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2024-07-23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共13篇)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1

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而音乐教育是中学素质教育中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对学生的 思想道德、智能、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形成,有着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对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那么音乐教学与素质教育到底有着怎样的联系呢?以下是我在音乐教学中的几点体会。

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我的祖国》、《祖国,我永远热爱你》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江泽民总书记在1996年12月19日召开的第六届中国文联第五次中国作协代表大会的闭幕联欢会上,热情洋溢地演唱了一首优秀历史歌曲《祖国歌》,词曲优美,如诉如说,抒发了他热爱祖国、报效祖国的感情。给与会的文艺界代表和电视前的观众留下了难忘的一幕,使我们了解到总书记深厚的音乐素养。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这首创编于本世纪初的歌曲《祖国歌》,经总书记少年时代的学唱,在其心灵上所留下的深长记忆。使我们看到了良好的早期音乐教育对于无产阶级革命家成长过程的重要作用。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音乐教学是进行创新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的重要学科。音乐教学中的“创新”不是指简单的音乐创编,而是泛指创新的意识、胆识、意识品质及创新的思维方式和创新的基本方法,让学生敢想、敢说、敢做和善想、善说、善做。聆听音乐、欣赏歌曲、节奏练习、乐段创作以及舞蹈律动等等,无不需要有丰富的想象力,没有丰富的想

宜城 iyd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2

一、音乐教育与道德素质

音乐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 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提高分辨的能力, 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和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 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例如, 《黄河大合唱》, 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不屈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给人一种向往美好、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力量。有些歌颂祖国的歌曲还能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 人民的勤劳, 唤起他们建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 从而培育他们爱国感情, 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 可以起到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感素质

音乐教育非常重视培养中学生的情感素质, 是心灵的塑造, 是情感的培养, 是个性发展的好帮手。音乐艺术既表现人们的感情, 也表现人们的思想,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 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优美、健康的音乐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 对生命挚爱, 增强了奋斗的自信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音乐欣赏和歌曲的演唱中, 发展学生的能力。中学生在自我参与中, 不但受到情感的培育, 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学习音乐的实践中, 通过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 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时的顽强个性。同时, 培养出坚强的意志, 刻苦学习的毅力, 从而形成一种坚韧不拔的情意品质。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音乐教育, 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 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对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有好多科学家, 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美的享受, 重要的是他们在音乐中, 凝聚自己的科学构想, 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活动, 因此, 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和创造能力, 是智力发展的基础。在音乐教育中, 特别是器乐演奏, 能提高大脑反应能力和灵敏度, 还能使大脑得到锻炼, 同时开阔学生的视野, 更有利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为培养学生的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优美的旋律能使人感情产生变化, 使人精神愉快, 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 课间听听愉快的音乐, 有利于放松大脑, 使其课堂上精力集中, 提高学习效率, 为学生营造文化氛围, 对身心大有益处。因此, 中学实施素质教育, 重视音乐教育要通过多种形式、途径、开展多样的音乐活动。练习歌唱能对心、肺都有保健作用。一些革命歌曲更能净化学生心灵, 陶冶情操, 不仅能培养学生团结, 协作的精神, 更能使学生身心健康。

总之, 中学的音乐教育刻不容缓。重视中学音乐教育, 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充分、自由全面发展的关键, 是实现教育现代化, 培养跨世纪建设人才的关键, 因此, 音乐教育需要加强与提高。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 音乐教学;中学素质教育;作用

一、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素质

《乐记》云:“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荀子认为可以“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的确如此 ,优美高尚的音乐,蕴含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使中学生在思想、道德、性格、 情操、修养各方面发生变化,培养一种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自律的道德信念。例如:我国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大型声乐曲《黄河大合唱》,通过独唱、对唱、轮唱、合唱等多种演唱形式,给人一种向往美好和战胜一切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力量。《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歌唱祖国》等歌曲,在雄壮或抒情优美的旋律里,使中学生体会祖国山河的壮丽,人民的勤劳勇敢,唤起他们建 设祖国,报效祖国的使命感,从而培育他们爱国、爱民的深厚感情。 中学生高尚道德道德品质的形成及人生观、世界观的确立,需要精心培育和塑造,而音乐教育是塑造的重要手段,能给中学生以精神影响与滋养,可 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道德素质教育作用。

二、音乐教育与情意素质

在音乐教育活动中,培养中学生的情意素质,使学生的品格和个性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是我们的一个重要目标。爱因斯坦 有一句名言:“智力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的伟大”,“性格”从广义上是指人的情意素质,它包含着情感、思维、兴趣、气质、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它常伴随着一切智力活动。中学生在学业和将来的事业上能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智力因素的养成。而音乐教育是心灵的塑造,是情感的培养,是个性的发 展,是辅助非智力因素养成的好帮手。

音乐是一门最擅长表达情感的艺术,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当优美、健康的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的节奏产生共鸣并被陶醉时,使人产生一种高尚的、正义的、道德的、灵魂升华的情感,使人充满了对人生的希望和追求,对生活、生命和整个世界的挚爱,并增强奋斗的决心和力量。音乐教育正是在潜移默化中,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展开无限的想象和联想,获得音乐所表现的思想和意境,获得情感的陶冶和培养。所以,中学生在自我参与式的艺术薰染中,不但受到审美、情感、思维的培育,还能逐渐培养起健康的艺术兴趣和爱好。在不断参与音乐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耐心专注地训练音乐技能和技巧,培养中学生遇到困难 与挫折时艰苦努力的顽强个性与坚韧的毅力。

三、音乐教育与智能素质

荷兰教育家赫伯特·齐佩尔说得好:“每个孩子都应该有最基本的音乐教育,……而音乐教育,是开发人类智力的最好途径。”现代神经学家经过研究认为,人的左脑具有逻辑思维功能,右脑具有形象思维功能,有 些科学家也称右脑为“音乐脑”,它与创造思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音乐教育是左右脑平衡发展,对开发右脑,发展人的形象思维,提高人的智能素质有着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古今中外众多的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都是音乐艺术的爱好者,音乐对人的意识和思维的催发 作用在他们身上得到了神奇的体现。如:孔子、沈括、马克思、列宁、爱因斯坦、托尔斯泰、歌德等,他们在 各自的领域中登上事业成功的顶峰,为人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除了他们有超群的知识结构,开阔的视野和惊 人的毅力外,他们都与音乐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不仅从音乐中获得了高尚的娱乐,美的享受,重要的是他们 惯于在诱发灵感的音乐中,凝聚自己熟虑的科学构想,使自己的思维得到充分的音乐和梳理,激发大脑的兴奋 点,把思维引向深处。如爱因斯坦所言:“我的科学成就很多是从音乐启发而来的。”因此,音乐教育有利于发展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是智力良好发展的基础,为培养学生的智能素质打好基础。

四、音乐教育与身心健康素质

科学实践证明,音乐还能增进健康,医治疾病。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 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在日本东京市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音乐厅,人们戴上立体耳机,轻柔的大自然音乐声便被 送进耳鼓,有森林里的百鸟争鸣,有潺潺的流水声,奔腾的海涛声等,似乎置身于大自然中,三十分钟左右达到大脑完全放松,消除疲劳的最佳状态。生活中制成音乐椅子,音乐楼梯,音乐喷泉等,使环境与音乐融为一体。 音乐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4

夜村镇吕涧小学郭建平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进行,共同努力。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出现心理失衡或偏差,将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实践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呼唤我们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而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看他的智力因素如何,然而智力因素是通过“心理素质”起作用的,心理不健康,无论有多少丰富的知识,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可想而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校,老师让学生们通过书信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另外,学校专设了心理辅导老师,学生遇到困惑、受到挫折,心情不舒畅都可以找辅导老师倾诉,寻求帮助。对于大多数学生,如何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紧要的问题。因此我校不定期有辅导老师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使自己身心健康。并且,班主任老师自身也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在一个班级体里,学生众多,平日表现、学习成绩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区别对待,了解他们的心理尤为重要。有的学生学习差,自卑心理强平时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活动,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辅导,对全体同学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另外,还有一些优秀学生心理也需要调整,他们在各方面位居上游,经常沉浸在喜悦之中,一些人滋生了骄傲的心理。这种心态降低了优秀生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形成脆弱的心理障碍。针对学生骄傲的心理,我们的“处方”是辩证法优秀只是相对的,教育这些学生应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们择取格言,警句以自勉。还有就是要使学生克服脆弱的心理,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

师爱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5

化州市平定镇东岸小学

洪小平

2006年12月5日

教师,是培养祖国花朵的辛勤园丁,是塑造青少年灵魂的工程师,肩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任何教师都应该尽可能地给学生更多的师爱,以提高教育效果。

师爱是教育中的爱,是教师对学生在教育和教学中产生的一种积极情感。它是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爱,表现在教师把学生看作祖国的未来、人类的希望,对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关心。它给学生以温暖和力量。

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种伟大的感情,它总是在创造奇迹。”人类社会有了教育,就有了师爱,古今中外许多教育家、心理学家的理论与实践都证明,师爱的力量就是教育的力量,师爱的力量是伟大而神奇的,没有师爱也就没有教育。俄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文中指出:“除了教师和医生的职业之外,未必有其他职业需要如此多的热忱。”他认为“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从关于“教师期望效果”的研究中,提出了著名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说的就是师爱的效应。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陶行之,以“爱满天下”作为他全部教育思想和实践的核心,他在《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中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惟独为全国儿童和民族前途打算的师范教育才能受我们的爱戴。”

师爱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师爱是泛爱,不是偏爱。教育家陶行之倡导的“爱满天下”是对学生一视同仁,不论是优等生,还是中等生、差生,甚至失足者,都要待之以爱。那种只爱优秀生或听话的学生,不能叫“爱满天下”,不是真正的纯真的师爱。

尊师、亲师、信道,迁移为对党对人民的热爱。

诚然,师爱并不是在教育和教学中无原则地姑息迁就学生。它既有慈母爱的纯真,又有同志爱的原则性。它是态度上和霭与严肃,行动上的严格要求和热情关怀的和谐统一。“只爱金凤凰,不爱丑小鸭”;只教书不育人,对学习好的学生倍加宠爱、处处宽容,对学习差的学生很不耐烦、训斥挖苦。凡此种种都不是师爱,都不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应当彻底摒弃。

师爱是人民教师必不可少的职业道德和心理品质,是社会主义师生关系的本质体现,它关系到教育和教学的成败。为了更好地发挥师爱的教育力量,我认为教师应努力做到如下四点:

1、做教育、教学的“有心人”。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往往是高尚人格的化身。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就必须首先做到。无论在困难的环境里,还是在顺利的条件下,教师在学生面前都应当是坚定的、乐观的。当然,教师也是人,也同一般人一样,有喜、怒、哀、乐等心理情绪的变化。但教师毕竟是教师,是文化科学知识和革命思想观点的传播者。因此,当你心理不平衡时,你必须强烈地意识到你的职务是教师,自觉克制自己的情感和言行,不能感情用事。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师爱的力量,从而激发起进取心。马卡连柯曾说过: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一样,不随便靠在墙上和伏在桌上,不躺在沙发上,不随地吐痰,不抛掷烟头。可是,一些教师往往把这些事情当成“小事”的。我们常常在学生身上看到教师的影子。教师的一切言行都应当成为学生的楷模。总之,教师应当是具有慈母之心、严父之心和益友之心的“有心人”。“三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慈母之爱要爱得得体,严父之严要严得适度,益友之知要知得确实。这样,才能温暖学生的心灵,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励学生追求真理,勇于进取。

阅读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论文 篇6

摘要:阅读是幼儿教育工作中重要一个组成部分。阅读在幼儿阅读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教师只有清楚地了解阅读教学的各种作用,才能更好地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发挥阅读教学的这些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将在借鉴有关教育教学理论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幼儿阅读教学实际,浅显地谈谈阅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阅读;幼儿教育;重要作用

阅读是幼儿了解大千世界的一扇窗户,阅读是幼儿感受各种情感的一条通道。阅读对幼儿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幼儿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要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中心目的,充分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精挑细选一些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作为教学内容。与此同时,幼儿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要以幼儿喜闻乐见的游戏活动为重要形式。如此以来,阅读教学因为内容妙趣横生所以才会备受幼儿的喜爱;阅读教学因为形式五花八门所以才会备受幼儿的推崇。那么,阅读教学在幼儿教育过程中究竟有哪些重要的作用呢?!下面笔者将在深入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密结合幼儿阅读教学实际浅显地谈谈幼儿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播种阅读兴趣的“田地”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阅读是让幼儿一生受益的必备能力。因此,从幼儿园开始就必须要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就会不断地阅读,并通过不断地阅读学习相关知识充实提高自己。在幼儿园阅读教学中,幼儿教师要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主要目的,通过选择幼儿喜欢的内容以及喜欢的形式来开展阅读教学。如幼儿的思维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为此幼儿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图画栩栩如生,内容妙趣横生的绘本作为幼儿阅读教学的主要教材。又如进行阅读教学时,幼儿教师可以让幼儿两人一组合作阅读等丰富多样的形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幼儿在以自己喜欢的形式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不仅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幼儿的阅读兴趣。阅读成为了播种幼儿阅读兴趣的“田地”。

二、训练语言能力的营地

训练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通过对幼儿进行有效地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为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终身健康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幼儿阅读教学是训练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主要途径。在幼儿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内容训练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如在幼儿阅读完绘本故事之后,幼儿教师可以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幼儿来直接回答,通过直接回答问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培养;幼儿教师还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幼儿分小组来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阅读的时候,教师根据阅读教学内容结合幼儿年龄特征以及语言发展水平,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进行了有效的训练。阅读成为了训练幼儿语言能力的“营地”。

三、塑造健康品格的模具

塑造幼儿的健康品格特征,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所处的年龄段正是思想品德等萌芽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幼儿会在以后逐步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幼儿教师的循循善诱会塑造幼儿形成健康的品格特征。在幼儿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通过各种富有童真童趣且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让幼儿从这些故事中受到启发、受到教育,逐步形成健康的品格。如在让幼儿阅读绘本故事《小红帽》时,除了让幼儿知道了大灰狼的可憎之外,还要让幼儿懂得要孝敬爷爷奶奶、关心父母长辈等;在让幼儿阅读绘本故事《拔萝卜》时,除了让幼儿知道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之外,还要让幼儿懂得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在阅读过程中,幼儿被故事中丰富的情节内容深深地吸引了,幼儿也被故事中主人公的优良品格所感染了,并会潜移默化地以故事中主人公的优良品格为自己的学习榜样。阅读成为了塑造幼儿健康品格的“模具”。

四、丰富想象能力的场所

培养幼儿的丰富想象能力,是幼儿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幼儿所处的年龄阶段正是想象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通过教师有效地培养,幼儿会在以后逐渐形成让他们受益无穷的丰富想象力。幼儿丰富想象力的培养需要幼儿教师的层层引领。在幼儿阅读教学过程中,幼儿教师要让幼儿通过阅读各种绘本故事等不断丰富幼儿的想象能力,让幼儿根据阅读内容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故事中所描绘的场景,想象故事中所描写的人物。如在阅读绘本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时,幼儿发挥想象力想到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动物,并能想象到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那种迫切、着急的心情以及找到妈妈之后那种惊讶之后洋溢幸福的表情。在阅读绘本故事《小猫钓鱼》时,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想象到漂亮的蝴蝶在花丛间飞来飞去的美好情景,幼儿也能够想象出可爱的蜻蜓在水面上掠上掠下的有趣情景,幼儿还能够想象出顽皮淘气的小猫追逐蝴蝶,追赶蜻蜓的快乐情景……幼儿在阅读过程中,通过栩栩如生的画面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在想什么?在说什么?通过美轮美奂的画面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想象画面的背后又会是什么美丽的风景?阅读成为了丰富幼儿想象能力的“场所”。诚然,幼儿阅读教学的重要作用远远不止以上这些,幼儿阅读教学还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的观察力以及提高幼儿的理解力等。总而言之,幼儿阅读在幼儿教育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幼儿教师要通过让幼儿进行快乐的阅读,培养幼儿浓厚的阅读兴趣;幼儿教师要通过让幼儿进行大量的阅读,发展幼儿良好的语言能力;幼儿教师要通过让幼儿进行有效的阅读,塑造幼儿健康的思想品格;幼儿教师要通过让幼儿进行广泛的阅读,发展幼儿丰富的想象能力。简言之,幼儿教师要让阅读成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功能强大的“多面手”。

参考文献:

[1]李明英.让幼儿在阅读中成长--谈绘本阅读教学的重要性.都市家教月刊,02期

[2]任红川.幼儿园阅读教学探析.科技研究,02期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7

1.音乐教育不同于其他的素质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途径。音乐没有固定的模式,永远没有正确答案,只要可以感受到心灵得到了净化,感受到能触动自己的东西,便是学习了音乐。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音乐欣赏,这个过程总是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音乐是无法用特定的语言或者视图展现出来的, 所有的都需要学生靠自己的想象自己的理解。将这种所谓的想象力应用到生活常识和生活经历中,便可以激发出学生在生活中的创造性,这种能力是任何其他学科都无法做到的。

2.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相结合,对学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素质教育中包括很多种教育,音乐教育是其中的一种。大学生的音乐教育多数是以欣赏音乐教育的形式而展开的,通过对这些音乐作品的理解来把音乐和学生的感情、心灵联系来,提高学生的审美,净化同学的心灵,是一种高雅的教育。但是这种素养并不是所有人都天生的,这种天赋的缺失就需要学生通过后天的再教育来获得。因此,就要更多的普及音乐教育,让更多的学生都能拥有较高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在人类的艺术文化发展中,音乐文化是最早出现和发展起来的,音乐文化早已渗透到人类的生活中不可分割。正因为音乐可以净化人们的心灵,丰富人类的精神世界,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接受更高等的音乐教育是社会要求时代的需要。其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可以提高文化素质教育。正如前文所论述的那样,音乐教育是文化素质教育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会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人的大脑,有利于人类智力的发展。有研究表明,人的左脑和右脑具有不同的思维功能,即左脑专管逻辑思维, 右脑专管形象思维,因此,右脑有时被称为“音乐脑”。所以说,多进行音乐教育可以不断地开发人的右脑形象思维,那么也就有利于人的智力的开发了。

2.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大学,是一个人形成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阶段,在这里没有家长的管束,也没有老师过多的谈话教育,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课堂上老师的教育,文化课更多的是给学生理性的思维,但音乐教育给学生的却是感官上的影响,这种影响是会渗透到心里的,而且这种影响是很难改变的,因此对于一个人来说,正确的音乐教育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会影响其一生。

3.有助于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贝多芬曾经说过“:音乐可以使人高尚起来”。音乐具有超强的感染力,对于丰富人们的情感有着很重要的作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情商”。会使人产生积极的情感,使学生的性格更为饱满,提高他们的情感素质。

三、音乐教育在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

虽然音乐教育有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但由于中国的教育现状,升学率的高要求,使得中学的所有学习计划都是以升学率为唯一的目标安排的,严重得忽视了音乐教育。音乐教育的不完全推进导致进入大学后,大学生仍然不能正确地认识音乐教育,使得大学里的音乐教育不能按照理想的蓬勃发展。我通过自己的教学经历及总结,认为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大学生的音乐水平在中小学并没有得到培养,总体音乐水平低,大学生几乎没有音乐基础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比较困难,很难为学生提供更高等的音乐教育,不利于高等音乐教育的推进与发展。

2.地区差异较大。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体会到,并不是所有的地区的学生都缺乏音乐教育,由于地区发展水平的高低不同,导致学生的音乐素养也参差不齐。相对来说,经济相对发达和思想较为开放的地区的学生懂音乐基础知识会更多一些, 所以他们接受音乐欣赏的能力更高一些,感悟能力也更强。

3.旧观念的桎梏。由于在大学之前形成的思想,学生就应该只学习好文化课程,只有文化课程才能对自己以后的前途有帮助。因此学生对待音乐课程的态度也影响了音乐教育的发展,同学们的需求不足也使音乐教育得不到长足的发展。

综上所述,音乐教育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障碍。

四、音乐教育模式创新与实践

纵观音乐教育的现状,想要更好地发展音乐教育让其与素质教育更好地配合,就要进行更多的教育模式的创新。

1.音乐欣赏课形式创新。音乐欣赏课是最直接的教育方式,挑选优秀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怎样去欣赏音乐,可以很直接地陶冶情操提高音乐修养。但由于学生的性格以及思想有所差异,使得课堂上的效率不高,并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从中得到最有用的信息。因此,我认为可以创新课堂形式。不只是音乐欣赏,可以让大家更多地参与到感受音乐中。比如, 上课时可以分组让学生模仿音乐剧中的情景任务。在思考与表演中,学生会更多地用心去体会其中的内涵,这不仅可以增添课堂的乐趣,也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

2.创设提问讨论环境。更为自由民主的提问讨论环境,可以更好地激励同学思考音乐,他们的创性能力也会不断地得到锻炼与萌发。也能从音乐中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样音乐教育才能更有力地和素质教育结合起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五、总结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8

一、音乐治疗对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

1.音乐治疗是引导学生建立对事物的正确看法的有效途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阿诺德认为:“如果一个人的情绪出现了问题,他的头脑中就一定会存在某些不合理观念。如果这种不合理观念得到纠正,情绪问题也就随之解决”。传统的心理治疗认为“认知决定情绪”,而音乐心理治疗则认为“情绪决定认知”。音乐对于人情绪的影响力是非常巨大的,当一个人的情绪好的时候,往往看到事物的积极方面,把坏事看成好事;反之,当一个人的情绪不好的时候,往往看到事物的消极方面,把好事看成坏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音乐,积极的引导学生对事物的正确看法。让同学了解到音乐的魅力和音乐作为治疗的功效,并且在课堂上得到音乐审美体验的同时,得到压力的疏导和心理调适。通过音乐活动对人产生的特有的情绪影响,来宣泄、调整和改变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在得到愉快的移情体验之后,通过加强学生自身建立起的积极寻求改变不良心理状况的愿望,来帮助学生逐步实现改变其不良认知和行为的目的。

2.音乐治疗是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社会各界的竞争日趋激烈,人们因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日渐凸现。中国疾控中心早在多年前就已通过调查统计出来这样的数据:全国大学生中,16%~25.4%的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曾作过这样的调查,37%~40%的大学新生和50%以上的毕业生都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其中“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就业压力、情感困境”是四大最为突出的“心病”。在人际交往过程当中由于个性差异导致矛盾,新生难适应新环境而带来的学习压力,毕业找工作迷茫、困顿等等都造成了大学生对身边环境,对生活产生迷茫心理以及逃离心理。音乐活动如乐器合奏、合唱、音乐游戏、舞蹈等,本身就是一种社会交往活动。通过组织各种音乐活动,为学生们提供一个用音乐和语言交流来表达、宣泄内心情感的机会,让他们在情感交流中相互同情、理解和支持。这样,在各种心理困扰和痛苦得到缓解的同时,也获得到了自我表现和成功感的满足,从而使其增加自信心,提高自我评价,促进心理健康。

二、音乐治疗的现状分析和前景展望

音乐治疗1940年在美国卡萨斯大学正式成为学科。从音乐治疗学科本身来讲,音乐治疗是一门交叉学科,除了直接交叉音乐、心理、教育学科之外,也间接涉及到哲学、社会学、人类学、美学、伦理学、物理音响学、生理解剖学等专业方面的问题。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经确立的临床治疗方法多达上百种,并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流派。在美国有近80多所大学设有音乐治疗专业,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生。学生毕业后需要经过严格的职业资格考试才能获得国家注册音乐治疗师的资格。目前美国有大约4000多個国家注册的音乐治疗师在精神病医院、综合医院、老年病医院、儿童医院、特殊教育学校和各种心理诊所工作。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音乐治疗传入亚洲。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传入中国,但最初的那些年,音乐治疗仅作为新兴学科和新兴研究流域为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士所知,而真正作为专业职业的音乐治疗工作者并不多,在近30年的发展中,中国音乐治疗呈现出蓬勃的发展生机,并以其应用领域广泛渗透学科深入等特点,逐步的进入与之相关的医疗、卫生、教育、社会工作等大型领域。目前开设音乐治疗专业的高校有: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四川音乐学院、长治医学院、江西中医学院、南京特殊教育学院、上海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八所院校;音乐治疗作为必修或选修课开设的高校有:福州中医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武汉科技大学等近20所高校。另外,在台湾开设有音乐治疗课程的学校有:台南艺术大学、台北师范学院、新竹师范学院、台中师范学院、台南艺术大学、东吴大学、中正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香港大学也开办了音乐治疗基础课程。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音乐治疗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高等教育中的音乐治疗不能满足于只局限在音乐学院的发展,而要把视线更多的投入到综合类高校中,在和其他学科不断的碰撞、摩擦和交融中开拓出更广阔的应用领域。

参考文献:

[1]张鸿懿.音乐治疗学基础[M].北京:中国电子音像出版社,2000.

[2]高天.音乐治疗学基础理论[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3]郑玉章,陈箐箐.音乐治疗学的定义形成及其在中国的发展[J].音乐探索,2004.

[4]张莉.利用素质拓展手册,提高素质教育实效性[EB/OL].北京联合大学分校网,2005-11-21.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9

一、加强群众文化自身建设

近几年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取得了较大的发展,新一届政府提出了加快城市化建设步伐,但如今基层群众文化基础建设还很薄弱,文化需求与文化供给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和社会美育的需求也随着城市居民的增多,收入的不断提高而日益增长,群众文化建设面临更大的挑战,为了满足这种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必须大力发展群众文化,通过群众文化的建设,丰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提高广大群众的道德水平和文化素质,促进经济、政治、文化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加强群众文化专业队伍建设

加强群众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实现用人所长,人尽其才,关键是要通过改革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建立起一套科学的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机制,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创造性发挥出来。群众文化要担负起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职责,就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建设一支有过硬专业知识的专业化队伍,这支队伍的领导者要具备优良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懂得开展各项文化艺术活动的方式方法,有人格魅力,有领导艺术,尊重人才,尊重艺术规律。群众文化队伍建设必须依靠专业骨干力量,促进管理的专业化。队伍的建立、活动的开展、素质的高低、长效持久是文化队伍有没有生命力的关键所在。群众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是一项艰苦的工作,在新世纪激烈的竞争中,要想繁荣群众文化事业,就需要一大批高素质的文化艺术人才,这是摆放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加强群众文化硬件设施建设

硬件设施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必要条件,文化部对三馆都作了等级评定,明确了一系列硬件规定,因此政府和各级文化主管部门要加大对群众文化事业的投入,重视群众文化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同时群文工作者要不断拓展群众文化设施建设渠道,争取政府、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人等多方面资助,拓宽群众文化社会办的新思路,全力构筑群众文化新平台。

(三)创建特色群众文化活动

要创新载体,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品牌。不断研究、不断实践,坚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活动的同时,打造创新型有特色的文化活动品牌。

(四)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群众文化建设的主体是人民群众,他们既是群众文化的创造者,也是群众文化的受益者。群众文化活动的感召力、生命力、群众受审美教育的程度最终取决于群众的认同感和参与度。在群众中要积极培育一支业余骨干队伍和文艺志愿者队伍,他们能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各种文化活动,让更多的`群众在活动中感受艺术的熏陶,得到心灵的净化。

二、群众文化与审美教育

群众文化工作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让人民群众从中受到教育,接受善与美,因此,社会审美教育是群众文化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社会美育目光要放在人民群众和社会青年身上,用社会美育弥补学校美育的不足,使人随时随地都有享受美感教育的可能是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群众文化不只是为了活动而开展活动,更重要的是发挥它的社会审美教育功能,使广大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得到审美教育,懂得创造美,鉴赏美,从而提高修养,净化心灵。

(一)群众文化的审美教育方式。

作为面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审美教育来说,有着比学校美育更为广阔的活动天地和更广泛的活动内容。群众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是通过各种活动体现的,在参与实践活动中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各种群文活动方式都是培养审美 情趣、提高审美能力、鉴赏真、善、美最丰富的社会实践。群众文化活动的方式是多样而具体的,形象是鲜明的,生动的,这就更能直接的向广大人民群众传播科学、文化艺术知识,提高其道德水平和审美意识。在文艺辅导、演出中群文工作者要在语言、表情、动作,神态等各个方面有意识的去传达美的形态。在美术作品展览活动中,不只是专家学者在开研讨会,还可以组织业余骨干和广大群众。在演讲、比赛等活动中要大力宣传能震撼人心灵美的美好事物和社会现象,同时还要在生活礼仪、工艺、插花、服装设计、生活装饰用品设计等等与生活紧密相关的培训、讲座、竞赛活动中传播美。因此要始终牢记开展各项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是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去发现美,创造美,按照美的规律养成和体现心灵美、行为美和语言美。

(二)群众文化的审美教育功能

审美教育不仅对个人的思想、品格起着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般的作用,而且能够激发人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因此要大力宣传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等公益性文化事业机构在社会审美教育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使它们能直接担负起对人民群众的社会审美教育重任,充分体现它们在群众文化实践活动中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为一体的审美教育功能。

社会审美教育之所以成为我国社会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于它具有自己的特点,即:以美育人,寓教于美。这就是说,美育不像智育和德育那样,需要采取有约束力措施,也不同于多数宣传教育那样运用伦理的、说服的方式,而是寓教于乐、寓教于美的享受中,通过美的形象唤起人的情感共鸣,而群众文化工作的特点就是举办各种这样的活动,使人民群众在赏心悦目、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接受美的熏陶。政府主管部门,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及群众文化专业队伍,应从时代的发展,社会的文明进步中去看问题,履行自身社会审美教育的职能,通过深入的理论研究和不断的实践创新,把“美”传授给广大群众。引导群众实现生活的艺术化。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篇10

————《热血教师》中对教师作用的明显例证

马晓俊

(汉语言文学2班***1)

摘要:学校教育对孩子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而学校教育是个统而化之的概念,其中绝大部分则要落到教师的身上。教师是教育的直接进行者,教师的个性品质、教学观以及和学生的关系等等,都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有时教师的影响对学生的人生是具有转折意义的。

关键词:个性品质、教学观、师生关系、学业评价。

电影《热血教师》中,那个哈林市中被公认为纽约市最差的的班级在克拉克老师的带领下,州考成绩最终超过了市里的先进班级,而那些被家长放弃、老师抛弃的众人眼中无药可救的“坏”学生,从此进入了那些专为“有天赋”人设立的纽约市最好的学校,命运从此改写。这一切看似充满了传奇色彩,但事实上就是学校教育使然,当然在影片中是这一切能成为现实要归功于克拉克老师。那教师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呢?

一、教师的个性品质

教师的个性品质是指教师的行为和人格,及教师的个人魅力。身教终于言教,教师的个人品质对学生会产生很深刻的影响。有如父母对子女的榜样作用,对学生而言,教师的优秀的角色榜样,的确能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例子更是能不胜枚举。很多情况下,在中小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多的和这门课老师的受欢迎度是密切相关的。在《热血教师》里,克拉克老师面对那些桀骜不驯的孩子们,不是抱怨,而是充满了耐心与爱心,尽自己的努力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家庭、学习、个性等等,主动与学生沟通交流、合作学习,并

且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不仅以他人看来幼稚愚蠢的方式来帮助这群可爱的孩子,并且说到做到。所以孩子们最后从心底里认可他,接纳他,喜欢他,和他成为一家人。克拉克老师尊重他的学生,给了他的学生做梦的机会,所以孩子们以无比的的学习热情回馈他,这一切都和他的个性品质是离不开的。

二、教师的教学观

教师的教学观主要是指教师对教学活动的根本观点和看法。教师的教学观,直接影响着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策略,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目前更为提倡的教学观是: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更关注学生的发展和改变,试图了解学生的知识结构、观点和看法,注意培养学生的智慧和能力。所谓欲培养“好思的学生”,须有“长于启思的老师”,欲培养“创造性的学生”,须有“创造性的老师”。在《热血教师》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美国历史,克拉克老师把美国历届总统和重要的历史事件编成歌,和学生一起在唱歌的轻松气氛下进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和兴趣,引得其他班的学生争相观看。时刻保持强烈的求知欲,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他以从学生那里学“双跳”为条件,让学生从他这里获取任何七年级相关的知识。总之,克拉克老师把自己的热情、创造性、求知欲感染给了他的学生,使他的学生有着比其他孩子更高的学习主动性和热情。

三、教师和学生的关系

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态度等。师生关系在教育内容上是授受关系,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关系,在社会道德上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活动取得成功的必要保证。首先,在课堂环境中,教师与学生和谐、民主的关系能够给学生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其次,良好的师生关系能够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它使教师和学生经常处于一种平等、自由、对话的状态,教师会经常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问题,帮助学生获得、发展或改变观念,充分相信学生的巨大潜能,相信学生能够独立自主的学习。影片里克拉克老师最出彩的地方是他和学生的关系非常好,师生更多时候像是朋友,他用一颗诚心去对待每一个人,也换来了大家对他的认可。由刚开始对他的不满、不屑、嘲笑、排斥到后来的尊敬、信任、喜欢,这一态度的转变也代表了孩子们对学习态度和生活态度的转变。以至于后来克拉克老师由于肺炎没办法正常上课,通过录像给学生上课,但孩子们依然主动的投入到应有的学习中,而这一变化之前在其他老师或校长眼里根本是无法想象的事,克拉克老师做到了,而且做得相当好。他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自己的学生,对每个孩子都给予了充分的信任和关怀,由此反而激发出学生更大的潜力和热情。

四、教师对学生设立的学业评价

学业评价就是教师依据一定的评价指标,采用恰当的、有效的工具和途径对学生学习和发展水平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科学的学业评价,能反映教师教学效果很学生学习效果的真实水平,促进教师和学生诊断、调控、改进自己的教学和学习方法。但评价是“双刃剑”,既能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又可能阻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影片里,克拉克老师从分了解了每一个孩子的个性和知识构成,为每个人也在无形中设立了不同的学业评价标准。比如对泰肖恩,这个特殊的孩

子,他脾气暴躁、缺乏耐心、缺乏爱和关怀,极度叛逆,但他热衷画画,而克拉克老师也注意到了这一点,即便他的文化课成绩不是很好,但仍然授予了他“最佳艺术奖”,来鼓励他,在老师的帮助下,他渐渐远离毒品,人生步入正轨,在克拉克老师带领的班级里感受到了家庭般的温暖和关怀。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性和创造性有着引导和感染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正视教师这个职业,不断地去发现、探索、求证,做一个像克拉克老师那样一个热血教师。

参考文献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11

关键词:情感元素;声乐教育;重要作用

音乐是一门视听艺术,通过音乐中所蕴含的旋律可以引起共鸣,成为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纽带,促进情感升华。作为音乐中两个密切联系的元素,在声乐教学时有效融入情感元素是尤为必要的,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刻、准确把握歌曲内涵,准确将歌曲表达的内涵展现出来。声乐课教学作为一门集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综合艺术,融入情感元素是尤为必要的,主要是由于在音乐创作和赏析中,对音乐感知都离不开情感元素的融入,只有这样引起共鸣,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不难看出情感元素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由此看来,加强情感在声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对于后续理论研究和实践工作开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一、我国声乐教学现状

(一)声乐教学种技巧、轻情感

情感作为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充分融入情感才能演唱出更加美妙的音乐作品,但是纵观我国声乐教学发展历程,存在明显的种技巧、轻情感现象。尤其是在具体实践教学活动开展中,大多数教师只是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发音技巧和肌肉动作训练,要求学生快速掌握曲式、音准、速度和力度等发音技巧,对于情感教育重视程度却不高[1]。这种重技巧、轻情感的教学模式如果长时间应用下去,将导致学生产生一种疲倦感,丧失对声乐学习的兴趣,限制学生的声乐技术水平提升,声乐表演也将失去原有的活力和内涵。此外,即便学生掌握更高水平的声乐技巧,在演唱各个方面都表现的十分突出,但是由于缺少情感元素的融入,会导致学生的演唱变得十分僵硬、单调,带给人一种没有走心的感觉。一般情况下,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反复的联系,难以全身心投入其中,学习动力不充足,最终失去了演唱中情感投入的能力。

(二)声乐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我国的声乐教学模式始终沿袭以往大课和小课组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有助于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情感元素,为学生提供更加充分交流和沟通的时间,但是由于高校扩招政策的实施,学生人数急剧增加,造成师生比例悬殊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对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产生冲击。基于此,教师能够完成预订的教学目标就已经十分艰难,想要再利用多余时间进行情感教育显得过于艰难,所以声乐教学中的情感教育陷入了一种困境。教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学变得更加生硬,面对如此大规模的学生,很难发现学生的闪光点进行指导,自然就找不到成就感,长此以往,将导致教学失去兴趣,缺少活力,严重影响到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更加不利于情感教育活动的开展[2]。

(三)评价形式单一

当前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作用十分重要,有助于学生发现自身缺陷,更好的完善和提高自我。但是很多声乐评价体系在教师的主导下,主要是考察学生专业技巧能力,对于情感元素的融入却未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加之学生数量较多,想要教师去全面考察学生的价值观和思想变化成为空谈。

二、情感在声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情感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

学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如何能够寻找更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是十分关键的,在不同阶段对于情感的调理同样尤为重要。无论是在人际交往、学习还是生活中,都在无时无刻调控自己的情感,如何能够更准确的把握他人和自身的情感,有助于营造更为和谐的沟通关系[3]。声乐教学中融入情感元素,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丰富的情感体验,完善情感世界,对于未来发展意义深远。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促进学生认知水平提升

情感教育有助于提升人的认知水平,如果得不到充足的情感教育,将会影响认知水平提升。声乐艺术作为人情感元素的具现化,在很多声乐作品中都饱含情感,学生在练习中可以其中丰富的情感元素,形成良好的情感体验习惯,提升认知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声乐教学中融入情感元素是尤为重要的,通过情感教育,有助于丰富学生情感体验,提升认知水平,升华和完善自我,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晓晨,王翠玲.浅析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现[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9):285-286.

[2]赵艳梅.浅析情感在声乐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未来英才,2016(13):216.

[3]屈海君.浅谈声乐演唱技巧与情感表达的内在关系[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2(13):111-112.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篇12

美术是美的创造和表达, 而一切创作的热情都源于美的启迪。因此, 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 教师要能够从学生好奇、爱玩的心理特征出发, 利用计算机演绎生动的教学情境, 对学生进行诱导启迪, 激发创作欲的同时也巩固所学知识、技能, 从而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实效性。“发现始于观察”, 要让学生发现美, 首先要让他们有一双能够发现美的眼睛, 即学会观察。信息技术具有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 能够立体地表现出具体的现实场景或是自主构建虚拟的想象世界, 形象逼真地还原美和创作美。而且, 计算机还具有局部放大的特效功能, 这使得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到作品的细节, 有利于其日后自我创作时的细致刻画。如让学生以“过春节”为主题进行创作时, 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计算机为学生展示春节期间的各种真实情景:贴春联、放烟花、挂灯笼、包饺子、舞龙舞狮等, 可以是摄影作品也可以是文学作品, 又或者是提供几幅大家的画作, 作为学生模仿和借鉴的范例。这样学生的观察不仅有了实物依托, 也能从其他的姊妹艺术作品中汲取灵感, 思路顿时开阔。

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去观察自己要创作的场景背景, 并为其提供相应的启迪资源, 让学生产生丰富的联想, 既得到了美的熏陶又突破思维定式, 为学生作品质量的提高创设了有利条件。所以, 在教学中, 美术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再现情境, 做到“启而不发”, 让他们自己去突破思维定势, 从而达到“发现美”的教学目标。

二、利用计算机让学生感受美

“欣赏评述”是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 (实验稿) 》中提出的四个学习领域之一, 主要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 从而逐步形成较高的审美趣味和美术欣赏能力, 在目前的美术教育中所占的比例很大。学生需要欣赏的美术领域包括了:民间美术、工艺美术、中国画, 西方绘画等, 涵盖面积很广。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最让教师为难的就是赏析资源的缺乏, 其教材所提供的和教师自己能够找到的资源十分有限, 而且工程量巨大, 非常辛苦。而现在, 有了网络计算机的帮助, 找资源方便了许多。在信息技术环境下, 美术欣赏的资源极其丰富, 古今中外各个美术领域的名家作品几乎都能在网上找到, 而且可以同时在一个屏幕上显示出来, 方便教师进行对照讲解和学生的对照赏析, 相比传统教学更加直观和快捷, 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而且, 通过互联网技术学生不仅能了解到作品相关的创作背景、作品表现形式、创作含义等详细信息, 教师还可以在讲解时配上生动形象的动画、音乐等, 激发学生的情感, 营造一种轻松欢快的赏析氛围。

比如, 在讲解图案课程时, 教师就可以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的软件进行动画设计, 让画中的形与色通过动态的效果显示出来, 增强对学生的视觉冲击, 让专业知识更加直观易懂, 同时更能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这就改变了传统画面讲解耗时又费劲的局面,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美术作品的美感所在, 融入到画面所包含的意境之中。

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时期的作品, 不仅能够让美术教学的内容丰富起来, 同时还能够扩展学生的眼界和知识面, 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的资源匮乏的困难局面, 使学生能够更为全面、清晰地感受美。

三、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创造美

科技的进步给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阅读、书写的工具也越来越多样, 美术作品的创作也在与时俱进。不再只依靠传统的纸笔, 用计算机进行美术创作有很多优点:修改方便、节约绘图材料、色彩齐全等等都是对学生作品创作的助功, 尤其是在设计应用领域的优势十分明显。

比如, 教室板报, 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学会使用Word、画图、金山画王、Photoshop等软件来进行图案设计, 参考网络上大量的图像资源、材质资料、各种艺术字等设计制作出精彩的作品来。

比如, 使用Photoshop来进行设计时, 学生就可以通过插入、复制图层、剪切、虚化、填充、裁减、融合、渐变、缩放等多种多样的手段来进行自我的创作, 在已有的资源基础之上进行设计和再加工, 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并且还有擦除、撤销等功能, 可供学生在计算机上进行反复尝试和修改, 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大大提高了作品的质量和创作效率。

可见, 科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的美术创作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所以,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渗入一些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操作方法, 并为学生提供上机操作的机会, 让学生利用科技手段去创造美、表现美, 让美术作品展现时代的光芒。

此外, 美术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利用计算机制作自己的个人作品集, 来记录自己的成长过程。将自己各个时期的作品扫描上传到计算机, 按照作品类型、时间顺序进行分类整理, 还可以在旁边附上自己的心得体会, 将来翻看的时候一定获益颇丰、感慨万千。

四、结语

在信息时代的社会背景之下, 美术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教师不能与时代潮流背道而驰, 要积极学习计算机技术, 充分利用其优点来丰富和优化自己的教学, 为学生拓宽发现美的渠道、营造感受美的氛围、丰富创造美的手段, 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 实现美术教学的发展进步。

摘要: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 计算机已经在教学领域得到了普及, 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美术教育中, 它的海量信息搜索功能和直观、生动的展示功能都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做出了很大贡献。本文从计算机在美术教育中的有效利用出发, 简要论述了在美术教育中如何利用计算机引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

关键词:计算机,美术教育,重要性

参考文献

[1]李勇.美术鉴赏课引入地方高校公共课程理论分析的可行性[J].青年文学家, 2012 (6) .

[2]桑林.新时期艺术鉴赏教育在大学生美育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报业, 2012 (4) .

创设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13

秦爱云(学员)发布时间: 2011-03-08 13:20:08

创设情景在化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情景,是运用语言、实物、音乐等手段,创设生动真实的情景,激发积极的情感,推动学习者的认知活动、实践活动以及情感活动,对学生进行个性的陶冶和人格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精神和合作精神,培养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素材。

一、教学情景的设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新大纲是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形势下出台的。在新大纲中有这样一句话:“初中化学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目标的修订,使我们的目光放到为未来社会培养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上,使我们感到初中化学教学的责任重大。为此,教师积极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就显得犹为重要。

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欢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由此而知,学生是在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推动下开始感受,思考和体验的,因此,教师依据化学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按照化学教学的规律精心地创设情境,是化学教学得以成功和优化的保证。师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触景生情在情感共振中,获得情感体验,陶冶性情。教学情境的创设,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开启学生思维之门的金钥匙。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真实情景中学习比传统的注入式学习有明显的效果。知识是具有情景性的,知识是在情景中通过活动而产生的,知识只有在真实世界的情景中学习才能更有效的被再应用。《教学标准》指出教学要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真实的情景中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讨论,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使学生的认识逐渐得到发展。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增强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所以,对教学情景进行设计,结合教材设计真实、生动的教学情景,为学生的探究活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供宽松、民主的环境,对实现教学目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教学情境的创设,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化学心境,唤起学生的注意,当学生进入一种特殊环境面对特定的对象,耳闻目睹全是美的形象及充满新异性的事物,新鲜感便会油然而生。注意力全部集中于眼前的景象。比如,组织教学时,教师优雅的仪表,亲切而真诚的问候,清晰简洁的谈话,优美轻盈的背景音乐等,都会使学生感到轻松,和谐和愉快。使其产生良好的心境,这便是与注意相伴随的那种特定情绪。即一种对化学学习期待的,企盼的,渴望的情绪。

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适应化学教学的起始阶段,同时也适应化学教学的全过程。在教学的不同阶段起着不同的作用,用于教学的起始阶段和结束阶段,可起到愉悦环境,唤起注意,激发渴望,用于教学过程的各环节和教学内容的连接,能起到承上启下,培育新的心境,唤起新的注意和渴望,用于教学内容之中。则会使原有的要素,更加丰富多彩,产生更佳的宜人,感人,化人的效应。

由此可见,创设教学情境,对优化教育效应起着一个重要的铺垫,烘托和促进作用。这大概就是艺术家柯伦所希望的那种教师的工作应具有美好的光彩,给人带来美丽的快乐,使人产生兴奋感,体现了美的教学过程。

二、教学情景设计的基本类型。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赖于兴趣”,传统教法过分强调教师的知识传授,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被动地参与。其结果是教者累,学者苦,收效微。众所周知:化学既是一门科学学科,又是一门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科目。它带有“科学性”、“生活性”和“社会性”,与其它学科的根本区别莫过于本身包含着丰富的科学规律内容,化学就是要让人们用变化的眼光看世界,用微粒观的观点解释这种变化。故我认为:依据化学学科的特点,化学教学过程应重于兴趣的诱发、激励,善于创设情境,引发学生习灵的共鸣,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把学生的学习化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调动起来。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的基本类型有哪些呢?

1、问题情境

这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一种情境,是启迪思维激发创造火花的重要途径。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认识兴趣和认识矛盾,激起探究的愿望,造成一种心理紧张,产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向。因此教师应设法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提高学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时,教师可以手举一瓶盐酸溶液,提问学生“你认为老师手中的这瓶溶液是什么?”学生可能会回答是水,或是其他的液体。教师可以紧接着提问“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你的假设吗?”这样学生又展开了丰富的想象和思考,在这中间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如果是酸溶液根据你已有的知识能判断吗?”这样就引出了今天这节课的内容,可见良好的问题情境在激发学生思考,引起认知需要,促进思维发展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活动情境

探究的过程在于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受,在活动中思考,在活动中发展,从活动中获得。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五章第一节碳的几种单质时,教师可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拿一玻璃刀进入教室,让学生亲自割玻璃”,这样不仅让学生在情境中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启迪了思维,在积极思维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得出正确的结论,而且也引出了这节课的内容。再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三节酸的通性 PH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酸的强弱是不同的,从而引出PH的教学内容。

3、故事情境

青少年喜欢听故事,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创设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是吸引孩子注意力、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故事可以根据教材内容选择现成的,更多的应该从教学内容出发,结合思维发展规律和知识的内在联系进行创编,这样更具有实效性。大多数都可创设故事情境,只是应注意在适当的时间和环节使用,做到恰到好处。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绪言时,给学生讲一个唐代诗人杜甫写的一首诗的故事,诗的内容是“客从南溟来,遣我泉客珠。珠中有隐字,欲辨不成书。缄之箧笥久,以俟公家须。开视化为血,衰今征敛无。”诗的大意是说,从南方来了一位客人,他送给杜甫一颗珍珠。珍珠上似乎有花纹或字迹,诗人珍藏在箱中,过了好久,他打开箱子,却发现珍珠已经不翼而飞,只剩下一些红色的液体。大家知道,珍珠是珍珠贝的外套膜中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分泌物聚积而成的,它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还有少量的有机质。碳酸钙难溶于水,但在酸性条件下能转化为酸式盐而溶解。杜甫住的房子漏雨潮湿,竹箱没有防潮的性能,遇到水和二氧化碳后,珍珠就发生了化学变化,杜甫当时不知道这些化学知识,所以会迷惑不解。这样的故事不仅具有知识性,而且也增强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4、实验情境

实验是学习化学知识、完成探究过程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情境就是准备多种实验器皿和材料、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验、自主完成实验操作、验证假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的情境。实验情境创设应突出科学性、趣味性和可操作性。学生自主实验,做实验记录,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而且形象地、直观地让学生掌握了化学知识和科学探究的方法。

5、其他形式

在日常教学积累中,为了更好地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我还在适当的时候创设了以下的一些情景供大家参考。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二章第一节分子一节时,我一进教室就手拿一瓶空气清新剂,大家的注意力就会全集中到这儿来,在前排一喷,提问“你闻到什么了?”学生会回答“香味”。接着,继续提问“它没有脚为什么后排的你也会闻到呢?”这样就把要讲的内容引出来了。再例如,再讲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三节氢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们教师可以手拿一串气球进入教室,这时学生一定被气球所吸引,可以提问学生“如何就让气球飞上天了?”学生回答“大入氢气”,紧接着提问“那我们如何可以得到氢气呢?”便引出了所要讲的内容,且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或者,在讲这节时,用一首诗来引入“虽说是球不能打,生性总往高处爬,喜庆佳节空中飘,球下能把标语挂”,也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教学情景设计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教学情境的创设方式可以是用语言描述,可以是实物演示,可用图画、音乐、表演等艺术直观形式来表现,也可用现代化工具进行模拟。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创设怎样的情境,都应使这种情境成为充分体现教育目标,充满美感和智慧,能与儿童的情感、心理发生共鸣,促使青少年在现实环境与活动的交互作用的统一和谐中,主动探究,促进思维的发展,达到科学素质的提高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的目的。那么,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课堂情境有哪些途径呢?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常采用的有以下几种。

1、语言创设情境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上课开始,老师用精彩的导语创设情境,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充满好奇、情绪兴奋之时转入新课的学习。例如,在讲第一章第二节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时,我们可以用这样一段精彩的导语进行导课“我们人类可以几天不吃饭,但你如果几分钟不呼吸恐怕就要从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消失,而我们呼吸需要的是氧气,可见氧气对我们人类是多么的重要。”这样很自然地就引出了课题。

2、画面、音乐创设情景

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根据内容创设出浓郁的情境,就能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调动多种感官,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应的课堂活动,在活动中,获得知识,训练智能。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二章分子和原子时,由于考虑到这部分内容比较抽象难懂以及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相关的录象。这样,学生会对微观世界特别感兴趣,他们会主动地学习这部分内容,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表演创设情境21世纪的课堂,应当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要为他们营造环境,鼓励他们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全身心参与。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三章第一节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时,可以请几位学生到台上表演“2050年一瓶矿泉水的拍卖会”,不仅可以使学生容入到学习中,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从学生的表演中很容易达到这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意识到水的重要,从而惜水爱水。4其他形式

我们还可以组织一些活动,使学生容入教学中。例如我在前边所提到的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 第三节酸的通性 PH时,教师可以创设“让学生品尝各种水果”的活动,不仅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而且也达到引题的目的。再比如我们还可以用一些化学小实验变一些魔术来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三节酸的通性 PH时,我们可以制作一些预先用酚酞泡过的纸花,用酸液碱液喷,刺激了学生的视觉,使学生能快乐地学习。以情动情是教育的共同规律,教师的情感对于学生来说,是导体、是火种。也就是说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感染着学生。总之,情境的创设还有很多种途径,只要教师根据不同的教材努力营造不同的课堂环境,就能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四、教学情景设计的原则 我在中学初教化学课时,由于对中学生的心理了解不够全面,加之对中学化学教学的认识不够深刻,结果在教学中经常产生一些困惑。尤其每堂课的40分钟里,面对活泼好动的中学生,运用如此少的材料,如何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呢?通过研究和教学实践,我逐渐体会到,在教学中,教师不应只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灌输给学生,让其去背这些孤立的知识点,而是能让他们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化为自己的能力。要把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变为中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一定要创设形式多样的情境,在有意义的交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通过活动,教师可以向学生渗透新的化学知识,当学生意识到学习化学可以解决生活中好多实际问题,并可以获得更多和更新的信息时,便会产生运用化学的欲望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成功感。于是他们就会更加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进而学到更多的知识。

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材料。“这充分体现了儿童爱新奇、好动的特点,突出了化学的实践性和生活性,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教学内容,设计出既让他们感兴趣,又能培养其化学运用能力的情境进行学习,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1、真实自然,贴近生活

学生通常喜欢谈论与自己有关与生活密切联系的事。我们在创设情境时,选用故事也好,选用活动也罢,一定要源于生活,这样便于学生接受。

2、形式多变,活泼有趣

初中学生学习的动机来自兴趣。因此,教师在给学生创设情境进行学习时,需要考虑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根据中学学生爱玩、好动、好胜心强的特点,教师可设计许多生动活泼的实验。这些游戏的趣味性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了学以致用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

3、难度适当,照顾层次

教师创设情境,要注意难度适当,照顾到程度不同的学生,要让每个学生感到有话可说。如果教师所设计的活动,只适合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那就不能算是成功的活动。这就需要教师对其加强指导以增强其自信,并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对这些学生予以特别的关注和照顾,使全班同学齐头并进。

4、轻松愉悦,快乐学习

教师创设情景,要注意所创设的情景一定要使学生感到轻松愉悦,使学生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例如,在讲初三化学第八章第二节几种常见的酸时,讲硫酸的性质之前,设计了这样的导入情景“浓硫酸毁容事件”,使学生对浓硫酸充满了恐惧感,整节课都胆战心惊;若这样设计“展示一幅巨轮照片,讲述硫酸是工业之母”,不仅顺利导入这节课的内容,而且给学生渗透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东西,增强了学生学习硫酸的兴趣。

通过情境教学,使学生产生仿佛置身于化学世界的感觉,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积极地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做到了学以致用,从而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化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培训工作总结下一篇:语文六年级上《别挤啦》课文的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