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2025-01-02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共12篇)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1

一、引言

中国素来被称为礼仪之邦, 五千年来, 在儒家思想的熏陶下, 中国人民质朴诚实的品性在日常交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这其中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日常的寒暄用语。中国人见面后喜欢寒暄两句来拉进彼此之间的距离, 这种做法古已有之, 如今受到某些特定年代的影响, 在内容上已大大不同于古时。熟人见面第一句往往都是:吃了吗?要么就是:去哪里?作为中国人, 我们并不会去按照字面的意义来理解这两句话, 而是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只不过是出于礼貌, 是一句寒暄用语, 用来拉近距离或者是打破尴尬的处境。受这种观念的影响, 再加上英语教师对文化的重视不够, 英语学习者, 在不了解西方文化的背景下很自然地就会把这些寒暄用语负迁移到和西方人的交流中, 结果就会导致西方人的误解, 影响交际的正常进行。在语言学习和跨文化交际过程中, 如果对对方的社会文化传统缺乏了解, 就会产生交际障碍, 造成误解, 难以达到沟通交流的目的。这就要求外语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进行语言教学, 使学生熟练掌握语音、语法、词汇和习语, 同时应该进行文化背景知识教学, 在语言教学的各个层面随时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导入。

二、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多年来人们一直为语言和文化之间的关系而感到困惑, 一种观点认为二者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一种语言的音节、词汇和句子结构与讲这种语言的人的生活方式以及其行为方式有一种联系”。这种观点可以从两个方面理解: (1)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语言的词汇、句子结构、话语结构及篇章结构都是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文化生活的工具, 所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并且在民族文化的流传过程中语言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2) 语言的产生、发展和演变都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美国语言学家Sapir在其《语言论》中提到“语言有个底座, 说一种语言的人是属于一个或几个种族的, 也就是说, 属于身体上具有某些特征而又不同于别的群体的一个群。语言也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 这就是说, 语言是不脱离社会流传下来的、决定我们生活面貌的风俗和信仰的总体。”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特定文化的一种反映。它深刻地反映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特征, 反映了该地域的风土人情、社会风俗、经济状况以及一系列与其相关的各种演变情况, 语言与文化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对于学习者, 学习一门语言更是学习一种文化;而对于教师而言, 教授一门语言就是在传递一种文化。

三、中英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差异

语言学家们很早就注意到文化差异对语言能力培养的特殊重要性。Lado (1967) 在倡导语言结构对比的同时, 也提出了要对不同的文化进行对比, 以帮助英语学习者克服交际中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引起的交际障碍。不同的地域、历史、思维以及政治经济发展速度的不同导致了中英两种文化的巨大差异, 这些差别主要表现在交际用语以及观念上。

(一) 交际用语的差异

人们使用语言是有一定的规律的。由于民族性格、价值观念以及约定俗成的习惯形成的语言运用方式不同, 就会使日常交际语言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种特色通常表现在:

1. 寒暄用语

中国人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及多年传承的文化, 对待熟人往往是通过问一些隐私来表达自己的关心与好客。这些说法中最典型的有“吃饭了吗?”“去哪儿?”“忙什么呢?”这些问法早已失去最初的字面含义, 而只是作为打破尴尬的一种手段。但如果译成英文“Haveyoueaten?”, “Whereareyougoing?”以及“Whatareyoudoing?”这些说法在西方人眼里就不再是问候, 而是在干涉别人的私事。在西方人的寒暄用语中往往通过“Good morning/afternoon”, “Hello/hi”, “Howareyou?”, “Howiseverythinggoingon?”以及偶尔通过询问天气来拉近距离, 如“Nice day.”或者“Howdoyouliketheweatherhere?”。

2. 称赞

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谦虚是一种体现人的涵养的美德, 这种谦虚往往体现在对别人称赞做何反应时。我们喜欢用否定的形式以及顾左右而言他的方式来表现我们的谦虚, 而这种做法也会使对方感到我们很有涵养。其实当事的双方都心知肚明, 这是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无所谓好坏。有这样一则笑话, 讲到一位外国人夸奖中国某位男士的领带十分漂亮时, 这为同胞的回答是“哪里, 哪里”, 英文为“Where?Where?”这样就使外国友人十分的困惑, 或者有的时候我们常说“不敢当, 不敢当”, “过奖, 过奖”。如果直接译成英文, 则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 阻碍交流。但相比之下, 西方人多用“认同”的方式接受赞扬并同时表示感谢, “Thanks”通常被用来表达对夸奖的回应。自贬是中国人常见的习惯, 如:敝人、寒舍、拙作、薄礼、献丑等常用来形容自己通过贬低自己来抬高别人;但在称呼别人时, 往往喜欢恭维有加, 如:府上、大驾光临、拜读、海涵等。这种贬低自己抬高别人的方式往往让西方人摸不着头脑, 甚至感到虚伪。

3. 接待客人

中国人重视礼节的传统在待客方面体现的最为透彻。主人对待客人总是热情有加, 甚至有些过度。这种大度体现在“再多喝两杯”, “再吃点, 再吃点”, “感情深一口闷”等等表达方式上。在待客方面生怕对客人照顾不周, 总是想尽办法让那些已经吃得很饱的客人继续吃些东西, 喝些东西;而且在餐馆请客总喜欢点超过客人们食量的饭菜, 否则就凸显不出主人的热情。而西方人则往往不同, 他们强调一种宾至如归的感觉, 让客人像在自己家一样, 尽量自己动手, 无论是吃饭还是喝酒。所以用得比较多的说法就是“Helpyourselftosomething.”所以当中国人到西方人家庭做客, 往往觉得很奇怪, 甚至有吃不饱的感觉。

(二) 观念差异

中西方人的观念因受各自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有很大差异。这种观念的差异主要表现在:

1. 忌谈隐私

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 适当的询问他人的隐私是对别人表现出关心的标志。长辈或者上级往往会采用询问晚辈或者下级一些比较隐私的问题来表现关爱。对此, 中国人早已习惯。于是有很多人将这种认识负迁移到西方的文化中, 见到西方人也通过这种情况来拉近距离, 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在西方, 属于个人情况的年龄、收入、婚否、宗教、信仰等隐私别人都应避而不问。人们的信条是个人利益神圣不可侵犯, 一切行为都以个人为中心。

2. 坦诚待人

中国人对待坦诚的看法与西方人截然不同。中国人更崇尚迂回婉转, 即使十分想要得到一种东西, 也会采取十分委婉的方法, 否则会让别人感到唐突。而西方文化则崇尚直率, 对别人的回答十分的直截了当, 行就是行, 不行就是不行, 很少有任何的婉转在里面。

3. 禁忌

中西方在文化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禁忌语, 但禁忌的形式和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比较明显的例子在于对年龄的看法。中国人尊老爱幼的传统深深地根植于每个人的心中, 这样的一个结果就是, 人越是上了岁数就越是享有很高的地位, 所以老人们也喜欢以自己的年龄来表明自己的经历丰富, 资历高。当别人称某人为老先生时, 往往是表达了对他的敬仰, 而老者也会欣然接受。但在西方, 这一点有着很大的不同, 尤其是女士。如果在公交车上为一位老年女性让座, 中国人惯于说“您岁数大了, 您请坐”, 而西方人则十分反感这种说法。老年女性十分忌讳别人谈及自己的年龄。

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可以体现在课堂的方方面面, 在教学中的各个主要环节都能比较容易地导入文化知识, 让学生们在学习纯粹的语言知识的同时, 深刻地了解他国的文化, 从而加强对纯语言知识的理解, 并提高学生们学习的兴趣。

(一) 通过词汇渗透文化

词汇学习是中国的英语教师和英语学习者最为重视的内容, 而通过词汇来传达相关的文化信息, 则能起到极佳的效果。PeterTrudgill在《社会语言学》一书中指出:“一个社会所用语言中的词汇体现出该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主要差别。”“dragon”在译成汉语时, 理解为“龙”。单纯地将二者等同起来就会犯严重的错误。不同的历史与文化导致了西方人对“dragon”的理解与中国人对“龙”的理解存在着巨大的差异。“dragon”在西方是邪恶的象征, 而“龙”则是吉祥如意的象征, 所以中国人多以龙的后代自居。不理解其中的内涵必然会使中西方人民产生极大的误解。再比如汉语中红色表示喜庆、欢乐、愉快等。如在传统婚礼中新娘穿红色衣服, 顶红盖头, 春节时贴红色对联, 过节时燃放红色的爆竹等, 同时在语言中红色往往象征着吉祥幸福和胜利, 如“日子过地红红火火”、“开门红”、“走红运”、“满堂红”等;而在英语中red却有战争、流血、恐怖的意思, 常常表示愤怒和犯罪。词汇本身就蕴涵着深刻的文化韵味, 教师在日常的授课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单词的表面含义上, 要向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上挖掘, 以其让学生更好了解其中的所以然。通过对比中英词汇的不同文化内涵, 让学生主动思考其差异, 以及这种差异所包含的启示, 能够有效地增强学生们运用目标语的能力。

(二) 通过阅读感受文化

学生们能够接触到的阅读材料十分广泛, 包括英语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宗教传统、大众媒体等情况。这其中, 中国学生接触到最多的应属西方的节日, 因为中西方的节日差异十分明显, 很容易引起中国学生的兴趣。在西方的万圣节中, 孩子们最喜欢说的是“Trickortreat!”在万圣节的夜晚, 孩子们会拎着南瓜灯, 挨家挨户去敲门讨糖果吃, 如有人不接待, 这些孩子就会搞一些恶作剧来捉弄他们。再比如, 西方的复活节, 人们往往喜欢把蛋涂上颜色以示庆祝。某些节日从本质上来讲和中国人的一些节日颇有相似之处。比如感恩节, 人们会准备出特定的食物,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火鸡, 还有南瓜, 坚果等食品, 虽然这个节日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 感谢当地居民对新来的定居者的帮助, 可是后来就慢慢演化成了全家人团圆的节日。而中国的中秋节则具有类似的特点, 即全家人团聚, 并且也有非常有特点的食品———月饼。文化的相异与相似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英语的一个有效途径。

(三) 通过日常生活领悟文化

日常生活涉及到各个方面, 这些方面更能激起英语学习者的共鸣。充分利用这种机会能够有效地让学生领悟西方文化的内涵, 从而促进英语学习。英语日常话题包括有问候、介绍、告别、感谢、道歉、请求、祝贺、打电话、约会、问路、购物、谈论天气、就医、劝告、建议等。教师可以积极的引导学生主动了解在以上这些方面中, 由于中西文化的不同而导致的语言上的差异, 让学生多多积累, 认真对比, 从而深刻领悟语言的背后是文化在起作用。比如在西方, 有用餐后给服务人员小费的习惯, 而在我们中国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不理解这种文化上的不同就很容易给自己在国外的生活带来麻烦。鼓励学生领悟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 通过角色扮演则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地体会西方文化, 比如创设餐馆就餐的场景, 商店购物的场景, 让学生在熟知语言表达方式的前提下设身处地地领悟不同文化所带来的不同言语表达方式。

五、结束语

文化的差异最终导致了跨文化交际中障碍的产生。英语教学不能一味地停留在词句及语法的层面上, 要不断深入地剖析深层的文化内涵, 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语言的真谛, 学习语言实际上就是在学习文化。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在社会语言学指导下, 积极拓展文化教学研究的范围, 多层次、多侧面、多渠道地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 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同时也将英语教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摘要:在我国英语教学发展的过程中, 文化教学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视而不见或有意回避到逐步重视、逐步完善的过程。尽管文化的地位逐渐得到重视, 可是由于测试制度的不够完备等原因, 直接导致了大多数老师和学生文化意识的浅薄。最明显的表现在于, 在语法翻译法的训练下, 学生的英语基本功很扎实, 但当学生们和以英语为母语者交流或用英语写作以及阅读英文原著时, 就会遇到很多用语法难以解释的问题, 这其中的核心问题在于西方文化知识的缺乏。这就为英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 即在注重语法教学的同时不断地向学生们引入西方文化背景, 这既能增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 也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英语教学,文化意识

参考文献

[1]邓炎昌, 刘润清.Language and Culture[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9.

[2]关世杰.跨文化交流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

[3]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5]钱厚生.英汉问候语告别语对比研究[M].北京:商务出版社, 1996.

[6]杨敏.英语交际的文化视角[M].青岛: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 1998.

[7]Ellis, Rod.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8]Sapir, Edward.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Speech.Maine, USA:Intercultural Press, Inc, 1991.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2

在希腊人眼里,语言是文明的标志。语言与文化,是人类思想史上一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课题。在当代人文科学的研究中,语言的文化功能正受到越来越广泛、深入的关注。语言是人类最主要的交际工具。使用本族语的各国内部是这样,作为国际交流媒介的“外国语”也是这样。在当今这个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上,各种语言的使用范围,常常跟一个国家、民族的国际地位密切相关。因此,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向世界推广自己的语言,以增进与其他国家的了解和各方面的交流。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作用,也在于此。

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已经度过了40多个春秋。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对外政治、经济、文化交往不断扩大,世界上学习汉语的外国人也越来越多。国外学汉语、使用汉语的人数也在激增。

但在实际的汉语教学中,我们遇到很多困难,尤其是文化方面。“文化”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它如同“瓶颈”一般,制约着外国学生汉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外国学生觉得汉语难学,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不了解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那么应如何加强文化因素的教学呢?我们认为,可以比照、借鉴儿童学习母语文化的方法、途径,从中找到一条适合外国人学习目的语文化的方法和途径。在儿童学习母语文化的过程中,父母长辈会向他们传授本民族的文化,其本身也具有接受、容纳这种文化的心理和生理机制。我们认为,要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不仅要加强课堂教学本身,而且还要加强整个对外汉语教学四大环节的有机配合。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汉语语音中的文化积淀(汉语的音节构成要素,汉语的音律)

汉语是一种很讲究音乐性的语言。汉语的句子组织在语法规律之外,还有着音节平稳的规律。无论骈文、散文、口语都是如此。双音节的平稳,发展到以双音步为基础的词组节律平稳。例如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凡植物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由于音节整齐,所以古文不用标点符号也能使人自然断句,明了意义。汉语的音乐性比西方语言突出,这种音乐性绝不是文学作家人为地创造出来的,而是人民大众在口头语言中自然形成的。它说明汉族人习惯堆砌一连串的词组来表达复杂的思想,用词组的语词之间的先后顺序和一个个停顿来启示语法脉络。音乐性与顺序性组合,显示出汉语语法的简易性和灵活性。

汉语的语音还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单音节重复成为重音,二是单音附加成为附加语词的相属连语,三是单音分合成为合音或双声叠韵,四是单音变化成为平仄。

汉语语法中的文化习惯(汉语语序的安排,汉语的重话题现象)在语法系统,陈述性文化知识主要指汉民族朴素的辩证的整体观念和发达的直观体悟的具象思维相适应的汉语的意合特点。汉语句法组织上主体意识性强,重“意”不重“形”,形式上框架简明,没有繁多的标记,表意上却十分灵活,富于弹性。像汉语的词多跨类与活用,虚词与词序在句法组织上具有重要作用,有的句子成分常省略或移位,以及大量的流水句等,大都是汉语语法的意合特点的体现。

汉语的特点也在文学语言中有典型表现。例如汉语以名词为重点,造句中可以有不用动词的名词句。由于名词比动词更具体形象,状景抒情特别适宜。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断肠人在天涯”用名词句组合意向,音调铿锵,有独特的表现力。

语序和虚词是表示语法意义的重要手段。汉语没有英语、俄语等印欧语言那样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也没有日语那种格助词,主要借助于虚词和语序的变化来表示语法关系和语法意义。人们在遣词造句时,词语必须按照一定的词序排列。语序就是词与词组合时的先后顺序。汉语的基本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述语之后,修饰语在中心语之前,补语在谓语中心词之后。在汉语中,语序改变了,结构关系和意义也会随着改变。如:

大大的眼睛(偏正关系)→眼睛大大的(主谓关系)工作努力(主谓关系)→努力工作(偏正关系)转播中断(主谓关系)→中断转播(述宾关系)早来了(偏正关系)→来早了(述补关系)

以上的词组虽然构成成分相同,但语序不同,表达的语法意义也就不同。汉语是缺乏严格意义上的形态变化的语言,汉语的结构关系更多地不是靠形态变化来表示,而是靠语序来决定的。

虚词在语言的组合中起联系作用,虚词的有无和不同虚词的运用可以形成不同的结构关系,表达不同的语法意义。如:

小王这个孩子(复指关系)→小王的这个孩子(偏正关系)市场繁荣(主谓关系)→市场的繁荣(偏正关系)蒸馒头(述宾关系)→蒸的馒头(偏正关系)我的父亲(偏正关系)→我和父亲(联合关系)

以上词组添加了“的”或将“的”换成其他虚词,词组的结构关系和结构意义都发生了改变。而有时某些词组加入虚词后,结构关系虽然未改变,但语义却发生变化。例如:

北京饭店→北京的饭店 孩子脾气→孩子的脾气 阿Q性格→阿Q的性格 十斤鲤鱼→十斤的鲤鱼

这些词组添加“的”后,词组的结构关系仍然是偏正结构,但是语义却不同,如“北京饭店”本来是专有名词,特指某一家饭店,添加“的”却变成遍指所有在北京的饭店。可见在汉语里虚词也是一种比较重要的语法手段。复合词、词组和句子的构造方式基本一致 复合词、词组合句子是不同层级的语法单位,尽管这三者存在着等级和功能的区别,但从构造上来看,它们是一致的。

复合词内部语素与语素之间的构造关系与词组的构造关系基本一致,如词组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五种类型,复合词也有联合、偏正、述宾、述补和主谓五种类型。例如:

结构关系

复合词

词组

主谓关系

气喘

气息微弱 联合关系

聪慧

聪明能干 偏正关系

小学

小型设备 述宾关系

美容

美化校园 述补关系

说明

说得明白 历史语法学的理论告诉我们,今天的词法就是昨天的句法。现代汉语的许多复合词,在古代曾经是词组,如:学习,风雨,矛盾等。汉语的词组构造与橘子的构造也基本一致。从理论上说,汉语中的自由词组加上句调就可以单独成句,如“你走!”、“去游泳?”。因此,词组合句子在结构上的一致性非常明显。例如: 结构关系

词组

句子

主谓结构

色彩鲜艳

这件衣服的颜色很鲜艳。偏正关系

美丽校园

多么美妙的音乐啊!词类与句法成分没有对应关系

印欧语中词类的功能比较单纯,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存在简单的一一对应关系。名词只能作主语和宾语,动词只能作谓语,形容词只能作定语和补语,副词只能作状语。但汉语里词类与句法成分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除了副词主要作状语、区别词主要作定语外,其他词类都可以充当多种句法成分。例如名词除主要作主语、宾语和定语外,还可以作谓语和状语;动词主要作谓语外,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宾语和状语。

汉语词汇中的文化内涵(汉语词的最基本的构成形式与汉文化,汉语词的单双音形式变化与文化意义内涵的变化,汉语词的构造形式与概念表达方式)想要讲清楚汉语,我们自己必须先了解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区别在哪里。现代汉语词汇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音节角度上,双音节词占绝对优势。

第二,使用频率上,单音词占一定的优势,而且在高频词语中单音节更占优势。第三,构造规律上,构词语素以单音节语素为基本形式,构词方法多种多样,但复合法是构词的主要方式。

第四,发展趋势上,有明显的双音化趋势。同时,在中国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民间歌谣中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的人们用众多的同义词的衔接来推进诗意,组织一个变化而又统一的世界的。例如《诗经·周南》的《关雎》一章: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诗歌中的关键词“流”“采”“芼”,都是采集的意思,只不过“流”示其顺流而采,“芼”示其有所选择而采。又如《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 诗中的“萋萋”、“莫莫”都是茂盛的样子。古人将自己对世界万象聚散离合、有机统一的理解,透过语义的汇通与条理固定下来。词义系统成为人的世界蓝图,语言观成为人们的世界观的基础。

汉语语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词语的形式和功能都具有弹性。

重言可以伸缩。伸则单音不足以摹物状声而衍为二声。如“关关”“洋洋”“茫茫”“呦呦”,或单词硬叠传神,如“高高”“低低”“大大”“小小”。所以《诗经》“于时言言,于时语语”,《毛传》以单字解释:“直言曰言,论难曰语。”缩则《毛诗序》中“厉王无道,天下荡荡无纲纪文章”,在后世诗人中成“周道荡无章”(谢瞻《张子房诗》)。

连语可以伸缩。伸则《诗经·周南》“陟彼崔嵬”,《楚辞·九辩》“君不知兮可奈何”,缩则“崔嵬”疾言为“卒”(《诗经·小雅》“渐渐之石,维其卒矣”,郑玄笺:“卒者崔嵬也。”),“奈何”疾言为“那”。此外,“犹豫”单用为“豫”(《楚辞·九章》:“一心而不豫兮。”)。

语缓可以増字。例如《诗经·小雅·车攻》:“徒御不惊,大庖不盈”,王引之《经义述闻》视“不”为发声。又如虞曰“有虞”,夏曰“有夏”,邦曰“有邦”,家曰“有家”,皆因一字不成辞,加“有”而为复音语词。语急可以减字。例如古汉语中以“如”为“不如”,以“敢”为“不敢”等。《论语·颜渊》“吾得而食诸”,《史记·孔子世家》引作“吾岂得而食诸”。复语可以单义。顾炎武《日知录》:“古人之辞宽缓不迫,如得失,失也;利害,害也;缓急,急也;成败,败也;异同,异也;赢缩,缩也;祸福,祸也;皆此类。”《马氏文通》中指出:“古籍中诸名往往取双字同义者祸两字对待者,较单辞只字其词气稍觉浑厚。”可见,偏义复词是语词的弹性在“词气”作用下的结果。

汉语的词在自身的组合和上下文中的组合中有很强的形式张力。这种张力是适应汉语组织中音韵协调的要求而起作用的。

汉语中有些词是具有文化附加义的。例如“牛”,除“牛”的本义,“哺乳动物,身体大,趾端有蹄,头上长有一对角,尾巴尖端有长毛。是反刍类动物,力气大,供役使,乳用或乳肉两用,皮、毛、骨等都有用处”(《现代外语词典》)外,它还有不少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我们统称为“文化附加义”。

第一:汉语“牛”可以作为这类动物的总成,不论再如何细分,只需在“牛”之前加一个限定词素即可:黄牛、水牛、牦牛、公牛、小牛。但英语不然(虽然有个总称cattle,其含义也是模糊的,也可以作为“牲畜”的总成)每种“牛”都有一个专名,而且在构词上不带总称cattle,如bull(公牛)、cow(母牛)、calf(小牛)、buffalo(水牛)等。

第二:汉民族赋予“牛”很多独具的文化内涵: A. 表示人的性格倔:牛脾气

B. 表示人的头脑不灵活:钻牛角尖

C. 表示人自负:吹牛、牛气、吹牛皮、牛儿 D. 表示数量多:多如牛毛

E. 表示力气大:九牛二虎之力、牛劲儿 F. 表示勇敢:初生牛犊不怕虎 G. 表示无知:对牛弹琴 H. 表示默默奉献:老黄牛、孺子牛

以上所举八种喻义,是“cattle”(牛)所没有的。或者说母语是英语的人对“cattle”这个词,或其指称的动物“牛”的喻意是受制于其母文化的。

汉字的文化性(汉字的读音,汉字的结构和写法)外国人对汉语和语言文字理解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对汉语语言认识和对中国文化的思维方式理解的困难。

汉语的文字体制和汉语的特点有关。

西方语言是一种形态丰富的语言,它的语音形态提供了该语言词法、句法、语义方面的较完整的信息,因此西方语言必然走拼音文字的道路。通过识读拼音就可以全面掌握该字代表的词形所反映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汉语是一种形态简单的语言。汉语句子的词法、句法、语义信息的大部分不是显露在词汇形态上,而是隐藏在词语铺排的线性流程中的。正如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在汉语的句子里,每个词排在那儿,要你斟酌,要你从不同的关系中去考虑,然后才能往下读。由于思想的联系是由这些关系产生的,因此这一纯粹的默想就代替了一部分语法。”正是基于汉语认知的这种特点,汉字在表达口语的时候,不能不以象形表意为造字的首要原则,增强单字本身的信息含量,便于读者从上下文的联系中获取语词的确定信息。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它由形、音、义三个要素组成。汉字从商朝的甲骨文算起,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但这期间,汉子的形、音、义统一的特点一直没有变化。汉字数量多,结构复杂。拼音文字的基本单位字母的数量多是有限的,最多不过十几个,而汉字的基本单位字的数目却多得惊人。一般认为,汉字的数目累计起来应该超过5万。同时,汉字的构造方式也多种多样,结构单位也有一定的数量。

汉字具有很强的超时空性。由于汉字跟语音的结合部那么密切,而跟意义的结合更加密切一些,使得汉字更加具有超时空性,而语音随着时代和地域而有很大的变化,文字就不能再任何地方和任何时候都能准确记录语音。

语言与文化

美国人类学、语言学学家Edward Sapir就指出,与其说人类生活在客观世界、社会活动之中,不如说人类更大程度是生活在特定的语言之中。如果以为一个人可以不运用语言而使自己基本上适应现实,那是错觉。因为“现实世界”是建立在语言之上的。Whorf(Edward Sapir的学生)则进一步认为语言体系本身决定了一个人在世界上发现什么以及对此有何想法。由于各个民族语言体系不同,导致不同的语言集团有各自特定的思想和认知方式,有根本不同的世界观。如果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进入和理解其他国家兄弟的认知和情感,全世界兄弟团结合作的理想就不会实现。

究竟什么样的思想观念、哪些心理特征、什么样的生活方式以及哪些风俗使中国人形成了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表达习惯。以中国人的祝词为例: “祝您健康长寿!”“祝你财运亨通!”“祝你步步高升!”“祝您工作顺利!” 为什么说这些?中国人寿、富、贵、顺的幸福观使然。为什么说一个女孩子长得漂亮,是“一笑两个酒窝”,这是中国人的审美观。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内心感触、对客观世界的心理感受也对语言的使用有所影响。例如:

描写一个正面人物,常常说“他‘红’光满面”,而形容一个人心狠手辣,就说他太“黑”;

说大家正在关注的事情或流行的时尚,用“热”,什么“汉语热”“计算机热”等等。

形容一个人匆忙的样子,说“风风火火”,说一个人待人不热情,就是“冷若冰霜”。

浅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3

一、结合中国文化,欣赏英语谚语

每个国家的语言都有其沉淀的文化精华——谚语。在英语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利用谚语开展各种活动。如教师可以先展示一个英语谚语,然后让学生猜。每个组内成员都可起立翻译,并要求用合适的汉语谚语翻译。如, Living without an aim is like sailing without a compass. (直译:活着无目标,就如航海无指南针。)显示该谚语后,教师可以先向学生提一个问题:What does the word “compass”mean?即compass一词是什么意思?因为sailing 是“航海、航行”的意思, 学生就会猜出compass是指南针的意思。又如英语谚语,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学生知道will有“意志”的意思就可联想到与它对等的中文翻译是“有志者事竟成”,而且学生在学习言语的同时也可作为励志语言来激励自己。

二、结合中西节日,学习背景文化

世界上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节日。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中国传统节日深受许多外国朋友的青睐,如灯笼节又叫元宵节(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omb-sweeping Day),龙舟节又叫端午节(Dragon-boat Festival),中秋节(Mid-autumn Day),重阳节 (Double-Ninth Festival or the Elder’s Day)。当然,西方的节日也在中国悄然兴起:如圣诞节( 12月25日)是基督教徒纪念耶稣基督(Jesus Christ)诞生的日子,了解众多相关的词汇Christmas tide圣诞节期、Christmas Eve圣诞前夜、Santa Claus/ Father Christmas圣诞老人、Christmas carol在Christmas eve时唱得圣诞颂歌、Christmas dinner圣诞大餐中的火鸡turkey或烤鹅roast goose、布丁puddings,以及各类小甜饼如cookie等。学生对这些话题兴趣盎然,他们记起来就容易了。

三、巧用动物习语,渗透文化知识

习语是语言学习中的难中之难了,因为习语既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积累和沉淀。我们汉语中常说的“健壮如牛”,英语中却说成as strong as horse 壮如马,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语言的形成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形态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古代是农耕民族,以牛为主要的劳动力,故出现“壮如牛”一说,西方多为游牧民族,马在他们生活中就显得格外重要,就出现“壮如马”“亡马补牢”的说法,也就顺理成章了。类似的还有“Love me, love my dog”,意为“爱屋及乌”等。在教学实践中关注此类文化知识,鼓励学生收集习语,无疑会激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

文化与英语学习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英语学习离不开文化因素的影响,英语学习不仅是语言表面上的学习,更是文化层面上的学习。归根到底,语言的学习就是文化的学习,其根本任务不仅是学习文化,而且是学习蕴含着文化信息的意义,达到中西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目的。

翻译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4

传统翻译教学几乎完全是语言代码的转换和语言技巧的训练, 往往忽视翻译中的文化内涵。[2]随着翻译实践的增多和对翻译教学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因素在翻译中的重要地位。翻译教学不仅仅是要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还要训练其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处理文化差异的灵活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则体现为文化意识的培养和跨文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一、翻译教学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美国学者Hanvey认为, 文化敏感性的提高可分为四个阶段:1) 对一般文化特点的认识, 通常感受是对外来的感到有点奇怪;2) 与本民族文化比较, 意识到一些重要、细微复杂的文化特点, 常认为难以想象或是不合理;3) 在第二条的基础上通过理性分析, 意识到是可信的;4) 能从非本民族文化内部的观点看问题, 体会到这个文化的运用, 逐渐产生认同, 人们的文化敏感性就能提高。当然, 我们有一系列增进文化敏感性的方法。如通过读外国文学著作, 看外国电影及电视节目了解世界各国的风土人情, 也可以组织文化观的讨论或讲座, 进行文化、风俗习惯的比较, 多与外国人来往等。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接接触多种文化环境。但在翻译教学中, 我们想要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则应该加强对文化知识的介绍, 使学生了解不同层面上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一) 语言思维方式的差异

从语言心理的角度分析, 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差异, 讲英语的民族较注重客体思维, 因而较常用物称表达法, 即不用人称来叙述;而汉语比较注重准确、鲜明、生动、简明的历史和现实依据。英汉的修辞手段、用词习惯也有所不同。汉语讲究匀称, 用词趋向重复, 这与汉语的语音文字系统的特点有关, 也与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美学心理有关。“阴阳”学说和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造就汉民族追求均衡、讲究对称的心理, 这在汉语中有不少表现, 音、义、词、语、句的成双成对, 重叠反复, 对立并联和对偶排比。而英语忌重复, 总是追求用同义词语表达同一事物或概念, 这种行文方式非常明显, 表现了英语民族不断求新求异的价值观与心理结构。例如:“小张真是个骗子。当着我的面他对我赞不绝口, 可是在我背后却总说我的坏话。”汉语中“骗子”的概念较为笼统, 无论是政治方面还是经济方面, 或是人品方面不老实的人, 我们均可称其为“骗子”。然而在英语里, 不同类型的“骗子”却有不尽相同的表示方法。swindler一词指“政治骗子” (political swindler) , 而impostor则侧重指产品或名誉方面的“冒名顶替者”, trickster一词常指“搞恶作剧的人”, 但是对于“两面三刀”、“阳奉阴违”之类的“骗子”, 英语习惯用phony一词来表示。所以, 上面这句话应该译为:“Xiao Zhang is a plain phony.He gives me a song and a dance in my face, but bad-mouths me behind my back.”

(二) 习俗文化的差异

中国与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 在社交应酬及寒暄语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如国人喜欢打听别人的事情, 经常谈论家庭及琐事。如对英美人也说这样的话, 西方人就会感到莫名其妙, 因为这是他们的私事, 和别人没有任何关系。英语中最常见的问候是“Hello, how are you?”, “Good mornig/afternoon evening”。再如在我国, 客人告别时主人常用客套话“慢走”、“走好”等, 英美人听起来也会不理解, 因为他们告别时一般用“Goodbye”或“See you”等。还有我国人的传统美德是谦虚谨慎, 对别人的恭维反应一般是谦虚, 否则很可能被人误解为自高自大, 不知好歹。如英美人称赞你的口语非常棒, “Your English is very good!”, 按英语习惯应回答“Thank you for saying that!”, “I’m glad you like it!”, “I’m glad to hear that!”等, 但如按我国习惯回答“哪里, 哪里, 过奖了”, 即:“No.My English is not so good.”这样的回答会让人感到被当头泼了冷水, 自己的赞扬像是在拍马屁。而西方人从不过分谦虚, 对赞赏的接受是对对方的一种承认。作为两种语言的使用者, 必须非常熟悉两种语言文化的行为规范, 并按照交际对象调节自己的语言和社交行为。

二、跨文化翻译策略的运用

(一) 直译和意译

直译就是尽量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 意译就是改变原文的形式, 保留其内容。直译要达到“信”, 意译要达到“顺”。直译在传递语言文化信息中提倡文化移植, 要尽量保留差异;意译在传递语言信息中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倾向于消除文化差异。在翻译的方法上, 直译与意译一直是翻译理论界争论的焦点。从文化传播和影响来看, 直译与意译是相对的, 两者之间相互联系, 且没有绝对的界线。由于人们在感情、在对客观事物的感受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有相似之处, 因此英汉习语中有少量相同或近似的习语的字面意义和形象意义所传达出的文化信息也有相同之处, 可以互译。如:“Easy come, easy go.”与“来得容易, 去得快。”;“Strike while the iron is hot.”与“趁热打铁”;“Practice makes perfect.”与“熟能生巧”, “Example is better than precept.”与“身教胜于言传”, 等等。此类习语直译, 保存了原文的字面意义、形象意义和隐含意义, 保留了原文的风格, 译文读者也很容易理解、接受, 是一种最佳方式。如果用直译法不能保留原文习语的表达形式, 又没有恰当的汉语习语来代替, 就用意译法把原文习语的含义表达出来。例如: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一举两得) ;Bury one’s head in the sand. (采取鸵鸟政策) 。

(二) 归化和异化

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理论是意译和直译理论的延续。归化翻译反对引入新的表达法, 使语言本土化;异化翻译主要是指在翻译过程中, 保留原文中语言的方式, 输入新的表达法。归化采用民族中心主义态度, 反映一种外语文本符合译入语的文化价值观, 把原作者带入译入语文化。异化翻译的理论要求翻译要达到移植的目的, 要通过异化的译文使读者了解异域文化的风情, 弥补本民族的不足。在翻译教学中, 要使学生认识到异化与归化处理各有利弊, 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异化处理比归化处理得好。例如:Among the blind the one-eyed is the King (在盲人国里, 独眼为王) 。有人把这句话译成“山中无老虎, 猴子称霸王”, 这种归化处理法不如异化处理法能保持原文的形象性。当原作中的词语直译影响到读者的理解时, 归化的翻译法就变得相对重要。如draw water in (with) sieve (竹篮打水) , a drowned rat (落汤鸡) 。如果将以上各例用异化法分别译为“以筛取水”、“落汤鼠”等, 虽然不会使人难以理解, 但本民族语言思维的定向性就会抵触这种译法。归化译法是在文化隔阂和差异造成源语信息和意义难以完美表达时才不得不使用的一种方法, 其长处是能使译文读起来比较地道和生动。

直译和意译、归化和异化不是翻译的目的, 而是两种翻译策略。翻译标准的中心原则, 是在探明源语和译入语文化特征及其差异的基础上, 将双语文化的内涵恰当地对接起来, 从而深刻、贴切地传递原文的内在信息, 真实地再现原文的面貌。

三、结语

文化是构成社会大系统的主要因素, 它渗透于人们日常生产、生活之中, 反映该民族的信仰与情感。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深深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翻译的最终目的不是语际的转换, 而是两种文化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丰富。因此, 提高翻译水平须重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我们在翻译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传授一般的翻译技巧, 或只是做机械的练习, 而是要教会学生从文化内涵分析理解译本, 并且懂得中西文化的差异及其语言表达上的不同, 提高跨文化翻译策略的运用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翻译能力与实际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7.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5

字号:大 中 小

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它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并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与宝贵的实践经验。在语言的教学中,词汇教学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在交际中所犯错误不仅来源于语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词汇。

汉语中的词汇蕴涵着大量文化信息,这是因为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反映,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地位、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联想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词汇中的“表层所指义”即是词义的核心,也是掌握一个语词的基础,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些,其“深层隐含义”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则要困难得多。

在不同的语义学和词汇学著作中,对词汇意义有不同的划分。如英国语言学家杰·N·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中,认为有七种意义。其中理性意义也称概念意义、指称意义,它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而“内涵意义”指“一个词除了它的纯理性意义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它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水具有无味的、流动的、凉的”等隐含义,在“旧恩如水满身流”句中的“水”即言其“流动”。

葛本仪先生认为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詹人凤将词义分为理性义、伴随义、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言社团色彩和时间地域色彩等。“伴随义又叫内涵义,它指的是在说话时可能暗示出来的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意义”。“伴随义是开放性的,不稳定,可能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甚至不同年龄的人看法也可能不同。伴随义在词典中往往没有反映,但在理解言语作品时却仍然起作用。”许威汉主张把词的意义分析为三种: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从以上各家的分类看,都提到理性意义、隐含义和其他伴随的意义。这说明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每个词都具有理性意义,但是每个词突出的语义特征却是各不相同的。

汉语词义的研究在我国渊远流长,它萌芽于汉代而极盛于清代,研究的成果体现在大量的训诂书和训诂学著作及各种字典辞书里。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对词的概念意义和深层“隐含义”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如《广雅疏证·释诂》:“刲者,《说文》:刲,刺也。„„《说文》:刳,判也。„„以手抠物谓之楏,亦谓之挎„„两股间谓之奎,亦谓之胯。《说文》奎,两髀之间也。„„凡与刲、刳 二字声相近,皆中空之意也。”(卷三上)这里王念孙所指出的“刲, 刺也”“刳,判也”正是词直接体现出来的概念义,而上述诸词“皆有中空之意”的说解,则是揭示了词深层的“隐含义”。“隐含义”是抽象的,体现了人们关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感受。

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且词源错综复杂,其词义的隐含义之丰富自不待言。词的概念意义一般说来是各民族共通的逻辑范畴,不因文化不同而有差异,义项基本固定,属于封闭系统,而隐含意义却随着民族不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往往能影响到词语选用是否得体的问题。如冰和玉的概念在汉人和英国人是共同的,但汉语“玉”和“冰”跟英语“ice”和“jade”的词义却各有其民族特色。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英国的汉学家老翟理斯Giles 在《中国文学菁华录》中译作: Tell them,“an icy heart in vase of jade.”直译为汉语即是:告诉他们,“一颗冰冷的心在玉石的瓶子里。”因为在英语中ice和 jade没有汉语的“冰清玉洁”的隐含义。

词的隐含义还具有时代特色,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乌龟”的“龟”,古汉语的伴随义是长寿,所以有取名“龟年”的,但到近代却产生出“妻子不贞”的意义,感情色彩也起了显著的变化。再如紫色,在汉代以前被认为是间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朱熹《论语集注》曰:“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私居服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孟子》有:“恶紫,恐其乱朱也。”的说法。中国在三千多年前以赤、黄、青、白、黑为五大正色,而认为红、紫乃是间色,包括孔子在内都不喜欢紫色。但是这种观念在汉代以后却发生了变化,汉代的三公九卿分别是“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待遇,再如“取青紫,如拾芥”句中“青紫”即指高官。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掌握一种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运用,还要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由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可能具有不同的隐含意义。对于那些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了解汉语词汇的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就显得非常必要。朱光潜在《谈翻译》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对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首次把文化作为概念提出来,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高级阶段,“充溢着文化氛围”。翻译家傅雷说过:“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征,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谓“外”即语言文字的表层结构,“内”是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如前文所述,词的隐含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而在西方古代理论中似乎不存在对应的概念,李约瑟译为vitalenergies,虽较合中医的解释,仍难尽其意,后来干脆音译成qi。对于同一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隐含义。如汉语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肚鸡肠”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姑娘、女人;rat在美国俚语中可指大学新生;mouse and man 可指众生;as quiet as a mouse 喻文静如鼠。可见,“鼠”在英语的比喻中则显得比较可爱。

再如英国的east wind(东风)是一股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类似于我过的西北风。英国由于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因此,在理解唐德宗的诗“东风变梅柳,万江生春色”时,就要向欧美的学生讲清这种因特定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隐含义的差异。同样,“天有不测风云”中的“风云”一 词,对欧美的学生来说常会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的“风云”的隐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义告诉学生,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留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由于不是母语,所以词语中的隐含义与词典中解释的概念意义往往对不上号,这种现象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显得更加突出。如在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时,如能讲清其典故,对理解其中“鹅毛”一 词将大有帮助。此典出自《路史·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缅伯高送天鹅给唐天子,过沔阳湖,天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来就用“鹅毛”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在汉语古诗文中,颜色词的隐含义则更加突出。如通常我们可以把“青、苍、碧、绿”四色英译为:“blue, grey, bluish green, green.”但在中国古典诗文中,这四个词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它们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青”,不是“blue”而是“black”。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中,汉语词汇和古今词义的变化也很大。有一些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复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是复音词,而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或者虽是复音词,但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如白居易《病起》:“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扬酒旗。”句中“劳动”是“感谢”(thank)之义,如果理解成“labour”就不对了。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可见,词汇的学习及其意义的准确理解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上文所言,词汇意义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于语言意义,对于有些词汇,即使了解了词汇本身的意义或其主要意义,并不能说明就掌握了它真正的涵义,因为词的内涵远比它的理性意义丰富、复杂得多。

就外国留学生而言,大多数的用词差错都来自于目的语和本民族语语汇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词汇的用法、语言形式,而且还要学习词汇的隐含义,它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认识世界。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6

关键词: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文化因素

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使“汉语热”持续不断地升温,这对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事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因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外国人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这其中不仅有语法的,而且很大一部分是来自词汇的。词汇的使用错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汉语词汇中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自小在西方文化浸润中长大的西方人按照他们的思维方式理解和运用汉语词汇,自然会出现错误。本文就来探讨一下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及其教学。

一、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1.词汇的不对等现象

不同文化之间的词汇存在不对等现象,也就是说某些事物或现象在一种语言中以相应的词汇来表达,在另一种语言中却没有相对应的表达形式。比如中国的京剧、五行、风水等,在英文中就没有对应的词来表达。这是因为不同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风俗习惯和文化,体现了民族文化的创造性和独特性。

2.概括范围和方式的不同

不同的民族对事物的看法是不一致的,因此在词义的概括方式和范围上有所不同。比如:汉语亲属称谓中的“伯伯、叔叔、舅舅、姨夫、姑父”在英语中只有一个单词“uncle”和它相对应。这说明汉语对于亲属的划分比英语要细致得多。

3.色彩差异

词汇的意义包括概念意义(也叫理性意义)和附加意义。附加意义包括感情色彩、形象色彩和语体色彩。词汇所蕴含着的文化信息在词的附加色彩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果不了解词的附加色彩,就会导致词语运用不当,给交际造成极大的障碍。比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狗总是作为反面的形象出现的,汉语的词汇中有很多带“狗”字的贬义词,像“狗仗人势、狼心狗肺、狗腿子、狗急跳墙、狗奴才”等。但是在西方文化中,狗是正面的形象,它忠诚、勤奋、通人性。人们比喻工作努力的人往往会说“He works hard like a dog”,但如果有个西方人夸赞中国人工作努力,说你像狗一样勤奋,恐怕就会引起误会。

二、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1.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要遵循的原则

刘询先生曾对对外汉语的文化教学提出过五大原则:一是文化教学要为语言教学服务,也就是说不能把语言课上成文化课;二是文化的教学要有针对性,就是说文化的教学针对的是外国人,是为了解决他们在跨文化交际中遇到的障碍;三是文化要有代表性,就是说教师所传授的文化应该有代表性,是中国社会的主流文化;四是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文化,在讲解中华文化时,要去粗取精,要把传统的文化和中国现在的新文化结合起来;五是要把文化知识转化成交际能力,学习文化知识的最终目的还是为了交际,为了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得体地完成交际。这五点原则虽然是刘询先生针对文化教学提出来的,但我们认为这些原则也适用于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在这五大原则之下,我们提出了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实施文化教学要采取的一些具体的策略。

2.实施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采取的具体策略

(1)挖掘词汇后面蕴藏着的文化因素。教师要大力挖掘词汇后面蕴藏着的文化因素,虽然汉语是我们的母语,但是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对词语的含义总是认为理所当然、天经地义,并没有认真探讨它的来源、它为何这样组织、它后面蕴藏着什么文化因素,有时反而是外国学生提出了这些我们习以为常的问题。所以教师一定要深入挖掘词汇背后的文化因子。

(2)对于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应该有所侧重。汉语词汇非常丰富,其实绝大部分词语背后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印记,但是我们不能每个词语都去讲解它的文化,因此需要教师根据词频统计找出高频词、重点词,进行重点教学。

(3)词汇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方法应该多样性。在对汉语中的词汇进行文化教学时,要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记”的教学方式,采用多种教学方式。一方面,外国学生一般思维都比较活跃,喜欢问问题;另一方面,文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课题,也能激起外国学生的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查资料,和同学合作、探讨、交流词语背后的文化因素。

三、结语

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丰富学生的汉语文化知识,更能帮助外国学生很好地理解汉语文化,记忆词汇。因此,教师要高度重视汉语词汇中的文化教学,挖掘汉语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因素,以提高对外汉语词汇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付兰梅.对外汉语口语课程词汇教学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的导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08(4).

[2]崔永华.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导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7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文化

学习语言的过程是一种文化习得的过程, 要想学好一种语言就要有适当的语言和文化环境。同时语言也是文化的一部分, 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是人们赖以思维的工具。英语语言具有悠久的历史, 其文化背景广泛复杂, 学生在学习英语语言的过程中, 就必须了解与这种语言有密切关系的文化, 熟悉相关的文化知识, 从而保证使用该语言的整体性。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指出:大学英语教学应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 扩大知识面, 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借鉴和吸收外国文化精华, 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和语言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促进语言应用能力的提高。

一、大学英语教学的特点及问题

大学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增强学生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是语言学习的发展阶段, 或是应用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之一就是学生对用英语进行交流的渴望更加热切。但由于受传统教法的影响和在升学考试的压力下, 英语教学比较注重形式及意义的讲解, 而较少涉及文化。偏重语法训练使得学生的语言能力得到一定的强化, 但是实践交际却存在一定的障碍。学生在实际交流中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句子中的每一个单词都是熟悉的, 可就是无法弄懂句子的具体意思;或是话一出口, 就可能词不达意等。究其原因, 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脱离了英语的语言环境, 也就是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以及背景知识的学习。这使得大学英语教学的任务尤其是提升学习者实际应用语言能力的任务更加艰巨。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教学的原则为实用性原则, 语言讲到哪儿文化知识也应诠释到哪儿, 争取做到简洁、明了、实用。学习一种语言的目的在于运用语言进行交流。运用一门语言进行有效的交流, 不仅需要掌握足够的语言知识, 而且需要了解目标语言国家的文化背景。还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一般来说, 在初级阶段, 多教一些普及性的文化知识, 到了中高级阶段, 则要多讲一些专门性的文化知识。而英语作为一种语言, 本身就应该涉及文化的内容, 没有文化教学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所谓文化教学, 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有关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 从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本身具有悠远的历史, 它由只有五、六万单词的古英语, 发展至今天的成熟丰富的现代语言, 其间不仅受时代变迁、科技发展的影响, 同时也深受其征服者及殖民地文化的巨大影响, 所涉及的文化种类更是不胜枚举, 如:爱琴文化、希伯来—犹太文化、古希腊罗马文化、欧洲文化、美洲文化、澳洲文化, 甚至东方文化等等。文化教学有助于避免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文化错误”;文化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摆脱母语的思维习惯, 正确运用英语表达思想;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词义, 提高文化领悟力。同时文化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世界文化意识。

三、加强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渗透

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背景知识的内容非常丰富, 包括英美社会风俗和生活习惯, 英美人的性格特征、价值观念, 英美社会发生的重大历史、政治事件及所涉及的人物、地点, 圣经、希腊罗马神话、词语的文化内涵、篇章思维模式的特点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关于文化知识的渗透。比如, 有人跟你说“Doyouknowhim?HeisaShylock.”你或许会有点奇怪, 他叫Shylock (夏洛克) 就可以了, 为什么还要加一个”a”呢?其实Shylock (夏洛克) 原为莎士比亚喜剧《威尼斯商人》 (TheMerchantofVenice) 中的犹太放高利贷者。他贪婪、嫉妒、仇恨、残酷。对于他, 钱财就是生命, 就是一切。也正是由于他对金钱的贪婪使他丧失了人性, 最终又丧失了金钱和女儿。现在人们通常都把Shylock这个词喻指为“敲诈勒索的放债者, 或冷酷无情的 (商) 人”。同时, 引申出动词“Shylock”, 意思是“放高利贷”。又如, “Do youhaveaworldatlas?”对于atlas一词, 字典里的解释为“地图册”。如果我们在课堂上把atlas一词的来源讲明白, 学生就会很清晰地了解到这个词, 并很容易地记住它。atlas一词, 原本是一个人名, 他是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 (Prometheus) 的兄弟之一, 不幸得罪了宙斯, 被罚顶住西部的天空, 这一幕总是出现在西方地图的封面上, 因此atlas成为地图的代名词。还比如说England, Britain和UnitedKingdom这三个词, 有很多学生都认为这三个词的意思是一样的, 都是指英国。但其实它们所指的地理范围有差别。Britain是由England, Scotland和Wales三个部分构成。由此可知, England只是Britain的一部分。如果想问一个人是不是英国人, 就不能用“Areyoufrom England?”因为英国人也有可能是从Scotland或是Wales来的, 所以可以问”Areyoufrom Britain?”而UnitedKingdom是指在1603年, 英格兰国王詹姆士一世强迫爱尔兰的天主教徒把土地让给了英格兰和苏格兰的新教徒;在1920年, 不列颠政府又把爱尔兰分成南北两部分, 即NorthernIreland和SouthernIreland。后来, SouthernIreland成为共和国, 而NorthernIreland就与GreatBritain合在一起, 称为UnitedKingdom (全称theUnitedKingdom ofGreatBritainand NorthernIreland) 。这样, 我们为了保险起见, 就不能问“AreyouanEnglish?”因为对他/她可能从Northern Ireland来, 我们可以问“Are you from UK?”

四、重视文化差异, 加强文化对比

通过学生母语和目的语的语言结构与文化之间的异同进行对比, 才能使学生获得一种跨文化交际的文化敏感性。对比不仅限于不同语言形式表层的形式对比, 还应该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对比, 不仅要进行语言的对比, 还有非语言的对比等。如不同的颜色在中英两种语言当中表达的意思却是有所不同的。黄色在汉语中有时象征低级趣味、色情庸俗, 而英语中的这类含义却与yellow毫不相关, 反倒是另一个表示颜色的词blue有类似的意思。如blue jokes (下流的玩笑) , bluefilms (黄色电影) 等。那么yellow在英语中是什么含义呢?一方面, yellow可以表示“胆小、卑鄙”, 例如:ayellow dog (卑鄙的人) , Thewomanistooyellow tostand upandfight (这个女人太软弱, 不敢起来斗争) 。另一方面, yellow还有许多特定用法, 例如:YellowPages黄页 (电话号码簿, 用黄纸印刷) , YellowBook黄皮书 (法国等国家的政府报告, 封面通常是黄色的) , Yellowboy金币 (俗称) 等等。这些说法中的yellow都是作为特定事物的特定颜色而出现的。最能体现中西方文化差异之一的动物就是狗 (dog) , 由于文化传统的影响, 中国人认为狗是卑贱的、地位低下的, 所以在汉语中就有“狗腿子、狗眼看人低、狗嘴里吐不出象牙”等令人厌恶的字眼。但西方认为狗是人类的朋友, 那么有关狗的习语也就与汉语中的不同了:loveme, lovemydog (爱屋及乌) , luckydog (幸运儿) , to betopdog (身居要位) , everydoghashisday (凡人皆有得意时) 等。由此可见,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加强英语与汉语语言深处所蕴含的文化特征进行对比, 又要对同源英语的不同文化进行比较;唯有进行文化的对比, 才能发现差异, 加深认识, 使大学生懂得语言使用中的文化因素的差异, 减少由于文化不同所引起的对于语言理解的错误。

总而言之, 如果想要用纯粹的英语与英语为母语的人进行交流, 并在对话中避免各种各样的误解, 就不但要掌握和理解他们的语言, 还必须懂得他们的文化及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大学英语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传授, 而且更应包括文化知识的传播。因此, 文化因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被重视程度也是传统英语教学和现代英语教学的重要区别之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做到语言知识讲到哪里, 文化知识就诠释到哪里。把文化和语言教学两者结合起来, 就不至于使学生认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过于抽象, 不会冲淡或影响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反而会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使他们对课文中的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我们要加强对文化因素的渗透, 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 并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 这样我们的大学英语教学才能变得更加合理化和实用化。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与文化[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7.

[2]李常磊.英美文化博览[M].上海:上海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001.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2.

[4]朱文利.贺筠.英语课中的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J].高等教育研究, 2005, 21 (3) :65.

口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研究 篇8

关键词:文化,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语言与文化

一直以来,中国学生在英语学习上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小学到大学,甚至到研究生,英语作为一门必修课程,成为了摆在学生面前的一道过不去的坎儿。“哑巴英语”“聋子英语”现象随处可见。词汇量小,基础知识掌握不牢靠,缺乏语言使用环境被公认为是造成此类现象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加大词汇量的补充和巩固语法知识的同时,强调师生互动的交际法教学被引入到课堂中来。然而,在实际的口语教学中,学生“不能说”“不会说”的问题还是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对语音的过分纠正、对简单句型的单一重复使得口语教学一直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流。即使是对简单话题的讨论,学生往往也表现得不尽如人意。要么东拉西扯偏离主题,要么言语混乱不知所云,有的甚至都不知从何说起。无话可说必然导致交际的中止;答非所问也必然造成交际的失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是语言知识输入不够,而是文化知识输入过少。

美国语言学家Lado曾说:“一种语言既是一种文化的一部分,又是该文化其他组成部分的主要表现手段,影响到双方的文化传统。”语言和文化彼此交织在一起,密不可分。一个民族的语言,反映了本民族特有的社会习俗、政治、经济、历史,地理等文化特征。语言蕴含着文化,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制约着语言,同时又丰富了语言。语言中的文化信息使语言显得生动形象,如like a cat on a hot tin roof,透过言我们很容易联想到站在被太阳烤热了的铁皮房顶上的猫是多么地慌乱和焦躁。另外,英语中大量的外来词汇,如tsunami,kowtow,taekwondo,boulevard等也充分显示了英语文化的多样性

大学教育的本质就是对文化的启蒙、传承和创新。[1]外语教学由于“其课程性质具有基础性、学科交叉性和文化多样性、跨文化性等特点,更具有独特的文化功能”。[2]H.D.Brown曾写道:“作为一套固有的行为和认知模式,文化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变得异常重要……对第二语言的学习……也是对一种第二文化的学习。”但传统观念认为基础课程和泛读课程是文化输入的主要途径,但实际上口语课程才是学生获得文化知识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人类口传相授的文化传递方式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历史。在一些没有文字的种族部落中,这是唯一继承和保存他们民族历史文化的手段。因此,相比其他课程来说,在文化知识的传授方面,口语课程有着更为明显的优势。其所传递的信息量更大,速度更快;内容更丰富,也更直观。

二、文化对口语教学的意义

1. 避免交际失误

交际失误分为语法失误和语用失误。语法失误是交际者在使用语言时违反了一定的语法规则而导致的。语用失误则是交际双方不能理解彼此所说话的意义。足够的语言输入能避免语法失误,但足够的文化输入才能避免语用失误。当前我国高校的许多大学生虽然已取得了大学英语四、六级证书,有些学生口语也算流利,能正确的使用语法、词汇,但和外国人交流时却困难重重,有时还闹出了不少笑话。这方面的例子不胜枚举,特别是在点餐的时候。

例如:———How would you like your coffee?

———I like it very much.

这里是问“你想要什么样的咖啡?”而不是“你有多喜欢咖啡?”学生因为不了解西方的餐饮用语,误把like一词翻译成了喜欢。其实“How would you like...”这样的用语在西方的日常生活里很常见,如:“How would you like your tea/eggs/steak...?”那是否学生在掌握了这一句式后就能避免闹笑话了吗?恐怕不一定。就拿“咖啡”来说,它是西方文化的代表,西方人对咖啡的熟悉程度就像中国人对茶一样。虽然现在中国的各大城市到处都能看到咖啡馆,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特别是年轻人也开始喜欢喝咖啡,但真正知道“摩卡”“拿铁”“卡布奇诺”的区别的人又有几个呢?就算说到我们所熟悉的茶,学生也一样会因为西方不同的茶文化而导致交际的失败。因此,不了解咖啡文化、西方的茶文化、鸡蛋/牛排的做法等,学生永远也不可能真正地做出正确的回答。所以,成功的跨文化语言交际行为是建立在正确理解不同的文化观念和文化习俗的基础上的。

2. 增强交际能力

无话可说是学生口语面临的最大的一个难题,也是口语组织教学失败的重要原因。一个精心准备的话题被学生寥寥几句就完成了,像是在回答一个简答题或“对/错”问题一样。因此,教师总责怪学生“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自己的见解,不能深入地进行探讨。”思想是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一定的知识文化积累,哪儿来的思想可言。中国学生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一直被填鸭式地灌输各种专业知识,而忽略了文化知识的输入。英语口语交际,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没有文化的输入就没有思想的输出。但在社会经济全球化趋势下的今天,在西方文化的强势入侵和商家、媒体大肆地渲染下,中国学生不仅对西方文化一知半解,对母语文化也知之甚少,有的甚至丢弃了。例如,在讲到西方传统节日万圣节时,笔者要求学生也讲讲中国相似的传统节日中元节,得到的答案却是“不了解,没过过”。母语文化的缺失,导致学生本就不多的文化沉淀更加稀少,可谈论的话题面也就狭窄。因此,在强调西方文化输入的同时,也应该重视母语文化,只有对本国文化和外国文化都了解和熟悉,才能进一步提高和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3. 帮助语言学习

越细致地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一些生活细节,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种语言。[3]传统的语言知识的学习只能帮助学生写出语法正确的句子,而且记忆起来乏味枯燥。文化知识的导入带来具体的语境,使得语言生动形象。像中国的成语故事一样,英语里也有许多从神话故事或圣经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习语,如“doubting Thomas”“the writing/finger on the wall”“Achilles’heels”等。透过文字,我们仿佛看到那个质疑耶稣复活事实的Thomas,出现在古巴比伦国王面前写下不吉预言的神秘手指以及在特洛伊战争中那个战无不胜最后却死于自己脚后跟的伟大英雄。这些生动的文化故事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还能加深学生对该习语的印象,而且故事本身所有带有的具体语境还能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该习语。在口语教学中加大文化的输入,使得学生有话可说,愿意去说。在文化语境的帮助下,正确、地道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

4. 提高人文素养

我国著名思想家胡适曾经说过:“我们学习西洋文字,不单是要认识几个洋字,会说几句洋话,我们的目的在于输入西洋的学术思想……把‘思想’和‘文字’并教。”教育的目的不单单是教会学生专业知识和生存的技巧,更在于对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的培养。在世界文化的全球性、多样性发展的今天,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外语教学由于其所具有的学科特殊性,在学生的人文素养的培养方面一直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外语教学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更是对人们思维方式的拓展、价值观念的种族和人格结构重塑的过程。”[4]以语言为桥梁,让学生“尊重和了解世界文化的多元性、树立平等、多元的文化价值观”,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碰撞的过程中,对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和彰显本国文化,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意识”[1],实现母语文化的创新性输出,最终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三、加强口语教学中的文化教育

1. 充分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

在信息化社会的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化信息技术促进了教学手段科技化和教学方式现代化的发展。各种多媒体素材、教学课件、网络课程等多媒体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了以传统的以文献资源为基础的教学资源。浩如烟海的网络资源增加了学生英语学习的选择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同时过多的信息也给学生在资源的选取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师应该正确地引导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选取一些积极正向的,富有文化内涵的资料而非单一的语言知识,让学生通过语言了解文化,在文化里学习语言。

2. 善于利用第二课堂,开展多种课外文化活动

课堂不是获取文化知识的唯一地方,相反,学生在短短45分钟的课堂上获得的知识非常有限,能掌握的就更少。由于心理因素、情感因素、教学模式等各类主客观原因,学生在课堂上往往较为拘谨,参与度不高、学习效率也低。因此,在业余时间内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的第二课堂就显得极为必要。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课外文化活动,如举办圣经故事大赛、英美文化知识竞赛、英美文化讲座等,让学生自行去寻找关于英美文化的知识;通过中国成语典故大赛,用英语讲中国文化等活动,使学生重拾母语文化,重拾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角色扮演,创造模拟场景,如模拟小镇,每个学生都是镇上的居民,进行着如购物、订餐、买票、旅游观光、搭车等等日常活动,既让学生体验到真实的交际环境,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第二课堂的开设让学生在较为自由的环境中运用语言,使他们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在巩固和掌握所学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文化学习意识。

四、结语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渗透到语言教学的各个方面。在口语教学中,更应该重视西方文化的输入和母语文化的创新性输出,利用文化的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文化的知识性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所学的语言知识;利用文化的多元性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利用文化的教育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韩海燕,郭姗姗.高校外语教学文化育人功能研究[J].外国语文,2011(10).

[2]韩海燕.“文化校园”视角下的英语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09(2).

[3]王颖.大学英语口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教育探索,2007(5).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9

商务英语是各高校经贸类专业的学生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商务英语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它的“实用性”。学生毕业后进入工作领域, 在使用商务英语时, 常常面临各种复杂的情况, 仅仅掌握了基本意义的表达, 简单的思想交流是远远不构的。我们的目的不再仅仅是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我们要培养的是能够进行跨越文化障碍, 得体地进行中外交流, 能使中国文化为世界所了解的人才。文化因素是英语学习中必须面对的重要因素。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这里的“情境”包含了语言使用的语境。语言总是对应着一定的语境体系。概括地讲, 语境可以分为文化语境和情景语境。文化语境是整个语言系统的语境, 决定整个语言系统中的意义系统。情景语境是具体的语言运用的语境, 是文化语境的具体体现。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 2005:133) 。我们在教学中也很强调对语境的关注。但一般情况下只是强调语篇的情景语境, 对文化语境的考虑还是很不够的。比如, 现在多把“五羊牌自行车”译为“Five Rams”, 在国外的销售效果并不好。 因为 ram 一词在英语中指未阉割的公羊, 也含有“撞击、猛撞、压迫”等意义, 他常常给人以“横冲直撞”的联想。 这样的自行车自然不会有好的销路了。

韩礼德对文化语境的定义为:给予语篇其价值, 并限定其解释的机构或者意识形态背景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 2005:69) 。克莱姆士在此基础上给出的解释为:在话语事件中参与者所共有的有关社会机构和思想认识方面的知识。学习商务英语的过程中, 如果学习者没有本族语讲话者所记忆的东西和知识, 经常意识不到话语中的文化内涵, 会导致商务活动的失败。这个问题的解决有赖于学习者在教师的引导下, 引入文化语境因素, 增加双文化背景知识。

二、文化语境因素在商务英语中的主要体现

汉语和英语是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 也对应着不同的语境体系。母语的文化因素对学习英语有着干扰作用。在使用语言时, 只有当我们把自己融入目的语的文化之中, 才能在位移的环境中, 正确解读语篇, 还原其原来的功能和表达的意义。我们在接触和运用商务英语过程中主要会遇到两大类文化差异现象:一是汉语中没有, 而英语中特有的信息。二是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 而蕴涵着不同文化内涵的语言信息。

(一) 汉语中没有, 而英语中特有的信息。

1.价值观差异所产生的特有信息, 或应特别注意的信息。例如, 在英语国家, 人们强调个人独立的人格和价值, 强调个人的价值、个人的成就在称呼语中一般不需考虑彼此间的辈分、职务、头衔等关系。一般直呼其名, 前面也无需加上Mr. , Miss, Ms.。我们在商务活动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语:“I′m the manager of this project. My name is Ken Johnson, call me Ken.” 还有, 在英语国家, 尤其在美国人的价值体系中, 耐心并不很重要。他们认为时间是一项珍贵商品。许多美国人可以说是“脾气急躁”的。如果他们感到时间在悄悄流失而一无所得时 (这里的“所得”是就快乐、工作价值或休息而言) , 他们便开始说话激动, 坐卧不宁。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同时间有联系的词:时间可以安排 (arrange) 、节省 (spare) 、浪费 (waste) 、侵占 (occupy) 、消磨 (kill) 和节减 (save) 等。

对个人人格独立和隐私的尊重在英美文化中也是非常重要的。出于对对方的关心, 我们可能会说一些象“天气很冷, 你要多穿衣服, 注意保暖”之类的话, 然而在英美国家, 人们会觉得你蔑视他们自己的判断力和生活能力。一些涉及隐私的问题在同关系不密切的人谈话时要避免。如:“你去哪?” “你干什么呢?” “你结婚了吗?”“你每月挣多少钱?”等等。这些问话在我们的文化中看来是表示对对方的关心。而如果在和英语和英美人对话中, 没有考虑文化语境, 把自己的价值观带入其中, 会影响商务活动的顺利进行。

2.英美特有的商务环境信息。例如:“A little further down the road rises another familiar emblem of mega-retailing--Toys ‘R’ Us, with its famous reversed R. For the British consumer, these landmarks serve as handy beacons for wildly popular shopping destinations. But for the Bristish retailer, they have become all-too-visible symbols of its recurring nightmare.” 这里 “ Toys ‘R’Us”是美国最大的玩具零售商“玩具翻斗城”, 它代表的是超大、低价的玩具销售场所, 对于消费者和零售商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 它给消费者带来的是便利, 而给零售商带来的是忧虑。因此, 了解了西方特有的商务信息, 对这样的商务英语表述就很容易理解了。

3.宗教和神话故事是英语中的文化要素之一, 是文化中处于深层次的东西。例如: “The company has its Achilles‘heel--lack of capital. Achilles’heel”直译是“阿基里斯的脚踵”, 是个在欧洲广泛流行的国际性成语。它源自荷马史诗Iliad中的希腊神话故事。阿基里斯婴儿时期, 母亲想使儿子健壮永生, 把他放在火里锻炼, 又捏着他的脚踵倒浸在冥河 (Styx) 圣水里浸泡。只有脚踵部位被母亲的手捏住, 没有沾到冥河圣水, 是他的唯一要害, 在特洛伊战争中, 阿基里斯骁勇无敌, 所向披靡, 而特洛伊的任何武器都无法伤害他的身躯。后来, 太阳神阿波罗 (Apollo) 把阿基里斯的弱点告诉了特洛伊王子帕里斯, 阿基里斯终于被帕里斯诱到城门口, 用暗箭射中他的脚踵, 负伤而死。因此, Achilles′heel 通常指一个人的致命弱点。

4.独特的社会制度或经济活动方式形成的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例如:under federal law, Medigap policies are policies that are specifically designed to complement your Medicare benefits.这里 Medigap policies 可译为“补充性医疗计划”, 是美国的一种私人健康保险计划, 为的是承保未列入政府保健计划中的医疗支付款项。汉语读者对此是比较陌生的。又如:The loneliness industry is a new program set up in the U.S.在这里, loneliness industry 并非一种“孤独的产业”, 它指的是美国政府为孤寡老人建立的一种社会福利事业。

5.新型商务活动产生的新概念。例如:This conference package is especially prepared for your convenience. 这里的conference package 指酒店为承办机构会议所准备的“会议专案”, 这一事物是随着商务活动的发展出现的新概念。

(二) 蕴涵着不对等文化内涵的语言信息。

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 某些字面对等的英汉词汇会被赋予不同的语义, 而有时同一概念却表现为不同的字面意义。

1.汉语中是吉祥美好的词语, 而在英语中具有不详涵义的词语。

比如蝙蝠在中国文化中与“福”谐音, 有些商品会用“蝙蝠”来命名, 如“红蝙蝠”导航仪, “蝙蝠”牌防盗器。然而在英语文化中, 蝙蝠被思维疯狂而且眼瞎的吸血动物。如“as blind as a bat”, “to have bats in one′s belfry” (头脑古怪的) , 又如蓝色在英语国家有忧郁的涵义, “Blue Bky”在英语中意思是“没有价值”。因此我们所喜爱的“蓝天”品牌在译成英语时, 一定要谨慎, 不能直接翻译。

2.英语中有着美好意味, 而在汉语中则有着贬义的用词。

如在英语语言中, 狗是人类的伙伴、朋友, 因此对“狗”这个词赋予了很多美好的意味“a 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an old dog”指上了年纪但很有经验的人。而狗在汉语语境下, 却具有对人格进行贬损的涵义, 如:“走狗”、“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等。有了对英语文化的深层认识, 在商务交流活动中, 我们就会感到更加顺畅自然。

3. 英汉语言中同一个指称对象可能由字面意义不同的词语表现。

比如, 英语中的“black tea”就是我们所说的红茶。又如“嫉妒”的意思在英语中可以表述为“green with envy”, 而汉语却使用“得了红眼病”。

三、培养文化语境掌控能力的途径

学习者文化语境掌控能力的强化是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在学习商务英语的整个过程中都蕴涵了这方面的训练。

(一) 文化语境理论的学习。

学习一些基本的文化语境理论知识。文化语境知识的学习不是外语学习者的目的, 而是学习语言的手段。学习者需要了解语境包括哪些范畴。普遍来说, 大部分学习者只参照语篇的情景语境, 但学生要意识到情景语境、文化语境和语篇因素要共同组成一个从语篇到语境的循环圈, 才能完成交际事件中的交流意义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 2005:133) 。语境理论的学习会使学习者更有意识地学习目的语的思维模式、意义模式以及语言表达习惯。

(二) 文化语境意识的培养。

1.与语言习得一起完成文化习得。

萨丕尔的文化语言观从文化的角度关照语言, 把语言系统视为文化大系统的要素之一, 而不是把语言视为独立于文化系统之外的纯形式的语符系统。 克莱姆世提出了文化中心码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习惯和行为规范, 还包括“意义阵地”:主要的价值系统, 惯常的思维模式、对人类性质和人类社会的某些流行的假设等。 (张德禄、苗兴伟、李学宁, 2005:134) 。不言而喻, 文化语言观和文化中心码的概念都强调语言学习者把自己作为参与者主动参与到语境中进行学习。由于宗教、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的不同, 英语中有一些特有的, 而汉语文化中空缺的词汇。通过背景知识的学习我们会对语言的掌握更加得心应手。 例如:“Woopie”一词是美国广告界对“well-off older people”的称呼, 是模仿“hippie”和“yuppie”杜撰出来的。汉语中还没有确定的译名, 故而只能通过释义的方式来表达, 但是只要了解了文化语境知识, 我们就会在商务英语的运用方面得心应手。

2.对比学习和文化批评。

文化和语境因素的学习并不是要把学习者在思维和习惯上变成外国人。我们的目的是通过提升学习者的思维方式, 丰富他们的意义交流系统而提高跨文化的交流能力, 自如的选择在什么情况下用外国人的方式进行交流, 什么时候用本族语的交际方式进行交际。对比学习和文化批评是学习中的重要手段, 把英语文化、语境、意义和功能和汉语文化、语境、意义和功能进行有意识的对比, 找出共同点和差别, 对于一些与本国文化相抵触的外国行为方式和语言的运用, 要进行甄别后决定取舍。比如, 在同外国人交流时, 提到自己父母亲及长辈, 不必向外国人那样随便, 直呼其名。我们可以保留本族语的习惯。在遇到意义空缺的情况下, 需要进行必要的补充。在遇到文化误解的情况下需要进行适当的解释。

摘要:本文分析了文化语境因素在商务英语中的主要体现形式:价值观差异所产生的特有信息, 英美特有的商务环境信息, 西方宗教文化影响下的特有信息, 独特的社会制度或经济活动方式形成的特有的语言表达形式以及英汉两种语言中形式对等情况下所蕴涵的具有很大文化内涵差异的现象。本文还探讨了商务英语中文化语境掌控能力的培养途径:作为知识的文化语境理论学习和语言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文化语境,语境体系,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2].王逢鑫.英汉比较语义学[M].北京:外文出版社, 2001

[3].潘虹.商务英语英汉翻译教程[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 2004

[4].邹为诚.论英语称赞语的交际模式[J].外国语, 1990, 1

[5].王得杏.跨文化交际的语用问题[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0, 4

英语语言测试中的文化因素初探 篇10

语言测试是语言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二者紧密联系。语言测试有利于教师教学质量的提高, 也是学生语言习得的有效监督手段。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外语教学的重要转变, 语言测试相应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具体包括语言测试的方法、内容和类型。

语言测试中的文化因素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观点认为, 语言测试应该排除文化因素, 因为这样会带来文化偏见, 导致测试的信度不高。文化偏见指与文化背景有关的问题答案, 那么英语语言测试中是否应该包含文化因素呢?如果是, 该如何科学设置语言测试呢?

二、对文化因素测试的必要性

印度裔美籍语言学家凯齐卢 (Kachru) 教授在研究世界英语理论的基础上, 于1985年提出了著名的“三个英语同心圆 (three concentric circles of English) ”理论, 即内圈、外圈和扩大圈。以传统英语为基础的国家归在内圈, 在这个圆中, 绝大多数人都是白种人;而外圈则包括和英国或是有很深的历史渊源, 或是把英语作为本国的官方语言的国家;扩大圈则包括中国这样的国家, 英语不是本族语, 作为一门外语使用, 社会基本上不提供英语环境,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交际。自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 中国的教学方法受前苏联的影响较大。许多教师采用语法翻译法教授英语 (蒋景阳, 2006) 。也就是说, 教学的重点在于语言知识。英语测试集中在词汇、句子结构、语法规则和翻译上, 而文化因素完全没有涉及。

然而, 语言和文化并非两个独立的个体。文化和语言紧密相连。一方面, 每一种语言都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包括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价值感、美感和最重要的语言。另一方面,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即文化中包含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主要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因此, 它能够服务和反映文化需求。克莱尔·克拉姆契 (Kramsch) (1993) 认为:“文化是语言习得和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语言的特征, 始终存在于语言深层中, 除非语言学习者确实展现明显的来之不易的交际和感知世界的能力局限性, 从语言学习者第一天学习起, 就时刻准备在学习者期望获取时释放出来。”但是, 如果语言被视为社会实践的能力, 文化就成为语言教学的核心。由于文化与语言有如此密切的关系, 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文化的传授就显得十分必要。我们不仅要传授语言知识和培养学习者运用语言的能力, 而且要加强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因此, 从文化和语言教学之间的密切关系可以看出, 语言测试中文化的测试是十分必要的。

另一方面, 语言教学测试的反拨作用证明了测试文化的必要性。语言测试对个人、教育系统和社会大众的反拨作用已经被广泛讨论, 这是因为:首先, 如果在测试之前对文化因素进行测试, 考生就会为它做准备。测试结束后, 他们将得到一定的反馈, 而反馈使他们重新思考所学的文化因素。其次, 大多数教师是“为测试而教学”, 如果文化因素是测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那么他们肯定会在教学计划中添加这些知识点, 并把它付诸教学。

三、英语测试中进行文化因素测试的方法

在测试中反映文化因素的是话题知识。不同语言使用者的话题知识总是在语言使用中表现出来的, 它涉及复杂和多重相互作用, 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各种语言使用者的个性差别, 另一方面这些个性差别与语言使用或测试环境的差别之间。如果语言测试任务是真实、互动的, 并征求语言运用的实例, 那么受试者的话题知识将成为他们的测试表现中的一个影响因素。在一个特定的测试中有三个基本选项用于定义要被测试的话题知识的构建: (1) 定义的结构仅在语言能力方面, 从结构的定义中排除话题知识。 (2) 结构的定义中包括话题知识和语言能力。 (3) 定义话题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分别作为独立的结构 (Bachman, 2003) 。

如果话题知识被测试, 最好的测试方法就是把语言和文化作为一个整体。将要测试的话题知识置于语言的测试中。测试重点放在相对广泛多样的话题知识, 而不是相对均匀的话题上。

详细地说, 可能被测试的话题知识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层级:文字、文本和语用方面。

文字层次的重点应放在没有等效词的方面, 学生总是在这部分犯更多的错误。可以以客观题形式进行测试, 如单词测试或阅读理解。对文本的测试, 因为不同的思维方式, 文本的衔接与连贯方式及段落发展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 在测试中, 我们可以使用完形填空测试这些差异, 或者采用阅读或写作的方式。语用方面的测试大多可以在口试中展现。实践中, 我们可以使用多种方法, 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测试语用能力也能帮助完成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目标 (陈俊森, 2007) 。

四、文化因素测试的实际应用

如今在中国, 针对不同的受试者有多种类型的英语测试。话题知识或文化知识在测试中以明确或含蓄的方式得以体现。采取明确方式测试的例如英语专业八级考试。自2004年, 考试中已添加基础知识的测试。此部分大多是相关的英语文化知识。在2006年英语专业八级测试中基础知识部分的十题中的四题是和西方国家的历史、地理和政治相关的, 三题是文学知识考查, 两题是关于语言学基础的。测试采用的形式是多项选择。相较其他大型测试, 这种测试还没有被付诸实践。因为这种测试形式不够好, 它分离文化和语言, 教学的反拨弊大于利, 如需要做的只是背诵一些文化知识, 考试结束后大部分知识会被遗忘。

文化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划分成不同的深度, 其中两种划分是最流行的。第一种, “文明”与“文化”。文明, 指在社会历史文化的意义上定义为一个社会的物质和精神的社会产物和贡献。文化是指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 即人类的基本的生活方式, 如他们的语言、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等。我们要特别注意语言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渗透。第二种, 文化被分为表层文化、中层文化和深层文化。表层文化主要是指那些有形的东西或物质产品, 如衣服、音乐、建筑等;中层文化指规则文化, 包括习俗、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等;深层文化则指思想文化, 包括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因此, 测试文化知识只是对表层文化的测试, 可以更深入。教学和测试文化因素的目的是帮助语言习得,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相互理解和跨文化交际。因此, 测试应注意整合文化和语言。

五、结语

在对英语测试中文化因素的测试的必要性、理论方法和实际应用进行分析后, 我们已经形成一个关于英语测试中的文化因素问题的相对清晰的画面。

虽然文化因素的测试不是新东西, 但关于这个问题仍有一些争论。在真正的测试实践中, 将文化融入语言不那么容易, 这部分有待进一步研究。

摘要:文化因素或话题知识在英语测试中至关重要, 但是对其作用的评价仍然存在争议。为了探究文化因素在英语测试中的作用, 文章从英语测试中文化因素的必要性、文化因素测试的方法及如何对其进行测试三方面进行系统的阐述。

关键词:文化因素,英语语言测试,必要性,理论方法,实际应用

参考文献

[1]Kramsch, C.Context and Culture in Language Teach-ing.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8, 1993.

[2]Lyle F.Bachman Adrian S.Palmer, Language Testing inPractic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9.

[3]陈俊森, 樊葳葳, 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浅谈广告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篇11

【关键词】广告 英语 翻译 文化因素

经济全球化是趋势、是方向,任何国家都不能在此趋势之外发展。要想更好地推销本国产品,使其在国外市场占领一席之地,广告是最为普遍的策略。然而如何进行广告宣传,如何引起消费国文化上的共鸣,对很多国家是很大的难题。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剖析了广告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翻译对策。

一、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

要想让国外市场推销本国的产品,将更多关键、有利信息传播开来,广告是不可避免的。然则,广告的传播,并非单纯的信息的传播,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理念、价值的传播。在广告翻译的过程中,翻译者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目标国的文化加以了解,辨识他我两国的文化差异,在此基础上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而要采取相应的策略,我们就要先了解广告翻译中的文化因素,具体如下:

1.历史风俗。各国之间历史风俗不尽相同,即便是描述的是同一事物,在不同的历史、风俗环境下,意义也有很大的差别。广告翻译不能忽视一国的文化背景,只有掌握了一国的文化机理,逐步调整广告语的内涵,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2.价值心理。在价值观念上,中西方的差异也是较为明显的,比如我国信奉的是集体主义,而西方则信奉个体主义;中国人消费的主观性不强,乐于随大流,则西方则注重个人的体验,对独立、平等十分看重。为此,在广告宣传中,就要考虑到价值、心理上存在的差异。

3.思维模式。思维模式差别在不同国家民众之间体现得较为明显,中国人的思维是典型的环形思维,权威思想的影响比较深;而西方则是明显的线性思维,客观事实是其比较看重的,逻辑分析是其乐于采取的手段。在我国的广告中,经常会出现权威认证、国家级评选等词汇,这些都体现出浓厚的权威思想。而西方模式则往往通过实验、数据、效果等客观事实来说明问题。

二、广告英语翻译的对策

如上的文化因素,在广告翻译中是必须要考虑到的,只有考虑到这些因素,才能确保翻译的准确、到位。具体来说,在实际的广告英语翻译中,可以采取如下对策:

1.音译法。在商品名称翻译过程中,这种方法是较为常用的,这主要是因为翻译者难以找到合适的词汇来进行翻译,故而采取音译法。音译法以发音来翻译,要求翻译前后的二者在发音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并且要尽量选择优美的音译方式,要尽量与当地的文化、心理要素相符合。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BMW在向我国做广告的时候,利用了首尾两个字母的音译“宝马”,使人们能够很好地将BMW与宝马联系起来。目前宝马品牌可谓是家喻户晓,成为著名品牌,这和其音译翻译策略不无关系。

2.意译法。一些广告语在翻译的时候,存在很大的跨文化障碍,为此,在翻译的时候难以实现结构的完全对称。在这样的情况下,翻译者大多会采取意译法,不拘泥于形式、结构,而利用新的形式、结构来表现源语言要表达的含义。此外,我们还需要看到,这种方法比生硬地翻译更为形象,且富有感染力,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接受。语言特点、文化风俗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使得不同国家的消费者对同样的事物定义、了解、感知也不尽相同,为此,就要求翻译者能够利用意译法来生动地表现源语言索要表现的内容。诸如rejoice是飘柔的英文商标,但是如果直译的话,它是高兴的意思。但是在我国它却被翻译为飘柔,其产品特点更好地容纳进翻译语中,使得消费者对其有了更为深刻地了解。

3.增补译。在实际的广告翻译中,这种翻译法也是较为常用的。具体来说,其主要体现为两种情况:其一,挖掘、扩充,通过对源语言的深层次把握,将源语言的内涵全面挖掘出来,并对其进行扩充。其二,表达习惯翻译。各国的语言特点不同,在翻译的时候,翻译者往往会考虑到中文的特点,利用一些俗语、成语等将源语言表现出来。诸如诺基亚的广告语“Connecting people”,被翻译过来就是“科技以人为本”。

4.仿译法。这种方法仿的目标是目标语,常见的就是利用目标语的结构、框架、俗语等。通过这种方法进行翻译,能够更好地抓住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对产品国外市场的拓展有很大的帮助。一般来说,这样的翻译方法都会使译文更为精致,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同度,渲染力也会大大增强。

广告英语翻译过程中,文化因素的影响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应该加强认识的。历史风俗、价值心理、思维模式等都影响到人们对广告的理解,只有在把握这些内容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对策,才能取得翻译效果。本文分析了广告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因素,提出了广告英语翻译的对策,希望对广告英语翻译和国际贸易的发展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林月俏.文化差异对广告英语翻译的影响[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4(04).

[2]徐俊健.广告英语翻译探索[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06).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篇12

一、高职英语翻译教学的现状

针对当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缺失文化教学的现象。一些英语教师认为英语翻译教学就是英语教学的一个小的部分,属于一种语言教学,与此同时,高职院校主要是以就业为导向,因此高职英语翻译教学就被决定和文化教学之间出现脱离的情况,比例也逐渐开始严重失调。翻译结合了语言和文化,不能单纯是对语言进行学习和运用,可以将不同国家中的文化信息进行全面的反映,将各种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以及风俗习惯进行充分的展现。高职英语翻译教学需要充分理解本学校的指导方针,融合翻译教学和文化教学。

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交际能力,并不是主要为了各种证书,英语教学主要是由听、说、读、写、译五个部分组成,而译是其他四个部分的基础,英语具备一定的文化因素,并不是只是单纯的进行翻译。我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是存在一定的差异的,在实际翻译过程中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翻译的主要类型分别是英译汉和汉译英。在这个过程中,文化因素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每个词汇的精准度需要全面的考虑,英语文化因素也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只有通过这种方法,才会让学生真正的掌握英语知识,在和外国人交流的时候,也会真正的明确他们的真实意图,这就说明在英语翻译当中文化的重要性。

二、英汉语言文化当中的差异

1.英汉语言词汇当中的差异。在东西方的文化背景是不同的,因此英汉语言词汇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种特殊的词汇在特定的文化当中,具体的含义在另外一种语言当中会具备不同的内涵。例如狗在中国中的含义大多数代表不好的含义,甚至还有骂人都含义,例如“狗腿子”,但是dog这个词在西方的文化当中是忠诚的含义,例如“lucky dog”。这就说明在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存在随着词汇含义方面的差异。

2.词汇文化意义方面的缺失。在源语言当中,一些词汇进行翻译之后,虽然这些词汇是概念意思是一致的,但是源语言的意义还是会出现部分缺失的情况。例如我国的成语“胸有成竹”,如果按照字面意义上经翻译,那么英语就是“He has mature bamboo in his breast.”利用这种翻译方式,胸有成竹的隐含寓意没有翻译出来。在翻译类似成语的时候,首先需要翻译比喻意义的目标,在外国文化当中,并没有和中国成与一样的说法,很容易误导他人。这就可以说明不同的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影响下,会出现不同的文化内涵,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将其中文化信息充分的进行了解。

3.语言结构和内容方面的文化差异。汉语和英语在历史文化背景方面存在很大的不同,在结构和内容方面这两种语言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历史文化也非常丰富,我国在语言表达方面,总是利用定语和状语修饰目标词语,但是英语的表达方式和我国是截然相反的,在表述的过程中,总是直接将主要的意思进行表达,后边再进行补充和说明。例如:听到这个好消息,我很高兴。这句话用英语说:“I was happy when I heard the good news.”翻译成汉语就是“我很高兴,听到这个好消息的时候。”这样一来,就会显得十分别扭,也不流畅,和我国汉语的逻辑顺服极不相符。这就说明在翻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语言结构的差异性给予高度的重视。

三、高职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因素导入的措施

1.增强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因素观念。当前高职院校当中很多英语教学是缺乏文化意识,在翻译教学过程中,对于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没有给予关注,因此教师也忽视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也无法建构学生的翻译文化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居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引导。高职英语教师需要提高自身的文化意识,这样才会更好的对学生形成指导,在翻译教学中有效的融入文化因素。除此以外学生没有充分的了解翻译,学生普遍认为翻译就是转化两种语言,更深层次的文化因素学生无法理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调整,在英语翻译课程教学中需要有效的融入文化因素,让学生对语言的历史文化背景的重要性进行充分的理解,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才能有效的运用文化因素。

2.构建学生的文化思维。语言决定着思维,因此思维方式会改变语言的表达方式。这就需要教师适当的将高职英语翻译的实际教学模式进行调整,引导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对英语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查阅,在课堂上大家一起进行讨论,教师再全面的总结和比较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文化背景,这样可以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文化思维,奠定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找到学习英语翻译的兴趣点,逐渐开始进行自主学习,将文化现象进一步的进行体会。

3.加强中英文化背景的阅读拓展。高职英语教材内容,很少有针对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教师也没有加大力度介绍中英文化的背景知识。高职学生很少去接触中英文化背景,这方面的内容比较少,学生自身就缺乏阅读意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非常少,尤其是英文材料的课外阅读就更少了,学生的知识面普遍比较狭窄,中英文化素质涉及的很少,在翻译的过程中有很多的障碍。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将高职英语教材进行改革,需要对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于文化教学的比例需要不断加大,除此之外,学生需要加大阅读量,要多多涉及跨文化的相关内容,让学生有效的理解有关汉语和英语的文化差异,借助英文读物的阅读,也可以多去接触英语电影,使学生的跨文化素养不断得到提高。

4.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化因素的导入。高职学生的听说能力主要由日常交际和业务交际两种类型组成,在这两方面当中,学生普遍都会出现语用错位,主要是因为在言语交际过程中,语言形式会受到时间和地点等各个方面的影响,还会受到文化语境的限制。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内容就是语境,因此教师需要设定出具体的语境,采取有效的训练方法,将文化因素进行导入。

在英语翻译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的采用图片和教学录像以及影视作品,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可以给学生展示有关国家的图片,让学生直观的感受文化知识,对于外国的地理状况和风土人情有一个基本的了解。除此以外可以利用教学录像带,或者给学生播放电影,让学生更多的去关注外国的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例如人们的穿衣和设计、活动以及社交礼仪等等各个方面。让学生通过观察,去体验外国的文化。将民族文化差异当中的偏见进行排除,学会尊重其它民族的文化,可以在语言和情感上进行沟通,利用多媒体手段,在高职英语翻译当中进行有效的运用,文化因素的导入效率可以得到有效的提高,让学生深入到不同文化的语言现象。

四、结束语

在高职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进行翻译,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文化因素,如果对文化差异的相关问题没有给予重视,那么思维习惯就会产生差异性,实际翻译的准确性也会变得不理想。在英语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英语翻译才会良好的进行下去,学生对于语句当中的英语文化背景才会深入的了解,因此高职英语翻译教学要重视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有效的体验文化因素,将翻译当中的障碍进行扫除,使学生的英语翻译水平不断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董盈溪.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看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2:221-223.

[2]曾右美.浅析影响高职院校公共英语翻译教学质量的矛盾因素[J].海外英语,2012,14:82+89.

[3]张淑霞,李永宁.基于旅游文化传播的高职《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以温州为例[J].前沿,2014,Z1:161-163.

[4]张登峰.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文化因素的重要性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1:222-224.

[5]沈琳琳.文化传播语境下高职英语外译教学原则分析——以服饰文化翻译为例[J].职教论坛,2015,35:70-73.

[6]肖立青.商务英语翻译教学中跨文化因素的影响及应用策略[J].科教文汇(中旬刊),2015,06:167-168.

[7]秦军.翻译教学中高职非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能力研究[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9:100-101.

[8]郝媛媛,成焱霞.基于大数据的高职学生英语应用文写作教学活动设计[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6,01:3-4.

[9]舒锦蓉.基于MI理论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多元动态评价体系建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6,04:73-74.

上一篇:《雪人》下一篇:自动拨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