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2024-12-23

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共9篇)

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1

音乐教学在教育教学中作用论文:音乐教学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音乐教育是人文科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同时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与身心发展规律,以审美体验为核心,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

音乐教学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兴趣能力与需要为出发点,通过“识谱”、“唱歌”、“欣赏”、“乐器”等内容以及与之相关的姐妹艺术的学习,培养学生“感受音乐”、“鉴赏音乐”到“表现音乐”,最后发散思维创造音乐,使学生产生自信心理,减少畏惧心理,在饶有兴趣的情景下学好各门功课。

1.音乐能陶冶学生的情操

音乐感知植根于人类的本性之中,只有通过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人的这种感知能力得到健康的发展。如听民乐合奏《春江花月夜》那优美婉约的旋律,就让人眼前不自觉的浮现出春夜江面的迷人景色,心情无比舒畅。听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的混声四部合唱《祖国颂》,就会让人很自然地想到祖国辽阔的大地,壮丽的山河,各地蒸蒸日上的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企盼和祝愿等等。学生在音乐欣赏这一情感体验过程中,自然也能够自我感受各个音乐作品所体现的艺术美,并用这种美来陶冶情

操,从而潜移默化地受到感染。音乐教育就是要通过音乐所表现的情感与形象,对学生动之以情,感之以形,晓之以理,最终达到教育人的目的。

2.音乐能够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爱因斯坦曾经说:“如果我在早年没有接受音乐教育的话,那么我无论在什么事业上都将一事无成。”他还说:“每当我遇到难题的时候,为了使头脑清醒,我就拿起小提琴进行演奏。”音乐与人、与客观世界、与整个宇宙是一个结构和谐的整体。人们在听音乐的过程中,由于音乐信息的剧增,这种音响对于疏导大脑的整个生理功能起着良好的作用,这时,想象力相应地活跃起来,增加了大脑的随机应变能力,这种能力可以把彼此分散的潜意识和众多孤立的信息组合起来,从而对人的创造力产生意想不到的积极作用。

3.音乐能开发学生的智力

音乐是学生最好的启蒙教师。音乐早在中国古代就被列在学子们必学的《六艺》中。现在由于物质生活的普遍提高,许多家长都选择音乐作为自己孩子的启蒙教育之一,诸如学习钢琴、小提琴、舞蹈等等。虽然家长的初衷不尽相同,但学习音乐的确使孩子发生了变化,如:促进了智力的开发等。音乐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最突出的表现为知觉感受力增强,记忆力增强。例如你能准确地听辨出音乐的细微差别,你同样能在其他事情上分辨出其微小的差异,正确地识别真

善美和假恶丑,学习也会有长进。假如在音乐欣赏中你能听出一首乐曲的音乐形象,你同样能在作文里充分发挥那合乎实际的联想,用你的审美能力选材,写出具有特色的文章,假如你能在音乐的不同节奏中找出表现不同的情感,你同样能在阅朗读中正确处理诗文中的思想感情。许多实践,调查表明:学习音乐可以增进听觉辨别能力和记忆能力,增强意志力,增强词汇和应用词句的背诵能力。在音乐活动中,能启发人类最珍贵的创作潜能,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借助音乐的创作过程磨练思考力,敏锐的感触力及丰富的想象力。让孩子学习音乐的主要目的,一方面有些家长是希望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发掘他们的音乐天赋和音乐才能,为他们将来从事专业音乐工作打下基础。另一方面有些家长是希望他们从学习音乐中获得美好的能力后再走向别的领域也能表现出很高的能力。

在长期的音乐教学程中,我发觉酷爱音乐、喜欢文艺演出的学生一般都会受到老师及同学的好评,并且学习成绩都不会太差。据了解这些学生上课时经常提问题,反映灵敏,接受能力强,考试不怯场。由此可见,音乐教育在开发智力的同时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也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音乐具有较强的号召力和凝聚力

好的音乐可以让观众与表演者形成情感共鸣。民间有句俗语:“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呆子”。就是说观众会随着

舞台演员的情绪变化而变化,如果演员哭,观众也会很悲伤;演员笑,观众也就跟着笑,这就是所谓的“共鸣”。那么,作为学校的一堂音乐课来讲,能够让学生从歌曲中产生某种凝聚力不也是一种成功吗?例如:通过合唱或合奏训练,可以培养一个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集体观念和协作精神。一个合唱或合奏队伍是由多人组成,需要有一个统一的音高标准,统一的节奏,统一的力度,按照指挥的要求以音乐形式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倘若其中有一个人,不按照指挥员的要求演唱或演奏,就会破坏和影响整个演出效果,这就要求每个人都要有高度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观念,不能我行我素。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音乐课的学习,音乐实践的锻炼,能够养成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具有号召力和凝聚力的班集体。

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2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顺利实施教学过程, 实现教学目标

亲其师, 信其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老师通过自己亲切和蔼的态度、真诚恳切的语言、得体的行为, 打动学生, 使其自觉地接受教诲, 相信并乐于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 并在老师的积极启发、诱导和帮助之下, 善于学习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和道理。这样, 情感教育就推动了教学过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施。

课堂上, 老师的一个浅浅的微笑、一个富有鼓动性的动作、一句幽默的话语, 都会给学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老师的和蔼可亲与平易近人, 会马上拉进和学生之间的距离, 使学生乐于和老师进行交流, 乐于倾听老师的声音, 乐于接受教育, 从而能够高度集中精力, 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之中。

二、情感教育有助于激发学生思维, 增进学生智慧

情感教育, 要求老师在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提出问题后, 迅速将学生的头脑带入思考的领域———“请运用你的智慧, 联系问题出示的情境, 设计出最合理的解题方案”。在学生思索出正确答案后, 要及时给予恰当的语言鼓励:“真聪明”, “真是聪明的小一休”……这样, 可使学生在幽默风趣的语言中得到精神上的愉悦和鼓励, 并逐步培养对学习的极大兴趣和积极思考的良好习惯, 使学生真正成长为勤于思考、善于思考并乐于思考的一代新人。在你的“情感”雨露的滋润下, 相信你所培养的智慧的“小一休”、“小阿凡提”们会更加茁壮成长。

课堂上, 老师幽默风趣而富有启发性的语言, 会把学生带入一个全新的未知的神奇的世界, 使他们因对知识充满渴求而陷入深深的思考之中, 在充满情感的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诱导下, 逐渐走进一个五彩缤纷的知识王国。这样, 学生经长期的激发诱导式的训练, 思维会越来越活跃, 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会不断得到提高, 而这将直接推动学生智力的发展, 使他们的头脑越用越灵活, 真正成长为一个个高智商的人才。

三、情感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树立远大志向

教师在情感教育过程中要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这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 有助于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如针对部分同学虚荣心强、考试作弊等状况, 老师首先要做的不是批评和惩罚, 而是细心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首先, 要用诚恳朴实的语言使他们真正认识到, 学习的目的绝不是获得好成绩, 而是掌握知识, 提高能力, 成为祖国的有用人才。考试并不是学习的终点, 它只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个环节而已, 因而我们不能单纯为考试而考试, 弄虚作假不但不利于自己的成绩的真正提高, 反而会妨碍自己的学习, 有损自己的形象———从某些方面讲, 抄袭作弊无异于盗窃。其次, 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不断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的斗志, 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立鸿鹄之志”, 有“乘长风破万里浪”的气魄;“淡泊以明志, 宁静以致远”, 做到心胸宽广, 心地坦荡自然, 志向高远, 绝不为生活中的小事情而患得患失或不思进取, 而要像大鹏鸟一样“搏击长空志在千里”。通过这些富有感染力的充满着激情的语言的陶冶, 引导学生立长志, 勤思勉, 并将自己的志向进一步转化为自觉的奋斗, 从而不再刻意着重于某一次考试的成绩。对考试有了正确的理解, 可以大大避免作弊行为的出现, 使学生不再只看重名利, 而是自觉追求一种脚踏实地、纯朴务实、积极进取的奋斗精神。

“师不必贤于弟子, 弟子不必不如师。”“路漫漫其修远矣, 吾将上下而求索。”老师一句句亲切而富有哲理性的语言, 孜孜不倦的敬业精神, 即老师在情感教育方面的言传身教, 可使学生更好更快地明确学习目的, 自觉地使学习目标转化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进而树立远大的理想, 并将内心的理想转化为自觉的奋斗。通过情感教育, 学生的思想境界会上升到一种全新的高度, 这将极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 培养他们的理想人格, 使他们为远大理想而奋斗, 以一种恬淡的心态对待多彩的世界, 在各种意外的境况下把握自己, 成长为真诚有信、心高志远的具有理想人格的一代新人。

四、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创造性人才

有人说,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却是无尽的。丰富的想象能力正是创造的基础。没有激情, 就没有想象, 就没有闪光的创造力, 而激情教育正是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情感教育中, 老师那充满激情的、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和神态, 师生间密切的配合, 会使整个课堂都显得激情澎湃, 意气风发。这样会极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极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进而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

在情感教育中, 学生沉浸在一种平和温馨而又充满朝气的气氛中, 很容易张开理想和想象的翅膀, 扬起创造的风帆, 成为创造性的人才。

五、情感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处事能力, 成为复合型人才

老师对学生施以真情的关心和爱护, 可使孩子们切实感受到生活的温馨和愉悦, 有利于老师和学生及同学与同学之间心与心的沟通, 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处事能力和应变能力, 有助于培养“四化建设”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一位教育家曾说:我们现代教育下的人才应具备三方面的能力:一是要有灵活的头脑, 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二是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 具有较强的人与人之间顺利交往的能力;三是要有一定的创新能力。而情感教育正是顺利实现以上三种能力的必要途径。

实验证明,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表露出种种情感需求, 如果该合理需求及时得到满足, 则他将会及时感受到别人的关爱及生活的温暖, 并逐渐形成一种积极乐观的思想, 增强对生活的热爱和信心, 增强对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具有较强的适应环境、适应社会的能力, 具有较强的与人进行沟通的能力和表达能力。良好的心态也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和想象能力, 而想象能力正是创造力的基础, 所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 通过情感教育, 我们的教育对象便会逐渐被培养成为能够处理各种事情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教育文化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3

关键词:教育文化;学校教育;作用

一、教育文化的主要结构

教育文化的结构主要分为三层:外层、中层以及内层,外层比如学校的教学楼、学校的容貌以及校园环境等,外层以教育组织的物质文化居多;中层比如说学校规定的制度、学校的课程模式等,中层以教育组织的规范化为主;而内层比如说学校的办学宗旨、职工的教育观、价值观以及学校的娱乐活动等,内层主要是包含教育文化的内涵、灵魂以及组织的精神层次。

二、教育文化的主要作用

1.教育文化对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学校教育文化的形成对职工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为老师长期在学校中工作,长时间就会受到学校的熏陶,健康向上的教育文化会使教职工产生一种向上的信念及力量,指引老师向着制定的目标前进,因此,学校的办学目标就易成为教职工共同奋斗的方向。如某校的办学目标为创办一流的办学质量、社会效益与教育科研双丰收,办学宗旨为把今日的每位学生都变为明日祖国的栋梁,那么老师在教学中就会自觉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端正教学态度,确立好教育思想,如果学校中的每一位老师都以这为基本目标,在校内就会形成很强的教师力量,就能快实现学校的办学目标。

2.教育文化对学校的职工以及学生具有一定的规范作用

一般学校制定的校规、校训、校纪都是符合常规并且是经过科学探讨才决定采用的,主要起到激励的作用,如果学校职工都具有正派的作风、对事物都有客观的认识,那么这些校规、校训都会被职工认同并自觉遵守,这样就能体现出教育文化的灵魂。如某校的校训是:相敬相客、勤学勤练、尽心尽责,在工作中强调:勤劳是美、奉献是真、爱心即善,如果学校的职工以及学生都以此作为激励自己的原则,学生勤奋好学,相互爱护,友好共处,老师尽职尽责,对学生充满爱心,这样就能得到社会的一致认同。

3.教育文化对学校职教工具有凝聚的作用

当学校的教育文化得到教职工的认可后,这样就能形成一股很大的凝聚力量,教育文化就是通过其陶冶、滋润、渗透、熏陶的特定功能,使全校职工的方向都凝聚在学校前进的目标当中,如果学校的老师情绪良好、道德高尚,那么校园的规划以及办学的目标都会灌输到老师的思想中,这样全校的老师都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因此学校职工就会团结一致,工作的质量就会提升,这样管理者也就达到了目的。

4.教育文化对周围社区形成辐射的作用

赏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篇4

李红银

在骨干教师培训的时候,老师讲到一位父亲,一位普通的父亲,他运用赏识教育把双耳全聋的女儿周婷婷培养成留美博士和首届海内外《中国妇女》十大时代人物。他叫周弘,赏识教育就源于这位伟大的父亲。他利用传统教育中赏识的巨大能量,把女儿周婷婷由一个令人同情的聋哑孩子培养成为我国第一位聋人大学生。赏识促其成功。那么什么是赏识教育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发现学生“闪光点”而给予肯定、重视和赞扬的教育,对学生的学习语言、学习行为及生活行为习惯从正面进行肯定、重视和赞扬,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一种被激起的积极状态,主动参与教育教学活动。赏识教育对学生充满尊重、信任、宽容和激励,与当前的教育教学宗旨方向相一致,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赏识教育这种新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么应用呢?结合自己6年的教学,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赏识教育有助于维护学生自尊、建立良好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抽象、逻辑性强的学科,不像语文学科那样可以勤读,死记硬背就能学好的学科。我认为在课堂上构建温馨和谐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即时的鼓励与赏识是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之一。因为赏识能抓住孩子渴望被关注、被重视的心理,让孩子在“我能行”“我是好孩子”“你说的很到位,你真棒!”“你分析的问题很出色!”“这办法真妙!” “我真为你骄傲!”的感觉中走向成功,课堂上把握教育的契机,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每位学生同样有他与别人不同的闪光点,这时教师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肯定,及时表扬,从而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接手新班的第一次布置作业,因为对新科任老师有新奇感,学生都能独立完成,有些学生虽然还不能按时交作业,但能交上作业,批改下来虽不理想,但我并没有生气,没有责怪学生,而是以赞赏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都能独立完成作业,不错,老师很高兴,老师看到了同学们都想进步,都有进取心,你们有信心,老师也就有信心了,希望同学们再接再厉,做出优秀的作业交给老师。”能独立完成作业,能交给老师,这不就是学生的闪光点吗?此时的赞扬、鼓励,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信心,感觉到我能独立完成作业,能交给老师批改,初步体验到“我能行!”。在这里,有效的赏识教育对学困生的转化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赏识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每个孩子的聪明才智和先天禀赋都基本相同,他们都是一座蕴藏无限潜能的宝藏。每个学生潜能能发挥出多少关键在于教师能给他创造出机会让他们展示。作为教师在引导学生探索知识的同时要学会赏识学生,给予学生肯定,不断地激励学生,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情境,逐渐养成勤于动脑、动手,敢于提出不同的建议,能够发现错误,并能够改正错误,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我们要懂得欣赏,不能对教育进行一刀切,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任何一个特长都要肯定,帮助发展,而不能打消学生的积极性。而我们有些老师在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种言语:“别做梦了,看你像这块料子吗?”“别异想开天,管好你的学习,考到高分才是正事。”也许老师们没有想过这样的一句话,可能会抹杀了一个伟大的创举。因此我们要学会欣赏,并正确引导,使学生多种多样的才能,天资得到充分的发展,也只有这样才能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

三、赏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

由于赏识教育是不怕失败的教育,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中得到磨炼,给其勇气、鼓励,使其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并顽强地站起来,这一次次的尝试,无形中发展了学生的独立性、承受力,使学生能在失败中善于总结、分析,而不是在失败中倒下。在近几年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自主探索学习,给学生自由的空间进行合作探究和讨论交流。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也没有好的学习习惯,但是他们有着独特的思维方式或者是具有很强的分析能力。去年我刚接手教学的四年级班里有一位男生,他很聪明,但是他的数学成绩处于中下水平,因为他没有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但我在解决问题的教学时发现他能发散自己的思维,应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这就是他自主探究发现和得到的学习成果,这就是他与众不同的闪光点,我当堂就给予他肯定,表扬他爱学习,很会动脑解决数学问题的好学生。自从我表扬和鼓励他以后,他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开始自主学习了。像他这样的学生更需要老师去关注,发现他们,看到他们的闪光点并加以肯定,正确地引导他们将自己的长处用到学习上,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和理解,在赏识鼓励中养成独立性,促使潜在的学习潜能发挥出来,逐渐学会自主探索知识。

总之,赏识教育是一种教育的新理念,是一种激励性的教育方式。赏识教育是对学生个性尊重的教育,对学生进行赞扬和鼓励的教育。在教学中少责备和惩罚学生,尤其是那些所谓学后进生、学困生,取而代之的是多给他们关心、鼓励和赏识,及时发现他们的长处和优点,予以肯定,每一个学生都是可以转化的。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都渴望获得尊重、肯定、信任和关怀。当被认可、被信任、被尊重时,他的爱心、善心就会不断被强化,他的自尊、自信也就会逐渐提升。对于一个不断成长的学生,我们给他们最好的礼物,是多给他们一些欣赏和期待,多给他们一些赞美和鼓励。

赏识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平阴县夏沟小学

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篇5

摘要:目前,学校体育继续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课程与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得到均衡发展。但学校体育在很多地方和学校还没有得

到应有的重视。造成上述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来自社会的,有家庭的,有学校本身的,也有

政策导向性的等等。但究其实质根到底,还是对体育本质的认识存在偏见:重智轻体,自古

以来在人们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一些家长宁愿对孩子智力开发上不惜血本,但不舍得花时间

花本钱投资在增强体质上。总感觉孩子参加体育活动就影响学习,影响了学习就影响了升学,影响了升学就进不了好学校,导致毕业后很难找到好的工作等等,这是一种十分错误的逻辑

和想法。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体育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进取精神和健康的审美观等等。本文从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

中的作用这一角度谈一些粗浅的认识,谨与广大同仁商榷。目的在于提示学校教育要充分认

识体育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学校体育 素质教育 作用

前言:

所谓的素质是人先天的自然性和后天的社会性的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按社会

和人的发展的实际需要,遵循教学规律面向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注重开

发青少年潜能训练。其目的是在于提高学生素质入手,全面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造就跨世纪的一代新人。体育教学对于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

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和审美素质的作用,体育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与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等构成了一个相对完整的素质教育的统一体。

1、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提高身体素质的作用1、1“生命在于运动”这句格言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的,但对“生命在于运动”的道理我国先秦时期就已有了比较深刻地认识,并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这样

形象的比喻说明了这一道理。这种运动的朴素观念是古代社会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

出的宝贵经验。

1、2为了研究运动与人的健康的关系,国外一些学者,曾做过限制人运动的科学实验:将

若干20~30岁的健康男子分成两组,要求第一组被试者每天躺着,不许起坐、站立,第二组

被使这也接受同样的规定,不同的是允许该组被试者每天躺着时可以在专门的器械上锻炼4

次。20天后,第一组被试者感到头昏眼花、四肢无力、心慌气短、肌肉酸痛和不想吃饭。

如果没有运动,人的健康就会受到很大影响,生命就会受到威胁,运动得少,生命力就脆弱。

要保持键看和生命力,就应进行有规律的运动。

2、具有素质教育中的智育开发作用。

2、1体育锻炼能增强人的体质,促进大脑发育。经常参加运动,能增强人的体质,而健全的精神来源于健全的身体,同时能增加大脑的重量和大脑的厚度。有的科学家用老鼠进行过

试验,一组老鼠从幼鼠就关在笼子中不让运动,另一组将老鼠装入一特制笼子中让其经常跑

动爬高,到长大时杀掉后分别称其大脑重量和测量皮层厚度,结果是经常运动的老鼠大脑重,皮层厚,而且脑神经细胞的树突多。这充分证实了运动锻炼能为勤奋学习提供充沛的体力和

精力,为智力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基础。

2、2体育锻炼可使脑获得营养和氧气有助于提高思维力、记忆力。有的科学家经过对北大

附中、北京123中等学校500人次以上的实验测定,发现上体育科教文化课后智力活动效率

有明显提高,且发现课间操后的第三节课往往呈现智力活动的高潮。

2、3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脑细胞反应速度,有利于发挥脑的潜力。经常参加体育运动的人,视觉、听觉等感觉器官都比较敏锐,大脑神经细胞反应速度较快,大脑皮层的分析、综合能力也较

强。人的大脑中有很大一部分潜力未曾加以利用,而且又是右脑。体育运动正是开发右脑的有利工具。曾有人对学生关于体育项目的爱好及兴趣做过统计分析,大多数学生很喜欢球类

运动和常有游戏性的体育活动,这些项目的体育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灵活性、多变

性,能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之具有反应敏捷,观察、判断准确,想象丰富的特点。这对

于提高闹反应速度,发挥脑的潜力具有一定的作用。

2、4经常运动可使脑子更清醒,有助于提高大脑对疲劳的耐受力。大脑皮层对人体的各种

活动时有分工的。有的区管脑力活动,有的区关体力活动,根据兴奋与抑制过程相互诱导规

律,运动时管体力活动的神经中枢高度兴奋,加快了管脑力活动的神经中枢抑制过程,使之

得到休息,运动后由于脑力活动的中枢的功能得到恢复,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3、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作用

3.1 磨炼意志,增强对挫折的耐受力。体育教学中的每一项内容都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

了要达到预期的目标,学生是要付出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而且要经过一个不断反复的练习过

程。这样,某些意志品质和性格特征就在练习的过程中得到了相应的磨炼与升华。如球类能

够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冷静、顽强拼搏的良好品质及集体协作精神;武术对学生的目的性、坚定性、自制性、勇敢等意志性格特征及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有较好的促进作用;中

长跑能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意志品质及战胜困难的决心,等等。特别

是体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练习,都存在着成功与失败的交替进行,在这种不断反复的交替中,学生不断忍受失败的痛苦,尝试成功的喜悦,胜不骄;败不馁,用成功酿造自信,在逆境中

坚定战胜困难的决心,不断磨炼,逐渐养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增强了对挫折的耐受力,提高

了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3.2 渲泄情绪,缓解压力,调节心理平衡。学生负担过重、社会及家庭的期望值过高、升学

及就业竞争压力的增大等给大多数学生带来了极大的生理负担和心理紧张。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当心情不好时,就去打一场篮球或踢一场足球或进行远足就会感觉好受些,这实际

上就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转移情绪的方法缓解了紧张的心情。当人在从事运

动时,主管运动的神经中枢兴奋性加强,主管学习的那部分神经中枢的兴奋性则处于相对抑

制的状态而得到了积极的休息。同时,运动时引起血浆中某些激素(如糖皮质激素)的水平

下降或不变或不再升高,使精神刺激大大减小,从而使高度紧张的大脑神经得到了松驰,缓

解了精神压力。

3.3 发展个性,培养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体育锻炼的突出特点就是强烈的实践性,在这

里,每个学生都懂得只有通过自身主动自觉的活动,才能将运动知识和技能转化为自己的认

识和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活动,体验到运动的乐趣,使自我意识得到发展,个

性得以优化,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4 自我调控,增强对行为的责任能力。体育教学因其活动性、实践性等特点,有着较为特

殊的课堂常规来要求全体学生遵照执行;游戏、教学比赛等形式有着较为严格的规则规定以

保证学生在公平、合理、合法、有序的环境中进行竞争;形式多样的分组练习、比赛等明确

了个人在活动中充当的角色及应承担的责任,并要求自己为之努力奋斗等等,使学生在游戏

娱乐的同时养成了遵纪守法、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增强了自我调控能力及对自己行为的责

任能力。

3.5 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美在运动中,体育教学中蕴藏着大量的美学因素,一次漂亮的投篮、一记强劲的射门、一次成功的过杆飞越、一段优美流畅的舞蹈、一趟纯熟的武术套

路等,无一不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成功的快乐。这是因为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能够遵循力量、速度、灵敏、柔韧、节律等特有的要求,而且还能运用和谐、对称、统一、节奏和造型等形

式美的法则,做到造型优美、技巧娴熟、柔中有刚、动作舒展而有节奏,使学生沉浸在力与

美、乐与舞的熏陶之中,获得美的享受。从而陶冶学生情操,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健康的审

美观,提高其发现美、追求美、创造美、欣赏美的能力。

4、具有素质教育中的品德教育作用4、1体育教学是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发展的重要载体。体育教学有着丰富的思想教育内容和

生动的教学活动,学生在体育教学活动中,要承受一定的生理负荷(如练习密度、运动强度

等)和心理负荷(如紧张与轻松、独断与协作等),要克服物体条件和自然条件的困难,要

调适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人与时空之间的种种关系,这些体育中的社会文化属性有利

于培养和提高学生集体意识、协作意识、进取意识、创新意识、守法意识优良的思想道德素

质。

4、2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某些人道德素质的每况愈下,道德沦丧

现象也是屡见不鲜,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的当务之急。道德问题又往往是与利益的竞争相联系的,道德的培养也需要在竞争的情况下进行方能见效,体育恰恰可以为道德教育

提供这样的机会,体育的内容载体之一是现代竞技运动,其不断完备的规程、规则体现了

一种社会的道德期盼,参与其中便会使人懂得社会或群体对个体的期待和行为规范,自觉地

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来指导或约束自己的行为。如足球竞赛中要求队员之间要团结协作,队员要服从裁判、尊重观众,要正确对待比赛,要正确对待胜负等等,所有这些都使队员自

觉或不自觉地以社会或群体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学校体育的德育功能还表现在通过

参与或观看体育比赛,提高了整个民族素质和民族的凝聚力。如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上下

一片欢腾,为运动健儿的胜利更为祖国的荣誉欢呼雀跃,无处不体现了体育的德育功能。通

过体育教学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品质,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

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以及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体育教

学的思想品德教育是教学中结合课的内容的传授进行的,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锻炼身

体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5、具有素质教育中的生存教育功能。

5、1学校体育首先是教育,然后才是运动,也就是说体育是通过运动所进行的教育,体育

不仅仅是锻炼学生的身体,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学会生存。现代人也许不必再去和猛兽或自

然环境抗争,但却要去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以免被淘汰,还要预防运动不足导致的过度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现代文明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寿命延长的趋势日趋明显,为了“生存”和适应社会的迅猛发展,终身教育应运而生,而终身接受体育

教育和参与体育锻炼则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体育不但为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心理基

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习惯、能力和团结协作、合作与竞争的能力。为适

应以后竞争日益的社会环境打下了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意识品质,实现了学校的生存教

育的功能。

5、2现代社会的人除了要能够生存以外,还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生存或生活质量,终身体育

运动成为现代人文明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已是不争的共识。无论是文、史、哲还是数、理、化,在学生走上社会加以运用之前,都只能是“经院文化”,而对学生而言是难以使之

立足即融入生活的,体育则不是,蕴含其中的“玩”的教育、“美”的教育、“安全”的教育、“健康”的教育、“人际关系”的教育“生活习惯”的教育、“欣赏”的教育等等,在这个意

义上,我们说不要把体育仅仅看作是运动的教育,而是要看到运动作为一种载体,其教导生

活的承载力是其他任何教育所难以比拟的。作为生活教育的体育也许不能直接培养出引发产

业革命的旷世奇才,但却可以造就一代懂得如何健康、文明地生活的一代人。

6、具有素质教育的劳动素质培育作用。

6.1体育教学的学习过程实现了学生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有机结合,而且往往体力劳动大

于脑力劳动。通过体育锻炼使身体强壮有力,为以后从事各项工作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并且

能使学生明白劳动付出的越多,取得的成绩就越大这一道理。所以通过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劳动素质。对学生进行劳动技能和敬业教育。学习体育动作要有吃苦耐劳精神,要经得起

反复磨练。而一项劳动技能的掌握,同样也需要多次实践的过程,进而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劳

动,树立劳动光荣的思想,培养学生热爱本职工作,敬业爱岗。

结论: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素质的培养,这是关系到学生全面成才的关键。广大教育

工作者要从对教育负责、对国家负责的角度重视和加强这项工作。特别是体育教育工作者,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教育理论和体育理论,重视学生个性能力的培养,锻炼学生自我生存的能力,教育学生全面把握素质教育的科学内涵,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全面发展的跨世纪人才,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也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必然要求。

参考资料: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年6月13日。

(2)《论中学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功能》-作者:岳贵有体育教师网

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6

【摘要】

在高职排球课程教学中,人文教育是其中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人文教育指的是对学生施以情感关怀,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一种教育理念。在高职排球课程教学中,要想真正的贯彻“以学生为本”的这一教学理念,那么就必须重视人文教育在排球教学中的渗透作用。然而,高职排球教学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人文教育在其中的渗透作用,制约了排球教学效率的提升。本文主要围绕高职排球课程教学,就人文教育在其中的渗透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

人文教育;排球课程;高职院校;渗透

随着社会的变化与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体育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重要性,此外,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要求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过程中,多对学生施以人文教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在高职排球课程教学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人文教育的开展。下文就围绕高职排球教学课程,就人文教育在其中的渗透进行简要的分析。

1.人文教育与排球教学的联系

人文教育主要是强调人性教育,它是以完善人格为主要宗旨,以促进个体能够与社会和谐发展为目标。人文教育之所以至关重要,是因为人文教育告诉一个人在面对自然、面对社会以及个人时,如何去正确的对待,使人们能够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自己。高职排球教学属于一门艺术,是一种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1]。在教学过程中,在突出“健康第一”这一理念时,还需要兼顾“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高职排球教学要想取得更好的发展,就不应该成为机械以及单调的传授过程,而是应该形成一种学生积极参与、生动活泼的局面。

2.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一直以来,在排球教学中,高职体育教学仍旧在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也很少渗透人文教育思想,没有认识到人文教育思想对排球教学的重要性。即便是有一部分教师认识到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教学过程中也尝试着去开展人文教育理论,但是因为他们对人文教学的特点没有深入的理解,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

2.1未领会到人文教育的精神实质

一直以来,高职体育教师因为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导致他们在开展排球教学时,仍旧采用传统的教学理念,这样一来,就与新课程理念背道而驰,也就制约了人文教育理论的运用效果。人文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基础,再结合相应的教学内容,在课堂中巧妙的营造一种教学情境。并且,在各教学环节之中,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调控。而这就对高职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一方面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另一方面还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此外,还需要掌握一定的排球技能知识。但是许多教师未能领悟人文教育的精神实质,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对学生施以情感关怀,也没有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兴趣爱好来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导致排球教学效率大打折扣。

2.2教学内容的设置缺乏人文色彩

因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领悟到人文教育的精神,此外,加上他们缺乏相应的经验,导致他们在开展人文教学时显得力不从心。甚至有许多教师抱着混日子的态度,这就导致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省事,就将教材中的内容搬到教学之中[2]。此外,在课程教学中,许多教师仅仅教授学生几个技术要点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也不管学生究竟是否掌握,也不注意观察学生的动作完成情况,这就导致排球教学就成为学生自娱自乐的场景,人文教育也就更无从谈起。

2.3未能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

高职院校的学生因为受到就业压力的影响,导致他们将更多的精力放到了专业课的学习上,对于体育课的学习往往不够重视。之所以参与排球学习,主要还是因为通过学分考试,在这种学习态度的影响下,再加上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课堂教学气氛较为沉闷,也就导致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不高。

3.渗透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3.1在教学内容中渗透人文教育

在高职排球教学中,教学内容的设计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还要让学生形成一个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那么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就应该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发挥自己的主动性。高职排球教学并不是将一些技术要点讲述给学生就可以了,而是应该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与思考,例如某些技术动作如何去执行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而不仅仅是能够完成这项技术要点就可以了。另外,在传授技术动作时,教师可以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不能够将自己的思想强加给学生。如果学生在运动困惑时,教师应该耐心的为他们解释,对他们多施以情感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对自己的重视,进而更加努力的去学习。

3.2丰富人文教育的内容

在排球教学中,教师应该切实掌握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特点,再根据他们的特点来开展不同的人文教育策略。此外,高职体育教师要利用闲暇的时间去进行培训学习,以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要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3]。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将排球教学中的一些技术重点与难点通过慢放或者是回放的方式,让学生能够更清晰直观的了解动作的技术要点。或者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围绕某一个动作,或者是比赛的战术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通过这种方法也更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原本枯燥乏味的排球教学课变得更加有趣。此外,要让学生认识到专业课的学习很有必要,但是排球课的学习也至关重要,要让他们了解到适当的锻炼能够加强他们的身体素质,能够放松他们的身心,继而一方面提升了他们的`身体素质,另一方面还能够更有助于今后的专业课学习。让他们不能够为了完成学校的学分而应付排球课程学习,可以通过播放一些体育赛事或者是奥运中国女排获奖瞬间,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与集体主义精神。

3.3教师要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

每一个学生因为身体素质的差异,因为性格特点的不同,导致他们在掌握排球技术要点时也会有所差别,此外,由于身体的病痛或者是心理的影响也会导致学生的技术掌握。但是在高职体育教学中,许多体育教师都没有考虑到这些方面,他们在教学时仅仅一味的要求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所讲述动作要点,如果学生未能及时的掌握,有些教师要么是直接忽略,要么是出言讽刺,这样就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会导致他们在排球学习时呈现不自信的表现。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因为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较强的运动天赋,所以他们的动作技能的掌握自然会有所差别,此外,有些学生因为感冒、发烧等其他因素,导致他们的身体状态不在巅峰期,自然也会影响他们的动作掌握。所以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要多对学生开展人文关怀,当学生身体状况出现问题时,或者是心理产生不自信的表现时,一定要予以及时的开导,要耐心的为他们讲解动作要点,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技术动作要点分解,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掌握。此外,要多对他们进行表扬,让他们相信自己。

在高职排球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能够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自己、了解社会,能够改变当前高职院校机械、单一的教学模式。然而,高职体育教师在开展人文教育中还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影响了排球教学效率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就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要不断的更新自己的教学方式,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多对学生施以人文关怀。如此,就能够更好的在排球教学中开展人文教育,进而促进排球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周政权.人文教育在高职排球课程教学中的渗透[J].当代体育科技,,27:125+127.

[2]杨芳.人文教育在高职排球课程中的渗透[J].科技资讯,,08:164.

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 篇7

时政教育是高中政治课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政治课堂中融入时政教育, 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真正理解高中政治课的学科性质, 从而更加关心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通过这种方法分析、提炼教材的中心思想和教育意义, 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相结合,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通过时政教育进课堂, 使师生之间进行多方面的交流与探究合作, 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优化高中课堂教学结构, 为今后开展研究性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这种教学方法, 可以使学生学以致用, 这也是高中政治课吸引学生的独特的地方。

有人这样认为, 高中生年龄还小, 每天的学习任务都十分繁重, 哪有时间看新闻、读报纸。笔者觉得, 学习文化课与关心时事政治一点也不矛盾, 我们可以利用政治课让学生在课堂上就可以了解每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随着社会的发展, 时政教育在高中政治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那么怎样才能将时事政治与高中政治课的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呢?下面笔者结合这些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第一, 在每节课课前五分钟设置时政教育的一些活动。每节课开始前, 笔者都利用五分钟时间让学生总结近几天发生的国内外重大事件, 利用投影显示时政事件的图片及具体内容, 然后简单评论一下自己对这个事件的看法, 最好是结合学过的高中政治课的基本原理进行解说。通过这种活动, 既可以让学生喜欢枯燥的政治课, 增加学习兴趣, 又可以及时复习政治课的原理, 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进而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为高考奠定良好的能力基础。

第二,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引入时政材料,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课堂前几分钟能否抓住学生的心,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于整节课的教学效果至关重要。因此在导入新课时, 笔者会精心选择近段时间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在选择重大事件时, 不能太随意, 必须选择与本节课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事件,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环节要特别细心, 注意平时的素材积累, 每天必须看新闻, 及时浏览网页, 阅读一些与时政息息相关的杂志及评论。对于独到的观点要记录下来, 仔细分析, 把这些总结之后的内容提供给学生, 做到师生之间信息共享。

第三, 在讲授新课环节有针对性地引入时政材料,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 而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导, 教师的主导作用和电影导演的角色很相似, 讲授新课各个环节的安排必须结构优化, 时间安排合理, 内容贴近高中学生实际。这就要求教师全方位调控教材, 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处理好教材,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抓住中心, 用凝练的语言精确地传授知识, 探究教材知识间内在的有机联系, 教会学生在宏观中把握知识。千万别忘记合理地利用课本上的图片、名言、故事, 深入了解这些图片、名言、故事所反映的原理。这一点非常重要, 因为有些高考题就是课本上这些图片、名言、故事的直接再现或者变式形式。此时此刻, 需要寻找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结合的最佳切入点。最好的方法是运用情境教学, 即创设一个与教材相关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身临其境, 自觉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巴尔扎克也曾经说过:“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疑问的是问号, 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是逢事问个为什么。”因此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教材的特定内容引入时政材料, 创设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久而久之, 学生对教师的授课就会形成一种心理期待, 愿意参与到这种情境中来, 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 教师又在不经意间传授了深奥的道理, 一举两得。为了提高时政材料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教师要在备课环节博采众长, 从电视、广播、报纸、网络中搜集信息。笔者几乎每天都收看《新闻联播》《焦点访谈》《海峡两岸》《军事连连看》《经济半小时》《直播港澳台》《每周质检报告》《远方的家》等节目, 并注意在网上积累素材。

情感投资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篇8

课堂教学是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过程。信息的通塞,决定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信息的输出与接纳,不仅与注意、记忆、想象、思维等智力因素有关,还与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有关,尤其是情感因素,始终起着制约作用。当学生情绪高昂、兴趣浓厚时,则注意集中、思维活跃、记忆深刻,师生间信息畅通,学习效率提高;反之,若对教师情感淡漠,对教学不感兴趣,则必思维倦怠、注意力分散,造成信息阻塞,学习效率低下。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感的力量是巨大的,教师只有带着诚挚的情感向学生发出教学信息,才能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情感强度,以致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因此,师生间的心理共鸣、情感融洽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影响师生情感效应的因素有哪些呢?

一、宽容是情感付出的基础

俗话说:“一娘生九子,九子各不同。”而我们面对的是几十个母亲生的孩子,个体差异是可想而知的,他们都是未成年人,难免有同学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这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应该以正确的态度来处理孩子们的各种情况,应该用我们博大的胸怀来宽容学生。何谓宽容?有人说:“宽容就是去拥抱学生,让他觉得你是人而不是神;宽容就是去包容学生,让他觉得你看到了他的不足,是为了他更好地发展,而不是故意整他;宽容就是允许学生提出反对意见,让他觉得你不是学习的权威而是学习的伙伴……”只有我们有博大的胸怀,才能谈得上情感付出,否则就不会有多少情感可以付出,即使付出也不会长久,并且会让人感觉不够舒服。在我们班有一个学生,他在八年级时转到我们班,开始时表现很好,无论是学习上还是表现上,都堪称同学们的表率。上了九年级后,我发现他变了,成绩直线下降,还和科任教师作对,纠集同学打群架,我找他谈了几次话,都是他当时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过后仍然我行我素。我很生气,准备请他的家长到校配合教育,这时他主动说话了,让我不要告诉他的家长,保证以后好好学习,不再这样瞎混下去。我抓住这个契机,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地给他讲道理、举例子。后来我发现他又找回了原来的自己,在学校举行的月考中,他取得了很不错的成绩。

二、关爱是情感付出的手段

我们有了情感投资的打算,就应该付诸于行动,我认为关爱是情感付出的手段。关爱学生,每个人也许有着不同的认识。但有一句话,曾经震撼了许多教师的心灵:“请把学生当人看。每个孩子,都是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有着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获得做人的快乐。学习不是学生的全部,而只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不是为了分数而生存,而应该是学习为他们更好地生存服务。”对学生来说爱是阳光,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暗,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给好的学生关心和鼓励,可以促使其上进;其实,我们平时认为差的那部分学生更需要关爱,并且这些学生更容易被我们的关爱所感动,哪怕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或者是他生病时你送他的一杯热水、一句问候,都可以让他感动得热泪盈眶,给他无穷的动力。可能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小小的举动,就会改变不少人一生的命运。

教育在教学中的作用 篇9

南平剑津中学 杨友琴

【摘要】 情感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运用情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因此在中学思政教育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馈中都要重视情感教学的运用,运用过程中更应遵循情感规律表达真情实感。

【关键】 情感教学

意义

运用

注意问题

在中学,特别是农村中学,中学生的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思政教育的盲点,中学的思政教育也常常因为脱离了学生的情感现实而流为空洞的说教。而所谓情感教学,是指教师运用一定的教学手段,通过激发、调动和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促进教学活动积极化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以完善教学目标,增强教学效果的教学。这是作为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所应实施的真正的教学。在这样的教学活动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才能得到和谐的统一。

因此,探讨中学生的情感教育对于培养中学生健全的人格、增强思政工作的有效性以及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态度的端正,学习方法的掌握等各方面都有重要意义。

一、情感教学对中学思政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中学思政课程标准中,注重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确立了课程的三维目标,把情感态度价值观作为优先目标,说明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政治教师要充分认识和善于发掘情感因素在教学活动中的积极作用,要不断探索思政课教学在培养学生道德情感方面的途径和规律。中学生,正处在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感知事物比较笼统肤浅,理性情感较弱,他们开始不以老师、父母的评价作为唯一依据,有了对周围人事物进行评价的愿望,有了探究人物内心世界的兴趣,这种需要的产生,正有助于高尚道德情感的培养。但是,长期以来,在思政课中,存在着的一种倾向是注重道德认识的提高和道德行为的指导,即“明理”和“导行”,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由于忽视了对学生道德情感的激发和培养,导致了教学中的“明理”难以深化,“导行”难以落实,说的是一套,行的是另一套,一些青少年在“理”方面并不是不懂,而在“行”方面却总是常常越轨,致使思政课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效果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必须重视情感在思政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二、情感教学在中学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一)思政课课前准备中的情感教学的运用

首先,要关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的挖掘。中学思政课的教材内容本身就蕴含了丰富的情感。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我与他人,我与集体,我与社会等关系,整合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国情教育等内容进行教学。要使学生进入角色,教师自己先要进入角色。在课前准备中,应该深入研究教材,分析和挖掘教材内容中的情感因素,并把它们化为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给学生,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

同时,要关注课前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学校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在教育活动中,师生之间不仅有认知方面的信息传递,而且也有着情感方面的信息交流。师生情感的和谐又能促进教师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的学业成绩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与学生的学习动机、人格特征、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有关。这些非智力因素的激发,与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情感的融洽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可见,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投入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力量。

(二)思政课课堂教学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1.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并带有情绪体验色彩的意向,随着这种情绪体验的深化,就会进一步产生学习需要,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思政课中,由于抽象的概念很多,学生常常枯燥乏味,特别是有些老师常常是划杠杠背条条,严重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时没有一种愉悦感,影响到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思想觉悟的提高。所以在讲课时,应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启动学生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促使他们的智力活动处于兴奋状态,从而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2.融入情感,在思政课堂中创设情境

情感教学离不开特定的情境元素,教师要学会借景生情,以理激情,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以便根据教学预期触发学生某方面的情感。情感是在具体的情境中产生、发展、成熟起来的,情境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是丰富情感的有效途径和推动情感的动力,所以培养学生情感要从情境开始。中学思政新课程的实施,特别倡导教师要注意教学情境的创设,要根据新课程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以及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恰当地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匹配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望,使其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三)思政课课后反馈中情感教学的运用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师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形成良好教学气氛的基础,是克服各种教学障碍、保证教学成功的关键。师生情感交融的关键是教师要施爱于学生。教师要通过教学活动将爱浸入学生的心田,将积极的情感带入课堂,触动他们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反应,引起师生间情感的共振。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仅有责任心、事业心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寻找多种方法,掌握一定的技巧,去赢得学生的心,使学生成为自己的知心朋友。这就需要教师要用情感去教育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教师的情感不仅影响着自己教学思想和语言的表达,更为主要的是影响着学生的感知、思维、记忆、想象等认识活动以及学习动机、兴趣、态度等。教育,这首先是关心备至地、深思熟虑地、小心翼翼地触及年轻的心灵,在良好师生情感关系形成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情感关系的形成是建立在认知基础之上的,教师只有全面地了解认识学生,了解认识他们的思想、情感和个性,才能从本质上认识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产生真正的爱,才能恰到好处地关心爱护学生,使学生感触到教师的关心,从而表现出学习等方面的积极性。

三、情感教学运用应注意的问题(一)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

真情流露能将学生牢牢的吸引,他们会感到老师的诚信、坦率、为人的原则,这其实比教会学生知识更为重要。而矫揉造作的情感则只能让人近而远之,更为严重的是一旦学生加以模仿那就更为可怕。因此,教师在运用情感的过程中,产生出真情实感,才能在教学过程中是真情流露出来,从而给学生以启发。思政教育是德育学科,它教学的主要目的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所以运用的情感必须是教师的真情实感。

(二)注意进教室时的情感状态,同时遵循情感运动规律

教师也是人,在日常生活中也由喜怒哀乐,但是教师所承担的责任却比其他工作更为重要,教师的心情会影响到学生,因此,作为教师要学会调整好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课堂时决不能被自己不佳的心理状态所困扰,而是应该努力将自己最好的情感状态表现在学生的面前,以自己的良好的情感状态去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有所得。

(三)情感辐射的面要广

作为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时刻记住自己所面对的是全体学生,而不是一部分自己认为需要关心的学生,因为在学生中,往往存在着一部分弱势群体,他们在班中表现一般,性格较为内向,成绩平平,往往教师所忽视,但他们却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非常在乎老师的细微动作,哪怕是一个可亲的微笑、一个关注的眼神。因此,教师在情感辐射时面一定要广,使教室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到老师在看我,老师在鼓励我,从而充分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真正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其在老师情感辐射下,激发出更多的情感体验,感觉到真情实感的流露对自己来说是如此的重要,从而使自己的感情变得丰富起来,学会去主动关心他人,从而更加有利于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

结论

中学思政教育需要情感教学,情感教学是思政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教学内容,没有情感教学,思政教育就失去了神韵和灵魂。只有充分重视情感对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并认真把它落实到课堂教学中,我们的教育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进步需要的、具有高素质的一代人才,我们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不断地走向健康、文明。参考文献

上一篇:比赛一刻作文下一篇:生物教学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