,即衡量一个企业的有效性的主要标志是---当一个信息输入企业以后,经过企业的加工然后再输出,信息所通过企业的任何一个环节其管理环节对此信息的加工的增值是多少,从工业的新产品链到信息的价值链,形成一个企业的价值的增值过程。如果不对该信息进行增值就要进行改造,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企业管理机制观念的改变;二是企业再造不是在传统的管理模式基础上的渐进式改造,而是强调从根本上着手,“要改变企业的运作模式就彻底改造,把旧的全部忘掉、全部抛弃,唯有破除过去,才能创造新机”,这样的企业再造革命是建立在信息网络遍布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的基础上的,在企业的内部职工可以得到与自己有关的任何信息,这样大大减少了信息流动所带来的时间损失,不仅提高了效率、精简了人员,还使得每个员工都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使企业出现一个崭新的局面。

(四) 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组织的出现奠定了未来的企业模式

技术和知识在急剧地增长,其无论多么先进的东西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淘汰,因此一个企业要保持持续发展,就必须要不断学习,不断的更新知识。学习型企业是美国麻省工学院彼得・圣吉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不仅要求企业中的每个人都要终身不断的学习,不断获取新知,不断超越自我,而且要求企业也要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超越。要达到学习型组织需要有这几个方面的扎实功基础:①系统思维,这是五项修炼的核心。企业在处理问题时要扩大思考的空间,通过电脑模拟把事件的前因后果都考虑到,建立系统的处理模式。②自我超越,这是五项修炼的基础。在认识客观世界的基础上,创造出自己的最理想的环境,不是用降低理想来适应环境,而是用提升自己来达到理想,这需要创意和耐力,需要不断的学习和不断的超越。③改善心智模式。强调每个人都要以开放求真的态度,将自己的胸怀扩大,克服原有习惯所形成的障碍,不断的改善它,最后还要突破它,这样才能以一个全新的心智模式出现。④建立共同目标前景,这里是在共同的理想、共同的文化、共同的使命,组织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未来的目标才能完成的。⑤团队学习。团队学习是组织中沟通与思考的对话工具,强调彼此不在本位,不自我防卫,不预设立场,在不敬畏的情况之下共同学习。团队学习是适应环境聚变的最佳的方法,唯有大家一起学习、成长、超越和不断的进步,才能让组织免于失败,创造出不断成长的绩效来。

(五) 快速应变:“十倍速时代”的新挑战

市场的复杂多变,且变化的速度在日益加快,这是当今被人们称之为“十倍速时代”的主要特征。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适应迅速就化的市场的需要,是当今企业管理中的一大难题。企业只有快速反应、快速应变才能生存。企业行为不仅是比价格、质量和服务,还要比反应、比速度、比效率。在这商机稍纵即逝的时代,谁抢先一步谁就把握了获胜的先机。企业快速反应能力的建立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新领域。管理工作效率的持续提高成为衡量组织效能的首要标准,敏锐的观察力是预测和预见未来的首要条件,抓住时机果断决策使企业始终和市场的变化同步,不但要建立效率高、适应性强的生产体系,而且还要尽可能建立其处于警状态的高效率、有战斗力的团队以期能迅速及时处理因为环境变化而产生的新课题,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六) 权力转移:所谓权力的转移就是组织结构的倒置

传统的组织结构是金字塔型的,最上面的是企业的总裁,然后是中间层,最后是基层。指挥是从上而下,决策来自最上层,下面是执行层,但是接触最多的是基层。在多变时代,顾客的个性化日益突出,当上层的决策和用户的要求相矛盾时,在传统的组织结构中,是执行上面级的决策,而在知识经济时代正好相反,在金字塔的最上层是用户,然后是第一线的基层工作人员,最后才是中层的最高层领导者。这个倒金字塔不仅仅是把组织结构进行一下简单的颠倒,而是要求员工的知识、能力、技术等方面都必须得到持之以持续地发展,能获得独立处理问题的管理才干。这样一种转变是整个管理观念的变化,上层从领导转变为支持服务,员工从执行转变为独立处理问题。

(七) 战略:实行全球战略是企业决胜的关键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在缩短,国与国之间甚至是洲际之间的边界变得越来越模糊。企业的竞争已经不在单一折区域内进行,而是以全球作为竞争的舞台。竞争的全球化对每个企业来说都受到它的冲激,同时也带来新的机遇,全球化为企业施展才华提供了新的空间。这里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问题:①企业的竞争战略是否是从全球化的角度来思考的,或者说企业是否把自己看成是地球村的一员,

②人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企业是否从人球范围内统筹考虑资源的合理配置,即依据不同地区的不同利税和不同金融风险来配置资本,依据不同地区技术发展水平和优势设计相应的技术了展中心,组织技术开发和根据经营需要利用和开发人力资源。③注意全球的协调,不仅注意国内企业的研究和开发,更重要的是不断建立国际间的技术协调型研究开发机构,提高综合技术竞争能力。④建立基于国际分工协作的高效的生产体制。⑤完善全球营销网络的建设,启用当地的人才尽量使销售本土化。⑥做好全球的战略整合,建立起全球战略管理超级系统。

(八) 交融与冲突:指的是跨文化管理中的交融与冲突

企业竞争的全球化必然带来管理活动的国际化。管理活动受从头的价值观、伦理道德、行为准则、社会习俗的全面影响,当其与不同的文化相结合时,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文化和管理风格。典型的美国式以“法”为主的管理,强调个人价值、强调严格的制度、理性决策和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等等。而典型的日本式管理是以“理念”为主的管理,强调和谐的人际关系,上下协商的决策制度,员工对组织忠诚与组织对社会负责。而中国式管理则是以“情”为主,注重发掘人的内在价值和积极性,强调管理的人和效应,对制度管理比较松懈,理性精神严重不足。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通过对日本的管理模式的反思,企业的经营理念在不断的变化,开始重视社会效益和人力资源的开发及职工的稳定,而日本也在强化人事的竞争机制,摒弃论资排辈,开始强调能力至上的观念。中国应该如何建立既具有中国文化特色又吸纳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的管理文化模式是一个需要深思的问题。

(九) 战略弹性:战略弹性是企业竞争的制高点

企业面临经营环境的快速变化,使得企业必须具有快速的经营反应能力。获得这个反应能力必须建立自己的战略弹性。战略弹性是企业依据公司本身的知总值能力,为应付不断变化的不确定情况而具有的应变能力,这些知识和能力由人员、程序、产品和综合的系统所构成。战略弹性由组织结构弹性、生产技术弹性、管理弹性和人员构成弹性所组成。战略弹性来源于企业本身独特的知识能力,而企业人的知识本身的构成和其组合方式是构成战略弹性的关键。一旦企业建立起自己的战略弹性,企业即形成了组织的活性化、功能的综合化、活动的灵活化,这一切即构成了独特的企业文化,企业从而就建立起别人无法复制的战略优势,竞争能力将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

(十) 管理最优境界:管理最优境界的实现是管理的终极目标

没有管理的管理是管理的最优境界。没有管理不是取消管理,而是使管理进入更高的层次和更高的境界。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人的个性和创造力,而未来的社会由于员工的知识更加的丰富,获取信息的手段更加的便捷,这样就可能形成全新的管理模式:①人人都是管理的主体,重大的决策,员工即是决策的参与者,也是决策的执行者;②以人为本,顺应人性,尊重人格。员工不是在制度的约束之下进行工作,而是自动自学觉的把工作视为人生发展的组成部分。③通过管理文化的构建,创造一种高度和谐、友善、亲切、融合的氛围,使企业成为一个密切协作的团体;④遵循形式,顺应社会经济运行的自然法则,使管理成为一个自然的历史过程,这样就使企业成为一个自组织、自调节的有机整体,企业因此能够协调、有序、高效地运行。这里和管理行为就达到管理与被管理的完全重合,不同文化和谐的融合及个人理性和组织理性的高度一致,由此,管理的最优境界就实现了。

二、关于近年国内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综述

由于三个方面的原因使得我国的管理理论研究和世界水平相比有较大的差距:一、世界管理理论的主流是研究市场经济中的管理,管理中的主要研究对像是市场经济中的企业,而我国进入市场经济时间很短,所以管理理论研究起步比较晚;二是西方的管理思想是一种自由竞争式的充满学术气息的理论,管理大师们以建立各自的学派为目的,而我国始终用比较统一的思想和理论指导管理工作,这样对学术本身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三是管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在实践中不断归纳总结,然后提升为理论形态的科学认识。可供研究的案例的匮缺和研究经费的不足,使得中国管理学研究还处在较低的阶段,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要形成,还有较长的路要走。

尽管如此,我国管理理论界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理论,还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之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介绍西方理论多,而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少;二是学院味较浓,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不足,这和我国的教育科研体制有密切的关系;三是没有形成管理理论的流派,在管理理论的研究上,基本上还是单兵种作战为主,没有能形面协同效应,所以在管理理论研究上整体效应不高;四是受政治影响较大,没有把管理科学的研究和发展同政治理论分开,这样就无法形成独立性较强的学科,从而也影响了整个管理科学的发展。

我国管理理论的研究各有侧重,为了叙述方便,我们以学派为标志加以划分。

“我国近些年来也出现了众多的学派,从其代表作来看,可分为企业模式学派、管理现代化学派、质量中心学派、新管理过程学派、新经验主义学派和机会论为核心的当代管理学派等六大学派”。进一步我们可以归纳成下述四个学派:

1、管理工程学派

这一学派主要是把自然科学中对系统研究的成果向管理领域移植,以取得对理科学研究的深化。尽管我国的管理科学起步较晚,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一系列自然科学研究的生重大理论突破对社会影响越来越大,尤其是现代系统理论的建立。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耗散结构、协同学、突变论、超循环理论、全息理论等等这些跨学科的科学理论的建立为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理论方法,从而促进了管理科学的系统学派的发展。

2、中国经典文化管理学派

这一学派在挖掘中国古代灿烂管理思想并结合当前的管理实践需要方面作出贡献。其主要从事两方面的研究,一个是从事古代兵法智谋对当今经营管理借鉴研究。另一方面是把我国的儒家思想和现代管理理论研究联系起来,试图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西方的管理思想结合起来。

3、中外比较管理学派

自八十年代初,西方学者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奇迹,发现了日本企业管理中文化优势后,发现企业文化对企业的长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这样文化对管理影响的研究逐渐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西方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东方文化对管理的影响、东西方文化融合对管理的影响,这些都成为管理理论研究的重要方向,并逐渐形成重要的研究领域。

4、管理模式学派

自90年代后期,由于中国企业试图摆脱粗放经营管理模式,寻求由经验型管理向科学型管理转变,各种管理模式应运而生。管理模式是在管理人性假设的基础上设计出的一整套具体的管理理念、管理内容、管理工具、管理程序、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论体系并将其反复运用于企业,使企业在运行过程中自觉;加以遵守的管理规则。《G管理模式- --人+制度+创新》提出“多维博弈人性假设”认为,管理行为人性的表现具有多维性,在特定的管理场中,管理行为人根据其他行为人的人性表现调整自己的行为取向,从而形成管理互动。

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篇3

关键词:排舞运动;发展;推广;中国

排舞起源于美国70年代的Western Country Dance(西部乡村舞蹈)。其英文叫Line dance。翻译成中文就是排舞。历经30多年的发展风靡全球,受到不同人群的喜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排舞协会、俱乐部等已经普及化。据统计,全球排舞爱好者数以亿计,在每个国家你都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化的普及,全世界各国家艺术家的加入,使排舞排舞融合了国际上多种流行时尚舞蹈元素,越来越现代。这种不断的创新和变化,使排舞获得了持续发展的艺术生命,它可以集体共舞,又可以个人独享,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等特点。2006年全健排舞推广精英团队成立,计划将排舞作为独立项目系统化引进到中国。通过去国外考察学习以及邀请国际排舞专家来华授课,团队领导人意识到,单纯引进是不够的,必须根据中国国情学习改编、创新吸收,突出中国社会文化特色,才便于向全国大众推广。由于排舞进入我国时间较短,要与中国传统文化,传统舞蹈协调发展,仍然需要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本文旨在通过对排舞的基本功能和特点进行分析,力求让更多地使排舞健康发展。

一、Line dance的基本特点

Line dance丰富多彩,风格多样。除了有高端舞蹈技术的比赛,Line dance在国外广泛用于狂欢节、文化节、嘉年华以及大型庆典活动展示等节庆活动。它主要表现为。阳光健康、时尚新潮,整齐的队列、绚丽多彩的服装服饰、集体的欢歌共舞。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节日氛围。在学校,工厂,社区掀起了广泛的学习热潮。尤其是青少年中广泛的大、中学生的热情参与,更使Line dance充满了年轻的活力。但最根本的功能主要体现在舒缓身心压力、增强心肺功能、塑造优美形体、增强身体协调、结交更多朋友、彰显团队精神等方面。

二、Line dance的基本功能

Line dance之所以受到全球人的喜好,它是将健身性、娱乐性、观赏性、趣味性和群众性等融为一体的运动形式,并与现代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目前这项运动在世界上已被列在几大最具健身性项目的首位。不仅有普通舞蹈的基本功能,在健身,健心,健美,社會效益等多方面功能。使参与者身心健康,让社会和谐发展,还能带动经济发展。

(一)强身健体,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Line dance具有锻炼的价值,经常进行排舞运动,尤其是中老年人参加Line dance运动,对提高心血管和呼吸系统,改善心肺功能,加快新陈代谢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而Line dance的运动强度,有助于促进消化,消除大脑疲劳和精神紧张等。对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延缓衰退有良好作用。在根据Line dance的的运动特点,它是结合音乐一体,有个人和群体Line dance,在人体注意力方面是收到指向和制约的。有音乐相伴,其注意力必然都集中在欣赏优雅的舞曲音乐,并沿着节奏将内心情感抒发在舞姿上,由于注意的转移,就能使身体其他部分的机能得到调整和充分休息,所以参加Line dance这项运动能消除紧张的情绪和缓解压力,锻炼者在优美动听的音乐、美妙的舞姿中,消除疲劳、陶冶心灵,感受到愉快的情绪,从而达到最佳的心理状态。对促进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

(二)促进人体大脑的健康发展

大脑是人体计算机中的CPU,大脑功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体其他功能的良好运转,从而决定一个人的成功与失败。Line dance运动,需要在记忆音乐和Line dance本身的技术动作,技术环节。这些刺激对人体大脑的记忆,形成过去的经验在人体大脑中反映。从人体生理和心理学专业来描述,它主要包含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四个基本过程。其中记忆主要有形象记忆、概念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等。在Line dance的运动过程中不仅要运用形象记忆、概念记忆,而且还要运用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而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记忆力会以很慢的速度减退,这是自然规律,也是正常现象。而广泛的青少年学生在正是长知识,增能力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记忆能力,对提高学生能力有较好作用。通过Line dance运动,对大脑神经系统的刺激,一方面能够缓解大脑的记忆,另一方面能够促进大脑血液循环。

(三)增强人体形态美

Line dance运动是在音乐的伴奏下,参加者用心灵共舞,把细腻的情感注入舞姿中,并以舞蹈技艺塑造出各种意境组合,从姿态、造型,创设与体育与艺术、健与力的意境结合,让人们艺术熏陶和美的享受。Line dance对形态、姿态、健康等方面都有较高的要求,经常参加排舞练习是一项很好的形体训练,提高人体的协调能力,强健身体的各个部位的肌肉群,以及增加骨骼的骨密度,具有十分积极的健美作用。

(四)夯实终身锻炼价值

Line dance运动,适合各个年龄层次,青少年学生,中老年人,不分性别,学习的门槛较低,云南省少数民族众多,歌舞丰富。云南有句话说“云南人,会走路的人都会跳排舞,会跳舞的人都会唱歌”此话说明了即使没有舞蹈基础,也能进行Line dance学习,而且云南省有较好的Line dance基础,对推广Line dance有良好的基础。在几千个舞曲中,包含了多种舞蹈和音乐风格,有民族的,有时尚的。每一个舞曲都有精心设计的动作规范,有独特的意义表达,有不同的意境。针对不同性别、不分男女老少。但是要区别对待,针对年龄层次的人群都有较为适合的运动量和强度。青年人比较喜欢热情奔放、激情洋溢的舞曲和舞蹈类型,就可以选择拉丁舞、爵士舞、街舞、舞厅舞等舞蹈风格;中老年人则可以选择舒缓、柔情的华尔兹、恰恰等舞蹈风格。

三、 Line dance在我国的发展典范

nlc202309031246

Line dance在全国产业职工中推广取得的成功,对其他系统人群形成了典型的示范作用。全国院校师生、社区百姓以及部分群文系统的老师都融入了全健排舞的推广大潮。各地排舞发展呈星火燎原之势,排舞比赛、表演、展示的群众性活动更是此起彼伏。2014年11月8日,在第十六届中国杭州西湖国际博览会闭幕暨“万人同跳一支舞,共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活动上,浙江杭州25703名排舞爱好者共跳《舞动中国》大型排舞,成功创下“最大规模排舞”的称号吉尼斯世界纪录。而在音乐舞蹈中,凤凰传奇演唱的《最炫民族风》红遍大江南北,还有其他的如《老婆最大》《套马杆》《伤不起》《荷塘月色》《32號嫁给你》等等都是排舞进中国来的伟大成就。

四、 我国排舞的发展趋势预测

Line dance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发展空间较大,不断开发,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它将影响着中华人民的消费环境,教育环境,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相关部门需要做好相关宣传工作,不断引导,去粗取精。排舞已经走进社会主义社会市场经济当中,需要从分析市场需求、供给、经营特性、获取能力、产业链和价值链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舞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舞蹈行业市场研究等入手,以专业的研究方法帮助排舞开发者深入的了解舞蹈行业,发现投资价值和投资机会,规避经营风险,提高管理和运营能力。并将排舞行业市场合理发展规划分为排舞市场经济特性(产能、产量、供需),投资分析(市场现状、市场结构、市场特点等以及区域市场分析)、竞争分析(行业集中度、竞争格局、竞争对手、竞争因素等)、工艺技术发展状况、进出口分析、渠道分析、产业链分析、替代品和互补品分析、行业的主导驱动因素、政策环境、重点企业分析(经营特色、财务分析、竞争力分析)、商业投资风险分析、市场定位及会分析、以及相关的策略和建议等,形成专业理论和市场化,最终,使排舞运动走进民众,普及学校,社区,工厂。

参考文献:

[1]李遵.排舞运动兴起的四大因素探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1( 4) .

[2]孙林.健身排舞的基本特征及其价值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08( 9) .

[3]邓嘉. 健身排舞的多元特征及其推广价值[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1( 3) .

[4]郭瑞. 时尚健身项目“排舞”在高校普及推广的研究[J]. 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6) .

[5]古维秋.排舞对我国民族健身舞发展的启示[J].体育文化导刊,2010( 8) .

[6]李敬敬,等.排舞与高校健美操融合教学的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8) .

[7]邵艳,等. 排舞元素融入高校健美操教学中的探索研究[J]. 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 .

[8]刘荣花.高校排舞课程设置与教学实践的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 2012(1) .

[9]楼晨辉. 排舞对中老年女性体质健康的影响[J]. 浙江体育科学, 2010( 3) .

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趋势分析论文 篇4

关键词: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演变趋势

Abstract: Dozens of agricultural subsidy laws have been issued in the United States since the first systematic agricultural law was implemented in 1933.A lot of long-term subsidies for agriculture are conducted and the subsidy system with characteristics is formed.Key words:the United States; agricultural subsidy policy; changing trends

二十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政府对农产品市场基本采取自由放任不干预的政策,但通过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自30年代开始,美国政府正式通过农业补贴政策,直接干预农产品市场。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大多是通过法律形式规定的。1933年大危机期间,为拯救农业,美国出台了第一部系统的农业法。此后,随着农业发展要求、市场行情、甚至政治因素的变动,美国又对农业法进行了多次修订。可以说,美国政府的农业补贴政策是在不断调整中发展和完善起来的,自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以后,经过70多年的调整和充实,发展成了一个相当完整而又复杂的政策体系。

不同的农业法中农业补贴政策的内容是不尽相同的,因此每一部新农业法的出台都意味着美国的农业补贴在作相应的调整。专家认为,总体看来美国农业补贴政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33~1995年,可以称为价格补贴政策阶段。农业补贴政策以限制农产品播种面积、政府建立农产品储备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扩大农产品出口为主要特征,农业补贴直接与市场价格相挂钩;

第二个阶段是1996~2001年,可以称为收入补贴政策阶段。补贴与当年市场价格脱钩,直接计入农民收入;

第三阶段是2002年以后,可以称为收入价格补贴政策阶段。既保留了收入补贴,又保留和创造了一些价格补贴手段。

一.1933~1995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类型

(一)直接补贴

1.灾害补贴。灾害补贴,是联邦政府向遭受干旱、洪水、冰雹或龙卷风等自然灾害的农场主提供财政援助,即对农业灾害给予直接的补贴和成本补贴。

2.目标价格与价格差额补贴。目标价格,是美国政府实施农产品价格干预时采取的一种支持性价格,它的高低由生产成本和生产者利润来决定。它与市场平均价格之差乘以销售量的积,即是差额补贴。差额补贴主要提供给与政府签订休耕计划和销售合同的农场主,在合同面积之内生产的农产品可以获得价格支持。享受差额补贴的农产品,主要是占收获面积绝大部分的小麦、玉米、花生、棉花及乳制品等基本商品。这是政府对生产者实行的目标价格保护,当相关产品的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或规定价格)时,生产者可以得到差价补贴。

3.休耕补贴。休耕补贴是美国农业限产计划的重要内容。限产计划始于1933年(包括播种面积配额和销售限额)。根据1956年农业法制订的土地银行计划,确立了耕地面积储备和土壤保护储备。前者是允许主要农产品的生产者短期停耕土地的计划;后者是农场把一部分土地长期退出耕种,用于植树和保护土地的目的,而每年都可以获得补贴。实施土地银行计划初期,尚未达到削减农产品产量、稳定农产品价格的目的。1960年又转向一种新的自愿生产控制计划,在1961年的紧急饲料谷物计划中,明确规定农场主应停耕至少20%的耕地,且必须将这些耕地用于土壤保护目的的情况下,农场主才可获得停耕土地正常产量50%的现金或实物补偿。以后陆续通过的一些农业法对休耕计划作了一些修订,但基本目的都是一个,就是把耕地面积减少的额度和结构,同某种或某几种重要农产品的期末库存与消费量之比的高低联系起来,以达到即控制农产品供应,又保护农产品价格的目的。

尹凤梅:美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演变趋势分析4.储藏补贴。美国农业的问题在于农产品过剩。为了减少收获季节农产品的上市量,美国政府建立了农产品储备计划。其基本内容之一,就是由政府向农场主支付一定的储存费,使农场主暂时把农产品储存起来,等待有利的销售价格。凡参加自我储藏项目的生产者,可以得到长期贷款,同时可以就其储存的产品得到一定比率的补贴。

5.土地转产的实物补贴,这是对参加土地转产项目的农场发放的实物补贴。

6.奶制品转产补贴,1984~1985年美国政府对于放弃出售牛奶的生产者给予补贴。补贴按生产者往年出售牛奶数量的5%~10%发放,每50公斤补贴10美元。

(二)投入品补贴

1.农场储藏设施补贴。对于农场储藏设施建设,政府给予低息贷款作为支持,利率与商品信贷银行贷款利率相同。这种补贴主要给予作物生产者。

2.农场贷款补贴。农场主家庭管理机构提供生产者低息贷款,包括农场经营、防灾和救灾、处理经济危机、保持所有权、放牧、土地改良、水资源保护和灌溉设施建设所需贷款。

3.作物保险补贴。为了减轻因自然灾害给农业造成的损失,美国联邦自己对农业或农牧场主提供作物保险。1938年,美国国会授权拨款1亿美元,建立了联邦作物保险公司,为农场主提供全风险作物保险。联邦作物保险公司对由于气候和无法避免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提供保险,农场主支付保险费。目前,美国的作物保险补贴分为三类:一是全风险保险补贴,对遭受各种自然灾害影响而减产的作物提供政策性保险。二是“区域—单产”保险补贴,即向单位面积产量接近的地区提供作物保险,保险费和赔偿费都按统一的标准支付。三是“气候—作物”保险补贴,这是一种对具有某些特殊气候因素地区提供的保险补贴。从1980年起,政府对这部分保险费给予补贴,补贴额占保险费的40%~60%。

4.燃料税补贴。1983年前,政府对农业生产者在所有非高速公路上消耗的柴油和汽油免收联邦税;1983年后,政策有所改动,农业用油完全免税,其它用油则部分免税。

5.紧急饲料补贴。在由于自然灾害引起牲畜饲料损失的情况下,一定比例的外购饲料的费用可由商品信贷银行支付,最高可达50%。

6.放牧费补贴。林业管理机构和土地管理局对西部16个州在公共草场上放牧收取的放牧费低于一般市场价,这一补贴主要用于牛肉生产。

(三)市场价格支持

1.不归还贷款收益。当商品信贷公司(CCC)提供的无追索权贷款到期后,生产者可选择不归还贷款和利息,而以抵押作物偿还。若贷款的本息高于当时作物的市场价值时,这相当于政府以高于市场价格的价格收购农产品。

2.液体牛奶补贴。美国许多地区对牛奶实行价格支持,例如最低价格政策、多余牛奶收购政策等。这些政策导致液体牛奶价格居高不下,牛奶价格甚至高于加工后的奶制品。

3.牛肉收购补贴。由于某种原因,政府在一些年份指定商业信贷银行以一定的价格办理收购牛肉事项,这时的收购价有利于生产者。

(四)营销环节支持

1.运输补贴。联邦政府对于内陆水路和铁路的运行、维修和运输系统的建设给予资金支持。

2.检查补贴。几乎所有的农产品均需接受检查,检查费用包括联邦粮食检查机构、食品安全机构、包装管理机构的开支。政府对这类机构的开支给予政策支持。

(五)长期性补贴

1.农业科研推广补贴。美国注重构建实现农业现代化所必需的、完整的农业科研、教育与推广体系。联邦政府拨款成为农业科研经费的主要来源。美国用于农业科研的公共拨款占农业GDp的百分比,从1960年代的1.6%上升到1980代前期的2.4%。同时,政府对农业科技推广也予以资助。1977年联邦预算中,与州合作的农业推广经费为2.4 亿美元。

2.农业资源保护和保护性利用的补贴。1934年的干旱和1935年春季席卷美国大部分地区的“尘暴”,促使美国开始注意土壤破坏的灾难性后果,并采取相应措施和支付财政补贴予以保护。美国从1930年代的土壤资源保护、1970年代初开始的治理水资源污染,逐步发展为综合保护农业资源。包括防止水土流失,保护土壤有机物和耕地的生产能力,积蓄、合理利用天然降水和天然湖泊,保护森林等等。

3.研究支持、咨询支持、病虫控制支持、营销支持。这部分经费用于发挥政府的服务功能,具体运用在农产品营销服务、农业研究及推广服务、经济研究、国家农业统计上作、动植物卫生检查等项目。

(六)促销补贴

1.农产品出口补贴。为了降低农产品出口价格,提高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美国实施农产品出口补贴。其中,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出口时都有政府的补贴。1985年“粮食保障法”规定,补贴10亿美元用于增加美国谷物的出口,夺回美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此外,美国还扶持建立不同产品的行业团体、协会,开发世界市场。1953年,联邦政府成立了农产品外销局,其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开发市场。为实现这一目标,农产品外销局极富创造性地与有关行业团体、协会合作,并给予财政援助,以充分调动其销售农产品的积极性。到1980年,与农产品外销局合作的各类团体、协会已达50个以上。

2.食品补贴。为扩大国内需求并实现社会公平,美国尝试过许多针对“目标人口”的营养补贴计划,如食品券计划、妇女、婴儿和儿童的特别补充食品计划,学校的早餐和午餐计划,直接食品分配计划等。1988年,这些计划花费了212亿美元。因为低收入家庭粮食需求的弹性较大,所有这些计划都有助于提高对粮食的需求。

(七)其它支持

1.税收补贴。联邦所得税法规定对一些收入实行减税和免税政策。在计算pSE时,这部分补贴按各种农产品的产值分配。

2.州立项目支持。州政府对农业科研、推广、信息、营销和检查等服务给予经费支持。

就具体农业补贴政策而言,无追索权贷款政策、液体牛奶补贴、目标价格与价格差额补贴、作物保险补贴比较典型。

二.1996~2001年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内容

WTO农业协定生效后,美国对其农业补贴政策进行了重大调整,主要体现在1996年克林顿总统签署的《1996年联邦农业完善与修改法》(以下简称《1996年农业法》)中,主要调整如下:

(一)取消目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实行多种收入支持措施

美国《1996年农业法》规定,从1996年起取消长期实行的农产品目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2002年后将停止向农场主提供农产品价格和收入支持方面的补贴,使美国农业“完全过渡到市场经济”。政府将引导农场主参加期货交易和农业合作组织,并推行作物收入保险计划,通过社会环节来化解和分担农民的市场风险,以保证农民收入稳定。

(二)设立过渡性的弹性生产合同补贴,以直接固定收入支持替代国内价格支持

为了弥补“农产品口标价格和价格差额补贴”取消后对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作为过渡,在1996~2002年间设立“弹性生产合同补贴”。只要农场主自愿执行政府制定的环境资源保护计划和沼泽地保护条款等法规,并一次性签订7年“弹性生产合同”,即可得到补贴,其补贴额按平均补贴基准和农民种植合同面积计算。此外,美国已经将补偿性支付与谷物种植者脱钩,进而使“黄箱”价格支持转变为“绿箱”对农民直接固定支付。

(三)土地休耕保护计划

土地休耕保护计划最早是根据1985年的“食品安全法案”提出的,当时的目标是休耕4500万英亩耕地。“联邦农业发展与改革法”延长了这项计划,计划到2002年,休耕保护土地3640万英亩。按照这项计划,农民可以自愿提出申请,与政府签订长期合同,将那些易发生水土流失或者具有其他生态敏感性的耕地转为草地或者林地,时间为10~15年。该计划对每个农民的补贴数额在50~50000美元之间,平均全国为5000美元。这项政策的目的是减少水土流失、增加鱼类和动物的栖息地,改善水体质量,保护十壤,改善农村景观等。进入计划的土地一是要体耕,退出粮食种植,二是要采取植被绿化措施,包括种植多年生的草类、豆科草类、灌木或林木。

(四)取消对农场主储备的补贴

美国以前的政策形成了存粮于民的体系,但国家财政补贴负担很大,于是,《1996年农业法》仅保留用于国际人道主义食品援助的400万吨粮食储备,而取消了对农场主储备的补贴。

(五)导入市场丧失补助政策

1998年美国农业收入,受国际市场谷物价格持续下落和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比美国农业史上农业收入最高的一年1996年减少了21%。美国政府为提高农民收入,于1998年10月实施市场丧失补助政策。1999年市场丧失补助支出28.57亿美元;2000年农业支持计划中用于市场丧失补助的支出为55.4亿美元,约为1999年的2倍。

(六)解除大部分农作物的种植限制

农场主若不参与政府的农业计划,他一直拥有完全的种植自由。但对参加政府计划的农场主而言,其种植自由曾受到种种限制。实施1996年农业法之后,只要耕地不被非农业占用,农场主有权在其所有的耕地面积上种植除水果蔬菜以外的任何农产品,却不影响其获得收入补贴的权利。农场主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状况自己决定种植什么和种植多少,但市场风险完全自己承担。

(七)终止农产品供给管理

艾德温·扬(E.Young)认为,美国1996年农业法案的主要调整之一是取消小麦、稻米、饲料粮与棉花种植休耕计划,从而结束了长期实行的农产品供给管理政策。

(八)修正无追索权贷款率的确定方法

《1996年农业法》保留了基本的无追索权贷款,但要求农场主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农产品作为从政府那里取得贷款的抵押。对小麦,饲料粮、棉花、大米、油料等各种农产品的贷款率作了具体修改,确定了最低保护价的上限,此标准低于1990年农业法案的水平,政府的用意是不承担大量库存。

三.2002年以后的美国农业补贴政策

(一)2002年美国农业法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

美国2002年5月出台的农业法名称为《2002年农业保障和农村投资法》(以下简称《2002年农业法》),实施期为2002~2007年的6年,有10个部分组成。其中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大多集中于“商品补贴”、“资源保育补贴”和“农产品贸易补贴”条款之中,其中“商品补贴”条款中,主要通过“贷款差额补贴”、“固定收入补贴”和“反周期补贴”等措施,对种植小麦、饲料谷物、棉花、大米、油籽的农民构建“三级收入安全网”,提供巨额收入补贴。对乳制品、食糖、花生生产者继续提供价格,贷款补贴和进口保护。

1.商品补贴。商品补贴也叫农业补贴,是美国最重要和最根本的农业补贴。依据《2002年农业法》,今后10年的年均补贴将主要通过直接补贴、销售贷款差额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3种形式进行。

(1)直接补贴。直接补贴是一种与农产品生产、价格不挂钩的固定补贴。农民可以自愿参加,政府以农民预先确定的作物面积和产量为基础对具体商品提供一个固定的补贴。《2002年农业法》将大豆、花生和其他油籽纳入了补贴范围,扩大了对农民收入的支持范围。同时,还将羊毛、水果、蔬菜等纳入补贴范围,这是前所未有的,极大地扩大了补贴的范围。

(2)销售贷款差额补贴。销售贷款差额补贴是政府保证农民顺利出售农产品的最低保护价,即政府预定一个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并以此价格贷款给农民。农民收获后如能在市场卖到这个价格,政府就不给予补贴。如农民卖的价格低于预定价格,二者之差就是政府给予农民的补贴。《2002年农业法》将花生、羊毛、蜂蜜、杂豆等品种纳入了销售贷款差额补贴范围。

(3)反周期波动补贴。反周期波动补贴是《2002年农业法》新设计的一种补贴制度,即农民在收获后的10月份可得到上限为35%的计划支付,待翌年2月份可再得35%的支付,到12个月的市场运销结束后结账。当农产品的实际有效价格低于政府确定的目标价格时,政府向农民提供反周期补贴。该补贴与市场价格成反向运动。当农产品价格下跌时补贴增加,反之则减少。反周期波动补贴保证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也意味着政府为农民分担了生产风险,刺激农产品出口。《2002年农业法》将大豆、其他小品种油籽、花生纳入了反周期波动补贴的范围。

2.资源保育补贴。根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计划在2002~2007年再投资220亿美元用于农业资源保育计划项目,主要包括土地休耕计划、农田水土保持、湿地保护、草地保育、农田与牧场环境激励项目等。此外,美国联邦政府还提供自然灾害救济补贴,用于自然灾害发生后的非保护农作物灾害援助计划、农作物灾害支付计划、紧急饲料计划、青饲料援助计划、牲畜赔偿计划及树木援助计划;提供用于生产结构调整的投资补贴,以优惠利息给农民提供短期或长期贷款,给各州拨款,帮助偿还贷款有困难的农民。

3.农产品贸易补贴。根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计划在2002~2007年,投资8.75亿美元用于提高美国农产品出口的市场机会和拓宽国际市场;每年投资4.78亿美元用于援助那些因国外有关农产品实施出口补贴而受到损失的美国出口商;每年对新增生物技术项目投资6的万美元,用于商签双边动植物和转基因议定书及快速对付非关税措施对出口造成的影响。此外,美国农业部还将向美国出口商免费提供国际农产品综合信息服务。

除直接的出口补贴外,美国还实施了规避出口补贴的间接出口补贴,即出口信贷。美国每年提供的额度约为30亿美元。依据《2002年农业法》,美国在2002~2007年将继续提供出口信贷,以促进加工品和高价值的农产品出口,同时还将还款期由180天延长为360天。

由此可以看出2002年美国农业法规定的主要农业补贴政策呈现出大幅度提高农业补贴水平、调整补贴方式、扩大补贴范围、补贴分配相对集中等特点。

(二)美国《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规定的农业补贴政策

2003年2月20日,美国总统签署了《2003年农业援助法案》,向遭受与气候有关的灾害及其他紧急情况损失的生产者提供补贴,包括作物灾害计划、牲畜补偿计划和牲畜援助计划三种农业补贴政策。该法案再次扩大了农产品补贴范围,及时修补了《2002年农业法》执行中的一些漏洞,进一步提高了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2002年因气候反常等原因导致美国受补贴农产品减产,价格上扬,使许多农产品的贷款差价补贴和反周期补贴悬空,资金节余,而遭受产量损失的生产者却不能尽享高价的收益,于是美国通过该法案把节余的资金用于救灾补贴,以保证美国农民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农业补贴。这样会使美国农民形成“农业收入稳定”的预期,从而调动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为了做到与WTO规则相一致,美国农业补贴政策更是朝着WTO规则所规定的方向调整,从总体趋势来看,其调整呈现出了主张取消一切生产补贴和出口补贴,补贴方式逐渐由价格支持向收入支持转移,逐步削减农业流通补贴额度,把流通领域和中间环节的补贴改为农民的直接补贴,大幅度增加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支持力度等。

参考文献:

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篇5

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的关系

管理的问题是人性的问题。所谓人性,是指人的本质属性,包含人具有动物本能的自然属性与人受社会影响的社会属性两个方面,它决定了人的行为动机,是分析人的行为的基本前提。管理理论发展的历史表明,各种管理理论都有一个贯穿其中的核心问题——人性假设。对人性的假设不同,管理思想、管理行为和方式就不同,管理效果也就不同。因此,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核心问题。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是根据一定社会时期内管理活动赖以成立的特定、政治和文化条件,对管理活动中人的需要和人的本性所作出的一种预设,而这种预设影响着管理理论和管理行为。

现实的社会关系和传统文化的积淀决定了人们对人性的基本假设,管理者会自觉或不自觉地以这样的人性假设为前提去设计自己的管理模式。人性假设是实现管理创新过程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变量:社会的发展进步促成文化传统中有关人的理论逐步丰富完善,完善后的人性理论会以一种新的人性假设的形式来影响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并诱导管理模式的变迁和转换,最终实现管理创新;之后,管理创新的积极成果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并在更高的层次上引发新一轮人性假设对管理创新的作用过程。如下图所示。

人性假设和管理理论经历了三个阶段

科学管理阶段——经济人假设

西方管理思想中的人性假设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的“经济人”假设。斯密认为,个人的一切活动都受“利己心”支配,每个人追求个体利益会促进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这种个人利益的追逐者就是“经济人”。经济人假设认为:人生来就是懒惰的,厌恶工作的, 希望工作越少越好。并且,人没有上进心,回避任何责任。只要有经济刺激,才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员工在本质上是被动的,受组织左右、驱使、控制。人天生的目标就是与组织的目标背道而驰,必须有外在的力量加以控制,才能保证人为组织而工作。人都有非理性的情感,基本上不能自我约束,自我控制。人们必须借助组织对非理性的情感加以防范,以免干扰人们对自己利益的理性权衡。所以,管理者的工作就是与工人天生回避工作的倾向进行斗争。管理者必须对他们严格监督,用奖励与惩罚的手段对其行为进行控制。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泰勒基于对“经济人”的认识,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改进了管理手段,奠定了管理理论的基础。

按照“经济人”假设,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是经济人行为的根本动机与出发点。经济人所追求的是单纯的物质利益,即金钱,管理者只要用金钱去激励员工,就可以推动企业发展。而建立在“经济人”基础上的管理理论是:泰勒的科学管理、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韦伯的行政管理理论。这些理论的重点在于“物”而不是“人”, 对人的管理只是简单地以物质利益作为刺激对象,在管理过程中强调的是计划、组织、指导、协调和控制,在生产过程中强调的是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以此来提高工作效率,根本不在乎员工之间的感情、交往和士气等。

行为科学管理阶段——社会人假设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周期性经济危机不断加剧,工人的抵触情绪猛增,一些学者就开始研究如何按照员工的心理发展规律去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于是人际关系理论应运而生。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乔治•埃尔顿•梅奥带领研究小组进行了著名的“霍桑试验”。试验使人成了注意的中心,梅奥认为工人不再是由金钱驱使的“经济人”,而是“社会人”。工人在进行工作时,把物质利益看成次要的因素,人们最重视的是和周围人的友好相处,有社会和心理方面的需要,如他们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友情、安全感、归属感、受人尊敬等,梅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认为:人的行为并非完全理性,更多的是受欲望、情绪等非理性因素支配;人是社会人,社会需要、团体归属感常是人们更重要的行为动机;建立在非理性因素上的非正式组织,与正式组织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着组织的效率。

依据“社会人”假设,物质并不是刺激职工生产积极性、生产效率的唯一的或者最重要的因素,随着机械生产和分工的发展,工作本身失去意义,职工更倾向于从良好的社会关系中重新获得这种失去的意义。职工对管理的响应,已经不再取决于工资、奖金刺激,而是对所属职工群体中的社交因素产生反映。生产效率的高低,主要由职工归宿感、被认同感的满足程度来决定。建立在“社会人”基础上的管理理论是:梅奥的行为管理理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等。这些理论认为,职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职工的社交需要满足的是决定生产能力和效率的主要因素。在企业中广泛地存在非正式组织,在很大程度上,职工受非正式组织的影响要高于正式组织。领导能力不再体现于强调作业方法、工作条件和工作制度等方面,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满足职工的社交需要,提高职工的士气。

管理的丛林时代——人性假设的多样性

基于社会中人的多样性需要,1954年,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社会人”假设的基础上,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人”是需要层次论中的最高一级。他认为人有各种各样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实现人生目标,自我实现是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自我实现有积极的一面,它引导人们积极向上,鼓舞人们勇于挖掘创造潜能。但是自我实现过分关注自我,抽象的、孤立地谈人的价值,离开人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实践活动谈自我实现类似于空谈。

“自我实现人”假设的主要观点有:人的动机可归结为有多种动机组成的一个层次系统。从最基本动机出发,依次为基本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下图)。个人总是追求在工作中变得成熟起来,主动地培养自己的专长和能力,追求工作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人主要是由自己来控制和激励自己,并且把外在刺激和控制视为一种威胁。人的自我实现与组织的业绩并不矛盾,处理恰当,自我实现和组织目标可以很好地结合。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在一般概念下,自我实现是隐性的、是手段,组织绩效是显性的、是目的。人的自我实现总是和组织绩效联系起来,表现为组织绩效。然而,组织绩效的实现,则牵涉到纷繁复杂的因素。对不同因素的重视程度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管理理论。在管理的丛林时代,总共出现了10多个管理学派,而每一个学派或者明显提出自己的人性假设,或者在构建管理理论中隐含着对人性的假设,管理学家们对人性的全方位、多角度的认识和解剖,促进了管理学派的繁荣与发展。例如,“权变人”与权变管理、“文化人”与企业文化管理、“博弈人”与博弈论、“决策人”与决策理论等等。这些林林总总的学派就是所谓的现代管理丛林时代。迄今为止,尚未形成公认的、统一的现代管理理论,而自我实现人假设是管理丛林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人性假设之一。

生态人假设提出与生态管理理论

人类对于自身的认识也是一个由点到面、由浅入深、不断深化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对人性认识的深化,推动了管理理论的发展;管理理论的发展,又通过管理活动将人作为管理活动主体和作为管理活动客体联系在一起,促进组织发展和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然而,西方百年工业化时代的生产体系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例如:温室效应加剧、水土流失严重、沙漠漫延、森林锐减、空气污染、酸雨日增、生物物种加速灭绝…… 对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挑战。生态的危机就是人性的危机,人类需要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面对日益深重的生态危机、社会危机和精神危机,人们不禁对工业文明进行了富有深度的叩问与反思:这些危机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危机又何以摆脱?危机的出现与加重,迫使人类对自身行为进行彻底的反思,痛定思痛,人们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人类所面临的种种危机究其实质,就是人性的危机。所以,重新认识人性,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成为当下人性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

建立新的人性假设成为当务之急,管理学的人性假设提出了具有“生态化”属性的人性假设,即“生态人”假设。生态人指具备生态伦理素质和生态环境意识的人。他们拥有和谐的自然观,以生态原则为准绳,追求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真正达到“天人合一”;他们以生态利益的实现为首要原则,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考虑的是人的权利、义务、责任的统一,追求的是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他们有智慧,按生态道德原则去做事,追求理想的生存状态,从整个自然及其万物的立场出发,高瞻远瞩,维护整个自然的完美、稳定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应的管理理论就是生态管理理论。生态管理是基于生态思维基础上,把企业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包括对企业整个系统的识别、规划、实施、评价和自我更新等进化过程的管理。它是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构成的集群,既包括企业与其供应商、消费者、市场中介机构等的垂直关系,也包括企业与竞争对手、其他产业部门、政府、科研院所、利益相关者等水平关系。目前,综合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来看,生态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管理主体生态化;管理效果生态化;生产制造生态化;营销手段生态化;品牌生态化。

商业银行的演变趋势 篇6

关键词:交通运输 运输结构 演变趋势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而运输结构的演变,又能反映出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趋势。目前行业内被广泛认可的交通运输方式有五种,即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运运输、航空运输以及管道运输。各种运输方式不同的技术经济特征,决定了其不同的发展方向以及发展水平,这对运输结构的演变趋势有很大的影响。

一、我国铁路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铁路运输方式发展迅猛:总里程上,截至2011年底,铁路里程达到9.32万公里,居世界第二;平均速度上,由新中国成立初期平均时速只有43km/h到如今高速铁路的每小时350km/h;运输能力上,2011年,铁路旅客发送量18.62亿人次;货运量369.70亿吨。

一方面,我国特殊的地理形态、相对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决定了铁路运输作为基础性运输方式的地位在短期内难以动摇。另一方面,我国铁路运输业也面临着诸多的问题:运输线路少、运输密度低、舒适性差等。高速铁路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铁路运输供求之间的矛盾。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结合铁路发展的历史资料,铁路发展将出现以下趋势:一、货物运输量会稳中有降;二、速度上,尤其是客运车辆的速度会不断提高,高铁会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三、我国的铁路网会更密集,能有效地将各地在最节省的前提下联系在一起。

二、我国公路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趋势

截至2011年底,我国的高速公路里程总计约为8.5万公里,公路里程410.64万公里,年旅客运输量328.62亿人次,年旅客周转量达到16760.2亿人公里;年货物运输量282.01亿吨,货物周转量51375亿吨公里。这些都远远超过铁路运输。这也预示着巨大的道路运输需求。

公路运输业以其机动灵活、直达门户的特点成为了整个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公路在中短途运输中能作为集散支线以弥补铁路、水运和空运的不足,在长途运输中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干线运输的作用。此外,公路运输对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居民就业、发展工农业生产以及加强国防军事战备,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私家车的使用更加广泛,私家车的普及是一种趋势,此外旅客运输中,公司化经营也将成为以后的重点。货运方面,由于我国铁路运输能力不足,许多商品还是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公路货运的大运量、高速度将是以后的趋势,而且随着物流技术的发展,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联系会更紧密。公路运输的比较优势决定了公路运输在旅客运输与货物运输方面,在未来十年内都会继续稳步上升。

三、我国水路运输方式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水运运输能力大,即可运货,又可运客,通用性较好。但是,水运运输的速度慢,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水运运输业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人们时间观念的增强,旅客时间价值也越来越被人们重视,这使得水运在旅客运输中失去了优势。

但是,水运运输在货物运输方面仍是起着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在远洋运输方面,作用更是无法代替。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水运运输业共完成货物运输量43292万吨,完成货物周转量3779.2亿吨公里;而在2011年,水运运输业完成了425968万吨的货物运输量,完成货物周转量75423.8亿吨公里,发展速度是迅速的。

水运运输业的发展与国际贸易的繁荣程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以我国为例,我国水运运输业在2007年共完成281199万吨的货运量,其中远洋运输占58903万吨,占总量的20.9%;完成货物周转量64284.8亿吨公里,其中远洋运输为48686亿吨公里,占总量的75.7%;而在2008年,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水运运输业完成了294510万吨的货运量,其中远洋运输为42352万吨,占总量的14.4%;完成货物周转量50262.7亿吨公里,其中远洋运输为32851亿吨公里,占总量的65.4%。较之2007年都有所减少。2012年,受欧债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下滑期,水运运输业会受此影响,发展速度放缓,但是一旦世界经济重新恢复高速发展,水运运输业在货运方面仍会获得巨大发展。

四、航空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航空运输科技含量高、运输速度快、机动性大,但是它运输成本高、运输消耗大、前期基础设施投资也比较大,且运输工具的维修保养费用相比于其他运输也相对较高,所以,航空运输方式主要应用于旅客运输,同时,在轻薄短小物品、以及高附加值物品和报刊、邮件运输中也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航空运输业也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在旅客运输量方面,民航运送量已经从1978年的231万人增长到2011年的29317万人,旅客周转量也从1978年的27.9亿人公里增长到2011年的4537.0亿人公里;在货物运输量方面,航空运输业在1978年完成了货运量6.4万吨,2011年为557.5万吨,货物周转量也从1978年的0.97亿吨公里上升到了2011年的173.9億吨公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出行速度与舒适度等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航空运输业在我国的客运市场中将逐渐普及,这必是一种趋势,而且在速度及安全性、舒适性上都会继续提高;在货运中,笔者认为航空运输业一定会继续扩大货运范围,货物运输量会继续上升。

五、管道运输方式的发展趋势

管道运输是一种新兴的运输方式,因其专用性较强,因而具有较强的局限性,只能运送货物,不可运送旅客,且运送的货物也有具体的要求,一般为石油、天然气或煤浆等气态或液态物质。到2011年,我国共建成输油(气)管道8.33万公里,管道运输在2011年完成了货运量57073万吨,完成了货物周转量2885亿吨公里。

管道运输方式的发展与产业结构布局有很大的关系,管道运输的规划一般在地区规划之初便可确立。城镇化发展,势必对能源和原材料的供应提出更高的要求,管道运输方式恰恰能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运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未来十年内,笔者认为管道运输在输送能力,节约材料方面会有所突破,货物运输量会随着经济的发展保持稳定并有所上升。

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促成了交通运输结构的演变,并深刻的影响着交通运输行业的进步。各种运输方式之间的协作与配合会越来越重要,综合交通运输也将成为交通运输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吴卫平,王东,我国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研究[J],铁道经济研究,2005

[2]郭玉华,高速铁路发展与中国铁路货运[J],高铁论坛

[3]荣朝和,西方运输经济学[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

[4]许庆斌,荣朝和等,运输经济学导论[M],中国铁道出版社,1995.9

上一篇:隧道竖井下一篇:环境绩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