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

2024-09-14|版权声明|我要投稿

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精选4篇)

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 篇1

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

“0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所属的时代是人类迈向新世纪的又一页精彩篇章。与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们有着很大不同的是他们成长的时代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且日渐成熟。他们是这个时代得到新型产物,所以大多数孩子都和以往这个年龄段的教育对象有了很大的差异。这些孩子早熟 对新事物无比好奇、接受信息的能力特强,但又存在自负,霸道,脾气暴躁,容易生气心理脆弱,容易受伤。自理能力较差并缺乏主见,胆小懦弱并时而会有自虐行为等问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00”后的成长中,犯错误更是在所难免。而这时候倘若老师为了不伤孩子们所谓的“自尊心”,只轻描淡写地简单谈谈,不去进行正面的批评教育,久而久之,试问孩子们究竟拿什么去衡量对错,明辨是非?

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旨在控制不良的思想行为。惩罚的方式有:否定性的语言评价、批评、谴责、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处分等。惩罚能引起羞愧、痛苦、焦虑、畏惧和悔恨,从而使人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努力去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的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惩罚和奖励是构成学校激励机制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开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漫话教育》一书中指出:善与恶,奖励与惩罚,是人的重要行为动机,是一切人类因之去工作、由之受指引的激励物和约束物,也应该用之于青少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用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惩罚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前美国总统里根在12岁时,有一天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搞碎了。邻居说,我家的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来的,你须照价赔偿。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以买125只鸡。他没有办法,回家找他父亲。里根的父亲在确定事情的原由之后,就对里根说,那你就赔吧。不过这12.5美元是我借给你的,一年之后,你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就开始做檫皮鞋、送报纸之类的活打工赚钱,最后终于赚得12.5美元还给他父亲。里根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并深情的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使他懂得什么是责任,那就是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由此可见,惩罚在教育中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惩罚的作用

1.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纪律和惩罚也是达到行为目的的途径,惩罚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惩罚有促使改过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惩罚,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惩罚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惩罚有教育和警戒作用。惩罚可以起到一般教育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当你告诫孩子火不可随便触摸时,他或许不信、或许因抵挡不住跳动火苗的诱惑而偷偷地去触摸,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灼烧之痛。这种痛会使孩子刻骨铭心,使他不会再随意触摸火。这就是惩罚

产生的教育效果。通过惩罚违规者,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4.惩罚有助于维护集体的纪律。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维护集体纪律的有效工具。惩罚维护了纪律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二)惩罚的原则和尺度

惩罚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受到惩戒,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它的目的是教育,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惩罚,它有自己的原则和尺度。

(1)惩罚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育者使用惩罚时要明确其目的,要懂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最终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教师就可能滥用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就可能带有个人的情绪、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就会对学生造成体罚。

2.灵活性原则。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比如,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与过失违纪的学生,对于初犯和屡犯,对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

3.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4.惩罚必须能解决问题,而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惩罚就容易产生消极的作用。

所以,在运用惩罚时要注意把握度、把握时机,注重惩罚的实际效果,不能产生副作用。

(2)惩罚的尺度

1.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并不是真正的惩罚。

2.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学生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总说学生没有责任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父母从小就剥夺了学生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父母包办得越多,学生的能力越差,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了。学校里,老师也包办代替,像少先队活动,不少都是老师策划组织、写演讲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3.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老师在惩罚学生和训斥学生的时候,自己同样也是很生气很痛苦的。没有哪个老师会以故意拿出学生的丑当做乐趣,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目标都是一

致的:为了我们的学生更好。“打是亲,骂是爱”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也不是全无道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说,成大事者,一定得经过磨砺。惩罚就是一种磨砺,对于“00”后的小孩来说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才能在未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算的上成功。

参考文献:

【1】: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书院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连 116029)。

【2】: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不同影响.教

育评论.2001.【3】:王呈祥,论奖励与惩罚对个体道德发展阶段的影响.2002.【4】:王平,中小学生受罚现象透视.教学与管理.2001.5;(总126期)10-12

【5】: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江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6】:杜绽蕾,论我国中小学惩罚实践.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张晓东,5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5

1242班 王玉林120125236

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 篇2

一、学生的健康成长, 离不开适当的惩罚

1. 学生的责任感, 依赖于教育惩罚。

受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限制, 思想意识还不成熟, 分不清对错, 做事率性而为。假如我们教师在学生做错事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惩罚, 让学生意识到做事有对错, 明白做错事是要付出代价的, 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后果。如果做错了, 要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 并逐渐建立自己的责任心。在小学阶段, 我们就应高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负责任的态度, 做了错事, 接受了惩罚, 哪些事可以去做, 哪些事不能做, 并且要让学生懂得勇于承担责任, 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 做一个有责任心, 有正义感的学生, 并且努力想办法改正自己的错误, 弥补自己的过失。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的人, 将来到社会上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2. 学生健康、优秀的个性品质, 需要我们不断地纠正, 这离不开教育惩罚。

曾经有一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 他曾说过, 童年幸福的人成年往往不幸福, 没有在小时候经受过风雨, 必定成年后, 在遭遇挫折时会觉得十分痛苦, 只有经历过挫折, 心里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在未来多变的社会中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方面, 惩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生中需要坎坷、需要挫折等多种情境才能培养出敢于面对困境的勇气, 而一味地表扬和激励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因此, 学校教育中, 给予学生适当的惩罚, 是对学生另一方面的促进, 也是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学生的羞耻心和悔恨感的培养, 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它们会使学生认识并正视自己的错误, 从而加以改正, 获得面对挫折的勇气。而惩罚是激起学生羞耻心和悔恨感的重要途径。

3. 对学生社会化成长十分有利。

学校是一个集体, 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大家知道, 社会上的规章制度可是比学校的多很多, 因此, 学生在学校能适应, 那么等学生长大走向社会, 会很快融入其中。小学生在班级里, 不仅要遵循班级的规章制度, 还要遵守学校的校规和小学生守则。当学生违反的时候, 给予学生适当的惩罚, 会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 约束自己的行为, 规范自己的举止。此外, 惩罚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羞耻感, 对学生产生负强化的作用, 从而让犯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通过惩罚, 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 知道哪些界限不可逾越, 明白有些权威不可侵犯, 树立纪律观、法律观, 最终让这种意识强化成学生的内需, 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惩罚为学校秩序护航

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 为实现这一目的, 学校就要有良好的校风和纪律。为此, 学校制定了校规和班训, 来保证正常的日常教学。而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 没有接触过、甚至不知道纪律这个词, 没有基本的集体主义观, 并且最重要的是, 受家庭教育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娇纵任性, 以自我为中心。所以, 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违反纪律, 破坏校规, 挑战权威。此时, 我们如果再把赏识教育当作法宝, 对学生一味地赏识, 不仅会助长学生嚣张的气焰, 还让学校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我们用惩罚进行教育, 会让学生有所忌和收敛, 从而树立校规校纪的权威, 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当学生违反了纪律, 我们需要给学生适当的惩罚, 并通过说服教育, 使其知道自己的错误, 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有了惩罚为学校保驾护航, 学校的秩序更为良好, 学生的成长发展更为科学。

三、惩罚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惩罚前提是教师和学生有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之所以为教师, 是因为其有他本身的权威性, 能够正常有权利行使惩罚, 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 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惩罚, 并能接受教训, 对所犯错误进行改正。时下, 师生关系由原来的“师道尊严”渐渐地变成师生民主平等, 注重维护学生尊严, 保护学生权利, 不可否认, 这是一种好的趋势, 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面对学生犯错时, 就不能很好的管制, 不仅教师无威信无尊严, 还可能导致教师的责任心越来越差。所以, 让教师行使惩罚权, 不仅是对教育教学负责, 更是让学生科学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师在惩罚的过程中, 一定要做到公平和公正, 让学生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关怀和责任心, 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赏识教育不能解决教育中的所有问题, 而教育惩罚也不是全都是负面和消极的。正常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惩罚, 并且合理地运用惩罚, 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健康和融洽。

本文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慧丽, 谷传华.惩罚使学生羞耻还是内疚[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 2009 (6) .

教育惩罚在小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篇3

关键词:惩罚 教育惩罚 小学教育

惩罚就是某个人因个人行为对别人造成伤害或损失,被人为地进行某方面的惩戒,或使其丢失某些权益。在教育领域,惩罚即教育惩罚,是指教师为达成某些教育目的,而对犯错的学生进行相应的一些合理的惩处,从而使学生接受教育,向有利于健康成长的方面发展。下面先谈一谈惩罚在我们小学阶段,对学生有哪些积极有利的作用。

一、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适当的惩罚

1.学生的责任感,依赖于教育惩罚。受小学阶段学生年龄的限制,思想意识还不成熟,分不清对错,做事率性而为。假如我们教师在学生做错事的时候进行适当的惩罚,让学生意识到做事有对错,明白做错事是要付出代价的,知道做任何事都要考虑后果。如果做错了,要想办法弥补自己的过错,并逐渐建立自己的责任心。在小学阶段,我们就应高度注重培养学生的负责任的态度,做了错事,接受了惩罚,哪些事可以去做,哪些事不能做,并且要让学生懂得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做一个有责任心,有正义感的学生,并且努力想办法改正自己的错误,弥补自己的过失。能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任的人,将来到社会上才能承担更大的责任。

2.学生健康、优秀的个性品质,需要我们不断地纠正,这离不开教育惩罚。曾经有一个美国儿童心理学家,他曾说过,童年幸福的人成年往往不幸福,没有在小时候经受过风雨,必定成年后,在遭遇挫折时会觉得十分痛苦,只有经历过挫折,心里承受能力强的孩子才能在未来多变的社会中勇于承担自己的社会角色。在这方面,惩罚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人生中需要坎坷、需要挫折等多种情境才能培养出敢于面对困境的勇气,而一味地表扬和激励是不能达到这种效果的。因此,学校教育中,给予学生适当的惩罚,是对学生另一方面的促进,也是学生一生中的宝贵财富。学生的羞耻心和悔恨感的培养,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它们会使学生认识并正视自己的错误,从而加以改正,获得面对挫折的勇气。而惩罚是激起学生羞耻心和悔恨感的重要途径。

3.对学生社会化成长十分有利。学校是一个集体,是一个缩小的社会。大家知道,社会上的规章制度可是比学校的多很多,因此,学生在学校能适应,那么等学生长大走向社会,会很快融入其中。小学生在班级里,不仅要遵循班级的规章制度,还要遵守学校的校规和小学生守则。当学生违反的时候,给予学生适当的惩罚,会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约束自己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举止。此外,惩罚使学生产生不愉快的羞耻感,对学生产生负强化的作用,从而让犯错误的概率降到最低。通过惩罚,从小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好习惯,知道哪些界限不可逾越,明白有些权威不可侵犯,树立纪律观、法律观,最终让这种意识强化成学生的内需,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二、惩罚为学校秩序护航

学校以教书育人为目的,为实现这一目的,学校就要有良好的校风和纪律。为此,学校制定了校规和班训,来保证正常的日常教学。而小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龄段,没有接触过、甚至不知道纪律这个词,没有基本的集体主义观,并且最重要的是,受家庭教育的影响,现在的学生娇纵任性,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小学生不可避免地会违反纪律,破坏校规,挑战权威。此时,我们如果再把赏识教育当作法宝,对学生一味地赏识,不仅会助长学生嚣张的气焰,还让学校的教学无法正常进行。如果我们用惩罚进行教育,会让学生有所忌和收敛,从而树立校规校纪的权威,使学校有一个良好的教学秩序。当学生违反了纪律,我们需要给学生适当的惩罚,并通过说服教育,使其知道自己的错误,防止以后再犯类似的错误。有了惩罚为学校保驾护航,学校的秩序更为良好,学生的成长发展更为科学。

三、惩罚的前提是要有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惩罚前提是教师和学生有良好健康的师生关系。教师之所以为教师,是因为其有他本身的权威性,能够正常有权利行使惩罚,学生作为受教育的主体,能够理解和接受教师的惩罚,并能接受教训,对所犯错误进行改正。时下,师生关系由原来的“师道尊严”渐渐地变成师生民主平等,注重维护学生尊严,保护学生权利,不可否认,这是一种好的趋势,但在现实中往往会出现矫枉过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面对学生犯错时,就不能很好的管制,不仅教师无威信无尊严,还可能导致教师的责任心越来越差。所以,让教师行使惩罚权,不仅是对教育教学负责,更是让学生科学健康成长的保证。教师在惩罚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到公平和公正,让学生知道自己对他们的关怀和责任心,使学生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赏识教育不能解决教育中的所有问题,而教育惩罚也不是全都是负面和消极的。正常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惩罚,并且合理地运用惩罚,会让师生关系更加健康和融洽。

本文对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惩罚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希望能给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指导。

参考文献:

[1]陈慧丽,谷传华.惩罚使学生羞耻还是内疚[J].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09(6).

[2]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J].教育研究,2007(10).

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 篇4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4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做产前检查并决定在我院分娩的“80后”初孕妇651人作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调查工具为参考相关文献设计而成的“80后”初孕妇分娩方式调查问卷, 主要分为2部分, 第一部分为年龄、城镇居住、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和医疗费用支付方式5个条目的一般背景资料;第二部分为意向分娩方式以及选择剖宫产的原因。根据选择意向将651位“80后”初孕妇分为自然分娩组和剖宫产组。

1.3 实施健康教育

1.3.1 健商的概念:

健商 (HealthQuotient, HQ) , 即健康商数, 是用指数来衡量一个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与应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之比[2]。由国际著名人类健康专家、哈佛大学医学博士、加拿大籍华人谢华真教授在借鉴中医的自然哲学理论基础上提出的, 后由国内李恩昌先生进一步阐述为“个人及一个区域的居民所具有的健康意识、健康知识和健康能力水平”。

1.3.2 健康教育内容:

利用健商理念对“80后”初孕妇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内容包括:健商的概念;健商的医学性以及健商对孕妇的必要性;如何通过心理调节来减轻疼痛, 如何配合医生在实施硬膜外麻醉等镇痛方法的情况下完成分娩过程。以健商的方法告诉她们适度的产痛有利于培养孕妇和胎儿的耐受力;剖宫产只是解决难产的方法, 而不是解决疼痛的方法, 依靠剖宫产解除产痛是得不偿失的, 分娩过程中只有保持正常的心态, 才能有良好的产力, 才可能缩短产程减少产痛。目前在产前教育中向孕妇传递的剖宫产相关信息是不足的, 健康教育着重于促进自然分娩的宣传, 而忽略了对孕妇进行剖宫产知识的健商培训, 造成孕妇对剖宫产术近远期并发症认识严重不足, 因而在产前健康教育中加强剖宫产知识的健商培训有助于降低初孕妇社会因素的剖宫产率。做好孕妇健康教育宣教工作, 普及妊娠分娩知识, 通过宣教学习, 使广大“80后”初孕妇及家属认识到剖宫产手术的利弊以及自然分娩的优越性, 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

增加产前宣教的次数, 重点宣教有关分娩方式的选择, 正确引导人们认识到女性生育是繁衍后代的正常生理过程, 阴道分娩是人类自然的本能, 也是分娩最可靠的方式, 对母婴都有利。加强产后恢复体型指导, 消除孕妇对阴道分娩的思想顾虑。向初孕妇介绍我院已建立了康乐待产, 实行无痛分娩, 推行丈夫陪伴分娩的方式, 消除孕妇孤独感和恐惧感, 以温馨的环境为自然分娩创造有利的条件, 增强孕妇阴道分娩的信心, 有利于孕妇自然分娩的顺利进行, 避免难产和剖宫产的发生。

另外, 对于初孕妇经过充分试产但仍需剖宫产的担忧, 是由于初孕妇及其家属对阴道分娩的益处不了解所造成的。产科医护人员应告诉初孕妇正常的宫缩有利于子宫下段充分形成, 减少剖宫产术中出血, 有利于宫口扩张;间断宫缩, 间断胎盘供血, 有利于增加胎儿对缺氧的耐受力, 使其配合产科医护人员顺利完成试产和分娩, 从而降低剖宫产率。

1.4 数据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软件包,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P<0.01为差异有极显著性。

2 结果

本调查结果显示, 剖宫产组和自然分娩组在年龄、城镇居住、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收入及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方面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P>0.05) 。在651名“80后”初孕妇中, 558人选择自然分娩, 占85.71%;93人选择剖宫产, 占14.29%。剖宫产组中有81人因为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 理由包括怕痛、无理由、怕难产、剖宫产安全以及害怕生孩子, 占87.10%, 具体见表1。651人“80后”初孕妇经过在我院孕妇学校参加健商理念健康教育后, 因社会因素选择剖宫产的有19人, 教育前后比较, χ2=41.638, P=0.000, 具有极显著性差异 (P<0.01) 。

3 讨论

健商不是先天决定的, 而完全是靠后天学习, 接受教育而获取的。改变服务模式, 建立健康教育体系, 主要由高年资、业务知识丰富的主管护师担任专职健教员, 制订健商教育目标与计划, 负责教育资料的发放、保管、授课以及每次课后的问卷调查、分析。大量理论研究和临床实践均证明自然分娩优于剖宫产[3], 研究表明经阴道分娩的胎儿, 在产道挤压过程中, 躯体体验到强烈刺激, 有利于婴儿触觉、平衡觉和本体感觉的发育[4]。剖宫产的婴儿运动能力较差, 可能是由于缺乏阴道分娩时产道对新生儿皮肤的感知觉, 失去了第一次理应经受的锻炼和考验, 对运动能力造成了影响[5]。问卷调查发现, 部分初孕妇在孕期就准备剖宫产, 认为只有剖宫产才能避免分娩的痛苦和减少对新生儿的伤害。因此非常有必要通过孕期宣教, 让孕妇和家属了解到妊娠分娩是一个自然的生理过程, 自然分娩对母婴更加安全, 只要做好孕期保健, 产时密切配合医护人员, 绝大多数的孕妇均能顺利渡过分娩期。医务人员是无剖宫产指征孕妇选择剖宫产的人员, 孕妇期望在决策过程中能够从医护人员处获得专业的信息和指导。

总之, 作为产科工作者, 只要我们认真做好分娩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 加强引导, 就可以避免剖宫产指征的扩大。创造舒适的分娩环境, 建立以人为本, 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人性化服务理念[6]。加强产前教育, 帮助人们提高对自然分娩的认识, 让孕妇及家属了解分娩的生理过程, 认识到与剖宫产相比, 阴道分娩有很多优点[7]。提倡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 尽量经阴道分娩。

关键词:健商理念,“80后”初孕妇,选择分娩方式,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罗碧如, 王玉琼, 姚建蓉.104名孕妇孕期保健知识知晓情况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 2004, 31 (6) :828.

[2]谢华真.健商HQ[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 2002:1-3.

[3]李俊锡.循证护理与产科剖宫产率初探[J].护理研究, 2006, 20 (11) :992-993.

[4]赵东菊.6个月儿566例智能发育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2, 10 (2) :75.

[5]罗莹莹, 陶芳林.社会因素剖宫产婴儿的智力、运动发育及气质评定[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8 (1) :19.

[6]黄醒华.剖宫产的现状与展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 2000, 16 (5) :259-261.

注:本文为网友上传,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站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iwenmi@163.com

上一篇:税务登记证变更申请下一篇:陕西省西安市届九年级二模英语试卷

付费复制
期刊天下网10年专业运营,值得您的信赖

限时特价:7.98元/篇

原价:20元
微信支付
已付款请点这里联系客服
欢迎使用微信支付
扫一扫微信支付
微信支付:
支付成功
已获得文章复制权限
确定
常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