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精选9篇)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1
农业发展银行财政垫付性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txt41滴水能穿石,只因为它永远打击同一点。42火柴如果躲避燃烧的痛苦,它的一生都将黯淡无光。吴忠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吴忠市区利用农业发展银行财政垫付性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吴政发〔2007〕47号 2007年9月12日
市政府有关部门、直属机构,市区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
《吴忠市区利用农业发展银行财政垫付性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已经市人民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遵照执行。
二OO七年九月十二日
吴忠市区利用农业发展银行财政垫付性贷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对利用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财政垫付性贷款资金(以下简称贷款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建立资金借、用、还的良性循环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农发行贷款本息的偿还。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财政垫付性贷款是指:政府立项、财政出资、申请银行暂为垫付的各类贷款的总称。即由政府立项、财政及政府有关部门承担主要项目资金投资,由于受财力限制,一时无法集中投入,而采取向银行借款的方式,在较短时间完成目标任务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非经营性项目,且通过书面协议形式确立各方在项目贷款过程中的信用责任,由农发行先发放垫付贷款支持,然后由财政及政府各有关部门(项目出资方)分期全额拨付承贷主体(企业法人或事业法人)贷款本息等额资金,由承贷主体分期归还农发行贷款本息的贷款。
第三条 贷款资金主要用于市区农村道路、饮水、农村能源和环境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综合开发建设等方面的资金需求。贷款资金的使用管理遵循“专户存储、专款专用、确保实效”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及其职责
第四条 承贷主体使用的农发行贷款资金属于市财政资金,由市人民政府监督使用和管理。市人民政府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在市财政局设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领导小组的职责是:
(一)与农发行积极开展金融合作,负责确定贷款资金的总体投向。
(二)审定推荐上报农发行的具体贷款项目,协调市发改、财政、国土、建设、规划等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完成项目前期工作,经审查后上报市政府研究决定。
(三)负责偿债资金计划的落实。
第五条 领导小组报经市人民政府研究同意使用农发行财政垫付性贷款的项目,应当及时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将年度补贴偿还贷款资金列入财政年度预算。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六条 申请使用贷款资金的项目,经承贷主体的主管部门同意,将相关材料报领导小组审定后,向农发行申报。
第七条 申请使用贷款资金的项目应符合以下条件:
(一)符合吴忠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相关的行业、部门规划;
(二)完成各级主管部门规定的各类协议和审批手续;
(三)符合农发行规定的其他贷款条件。
第八条 经领导小组初审推荐的项目,领导小组责成相关部门协助承贷主体按照有关程序完善相关手续。
第四章 贷款资金的使用
第九条 承贷主体是贷款资金的使用单位,必须遵循政府投资管理及基本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加强财务管理,保证贷款资金专款专用,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及时筹措还贷资金,保证按期还款。
第十条 市财政局在农发行开立项目资金专户,承贷主体与农发行签订借款合同后,由财政、承贷主体的主管部门及农发行审查同意后拨付。
第十一条 承贷主体应当编制年度用款计划,报领导小组审定。每次资金使用要书面申请,经市财政局和农发行的同意后办理,再次资金使用要对前次资金使用情况做出说明。
第十二条 市财政局对项目资金使用进行以下内容的审核:
(一)申请用款是否符合约定的用款计划,是否符合工程进度,是否符合供货合同约定事项;
(二)工程量是否真实,是否有监理单位出具的意见,工程价款结算是否符合合同的约定;
(三)设计变更、增减工程量是否经有权部门批准;
(四)已经办理工程价款结、决算的项目是否经财政、审计部门或其他中介机构进行有效审核;
(五)其他应审核的内容。
第十三条 资金拨付由农发行和市财政局共同监督,承贷主体按项目进度向财政局申请拨付资金,由财政局审查后,由农发行直接拨付给施工方或供货方等单位。
第十四条 项目完工后,由施工单位办理工程结算,承贷主体办理竣工财务决算;由领导小组委托具有资质的中介机构对其结算和决算进行审查,项目业主按有关规定申请验收,并将验收报告、项目决算报表和结、决算的审查报告报送领导小组、财政局、农发行等有关部门。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完毕形成的资产,属于国有资产的,纳入国资部门统一管理。
第五章 贷款本息的偿还
第十六条 市人民政府在每年的财政年度预算中增加偿债准备金数额,主要用于偿还财政垫付性贷款资金本息。
第十七条 市财政局在农发行设立偿债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保证还本付息需要。
第十八条 贷款资金进入还款期后,每年对承贷主体的补贴资金和偿债资金,由承贷主体编制计划,政府纳入财政预算,经人大批准后兑付。
第十九条 承贷主体和财政局应严格履行职责,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及时、足额偿还贷款本息。
第六章 监督及检查
第二十条 市财政、发改、审计、监察、农发行等有关部门和单位应当按照各自职能,依法对财政垫付性贷款项目实行全过程的监管,重点对截留、挤占挪用项目建设资金,以及擅自变更投资计划、改变建设内容、提高建设标准造成资金损失的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及时纠正。
第二十一条 承贷主体应当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及贷款资金使用情况,并主动接受农发行、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的监督和检查,定期报告贷款资金使用、项目建设、偿债资金筹集和归还情况。
第二十二条 财政局应当对建设项目实行动态跟踪、检查、监督,及时了解掌握承贷主体是否按规定的用途使用贷款资金、是否存在违反财务管理制度和规定等。第二十三条 审计局应当依法对贷款项目有关投资建设和财务收支情况实施审计监督。监察局应当依法对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查处违纪违规行为,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2
一、《办法》出台的必然性———固定资产贷款份额不断增加
近2年, 在国家“保增长、调结构、促民生”的经济政策下, 由于4万亿投资的拉动, 各地基础设施类、产业类大项目在原有规模上迅速增加, 银行配套固定资产贷款规模也迅速上升。以黑龙江省银行业情况为例, 截至2010年1季度末, 全省金融机构固定资产贷款余额1628.77亿元, 比年初增加119.26亿元, 占全部贷款的26.35%, 比年初增长了1.16个百分点, 增长势头明显。
由于“实贷实存”现象在我国商业银行贷款活动中普遍存在, 借款人往往会因为相对自由的用款环境而将贷款挪作它用, 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市, 因此产生不良贷款并形成负面影响。而固定资产贷款普遍具有投资金额大、贷款期限长等特点, 资金支付监控难度更高于经营性贷款。随着固定资产贷款在各项贷款中的比重不断增加, 对固定资产贷款管理的要求也相应提高。各贷款人原有贷款管理模式均较为粗放, 贷款流程中贷款发放与支付管理环节最为薄弱;贷后管理中贷款发放后对借款人的持续监控意愿不强, 监控能力和手段有限, 往往不能在借款人和贷款项目经营出现不利因素时及时采取适当措施, 适度介入贷款项目的经营, 维护贷款安全。因此, 加强固定资产贷款管理不仅是银行自身经营的安全性、效益性的本质要求, 更是维持金融安全和经济平稳运行的重要课题。
二、《办法》中涉及风险防范有关内容的解读
《办法》的核心内容是:“突出贷款支付管理、加强贷款用途管理”, 将贷款资金支付方式分为“贷款人受托支付”和“借款人自主支付”两大类。从更新风险管理理念和完善风险管理体制层面来看, 以下内容将有效防范经营固定资产贷款产生的相关风险。
1.《办法》强调对固定资产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对贷前的受理与审查审批;贷时的合同签订、发放及支付;贷后的风险、抵质押物及借款人的现金流的动态监控等作出制度上的规定, 但同时强调可操作性, 力求做到全流程风险防控。全流程控制的要求在总则中即提出, 并贯穿办法始终。
2.《办法》要求贷款人在各环节都要明确责任人
要求贷款人建立固定资产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和有效的岗位制衡机制, 将贷款管理各环节的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岗位, 并建立各岗位的考核和问责机制。在贷前阶段受理调查审批阶段, 要由责任部门最终形成尽职调查报告和风险评估报告用于贷款决策。贷款人要设立独立的责任部门或岗位, 负责贷款发放和支付审核。这些设定强化了贷款责任针对性。
3.《办法》要求贷款合同或协议对控制贷款风险有重要作用的内容进行规定
其中对于提款条件的设置、贷款人对贷款资金支付管理和控制机制、账户监控等合同条款的要求, 是对借款合同所提出的新规定。这些新的规定与要求保障了贷款发放、支付以及贷后管理过程中实现有效的管理。
4.《办法》对资本金是否同比例到位做出明确规定
合同除约定一般贷款的借款要求外, 贷款人还应在合同中与借款人约定与贷款同比例的资本金已足额到位、项目实际进度与已投资额相匹配等提款条件。固定资产在贷款发放和支付过程中, 贷款人应确认与拟发放贷款同比例的项目资本金足额到位, 并与贷款配套使用。项目实际投资超过原定投资金额, 贷款人经重新风险评价和审批决定追加贷款的, 应要求项目发起人配套追加不低于项目资本金比例的投资和相应担保。
5.《办法》创新性地将固定资产贷款资金支付由实贷实存改为实贷实付
贷款人应通过贷款人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的支付进行管理与控制。采用贷款人受托支付的, 贷款人应在贷款资金发放前审核借款人相关交易资料是否符合合同约定条件。贷款人审核同意后, 将贷款资金通过借款人账户支付给借款人交易对手, 并应做好有关细节的认定记录。采用借款人自主支付的, 贷款人应要求借款人定期汇总报告贷款资金支付情况, 并通过账户分析、凭证查验、现场调查等方式核查贷款支付是否符合约定用途。
6.《办法》明确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
贷款人应定期对借款人和项目发起人的履约情况及信用状况、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情况、宏观经济变化和市场波动情况、贷款担保的变动情况等内容进行检查与分析, 建立贷款质量监控制度和贷款风险预警体系。贷款人应对抵 (质) 押物的价值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贷款人应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收入现金流以及借款人的整体现金流进行动态监测, 对异常情况及时查明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三、《办法》对银行防范风险的作用分析
《办法》的设计以防范风险为本, 适应我国当前信用环境, 充分考虑了银行固定资产贷款业务中存在的各类风险点。通过对《办法》的贯彻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能有效地防范预期的系统性风险、规避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 提高银行风险控制力, 在保障存款人利益的同时优化信贷资产质量、提高银行收益。
1. 提升贷款人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信用风险始终是银行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之一, 也是影响银行业稳健发展的主要因素。银行作为高杠杆的经营风险机构, 借款人违约率的任何微小上升, 都可能迅速地侵蚀其资本。《办法》旨在提高贷款人整体管理能力、注重对借款人和项目的双重调查分析、强化资金支付管理水平、建立贷后管理动态监控制度、实现粗放型向精细化的贷款管理模式转变, 这将有效提高贷款质量, 减少贷款损失, 从而降低违约概率 (PD) , 能有效降低银行信用风险资本要求。
《办法》强调贷款人应将固定资产贷款纳入对借款人及借款人所在集团客户的统一授信额度管理, 并按区域、行业、贷款品种等维度建立固定资产贷款的风险限额管理制度。《办法》还要求加强贷款监控, 动态管理借款人信用等级等。统一授信和监控有助于采用内部评级法的贷款人收集准确数据用于科学地测算违约风险暴露 (EAD) , 能有效地提高银行风险管理水平。
《办法》中有关贷款人应对抵 (质) 押物的价值和担保人的担保能力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等内容, 使采用高级综合法测算担保品抵消信用风险暴露的测算更加准确, 进而使违约损失率 (LGD) 的测算更加精确, 这不仅能提高贷款人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还能起到优化信用风险管理技术, 提高风险测量水平, 推动贷款人实施《巴塞尔协议II》的作用。
2. 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减少操作风险事件
《办法》要求贷款人对固定资产贷款进行全流程管理, 内部将贷款各环节进行分解, 按照有效制衡的原则将各环节职责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岗位, 并建立问责机制。这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完善银行内控制度, 提高内控水平, 达到客观地相互制衡与监督, 这将有效地规避贷款流程缺陷、岗位责任未落实等内部程序风险类操作风险。
贷款支用管理一直以来就是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最为薄弱环节之一。信贷资金被挪用, 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市, 因此产生不良贷款并形成负面影响, 同时我国市场交易行为相当不规范, 通过虚假交易甚至无交易划转套取银行贷款的案件频频发生, 这些都给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带来了巨大隐患, 银行往往难以管控。《办法》通过贷放分控, 加强贷款支付的管理, 强化贷款用途管理, 堵塞了一系列贷款环节的漏洞, 增加挪用贷款的操作成本, 减少虚假交易和贷款挪用的风险, 提升商业银行对人员风险等操作风险管理与控制的能力。
3. 增强银行补充性风险防范能力, 促进银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国际清算银行 (BIS) 认为, 银行系统性风险是一个参与者不能履约而引起其他参与者的违约, 由此引发的链式反应而导致广泛的金融困难的可能性。《办法》通过规范固定资产贷款业务管理, 强化贷款的全流程管理和用途管理的措施, 有力地防范贷款挪用和信用风险, 保障信贷资金顺利注入实体经济;以统一的标准规范贷款人行为, “齐步走”能有效防止同业间恶性竞争, 避免向存在建设风险项目发放贷款;实施贷款支付管理, 强化贷款用途管理, 加强贷款管理力度, 确实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 明确法律责任, 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这些都将起到防范银行体系系统性风险、保障金融安全的作用。
[责任编辑:刘玉梅]
摘要:已经全面实施的《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 从强调对固定资产贷款的全流程管理, 在各环节明确贷款人责任、明确资本金到位比例、建立贷后动态监测和重估制度等六个方面强化了银行风险防范功能, 其作用将主要体现在提升贷款人对信用风险的控制和管理能力;提高风险识别能力, 减少操作风险事件;增强银行系统性防范能, 促进银行业良性健康发展。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3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支持农村文化事业发展,中央财政设立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为了规范和加强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制定了《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执行中如有问题,请及时向我们反映,以便进一步完善此项工作。
附件: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财 政 部
2013年4月10日
附件
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和加强中央补助地方农村文化建设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项资金由中央财政设立,用于支持农村公共文化事业发展,保障基层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第三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坚持中央补助、分级负责、合理安排、专款专用的原则。
第四条 专项资金实行定额补助和因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方法。
第五条 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应当接受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检查。
第二章 支出范围与标准
第六条 专项资金包括补助资金和奖励资金,其中:
(一)补助资金主要用于补助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包括: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运行维护和开展宣传培训等支出;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支出;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支出;
4.行政村组织开展各类文化体育活动支出。
(二)奖励资金主要用于鼓励地方开展农村特色文化体育活动、加强农村基层文化体育人才队伍建设、丰富农民群众文化体育生活等。
第七条 行政村文化设施维护和开展文化体育活动等支出基本补助标准为每个行政村每年10000元,其中: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每村每年2000元;
2.农家书屋出版物补充及更新每村每年2000元;
3.农村电影公益放映活动按照每村每年12场,每场平均200元的补助标准,每年2400元;
4.农村文化活动每村每年2400元;
5.农村体育活动每村每年1200元。
第八条 中央财政对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分别按照基本补助标准的20%、50%、80%安排补助资金,其余部分由地方统筹安排。
地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提高补助标准,所需经费由地方自行负担。
对党中央、国务院文件规定的比照享受中部政策的东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5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比照享受西部政策的东中部地区,中央财政按照基本补助标准80%的比例安排补助资金。
第九条 奖励资金实行因素分配法,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兵团,以下简称省)区域内农村基本情况、财政文化投入水平、农村文化体育活动开展情况等因素进行分配,具体因素和权重如下:
(一)自然因素(权重20%):
1.农村人口(10%);
2.行政村数量(10%)。
(二)投入因素(权重30%):
1.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水平(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占该省公共财政支出的比例;
2.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增长率(15%),指某省公共财政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比上年增长比例。
(三)工作因素(权重30%):
1.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基层服务点年均服务人次(6%);
2.行政村年均电影公益放映场次(6%);
3.农家书屋出版物年均补充及更新数量(6%);
4.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文化活动、举办文化类培训班及讲座次数(6%);
5.行政村年均组织开展体育活动次数(6%)。
(四)管理因素(权重20%):
考核各省农村获得国家级奖励情况(荣誉称号如全国文明村、文化示范村等),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运行管理机制是否科学合理、农村文化建设各项财政资金管理制度是否健全、监督措施是否到位,上报材料是否及时、数据是否准确,是否存在违规问题等。
第三章 申报与审批
第十条 省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文化、广电、体育、新闻出版等相关主管部门(以下简称相关主管部门)及时做好有关数据收集整理工作,填写上年度《XXX省(区、市)农村文化事业建设情况表》(附表略),连同专项资金申请报告于每年4月30日前以财政厅(局)文件形式报财政部。
第十一条 财政部会同中央相关主管部门,根据统计年鉴、财政决算、部门统计数据等,对省级财政部门上报数据进行审核。
第十二条 财政部根据专项资金年度预算规模及相关数据审核情况,按照本办法规定的补助标准和分配因素核定专项资金预算并下达省级财政部门,同时抄送中央相关主管部门。
第十三条 财政部按照当年补助资金总额的一定比例,于每年9月30日前提前下达下一年度部分补助资金预算。
第四章 管理与使用
第十四条 省级财政部门收到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预算后,应当及时商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制定专项资金分配使用方案,并于60日内将专项资金预算按照规定程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其中:
(一)专项资金中的补助资金,应当按照基本补助标准及各县行政村数量,下达到县级财政部门。
(二)专项资金中的奖励资金,由省级财政部门商省级相关主管部门根据本地农村文化建设情况统筹安排,不得用于抵顶基本补助标准中应由地方财政负担的资金。
(三)需要省级或者市级相关部门集中采购的,应当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五条 县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完善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有关规定,按照“村级申报、乡镇初审、县级审核拨付”的方法,确保专项资金落到实处。
第十六条 专项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应当符合本办法规定,做到分配合理、使用规范,不得用于村办公场所建设、村委会办公经费等超出规定范围的其他支出,不得平衡预算、截留和挪用。
第十七条 专项资金支付按照财政国库集中支付管理制度规定执行。
第十八条 省级财政部门在每年报送专项资金申请报告时应当同时将上一年度专项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报财政部。逾期未报送的,财政部将适当核减其当年奖励资金。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十九条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主管部门建立健全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绩效评价机制。财政部将会同相关主管部门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以后年度分配专项资金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二十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规定截留、挪用专项资金或者报送虚假材料骗取专项资金等行为,依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等规定追究责任。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财政部关于印发〈农村文化以奖代补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04号)、《财政部 广电总局关于印发〈农村电影公益放映场次补贴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财教〔2008〕135号)同时废止。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4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含农村信用合作社县联社,下同)。地方政府兑付被撤销地方金融机构的债务向中央借款,不适用本办法。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紧急贷款,系指中国人民银行为帮助发生支付危机的上述金融机构缓解支付压力、恢复信誉,防止出现系统性或区域性金融风险而发放的人民币贷款。第四条 紧急贷款的审批权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以下简称总行)。经总行授权,中国人民银行分行、营业管理部(以下简称分行)可依据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紧急贷款。第二章 贷款条件
第五条 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和农村信用合作社(以下统称借款人)申请紧急贷款,应符合下列条件:
(一)在中国人民银行开户行设立“准备金存款”帐户,且经批准已全额或部分动用法定存款准备金;
(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对处置借款人的支付风险高度重视,并已采取增加其资金来源以及其它切实有效的救助措施;
(三)借款人已采取了清收债权、组织存款、系统内调度资金、同业拆借、资产变现等自救措施,自救态度积极、措施得力;
(四)当地政府和组建单位或股东制定的救助方案已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或分行批准,并承诺在规定时限内实行增资扩股,逐步减少经营亏损,改善其资信情况,查处违规、违纪行为和违法案件,追究有关当事人的经济、行政或刑事责任;
(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提供担保;
(六)中国人民银行分行已派驻工作组或专人实施现场监管;
(七)中国人民银行认为必要的其它条件。
第六条 城市商业银行申请紧急贷款时,其原股东欠缴的股本已补足,资本充足率低于规定比例的,已开始实施增资扩股。
第三章 贷款用途、期限和利率
第七条 紧急贷款仅限用于兑付自然人存款的酬金和佥利息,并优先用于兑付小额储蓄存款。
第八条 紧急贷款的最长期限2年,贷款到期归还确有困难的,经借款人申请,可批准展期一次,展期期限不得超过原贷款期限。紧急贷款展期,应按本办法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并由担保人出具同意的书面证明。第九条 紧急贷款应执行总行制定的中国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发生逾期的紧急贷款,应执行再贷款罚息利率。
第四章 贷款管理
第十条 分行申请增加紧急贷款限额,应以分行名义书面申请。总行受理分行申请后,由货币政策司会同有关监管部门提出审查意见,报行长或主管副行长审批。
第十一条 对分行发放的紧急贷款实行单独管理和限额控制。分行应在总行下达的紧急贷款额度内,依据本办法规定,审批、发放和管理紧急贷款,确定对单个借款人的贷款方式、数额和期限,并对辖内紧急贷款的合理使用和安全负责。
第十二条 分行应与借款人签定《借款合同》,并与借款人或其出资人、第三人签定《担保合同》,依法建立完备的贷款担保手续。
第十三条 分行应对紧急贷款实行专户管理,在再贷款科目下单独设立“紧急贷款”帐户;在借款人准备金存款科目下单独设立“紧急贷款专户”,并按月向总行列报辖内紧急贷款的限额执行、发放进度、周转使用和到期收回情况。第十四条 分行货币信贷部门应配合监管部门做好借款人支付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工作;监管部门应按照发放紧急贷款时规定条件,督促借款人及其组建单位或股东和地方政府逐项落实承诺采取的救助措施。
第十五条 中国人民银行内审部门应根据实际情况,适时采取适当形式,对紧急贷款业务的管理情况进行内审。第十六条 借款人应以法人名义(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县联社为单位)向中国人民银行开户行申请紧急贷款,并提交足以证明其符合紧急贷款条件的书面文件和资料。
第十七条 借款人在借用紧急贷款期间,所筹资金除适用于兑付储蓄存款外,应优先用于归还紧急贷款,不得增加新的资产运用,不得向股东分红派息,并向中国人民银行开户行报告每笔资产、负债的变动情况和每日的资金头寸表。第十八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借款合同》约定,按时足额归还紧急贷款本息。对逾期的紧急贷款,中国人民银行可依据《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约定,从借款人准备金存款帐户中扣收贷款本息;依法处置抵押物、质物,用于归还贷款本息;依法要求保证人履行还款保证责任。第五章 罚则
第十九条 借款人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可提前收回部分或全部紧急贷款;情节严重的,取消其高级管理人员的任职资格:
(一)虚报材料,隐瞒事实,骗取紧急贷款的;
(二)违反本办法规定,挪用紧急贷款的;
(三)未按人民银行批准救助方案采取自救措施的。第二十条 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有下列情形之一,上级行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行领导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一)超过上级行下达限额发放紧急贷款的;
(二)不按照本办法规定对象、条件、期限和用途审批、发放紧急贷款的;
(三)对辖内紧急贷款管理不力、严重失职的。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一条 经总行批准,对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合作社、农村信用合作社以外的商业银行及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放紧急贷款,适用本办法。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5
(云银监发„2010‟71号,2010年3月15日)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林权抵押贷款发放和管理,维护借贷双方的合法权益,有效防范信贷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结合云南实际,制定《云南银行业林权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称“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林权是指森林、林木、林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本办法所称林权抵押是指林权权利人不转移林权的占有,而将其依法有权处分的林权作为债权担保的行为。林权抵押的林权是指森林、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以及林地的使用权。
本办法所称林权抵押贷款是指借款人以其本人或第三人依法有权处分的林权作抵押物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借款的行为。
第三条 在云南省辖内开展林权抵押贷款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 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应遵循产权清晰,登记规范,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原则。
第二章 贷款对象和条件
第五条 林权抵押贷款的贷款对象是从事与林业相关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农户、个体经营户、企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其他自然人和法人组织。第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贷款对象为自然人的借款人的以下条件进行尽职调查:
(一)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二)其贷款用途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
(三)无不良信用记录,具备清偿贷款本息的能力;
(四)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贷款对象为法人组织的借款人的以下条件进行尽职调查:
(一)依法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情况;
(二)从事的生产经营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信贷政策等规定;
(三)从事的生产经营正常且有一定的经济效益;
(四)用于林业项目投资资本金比率不少于30%,投资其他项目资本金比率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
(五)有规范的财务制度;
(六)无不良信用记录,具有按时还本付息的能力;
(七)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求的其他条件。
第三章抵押范围
第八条 申请办理林权抵押贷款时,借款人需向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交林权证正本原件,无林权证的不得办理林权抵押贷款。
第九条 下列林权可用于抵押:
(一)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所有权及使用权;
(二)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林地使用权;
(三)用材林、经济林、薪炭林的采伐迹地、火烧迹地的林地使用权;
(四)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具体抵押的范围由抵押人和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抵押目的商定,并在书面抵押合同中予以明确。
第十条 下列林权不得抵押:
(一)生态公益林;
(二)权属不清或存在争议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三)未经依法办理林权登记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农村居民在其宅基地、自留山种植的林木除外);
(四)属于国防林、名胜古迹、革命纪念地和自然保护区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
(五)特种用途林中的母树林、实验林、环境保护林、风景林;
(六)国家规定不得抵押的其他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第十一条 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统一经营的林权进行抵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要求抵押人提交依法经该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会议三分之二以上成员或者三分之二以上村民代表同意的决议和林权所在地乡(镇)人民政府同意抵押的书面证明;
以共有林权抵押的,抵押人应提供其他共有人的书面同意意见书。
第十二条 以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林权抵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要求抵押人报林业主管部门等审批机关批准;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办理林权抵押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要求抵押人提交经股东大会或董事会通过的决定书,公司、企业章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十三条 用国家无偿划拨森林资源资产申请抵押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要求抵押人先办理相关森林、林木所有权、使用权及林地使用权的转让手续,抵押人作为最终受让人获得上述三权,并经登记过户后方可抵押。
第十四条 已取得林木采伐许可证的林权抵押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要求抵押人将已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原件提交银行业金融机构保管,双方向林业行政管理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实施林木采伐时须事先征得银行业金融机构同意。
第十五条 森林、林木等森林资源资产所有权、使用权抵押时,其林地使用权必须同时抵押,在抵押期间不得改变林地的属性和用途。
第十六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要求抵押人对林权抵押贷款的抵押物办理森林灾害保险,抵押期间保险受益人应通过协议形式转让给贷款银行用于抵偿贷款。
第四章贷款程序
第十七条 林权抵押贷款操作流程:
(一)提交银行贷款申请及相关资料;
(二)贷款审查;
(三)评估;
(四)签订借款合同;
(五)办理林权抵押登记;
(六)发放贷款。
第十八条 申请贷款时应提供下列资料:
(一)借款申请书;
(二)身份证明。自然人提交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或其他有效证件;企业或法人组织提交《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贷款卡》、《组织机构代码证》;
(三)林权证;
(四)林权所有人《同意抵押意见书》;
(五)拟抵押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相关资料,包括:林地类型、坐落位置、四至界址、面积、林种、树种、林龄、蓄积量等;
(六)抵押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报告;
(七)需第三人提供担保的,应出具第三人担保意向函等相关文件资料;
(八)银行业金融机构规定提供的其他相关资料。
第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可根据自身实际,结合林权抵押贷款特点,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对符合条件的客户可实行综合授信,随用随贷,周转使用。
第五章贷款风险管理
第二十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林权抵押贷款的特点,规定贷款审批各个环节的操作规则和标准要求,做到贷前实地查看、准确测定,贷时审贷分离、独立审批,贷后现场检查、跟踪记录,切实有效防范林权抵押贷款风险。
第二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实行林权抵押贷款全流程管理,建立林权抵押贷款尽职调查、问责、免责等制度,对林权抵押贷款的各项经营活动进行合规性检查和稽核,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要落实贷后抵押物的管理责任人,履行贷后管理责任,督促抵押人或借款人妥善管理设定抵押的森林资源资产,切实保证抵押资产的安全。
第二十三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对已作贷款抵押的林权建立资产抵押档案,定期与林权抵押登记部门进行核对,保证抵押权利的合法有效。要以户为单位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登记台帐,对贷款适时监测,做好贷款及抵押物信息的跟踪记录。
第二十四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林权抵押贷款资金支付应根据具体贷款用途,按相关规定采用受托支付或借款人自主支付的方式,对贷款资金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止信贷资金被挪用。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发现借款人信用下降等异常风险因素,可根据合同约定停止或收回贷款;借款人出现风险或违约及抵押物出现风险时,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及时采取补救控制风险措施。
第六章贷款用途及期限
第二十五条 林权抵押贷款适用于从事与林业相关的生产经营和产业开发,农业及其他生产、生活等各种合法领域的资金需要。
第二十六条 林权抵押贷款的期限根据借款人的生产经营活动周期、信用状况、贷款用途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一般不超过10年。
林权抵押的期限不得超过抵押人拥有的林权使用剩余期限。第二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中国人民银行 财政部 银监会 保监会 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70)中的相关规定,根据借款人的风险状况和贷款项目合理确定林权抵押贷款利率。
第七章林权评估
第二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林权抵押贷款,应对抵押林权进行评估。评估采取银行评估和委托林业评估中介机构评估两种方式。
贷款金额在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贷款项目,应委托具有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资格的机构进行评估;
贷款金额在100万元以下至30万元的贷款项目,可委托林业部门管理的具有丙级以上(含丙级)资质的森林资源调查规划设计、林业科研教学单位提供评估咨询服务,出具评估咨询报告。也可由银行业金融机构组织评估,出具评估报告,评估价值需获得抵押人认可。贷款金额在30万元(含30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项目,可由银行业金融机构参照当地林权交易市场近期成交价,自行评估或与借款人共同商议确定抵押资产价值。
第二十九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通过参考评估价值和抵押人提供的相关证明材料,合理确定抵押物的价值和抵押率。林权抵押率最高不超过评估价值的60%。
第八章抵押登记
第三十条 申请林权抵押贷款的抵押林权需经林权登记部门办理正式登记手续,并由林权登记部门出具他项权利证明书。
第三十一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签订抵押借款合同后,应要求借款人持以下文件资料向属地县级以上林权登记部门申请办理抵押登记,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
(一)林权抵押登记申请书;
(二)借款人、抵押人和抵押权人法人证书或个人身份证;
(三)抵押借款合同;
(四)林权证及林权所有人同意抵押意见书;
(五)拟抵押森林、林木和林地的相关资料;
(六)拟抵押森林资源资产需评估的,还应提供评估报告;
(七)林权登记部门要求的其他材料。
第三十二条 林权登记部门在受理登记申请材料后,经审核对符合抵押物登记条件的,应在5日内办理完毕登记手续,发放《林权抵押登记证》。对不符合抵押登记条件的,应及时书面告知不予受理理由并退回申请材料。
第三十三条 变更被抵押物种类、数额或者抵押担保范围的,抵押权人应要求抵押双方共同持变更合同、《林权抵押登记证》和其他证明文件,向林权登记部门申请办理变更登记,林权登记部门审查核实后给予办理变更登记。抵押权人与抵押人协商同意延长抵押期限的,双方应当在抵押合同期满之前1个月内,向原登记部门申请办理续期登记。
第三十四条 借款人还清全部贷款本息或者借款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协商同意提前解除抵押合同的,双方向原登记部门办理注销登记。
第三十五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与抵押人签订的抵押合同中应做出以下明确规定:
(一)已依法办理登记的抵押物在抵押期限内不得重复申请办理抵押登记。
(二)抵押申请人故意隐瞒抵押物已抵押登记的事实,提供虚假材料重复登记给他人造成损害的,抵押申请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九章抵押物处置
第三十六条 借款人在合同履行期届满后,确实无力清偿债务的,抵押权人有依法对抵押物的处置权。抵押权人在处置抵押的林权时,可以采取协商、拍卖、变卖等方式进行。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应配合做好林权抵押物的处置变现,需要采伐林木的予以办理林木采伐许可证。
第十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七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抵押合同中要求抵押人在林权抵押期间继续管理和培育好森林、林木,维护其森林资源资产的安全;银行业金融机构有权按照抵押合同的规定监督、检查抵押林权的管理情况;林权登记部门对已经办理抵押手续的森林资源资产实施监督管理。第三十八条 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抵押人签订的抵押合同中应明确规定:
林权抵押期间,未经抵押权人同意,抵押人不得将抵押物流转或进行林木采伐等。
林权登记部门不得为抵押林权的流转办理变更登记,采伐审批部门不得批准或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等。
第三十九条 各级森林公安、林政管理、森林防火和森林病虫害防治等部门应当积极配合做好林权抵押物的监督管理,防止盗砍滥伐、火灾、病虫害等灾害的发生。
第十一章附 则
第四十条 办法未尽事宜,依照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规范和促进我行个人贷款业务发展,完善我行的个人贷款产品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定义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是我行根据个人客户的信用状况,为其提供的一种短期融资便利产品,借款人在我行核定的额度金额内可循环周转使用贷款。
第三条 范围
本办法仅适用于自然人申请的个人信用贷款和只有第三方信用保证项下的个人贷款业务,不适用于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及公司申请贷款,也不适用于有抵质押物担保的个人贷款业务。
第二章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客户准入条件 第四条 基本条件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申请人应当是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资信良好、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还贷来源充足的自然人。申请人应在我行开立存款账户。
第五条 准入标准
现阶段,我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目标客户主要是的优质高端的自然人客户,具体包括:
一、高校副教授(含)以上、中学高级教师(含)以上教师。
二、医院副教授(含)以上医生、三级甲等医院主治医师以上人员。
三、取得律师、注册会计师等资格并执业5年以上的律师、注册会计师。
四、职业稳定、收入较高的副处级(含)以上在职国家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标准管理的人员;金融、能源、邮电、通讯、交通等部门的具有本科(含)以上学历,工作年限在5年以上的正式员工。
五、具备研究生学历,在外企连续工作达到5年以上的大型外企部门经理以上管理人员。
六、个人信贷以外客户部门营销并推荐的,且资信良好的公司主要个人股东、高级管理人员[部门经理以上(含)]、高级技术人员[高级工程师以上(含)]、理财VIP客户、信用卡金卡客户。推荐此类客户,需由推荐部门负责人签字确认,推荐部门及其负责人承担所推荐客户风险控制责任,并在贷款出现不良时承担贷款催收责任。
优质高端自然人客户的家庭固定正常年收入不低于15万元,且在我行及其他金融同业无不良信用记录。
第三章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用途、金额、有效期和币种 第六条 用途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可用于除购买住房之外的合法个人消费支出,不得用于投资经营,不得用于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支出。借款人在使用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时,必须明确说明贷款用于购买的消费产品或服务。第七条 额度金额
单一客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金额起点为5万元,最高不得超过30万元(含)。
客户及其配偶按照原有《XX银行小额信用消费贷款操作暂行办法》在我行办理的小额信用贷款余额及在我行的信用循环贷款余额之和不得超过我行为其提供的信用循环贷款额度。
第八条 额度有效期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有效期最长为一年。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单笔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一年,如果用于购买汽车,单笔贷款期限最长为三年。
第九条 币种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贷款币种为人民币,申请外币用款须符合国家政策法规和我行规章制度相关规定,并按用款当日外汇牌价折合人民币占用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
第四章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利率、还款方式、核算和统计 第十条 利率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单笔贷款,原则上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同档次贷款基准利率,根据客户风险状况、当地市场利率水平及贷款用途可以适当上浮利率,但不得下浮。提前还款按合同利率和实际用款天数计息。
第十一条 还款方式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贷款应采用按月等额本金(或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第十二条 核算与统计
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及项下单笔贷款,产品码设为“PLIA”,会计核算使用“7250零售贷款”科目。
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及项下单笔贷款每月进行统计。第五章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审批流程 第十三条 审批权限
总行全额授权一级分行审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须由零售贷款中心主任和专业审批人双人审批。
第十四条 流程及材料
一、客户向经办行提出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申请,并提供如下材料:
(一)《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申请表》;
(二)有效身份证明材料;
(三)职业证明材料和收入证明材料;
(四)最高学历或学位证书、专业技术资格证书、执业资格证书等证明材料原件及复印件;
(五)房产证、车辆行驶证等财产证明材料;
(六)其他可以证明个人资信情况的材料。
二、经办行对客户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审核客户是否符合我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准入条件,并提出初审意见。经办行应将客户基本信息及申请情况录入系统,建立《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
三、经办行初审通过后,出具书面报告,连同客户申请材料、《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电子版本)一起上报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审批; 四、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尽责审查后报有权审批人,若审批通过则向经办行出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批准通知书》,同时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应建立《贷款中心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并作好汇总和统计工作;若审批未通过则向经办行出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否决通知书》,经办行应当在接到《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否决通知书》当天撤销该客户项下已建立的《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
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审批时间原则上不得超过10个工作日。第十五条 重新核定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结清后,经办行可根据借款人的申请,按照上述审批流程重新申请报批。
第六章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使用 第十六条 签署协议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审批通过后,经办行应落实审批条件后,方可与客户签署《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协议》和《第三方保证协议》(若有)。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每次用款前经办行应与客户签订借款合同或借据。第十七条 用款方式 客户在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用款时,只能在原经办行办理,经办行审查通过并报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放款部核批后方可发放。
第十八条 用款条件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贷款必须直接划入销售商账户,贷款不得提现,不得直接进入借款人个人账户。
不得发放“零首付”贷款,贷款用于借款人消费支出时,贷款金额不得超过借款人单笔消费总金额的80%。
第十九条 提交材料
借款人申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用款时,须提供如下资料:
一、《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用款申请表》;
二、借款人最新的身份证明和收入证明(与申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间隔三个月以内的可不必重复提交);
三、借款用途证明文件,包括但不限于借款人与销售商签订的消费品或服务购销合同、装修合同(或工程预算书)、旅游合同、汽车销售合同等;
四、单笔贷款的借款合同或借据;
五、拟将贷款转入的销售商账户信息、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资金划账授权书”;
六、如借款人需要银行分期向销售商支付款项的,借款人还应提交付款进度表;
七、银行要求提供其他资料。
第二十条 经办行审查
接到客户申请后,经办行负责审查以下内容:
一、对客户提交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进行审查;
二、根据《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记录,审查客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是否在有效期内;
三、根据《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记录,审查本次用款金额连同原有的个人信用循环贷款余额是否超过我行为其核定的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金额;
四、审查贷款用途、用款方式、用款期限是否符合规定;
五、客户申请用款金额与拟购买产品或服务是否匹配,是否存在“零首付”的情况;
六、登陆人民银行个人征信系统查询是否借款人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
七、审查是否有其它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冻结或终止的情形; 经办行上述审查通过后,在《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扣减相应金额后,报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门核批。第二十一条 核批材料
经办行应当向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提供以下材料,用于核批:
一、借款人申请用款时提交的各项材料;
二、经办行落实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审批条件后所形成的有关资料,包括《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批准通知书》、《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协议》、第三方信用保证文件等;
三、《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用款申请表》;
四、更新后的《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帐》,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可用金额和剩余效期确认书;
五、借款人的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用款和还款情况(CCS系统打印出用还款记录);
六、其他零售贷款中心核批要求的材料。第二十二条 核批
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门核批要点如下:
一、上述材料的完整性及书面一致性;
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审批条件是否落实;
三、《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帐》是否准确,额度恢复情况与CCS系统还款记录是否相符,额度扣减情况与CCS系统中用款情况是否相符;
四、登陆我行CCS系统查询,客户在我行是否有不良信用记录。核批通过后,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门应在《贷款中心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上扣减相应金额,同时出具《同意放款通知书》,通知经办行按相关操作流程发放贷款;如果核批不通过,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门应出具《不同意放款通知书》通知经办行,经办行不得发放贷款,经办行依据《不同意放款通知书》,经分管个人金融业务副行长签字批准后,在《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中恢复已扣减但不同意发放的用款金额。
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核批程序必须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第七章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管理 第二十三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冻结
客户出现以下情况之一,各经办行应暂停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使用,并办理相应的额度冻结手续:
一、在我行办理的单笔贷款出现了两期逾期;
二、在我行办理的信用卡出现了透支并恶意拖欠;
三、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出客户在同业贷款中三期逾期;
四、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用贷款或不按合同约定挪用贷款;
五、银行认定的其他情况。
分行在与客户签订《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协议》时,应明确我行冻结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法律权利。经办行在进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冻结时,应向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报备。经办行和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应分别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做相应的标记。
第二十四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解冻
与额度冻结项对应,客户同时具备下列条件的,可以对已冻结的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解冻:
一、客户归还逾期贷款并正常还款三期以上(含三期);
二、客户归还信用卡透支额度并正常使用三个月以上;
三、客户在人民银行征信记录已改善并已偿还同业逾期贷款;
四、挪用贷款行为已经纠正;
五、其他我行认定的情况。
各经办行在进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解冻时,需要将有关证明具备解冻条件的资料传送到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放款部进行核批。核批通过后,经办行和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分别在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撤销冻结标记。
第二十五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恢复
每次客户提出申请用款时,经办行应根据CCS系统中客户已还款记录,经分管个人金融业务的行领导签字批准后,恢复客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更新《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更新后的《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和CCS系统打印的客户已还款记录,应随同其它用款材料一并报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门核批。核批通过后,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相应更新《贷款中心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恢复的金额为上次用款申请日至本次用款申请日客户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所有单笔贷款已归还我行的本金数额。
第二十六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终止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有效期满,额度自行终止。在额度有效期内,如客户发生下列情况之一,经办行应立即终止其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对已经发放的贷款,应及时催收,尽快收回。
一、在我行叙做的贷款发生了诉讼或强制执行;
二、在我行的多笔贷款分别出现了两期(含)以上的逾期;
三、通过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查出客户在同业贷款出现重大不良信用记录;
四、客户出现了重大变故导致其还款能力明显不足;
五、我行认定的其他情况。分行在与客户签订《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协议》时,应明确我行终止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法律权利。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终止后,各经办行须报备一级分行零售贷款中心放款部。
第二十七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结清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冻结、终止后,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不得再使用。如果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还有已发放但尚未偿还完毕的贷款,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台账应继续保留并做好记录,经办行继续负责督促客户及时还款。
客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全部贷款还清后,经办行客户经理应在CCS系统查询客户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所有贷款用还款记录,同时应与《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核对,确定所有贷款结清并报有关负责人批准后,报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核批。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放款部核对CCS系统还款记录、《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与《贷款中心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帐》无误后,通知经办行办理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结清注销手续,相应台账作为信贷档案归档保管。
第二十八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的管理
在CCS系统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功能开发完成之前,零售贷款中心和各经办行必须以借款人为单位,分别建立《贷款中心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帐》和《经办行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帐》。台账是监控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审批、使用及偿还情况的重要依据,应妥善保管并及时更新,经办行和一级分行零售信贷中心应建立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定期核对制度,以防止对借款人超额度金额、超效期发放贷款。人员变动时,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必须办理交接手续,以防管理脱节造成风险。同时,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冻结、解冻、恢复都应在台账中予以反映。
第二十九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档案的管理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档案资料应与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发生的单笔贷款档案统一进行保管。对于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档案资料的调阅流程同单笔贷款资料调阅的流程。各行要加强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档案的管理,有关部门应定期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档案资料进行抽查,并加强与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台账的核对。
第三十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后评价
经办行负责对贷款使用情况进行跟踪检查,对影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重大变化应及时上报,并按照有关要求定期完成后评价报告。
第三十一条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的考核
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项下贷款不得办理展期,出现逾期后,分行应立即启动催收保全工作。总行以一级分行为单位,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不良率进行单独考核,对个人信用循环贷款额度不良率超过0.5%的分行,总行将提出警示通知;不良率超过1%的分行要立即制订整改措施并上报总行;不良率超过1.5%的分行,总行将暂停办理此项业务。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第三十三条 本管理办法由XX银行总行个人金融部制定并负责解释和修改。此前与本办法规定不一致,以本办法为准。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7
第一条 为加强玻璃纤维行业准入管理, 发挥先进企业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促进玻璃纤维行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依据《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 (2012年修订)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2012年第46号) 的有关规定, 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以下简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负责本地区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准入公告申请的受理、审核、推荐, 以及监督检查。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相关行业协会和专家对各地上报的申请材料进行复核和现场抽查, 并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形式公布符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的生产企业名单。
第二章 申请与审查
第三条 申请准入公告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应当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一)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 符合《玻璃纤维行业准入条件》中生产企业布局、工艺与装备、能源消耗、环境保护、产品质量等条款的相关要求;
(三) 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要求。
第四条 具备以上条件的现有玻璃纤维生产企业可自愿向所在地省级工业主管部门提出公告申请。
第五条 企业申请准入公告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并对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负责。
(一) 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申请书;
(二)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三) 项目建设核准文件复印件;
(四) 项目建设土地审批文件复印件;
(五) 项目建设环境保护审批文件和竣工验收文件复印件。
第六条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材料齐全的公告申请应予以受理。对申请材料不全的, 应及时告知申请企业需要补充的全部内容。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对企业申请材料进行审核, 必要时应到现场核实工艺、装备等情况, 并于每年6月底前将符合准入条件要求的企业申请材料和审核意见报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七条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相关中介组织和有关专家对各地报送的企业材料和审核意见进行复核, 并进行现场抽查。
经复核符合准入条件的企业,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上进行公示 (10个工作日) 。对公示期间有异议的企业, 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组织进一步核实有关情况;对无异议的企业, 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告方式予以发布。
第三章 监督管理
第八条 进入公告名单的玻璃纤维生产企业要严格按照准入条件要求组织生产经营活动, 每两年对照准入条件开展一次自查, 填写《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管理企业年度自查报告书》 (见附件2) , 并报送省级工业主管部门。
第九条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对公告企业保持准入条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审查企业自查报告, 并于每年4月30日前将监督检查结果和企业自查报告报送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有关方面对公告企业进行抽查。
第十条 公告企业有下列情况之一, 省级工业主管部门应责令其限期整改, 整改不合格者, 报请工业和信息化部撤销其公告资格。工业和信息化部拟撤销公告资格的, 应当提前告知有关企业, 听取企业的陈述和申辩。
(一) 不能保持准入条件;
(二) 报送的相关材料有弄虚作假行为;
(三) 拒不接受监督检查;
(四) 发生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产业政策的行为;
(五) 发生重大质量、安全生产和污染环境事故。
被撤销公告资格的企业, 经整改合格满一年后方可重新提出公告申请。
第十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香港、澳门、台湾地区除外) 所有玻璃纤维生产企业, 包括玻璃球、玻璃纤维及其制品加工生产企业。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解释。
第十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附件1.玻璃纤维行业准入公告申请书 (本刊略)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8
第二条 项目旨在通过改造中低产田,建设高标准农田,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改善农业基本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引进亚行项目管理的先进理念和管理经验,提高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水平。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亚行贷款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管理。
第四条 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农发办)作为项目管理机构,负责日常管理工作,会同亚行组织项目检查工作。
第五条 地方农业综合开发办事机构(以下简称农发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管理工作,配备满足工作需要的专职人员,并保持相对稳定。
第六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当加强与有关业务部门的协调和配合,共同做好项目实施工作。
第七条 项目年度计划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总体实施计划和上级农发办下达的年度投资控制指标编制。
第八条 项目年度计划按程序逐级上报,经国家农发办同意后执行。
第九条 项目计划进行调整、变更和终止的,按亚行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条 亚行贷款由财政部统借统还,执行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相关政策。
第十一条 各级财政部门负责配套资金筹措、资金拨付、会计核算、提款报账和资金使用监督检查等工作。亚行贷款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账核算、专人管理、专款专用。
第十二条 各省(自治区)按项目财政资金(含亚行贷款)的3.5%从省级财政配套资金中统一安排项目管理费,由省(自治区)农发机构统筹使用,用于省(自治区)、市、县(市、区)项目管理支出,市、县(市、区)不得重复安排。已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中央项目协调机构项目管理费申请及使用管理暂行办法》(财际字[2007]50号)有关规定在财政预算中列支项目管理费的,同级农发机构不得在项目财政资金中(含亚行贷款)重复安排项目管理费。
第十三条 各级财政部门和农发机构应及时完成年度财务决算工作,并接受审计部门审计。
第十四条 各级农发机构负责项目招标采购工作,严格按照《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采购指南》组织项目采购活动,各级财政部门参与招标采购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根据项目年度计划,编制采购计划,经国家农发办报亚行审查同意。
第十六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加强采购货物管理,定期检查、监督采购货物使用情况,严禁挪用、倒卖等弄虚作假行为。
第十七条 项目工程建设应当推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资金和项目公示制。
第十八条 各级农发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的日常检查工作。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农发机构应按照国家农发办规定实行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第二十条 工程竣工验收后必须及时办理移交手续,落实管护主体,健全管护制度,保证工程持续发挥效益。
第二十一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做好项目监测评价和统计工作,提供相应经费和工作条件,加强业务培训。
第二十二条 各级农发机构可选聘专业机构和人员,对项目实施进度、经济、社会和环境影响等进行监测评价,编写专项监测评价报告。
第二十三条 各级农发机构应按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统计工作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编报统计报表。
第二十四条 国家农发办依据本办法,制定采购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提款报账管理等办法。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3年6月6日起执行。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篇9
农户粮食种植贷款管理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信贷管理,规范粮食种植贷款操作行为,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贷款管理办法》及有关信贷管理制度,结合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农户粮食种植贷款是向农户发放的用于粮食种植所需生产资金的贷款。
第二章 贷款对象、用途和条件
第三条 农户粮食种植贷款对象是指从事粮食种植的农户。第四条 粮食种植品种包括:玉米、水稻、大豆、杂粮杂豆等。
杂粮杂豆包括:小麦、高粱、谷子、糜子、绿豆、红小豆等。第五条 农户粮食种植贷款用途主要包括购买生产资料、支付水电费和其他人工费用等。
生产资料包括: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等。
人工费用包括:翻地、灭茬、播种、收割、运输等费用。第六条 借款申请人除具备农户贷款基本条件外,还应同时 具备以下条件:
(一)有从村委会或其他土地使用权人依法获得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从其他土地使用权人手中承包的土地,须有承包合同,并已交足当年承包费用;
(二)有种植项目的生产经验和劳动管理能力。
第三章 贷款额度、期限和方式
第七条 贷款额度根据粮食种植品种、耕种面积及自有资金投入(不含购买农业机械设备)等情况确定,最高不超过资金投入总额的70%。
第八条 贷款期限按生产经营周期、销售结算期和综合还款能力确定。贷款最长期限为:
(一)玉米一年半;
(二)水稻一年半;
(三)大豆一年;
(四)杂粮杂一年。
第九条 农户粮食种植贷款方式以农户小额信用、农户联保和农户保证为主,偿还方式为利随本清。
第十条 农户粮食种植贷款利率要低于其他种植品种贷款利率。
第四章 贷款受理和发放
第十一条 信用社接到借款人申请后,调查岗人员要深入农户进行实地调查,重点调查:
(一)核对土地承包合同的合法性、土地面积和承包期限是否与实际相符。从村委会承包的土地,要与村委会土地台账进行核对;从其他使用权人承包的土地,要与转包人核对承包合同,并获取土地承包合同复印件。
(二)粮食种植经验、劳动能力、管理能力及农业机械设备、耕畜情况。
(三)粮食种植的品种、面积,预计投入、产出和自有资金情况。
(四)借款人房屋、借款等资产负债情况,了解近两年粮食种植收入、支出情况及其他收入、支出情况。
(五)联保人、保证人担保资格和能力等。
第十二条 调查人员根据调查情况,测算粮食种植资金总需求,确定贷款额度、期限、利率、还款方式等,连同相关资料,提交审查岗。
第十三条 审查岗重点审查以下内容:
(一)申请资料是否齐全,土地承包合同是否真实有效,种植面积、品种与农户信息档案是否一致;
(二)贷款用途、额度、期限、利率是否符合有关规定;
(三)联保人、保证保证人否具备保证资格和能力等。第十四条 审查人根据审查情况,做出审查结论,提交审批岗。
第十五条 审批岗重点审查借款人是否符合条件,贷款用途是否合理,调查岗、审查岗是否尽职等。
第十六条
综合分析调查岗、审查岗意见,确定是否发放,签署审批意见。
第十七条 经审批同意发放的贷款,借款申请人持相关资料和证件办理相关手续后,予以发放贷款。
第五章 贷后管理和回收
第十八条 客户经理检查内容:
首次贷后检查,重点检查是否按用途使用贷款;实地查看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购置情况等。
后续检查重点检查粮食种植品种有无变化、农作物长势和管理情况、有无灾情、粮食市场变化情况、借款人及家庭有无重大变故等。
第十九条 信用社主任贷后检查:主要检查贷款的真实性和客户经理的工作情况:
(一)农户信息档案、贷前调查资料、贷后检查记录和农户 实际情况是否相符;
(二)客户经理是否经常深入到村屯和农户,是否掌握本服务区粮食生产、价格、销售情况和特点,是否了解每个农户的粮食生产经营情况,对服务区内有粮食贷款需求又符合条件的农户是否给予贷款支持;
(三)是否及时催收到、逾期贷款,对逾期贷款是否逐户签发了催收通知书。
第二十条 县级联社贷后检查:主要内容是贷款发放的真实性、合规性和支农服务情况:
(一)检查贷款投向和投量是否符合有关规定,粮食种植贷款匹配是否合理,是否满足了粮食贷款需求;
(二)检查客户经理、信用社主任是否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到村、屯、户检查和了解生产经营情况,贷后检查记录是否与农户的实际情况相符;有无其他违规违纪行为;
(三)检查贷款过程中是否方便农户,对农户提出的一些贷款和粮食生产的问题是否能给予解答。
第二十一条 对跨的粮食种植贷款要加大管理力度,逐户调查掌握上年粮食库存情况,出售意愿和时间,了解市场收购行情,及时对到期贷款进行催收。
第二十二条 客户经理在贷款到期前,要深入到村、屯及农户家中,调查了解粮食产量、销售渠道、市场价格、农民出售意愿以及影响粮食销售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调查掌握是否能按 期偿还贷款本息。对按期偿还贷款本息有困难的农户,要研究措施和办法,做好预约还款工作,保证贷款按期收回。
第二十三条修改。
第二十四条
第六章 附 则
【农村商业银行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推荐阅读:
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1-27
吉林省农村信用社农户养殖贷款管理暂行办法10-15
河北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清收管理暂行办法07-27
安徽农村商业银行系统档案管理办法11-04
商业银行股权管理暂行办法20107-28
商业银行授权、授信管理暂行办法08-24
农村公益性公墓管理暂行办法11-05
商业银行开办代客境外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