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2024-11-18

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共12篇)

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篇1

心理学研究表明, 外语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 (即内因和外因) 共同作用的过程。对于学习者来说, 学习成功与否除受智力因素制约外, 非智力因素还起着很大的制约作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的愉悦, 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因此我们能否注意到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将直接影响我们英语教学质量。一般来说, 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态度、情感、意志、兴趣、性格和学习习惯等。

一、运用多媒体教学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英语学习兴趣是指直接推动学习者进行英语学习的内部动力。要使学生有效地学习, 首先必须使学生有学习的欲望、要求和动机。学生学习兴趣是多样的。需要、兴趣、思想、情感等都可以成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学习兴趣的激发已不能像以前那样仅靠空洞的说教, 学生难以信服。我们英语教师要充分利用它向学生展示学习电脑知识与英语的密切关系。英语已逐渐成为我们与外界交流的最重要的桥梁。

使学生心悦诚服,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在课堂上向学生演示, 由于不懂英语给人们学习现代科学知识带来的困难。带领学生走进英特网, 学生将更能体会到英语的重要性。教师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英语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让他们产生学习英语的强烈愿望, 从而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注重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培养

情感是人们内心感情和态度的表露。情感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教育家曾说过:“情感对外语学习的作用至少与认识技能同等重要, 甚至更重要”。

1.情感因素有效利用, 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教师对学生真诚的关爱、理解不仅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 缩短师生心理上的距离, 还能产生共鸣──学习英语的愿望和热情。当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爱与信任时, 必然会产生愉悦的心境, 激发对教师的热爱和依赖感, 使他们乐于接近教师, 当然也就会乐于接受教师的教诲, 努力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师生间的双向情感交流, 加深了师生间相互的了解, 增进了师生间默契。对教学活动无疑起了的推动作用。

2.因材施教, 注意学生情感的个性差异。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学生正处于性格形成和趋于稳定阶段。不同的学生在情感方面的表现和需要大不相同。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应注意因材施教。如对性格内向的学生要对其仔细观察,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热情鼓励他们多开口说英语。在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时候, 要把握时机多给他们获得成功表现的机会, 并多给予表扬, 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感。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培养和利用个性中积极的情感因素, 如学习英语的兴趣、信心、使用英语时不怕犯错误等。它们能给我们的英语教学带来穷的力量。利用好它们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开展赏识教育, 提高学生学习信心

1.教学要求分层次。教学目标的制定要考虑各个水平的学生, 为每个学生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要求过高, 难以达到, 会打击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要求过低, 不利于能力的提高。特别是差生, 适当的降低学习目标就能为他们创造多一些成功。尽管是低层次的成功, 但它能促使学生乐于配合教师去攀登新的学习高峰, 从而去获得更大的成功。

2.设定竟赛活动, 创造更多成功机会。一般说来, 中学生都有较强的竞争意识。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种意识, 引导学生参加竞争, 以期获得成功。课堂上我们可以进行演讲比赛、听写比赛、造句比赛、抢答比赛等。

四、开设宽松学习环境, 寓教于乐

心理学家指出师生间要有一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创造性关系, 为学生建立了一个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 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老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初级阶段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安全的学习环境, 使大部分学生能大胆地、自然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而无需顾虑犯错误。这要求教师授课时语气要轻松, 仪态要自然, 评议要生动有趣, 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 这样才能消除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紧张困惑的情绪。学生在这种愉快和有趣的气氛中学习英语有助于提高他们运用语言的能力, 增强其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自信心。

五、加强学法指导, 培养自主能力

科学的方法是通向成功的桥梁, 成功的教学应首先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 使学生尽早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到会学习。授之以方法,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是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正确途径。只有学生学会学习, 进而善于学习, 才能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加速学习进程, 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在外语教学中, 教师要有计划、有系统地介绍英语预习的方法、听课的方法、记忆单词的方法、复习的方法、听说训练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思维的方法等等, 使学生逐步掌握这些方法, 能自主地学习, 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六、重视非智力因素, 提高教学质量

1.英语教学中, 我们应该始终注意非智力因素对教学的影响, 特别是在起始阶段很多学生厌学英语, 害怕学英语, 这往往与教师忽视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学习的影响有关, 以到于这些非智力因素成为他们学习中的消极因素。我必须使学生相信自己有学好英语的能力, 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并为他们创造轻松、有趣的学习环境。

2.学生智力水平已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学生学习英语动机的激发和培养, 情感因素的利用, 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环境的创设等这些非智力因素, 是我们英语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老师只有把开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 才能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才能推进英语素质教育。总之, 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要研究怎样教, 更要研究学生怎样学, 要十分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训练, 优化英语教学过程, 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篇2

关键词:动机 兴趣 信心 意志 培养

“非智力”因素,它是指一个人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等。人的记忆、思维、想象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情感、兴趣、意志、性格的支撑下进行的,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好,智力因素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挥,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学生智力与学习效果的关键,是引导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著名的教育家赞可夫指出:“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其高效作用。”所以要想提高英语课堂效率,就要培养非智力。

一、激发动机, 培养兴趣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疑问难, 以疑促思,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学起于思, 思源于疑”。设疑能激发学习兴趣, 是一种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进而开发学生智力的教学艺术。教师在教学中, 应通过设置问题, 以疑促思, 激发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让学生从存疑、质疑到释疑的过程中体验到求知乐趣, 进而提高思维能力。但教师一定要注意, 问题必须有一定难度, 提问时要层层推进, 这样才能真正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 步步深入, 使问答之间充满妙趣。

2. 建立语言信息库, 形成学生获取新知识的内驱力, 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所谓信息差, 是指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掌握信息方面所存在的差距。缺乏信息差距, 交际双方就会失去传递信息和获取信息并达到信息平衡需要的动力, 就会失去交际的意义。在外语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果学生仅仅是进行机械的语言操练和模仿就不存在信息差, 而且时间一久, 就会使学生感到外语学习单调呆板,从而失去学习外语的兴趣和动力。为此,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必须为学生提供建立在信息差基础上的言语交际活动, 这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表现出相当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生动性, 使他们在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活动中, 通过缩小或填补信息差, 不断学到新知识, 提高语言技能, 不断提高外语交际能力。

3. 创设竞争情境, 形成竞争气氛, 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成就动机的驱使下, 学生总是努力想引起别人的注意, 想得到最优秀的成绩和荣誉, 并赢得别人的赞扬和喜欢。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好胜心和表现欲, 有意识地在同学之间创造竞争气氛, 让每位同学都有参与竞争的意识和热情, 在竞争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为此, 教师在课堂上可通过小组讨论, 然后各小组轮流发言, 分组比赛以及默写单词比赛、演讲竞赛等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 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其学习效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鼓励学生在课内认真学习,课外补充完善所学知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得法于课内,收效于课外”。 教师可组织适当的竞赛、课外阅读、英语角、英语板报等活动形式。 这样既练习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发展了运用能力,又能有效地激发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的成功。

二、教会学法, 培养习惯

1. 教给学生如何预习和听课教师在讲新课前必须要求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熟悉将要学习的内容和材料, 并在预习课文、生词和语法等项目时, 将疑难问题记下, 以便在听课时能突出重点, 有的放矢, 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求知。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师的组织能力中学阶段是一个充满好奇、喜欢探索的年龄段,他们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兴趣,这种兴趣像催化剂一样促使他们去观察、去实践、去思考。教师若能长期坚持下去, 必将有助于学生形成勤于思考, 爱动脑筋的习惯, 并不断提高自学能力。,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导演,他不但要讲清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还要使学生理解英语知识。同时教师又是演员,他要不断积极创设条件和环境,使学生们在这种氛围中产生想用英语去思维、表达的愿望和乐趣。在听课时, 教师不仅要要求学生遵守纪律, 认真听讲, 做好笔记, 而且还应要求学生调动一切感觉器官进行活动, 养成眼、耳、口、手一起动的良好习惯, 鼓励学生积极思维, 大胆发言, 敢于质疑。质疑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可有助于学生挖掘潜能, 增长知识, 提高能力。

2. 教给学生如何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方法外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运用外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 而且还要通过大量反复的实践练习,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听、说、读、写的技能、技巧, 达到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目的。

3. 教给学生如何复习和记忆遗忘是正常人的正常生理现象, 要战胜遗忘就必须及时复习, 反复强化, 加强记忆。科学的复习方法既巩固了知识, 又增加了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和信心。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所揭示的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 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学习材料尚未出现大规模遗忘之前及时进行复习。复习时最好能按照遗忘曲线图来安排识记的时间间隔, 还可采用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相结合的方法。有效的重复是提高记忆效果关键, 但重复要适度, 复习时注意多样化, 不断改变复习的方式、方法, 以使大脑不感到疲劳。为了提高记忆效率, 教师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超时学习, 即在学习达到刚好就能背诵时附加学习。实验证明, 超时学习量比刚能达到背诵的学习量增加50%为宜。所以, 教师要教会学生在能背诵外语材料之后再加上一些时间的学习, 就能使学到的内容得到长期保持。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教会学生运用联想记忆法、分类记忆法、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记忆法以及机械记忆和意义记忆相结合的记忆法等。

4. 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习惯: 1. 勤于读写的习惯。 2.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习惯。 3. 专心听讲,勤于思考的习惯。 4.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再掌握科学的方法,学生就能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采撷到美丽的浪花,在学习中得心应手。 所谓方法,实质上应指: 1. 记忆方法。 如记单词时可采用分散记忆或循环记忆等。 2. 思维方法。 有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归类等思维形式。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 是对各种学习方式的优化组合并形成动力定型,是更具包容性的学习方法。因此广义的学习方法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所谓教育, 无非是从各方面给学生好的影响, 是学生在修养品德、锻炼思想、充实知识、提高能力、加强健康各方面养成好的习惯。”良好的学习习惯一旦形成, 不仅能提高外语学习的效率, 促进外语各项能力的发展, 还有利于我们提高学生的素质。然而, 良好习惯的形成并非朝夕之功, 而在于教师的投入, 严格的训练。教师应通过表扬好的行为, 批评和纠正不良的行为等方式, 不断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树立信心, 培养意志

1. 为学生创造各种表现的机会, 让他们在成功的喜悦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和积极性成功感是外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实践证明, 学生进取的动力和自信心来自于他们自身的不断成功和才华的充分展现以及自身价值得到承认。因此, 我们要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表现的机会, 对所有的学生都一视同仁, 使学生能以愉快、无拘束的情绪去钻研学习。上课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程度设计问题, 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的机会。另外, 还可布置一些英译汉、汉译英、编写小对话、总结课文大意等作业, 让他们在课后或者独立完成, 或者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合作完成。由于学生是有备听课, 课堂上做这些练习就不会紧张, 对他们取得的进步及时表扬和鼓励, 从而帮助他们逐渐恢复学习外语的兴趣和自信心。

2. 引导学生对学习失败进行正确归因, 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品质学生对待自己学习成绩成功或失败往往有两种归因倾向, 即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属于内部归因倾向的学生, 成就动机强, 往往认为自己外语学习成绩不好是由于自身努力程度不够, 是由自身的内部因素造成的, 所以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会更加勤奋刻苦, 不断进取;而属于外部归因倾向的学生却往往将学习成绩差归因于外语学习太难或其他外部因素, 总是强调客观原因, 而不从自身找原因, 所以学习中懒散怠惰, 不思进取。因此, 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学习中的失败, 发展积极的归因倾向。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学习中所犯错误要客观评价, 鼓励学生只要勤奋刻苦, 就能取得好成绩, 引导他们正确分析失败原因, 发展良好的心理品质。

3. 因人而异, 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学生之间在生理和心理上存在着个别差异, 教师应因人而异, 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一般来说, 对那些学习粗心大意、不求甚解的学生, 主要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增强坚持不懈的毅力和精益求精的精神, 克服一知半解、半途而废的缺点;对意志软弱、易受暗示和固执的学生, 应加强自觉性、目的性和原则性的教育;对好动、缺乏自制力的学生, 要提高他们的自控能力;对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的学生, 要从精神上鼓励他们, 增强信心, 加强肯定学习效率的暗示。只有这样, 才能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逐渐形成健全、优秀的心理品质, 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参考文献:

1. 章兼中《 外语教育学》 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3.

2. 贾冠杰《外语教育心理学》 广西教育出版社, .

3. 邵瑞珍《 教育心理学》 上海教育出版社,

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挖掘 篇3

一、兴趣

教学效率的提高,只凭教师单方不行,强行灌输或强化训练也行不通。新课改要求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强调教学的实用性、增强内容的趣味性。学生对英语越有兴趣,学习积极性就越高,自觉性就越强。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教师应采用各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充分利用直观教具和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英语学习环境,增加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坚持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用优美的语音、语调去感染学生,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去启发学生,选用实用、生动、有趣的例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同时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如让学生用英语做值日报告,情景会话,教唱英语歌曲,做游戏,英文短剧表演和组织英语竞赛等。让学生用学过的词语或句型表情达意,充分满足他们的表现及创造的欲望,使他们享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从而产生强烈的学习要求和持续饱满的学习热情。另外还可以通过介绍英语背景知识、讲英文笑话和国外趣闻等,激发学生对英语的兴趣。

二、自信

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来源于不断成功的体验,而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中错,错中学,边错边学,逐渐减少错误、避免错误的过程。学生总是期待成功的,因此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多肯定、多表扬、多鼓励、带着欣赏的眼光去看学生,使他们看到自己的每一个进步,尝到每一份成功的喜悦,成功能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进取心和自信心。在课堂教学中,设法创设竞争和取得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受到努力的价值。特别对于差生来说,教师要给予更多的关怀,耐心启发,因势利导,不论在课堂提问,还是在单元测试中,多为他们创造成功的机会,只要他们在学习中取得一点成绩,都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比如,让基础差的学生优先回答一些简单易答的问题让他们体验到成就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增强取长补短、迎头赶上甚至超越的信心。实践证明,学生成功的机会越多,兴趣越浓,动力就越大,成绩就越好。在教学中,多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遇,使学生相信自己能学好英语,在成功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三、意志

意志是人们自觉调节自身的行为和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学生有了坚强的意志,就会自觉地努力学习。由于英语学习必须依靠学习者自己的努力,需要记住大量的单词、习语和一些典型的对话及短文等。而刚学英语时,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很浓,乐于学,但随着内容和难度的增加,一部分学生就觉得困难,认为自己学不好英语,从而对英语从好奇到厌倦,再到恐惧,直至放弃,逐渐造成两极分化。因此在教学中应不断磨练学生的意志,让他们树立起学好英语的信心。如给学生讲中外著名学者、科学家刻苦学习的故事,在语音、语调、书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要求他们认真、按时、一丝不苟地完成英语口、笔头作业,并定期督促检查,不断对他们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不断磨练他们的意志。

四、情感

情感是人对现实世界各种事物所抱的不同态度和不同体验。情感对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动机都有较大影响,是影响学习者行为和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师关心、爱护、鼓励、欣赏学生,既能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对学习、对人生充满希望和愉悦感,激励学生自主学习,又能促使其更加尊敬与信任教师,从情感上愿意与教师沟通。无数教学实践证明,师生关系顺利、融洽、亲密,则有助于教师的教,也有利于学生的学;师生关系存在障碍,彼此有隔阂甚至对抗,则教师提不起“教”的兴趣,甚至是无心教,学生则厌学、学不进。因此在英语课堂上一定要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为此,教师应树立起为学生服务的思想,让学生从教师的耐心服务中、从教师的关心与尊重中,体会到温暖与期望,激励与鼓舞,进而感到教师的可亲、可信,使师生关系和谐。教师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向学生传递关爱,以情激情,以情育情。

英语教学成功与否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非智力因素是其中内因,因此教师在开发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也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发挥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篇4

一般来说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 学习动机, 情感, 意志等因素。章兼中教授在其《外语教育学》一书中主张“最大限度地开发非智力因素, 让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英语, 不断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让他们不断尝到成功的愉悦”。因此, 我们能否注意到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将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质量。

1 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学习习惯。

所谓习惯就是一个人行为方式的自动化, 是不需要思考和意志努力的行为方式如不依照它行动, 就会感到别扭、不舒服;依照它行动, 不仅活动效率高、耗费的精力和能量少, 而且还觉得顺当、愉快。当然习惯不是天生的, 是“小时为天性, 习惯成自然”。一个好的习惯养成后, 能使人终身受益;反之, 则使人受罪, 改之吃力。因此, 对于学生一定要晓之以理, 让他们懂得在外语学习中该养成什么样的习惯, 并督促他们养成好习惯。

2 教师要培养学生强烈的学习动机。

外语学习的动机是直接推动外语学习者进行外语学习以达到某种目的的心理动因, 学习动机如何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的好坏, 有些外语学习者学得很糟, 根本原因是自己没有强烈的外语学习动机, 克拉克 (CLARK, L.H.) 说:“由于每个教师都有有价值的商品要卖给有时不情愿的‘顾客’, 因而对教师来说, 找出办法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很重要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要注意挖掘教材内在的教育因素, 我在讲到《英语基本版1》Unit9 Famouse People中, 向学生们讲到, 很多名人在未成名之前, 都对自己所从事的领域付出了很多的艰辛, 最后才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从而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结合教学内容, 针对学生的思想实际向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和任务的教育, 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科学的思想、情感和求知欲, 使学生认识到外语是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 是一个国家文明发达的重要标志, 未来的社会公民都应有一定程度的外语交际能力, 特别是在中国将要加入世贸组织的关键时刻, 作为年轻一代更有责任和义务学好外语, 为祖国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

3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 培养学习兴趣对形成学习动力具有重要作用,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心理学家布鲁诺同样认为对学习的最好的激发乃是对于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 作为外语教师要尽力培养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兴趣, 使学生所具有的天赋能够得到发挥。教师的教学手段对创设乐学情境尤为重要, 如教学中通过多种途径, 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大量使用直观手段, 利用实物、图画、动作、表情、幻灯、多媒体等, 积极开展师生间、学生间的双边语言实践活动, 不仅能展现课文意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而且有一定的观赏性, 可以牢牢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特别是每课开篇伊始, 应做到:“课伊始, 趣亦生”, 因此, 作为教师我们应学会运用多种导入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能主动参与教学过程, 为整节课做好开始先锋。其次, 在教学中运用质疑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心理学认为“疑”最容易引起定向———探究反射, 有了这种反射, 思维就应运而生, 思维总是从问题开始的, 让学生通过质疑寻找答案, 取得探究未知、获得成功的情况满足, 从而形成知之好之乐之的心理变化过程,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

如上课时采用单向质疑, 我针对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 先让学生听课文录音, 听第一遍时要求学生以True or Fause question的形式进行回答, 如果答案是“Fause”, 学生还必须回答其错误所在, 并给以正确的答案, 这样学生也在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可以用多向质疑, 即用Wh-question的形式提问, 要求学生完整回答。在设置这些问题时, 注意抓住课文的中心内容, 帮助学生掌握文章重点。常用的问题如:“What does-refer to?What does the passage mainly sugges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passage?”等。还可以通过反向质疑, 拓宽学生的思路。通过这些活动,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 学生为了在瞬间准确地捕捉信息, 并做出判断, 就必须集中精力听讲, 从而可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

4 克服语言焦虑感,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

语言焦虑感是指学生在使用外语时, 感到自己的外语水平不能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产生的紧张、害怕的感觉。语言焦虑感的产生是由于学生缺乏自信心或学习目的不明确, 担心弱点被暴露而导致的。因此, 语言焦虑感加大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帮助学生克服语言焦虑感, 首先应帮助学生增强自信心, 端正学习态度。而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在教学中就应经常肯定和鼓励学生的每一点进步, 妥善对待学生的语言错误, 形成一种和谐的教学气氛。意志是指学生在学习使用英语的过程中, 自觉地确定学习目的, 并根据学习目的、动机调节支配行动, 努力克服困难, 实现目标的外语学习心理过程。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毅力, 能有效地克服语言焦虑感, 提高外语学习的质量。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4.1加强目的动机教育, 培养正确观念。首先把学习目的与生活目的的理想教育结合起来, 逐步培养学生的主导性学习动机;其次, 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动机和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再次, 正确评价学生:从表扬鼓励为主, 注意成绩反馈的作用, 来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动机;最后, 因势利导, 使学生的工具性动机与融合性动机相结合, 形成远大理想。4.2在语言实践中增加克服困难的毅力。语言实践练习有目的性、计划性, 从简到繁, 使学生获得锻炼的自信心和成功感, 有意创设困难情境与艰巨条件, 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主动性和自制力。4.3启发学生的自觉性, 加强学生的自我锻炼。最后, 我们还要正确的处理好师生关系。爱是连接师生感情的桥梁和纽带, 教师如何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 触动学生的情感, 引起学生的积极的情感反应, 确实是门艺术。例如, 当教师用和蔼、慈祥的目光注视学生时, 学生就会有一种被重视、被关注感。记得我自己当学生的时候, 也往往是因为喜欢哪个老师才喜欢哪门学科。教师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 爱学生, 才能赢得学生对你的爱戴和尊敬。生活上关心他们, 遇到困难及时帮助他们解决。良好的师生情感也是激发学生奋发学习的动力。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不是冷语讥讽或暴风骤雨般地批评, 而是采取诱导式点拨, 帮助他[她]找出错在什么地方, 应该怎样去做才对。通过不断的帮助, 使学生的人格、行为得到进一步完善, 发现一点优点我及时表扬, 这样, 使“差生”也对自己有了信心, 也听老师的话了, 上课纪律好了, 逐步对学习产生兴趣, 成绩也就进步了。

21世纪需要具备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开拓精神的人才, 这也是素质教育的要求。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征, 提出不同教学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训练学生思维, 激发其丰富的想象和超前的创造力。教师尤其要注重提问的艺术, 课堂的提问是英语课堂教学中师生双边活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高职学生精力充沛, 思想活跃, 好奇心强, 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可根据不同课型特点设置不同种类的问题, 诸如预习性、总结性、评价性、联想性、发散性提问, 鼓励学生对问题予以判断、分析与评价, 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教师应钻研教材, 把握知识要点、难点, 所提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与发展规律, 能启发学生开动脑筋, 积极思维。遵循“高密度, 快节奏, 勤反复, 多信息”的原则, 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 来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提高他们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地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 更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非智力因素主要指习惯, 动机, 兴趣, 意志等因素。

关键词:非智力因素,英语教学

参考文献

[1]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1]李伯黍, 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

[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2]沈德立.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3]孙桂涛.高职院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3]孙桂涛.高职院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与教学策略[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2) .

[4]付彩丽.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培养[J].理论界, 2006 (6) .[4]付彩丽.非智力因素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发与培养[J].理论界, 2006 (6) .

数学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篇5

---------结合北师版新教材

在河南省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学生的自主、动手等能力要得到重点的培养,这些能力主要体现在非智力因素上面。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和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我校采用北师版新课改数学教科书,也为我们培养学生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什么是非智力因素?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人心理过程中的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特征的兴趣、动机、气质、性格以及理想、信念等。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获得,技能的提高固然离不开智力因素,但也离不开作为学习动力的非智力因素。实践证明,一个智力因素较高,非智力因素较低的学生,很难在学习上获得成功。离开非智力因素来谈开发学生的智力因素是不现实的。因为在对学生智力开发的同时,也伴随着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也能促进对学生智力因素的开发。所以,在数学教学活动中,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问题同样是数学教学的一项任务。

二、数学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数学科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应用的广泛性。这些数学的固有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也给学生学习数学的非智力因素提出较高的要求;数学的严谨的结构,丰富的内容,深刻的思想,巧妙的方法,悠久的历史,灵活的思维等给我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也是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良好菲智力因素的促进剂。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方面,结合现行教材内容,要讲清各章各节的作用、目的、意义,同时,适当介绍二些已经解决或尚未解决的数学难题和猜想,一些似是而非的数学诡辩„„都将会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和爱好,也会产生学习数学的强大动力。

三、北师版教材(高中数学)的特点

北师版教材更加关注如何获得知识,中国古代有这样的说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会打渔的方法更加重要,这就是本教材注重发展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特点。本套教材还提倡研究性学习,在教材中强调了问题提出,抽象概括,分析推理,思考交流等研究型学习过程。教材中还添加了许多信息技术应用和阅读材料,让学生拓展了知识层面。本套教材的合理分布让老师有更多的空间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1,加强数学审美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数学的审美教育为开发非智力因素开辟了广阔途径。一个学生要具备最佳的学习动机,正确的学习目的是重要的,但是所学材料的审美价值仍是学习的最佳刺激。强烈的心理活动所带来美的愉快和享受则是学习的最好回报,这种回报反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炽烈的热爱情感,形成克服因难的顽强意志。很多人正是由此而深深地爱上数学,甚至为此而奋斗终生。

就纯数学而言,不一定立刻能引起人们的美感或者不可能一眼就看出它的审美价值。尤其是对中学生来说,他们受到阅历、知识水平、审美能力的限制,而对审美对象很难形成我们所期望的审美视觉,很难把审美的客体的真正意蕴充分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深入地挖掘审美内容,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使他们从抽象的符号中看到美的形象;从逻辑推理中领略到美的神韵,总之,通过数学内容的审美教育来加强良好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强烈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北师版教材给出了许多引例,很多与实际生活联系紧密,这些引例让学生关注本章节,有更多的兴趣去进行数学学习。

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高学习主动性

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来完成的,是师生心理交往的过程,而心理交往的基础是情感交流,而兴趣是后天形成的,它需要在一定的基础上建立。由于建立兴趣的基础、目的不同,所以兴趣的稳定程度也不同。数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使之稳定地得到发展就必须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首先要求教师对数学要有浓厚的兴趣,对数学工作的满腔热情,才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的作用。同时还要有扎实的基本功,较高的教学水平,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上课风趣幽默,宽容大度,严教善导,使学生佩服你,喜欢你,他才会喜欢你教的数学。其次要求教师要热爱学生,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体贴入微,让你热爱学生的情感通过对他们亲切的关怀、爱护、帮助和期待,默默地传递给他们,为他们所感动,使他们产生一种推动数学学习的强大动力,促使他们努力学习,不断进取。再次,北师版新教材注重课堂的师生互动,有许多章节添加了课题研究或课堂实验,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让学生在动手中学到数学知识。

3.认真实行情感教学,培养优良的学习品质,提高学习的独立性

非智力因素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动力系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学生的情感与学习兴趣密不可分,兴趣可以直接转化为动机,动机能不能产生行为,而行为能不能最终具有创造性,这一切都与一个人的情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属于人格因素结构中的态度体系,在态度中起调节作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这是教育成功的首要前提。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同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沟通。师爱的最高境界是友情,教师对学生有无“爱的情感”直接影响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生成,影响学生非智力因素形成的质量。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请你记住,教育——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去触及年轻的心灵。”只有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融洽,才能使教师实施更好的教学,打开学生心灵的大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教师要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作用,要不断加强教师自身的修养,教师渊博的知识、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都将会对学生产生深刻的影响。应经常和学生沟通交流,使学生感到你既学识深博又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乐意和你接触。同时,教师要多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注重学生从成功的喜悦中培养兴趣,使学生从成功中看到自己的能力,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偏爱数学课,渴望听你讲课,才能产生学习愿望和对知识的追求,课堂上注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鉴赏能力,陶冶学生的美好心灵和高尚情操。因为成功能使人振奋精神、增强信心,给人以勇气和力量。但成功之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遇到各种困难和失败,在困难和失败面前能否表现出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这是衡量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标志。4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在众多的习惯中,尤其要注意学习方法和意志的培养。

中学数学的学习方法与小学的学习方法不同,中学各年级的学习方法因学生年龄特征,教材内容的不同也有区别,要教会学生遵循学习规律,结合学科特点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自学能力,使之养成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巩固的学习习惯,消除为完成作业、迎接考试而学的陋习。特别要重视意志的锻炼和培养。

数学的特点决定了数学学习的艰苦性。在学习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如隐含条件未能发现,知识间的相互干扰,解题思路的曲折,题目类型的多变等都将给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有的学生意志坚强,在苦战攻关征途中以顽强的毅力克服种种困难,获得胜利,相应的智力得到提高,学习信心得到增强,非智力因素就得到培养。

从心理特点讲,教材中的重难点正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交汇点。解决它,常需要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配合。非智力因素中意志是关键的,在对学生意志的培养中,可以讲一些数学家刻苦攻关的顽强意志,可讲一些在各行各业建设中的英雄人物知难而进、克服困难而取得胜利的例子来教育学生,当他们有一点进步时,应抓住时机表扬他们,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

谈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篇6

笔者对本校二年级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均有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具体表现在,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端正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较强的学习毅力和意志等。而学习差的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明显存在着较多的缺陷和不足。可以得出结论:较好的非智力因素可使智力一般的学生进入优秀成绩的行列,而较差的非智力因素也会使智商较高的学生进入后进成绩的行列。因此,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是至关重要的。那么,如何培养非智力因素,发展智力,提高英语教学效果呢?

一、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动机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的内驱力,对学习有三种主要功能,即指引学习方向的功能,集中注意的功能和添加活力的功能。教师一方面要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和目标,经常给学生灌输学英语的重要性,使每个学生认识到学有所用,具备学习的整体动机。另一方面要创设良好的英语课堂教学境界,把英语教材的此情此景变为“我情我景”,激励学生思维活跃,诱发强烈的求知欲望。

二、重视情感因素的培养

爱因斯坦曾说过:“智力上成绩,依赖于情感的伟大,这一点。超出人们的认识。”现代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积极健康的情感能使人思维敏捷,深刻,想象丰富,活跃,记忆力增强。显然,情感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的学生不再是盲目地张嘴待喂的鸭子,他们已有自己的思维和思想。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满堂灌”而是改变观念,树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总是摆出一副师道尊严的面孔,使学生对你敬而远之,哪还谈得上师生间的情感交流?

三、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意志

众所周知,如今的中职生源普遍较差,尤其是英语成绩。以往学习中的挫折损伤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已怀疑自己不是学习英语的材料。因此要重新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就要有极大的耐心,宽容心和同情心。以满腔的热情积极引导他们共同参与教学活动,永远不嫌弃他们,对于他们细微的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另外,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经常给予个别辅导,逐步恢复自信心。

曾经有一位学生英语基础差,进校时很想把英语学好,但努力了一段时间后就放弃了。意志不坚强,缺乏毅力,这是很多学生学不好英语的又一原因,于是我经常向学生讲述名人故事以及学习英语的重要性,鼓励他们迎难而上。在学习课文“Try Again”时,让学生分组讨论How did their aunt encourage John and Lucy to try again after five times’failure and succeeded at last?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e text?让学生认识到Whatever we do,we may meet some difficulties.We shouldn’t be afraid of failure but try again and again.Everything depends upon perseverance.And so does English study.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表扬学习好的学生,更重要的是用各种直观方式,启发引导“差生”思考,解答较为基础的知识,对他们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表扬与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

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树立信心无疑是学好英语的前提。但是在日常的英语学习中,学生如果长期品偿不到学习英语的乐趣,那么已经树立起来的信心,也会被枯燥乏味的教学吞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教师应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保持这种兴趣。一是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如对不同类型的课采用不同的方法,比如课文教学,对故事性强的课文可采取分角色表演的方式,让学生通过人物对话及句型的练习,了解人物的性格和句型的活用;知识性较强的课文,可以让学生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分类,归纳,总结。这样方法多样使每一堂课都有新鲜感。另外适当地采用双关语,英语字谜,英语幽默故事,英语笑话,英语游戏,唱英语歌曲等穿插于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辅助教学,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开辟英语第二课堂,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合理,有序的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是帮助学生发展交际能力的辅助手段。学校成立英语协会,开辟英语角,学唱英语歌曲,举行英语演讲比赛等,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参与课堂学习。

五、锤炼学生勤奋刻苦的性格

勤奋既是良好的心理品质,又是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它对智力与能力有明显的作用,勤能补拙,能促进智力的发展。要使学生都具有勤奋学习的良好品质,教师就应有目的地加以培养,具体指导并加以强化训练。首先要培养学生勤动脑,善思考的习惯;二是要求学生勤实践,英语是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践机会;三是教育学生不甘落后,有进取心,积极向上,自强不息。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非智力因素 篇7

一、教师要确立学科教学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意识

教师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意识是对非智力因素培养的有意识地追求和探索, 是对其一种清晰而完整的认识。因此, 学科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求教师做到:其一, 学科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游离于教学, 成为单纯的一种培养活动。其二, 学科非智力因素培养不能局限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而要有超越非智力因素培养的影响辐射面的追求和教学谋划。因而, 教师在备课时要求实现三个体现:教学目标要体现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要体现非智力因素培养的要点;教学反思要体现非智力因素培养的点滴体会与感想。

二、充分挖掘教学教材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资源

《中学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表明英语新教材的编写理念: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 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的丰富课程资源, 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 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如何更好地有效利用这些资源, 关键在于教师的开发意识和开发水平。我们不仅要对显性材料成分利用, 同时对隐性材料也要精心开发, 使英语学科的非智力因素价值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三、在教学活动中调动一切非智力因素, 开发潜能

(一) 启发动机, 激发内驱力, 发展智力, 开发潜能

学习动机是学生进行活动的内驱力, 有了它,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才能做出顽强的努力和长时间的坚持。英语作为一种国际化的语言工具, 掌握好并能自如地应用具有一定的紧迫性和时代性, 挑明这一点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以此产生学习的动机。有了动机, 才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探索, 发挥自身的自主能动性, 进而发展他们的学习潜能。

(二) 激发兴趣, 启发智力活动, 开发潜能

1.动用一切可能条件, 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轻松愉快的氛围。教师可以在教室墙上挂上英文图片和卡片, 出英文版黑板报, 放英文歌曲, 做英文游戏, 尽量提倡用所学英文交流, 使学生置身于一个英文世界里。

2.充分利用课程资源, 如广播影视节目、录像、网络、报刊等具有相当时代性与生活性的辅助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我针对学生的心理特征, 充分利用CAI课件的声像俱全以及富有变化性的特点“出奇制胜”地引起学生的兴趣。

3.利用求胜心理, 引入竞争机制, 激发学生兴趣, 开发潜能。基于中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他们对新事物感兴趣, 但此心理易起变化, 持久性不长, 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制造机会, 运用竞争机制, 使学生能积极参与各类比赛及辩论赛, 从而开发潜能。

4.探究研讨, 使学生表面的、短暂的兴趣升华为深层的、持久的学习动力, 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潜能。

(三) 培养情感, 促进学生潜能开发

1.注重与学生情感的交流, 从而使学生由“情”至“趣”。教学活动不仅是师生间在认知上的交流合作活动, 还是师生情感上的交流合作活动, 而且前者是以后者为基础、动力、保证的。所以说, 教学过程也是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过程。因此,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自身情感表现和投入, 注重建立教育“情绪场”的效应, 而且会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和健全人格、良好品质的形成。

2.欣赏学生, 鼓励学生,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挥潜能。教师对学生尊重、欣赏、接纳的态度, 对学生以诚相待, 用饱含情感的语言启迪、感染他们, 尤其要注意保护学生标新立异的想法。教师在教学中要设法营造宽容、和谐、民主的氛围, 让学生在想学、爱学的前提下会学、能学、学懂、学会, 让教师在愿教、乐教的前提下会教、能教、善教, 达到教学相长。

3.培养习惯, 深化智力活动, 促进潜能开发。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习惯非常重要。在此阶段, 通过教学应该培养的学习习惯有:勤讲勤练的习惯;专心听讲的习惯;勇于创新的习惯;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复习的习惯;自主探究的习惯等。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 只有严格训练, 耐心指导, 持之以恒, 才能奏效。

总而言之, 教师在教学中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教材内容等,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其动机, 激其兴趣, 炼其意志, 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不断发展, 潜能不断开发, 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摘要:要做成功的英语教师, 就要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持久兴趣, 激励学生不断处于较佳的学习状态中, 使他们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因此, 教师必须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广泛的语言实践活动, 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挖掘教材中与之相关的衔接点, 调动学生的潜能, 培养他们与英文的情感, 从而在教育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非智力,英语,兴趣

参考文献

[1]现代外语教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外语教学与文化.湖南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篇8

一、必须充分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

动机是一种行为的内在原因, 其必须是基于一定目的的一种欲求, 可以对人的行为形成激励作用;充分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动机, 就必须要让学生明白贸易国际化时代英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充分了解英语不仅仅是一门语言, 更是学生未来职场生涯乃至人生发展的必要的工具;目的结合于生活和人生规划, 才能让学习目的的清晰度充分鲜明和深刻。

二、必须积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没有兴趣, 无以出真正的积极性, 也无以出合理的效果;工作如此, 学习也如此;能否成功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作为教师, 必须在如何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观能动性, 是能否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着力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就教师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 促成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英语课外活动, 让步学生尽可能多的有于实践中使用英语的机会, 不断地塑造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

三、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敢于表达的学习性格

性格于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影响所具有的重大意义是毋庸置疑的;性格不但可以决定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 在学习方面也同样有重大的影响, 如何推动学生性格往积极的方向发展, 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同样是相当重要的;因此, 一个英语教师应该对这个问题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探索, 进一步改变观念, 修正教学模式, 着力于培养学生乐观自信、主动好学、敢于表达的优良性格,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并同时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一) 培养学生主动型学习的习惯

一个英语老师, 必须着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 变传统的被动型的学习为主动型的学习, 充分发挥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学习英语首在语境, 因此, 教师必须致力于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英语学习氛围, 让学生不会感受学习环境 (氛围) 带来的压抑感, 只有解除语言学习环境的造成的氛围的束缚, 才能激发学生真正融入学习氛围的主观能动性;此外, 英语老师在课堂教学的阶段, 必须注重课堂互动的环节, 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对问题的好奇与探索的情境之中, 这种精神状态的营造和保持, 不但可以提高学生融入学习中的程度, 更可以浓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促进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因此, 老师必须切实修正填鸭式的教育方式, 以灵活活泼的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 必须形成输出型学习模式

我国传统的典型学习模式是视觉输入型的学习模式, 其特征是学生通过阅读来获取大量的视觉信息, 这种阅读式的获取教育知识的方式, 往往是单向的和片面的, 单向在于这种信息往往属于灌输式, 是学生单向对知识的接收过程, 在这个接收过程中, 缺乏必要的互动, 也就缺乏必要的质疑与讨论的过程, 这种接收知识的方式, 是一种直观的、单薄的、生硬的知识单向传播方式, 其效果首先是不明显, 其次是难以持久;因此, 英语老师必须着眼于改变这种知识单向传播的模式, 通过课堂等各种方式和场合尽量增加师生互动的机会, 变输入型的学习为输出型的学习, 让学生在输出自己观点和体会的时候, 真正掌握知识。

(三) 必须促成表现型学习的氛围

表现性学习方式的特征是学生于学习方面是充满热情的, 敢于表现自己, 不怕犯错误;与此对应的则是分析型的学习方式, 分析型学习方式立足于细致的分析, 其实质是一种不敢犯错、不愿犯错的心理, 放在英语学习方面, 就是不愿开口, 不愿致力于口语的练习和培养;英语老师应该着力打破这种学习英语的心态, 也就是必须着力于学生于英语学习上面的分析型学习模式, 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有敢于表现自己和勇于表现自己的机会, 还要激发学生有敢于和勇于表现自己的冲动, 注意对学生微小的进步予以及时的表扬和肯定, 而对于学生于学习英语方面的错误, 则应该以柔和的态度和方式来予以指出和协助改正, 爱护和激励于鼓励学生学习英语方面的作用是相同的。

四、必须促成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

习惯是什么?习惯就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 放在英语学习上, 学习同样是生活习惯的一部分;英语老师的任务之一, 就在于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的习惯;习惯怎么养成?首先是要协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的, 然后是指导学生为达成该目的而制定严格科学的学习计划, 计划必须有现实性的意义, 必须是切实符合学生自身的客观条件的, 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 可以完成, 才能激发学生去坚持实施, 坚持实施并最终达成, 也就是英语学习效果的达成。

五、彼此促进师生间情感的交流

摭谈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篇9

其次, 正确认识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及作用, 刻苦钻研教材教法,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在心理学中, 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要素, 是个体主动获取知识、自觉探究问题的心理倾向。基于浓厚兴趣的学习给学习者带来的不再是负担, 而是一种乐趣。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 进而主动地参与教学, 提高学习效果。新教材从指导思想、内容编排, 到活动设计等都高度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能否调动学生学习外语的兴趣, 关键是教师。在老一套的教学模式中, 英语教学总是以教师满堂灌, 学生被动学习为主, 学生严重缺乏兴趣和热情, 教学效果也不明显, 学生的语言综合能力极差。随着《英语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 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 教师已不是教学的全部.而是起着引导作用, 即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学生积极地学习, 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充分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运用情境教学法、交际教学法改变枯燥乏味的教学, 选择具有知识性、趣味性和真实性的语言材料, 创设与学生的生活体验接近的场景、针对相应的情景给学生布置特定的任务, 这有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在愉悦的环境中更好地接收知识。

另外, 教学中注意启迪学生学习外语动机、培养学习外语兴趣的同时, 还要注意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情感是人脑对事物与人的需要、观点之间的反映, 积极正确的情感, 能直接转化为学习动机;情感是融洽师生关系的纽带, 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桥梁和润滑剂, 是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不同的情感, 能引起学生不同的反应, 积极正确的教学情感, 能引起学生愉快、积极的情绪体验, 使学生精力充沛、兴趣盎然、不知疲倦地学习, 从而大大提高外语学习效率, 促进学生的智力发展。所以教师要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 关爱学生, 让学生建立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新时期的教师要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 真诚地深入到学生生活的底层, 去关爱每一个学生, 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 切实改变教学方式, 真正以“学生为主体”。《英语课程标准》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教学中采用“以教师为主导, 以学生为主体, 以主题为线索, 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觉性和自我控制力。“以学生为主体”就是要牢固树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和积极参与者的意识,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教师的示范、点拨与学生自主学习之间的关系, 设计学生乐于主动参与的游戏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去感受语言、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从而获得积极、愉快的情感体验, 培养学生的兴趣、成就感、自信心和积极主动学习的动机。

《英语课程标准》在情感态度方面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这需要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 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如果教师能不断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注重自身的情感影响, 让学生通过情感体验, 提高英语学习的自信心和意志力, 将会必然会使学生成为英语学习的主人, 这样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最终取得英语学习的成功。

参考文献

[1]黄远振.情感的内涵及其与英语课程的关系[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 (10) .

[2]章兼中.外语教学心理学[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8.

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篇10

一、调查结果

(一) 学生的学习目的、兴趣、意志的调查

(二) 学生学习习惯的调查

二、教学对策

(一)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充分利用教材的编排, 穿插一些中外名人成才的故事, 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使他们认识到新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崇高的理想、良好的人格、强烈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二) 稳定学生学英语的兴趣。

第一, 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性, 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始终保持浓厚的兴趣。第二, 利用教学挂图、简笔画、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和电教媒体, 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寓教于乐, 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第三, 上课前讲清楚教学目标和意义。

(三) 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

我要求学生每天记10个单词, 每周攻破一个难题, 以此来锻炼自己的意志。

(四)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应包括:

(1) 制订学习计划。制订学习计划一定要切实可行, 既要有长远打算, 又要有近期安排。新学期伊始, 就应帮助学生根据课文目录制订计划, 用图表形式把课文内容的学习落实到具体的时间。

(2) 课前预习。老师有必要教会学生预习的方法, 指导他们如何预习。预习单词可用朗读记忆法;预习课文可用发现法和排除障碍法;预习对话可根据表演对话所需的简单道具进行准备;复习课的准备可用系统归纳法等。每次预习并非只用一种方法, 而是几种方法的综合运用。

(3) 专心听课。在课堂上, 笔者要求学生静听老师所示范的语言材料, 无论是对整体的把握还是对发音口形的观察, 学生都要集中注意力, 认真听音, 不要急于模仿。对示范时间稍长一些的语言材料, 在听与思的同时, 还要准备随时回答提问, 在听的过程中大脑始终活跃, 不至于出现疲劳。此外, 笔者还要求学生积极发言、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4) 及时复习, 经常复习。及时复习学过的内容, 就能趁热打铁, 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在学习后的较短时间内, 遗忘的速度较快, 遗忘的内容较多, 以后则渐趋稳定地慢慢下降, 到了相当时间则几乎不再遗忘。

(5) 独立完成作业和系统小结。笔者要求学生先复习, 后作业, 养成不抄袭作业、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此外, 笔者还要求学生每课书、每个单元学完后, 都要进行全面整理, 整理课本、整理笔记、整理练习, 找出自己的知识缺漏并进行补救, 将所学的零散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 按知识的规律进行归类, 使知识系统化。

(6) 课外阅读。选择一些生词少、通俗易懂、故事性强又有趣的文章, 教会他们一些阅读的方法和策略。当学生用自己所学的英语知识看懂一两篇文章时, 他们尝到了学习的甜头, 而这些点滴微小的成功会促使他们继续去阅读。

初中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篇11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英语这一学科的重要性,要想接触更多的新鲜事物,英语是必不可少的桥梁。学好英语,必须有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学习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校园环境等。社会环境指的是学生除了学校和家庭之外的其它社会生活空间,现在社会对英语的重视已经影响到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信心了。家庭环境主要指的是家长对英语学习的态度,家长的认识与态度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非常大的影响。而学校环境则包括了校风、学风等,良好的校风可以為学生提供一个民主、和谐、积极、向上的英语学习环境,而严谨的学风则是英语学习的关键,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二、提高英语教师自身素质修养

在非智力因素中,英语教师的自身素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教师的自身素养主要包括教姿教态、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心理素质以及课堂组织能力等。比如说,男教师的教姿教态一定要稳重而不失活泼,女教师则应该端庄大方等,这样就可以给学生以信任感和亲切感。在语言表达方面,英语教师不但要说好英语,还必须讲好普通话,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英语教师的思维一定要敏捷,富有逻辑性,这样在组织课堂教学时才能够有条不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英语教师还应该多才多艺,说、唱、做、演应样样都会,这样英语教学才能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表演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它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英语教师还应该有健全的人格,特别是要信心坚定、毅力顽强,这样在教学中才能迎难而上,克服一切困难搞好教学,同时还能够给予学生积极的影响。

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方法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如此,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如果学习兴趣浓厚,学习成绩通常都会比较好。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往往可以体验到愉悦感,而这种愉悦感又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在教学中,若能够让学生带着兴趣学习,那么他们不仅能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还能学习得非常扎实。笔者在教学中就有过这样的体验。

有一年,笔者担任七年级两个班级的英语教学。通过调查,笔者发现,这些学生的英语基础参差不齐。针对这种情况,笔者精心设计了第一节英语课。在课堂上,笔者没有急着讲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先用简单的英语作了自我介绍,然后教学生唱简单的英文歌曲,并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了英语动画,这样课堂气氛特别轻松、愉快,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被激发了起来,很多学生都主动用英语作自我介绍,或者唱英语歌曲。这样一来,很多学生对英语课的恐惧感就消失了,并且改变了很多学生对英语的偏见,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日常教学中,英语教师还可以多组织一些英语活动,如英语歌曲演唱比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作文比赛、背单词比赛,或者让学生自编自演英语小品等,这样可以充分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锻炼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

大家都知道,要想做好一件事情,除了具备相应的能力之外,还应该具有坚强的意志。学生若是缺乏意志,那么他们是很难把自己的智力水平充分地发挥出来的,也无法顺利地学习。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若能具备坚强的意志,那么他们就可以克服学习中的一切困难,积极思考,勇于探索,从而把英语学好。

(三)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

在初中阶段,大多数学生的心理还不够成熟,缺乏自控能力,情绪易波动。所以,在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意这一点。我们常会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精神萎靡,可是在课外活动中却异常活跃,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应该多创设一些活动,为学生提供一个表演与表现的舞台,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对学生的每一点进步,教师都应该给予及时的表扬,这样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另外,在设计教学方案时,英语教师应该难易结合,让每一个学生都可以享受到成功的乐趣,从而增强他们学习英语的信心。

(四)指导学生学习英语的方法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好老师并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二是教会学生学。”英语学习没有什么捷径,可是却有着良好的学习方法,方法正确,往往可以事半功倍。

一方面,英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一些好的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英语。例如,在英语学习中,单词既是基础又是难点,很多学生对背单词都感觉特别苦难,那么教师就可以教学生一些单词记忆的方法,如联想法、扩充法等。另一方面,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来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也可以向成绩优秀的学生借鉴,当然教师一定要给予适当的指导。

英语教学的非智力因素 篇12

一、培养学习英语的良好动机,增强学习英语的主动性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观察到,非智力因素高的学生对教学活动充满热情,积极参与,信心十足。而非智力因素较差的学生对课堂活动缺乏热情,勉强参与,较为被动。语言学家亚力山大曾指出:“The teacher is just a facilitator.Teachers cannot teach anybody anything.The students is not an empty glass that will be filled with liquid, with knowledge and with wisdom.The teacher can only facilitate, make it possible to motivate students.”这段话对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作了精辟的分析,充分说明英语教学中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重要性。教师在指导学生英语学习时,要让学生明确英语学习的目的和目标,并强化其对目的和目标的认识,使学生真正认识到学好英语在当今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诱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不要给学生施加压力,而要更多地注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英语学习的先导。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师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必须着力启发学生“好之”、“乐之”。要实现“Learning is fun.”这一目标需要教师完善教学技巧和方法,增强趣味性。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充当讲解员的角色会大大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令学生厌倦。所以教师应尽量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要尽可能利用各种直观手段,使课堂教学情景化、交际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兴趣;要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努力营造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和学习环境,吸引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要尽量多给学生提供参加语言交际的机会,只有交际化的教学才能使学生感到所学内容有趣。教师还要尽可能多地开展英语课外活动,如英语角、演讲会、表演赛等,激发学生感情,叩击学生心灵,在学生心中引起共鸣,增强学习兴趣。实践证明: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幽默风趣的教学语言、丰富广博的知识信息、和谐轻松的教学气氛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

三、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

魏书生说:“习惯的培养往往比教法更为重要,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叶圣陶也曾说过:“好习惯能使人享用一辈子。”由此可见学习习惯的培养在英语学习中的重要地位。优秀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勤学好问、独立思考、积极发言、独立作业等习惯;中等学生缺乏学习习惯,满足于听懂、会做、考得出,没有预习、复习等学习习惯;学困生都有不良的学习习惯,如作业拖拉、缺交、抄袭,上课开小差等。所以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基本学习习惯(含预习习惯、复习习惯、专心听讲习惯、积极发言习惯、独立作业习惯、自我反馈与查漏补缺的习惯等)和高级学习习惯(含认真观察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勇于提问、敢于挑战的习惯、自学与研讨的习惯、学用结合的习惯、珍惜时间的习惯等)的培养。对于学困生来说,首要的是帮助他们矫治诸如听课不专心、作业拖拉等不良习惯。只要这些学生能逐渐克服不良学习习惯就是进步,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也就有了希望。对此,教师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热情,才能成为治病的良医。而好习惯一旦养成将受益终生。

四、重视情感的培养

爱因斯坦说过:“智力上的成绩,依赖于情感的伟大,这一点常常超出人们的认识。”情感是非智力因素中非常重要的内容。英语教育始终离不开认知教育和情感教育,二者密切配合、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师道尊严”压制了学生学习语言的交际欲望,妨碍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英语教学中,教师的教态要自然、适度、得体,教师的表情应让学生感到既真挚、谦虚,又严肃、亲切。教师亲切的微笑、信任的眼神、洒脱自如的手势等这些体态语言和关怀性动作,都能产生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教学语言应严谨简洁、抑扬顿挫。通过声情并茂的语言表现教材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去感知情境、体验情感,让学生的思维随着老师的授课思路愉快地跌宕起伏,从而促进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吸收。要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艺术形象的感人力量,来激发学生的爱憎情感;努力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枝枝叶叶总关情”,情感是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只有在积极健康的情感驱动下,学生才能在英语学习中获得乐趣。

五、加强意志的培养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学生最容易产生的通病就是“冷热病”。随着课程难度的增加,词汇量、知识点的增多,一些学生就会逐渐产生消极的心理,逐渐失去自信心和进取心。此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指导。根据学生善于模仿的特点,在意志培养中应注意树立榜样的作用。可以通过教师固有的权威性,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展示自身的意志品质;可以采用讨论的方式和学生交流克服困难的体会,使学生产生态度和情感上的认同,真正做到“亲其师而信其道”。另外,注意收集能引起学生情感共鸣的榜样,树立身边的榜样,利用名人名言来激励他们增强战胜困难的决心,在英语学习中要给学生提供独立活动、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机会,使其意志力得到锻炼。告诫他们学习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教育学生不断检查自己的意志品质,树立战胜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对学生克服困难以后的成功,满腔热忱地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巨大满足,使学生认识到意志行为并不总是和痛苦相联系,以成功激起进一步克服困难的自信及勇气。教学中遵循“小步子”的原则,对于点滴意志努力的成功及时给予强化。

上一篇:批处理机下一篇:L波段频率源设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