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课本(精选12篇)
中学语文课本 篇1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 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和今后的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一段描述。
顾名思义, 语文就是语言文字, 也就是学会说话和写文章。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的重要性做了全面的阐述。然而在现实生活中, 由于种种原因, 语文实际上不像大纲所说的那样被人们重视, 语文课到底要教什么?学什么?语文老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感到茫然。我认为,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 主要还是因为打击对待语文课本的态度不够端正, 很多教育者都认为课本与考试关系不密切, 因而不重视课本, 他们在教学过程中, 有的只让学生学习个别篇目, 删掉大多数文章, 一本需要一学期学完的语文课本, 他们用时不到一个月就给学完了。更有甚者, 有的教育者干脆扔掉课本全然不管, 剩余时间用于阅读课外书籍, 甚至是大量做题。中学课本果真就像他们认为的那样可有可无, 可丢下不管吗?笔者认为, 其实不然, 真要学好语文, 掌握好这门功课, 非但不能不重视它, 而且还要努力吃透课本中的每一篇文章。
语文教材历来以精选的名家名篇、优秀时文为主体, 它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写作材料, 也给我们提供了精妙的写作方法。语文课本作为语文学习的主要载体, 是学生认识语文、学习语文、掌握语文、运用和传播语文的最主要途径。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 对语文课本总是有这样那样的偏见, 主要是因为老师和同学没有真正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这一高度来认识语文, 仅仅局限于考试这一目的, 难免会产生“课本太死板、内容不新鲜、讲起来不生动、听起来没兴趣。”这样的感觉, 因为考试是不可能像其他科目那样直接考到课本内容, 让人觉得学课本没多大意义, 不值得学。
但是, 一个语文文学功底扎实、成绩优秀的学生, 他的知识哪一点又不跟教材息息相关呢?从教材中不仅可以学到天文地理、古今中外的知识, 还可以同古今中外名人同呼吸共患难、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 从而在增长知识的同时, 逐步树立起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使自己日益长大成熟起来。这一切, 其他学科是不可能同时学到的。
更何况, 语文教材并不是真正的与考试无关, 只要你认真的把高考试卷与语文教材对照研究一下, 你就会发现课本丢不得。其他的不讲, 就近几年来高考的优秀作文, 很多都直接与教材挂钩。例如, 1999年出现了《记忆国唐僧行凶, 仙南海观音解难》《爱因斯坦复活之后》《堂?诃吉德新传》等。2000年出现了《红楼选美记》《谁是打虎英雄》《宝玉的困惑》《三国英雄开会》《三个和尚新传之一:变, 变, 变!》《新愚公和智叟的故事》一类优秀作文。天津一考生写的《阿Q正传》竟得满分。这些文章的人物、事件、语句大都是直接取材于我们的语文教材, 至于套用课文形式, 引用课文里的名言警句、优美语段更是举不胜举。
当然, 在学好中学语文课本的基础上, 剩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博闻强识, 增加阅读量, 自然可以开阔视野, 提高阅读能力和对文章的赏析能力, 同时, 写作水平也一定能够随之增长。但不是万事一刀切, 一边倒, 都搞一个模式。这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很多同学, 特别是广大的农村同学, 由于条件的限制, 他们很难做到“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对于这个庞大的群体, 他们也常常存在着这种现象, 就是在写作文时, 常苦于“囊中羞涩”, 没有素材, 无话可说。这时, 对于教育者, 我们就更应该思维多变一点, 头脑灵活一点。不能紧跟城市人的步伐做东施效颦、邯郸学步。这时我们更应该紧扣教材, 深挖课本。如果这样做, 我们的学生也依然能够成就一篇美文佳作, 胜利走出考场大门。
几年来高考中考优秀卷、满分作文早已证明。学好语文教材, 不但能做出好文章, 而且还可以让你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有用青年, 课文中的那些名言警句、名人事例可让你受用一辈子。由是看来, 语文课本可丢吗?
当然, 语文教材也不是白玉无暇、完美无缺, 例如有些文章跟不上时代、有的政治气味太浓、有的深奥难懂等, 但这不是主要原因, 而主要原因在于一些语文老师没有充分理解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 没有认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因为他不懂“我们无法改变环境, 就设法改变自己”“书是死的, 人是活的, 活人读死书, 会把书读活, 死人读活书, 会把书读死。”这个道理, 也不懂“师者传道解惑也, 传授书中的道理, 讲解学生学习中的疑惑。”是老师的天职。他们凭自己的爱好讲了一些不负责任的话, 而没有考虑到“师者, 学之范也”, 自己讲的一句话、做了一件事会对学生产生多大的影响。因而, 造成了老师不想教, 学生也不想学的事实。如果丢开了课本, 学生能真有一套行之有效的阅材料, 并能从中汲取比语文课本更好、更多的营养也好。然而, 很多同学在丢开课本之后, 又无法找到真正可学的材料, 结果课本丢了, 语文知识也丢了, 一上考场只能瞎蒙, 至于生活中要用到语文时, 也就只好一问三不知了。
综上所述, 中学语文课本是专家们经过精挑细选为我们未来的花朵们指定的学习母语的蓝本。它也是祖国五千年灿烂文化的代表。丢弃了语文课本就是舍弃了学习语文的纲目, 丢弃了语文课本就是舍本逐末。同时, 也敬告那些轻言丢弃语文课本的同仁们, 不要再轻言丢开语文课本, 为了我们的语文, 为了我们的学生, 更为了我们的教育!最后请大家一定记住“无纲而目不张”这个道理。
摘要:中学语文课本是专家们经过精挑细选为我们未来的花朵们指定的学习母语的蓝本。课本才是我们学习母语的唯一准绳, 本文论述了中学语文课本对学习语文的重要性。。
关键词:中学语文课本,重要性,语文学习
中学语文课本 篇2
中国古代的民歌题材非常广泛,思想也很复杂。这是因为民歌直接体现了各阶级各阶层特别是社会底层的心声,作者的身份地位和人生经历不同,他们的思想意识也就有所不同,因而艺术活动的主题也自然不同。孔丛子说过:“古者天子命史采诗谣,以观民风。”班固也说过:“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何休有言曰:“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这些记述虽交代的是《诗经》中国风的来源和原作者,但也可以说明民歌具有群众性的特点,说明民歌表现的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所为、所思、所感。由于民歌的分类方法很多,为了便于论述,笔者将根据题材的不同分别进行阐述。
一、以恋爱、婚姻为题材的民歌
朱熹在《诗集传序》中说:“凡《诗》之所谓风者,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者也。”这说明以《诗经》十五国风为代表的民歌中数量最多的是以恋爱为题材的民歌。《静女》是卫地的民歌,旧说认为是讥刺卫宣公好色,偷娶子妇。其实这是一首描写青年男女幽会的情歌。全诗共三章,每章四句,以男子口吻写幽会之乐。漂亮的女孩应约在城楼等他,他却和女孩捉起了迷藏,急得女孩“搔首踟蹰”。见面之后,女孩赠给他一件礼物,男子十分喜爱它。这首诗用三十七字就将赴约、逗乐、赠信物等过程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对女子焦急的神态和对男子恋爱时爱屋及乌的心理的刻画技巧已经非常成熟。不仅国风大多是男女之间倾诉爱慕之意的情歌,后代的民歌也是如此。如《西洲曲》: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日暮伯劳飞,风吹乌臼树。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栏干十二曲,垂首明如玉。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除了以恋爱为题材的情歌之外,古代民歌中还有很多描写婚姻生活特别是婚姻悲剧的题材。在古代不合理的婚姻制度之下,婚姻悲剧屡屡上演。婚姻悲剧是畸形社会的产物,诗歌的社会功用使它不能不关注这一现实。《氓》是《诗经》中很有代表性的一篇弃妇诗,也是我国最早的叙事诗之一。该诗较为完整地讲述了一个女子从恋爱、结婚到被抛弃的全过程。“乘彼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很生动地刻画出了女子恋爱时的心理。“以而车来,以我贿迁”,女子带着嫁妆嫁给了男主人公,但婚后的生活是艰辛的,更是痛苦的。“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不分早晚,不分轻重,家庭的重担压在女主人公柔弱的肩膀上,丈夫却“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对她倍加伤害,直至将她休弃。对比丈夫婚前婚后的巨大反差,反思自己婚后的行为,这个不幸的女子发出了愤懑的控诉:“女也不爽,士贰其行”。我们不能强求二千多年前的女子将自己的悲剧命运与黑暗的社会制度联系起来,但该女子对丈夫的控诉、对其她女子的忠告和对渺茫的未来所发出的“反是不思,亦已焉哉”的感叹,无不让我们动容唏嘘。
二、以社会矛盾与民族矛盾为题材的民歌
在封建社会,社会中的各种利益,如政治利益、经济利益、文化利益等分配极不均匀,社会矛盾非常尖锐。这时处于弱势地位的人民群众就用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反抗情绪,其中就包括民歌这一喜闻乐见的样式。《硕鼠》是战国时期一首流传在魏国的民歌。《毛诗序》有言:“《硕鼠》,刺重敛也。国人刺其君重敛,蚕食于民,不修其征,贪而畏人,若大鼠也。”齐、鲁、韩三家对此均无异议。战国时期,奴隶制进一步解体,地主阶级的地位得到提高,他们把土地出租给佃农来收取实物地租。这首诗正是佃农对地主残酷剥削的有力控诉。作者将剥削者比喻为大老鼠,不但非常形象贴切,而且痛恨之情溢于言表。诗中的地主“食我黍”“食我麦”,甚至“食我苗”,真是贪婪之极。佃农无以为生,四处流浪,希望找一块“乐土”“乐国”或者“乐郊”。虽然这是一个乌托邦式的空想,但也成为他们反抗剥削与压迫的不懈动力,闪耀着理想的`火花。《陌上桑》又名《艳歌罗敷行》,是汉乐府民歌中的名篇。《古今注》云:“《陌上桑》出秦氏女子。秦氏邯郸人,有女名罗敷,为邑人千乘王仁妻。王仁后为赵王家令。罗敷出采桑于陌上,赵王登台见而悦之,因引酒欲夺焉。罗敷乃弹筝作《陌上桑》歌以自明焉。”这种说法虽不一定可靠,却能证明这首诗是描写妇女反抗地主官僚的迫害与侮辱的。主人公罗敷出身平民,容貌美丽,太守向她表现出非分之想,罗敷巧妙地予以回绝。本诗以夸张的手法将罗敷的美丽、机智和坚贞不屈以及太守的愚蠢、无耻和专横表现得淋漓尽致。这两首诗都是体现社会内部各阶级各阶层之间的矛盾冲突的,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这种激烈的斗争是伴随着阶级社会的全过程的。在这一时期,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也因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常常爆发战争。这些战争,有的是罪恶的侵略战争,有的是正义的反侵略战争,战争中受害最惨重的劳动人民对此有截然不同的态度。
三、其他题材的民歌
中学语文课本文言文注释商榷 篇3
一、当注不注
1.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鸿门宴》:“范增数目项王。”
按:课本的这一句没有注释,但在实际运用中“数”是个多音字,有多达4种读音,意义纷繁复杂。而且汉语里也有“数目”一词,读为“数(shù)目”或者“数(cù)目”。其中“数(shù)目”是指通过单位表现出来的事物的多少,如朱克敬《暝庵杂识》卷二:“由督办官绅,逐日考核所收数目,按月榜示通衢。”还有“事实”之义,如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休说麻槌脑箍,六问三推,不住勘问,有甚数目,打的浑身血污。”“数(cù)目”则是细目的意思,谓眼睛细小,如《周礼·考工记·梓人》“锐喙决吻,数目顅脰,小体骞腹,若是者谓之羽属”,孙诒让正义:“《毛诗》释文云:‘数,细也。’谓细目也。”不过,课本《鸿门宴》的“数目”,应为“屡次以目示意”之义。“数”应读作“shuò”,“屡次”义。一个有如此多义项的词语,课本却没有任何注释,很容易使学生在学习时不明所以。
2.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三册《孔雀东南飞》:“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注:“驻足,停步。寡妇起傍徨,寡妇(听见了)从床上起来,心里很不安定。”
按:“行人”“寡妇”课本均无注,这就容易给文言知识尚不成系统的中学生造成误解,以为“行人”便是路人,“寡妇”就是死了丈夫的女子。其实“行人”在古汉语中一般指经商、出使、从军等出门在外之人,如《管子·侈靡》“行人可不有私”,尹知章注:“行人,使人也。”《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八》“行人从此别,去去不淹留”;《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梁诗卷二十四》“行人消息断,空闺静复寒”;《兵车行》“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上述例子中的“行人”都是指出门远行之人。与“行人”相对的“寡妇”,也不是指死了丈夫的女子,而是独守空闺寡居的妇人,如《饮马长城窟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因为丈夫不在家,出门在外,在家独守空闺寡居的妻子与出门在外的丈夫互相思念,才会有“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的说法。不然,按字面理解,死了丈夫的女子“起彷徨”是有违封建礼仪的,并非作者本意。
二、注释欠当
3.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七年级上册《论语》十则:“吾日三省吾身。”注:“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
按:古汉语中的数字“三”常表示“多次,再三”之意,如《孟子·离娄下》“禹稷当平时,三过其门而不入”中的“三”就是泛指,而非确指。但曾子所说的“三省吾身”,从后文来看,正是从三个方面进行自我反省:“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所以此处的“三”就不应解释为“多次”。再比如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三思而行”。这则成语出自《论语·公冶长》:“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后一句的意思是“孔子听到后,说:‘(想)两次,就可以了’”。这里的“三思”与“再”相对而言,因此也宜把“三”理解为确指。
4.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陶渊明《桃花源记》:“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注:“要,通‘邀’,邀请。”
按:“要”表示“邀请”时,不是通假,而是引申。“要”是“腰”的古字,篆文字形的中间象人的躯干,两旁以双手叉腰之形强调腰部,构形之义十分明显。《墨子·兼爱中》有“昔者,楚灵王好士细要”; 曹植《责躬》诗有“冠我玄冕,要我朱绂”。后来“要”引申出“阻拦、约束”之义,如《孟子·公孙丑下》:“(孟仲子)使数人要于路。”《左传·隐公三年》:“周、郑交恶。君子曰:‘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明恕而行,要之以礼。’”后又由“阻拦、约束”引申出“邀请、欢迎”之义,如《史记·项羽本纪》:“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庾信《吹台山铭》诗:“比花依树,登榭要春。”
5.人教版高中语文课本第一册《烛之武退秦师》:“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注:“封,疆界。这里用作动词。”
按:课本把“封”解释为名词用作动词,这是用现代汉语的语法去看古代汉语的语法。“封”是会意字,《说文》:“封,爵诸侯之土也。从之从土从寸。”篆文字形左边像土上长着丰茂的树木,右边是一只手,表示聚土培植。郭沫若曰:“古之畿封实以树为之也。”李孝定曰:“封之本义当以郭说为是,许训乃后起之义。字象植树土上,以明经界。爵诸侯必有封疆,乃其引申义。”“封”表示堆土植树为界,本就是动词,不存在用作动词的古代语法。
三、注释错误
6.人教版初中语文课本八年级上册刘禹锡《陋室铭》:“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注:“素琴,不加装饰的琴。”
按:素琴不加装饰,朴素无华,这个解释看上去文从字顺、毫无问题。可是下文“无丝竹之乱耳”是说没有乐器之声的扰乱。调琴却无琴声,这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文中的“素琴”是引用了晋代陶渊明的典故。《晋书·隐逸传·陶潜》记载:“(陶潜)性不能音,而蓄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李白《戏赠郑溧阳》:“陶令日日醉,不知五柳春。素琴本无弦,漉酒用葛巾。”可见,“素琴”就是没有弦和徽的琴。陶渊明抚无弦之琴,有如“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是谓“琴者所以在音,得音而忘琴”,表达的是一种陶情冶性的雅趣。这种寄托情志的追求,与《陋室铭》作者安平乐道、洁身自好的隐逸情趣不谋而合。且只有在陋室抚弄无弦的琴,才能做到“无丝竹之乱耳”矣。
7.人教版新编高中三册《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注:“恨恨,愤恨到极点。”
按:“恨”有愤恨的意思。但是“恨”本义为“怨”,《说文》:“恨,怨也。”在古汉语中“恨”一般是“遗憾”义,如诸葛亮《出师表》:“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刘禹锡《三阁辞》之一:“不应有恨事,娇甚却成愁。”前者的“痛恨”是“痛心和感到遗憾”义。后者的“恨事”是指“遗憾的事”。从《孔雀东南飞》一诗的内容看,无论是焦仲卿不违母命休妻,还是刘兰芝听从兄意再嫁,二人的行为都是守礼的。他们的殉情只是为了既遵从封建伦理,又忠于爱情婚姻。对于他们不能长相厮守的遗憾痛苦之情,诗中有大量的描写,如“心中常苦悲”“府吏默无声”“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出门登车去,涕落百余行”“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哀”等等。所以他们谈不上对焦母、刘兄的“愤恨”。这里的“恨恨”只能理解为“遗憾、伤心、悲痛”的意思,是为情而“恨”。
中学语文课本 篇4
笔者认为,课本剧应该有丰富的内涵:第一,从课本剧与戏剧的关系这个角度来看,课本剧首先属于“剧”,是戏剧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在某种程度上,课本剧就是戏剧。但是,课本剧主要面向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主,学生自编自演,这也是课本剧为戏剧的特殊表现形式之所在;第二,从题材来源这个角度来看,课本剧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从教材中选择故事性比较强、情节相对复杂的文章,将其改编成剧本,由学生上台表演。
由此,我们可这样概括课本剧的内涵:它是以课本内容为蓝本,将其中故事性较强、情节较复杂的课文改编成剧本,通过艺术的加工,如人物性格塑造、气氛渲染、情节优化、动作美化等,使其内容逼真,人物形象鲜明,进而搬到舞台上表演的一种戏剧形式。
现阶段,将课本剧融入语文教学已经成为大势所趋,符合新课改下语文教育的要求,有利于树立大语文观,提倡一种动态的语文学习。
二、课本剧教学的实质
(一)课本剧———合作学习的一种方式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于1996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名为《教育———财富蕴藏其中》一书中提出了学会共同生活,其中隐含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合作学习包括五个基本要素:积极互赖、个人责任、社会技能、小组自评和混合编组”。在整个课本剧的编演过程中,处处留有“合作”的影子:有人创作剧本,有人当导演,有人准备道具,有人当主角,等等;从舞台的布置到道具、服装的准备再到人物角色的选择,从排练时间的安排到排练过程中相互的理解、支持,这些都需要倡导合作的意识。
(二)课本剧———探究性教学的一种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力开展探究性教学。
课本剧的编演过程融入了许多“探究”因素:第一,改编课本剧,首要的问题是要求学生主动学习有关戏剧的知识,探究戏剧的特点、结构等,为下一步的改编打好基础;第二,它要求学生对课文有正确的感知、深刻的理解,变死的课本为活的演出实践;第三,编演课本剧还涉及绘画、音乐等层面,如服装设计、配乐等,这些都需要学生具备比较全面的知识,并将锻炼其艺术融合的能力、探究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知识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课本剧———情境教学的一种方式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发、制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心理机能的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笔者要讨论的课本剧,其实质上也是一种情境教学,这从课本剧的整个编演过程可以看出。首先,课本剧的编写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合作,以书面的形式呈现情境的内容;其次,“演”的过程其实也是融入情境、想象体验的过程。例如,教授《皇帝的新装》(鲁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5课)一课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皇帝一丝不挂,在大庭广众之出乖露丑地举行了“游行大典”。一个天真的小孩说:“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啊!”这声音如同长了翅膀的小鸟迅速地飞到人们的心中。大家在笑皇帝的愚蠢,笑满朝文武百官都是一些虚伪小人!而皇帝听到小孩诚实的声音后“有点发抖”。那么,他回宫后怎么处理这件事呢?这可以由学生自由想象,为这个故事续写,然后再进行改编。
三、初中语文教材(鲁教版)中课本剧的选择策略
(一)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布局
新课标鲁教版初中语文教科书采用“特定话题为主线切分与组合模块单元”,将8个模块分解成为40个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思维与情感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定话题,每个模块由5个话题组成,每个话题涵盖一个单元,40个单元话题涉及人生、情感、自然等各个领域。同一单元内部围绕同一个话题呈现不同文体的文本,如“亲情篇”这个话题内部选文包括《风筝》、《祖父、后园和我》、《冬夜的灯光》是小说,《散步》是散文,《纸船———寄母亲》和《金色花》是诗歌,此外,《世说新语》两则收录了两篇短小的文言文。这种布局可以使学生了解多种文体的差别,并且避免了学习单一文体的枯燥无味,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课本剧的选择策略
由上可以看出,鲁教版初中语文教材选材来源广泛。在这些内容丰富的文章中,有的可以改编成课本剧,有的则不适合。下面我们来谈一下如何选择课文改编成剧,主要从三个维度来考虑:选文的特点、学生自身的特点和编演的可行性。
1. 选文的特点
(1)文章的故事性比较强
由于课本剧具有戏剧的特点,要求有高度的矛盾冲突,因此首先应选择具有故事性的文章。这一要求决定了大部分的记叙文可以用来改编成课本剧,而说明文则不适合改编,其原因如下:第一,它们的文体特点决定了不适合将其改编成剧。说明文在于向人们详细地说明解释某一事物的性质、特点、功能等,并没有课本剧所必须的故事情节及矛盾冲突;第二,故事性的文章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去编去演。故事性的文章多为记叙文,具有故事情节,而且通俗易懂,是各类文体中比较能吸引大多数学生阅读动机的一种文体;第三,故事性的文章具有故事情节,比较适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改编并分角色表演,调动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使学生人人都能享受表演的乐趣。
(2)文章篇幅长短适中
课本剧的编写要充分考虑课文的容量。如果篇幅太长,则改编的难度比较大,人物关系复杂,这也会给表演带来很大的难度,处理不好的话就会浪费宝贵的教学资源。但是,我们并不否定篇幅长的能够改编成课本剧,因为在课本剧日益产业化的今天,大型的演出往往需要精心地准备比较复杂的剧本;有的文章篇幅太短,那么便没有改编的必要性。比如七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渡荆门送别》(李白)写作者乘舟远去,故人身影渐渐模糊,船依然再行,只有故乡之水像亲人一样推动行舟游过万重山。诗歌因其篇幅短小,缺乏故事性,所以一般不适合改编成课本剧。所以,课本剧的选文篇幅要长短适中,尽可能地达到人物角色、情节的最优化,忌太长或太短。这样才能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
(3)选文的可塑性比较强
选文可以增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课本剧要求语言精炼,尽可能用较少的语言来展现人物性格,这就对选文提出了灵活性的要求,即选文的语言可以被改编者重新加以整合,有些心理语言,如悲哀、愤怒、喜悦、高兴等,可以通过人物角色的表情来表现,这就精简了剧本语言。
2.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这一时期,中学生思维的独创性在逐步增长。中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提高,突出表现在他们能不断提出新的假设、理论,思维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和批判性明显增强。而且,他们喜欢动手实践。所以故事性的文章尤其能够吸引他们去编去演。
此外,加德纳(Howard Gardner)的多元智力理论(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也认为每一个体的智力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独特的表现形式,“学生有多元才能”。作为个体,每个人都同时拥有相对独立的七种智力,而这七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同样具有较高智力的人,可能是一名作家,可能是一名歌唱家,可能是一名数学家,可能是一名画家,可能是一名运动员,可能是一名思想家,也可能是一名社会活动家。因而,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闪光点。课本剧的选择力,要求使每个学生都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潜能。例如,朗读好的学生可以让他担任旁白者,爱好绘画的学生可以发挥他画画的优势作海报宣传或者绘制表演的服装、道具、舞台布置等,喜欢音乐的学生可以搜集音乐,以此尽量使每个学生都发挥的他的个性特长。
3. 编演的可行性
这一策略的实质是“投入与产出的实效问题”。课余时间编演课本剧,学生会花费大量时间,如准备道具、背诵台词、必要的化妆等,而且课本剧最终要到舞台(或者教室)上表演,这还需要考虑时间、地点、道具等因素。如果人物角色太多太杂,就可能适应不了舞台的空间;时间太长的话,则可能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需要的道具或者服装太多或者要求太高,也会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而影响教学的质量。所以,课本剧的选择也要充分考虑可行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在整体把握语文教材的特点的基础上,采用正确的策略把其中一些适合改编课本剧的文章选择出来,让学生自主改编,自主表演,从而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我相信,通过课本剧的学习,我们的新课改会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摘要: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下, 课本剧的编演愈演愈烈, 并逐步走向产业化、市场化。但是, 当前的问题是人们过分注重将课文改编成剧本这一结果, 而对其文章的选择却关注不足。本文简要介绍如何选择教材中的文章进而将其改编成课本剧, 旨在说明这样一个问题:有的文章适合改编成课本剧, 有的则不适合或者没有改编的必要性。同时, 合理运用课本剧的编演这一教学形式, 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提高其多种语文素养。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材,课本剧,选择策略
参考文献
[1]靳玉乐.新课程改革的理念与创新[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2]韦志成.语文教学情境论[M].桂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6.
[3]田文华.“山东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 (必修) 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5.
中学语文课本 篇5
许多老师都说,现在孩子早熟,早恋现象严重,而中学课本上又编了若干的爱情诗给他们读,真是火上浇油啊。事实上是不是这样呢?我在给学生上《氓》和《静女》的时候,乘机把这个问题抛了出去,试探同学们,结果同学们都反对这个说法。于是我又让同学们把高中三年课本上的所有爱情诗都搜集起来,并进行分类,分析各类爱情诗的思想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同学们的反应很积极,去认真地做了作业,我仔细地批阅后发现很多同学都花了大量篇幅谈自己的感想见解,其中有幼稚的,也有成熟的;有传统的,也有现代的。真是各抒己见,个性纷呈。由此可见,同学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是很活跃的。这是一个躁动的年龄,充满了对爱情的纯真向往,这是人性,不能否定,更不能压抑,古人有云,治水者,疏也;治人者,导也。其实就是说治水与治人一个道理。人的心理是你越不想让他知道的事他越想知道,你越不想让他做的事他越想做。与其阻止,不如多加引导,让他知道了事实,人反而失去了好奇心,少了一份铤而走险的可能。所以,我认为应该利用这些爱情诗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化,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爱情观,别去担心这些诗会有负面影响。一般来说,爱情诗具有以下教育功能:
一、引导学生对自由、平等、民主的爱情的理解。
舒婷的《致橡树》是一首绝妙的现代爱情诗,它的魅力就在于一反传统的不平等爱情观念,指出了爱情的伟大,就在于精神上的平等,心灵的息息相通,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而不是物质上的互为利用,这对于生活在物欲横流的社会的少男少女来说,无异于一面镜子。让学生知道,人格独立是现代爱情的基础,不要把自己当作附属品。要做到这一点,自己必须走出传统的“夫贵妻荣、子贵母荣”的怪圈。
二、教育学生树立坚贞不渝的爱情观。
在这个生存压力越来越大,人的欲望极度膨胀的社会,纯洁忠贞的爱情观渐被人们遗忘。为建设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树立忠贞不渝的爱情观极有价值。像《上邪》这样的古典爱情诗,无疑是震撼人心的,极有教育意义,《孔雀东南飞》里的主人公刘兰芝与焦仲卿为爱情殉情的悲剧虽不值得效法,但那种对爱情的坚贞之精神,是后人的好榜样。
三、对朝三暮四者的鄙弃,培养人勇于走出爱情坟墓的勇气。
《氓》里的女主人公是个敢爱敢恨的心直口快的充满着对真爱的拥有的女性形象,当爱情来临时,他敢于接受;当爱情遭到践踏时,她勇于割舍,这是许多现代人都很难做到的。尤其是她教年轻的姑娘不要耽于爱情的教导,对现代许多未成熟的女学生有很好的启示意义。这在学生的作业中就有体现。有的同学在作业中说,要用成熟的眼光来看待爱情,首先自己要成熟,否则就容易以貌取人,犯买椟还珠的错误。
四、培养学生的真、善、美,这也是爱情诗的一大优势。
爱情观是有阶级性的,但爱情是没有阶级性的,它属于人性范畴。任何阶级的人都需要爱情,唐明皇失去杨贵妃,丢魂落魄;牛郎与织女就是被云汉隔开也要争取一年一度的相会;即使是琵琶女、杜十娘,她们也充满着对纯真爱情的想望,这就是爱情中表现出来的真、善、美。《静女》中描写的初恋情人约会的情境,让人羡慕,主人公表现出来的羞涩、纯真,心急如焚,不正是爱情的生动形象的外化吗?这就是爱情之美。许多同学在作业中谈到《沙扬娜拉》和《错误》时都高度赞美了诗歌给他们所带来的美的享受,尤其是心灵之美,感人,熏陶人。由此可见,爱情诗的教化功能非同小可,比起那些太直白的流行歌曲来,自然更滋养人了。
五、教学生学会处理爱情的方式。
读到秦少游的爱情诗《鹊桥仙》,大家都特别欣赏“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我想这正是语文教师培养学生懂得爱情的距离美的契机。这总比苦口婆心地去劝导那些少男少女不要成天沉溺在耳鬓厮磨中要凑效得多。
培养学生成熟的爱情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途径,我想编教材的专家们的良苦用心或许应该如此,这也应该是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回归。没有人性化的教育,又那来人性化的成果呢?
顶效开发区中学
中学历史课本阅读过程探幽 篇6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本阅读过程探析
一、历史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经常听一些老师的公开课、比武课、“推门课”,有时候还旁敲侧击地问一声旁边的学生:你是否都听懂了?有些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听懂了”,但当我进一步细问其中内在的问题时,许多学生又面面相觑,不知所然。这种似懂非懂的现象,说明学生没有真正掌握课本里的联系,他们最多只是“刻录”了老师在课堂上“强调”的“历史印象”,对历史间最“里层”的本质联系,仍是全然“无知”。学生这种假性“熟悉”的根源就在于未能主动去研读、探究文本,不能披文入情入意,他们对文本阅读的机会、习惯、愿望和能力均被老师无意识阉割了,因而对历史学习始终处于一种隔靴搔痒的感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据了解,许多学生认为:历史就是一门死记硬背的功课,不需要悉心阅读,只要考前临时背一背,得一个高分,这就是“历史学习”。在他们的骨子里,历史是一门无关轻重的功课,读与不读没有多大的区别,他们压根就不知道历史学科对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是那般重要,以致他们上历史课不是做其他的作业,就是打瞌睡。而老师“抖包袱”似地唠叨、分解,对学生这种认识似乎也不在乎,甚至还是其中的始作俑者,像老奶奶给小孩喂馍馍一样,一点一点地喂给他们吃,使他们从小就丧失自己觅食、吞咽、消化的功能。试想,学生不亲自感悟文本,如同一个长期观察别人游泳的人,如果不亲自下水游一番,他永远是一个旱鸭子,不会成为游泳好手。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应努力把握历史文本阅读的基本规律,让历史文本的阅读成为师生“教”与“学”的基本常态。
二、历史文本阅读的表里构成
1.历史文本阅读的性质。
历史文本包括历史原因、过程、结果以及概念、特征等显性基础知识和反映内在联系的隐性线索、本质、规律等知识框架。从内容上看,文本阅读是对那些相对固定的基础知识的再现再认;从关系看,它是对各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包容关系、承递关系等进行梳理分析;从表现形式看,它是对文本各种语言符号图示的再表述或交流。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阅读,是学习者以信息的接收、编码为基础,根据已有信息建构内部的心理表征,并进而获取心理意义的过程,如识别、记忆、分析、推理、概括、归纳、预测、再创造等。而历史文本的解读,则是对由视觉输入的历史语言符号信息进行解码和重建以获取历史专家在编辑历史文本中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对文本中那些碎片、断裂、孔隙、浑浊、碰撞的史实进行再创造的心理过程。既然是个人的心智活动,教师就应遵循心理活动的规律,在文本阅读中退居幕后。之所以这样,是因为我们教师不能用自己的思维去替代学生领会文本、发现问题、创造意义。毫无疑问,文本情感的体味、升华以及文本意义的发掘、填补和阐析,都只能依靠学生自己来咀嚼和建构。越俎代庖地忽视、漠视或限制学生对文本独特的阅读领悟,既与新课标精神相左,也阻碍了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发展。
2.历史文本阅读的两个层次。
历史文本的阅读是以历史课本作为认识的中介,学生不仅把历史课本从一种密码式的符号系列转化为一种充满社会意义认识的产物,而且通过这种阅读活动提升自己的精神素养和境界。它大体呈现出下面两个层次:
(1)“阅本明象”。大家知道,人的认识都是从感性认识开始的,历史文本的阅读也是从披阅文本语言而感知历史的。历史语言具有传达表象义与具象认识的功能,是学生这个特殊释言主体获取事象意义的语言基础;作为认识的第二信号系统,是史实第一信号系统的符号,学生通过语言符号对史实做出条件反射联系,是他们阅本明象的神经活动基础;读释文本语言的具象语义内容,依靠学生思维的再创造来完成,这是学生释言明象的心理基础。例如,学生通过读释语言符号引起的再造想象活动,就能从语言符号中获得商鞅变法的勇气和悲壮、秦始皇焚书坑儒的专制和野蛮、李世民贞观之治的大治和清明、安史之乱的倾轧和动乱、清朝文字狱的黑暗和残暴,等等。不过,学生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总是按照历史语言的语义规定进行“严格”的再创造,所获的事象基本上是对语义内容的客观反映,他们间的个性心理差异虽然较大,但所获表象的差异不是特别悬殊。这类通过心理感知所获语义内容规定的事象,可称为“言内之象”,虽然简约,但是进一步“明象”的基础。
把握、释义“言外之象”,比直感“言内之象”要复杂得多。它需要学生凭借业已获得的言内之象所提供的人物、时间、地点、背景、原因、过程、内容、结果等历史事象按照历史事件本来发展的脉络和趋势,经学生阅读个体再联想、再创造等思维活动发现语义,使历史事象日趋丰富和完善。例如,学生在阅读了北京人已学会了用火的言内之象之后,知道火能烧烤食物、照明、取暖、吓跑野兽等,若再联想再创造,就会得出火还有其他功能,如用火烧断木棍来制造劳动工具,高举火把来追捕猎物等,这样一番再想象,就容易丰满北京人的意象。又如,对“东汉牛耕图”的阅读,大多数学生能够读出当时铁犁工具进步了,且人驾驭耕牛的技术也提高了,但善于思考的学生,可能还会得出两点新意象:①由于水利事业的发展,土壤变得松软了;②牛也被驯化了,能省下许多人力。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再创造能力越强,他们所获得的事象就会越丰富越完整,不同阅读主体在意象创造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上,绝不会一致,甚至差异较大;二是创造想象的依据是间接的,源于言内之象的联想而发生,并非语义内容的客观反映;三是因为在感知的广度、深度上完全不同,学生补充、完善的意象,从本质上来说是主观的。由此可知,“言外之象”的解读,是获得事象的另一番途径。
当然,不管是言内之象还是言外之象,“明象”的综合效果,均靠学生主体阅读的心理活动来实现;所获事象的丰厚与贫弱,又均与学生阅读的态度、方法、能力及原有的知识结构相关。言内之象,为具备一般阅读经验的学生共同获取,显得单薄;言外之象,则需足够的经验、语感以及再创造思维能力才可获得。这里,似乎告知教师这样一个道理,其事象的索取和悟解需要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的能动性,否则,事象的解读将难以进行,或者是无法进行。这里彰显了学生是自我学习的主体,老师只不过是起了一个方向性的辅助作用。
(2)“由象析意”。这里的“意”,不是文本语言单纯的“意义”,而是历史文本所透露出思想感情的总和,既包含了文本所蕴含的历史本质和规律,给人以理性启迪,又包含了浓浓的爱国主义情感、传统道德情感以及对历史事象的审美审丑等。由于历史文本是“情”、“美”、“理”的综合体,很难说孰轻孰重,但出于“情”“美”容易“感受”,“理”难以阐发,故将“由象析意”具体细分为“味象识情”、“取象审美”与“析象解理”三种思维方式。
①“味象识情”,阅读认识的情感阶段。它是历史进行道德教化的主要功能之一。在《史记》列传中,司马迁把殷末并无多大建树的伯夷、叔齐放在第一篇,无非是作者欣赏他们两人在殷亡后耻食周粟,饿死在首阳山的气节。这一方面反映了司马迁本人的道德观,另一方面则说明历史具有道德情感的教化作用。但由于历史包罗万象,政治史的事象有政治属性的读法,经济史的事象有经济属性的读法,等等。例如,在解读政治史的事象时,因其“象”牵涉到客观存在的历史人物,学生就需将典型人物与典型事件结合起来,特别是要仔细辨明历史人物的阶级属性,方能较好地体味其中的感情。如,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所说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与五代后晋一个节度使所说的“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这两句话,从词义上说,意思差不多,但从他们两个人的阶级感情而言,则有本质的不同。前者,代表了农民阶级及其利益,体现了他们反对封建统治、要求改善现状的斗争精神,使学生为他不畏强权、一身正气的情感所感染;后者则代表了手握重兵的藩镇割据势力,他们妄图凭借武力取得皇位,反映了他们对权力再分配的愿望。学生若不从后者的阶级属性来阅读,恐怕很难看清藩镇割据势力是如何打着“天子宁有种耶?”的旗号来谋取私利的,感情认识很可能含混不清甚至错位。同样,经济史的阅读,若不认真体味,思想感情也容易发生错误。如,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投资办厂,事象的本身没有什么区别,但近代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投资,则是在损害中国国家主权的背景下进行的,是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其根本目的是把中国变为外国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使中国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而现在资本主义国家在中国的投资,则是在遵重中国国家主权的前提下所进行的商业行为,现今国家的招商政策,完全不同于100多年前的清朝,根本目的是“借鸡生蛋”来发展本民族经济。
从上可以看到,文本中的事象是对客观史实的概括性显现,具有单纯、简约、朦胧、概括的特征。但不管是什么属性的“象”,都与“情”构成心理共鸣对应的联系,即“情感的客观对应物”,无不显示了情感表象与情感体味互表的内在关系。这种以历史事象为物质载体的情感认读,如对善与恶、忠与奸、光明与黑暗、爱国与卖国、进步与倒退等情感的体味,既是个体情感的载体、感受和移入,传达情感表象的个体经验性,但更多的是传导、内化社会普遍通用的情感,是个体主动加工历史“典型化”情感的思想认识过程,说明了在情感体味过程中,阅读主体是借助相关事象来表现自己对历史真实情感的关切、体认和融入,体现了“情依象表”的思维进程。因此,对事象阅读而生发的情感,容易使学生达成对真实历史事象情感的认同和感染,并促使他们情感的巩固和升华,这与文学艺术作品阅读中滋生的情感更倾向于“具性”和“主观”具有很大的不同,它更偏重于“理性”、“客观”和“社会性”。鉴于这种情感的阅读特点,教师更应该有意识地多引导学生情感的移入与体味。
②“取象审美”,阅读认识的美感阶段。在阅读认识过程中,“取象审美”与“味象识情”辨不出谁先谁后,它们是并列交互的关系,互相启迪,互相说明,互相补充,互相完善,是情中感美,美中悟情,最终的效果都是使学生受到“情”与“美”陶冶,净化他们的心灵。历史事象的美如同“历史感情”一样,极其丰厚。从劳动人民生产的陶器、瓷器、丝绸、棉布等生活用品到修建皇宫、城墙、塔楼、运河等工程建筑,从洋溢着人性光辉的崇高悲壮美到波澜壮阔的社会文化美,无处不有。这些“美”,首先反映的是社会历史客观化的“审美”形态凝固,其次是构成学生的“审美”意象和“释言明象”的结果。这一审美再创造的过程,虽包含了学生“审美”再创造,但这种再创造不能超越历史本身的属性,也不能脱离历史事象所规定的“审美”形态而自行其是。例如,不能把戊戌变法时本可以逃生的谭嗣同读成“傻帽”,嘲笑他舍生取义的英雄行为,否则,就无法诠释“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悲愤、慷慨、无奈的激情。又如,不能把希特勒、东条英机等战争狂人用偶像崇拜的心理读成世纪英雄,否则,就反映出学生审美倾向的模糊和浅薄,也反映出学生情感倾向的麻木和冷漠,更反映学生黑白不辨、是非不清的历史观。
审美,首先是对“言内之象”的客观反映,继之是对“言外之象”的主观丰富。对“言内之象”感知得越全面,就越利于对“言外之象”的再创造,并促进学生“审美”态度的有效建立。反过来,当学生以这种“审美”态度再“回首”观照这些事象时,心中所获解的事象就已转化为“审美”对象了。在审美“取象”悟解的循环中,一方面学生以自身情感经验、能力体味历史情感,另一方面,则是对事象中的美感、意蕴进行深层次的领悟。
不过,历史审美不仅仅只是对“崇高”、“优美”等方面的获取、体味和审视,还兼有对历史事象“负性”、“粗鄙”等方面的感受、认识和审丑。历史丑类很多,如卖国贼、汉奸、昏君、傀儡、独裁者、贪官、奴才、法西斯分子、侵略者,等等。学生在这些“卖国”、“阴险”、“黑暗”、“血腥”、“恐怖”等意象的撞击下,心灵因为巨大的震颤而获得强烈、压抑、窒息的情感体验,激发起对历史、社会、人生的反思,从而获得历史智慧的启示和领悟。
不论是审美或审丑,在阅读中获得全面的精神效应,是历史美育的总体目标和核心内容。学生经历欢乐、激动、振奋等一系列心理过程,内心既有以往情感经验的复现,也有经验之外陌生情感的体味。其中愉悦之情能抚平学生心灵的皱褶,达到鲁迅所言的境界,“美善吾人之性情,崇大吾人之思理”,享受历史澄澈朗照的静美;即便是面对悲剧、惨烈的事象,也能将其间的悲痛转化为同情、怜悯和悲愤,使心灵获得审美的慰藉。而对历史丑类的审丑认识,会使学生对那些卖国贼、汉奸等丑类表现出极大的愤慨,对那些侵略者、反动右翼势力等表现无限的仇恨,从而培养学生对美的辨别力以及明辨是非的敏感性。
③“析象解理”,阅读认识的理性阶段。一定的知识结构配套一定的认知结构。“析象解理”的内涵就是由历史现象的感知上升到历史本质的认识过程。康德将这种认识过程概括为感性认识、知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三个阶段。
前面的“阅本明象”,即是学生对历史事象的积累、咀嚼、消化,阶段性特征的感性把握比较明显。从思维过程看,它开始由感知事象到形成鲜明的表象,从区分本质、非本质属性到逐步接近本质属性,思维基本上处于历史概念的形成阶段。
知性认识阶段,是对前面获得的事象进行分析,开始思索历史事件得以发生的背景、条件、原因、经过、作用、影响以及各个历史现象之间的本质联系。例如,在研读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时,就开始有意识地将殖民地问题、民族解放运动以及工业革命后的阶级关系与马克思创立科学社会主义进行纵横联系;在研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学生会将经济危机与反危机的对策、德意日三国的法西斯化、当时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及英法美三国推行的绥靖政策等做一个总体思考。在此进程中,学生开始利用原有的认知结构来理解新概念所代表的含义,力求把握“事象中”及“事象间”的联系,全面地领会新的历史概念,思维基本上处于概念的同化阶段。
理性认识阶段,是学生利用业已掌握的各个单纯质的规定进行抽象思维,形成对事象全面、深刻、本质的把握,并由此构建历史知识的层次和体系,形成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认识人类社会演进的历史规律。如,学生在研读隋唐历史后,对科举制度产生、发展的历史脉络了如指掌,特别是能够认识到:该制度不仅使那些门第不高但才智超群的人得以参加到封建政权中去,而且认识到这种人才选拔的制度既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还利于隋唐文化的繁荣发展,对社会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当学生研修了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后,认识到那些科举人才成为皇帝御用奴仆,对科举制度则会有另一番理解——科举制度成为扼杀人才、钳制思想文化的工具,阻碍了历史发展的进程,进入到20世纪初,科举制度越来越不符合历史形势的发展,最终退出历史舞台。学生通过一正一反的解读,就能得到许多规律性的认识:任何历史事物都有它产生的条件和土壤,也有它发展的多种可能性,自然也有它消亡的过程和原因;历史上的任何事物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某些本质特征在某个历史阶段可能更为突出,而在另外一个历史时期可能就渐渐淡化淡出;认识某个历史事物的积极作用,在于看它是否促进了社会历史的进步。因此,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反复研读,慢慢养成“二分历史”的评价习惯和意识,也就逐渐接近历史现象内在本质,实现对文本主旨的认识。这种思维,体现了对文本创造认识的重构过程。
在“阅本明象”或“由象析意”阶段,许多学生都没有用熟读历史文本去洞察历史现象背后所蕴含社会意义的习惯,更谈不上用整体的历史观去认识自我达到服务人生的意识。这里除了老师喜欢将各种历史知识等拆分灌输给学生,使学生养成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被灌输习惯外,还与文本客体对学生这一阅读主体阅读进程的规约性有关。
三、历史文本阅读能力的培养
1.披文释言,感知事象。文本线性语言是学生直感历史事象的主要工具,囫囵吞枣地浅读,是无法深入历史内部的。因此,释言是手段,直感事象才是目的。须知,“事”、“象”、“情”、“理”都显露或隐藏在字里行间,学生只能依赖于自身的阅读能力,才能释言感“象”、知“事”、体“情”、析“理”。否则,学生只能从老师的“讲解”中获得一点“历史”的皮毛,“情”“理”的体味就会流于表面化。例如,只有主动研读了中国近代史的文本后,学生方能从语言符号中感知清政府是如何屈辱地同外国侵略者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就能感知外国侵略者是如何贪婪残暴,那份爱国情感也就会被清政府的无能和洋鬼子的暴虐而激发,也就能从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及其危害中,认识清政府的腐朽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性,从而获得中国社会一步步陷于半殖民地半封建深渊的意象。若学生从来不摸历史课本,或是从来没有研读课本的习惯,即便在课堂上也不认真听老师“分解”,那么“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特定的历史概念也就无法在学生头脑里变得显性、具体而富有质感。
当然,即便把文本阅读了一遍,也不一定能把握全部历史事象及事象间不易把握的隐象。这是因为:直感阅读是以语言符号第二信号系统为基础,并在语义规定中进行再造想象,使所获事象能够基本上反映语义内容。要使阅读体现它的有效性,学生不能为阅读而阅读,即不能像看小说那样一目十行,更不能像看小说那样去寻求感官刺激。要使头脑里的历史人物丰富、历史事件完善,学生必须依赖自己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已有的知识经验和修养等。一目即明之象,可谓“单象”,如一些投机取巧的学生从文本目录、章节标题、角码注释、图片文字等语言符号所获得的事象,这种事象单薄、简约,尽管必要,但作用有限;那些通过自我的知识、修养和思维能力主动想象、加工、改造而获之象,可谓“复象”,它们对后来穷究“事理”将发挥重要的促进作用。从阅读实际可以看出,一般学生所获的“单象”不会有太大的差异,但所获的“复象”,因为与学生的思维深度、再造想象的强度以及创新思维的高下有关,各学生在获取意象的完整性和丰富性上绝对不会一致,甚至差异很大。从语言符号第二信号系统的特性和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引导学生深读文本显得那样必要和紧迫。
2.深化事象,加工增值性。历史文本的增值性主要体现在历史“事象”之间,它是指对历史事象审美审丑的思想感情。在直感事象阶段,尽管也能发生感情,但这份感情常常不能长久维持,通常只是一时的“冲动”,情绪化比较“严重”,表现为即生即没。要想让学生把那种“朴素的激情”升华为成熟、理智的爱国感情,就应该用新课程的理念积极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事象,让学生主动体验、加工文本阅读过程,使他们逐渐学会释象析事,理解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只有让学生真正读懂弄通了历史之所以这样发生的成因后,才有助于他们比较深刻地认识自己肤浅了解历史的症结,也才能帮助学生洞察历史发展的实质。历史事象是历史知识和爱国情感的物质载体和具体表述,与情感的关系,是一种社会历史心理的联系。这份情感,既有社会普遍情感的成分,也有主体情感的体验与移入。例如,爱国主义情感几乎是与生俱来的,但对学生而言,可能比较抽象,不易理解和把握,落实起来不经意就浮于表面。但老师若是有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涵咏中华民族的屈辱史,让他们在割地、赔款等一系列屈辱的文字间感受近代史的那份“压抑”,体验那种被奴役被杀戮被践踏的命运,就能理解、感受近代史的那份苦难和深重;若再“用心”引导学生去研读洪秀全、康有为、孙中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探索史,学生就会在中华民族不屈不饶的斗争中回肠荡气,就能认识中国为什么走不通资本主义这条道。
中学语文课本 篇7
针对上述问题, 我认为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首先, 认识阅读的重要性。阅读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活动, 阅读能力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能力, 观察、分析、思维等活动都在阅读活动中进行, 观察、分析、思维等能力的培养和运用都以阅读活动为载体。当然历史阅读理解能力区别于语文的阅读能力, 要求学生能从特定的历史资料中获取有价值的历史信息, 并经过加工整理, 形成较为科学、准确地认识史料深刻内涵的能力。其次, 教师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培养学生正确阅读教科书的方法。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 可分以下三步逐步推进。
1. 先列提纲或先提出问题后阅读, 引导学生以基本的历史意识、基本的历史方法去阅读。
如以历史事件的六大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原因、经过、影响等角度学着分析教材, 这些属于最基本的历史知识, 也是形成历史概念的基本要素。以初中七年级上册第11课“伐无道, 诛暴秦”为例, 可先根据教材内容列出下列问题: (1) 赫赫一时的秦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呢? (2) 秦末农民战争分几个阶段? (3) 概述陈胜、吴广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要求学生按照历史事件六要素来回答。 (4) 秦亡前后, 项羽、刘邦所领导的战争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相信经过一段时间, 这样的训练不仅解决了这些具体问题, 也会逐渐培养起学生学习历史必备的历史意识和基本方法。
2. 利用好引言、小字、地图、注释及“知识链接”等辅助教材或隐性知识。
这部分内容最具有新教材的新特色, 但是容易被学生忽视, 又不易理解, 需要教师指导点拨才能被学生接受。运用好这部分学习资源既有利于学生理解正文又拓展了内容, 还容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如岳麓版必修I第12课“鸦片战争”中“《南京条约》以及战后的中国”这一目第二段正文只提到《南京条约》, 而没有介绍条约内容, 教师在教学中如将下面一段涉及《南京条约》及附件的小字作为教学要点指导学生阅读掌握, 对学生理解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带来的后果及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巨大影响会有很好的作用。又如岳麓版必修Ⅲ第三单元“从人文精神之源到科学理性时代”的单元导入语就很好地把西方从古代到近代的思想历程勾勒出来了: (1) 神话时代; (2) 人的精神觉醒 (自然哲学突破神话对自然的解释) ; (3) 人文精神的起源 (亚里士多德等古希腊先哲们以人为本、洞察宇宙、探索人生) ; (4) 个人意识受到极大压制 (中世纪基督教会统治下近千年的思想黑暗) ; (5) 人文精神的“复兴”与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 帮助人们冲决宗教神学的网罗, 人又从上帝的羔羊变为独立的个人) ; (6) 人文精神得到进一步发展 (宗教改革运动挑战教会权力, 争取信仰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 ; (7) 人文精神的成熟 (启蒙运动倡导民主与科学, 构筑起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 。
3. 解决好“动脑筋”、“想一想”、“说一说”等文内思考题以及课后材料阅读题, 逐步培养学思结合的习惯并提高解题能力。
如我在教授必修Ⅱ第19课“经济体制改革”一课时让学生做课后“阅读与思考”:一则表格材料给出1978~2000年我国居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情况表, 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图表, 得出什么结论”, 出乎我的意料, 学生不仅能答出“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断增长, 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还得出“当前我国城乡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差异, 今后我国经济发展应重视农村, 增加农民收入”。而这后一层次的结论在教参上都没有写出。这次教学经历让我得出一个刻骨铭心的结论, 那就是:开发教材, 挖掘教材刻不容缓。对课本资料细节进行探究思考练习, 既能在点点滴滴中培养学生学思结合的学习习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又不需费时劳神地去找课外的资料, 真是一举两得。最后, 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授人以渔。如有目的地进行阅读的习惯, 查找工具书的习惯, 读书看报的习惯, 朗读与默读的习惯, 读思结合的习惯, 圈点批注的习惯, 有意质疑的习惯, 阅读中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 积累阅读材料和记笔记的习惯, 归纳总结的习惯, 良好的阅读心理习惯等, 这些不仅是搞好阅读教学的前提条件, 也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 读好课本, 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而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老师们对课本的深入钻研, 更需要老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读课本的能力及习惯。
摘要:在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管教, 还要管学,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 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使他们终身受益。本文中笔者结合自己教学实践强调了历史课堂中读好课本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关键词:中学历史课堂,课本,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柳晓萍.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谈中学历史课堂学法指导[J].科学大众 (科学教育) , 2010, (11) .
怎样学好语文课本 篇8
最近, 笔者到所在县———云南省麻栗坡县一些中小学校听语文课或进行语文调研, 发现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不太注重教学生学好用好课本, 而是一味地去追求课外的知识。笔者问学生为什么会这样, 不少学生说:“语文老师说了, 语文课本里面的考不到, 没有原题, 没有必要认真学好课本。”课后, 跟老师交流, 不少语文老师也说, 课本没什么教的, 随便讲讲就可以了, 要多花时间在课外的资料上, 叫学生多看多做, 这样对考试才有用。笔者认为中小学语文教学, 不能这样教学生, 一定要用好课本。
课本作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基本工具, 采用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式, 有利于教师的教, 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便于学生的学习理解。
课本即教科书。课本不是通常的图书, 它必须要朗读、精读, 有的内容还要求背诵、默写。每篇课文, 都可以朗读, 重点课文要精读, 诗、词、曲、重点课文都要背诵, 并要会默写。
课本有别于其他的书。教学中, 教师们要高度重视课本, 正确对待课本, 有效使用课本, 让课本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在中小学语文课堂上, 教师应教学生积聚主要精力, 手捧课本, 眼盯课本, 口念课本, 心悟课本。对课文的字、词、句、段、单元综合实践等, 应精读细思, 固本强基。
听讲, 预习课本;练习, 翻读课本;复习, 围绕课本;考试, 回归课本;作文, 紧扣课本;考毕, 核对课本。
对课本, 正文要学, 注释要学, 前言要学, 小结要学, 标题要学, 研讨与练习要学。反正, 只要是课本涉及的知识, 一定要学, 并且要学得好。
要顺着单元编排教学。因为语文课本是按人们的认识规律编排的。现在不少语文教师上课, 特别是初中语文老师, 一开学, 就先上文言文, 再去上现代文, 违背了学生由低到高, 由易到难的认识规律。高中部分语文老师, 也是一拿到课本, 就先上文言文, 这是不科学的方法。
教学课本, 要循序渐进, 要讲字、词、句、文题、作者、分析课文、探讨问题、进行总结, 不能乱放野马。这样教学, 才能把一篇课文教学得有序, 使学生易于掌握。当然, 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学习和借鉴了一些先进地方的新方法、新手段。在教学中, 上述提到的一些步骤可省去不讲, 让学生先自学习得。最后教师简单分析课文、探讨问题即可。这样, 即可节省教学时间, 又能落实新课改中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紧扣课本, 构建语文合理的知识结构。合理的知识结构, 有利于学生在运用时, 提高分析推理、选择判断、综合归纳的能力。学生学好课内知识、获取信息, 将这些知识、信息进行有目的的加工整理, 即把个别的、零散的、无规律的知识、信息, 进行分析、归纳、筛选, 按其内在联系, 分门别类, 使之结构化、系统化, 形成网络, 这对学生学好语文是非常重要的。
教学课本, 就是要学生学习课本语言, 能用课本语言回答问题。课本语言, 除了文言文外, 现代文的语言很大程度上都是规范的、标准的语言。教学、考试、答题, 都提倡规范、标准的语言。因此,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 一定要教学生学好语文课本, 让学生掌握课本语言, 学好用好课本规范、标准的语言。
作文紧扣课本。文无定法, 但大体有法。写什么文要像什么文。课本中的课文, 无论在内容上、结构上, 还是在语言上, 都是经得起推敲的, 从谋篇布局到遣词造句, 都是中小学生学习写作的好范例。
小学语文课本出现细节错误 篇9
2.四年级下册《语文》:《手不释卷》插图中, 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据桌读书, 其坐姿是垂足坐, 而且画中出现的桌子是唐代以后才有的。吕蒙手中拿着一本册页书, 两汉三国时期的书籍最好画作简册, 其次为卷轴, 而画作册页书则是错误的。
3.三年级下册《语文》:《西门豹》插图中, 一位年轻女性手捧托盘, 盘中放着一串葡萄。西门豹的故事发生在战国初年, 而葡萄是300年后西汉武帝时, 张骞通西域后才传入内地的。
4.三年级上册《语文》:《盘古开天地》插图中, 左上方画着一个火红的太阳, 太阳之中绘有一只两条腿的彩色小鸟。而在中国的神话传说和民俗中, 三条腿的乌鸦才是太阳的象征。
中学语文课本 篇10
第一类是把动词get作及物动词使用, 这时, 其主要有如下几种:
1、get+sb. (sth.) 叫来某人 (弄到事物) 如:please go and get him.去把他叫来。
She got high marks in the final examination.她期末考试得了高分。
2、get+sb.+sth.为某人弄到事物。如:Will you please get me a ticket for the football match?请给我弄张足球赛的票好吗?
He got me some beautiful postcards.他帮我弄到一些漂亮的明信片。
3、get+sth.+adj.使某物处于某种状态。如:We have got everything ready for the sports meet.我们已为运动会作好了一切准备。
She got her school clothes dirty.她把校服弄脏了。
4、get+sth.+done.使某事被做。如:You must get your homework done before you watch TV.你看电视前务必把家庭作业完成。
You’d better go and get your hair cut.你最好去理个发。
5、get+sb. (sth.) +doing.让某人 (物) 行动起来。如:My duty was to get the four of us studying the subject.我的责任是使我们四个人研究这个主题。
Who can get the machine running?谁能启动这台机器?
6、get+sb.+to do.使某人做某事。如:My idea is that we should get a porter to carry our luggage.我的想法是我们得请个搬运工来搬运行李。
7、get+sth.+for sb.替某人弄到某物。如:Could you get a school timetable for me?你能帮我弄张课程表吗?
第二类是把动词get作不及物动词用, 这时, 其词义主要有以下几种:
1、到, 到达如:When shall we get there?我们什么时候到那里?
Let’s see who gets there first.我们看谁先到达那儿。
2、变得, 成为如:When spring comes, it gets warmer and warmer, and the
days get longer and longer.当春天来临时, 天气变得越来越暖和, 白天时间越来越长了。
We got to be a good friends.我们成为好朋友了。
3、致富如:Every one is trying to get rich quick nowadays.现在, 每个人都想尽快发财致富。
4、能够如:They can get anything they want in the stores.他们能够在商店里买到任何东西。
5、离开如:I had to got out that house in disguise.我不得不化了装才离开那屋子。
Have a good heart Jack, and help me to get away now.做做好事吧杰克, 帮我离开这里。
第三类是动词get与其他词相互替换, 在中学英语课本里这类词主要有:
1、get与have拿如:The bottle is empty, could you get/have a full one?
这个瓶子空了, 你能否拿一个满的。
2、get与reach碰到, 拿到如:My kite is in the tree.I can’t get/reach it.
我的风筝在树上, 我拿不到它。
3、get与buy买如:I’ll get/buy a new dictionary.我要买本新词典。
4、get与answer回/接 (电话之类) 如:I’m busy.Could you get/answer the telephone, please?我现在很忙, 请你接下电话好吗?
5、get与receive收到如:Jim got/received a letter from his brother last
Week.上周吉姆收到他弟弟的一封信。
6、get与catch抓住如:I can’t get/catch that bird.我抓不着那只鸟。
第四类是动词get与介词或副词构成短语动词, 在中学英语课本里这类短语动词主要有:
1、get up起床如:I get up at 6 o’clock every morning.我每天早上6点钟起床。
2、get to work.上班如:He gets to work at 7o’clock.他7点钟上班。
3、get home回家如:He gets home at seven and he watches morning TV.他早上7点回到家中, 然后看电视里的早间节目。
4、get back回来如:Show me your photos when we get back to school.返校时把你的照片拿给我看。
5、get on上车如:The bus came and we got on.公交车来了, 我们就上了车。
6、get off下车如:I’ll get off at the next stop.我在下一站下车。
7、get in收割如:The farmers are getting in the crops in the field.农民们正在田里收割庄稼。
8、get out拿出、取出如:He got out a dictionary and looked up the word in it.他拿出一本词典来查这个词。
9、get down下来如:The boy climbed up the tree and couldn’t get down.小男孩爬上树, 却下不来了。
1 0、get over走过、渡过。如:How can we get over the river?我们怎样过河?
1 1、get away离开、逃脱如:Two tigers got away from the zoo last night.
昨晚两只老虎逃出了动物园。
12、get about到处走动如:It’s easy in the city to get about by bus.在本市乘公交车去各处都很方便。
13、get together聚一聚如:When can we get together?我们什么时候可以聚一聚。
14、get married结婚如:At present, I don’t want to get married.目前, 我还不想结婚。
15、get through通过考试如:Did he get through his driving test?
他的驾驶测验通过了吗?
16、get along with与……相处如:She gets along well with her classmates.
她与同学们相处得好。
17、get in the way of妨碍I think the poor health gets in the way of your study.
我想身体差会妨碍你的学习。
浅谈中学历史课本中插图的作用 篇11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本插图;作用
历史插图作为一种直观教材,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材插图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文精神。历史所记述的都是往年的陈迹,对于现代人来说因为不可能身临其境,所以有许多的问题都难于理解,尤其是初中的学生,思想正处于萌芽状态,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认清语言文字和图画的关系。那么在历史教学中正确运用插图能产生哪些积极作用呢?
一、重塑历史形象,再现历史事件
历史如江水,东流不复回。时过境迁,物毁人亡,先前的历史形象已经消失了,存留下来的至多不过是几行文字记录,一些零散遗物。见景生情,睹物思人,是人类大脑的机能,所以历史教科书中的图画能够成为使用者再造历史形象的中介。一幅秦始皇陵出土的兵马俑彩色图,直接让人感觉到秦国将士的威武和阵势的严肃,进而神与物游,浮想联翩,在头脑里呈现出“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的历史画卷。
在教学“美国的诞生”一课时,《独立宣言》的发表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我们可以这样引导学生:看图片《签署〈独立宣言〉》,思考:这幅图片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呢?
不妨这样指导学生思考:一、会议代表的神色凝重,看来他们对这个宣言非常重视,说明《独立宣言》对于当时的北美来说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文件;二、会议代表讨论热烈,他们对宣言内容的拟定极为谨慎,这个宣言一旦公布,必将对北美的历史产生深远影响;三、会议代表身着当时西欧流行的服饰,说明西欧的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北美有一定影响;四、会议代表遇到分歧时,采取了讨论和对话的方式,这表明北美人民是团结的,他们在反对英国殖民统治的要求在立场上是一致的,这是北美独立战争取胜的重要原因……经过这样的指导“欣赏”,学生一定对《独立宣言》的发表有了更深入地理解。
二、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
一个人的知识是多方面的, 见识越多、视野越广, 其知识面就越宽, 对人的智慧、思维能力的发展越有帮助。新编教材在这一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课文的图画中有许多反映各朝代生产、生活方面的图画。例如,《汉朝的饮食加工》、《唐朝穿裙衫的妇女》、《敦煌壁画里的唐朝住宅》、《隋唐大型宴会的长桌、长凳和室内家具》、《秧马》、《宋代家具》、《宋墓壁画“宴饮图”》、《明代家具》、《明朝住宅室内布置图》等。这些朝代虽然距今非常久远, 但这些图画再现了古代人的生活起居情况, 从中看到了古代人生活的侧面。学生自然而然地与现实生活相联系、相比较。尽管这些插画在教学中是不要求掌握的,但由于再现了历史, 它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
三、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历史课中有许多问题通过分析才能得出答案,而图画、图表恰恰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可以使学生更直观地分析认识问题。如:在讲《工业化的起步》这一课时,我让学生分析第一个五年计划中的背景,在第一个自然段中提到“我国的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许多重要工业产品的人均拥有量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单方的语言叙述,并不能让学生所理解,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分析《中国与印度、吴国钢和电产量的比较》图表,自然比较出中国与印度、吴国的差异,通过观看此图让学生分析出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背景,从而提高学生分
析比较能力。
四、有助于对学生的情感教育
运用历史的特殊功能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更是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历史是无情的,它记录了英雄们的优秀品格及英雄事迹,永垂青史;也将那些丧权辱国、骄奢淫逸之辈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遗臭万年。课本中的每一幅图画, 几乎都可以充分利用来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思想品德教育也是从多方面进行的,有世界观、人生观方面的;有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也有为人处世方面的。例如司马迁“人固有一死,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的千古绝唱;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汉青”等都是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的好材料;顾炎武及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可以用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有教学生为人处世应该谦虚诚实的, 如孔子的“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 必有我师焉”。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画, 通过看图, 讲述英雄人物、优秀人物的优秀品格,并加以评价、渲染, 从而达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应回归课本 篇12
一、课本是学生积累基础知识的根据地
大家都知道在高考中绝不能失掉基础分,如字音、成语、名句名篇的默写、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就像不能失掉根据地一样。高考中所考的这些内容大多见于课本,或是在此基础上的适当拓展,因此,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充分利用好课本,夯实基础。如在复习语音这一考点时,我让学生每天坚持积累一定量的课文字音,特别是针对我们江苏高考的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等,而教师则在第二天的课上有重点地补充讲解,适当延伸。2010年江苏高考中涉及到的字音“六畜兴旺”“叶韵”等,我们学生都通过课本积累过,从而避免了失分。而名句名篇的默写,除了考纲要求的14篇高中和25篇初中必背篇目外,课外名句的积累我们也完全可以借助必修1~5及《论语孟子选读》《唐诗宋词选读》等课本进行梳理,如高考中出现的“由送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模考中出现的“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均出自这些课本,而常见的文言实词、句式等也是学生必须通过积累要掌握的,如模考中出现的“见”用在动词前有称代作用,就可见于《陈情表》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式“无乃……与”就出自《季氏将伐颛臾》中的“无乃尔是过与”。可见,在一轮复习中如果能充分利用好课本,学生完全可以积累丰富的知识,以应对各种考试。
二、课本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主战场
高考对学生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无论是文言文、诗歌鉴赏还是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因此,阅读能力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在高考这一战中的胜败。在高考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帮助学生提高这一能力,因为我们除了必修1-5,还有选修的《史记》《唐诗宋词》《现代散文阅读》《短篇小说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等,这些就是考点设计的参考依据,我们完全可以在一轮复习中充分利用而达到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在复习诗歌鉴赏时,我就让学生拿出《唐诗宋词》重新朗读、领悟、分析,然后根据常考的题型设计问题,如在复习李颀的《送魏万之京》时就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1)首联、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又表达出诗人什么样的送别情绪?(2)尾联用什么艺术手法表达出怎样的思想内容?题目设计紧扣考纲考点的要求,讲析时又补充了一些常见的意象意境、艺术手法和这两种题型的变式问题,让学生的知识储备上一个新台阶,同时又阐述了这两种题型的解题技巧,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文学类文本、实用类文本(论述类文本)阅读中,我也采用了同样的方法,除强调学生的文本意识,提高分析能力之外,还针对考纲要求教会学生一些常见题型的解题技巧,效果显著。所以,我认为在一轮复习中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课本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和解题能力。
三、课本是学生运用作文素材的后备保障
我们的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常常为缺乏素材而非常头痛,“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写作水平再高的学生如果没有素材也是徒劳,如果我们的学生能平时注重多阅读,积累各方面的素材那是最好不过了,但是针对一些不善于积累的学生,我们在一轮复习的时候也完全可以借助课本,让它成为我们学生作文素材中的后备力量,在关键时刻加以运用。如《现代散文选读》中刘鸿伏的《父亲》完全可以成为我们农村学生素材积累的一个典范,他笔下勤劳质朴,对孩子充满爱的父亲形象不正是我们许多学生父亲的一个缩影?更何况它的排比运用得如此恰当,语言如此优美!又如胡适的《母亲》、李密的《陈情表》、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都可以成为我们学生写作亲情类文章素材的典范;柯灵的《乡土情结》、曹文轩的《前方》、老舍的《想北平》等无论是其中对景的描写还是情感的流露,我们学生都可以借鉴,从而成为写作家乡类文章的素材;徐志摩的《翡冷翠山居闲话》、柳宗元的《始得西山宴游记》,当读到他们与大自然完全融为一体时,你是不是想到了2010江苏高考作文《绿色生活》?由此可见,在一轮全面复习知识的同时,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课本充分积累素材,经过自己的巧妙加工而在作文中恰当地运用。
高三语文一轮复习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必须要让学生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不断提高阅读能力,并积累丰富的作文素材,而这些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课本能够做到,相信如能扎扎实实,坚持不懈,我们的学生定会在高考中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