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024-11-13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共11篇)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1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论文摘要: 为什么我们花费了无数时间、精力在教学上,却收效甚微,甚至让学生对学习望而生厌?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总是从智力方面寻找学生学习困难与失败的原因,我们教师和家长往往强调对智力的培养,把对学生的教育简单地等同于对智力的开发,教育者往往片面的强调对智力的开发,而忽视对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培养。本文分析了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并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 动机 兴趣 情感 意志 性格

为什么同在一个课堂,同样的老师讲授同样的知识,最终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呢?而有人认为这是学生的智力所致。把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归结于受智力因素的影响。这是很片面的,不负责任的说法。我认为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智力上基本是不差上下的,但非智力因素在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人们常说,一个人的成功在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个人的成功与否,并非由他们的智力来决定,而大部分是取决于他们的“汗水”。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能否取得成功,重在老师的引导和培育。

目前,在班级教学中,为何会出现学优生和学困生的两极分化呢?通过观察不难发现,学困生往往就是那些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专心听讲,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学生。如何让学困生的身份发生转化呢?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进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非智力因素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以外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动力、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简单地说,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却制约整个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就不会有太高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如: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达尔文也曾说过:“我之所以能在科学上成功,最重要的就是我对科学的热爱,对长期探索的坚持,对观察的搜索,加上对事业的勤奋。”爱因斯坦曾说过:“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为重要。”“智力上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性格上的伟大,这点往往超出人们通常的认识。”由此可见,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水平低下是学困生 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有信心,有责任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激发内部动机的主要措施包括:(1)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它有利于学困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德威克指出习得性无能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学生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对,学生的归因倾向与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有关。(2)帮助学困生实现角色转化。学困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往往是“淘神儿”、“嫌弃儿”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学困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4)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胜任感。学困生往往容易把自己同学习优良的学生比较,从而觉得自己样样不如别人,越比自信心越低。因此老师要引导学困生用自己的现在同自己的过去比,是学困生从自己的进步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以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5)适当地运用奖励与惩罚。奖励要与学困生实际付出的努力相一致,使他们感到无愧于接受这种奖赏。奖励要注意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因为对学业不良学生而言,最大的奖励莫过于得到别人的称赞和肯定,尤其需要教师的鼓励、微笑等来强化。惩罚包括施加某种痛苦或厌恶的刺激和取消某种喜爱的刺激(如取消娱乐活动)。例如:在我班上的学生,学习比较放松,很多人还把心思没放到学习上,有些是来学校混日子,有些是为父母而学习,这样的学习动机能获得好的学习效果吗?因此,我从态度上动手,抓典型的学生。其中有几个很聪明但很贪玩,我让其中一个当我的课代表,在班上给他树立威信,私下给他鼓劲,结果成绩有明显的进步。

二、兴趣

兴趣,是人们意识对一定客体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趋向性和选择性,即个体意识的倾向性。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他推动着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自觉的学习,勤奋钻研,乐此不彼。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运用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感。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化静为动、以动 促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把死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赵州桥外形图;讲《变色龙》时,播放课本剧《变色龙》录像片。

2、创设问题情境,情景诱导,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一面》一课,可以 质疑学生“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不愿恣情的悲痛呢?”通过学生们的思考、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答案:这句话隐含着作者化悲痛为力量的浓厚情思。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乐趣。如《春江晚景》,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几幅江南风景画,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江南春天的景色,再想象一下傍晚河边的景色,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无意识的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风景美丽、鸟语花香的江南农村傍晚的风光图,造成一种意境,教师从中增加讲解、润色,这堂课就如此简单的完成了。

3、融表演、音乐等多种艺术于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学习兴 趣、学习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的新颖性和灵活性,这就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如对于小说喜剧题材的文章,可要求学生改编成课本剧,然后表演、讨论、分析。诗歌、散文等采取伴乐欣赏的形式,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受到了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

4、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他们多种兴趣。(1)指导学生课外阅读;(2)指导学生课外写作练笔;(3)指导学生课外听、说活动。

三、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良好 的情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

教师的语言、情感和体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一束目 光、一颦一笑都会渗入到学生的心田,使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使学生倍感教师的关爱,从而产生对教师的爱。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爱,形成巨大的心理推动力并积极主动地学习。面向全体,调动其积极性,使其主动学习。可见,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眼神、手势、语言、动作同样能激励学生。

阶段谈心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一种好方法。适当的谈心,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增进师生间的了解,让每个学生都切身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期望,热爱、尊重、关心、爱护、信任、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和蔼,消除恐惧感,和老师无话不说,热爱老师故而喜欢该老师的课是很必要的。师生关系的融洽,不仅对教育教学的成败起关键作用而且也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的发挥,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能轻松,愉快的接受新知识。

四、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立目的,并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通过 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分不开,人们总是按事先考虑好的目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行动中的困难。

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 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人来说,比天资聪明更重要的多。高尔基说:“哪怕对自己的一点小小克制,也会使人变得强有力。”古语说得好,“幸福的人不是随意支配金钱的人,而是能随意支配自己的人”孩子的精力与蒸气一样,若能控制就能成为轮船、火车的动力,若任其发展就会造成危害。怎样才能培养意志呢?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

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也就是起因,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像人走路一样,预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时就会感到累,预定走一百里,走了几十里就会累。

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定的过高或过低,一旦目标制定严格执行,决不妥协。

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例如:要求孩子在课堂上遵守纪律,回到家不贪玩,按时完成作业。

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己锻炼意志的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如:向孩子讲述居里夫人,在极艰难的条件下学习和研究的事迹;张海迪与疾病作斗争和顽强的学习事迹,有利于增强幼儿的意志。

五、性格

性格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会影响一 个人的成长和健康,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而且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的性格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形成、发展学生良好的性格,促进学习。教师要以以下两方面入手:

首先,要运用榜样的作用,模仿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心理机制。教师要做到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更要借助课文中的优秀人物,从各方面引起学生模仿的意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性格。

其次,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其性格发展。

总而言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对给学生一些温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充满自信,不断磨练自我意志,鼓起理想的风帆,从而迈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心理学》【M】叶奕乾、祝蓓里主编

《教育学》【M】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主编

《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沈德立、阴国恩主编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非智力因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J】王传刚主编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2

那么教师应怎样在教学中充分开发利用情感因素呢?

一、注重教师自身对学生的情感影响, 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优秀的教师往往是影响学生学习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在学生心中有着崇高、神圣的地位。这除了优秀教师拥有丰富的专业知识、正确的教学方法外, 还因为他们能正确运用自己的情感影响力, 激发学生对教师的亲近感、信任感, 从而增加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首先, 教师不要歧视学生, 对所有学生都要有爱心。

学生“亲其师”方能“信其道”, 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 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我国著名数学家苏步青教授在回顾自己童年时代的学习生活时曾谈到, 他出生于山区的一个贫民家庭, 上学时常受富家子弟的欺侮, 最使他苦恼的是, 就连老师也对他屡加歧视。一次他的作文中出现了两个精彩的句子, 老师竟怀疑不是他写的, 给他判了个“差”。他深感委屈, 从此便以不听课的方式对抗老师的蛮不讲理。这一年, 他的成绩倒数第一, 差点不及格。第二年, 新换了一位正直可亲的老师, 这位老师对他既热情又耐心。他当年就取得了第一名的成绩。苏老在回顾这些往事时说:“儿童是祖国的花朵,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 但花朵结什么果, 希望能否实现, 关键操在老师手里。”因此, 教师要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 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是对后进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期待和赞许, 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感情交流, 学生会感到教师可信、可亲、可敬, 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喜爱之情。

其次,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热烈高涨的情绪, 绝不把个人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 以免影响学生。

教师不是“圣人”, 也有七情六欲, 难免遇上心情不好的时候, 但作为一名好的教师应在进入教室前调整好心态, 酝酿好感情, 抛弃一切“俗世杂念”, 进入教室的一瞬间就要进入一个“演员”的状态, 并要尽力确保整个教学过程的情绪饱满。这是教师进入“角色”, 调动学生情感, “演出”成功的前提。有的教师在上课时情绪不高, 面无表情, 自己讲得无趣, 学生也会听得如同嚼蜡;有的教师常在课堂上发牢骚, 说些不负责任的话, 结果把错误的情感倾向和情绪表达方式教给了学生, 影响了学生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最后, 教师要抛弃在教学过程中主宰一切、决定一切的旧观念, 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自我发现, 特别是学生在讨论过程中思维出现障碍或错误时, 更要多方引导、启发, 尽量让其完成学习过程, 使其充分享受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 从而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 学生不仅能重新认识自我, 而且会更加佩服教师, 从而在语文学习中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二、课堂教学中采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情感, 增强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包括喜欢、愤怒、悲伤、爱慕、恐惧和厌恶等基本情绪, 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 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 要抓好课堂教学的开头, 激发学生热爱语文学习的情感。

“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教师要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 就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精心设计开场白, 灵活地选择教学内容, 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 讲故事、说典故、谈轶事、读美文, 纵横几万里, 上下几千年, 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 把学生引入广阔的语文天地, 给学生良好的“第一印象”;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 采用情境导入、悬念激活、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 扣住学生心弦, 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 使学生“想知”、“乐知”, 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在教学中应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 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讲出形象、讲出趣味、讲出感情, 吸引学生、打动学生, 使学生沉浸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并在此基础上, 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把学习语文由“兴趣”变为“爱好”, 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 从而产生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其次, 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情感, 促进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语文学科的特点就是发散性和可塑性强, 学生个人的态度、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等, 无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 既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 又要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以促进语文学习。教师要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乐观向上的精神面貌, 高尚的审美情趣, 面对生活和学习;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 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这是因为说读写都不可避免地带有学生个人主观倾向性。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把亲情、友情、爱情、人道情等基础情感上升为利他情、爱国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语文有深层次理解, 避免写作中认识片面、格调不高、观点偏激的现象。《边城》、《囚绿记》、《故都的秋》等课文都便于进行这一类的情感教育。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情感因素是不容忽视的, 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 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章志光.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4年11月第1版.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3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

中图分类号:G42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7-0119-01

为什么同在一个课堂,同样的老师讲授同样的知识,最终的效果却千差万别呢?我认为对于普通学生来说,在智力上基本是不差上下的,但非智力因素在个体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个人的成功与否,并非由他们的智力来决定,而大部分是取决于他们的“汗水”。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他们能否取得成功,重在老师的引导和培育。非智力因素就是不直接参与,却制约整个智力活动的心理因素。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们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就不会有太高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做出较大的贡献。

一、动机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动机水平低下是学困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感到有兴趣时,他们才会为学习付出努力。

激发内部动机的主要措施包括:(1)进行有效的归因训练。它有利于学困生分析失败的主、客观原因。德威克指出习得性无能学生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低下;而自主性学生则把失败归因于自己努力程度不够或方法不对,学生的归因倾向与他们的目标和信念有关。(2)帮助学困生实现角色转化。学困生在教师、同学的眼里往往是“淘神儿”、“嫌弃儿”的角色。这种角色地位深深影响他们的自尊与自信,使他们对课堂学习更加反感、敌对。(3)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学困生常常过分夸大学习中的困难,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为他们创设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通过成功地完成学习任务,解决困难来体验和认识自己的能力。同时要给他们树立一些成功的榜样,因为一个人看到与自己水平差不多的示范者取得成功,就会增强自我信念,认为自己也能完成同样的任务。

二、兴趣

兴趣,往往是学习的先导,他推动着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生自觉的学习,勤奋钻研。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运用电教手段,增强直观感。充分利用电化教具“化静为动、以动促思”,在课堂上教师通过演示,把死的东西变成栩栩如生的画面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一课,可以借助投影仪打出赵州桥外形图;讲《变色龙》时,播放课本剧《变色龙》录像片。

2.创设问题情境,情景诱导,激发学习兴趣。如教学《一面》一课,可以质疑学生“作者为什么说:我们不愿恣情的悲痛呢?”通过学生们的思考、讨论、分析,最后得出答案:这句话隐含着作者化悲痛为力量的浓厚情思。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而且提高了学生的思维理解能力。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典型的教学环境,师生共同在环境中进入角色,去欣赏文学作品,体验其中乐趣。如《春江晚景》,可以先向学生展示几幅江南风景画,然后让学生闭目想象江南春天的景色,再想象一下傍晚河边的景色,在老师的点拨下,学生无意识的在脑海里形成了一幅风景美丽、鸟语花香的江南农村傍晚的风光图,造成一种意境,教师从中增加讲解、润色,这堂课就如此简单的完成了。

三、情感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情感,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良好的情感能够促进教师的教,也能促进学生的学。教师的语言、情感和体态对学生有激励作用。教师的每一个动作、一束目光、一颦一笑都会渗入到学生的心田 ,使学生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进而形成对教师所教学科的爱。可见,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眼神、手势、语言、动作同样能激励学生。

阶段谈心是提高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一种好方法。适当的谈心,会缩短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对老师产生亲切感,增进师生间的了解,让每个学生都切身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怀和期望,热爱、尊重、关心、爱护、信任、理解每一个学生。教师和学生既是师生又是朋友,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使学生感到老师的亲切、和蔼,消除恐惧感,和老师无话不说,热爱老师故而喜欢该老师的课是很必要的。师生关系的融洽,不仅对教育教学的成败起关键作用而且也决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的发挥,只有这样,课堂气氛才会活跃,学生才能轻松,愉快的接受新知识。

四、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的确立目的,并根据自己的目的来支配自己的行动,通过克服困难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分不开,人们总是按事先考虑好的目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行动中的困难。原子说的创造者道尔顿说:“如果我有什么成绩的话,那不是我有才能的结果,而是勤奋和毅力的结果。”意志对人来说,比天资聪明更重要的多。故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目标的长短,对孩子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而且目标要切合孩子的实际,不要定的过高或过低,一旦目标制定严格执行,决不妥协。在实际生活中要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孩子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孩子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教会孩子善于掌握自己锻炼意志的方法,并为孩子树立榜样。

五、性格

性格作为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他不仅会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和健康,影响一个人的人际关系,而且也会影响一个人的能力。在学习中,学生的性格对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培养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为了形成、发展学生良好的性格,促进学习。教师要以以下两方面入手:首先,要运用榜样的作用,模仿是性格形成的重要心理机制。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更要借助课文中的优秀人物,从各方面引起学生模仿的意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形成良好的性格。其次,要注意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促进其性格发展。

总而言之,只要在教学过程中,充分重视非智力因素的重要作用,多给学生一些鼓励,对给学生一些温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充满自信,不断磨练自我意志,鼓起理想的风帆,从而迈向成功的彼岸。

参考文献:

[1]《心理学》【M】叶奕乾、祝蓓里主编

[2]《教育学》【M】邵宗杰、裴文敏、卢真金主编

[3]《非智力因素与人才培养》【M】沈德立、阴国恩主编

[4]《非智力因素的培养》【J】

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4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曾经说过:“教育唯一的工作和全部工作可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陶行知先生的一生始终把德育放在重要地位,他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可见,中外教育家都很重视德育教育。

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培养,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完美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进行德育方面的渗透呢?

作为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语文学科.有着非常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文质兼美的语文教材比其它教材有得天独厚的育人作用.能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品德修养。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中学语文教学往往只注重了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我们要加强德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以下是我在教学中的具体做法:

一、以语文课文为抓手,挖掘德育内涵

语文课文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在铸造学生美好人格方面具有优势。翻开课本,表现优秀人文精神的篇章俯拾皆是.阅读这些文章,犹如欣赏一道道瑰丽独特的风景。课文当中所提到的人物、事情或观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材中,很多篇章,或真实生动地展现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或热情讴歌我们民族的精神,或精彩地描绘美丽多娇的祖国山河,或深刻阐述生命意义。读完《陈情表》,你能感受到一位孝子的深情;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你会明白成长过程中难免会经历一些艰辛.从而鼓起勇气走出孤独,承担起生活的责任。借助课文,挖掘德育精华,通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感悟,理解.思考,让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成为一股股精神的清泉.洗涤学生的灵魂。

因此,在具体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充分发挥语文教材的优势,进行德育渗透,让德育与智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得到思想品德薰陶,促使青少年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例如:我在教授《陈情表》时,引导学生学习李密对祖母的拳拳孝心,让学生联想到当今社会如何尽孝的问题,通过思考并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尊敬师长孝敬父母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在讲解曹禺的《雷雨》一课时,我让学生课下充分预习课文内容,上课时分角色朗读,学生基本都能把握人物的性格特点,并能通过分析时代背景来理解人物特殊性格产生的原因。鲁大海的粗鲁、卤莽,完全是由于他对资本主义的仇恨而表现出来的;而周朴圆的阴险、狡诈也是由于他自身的阶级特点所要求的,他俩身上体现了当时社会的阶级矛盾。因此根本不可能走到一起,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父子。而学生也能在这一分析中,更好的理解这一阶级矛盾的本质,认清资本主义的冷酷无情,加强对社会主义的热爱。

在高中教材中,还有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句,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例如讲解《离骚》,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的生平理想,了解楚辞体的文体特点,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这一名句,理解屈原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并在此基础上记住“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一名句,理解屈原为解决人民的疾苦而不懈奋斗的精神。

二、密切联系生活,向课外延伸

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可见,在语文教学中进行思想教育还须把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在课前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并分析产生这种思想状况的个人、家庭、社会原因,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让学生获得更具体、形象的思想品德教育.从而让学生的思想摆脱庸俗浅薄的泥淖.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例如,现在的学生普遍缺少感恩亲情的意识,觉得家人为自己所作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有的学生还特别讲究吃、穿、用,喜欢与他人攀比。向家长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不能体谅父母养家的辛苦。为此,我曾让学生回家为父母洗一次脚。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学生切身感受到了父母的辛苦。对于这样的联系生活实际的教育,学生更易接受,更易受触动,如果脱离实际,脱离生活,势必变成空洞苍白的说教。

课外阅读也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书,我们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思想实际等反面,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引导学生去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还培养了他们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

总之,我们要通过语文教学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把学生潜在的感性和理性的能力都挖掘出来,发挥出来,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让学生深刻体会作品的内在蕴含,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精神,达到授文传道的目的。

预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5

教育家叶圣陶强调:上课之前,学生要切实预习。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预习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不是不预习,就是预习简单化。小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学习还存在一定的惰性,学习主动性不足,不愿预习;有时即使有预习的主动性,但是又不知从何入手,不会预习,导致预习效果的低下。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教师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只是简单交代,没有明确的目标或者有效的指导,当上课时,老师问学生预习课文了吗,学生说预习了,但在问如何预习时,学生会说把课文看了一遍,或者说查了字词,更有甚者,课文连看都没看。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需要重新带领学生通读课文,感知课文,“消耗了学生大量的课堂时间,造成了教学效率的低下”。这主要是由于教师对于学生课前预习指导的“缺位或不到位”造成的。

那么如何才能使预习发挥最大效益呢?预习应是教师参与指导下的学生与文本有效对话的过程。它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同时又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它需要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有目的、有计划地主动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有计划地预习,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不仅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为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一、预习要具有针对性、层次性和全程性

预习,对于学生学习课程知识,既是心理准备,也是具体内容的准备,三年级的小学生,在几年语文学习基础之上,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具备了预习自学的基础。可是随着文本内容的加深,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存在一定的差距,如语句难理解、主题难把握等,这就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障碍,单凭课堂时间的渗透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

文本的针对性:小学语文课程是一个整体、系统的知识体系,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及语言能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我们首先要让学生明确,小学阶段我们要掌握哪些内容,语文学习要达到哪些目标,学生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在预习时才会有意识地向这些方面靠拢。同是文本,文体不同,题材不同,功能不一,设置预习任务时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有的注重揣摩品味词句,有的注重积累文言实词,有的注重把握说明方法。所以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不能模式化,要根据文本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式。

学生的针对性:如何设置一定的行之有效的预习作业?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学生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师在设计预习作业时,要根据学生的这一特点,着眼于最近发展区,放眼下一发展区。因此,设计预习作业要根据学生基础不同的特点,设计一定的梯度。我在设计预习作业时,一般分三步走,首先是要求学生通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一定数量的生字新词,扫除阅读中的字词障碍;然后再读课文,感知文章,即感知文章的结构、感知主旨、感知作者的观点情感和态度;再次三读课文,提出质疑或针对语言、内容、情感发表自己的见解。如在学习第五册的课文《蒲公英》时,我针对课文特点,让学生课前一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二是联系上下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用 “亲切”、“嘱咐”各造一个句子,待学生呈上来一行行富有个性的句子时,我知道达到了预习的目的。

有了这三步,再根据学生自学能力的差异,把学生分成三部分,即基础非常薄弱的、基础一般的、能力好的,分层要求;这样,能力高的学生有其发挥的空间,能力差的也不会因为遇到障碍较多,而打压其阅读的积极性。这样,学生预习有了针对性,带着问题深入文本,就会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即使在预习中遇到了困难,努力钻研而又不能解决,教师在课堂上再进行开导,学生就会迎刃而解,也就实现了语文阅读的最优化价值。正如孔子所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预习的效果得到优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习效率就会提高。

二、预习要求的一贯性、连贯性

学生在结合预习作业预习课文之后,教师要及时予以反馈评价,及时了解学生对教材的掌握情况,还存在哪些问题,从而结合教材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时调整教学思路,生成自己的教学设计。同时还要运用激励机制,好的予以表扬,敷衍的予以纠正,从而使这种正向的驱动力得以发展,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是师生在长期的共同学习实践中不断养成的。如果教师的指导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学生的预习激情就会疲软,预习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高。因此,教师在有效指导学生预习过程中,预习的思路及方法要有延续性,让学生在反复的阅读实践中品尝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欣赏、理解、评价文本,学会主动学习。

我在两年的预习教学实践中,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预习本,把自己的预习情况记录在本上,及时收上来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并多和他们进行沟通,这样就有效防止了学生预习的惰性,化压力为动力,让“师生在课后的反思沟通中共同成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6

摘要:在现代教学中,恰当的运用多媒体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更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并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去。

关键词:多媒体 促进认知 培养美感。认知审美 和谐统一

在教学中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充分地运用各种电教媒体就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恰当、灵活地使用多媒体,重视师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以网络为支撑的多媒体,其无论从素材搜集、资料来源上说,还是从制作软件和功效上说,都有着其它工具无可比拟的特性。我们在多媒体使用的过程中,要以丰富多彩的、灵活多变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帮他们找到自信的支点,以更高的热情积极投入到语文学习中。

二、运用多媒体设备,优化观察方式,促进认知,培养美感。

投影作为中国目前大多数校园中较通用的一种电化教学媒体,它的运用就是体现了直观性原则。它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这不但使教材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和接受,而且使学生变得乐于理解和接受知识。也就是说,投影的运用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保持注意力的集中,可使观察者有观察的主动性,从而提高了观察的效率,优化了观察方式。

这样一来,学生的感知活动不但得到了优化,而且具有了审美的特点:首先,这种感知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充满审美的情趣;其次,这种感知伴随着敏锐的选择力,把主体的注意力稳定地引向特定对象;再次,这种感知还具有整体性,把个别感觉组合成为有关对象的完整印象,即表象。学生在这个教学过程中,不仅了解了青蛙的生长过程,而且发展了审美感知,进入了审美境界,既促进了认知,又培养了美感。

三、运用语音设备,展示教材文字的语音美,认知审美,和谐统一。

现代汉语的语音明朗响亮,和谐协调,加上特有的四声声调,更增添了语言抑扬顿挫的韵味。可见现代汉语是一种极其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具有很强的音乐性的语言。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文都配有课文范读录音带,这些录音带读课文时轻重缓慢的节奏感掌握得都很好,有的还配有音乐,不失为师生朗读的范本。我们教学生如何读好课文,大多可先让学生听录音来获得感知——充分展示教材中文字的语音美,让学生受到课文语音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然后让学生加以摹仿,最后可举一反三,进行个体的创新。

不同体裁的课文,运用录音设备的方法应当有所不同。小语教材中,选用了多首古诗。而诗歌这种文体,特别讲究语言的韵律美。诗歌语言的声音本身就暗寓和传递着审美信息,所以在教学诗歌这类课文时,听录音磁带的反复范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录音带富有节奏感、音韵美的范读,可以把诗的情绪通过音乐般的语音表现出来,诗的思想感情也会在有节奏的声音起伏中酣畅淋漓地表达出来了。学生在听范读的过程中,不但欣赏到了美妙的韵律,同时也领悟了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当然,现行的小语教材中更多的还是散文、记叙文等文体。因为这些文章有许多都出自名家的范文,故极为崇尚语言的音乐美。都具有诗一般的语言,韵味隽永,富于音韵美和节奏美。有的课文中有许多叠音词,它们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表意又自然传神,真是美不胜收。除了运用录音整体感知外,可把节奏强、音韵美的重点句、段多次感知,这样学生在反复欣赏录音范读的过程中,感知了文字所体现的优美意境,领会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品味了语言文字的精工细雕,受到巨大的艺术感染,从而达到了认知和审美的和谐统一。

四、运用录像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提高审美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是实施语文学科审美教育的目标之一。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是他们各种审美心理因素和思想意识的综合性表现。实践证明,运用录像媒体,声画并茂,视听结合,能更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审美能力。

运用录像,强化审美期待。审美期待,是主体对审美活动产生的一种迫切盼待的心情。审美期待越强化,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情感,就越能得到激发和培养。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录像,可以强化学生的审美期待。如在教学《翠鸟》一文时,大多数学生对于这种水鸟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所以教师就可充分运用录像,让学生充分认识翠鸟的外形小巧玲珑,各种翠鸟的羽毛色彩并不相同(不止课文中讲的一种)。特别是写翠鸟捉鱼动作敏捷的词句中,有不少是学生较难理解的。如“贴着水面疾飞”,“水波荡漾”,“蹬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只要通过录像一播放,直观明白,这些难理解的词句就会迎刃而解。同时,由于录像内容比课文更丰富,学生自然喜闻乐见。这样的教学强化了审美期待,审美具有了主观要求,审美能力的提高自然是高效率的。

运用录像,开拓审美视野。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小学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开拓审美视野是一个最有效的方法。感知是美感的门户,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创造条件,悉心指导,帮助学生去努力发现、领略大自然之美、社会生活之美和艺术之美。录像这种教学手段,不仅具有声画并茂、视听结合,呈现活动图画的优点,还能打破时空限制,天南地北,宇宙星辰,摄于面前;一年四季,上古未来,尽收眼底,岂不美哉!在教学战争题材的课文时,可放映一些有关长征的录像片断来丰富学生的感知,开拓视野;学习《数星星的孩子》时,更可放映一些有关星空的录像片,让学生看看星星的运动,看看北斗星是怎样绕北极星转动等。把这些在内容上与课文紧密相关,又有延伸的,同时富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录像适时地放给学生看,怎能不激起学生美的情感呢?审美的情感得到了培养,审美的视野获得了开拓,这种感知多了,学生审美的能力自然获得了提高。

运用录像,提高审美认识。我们知道,如果学生的认知目标单有感觉,没有思考,始终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是不可能真正鉴别其美与丑的,就更谈不上去深切领会其中丰富深刻的内涵。而录像这种教学手段,可以通过各种摄影手法,突出观察的重点和事物的本质特征,对观察对象有目的地进行选择、编辑,使之更集中、更典型、更具代表性,使学生对事物的认识更准确、更全面、更深刻。如《赵州桥》这篇课文,介绍的是我国著名的古代的石拱桥,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知识是极为贫乏的。在学习这篇精读课文时,要让学生认识到文章意蕴美的熠熠光泽——歌颂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就应该把能反映赵州桥雄伟气势的特写镜头放大给学生看,让它那震撼人心的雄壮美感动人,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觉到赵州桥的确非常雄伟。另外,还可放映一些古代石拱桥的录像给学生看,扩大知识面,同时有助于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结构别致,真正认识到赵州桥在当时为

世界桥梁史上的首创。学生看了这些录像,心中自然产生对赵州桥的一腔赞美之情和浓厚的民族自豪感。他们不但觉得赵州桥本身值得赞美,而且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更值得赞美,是他们用智慧和力量创造了赵州桥,是他们用劳动创造了美,劳动人民的创造是美的,他们的劳动成果是美的。这样学生对课文中蕴涵的美产生了新的领悟,对事物的认识不至于停留在表面的、感性的阶段,从而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认识。

五、巧用多媒体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思维活动是建立在浓厚的兴趣和丰富的情感基础上的。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大多由影视图像或图片剪辑而成,它可使学生置身于一种五彩斑斓、声像同步、动静结合的教学环境中,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产生兴趣和积极的情感时,就会从内心迸发出向往和求知的强烈欲望,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动机.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也会事半功倍.这一点,多媒体教学就有它独特的一面:采用新颖的方法,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如我在教《大海的歌》这篇课文时,我先播放美丽海边的录象片。动听的音乐、海浪声,优美的画面,不仅让学生欣赏了大海的博大、壮丽,而且让学生得到了美的陶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看完了录象片后,学生学习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个个兴致勃勃,热情高涨。

谈思维在钢琴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7

一、思维对钢琴表演人才的培养具有现实意义

(一)思维能促进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

学生在学习一种新的演奏技能之前,首先必须对此项技能的动作及其表象做深入细致的感知、观察。再通过教师的讲解,在头脑中形成科学的概念。只有通过思维活动才能理解动作的实质、要领,只有理解了动作要领,才能加速演奏技能的形成过程。此外,思维还能保证技术动作练习的质量,从而促进钢琴演奏技能的学习。一个新动作的掌握,除了依靠自己过去的有关经验和模仿教师的动作外,更重要的是在积极思维活动的引导下,有目的有组织地练习。多次完成这种动作,这种动作方式就会巩固下来,这便是技能。任何演奏技能的形成,反复练习是必要的条件。但是,没有思维参与下的练习,是被动、机械的动作重复,既不能纠正动作的偏差,也不能提高动作的质量,甚至容易出现错误的技术动作的动力定型,影响演奏技术水平的提高。

(二)思维能促进对钢琴作品的理解

钢琴演奏者的一项主要任务,就是揭示音乐作品最主要的内容特点,如果演奏者没有一定的思想倾向性和综合思维的协调性,就不可能实现作品构思意图。首先,形象思维能促进钢琴演奏者对钢琴作品的外在具象认识和把握。从音乐的外在具象联系入手,对钢琴作品在崭新的演奏层面上重新认识、重新发现,重新运用思维寻找演奏的本质,从而给钢琴作品带来变化,使钢琴作品呈现出相当不同的音响外部形态。其次,抽象思维的理性认识能反映作品的内部联系,能发掘作品丰富的意蕴。思维在获得真理性认识时,总是沿着形成完美结构的方向去进行分析综合、归纳演绎钢琴作品。此外,从钢琴作品本身来看,有所谓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可塑性与可变性、局限性等问题。因此,思维可以对钢琴作品的主观精神与演奏情态进行比较,并选择、梳理演奏情态,引起演奏的理性思索,找到原作与再创造演奏之间、音乐创作与表达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使我们更好地进入到音乐美所表达的理性内核之中去。

(三)思维能检验及调节演奏的整个过程

随着钢琴演奏技能的巩固达到熟练的自动化阶段,思维活动的参与和控制减少到最低限度,技术动作会顺利地、一个接一个地完成。但是,这绝不意味着思维作用的取消,而是作用性转移:由思维的直接控制转移到间接控制,由全部调节转移到重点调节。此时思维起着检验及评定演奏的功用。但当技术动作或音乐表现发生故障或遇到内外因素干扰时,思维的分析综合能力就会马上进行调节。这种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演奏的检查与评定;二是修正演奏不适当的表现。

二、思维对钢琴教育体系的科学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

(一)思维为钢琴教学提供理论依据

理论知识是所有教育所共有的特征,知识是支柱,在钢琴教育学科中也不例外。理论知识是以书本知识为一般特征(包括授课内容、教材、笔记、参考资料及考查测试等一系列环节),以理论思考为思维特征的。演奏技术与音乐表现也只有在通过抽象思维的理性思考并用理论方式表述出来后(如撰写教科书),才具有知识的一般价值。这样,演奏技巧与音乐的表现也就兼有了理论的性质,提升到了理论的高度,而不再是原来单纯的体验与感受了。在钢琴教学中,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表演实践为目标的技法理论知识;另一类是以抽象思维为特征的艺术理论知识,包括有关钢琴演奏艺术的思想、观念、钢琴艺术发展史、钢琴教学法等等。这两类知识对钢琴教学是同等重要的。因此,思维是这些理论知识形成的基础与手段。

(二)思维能促进钢琴教育体系的形成

钢琴教育属于科学研究范畴。钢琴教育中教学思想与教育目标的确立、授课内容的环节安排、教学手段的选择以及课时的分配等等,都必须依靠严密的逻辑思维才能确立。而且,现代教育思想要求我们的钢琴教育是以全方位意义上的钢琴表演艺术观和演奏法为基础展开的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其方式必然是系统的科学训练,而不是单纯的口传心授,其内容必须是体系完整、严格,而又具有多层次的艺术知识结构,而不是简单的经验和感受。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学生获得一切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并在实践过程中能举一反三地运用,从而造就出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艺术人才。综上所述,钢琴教学的科学化和系统化需要思维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王瑶.钢琴教学中的薄弱环节——脑力方面的训练[J].齐鲁艺苑,2003(3).

[2]梁立红.钢琴教学中的思维敏捷性培养[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02(1).

[3]刘希平.学会思维[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0

情境教学在古诗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8

关键词:情境教学;主题;思想情感

初中语文课本中古诗文占有一定比例,从唐代的名诗到近代的佳作,诗林林总总、千姿百态。然而如何讲好古诗、学好古诗,真正地体味到古诗中的妙境妙意,却是我们初中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书读百遍,其意自现”有道理,但那太简单、太重复、太浪费时间了。尤其是现在,新课程理念、素质教育精神都要求我们语文教师以新的理念、新的方法和渠道,去欣赏、去剖析、去研讨,从而展现古诗美的内质,体味作者深刻的思想感情。

古代文论中有这样一句话叫做“诗言志”,意思是说每首诗都代表着作者的一种思想、一种感情、一种时代的烙印。我们可以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是告诉我们,要珍惜粮食,体会到农民的辛苦。但我们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远不是《悯农》那么简单、那么易懂、那么好分析。如何把握诗的内容、分析出诗句的蕴意、体味作者的良苦用心,是我们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诗言志”,我们必须找到诗的“志”,找到“志”并不难,可如何使“志”自然地让学生较容易的看出来,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有方法、讲实效。情境教学在这里就有用武之地了。

什么是情境教学呢?情境教学就是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现文章特殊的情感环境。

古诗很简练,精炼是古诗的特色,同时,古诗又是古文字,它的时代比较遥远,我们需要理解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时代背景、作者特殊的心理感情,还要知道当时的风土人情、时代变迁,争取能和古人同步、对话,这样才能理解古诗、再现诗的情境、体味诗的内涵、把握古人的思想感情。

那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呢?

一、掌握作者特殊的身份、时代特点

一个人一定有他特殊的时代烙印,一个人的特殊身份必然在他的诗歌中体现。如:《观沧海》中,教师在教学前一定要介绍“曹操”这个人物,他是三国时的枭雄,拥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大志。这样学生心中就有一个一统天下、壮心不已的英雄印象了。然后,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读懂诗文的情况下,再现诗的情境:“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学生就能以这样一个情境联系作者的雄心壮志,诗的

内涵、诗的主旨,也就不难理解把握了。

二、切中诗题,从诗题入手

诗的题目,往往是诗的主旨所在。当然,也有无题诗,例如李商隐就有许多无题诗。其实无题定有题,只是“题”的内涵复杂了些,或诗人不乐意直说。大部分的诗题,往往代表诗的主题。前边说的《悯农》,不就在题目上告诉我们,要怜悯农民了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有一首唐代白居易的诗《钱塘湖春行》,诗题为“钱塘湖春行”,钱塘湖即西湖,是美好之地;春行,古人有踏青的习惯。因此,春行是快乐之举,是美好的出游活动。如果我们研析好题目,作者的思想情感就基本掌握了。这是一篇欢快的诗,是写作者踏青,又是在西湖这个千古闻名的美好之地活动的记录。然后再现诗的情境:“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一番美妙、生机勃勃、醉人的西湖美景,便展现在我们眼前、心底了。从文题到诗的情境的展现,作者的心情、诗的主旨自然就能把握了。

三、抓住重点词句,补充诗的内容;扩充细节描写,展现诗的情境

古诗很精练,有些内容往往一提而过,我们要想展开诗的情境必须扩充诗的内容,以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思想情感,进而感染学生。例如《木兰诗》中第一段文字“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教师可以在理解文字的基础上,让学生扩充其中的内容:木兰如何说服父亲让自己出征。学生肯定能从自身出发,想象当时木兰是如何与父亲交谈,说服父亲让自己出征的。这样,木兰替父从军的形象就丰满高大了。

《木兰诗》第二段中有这样两句:“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教师依然可以扩充文句,启发学生想象木兰离开家乡时是怎样的情景,离开家的心情是怎样的。爷娘流泪地呼唤,木兰一个戎装的女子、一个十几岁的姑娘,独自出征,此去千山万里,也许一去不返。这样的情境,一旦从学生的心中展开,那么木兰这个坚强的巾帼英雄形象就更高大、更感人了。

四、抓住文眼,再现情境

有些古诗往往要读到结尾,才知道作者的主题思想,这时候我们再回头看看诗的前面,才发现诗的情境中,隐隐展现了作者的思想情感。从文眼看诗的情境,诗的主题会更深刻、更容易把握。

例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我们不读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往往以为诗的情境展现无非是写景,然而,我们读到诗的尾联“乡书何处达”这个文眼,再去体验诗的情境时,才知道作者感叹的是时光流逝,而故乡遥远,亲人难见的愁绪。“潮平,风正,日生,江春”又一个春天、又一次远航,而家人何在、家乡何处呢?这个由文眼追溯到的情境,展现的是作者的思乡之愁,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9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 不仅仅在物质上也在精神上不断的提升。声乐教学是提升人们音乐素养的重要途径。声乐教学包含的内容很多, 但是最为重要的就是能够在声乐表演中将情感结合起来, 从而能够更好的演绎作品。在音乐教学中情感的表达是其重要的内容, 在声乐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情感的培养对学生理解作品有一定的帮助, 此外, 在声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可以更有利于帮助教师进行教学, 让学生理解声乐的教学内容,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在声乐教学中情感培养的必要性

声乐表演的魅力就是能够在表演中将声音以及歌词等进行完美的演绎, 声乐表演者能够将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从而能够形成比较完美的意识形式。声乐表演者在表演过程中将情感融人其中, 能够让听者更好的融人到表演者设定的情境中, 能够让听者感受到歌曲的美感, 能够激发听者的激情, 使得表演者和听者之间产生共鸣, 从而起到较好的表演效果。

二、声乐教学中与情感教育关系

在声乐教学中情感教学是其基础,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过程, 声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主要有: 基础知识的学习, 气息的调整以及表演方式等内容。最为本质的就是通过省鳄鱼演唱让学生表达出歌曲的生动节奏, 从而能够掌握声乐演唱的技巧。在声乐教学中, 教师不仅仅要注重对学生情感方面的教育, 还要注重师生之间情感的培养,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和学生之间要构建良好的情感, 这样在声乐教学中才能够顺利的教学, 也就有利于学生对声乐作品的`理解, 理解其中表达的感情,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在声乐教学中的培养情感的措施

( 一) 分析背景, 领悟情感

每一个作品在创作时都有其背景, 都是作者在自己特点的环境以及背景下创作出来的, 在每个作品中在都有表达的中心思想以及作者想寄托的情感。声乐作品也是如此, 作者也将自己想表达的情感包含在作品中, 通过节奏以及歌词等来表达自己在创作时的感受和情感。为此, 学习者要能够立即作品中歌词的含义, 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将歌词的中心思想理解到位, 这样才能将作品中作者想表达的情感演绎出来, 也能够让观众受到感染, 从而取得较好的效果。

( 二) 掌握旋律

一部优秀的作品不仅包含优美的歌词, 还包括悠扬婉转的主旋律。一位优秀的创作者能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素养写出比较有内涵的歌词并根据歌词的具体内涵, 调适出适合的伴奏。从而演绎出完美的歌曲,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情感培养时, 要能够了解创作者的意图, 使得在每个歌词中都能够体会到情感的投人,歌曲旋律中的每种情感都能够准确的表达。

( 三) 声音与情感的结合

在声乐教学中声音是其重中之重, 如果没有好的声音在声乐教学中是行不通的, 只有具有美好的声音才能够将声乐表演到极致,这样的表演也具有一定的欣赏性, 才能够将作品的美感表现出来。但是在实际的声乐表演中很多表演者过于注重自己声乐的美感而忽略了表演中情感的表达, 这样的表演也就不能很好的感染观众, 也就不能很好的诊释作品的含义, 也就不能取得在作品上的成功。为此, 在声乐教学中就需要将声音和情感结合起来, 以便取得较好的表演效果。

( 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生动形象的形式给学生讲解有关的知识, 给学生讲清楚作品背后的故事, 让学生了解清楚其历史背景, 使其对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有自己的认识, 并深刻体会其中的中心思想和主旋律。使得学生在表演时能够融人到作品中, 让学生根据自己理解去表演并将其中的情感也能够表达出来。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不理解的地方时, 教师要做到是给学生以引导, 并耐心的给学生讲解使学生能够搞清楚自己不明白的地方, 教师在给学生进行讲解时最好是给学生设定一定的情境, 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要积极主动的进行教学, 这样学生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进去,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这样学生在表演时也能够有感情的表演,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对学生进行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声乐教学, 在声乐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情感的培养, 声乐表演者能够将作者的感情和作者紧密的结合在一起, 从而能够形成比较完美的意识形式。在声乐教学中情感教学是其基础, 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也是对学生情感教育的过程。为此, 在声乐教学中要培养情感,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分析背景、领悟情感、掌握旋律、声音与情感的结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等, 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 如何在教学中课堂气氛论文

★ 在音乐中感悟

★ 唱脸谱音乐教案

★ 浅谈在音乐课堂中开展愉快教学的方法论文

★ 高校辅导员在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的论文

★ 浅议在音乐教学中引入流行音乐的探讨艺术论文

★ 浅谈多媒体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 如何在教学中实施体育游戏论文

★ 在体育教学中注入情感论文

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10

夜村镇吕涧小学郭建平

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进行,共同努力。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

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出现心理失衡或偏差,将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实践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呼唤我们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而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

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看他的智力因素如何,然而智力因素是通过“心理素质”起作用的,心理不健康,无论有多少丰富的知识,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可想而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

在我校,老师让学生们通过书信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另外,学校专设了心理辅导老师,学生遇到困惑、受到挫折,心情不舒畅都可以找辅导老师倾诉,寻求帮助。对于大多数学生,如何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紧要的问题。因此我校不定期有辅导老师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使自己身心健康。并且,班主任老师自身也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在一个班级体里,学生众多,平日表现、学习成绩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区别对待,了解他们的心理尤为重要。有的学生学习差,自卑心理强平时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活动,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辅导,对全体同学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品质的培养。

另外,还有一些优秀学生心理也需要调整,他们在各方面位居上游,经常沉浸在喜悦之中,一些人滋生了骄傲的心理。这种心态降低了优秀生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形成脆弱的心理障碍。针对学生骄傲的心理,我们的“处方”是辩证法优秀只是相对的,教育这些学生应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们择取格言,警句以自勉。还有就是要使学生克服脆弱的心理,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

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篇11

[关键词]文化 语言基础知识 跨文化交际

传统英语课堂教学中大多采用“自上而下”的教学模式,强调词汇,语法及语言的输入,将注意力集中在学生的“纯语言能力”的培养上。这种教学模式将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致使外语教学侧重语言形式,特别是书面语言的学习,以掌握语法知识和操练句型为学习的主要内容,严重脱离文化语境,忽视目的语文化的民族特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文化认知能力已成为衡量现代人才的重要标准。而实践证明,这种“纯语言能力”远远不能满足学习者在实际英语情景中的应用。

另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规定: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增强学生在外语方面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课程的教学,更是帮助学生拓宽视野、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教学。本文从一下几方面来论述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指的是一个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一个民族的全部生活方式。”有些社会学家认为,语言是文化的冠石——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方面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美国语言学家萨皮尔(Edward Sapir):“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

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一书中,论述过:“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文化的一方面,语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体的关系。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习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学习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获得整个文化。”语言之中蕴含着文化,而文化的丰富和发展也得益于语言。不了解该语言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理解和运用该文化的语言。

二、文化因素与英语教学

美国社会学家G.R.Tucker和W.Eiambet对于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有这样的看法:“我们相信,任何这类企图都会使学生失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发自内心的想了解其他民族的兴趣和动力……从而提供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表层的指代意义,更要了解其深层的文化因素,从而解除理解上的障碍、内化过程的滞后以及交际过程的隔阂与误解。对此,Claire Kramsch在关于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也指出:“文化在语言学习中不是可有可无的第五种技能,排在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教学之后。文化从学习者开始学习外国语的第一天起就始终渗透其整个学习过程中,一不注意它就会使他们心神不宁,使他们在交际技能方面的缺陷暴露无遗,向他们对周围世界的理解能力提出挑战。”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如果语言学习仅限于词汇的背诵,语法的记忆以及听力,阅读能力的提高而忽略其赖以生存的文化就等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就永远掌握运用不好语言。英语教学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技能,另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提高文化素养,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两个重要作用

英语教学中涉及到诸多文化因素,它们对英语教与学都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仅从以下两方面加以解释说明。

(一)了解词汇丰富的文化内涵,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言词汇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英语词汇在长期的演变过程中,吸纳了许多外民族的语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形成了内容丰富的语言系统。在这些词汇以及短语的背后,又蕴藏着丰富的文化知识背景。例如,英语中的American Dream(美国梦),指美国标榜的立国精神,人人自由和机会均等;Cheesecake(奶酪蛋糕),指女性健美照;beefcake(牛肉蛋糕),指男性健美照;Halfway house(中途的房子),指康复医院;blue boy(蓝色的男子),指经过变性手术,由男性转变为女性的人;Pink Lady(红妆女人),指一种鸡尾酒名等等。如果在词汇的讲解中单从字面理解词汇的指代含义,忽略词汇的历史渊源和比喻内涵,就很难理解以上词汇的意思,造成理解上障碍。

词汇丰富的内涵还存在着文化差异,词义的联想和文化意象差异实际上属于“文化信息”差异(cultural information gap)。具体反映在词汇的比喻与联想意义(reflective meaning)和社會文化意义(social meaning)的不对应上。例如,英语中的“peasant” ’常指那些受教育水平低、思想狭隘的农民 ,而它在汉语中的对等词“农民”却只是表明职业的中性词。“individualism”是英美人所普遍接受的价值观,并将其理解为强调个人的独立性和创造力。而中国文化强调集体的和谐,学生极易将英文单词“individualism”理解为“个人主义”、“利己主义”、“自以为是”,视此词为贬义词。西方人对bat(蝙蝠)没有好感,认为它是一种邪恶的动物。总是与罪恶和黑暗势力联系在一起,特别是vampire bat(吸血蝠),提起来就令人恐惧。英语中有as blind as bat, crazy as a bat, a bit batty(有点反常),have bats in the belfry(发痴,异想天开)等坏的联想和比喻。在汉语中,蝙蝠的形象与西方完全不同。因“蝠”与“福”同音,蝙蝠被认为是幸福吉祥的象征。而红蝙蝠则是大吉大利的前兆,因为“红蝠”与“洪福”谐音。正如Robert Lado所说“各种语言规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互为区别。有的语义存在于一种语言之中,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不存在。”

在词汇教学中注重文化内涵,不仅能够深化讲解,拓宽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弥合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促进语言输出和交流;而且,还可以利用词汇开发文化资源,自然而然的把文化因素导入英语教学中。

(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M.Mcluhan曾说,整个地球像一个村庄。人们开始意识到彼此交流的重要性,但是空间的缩短不能必然地减少文化和心理上的距离,不同国家文化方向使社会规范、思维方式等将不可避免地产生误解或文化震惊(Seelye,1997),为了使他们更加适应跨文化交际,学习者必须不断地进行文化差异的比较,学习,了解目的语言国家的文化。可以想象,如果一个人不具备目的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和该民族的传统和价值观,在交际时就很难说出恰当、得体的话语。

在语言、文化、跨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中,语言是一种载体和符号,文化是语言的背景,而交际则是前两者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具体体现,是语言形式的具体应用。语言,作为传承同一特定民族文化的交际工具,是对文化本身、文化表现形式、人们风俗习惯以及生活方式最可见的、最有效的说明和呈现。

在以一种语言为媒介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者应遵守该语言的文化语用规则。当一种语言在各种困素的作用下被广泛传播到本土以外、为众多其他地域的人们使用时,语言与文化之间就会呈现出一种颇为复杂的关系,而在以该语言为媒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中,交际双方遵守的语言使用规则也可能会有所不同。

语言教学理论的发展,日益增加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表明了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所以,通过英语语言、文化、交际三者的关系完成文化教学,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必须的,也是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有效策略。

四、结束语

正如Riverse指出:“语言不可能脱离它所在的文化而单独存在。”语言和文化教学是一体的,而且是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的主线。对教师而言,在教语言(语音、词汇、语法、篇章、文体等)的同时,还应解释相关的语境、文化背景等,从而拓展学生的文化知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对学生而言,它是一个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将语言知识内化为自身素质,并逐步转化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学习发展过程。

因此,在大学英语语言教学实践过程中,应当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视为一个整体,二者只是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阶段以及教学内容有所侧重而已。

参考文献

[1]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语言研究出版社,1989.

上一篇:以无声的父爱触动了我的心灵为题目的作文下一篇:英语课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