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2024-08-01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精选11篇)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1

关于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一、小学英语教学发展的制约因素

1.小学英语教学师资队伍

农村小学英语教师数量比较少。农村小学以往是以语文、数学教学为主体,艺体常教学为辅的教学结构体系,现在将英语也作为一门主要课程纳入其中,就使得教师数量极不均衡。我们学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总共只有两个英语老师,今年一个英语老师修产假,势必另一个老师就要担任繁重的教学任务。而且关于教学问题缺乏商量交流的对象,严重影响了英语教学的发展。

2.小学生对于英语的接触面和知识面相对较窄。

尤其是农村小学的学生,相对于城市小学生而言,在学前接触英语,接受英语教学的机会很少,学习基础相对薄弱,很多学生都是上了三年级以后才真正接触英语,对于英语比较陌生。而英语学习的方法和语文、数学的学习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别。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掌握学习的方法,使其觉得英语学习既困难、吃力又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久而久之,对英语学习丧失了兴趣。

3.小学生特点

现在由于人口流动大,很多学生都是留守儿童,心里缺乏关爱。在家无人管教、督促。容易形成自卑等心理,也对学习产生逃避情绪。

二、小学英语教学的改进措施

上述的三个问题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我认为要改善小学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水平,需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以改善和提高。

1.提高小学英语师资水平

首先,加大英语教师的培训力度。通过培训,可以提高自身英语水平,增加其教学经验。可以通过建立城乡学校交流制度和城乡学校

联谊制度, 使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定期到城区学校进行交流和学习, 互相传递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

2.建立各级教研网络建立以教研室为指导, 各城区小学、各乡镇中心学校教研组为中心, 各小学为教研实体的三级小学英语教研网络, 明确各级职责, 加强计划性, 完善教研制度, 健全各级教研组织, 开展各种听课、评课、说课和校本教研活动, 促进和提高英语教师的教学能力。

3.增加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投入,丰富小学英语教学手段,培养善于表达沟通的英语小学生

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代化水平不高,教学手段单一是制约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提高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增加农村小学英语现代化教学设备的投入,增设一些英语语音设备和视频播放设备,建立英语视听训练专门实验室。改变过去仅靠教师上课读读写写的教学方式,运用英语视听教学设备,将纯正的英语播放给学生听,将具有有趣画面的英语教学资料直观地给学生看,通过听、看继而自己练的方法,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提升英语教学的质量,培养能说会写,善于表达沟通的英语小学生。

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针对当前农村新课程改革存在的经费短缺问题, 各级部门应多渠道地加大农村教育专项资金投入力度。同时加快建设农村小学远程教育工程的步伐, 支持农村的新课程改革, 教育监督部门应对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

4.通过教师引导,社会舆论引导,积极开展第二课堂,鼓励小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和使用英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打好英语学习的基础

目前,农村小学英语学习的环境整体还没有城市好,主要是父母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不能发挥良好的引导作用,只能依靠学校教师的引导完成。因此,学校英语教师应当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在平时教

学中,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教师应当通过诸如社团活动等方式,积极开展英语学习的第二课堂,开展英语兴趣课,英语讲座课,等等,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接触和使用英语,提高英语学习兴趣,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总之,小学英语的发展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我们英语教师应该加强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小学英语教学的发展。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2

1 制约因素

1.1 宣传不到位,社会支持力度不够

由于对《动物防疫法》等法律法规和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宣传范围不够广、宣传对象少, 广大人民群众及某些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员对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知之甚少, 不能积极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甚至产生抵触, 形成监督执法的强大阻力。一是与有关部门配合不足。如市场监督检查过程中, 市场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认为执法人员进入市场进行检疫监督执法的目的是罚款, 于是采取不配合甚至阻挠检疫监督工作的行为。二是行政权力的干扰。大型的规模养殖场和畜产品加工企业大多都是当地的龙头企业, 在查办违法案件过程中, 常有人出面说情, 甚至阻挠执法。三是政府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重视不足, 没有将执法、司法机构形成联合执法的机制, 强制执行措施得不到相应的支持和配合, 执法力度大大降低。

1.2社会认知力度差, 思想观念落后

一些执法人员, 以处罚为目的进行增收, 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状况严重, 无形中放纵了违法行为, 也降低了《动物防疫法》的威信。另外, 普通百姓对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的认识不深, 缺乏在购买动物及动物产品时索要有效检疫证明的习惯, 大众监督不够。

1.3 执法行为不规范

目前一些地方执法人员行为不够规范,主要表现在:一是执法程序不规范。没有按照农业部的要求实施动物检疫,并未到场到户实施产地检疫,“隔山开证”现象依然存在。二是收费行为不规范。只收费不检疫、以罚代检之风还未止步。三是检疫监管不够。未对皮张、毛和卸载后的运载工具进行消毒,对运输途中的死亡畜禽、进入屠宰场的待宰动物监督监管力度不够,极易引发疫病传播。四是监督执法质量低。执法取证设备简陋,化验设备缺失,影响执法的科学性和公正性。五是监督执法存在薄弱环节。办案程序、文书不规范,执法越位、错位和粗暴执法、违规办案、乱收费、乱罚款现象时有发生。

1.4 现行动物检疫制度存在问题

一是终极产品检验检疫理念落后。实际工作中由于只注重动物个体健康和终极产品检疫,动物检疫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和保障食品安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尚未充分发挥出来。二是检疫出证条件笼统,导致养殖经营者责任不清。三是检疫执法的制度存在一定缺陷。在原动物检疫模式下,养殖、生产和经营者并未从动物检疫制度中体验到促进卫生质量和消费安全的优势,往往出现为了降低成本逃避检疫的现象。

1.5 动物卫生监督法律体系不健全

《动物防疫法》是目前动物卫生监督执法的唯一法律依据,而相对应的有关细则、行业规定、国家标准等未及时出台,缺乏执法解释和必要的强制性措施,有时基层执法中甚至出现找不到法律依据的情况,客观上造成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难以到位。

2 改进措施

2.1 转变观念,改革创新

一是转变重收费、轻检疫程序的观念。严格按照有关办法和规范进行检疫,提高检疫质量,维护法律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转变重“检疫”、轻监督执法的观念,以检疫和执法并重。三是转变“一阵风”式监督执法方式。应以专项治理和日常监管并重,专项活动是常态监管的补充。四是转变为“收费”而工作的观念。

2.2 理顺体制,规范管理

进一步明确在乡镇工作的检疫员作为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身份,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全面提升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机构的工作质量和水平,以保证监督执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完善编制和人事管理制度,把好人员进入关,努力培养、选拔一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专业人才。强化执法培训,建立健全岗位职责、责任追究、违法处理、证照管理、案件办理等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切实做到责任落实,奖惩分明。健全完善的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对辖区的动物卫生状况、动物及动物产品卫生安全水平、畜禽养殖屠宰加工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水平等进行风险评估。实行区域化动物卫生监管制度,逐步推行产地准出、市场准入和产区销区联动制度,督促落实产地和企业动物防疫、动物产品安全责任。通过明确职能划分,整合有机力量,努力造就一支作风正派、技术精湛、勤勉务实的检疫监督队伍,保证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全面展开。

2.3 加大投入,改善配备

要加强执法体系建设,配备检疫监督执法中所必需的交通、取证、办案等设备,充分提高执法能力,开展快速检疫技术,提高工作效能。要完善兽医实验室建设,引进快速检测设备和先进检测技术,提高检测手段,以保障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要完善隔离检疫、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建设。要将动物卫生监督执法业务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保证执法费用和培训费用,定期或不定期组织执法和检测人员参加系统培训,提高业务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完善畜牧兽医行业内部各级执法机构互相监督的工作机制,公开执法监督电话,实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严格执法队伍的纯洁性,确保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有效开展。

2.4 加快步伐,完善配套法规

尽快出台《动物检疫技术规范》、《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办案操作规程》等配套法规,提高法律法规贯彻执行的可操作性,切实保障基层执法人员有法可依,从严执法。借鉴新《兽药管理条例》成功的立法经验,对一些无法查证核实的违法行为,可给予一定数额的罚款,对违法活动中的作案工具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进行封存或拍卖,尽快解决办案难问题。不断强化监督执法,充分发挥“以监促检”作用。通过检疫制度的实施和检疫监管的执行,使动物卫生质量安全的目标得以实现。

2.5 加强宣传,提高社会认知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3

摘要:口语交际教学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调查发现,制约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主要有:口语交际训练缺乏计划性,训练量少;与语文教学脱节,训练效果得不到巩固;训练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没有互动和合作,缺乏交互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发挥不好,教学质量低等。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一是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整体教学之中,增强训练的实效性;二是观察、思维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三是口语交际训练要注重形式、内容的多样与创新,讲究训练的趣味性、灵感性;四是注重群体参与互动,发展个性特长;五是让学生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

关键词:学生口语交际;制约因素;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9)02-0097-02

一、问题的提出

教育部2001年6月发布的《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之间的交际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生活化,而口语交流作为社会交际的最基本最便捷的工具日益受到重视,成为现代社会公民必须具备的能力。口语交际课是立足于小学语文教学听话、说话训练基础上的一种新课型,是根据社会对人的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而设置的,面对社会高要求,新课标对小学口语交际课提出了明确的训练要求。

从200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启动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八年了,广大教师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努力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从口语交际教学的实际情形来看,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并没有明显的提高。为了弄清制约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有针对性地探索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的训练方法,形成有效的口语交际教学模式,本课题组先后深入到遵义市城乡部分小学调研,听评口语交际课,翻阅部分教师语文课教案,与遵义市文化小学等四所小学的语文教师座谈,并对遵义市文化小学实验班的72名学生、72位家长以及该校30位语文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研究,得出了一些结论。

二、制约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发展因素

(一)口语交际训练缺乏计划性,训练量少

语文课程标准把口语交际训练划分为四个阶段,现行的实验教材在每个阶段、每个年级、每个学期、每个单元都安排了相应的口语交际训练内容和要求,构成了口语交际训练的系统。按照教材编排顺序有计划地按“序”进行教学,完全能够达到课程标准要求。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在制定语文教学计划、单元训练目标和编写课时计划时,对口语交际训练考虑较少,重心仍在识字写字、阅读和作文教学几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按照教材提供的口语交际题目进行简单的训练,缺少训练所需要的具体内容,目标不明确,训练量少,且前后训练之间联系不紧密,缺乏系统性,甚至草率敷衍,把口语交际内容作为一种点缀。

(二)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教学脱节,训练效果得不到巩固

多数教师对口语交际训练的必要性、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深入细致地去研究该如何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口语交际训练。有些教师把目光只投注在教材提供的几个训练内容上,仅在每周开设的一节口语交际课上按照教材提供的话题进行简单的训练,往往是出一个训练题目或提供一些简单的材料让学生说说而已,没有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扎实的训练。在识字写字、阅读和写作教学时则很少涉及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教学相关内容脱节,口语交际训练似乎成了语文教学之外的单独的一项内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语文教学的其余环节中得不到巩固发展和提高。

(三)口语交际训练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

口语交际训练作为在社会需求之下所产生的新课题,其主要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在交际活动中的能力、习惯、态度等。而口语交际教学中的训练大多还流于形式,没有落到实处。首先表现在训练的片面性上,有些教师训练时仍把口语交际在形式上等同于说话,完全没有交际的意识,因而口语交际特有的应变性、灵活性、双向互动性在训练中不能体现出来,学生交际能力得不到发展;其次,训练没有照应到全体学生,口语交际常常是一些尖子学生表演。大多数学生被“剥夺”了参与训练的机会,只是当陪客和听众。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传统教学长期偏重书面语言培养,忽视口头语言训练,有很多学生说话不规范,或根本就不会说话;二是某些学生不愿说,或想说而不敢说;三是教师的调控技巧不够,每次发言都是那么几个学生,影响了其他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缺乏全体学生的参与,口语交际也就失去了应有的价值追求。

(四)口语交际内容远离学生生活,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

教师对口语交际内容的选择偏离学生生活,只注重教材安排的内容,忽视了学生生活实际,缺乏真实性和实用性。许多教师喜欢以动物为支撑点展开口语交际训练,可是,学生对有些动物并不熟悉,特别是某些珍稀动物,学生根本连见也没见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表现总是不尽如人意,不是无话可说,就是把口语交际变成普通的看图说话,丧失了口语交际的生机和灵气。还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生活情境,诱发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但事先没有引导学生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话题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的语言缺乏真诚,显得空洞、虚假。没有真实的说话情境,就不能诱发学生的说话欲望,没有说话意愿,口语交际就失去了基础。

(五)口语交际训练没有互动和合作,缺乏交互性

当前的口语交际课普遍具有很浓的说话课的色彩。其操作程序基本分为如下三个阶段:一是图片或课件导入,形象感知;二是回忆图像,口语表达;三是创编故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说话训练都以个体、单向交流为主,即便有一些表面看似双向的交流,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等,由于没有建立在倾听、观察、思考、合作的基础上,学生的语言互不相干,没有内在的联系。并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言语交互。没有互动和合作,丧失了口语交际的本质属性。

(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发挥不好,教学效率低

随着民主、平等的教学理念不断形成,课堂中的师生关系发生了一定的转变。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口语交际的参与者也有所体现。可教师只注重言语交际的参与,而忽视了其在课堂教学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角色。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调控等主导作用,口语交际课堂缺乏纵深延伸,散乱现象严重,课堂教学效率不高。

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和提高,既不适应现代社会对口语交际能力的高要求,也不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发展需要。

违背了“学习和使用统一”的原则。因此,有必要对小学的口语交际训练进行改造,改变目前的现状。

三、对策与建议

(一)挖掘教材,融口语交际训练于语文整体教学之中

语文教学中,仅凭借简单的几节口语交际课的训练,远远不足以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口语交际训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所以,在学期之初要制定详尽的训练计划,设计完整的训练方案,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训练。教师需明了教材的编排意图,合理到位地使用好教材,要有意识地抓住教材中的训练点,活用教材,挖掘口语交际的潜在源。正确处理口语交际训练与语文教学的关系,充分利用课文中的资源,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在识字写字、阅读、写作教学等环节渗透口语交际训练。

(二)观察、思维和语言训练有机结合。着眼学生的整体发展

口语交际是学生综合素质的反映,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把语言表达和观察、思维结合起来,指导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多思多想,积累口语交际的素材,口语交际训练时才有话可说,有感而发。例如人教版小语第九册《小制作》的口语交际训练,要求制作者与别人交流自己的制作经验。其余学生提出意见。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构思、设计、并动手制作,对所制作的物品,进行细致的观察、分析、加工、改进,体味制作的过程,想想如何把小制作的外形特点、制作过程、经验体会、遇到的困难等,清楚明白的告诉同学,怎样征求同学的不同意见。把观察、思维、操作与语言表达交际结为一体,进行综合训练。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三)注重形式、内容的多样、创新,讲究训练的趣味性、灵感性

小学生好动,对未知事物抱有浓厚兴趣,喜欢探究,并乐于与人交流。教师设计训练形式、选择训练内容时,就得从学生心理出发,注重训练形式、内容的多样性、创造性。课堂教学中。可安排学习经验交流、口述见闻、接待客人、求助于人、劝说、辩论、交易商谈等,也可以借助多种媒体,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参与训练。同时,多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在活动中,有意识地安排口语交际的内容。课内课外,都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的倾诉欲,增强交际的灵感,保证学生拥有饱满的参与热情,产生交际的动力,全心投入训练。除了有组织、有计划地拓宽口语交际话题外,还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偶发事件,进行即兴的口语交际训练,比如偶然的遭遇,激动人心的场面,令人惊叹的事件,凡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都会让学生产生倾诉欲望和沟通冲动,教师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进行及时的训练。

(四)注重群体参与互动,发展个性特长

口语交际训练要让学生人人参与、相互启发、合作互助,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才能的机会,增强自信心。在交互的过程中学会沟通,口语交际课与其说是语言与语言的交流,倒不如说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是学生与学生、教师与学生之间在交换思想、看法、意见时进行的心灵的对话。对话过程构成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交际关系,形成双向或多向互动的交际方式。要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由单向个体转化为不同的双向组合,并在双向互动中进行动态的口语交际训练。口语交际教学的互动方式很多,其中较为基本的有:(1)生生互动。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换思想的过程。(2)师生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决不是教师问学生答的问答式互动,教师应该与学生融为一体,开展平等交流,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教师应是交际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参与者。(3)群体互动。学生间的小组合作学习或者全班式的集体讨论,甚至包括走出课堂与社会交流,学生的参与而更广,接触的人更多,探究问题更深入,效果会更明显。(4)人景互动。就是学生和环境、情境、事件等之间的互动。生生、师生、群体互动,拓宽了学生的交际对象,使学生学会与不同对象的沟通,提高交际质量。同时,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程度学生对口语交际的需求,开发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

(五)让学生走进社会,拓宽口语交际的生活源

口语交际训练重在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重在学生对口语交际的把握能力,这种能力离不开语言交际实践活动。要有意识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与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接触、交流,丰富学生的交际语言,让学生在社会、学校、家庭的生活实践中进行交际,切实提高交际能力。

总之,口语交际能力的构成是多方面的,口语交际的训练更应是多维度的。口语交际的听说过程实际上反映的是一个综合的思维过程。只有多维度、立体化地进行训练。口语交际才能做到“言之规范、言之得体、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理、言之有情”,学生口语交际才能得到发展,语文综合素养才能提高。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4

教学质量是一所学校的生命线,是立足之本,发展之基,也是一所学校生存的关键,更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体现。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一所学校的办学效益。根据乐耕片区学校的情况看,目前有许多不利因素制约着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使得我们农村小学与城镇小学教育质量相比所凸显的差距越来越大,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就其原因,农村学校教学资源短缺,好的教师流失等,是制约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现就制约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发展的不利因素,谈谈笔者粗浅的看法。

一、教师的因素

(一)师资配备不足,优秀教师资源流失。

农村小学由于地处偏远地区,受地理条件、交通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多数教师不愿意到偏远学校工作,有点关系的老师都往镇中心学校或镇周边学校调,造成一大批优秀教师流失。这样使得村小,尤其是偏远学校,只剩下几名本乡本土的老教师支撑着,师资严重不足,这样便形成了制约农村小学质量提高的因素之一。

对策:严格加强教师管理,出台相关制度,定人定岗。

(二)专业教师缺乏

农村小学在音乐、美术、体育、英语等方面的专业教师严重不足,即使有这样的专业教师,都分配在城镇学校。在农村学校,许多教师往往要兼带几门不同学科的课程,大多都兼任、“赶鸭子上架”,这样,学生的全面发展就是一句空话,更谈不上提升教学质量。虽然每学期都在加强专业培训,一是时间短,二是人数少,这对教师专业水平提高不大,或者说从根本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效果。

对策:一是加大专业人才的招聘力度;二是加大教师专业化培训力度。

(三)教师质量意识、创新意识不强,其教育观念非常滞后。

在当今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一些教师出现敬业精神淡化,工作责任心退化,教育行为简单化,师生关系庸俗化,表现在对教育教学不负责,不钻研业务,对学生也缺乏爱心,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屡见不鲜。有部分的教师不思进取,教育方法陈旧,更没有千方百计抓质量的意识,特别是年龄偏大的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吸收不够,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质量意识、创新意识没有改观,教育教学质量就难以真正地提高。

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虽然国家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就拿同一镇来说,偏远村小和镇乡中心地带的学校比较,其办学条件差异较大。如:实验室、多媒体教室、图书室、阅览室、音乐室、班班通教室等,在农村小学的学生从来都没有见过,所以,教育公平缺失,教育公平也就是一句空话。

对策:加大对农村偏远学校的投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办学条件。

三、学生的因素

(一)留守儿童的问题

目前,农村占很大比例的学生家长常年外出打工,把孩子托付给爷爷、奶奶或亲戚朋友。这些孩子大部分缺少亲情,缺少父母的严格督促,孩子在学习、生活上无父母的辅导帮助和照顾,造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形成,如有的乱买吃的,有的上网打游戏,有的逃学旷课等,造成了一些留守儿童问题生的出现,这对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影响无疑是越来越大。

对策:把关注留守儿童的行动落实到实处。

(二)优秀学生的外流问题

由于当今家长对优质教育的需求越来越高,加之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差距,再加上一些民办小学的兴起,有条件的家庭的孩子都会选择好的学校,这就造成了一大批优秀学生的外流。另外,一部分优生随父母到外地打工就读,也造成了农村学校将失去许多优生而影响了质量的提高。对策:只有改善办学条件,才能留住教师、留得住学生;不然就会形成恶性循环,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就会越来越差,因小而失大。

三、教研的因素

多数村小,教师七、八个,每天课程排得满满的,有的是包班,虽有一二节课的休息时间,但要批改作业、处理班务等,根本没有时间搞教研,在开展教研活动上只是一句空话,走走形势,没有取得实质性的成效,更谈不上搞课题研究。

四、管理的因素

(一)加强课堂教学管理。

因为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效率。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有切实抓好课堂教学,赢在课堂,才能搞好教学质量。

对策:要把好40分钟质量关。一是抓教学过程。就是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规范教学行为;二是提高教师的教学意识,抓好教学反思。三是认真备好课。备好课是优化课堂的前提。

(二)加强制度管理

多数学校管理制度不完善,学校的规章制度根本没有发挥作用。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5

关键词:凭证式国债;因素;建议

一、制约凭证式国债发展的因素

第一,利率。一直以来,凭证式国债的发行利率一直保持着略高于同期储蓄存款利率或收益略高于储蓄存款收益的特点,吸引着广大投资者,利率的涨跌直接影响着凭证式国债的购买量。

第二,偿还能力。凭证式国债是以国家信用为基础,几乎不存在信用风险,属于零风险投资品种,众多投资者也正是看重了这一点,认为购买国债既没有风险又有稳定的收益。

第三,其他投资工具。目前投资市场上投资工具包罗万象,以丰厚的收益吸引着众多的大额的投资者,如股票、保险、基金、住房、其他债券等,不同程度地分流着部分国债资金。

第四,购买兑付的便利。凭证式国债之所以受到广大城乡居民的喜好,是因为它发行兑付网点覆盖面广,购买兑付比较便利,能让众多的投资者认可,特别是那些以储蓄为目的的中老年人。

二、促进凭证式国债发展的几点建议

第一,改变现有的国债发行方式,国债利率市场化。现在我国凭证式国债的发行方式采用平价发行方式,利率固定,到期一次还本付息,收益预知,基本上不反映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不代表市场利率,不利于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而从西方的一些国家的国债发行方式看,通常采用贴现发行方式,即发行价格低于国债面值,券面不标明利率,到期时,由国家财政按面额偿还,发行价格与面额之差即为利息,发行价格采用招标方法,由投标者公开竞争而定,国债利率代表了合理的市场利率,灵敏地反映出资金市场的供求状况。因此,可以借鉴一下西方的做法,结合我国实际以及市场变化,采用灵活多样的招标方式,在固定利率的基础上,适当考虑城镇消费价格指数、通货膨胀率等因素,实行浮动利率,真正体现市场的调节作用,缓解供求矛盾。此外要调整现有的计息方式,将单利计息改为以复利计息且定期浮动,增强计息的科学性。

第二,增发短、中、长期凭证式国债,丰富国债投资品种。目前,我国国债市场上的凭证式国债品种结构比较单一,仅有2年期、3年期、5年期几个品种,品种偏少且期限单一,对投资者来说有很大的局限性,不能充分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影响了投资者的投资热情。美国储蓄国债的发行对象与管理模式与我国的凭证国债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的储蓄国债一般为长期债券,投资者可以“随时随地”认购国债,债券收益率水平较高,计算方式相对灵活,有助于投资者规避利率风险,我们可借鉴一下美国储蓄国债的种类及发行方式,适当增发、、30年长期国债,改善现有国债的期限结构,这有利于促进我国债市的发展,还可为财政更有效地使用资金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营造更为宽松的环境。同时增发短期国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短期国债既是一种融资工具,又是一种被中央银行利用来作为调节市场和调节经济的工具,目前,短期国债在我国还是空白,要适当发行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的短期国债,增加国债发行次数,采用每周发行和每月发行的方式,形成一种每天有发行,每天有兑付的良性循环,缓解偿债高峰的集中出现,解决以往国债发行初期供不应求,发行后期供大于求,发行机构被动持有的局面。

第三,实现凭证式国债发行兑付的网络化管理。现有的凭证式国债管理方式落后,发行、兑付效率低下,而且存在一定安全隐患,为进一步方便广大投资者购买和兑付凭证式国债,解决现在国债购买兑付不灵活的局面,要加强凭证式国债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一方面,实现同城同行国债发行、兑付的通购通兑,投资者可以在承销机构的任何一个销售柜台购买、兑付,不受地域限制,从而打破原有的国债发行、兑付网点固步自封的僵化局面,另一方面,积极开辟网络购买、电话银行、薪金自动投资、柜台交易等新型的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产品,通过开展非柜台购买业务,拓宽国债发行、兑付渠道。

第四,继续扩大国债承销团的范围,培育和加强承销团成员在国债市场中的骨干地位,促使国债投资主体多元化。从1994年发行凭证式国债以来,凭证式国债承销团机构由原来的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五家发行机构已经发展到现在的40家近8万个发行网点,尽管如此,仍不能满足广大投资者的需要,不能将国债发行机构延伸到地处偏僻的农村牧区,在许多农村牧区形成很多发行盲点,农牧民购买国债难已是众所周知,为此建议放宽对国债承销团成员资格的限制,将一些资信好、资本充足的农村信用社、地方性商业银行吸引到承销团成员当中,充分发挥发行网点多购买方便的优势,防止出现发行盲点。此外,要积极开办二次买卖业务,利用柜台交易,吸此更多的投资者。把企业闲置资金、保险资金、社保基金、住房基金变为凭证式国债的投资主体,改变现在投资主体单一的局面。随着投资工具的多元化,对凭证式国债的发行造成很大冲击,凭证式国债只能立足于根本,从自身的性质出发,充分发挥储蓄国债的优势,为国家筹集更多的生产建设资金。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6

郭卫香 黄鹤舟

(新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46)

摘 要 银行卡作为社会经济、电子、信息技术共同发展的信用支付工具,以快捷、高效著称,其普及对于扩大消费,有效地实施国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和培养良好的信用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我国现在金融环境不够完善的情况下,仍有很多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从研究我国银行卡业务现状着手,分析了其具体制约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希望能够对我国银行卡业务发展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 银行卡 制约因素 环境

中图分类号 F832.2 文献标识码 A 银行卡是指商业银行向社会发行的,具有消费信用、转账结算、存取现金等全部或部分功能的信用支付工具,其普及对扩大消费、国家税收政策的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和培养良好的信用文化都有重大的战略意义。自1985年中国银行珠海分行在广东发行“中银卡”到现在已经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史,据2007年4月18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年底,我国借记卡发卡量达10.8亿张,已接近人均一张,加上近

000万张信用卡,银行卡发行量已超过11亿张。2006年我国银行卡支付的消费交易额为1.8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剔除批发性的大宗交易和房地产交易,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到17%,比上年增加了7个百分点。银行卡市场受理环境也得到明显改善,截至2006年底,全国可受理银行卡的特约商户52.1万家,POS机具81.8万台,比2002年增长53.2万台,POS机具年增长30%,ATM机10.2万台,比2002年增长4.9万台,年均增长20%,人民币银行卡已在24个国家和地区实现受理。但同时也存在许多因素制约着我国银行业发展。1 制约我国银行卡发展的主要因素

1.1 作为发卡主体的金融机构在银行卡设计、宣传和风险管理方面都存在不足

主要体现在:第一,发卡银行重数量,轻质量。各发卡银行为了在银行卡市场中获得更大的利益,提高市场占有率不计成本尽可能多的发卡,比如采用与员工的工资奖金挂钩、一定时期内免收卡费、持卡拿奖品、刷卡积分等各种手段扩大发卡量,这样造成发卡量大幅度增长而交易量却相对滞后,形成大量“睡眠卡”。据调查,沈阳市平均人手持四卡,但九成银行卡在“休眠”。第二,营销不足。银行卡业务的发展同样也需要促销手段支持,而目前各发卡机构对银行卡知识的宣传内容简单、形式单

一、没有针对性、促销时间间隔长等等。第三,风险管理能力不强。近年来随着银行卡业的发展,银行卡风险事故也在逐渐上升,许多不法分子假冒商业银行和中国银联的名义通过各种方式诱导使持卡人通过ATM机进行跨行转账,骗取客户银行卡资金的案件时有发生。据不完全统计,仅2006年第一季度全国就立案275起,涉及金额1 024万元左右,这不仅给持卡人造成了沉重的损失,也严重地制约了我国银行卡业的发展。1.2 受理环境不理想

受理环境作为发卡机构和持卡人之间的中间媒介,它是否理想制约着银行卡业的发展,因为它影响着持卡人用卡的积极性,而目前我国受理市场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第一,特约商户数量少、覆盖面窄、受理银行卡结算的积极性不高。目前我国银行卡特约商户主要集中在酒店、宾馆和商场、房地产、保险通讯等行业,收费服务行业大部分还没有成为特约商户,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现在受理银行卡的商户,仅占商业服务企业总量的3%左右,意味着97%的商户里只能用现金消费,而美国几乎100%的商户都可以受理银行卡。另外,有些特约商户不愿意向银行缴纳结算手续费,认为这样会减少他们的利润空间。比如有些批发行业毛利水平低,如果顾客用银行卡结算,便意味着至少有0.3%~0.5%的利润被“白白刷掉”,所以他们经常以POS机损外或通信线路故障等各种理由来限制客户刷卡消费。第二,持卡人消费不方便。绝大部分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服务网点还不能受理银行卡,同时在消费高峰时刷卡速度慢或者是信息中断,联网通用的跨行跨地的成功率只有85%左右,远低于98%的国际水平。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持卡人持卡消费。据统计,我国银行卡现金渗透率大约在7%(剔除大宗交易),而韩国、法国和美国这一指标分别为35%、55%和27%。1.3 居民持卡和持卡消费意识薄弱

许多居民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居民对银行卡仍缺乏了解,他们认为存折才是最安全的,因为上面记载了目前他们还有多少存款,一目了然。同时,大部分持卡人由于受到传统消费观念和支付方式的影响,都喜欢用现金交易的方式进行消费,更有持卡人对银行卡消费的安全性表示怀疑,在刷卡过程中害怕秘密泄露,认为刷卡消费要交手续费等等,这些原因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银行卡业务的发展。据中国银联贵州分公司的最新统计结果显示,目前贵州各家银行共发行各类银行卡1 323万张。然而,持卡人“持”而不“刷”的现象仍十分普遍,经贵州银联测算,全省用于刷卡消费的活动卡仅有130万张,活卡率仅为9.8%,也就是说有90.2%的银行卡未被用于刷卡消费,以此推算,全省有1 193万张卡在储户的手中“睡觉”。2 加快推广银行业务的对策建议

2.1 发挥政府在银行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

首先,政府要制定银行卡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准确划分各市场参与主体的职责与行为。其次,政府要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一定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调动银行卡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比如可以学习韩国工商管理和税务部门规定对接受银行卡交易额达到销售总额一定比例的商户给与一定的税收减免;持卡人持卡交易金额超过其总收入的一定比例后可以享受个人所得税优惠等等;政府相关部门采取行政强制要求营业额达到一定规模的商户必须受理银行卡,对不执行规定的商户采取增加税收,接受严格的年检、稽查等严格的监控以提高特约商户比例。第三,政府也可以通过行政命令要求行政单位和预算拨款的单位发行公务员卡,强制电力、煤气、医疗等公用事业部门在收费中使用银行卡。第四要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各种利用银行卡诈骗的行为给与必要的惩罚。

2.2 发卡银行要对银行卡业务进行必要的服务创新和改变经营模式

第一,要加强对银行的营销宣传。各发卡银行可以通过网站、报刊、电台、电视、车体、灯箱等各种方式全方位地进行银行卡业务宣传,改变人们对银行卡的传统观念。第二,要建立银行卡风险防范体制。发卡银行对银行卡的安全性要加强,比如进行安全技术开发,堵塞持卡人密码、资金、卡号被盗的漏洞,开展各种用卡安全知识宣传活动,利用各种媒体向持卡人公布诈骗分子常用的手段,提醒持卡人及时防范。同时,还可以用POS机刷卡超过持卡人设计的消费限额时通过短信通知开卡人,以防他人盗用。第三,建立和完善全社会的个人信用制度和失信惩罚机制。各相关部门形成协作制度,对恶意透支的企业或个人实行联合制裁,如司法部门开展调查处置或冻结相关账户,工商税务部门停止年审登记,各商业银行统一对信用卡进行止付,宣传媒体进行曝光等。第四,进行资源整合。根据盛世指标最近完成的《中国银行服务满意度指数报告》显示,即使是较为富有的消费群体,也仅有31.3%的每周刷卡消费一次或以上,收入相对较低的大众消费群体刷卡消费的频次就更低,“休眠卡”、“死卡”客户大有人在,而银行之间盲目追求发卡数量的“圈地运动”似乎还没有停息。因此,银行要改变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的银行卡经营模式,要通过各种方式比如对卡上的现金在未来若干年中被年费收尽,银行将对其进行注销、通过刷卡积分有奖或相应的购物优惠等方式减少“休眠卡”、“死卡”。第五,业务创新。推动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为广大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支付服务;积极探索银行IC卡在加油、交通、医疗、养老保险、通讯等小额支付领域的应用。

2.3 改善受理环境,大力发展受理市场

受理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持卡人的积极性,制约着银行卡市场的发展。目前应该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大力发展特约客户。特约商户是银行卡市场的重要基础,特约商户的发展可以带动银行卡市场的繁荣。为此,发展特约商户应不仅仅局限于大酒店和大商场,而是向更广泛的行业和领域拓展,应积极拓展有特色的各类市场,同时对银行可以每年根据受卡质量、数量、受卡网点设备维护情况进行评奖,对最佳受理人员和最佳特约单位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这样可以提高特约商受理银行卡的服务水平。第二,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目前交易回佣的分配机制明显偏向于发卡行,这严重地影响着特约客户的热情,因此应利用合理的分配机制确定收单机构对商户的佣金比率,根据市场赢利水平合理地向商户收取佣金,提高商户受理银行卡的热情。第三,加快硬件基础建设,健全网络服务体系,改善网络服务环境。目前,欠发达地区布放的ATM机和POS机的数量明显不足,应进一步增加ATM设备和POS机具的投放,要对ATM和POS配置进行合理布局;积极拓展银行卡在贴近居民日常工作生活需要方面的服务功能;各银行机构和相关单位应不断加大对银行卡硬件的投入,健全银行卡网络,不断拓展网络的覆盖面。2.4 居民要“解放思想”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7

主要问题可分为农艺问题和农机问题,农机农艺相结合的问题,收获人员技术及培训问题。

1.1 机械方面的问题

1)机械问题。玉米收获机械化,虽然已进行了很多年,但真正的质量好,价格便宜,好使耐用,让农民相对满意的玉米收获机械不是很多。不是说所有的玉米收获机都不成功,是想说类似于拖拉机那样稳定的农业机械相比,玉米收获机整体上还有很大地差距。

近年来,玉米机械收获机属农机化新技术,新产品,很多生产厂家一起跟着玉米机械收获机械凑热闹,玉米收获机械在质量、性能、配件供应、三包维修等,相对都存在一些问题。然而,一个农户买一台玉米联合收,去掉国家补贴也要花上24万元左右,一年只使用20天,如果有哪个配件损坏,或是三包影响了作业时间,耽误作业且不说,也影响玉米收获农时。

2)配件供应。有的玉米收获在我们辽宁只设一个配件店,因为一条特殊三角带,有机户不得不租车去100km外的地方买配件,而且价格贵得惊人。

3)三包问题。有的厂家三包人员太少,辽宁西部四个市才有2个人做三包,到忙的时候根本三包不过来,很容易造成几个收获机停工。有的三包人员带很少的配件,有时候三包人到了也修不了,没带全收获机配件。

4)性能差。雨水大了,很容易造成玉米秸秆缠在收获装置上,根本不能作业,有的露水大了也不能作业。有机户只好等太阳出来,或是到了上午8:00后才开始收获。

5)设计问题。有的玉米收设计不合理,例如有的轴承没有注油孔,或是拆卸费劲,没有搬手空间;皮带保护装置不好,或是没有,很容易造成皮带被玉米叶子或是秸秆缠绕,甚至会失火。

6)质量差。有的玉米收获机,很多总成或配件是外协配套的,质量极不稳定。有的三包还让用户找配套厂家,比如发动机多是这样。

1.2 农艺问题

近年来,玉米生产形式多样化。比如:玉米密植,大垄双行,铺膜滴灌,套种复种等。但目前农机市场上的玉米收获机,都是按普通的海种玉米设计的。

1)玉米密植的地块机械负荷增大。同一时间收获时,玉米秸秆相对增加过多,高于原来玉米收获机械强度,容易造成玉米收获机损坏,或是动力系统功率不充足。

2)大垄双行的地块局部机械负荷增大。一般大垄双行,也叫二比空。玉米机械收获时,显然收割台的进料口有的有物料,有的没有,或是通俗说有“忙”有“闲”,“忙”的部分容易造成机械损坏。

4)粉质玉米不好收获。玉米有焦质和粉质型之分,粉质的玉米收区的时候,很容易掉玉米粒子。也就是说,一般的玉米收获机不能收粉质玉米。

5)病虫害严重的玉米不好收。一般,玉米收获机不能收获落地的玉米,也不好收倒伏严重的玉米。

6)经济作物的玉米不好收。比如:早熟玉米、用于制糖等特殊玉米,就是小棒玉米不好收,或是收获质量不好。

1.3 人员和培训问题

一台好的收获机械,没有懂技术会操作的人员,不可能有好的收获效果。

1)人为的造成损坏。有的用户一心想着赚钱,忽略了掌握技术,再好的收获机械也不会使用好。比如,有的用户还没有进行收获作业时,就把收获割台弄坏了,原因是磨合时遇上坡路,没有利用液压装置把割台抬起来。

2)不按说明维护保养。比如:作业一定时间,要求清理联合收获机上的作物秸秆的叶子及杂草。轴承等部位要按时注油,皮带使用一段时间后要调正其张紧度等。

3)人员培训千万不能走过场。一般玉米收获机手在上岗前,当地农机部门一定会组织人员技术培训,培训结束合格,要发上岗证的。但很多农民并不重视培训,认为可有可无,甚至以各种理由拒绝参加培训。还有的培训时候,去学习的是以后不真正上岗的家庭闲人,而以后操作玉米收获机的人员又没有进行过培训。

4)收获结束后,要彻底保养维护。收获结束后,要彻底保养维护,各个部位都要涂上防锈油。露天存放一定要有遮挡物。

1.4 玉米收获机价高

玉米收获机价高,投资收获时间过长,去了农机补贴也得24万元/台,一年作业100hm2,纯收入40元/667m2(因油料、人员工资,收获机械质量、损坏维修、配件供应、银行利息等因素),收回投资也得4~5年时间。这么长的时间,机械容易更新换代,落后的机械不好赚钱。

1.5 农民的土地经营规模限制

玉米地块小,是目前玉米收获的又一障碍,加快土地流转,值得期待。

2 玉米收获中的改进措施

2.1 加速生产厂家的技术创新和改进

在我国,应用玉米收获机械的时间不长,相对于其他农业机械,玉米收获机械显得不够完善。厂家就根据市场和农民用户的要求,不断总结和创新,改善玉米收获机的性能,提高其质量,继续开发出实用价廉、质量可靠、性能优越和耐用易操作的玉米收获机。

2.2 改善三包及配件供应工作

一个产品发展如何?售后服务是最重要的部分。任何产品,没有好的服务,也不会受欢迎。玉米收获机也一样,只有三包及时,只有配件供应及时,才能真正满足农民朋友的用机要求,才能让农民赚到钱。现在,很多玉米收获机企业生产的产品,各个方面都差不多,农民购买时,比的是服务,或是服务是农民选择的重点。

2.3 技术培训应该是刚性强制式的

技术培训是农民运用玉米收获机的必要手段,内容包括机械选择、操作维修、使用保养及人身安全等多个方面。并不是说农民买了玉米收获机才能培训,建议要求所有操作人员和随机配合的附属人员也应该参加培训,或是刚性要求至少操作人员2人/台,总培训人员要求4人/台以上。

2.4 农机农艺相结合,适应农机收获

建议根据当地特点,选择适合当地种植形式的玉米收,也要在种植形式上,尽量适合当让农艺,适合市场的玉米收获机械。生产厂家也要根据各地不同的种植玉米形式,制造出特殊的专用玉米收获机。从而达到农机和农艺的相融合。

2.5 加快土地流转,适合于大面积玉米收获机械化

摘要:凌海市位于辽西走廊中部,现有耕地面积14万hm2,农作物种植以玉米为主,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之一。2010年以来,凌海市玉米生产面积一直保持在8.67万hm2左右。到2013年秋,共投入大型玉米联合收获机33台,中小型玉米收150台左右。机械化收获玉米面积达1.47万hm2,但玉米机械化收获率只有17%,大大地低于水稻机械化85%收获率指标,玉米收获是玉米生产全过程机械化中的主要瓶茎。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8

【关键词】武术 中小学 因素 改革策略

一、发展武术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

武术训练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中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以及创造性,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个性在良好的氛围中健康和谐发展。通过学习武术,可以减少学生对父母的依赖,培养学生勇往直前、不怕吃苦、坚强不屈的意志品质。中小学生通过对武术的学习,不仅能够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而且能够通过塑造完美的动作造型,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并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制约武术在中小学发展的因素

(一)学校、社会的宣传意识不足

学校和社会对武术教学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忽略了武术教学的积极作用,对武术的主观认识不够,对武术的宣传严重不足。

(二)教师能力因素

教师不能很好地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缺少一定的信息加工能力,缺少学习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没有能够很好地研究武术的精髓,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也没能很好地渲染武术的气氛。

(三)学生自身因素

多数学生主观意识不够强,仅仅停留在为学习而学习的状态。

(四)政策因素

相关体育部门对武术发展政策引导的缺陷问题同样制约着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现在个别省市已经注意到要加强武术专业队伍的建设,但武术基础知识普及程度不高。

三、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

(一)落实新课程标准,研究武术教学

明确武术教学的目标,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丰富教学内容。武术教学的目标应该是多元化的,涉及很多领域,但应该有所侧重。通过制定教学目标,学生不仅可以掌握知识和技能,而且能感受到体育集体的温暖和情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提高对挫折的抵抗能力,提高意志品质,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二)优化教师结构,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针对体育学科对教师身体素质和体力状况要求较高的特点,应重视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的建设。尽管烟台市初中武术教师的年龄结构总体比较合理,但从调查结果可以看出,青年教师的比例较少,不利于教学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加大对高学历、专业性强的青年教师的引进,以扩大武术教师队伍。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需要加强对中小学武术教师的培训,使武术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学改革的重要性,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深刻领会和理解新课程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课程改革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加大对武术改革的重视度

中小学武术教学改革离不开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和支持。中小学阶段正是学生身体发展最迅速的时期,学校不能只片面追求升学率而忽视学生的身体健康,所以,地方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应该积极转变观念,加大财政投入,重视对体育教师的培养以及培训,同时提高教师的福利待遇,从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改革之中。

(四)学校领导应加大对武术教学的重视程度

武术教学在中小学的被重视程度不高,不像篮球、田径等传统项目受到学生们的喜爱,健身健心功能容易被忽略。学校要重新认识武术教学,了解武术的本质,认识到武术教学对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都有很大的提高作用。学校要努力开发校本教材,提高武术的魅力,实施新课程改革,使武术的健身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四、结论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我们要让武术这一传统文化的瑰宝发出更加灿烂的光芒。本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发展中小学武术改革策略建议,希望对广大体育教师有所帮助,促进武术教育地发展,促进中小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吉峰,康莉.武术在中小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134-136.

[2]李臣锋,马君涛,赵忠海.新课标下武术在中小学推广发展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5(02):28-33.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9

关键词:制约;学校;终身体育;因素

早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法国教育理论家、实践家———保罗朗格朗就提出了“终身教育”这一概念。而终身体育是在终身教育思潮的影响下慢慢衍生而来的。学校体育是素质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体育”与“智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严重失衡使得当前中小学生的体质状况令人堪忧。学校终身体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本研究从阻碍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入手,结合结构方程模型分析,提出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原因,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体育改革做铺垫。

1研究方法

1.1问卷调查。通过对中小学终身体育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与整理以及对师范院校教育学专家的咨询,设计《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的七级量表问卷。然后进行问卷的信效度检验、预调查、修改问卷、正式调查。调查了全国中小学一共有54所,其中华北11所、华南15所、华中23所、西北地区5所。调查对象为这54所中小学的体育教师和行政管理人员,共计524人。

1.2统计处理。为了深入研究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各因素影响机制,文通过结构方程模型,以直接反映出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各影响因素的结构关系。本研究选用SPSS公司的AMOS软件来进行因素分析。AMOS软件具有操作简单、完全可视化的优势。

2结果与分析

在结构方程模型中通常采用多种指标来评价模型拟合效果的好坏,根据相关参考文献以及本研究的需要,选用X2/df、NFI、GFI、CFI、RMSEA、AGFI这几个拟合指数。如表1所示:

2.1结构方程模型建模。运行AMOS17.0软件,得到结构方程初始模型图(如图1所示)。运用AMOS17.0软件对初始模型进行拟合度检验发现:模型的拟合系数分别为X2/df=4.273、GFI=0.926、RMSEA=0.069、CFI=0.916、AGFI=0.911,说明模型的拟合度较好。经过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后,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的因素一共有8个,分别为: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器材、场地匮乏;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经费短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由结果可以看出,教育管理者普遍对体育不重视;体育教学过分强调运动技术;体育器材、场地匮乏;教学内容陈旧、老套;体育教学考评标准不科学;经费短缺;教学方法过于单一;体育教学过分强调竞技性对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图1制约我国中小学终身体育发展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图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10

来源:四川畜牧兽医杂志 作者:四川省渠县畜牧食品局 蒋德彬 发布时间:2014-08-30 点

击数:6 〖背景颜色:

〗 〖打印本稿〗 〖关闭〗

有资料显示,在拥有100头能繁母猪的猪场,如果母猪具有优异的生产性能,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就会大大提高,而且一年能多产生5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怎样使母猪发挥出优异的生产性能?下面分析一下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以及提高母猪生产成绩的方法。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

影响母猪生产性能的因素主要包括观念、品种、环境、气候、管理、营养、疾病等。观念决定养猪成败,正确的养殖观念决定你坚持科学喂养的原则,决定你提升抗风险能力的意识,决定你正确发展的方向。品种、环境、管理、营养等因素的影响力可用一个数学公式来准确表达:经济效益=(品种+环境+营养)×管理。

1.1 母猪生存环境对生产性能的影响 高温明显对母猪生长不利;湿冷,会导致冬季流产率增高;规模化养猪产生的大量氨、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等有害气体,可能直接诱发各种疾病;群养环境的影响;光照、空气中的微生物和尘埃量、栏圈建设等对母猪繁殖均有一定的影响。

1.2 管理不当的影响 配种时间不准确;妊娠期间应激强烈;母猪过肥或过瘦;栏养缺乏运动;慢产是仔猪死亡的一个原因;老龄(10胎以上)产弱小猪、死胎的比例较大,仔猪生长速度较慢,死亡率较高;遗传因素,如特殊基因导致的隐睾、疝、排卵少、胚胎死亡率高等;流产、死胎是导致母猪生产性能降低的直接因素。

提高母猪生产成绩的改进措施

2.1 抓重点 首先要清楚各类影响因素对养猪成绩贡献的大小,全盘考虑,抓薄弱环节,提升总体水平。各因素影响力见下图。

2.2 抓管理

2.2.1 妊娠母猪的管理。

2.2.1.1 日常饲养管理。可将配种期相近、体重大小和性情相近的3~5头母猪在同一圈饲养。这样可使妊娠母猪自由运动,吃食时由于争抢而促进食欲。妊娠后期最好单头饲养,这样母猪的吃食量均匀,没有互相碰撞,利于保胎。

2.2.1.2 管理要充满爱心。对妊娠母猪态度要温和,不要打骂惊吓。每天要观察母猪吃食、饮水、排粪尿和精神状态等情况。

2.2.1.3 做好产前免疫。保证乳猪通过吸食初乳获得母源被动性免疫。一般产前3~4周适合于大多数疫苗的预防注射。

2.2.1.4 怀孕后期管理。怀孕后期的母猪易患便秘,导致母猪分娩困难,分娩时间增加,死胎数增加。而且便秘会使母猪发烧,加上应激反应就会导致分娩困难而使母猪感染上产后综合征。

2.2.2 哺乳母猪的管理。

2.2.2.1 安全分娩的技术措施。准确记录产仔时间和出生间隔,它可以反映分娩是否出现问题。如果母猪比较安静,产仔相隔几分钟,说明产仔正常。如果母猪十分不安,产仔间隔达45 min以上,就必须进行人工干预。

2.2.2.2 提高哺乳母猪泌乳量的饲喂方法。保证泌乳期营养,使体重损失降到最低;加大泌乳母猪的采食量,产后一周实行自由采食;对妊娠期母猪采取限制饲喂,因为妊娠期采食量与泌乳期采食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妊娠期采食多则泌乳期食欲变差。

2.2.2.3 减少母猪舍的环境应激。室温每升高1 ℃,母猪每日的采食量就减少200 g。在四川,夏季母猪舍必须安装降温水帘或冷风机才能显著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2.3 改善定位栏,保证母猪健康 定位栏近年来普遍受到养猪场主的欢迎,因为节约建筑面积,便于管理,能够进行规模化工厂化养猪,但是定位栏也存在许多问题,需在实际生产中改善。

2.3.1 定位栏存在的问题。定位栏的结构几乎是清一色的水泥地面加固定钢管,而母猪平均待栏时间为105 d,长期与粪、尿、水为伴,加之活动不开,容易造成母猪体质下降,使用年限缩短,且并发严重的肢蹄病。因母猪发生肢蹄病而致淘汰的比例在定位栏饲养中常高达10%以上。用定位栏饲养的母猪其年淘汰率在20%~36%,使用年限为2.5~3.5年,比舍饲缩短了0.5~1年。

用定位栏饲养母猪,其分娩时间延长和胎衣不下的现象突出,且子宫内膜炎和子宫炎的发病率较高。

2.3.2 对定位栏的改进措施。将前端饮水器改为地槽式直接饮水方式,以保持地面前端干燥。采用条板漏缝式限位栏。架高20 cm,条板宽8 cm,漏缝宽2 cm,后端下设尿水沟,人工收集干粪。漏缝条板要平坦无坡度。适当增加母猪的运动量,切不可一直将母猪圈养在1个禁闭栏里。有条件的猪场要建立一定面积的运动场,对断奶后、配种前的母猪每天给予适当运动,强健肢蹄。

对于肢蹄有问题的母猪,可以在怀孕母猪料内添加骨粉、锌、生物素等营养元素,同时加强运动。

2.4 合理确定每月配种母猪的数量 为充分利用猪场设施,应合理确定每月待配母猪的数量。每月配种母猪数=分娩栏数×参数,各月参配母猪的参数值见表1。小结

3.1 很多因素会影响母猪的生产性能,其中疾病可能是最大的挑战。

3.2 生产性能也由营养供应决定,所以,高质量的营养是实现最佳生产成绩的前提之一。

3.3 能繁母猪是规模化猪场的发电厂,所以要把母猪的环境、营养、管理放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不能因为降低成本而提供潮湿、冬寒夏热、无生物安全的环境,切忌饲喂低品质或有毒霉变的饲料。

小学英语发展的制约因素及改进措施 篇11

关键词:高中英语;因素;积极性;方法

课堂教学的最初目标是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精。以前的课堂都是由教师掌握的,所以学生也就没有了独立探究实践的机会,导致学生整体素质停止不前,现在课堂教学的重心是让学生多多参加到一些教学活动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活跃的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其方式无非是两种,即想参与和敢参与。本文围绕高中英语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挖掘学生的主体意识展开叙述,发表以下几条观点:

一、阻碍学生自主学习英语能力的因素

1.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相互作用,即强烈的学习动机能促进外语学习,而成功体验有助于保持甚至生成新的学习动机,因此,当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时,也就无法产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自然就欠佳了。

2.老师的传统教法。传统的英语课堂教学在方法上采用说教式、填鸭式,侧重于向学生灌输知识,而较少启发学生寻找、思考并解决问题,这就使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的位置,较大地扼杀了他们的思维空间,不利其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3.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有的学生未掌握记忆单词的科学方法,而一味地死记硬背单词,时间一长,就将记单词视为一沉重的负担继而放弃学英语。有的学生一遇到生词就去查字典,影响其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提高。还有的学生不懂得记忆规律,总采取集中复习的方法。但心理学研究表明,每天学英语1小时,连学7天,其效果远比一天连续学习7小时好得多,也即间时复习的效果明显优于集中复习。类似上述的不良学习习惯一旦无法克服,势必影响学习效率的提高。

4.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正确。英语学习中听、说、读、写4大能力的提高各具特色,需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当学生尚未掌握这些方法时,就会越学越吃力,越吃力就越不想学,一旦形成恶性循环,就难以提高成绩了。

5.学生没有形成自我反思、自我评价的学习过程。有的学生习惯一味埋头苦读,却忽略了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学习过程这一重要环节。其实,这一过程能帮助学生找出知识盲点、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其作用绝对不容忽视。

二、精心设计提问,调动学生积极性

英语阅读教学的表现形式就是制定合适的问题,对于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大有帮助。教师设计问题,要按照由浅入深的原则,要设计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这一切都是为了让学生的整体素质可以更上一层楼。

高中英语课文都是长篇大论的。其内容既包含了审美知识,也包含了科学教育知识。所以在知识性和趣味性方面还是比较的吸引学生的,其中的内容主旨设计符合当代学生阅读,而且学生还能依据这问出自己比较感兴趣的问题,让学生可以时常开闊自己的思维,让学生可以养成主动学习的好习惯。

教师设计问题时,要围绕着文章的主旨,循序渐进,其思想也要一步步的深入。在提问和解答两个方面,教师一定要一步步的引导学生,让他们积极的思考文章的中心内容。当学生从如今的美国青年低沉的情绪与消极的处事态度,一直探讨到中国当代青年的积极向上和努力拼搏的态度。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就能正确的解决问题了,那么学生对于英语的感知、观察与思维能力就更进一步了,而且阅读兴趣更加浓厚了,思想教育也会焕然一新的。

三、传授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前认为老师的职责就是让学生灌输学生知识,就像是韩愈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然而这种方式比较的片面性。想要学生的素质,整体加强,就得在能力方面进行一个完善。所以英语阅读教学中重视的就是“学”字,让学生由之前的“学会”变成 “会学”,教授会学的方法,让学生变成学习的主体。

陶行知先生曾这样说过:“我觉得好的先生不是一味的灌输学生知识,而是让学生掌握学知识的方法。”如何学习,是学生最需要学会的。一旦学生知道了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在吸收知识方面也就轻而易举了,融会贯通,然后由此延伸出去,学生也会一生受用无穷的。

1.指导学生认真预习。高中阅读课文很罗嗦,内容比较的虚化,不是很详细的,而且语法比较的难懂。所以,就学生而言,必须要进行课文的提前预习。假如学生没有提前预习好文章就硬着头皮上那肯定是处于很薄弱的位置,学生掌握的都是老师自己所讲的,以及老师自己所认为的。在学习中的位置一直处于弱的那一方,所以预习对于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预习还要结合老师的精心指导作用性更大。教师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预习,让学生独立去预习,然后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或是自己不是很理解的地方。其方式就是让学生对一些比较关键的问题进行预习,或是借助课本让学生预习那些生词或是难词。

2.鼓励学生踊跃参与。调动学生积极性,最主要的方式是教师要完全的尊重学生,实现教学民主性,所以,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方式,做好充分的指导,让学生参加知识的探索活动的兴趣全部发挥出来。所以,要做到以下所讲的:

(1)先创造一个和谐的参与氛围,让学生感到轻松,愉悦,积极向上的学习环境。

(2)给予一个充分的参与思考时间。教学中教师不要一直讲或是一直问的,如果学生能讲就上去将,能问就自己问的。

(3)创建一个优异的参与条件,创造良好的参与机遇,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集体沟通。阅读课的开展中,老师教会学生如何创建情景,然后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话题然后以集体为单位进行分析探究,尽量的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来。

3.培养学生归纳理解。阅读的目的是掌握一些书面信息。所以阅读不能一味的分析文章中的每一个词或是每一个句,而是用最短的时间掌握文章的大意,之后再慢慢的去领悟材料内涵。阅读训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合适自己的方式去掌握各种类型的阅读材料的主旨,及时的找到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让学生的阅读能力可以大幅度的提高。

每个阅读材料题材与体裁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需要从多个方面用最合适的方式将材料的主旨和大意弄清楚,比如整理动词之类的,表示事件的发生;整理人物类的,表示其人物是关键的等,那么在日常的阅读课中将可以整体的加强自己的阅读理解能力。

上一篇:住建局重点突破性工作报告下一篇:有深度的微信励志个性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