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2024-05-24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精选12篇)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1

一、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历史及现状

银行行业历来被认为是营业能力较强、工资较高的行业。根据2014年8月发布的关于银行报表的最新数据, 我们看到:中国工商银行以1438.8亿元的骄人成绩高居榜首, 净利润增长率为7.05%;中国建设银行紧随其后, 净利润为1309.7亿元, 而净利润增长率也达到了9.15%。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分别位于第三、第四和第五, 净利润分别为1040.7亿元、934.1亿元、369.0亿元。尽管这些银行取得了较多的净利润, 随之而来也爆发了一些问题:我国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达到新高, 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量还是处于较高的危险水平。

银行的不良贷款, 顾名思义, 就是指银行贷给企业或个人的, 但企业或个人逾期很长时间还款或者根本无力偿还, 导致银行长期回收不了资金的贷款。在银行的发展过程中, 较高的不良贷款率一直亟待解决。我国银行业曾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不良资产剥离情况, 均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来对口接收不良贷款。

银行业经过两次不良贷款的剥离, 在银行贷款业务方面的处理也日渐谨慎。但是, 2008年爆发的震荡全球经济的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面对着更加严峻的考验。为了应对经济增长的需要, 中央银行向市场投入4万亿的流动性以拉动投资。大量的流动性注入市场对经济发展确实有明显的作用, 但是, 它也导致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最为迅速的信贷扩张, 其中大量的资金流向了偿还能力不确定的借款者。

去年,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再创新高, 以五大国有银行为例, 截止至2014年上半年, 中国工商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为1057.41亿, 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的不良贷款总额分别为956.68亿元、947.73亿元、858.60亿元和387.50亿元。中国各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处于自2011年三月以来的最高水平, 平均水平约为1.08%。尽管这个数据看起来不高, 但是对各个银行的冲击不小, 其中以中国农业银行的冲击最大, 较高的不良贷款率直接拉低了农行的利润增长率。

二、不良贷款过高可能产生的后果

(一) 爆发信贷危机

金融机构如银行在进行贷款质量评估时, 将贷款按照风险等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大类, 不良贷款即指后三者。不良贷款率是衡量金融机构信贷资产安全程度的重要指标, 巴塞尔协议对不良贷款率的要求越来越严。如果不良贷款率较高, 说明金融机构回收资金的风险较大, 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也较大;反之, 不良贷款率较低, 说明金融机构回收资金的风险较小, 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也较小。2014年上半年, 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率创了新高, 对整个银行业的冲击不小。过高的不良贷款率可能造成投资者对金融行业的恐慌, 使得大量的资金逃出金融行业;与此同时, 银行在对贷款质量评估的要求也会更加严格, 导致急需资金的筹资者无法从正常渠道 (银行) 获得借款, 转而面向收取较高利息的机构如地下钱庄等, 然而, 较高的贷款利息也就意味着还款的压力增加, 而造成借款坏账的可能性也增加, 导致不良贷款率不断提高, 从而爆发信贷危机。

(二) 降低经济增长速度, 阻滞经济增长

较高的不良贷款率对经济发展造成下行的压力。其中对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有着不同程度的的危害。而金融业中又以银行业为主要代表。根据去年16大上市银行发布的半年报显示, 五大行中的建设银行, 交通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净利润增速回归至个位数, 分别为5.59%、9.15%、7.05%, 较前一年有较大幅度的下降。由于银行的主要利润是来源于存贷差, 随着新一轮的不良贷款率的提高, 银行在审慎贷款者的信用问题更加严格, 因此在银行的贷款数额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这直接导致了银行业利润的下降。其次, 是对实体经济的影响。银行的贷款程序更加复杂, 要求更加严格, 这对筹资者来说无疑不是个噩耗。直接来说, 企业增加了贷款的成本, 不利于自身的发展。一旦企业的资金链条中断, 企业可能面临着破产的危险。以2008年的金融危机为例, 沿海地区的许多民营企业由于无法获得足够的资金, 纷纷倒闭, 形成了一股倒闭狂潮, 对我国的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因此, 更加严格的贷款程序也许会加速经济的下行。

(三) 产生国家信用危机, 导致资本外逃

根据中国社会科学网公布的数据, 2014年第一季度中国的国际收支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其中资本与金融账户的顺差较前一季度略有减少;直接投资净流入的数额达到最大值并有所回落, 但外国对华直接投资和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净额均环比有所下降;证券投资顺差环比小额回落, 境外对华证券投资净流入额环比也出现下降, 中国对外证券投资持续出现资金回流的现象。从上述可以看出, 外国对华投资的信心出现了明显的动摇。由于2014年年初出现的首例证券违约现象, 许多外国企业对中国的未来发展前景不是很看好, 并且中国影子银行的规模日渐扩大且监管制度并没有非常完善, 外商外华投资下降程度较为明显。资本外逃对经济的许多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首先是税收方面的影响, 资本的外逃将会导致政府财政收入的减少, 而政府的财政收入对于经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次, 是就业方面的影响。资本的外逃会造成一定就业岗位的流失, 在2008年美国爆发金融危机之时, 广大投资者对美国信心降低, 资本大量外逃, 造成了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最后, 资本外逃对汇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投资者对中国的信心下降, 选择抛售人民币, 持有其他外币, 从而导致人民币的不断贬值。

三、解决不良贷款率的方式

(一) 剥离银行的不良贷款, 由专门的金融机构管理

正如中国银行业的做法, 将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从银行账上剥离出去, 由专门的金融机构进行管理。中国银行业在经历了两次不良贷款剥离后, 步入了高速发展的时代。中国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一般由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来处理。商业银行与资产管理公司之间是一个双赢的关系, 通过剥离不良贷款, 银行的资产结构改善, 同时, 资产管理公司也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二) 严格贷款者信用评估, 提高信贷员专业素质

严格贷款者的信用评级是防止不良贷款率升高的根本途径。银行的管理人员应该对市场形势有着正确的判断, 了解何时应该扩张信用, 何时应该紧缩信用, 充分适应市场的变化。信贷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从业素质, 对贷款者的信用、经济状况进行严格的审核, 杜绝“违规放贷”、“人情放贷”等现象, 对贷款进行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同时, 银行管理人员还应注意贷款结构合理性的问题。管理人员要注意贷款组合结构性的平衡, 不能使贷款过度集中于某一企业或某一行业, 从而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当然, 贷款期限也是一个必须考虑的问题, 贷款的期限不宜过长, 期限越长的贷款出现坏账的可能性也越大, 形成不良贷款的风险也就越高。

(三) 出售不良贷款

出售不良贷款是指将各种不良贷款通过金融市场转让给其他投资者。具体方式包括公开招标、竞价、拍卖等。出售不良贷款的优点是使银行直接剥离出账面上的不良贷款, 并且快速回笼资金, 极大程度地降低了资金的风险。然而, 此种方式也有一个明显的缺点:其交易成本较高。出售不良贷款需要一个较发达的投资者市场, 对信息也需要较高、准确的披露;同时, 交易的透明度要求高, 才能使得投资者能够清晰地了解不良贷款的情况, 而这是我国金融市场现在所不具备的。

(四) 资产重组

资产重组是另一种解决银行不良贷款的方法。近年来, 我国许多国有企业在进行不良贷款处理时, 会先重组公司的资产和负债, 改变资产负债结构和规模, 从而为企业构建一个良好的财务基础和营业基础。通过该方式处理不良贷款, 可以减少不良贷款的损失, 提高企业的经营绩效。然而, 这种方法要求银行拥有经验丰富的从事资产重组的专业人员, 技术要求也相对较高, 同时还需要较完善的法律体系来支撑。

四、总结

尽管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不是十分严峻, 还不足以到爆发信贷危机的程度, 但是, 银行业不良贷款率达到新高这一现象足以给我们的金融业一个警示:要严格把关贷款质量和贷款者的信用评级, 更加谨慎地处理不良贷款, 通过剥离、出售、资产重组等途径, 将银行的贷款风险降到最低, 从而营造一个发展健康、运营稳定的银行体系。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 影子银行的信贷规模不断扩大, 中国的信贷危机渐渐浮出水面, 其中以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最为明显。据消息称, 2014年上半年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再创新高。本文通过对现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现状的分析, 探讨可能出现的后果并提出若干解决不良贷款的建议。

关键词:不良贷款,信贷危机,金融资产管理,资产重组

参考文献

[1]胡玉玲.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治理对策[J].特区经济.2011 (09)

[2]赵洪丹, 丁志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状况、原因与治理:2003—2008[J].沈阳大学学报.2010 (01)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2

金融0801 顾明燕 081210030

摘要: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质量有了显著改善,不良贷款余额及比例总体上延续了2003年以来“双降”的态势。但探究“双降”的内在原因,不难发现,“双降”与银行自身经营改善的关联度非常小,银行潜在不良贷款问题依然值得关注。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明降实增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近期,上市银行先后公布的业绩普遍超出市场预期,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及比例继续保持“双降”,这也是当今我国银行业的基本特征之一,从银监会公布的最新数据中可见一斑。1月24日,银监会发布中国银行业2010年统计数据,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继续实现双降。2010年末,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4293亿元,比三季度末减少61.2亿元,较上年末4973.3亿元下降680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14%,较三季度末下降0.06个百分点,较上年末1.58%下降0.44个百分点。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损失类贷款余额649.1亿元可疑类贷款余额2226.7亿元;次级类贷款余额1673.3亿元。但是,这个令业界骄傲的数据背后,其实掩盖了不良贷款“名降实增”的真相。

二、不良资产明降实增的原因

1.国有商业银行的“股改剥离”是银行贷款质量得到改善的最直接原因。农业银行(601288)的财务重组案例尤为明显。2008年,农业银行剥离了8157亿元不良资产,从而令银行业不良贷款大幅减少7082亿元,整个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也从6.17%下降到2.42%。

从目前来看,银行自身利润冲销和直接剥离是银行减少不良贷款的两种途径。但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巨大,银行利润又十分有限,因此,不良贷款的主要处理方式是“先注资,再剥离”。

2.从不良贷款的结构看,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呈现劣变趋势。在损失、可疑、次级这三类不良贷款中,损失类是无法收回的贷款,对银行的负面影响最大。2007年,损失类贷款占不良贷款的比重从2003年的27.64%大幅攀升到46.33%,在短短4年中增加了19个百分点,其增加主要是由可疑类和关注类贷款劣变形成的。2010年,商业银行损失类贷款余额570亿元,比年初的5877亿元减少了5307亿元,但考虑到被剥离的5494亿元的损失类贷款,商业银行的损失类贷款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187亿元。所以,由于商业银行对损失类贷款的剥离,才使得2008年以来损失类贷款在不良贷款中比重出现大幅下降的“假象”。

3.贷款规模扩大“稀释”了不良贷款,从而大幅降低了不良贷款率。自从2002年我国银行业实行贷款风险五级分类管理以来,监管部门将“双降”,尤其是不良贷款率的降低作为银行资产质量考核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率的降低是由不良贷款余额与贷款总额共同决定的,商业银行在实践中往往通过“增大分母”——扩张信贷来换取不良贷款率的下降。2009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所以能快速降低到2%以内,也正是“天量”信贷投放所致。

4.商业银行的“借新还旧”掩盖了不良贷款。自上市以来,资本充足率一直是悬在商业银行头上的一根绳。若资本充足率低于8%,就不能进行再融资,而且很多业务也将受到限制,分行就不能开。对于面临激烈竞争,希望快速发展的银行来说,无疑是致命的。为了控制巨额的呆坏账出现,商业银行则设立分行以及支行领导人贷款签字额度。但是,在一笔笔巨额贷款分拆之后,分支机构依然可以不用总行审批就发放,这带来了很大的呆坏账风险。而在压缩不良贷款的大方针下,分支机构分拆贷款形成的呆坏账,只有通过反复的借新还旧来掩盖。

5.经济下行风险将导致“隐性”不良贷款激增,银行业面临不良贷款“双升”压力。近年来,我国直接融资规模虽然有所上升,但仍然难以撼动贷款融资所占融资总规模80%的重要地位。这种过度依赖银行贷款的融资结构决定了银行贷款具有“亲经济”的周期效应,即银行业在分享经济高速增长所带来成果的同时,也难以避免经济周期波动带来的风险。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减速压力日益明显,自1990年代末剥离1.4万亿元的不良资产之后,我国商业银行还没有经历过真正的经济下行周期。如果中长期内我国经济增速显著放缓,这可能导致目前的“隐性”不良贷款在未来2年至3年内的某个时候集中“显性化”。再考虑到2009年以来15万亿元新增贷款中有相当大比例投放到了地方融资平台项目、产能过剩企业及房地产市场,经济波动给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不良贷款数额很难乐观。

三、对于不良贷款明降实增应采取的措施

1.加大不良资产的处置力度。对已有的不良资产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处理:

(1)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是债务人发生财务困难时,经与债权人协商达成新的协议,债权人同意给予债务人在正常情况下所不愿给予的让步,以协助缓解债务人的困难,避免因采取立即求偿措施而蒙受更大的损失。可采用兼并中的债务重组、债务期限和利率的重组、债务主体的重组和担保方式的重组等方式。

(2)债转股。将难以收回的债权,转换为银行的股权,原有的还本付息就变为按股分红。

(3)债务利息优惠。银行对债务人的部分贷款实行挂账、停息、或减免部分本息,减轻企业负担。

(4)不良资产证券化。不良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能产生可预见现金流的不良资产从众多的不良资产中分离出来,转换成金融市场上可以出售和流通的证券的行为。

2.加快资本市场发展

(1)增加融资渠道,为企业提供多种融资渠道,可以降低银行贷款贷款占企业融资的比重,有效降低银行不良资产的风险。

(2)加快不良贷款流通市场的建设。从国际上看,各国处置不良资产,基本上都是通过开放不良资产处置市场,在市场上寻求合作者,将不良资产打包出售给国内外投资者。不良贷款流通市场的开放,将加快我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处置速度。

3.建立完善的信贷管理制度是控制不良贷款问题的根本途径

在国际金融论著里,银行的主要职能中有一条银行应该参与所贷款的企业的策略制定和生产经营的监督管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这一点上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备的制度体系。建立一套完整的银行指导管理企业的制度体系是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一个根本方法。我国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制度上的科学性和成熟性与外资银行有着比较大的差距,因此,借鉴国外银行先进做法,改革现有信贷管理制度是势在必行的。

4.改革贷款风险管理制度,变侧重贷前测控为全过程监控

目前各行贷款风险意识显着加强,但主要侧重于贷前测控,即重视贷前的信用等级评定和贷款风险度测算,这对于优化贷款投向的确起到了一定的控制作用。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贷前、贷时是效益好的单位,贷后有可能因市场变化或经营管理不善而变成效益差的单位,因而贷款的风险度有可能增大。因此,只重视贷前测控,轻视贷后监控,仍不利于降低贷款风险。只有对贷款进行全过程监控,贷后定期(如分月或分季)和不定期地(如,当单位出现重大变故时)多作信用等级评定、贷款风险度测定和还贷能力测算,并以此作为调整贷款投向、是否采取信贷措施的依据,才有可能较好地防止新的不良贷款的产生。同时,对质押贷款、抵押贷款和保证贷款,贷款银行还应全过程监控质押物、抵押品的保管状况和担保单位的经营管理状况,严防因质押物或抵押品遗失变动、残损变质和因担保单位经营管理不善而引致担保失效。当企业改制或关停并转破时,一定要认真积极主动参与,随时关注,坚决维护银行正当权益,防止企业趁机丢包袱、卸责任,搞“金蝉脱壳”或“过河拆桥”。当贷款出现风险时,一方面要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另一方面要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惩前毖后,“亡羊补牢”。对呆帐贷款进行认定和核销时,一定要追根到底,查出究竟,防止企业通过弄虚作假手段逃废银行债务。

5.完善金融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金融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相关执法部门必须切实起到对行业的监督作用。我国银行业高额的不良贷款无法解决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金融法规的不健全以及执法力度不够,因此必须加强金融法规建设、加大执法力度,给那些企图赖账的企业以警示,切实解决银行业胜诉容易执行困难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华金秋.中国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与不良资产新视点。中国市场出版社,2008

[2]杨凯生.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不良资产处置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9

银行不良贷款的制度成因 篇3

不良贷款的制度解释

不良贷款的成因大致可以分为市场化成因和制度化成因两类。西方发达国家银行的不良贷款大多是由于市场化原因形成的,而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往往是超越市场因素,而具有明显的制度性特征。

首先,经济周期等市场化因素不足以充分说明我国银行业巨额不良贷款的成因。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大部分是制度性原因造成的,这已经成为了理论界的一个共识。根据人民银行的报告,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中,由于计划与行政干预而造成的约占30%,政策上要求国有银行支持国有企业而国有企业违约的约占30%,国家安排的关停并转等结构性调整约占10%,地方干预,包括司法、执法方面对债权人保护不利的约占10%,而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原因形成的不良贷款占全部不良贷款的20%。

其次,国内近年来的研究已经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特殊的制度环境入手,对我国国家银行体系中不良贷款的成因进行了比较独到的分析,这引导我们从制度因素的角度去认识我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问题。

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制度原因是我国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但国内目前对不良贷款制度成因的分析多停留在制度环境和制度基础的层面上,制度作用于不良贷款的具体机制仍然笼罩在理论的“黑箱”中,没有得到比较详尽的分析。本文认为,与不良贷款关系最为直接和密切的制度是信贷市场制度,一切制度因素对不良贷款的作用最终必然通过信贷市场制度发挥效力。

国外的许多研究已经证明了信贷市场上的制度,特别是以监管制度和法律等形式出现的正式制度,对信贷市场运行和不良贷款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我们认为,在不良贷款形成的问题上,信贷市场制度主要从两个层面上产生影响。一是监管部门通过监管制度对银行业进行引导和制约的效果,二是涉及债权人保护的法律条款对银行信贷的保护力度。我国银行业大部分不良贷款的形成是直接缘于这两方面制度的缺陷。

从两个“悖论”看信贷市场的制度缺陷

信贷市场是一个典型的不完全市场,特别是其中的信息不对称现象更是极其显著的,因而容易出现多重的委托——代理问题,并诱发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而银行在信贷市场上也往往表现出有限理性,如果没有政府的介入和监管,很多时候银行的行为将是盲目的。因此,有效的正式制度供给对于信贷市场的健康运行是必不可少的。

我国传统的信贷市场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使得我们的制度设计没有很好的限制银行的有限理性行为,甚至有一些还对银行产生了误导,反而加剧了不良贷款的形成。在旧的《贷款通则》框架下,我国的信贷市场制度片面强调了抵押品的重要性,限制了信用贷款的发放。但近年来国内外的一些研究向我们揭示出的有关不良贷款的两个悖论,正好说明了这种制度设计不但不能有效控制信用风险,反而加深了银行在信贷理念上的认识偏差,使其更深的陷入了“嫌贫爱富”和“非抵押不贷”的误区。

信贷对象的“穷富悖论”。由于信息的不对称,商业银行倾向于采取“理性模仿”行为,表现为信贷资金大量向所谓的优质客户集中。这样所导致的一个结果就是银行往往表现出“嫌贫爱富”的特征。这种现象的出现实际上是源于人们的一种固有信念,即“富人更讲信用”。然而近年来,这种如“常识”一般的观念却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孟加拉国的尤努斯博士完成了一个伟大的经济学证明:“穷人的信用不比富人差!”我们不妨称之为“尤努斯信用悖论”。

“尤努斯信用悖论”可以被看作是对传统经济学理论的颠覆,因为在此之前,主流经济学界的观点是:富人比穷人更讲信用。这个观点在中国尤其流行,“富人总比穷人讲信用,因为富人有财产,要承担风险,所以只能更讲信用;而穷人没有财产,不必承担风险,所以没有信用”。正是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银行才成了一个嫌贫爱富的机构,要么“锦上添花”,要么“釜底抽薪”,绝不会“雪中送炭”。但尤努斯博士用事实推翻了这一理论。尤努斯博士创办的专门服务于“穷人”的格莱珉银行,目前已向639万个贫困人员贷款,其中58%的借款人及其家庭成功脱贫,还贷率高达98.89%,远远高于世界上最优异的商业银行。尤努斯博士认为:穷人由于毫无退路,所以只能更讲信用,而一些富人由于有没有信用都无所谓,反而不太在意信用,而只相信那些“沉甸甸、金灿灿的金子”。

尤努斯博士的发现为商业银行将优化资产质量和建立扶弱机制结合在一起提供了理论基础。但是,现实中的商业银行很少能真正认识到这一点。如果没有政府和监管部门的介入,它们只会继续将主要精力放在争夺所谓的优质客户资源上,从而形成局部的过度竞争,使我国信贷市场的结构化矛盾难以消除。然而这些所谓的优质客户有时候却又正好是不良贷款形成的重要源头(比如大型国有企业)。这样,银行既不能更好的为弱势群体提供金融支持,也失去了开发新的、可信赖的客户资源的机会。

“信贷方式悖论”。信贷市场上还存在着另一个悖论,可称之为“信贷方式悖论”。它同样是商业银行容易陷入的一个怪圈。

近年来,在《贷款通则》等制度的指导下,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越发强调了抵押品的重要性。由于防范风险的需要,信贷人员往往将客户能否提供抵押担保作为能否贷款的重要条件加以审查,甚至形成了贷款审查的“唯抵押论”,从而将一些企业和个人挡在了信贷门槛之外。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固有观念作用的结果。传统观点认为,信贷方式对借款人的约束越强,那么贷款的质量就越有保证。因此,对借款人约束最强的抵押贷款应该是信贷质量的强有力保证。而信用贷款因为没有抵押品的约束,往往被认为是缺乏“保障”的。

但事实上,抵押仅仅是为可以接受的贷款提供一种额外的安全保障,它不能取代借款合同的基本制度安排,也不会改善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和还款能力。真正决定贷款质量的是借款人的信用,抵押贷款的质量并不比没有抵押的信用贷款的质量高。一些事实表明,在信用贷款、保证贷款、抵押贷款、质押贷款和票据贴现五种方式中,抵押贷款对借款人的约束力最强,信用贷款對借款人的约束力最弱。但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有的地方抵押贷款的贷款质量反而最差,而信用贷款的贷款质量却远高于抵押贷款,有的年份甚至超过了质押贷款和保证贷款,仅次于票据贴现。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信用贷款的准入门槛提高,客户资质优良,使信用贷款的质量较好。而抵押贷款的抵押权难以完全实现,导致抵押贷款的质量最差。

但由于我国传统的信贷市场制度重视抵押贷款,限制信用贷款,致使银行难以走出“逢贷必抵(押)”的迷思。而且这个悖论还对前一个悖论起到了强化作用。因为只有“富人”才有资产可抵押,所以本来就笃信富人有信用的银行只可能更加“嫌贫爱富”。但这样将会给银行带来更多的不良贷款。当然,信贷制度的缺陷还可能从其他渠道加剧不良贷款的形成。比如债权人保护制度的残缺使企业可以机会主义的利用这种制度缺陷,从而拖欠贷款;又如贷款风险分类不够科学,从而制约了银行风险控制能力的提高;再如不良贷款管理方面缺少正规的制度安排,也使得对不良贷款存量的经营缺乏制度保障。

信贷市场制度对不良贷款的制约机制

信贷市场高效率运行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就是贷款人对借款人的筛选和监督是低成本的。但同时银行的有限理性、外在环境的不确定性和信息的不对称性充分说明信贷市场是不完全的市场。而信贷合约也是一种典型的不完全合约,无法有效保证信贷交易的高效率与低成本。政府作为管理部门有必要通过有效的制度安排对银行和借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情况和银行的有限理性行为进行干预与管理,以控制信贷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保证信贷市场安全性与赢利性的有机结合。这对控制不良贷款的形成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信贷市场制度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具有控制作用。在信贷市场上,由于信息的获得必须付出成本,同时银行不可能了解所有信贷项目的风险程度信息,只能依照市场上所有借款人提供的相关信息进行利率水平选择。这样,在信贷合约签订前,低风险低收益的信贷项目由于借贷成本高于预期水平被逐出信贷市场,高风险的信贷项目由于其高收益性而留在市场,信贷市场整体风险提高,形成逆向选择。而在信贷合约签订后,银行同样难以获取有关信贷资金具体使用情况的充分信息,无法对企业不按合同约定进行投资或者在投资获利后不按时归还贷款本息等违反合同约定的行为进行有效的事后监督,形成道德风险。在信贷市场上,信贷市场制度的基础功能就是保证信贷市场上信息的高效、正确传递,为银行的信贷决策提供依据,使其能在贷前对借款人信息进行全面了解、分析,在贷后对贷款资金真实流向进行合理监督、管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进行控制,制约不良贷款的形成。

信贷市场制度对银行内部“委托——代理”冲突具有缓解作用。在法人产权制度安排下,银行产权分离为所有权和经营权。这就形成了银行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由于委托人和代理人在信息对称性方面存在不一致,银行机构内部必然会产生“委托——代理”冲突。根据西方经济学理论,银行经营者作为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具有高风险、高收益信贷投向的偏好。同时,由于银行所有者与经营者在信贷市场信息方面的不对称性,银行所有者无法对银行经营者的机会主义信贷行为进行有效监督与控制,导致信贷市场上的低风险信贷项目无法得到信贷支持,高风险的信贷项目受宠,加剧信贷市场风险。银行内部所有者与经营者的“委托——代理”冲突理论进一步解释了信贷市场的逆向选择。信贷市场制度的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控险功能。通过对银行经营者信贷行为的选择集合进行界定和限制,减少信贷交易活动中的不确定性,抑制其经济人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从而缓解“委托——代理”冲突,降低不良贷款形成的可能性。

信贷市场制度对银行的“理性模仿”行为具有抑制作用。在银行无法准确了解借款人相关信息或必须付出巨大成本的前提下,银行偏向采取“理性模仿”行为,表现为信贷资金向大型优质客户集中,如上市公司或垄断行业等。就单个银行来说,信贷资金向大型优质客户集中,体现其追求利润最大化原则,是一种理性行为。但集体化的理性模仿造成信贷资金过于集中,给信贷客户带来巨大的债务压力,带来隐性信贷风险,大量银行被卷入信贷风险,形成市场性风险。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冲突,最终演变成为集体的非理性。况且,正如前面在“两个悖论”部分中分析的,所谓优质客户未必真的是更讲信用的。此时,银行“理性模仿”行为的负面效应就更加明显。而信贷市场制度具有约束功能,可以通过抑制信贷活动中银行的盲目跟风行为,避免信贷资金的过度集中,防止了“垒大户”等情况发生。这样既有效提高信贷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也防止了不良贷款的集中产生。

信贷市场的制度设计

我国的银行业监管部门在设计更加完善的信贷市场制度,实现制度的有效供给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信贷市场制度对不良贷款形成的制约力度还比较有限。因此,在信贷市场制度的设计和供给方面,监管部门还需要做出更多的改进。这里,我们针对信贷市场的制度设计提出“废”、“立”、“纂”三条建议,并认为在强调制度设计的同时也要注意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廢”,即废止原有的一些不合理的制度设计。特别是要从根本上改变“非抵押不贷”的理念。对“穷富悖论”和“信贷方式悖论”的分析告诉我们,传统的以资产抵押为保障的授信方式无法有效的防范信用风险,反而可能成为不良贷款产生的诱因。而且这样的信贷理念还会加剧信贷市场上的“麦克米伦缺欠”现象,即弱势群体在金融资源的配置中的地位更加边缘化。因此,我们必须废止原有的片面强调抵押的信贷市场制度。《贷款通则》也可能面对进一步的修改,甚至也可以考虑将其废止。

“立”,即建立更符合信贷市场要求的制度。这里我们要重点指出建立“后信贷制度”的必要性。所谓“后信贷制度”就是对不良贷款的处置制度。目前对于资产管理公司经营不良贷款的方式,国家还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可以说我国的“后信贷制度”供给仍然存在缺失。所以,我们建议用正式的制度安排对不良贷款的处理给予保障。

“纂”,即对现有的信贷市场制度进行整理和编纂。近年来,我国的信贷市场制度供给有了加速的趋势,但制度的推出相对零散,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也不易于基层部门和被监管对象理解和操作。因此,现有的制度仍需要进一步的整合。另外,我们所说的“纂”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收集,而是还包括了继承发展之意。我们建议将现有的信贷市场制度整理成一部“信贷法典”,并通过对法典的整理,进一步确立统一的制度设计理念,以利于今后制度供给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在强调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同时,还应该重视提高执行力。执行力是一个重要的管理学概念,是指执行并实现既定战略目标的能力。科学的制度设计只有通过高效的执行才能真正充分地发挥作用。管理学认为,要提高一个组织的执行力,应该从该组织的目标系统、动力系统、信息系统、结构系统、路径系统和技能系统等六个方面入手,这六个系统的合理构建自然会带来执行力的提高。我们认为对监管部门而言,提高信贷市场制度的执行力最终应该被归结到监管绩效的改进上来。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定价模型的研究 篇4

1缺乏不良贷款定价体系的危害

目前,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不良贷款定价办法, 使我国不良贷款处置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 具体如下:

1.1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不良贷款定价办法、标准, 银行在处置不良贷款时, 只能依照本机构的一些内部规章制度, 结合实际情况, 确定不良贷款处置价格, 这样, 就会出现不同的机构处置同一企业不良贷款时价格不一的问题。

1.2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不良贷款定价体系, 在不良贷款实施以物抵债、资产处置时, 尽管形式上可以通过中介机构的合法评估确定不良贷款价格, 但这种估价结果往往掺杂了诸多的主观因素, 甚至可能低估资产价值。

1.3在企业发生分立、兼并等改制行为时, 由于缺乏不良贷款定价体系, 无法确定不良贷款的现值, 只能要求企业以不良贷款的帐面值按承接资产的比例承接相应贷款, 但这种价格实际上是背离了市场规律, 企业无力接受, 致使许多企业的改制搁浅或形成逃废债。上述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不良贷款仅能通过账面值予以体现, 其市场现值难以有效传递给投资者。因此, 当前急需对不良贷款建立一套科学、完整的定价体系, 以加速不良贷款处置步伐。

2不良贷款定价的一个简单模型

不良贷款定价主要是指在科学评估企业资产价值的基础上, 通过对企业的现有资产状况、持续经营能力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科学分析, 并兼顾保证单位和其他债务责任关联方的偿债能力, 从而客观、公正地确定不良贷款的公允价值的测算方法。由于不良贷款的处置涉及银行、企业及企业职工等各方利益, 各方都会站在不同的角度维护各自的局部利益, 这使得不良贷款的处置纷繁复杂, 因此, 不良贷款的定价不仅要反映不良贷款具有的特性, 更要与不良贷款的存在环境相结合, 进行统筹考虑。

实际工作中, 根据不同债务企业的实际情况主要有假设清算法、收益偿债法和信用评价法等三种方法对企业不良贷款进行测算。但由于信用评价法根据信用等级状况和贷款形态计算被评估债权的风险度, 在此基础上计算被评估债权的折扣率和可收回金额, 外部环境和企业经营情况具有易变性, 通过信用评价法测算出来的不良贷款价值比较模糊、笼统, 难以作为不良贷款处置时的参考依据。而收益偿债法是依据企业近几年来的经营和财务状况, 考虑行业、产品、市场、企业管理等因素的影响, 对企业未来一定年限内的经营收益和生产经营成本进行合理预测分析, 考察企业以未来收益的一定比例偿还被评估债权的能力, 这种方法实质上可以转换成通过将企业在未来阶段发生的现金流量折算成现值再加总的方法形成企业资产的价值。故可通过将收益现值法与假设清算法进行整合, 得出不良贷款定价模型。

2.1企业资产现值测算

企业的资产现值测算本质上是根据企业资产未来产生的现金收入进行折现。根据目前情况, 我们认为, 对不同信用等级的企业可以采取如下不同的测算方法得到企业资产现值A:

2.1.1银行信用等级BBB级 (含) 以上企业可以用现金流量法将企业在未来阶段发生的现金收入折算成现值再加总的方法形成企业资产总的价值。

2.1.2银行信用等级BB级 (含) 以下企业可以用资产市值法将企业目前各项资产的评估值加总形成企业总资产值。

2.2不良贷款定价模型

由于不良贷款主要取决于在现在或未来实现这项债权时金融机构能够取得的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和土地使用权等资产的价值, 即取决于如下两种情况: (1) 当前借款人是否有用以偿还贷款的资产、担保人代为偿还贷款的能力、贷款抵押物价值以及必须扣除变现或过户的费用; (2) 未来借款人或担保人的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状况是否能够改善, 贷款抵押物增值或贬值趋势, 以及其他的内部和外部因素。又因为企业的分立、出售、兼并等改制行为和企业破产本质上都是将企业的有效资产按照企业、投资方、债权人、职工等各方利益博弈结果和债务性质进行再分配的过程。因此, 依照《企业破产法》等法律、法规, 可以通过模拟破产清算的方式对企业不良贷款进行现值测算。由于企业的资产变现的分配顺序为:抵押债务、拖欠职工费用、企业拖欠税款、偿付一般债务。根据上述清偿顺序, 设V为不良贷款现值, A为企业资产总值, Am企业抵押资产评估值, F为拖欠职工费用, Fa为安置职工费用, T为企业拖欠税金, D为企业外部总负债, D1为企业占用本金融机构贷款本息, Am1为企业抵押给本金融机构资产的评估值, Va为追索保证单位受偿额, Vb为追索第三人抵押受偿额, Vc为企业关联方等其他受偿额, 得出如下不良贷款定价模型:

其中:α为企业资产变现后剔除各项税、费的变现系数;β为企业资产变现系数;γ为企业职工安置费系数。0≤α, β, γ≤1。

特别的, 如果企业的债务全部是一般债务, 且企业不拖欠职工费用和税金、不支付职工安置费用, 不考虑其他担保和其他受偿的情况下, 公式会简化为:

该企业的贷款本息受偿率为:αβD1 (A/D) /D1=αβ (A/D)

即这种情况下, 企业的贷款受偿率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成反比, 与企业的资产变现率成正比。

2.3模型的实现

该模型基于EXCEL和VBA平台进行了实施, 通过该系统的实施, 实现了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批量测算, 从而为商业银行打包处置不良贷款提供了参考依据, 并大大提高了不良贷款定价和处置效率。

3关于建立不良贷款定价体系建议

3.1建议尽快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不良贷款定价体系, 通过对影响不良贷款的有关数据进行采集, 根据不良贷款定价体系, 得到不良贷款现价, 以此现价作为参考价格, 商业银行可在一定的参考价格幅度 (10%或20%) 内处置该不良贷款, 从而为商业银行自主处置不良贷款提供参考依据。

3.2鼓励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风险基金合作, 通过运用企业整合、企业分拆等方式提高不良贷款受偿率, 并对高于参考价格部分给予适当的奖励。

3.3组织有关人员, 通过运用金融工程等最新的知识、理论和技术, 对不良贷款定价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 不断充实、完善不良贷款定价体系, 使之更趋科学、合理。

参考文献

[1]刘军平.关于四种不良贷款定价模型的比较分析[J].西安社会科学, 2009 (4) :100-101.

[2]王东浩, 张秋生, 杨晓光.基于资产管理公司的不良资产的模型定价框架[J].生产力研究, 2010, (12) :265-266.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5

A:资产业务的创新 B:负债业务的创新 C:中间业务的创新 D不记得了。。

答案选择:A 资产业务的创新(书上146页)

2当中央银行开始实行新政策后,金融部门对政策措施所作的反映需要耗费一定的时间,这属于?

A:外部时滞 B:内部时滞 C:认识时滞 D:决策时滞

答案选择:A 外部时滞(书上233页)

3下面哪些债券工具是成反比的?

A:流动性与风险性 B:流动性与收益性 C:期限性与流动性 D:期限性与风险性

答案选:c,期限越长,流动性越差!

4下面哪些是商业银行的“祖鼻”

A:。。B 英国的英格兰银行 C:。。D:。。

答案就是选:B 英国

5面值为100元的债券,注明年利息为5元,期限10年,规定每年年末支付利息,到期一次还本,假设某投资者某年年初以90元购人,持有2年以后以98元卖出,其实际收

益率是(10%)。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6

【关键词】不良贷款率  宏观经济因素  商业银行  对策建议

一、引言

金融危机对我国宏观经济波动带来较大冲击,客观上要求我国商业银行更加重视宏观经济波动可能造成的不利影响。另外,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资产规模巨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随着世界金融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日益突显。商业银行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稳健性关乎着国民经济发展的命脉,一旦商业银行出现信用危机,将会对我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造成致命打击,而不良贷款是商业银行信用风险主要的衡量指标之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规模正在加速扩大,同时也面临着巨额资金消耗的风险,这不仅严重影响到了我国商业银行的健康发展,同时还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带来巨大的负面效应。因此,巨额不良贷款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和金融改革过程中必须面对的严峻问题。

二、相关文献研究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经济生活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而银行作为金融业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保证金融业健康、稳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外诸多学者、政府机构和银行家都对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并对不良贷款的成因、解决对策进行论证。

(一)国外文献综述

Olaniyan(2000)[1]研究发现:通货膨胀是衡量宏观经济波动的重要指标,政府应采取有效措施抑制通货膨胀。Christopher和Bamidele(2009)[2]的运用五个指标对宏观经济波动加以反映,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这些宏观指标的波动来调整其信贷政策。Bnrros C.P.,Managi S.[3]

等(2012)把不良贷款作为商业银行效率考察的因素之一,测算了银行业技术效率和生产率的变动情况。

(二)国内文献综述

在我国,间接融资处于核心地位。银行信贷之所以特殊性,体现在银行不仅影响宏观经济的运行,另一方面还是宏观经济运行的结果。近些年,随着我国商业银行信贷市场化程度的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宏观经济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之间的关系做了一系列探索性的研究。

王光伟、童元松[4]通过选取2005~2013年季度数据,通过统计描述分析、多元回归法等计量方法,对影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具体因素进行了深入研究。谢冰(2009)[5]通过收集2004年1季度~2009年1季度的数据,运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了宏观经济因素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李思慧,颜向农(2007)[6]从宏观角度来分析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对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指标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岳蓓蓓、郑循刚(2011)[7]通过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进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经济增长与不良贷款率波动的VAR模型,得出经济增长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之间的相关性结论。

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相关理论

(一)信用论

“金融活动本质上是一种信用过程,而经济中存在着多种不确定性因素,如汇率、利率、价格等经济变量,当其实际值与人们的预期水平不一致时,借款人就会遭受不同程度的损失,当这种损失累计到一定程度,借款人就可能出现违约,从而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的出现。由于银行内部期限错配原因的存在,不良贷款成为了银行经营过程中的必然产物。信用使得借贷双方有了资金的融通与往来,然而信用并不是单一存在的,其往往是作为国民经济中各部分相互依存、共谋发展的网络中连接的形式,因此无论信用状况如何,企业或者银行都会受到影响而陷入信用混乱的局面之中。所以,由于信用具有的依存性,如果出现银行内部贷款资金使用和偿还时间上的分离,就可能引起不良贷款的发生。与此同时,信用的依存性和广泛连锁性引发的连锁违约也会导致银行业出现不良贷款的规模不断扩大[8]。

(二)不良资产证券化

不良资产证券化(NPAS)包括不良贷款(NPL)、准履约贷款(SPL)、重组贷款、不良债券和抵债资产的证券。就其含义而言,不良资产证券化就是资产拥有者将一部分流动性较差的资产经过一定的组合,使这组资产具有比较稳定的现金流,再经过提高信用,从而转换为在金融市场上流动的证券的一项技术和过程。不良资产证券化是处理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较好方法。商业银行将不良贷款剥离给资产管理公司,由资产管理公司将不良资产证券化,这种做法有利于降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水平,减少了相应的成本。不良贷款证券化是商业银行降低自身不良贷款率水平的显著方式,商业银行应提高不良贷款证券化进程。

四、我国不良贷款现状及其产生因素分析

不良贷款率是我国监管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不良贷款是非正常贷款或还款环节存在问题的贷款,主要是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自2002年我国全面实行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五大类:正常类贷款、关注类贷款、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损失类贷款。其中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类贷款、可疑类贷款和损失类贷款。不良贷款之所以恶性循环,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银行自身的经营存在很大问题。对贷款项目不负责、对企业偿还能力、贷款运行质量没有仔细探究,贷款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都是产生不良贷款的重要因素,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存在不良贷款的潜在危机。信用风险是银行系统性风险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良贷款率的上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银行业信用风险的积累,通过分析不良贷款率对银行业的影响,引导商业银行采取有效的手段应对不良贷款率对商业银行带来的影响,从而控制银行业的信用风险和系统性风险。

商业银行在运作过程中,不良贷款的出现是不可避免的,而且企业经营决策失误、经济周期下的资源错配都会一定程度上产生不良贷款。但不良贷款的大小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国际警戒线一般定为10%左右,中国的监管标准要求其不超过15%。银行产生不良贷款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首先,在早期,我国银行形成不良贷款的主要原因是各级政府行政干预和向国有企业提供大规模的政策性贷款,而随着经济发展,我们认为现阶段和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完善,同时受经济下行周期的影响,我们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仍将保持快速增长。

其次,在商业银行贷款中,商业银行需要对贷款人和担保人的贷款资金和偿还能力进行审查,并对贷款人的贷款去向进行跟踪,但在实际的贷款过程中,个人或企业为获得贷款,可能会存在一定程度的虚报,而银行并不能对个人或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完全的了解,从而导致商业银行和贷款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

最后,当前我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够完善,各个信用体系之间还没有建立良好的信息体系,这就导致商业银行在对个人或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不能充分评估其可依赖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可能导致不良贷款的产生。

五、政策建议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特殊的金融行业,其稳定性至关重要,而不良贷款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重要指标一直受到人们的高度关注,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较多,容易受经济政策,利率变化,贷款集中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不良贷款率的影响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防范建议:

第一、加强宏观经济波动的风险控制,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应加强管制各商业银行的贷款五级分类,特别是不良贷款的情况,及时合理地处理存量不良资产的进程,关注国家及监管机构发布的经济政策。减少宏观经济波动对银行业不良贷款造成的系统性风险,督促商业银行风险内控制度改善,增强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为国民经济的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金融服务环境。

第二、深入推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建立有前瞻性的风险监管体制,积极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产权制度,加强风险预测。完善银行内部激励和竞争制度。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准备制度,提供银行自身的抗风险能力。通过建立足够的风险准备金制度,以防止不良贷款的发生给商业银行带来的持续性影响。另外,还需要加强信贷资金的审批力度,不能为了保持持续增长的信贷量,一味地扩大贷款量而不注重信贷项目的当前风险和潜在风险。商业银行应完善不良贷款的经营模式,优化内部控制,针对不良贷款建立管理体系以对其进行适度的管控。

第三、加强对社会信用体系和银行业的监管,完善我国的信用环境,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奠定基础,此外还需建立信用信息管理系统,完善失信的处罚机制,加强政府对信用体系的监督与管理,打造信用环境。监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措施,全面完善商业银行的监管制度和体系。创造法律环境,进行强制性的约束。企业的信用等级、投融资能力、经营管理能力、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率等问题都将是商业银行着重考虑的问题,所以银行在选择发放企业之前,均要对企业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谨慎防范风险。这样不仅能从本质上改善银行的不良贷款状况,还会减少新增贷款中不良贷款量,进一步增加了银行经营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第四、保持经济稳定发展,加强对宏观经济的研究。保持健康稳定、平稳发展的宏观经济环境有助于银行系统的稳定,可以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政策制定部门应关注资产价格波动

情况,防止泡沫的形成与破裂。因此准确把握宏观经济走势。密切关注反映宏观经济波动的指标,特别是那些能够提前反映宏观经济走势的指标,将会对商业银行下一步的信贷政策提供指引。另外还需要加大对宏观经济形势以及国家政策的研究,要建立能够针对宏观经济波动提前反应的机制,加强宏观经济运行和国家政策分析。

第五、城市商业银行要扩大自身的规模,提高总资产,通过银行相对规模的增加来加强抵御风险的能力。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入,按照市场规律合理配置自己的资金,提高自身总资产收益。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加强地方政府融资的市场约束,避免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风险,从而避免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在利率市场化情况下要加强监管,因为银行可能会由于利润空间的下降寻求更大的风险投资,增加了不良贷款率。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需要把握好改革的节奏和力度,保持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避免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产生冲击,导致银行不良贷款风险的增加。所以,在新的金融环境与监管环境下探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及影响因素,不仅给不良贷款的控制以及存量的处置提供了解决思路,而且也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第六、加快金融创新,我国商业银行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增强适应宏观经济周期变化的竞争能力,要不断进行金融创新探索出适应我国情况的新产品、新工具,从而更好的适应经济的波动。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取决于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总额和贷款余额的总额。当同一家银行随着时间的推移,不良资产率降低并不一定是该银行不良贷款减少,也有可能是该家商业银行增加贷款的发放量,虽然不良贷款总额没有变化甚至增加,但表现出来的不良贷款率却是降低的。所以商业银行应该真正实现自身不良贷款率的降低。要降低不良贷款的总额,争取发放优质贷款,使商业银行在盈利的水平上保持最小的信贷风险,提高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Olaniyan,O.The Effects of Instability on A ggregate Investment in Nigerria [J]The Nigerian Journal of Social and Economic Studies,2000,42(1):23-26.

[2]Christoper,S.and Bamidele,I.The Impact of Macroeconomic Instability on the Banking Sector Lending Behavior in Nigeria,Journal of Money [J]. Investment and Banking,2009(7):88-100.

[3]Bnrros C.P.,Managi S,Matousek R.The technical efficiencyof the Japanese banks:Non—radial directional performance meas-with undesirable

[4]王光伟.童元松.WANG Guang-wei.TONG Yuan-song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2005~2013年宏观季度数据的实证分析[期刊论文]-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3).

[5]谢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9(6):22-25.

[6]李思慧,颜向农.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因素相关性实证分析[J].行分析,2007(08):45-46.

[7]岳蓓蓓,郑循刚.经济增长与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波动的VAR模型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1):28-31.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分析 篇7

不良贷款指借款人未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或已有迹象表明借款人不可能按原定的贷款协议按时偿还商业银行的贷款本息而形成的贷款。通俗意义上讲是指非正常贷款或有问题贷款。根据2002年我国全面实行的贷款五级分类制度,可将银行信贷资产分为正常,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而不良贷款主要指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

虽然在一定时间内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及不良贷款率都有明显程度的下降,但自2011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却又缓慢上涨,而且仍然占有很大的绝对额,因此能否控制好不良贷款关系着银行自身的发展大计,也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因此建立相关联的预防体系来科学地度量和管理不良贷款就显得尤为必要。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一)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展现状

表1第二列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2006年-2014年8年间,不良贷款余额及不良贷款率占比,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从2007年过渡到2008年时有大幅度下降,但在2012年以后其数额又开始缓慢增加,因此对不良贷款的防范和控制工作就显得极为必要和关键。表一第三列则反映了我国商业银行2006年-2014年8年间,不良贷款率的变化走势,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从2007年过渡到2008年时有大幅度下降,自2010年以后,逐年平稳有小幅度变动,总体下降趋势并不十分显著。(见表2)

表2反映了2014年第一季度末我国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其中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数额最大,在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中所占比重也最高,严重影响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更阻碍了银行业的改革。

(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

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十分复杂,包含着许多因素。

1、从商业银行内部来看

(1)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不得当。因为银行的主要业务是面向社会大众收发存贷款,发行债券等。一些银行为了达到吸收企业大量流动资金的存放目的,会调用各种社会关系,这种由于“人情债”产生的贷款,通常情况下会导致银行忽视了该企业的还款能力,从而影响银行的贷款决策。另一方面,一旦该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问题,无法按时还款,银行也会有所顾虑碍于情面,使得贷款追讨变得更加困难,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

(2)业务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不高。作为一名具备基本职业道德素养的信贷人员,除了应该掌握相关的金融,法律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对待工作严谨认真,为人诚实,在工作中不弄虚作假。但目前在我国商业银行的业务服务中还存在着某些不良现象,如在放贷时不科学的决策,平时对贷款不能施以及时有效的管理等。

(3)银行自身体制存在缺陷,由于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存在缺陷,当受到某些政府行为的影响时,如虽然政府帮助企业在商业银行中取得了国家信用担保,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会令商业银行在主观上对贷款不敏感,再加上其自身内部控制的不完善,使得商业银行的贷款风险不能够被很好的控制。

(4)商业银行的防范措施不够。由于商业银行对不同贷款分类评估缺乏明确的定量标准,造成贷款的不规范化,使得贷款随意发放,由此产生不良贷款。同时由于商业银行对贷款的管理力度很弱,贷款内容不能够全面准确反映贷款信息,在无法掌握企业真实有效的经营管理状况下,贷款就会产生巨大的风险。

2、从商业银行外部来看

(1)企业的亏损。自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有企业出现逐年亏损的状况,而随着经济体制不断的改革,企业的资金来源由原来的政府财政补贴转变成主要依赖贷款,由此引发了企业资金来源单一,对商业银行日渐依赖,同时商业银行又在不断向企业放款,但由于企业已经不能提供质量良好的资金链,由此产生不良贷款。

(2)企业的信用观念不强。经营亏损在全国大部分的企业中都存在,并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一些共同特征如经营性负债过多,需要挪用的资金数额较大,需要处理的流动资金较多等。在这种情况下,某些企业盲目负债,不考虑自身是否有能力偿还数额巨大的债务。

(3)金融法律法规不完善。正是因为缺乏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来具体有效的约束金融违法犯罪行为,加之背后的执法力度松散,才使得社会人对金融法律法规缺乏具体可感的概念,从而严重影响了贷款的质量与数量。

(4)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一些地区的当地政府会对银行发放银行不得不贷的某些款项,如扶贫贷款,救济贷款等,这些贷款在一定程度上都会使银行不良贷款的比例增加。

三、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思路

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实证研究中,需要尽可能多的考虑各种可能因素,事实上变量的增加对分析问题既有好处也有坏处,一方面增加变量可以使对问题的分析更加全面,另一方面更多的变量意味着变量间可能存在的多重共线性也会随之增加,因此需要先对所有考虑到的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诊断,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提取其中的主成分来达到消除多重共线性,减少变量的目的。再利用提取到的主成分作为新的自变量,带入到回归方程中,重新拟合回归方程,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二)变量选择和数据来源

宏观经济指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总体的经济指标,能够用来反映经济活动结果的一系列数据和比例关系,本文选取国内生产总值,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进出口总额,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M2)这6个因素作为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影响因素,其中不良贷款余额可从中国银监会的官网查得,其他解释变量均来自《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国家统计局官方网站。令Y为不良贷款,X1为国内生产总值,X2为社会消费品零售额,X3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X4为进出口总额,X5为财政收入,X6为货币供应量。

据此建立多元线性回归的模型:(见表3)

(三)相关性分析

(见表4)

(四)共线性诊断

(见表5)因为该模型中自变量的个数较多,并且由相关系数矩阵表及VIF(方差膨胀因子)也可以看出自变量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在这种情况下建立模型时就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多重共线性,而这种共线性又会影响到最小二乘估计,因此这里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达到消除多重共线性的目的,再重新建立回归方程。

(五)主成分回归建模

进行KMO检验和巴特利(Bartlett)球度检验,可知KM0=0.57>0.5,巴特利(Bartlett)值也比较大,p值等于0.000,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运用SPSS对自变量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见表6)

主成分累积方差,根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可提取两个因子作为公共因子并用F来表示,其中因素1的特征值为4.671,方差累计贡献率为77.858%,因素2的特征值为1.008,方差累计贡献率为94.657%,说明该主成分包含了全部指标具体信息,由于前两个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高达94.657%,故取前两个主成分。同时由碎石图输出结果可知,成分1和2陡峭且包含变量的大部分信息,从3开始逐渐进入平台。

接下来,将提取的成分矩阵输出,成分矩阵反映的是公因子F1,F2与原始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且取得的绝对值越大,就代表其与原始变量联系的紧密程度就越高。输出的公因子1几乎与6个解释变量都正相关(且相关系数很大)。前面提取的两个公因子是大而全的“综合因子“,继续通过因子的旋转来获得更为合理的公因子解释。(见表7)

由表7,我们可以写出公因子的表达式(用F1、F2代表两个公因子,X1~X6分别代表原始变量):F1=-0.309*X1+0.203*X2+0.006*X3+0.192*X4+0.457*X5+0.281*X6

同理可得:F2=0.698*X1+0.069*X2+0.332*X3+0.088*X4-0.365*X5-0.046*X6

(其中的F1,F2不再是原始变量)

通过对宏观经济因子F1,F2拟合关于因变量不良贷款Y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时,发现F2的模型拟合效果较好,继续使用F2可知Y与X的相关关系中,X1,X5,X6前面的系数为负,说明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的降低对不良贷款的减少都存在促进作用,其中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影响程度较大的是财政收入和货币供应量。所以能够使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降低得方法是通过提高国内生产总值或者增加货币供应量(M2)。

四、解决不良贷款的对策

1政府应该加强对国家宏观经济的总体调控,对宏观经济情况多总结分析,以建立应对宏观经济变化的应变机制,避免由于宏观经济数量的变动给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带来的不利影响。

2加强对银行业的监管,政府部门积极引导,加强对信用体系的管理与监督,努力打造良好的信用环境,为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监管打下基础。同时将现代化的监测手段运用于对银行的全面监督,引导银行业健康稳健的发展。

3优化完善不良贷款的经营模式,建立不良贷款管理体系来进行适度的管控。同时也应该注重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及时思考自身的经营发展模式是否存在缺陷,特别是在不良贷款方面,应该对贷款的盲目扩大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和规避。

4.提升业务服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加强对业务服务人员的培训力度,为业务服务人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创造机会,使其可以互相学习,积累经验。同时也可以实行轮岗制,加强业务服务岗位的流动性,使在职人员感到危机感,从而加强自身学习。

4提高对不良贷款的认识,能够做到正确看待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不要因为过分关注眼前业绩而忽视长远发展,只有做到从思想上正确认识不良贷款,高度重视不良贷款问题,才能实现对不良贷款的有效控制。

参考文献

[1]李洪江.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分析[M].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2011:122-154.

[2]胡冰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管理的理论与实践[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102-110.

[3]梁秋霞.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2(28):69-74.

[4]谢冰.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宏观经济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与保险.2009(30):22-25.

[5]李思慧.颜向农.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与宏观经济因素相关性实证分析[J].时代金融.2007.(8):44-46.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办法 篇8

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 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 在银行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 正逐步影响着银行业的健康发展, 阻碍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内因也有外因。这就强调国有商业银行需要立足于形成原因, 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解决银行不良贷款这一问题。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 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有经营管理不当的原因, 也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但究其根源, 是经济体制改革不完善, 与市场经济发展向矛盾。具体而言, 主要有如下的内外因素所致。

(一) 内部原因

1.商业银行自身内控机制不完善, 在自我约束、内审等方面, 缺乏切实有力的约束力和手段。

2.银行存在不同程度的违规经营, 以躲避央行的严厉监管。

3.银行缺乏完善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制度及风险防范机制, 致使银行难以确保贷款的安全性。

4.银行在“趋利”的天性引导下, 过于追求高额利益、信贷投向过于集中, 进而在行为上与安全的经营原则相违背。

(二) 外部原因

1.银行在经营发展的过程中, 由于经营管理不当, 进而导致银行出现效益下滑的问题。

2.银行负债及信用观念淡薄, 在思想行为上存在过失。

3.政府的干预力度过于频繁, 不良贷款呈现上升的趋势。

4.我国金融法规不完善, 违法成本低, 进而滋生了银行这一行为的产生。

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办法

从近几年我国四大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增长情况 (见表1) 来看, 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正处于逐步下降的趋势。这说明, 在近几年的狠抓落实中, 实施了诸多有效的解决办法, 对国有商业不良贷款行为进行了治理。对此, 笔者认为, 当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进一步解决, 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 妥善处置银行不良贷款, 实现有效的信贷资产风险管理

1.建立完善的贷款及授信制度, 强化贷款风险的有效控制。

商业银行需要针对客观环境的变化, 全面而有效地分析, 进而把握好资金投向及投量的变化趋势, 做到应时而动。做到贷款的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的风险控制, 在银行贷款发放之前, 需要对贷款企业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及判断, 将贷款可能产生的风险减低至最小。并且, 相关的审查工作也要落实开展, 依托完善的审查制度, 及时发现贷款存在的问题, 最大限度地避免银行不良贷款的产生。

2.建立风险分散及救助机制, 强化贷款风险的有效处置。

其实, 贷款风险是客观存在的, 如何分散风险, 并形成良好的救助机制, 是减少风险影响的重要基础。所以, 基于银行发展的需求, 建立完善的风险分散及救助机制, 合理控制贷款风险所形成的影响力。同时, 限制贷款过于集中的问题, 也就是合理分散贷款比重, 以达到对贷款风险的分散, 进而避免贷款集中程度过高。

(二) 有效清除不贷款根源, 逐步建立完善的新市场机制

体制问题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发生的根源, 所以根源的清除在于如何构建完善的体制, 以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当前, 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 建立完善的新市场机制, 以强化以市场控制及约束为导向的改革趋势, 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发展需求。与此同时, 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经营管理机制等, 需要进行合理的调节, 以形成更具有作用力的新的市场机制。

(三) 优化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结构, 提高银行信贷质量

基于当前银行业的发展水平, 优化信贷结构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重要内容。就拿中国农业银行为例, 如表2所示, 是农业银行2012年按行业划分的公司类不良贷款结构。从中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农业银行的信贷结构相对比较集中, 且大多数为传统行业、抵御风险能力弱。所以, 商业银行应优化信贷资源配置, 将信贷市场投放到更加广阔的前景之中, 如电信、交通等领域, 且不宜过于集中;对于发展前景开阔的中小企业, 也要适当向其倾斜。当然, 在信贷的过程中, 贷款的集中度不宜过高, 要合理的实现大小额度贷款的比例。并且, 银行为了自身的发展需求, 应积极拓展和创新传统贷款业务, 在发展传统贷款业务的同时, 积极向汽车购置、住房购买等领域发展, 提高银行信贷的质量。

(四) 减少政府的信贷干预, 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干预也是造成当前不良信贷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 减少政府的信贷行为干预, 对于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商业银行的运行过程中, 应强化银行的独立性, 减少外部力量的干预。政府在其中更多的是提供完善的法律及政策支持, 为商业银行的信贷提供良好的信用环境。此外, 针对市场经济的发展, 及时修改相关的规定, 提高银行的风险抵御能力, 适应发展的需求。

三、结束语

解决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 是当前深化金融结构改革的重要内容。而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是多方因素下的结果, 为问题的解决带来较大的苦难。所以, 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作, 需要针对问题的根源, 切实采取有效的措施, 完善相关制度、健全相关法律, 积极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提高商业银行的信贷危机能力, 确保国有商业银行又好又快发展。

摘要:金融系统的稳定发展是我国政府宏观政策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首先基于内外因素, 分析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 并基于此, 阐述了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解决办法, 以维护国有银行的健康发展。本文旨在强化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认识, 并为今后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资料。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曾燕.基于统计分析方法的商业银行不良贷款问题浅析[J].商, 2013 (06) .

[2]李长松.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增长的成因及对策[J].北方经贸, 2013 (05) .

[3]单松.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 2013 (02) .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9

一直以来,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清收、化解问题始终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2015年12月末,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已达12744亿元,比年初增加4318亿元,为去年全年增量的172.3%;不良贷款率1.67%,较年初上升0.42个百分点。银行业靓丽业绩背后的金融风险逐渐暴露,其面临的形势更加险峻。

由此,对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变化趋势进行分析,探寻其形成原因,找寻解决的对策,对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我国银行业走出当前的困顿局势。

2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呈明显“双升”态势。截至2015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12744亿元,增量已远超2014年全年的增量,几乎接近2倍。而不良贷款率也从2014年第一季度的1.04%上升到2015年四季度的1.67%,增幅明显。由此而言,2014年是商业银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1]

2.1 贷款五级分类分析

全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从2012年第一季度开始呈上升趋势。其中次级类不良贷款率自2013年第三季度开始明显增长,至2015年第四季度,次级类不良贷款已占到贷款总额的0.78%;可疑类不良贷款率前期增幅并不明显,自2014年第二季度起随次级贷款持续增加;损失类不良贷款期间虽有起伏但增长并不明显。

2.2 银行分类分析

自2012年年底开始,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规模呈持续攀升态势,其他四类银行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反弹。见下页图。

整体而言,大型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远远高于其他银行,仍是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的重灾区。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大型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66%,高于其他四类银行。

2.3 不良贷款的真实现状

公开数据是银行报表中已反映的数据。但在现实中,由于诸多商业银行现已上市或由于银行自身业绩考核的需要,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报表数据会进行修正与调整,并不能完全反映真实的情况。据调查,商业银行通过还息时间延长、以贷还贷、本息续贷、资产转让回购等方法将不良贷款转为正常贷款,真实不良贷款的规模远高于商业银行实际报表的一倍以上,这意味着商业银行实际信贷风险比我们想象的更高。

3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

3.1 宏观环境影响

第一,宏观经济形势持续下行。宏观经济是影响不良资产的重要因素。由于近年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也遇到了通胀、经济发展结构问题等困难。

第二,社会信用环境薄弱,监管制度不完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步入快车道,但与此同时,很多“软实力”的建设却被忽视或严重滞后,社会信用便是其中重要的一项。社会信用的不足表现在多个方面。[2]一是企业财务报表虚假程度严重。企业一般给政府、财税、银行等不同使用部门以不同的报表,从而满足不同目的的需要;二是会计事务所对报表的审计流于形式,没有体现纠错作用;三是社会信用惩罚措施不严格,惩罚力度不强。虽然,2013年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但社会各方面还处在初步配合阶段,并且对逃废债的人没有较好的监管和限制。

第三,政府过度鼓励企业过度投资。GDP是相当一段时期内各级政府的重要考核指标。政治晋升的激励满足了政府干预的动机,使得各级政府对地方企业的发展采取过度的鼓励。为使GDP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政府一般通过减免企业部分税收和低价出让土地等方法,推动大量企业超出自身能力的投资,从而使企业大量依赖于借贷投资。据调查,若企业有1000万元资金,投资项目一般均在1亿元以上,项目的真实负债率为90%以上,企业投资杠杆化严重。而当前宏观形势下滑,竞争日趋激烈,企业盈利率被不断摊薄,一旦流动性不足,难以为继,后续资金又无法得到满足,则隐藏的不良问题便聚集爆发。

3.2 企业自身因素

第一,将有限责任公司当无限责任公司运作。按《企业法》,现在我国的企业均为有限责任公司,在民营企业中几乎达到100%。按理民营企业产权清晰,从实际控制人角度讲,本来不会产生交易回扣、贪污、侵占、隐匿资产等行为,也不会导致大大超过自身能力的对外担保,但是现实中大量企业实际控制人把有限当无限运作,导致上述行为全部存在。社会上大量企业倒闭,债权人依法收不到债权,而大股东个人仍腰缠万贯的现象层出不穷。

数据来源:2010—2015年第四季度数据由银监会网站http://www.cbrc.gov.cn/chinese/home/doc View Page/110009&current=1公布的资料整理。

第二,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加速。近几年实体经济的投资利润率不断下滑,同时实体经济中大量传统行业创新投入不足,使绝大部分企业利润率在3%以下。但与此同时,我国房地产利润高起,资源类投资利润率较高,并且以资本投资为主要代表的虚拟经济的回报率也居于前列。由此大量企业将原本投资实体经济的资金转向房地产、虚拟经济等回报率较高的领域,而随着近期经济环境的大幅转变,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都趋于下行,虚拟经济、房地产等行业的利润也大幅下降,而投资资金却难以快速抽离,大大增加了不良贷款的发生和余额的上升。

3.3 银行管理因素

第一,银行自身对业务考核要求过高。银行内部对存贷款规模以及利润等增长考核要求过高,基本都为两位数的增幅要求,个别达30%及以上,远超GDP的增长幅度。而各级银行又层层下达,并对无法完成的下属机构施以较高惩罚,从而迫使各级银行采用适度违规或寻找擦边球等各种手段增长业绩,以满足上级过高要求。此举打破了银行内在稳健经营的原则,为近几年的不良贷款的上升埋下隐患。

第二,银行内控制度失效。近年来,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总体不高,发生了一些重大信贷风险事件,有些后果严重。但作为风险管理机制重要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影响了银行风险管理机制,使得实际中银行内控工作难以落地。

4 解决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对策分析

4.1 加强社会信用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第一,社会各界共同打造社会信用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需要有多个方面的保障。一是需要完善并监管会计制度,让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事务所依法对各类企业的财务报告进行审计以确保真实性,减少政府、商业银行与企业之间因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金融风险;二是需要各银行在银行监管部门的统一组织下共同建立规范的同业制裁标准,补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形成更加专业化的道德风险行为惩戒机制;三是需要加大处罚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一旦企业出现恶意逃废银行贷款的行为,就将其列入“黑名单”,实行同业联合制裁,追究其行政、经济、法律责任。

第二,修订完善破产法。虽然我国破产法规定“债务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对债务人进行重整或者破产清算的申请”,但实践中因债务人数限制、金额起点限制、清偿时间限制等无具体明确的司法解释,操作存在争议,几乎没有发生债权人主动及时申请债务破产的司法案例,更没有发生债权人申请债务人破产,破产后,债务人尚未至资不抵债的案例。故而有必要修订完善现行的破产法,明确在一定时间内债务人不能主动清偿任一债权人债务时,任一债权人均可申请其破产,以约束债务人举债行为,增进主动偿债动力。

4.2 加强信贷管理,提高银行服务经济水平

第一,商业银行适度降低增长考核指标。为适应经济增长新常态,商业银行应降低增长考核指标,此举可使得各级银行降低过高的指标压力,从而提高审批质量,以提高后续新投入的信贷资产的质量,增强后续信贷投入的盈利。这也会反向提升银行自身化解不良贷款的能力,最终使得银行持续稳健发展。

第二,完善银行内部控制制度。首先,银行应明确职能定位,防止越权,特别要审核银行所有需要授权的领域。内控部门必须有以正式文件赋予的调查权,并且必须有可以直接向行长报告工作而不受到越权指责的权利。其次,要完善过程控制。形成银行人员有动力的报告机制,同时设计一个可匿名报告的报告平台,并以此建设有效的处理机制。

摘要:自2012年以来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进入快速增长状态,化解和降低不良贷款成为银行业的重要课题。文章从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现状出发,通过宏观环境、企业自身、银行管理三个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不良贷款形成的主要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我国银行业走出不良贷款困扰有所启迪。

关键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妍.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成因及相关因素分析[J].系统工程,2014(5):65-74.

[2]胡玉玲.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现状及治理对策[J].特区经济,2011(9):84-85.

[3]衷诚斌,张德鹏.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原因及解决对策[J].金融教育研究,2011(6):62-67.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10

一、了解研究方法

第一, 设计不良贷款成因列表。本次在大量阅读相关资料的基础上, 从企业、银行和宏观环境等方面构建了不良贷款成因, 列出了所有的不良贷款成因, 详细分析了研究成果。

第二, 了解成因列表的可行性。在初始化列表中出现的很多成因较类似, 表述的观点基本相同;一些成因较抽象, 增加了真实调查数据的难度;成因列表可以促使银行人员结合成因采取相应的防范行动。所以相关人员必须加强沟通, 制定出合理的成因列表, 形成企业不良贷款成因列表。

第三, 设计并测试问卷。将企业不良贷款成因转化为问卷, 主要由企业、银行和宏观环境组成, 结合实际需求细化问题, 并借助Likert五点尺度进行填答, 1最低, 5最高。另外一部分利用选择填空方式, 及时对对象的年龄、工作性质以及职务等进行分析。

第四, 对问卷效度与信度进行检验。为了保证问卷可信度, 可以利用Cornbach`sα信度系数了解问卷量表的可信度。问卷内容中涵盖了较多人员的研究成果, 必须认真操作, 得到真实的问卷数据, 符合专家效度。

二、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不良贷款的成因

基于探索性因子了解不良贷款, 可以构建完善的探索性因子模型, 进而从众多不良贷款的成因变化中寻找出相互独立且具有共性的因子, 替代原始具有关联的变量, 并反映出原始变量中所包含的不良贷款成因, 给新架设或理论基础提供参考依据。

第一, 对问卷量表因子进行检定。一般采用KMO值的决策标准与球面性鉴定法及时对因子的适当性进行检定, 可以根据偏相关系数了解, 通常KMO值超过0.8之后, 表示所选因子较合适;Bartlett球面鉴定必须拒绝零驾驶, 可以进行因子分析。经过计算发现企业不良贷款所的KMO值为0.8968, Bartlett球星表示近卡方为1042.7, 自由度为275, 明显低于显著性水平, 可以作因子分析。

第二, 决定公共因子个数。通常人们利用H.Kaiser大于1方法、陡阶检定等方法进行判断, 但是一般依然由研究人员结合参考文献等进行判断。本次主要利用H.Kaise进展测定, 保留了特征值超过1的共同因子, 明确各个因子意义。第一阶段可以对企业产生的所有不良因子进行分析, 将因子载荷在0.55以上的变量保留下来, 然后清晰展示出因子意义, 更好的命名, 获得企业不良贷款变量构面。第二接单主要在不良贷款变量垢面中寻找出大于1的共同因子, 一般使用特征值大于1方式可得到五个独立因子, 可以反映出原变量差异。此外, 借助经验分析, 也可以解释很多方差决定因子个数的取舍。

第三, 得出主因子负载量。负载较大的因子可以清除的展示因子意义, 同时简化了命名难度。一般可以采用斜交转轴法与直交轴法进行操作。直交转轴法一般可分为化四次方最大法、和变异数最大发, 斜交可以分为双四次方最小法、共变量最小法以及四次方最小法等几种。本次主要利用最大变异转轴法进行研究, 可以得出八个独立因子及变量的良好程度, 经过分析可知, 24个因子变量共同度较高, 所以选取的八个独立因子可以反映出网子变量信息, 另外矩阵中绝对值超过0.05的因子模型变量也是可适用的。

三、企业不良贷款主成因分析

(一) 企业经营层决策因子和信用风险因子

经营决策和信用风险已经成为企业的主要因子, 主要包含以下内容:1.经营决策层不稳定。受高级管理及董事会等人员变动, 导致技术管理出现断层, 企业无法正常开展经营活动, 增加了企业贷款压力;2.经营决策融资与运行分享。由于企业盲目扩展金融, 从事股票等操作, 一旦产业链条出现问题, 就会产生不良资产;3.经营层信用不足, 出现严重的拖欠贷款、贷款动机不纯等问题。

(二) 相关政策不完善

第一, 企业没有形成不规范监控机制。近期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时, 部分企业进行了不规范改革, 出现了废债逃离等问题, 经常帮助企业逃避银行债务, 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政府法律法规不严密具有很大关系;第二, 金融法规和政策不健全。目前金融市场还没有找到一种非常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方法, 不能严格惩罚市场恶意欺诈问题, 出现了较多的不良贷款;第三, 没有建立完善的金融制度。国家为了遏制通货膨胀, 采取了宏观调控。在银行“惜贷”的影响下, 企业资金受到猪仔, 影响了产业运转, 出现了坏账, 而且贷款到期还旧成本高, 宁愿承受逾期贷款利息, 增加了不良贷款比。

(三) 企业财务信用风险因子

第一, 财务信用缺失出现了欺诈行为。企业利用虚假财务报表向企业提供项目论证数据, 希望可以遮盖企业道德风险等行为, 如用建设资源发放奖金福利;借助企业关系借款虚饰营业收入。第二, 利用财务杠杆运行, 增加了利息负担, 提高了企业负债, 降低了企业盈利, 出现了较多的不良资产。

(四) 银行授信质量风险因子

银行授信质量风险因子主要包含以下内容:第一, 即使银行内部已经制定了相关准则和规定, 但是依然出现授信准则不严等问题, 增加了贷款风险;第二, 授信审批及流程较多, 增加了成本, 形成了不良资产;第三, 银行授信专业人才较缺乏, 对银行授信质量产生了很大影响。银行授信质量在银行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关的领导机构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对其风险因子进行详细的分析, 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 减少相关的风险危险, 为公司的健康、顺利发展提供可靠的保证。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 国有商业企业面临的风险也不断上升, 产生了较多的不良贷款。为了提高银行管理和决策水平, 必须加强授信管理, 提高审核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降低此部分风险, 同时还要完善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 构建完善的法制和规则, 提高政策科学性;另一方面, 构建一套完善的信用体系, 形成符合公司发展的内部治理结构。

参考文献

[1]周小川.防止商业银行在改革后继续出现大量不良贷款的若干议题[J].中国金融, 2012 (03) .

[2]李德.我国不良贷款产生原因及对策[J].金融研究, 2010 (01) .

[3]肖细根.论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货款形成的原因及化解途径[J].引进与咨询, 2013 (04) .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11

关键词:银行;不良贷款;对策建议

一、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形成的主要原因

1.认为政府角色定位和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是造成银行不良贷款问题的重要原因。

地方政府从发展地方经济、保持社会稳定出发,在规范性融资来源无法满足需要时,会倾向于千预金融机构的资金运用,强制银行给一些效益不好或濒于破产的企业贷款。在权—利—资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对经济决策失误不承担任何经济贵任,由此给银行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由于我国大多数国有企业还没有建立起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在企业产权结构不合理、企业所有者缺位的情况下,银行贷款被看成是国家对企业的财政拨款和无偿援助,银行对企业的贷款也就成了不良贷款。

2.认为银行自身的治理结构和经营管理不善造成的。

由于现有的国有商业银行存在所有权缺位,决定了银行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银行企业缺乏有效的长期激励和约束机制。同时,国有商业银行没有形成一个健全的信贷资产管理体系,主要表现在缺乏一个健全的信贷预警系统,对短款长用防范不足;缺乏健全的银行内部信贷管理体制,信贷责任划分不清,信贷手续不规范;缺乏信贷风险动态监控机制,对贷款的企业经营现状不了解;缺乏不良贷款的风险转化机制和不良贷款的补偿机制。更为主要的是银行系统缺乏动态的竞争机制和系统的创新机制,不利于银行积极主动创造性的去解决不良贷款间题。

3.经济运行中的信用道德文化建设滞后,也是导致不良贷款发生的重要因素。

金融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就是社会的信用道德环境,从银行业的信贷资金运动规律中,我们也可以清楚看出,信贷资金的贷出和归流,除了银行自身的营运管理外,贷款受益人的信用道德行为,也是决定贷款资金能否归流的关键性因素。这年来我们的信用道德环境的确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造假现象、恶意违约甚至骗贷等现象层出不穷。

例如,一些企业惯于造假账,银行难以掌握其真实的历史数据,使得银行的信贷项目可行性评估十分困难,银行与企业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影响贷款决策的准确性;有时银行刚刚对企业发放了贷款,企业就重组,或产业政策发生了变化,导致贷款发生风险;还有,就是客户多头开户、多头贷款,其存款随时搬家,致使金融机构之间盲目无序竞争,甚至一些银行对所谓的优良客户又不敢去严格管理、严格审查其经营财务状况,生怕它跑了,结果一些大企业集团因经营不善倒闭,导致大量贷款变成呆帐。“蓝田股份”即是一个典型案例,曾有十家金融机构争相为其贷款;中介服务机构,良芳不齐,鱼目混杂,帮助造假,甚至有些中介机构本身就是造假者,从造假行骗中获利;对个人的贷款,以助学贷款为例,本身是个公益型的信贷项目,这是较高文化素质的群体,应该是没有信用道德风险的,事实上,确是另一番情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毕业后,不知去向,贷款的归还无法落实。等等现象说明了我们金融业运行的环境—社会信用道德文化建设严重滞后,不能支撑金融业的健康发展。

4.法律制度不健全

目前,我国法律制度不健全,使套取银行信用、逃废银行债务行为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引起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我国商业银行立法滞后,制约了信贷资金良性运行。有关债权银行保护的立法规定不完善,一方面在于授予债权银行参与监督涉及债务企业处理的权利不够,无法充分达到参与监督的目的。另一方面,在银行债权保护的某些方面尚欠缺相应的法律规规定。《担保法》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存在操作性问题,《破产法》也存在许多漏洞,法规的不健全给信贷活动带来许多潜在的风险,未能有力保障信贷资金的安全高效运行。

二、解决银行业不良贷款问题的基本思路

要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不良贷款问题,就必须围绕我国银行和企业的制度安排不合理这一缘由展开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并且使制度、管理和技术构成创新系统的有机整体,在操作上,围绕这三要素制订处理不良贷款的措施。

1.加强信贷资产风险管理,妥善处置银行不良贷款

首先,要重点落实贷款三查制度和统一授信制度,强化贷款风险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各商业银行应及时准确地分析客观环境的变化,使信贷资金的投向、投量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要综合企业领导素质、经济实力、信誉状况等各种指标确定企业的信用等级。在贷款发放前通过对货款企业进行信用等级的评估并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和判断,通过量化方式测算企业信用对贷款风险的影响。同时要做好贷时审查工作,落实审贷分离制度,由决策部门审批,并定期对其进行测算和分析。

其次,建立贷款风险分散机制和风险救助机制也是防范风险、减少损失的关键所在。根据风险分散的原理,实行贷款方式多样化,合理控制信用贷款的范围、数量,扩大贴现、抵押、担保贷款和其他风险相对较小的贷款种类。限制贷款的集中程度,控制同一主体贷款比重,对于大额的贷款可通过银团贷款等方式,以达到分散贷款风险的目的。

最后,商业银行应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强化稽核内控制度,加强信贷队伍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建设,进一步提高现有信贷人员思想觉悟并严把人员关,杜绝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失。加强金融监管体系的建设,推行金融监管手段法制化,尽可能降低金融风险。

2.健全不良贷款风险转化机制、清收激励约束机制和协作机制

建立不良贷款风险转化机制,增强银行自身经营的稳定性。监督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各银行要把企业补充自有流动资金作为减少信贷风险的重要措施来抓。规范、完善担保抵押手续,确保抵押贷款抵押权的追缴力和优先受偿权。加强贷款风险度的管理,提高银行资本比率。建立不良贷款清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风险贷款清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信贷员第一责任人及决策者连带责任人制度,将信贷员与决策者的浮动工资、岗位津贴、奖金与完成的清收旧贷任务挂钩,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建立协作机制,形成转化合力。不良贷款的转化涉及多方面的工作,必须建立各种协调机制。一是建立内外协调机制。重点要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与当地人大、司法、企业改革领导小组等部门的关系以及与客户的关系。二是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对信贷客户要实施分级监控和管理,在信贷风险的防范化解上实行上下联动。三是建立银行、资产管理公司内部各部门合作机制。

3.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完善市场退出体制

市场经济的核心在于竟争,优胜劣汰。完善银行经营体制有必要引进退出机制,海南发展银行以及中农信等的退出就是开端。银行退出市场必须充分考虑存款人的权益,应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我国至今还未建立存款保险体制,使得国有银行的自我约束机制难以建立,不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可以使银行面临破产危机,防止经营上的道德风险。为了摆脱政府始终承担国有银行的无限责任,加强信贷监督,防范不良贷款恶性循环,建立国有商业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刻不容缓。一是强化国有商业银行的产权制度改革。进行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银行制度,是防范信用风险的根本。通过实行股份制改造,将条件成熟的国有商业银行改组为国家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明晰其产权关系,建立现代商业银行运作机制。加强商业银行的内控管理,化解不良贷款及财务包袱,建立审慎的会计制度,逐渐实行透明的信息披露制度。同时,搭建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配合建立有效的奖惩制度,从而实现微观经营机制的全面转换。

4.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净化金融运营的环境

首先,应继续加速企业产权制度的改革步伐,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和公司治理结构,从而在经营制度上,彻底地解决企业失信的行为;其次,国家应加快关于信用制度方面的法规建设,从法制上保障信用活动的正常运行,保护守信者,惩处失信者;再次,建立社会信用登记和评级制度,激励守信者的诚信行为,遏制失信者的行为;还有,整治和规范各种信用中介服务机构,建立社会信息披露制度,保护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最后,加强社会的信用道德文化教育,提高公众的信用道德水准。我们应从各方面,积极地营造诚信的社会氛围,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真正地实现使失信者受损,诚实守信者获利的社会氛围,以保障金融运行环境的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芳:不良贷款成因及其解决的几点建议[J].山西统计, 2003,(09).

[2]郁洪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贷款处置方式及其效率分析[J].天津社会科学, 2004,(03).

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 篇12

1 五家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现状分析

1.1 不良贷款“双降”

根据银监会年报披露, 截至2010年年底,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65.7亿元, 比上年减少71.5亿元, 不良贷款率为0.7%, 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实现了不良贷款的“双降”。但是, 伴随不良贷款比率“双降”的是26.83%的股份制商业银行贷款总量的上升和较高的核销比率, 因而不良贷款的“双降”存在稀释因素。

数据来源:根据五家商业银行2008—2010年年报计算及整理得出。

如右图所示, 2008—2010年, 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率从1%以上降至0.7%以下, 其中, 兴业银行不良贷款比率最低已至0.42%, 比率最高的民生银行, 也只有0.69%。同时, 五家银行的年报数据显示, 这三年五家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也在逐年下降。不良贷款的“双降”从表面上反映了几家银行资产质量的普遍提高。

但是, 对比每年的核销比率, 可以看出不良贷款率的下降, 是通过较高的核销比率实现的, 核销比率最高的是民生银行, 2008—2010年都维持在10%以上, 兴业银行虽然2010年核销比率只有1.96%, 但是不容忽视的是其2008年的数据高至20.9%, 而招商、浦发和中信三家银行的核销比率保持在7%至11%之间。五家银行维持如此高的核销比率, 缩小了不良贷款比率的分母, 为不良贷款余额的降低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由于银行核销比率取决于贷款拨备率以及核销成本, 从表1可以看出, 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2008—2010年上升了一倍, 除兴业银行的拨备覆盖率在逐年下降外, 其他三家银行的拨备覆盖率都在迅速提升, 为不良贷款的核销做了充分的资金准备。同时, 2008年汶川地震后, 银监会要求商业银行核销因地震无法偿还的债务。2009年财政部放宽了银行类金融机构关于中小企业和涉农不良贷款核销的自主权, 单笔数额在500万元以下的贷款, 经追索一年后可以核销, 由此大幅度简化了核销程序, 降低了银行贷款核销的操作成本, 提供了银行提高核销比率的动力。

数据来源:五家商业银行2008—2010年年报计算及整理得出。

1.2 不良贷款迁徙率 “双升”

数据来源:五家商业银行2008—2010年年报整理得出。

如表2所示, 2008—2010年, 五家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正常类贷款迁徙率都在持续下降, 平均值最高的浦发银行, 也只有2.24%。这表明, 五家商业银行正常类贷款向下迁徙的速度放缓。由于正常类贷款迁徙率是不良贷款产生的第一道关口, 且基数较大, 对其他几级不良贷款的绝对额影响较大。再看关注类贷款迁徙率, 除民生银行2010年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上升外, 其他四家商业银行的关注类贷款迁徙率都在逐年下降, 但是, 关注其三年平均值可以发现, 除中信银行比率较低, 为6.25%外, 其余四家皆在10%左右。由于关注类贷款迁徙率是不良贷款反弹的诱因, 其比率持续走高表明正常类贷款正以每年10%的速度转为不良贷款, 未来不良贷款的形成压力增大。

再看次级类贷款迁徙率, 五家商业银行的次级类贷款迁徙率平均值在28%至63.28%之间, 即存量不良贷款每年约以45%的速度恶化为可疑类和损失类贷款。横向来看,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次级类贷款迁徙率逐年上升, 兴业银行在2010年甚至达到了63.28%, 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则是在2009年速降后又迅速上升, 民生银行在2009年升至82.19%后下降。最后看可疑类贷款迁徙率, 从纵向看, 五家商业银行可疑类贷款迁徙率平均值在10%至38%之间, 说明2008—2010年, 五家商业银行损失类贷款每年约以20%的速度增长。从横向看, 招商、浦发和兴业三家银行的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都有不同幅度的上升, 其中, 招商银行和兴业银行分别增加了2倍和5倍, 而中信和民生三年来降速最为明显。究其原因, 一方面是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影响的滞后性, 一些贷款客户的财务恶化状况在2009年才出现;另一方面, 是由于关注类贷款可操作性比较大, 逾期不超过三个月的都可以作为关注类贷款, 因而一些本应划入次级类和可疑类贷款的项目在早期都划入了关注类, 导致后期次级类贷款和可疑类贷款波动性较大。

1.3 不良贷款行业集中度较高

从表3可以看出, 从企业贷款行业投向看, 五家商业银行中, 制造业比重都是最高的, 其中, 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都在20%以上。这一方面是由于制造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 关系着各行业的发展, 对其一些重点行业放贷得到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大力支持, 甚至还能获得政府贷款补贴。另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制造业客户涵盖纺织、石油、医药、装备制造等30大类行业, 因而整体贷款比重比较大, 不良贷款比率也比较高 (五家商业银行约在1%) 。

数据来源:五家商业银行和银监会2010年年报整理得出。

再看批发零售业, 五家商业银行中, 批发零售业占比虽然参差不一, 在5.83%至12.93%之间, 但是不良贷款率都在1%以上。这是由于批发零售业客户多为中小型企业, 这些企业财务制度尚不健全, 银行在贷款审核时成本较高, 因而提出了更高的贷款利率, 反过来却成为企业的负担, 再加上企业信用意识不强, 贷款到期时赖账违约状况时有发生, 为不良贷款的产生埋下隐患。

最后看房地产业, 由于房地产业属于敏感性行业, 各家银行贷款给房地产业的客户时, 既要符合监管当局信贷政策的要求, 又要从自身利益和资产安全性角度出发, 衡量机会成本、市场风险和信用风险, 因而银行资金流向房地产业有一定的风险, 因为各家银行对风险的掌控和防范的措施及实施效果不同, 造成不良贷款率也有差别。如浦发银行和兴业银行, 房地产业贷款占比相差无几, 但是不良贷款率却相差0.28个百分点, 招商银行和中信银行房地产行业贷款占比只有0.1%之差, 不良贷款率却相差约1个百分点。

2 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

2.1 外部原因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调整, 银监会监管要求变化, 都会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贷款增减和结构产生影响。从2007年年底至2010年年底, 中央银行再度启用信贷规模控制, 并按季控制, 每家银行每年的信贷规模都受到一定的指标限制。如果央行在某一季度准予发放的贷款增加, 一些银行急于释放信贷冲动, 获取利差收入盲目地增加贷款总量, 忽视了资产的安全性, 就会引起不良贷款的产生。而银监会对银行的贷款流向以及审核程序都有一定的监管要求, 如2010年银监会出台多项指导意见, 从“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引导到“三个办法、一个指引”的出台, 对信贷规模进行严格控制, 特别是一些敏感行业, 如房地产开发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 2010年上半年, 我国房地产开发景气指数在100点以下, 监管当局限制银行信贷资金流向房地产开发业, 致使一些房地产开发公司再融资困难, 缺乏稳定的现金流维持其建造, 形成烂尾工程或工程延期, 造成贷款逾期或者贷款损失, 催生不良贷款。

2.2 来自企业的原因

由于我国市场经济建立的时间比较晚, 社会信用制度不健全, 企业信用意识不高, 银行因企业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蒙受损失。一些效益不高的企业为了能够获得银行贷款支持其现金流, 不惜通过关联交易及伪造贷款申请书的方式瞒过银行的审核;而贷款发放后, 这些企业又通过编造或伪造财务信息, 对银行的监督蒙混过关;贷款到期后, 企业在经营中由于遇到经营困难, 遭受损失, 或者虽有偿还能力, 但出于自身利益考虑, 不愿履行还款义务, 冒险违约拖延贷款, 甚至赖账不偿还贷款, 为银行收回贷款造成重重阻碍。

2.3 源于银行自身的原因

(1) 银行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 信贷人员素质不高, 信贷员对贷款申请审查不严, 盲目放贷的情况时有发生。一方面, 信贷人员贷款前的调查不充分。银行给企业每笔贷款都应该是度身定做的, 如果给企业过量的贷款, 企业一定会将多余的部分用于其他未经银行审查的项目, 无形中加大了贷款的风险。另一方面, 我国银行业在员工教育和培训方面存在着内容上重知识技能轻心态与观念教养, 培训结果上重短期效率轻长期效益等问题, 一些银行信贷工作人员为了在贷款业务中获取私人利益背离了职业道德, 通过虚假担保等违规操作帮助亲属及自身贷款, 到期违约拖欠贷款, 给银行带来巨大的损失。

(2) 产权属性国有化使股份制商业银行受到政府干预。由于我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是建立在全民公有制基础上的, 是以政府 (中央政府或地方政府) 部门及其附属的国有企业为股权结构主体, 因而必然存在着政府对于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行政干预。如中信银行、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是国有大型企业作为大股东或者控股股东的股份制银行。深圳发展银行、广东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和兴业银行都是由地方政府财政出资或者地方国有企业出资组建的, 因而这些银行的董事长和最高经营层的人选最终都由地方政府来决定。在这种情况下,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重大经营决策有可能受到地方政府的左右, 一方面地方政府出于自身业绩考虑, 为了增加项目建设, 发展当地经济, 往往对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项目调查、信贷决策等经营活动直接干预, 在自身财政负债累累的情况下, 违规或变相为效益低下的项目提供担保, 导致银行决策失误, 资产质量低下;另一方面, 国有企业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出于国有企业改革和规模扩张的需要, 忽视经营风险和市场风险, 形成银行大量不良资产的情况也不时发生。

3 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防范不良贷款的对策与建议

3.1 在监管当局限制信贷规模的背景下, 大力发展票据融资、委托贷款和担保贷款等业务

首先, 票据融资业务的操作尽量不占或少占信贷规模, 如采用买入返售对卖出回购套作模式, 既能提高赢利水平, 又能减少不良贷款的产生。委托贷款和担保贷款不占用银行的信贷资金, 银行也能够免予承担贷款损失的风险, 又能够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同时银行还能够获得一定比例的手续费。其次, 政府鼓励对中小企业担保贷款, 对于向中小企业担保贷款的金融机构给予财政补贴。与此同时, 在担保贷款中, 银行要注意严格审核保证人的资信状况, 对担保抵押物进行详细地审查, 防止互相担保、连环担保的现象出现。

3.2 建立企业贷款保险制度

贷款业务发生时, 由贷款企业、银行与财产保险公司三方共同订立保证贷款合约, 企业自己为受益人, 企业每年向保险公司缴纳一定比例的保费, 以企业贷款对应的抵押物为保险标的, 当借款企业在借款期限内暂时失去还贷能力时, 由财产保险公司负责向银行还本付息, 而当在保险公司可承受的期限内借款企业收入流恢复后再向保险公司偿还垫付资金。这样银行就成功地把一部分风险转给了保险公司, 减少了不良贷款的发生概率。并且, 在这一过程中, 保险公司参与了银行的信贷决策, 对于防止银行决策失误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3.3 建立多人贷款监督激励机制, 改革员工管理模式, 提高信贷人员业务素质

在进行每一单贷款审核时, 都要有三位信贷人员的签名和盖章, 贷款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提高员工对于防范不良贷款的风险意识。在贷款发放后, 由已经签字的每位信贷人员定期与客户进行信息沟通, 并且把员工对于客户的信息熟悉和准确度作为衡量其绩效工资的一部分, 激励员工实时关注客户贷款资金流向, 以便于客户出现偿债危机时银行能够迅速做出反应。

3.4 引入股权激励机制, 进行公私混合型股份制改造, 抗衡政府的行政干预

公私混合型股份制改造, 尽管股东多元化, 但共同的目标取向 (赢利) 则使激励约束更加集中, 力度进一步加强。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的管理层和全体员工通过购买银行的股票, 成为银行的股东, 使他们能够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企业经营决策、分享利润、承担风险。当地方政府强制银行接受其项目融资要求时, 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可能会出于私人利益考虑, 倾向于排斥贷款给那些会给银行经营带来较大影响, 易产生不良资产的项目, 对这些项目采取更有利于银行长远发展的融资方式, 如银团贷款、委托贷款等方式为地方政府筹集项目资金。而贷款给地方政府后, 银行工作人员出于主人翁意识, 对于贷后地方政府的财务状况和项目资金流向加强监督, 以及时评估政府偿债能力, 确保资金确实用于项目建设。

注:核销比率=不良贷款本年核销/不良贷款余额。

参考文献

[1]浦发银行, 华夏银行, 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2008—2010年年报[R].浦发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和中信银行, 2011.

[2]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2010年年报[R].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1.

[3]喻小梅.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不良资产管理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硕士论文, 2008

[4]陆岷峰, 张玉洁.中小商业银行实现差异化发展的思考[J].金融教学研究, 2011 (3) :60-64.

[5]屠德俊.中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成因与对策[J].世界经济况, 2009 (2) :23-27

[6]庄庆.建立中小企业贷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分析[J].上海金融, 2003 (11) :57-58

上一篇:电子商务网站制作研究下一篇:高校行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