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2024-10-23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共13篇)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1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商务英语教学既要注重语言技能与商务知识的.传授,又要进行有效的文化导入.本文旨在指出商务英语中的文化现象以及探索如何在商务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作 者:赵莉莉 作者单位: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刊 名:科技信息(学术版)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3)分类号:H3关键词:商务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2

众多的企业规范各有不同, 2003年全国汽车保有量为1219万辆, 突破千万辆用了近20年, 而突破2000万辆仅仅用了3年时间;至2009年我国汽车的产销已经跃居世界第一。这是一组快速膨胀的数字。随着汽车销售行业的竞争加剧, 让顾客对销售店和销售顾问产生信赖是成功销售的开始。因此, 汽车商务专业的学生除了掌握汽车原理和商品知识外, 熟悉汽车的基本构造和结构, 既有丰富的专业知识, 又有洞察顾客的能力, 从小事、从细节做起。

销售细节管理的引导由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 对销售的流程进行细化, 由学生进行主动实际模拟, 共同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法。这样, 让学生在不断的模拟中寻找更适合的解决方法, 同时也增强他们在实际工作中的应对能力, 而在细节方面的管理意识是工作能力的一个有力体现。

一、销售细节管理在销售训练流程中的建立

汽车销售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要在汽车销售训练的过程中让学生注意细节, 并寻求方法, 首先要让学生熟悉销售工作的各个大的流程。销售细节管理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到的客户关系学、营销心理学知识和其他专业知识在进行销售训练的过程中, 对工作主动, 对客户察言观色, 给顾客以无微不至的关怀感受, 提高自己的工作效率。

销售细节管理涉及的方面非常详尽, 这就要求教师在引导的过程中, 让学生尽量投入到实际工作的想象中, 在反复演练和探讨中深化细节, 寻求更多的解决方法。对每一个过程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要做细节分析, 让学生明白, 如果不做任何一个步骤, 事情就会朝另外一个方向发展, 给工作带来更多的阻力;如果一个小的细节没有做好, 就可能会让前期的所有工作付诸东流。销售所面对的客户和所要做的客户关系管理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对细节的管理。

二、销售细节管理在教学中的导入

企业对营销人员的过程细节管理, 最基本的要求是控制“每个营销人员每天的每件事”。对营销人员控制称为“三E管理”, 即管理到每个营销人员 (Everyone) 每一天 (Everyday) 的每一件事 (Everything) 。

因此汽车销售细节管理在教学的过程中, 可采用如下步骤, 通过模拟设定可能的任何场景。

(一) 场景设置。

首先对学生做了一个小小的调查:将来想在销售工作中担任将销售工作的内容和岗位, 根据学生的选择进行分组, 每六人为一组从事同一工作, 如销售顾问组、保险组、服务顾问组、客户服务组等。使学生明白, 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是什么, 岗位职责是什么。

将销售的流程整理为八大步骤:准备→接待→客户需求分析→产品介绍 (新车介绍) →试乘试驾→洽谈成交→交车→销售后跟踪 (电话回访) 。以这八个步骤为基础, 将每一步进行细节讨论, 以讨论细节进行场景的设置。重新梳理了每一个真实瞬间的服务运作流程, 旨在为学生以后的实际工作中提供较为完善的参考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在模拟的过程基础上不断地创新、优化。

(二) 分组演练、分析。

1.首先让学生按组对一个步骤进行细化分析, 发挥小组的团队作用, 集思广益, 把能想到的细节全部写下来, 并讨论出他们认为正确的方案和做法。

2.选派人员进行演练, 同组其他组员可以进行指导。

3.每一组演练完后, 由其他组的学生进行讲评, 指出演练组的好的方面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同时对自己组的方案进行修改。

4.继续新一轮的演练, 需要说明的是:在前一组已经想到的细节问题已经解决, 这一组的演练就不能漏掉前面组所讲到的或演示过的任何一个细节, 增加后表演组的演示难度。

5.重复第三、四步骤。经过几组演练讲解后, 一个步骤的细节会考虑得非常完善, 由老师带领组长记录后进行整理, 并总结归纳, 以笔记的形式复制下发, 这样可避免学生听过后就忘记, 同时也可提高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能力。

(三) 重点讲解引导。

在职业教育中, 缩短职中学生与企业要求的差距是我们教学的重点, 针对我校学生的实际状况, 在学习方面应该更多地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理解完善的细节, 以及对细节的注意会使他们的工作朝一个好的方面发展。

对细节的考虑也是站在顾客立场考虑问题, 具有创新精神、坚韧的毅力、较强的亲和力, 能与不同类型的人群交往。在教学中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真正理解如何做, 应该看到那些需要注意的小事项。不论是个人仪表、语言语速、肢体动作, 更详细到每一个细节应该说那句话, 用什么样的态度和语气神情, 等等。这些都需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引导。

(四) 细节深化、归纳。

经过几轮的演练后, 学生对销售流程的某特定步骤的细节考虑就有了一个深化的了解, 想到细节问题而解决不是很完美的也有其他组的同学指正, 在不断的过程管理PDCA循环中, 将细节完全深化并寻求出最佳答案, 组长将每一组的细节进行记录。

三、销售训练教学案例设计

销售训练是汽车商务专业中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也是最能了解和体现学生实际工作学习能力的课程, 课堂任务的安排是建立在对销售流程的熟悉和客户关系管理的基础上的, 这些课程是汽车销售训练的基础。下面案例选择是汽车销售流程中的“试乘试驾”过程的细节教学导入。销售流程中进行产品 (汽车) 介绍后, 要求销售人员主动邀约顾客进行试乘试驾, 要学生将这一步骤的流程进行细化, 并进行分组演练。

教学案例:试乘试驾流程分析

试乘试驾目的讨论分析:通过顾客的动态体验, 强化顾客对商品的信心, 激发购买欲望;收集更多的顾客信息, 为促进销售做准备。

1.细节分析:

2对每一个场景进行如此细分后, 对细节进行分析, 按第一步骤进行更细致的分析讨论。

四、实施销售细节管理教学引导的体会

销售细节管理实施也是一个过程管理的体现, 首先, 对学生的要求, 不是最后的结果, 而是在朝结果进行中所要经过的步骤。

细节教学过程对老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 教师的引导作用更重要, 同时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纠正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从长远来看, 将细节教学在汽车商务中的导入可以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上的销售工作, 提高学习兴趣和参与能力, 提高就业信心。

职业学校的学生由于年龄不是很大, 考虑问题不是很成熟, 在细节管理的导入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及就业后的价值观引导是必不可少的, 同时要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总结分析能力、计划执行能力和自我管理及团队能力作为引导的重点。

五、结语

顾客的期望永远是随着行业服务水平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提升的, 汽车商务专业的销售教学水平也必须不断提高, 根据现有4S销售主流模式, 将中国汽车市场上各大品牌的销售业务标准和实际教学工作紧密结合, 用销售细节管理的方法引导学生成为专业的、优秀的销售人员。

参考文献

[1]张大成.销售人员管理[EB/OL].http://wenku.baidu.com/view/71a0d23367ec102de3bd8906.html, 20120706/20120727.

[2]罗静.汽车销售技法.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7.8.

[3]李江天.汽车销售实务.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8.6.

论高职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3

商务英语是一门特殊的专业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学科。商务英语是将英语作为交流工具进行国际化商务活动的一门技能。其特点是规范化,简洁性和直接性。许多商务英语词汇和句子都是固定的,这是多年来国际性商务活动发展的产物。而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则是以商务英语作为职业手段和学习目标进行专业训练的专业。

高职英语专业的特点是:

1.在校学习周期短 高职学生在校期间一般为2年半到3年,但是学习学科多,市场应用性强,短期内的速成学习成为了高职学生学习的主旋律。

2.职业专攻性质强 由于高职英语专业都和具体的应用型专业结合在一起,很多同学会将商务作为专业,而忽视了英文的重要性,更不用提它的文化导入了。

3.学生基础较薄弱 高职的录取分数偏低,因而来到高职学校学习的学生中学的英语基础薄弱,自主学习能力也非常有限。

文化是一个国家背景,一个民族特征,一种语言承载,一种人文现象,一种社会存在。文化是抽象而又具体的。国家与国家的交流,民族与民族的融合,语言与语言的互动,都不能逾越文化交流,更不能脱离文化而达成。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周期短,市场应用型强,教师在应用性语言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对目标语言的文化导入,仅仅要求学生按部就班,根据套路进行交流,很少有时间去深层的挖掘这些和外国客户交流套路背后的文化习俗,文化渊源,以及要注意的文化点。而事实上商务英语很多术语不是用机械的语法可以解释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高职商务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1.母文化对语言学习的障碍 学习英文最大的障碍就是母文化的干扰。学生进行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习惯性地去用母文化作为主导去思维,将英文词汇生硬的记住,然后用母语的语法结构进行重组。在与外商进行外贸交际过程中,缺乏对语言场合的理解,缺乏对交际对象的认识,从而导致交际的困难,甚至失败。Hughes(1989)指出:“选择错误的语域,是外国人学习另一种语言时最常犯的错误。”

2.商务英语以交流为主要手段 商务英语专业是以市场为导向,以交流为目的的专业。这种交流不仅仅是语言和词汇上的,更多的是情感和文化上的交流。一门语言的词汇和句法并不能实现交流的全过程。词汇和句法只是语言的元素之一,并不是语言的全部。因而要培养学生在商务英语交际中的能力,必须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接触和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有益于对英语的理解和运用。教育部英语课程研究小组已把“提高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初步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高职英语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之中。1

三. 文化导入的手段

1.文化意象导入 意象是作者托物抒情,通过不同的客观物体来表达自己想要表述的情感,借客观事物表达主观意识。而不同语言文化的意象表达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原因也正好源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如英文中的爱屋及乌love me, love my dog.可以看出狗在外国并不是低贱的,而在中国通常是劣等的意象表述。 As fat as a horse.意象是马,所以在中国肥胖的象征是猪,而国外是马。这样的意向文化差异非常多,需要教师导入其意向表象之余,还可以分析产生这种意象差异的文化原因。

2.文化情景构建 结合上课的内容,对文化背景进行拓展。利用多媒体,尽可能多地演示一些外国的节日,快闪族等富含国外文化底蕴的VEDIO;设置主题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尽可能生动的展示与外国人交流的真实情境;通过安排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尽可能真实的商务情境,形成自然而然的文化习得过程。现在许多高职学校都设置了情境实训教室,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展会,宾馆,机场,公司等进行模拟商务活动。广交会期间,以及香港商务交易会,还有上海,北京等展会期间,创造条件直接安排学生去现场实习,实现零距离的实践。

3.文化范畴类比 母文化是跨文化交际的前提,与其将母文化作为一个学习语言的障碍,不如将文化作为一个语言过渡平台。彻底的摈弃母文化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可以的,于是将母文化和英文文化进行对比或者切入点,从问候,生活方式,食物,教育,节日,习俗等方面,从母文化切入,进行反复类比,详细讲解,激发学生对外国文化了解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外国文化并接受外国文化,实现新文化的理解和接受。一味的去迁就对方的文化,只会让自己处于劣势,而平等的文化输出和文化输入,才能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赢得客户的尊敬。

4.文化思维转变 在与母文化进行类比之后,就要鼓励学生接受新事物,新文化,并逐步的适应新文化。能做到置身其中的与外国客户交流。所谓置身其中就是能将自己置身于英语文化背景下,這样才能平等的与客户进行交流,能够让客户有亲切感,有归属感,从而达到商务沟通的目的。同时,注意文化禁忌,尤其是宗教意义上的禁忌,一旦触及了这些禁忌,不但会导致商务交流的彻底失败,甚至会导致一些其他的不良后果。

5.文化自主学习 文化是个非常宽泛的范畴,仅仅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面是不可能完全进行文化迁移的,只有在教师的引导下,自觉自主的利用课外时间进行文化继续导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专业严格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为生命的特殊性,所以,拓展专业技能以及更科学地利用外部环境必须作为一个原则来恪守。2

四. 结语

无论是高职英语专业还是本科英语专业的英语学习都要在文化导入的基础上进行,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而商务英语专业非常侧重和外国客户的交流,而这种交流的成功不仅仅基于简单的词汇交流,更多的是文化意义上的共融和沟通,是文化习俗,文化情感的相互渗透的过程。所以文化在语言教学过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步骤,甚至是基础的一个环节。为了图快而省时省力的生硬的词汇语法只会延缓学生二语习得的速度。而商务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适当的文化融入和导入大大有助于学生建立一个愉悦,有逻辑的语言习得过程,完整的理解整个商务活动中的商务行为,商务语言,商务交流的一致性。

参考文献:

1. 黄俊彦 对高职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方法的探讨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及其方式 篇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中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巨大差异,对英语学习者来说是一个大障碍. 对于英语教学中缺乏文化影响的`普遍现象,应该在外语教学中通过比较、综合、差异分析和阅读或者收集等教学方式进行文化导入,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作 者:冯辉 FENG Hui  作者单位:南京邮电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03 刊 名: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8 8(5) 分类号:H319 关键词:文化导入   英语教学   影响   文化差异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5

字号:大 中 小

目前,全球的“汉语热”方兴未艾,对外汉语教学工作也显得格外重要。它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历程,并在许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与宝贵的实践经验。在语言的教学中,词汇教学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学生在交际中所犯错误不仅来源于语法,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词汇。

汉语中的词汇蕴涵着大量文化信息,这是因为词义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概括反映,不同语言的词义由于地位、历史、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心理素质以及联想方式等方面的影响形成不同的民族特点。词汇中的“表层所指义”即是词义的核心,也是掌握一个语词的基础,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些,其“深层隐含义”对外国留学生来说则要困难得多。

在不同的语义学和词汇学著作中,对词汇意义有不同的划分。如英国语言学家杰·N·利奇在他的《语义学》中,认为有七种意义。其中理性意义也称概念意义、指称意义,它反映某一事物的本质特性,是词义的核心。而“内涵意义”指“一个词除了它的纯理性意义内容之外,凭借它所指的内容而具有的一种交际价值。”它反映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如“水具有无味的、流动的、凉的”等隐含义,在“旧恩如水满身流”句中的“水”即言其“流动”。

葛本仪先生认为词义包括词的词汇意义、语法意义和色彩意义三个部分。詹人凤将词义分为理性义、伴随义、感情色彩、形象色彩、语言社团色彩和时间地域色彩等。“伴随义又叫内涵义,它指的是在说话时可能暗示出来的附加在理性意义上的意义”。“伴随义是开放性的,不稳定,可能随着时间的不同而发生变化,甚至不同年龄的人看法也可能不同。伴随义在词典中往往没有反映,但在理解言语作品时却仍然起作用。”许威汉主张把词的意义分析为三种:概念意义、联想意义和社会意义。从以上各家的分类看,都提到理性意义、隐含义和其他伴随的意义。这说明词具有丰富的内涵,每个词都具有理性意义,但是每个词突出的语义特征却是各不相同的。

汉语词义的研究在我国渊远流长,它萌芽于汉代而极盛于清代,研究的成果体现在大量的训诂书和训诂学著作及各种字典辞书里。清代王念孙的《广雅疏证》对词的概念意义和深层“隐含义”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如《广雅疏证·释诂》:“刲者,《说文》:刲,刺也。„„《说文》:刳,判也。„„以手抠物谓之楏,亦谓之挎„„两股间谓之奎,亦谓之胯。《说文》奎,两髀之间也。„„凡与刲、刳 二字声相近,皆中空之意也。”(卷三上)这里王念孙所指出的“刲, 刺也”“刳,判也”正是词直接体现出来的概念义,而上述诸词“皆有中空之意”的说解,则是揭示了词深层的“隐含义”。“隐含义”是抽象的,体现了人们关于认识对象的主观感受。

汉语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且词源错综复杂,其词义的隐含义之丰富自不待言。词的概念意义一般说来是各民族共通的逻辑范畴,不因文化不同而有差异,义项基本固定,属于封闭系统,而隐含意义却随着民族不同具有不同的文化内涵,往往能影响到词语选用是否得体的问题。如冰和玉的概念在汉人和英国人是共同的,但汉语“玉”和“冰”跟英语“ice”和“jade”的词义却各有其民族特色。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英国的汉学家老翟理斯Giles 在《中国文学菁华录》中译作: Tell them,“an icy heart in vase of jade.”直译为汉语即是:告诉他们,“一颗冰冷的心在玉石的瓶子里。”因为在英语中ice和 jade没有汉语的“冰清玉洁”的隐含义。

词的隐含义还具有时代特色,可以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如“乌龟”的“龟”,古汉语的伴随义是长寿,所以有取名“龟年”的,但到近代却产生出“妻子不贞”的意义,感情色彩也起了显著的变化。再如紫色,在汉代以前被认为是间色,如《论语·乡党》:“红紫不以为亵服”,朱熹《论语集注》曰:“红紫,间色不正,且近于妇人女子之服也。亵服,私居服也。言此则不以为朝祭之服可知。”《孟子》有:“恶紫,恐其乱朱也。”的说法。中国在三千多年前以赤、黄、青、白、黑为五大正色,而认为红、紫乃是间色,包括孔子在内都不喜欢紫色。但是这种观念在汉代以后却发生了变化,汉代的三公九卿分别是“金印紫绶”和“银印青绶”的待遇,再如“取青紫,如拾芥”句中“青紫”即指高官。

对外汉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汉语交际能力,而掌握一种语言的交际能力,不仅要掌握语言的运用,还要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中,由于汉民族的文化背景的差异,具有相同概念意义的词可能具有不同的隐含意义。对于那些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了解汉语词汇的深层次的文化积淀就显得非常必要。朱光潜在《谈翻译》中说:“外国文学最难了解和翻译的第一是联想的意义„„”,“它带有特殊的情感氛围,甚深广而微妙,在字典中无从找出,对文学却极要紧。如果我们不熟悉一国的人情风俗和文化历史背景,对于文字的这种意义就茫然,尤其是在翻译时这种字义最不易对付。”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中,首次把文化作为概念提出来,可见文化的覆盖面很广,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语言作为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反映了一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对外汉语教学,尤其是高级阶段,“充溢着文化氛围”。翻译家傅雷说过:“以甲国文字传达乙国文字所包含的那些特征,必须像伯乐相马,‘要得其精而忘其粗,得其内而忘其外’”。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所谓“外”即语言文字的表层结构,“内”是其深层的文化内涵。

如前文所述,词的隐含义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如“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而在西方古代理论中似乎不存在对应的概念,李约瑟译为vitalenergies,虽较合中医的解释,仍难尽其意,后来干脆音译成qi。对于同一种动物,在中西方文化中也有着截然不同的隐含义。如汉语贬“鼠”,有“鼠辈、鼠目寸光、鼠窃狗盗、鼠肚鸡肠”等。而英语mouse却可喻指姑娘、女人;rat在美国俚语中可指大学新生;mouse and man 可指众生;as quiet as a mouse 喻文静如鼠。可见,“鼠”在英语的比喻中则显得比较可爱。

再如英国的east wind(东风)是一股从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类似于我过的西北风。英国由于地处西半球、北温带,属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因此,在理解唐德宗的诗“东风变梅柳,万江生春色”时,就要向欧美的学生讲清这种因特定的地理环境所造成的隐含义的差异。同样,“天有不测风云”中的“风云”一 词,对欧美的学生来说常会不知所云,因为汉语中的“风云”的隐含义一般的西方人很难理解,若把它的隐含义告诉学生,就会一目了然:“Something unexpected may happen any time。”

留学生学习第二种语言,由于不是母语,所以词语中的隐含义与词典中解释的概念意义往往对不上号,这种现象在阅读中国古代文学作品时显得更加突出。如在理解“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时,如能讲清其典故,对理解其中“鹅毛”一 词将大有帮助。此典出自《路史·云南俗传》:古代土官缅氏派缅伯高送天鹅给唐天子,过沔阳湖,天鹅飞去,坠一翎。缅伯高只好将一翎贡上,并说:“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后来就用“鹅毛”来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在汉语古诗文中,颜色词的隐含义则更加突出。如通常我们可以把“青、苍、碧、绿”四色英译为:“blue, grey, bluish green, green.”但在中国古典诗文中,这四个词并不是严格区分的,它们的界限是模糊的。如李白《将进酒》“朝如青丝暮成雪”中“青”,不是“blue”而是“black”。在三千多年的发展史中,汉语词汇和古今词义的变化也很大。有一些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复音词在古代汉语中并不是复音词,而是两个单音词组成的词组,或者虽是复音词,但意义和现代汉语相去甚远。如白居易《病起》:“经年不上江楼醉,劳动春风扬酒旗。”句中“劳动”是“感谢”(thank)之义,如果理解成“labour”就不对了。

词汇是构建语言的基本材料,是语言表达意义的主要单位。可见,词汇的学习及其意义的准确理解在语言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如上文所言,词汇意义不能完全一一对应于语言意义,对于有些词汇,即使了解了词汇本身的意义或其主要意义,并不能说明就掌握了它真正的涵义,因为词的内涵远比它的理性意义丰富、复杂得多。

就外国留学生而言,大多数的用词差错都来自于目的语和本民族语语汇的文化差异。所以在对外汉语词汇的教学中,不仅要学习词汇的用法、语言形式,而且还要学习词汇的隐含义,它将有助于我们从不同的侧面来观察认识世界。语言是丰富多彩、千差万别的,对外汉语的词汇教学也是如此。

参考文献:

谈商务英语翻译中的文化差异 篇6

摘 要:商务英语翻译是一种语际转换。它不仅包括语言符号的转换,更涉及不同商业文化之间的沟通。进行国际商务英语翻译时必须特别注意文化差异,必须在外国文化和本国文化中找到一个切合点。

关键词:商务英语翻译 文化差异 思维方式

一、引 言

商务英语翻译是在持不同语言的人们之间进行商业交流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忠实性是所有英语翻译中最基本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对于商务英语来说,准确地理解和翻译具有一定文化内涵的商务英语词句,对不同文化的商务活动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化在翻译中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历史背景、风俗习惯、风土人情、文化传统,因此,从事国际商务的翻译人员必须了解掌握本国与异国的民族文化差异,并设法使这些差异在传译过程中消失,同时在译入语中找到准确的词语,使异国文化在译入语中再现。

二、导致文化差异的因素

1.中西方文化意象的不同对翻译的影响。文化意象是凝聚在各个民族的智慧和文化中的结晶。在中国文化中“龙”备受推崇,与龟、凤、麒麟合称四录,龙代表帝王,象征吉利的动物,如:“龙眼识珠,凤眼识宅”、“龙投大海,虎奔高山”。西方人却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的象征,认为龙是凶残肆虐人的动物,应予消灭。龙被称为怪物,恶龙。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东亚韩国、中国台湾 、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某种可怕的动物。

众所周知,在西方,“十三”被认为是不吉利的数字,其原因就是与圣经故事中耶稣被他的第十三个门徒犹大出卖有关。所以,在西方国家,人们通常避免使用“十三”这个数字。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数字“十三”没有这种文化含义。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九”因为与“久”同音,所以“九”经常用来表示“长久”的意思。例如,我国历史中,皇帝都崇拜“九”,希望其天下长治久安。因此,我国便有“999”药品。英语中的nine没有这种含义。但不要把用“666”作商标的商品出口到英国,因为“666”在《圣经》里象征魔鬼。

2.思维方式不同的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中国文化以人文为中心,是一种人本文化,即以人为中心来观察、分析、推理和研究事物思维方式。西方文化则以物本为主体,以自然为本位。比较偏重于对客体的研究和观察,习惯于本体思维的.中国人,在描述或记录动作或事件发生或演变的过程时,观察或叙述的视点往往落在动作的发出者,并以动作的发出者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汉语中主动语态使用频繁,而习惯于客体思维的西方人却常把观察或叙述的视点放在行为,动作的结果或承受者上,并以此作为句子的主语,因此英语中被动语态使用广泛,翻译时,应该根据语义逻辑改换或增添句子的主语,相应调整句子语态,以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如: (他们) 结婚六年没有儿子,然而妻子却出人意料地给丈夫生了一对双胞胎。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7

大学英语是为高等学校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所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大学英语教学虽然历经十几年的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在高等教育进入到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其面临着新的挑战。多年以来,教师和学生把精力都倾注在语言形式上,在教与学方面对于文化认知缺乏足够的重视。一方面,受到现有教学大纲的影响,注重培养英语作为辅助工具的能力,获取专业信息,而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方面则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另一方面,大学英语教学内容多,课堂时间少,教师赶进度。另外,班级的人数较多,没有时间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此外,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教学一直以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为导向,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围绕四、六级题型展开训练,通常选用短篇文章或者段落加以分析说明,而不会选用大段关于英美历史、文化、政治方面的文章。这就使学生在学习英语中对非语言形式上的一些文化因素,如社会准则、价值观念等不够了解。鉴于此,我认为应该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教学的概念,加强对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培养。

二、语言与文化关系

要讨论二者的关系,首先要明确二者的概念。什么是语言?从语言的结构特征出发,语言是个符号系统,是一个由音位、语素、词和词组、句子和篇章等构成的层级系统。从语言的功能出发,语言是人们思维、交流的工具。什么是文化?文化的定义分为广义的和狭义两种。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文化指由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或是说通过社会习得的知识。

语言是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有的语言都是后天通过社会习得获得的,另外,语言又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任何内容都是通过语言来反映,即人类的思维过程和思维结果体现在语言的词汇和结构中。因此,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引入文化教学,就语言的形式和它所反映的文化内容来看,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由于汉语与英语属于不同的语系,因此它们的语言形式差别很大,相应地,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也各不相同,这样,教师有必要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进行西方文化教学。目前,人们对外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达成的共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文化知识和文化适应能力是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震撼(culture shock),主要是指来自于两个不同文化差异而引起,可以发生在任何时候、任何新环境。当你到达一个地方觉得很陌生、很困惑,不知道自己的角色是什么、应定位在哪里?应怎么表现才恰当等,觉得很不舒服、很不自在时,就是“shock”。好像过去所有的经验在刹那间突然“短路”。很多时候,“文化震撼”会引起身体上的一些症状:如头痛、胃口不好、睡眠失调或者心理上的焦虑、沮丧。几乎每一个留学生都经验过文化震撼,只是有时当事人并不清楚知道自己正在经历或曾经有过。其实文化震撼并不是指突发一次即结束的“shock”的感觉,而是在一段时间内,密集式的有强有弱的震惊、仓惶和被冲击到的感觉。过去的文化背景和新文化差异愈大时,震撼的感觉就会愈强且愈密集。文化震撼的开始到结束,其实就是一个适应新文化的过程。如果全面了解目的语的文化知识,就可以尽可能降低这种“文化震撼”的冲击,快速适应新的环境。

2. 语言交际能力实际上是获得进一步的文化知识的必要前提和手段。前文已经提到了,任何文化信息都是语言承载的,只有语言交际能力提高了,才能更深入地了解对方的文化,从而进一步融入当地社会。

3. 部分有明确职业选择方向的外语学习者为了适应学习结束后职业岗位的需求,需要某些外族文化项目作为专门的学习内容,特别要注意某些国家的文化禁忌,这在某种程度上甚至能够决定整个行动。例如,在国际营销中,一家美国公司为了表示对环境的关注和友好,作为形象宣传,将绿色棒球帽作为礼品分发给消费者,这一做法在美国促销时颇有成效。但这家公司以同样的方式在台湾促销时,却遭遇了失败。因为对台湾人来说,带绿色的帽子意味着妻子或丈夫的不忠。对不同文化的禁忌保持足够的文化敏感性并相应地调整营销策略对国际营销至关重要。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可行性

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是时代的要求,培养学生的社会文化交流能力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伴随着学生由高中升入大学阶段,大脑发育到一定程度,具备了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这使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成为可能。此外,文化导入可行性条件还包括两方面。

1. 文化的可习得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可习得的,那么相应地,文化就是可习得的。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文化,是受他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影响的,并不能由他本人决定。那么生活在本民族文化环境下的我们,如何才能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呢?只有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才能获得比较成熟的客观条件。“通过学习,一个婴儿可以变成部落民,或印地安农夫,或纽约曼哈顿公寓里的居民。饥、渴、性等生物驱力,都永无止境地受到文化习尚的再塑造和重整” (1) 。

2. 成熟的客观条件。

学生方面,大学生入学时已经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英语词汇量和几乎全部的语法知识,他们完全有能力理解比较系统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这一点,我在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已有深刻体会。虽然学生无法做到系统深入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但是理解大概意思基本无太大困难;教师方面,随着对外交流的日益增多,因为不同文化之间存在差异在交往中引发的误会时有发生,广大外语教师已经意识到,外语教学不仅是词汇、语法、四六级考试等内容的讲授,而且是一种注重语言的交际功能和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教材方面,虽然大学英语没有专门配套的与课文相对应的文化教材内容,但是文章中所涉及的一些文化内容都以课文注解形式列出,根据注解,教师收集一些相关的背景知识并非难事。

五、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

前文充分介绍了大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那么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怎样进行文化导入呢?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 充分发挥教师的讲授作用,以教师讲解为主。

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不断进行学习。“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在教学之余,应该花时间了解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目前,我们使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大学英语综合教程》,大学课本内容都是选取原汁原味的英文材料,所以课文即可用来学习语言,也可用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而且,教材编写者将容易引起学生理解困难的词语和表达及某些文化方面的术语都在文中用专门的篇幅加以注释,教师应该采用将文化材料与语言内容融合在一起的教学方法,这样更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例如,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一课Learning, Chinese Style中,作者通过比较中西方教育方法,指出每种方法的优点,最后提出应该采取一种更好的方法,把中西方教育的优点结合起来。作者在文中提到一个词,middle-class America(美国的中产阶级),编者给予了注释,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可以结合文中的注释,再查阅有关中产阶级的由来这段历史,以及西方中产阶级的现状,可以在课堂上进行适当扩展,这样有助于学生了解英语国家文化。

2.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自身实践体会加深了解,教师起辅助作用。

目前,随着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的不断改善提高,大学英语教学也实现了多媒体设备的覆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播放与文化背景知识相关的专题、短篇,稍微做解释说明,加深学生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此外,学生在课余时间,也可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通过看英文电影、教学情景对话、听英文歌曲甚至听VOA, BBC新闻,学生既提高了听力水平,又了解了西方文化知识,可以说是一举两得。文化导入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就是通过对目的语文学作品的大量阅读。我们知道,能够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都是该民族文化的精华部分,是传统文化的积累,因此,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可以清晰地了解其文化背景知识,有助于通过对比,发现母语和目的语之间的文化异同,为进一步的跨文化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文仲, 高一虹.外语教学语文化.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5.

[2]全国大学英语教学研讨会学术委员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论丛 (上, 下)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9.

[3]束定芳, 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96.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8

关键词:英语文化;交际能力;教学策略

现代外语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文化的概念非常广泛,它是指一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就英语教学而言,它涉及到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宗教哲学和价值观念等,每个方面都有十分丰富的内容。我国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在其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中,首次把文化教学目标列入其中,强调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是对我国英语教育课程的一种创新。不可否认,传统的英语教学在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培养方面,是功不可没的。然而,在实际的交际中常常会出现学生语言不得体或理解错误的情况,其原因就是学生缺少中外文化差异的学习,尤其是对西方文化不甚了解。因此,英语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与能力。

一、揭示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教学的难点是词语的文化内涵。许多情况下困扰学生的并不是如何准确发音和正确拼写,而是如何得体运用。对于这一类词语,教师应着重介绍或补充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必要时进行英汉文化比较,使学生不仅知道它们的表层词义,更能了解其文化内涵。

在英汉两个民族的文化中,对应词语在某些方面会引起不同民族的共同联想,而在其它方面却不会。如:英语rose和汉语的“玫瑰”在中西方文化中有相同的文化内涵,都象征“爱情”,但在英语成语under the rose中,rose的文化意义却是“秘密”、“沉默”;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帝王的象征,威严、强大;在英语文化中dragon 是残忍丑陋的怪兽。近年来,由于中西文化的交流,西方人逐渐认识到龙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特殊性。

同一词语在英汉两种语言中,具有完全不同的文化意义。英国是个岛国,西靠大西洋,东临欧洲大陆;而中国是以陆地为主的国家,当西风吹起来的时候,英国正是春天来临、万物复苏的季节,而中国,则正是深秋或隆冬,天气变冷,树木凋零。英国雪莱(Shelley)的《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热情歌颂了温暖和煦的西风,留下脍炙人口的名句: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英汉语对应词中,一种语言有文化意义,另一种语言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例如:英语white elephant与汉语“白象”,white elephant指“使人感到累赘的赠品”,或“招致亏损的财产”,例如:英国皇室就被很多英国人称为白象。而汉语“白象”则没有什么文化意义。

二、从语篇分析中导入英语文化

笔者在讲解《实用英语》的课文Education in the Air的篇章结构时 ,适时为学生讲解了西方人与中国人思维方式的不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西方人的思维模式以逻辑、分析、线性为特点,属“无领域依附”型的思维活动。这种中西方思维方式的不同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所反映。如在地名排列顺序上,中国是由大到小,而英语正好相反,“中国北京”译成英语是 "Beijing China"。姓名的表达方式是中国人姓在前,名在后,而西方则相反,如Bill Clinton (比尔·克林顿),Bill 为名,Clinton为姓。这反映了西方人喜欢把自己最关心的信息点放在前面,以便突出重点。这就是为什么在做英语句子的对划线部分提问时,疑问词一定要放在前面的原因。同理,将句子“这是什么?”译成英语应是"What is this?",而许多初学者往往译成"This is what?"。如果学生了解了东西方不同思维方式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就容易掌握这个知识点。在教学中许多学生阅读时把握不好文章的主题思想。其实西方人的文章一般每段的首句是中心句。他们在遣词造句谋篇上遵循着从一般(general)到具体(specific),从概括(summarize)到举例(exemplify),从整体(whole)到个体(respective)的原则。

了解西方人的直线式思维习惯与中国人思维习惯的差异能帮助学生更好的阅读和理解英语文学作品,体会其语言风格。这时,教师可就语言风格为切入点,对西方文学作系统讲解。最好以学生较熟悉的西方作家为例,突出典型,具体生动。培根的科学严谨,雪莱的热情奔放,狄更斯的深刻细腻,华尔华兹的浪漫抒情,惠特曼的自由、田园,马克吐温的幽默辛辣,海明威的简洁自然和他独特的冰山原则等等,使学生扩大了视野,更深层次的了解西方文化渊源,提高了对英语的驾驭能力。

结束语: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是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文化背景教学应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除了英语课堂上文化知识的传授,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在课下进行文化学习。学生可以通过阅读英文报刊杂志,收听英文广播,欣赏英文电影,浏览英文网站等多种方式丰富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总之,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在我国新英语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文化教学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将成为英语教学的首要目标。

参考文献:

[1] 王长喜,《大学英语文化背景知识阅读》,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6年

[2] 朱永涛,《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入门》(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年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95年

呼唤有主体文化导入的英语教学 篇9

呼唤有主体文化导入的英语教学

我国目前英语教学理论研究已经注意到文化导入的重要性,跨文化交际已经成为外语界的热门话题,但是英语教学中把重点放在了目的语文化上,主体文化的缺失现象严重;教学过程中应将目的语文化和主体文化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本文就英语教学中双语文化教育以及在教育中如何使学生认同和接纳、达成对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的问题进行探讨.

作 者:甄桂英 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呼兰学院,黑龙江,呼兰,150025刊 名:继续教育研究 PKU英文刊名:CONTINUE EDUCATION RESEARCH年,卷(期):2007“”(1)分类号:H3关键词:主体文化 双文化教学 英语教学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10

??

一、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必要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把文化的导入和课本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根据实际授课内容,讲授相应的背景知识,把英美等英语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内容穿插到课堂教学中,使学生在快速掌握英语语言知识的同时,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实现对英语从感性到理性的质的飞跃,培养起英语思维能力,以英语的思维方式学习英语,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成为真正合格的跨文化交际的人才。在英语教学中导入跨文化的内容,有利于学生打开眼界、开拓思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其得到一定的艺术修养和中外文化精髓的熏陶,具备一种新的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减少语用错误。?

二、大学外语教学中西方文化导入的方法 ?

1、文化教学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

交际化外语教学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语言教学思想体系和方法体系,这一教学方法的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它把可理解的输入和输出看得同样重要,认为语言学习者通过输出活动不仅可以提高流利程度,生成更多可理解的输入,而且可以通过生成可理解的输出来加速第二语言学习。在教学上它十分重视交流活动,强调学习者之间的意念协商,其课堂活动有解决问题、做决策、观点交流、图画听写等形式。交际化外语教学带来的不仅是方法的改进,更是教学思想的转变。其教学理论明确指出,在交际化外语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正确掌握语言形式,还要考虑语言文化。在大学外语教学的课堂上,教师可根据需要对教材所涉及到的文化现象给予补充讲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动有趣的小活动来避免填鸭式的文化教学,如讲故事、小组讨论、小型戏剧、几分钟演讲、小组竞赛等。当谈到历史剧、文学小说的作品时,对人物的刻画、背景及性格的描写,进行专门讲解,否则学生不了解故事发生的政治背景,很难准确体会故事中主人翁心理变化过程。这些活动既达到了教授文化的目的,又丰富了课堂气氛,深受学生的欢迎。如笔者在讲授 “Jobs and Careers” 《工作与职业》一文时 (见高等教育出版社《体验英语》综合教程2 Unit 2), 就组织了同学在班级内进行模拟面试活动。 同学们的亲身参与, 使他们对整个面试过程及国外的面试文化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也为他们未来的求职之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还有利用图片展示法:此法可以展示说明某一个“文化现象”或具体操作。如:“Throwing the Sledge”(链子球),通过图片学生可以对此运动得到更直观的认识,同时介绍此项运动是从苏格兰流传开的等;又如“Pelotas”(回力球)——回力球又叫“小球赛”,最早起源于西班牙和法国,更广泛流行于拉丁美洲各国,人们称之为“杰莱”,意思是:“欢乐的节日”。

2、文化教学与课外指导相结合?

课堂文化教学主要给学生起示范引路作用,文化的内容包罗万象,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介绍不可能全面, 文化的学习不应只限于课内, 课堂外的文化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延续和补充,它能为学习者提供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大学课堂教学之外,教师可鼓励学生多阅读文化方面的书籍,多听英文的故事、戏剧,多观看英文原版的录像和电影,主动地与外籍留学生、教师交谈,多参加英语角等活动,还可以利用互联网的巨大资源,以增加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可以指导学生利用多种渠道、多种手段,吸收和体验异国文化, 收集一些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了解外国艺术、历史和风土人情;运用英语电影、电视、幻灯、录像等资料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使学生对英语的实际使用耳濡目染。向学生推荐阅读体现外国文化的简易读本,以增加对英语文化的了解。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改编对话进行表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语言和文化,同时注意其中有意义的文化细节,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和意识。邀请中外“英语通”作中外文化差异方面的专题报告:组织英语角,英语晚会等,创设形式多样的语言环境,加深对文化知识的实际运用。?

3、开设专门选修课程及外籍专家讲座?

除了大学英语的必修课以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来丰富学生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如为学生开设“电影欣赏-美国历史与文化”、“跨文化交际技能”、“美国社会与文化”、“英国概况”等课程。相信通过这些跨文化课程的学习,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也会更加了解中西文化差异,提高文化鉴赏能力。为了充分利用校园中的文化资源,我们还可以邀请外教和外籍专家定期为学生开设讲座。通过讲母语的本族人(native speakers)来向学生传递最准确的异域文化和地道的表达方式。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比如第一学期开设“英国概况”,第二学期开设“美国概况”。每门课都是由一系列相关的专题组成。文化讲座可以将支离破碎的文化信息重新整合构造,系统列出用以说明一个整体概念的有效教学策略(Rosen shine & sevens,1986)。这种讲座可给学生提供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训练和提高了学生的听写和观察能力。 ?

除了上述种.种方法外,束定芳,庄智象两位老师合著的《现代外语教学》中也提出了有关文化导入的主要方法如:融合法、实践法、和比较法。这些也可以作为我们教学的指导。(束定芳,庄智象 :130).总而言之,文化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文化,并通过文化学习语言。达到二者的完美结合是外语教学的最高境界。作为英语教师,我们既是文化的传播者,又是学习者。我们必须具备渊博的知识,平时又广泛涉猎英美文化作品,注意积累,采用多种多样行之有效的方法,争取为社会培养出更多有较高文化素养和英语水平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Bander, R, G. 1978. American English Retoric.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broad.?

[2] 邓耘.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J].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3).?

[3] 邓炎昌,刘润清. 语言与文化[M]. 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 147.?

[4] 王海银. 试论语言、文化、交际和外语教学[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4).?

[5] 何自然. 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176,206,215.?

中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浅析 篇11

关键词:中学英语;英语教学;文化导入

如今,文化导入在英语教学中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这种教学方式也逐渐普遍起来。语言不仅仅只是一种语言,它还可以丰富文化,所以研究中学英语教学文化导入的方式是很有必要的。笔者下面就来探讨一下如何将文化导入到中学英语教学中。

一、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主动性。把文化教学导入到英语教学中,会使英语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活力,这样就可以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会使他们主动积极地去学习。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把一篇很长的课文分成几段,然后给学生一段一段地讲解,把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翻译给学生,然后让他们做好笔记,这样的传统教学方式是一种很枯燥的方式。所以,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把文化教育导入到课堂中,这将是一个很好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式。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英语是一门学生很难掌握的课程。在英语教学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可以很顺畅地与外国人交流,不会因为一个语言上的问题而造成误会。如果学生对所学语言的文化背景不了解,就很容易出现错误,也会导致人与人产生误会,所以在文化和语言的教育中就要更加注重正确性,这样才可以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让他们能够很顺利地和外国人用英语交流。

3.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在英语教学中利用文化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学习到除了英语语言之外的其他内容,这样不仅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同时还能提高他们的修养。如教师在说到西方人的时候,就可以介绍一下西方人遵守时间的习惯,这样就可以告诉学生,要养成爱惜时间的习惯等。总之,文化的融入会带给学生很大的好处,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也能不断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二、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原则

1.循序渐进原则。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也是有一定原则的。要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由浅入深地教给学生,这样才不会让学生感觉很难理解,从而提高英语水平以及文化水平,扩大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知识和文化,锻炼他们的交际能力。

2.相关性原则。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不仅仅只是将文化知识拿到课堂上来讲解,还要把文化知识和英语知识巧妙自然地衔接起来,这样才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把课本中的知识放在文化背景中进行讲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文化底蕴。

3.对比性原则。汉语和英语的区别很大,所以中国学生学习英语就要特别用心。同时,在英语教学中,有很多单词和汉语所指意思完全不同,如果对国外的文化不够了解的话,那么就会造成很大的误会。比如:“dog”一词,它的意思是“狗”。在中国,狗具有贬义,而在西方,狗被看做人类的朋友,多表示褒义的意思。就是因为这样的区别,也许外国人在说“old dog”这个词的时候,中国人可能会觉得他们是在骂人,说某人是“一条老狗”,其实在他们国家,“old dog”是指“经验很丰富的人”,这是一个赞扬的词语。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就应该多讲解一些这样的文化差异,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外国文化,从而有效地避免误会的产生。

三、中学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方法

1.随机导入。随机导入的方法十分自由、灵活,这种方法可以运用在课堂上的任一时间。对教师来说,运用这种随机导入的方法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教师可以联系课文,穿插一些外国文化知识的讲解,也可以提出一些关于文化背景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外国文化的学习兴趣。

2.中外文化比较。中外文化差异是很大的,所以在英语教学中,怎样运用比较的方法将文化导入,就是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了。当教师讲的内容涉及到中外文化差异时,就应把这个差异拿出来单独讲解一下,通过中外文化差异的比较分析,才能让学生记忆犹新。

3.情境导入。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的导入是很灵活的。教師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然后教师将文化设计在情境之中,这样就能让学生自己去体会外国文化,而且还能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文化导入是为了让教学内容更丰富,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加深对英语文化的了解。英语教师要注重把文化背景知识恰当地导入到英语教学中,这样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何欣.常规关系指导下的大学英语文化教学[D].长春:吉林大学,2007.

[2]马冬虹.外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研究 篇12

一、英语教学中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在跨文化交际中,人们总是习惯于用本民族的交际习俗同对方交谈。例如,交际时的问候、寒暄,按照中国人的习俗和心理,“吃了吗?”“你上哪儿去?”“你工作忙吗?”几乎什么都可以问,关注他的朋友。然而,西方文化背景的人却会感到很奇怪,甚至会反感。这种不同文化背景下表现出的文化差异,在语言交际中会成为交际障碍。相同的词组在不同的国家可能含义不同,这样在交际过程中会让人产生误会。所以,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要遵循文化的规约,它深深扎根于文化中。

一次,一位中方译员与一批英国的来宾谈论有关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的话题。作为东道主的这位译员想对讨论作一个概括,便引用了某一西方著名演讲家的名言“Untted wu stand,divided we fall.”英方人员听后沉默不语,交际突然间进入了“休克状态”。原因是,中方译员所引用的这句话,是美国反抗殖民统治争取殖民地独立时的革命领袖之一的亨利之言。这句话对美国人有鼓舞作用,而英国人听了则会尴尬。这位译员造成的语用失误的原因不是语言能力,而是文化能力的问题。

二、文化导入的方法

(1)词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词汇教学是外语教学成败的关键,抓好词汇教学就是抓住了主要矛盾。大多数教师在进行词汇教学时,对构词法、一词多义、词语搭配、结合语境、句法和练习巩固方面都比较重视,而对词汇的文化差异或语用原则却很少或几乎不提。在不同文化之间,单词的含义取决于文化的内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用是语言的规范,语用教会学生要在不同的交际场合能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

(2)内容教学。没有扎实内容的语言,就像一杯蒸馏水一样无色无味。随着语言学的发展,人们逐渐了解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语言之形式必定依存于一定的内容。语用之运载工具必须有所负荷,否则语用是个空壳。老师可以经常筛选和补充一些有时代气息和趣味性的文章。选材时应注意选择含有一定数量的社会文化内容的材料,要侧重反映目的语的文化背景知识。同时,也可以将涉及文化内容的课文素材进行更进一步的分析与理解,将英美等国的文学、地理历史、风土人情、政治制度等有机地结合在语言教学中,这无疑对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文化的敏感性,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望是十分有益的。

(3)主体文化教学。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坚持中西方的平等交流。我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除了必须要有能够与外国人语言交际成功的能力,还要认真学习外国文化,通过对他们文化的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如何正确表达出中国相关的事物,进而向国外传播中国文化。在国外,有众多外国朋友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浓厚的兴趣,并经常询问这方面的问题,如孔子、孟子、八卦、气功等。所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播者,我们要熟练掌握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方式,以便有效地介绍中国,让外国人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中国人民的思想感情,并全面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多媒体教学。实践证明,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录音带、光盘、电视、网络以及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了解文化精华。如《与狼共舞》描绘了美国西部广阔无垠的草原风光,展现了印第安人质朴纯真的部落生活画卷,使学生对美国西部牛仔有了感性的认识;《沉默的羔羊》反映了美国社会犯罪问题,使学生充分地在文化背景下学习语言,在语言中认识文化。

商务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 篇13

1 引言

在英语教学中,经常会发生这样的现象,学生在运用语言时,虽然说出了完全没有语法错误甚至用词漂亮的句子,但在实际交际中运用却行不通。这是由于学生们往往从汉文化角度出发,并运用汉语的表达习惯进行思维,即“中文的思想+英文的形式”,结果在对外交往中不能用地道的语言得体地进行交际,常常会犯文化错误,使双方很尴尬,甚至会出现许多误会。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对背景文化知识的了解。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必须充分重视文化因素,努力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培养社会需要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2 文化导入的重要性

英语不仅是一门语言基础知识课程,也是拓宽知识、了解世界文化的素质教育课程。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始终贯穿文化导入,在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同时,也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由于不同的民族所处的生态、物质社会及宗教等环境的不同,因而各自的语言环境产生了不同的社会文化、风土人情和语言习惯等语境因素,造成人们不同的说话方式或习惯话语。这就可能使交际双方对对方的话语做出不准确地推论,从而产生冲突、误会或交际的故障。因此,英语教学必须高度重视语言的社会文化因素,分析、揭示语言中的跨文化差异,加强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培养学生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并且使学生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和掌握贯穿英语学习的各个阶段,将语言形态教学和文化内容教学融为一体,将社会文化知识渗透到语言教学中去,把学生培养成为既有扎实的语言基础,又有丰富的交际能力的人才。

语言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紧密相连的。语言是整个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任何一种语言都是由生活在一定言语使用区域中的人们在一定的语境下通过口语或书面语形式相互交际而使用的。同时,一种特定的.语言总是和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语言与文化总是被一起研宄的。语言教育学家拉多曾经指出,如果我们不掌握文化背景,就不可能教好语言,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好语言。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要学习一种语言,必须同时学习与该语言相关的文化。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讲解语言知识,训练语言运用能力,而且还要加强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中西文化差异直接地影响我们的语言运用,语际间不同语言习惯所引发的语言失误,实质上是由思维方式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所造成的。如中国人见面时打招呼说:“你吃过饭了吗?”,“上哪去呀?”,其实并不是想知道对方是否吃了饭或去了哪里,这只是一种g r e e t i n g 的方式,而英语国家的人却没有这一习惯,反而认为是一个q u e s t i o n 。又如很多学生与外国人进行实际交际时,很喜欢连续问以下几个问题: “What i s y o u r nam e?” “How o ld a r e y o u ?” (‘Where a r e you from ? ’’ ’“Where do you w o rk ?” 等。

这些日常用语符合中国人的思维习惯,没什么不妥之处。但如果将汉语的习惯与文化模式套到或强加到英语上去,就会产生误解和理解上的偏差,外国人有可能会感到纳闷甚至愤怒。他或许在想:为什么要问这些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而且按照西方人的思维习惯,那些问题通常只有在拘留所或警察局之类的机构里才会被问及。从以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社会习俗对语言运用的影响。这都大致说明了一个问题:英语教学中不能不同时注意中国和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重视文化导入,才能减少学生在运用英语时犯“文化错误”。

3 文化导入的内容

文化导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1 ) 知识文化,指经济、政治、史地、文艺、科学的技术,著名文学家及其作品, 民俗体育和当代社会情况。

( 2 ) 干扰交际的文化因素,包括:社会准则,如称呼、招呼、问候、询问、致歉、道谢、告别、打电话等用语的规约及风俗习惯;社会知识,指家庭各成员、同事朋友、上下级之间关系、价值观念,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宗教观念、道德准则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等,如西方社会强调的个人奋斗,独立性、隐私权等;思维特征,指中西方思维特征的差异。比如,讲时间和地点时,一个从小到大,一个从大到小。

( 3 ) 词语的文化内涵。词义之所以多层次,在于词不仅是现实的象征符号,而且也浸透着人们对现实的感受、II念和看法。例如,p r i v a c y 是一个文化内涵相当丰富的词,我们知道不应该向西方人询问有关年龄、收入方面的问題,但p r i v a c y 的含义绝不止这些。因此,在英语教学的一定阶段导入的文化内容应当包括介绍由于文化差异而引起的词语表达法在意义及运用方面的差异,引导学生“进入角色”,理解这些表达法所涉及的文化内涵,从而帮助学生恰当地运用英语进行交际。

( 4 ) 英汉理性意义相同或相近但情感意义、比喻意义、联想意义、搭配意义不同或差异较大的词语。主要包括植物名词、颜色、数词等。如汉语常用“龙”作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中国文化里有崇高至尊的地位,而对欧美人来说,龙却象征灾难和凶恶;汉语中用“眼红”表示嫉妒,而英语中却用“g r e e n w it he n v y”表示,“b la c k t e a ”译为“红茶”而不是“黑茶”等。

4 文化导入与交际能力的培养方法

4. 1 文化比较法

通过比较英语文化与本族文化,将跨文化能力与外语运用能力结合起来, 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文化教育。例如, 对比教育方式、家庭关系、价值观念、宗教、传统等。通过对比,学生可以更容易掌握相关文化的内涵。比较是为了发现异同,而不是比出优劣。

4. 2 实践法

学习语言最有效的方法是将其放入该语言的环境中,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有出国的机会。所以,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条件,营造一个浓郁的英语氛围,让学生一走进课堂就能感受英语的存在,能不由自主地用英语去交流信息。如模拟现实生活情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英语交流,鼓励与英语本土人士交往,亲身体会到他们不同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思维模式,也可以学习到许多生动的课堂上学不到的有关社会文化背景方面的东西;办英文板报,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力;组织学生观看英文录像、电影,体验异国文化氛围。

教学过程是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之间互相作用的过程。实践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传统的“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指挥者”的角色,将传统的“教师独白”式的教学转变为“师生、生生的对话、互动”的教学模式,创造轻松、自由、愉快、和谐的环境,引发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给学生更多的互动机会,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开放性的学习品格。

4. 3 英美文化阅读

课本上仅有的文章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的。为了让学生全面了解英美国家丰富的文化背景,还必须通过开设阅读课,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原汁原味的、各种体裁的文章。如阅读《中国日报》、《21世纪报》等英文报纸,以及希腊神话、《圣经》等英文原著。让学生在阅读中了解包括名人逸事、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科学发展等各类社会综合知识,这样就可以在拓展的阅读中真正意义上地学好英语。

4. 4 专题讲座法

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关于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专题讨论和讲座,介绍英美文化各个层面的内容,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他们在外语学习中善于发现目的语文化的特点,并乐于了解和学习目的语文化。

4 . 5 利用多媒体技术,改进课堂教学

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教学目标要求把文化教学贯穿于英语教学的始终, 把英语学习放在社会文化的大背景下,创造更佳的语境。这就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条件,发挥视听媒体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的积极作用。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提供一些原版的视听材料或可供教学用的原版影片,通过画面能使学习者感受到语境的存在,根据语境的提示来理解话语的真实含义,掌握说话人的意图。还可以了解到许多与目的语文化有关的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这种有效地引进视听材料,提供可视性画面、场景的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并有助于学生将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融合。这与老师费尽口舌地讲解相比,效果要好得多。

5 结论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要注重语言文化的“输入”,重视中西语言文化的差异,加强学生的“输出”操练,开拓互动、交际的机会和渠道, 只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和能力的提高,学生才有望在实际交际中正确、得体地运用语言,最终提高英语水平与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跨文化交际,如果在英语教学中能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进一步提高外语教师和语言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那么定会有助于提高语言学习者的交际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外语教学的目的。

上一篇:学校简介范文下一篇:关于我院实施社保卡(诊疗一卡通)活动月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