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共12篇)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篇1
纪录片可以看作是一种立体文本,集解说、音乐音响、画面三位一体。
音乐和音响本身只是节奏和旋律的素材,但它却比语言更有触动人心的张力。将音乐、音响融入纪录片当中的目的就是利用音乐及音响的特点来凸现纪录片的主题表达。通过运用音乐音响语言,使用描绘、渲染、刻画的方法,达到对画面气氛、情绪、形象的补充、深化或延伸,从而使纪录片达到情景交融、声画并茂的效果。
就音乐、音响在纪录片中的运用而言,如何对音乐音响进行归类主要是取决于音乐、音响与画面的关系。如果音乐和音响来源于画面,那么就作为有源音乐音响,而如果他们与画面的关系不相隶属,是创作者主观切入进来的那就是无源音乐音响。
无源音乐音响在素材选用上具有多样性,也具有特殊的感染力。正因为如此,才让无源音乐音响的运用成为了纪录片中提炼思想、升华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法,是对于电视画面以及语言的情感表达一种强有力的补充。有别于有源音乐音响,无源音乐音响是创作者在纪录片后期制作完成的,是纯粹的主观艺术创作,在其创作过程中极强的主观性给欣赏者留有极大的审美空间。
1 旋律和配器的应用效果
在所有的艺术形式中,音乐是最具有模糊性的,它所代表的表情术语可以是“神秘的、不可测的、有感情的、热烈的、轻巧的、忧郁的、尽可能的、威胁的、恐吓的、优美和谐的、嬉戏的、骄傲的”等。反映多样化生活的音乐作品是多种多样的,其旋律及配器也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从音乐作品的旋律、配器的应用效果入手,对我们掌握音乐作品的基本性格特征可以提供重要帮助。
一段旋律包含了诸如调式、曲调、节奏、节拍等多方面的因素,其中因素稍作变化,旋律风格就相差甚远。例如,有些旋律的最高音会出现在旋律的最开始处,而其他的音则像是从这个“准备好了的”高度上倾泻下来似的,构成一种“声音瀑布”的效果。这种旋律往往具有非常夸张和突出的表现特征,好像朗诵抒情诗歌那样,能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如柴科夫斯基幻想曲《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爱情主题)。相反,一条旋律的最高音也可能出现在旋律最后,从而产生一种类似文学中的“疑问句”效果(如舒曼钢琴小品《为什么》中的主题旋律)。还有那种音程跨度较大,起落幅度较宽,波峰周期较长的“大山”式旋律,常常和某种崇高的感情、宽广的歌唱和豪迈的性格有关(如格里格《苏尔维格之歌》中第一段)。而当一段旋律的起落幅度较小、波峰周期较短、经常由较小的音程在不宽的音域里迅速上下波动时,它的情绪往往是生动活跃的。这在许多具有民间风格的舞曲、进行曲类音乐作品中常常见到。另外,旋律是单线条的,而音乐通常是以旋律为骨架,通过配器使众多乐音通过一定的和声关系、节奏关系、音高关系,以不同声部的形式组合在一起的。同一旋律基础之上的不同配器或相同配器的不同乐器演奏,都会使音乐作品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
同一旋律用不同的乐器奏出,也会让人在对其音乐形象的感觉上产生一定的差异。因为不同乐器的音色特征及表现手法都不尽相同,如长笛音色柔美、恬静、略显冷淡;短笛音色清晰、明亮;双簧管有如人声唱歌般的美丽音色,低音区时还有一种辽远开阔的感觉;圆号音色纯洁温和、圆滑柔润、深沉宽广;小号音色响亮雄壮、辉煌有力。而弓弦乐器音色统一、演奏灵活,是擅长表情的一组乐器,长于演奏表达各种蕴含内在情感的抒情性音乐。
2 高度概括全片基调的片头音乐音响
在全片的开始部分,往往需要有独特的画面与音乐音响效果,两者均应具有“醒目”和高度概括的特征,而片头的音乐音响多以无源音乐音响为主。片头的音乐音响具有高度概括、高度浓缩的特征,全片的基调在片头音乐音响中能有一定程度的体现。如纪录片《远山的瑶歌》片头部分的音乐音响是突如其来的强烈音响,气氛浓厚的隆隆低音以及夹杂其间的女声梦呓般的喃喃低语(内容为瑶家人传说中的始祖——盘王出世时情景);同时,通过结合大量发黄瑶歌歌本的画面和主人公盘财佑老人翻看歌本并唱起瑶歌“仙拜”的画面,以此来营造出盘古开天辟地,盘王出世进而有了瑶家人,有了瑶歌的意境。在歌声的后两句,随着画面从室内叠入群山,而加入了混响、延时等效果,从而使人感受到歌声在群山中萦绕的意境。整个片头的音乐音响与画面之间可谓相得益彰,而自身各种音乐、音响素材间的选择与衔接亦是和谐、自然。
3 展现时代、环境特征的音乐
音乐是主观之于客观的产物,是人日常生活的反映,它不可避免地带有环境与时代的特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都会形成个性鲜明、风格独特的属于本地区、本民族、本时期的音乐。同样,在纪录片中,用风格独特的音乐去展现某一地区或某一时代的独特特征,定会十分贴切、自然,且对于提高纪录片的真实、可信度亦会有重要帮助。
比如,一首《义勇军进行曲》在战争题材的纪录片中的运用就会立刻唤起人对中国解放战争年代的追忆,仿佛霎时间就会在眼前展现出硝烟弥漫,战火纷纭的影像来。同样是这首曲子如果应用到香港回归庆典的纪录片中去就不在是引发人对战争的回忆了,而是唤起一种爱国情感。可见,纪录片中音乐音响与不同时代构成了某种联接从而给欣赏者带来心理上的冲击。
纪录片中的无源音乐音响不光是和历史联系紧密,它还和不同的地域环境交相呼应。例如,在纪录片《龙脊》中,引用了几首云南少数民族语言演唱的音乐,这几首独具地域特色、民族风格的音乐,把人仿佛也带入了云贵高原的环境之中。纪录片《远山的瑶歌》中亦有类似运用,在盘财佑老人与外孙女盘琴在边听CD边唱瑶歌时,通过他们的歌声而引出以此瑶歌为素材,经过配器后录制的瑶歌音乐。节奏舒缓、曲调独特的瑶歌音乐配以“慢动作”处理的晒场打谷、老牛耕地、水车浇水等画面,从而令人眼前浮现出一幅幅瑶家人生动地的生活场境。
4 烘托情感的画外音乐音响
无声源音乐音响具有很强的主观性,通常以其特有的深度和强度来补充画面不易表达的情绪和思想。无源音乐音响在某些特殊时刻,具有比音乐更强的感染力。对此,纪录片《远山的瑶歌》中亦有运用,盘财佑老人为办“坐歌堂”而四处找歌手,接连跑了好几个寨子都没找到。他还看到年轻人大多都外出打工,就是回山里结婚办事,也不时兴老规矩—“坐歌堂”了。看到瑶歌离瑶山一天天远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画面上盘财佑老人孤独的身影在瑶山里穿行。瑶山中小鸟欢畅,溪水潺潺流过,其中还夹杂着知了嘈杂的叫声。知了声随着盘财佑老人渐行渐远的身影而逐渐加大,最后成为片中声音的全部。创作者独特处理的“知了声”,成为了此时老人心中苦闷烦躁心情的一种意向表达。
5 纪录片真实性与音乐音响的运用
处理好音乐和画面的关系是重中之重!音乐与画面之间的关系应该是“1+1=3”的关系。也就是说,要运用音乐与画面一起创造出第三种意境,创造出一种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效果。这第三种意境可以解释为让观众产生情感,其情感内容却又因人而异。纪录的画面与声音,纪录了生活的原型与历史之原貌,而这些属于时代原型原貌的内容,经过我们的声画组接之后又产生了新的意境。也可以说这种意境是人为的,但只要符合历史的原型,便是永恒之美,生活之美,自然之美。
重视纪录片艺术的综合性,正确处理好画面、解说、音乐以及音响之间的关系,力求让各要素的作用都能在片中发挥得恰倒好处,而不是去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完整。让各要素的残缺美融汇为纪录片总体的和谐美,这是综合手段创造完整艺术效果的辨证关系,也是创作纪录片音乐音响时应时刻注意的问题。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篇2
【论文关键词】:电影;电视剧;音乐
【论文摘要】:影视作为一种视听艺术的结合,“声音”的创作在现在愈加被艺术创作者们所重视。影视当中的“声音”成为与画面同等重要有时又更为突出的一个主要元素。而人们到底如何才能更好的理解剧中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以及音乐能给观众带来什么,便是以下要探讨的问题。
影视的表现形式和方法是通过声、光、电、磁和机械来完成的,并通过画面语言、文学语言、音乐音响语言来完成的。而音乐作为电影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表达元素,在影视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电影与音乐是骨肉相连的事物。人们的眼睛和耳朵在同一时间接受讯息,视听觉共同作用于我们的大脑,音乐推动着剧情的发展,并且一直保持着和画面的节奏统一。
一、主题歌
主题歌是电视剧歌曲的一种,通常用以表现电视剧主题、塑造电视剧基本形象或情绪,是全部音乐的核心,是对整部剧的概括和浓缩。主题歌有歌词,使音乐有了具体的文学形象,而它所表达的情感容易撞击观众的心灵,因此更容易为观众所接受。同时也比较容易传唱,在受众群中存在着广泛的影响。主题歌可以重复出现,也可根据剧中内容的需要,在音乐或歌词上作相应的变化处理。
例如大家都非常了解的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主题歌《世上只有妈妈好》成为如今子女对母亲表达爱意的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首歌。可见,作为统领整部剧作的首领,主题音乐或主题歌作为一种标志常常最容易被人们记住;再如电视连续剧《水浒传》,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电视剧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仅一百单八将中,就有三十多人具有鲜明性格,而林冲、李逞、鲁智深、宋江、武松等最为鲜明,也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主题歌创作的极为成功,更加深对剧中人物以及故事情节的理解。而本剧的主题歌《好汉歌》,由易茗作词、赵季平作曲、刘欢演唱。歌曲的旋律粗犷、豪放、常出现七度、八度大音程的跳跃,歌词直接表现了梁山好汉的豪放不羁,把起义的那种天不怕、地不怕的英勇气节发挥发挥的淋漓尽致。每一句都有叹词或象声词、助词,很生活化。整首歌曲生动、有气势、很受欢迎。在当时红极一时,传唱于大江南北,可见一首好的主题歌对一部电视剧有着深远的影响。
二、主题音乐
“主题音乐是一部片子的核心音乐,它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人物,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起深化主题的作用。一般在片中主要段落、主要人物或体现主题思想的时候出现。” 通常主题音乐是以器乐曲形式出现,也有采用人声哼唱形式出现的乐曲。音乐在剧中的其他时候可能会以主题音乐的变奏形式出现,起辅助作用。确切地说主题音乐是最能反映剧作主题的元素,深化主题故事及人物的思想,并且能起到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是一部剧组的灵魂和精华。
影片《菊豆》中,主题音乐《铃儿歌》在影片中出现十处之多,且形式多样,在配器、速度、节奏上配合影片进行变化,正符合剧中人物的微妙的、复杂的情感。剧中杨天青偷看菊豆洗澡那场戏,当菊豆脱下衣服,裸出满身伤痕,此时埙音乐响起,凸现一种悲凉的气氛,展露无遗的是菊豆的伤心无奈和天青的怯懦。片中挡棺拦路那场戏,按照祖宗的老规矩得挡七七四十九回,在挡第二回的时候,吹拉弹奏的一切客观音乐转瞬消失,伴随着二人挡棺的叫喊声逐渐淡出,乐器埙逐渐登场,悲凉的气氛立即升华,二人“挡棺”结束后,暂时的释放让二人瘫坐在地上,无奈的哭泣。杨金山的偶然死亡本预示二人灾难结束,以为可以过平静的日子,可这种悲凉的音乐仿佛也正是预示了今后日子的凄惨。
三、背景音乐
背景音乐指出现在影视剧中,伴随或穿插在其中的音乐,一般多为器乐,也称作配乐。背景音乐可以是专门创作的,也可以是剧中主题歌或者主题音乐的变化发展。它们可以是大段的使用,也可能根据剧情的需要零散的使用,可以在剧中出现一次,也可以出现多次。其作用是为了渲染气氛,增强故事或者景物的表现力,起到和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的作用。
影片《阿甘正传》开头,一片羽毛缓缓飘落,此时主题音乐响起,悠扬的旋律随画面中的羽毛一起起伏跌宕,声画结合的极为巧妙。在影片《燃情岁月》中,有着非常悠扬的一段背景音乐,旋律优美而动听,给影片增色不少。本片的音乐由詹姆斯霍纳作曲,他用深沉、忧郁、悲壮、平静的蓝色基调勾勒出一个发生在美国西部草原的传奇故事。钢琴声慢慢响起,宁静中引出大气,继而转向以小提琴声为主的交响乐,犹如史诗般恢宏。在影片优美的弦乐声中可以感受到人世沧桑,世事变迁,老去的房屋,荒芜的土地„„ 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影片当中,音乐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四、插曲
在影视剧中,通常有一种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内,针对某一具体情节的内容而创作的,用以描述某种事物,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和情绪,或表现人物的特定心理的歌曲,我们称之为插曲。
它与剧情发展紧密联系,主要发挥着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烘托气氛,推动剧情戏剧性地发展,以及担任某种转场、闪回的作用。在影视剧中插曲同样具有主题歌曲的远期和轰动效应。插曲的表现形式可以大致分为主观和客观两种类型。譬如,表现当时心情、画面中所显示的人物所唱歌曲,为客观。能够直抒胸臆,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而作为是局外人的一种评价时,为主观。以主观的声音出现方式的插曲,也能较直接抒发情感,在某种程度上比客观的演唱方式带有更浓的主观评论意识。例如我国经典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中人物众多且复杂。而插曲也是十分繁多,但是每段插曲都能很好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如《葬花吟》一曲,体现出林黛玉孤女无依、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如败落的花朵一样无力,激起无数人的怜悯与感叹。又如《聪明累》一曲,用辛辣嘲讽的语气直接阐明了王熙凤的一生,从叱咤风云到草席裹尸,强烈的对比使观众容易体会到她的悲惨境地。
五、结语
可见,影视剧音乐的要求使得我们应该更重视“音乐”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不仅丰富了电影语言,而且强化了电影叙事功能,给观众带来新的视听体验。一部好的影视剧作离不开好的音乐,它在表现主题思想,展现情节,塑造人物,表达情感、情绪,营造氛围等方面更是具有独到的功效,受到导演和词曲作者的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 陈义成主编.《中国音乐与音响》中国广播出版社, 2001年5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2] 任金州, 钟大年, 主编.电视学系列教程《电视声音构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一次印刷.[3] 王红霞.刘立波主编.《影视声音基础》, 北京电影出版社, 2004年8月第一版北京第一次印刷.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不知何时起,电影和音乐结合在了一起,并从此密不可分。电影让音乐焕发新的光彩,庞大的音乐家族中又多了“电影音乐”这一分支,而音乐也给电影注入了新的活力,使之成为完整的视听艺术,好的画面与配乐相得益彰,成为观众心中的永恒。
早期电影只有画面,影片本身不发出声音,剧中人物的说白通过动作、姿态以及插入字幕间接表达。被称为无声电影或“默片”。这一时期,电影发展为纯视觉艺术,拍摄了《战舰波将金号》、《淘金记》等经典性影片,诞生了一大批电影艺术大师,梅里爱、格里菲斯、卓别林、爱森斯坦、勒内·克莱尔、茂瑙等。
为弥补无声电影的缺陷人们想出了许多办法。刚开始,电影院在放映影片的时候让配音演员站在幕后说话。这种方法采用了一段时间就被淘汰了。后来,有人又想出一个办法:在电影放映现场进行音乐伴奏。这个办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电影,音乐开始参与其中,有了渲染气氛,交代情节等作用,这是电影音乐的雏形。
这些办法只是弥补了观众的听觉缺憾,从根本上不能解决观众对影片音色配合期望的问题。2 于是,有声电影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观众的需要应时而生了。
1910年,爱迪生发明了有声电影机。1927年10月华纳公司的《爵士歌王》打破了电影中无对白的寂静,1928年华纳公司“百分之百的有声片”《纽约之光》彻底打开了有声电影的大门。起初,有声电影是通过同步播放唱片来实现的,存在制作麻烦,声音脱节等弊端,后来,华纳兄弟采用了更方便的由Western Electric开发的胶片携载声音的技术。1932年,制片商和放映商联合建立了胶片上声音轨迹宽度的标准,从而创造了新的1.37:1比例。随着这一整个业界技术方针的确立,电影中的对白、歌舞急剧增加,开始了一个新的时代。
早期有声电影在技术和艺术上的幼稚,曾对默片蒙太奇艺术的精妙产生过不良作用,但随着在技术和艺术上不断发展、成熟,以不可阻挡的势头成为电影发展的方向,现在,有声电影已日趋成熟,电影音乐对一部成功的影片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世界著名电影理论家明斯特贝格曾经说过:“如果我们研究一下音乐,那么我们就能更了解电影艺术在美的世界中的真正地位”。苏联著名电影导演E·吉甘也曾说过:“与画面动作配合得适当的音乐,能够创造出独特的、有高度感染力和深刻思想涵义的音乐视觉形象。”
音乐对电影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渲染气氛
音乐能为影片的局部或整体创造—种特定的气氛基调(包括时间和空间的特征),从而深化视觉效果,增强画面的感染力。
代表影片:《天国的邮递员》
宽广草原中孤零伫立着邮筒,那是座将信放入其中便能传达给天国爱人的传说的邮筒,在众多寄给无法忘怀的爱人充满爱意的信件当中,荷娜(韩孝珠饰)放进邮筒的是对死去的爱人充满的怨恨。一直怨恨死去恋人的荷娜在草原中遇见了在俊(金在中饰),在俊是服装界的佼佼者,在一次意外车祸中失去了生命,其实在俊是其他人所看不见的幽灵,因为意外而持续昏睡的在俊,上帝赐予他延长2个礼拜死亡,担任天国的邮递员,在现实和死去的世界往返。荷娜成为在俊的助手,希望带给丧失爱人而绝望的人们重生的希望,对爱人的痛苦回忆渐渐淡却的荷娜,喜欢上了在俊,两人在天国与现实的矛盾中徘徊„„而伴随着两人凄美的爱情,影片中恰到好处的配乐同样令人印象深刻。
场景一:两人初次见面,在俊邀请荷娜与自己一起进行邮递员的工作,以便于更好地帮助荷娜走出对死去恋人的恨,重新爱上这个世界。轻快悠扬的配乐与演员的表演相得益彰,渲染出自由轻松的气氛,将荷娜对于在俊及天国的好奇和其自身精灵、开朗的个性表露无疑,在这种气氛中,观众也将随着演员的表演进入影片,与荷娜一起开始对天国的探索。
与影片内容及环境相适应的配乐无疑会将观众带入一种意境中,展开一次观影之旅。场景二:荷娜发现在俊是幽灵的事实,无法接受,悲伤地呐喊希望摆脱残酷的现实,在俊也无能为力,只有看着爱人承受煎熬,此时,一曲悠扬而伤感的曲调响起,看似希望就在前方,可却那么的遥不可及,音乐的韵味无尽无穷„„
场景三:重回人间的在俊与荷娜重逢,经历风雨的两人在邮局中众人的瞩目下紧紧相拥,同样悠扬的曲调诠释的却不再是悲伤,而是失而复得的欢喜,以及抓住真爱的欣慰与感动。
不同的音乐,不同的场景,或让我们体会温馨,或让我们感受悲伤,随着音乐,我们一次次的走入电影的氛围中,感受着不同的人生,也经历着心灵的洗礼。
二、抒发人物的内心情感
一部电影,是画面与声音结合的产物。视觉与听觉同样重要,音乐自然就成为了电影的灵魂。其中,音乐对塑造人物形象功不可没,而这正是通过音乐表达人物的内心情感来实现的。
比如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第一部魔法石中,结尾处邓布利多为学院颁奖。随着他为格来芬多的勇敢一一加分,音乐也逐渐转入高亢。激昂的音乐烘托出哈利等人激动的喜悦,轻松的把气氛带入欢庆之中,令观众随之一同兴奋起来。而后,在踏上归途之前,哈利与海格道别,海格将自己精心制作的哈利父母的相册送给了哈利。此时的哈利表情复杂,他翻开相册,看到了婴儿时代的自己与父母的合影。这时影片的精髓音乐伴之响起,每一个音符都慢慢的打在心 3 头,勾起一丝心酸。悠悠动听的旋律夹带一丝不露声色的伤感,却又充盈了温情与感动,把哈利对父母的爱与对海格的友情与感激演绎得淋漓尽致。每看至此,都会被深深打动。
第二部密室中,结尾处赫敏痊愈出院,来到礼堂与哈利和罗恩见面。随着他们再次相视,温馨的音乐响起,诉尽了彼此的关心与欣喜。当音乐到达最高点时,哈利与赫敏紧紧相拥,诚挚的友情得以升华。
第三部阿兹卡班的囚徒,当哈利与赫敏用时间器回到过去,看见过去的小天狼星和哈利被摄魂怪围攻时,紧张而富于节奏感的音乐声音渐大,揪着主人公和观众的心,哈利对小天狼星的特殊感情跃然于画面之上。当哈利施出守护神咒击退了100个摄魂怪、救下小天狼星时,音乐仿佛也随咒语般蔓延开来,延伸至每一个角落。这是哈利的自豪,是他解决危机后的轻松。
三、体现并深化影片的主题思想 塑造形象 实例分析:《海角七号》 中国 台湾 2008 生命,只有一回!梦想,不会只有一次!错过的爱情,只要肯回头,还是有找回心灵相印的一天„„。这是一个关于音乐、梦想、与爱情的故事。几个完全不搭边的人因为音乐而联系在一起,并由此发现一段凄美的爱情。
六十多年前,台湾光复,日本人撤离。一名日籍男老师只身搭上了离开台湾的船只,也离开了他在台湾的恋人:友子。无法当面说出对友子的感情,因此,他把怀念与爱恋化成字句,写在一张张信纸上。六十多年后,台湾的样貌早已完全改变,各个角落的人为生活而努力,几个活在不同角落的小人物各自怀抱音乐梦想。他们组成了一个乐团,他们需要训练,完成一个临时的演出任务。在此之间,主唱阿嘉和监督活动的日本小姐友子产生了一段情感。但其间也有一段波折。只会弹月琴的老邮差茂伯、在修车行当黑手的水蛙、唱诗班钢琴伴奏大大、小米酒制造商马拉桑、以及交通警察劳马父子,每个人在不同时期的心情,感受,都化做不同的歌曲,在情节之中展现在出来。
影片刚开始的时候唱诗班弹钢琴的小女孩走进电梯时的背景音乐:《爱到不怕死》,交代了电影主线,即爱情至上的原则,也为后续做铺垫。
下一个镜头到了海上轮船,背景音乐《未寄出的信》,加上日语的旁白,交代了故事的一条线索:一对恋人的曲折爱情故事。
在众人准备演唱会阶段,阿嘉与朋友们弹奏许多曲子,此时隐约萌起对友子的爱恋。友子来阿嘉家找阿嘉,在门外哭泣,背景音乐《给女儿》逐渐放大盖过演员的声音,这首歌淡淡的忧伤却不失轻快,正象征着阿嘉与友子微妙不可言说的爱情。中孝介演唱会与阿嘉歌唱一首歌《野玫瑰》,简单的曲风与歌词,烘托出阿嘉对友子纯纯的爱意。
演唱会刚开始时阿嘉乐队激情演奏《无乐不作》,节奏欢快,把影片推向一个小高潮,表达阿嘉终于可以和友子在一起的激动欢喜的心情。《国境之南》将影片节奏放缓,气氛稍稍降温。
镜头切回海上轮船,伴随着《第七封信-情书》的背景音乐引出电影另一条线索:已年老的友子手捧着刚收到的七封信,脸上露出满足的幸福的笑容。
还有一个是在影片中出现了两次的那段比较有激情的音乐,两次都是男主人公在试图砸烂乐器后气愤地坐上摩托车离开时响起。它的出现不得不说更加体现出主人公心情之差以及他对理想破灭的厌恶之感。
那首在《各自远扬》中“我们踏上各自的各自抉择的道路,在未来的某日绽放笑容,直到重逢时。”在这时女主人公已经决定在演唱会结束后随乐团一起回日本,他们两个这的是要踏上各自抉择的道路,就像60年前那对恋人一样。《各自远扬》就像是在用这凄清低调的音乐表现人物之间的关系,将要离别的感觉。把离别时会有的肝肠寸断情感表现的淋漓尽致。这个歌曲以高度凝练的歌词语言概括全剧的思想主题,歌曲旋律根据当时的意境、情绪和人物内心的感情,把感动再次提高一档。把60年前的情形在60年后再次上演。
“风告知春天来访的脚步,纷纷绽放的花朵香气,令人想起远方的你。如春日阳光守护下绽放的花朵,未来希望之光也会照耀我们吧!我们踏上各自的各自抉择的道路,在未来的某日绽放笑容,直到重逢时。”
最后的一首《国境之南》,这时整个影片的高潮。这首歌极具唤起感情的力量,在人们的心 4 灵中产生的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本身这首歌就是比较抒情性质的,在加上在那个场合下更让观众深深被打动。在电影中随着情节的发展和画面给人的冲击力,它更给观众以震撼。在这首歌的演出过程中,阿嘉一直注视着友子,是在表达他的爱情。音乐和主人公融为一体,也让观众体会到剧中人物的悲伤和落寞及不安,打打增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
电影音乐通过感情的渲染,使音乐和画面有机结合,形成单独播放任何一方时所不具备的震撼力和感染力,通过视听在观众心理上形成视觉形象。音乐在影片中的整合、连贯、调节、烘托无处不在。电影《海角七号》之所以能感动这么多的人和其电影音乐的配合是分不开的。它就是真情和艺术的融合体。片中音乐设计的起到好处,适合的地点适合的响起,感染着我们,打动着我们。在音乐的伴随下,情感一次次被拨起,展现一个个让人动容的场景。
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
悠悠的音乐声响起,电影故事拉开了序幕。伴着宛转悠扬或是紧张刺激的音乐,电影故事高潮迭起,扣人心弦,令观众身临其境如痴如醉。音乐不仅仅舒缓了人们绷紧的神经,更推动电影精彩的故事情节顺利向前发展。音乐由激烈到缓和,预示着情节渐渐平稳;音乐由欢快到悲伤,推动着情节由欢乐轻松一步步走向悲情凄凉„„经典电影泰坦尼克号中的音乐,可以说将此作用体现到了极致,带给我们那不能忘怀的一幕幕。
忘不了那一幕,杰克拉着萝丝的手,在纷繁熙攘的人群中肆无忌惮地快速穿行。这时,欢快得如跳舞的黄鹂的音乐声明朗地响起,推动着情节越来越轻松自然。可能是在情殇中大伤元气,萝丝已经很久没有尝试过如此兴奋刺激了,她一时之间忘记了自己的贵族身份,在杰克的拉动下享受着飞的感觉,在轻快的奔跑中放肆开怀地爽朗大笑。伴着开朗快节奏的音乐声,主人公的幸福快乐淋漓尽致的一步步展现。
忘不了那一幕,船体惨遭损坏,从人们恐慌不定不知所措的眼神中,我们仿佛看到了焦急无助和绝望。正在此时,出人意料地,《我心永恒》那浪漫悲情的音乐声渐渐响起,似乎预示着一个不大不小的转折。果然,在慌乱的人群中,我们看到了两个寻寻觅觅却又坚定不移的眼神,眼神对视,仿佛是焦躁中的一泉清水,深情又浪漫。他们紧紧相拥,忘记了自己依旧身处险境,只盼对方平安。音乐恰到好处地推动了故事在紧张中趋于清新浪漫。紧接着,音乐变得快速紧张,好似一根绷紧的弦,一弹即断,推动着主人公踏上了绝望无助的逃离之路。
忘不了那一幕,挣扎中的杰克发现了漂浮的船板,俩个人无法同时上去,关键时刻,杰克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心爱的姑娘,帮她托住船板,“答应我,活下去”,这是杰克留给罗丝的深切嘱托,看到这,观众没有不落泪的,在杰克最后时刻,双手紧紧托着船板,此刻影片中整个画面静静的,只有悲伤的音乐缓缓升起,仿佛整个世界只有他们两个人,悲伤而感人,杰克好像安静地睡着了,只有音乐回荡在大海之上,“爱沐浴着我们到永远,直到我们生命终止,有你让我无忧无惧,我知道我心将永恒。“这首经典的歌曲荡漾在大海之上,感动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优美而悲伤的旋律回荡在耳边,纯真的爱情震撼着心灵,在生与死的边缘,善与恶,高贵与卑劣展现在眼前,故事情节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剧中的音乐同样让我们难忘,整个音乐紧扣主题,推动了故事情节的丝丝入扣,震撼人心。
五、强化影片结构
强化影片结构,即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用它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组接同一时间不同事件的若干组画面的交替或同一事件的若干个不同侧面的各组镜头的交替,电影时间空间的跳跃、交错等,以达到过渡流畅,情感衔接自然,场景变换得当的作用。
《音乐之声》,这一部老而不旧的美国好莱坞电影,融合了音乐与情感,吸引着无数人的眼球,将一个奥地利的真实故事自然地展现在人们眼前,在音乐里真情流露,将一切的情感因素像流水缓流般慢慢融进人们的思想里。影片中中,修女玛利亚的真诚语句、动人笑容与她的优美歌声,孩子们天真可爱的笑脸与语句,上校的冷静与诚挚,还有他们以演唱奥地利民歌和爱国歌曲的形式与纳粹分子进行斗争和周旋的爱国情感等等都让人深受感染,这一部音乐剧的成功在于它的情感流露并非夸张,而音乐对此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影片开始,玛利亚在山坡上唱歌,歌声美丽、自由,深深感染着观众。她听到修道院的钟声后狂奔回修道院,伴着紧张急促的音乐,观众不仅与她一同紧张,更对她奔向哪里感到好奇。5 此处音乐衔接前后两场戏十分有效,正如一位音乐评论家所说:“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
影片末尾,纳粹党卫军发现他们,他们在慌乱中逃走,音乐骤然响起,急促而紧张。但当他们跨过了高山,走向了光明的国度时,音乐就快乐了,结构转换巧妙。音乐在情感的表达和推动剧情发展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对结构的重要作用也在此处体现得很明显。人物内心中的紧张急躁不可名状,用配乐来体现则精妙自然,电影中时间空间的跳跃、交错便易于接受。
过渡,是使影片连贯、结构严谨的一种手段。影片的各部分是靠过渡来连缀的。具体地说,过渡在结构上对上面的内容起概括的作用,同时对下面内容起提示的作用。用音乐作过渡使电影作为视听艺术更加丰满,提高了电影的艺术品位,产生独特的审美效果。
音乐片
在音乐与电影的结合历程中,音乐片是不得不提的一笔。音乐片是以音乐及音乐生活为题材的一种影片。一般以音乐家、歌唱家和乐师的事迹为描写对象。最初是把百老汇的经典剧目搬上银幕,后来则发展为具有特殊形式的类型片,并在四、五十年代走向了“最受欢迎的顶峰年代”。音乐片中的音乐与一般故事影片中的电影音乐和插曲不同,音乐不是单纯作为外加手段为影片烘托气氛、抒情写意,而是剧作构思和剧情的主要部分。它相对歌剧不受舞台的限制,可以营造更好的视觉效果。利用音乐叙事则增强了影片艺术性。其中不乏优秀作品,如《歌剧魅影》
经济效益
音乐不仅在艺术上丰富电影,其经济效益也不可忽视。由于院线的发达,致使一部电影诞生之后,百姓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去电影院观赏,并且可以做到全球同时上映,这种娱乐性形式是其他任何一门类都无法企及的。一首优秀的电影音乐,可能会为影片增色不少,同时带来飙升的票房和可观的收益。除了票房收益外,电影副产业效益也很可观。影片中的人物版权、造型版权所带来得效益在后五十年之内依然具有价值,电影人物可以出现在书籍、服装、贴画、游戏、文具等一切小商品中。音乐可以形成一种独特的副产业,CD、光碟等周边产业的效益前景乐观。
浅析电影音乐的作用
摘要:电影是音画艺术,音乐与电影是骨肉相连的。音乐进入电影以后,成为电影这个综合艺术的一个有机部分,是一种新的音乐体裁。它在突出影片的感情、推动影片的剧情起着特殊的作用。
关键词:电影
音乐
作用
电影音乐诞生在上个世纪即将转弯的时候。关于电影音乐的滥觞,最初有一派学者主张是为了掩盖放映影片时机器运转所产生的杂音,或是填补器材故障与换片的空档时间,因此以音乐来遮蔽噪音或把音乐当成串场的中介。但是,我们随即发现这种说法过于偏向功能主义,不是用来解释电影音乐起源的合理因素。
最早期的无声电影(默片)就伴有音乐,当时的影片由于没有音效声、环境声与对白声,音乐就成为弥补视、听不平衡的方法,最常用的作法就是以管弦乐的强音来表示打击声、摔门声、关窗户声,或打雷声等;至于人物对白的部分,多以乐器演奏的形式来配合呈现,例如男女主角互诉情衷时配上某段歌剧里的二重奏。这种以音乐来替代声音的情形,其实有更深层的心理意义,因为人类的感官需要接收上的平衡。德国电影音乐学家汉斯艾斯勒对此解释为:音乐正足以当作影像的解药,因为观者目睹近乎真实世界的一切活动时,却听不到一点相对应的真实声响,必然引发感官上的不适应,因此音乐不只用来填补影像所欠缺的真实生命感,更可以解除观众在看影片时所产生的不适应以及恐惧。
人类惯有的感官经验是视听同时进行,一旦只能看不能听或只能听不能看时,我们就会觉 6 得诡异而加以排斥,这是生理上很自然的现象。画面游走在自然与真实之间,如果听不到一点相应对的音响,必定使我们的感官会产生不适应与排拒感,因此,音乐的作用在消弭这些不适应与排拒感。例如,出现一个悲哀的画面,如果没有任何声响,观众在接受度上就没有那么敏锐与直接,相反地,可能造成观众的迟钝与错愕。音乐让画面变得更具说服力,使观众更容易有身历其境的感觉,因此默片时代就发展出以音乐来弥补完全静默所可能带来的压力。
电影从无声到有声,经历了一个巨大的转变过程。20世纪初,人们逐渐领悟到无声电影需要用音乐来渲染剧情,也可以以此掩盖放映机的噪音,于是就尝试在电影中加入音乐。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技术的革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电影音乐在影片中的作用,使得它无可替代的成为了电影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电影音乐的作用:(1)表达主观态度,它概括影片的主题思想、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人物、事件的主观态度;(2)抒发感情,用它抒发人物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感情,刻画人物的心理活动;(3)渲染气氛,它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用以深化视觉效果;(4)描绘景物,使用它描述画面中富于动作性的事物或情景;(5)剧作功能,它直接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元素;(6)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用它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组接同一时间不同事件的若干组画面的交替、同一事件的若干个不同侧面的各组镜头的交替,电影时间空间的跳跃、交错等。而电影音乐在情感的表达和推动剧情发展上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
在众多的音乐电影中由美国音乐剧的泰斗理查德•罗杰斯和奥斯卡•汉默斯坦二世根据玛丽亚•冯•特拉普的自传:《冯•特拉普家的歌手们》改写而成的《音乐之声》可谓颇具代表性。这部影片曾获得第3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剪辑、最佳配乐和最佳音响等多项大奖。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而这个动人故事中又缺少不了很多动人的音乐。
《音乐之声》清新有致,雅俗共赏。既有幽默的情趣,又有深沉凝重的感情,在各国的测验中经常被评为“最受欢迎的影片”,是全世界票房最高的电影之一。而受欢迎的原因恐怕要归功于其中流传最广的几首经典音乐,如表达玛利亚对大自然热爱的主题曲《音乐之声》;轻松愉快的《孤独的牧羊人》;特拉普上校演唱的深情无限的《雪绒花》;欢乐大方的《哆来咪》;以及可爱的孩子们演唱的《晚安,再见》等等,都成为人们记忆中最值得珍惜和细细回味的艺术佳作,被视做人类最珍贵的永恒佳品。在这部影片中,我所感到的是人世间那种最淳朴、最简单的友爱和挚爱之情,这部影片让我的全身心都感到放松。《音乐之声》来自生活,高于生活,它以乐抒情,以乐动人,到处充满阳光气息与温馨浪漫,它把抽象的音符、大自然的和谐美景和人文景观完美结合,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融洽、相互依托的关系,鼓励人们乐观向上,追求纯洁美好,争取自由和享受生活,消除杂念,达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虽然里面的主要角色都被刻意美化,但丝毫无损主题和形式上的出类拔萃,幽默的对白和情节,更把观众逗得前俯后仰,乐不可支。《音乐之声》称得上是电影史上绝妙的神来之笔,是一部影响深远的作品,它甚至超出了艺术作品的范畴,从艺术史、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角度来衡量都值得研究和借鉴。
但其中最突出的莫过于精彩的配乐。
影片的开始,玛利亚在山坡上唱歌,歌声美丽、自由,深深感染着观众。她听到修道院的钟声后狂奔回修道院,伴着紧张急促的音乐,观众不仅与她一同紧张。在修道院,院长与老修女讨论后认为玛利亚不适合当修女,让她前往冯•特普拉上校家当家庭教师,故事才真正开始。上校家的七个孩子自幼丧母,上校因为丧妻之痛和长期军舰生活变得严肃刻板,不太关心孩子,所以他们有一点淘气,甚至有一点叛逆,固执的拒绝别人的关爱,但实际上他们渴望有人好好的关爱。玛利亚试着让他们接受自己,而孩子们对他态度的转变,从那个吓人的夜开始,她的歌声抚慰了孩子们孤独恐惧的心灵,也渐渐温暖了上校冷漠坚忍的心。
影片中另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哆来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玛利亚用窗帘布做了七套游戏服,带领他们徜徉于大自然间,无拘无束、自由自在,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欢快的歌声让观众融入其中。一路欢歌,一程笑语。可是回到家里以后,情节开始有了波折,上校带回了他的未婚妻男爵夫人,孩子们面对将来的继母,有点胆怯。为了欢迎男爵夫人,上校举办了一场舞 7 会。偶然间,上校和玛利亚跳起了舞,彼此的爱慕也渐渐伴着悠扬的奥地利民族舞曲旋转、明显。但玛利亚认为自己不应该如此,连夜逃回了修道院。与此同时,在晚会上,七个孩子用特殊的方式向大家道晚安,一首《晚安,再见》优美恬静,似乎让观众也松了一口气。玛利亚在老修女的劝说下决定面对一切,终于和上校结成眷属。似是美满的结局。
但是,纳粹的出现打破了他们的幸福生活,奥地利被德国吞并,上校被迫到德营接受新的职务,但他不愿背离祖国,毅然选择了举家逃离。在临行前的表演会上,冯•特普拉全家人的歌声打动了在场所有人,包括银幕前的观众。那一曲深情的《雪绒花》更是点燃了在场者的爱国热情。后来,他们借机从会上溜走,躲进了修道院,这时音乐淡出,恐惧的等待,狂乱的心跳,一直持续,直到纳粹党卫军发现他们,他们在慌乱中逃走,音乐才骤然响起,急促而紧张。但当修女们向主忏悔他们对士兵的车所作的事情后,音乐就快乐了。最后的他们,跨过了高山,走向了光明的国度。
《音乐之声》是这样一部将剧情与音乐如此的完美的结合的电影。她的诞生,让我们看到了音乐对情感表现、剧情发展的帮助与作用。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以说,现在的电影已离不开音乐。有些电影,离开了音乐,就会很难说清呈现了怎样的面貌。相反,只要有了音乐,不懂电影的人,也能从音乐中读到一些东西,这是电影中其它元素所无法取代的。一部好的电影,必然有深入人心的音乐,评价一部电影的好坏,音乐是十分重要的一个部分。因此,在观赏电影的同时,我们也要学会欣赏电影音乐,因为其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参考文献
1《论电影音乐的基本功能》 张建明
电影评介 2何晓兵 《契合:电视剧音乐的价值支点》(《中国音乐》2004.1.)3魏南江 《影视声音造型艺术论》 中国电影出版社 2008年11月第1版 4陈斌 程晋 《影视音乐》
音乐欣赏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2) 06-0146-01
我国对音乐欣赏教育的重视是在近二十年形成的。音乐欣赏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鉴赏能力,也是我国美育教育实施的重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切實有效的措施。综合国内外对音乐欣赏的界定,本研究认为音乐欣赏是指欣赏者通过听觉对音乐进行聆听,并从中获得音乐美的享受、精神的愉悦和理性满足的活动。
音乐欣赏课是实施学生素质教育的途径之一,是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艺术鉴赏力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以音响、聆听、体验、审美为教学手段,融文学、艺术、历史、自然、心理等多学科知识为一体,让欣赏者从中获得美育的艺术教育形式。这对于培养学生的高尚的思想行为、美好的道德情操及塑造健全的人格等都具有积极、独特、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影响。所以,在教学中落实音乐欣赏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一、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和音乐常识,也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品质,达到德育教育作用
在音乐教学中进行音乐欣赏教育,能让学生学习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遗产和优秀音乐作品,让学生初步了解我国音乐的发展史以及著名的音乐家,也可以向他们介绍世界各国的优秀音乐作品,丰富了学生的听觉、感知,扩大了音乐视野,积累音乐语汇,发展了音乐思维,使其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如,在欣赏《义勇军进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我先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聂耳(1912—1935)是我国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家,他虽然只度过乐23个春秋,但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为我们留下了大批的音乐财富。他以音乐为武器,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统治进行斗争,为中国革命音乐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义勇军进行曲》是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所作的主题歌。歌曲号召中华儿女为争取自由解放、为民族的生存而英勇奋战。它鼓舞着千千万万的英雄战士浴血战斗、为国捐躯……这是聂耳最杰出的一首作品,全国解放后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在给学生介绍完以上的知识后,让学生看着歌词欣赏一遍歌曲,其效果不亚于给同学们上一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因为学生了解了歌曲的创作背景后,听到雄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他们心中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尊就会油然而生,从而达到欣赏这首歌曲的第一个目的:启迪分辨“好与坏”的智慧、陶冶爱国主义情操、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
二、通过音乐欣赏课培养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的能力
欣赏教学能使学生在听、唱和知识技能等方面得到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养成欣赏音乐的好习惯。同样以《国歌》为例:学校在每个星期一早上或重要节日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唱《国歌》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这时,学生必须看指挥、听准歌曲旋律的音高和节奏、唱准歌词、唱好《国歌》。在唱《国歌》时,学生的脑海可能会联想到电影中解放军战士们在英勇战斗时的情景;可能会联想到我国体育健儿们站在国际冠军领奖台上看着国旗冉冉升起时的情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的视觉、听觉和思维同时作用,使他们各方面的音乐技能很好地联系在一起,提高了他们对歌曲的感受力和表现力。
三、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智力保证
欣赏教学把多种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综合到一起,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结合、理解的能力,获得了丰富音乐常识,也提高了他们的音乐鉴赏力。例如:在欣赏一首属于进行曲的作品时,可加入抒情歌曲或其他体裁的作品加以对比;在欣赏声乐的表演形式时,先学习人声的分类和表演形式的种类,以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在介绍、欣赏民族乐器时,加入民族乐器与我国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相互联系;在欣赏少数民族民歌时,把各个民族的生活习俗、居住情况、服饰特征、宗教信仰等进行介绍,这样,学生所上的音乐欣赏课就不在是枯燥的、一味听的欣赏课,他们从中学到一些趣味性的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欣赏音乐、鉴赏音乐的好习惯。
四、与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相整合,塑造更优质的音乐欣赏教育
多媒体课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着很大的作用,并逐渐成为主流教学形式。经过这学期的音乐欣赏课,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为主要音乐教学手段运用后,对于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觉得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比较好,这样,大大的改善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方式,把过去只能“听得见,看不着”的单调传统教学形式,变成了现在能和学生互动的“有声有色”的教学模式,同时激发了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老师也取了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师生双方都达到各自的目的,都得到了收货,教师不仅完成了教学工作,提高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同时又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了音乐的熏陶。这样使音乐教学与音乐欣赏及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整合,也有利于我们今后课题的研究。
总之,音乐欣赏作为音乐课的一个主要内容,使学生通过聆听、感知音乐从而理解音乐,提高其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体验,同时还会发生各种综合效应,而综合效应的发生又丰富和扩展了音乐的审美效应,使音乐欣赏在给人们以审美愉悦的同时,又能发挥多方面的作用。同时,音乐欣赏可以很大程度上的促进文化艺术修养的提高和生活体验的丰富。那种“张开眼睛看世界,闭上眼睛听音乐”的听赏习惯已经不能适应现代音乐欣赏教学。
在我们的教育方针“德、智、体、美”中,美育应当贯穿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内容,在学校的美育中,音乐和美术教育尤为重要。所以,在音乐教育中贯彻音乐欣赏课程就显得较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音乐课程标准研制组.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3]默塞尔.学校音乐教学心理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8
[4]马克思、恩格斯教育思想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4
镜头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篇4
首先, 何为纪录片?大多数人最直观的感受都认为纪录片是纪实的艺术, 强调的是纪录的真实性。这是纪录片最本质特征, 但同时纪录片又是视觉艺术, 是凭借可以直接看到的影像客观真实地纪录、表达感情以及思想。在视觉艺术中, 视觉的呈现是依靠镜头语言。因此镜头语言在纪录片中起到最核心的作用, 完全超越了它在战争片、动作片、爱情片以及其他故事类电影中的地位。在推、拉、摇、移和全景、中景、近景以及特写镜头瞬间转换的视觉空间中, 使观众接收到影片信息并且得到艺术的享受以及精神的愉悦。
目前国内数字电影放映机流行的是2K级别, 为2048×1080的分辨率, 清晰的画面给观众带来的是视觉的享受。高清镜头能够服务于好的作品, 帮助这些视觉艺术更好的发挥其艺术特征, 吸引观众。正如电影《少年Pi的奇幻漂流》中, 因为超高清的画面及过硬的影视技术, 使得这部电影在视觉艺术上达到巅峰, 令观众沉醉于李安导演给我们创造出的世界中。因此, 镜头在电影中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影片来说, 观众在观看的同时其实是在观看一个个的镜头, 每一个镜头所表达的细节都有可能成为影片的点睛之笔。纪录片也是如此。镜头在纪录片中既可以展现纪录片的真实性又可以发挥其艺术性, 通过小镜头记录大人生, 传递纪录片的人文情怀。本文通过高清镜头在纪录片中的广泛使用, 分析它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一、运用高清镜头, 增强纪录片的吸引力
一部成功的纪录片首先就是要具有强大的吸引力, 只有激发观众的兴趣, 才能够发挥出其影响力。因为纪录片在于真实地记录生活, 不需要做过多的修饰与捏造, 主要是还原最初的生活, 自然的记录下来即可。但是单纯地记录未必可以增强纪录片的吸引力, 需要加入更多的艺术元素, 提升它的观赏性。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 主要展示了中国各地美食生态。通过中华美食的多个侧面, 来了解中华文化的精致和源远流长。这部片子的目标是以美食为窗口, 让海内外的观众领略中华饮食之美, 进而感知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变迁。高清镜头在该片中运用的淋漓尽致。从云南香格里拉的松茸, 浙江遂昌县的冬笋, 广西柳州的大头甜笋, 到云南的诺邓井盐和诺邓火腿, 湖北的莲藕, 吉林查干湖的捕鱼祭祀, 海南远航的渔船等等这些通过高清镜头传递出来的不仅仅是美食带给我们的味觉刺激, 还使我们感受到食材背后流淌出的浓浓的人情味和生活气息。这一切都通过每一个精致的镜头流露出来, 吸引着我们去感受这一场饕餮盛宴。
二、丰富画面内容、增强感染力
镜头语言的基本要素是视觉词汇。高清镜头所呈现出的视觉词汇的丰富程度远强于普通镜头。而细节就是通过这些高清镜头更好的表现出来。细节尽管细微, 但是更能够具体生动的表现影片的主题, 增强影片的感染力。在纪录片《姑奶奶》中, 每一个特写镜头都清楚的记录了主人公的表情变化从而令观众体会到他的内心矛盾与煎熬。这些内心的细节突出都通过高清镜头完整的表达出来, 传递给观众, 极致的发挥了影片的表现力。无论是对人物的特写还是周围环境的记录, 高清镜头都做到了精致的记录更多的细节, 服务影片更好的展现思想内涵, 增强影片的感染力, 更好的帮助观众融入到影片中, 跟随主人公更加深入的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三、增加真实性, 升华影片
无论纪录片加入多少导演的艺术性创造, 其最本质的仍然是“真实”, 真实性是纪录片不可逾越的底线。纪录片更能打动人, 也许因为纪录片并不是在讲故事, 而是在讲事。它所讲述的事情更能令观众相信, 融入到影片中, 仿佛可以和影片中的人物进行沟通。美国导演路易·西霍尤斯的纪录片《海豚湾》是一部艺术表现力很强的纪录片, 获得了第82届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在内的很多大奖。虽说他的艺术表现力超过了大多数的纪录片, 但他的真实性仍然是让观众身临其境, 跟随着影片中的事情发展心情也随之波动。该片是以日本捕杀海豚为题材, 因为拍摄的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被当地日本捕鲸者的驱赶, 所以拍摄组采用了很多隐蔽的方法拍摄。很多高端的技术手段都被运用, 为了真实的还原日本当地捕鲸者的残忍, 全片采用高清镜头, 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真实再现了捕鲸者的惨无人道, 引起观众的共鸣。不得不说, 高清镜头在还原真相, 记录真实上起到非常强大的作用。正是因为高清镜头, 才可以令观众更加全面的了解事情真相, 融入到影片的故事中, 体会到导演的创作意图。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篇5
……………… _…__…__…__…__…___…__线__…__…__…号…考…__…__…__…__…__…__…__…__订__…名…姓…__…__…__…__…__…__…__…__…__…级…班… 装………………………………………《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研究者:王晨 研究背景 初一下半学期,学校给我们开展了研究性课程,这门课程的出现给我们沉重的学习增加了许多调味剂。依然清晰记得第一次过动选课题那天,对电影音乐情有独衷的我怀着无限的憧憬选择了《电影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这门课程。研究过程 第二次活动分组派职责的时候,我和其他七位同学一起组成了第三研究小组,并担任了资料搜集的职责。经过精心的策划、激烈的讨论,我们选择《天下无贼》以及《无间道》作为我们的研究题材。选择它们,是因为其中的音乐让我们感受至深。就如《天下无贼》中“贼公”王薄为了保护农民傻根的六年辛苦的血汗钱不被贼头偷走而牺牲的一瞬间,音乐缓缓地响起,杨坤开始在轻轻地吟唱,在那时,我们似乎身在其中,眼泪夺眶而出。我们就可以说是演员的演技精湛,让我们那么感动,但不可否认,这环绕于情节周围的音乐才是不可或缺的,是音乐让高潮更加高潮。是音乐让我们感受至深。它让我们的情绪时起时落,并且让我们深深的沉醉其中。研究心得 我爱电影音乐,因为它象绿叶一样铺垫了整个故事情节,让我们更加深刻的体会电影的芬芳。我更爱学校为我们开设的这门研究性课程,它让我们的初三生活更加丰富精彩,并且参与学习的过程中,第一次感受到合作、研究的快乐。说明:本研究得到了李云、刘丽丽等同学的帮助,音乐老师陈华指我了很多指点,特此感谢。
论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 篇6
【关键词】音乐教育 人才 作用
从整个中国历史的发展不难看出,最早从西周开始,历朝代都将音乐教育作为一种育人的工具和手段,各朝代都把音乐教育当作育人的工具。周朝王家的音乐机构是世界上最早的音乐学校,主要是培养从13岁到17岁的王室和贵族子弟,以为国家培养高素质的文武兼备的统治人才。进入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教育思想的代表人孔子对音乐教育作用就认为,人的全面发展、修养都是离不开音乐的,而且孔子还非常注重在音乐教育和学习中的亲身实践。
而中国近代史进入了新式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可以从明末清初的“学堂乐歌运动”算起。当时具有影响力的教育改良派康有为、梁启超积极倡导教育救国,积极提倡学校里设立音乐课,发展音乐教育。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音乐教育中优良的传统,尤其在当前的历史形势下,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更要让音乐教育为人才的培养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一、音乐教育对于培养有广阔视野、较高国际交流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推动作用
经济的发展、改革的进步、国与国间教育教学交流的深入和扩大,学生出国深造、留学、接受培训的机会不断增多,这些都促使教育手段、方法和目标,教学内容、课程结构等需要在我国教育教学思想和特色的基础上,与国际的教学思想接轨,使培养出的人才不仅具备新时代对人才的要求,还应与国际相接轨,更好地符合国际社会对新型人才的要求与需求。
艺术无国界,音乐艺术源于生活、劳动和社会活动,是人类社会共同的文化成果。学生在欣赏世界各历史时期、各文化背景的优秀音乐作品过程中,对各国人民的生活习惯、宗教信仰、民族文化、政治经济状况及居住的地理环境等都能够大致了解。人们常说音乐是“心灵直接的语言”,也可以说“音乐是世界语言”。在国际交流中,音乐促进了国与国之间、民族之间文化、思想、精神、经济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
二、音乐教育对培养学生的爱国责任意识和民族自豪感有着更为深刻的影响作用
没有强烈爱国意识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培养具有爱国意识与民族自豪感的适用人才始终是思想和情感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和自身知识结构存在的某些不足,政治素质发展不平衡,这既表现为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的并存,又表现为其认识程度与自觉程度的不平衡性。换言之,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来说,在音乐教育作用下的爱国家教育,由于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性的特点,它能够激发起学生的思想情愫,可以使学生更深切的感受和理解,而音乐教育由于就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它可以把很深刻的思想内容和知识内容以一种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形式表达出来。
三、音乐的教育作用还在于能够开启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
社会的发展进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要求学生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工作中能够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音乐教育能够触发人各种思维和自由联想,直接参与完善人的创造与想象活动,当人进入音乐状态时,人对生活认知的感受,由音乐的激发而纷纷被释放出来,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此时,人的联想力、记忆力、观察力和反应能力都会有所提高,成为思维开阔、思想敏捷的人,运用到实际的知识掌握和创造过程中,人们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使自己的理性思维与非理性思维高度统一起来,使自己的创作成果得以实现,放出独特的光彩。而音乐,为人与技术知识的矛盾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缓冲地带,音乐思维有助于人在技术领域的创造意识和行为,在一定意义上讲,音乐是人的创造与想象意识的一种动力。
四、音乐教育能够更有助于使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形成良好的敬业和协作精神
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骤然加快,社会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市场经济给学生就业提供广阔活动舞台的同时,也由于职业震荡、高频的角色转换等因素,对学生成长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和集体协作的处事方法,只有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健全的人格。
人本音乐教育家铃木先生说过,音乐的教育目的“不是刻意地培养一些伟大、杰出的所谓人才,而是希望透过音乐教育,把每一个孩子都提升到拥有一颗高贵的心灵与完美的人格的程度,而事实上这也是每一个人所应追求的目标。”
音乐教育首先是培养学生的爱美心理,使他们对美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概念,学会鉴赏美、表现美,排斥假恶丑,树立正义感。此外,音乐能够诱发人们高尚的灵魂,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和方法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协作心理等等。
总之,作为国民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培养出少数音乐人才是整体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社会对音乐生活的参与程度是目标之二,而音乐促进全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则是最高目标。而对于高师类的音乐学院,不断加强和跟进未来社会和教育的思想步伐,使教育更好地面向未来,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人才,也是需要我们不懈的追求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肖佳. 大学生音乐教育现状初探[J]. 淮阴工学院学报;2005(6).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篇7
1 叙述性画面语言搭建内容架构
从艺术的角度看, “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 而叙事往往是在故事中完成。“通过具体故事讲述人生命运、生活经历和社会事件, 成为纪录片创作的普遍思路。”不仅叙事型作品采用故事化, 现在就连许多政论型、文献型等题材的纪录片, 也都在努力搜集大大小小的故事、情节, 以故事化的叙事手法, 把教育性、理论性题目做得更富于影视特点, 容易被广大受众接受, 因为故事化符合受众的收视习惯。
而叙述性画面语言是纪录片叙述故事的主体画面语言, 如同文学作品用文字叙述事件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一样, 纪录片是用叙述性画面语言来讲故事, 它告诉观众谁在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 记录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 记录人物的喜怒哀乐, 展示人物的个性性格, 完整清晰地展现故事发展情节和矛盾冲突, 交待围绕主要人物展开的人和事的相互关系等等, 从而达到突出并深化纪录片主题。纪录片专家冷冶夫说过, 纪录片的故事不是用解说词说出来的, 而是用画面语言讲出来的。这种观点如今已经成为业界普遍共识, 很多优秀纪录片都善用叙述性画面语言讲故事。
获得亚广联大奖的中国纪录片《最后的山神》, 以鄂伦春族最后一位萨满孟金福的生活轨迹为线索, 将他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用叙述性画面语言表述成一个个故事, 这些故事既独立又有机融合。比如, 在纪录孟金福和老伴一天生活时, 画面从老伴做早饭开始, 饭后孟金福带上猎枪和工具上山捕猎;捕猎前, 他都会来到刻有山神像的大树前祭拜, 希望借山神庇护能打到更多的猎物;白天在山上捕猎, 晚上带着捕来的猎物回到家里。作为主体的叙述性画面语言始终贯穿通篇, 遵从纪录片真实性、客观性的要求, 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 层层展开描绘, 结构严谨, 叙事清晰, 情节真实感人, 它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内心世界”——“以自然万物为神灵, 日月水火, 山林草木, 都可以成为他们膜拜的对象。”片中的画面语言, 表面上只是记录了他们夫妇的生活, 但从中反映的却是由于受到所谓现代先进文明的影响, 鄂伦春族的传统和文化正逐渐消失, 自然环境受到破坏, 给人带来复杂心理感受。
当然, 作为纪录片的主体语言, 叙述性画面语言的运用过程中, 还应穿插描述性画面和表现性画面, 避免故事成为“流水账”。
2 描述性画面语言增强信息张力
在纪录片创作过程中, 展开叙事主线的是叙述性画面语言, 描述性画面语言不直接叙述主体有时游离主体但又与主体密切相关, 它围绕叙述性语言展开, 使叙事更加立体, 信息更加全面。在时间上它可以展现事件的历史背景, 在空间上它可以具像地描绘事件展开地点的面貌、位置等形象因素, 通过电视画面对人物的肖像、人物活动的环境状态、时空转换的说明、以及情节展开前的情景进行铺垫。
2.1 交代背景丰富信息
在纪录片《大动迁》中, 编导一直把镜头对准一户即将拆迁的上海住户, 但不时地将上海外环线改造的进度加入其中, 这就使节目的感性叙述有了理论的依托, 同时使节目更加大气。《最后的山神》片头之后就是一轮喷薄欲出的太阳, 霞光映照着被白雪覆盖的山林, 林中挺拔白桦树等一组写景镜头, 这样无声的描述性画面语言恰如其分地向我们交代了接下来的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与周围环境, 这组视觉信息对画面的内涵和气氛进行了深化和扩充——这是主人公孟金福生活的自然环境, 也是鄂伦春族世代生存的环境。片子快结束时, 孟金福回到了山下的定居点, 没有解说, 画面是定居点的全景和孟金福静静地坐在板凳上望着不远处一群孩子嬉笑打闹的欢乐场景, 这样一组描述性画面让我们明白在政府的帮助下, 鄂伦春族人已经告别了山林的狩猎游牧生活, 在山下有了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家, 年轻一代已经适应并享受这样的定居式生活, 而老一辈孟金福们还是不太适应。
描述性的电视画面语言的出现, 有时也伴随着画外解说词, 补充说明电视画面难以表达的背景信息。解说词要朴实, 不宜作过分的渲染和夸张, 形容词和修饰性的语句一般不用。纪录片《茶马古道》第一集开头画面是昆明的一个夜晚, 马帮从路上穿过。解说是:“这支叫做瑞贡京城的马帮力图重现历史上普洱茶进京的壮举。他们将从云贵高原出发, 一路北上……进入首都北京, 这次旅程将用去半年多的时间……”这段画面并没有展开行走古道艰辛的描述, 然而我们从古道的起点与终点及行走所需的时间就知道了茶马古道长而难行。同样《新中国》开头有一段画面是西柏坡, 解说是:“在中国的北方, 有这样一首民谣, ‘一九二九不出手, 三九四九冰上走……’对滹沱河边的这个小村庄来说, 1948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这段画面并没有展开解放战争的叙述, 而是借用一首民歌, 巧妙地将话题落到了西柏坡。所以许多人说描述性画面语言的使用特别能看出一个编导的功底和灵气。
2.2 描写细节揭示本质
其实, 描述性画面语言更多是通过细节进行描写, 生动的细节描写画面不仅可以传情达意, 同时也最能揭示出事物的本质。还以《最后的山神》为例, 该片很多地方突出了对细节描写:他虔诚地在松树前雕刻山神, 顶礼膜拜;如果打猎有所收获, 他便虔诚往山神嘴里塞食物;没有食物时就给山神嘴里点根烟, 这些细节都是人物性格的外化——孟金福作为鄂伦春最后一位萨满, 他的行为中必然带有很多原始宗教崇拜的痕迹。
2.3 围绕主线调整节奏
描述性画面语言和叙述性画面语言是相互关联的一个整体, 恰到好处的配合能带来节奏变化的新意。纪录片《龙脊》中, 在故事叙述的一个个完整段落之间, 编导刻意加进了谣族山歌。一方面它标明了山区的季节变换, 另一方面它打破了原来单调的节奏, 使节目更加有张有弛。
由此看来, 描述性的画面语言是信息提供者, 背景的展现和节奏的调剂者, 运用的好还可以起到升华主题和树立作品风格的作用。
3 表现性画面语言表达情感诉求
表现性画面语言是编导情感的物质外化, 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 往往利用画面和画面之间的关系来表达思想, 是编导用来煽情和表意的。一般说来, 描述性语言和叙述性语言提供的信息和故事, 一定程度上都是在催生表现性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和感情。
表现性画面语言的主要实施路径是利用画面的色彩、影调、光效、造型等艺术形式, 对构图进行艺术处理, 通过隐喻、暗示的手法来表现主人翁的情绪, 从而突出纪录片主题思想, 这也是作者真正想表达的内容。
如在纪录片《沙与海》中, 编导主要运用了黄蓝两种色调, 用黄色调描绘北部大漠生活的温馨, 蓝色调描绘东部海洋的深邃;《西藏的诱惑》里, 西藏少女在沐浴节沐浴的时候, 当歌中唱道“忏悔是心灵的洗浴”时, 河水泛起了黄的色彩;当歌中唱道“省悟是血肉的再生”时, 河水泛起了蓝的色彩, 编导利用这种色彩的变化, 细腻地揭示了人深层次情感诉求。
由于表现性画面语言所表现的情感思想在生活本身素材中比较缺乏, 需要编导去发现去创造, 运用画面变速、画面叠加、借物抒情和反衬等手法, 营造效果、表达主题。其中常见的是画面“慢动”和“定格”。《百年中国》中有一个从美国购买的镜头, 一位美国魔术师表演“大变活人”的戏法, 他先用八国的旗帜变出一个个威武的洋人士兵, 然后用一面黑旗变出了一个矮小的中国小丑, 戏法最后的结局是这个中国人遭到了洋人士兵集体的一顿痛打。编导完整地使用了整个段落, 在结尾做了定格处理, 用意非常明显, 它是编导情感的延伸, 把当年触目惊心的场景延长到最大程度, 把前面故事铺陈的积累做了一次彻底的释放。《沙与海》里面有一个很长类似定格镜头:当记者和家住沙漠边缘的刘泽远大女儿聊天问及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家时, 女孩沉默了, 镜头在构图上从中景慢慢推至特写, 随着女孩脸部细腻的表情变化, 仿佛有一种无助、无奈的迷茫隐隐散开, 让人心头微微颤动。女孩沉默了很长时间, 特写镜头也持续了很长时间, 此时“无声胜有声”, 女孩矛盾亦或复杂的心情, 非常传神地从侧面表现了沙漠生活的闭塞和年轻人生活的孤静。
表现性画面语言的创造性是编导创作个性的发挥和张扬, 它往往形成符号性语言或结构性语言, 并带有比较强的个人色彩, 在纪录片中一般很少使用, 讲求少而精, 从而恰到好处地渲染典型环境、表达某种寓意、引起观众的共鸣。
纪录片创作者必须掌握遵循画面语言的规律, 一方面保证真实、自然、流畅的整体效果, 另一方面注重新颖灵活的视觉冲击力, 更好地发挥电视纪录片中画面语言的作用, 只有反复实践, 积极探索, 才能不断创作出更优秀作品。
摘要:纪录片是一种叙事艺术, 它是以视觉艺术为本体的, 它的故事、情节大都通过画面语言来表现。纪录片的画面语言是指电视画面的叙事方式和表意系统。本文基于纪录片的三种语言, 分别阐述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用于指导纪录片的创作。
关键词:电视纪录片,故事化,画面语言叙述性画面语言,描述性画面语言,表现性画面语言
参考文献
[1]《纪录片也要讲故事》 (美) 伯纳德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2]《纪录片内涵方法与形态》倪祥保邵雯艳主编苏州大学出版社
浅谈同期声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篇8
1 同期声能够增强纪录片的客观性
表现电视纪录片的客观性, 必须科学适度地采用同期声。客观地、公正地反映事件的原貌, 让亲历者直接面向受众陈述, 纪录片的客观性、说服力和感染力都会大大增强。
中央电视台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 制作的大型文献纪录片《筑梦路上》, 对不同历史时期的亲历者、见证者, 或者对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内知名高等学校的专家、学者、教授, 或者对党和国家领导人、退休老领导, 或者对具有代表性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学生、部队解放军指战员等方方面面大量人物专访同期声的恰到好处合理运用, 客观地展现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始终不懈追求民族复兴和“中国梦”的奋斗历程, 全面、真实、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95年波澜壮阔的历史。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央视制作了八集大型文献纪录片《长征》。片中对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健在的老红军进行采访的同期声, 以及199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60周年、2006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 对参加过长征的现在已经辞世的老红军、老领导当年专访同期声的科学合理运用, 让整部纪录片血肉丰满、感人至深。例如, 有关过草地的艰难困苦, 来自红一方面军, 四川懋功大会师后, 随左路军编入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的亲历者, 今年已经是103岁高龄的老红军张力雄的同期声, 道出了红军当年过草地的艰苦和艰辛。纪录片通过对当年担任重要领导职务红军领导后代的专访, 回忆父辈给后代讲述的长征中耳闻目睹的真实故事, 以及对红军长征历史的回忆、回顾, 客观、真实地反映了红军长征的真情实况。“红军不怕远征难”, 《长征》一片, 让亲历者在纪录片中讲述红军长征经过二万五千里的所见所闻, 大大增强了文献纪录片的客观性, 使纪录片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从而也增强了文献纪录片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2 同期声给人以再现时空的真实感
真实是电视纪录片的生命。形声一体化的结构, 还原了生活的本来面貌, 赋予形象以运动发展的意义, 更有一种逼真的效果。
在2015年11月第十三届四川电视节上, 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大型电视纪录片《中国傈僳族》, 荣获了“金熊猫”奖国际纪录片人文类入围奖。这部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俱佳的优秀电视作品在再现时空真实感方面则是很好运用了同期声。
《中国傈僳族》不仅反映了傈僳族迁徙的路线和地理空间, 而且还总结了傈僳族的迁徙特点。而纪录片再现傈僳族人迁徙特点就采用同期声的方式, 还原傈僳族人迁徙的特点, 给人一种时空的真实感。云南省民族学专家的同期声说明:历史上, 傈僳族人迁徙史长达上千年, 迁徙路线由东向西, 一直伴随太阳前行, 因而, 傈僳族又被称为“追赶太阳的民族”。
电视纪录片《中国傈僳族》在反映傈僳族独具魅力的文化方面, 通过同期声着重表现傈僳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尤其是民歌, 极其优美丰富。纪录片通过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文化学者的同期声阐述了为什么傈僳族谚语“饭可以不吃, 歌不能不唱”的原因。同期声说明:由于傈僳文字创造时间较晚, 因而傈僳族的社会历史大多是以民间文学方式记录下来的, 如歌谣、故事、谚语等, 特别是“摆时”调, 使人爱不释手, 张口就唱。
3 同期声可以保证复原生活
由于我们记录的世界是一个有声音的色彩缤纷的世界, 在创作纪录片的实践中, 我们不仅要记录多姿多彩的生活画面, 而且还必须记录我们赖以生存的大千世界的声音, 因此, 一定要不折不扣、一丝不苟地认真记录下来。
2015年10月, 攀枝花市广播电视台制作的纪录片《五十而立》, 荣获“人文中国第四季——城市纪实”全国电视纪录片、专题片三等奖。纪录片《五十而立》反映了攀枝花市建市50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毛坯钢铁”到“钒钛之都”, 从“微雕钢城”到“阳光花城”, 从“不毛之地”到“百里钢城”, 显示出作为全国唯一以花命名的城市攀枝花, 如今已是“花是一座城, 城是一朵花”。而纪录片要表现昔日攀枝花的状况, 则是通过大量运用同期声来还原攀枝花过去的面貌。
运用同期声讲述破解技术瓶颈就是很好的一列。由于攀枝花钒钛磁铁矿属多元素共生矿, 而普通高炉冶炼, 渣铁不分成为最大的技术瓶颈。从十九世纪开始, 许多发达国家一直在进行相关实验, 但都以失败告终。能否尽快逾越这道难关, 成为攀枝花建设成败的关键。如何反映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攻关, 纪录片运用采访同期声来讲述被称为“一百零八将”, 当时实验组成员正好108人, 这批代表中国冶金技术最高水平的科技精英, 从1964年冬开始, 历时一年时间, 反复试验, 不断探索, 困扰世界钢铁冶炼领域百年的技术难题被成功破解的事例, 仿佛把人们带回艰苦创业的火热年代, 还原了当年破解科技难题的情景。
又比如, 1970年7月1日, 绚丽的钢花绽放出耀眼的光芒。纪录片同期:欢呼吧、跳跃吧, 付出了心血和汗水的建设者……这是当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摄影制作的《建设中的攀枝花》中的同期声。创作者把珍贵的四十多年前的同期声恰到好处采用到纪录片《五十而立》片中, 它把当年第一批开发建设者成功时的喜悦再现在受众面前, 让攀枝花人记忆犹新, 让攀枝花开发建设的亲历者们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之所以同期声更为电视纪录片创作者所青睐, 是因为它在纪录片创作运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我们对电视同期声恰到好处和科学合理地使用, 就能使同期声的魅力更加大放异彩。
摘要:在电视纪录片创作中, 同期声的运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期声的采用能够增强纪录片的客观性, 给人以再现时空的真实感, 还可以一定程度上再现真实的场景。我们一定要充分地恰到好处地运用同期声, 创作出更多有生活底蕴有艺术高度的优秀作品。
关键词:电视同期声,纪录片,真实感
参考文献
浅析“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 篇9
在这些艺术形式当中, “音乐”可以说是除文学和表演之外最为重要的一种。一场优秀的戏剧演出可以没有载歌载舞 (歌剧、舞剧、戏曲等除外) , 甚至舞台布景都可以如传统戏曲剧目那样, 简单到只有“一桌二椅”, 但是, “音乐”却很少没有。这是因为, 戏剧中的“音乐”不仅能够作为一种辅助的手段来增强观众和演员内心的情感, 并且, 它还能传递给观众一种缓冲的力量, 让他们在看剧的过程中也能够有所思考、有所期待。
探讨“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最早要追溯到古希腊时期。“戏剧”起源于古希腊的酒神祭祀仪式, 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戏剧便与音乐结合在了一起, 其中, 最具代表性的象征就是“歌队”的塑造。
“歌队”是古希腊戏剧中一个介于观众和演员之间的特殊、且不容忽视的角色。它往往在情节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出现在舞台上, 时而唱一段与情节内容相关的歌来进行理性的评论;时而又会以“旁白”的形式来揭示主旨、通报即将登场的人物, 以及预示接下来的故事情节走向等等, 其目的是能够为观众营造一个得以思考的空间, 使他们暂时告别紧张、恐怖的情绪, 然后在一张一弛的观演心理体验中拉近自身与舞台之间的距离。
“歌队”既然富有音乐性, 也就自然富有了抒情性。也正是这样的“抒情”将古希腊悲剧中所蕴含的“悲剧精神”传达了出来, 也正因为如此, 尼采才会在他的《悲剧的诞生》一书中写道:“悲剧从悲剧歌队中产生, 一开始仅仅是歌队, 除了歌队什么也不是。”[1]
就以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一剧为例, 该剧虽已穿越了几千年的历史时空, 但悲剧的震撼力依旧没有消减。而“歌队”所抒发出来的“怜悯”与“恐惧”之情更是始终笼罩着读者和观众, 强化着悲剧的场面。例如:
“ (第一曲次节) 那神示刚从帕尔那索斯雪山上响亮的发出来, 叫我们四处寻找那没有被发现的罪人。他像公牛一样凶猛, 在荒林中, 石穴里流浪, 凄凄惨惨地独自前进, 想避开大地中央发出的神示, 那神示永远灵验, 永远在他头上盘旋。”[2]
神示的恐惧不仅笼罩着俄狄浦斯, 也笼罩着每一位读者和观众。它就宛若是一个巨大的漩涡, 无论你怎样抗争都终将被吞噬。即使是俄狄浦斯这样一位因拯救城邦而受人爱戴的大英雄也难逃“弑父娶母”的罪恶命运。最后, 他不得不刺瞎自己的双眼, 自我放逐。
从本质上来看, 俄狄浦斯的确可以称之为是一个好人, 一个英雄, 然而, 他却犯下了一个无法宽恕的错误。虽然, 这个错误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产生的一次意外, 但“不知者无罪”依旧不能成立。因为“命运”始终是不可抗拒、不可超越的神圣力量, 故而, 俄狄浦斯必须为其所犯下的过失付出代价。
当然, 该剧中的“歌队”所抒发的不仅仅全是恐惧, 也有怜悯。如:“ (第二曲首节) 但如今, 有谁的身世听起来比你的更可怜?有谁在凶恶的灾祸中, 在苦难中遭遇着人生的变迁, 比你更可怜?”[3]
亚里士多德曾在《诗学》中给予悲剧定义, 并在其中指出, 悲剧是“借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陶冶”[4]。也就是说, “怜悯”与“恐惧”是共同存在于悲剧中的两种情感, 他们不仅属于剧作家和演员, 也同样属于读者和观众。而“歌队”正是作为中间的力量将他们的这种情感凝聚到了一起, 从而形成所谓的“共鸣”。
由此可见, “歌队”在古希腊戏剧中是十分重要的。也正因为如此, “音乐”对古希腊戏剧而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它始终象征着一种神圣、一种崇高。
后来, 随着戏剧艺术的不断发展, “戏剧”不再是一个单一的艺术门类, 而是成为了“音乐剧”、“歌剧”、“舞剧”、“戏曲”、“话剧”、“默剧”等艺术的总称。当然, “音乐”对于“音乐剧”、“歌剧”、“舞剧”、“戏曲”的重要性自然不必说, 可是, 作为“以对话为主的中国话剧”和“以肢体表演为主的默剧”也同样离不开“音乐”的衬托。
“话剧”之所以得此名是为了能与中国的传统戏曲艺术相区分, 它是一个以“对话”为主要形式的戏剧艺术。然而, 即便如此, “音乐”仍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对话的抒情性”, 以及包含背景音乐在内的“有声音乐的运用”。
当今中国舞台上的某些话剧演出存在着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 那就是呈现“世俗化”的发展趋势。它们总是用一种“刺激”的方式来吸引观众的眼球, 并以此获取所谓的商业利益。
当然, 我也承认, 有些这样的话剧作品的确能暂时留住观众, 可是, 当他们走出剧场之后, 究竟还有多少人愿意去回味它、研究它, 我们实在无法肯定。但我们能肯定的是, 凡是能让观众流连忘返的优秀话剧一定是那些富有音乐美感的作品, 如曹禺先生的剧作。
曹禺戏剧作品中的语言往往以“诗化”著称, 而这一点正是受莎士比亚戏剧创作的影响。“诗化”语言最大的特点便是它的“抒情性”和“节奏感”, 并且, 它也同样具有诗一般的意境和韵味。这样的语言不仅能够使读者和观众准确地把握到剧中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而且, 它也奠定了曹禺“诗性现实主义”的戏剧美学风格。
例如《日出》一剧的第四幕。当最后, 陈白露发现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无法实现自己的梦, 都终将被这个“损不足以奉有余”的黑暗社会所吞没, 她选择结束自己年轻的生命。于是, 她在镜子前、沙发上, 以及窗前发出了这样的哀叹:
“生得不算太难看吧。 (停一下) 人不算得太老吧。可是……”
“这——么——年——轻, 这——么——美, 这——么——……”
“太阳升起来了, 黑暗留在后面。 (她吸进一口凉气, 打了个寒战, 她回转头来) 但是太阳不是我们的, 我们要睡了……”
这三段如诗一般的语言道出了陈白露的痛苦与无奈, 也无情地揭露出了腐朽、黑暗的社会对人肉体和精神的残害。
此外, 除了富有抒情性和节奏感的诗化语言之外, “有声音乐的运用”也是曹禺戏剧创作的一大特点。
我们都知道, 曹禺创作的《雷雨》一剧, 其剧本还包含着“序幕”和“尾声”两个部分。设置这两部分的用意, 曹禺曾在该剧东京首演时讲过, 他说:“我把《雷雨》做一篇诗看, 一部故事读, 用‘序幕’和‘尾声’把一件错综复杂的罪恶推到了时间上非常辽远的处所。因为事理变动太吓人, 里面那些隐秘不可知的东西对于现在一般聪明的观众情感上也仿佛不易明瞭, 我乃罩上一层纱。那‘序幕’和‘尾声’的纱幕便给了所谓欣赏的距离。”[5]
也就是说, “序幕”和“尾声”是为了让观众与舞台保持距离。而在这两部分中, 曹禺特意引用了巴赫的《B小调弥撒曲》, 其目的是为了让观众在投入自己情感的同时也能进行理性的沉思。
曹禺喜爱音乐, 并常常将该元素运用进自己的剧作之中。田本相在其《曹禺传》中曾写道:“音乐对曹禺的影响是潜在的, 对音乐的感受都渗透在他的艺术细胞之中。他自己说, 这种音乐影响说不清楚, 其实音乐对他的艺术的和谐感、节奏感、结构感都有着潜在的陶冶。可能, 人们会想到他试论曹禺前期剧作中的音乐元素的《雷雨》的‘序幕’和‘尾声’, 不仅可看到希腊悲剧中合唱队的影响和启示, 还特意安排了巴赫的High Mass in B Minor Benedictus qui venait Domino Nomini, 大风琴伴着合唱颂主歌, 教堂外边的钟声从远处传来, 使序幕具有浓郁的肃穆的氛围, 把观众引入剧情之中。后来的《日出》的打夯号子, 也是把音乐插入戏剧的尝试。但曹禺的音乐感是更深邃地渗透在他的戏剧情境、戏剧结构、戏剧节奏和戏剧语言之中。这些, 倒是只能意会而不好言传的。”[6]
总之, 一部优秀的中国话剧也同样需要“音乐”。“音乐”给予话剧作品的不仅仅是灵感, 或内容上的充实, 更有一种存在于戏剧各部分之中的浓浓的情感底蕴。
2012年10月, 在北京东宫影剧院上演了由西班牙库伦卡剧团带来的默剧表演《安德鲁与多莉尼》。该剧的演出仅仅80分钟, 但它简单却温馨的情节画面还是温暖并感动着在场的每一位观众。
“默剧”是一种没有台词, 只凭借演员肢体表演的沉默性戏剧艺术。它脱胎于哑剧, 最早出现在古希腊的戏剧演出里, “在正剧演出之前, 常会演一段哑剧作为引子。这种专门演哑剧的演员叫做ethologue, 意思是指形态的模画者”[7]。
虽然, “默剧”和“哑剧”都是用肢体语言取代了台词对话, 但二者发展到十九世纪以后却逐渐成为了两个不同的概念。其中, 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哑剧”需要演员丰富的面部表情, 而“默剧”则是为了避免观众在看戏时过分地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物的面部表情上, 演员在表演时通常都戴着面具。
法国默剧大师马歇·马叟曾经说过, 默剧是“藉看法来表达情感的艺术, 而非透过姿势来表示语言的手段。”[8]
也就是说, 默剧演出最重要的并不是要通过演员的肢体动作来为观众制造幻觉, 只是让观众明白了他们在舞台上表演什么内容这么简单, 而是希望能通过表演为观众传递出某种情感。正如俄国现代剧场大师梅耶荷德所说的那样:“在默剧的表演中, 观众观赏的是演员如何透过他的身体去呈现他的情感, 如何在空无一物的舞台上尽情发挥他的创造性, 使这个舞台成为他的囊中物。”[9]
就像《安德鲁与多莉尼》这出默剧, 该剧只有三个演员, 但他们却借助面具的力量演绎了十几个人物角色, 除了主人公安德鲁与多莉尼, 以及他们的儿子之外, 还有邮递员、保姆、医生等等。演出从头至尾, 演员们都没有一句台词, 只是依靠着丰富的肢体动作为我们讲述了一对老年夫妻之间平凡却伟大的爱情, 传递给了观众们一份如红酒一般甘醇、梦幻般的情感体验。
没有台词, 面具的表情又极其单一, 肢体表演便显得尤为重要了。不过, 若是想要展现更为浓烈的喜怒哀乐之情, 能让观众与角色之间产生共鸣, 光依靠“肢体”还远远不够, 它还需要“音乐”给予能量。
在《安德鲁与多莉尼》一剧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当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多莉尼扶在安德鲁的肩膀上, 用手中的大提琴琴弦在安德鲁的身上“拉响”大提琴乐曲的时候, 我们也在悠扬的旋律中感受到了多莉尼对安德鲁的爱和依赖。
多莉尼年轻的时候曾是一名大提琴演奏家, “大提琴”对她来说就如同生命一般。后来, 她患上了老年痴呆症, 无情的病魔虽然使她逐渐忘记了过去、忘记了亲人, 甚至也忘记了她自己, 但是, 对音乐的热爱始终没有改变。即使, 她已记不清大提琴的模样, 可是, 从她扶在安德鲁肩头拉琴时陶醉的姿态中我们依然能够体会得到流淌在多莉尼血液中的那份浓浓的爱恋。只是, 这份对大提琴的爱已转化到了安德鲁的身上, 在此刻的多莉尼心里, 安德鲁就是她的大提琴, 她的生命, 以及她的爱。而当多莉尼去世后, 安德鲁久久地站立在多莉尼生前的大提琴前, 昏暗的灯光, 悠扬却感伤的音乐不仅渲染了悲伤的气氛, 更将安德鲁的那份孤独、寂寞之感传递了出来。此时的安德鲁已不再是先前的那个只一味进行写作, 不顾家, 对多莉尼又缺乏关心的男人, 而是一个深爱着自己妻子的丈夫。在照顾患病妻子的过程中, 安德鲁也找到了那个曾经爱着多莉尼的他自己。
……
“默剧”体现的是一种内心与肢体两种节奏的完美统一, 而“音乐”恰恰赋予了它正能量。法国维克多·雨果曾经说过, 音乐“表达了那种不能见于言词, 而又不能安于沉默的事物”[10]。于是, 音乐声中, 演员的肢体表演带动着情感迸发, 观众也在这种视听享受中如痴如醉。也正因为如此, “默剧”成为了用肢体传递情感的生命艺术。
综上所述, “戏剧”与“音乐”的确有着很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从“抒情”的角度, 还是“节奏”的角度, 又或者是“观众审美心理”的角度上来看, “音乐”对戏剧的语言、情境、结构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因此, 探讨“音乐”在戏剧中的作用, 对戏剧和音乐的未来发展都是必要的, 这也是一个需要我们继续不断研究和创新的重要课题。
摘要:“戏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 包含着文学、表演、音乐、舞蹈、美术等多种艺术形式, 其中, “音乐”尤为重要。戏剧中的“音乐”不仅能够辅助地增强观众和演员内心的情感, 并且, 它还能让观众在看剧的过程中随时跳出剧情, 对演出有所思考和期待。本文拟通过从古希腊戏剧之“歌队”、中国话剧, 以及默剧三个方面来探索“音乐”对戏剧的重要性, 从而给予戏剧中的“音乐”更为明确的价值定位。
关键词:戏剧,音乐,作用
参考文献
[1][德]尼采.周国平译.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2:21.
[2][古希腊]埃斯库罗斯等.罗念生等译.古希腊戏剧选之俄狄浦斯王[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3]同上.
[4]邹红.试论曹禺前期剧作中的音乐元素[J].文学评论, 2011, 2:17.
[5][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罗念生译.诗学第六章[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2009.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2.
[6]同[4]
[7]宋歌.为默剧正名[J].艺术评论, 2011, 11.
[8][9]同上.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网络音乐传播,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观念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西方音乐学者开始关注音乐学中的新的学科方向。其中, 最重要的是对音乐文化中音乐传播现象的多层面思考。其中包括了对音乐传播的一般性介绍以及音乐传播在具体的音乐行为中的表现形式, 如音乐剧、音乐记谱中的音乐传播价值、音乐表演中的身体语言、歌唱活动的传播形式、音乐教育中的音乐传播等。而在我国, 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 音乐的技术传播出现了一个更新的领域。这就是互联网 (继报刊、广播和电视之后出现的新兴媒体) 开始为音乐传播服务。这种音乐传播方式, 是音乐技术传播领域中的新的创造和新的起点, 给当代和未来人类的音乐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和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音乐传播的定义
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 (包括新闻、知识、音乐等信息) 传播活动。网络音乐传播是继口语传播、乐谱传播和电子音乐传播之后的第四种音乐传播方式。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 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 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 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而网络音乐传播就是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 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 从而达到其音乐文化传播目的的一种传播活动。
二、网络音乐传播的特性
网络传播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播方式本身就具有拥有低成本、高速度、大容量、多功能、可互动、跨文化等六大特征, 而在不断完善与发展的网络音乐传播也从网络传播的特征中引申出自身独有的五大特性。第一, 实时性:过往的音乐期刊、唱片、广播电视等音乐传播媒体, 大部分得通过访问、印刷、录制、派送等工序才能实现其传播目的, 这使得传播时间大大延迟。网络音乐传播的出现, 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实时性, 让受众能在第一时间了解到世界各地所发布的音乐资讯。第二, 反复性:在网络音乐传播世界里, 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对自己喜爱的任何格式 (音频、视频、flash等格式) 的音乐文件进行下载和收藏, 并对其进行反复的欣赏、观看。这就是网络的音乐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在传统舞台表演、电影、广播电视等传播活动中根本不能达到的反复传播和接收音乐信息的可能性。第三, 主动性:对于音乐接受者来说, 网络音乐传播已给他们带来了最大的主动性。主动地选择音乐, 主动地试听、下载并将音乐复制到其它载体 (如MP3随身听等) 。尽管有的下载要收费, 但音乐网民依然有主动选择是否接受这种收费的权利。第四, 交流性:音乐创作者和音乐接受相互之间可以及时地进行艺术性或技术性交流。终端传播链上的反馈信息可以迅速地回到传播源。这种交流以多种方式的反馈链接 (如聊天、帖子、电子邮件) 来实现。音乐传播者与音乐受传者之间的即时交流互动, 是人类音乐的自然传播形态在数字化时代的一项别出心裁的回归。第五, 自由行:创作者能自由而充分地在互联网络上展示他的艺术性与技术性创造行为, 是属于一种网络上公诸于众的作品发表行为。这对于音乐在音乐商品载体 (唱片、录音录像带、广播电视和某些演出活动) 的依赖和受其束缚性来说, 是一种根本的、彻底的解放。
三、网络音乐传播在音乐教育中的影响和作用
网络音乐传播是继口语传播、乐谱传播和电子音乐传播之后的第四种音乐传播方式。它彻底地打破了地域的界限, 拉近了传播者与受众之间的距离, 为音乐教育带来了重要的影响, 它帮助我们实现了音乐教育方法的多元化, 教学方式的交互化和教学资源的丰富化。
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向学生上传、发送有关的教学内容材料, 学生可在网络上进行对应的下载、接收材料, 并通过对该材料的学习或在该材料的指导下利用其它的媒体及参考资料进行学习, 教师和学生之间亦可采用在线视频教学, 以实现双方不同空间的同步学习。传统的面试不再是音乐教学的唯一途径, 网络教学的出现, 使得音乐教学也开始互动起来, 由过去的以教师为中心过渡到以学生为中心。传统的音乐课堂教学多半是教师在讲, 学生在听, 网络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点, 学生们可以在课后通过电子邮件或者聊天工具等方式直接与老师在网上交流, 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吸收教师所授的内容, 更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学习的思维特点。让学习者提高其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网络传播具有跨时间、空间和地域等优势, 从而使得音乐教育得以在空前广阔的范围内发展, 也因此推动了音乐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多彩, 继而出现了网络图书馆、电子音乐图书和网络电子期刊等跟音乐教学相关联的网络资源产物。一是避免了时间的限制。现实的图书馆绝大部份是采用人工管理方式, 一般有开放时间规定, 这样给有需要的读者带来诸多不便, 而网络图书馆不但没有时间的限制, 更是节约了很多往返图书馆的时间。二是打破了空间地域的限制。学者们很多时候会因自己的理论研究情况, 需要查找大量的资料, 但是现实的图书馆很难做到信息资源的全面性。但网络图书馆可以避免这一点, 因为网络图书馆有海量的信息资源, 不管你所需的资料有多远, 也能足不出户检索和获取需要的信息。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 电子音乐图书和网络电子期刊也因而面世, 电子音乐图书指的是通过互联网下载和显示电子图书的专用硬件的阅读设备, 而网络电子期刊则是反映有关理论科研成果的网络期刊。网络图书馆、电子音乐图书和网络电子期刊的出现, 不仅有利于图书馆藏书更为全面, 也避免了现实生活中的人为借阅所造成的破损和摆放时间长久导致书籍的褪色, 而且更是在音乐教学方面赢得了便利。
四、网络音乐传播在音乐表演中的影响和作用
音乐表演是音乐传播的一种表现方式, 承载着音乐的二度创造性, 唯有通过表演才能赋予音乐作品生命力。但是, 作曲家与音乐表演者之间往往会因历史背景、社会环境等差异而造成音乐作品真正的魅力无法完整的展现给欣赏者。而网络音乐传播方式的诞生与发展无疑令音乐表演产生了革命性的变革, 不仅使得作曲家与表演者之间的二度创造性差异逐渐减少, 且对音乐表演的影响和作用也是触处可见。第一, 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的融合:在于过往的传统音乐创作与演译历程里, 通常都是利用分工合作制来实现音乐创作、表演、指挥等工作。这样一来作曲家和表演者之间就形成了作品思想的差异性。而网络音乐传播方式的出现, 很大程度上消减了音乐创作者与音乐表演者中间环节的差异性。音乐创作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创作需要通过电脑音乐软件制作出各种和声、配器等;更是可以通过网络数字化电子装置合成人声而成的虚拟歌唱演员来对所创作的歌曲进行演唱。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使得音乐创作者不必再束缚于音乐表演者的“二度创作”即可直接将其音乐创作成果上传于网络当中供大众欣赏。真正做到创作与表演的融合。第二, 观看表演的便捷化:在电视传播媒体出后现, 人们开始可以在家中的电视上观看演出的现场直播, 然而, 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贴合人性化的需求, 人们不仅可以在网络上观看特定时间演出的现场直播, 也可随时随地重复观看其演出内容, 不必因为来不及看直播而错过了精彩的内容, 大大减少了因时间、地点、交通等不便因素的影响。
五、网络音乐传播对音乐观念的影响和作用
具有实时性、反复性、主动性、交流性和自由性的网络音乐传播, 为当代人的音乐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这种网络音乐传播的新形势已导致当代人的音乐观念起了极大的变化。
首先表现为音乐创作观的变化, 音乐制作者只要把完整的创作演译成品放上互联网, 那么该音乐作品的社会传播与社会交流活动就已开始进行。创作者和音乐受众之间也可就作品进行直接的、及时的感观和艺术交流, 让社会的音乐创作水平无形中得到一定的提高。这是一种创作思想的解放、思维方式的解放、创作行为的解放和音乐传播的解放。其次是音乐审美观的变化, 音乐审美观的变化在于体现出人们对音乐创作成果、音乐语言的新追求、新适应和新感觉。网络音乐传播的出现使得创作者得到空前的解放, 从而也让人们对音乐这种探索和追求的可能性和现实性得到了强化。过去的封闭式创作思维格局被彻底打破, 全新音乐语言也会因应不同的社会音乐需求而随之诞生。最后是音乐价值观的变化, 音乐作品从进入网络“管道”那一刻起就已经变成了“自来水”。网民们可以在歌曲网站上对歌曲随意进行试听、下载、复制、删除, 却花费极少的金钱甚至是免费进行这一切活动。网络音乐传播的“自来水效应”正无情地冲刷着当代年轻人的心, 人的音乐价值观也发生了变化, 大众的审美精神价值也消解了。
结语
虽然网络数字化的时代给音乐教育、音乐表演、音乐生活等音乐传播活动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但是, 我们并不能低估它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网络音乐传播的背后, 不仅使音乐创作与音乐表演融为一体, 而且也令音乐分工将变得越来越模糊, 使得欣赏者感受音乐的真正魅力被淡化, 和网络音乐传播对音乐价值观造成的不良影响等。一项技术的发展并不是用来代替旧的东西, 而是用来创造更美好的东西。因此, 我们在面对新科技的浪潮的同时, 应当更合理地利用络这一传播媒体工具, 将音乐传播艺术的独特魅力和人类审美理想的时代精神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曾遂今.从音乐的自然传播到技术传播 (上) ——当代音乐传播理论探索思考之一[J].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2003.3.
[2]戴黍.网络传播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01.4.
[3]修子建.新媒体时代的音乐状况[J].中国音乐学2009.3.
情绪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篇11
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的感受能力、审美表达能力、审美创造能力,以及对音乐的爱好和兴趣,掌握熟练的唱歌技巧,最终达到培养适应新时代需要的高素质的一代新人的目的。现在不少煤体都在推出文艺活动,促进了音乐艺术在社会上的发展。我们看到如今的演唱者早已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大都能将音乐作品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我们又能经常发现,在众多的演唱者当中,有些并未注意到音乐与情绪之间的关系。
歌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情感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重要方面。
情绪不可能是情感的教学。在心理学上,情感是指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相联系的内心体验。而情绪是指人对客观现实的体验,通常由多种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而引起。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都拥有自己不同的情绪表现。根据年龄、经验的不同,在一堂课上,有着老师和同学之间的区分。
一、教师情绪的好坏影响着教学效果
在教学过程中,一个音乐教师的教学情绪对于学生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教学情绪包含音乐教师对于教学的态度及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
1.音乐教师对于教学的态度。大多数老师通常对于音乐教学都是非常认真的。对学生认真负责,教学一丝不苟。但是,在偶然的情况下,譬如一个音乐教师上了一天的课,已经非常疲惫了,这个时候,来了最后一个学生上今天的最后一堂课。而此时的老师实在是无法再上课了。此时老师可以有两种选择:第一种,告诉那个学生,老师已经非常累了,今天不能给他上课了,改天给他补课;第二种,随便让学生唱几首歌,把这节课糊弄过去。这对音乐教师来说是解脱了,但是在学生眼中呢?一个学生好不容易盼来一节音乐课,原本是欢天喜地地来上课,谁知却被泼了一头冷水。善解人意的学生或许会理解老师的心情,知道老师很辛苦。但是学生毕竟年轻、单纯,有些东西不能理解老师,容易产生一些消极的想法,造成一些没有必要的思想压力,这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在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不是普通的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密切的合作关系。
2.音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师的意图,以致教学无法进行下去。此时的音乐教师会不同程度地出现急躁心理,有的甚至对学生发火,或者对学生进行语言的讽刺和挖苦。然而,这样做不但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往往适得其反,时间久了会使学生对音乐学习和老师产生逆反心理,这是老师和学生都不愿看到的情况。
一名教师情绪的好坏是影响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而作为一名新型的“人民满意教师”,就应该克服这些主观的因素,用“爱”来对待我们的事业以及我们的学生。
二、学生情绪的投入决定着教学结果
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情绪,不仅仅教师有自己的情绪,学生也有自己的情绪。一节课上,学生情绪的投人将直接决定着教学的结果。
1.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情绪会对学生掌握这节课的内容造成一定的影响。这就好比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一股,学生对音乐不感兴趣,那他在这节音乐课上所表现出来的情绪一定不会那么高涨,同时也会对音乐课上的内容不感兴趣,就会表现出一系列的不配合状况。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情绪是教学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作为一名新型的音乐教师,应想方设法采取一系列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喜欢我们的音乐课堂。
2.学生对歌曲理解、表达的情绪也是造成教学效果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学生对一首歌曲的内容无法进行理解时,很可能会将这首歌曲的原本意境给打破了,或者就是与歌曲的本身意思完全相反,这就使得课堂无法成功教学。音乐是一门抽象的艺术,它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所以,这就完全需要音乐老师正确的引导和启发。
现如今是一个讲究“返璞归真”的年代,一切要遵循自然规律,利用自然资源。而情绪就是我们本身所具有的,是自发的,不需要过多地进行打造。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应当好好地利用起这些“自然”的资源。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强调学生用最自然的声音,和着最自然的情绪进行歌曲的演唱。利用一些较好的音乐教材,用真情实感、用言语来渲染环境、感染学生身上所有的情绪,调动他们的所有积极性,让音乐课堂不再是简单的唱歌教学,而是富有人文气息的艺术殿堂。
音乐修养在声乐训练中的作用 篇12
一、音乐修养在基础发声训练中的作用
中学生的声乐训练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点, 但由于高中的音乐课时少, 主要是以欣赏为主, 所以声乐训练一般都没有得到重视。要加强学生的音乐修养, 首先就要加强学生的基础发声训练。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发现, 在最基本的发声训练中, 学生平时唱得很好, 可一上正轨就不会发声。教师要耐心地帮助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方法和技巧, 帮助学生利用各种训练方法去反复练习, 用精神意识高度去调理练习过程, 才能有不同的感悟或收获。用精神去调理练习, 是精神意志的调动作用, 对于基础的发声训练, 效果势必会有所保证。
音乐的发声与个人的音乐修养有关, 同一首歌曲由于用了不同的方法和技巧, 就会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 每个人由于体质的不同, 又具有不同的声音方向和特质。因此, 同样的一首歌曲给不同的人就会唱出不同的效果。一个人唱歌的好坏, 一方面是由于先天的音乐素质决定了他的发声, 但另一方面, 他的音乐素质又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加强发音训练是十分重要的, 有时候还起着关键性作用。对丰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具体的发声练习而言, 歌唱时候的声音是否靠前或靠后, 以及程度的变化, 气息运用的收放、用量都可能随不同发声练习的目的而随机调整。长期形成的音乐修养告诉我们, 练习一些元音时, 气息要充足, 共鸣腔体要打开, 这样才能字正腔圆, 既吐字清楚, 又有良好的共鸣, 并最终形成一种良好的歌唱发声习惯。
二、音乐修养在歌曲训练中的作用
加强音乐知识积累, 培养好的乐感是音乐修养的重要内容。在歌曲训练中, 往往会发现乐感好的人, 他们对歌曲学习的速度就快一些, 在歌唱中也比较有表现力。音乐修养在歌曲训练中起着很重要的决定作用。有的人虽然不懂音乐, 可节奏感很强, 具有乐感的人学音乐相对容易, 就如有一副好嗓子的人学唱歌一样, 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但这并不是学习声乐能够最终成功的决定因素, 因为乐感好不等于就能唱好歌, 要唱好歌曲还要不断地学习和训练。乐感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去提高, 只要学习者知道自己所缺, 从各个方面丰富自己的音乐修养素质, 加强歌曲训练, 乐感是能逐渐培养出来的。
重视提高音乐修养, 加强节奏感的训练。在进行歌曲训练的过程中, 有人往往节拍不准, 要么“拖拍”, 要么“抢拍”。这就是节奏感不强的表现。通常, 具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人会很容易用耳朵来听准歌曲中的节奏。在歌曲训练中, 除将每个音、每个字都听准、唱准外, 节奏的训练和节奏感的培养也是不可忽视的。
三、音乐修养在歌曲处理中的作用
声乐基础训练的第三个阶段是歌曲处理。作曲家在作品上附加了各种表情记号, 向再创造者提出了表现的具体要求。而这些读谱、记谱方面的能力也反映了一个声乐学习者在歌曲处理中的音乐修养。具有音乐修养的人, 他的感情是丰富的, 对作品的理解也是深刻的, 各种使作品内涵得以升华的音乐术语和表情记号, 在音乐修养深厚的人眼中, 就像夜空里的星星璀璨迷人。
四、仔细研究声乐作品中的伴奏
声乐训练中往往离不开伴奏, 有了伴奏声乐作品才是完整的艺术品。在中外音乐史上, 著名的经典歌曲和生命力很强的艺术歌曲, 都与和谐的伴奏有关, 伴奏对音乐作品起到了很好的衬托作用。有一定音乐修养的人, 都非常重视伴奏, 不论是简单的练声曲的伴奏, 还是高难度的咏叹调的伴奏, 作曲家写出的伴奏是有他的目的和作用的。歌曲处理有难有易, 伴奏形式也如此, 关键是要能把感情的“基调”把握住, 这就需要用一颗有丰富音乐修养的心去聆听、分析作品中的伴奏。
五、音乐修养在综合演唱中的作用
音乐学习是一个复杂和长期的过程, 虽然音乐素养与个人的素质有关, 学习音乐要求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 但个人的刻苦训练才是最主要的决定因素。声乐的学习, 需要的是日积月累的训练, 演唱的技巧也需要反复地训练。这里所谓的演唱技巧, 不只是咬字、呼吸、用声, 还应该包括较广义的音乐修养和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修养的加强。为此才可能从整体上提高歌唱水平, 锻炼好人声这一特殊“乐器”, 成为声乐艺术的专门人才。歌者把作品的表现传达给听众, 其发挥的渗透作用还表现在歌唱者的人格对听众的感染和影响。声乐演唱中的再创造不是模仿, 而是自身的参与和体验, 一定的审美观念和修养对声乐演唱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音乐在纪录片中的作用】推荐阅读:
镜头在纪录片中的作用08-23
声音在纪录片中的作用10-03
音乐在教育中的作用08-16
创作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06-11
音乐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08-14
音乐教学在中学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07-23
音乐欣赏中的审美作用06-01
纪录片中的色彩运用09-04
纪录片中的艺术家07-11
纪录片海洋中的解说词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