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精选9篇)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 篇1
网络技术及其应用成为21世纪最为耀眼的事件,本质上归因于它本身的技术优势。但是技术上的巨大胜利并不等同于它在教育领域应用上的毋庸置疑。由于教育事业的独特内涵,使之并不能将网络技术的所有功能都转化为教育成果,反而会因此出现种种误区。
一、教育网络化不等于教育现代化
教育要走向现代化,首先要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转化。这场变革将彻底改变传统的以教师讲授、课堂灌输为基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使学校教育同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尤其是大众传播媒体的“隐形教育”融为一体,实现教育中介——人力、物力资源的多层次开发与合理配置。但是,教育毕竟是一项旷日持久的“人文运动”,目的是要实现人对自身的超越,教育是人类最高尚的交往方式,它一方面有公平的价值诉求,一方面还能够使交往双方实现对自身的超越。因此,教育现代化最终是要塑造出愈发符合现代理性的人,而网络应用如果对这种模式起到提高效率、拓展空间、激发创造力的作用,那么它就是教育现代化的保证;如果它是以一种“技术至上”的态度挤占教育领域中可贵的人文理念和对人的心理的忽视或者不良迎合,那它就是阻碍教育现代化、模糊教育现代化理念的力量,需要反思之后的规范。整个网络教育界存在的这种“工具理性”倾向,实际上是由对网络技术工具性的过分肯定所引发的“技术进步即全面进步”的心理偏激。
二、网络激发人的主体创造性,也诱发人潜在的破坏心理
由于人的心理复杂性引起了人的网络行为的两面性、主体创造性与破坏性。从一个抽象意义上来讲,人的本性都是“趋利避害”的,因此网络技术的巨大张力,一方面激发了人的主体创造性,即网络空间的虚拟特征,淡化了人的实体存在,使人挣脱了外在社会关系的束缚,从而能够将内心的真实“百无禁忌”地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诱发了人潜在的破坏心理,由于网络表达的无序化、低受控性,人的内心深处都存有一定成分的“无政府主义”“愤世嫉俗”等消极心理,这种心理外化为网络言论的肆无忌惮和虚假,成为扰乱正常网络秩序甚至是现实社会秩序的工具,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危害。网络教育,本质还是教育,网络提供的是一种全新的工具,当然也能够对教育理念进行局部的影响,但是,一定要严守教育的本质和最高价值。如上文所说,教育是人类最高尚的交往方式,因而实现理解是现代教育的客观需要。“理解”是教学的本质特性,教学中的矛盾和活动均是以理解为中心构建的,并借助外显的行为表现的。教师必须从“为什么教”“应该教什么”“如何教”三方面的理解设计自己的教学,并要把对教学的理解转化为教学方式的改变。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网络道德失范和网络表达失控,实际上是人际关系在现实社会中的不调和在网络空间中的体现。教育领域也并非一块净土,同样是各种社会问题的集散地,而且由于教育具有引发学生思考的功能,因此,网络往往成为学生宣泄不满情绪、为社会提供偏激设想的平台。
三、多重身份导致创造力失衡
网络空间具有虚拟性,因此吸引着很多人,即便在教育领域,学生也都以熟练运用网络技术而接受教育为时尚。虚拟空间与现实空间的最大区别在于,现实空间是按照一定的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等外在规律运行的,并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因此,在现代社会经济高速增长和社会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现代人普遍有焦虑感,问题又得不到解决。而虚拟空间的规则完全都是人制定的,人可以随心所欲,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网络空间的规则,以获得我行我素、一切任我行的快感。由于网络空间的异军突起并有了与现实社会相抗衡的处事规则和价值系统,大多数现代人都有多重身份,在现实社会与网络游戏、论坛、QQ聊天、博客之间游移。而且由于现实社会的残酷性和网络空间的自由性,大部分青年学生往往在现实社会中不思进取、萎靡不振,甚至逃避现实,一到了网络世界则跃跃欲试,神气活现,创造力非凡。但是,教育最终培养出来的人才是要面对现实社会生活的,他们可以利用虚拟空间的信息和交往方式来拓宽视野、增进交流,最终将这些化为实实在在的智慧和创意,提供给现实社会,促进生产力发展。而网络教育在网络应用的不良趋势下,培养出了大量的“网络依赖型高材生”,他们无法适应现实社会的需求,所以网络环境有待整顿,网络教育有待改革。
摘要:本文以心理学作为反思的主战场,通过对网络教育语境下的多个主体的心理特征等心理学范畴的分析,结合网络对人心理影响的一般规律,实现这种反思的心理学维度以供借鉴。
关键词:网络教育,心理,心理学
参考文献
[1]乔卫春,陈春霞.浅谈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的优势互补[J].教育交流,2009(6).
[2]苏卫和.多媒体网络与教育现代化[J].新课程研究职业教育,2007(3).
[3]陈明选.网络环境中着重理解的教学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04(12).
[4]覃征,史哲文,王若莹,李甜甜.网络应用心理学[M].科学出版社,2007年.
[5]巢乃鹏.网络受众心理行为研究[M].新华出版社, 2002年.
[6]程乐华.网络心理行为公开报告[M].广东经济出版社,2002年.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 篇2
纠正这种误区的简单做法,就是学会把夫妻关系拜到适当的位置。因为,在一个家庭里,只要夫妻感情融洽,对他们的爱情结晶自然充满爱心,孩子就会得到一个优越的环境来发展身心。不妨告诉孩子:妈妈最爱的人是爸爸,爸爸最爱的人是妈妈,你虽然没得到最爱,但你同时拥有两份爱。还可以给孩子订下规矩:下班后半个小时内不可以打搅爸爸妈妈。结果你会发现,以前越关注孩子,孩子的要求越多,越难缠,现在把其位置放对了,孩子反而变得礼貌和独立起来。不要给孩子留下他是家里皇帝的印象,要教育孩子懂得关爱别人。
2,对孩子期望过高
*家长们望子成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要把握一个度,不要对孩子期望过高,要求过严。期望过高会使孩子生活在强大的心理压力之下,甚至产生心理焦虑,不利于健康成长。“教育孩子莫做人上人,莫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所谓人中人,就是要在平凡的生活中体验人生的价值,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想想,如果家长们都只想让自己的孩子当大官、当科学家、当懂事长、当总经理、当博士等等的话,孩子们个个肩负着怎么样的重担?他们美好的梦想在现实面前破碎的时候,将要承受怎样的心理落差呢?
父母应全面权衡子女的能力,给予适当的期望,并根据期望采取积极的教育方式,将更有利于孩子的学习和身心发展。
3,独断专行
*很多家长都喜欢把自己未曾实现的梦想托付给孩子来实现,把自己曾受的委屈交给孩子去还,都喜欢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这些家长可想过孩子的感受?孩子虽是你生的,但他不是你的附属品,而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人,需要别人的尊重,会有自己的梦想。独断专行下教育的孩子,要么心理抵触情绪严重,要么依赖心理过强,缺乏独立决断的能力,很容易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迷失自己,受到伤害。因此,作为家长,要改正这种教育方法。
4,不能以身作则
*有些家长对孩子要求十分严格,要求孩子必须怎么做,必须考多少分,却从不注意自己的榜样作用,不能以身作则。这样不仅教育不了孩子,还会让孩子深刻地认识和学习到虚伪的不良品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情多半会孤独、冷淡,学习、生活懒散,没有上进心和求知欲望。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也要尽量做到,否则就别作出过分的要求。
5,对孩子太过“民主”
*从前的家长对孩子容易简单粗暴,而现在的家长则往往过于“民主”。有些家长对孩子不溺爱、专制、粗暴,也不唠叨,让孩子自己发展、随意发展,结果连必要的辅导和教育都放弃了。有的家长对孩子期望太高,而孩子无法达到要求,于是感到十分失望,丧失了信心,让孩子放任自流。孩子缺乏父母必要的引导和教育,很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而迷失方向。其实“民主”是为了了解孩子的想法,并不是鼓励他发表自己的意见,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任自流,讨价还价。当你恳求、交易、威胁、讲理的方式去对待他的不合理要求时,其实就是放任孩子。
6,忽视品德情操的培养
*在应试教育的大潮中,家长们养成了只关心孩子考试成绩,忽视孩子品德教育的失误。淹没一切的考试、升学教育,让孩子们的品德教育几近空白。不重视品德情操培养、只重视考试升学的教育,会使一些学生长期生活在压抑、焦虑的消极情绪中,很少体会到成功和快乐,甚至导致性格的扭曲。考试成绩再好但品德发展不良的人会有什么前途呢?
情感丰富、品德高尚的人,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习和工作效率往往较高,成功的概率也较大,更重要的是,生活得很快乐、充实。
7,只重视分数,忽视技能
*高分低能的学生就是这种教育失误造就出来的。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大多是搞好学习,忽视了对孩子能力的培养。长期以往,孩子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交际能力等十分欠缺。这样的孩子步入社会后很难有大的发展。
8,误导孩子不负责任
*常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孩子被板凳拌倒了,家长赶紧跑过来,打板凳,安抚孩子。殊不知,这样只会使孩子学会抱怨他人、不负责任。对待这样的情形,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方式,而不同的对待方式又造成孩子不同的人格特征。比如美国的家长是“没看见”,不去干预,孩子学会的是爬起来走,独立性强;日本家长是批评指责,孩子学会的是寻找原因,承担责任。其实很多事情家长是不必急着出面的,让孩子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责任自己担。比如把小伙伴的东西弄坏了,不必掏钱给他赔,让他自己出零花钱;玩具弄丢了,不要急着给他买,让他承担丢三拉四的后果。多承担责任,孩子才会长大。
9,自以为孩子幸福
*很多的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吃得好穿得好,肯定感觉很幸福。但幸福不幸福,难道不是只有孩子自己说了算吗?据调查,孩子在下述三种情况下最不开心:
(1)父母吵架离婚时。孩子很惊恐,不知所措,又担心自己没人要。
(2)没人玩时。特别是乔迁新居后,父母给孩子很多限制,墙上不许画、地板上不许拍球、卫生间不许玩水,更不能领着同伴来胡闹。到最后,很多孩子都想回老房子住。
(3)做不想做的事。被父母逼着,哄着学画画、弹琴、上各种培训班。
安全感、交往、自由都是孩子的基本心理需要。这些需要没有被满足,孩子吃穿再好也不会感到幸福。孩子总会有自己的小烦恼,父母应注意观察孩子的情绪,肯定、鼓励孩子表达情绪,帮助调整情绪,给孩子真正的幸福。
10,不让孩子干一点家务活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及对策 篇3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过十几年的摸索和发展, 已比较成熟并取得显著成效, 正发挥其应有的重要作用, 逐渐为人们所重视, 但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 弱化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这些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1. 重专业辅导教师的作用, 轻全员的力量。
一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有专职或兼职的辅导老师在“孤军奋战”, 似乎与其他人无关。事实上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素质培养, 是心灵的“养育”, 需要靠良好的育人环境的滋养。每一个教职员工都有责任和义务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们必须意识到, 高校的每一个教职员工, 只要和学生发生联系, 就会对其产生心理的影响;必须意识到每个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在任何场合、任何活动中都可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应当成为一种理念, 融入到整个学校工作中去, 融入到所有教师的所有行为中去, 仅仅靠专业辅导老师的“孤军奋战”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全体教职员工都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念, 充满全员意识, 才能走出“孤军奋战”的误区。
心理教育专业人员常常感慨: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自己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刚刚有一点成效, 就可能因某一个老师的不良甚至可恶的行为而付之东流。此即“师源性心理伤害”的负面作用。“师源性心理伤害”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 从而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消极影响, 有的教师打骂学生;侮辱性地批评或嘲讽;讲课死板, 教学水平低下;教学方法简单粗暴, 不讲道理, 等等, 引发学生厌学、注意力不集中、焦虑、恐惧等心理困扰和心理问题, 对学生心理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教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的伤害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指教师做出的伤害学生心理健康的行为, 另一方面指学生在心理上所受到的来自教师的伤害。教师心理问题是造成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根源, 如果不及时调整, 则会对学生身心发展产生不可低估的负面影响。教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 教师的言行举止是学生效仿的榜样, 并在其心灵深处打上深刻的烙印。教师心理健康更是培养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前提, 心理不健康的教师会“制造出”心理不健全的学生。
因此, 要有效发挥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 这无疑对发挥全员心理教育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2. 重心理问题诊治, 轻预防引导。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于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素质, 防治心理疾病, 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以预防教育为主、防治结合。应把重点放在面对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普及教育上, 同时关注有心理障碍及心理疾患人群的心理治疗、心理康复工作。但一些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以解决心理疾病为目的, 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少数学生心理问题的辅导、咨询、诊治上, 忽视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需要, 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窄, 教育的对象和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 影响到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作用的发挥。一些高校偏重于筹建心理咨询室, 配备专业心理辅导老师, 开展心理咨询活动, 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普及与常规化的教育与引导, 从某种程度上将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咨询活动固然是重要的, 但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定位于为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忽视全面提高所有大学生心理素质、健全所有大学生的人格的目标的实现, 这无疑是一种偏差。从广义上讲, 心理治疗、心理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之一, 但就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而言, 这三者有不同的目标层次, 心理治疗主要是矫治学生的心理疾患、心理障碍和不适当行为;心理咨询则是要帮助学生, 学会用有效的、合理的方式满足自己的需要, 提高人际交往水平, 学会自主地应付压力、挫折、冲突等带来的心理困扰, 防止心理疾患的产生;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是在促进学生提高整个心理素质水平, 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 能主动地适应社会、解决自身发展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在进行心理问题的诊治、心理咨询的同时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素质的教育, 唯有如此才能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最大功效。[1]
3. 重障碍咨询, 轻发展咨询。
障碍咨询指为各种有障碍性心理问题的咨询对象提供心理援助、支持、矫正、治疗。发展咨询指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特点, 帮助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尽可能地圆满完成各自的心理发展课题, 妥善地解决心理矛盾, 更好地认识自己和社会, 开发潜能, 促进个性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
心理咨询是已为人们所重视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从心理咨询工作开始, 从解决学生的心理障碍入手的。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人们常常只意识到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的一面, 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定位在存在心理障碍、人格缺陷的少数异常大学生上, 而忽视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事实上, 有严重心理障碍的学生是少数, 更多的学生面临的是成长与成才、情感与事业、日常生活事件的处理等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构成心理疾患的主要方面, 但它们都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与健康成长。
对有各种心理异常的学生来说, 如果不能通过障碍咨询及时地予以解决, 则可能出现更为严重的心理危机。但更重要的是针对广大心理健康学生提供发展性咨询。发展性咨询能够帮助广大学生了解自己在心理发展过程中要注意的各种心理异常问题, 更能促进全体学生充分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提高环境适应能力, 充分发展自我。
如果把高校心理咨询的侧重点放在障碍咨询上, 则势必降低心理咨询的作用, 不利于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咨询应当成为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2]
4. 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轻家庭作用。
人们往往忽视家庭因素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带来的深远的影响, 尤其是众多的大学生家长意识不到这一点。家庭是大学生自幼成长的环境, 现在依然还在与他们发生紧密的联系和影响, 并且对他们的心理状况和行为模式依然产生强大和深远的影响。
首先, 家庭成员的关系、家庭结构的变化等都可能直接影响到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因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 (亲人伤亡、父母离异或分居、父母失业) , 易出现心理或行为异常。一些心理专家认为:在这样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难以适应社会, 在大学期间如果遇到感情、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挫折, 容易唤起早年在家庭受到的创伤性记忆, 从而产生消极情绪和心理异常。
其次, 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不当教育方式和过高的期望与大学生心理危机也有很大的关系。过于严格的要求或过高的期望都会增加大学生的心理压力。一旦达不到父母的期望, 有的大学生感到无颜面对自己的父母, 害怕父母的责备, 甚至认为自己无用, 可能因此而选择自杀的方式来逃避。反之, 溺爱的教育方式也会带来诸多的消极影响, 使他们形成懦弱、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 增加遭遇挫折的机会, 大大降低对挫折的承受能力。
但是一些家长由于缺乏心理危机的基本认识, 往往忽视家庭是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刺激源, 家庭突然发生重大变故后易导致学生的心理或行为异常;否认自己的孩子有心理问题, 即使孩子发生心理危机也置之不理。尤其令人棘手的是:当学校对出现心理危机的学生采取积极的干预时, 遭到家长的阻抗, 双方易产生矛盾, 甚至长期僵持不下。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1. 全员参与, 全面渗透。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体教育工作者所共同承担的任务, 因此学校要动员全体教职员工积极行动起来, 按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调整自己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工作态度及工作行为, 树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人人有责的观念。要对全校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有必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还可以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讲座、工作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 使每位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 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能力, 掌握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辅导策略;同时, 教育工作者还要掌握调节自身心理状态的方法, 保证自身的心理健康。
2. 活跃校园文化, 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高校要从校园文化建设入手, 建立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是学校潜在力量, 它的作用有时比正式的心理教育课程的影响还大, 起着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必须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校园文化有多重的教育功能, 其中心理教育功能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离不开校园文化。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提高校园文化品位, 增强校园文化心理教育功能, 是当前高校面临的新任务。应将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学习生活、活动的方方面面。
3. 变传统的“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根据教育对象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以人的向善性为价值取向, 运用积极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从正面发展和培养个体的积极心理品质, 防治各种心理问题, 促进个体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 (“问题式”或“诊治式”心理健康教育) 暴露的基本是人生和社会的消极因素, 这种消极因素渲染和传播的是消极的心理体验。心理健康教育最缺的就是一种振奋精神、积极向上、充满活力、洋溢幸福的价值取向和配套的内容与范式。而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势所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就是在这种思想指导下, 针对以往心理健康教育重心放在“诊断和解除痛苦”上, 侧重于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 治标不治本等一系列问题, 提出对人性要坚持积极的评价取向, 加强人自身的积极因素和潜能的开发, 以人固有的、实际的、潜在的和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端为出发点, 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 (包括心理问题) 进行解读, 诠释和解决当前的许多社会心理危机、矛盾、冲突和困惑, 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品质, 让个体学会创造幸福, 分享快乐, 使自身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保持生命最佳状态, 从而提高心理免疫力和抵抗力。概括地说, 就是从积极的视角, 以积极的价值取向, 用积极的内容和方式塑造洋溢着积极精神、充满希望和散发春天活力的健康心灵。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简单否定, 而是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矫正、发展和补充。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从消极、被动、补救向积极、主动、预防和发展的方向转型;从面向个别学生和学生的问题向面向全体学生和全面开发心理潜能、提高心理素质方向转型;从专职教师的专门服务向全员参与的全过程、全方位服务方向转型。
这种发展趋势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是一致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一般划分为三级:一级目标是以预防教育为主, 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二级目标是以解决心理问题为主, 针对普遍的心理问题进行辅导和咨询, 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三级目标是以治疗心理疾病为主, 针对有心理障碍和疾病的个体进行心理诊断和治疗。长期以来, 实践的重心通常局限于三级和二级目标, 而对一级目标缺乏足够的重视。因此, 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强化一级目标, 兼顾二级和三级目标, 实现三级目标之间的有机统一, 使心理健康教育落实到全体学生, 体现在学生成长的各个方面。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对象主要聚焦在少数问题学生身上。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在指向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的基础上, 特别强调面向全体学生, 并且包括教师和家长, 使所有人既是自我教育的主体, 又是接受教育的对象, 从而构建起新型的教育结构内在的双主体的平等关系。[3]
我们应该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以弥补“问题式”的、“病理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 使心理健康教育朝着新的方向发展, 发挥更大的作用。
4. 多途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要以讲座、报告、心理沙龙、主题班会、心理剧表演、心理知识竞赛等形式为载体, 通过报纸、板报、海报、广播、电视、网络等工具大力宣传, 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可成立学生心理健康协会, 并积极指导协会开展具有自身特色的活动, 如心理培训、电影赏析、心理沙龙、心灵茶座等, 提高学生的心理自助及助人能力。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要注重活动的内容、方式和方法, 要积极构建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面谈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全方位服务学生, 及时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 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危机的困境。
5. 充分发挥家庭作用。
家庭是培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是大学生经受挫折和出现心理危机后的疗养所。因此, 应重视和推动家庭教育的开展。高校应该构筑良好的沟通桥梁, 要主动和家长联系、沟通, 取得家长的理解、支持, 树立家长的心理危机干预意识, 消除家庭的刺激源, 充分发挥家庭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晓玲.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2, (4) .
[2]曲士英, 杨冬.走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3, (5) .
家庭教育误区容易形成心理疾病 篇4
分析:过分骄纵,小孩“脾气大
小综的行为就极具攻击性。“攻击性行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幼儿阶段主要表现为吵闹、惹是生非,是一种身体上的攻击;稍大一些的孩子更多的是采用语言攻击,谩骂、诋毁,故意给对方造成心理伤害。他们口中常说诸如‘不喜欢这个’、‘不跟你好了’、‘烦死了’等。
谢海燕指出,攻击性行为形成的关键期是婴幼儿阶段,“父母脾气暴躁,当孩子的行为令其不满意时,训斥、打骂,为孩子树立了攻击性行为的模型,形成了攻击意识。在溺爱娇惯纵容孩子的环境中生长的孩子常表现出任性、蛮横、不讲理。家庭成员教育态度的不一致并将分歧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来,如孩子犯错时,有批评、有训斥、有体罚的、也有哄骗的,孩子与大人意见相左无法侍从,极易产生强烈的攻击意识,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误区:“吓一下,小孩就听话
分析:恐吓教育,孩子易焦虑
今年8岁的芊芊一直有“肚子疼的毛病,且经常在早晨上学前“发作,医生检查后诊断,肚子疼是假的,由于恐惧上学而患上了焦虑症才是真的。
“小孩子不愿离开父母是正常的心理反应,但随着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心智的成熟,应该逐渐形成适应陌生环境的能力。谢海燕分析,较焦虑的孩子一方面是先天素质、个性的因素,另一方面也与家长的言行有关。
她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是分离焦虑,多发病于学龄前期,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产生的焦虑反应。由于焦虑中的孩子会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寻找亲人上。他们可以表现出不吃、不喝、不玩,还会引起孩子生理上的应激反应,长时间焦虑,容易使孩子抵抗力下降。这些孩子常常很容易感冒、发烧、肚子疼等等。
误区:“不打不成才?
分析:以打代教,孩子“爱说谎
6岁的花花很喜欢说话,坐着几分钟就自言自语地说个不停,有时妈妈在看电视,身边的她仍然说个不停。更严重的是,今年开始,花花越来越喜欢说谎,一会儿说同学欺负了她,一会儿又说自己考了100分。
“有些家长忙于工作,忽视了孩子需要关心的要求,当孩子一次偶然的说谎或者眨眼后,家长注意了,关心了,就可能在孩子心里产生影响。谢海燕表示,有些家长习惯以打代教,一发现孩子说谎就是一顿痛打,这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甚至会令孩子不断“改进说谎技术来对付家长的打骂。
专家说:
家长期望“过高“过低都不当
“成人存在的心理问题多是在童年引起的,儿童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重视。谢海燕表示,“造成儿童压力引起心理疾病的情况主要是由家庭原因决定的。
心理健康教育误区与分析 篇5
从教育目的看,心理健康教育是从个体本位出发的,目的是增强学生心理素质,使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德育是从社会本位出发,目的是培养符合社会规范的人。两者在学校工作中相辅相成,但在实际工作中两者往往界限不清,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现象比较常见。
要走出这一误区,必须在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区别的同时,突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 1) 心理健康教育要目标明确,即要从学生个体出发,增强学生自身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 2) 心理健康教育要有具体的内容,如学习心理培养与就业、升学指导,人际关系辅导与社会心理教育,情感教育与耐挫力训练,自我意识与健康人格培养,青春期号陡心理教育,休闲与消费心理指导,等等。
( 3) 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朋友式的。工作方法要用辅导咨询等方法,特别要强调启发与疏导。
( 4) 教师要具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如关心、爱护学生,乐于助人,为学生保守秘密等。只有突出以上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取得良好效果。
二、中小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正确心理教育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有的教师怕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过度“宽容”,采取迁就、容忍、回避的态度,不敢让学生接触社会,怕学生染上坏毛病。这样做的结果等于将学生放在温室里,后果是经不起风吹雨打,久而久之,学生的竞争能力、耐挫能力减弱。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化倾向”。
要走出这一误区,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即创造条件和利用各种时机锻炼学生,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 1) 将学生推向改革大潮,融人市场经济社会,感受改革开放给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发展,感受科技进步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培养他们的竞争力。
( 2) 创设必要的环境,如夏令营、生存能力训练活动等,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意志,刻苦磨炼、战胜困难的勇气,提高学生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 3)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能对自己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正确认识来自各个方面对自己的批评与评价,真正做到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胜不骄,败不馁,从而保持一种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健康心理。
首先,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品质。良好的人格品质首先应该正确认识自我,培养悦纳自我的态度,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应该提高学生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付方法,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挫折承受能力的高低与个人的思想境界、对挫折的主观判断、挫折体验等有关。提高挫折承受能力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树立科学的人生观,积极参加各类实践活动,丰富人生经验。
三、如何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1. 转变观念,正确看待心理健康教育
在学校若能树立起鲜明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是教育改革在更深层次上的突破与延伸,必须对现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反思和再认识,全体总动员,清理教育实践中的认识误区及行为偏差。教师也要充分认识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2. 加强对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水平的培训
搞好教师培训,既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也是顺利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和基础。现阶段的中小学全部拥有专职心理健康辅导老师,是不太现实的。这就要求任课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具有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这样,心理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日常的教学和管理过程。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培训工作: 首先,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派出老师到心理健康教育开展较好的发达农村地区学习、考察、培训与研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开阔教师的视野,丰富教师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和教育科研方法,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其次,接受培训与自学相结合。把外出学习培训和自学紧密结合起来,购买一些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书籍,为老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再次,通过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师培训。通过校本培训等形式定期安排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使教师的教育理念得到更新,教研能力得到提升。
3. 全员参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要取得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效果,需要依靠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的密切配合。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氛围,学校对每个教师都应提出重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要求,使教师树立关心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要利用现行课程,进行学科渗透,让每一位老师都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这不仅有利于在学校中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氛围,而且有助于学生提高课堂学习活动中的认知、情感和行为水平。另外,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形成健康的心理,在活泼上进的气氛中,学生能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乐与人相处,正确对待挫折,主动调适情绪。另一方面,也应当看到家庭、社会对学生人格的影响,因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父母的观念、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 同时,中小学生已经形成的良好心理品质也会受一些不良社会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倾斜,这样,学校教育的结果易被家庭、社会的负面作用抵消。因此,学校应针对家长们的心理特点成立家长委员会,举办家长学校,向家长们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树立心理健康意识和正确的教养观。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心理机能,发挥学生的心理潜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整体素质的提高。目前,由于一些学校领导、教师的思想观念的差异,导致各校之间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不平衡,在有些学校还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重点分析了现阶段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一些误区,进而提出了相应对策,以期能够有助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面、顺利、有效开展。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 篇6
1.1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仍停留在肤浅的表面。
健康教育包括生理和心理两方面, 然而一部分学前教育者和家庭只在乎儿童的生理健康, 对孩子的身体照顾得可谓“无微不至”, 然而在谈及心理健康教育时, 他们当中的一些并不知道如何对孩子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 甚至一些人根本不理解何为心理健康, 将儿童在成长中表现出来的一些异常看做是成长当中的自然现象, 这往往就很容易导致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养成一些不良的行为习惯, 甚者会造成儿童自闭、忧郁等心理疾病的出现。 这就说明重生理健康, 轻心理健康的现象在当下非常严重。 出现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缺乏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对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认识十分模糊, 若长此以往, 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极其不利。
1.2 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由于时代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开化, 逐渐认识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因此, 许多高校或者是研究组织开始对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理论进行研究。 在研究成果日益增多的同时, 我们发现, 所研究出来的成果并不能及时应用到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中, 也就是说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主要是从事学前儿童心理教育的研究者并不能深入实际的学前教育中实践理论, 而学前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只能得到一些工作经验的总结, 难以看清其本质, 并将其深化发展。 二者是相互矛盾的, 从而也就无法推动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快速发展。
2.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及建议
2.1 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身要通过不断学习认识到心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要想对学前儿童进行更好的心理健康教育, 首先学前教育工作者自身要通过不断学习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或者是通过观摩相关课程, 逐渐认识到其重要性。 只有教师树立起对学前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 才能为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打下坚实基础, 才能使学前儿童受到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可能。
2.2通过研究组织与幼儿园的对接, 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根据上文所提及的原因, 我们发现, 只有将研究组织与幼儿园对接起来, 将理论与实践挂钩, 才能更好地推进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那么如何才能将二者对接起来呢? 我们可以通过两个方法实现。 第一, 研究组织在幼儿园内建立长期实验试点, 通过长期的与实际的学前教育接触, 挖掘理论内涵, 创造新的关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理论, 并在实践中反复检验。 第二, 阶段性地派学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组织进行相关培训, 并将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情况及时反映给研究组织, 寻找对策。 通过以上两种中的任何一种方法都能将研究组织与幼儿园很好地对接起来, 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的目的, 让学前儿童接受更新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2.3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
学前儿童的年龄大致在3岁到7岁之间, 这时的儿童身体正处于迅速发育时期, 已经具备和周围人进行初步交流的能力, 并能通过一些明显的表情、语气做出一些判断。 具象思维在儿童的这一时期占主导地位, 抽象思维也得到一定发展, 儿童开始具备自我意识。 根据学前儿童这一系列的心理特点, 可以看出, 干巴巴的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对他们显然没有太大作用, 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一些具体活动引起他们的兴趣从而对他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例如通过在班级中养一些植物和金鱼, 要求这些学前儿童按时为金鱼喂食, 为植物浇水, 并让他们细心观察, 记录下发生的任何变化, 这样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萌发爱心与责任感, 同时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的好习惯。 此外, 可以引导学前儿童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 将其中蕴含的一些可贵的精神呈现给这些儿童。 例如给孩子们讲关于雷锋叔叔的故事, 让孩子们感受雷锋叔叔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精神, 让孩子们从小在心中树立起乐于助人的意识。 诸如此类的小活动可以大大降低进行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难度, 并让孩子们在浓厚的兴趣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3.结语
学前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儿童性格及世界观、 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 因此, 在当下, 我们更应认清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误区, 认识到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并通过研究组织与幼儿园的对接, 将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联系起来、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开展丰富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等方法不断优化学前儿童心理健康教育, 从而为孩子们扫除成长路上的心理障碍, 将孩子们逐渐培养成一个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个体。
参考文献
[1]秦美涛.积极心理学视域下学前儿童宣泄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2014.
[2]蒋武英.浅谈学前教育阶段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J].新课程 (小学) , 2013, 03:102-103.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 篇7
一、当前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重形式轻内容。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化倾向表现为, 有些学校虽然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开设了心理健康课, 配备了教师, 但是由于教育者自身教育观念的影响, 往往用传统的教育思想和一般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再加上某些政策的缺位, 宣传上的不力, 心理咨询室、心理健康课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 前来咨询的学生寥寥无几, 仅是作为应付上级检查的“硬件”之一。
误区二:重惩治轻预防。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心理很容易出现矛盾和冲突, 他们迫切需要疏通和引导, 可以说这一时期许多问题的出现, 如违纪违规、早恋、自杀等问题的出现极大部分与心理问题有关。所以我们应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放在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妥善解决心理矛盾和冲突上。而有些学校将重心放在对学生的惩治上, 不找问题根源, 动辄处分、处罚, 忽视了对学生的疏导教育, 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 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定位在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提高心理素质, 防治心理疾病, 维护高中生的心理健康, 建立起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误区三:将心理健康教育混同于德育教育。在高中学校中存在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化倾向, 将学生存在的各种问题都视为思想道德问题, 使得对问题的认识过于片面, 忽略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以德育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有紧密联系互相重叠的部分, 但各自都有不能互相替代的部分。作为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者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各有其特殊作用, 不可无限扩大德育的范围, 用德育工作代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此外,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还普遍存在工作人员专业性不强、教育方法单一、内容枯燥乏味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 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管理机制。
为加强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 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学校首先必须要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领导组, 由校长全面负责、分管副校长要具体负责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学生处、团委、学生会和年级组等各部门要积极配合;领导组之下应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小组, 由专职心理健康教育老师指导班主任和老师开展各项具体工作。领导组每学期要定期听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开展情况的汇报, 掌握工作动态, 研究制定对策。
2.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建设。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 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询室, 以此为主阵地, 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同时校长室以校长信箱、电子邮箱为平台, 加强与师生的沟通与交流;学生处以“青春热线”信箱、回音壁、校园广播“心灵驿站”为载体, 负责学生的思想疏导、心理辅导、健康指导和活动渗透;教导处以课堂为主渠道, 负责心理健康课的开设和各学科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班主任平时要多与学生交流, 多与家长沟通, 及时了解学生思想、学习和人际关系中出现的有关问题。
3. 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
受学校人事编制、岗位聘用等客观因素影响, 加上高考这一不可回避的事实带来的升学压力, 造成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不专业, 课时没有保证, 许多高中学校也一直是由任课教师在业余时间开展此项工作。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了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针对这些情况, 学校一方面要与人事、教育主管部门积极协调争取, 公开招聘高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的优秀人才担任专职心理教师。二要加强对班主任和老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采取“派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 让班主任和老师通过学习交流, 掌握系统的心理辅导知识。同时, 随着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的成立、各种机制的完善, 逐步形成以专职心理教师牵头、班主任为主体、全员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
4.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式。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 篇8
(一) 创业教育现状
1. 重视程度不够, 创业基金不足。
自古以来, “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对学生、家长、以及老师的影响较深, 大家普遍把读书作为升官发财的途径, 认为读书后求取功名才是最好的出路。当前, 大学生和家长都期待稳定, 认为大学毕业后能够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甚至还会出现重金买工作的情况。由于对创业教育认识上的偏差, 导致没有在教学层面推进创业教育。创业资金是大学生进行创业的重要保障。大学生创新思想的迸发与实践需要一定的资金保障。而当前部分高校由于缺少资金, 很难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创业基金。
2. 教育形式单一, 创业教育课程不完善。
我国的创业教育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 并且基础薄弱。许多高校对创业教育没有形成有效的结合, 形式较为单一。比如, 有些创业性的比赛, 只能由少数精英去参加, 只关注了少数人群, 而使创业教育没能普及。再者, 创业教育的形式多数只是停留在书本上, 即使是少数精英去参加的创业性比赛举办的次数也是相当少的。
目前, 美国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已经系统化, 内容涵盖了创业构想、融资、设立、管理等方面。1600多个院校开设了2200门创业相关课程。而我国在课程设置方面, 很少有创业相关的课程。即使有, 课时也是有限的, 还没有形成独立的创业体系, 很多创业教育的课程与学生的联系在课程结束之后就停止了, 没有持续性。
3. 创业教育的专业师资队伍尚未形成。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关键, 是学生进行学习生活的引路人。创业型的教师团队不但要有坚实的理论功底, 还要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教会学生把所学的应用到实践中去。例如, 享有美国创业之父之称的百森商学院有35名专职从事创业教育的教师, 仁斯里尔理工大学有22名创业专职教师, 而这些教师不但具备较高的专业能力, 还有企业工作的实践能力[1]。目前, 我国各高校聘请的创业教育教师大多缺乏创业实战经验, 还有部分为兼职教师, 这样也就缺乏了对学生的有力指导。
4. 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
部分学校在鼓励学生大胆创业时, 缺少了一个健全的评价体系, 未对学生创业结果进行一个合理的反馈。这样, 使有些在创业过程中急于求成的大学生, 只注重眼前利益, 缺少有力的指导, 导致最后创业失败。
(二) 创业教育的意义
1. 缓解就业压力。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就业是稳定国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源源不断涌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 保障其就业, 是保障其收入来源, 生活稳定的重要因素。在美国, 大学生创业的比重高达20%—23%, 而我国大学生创业比重还不足1%[2]。大学生毕业以后只有就业, 获得收入, 才会生存。而提供就业, 却是我国面对的严峻问题。
2. 有利于大学生实现致富的梦想, 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创业, 是大学生致富的主要途径。没有人靠为别人工作而把自己变得惊人的富有, 只有开创自己的事业, 最后才可能实现致富的目标。一个国家有99.5%的企业属于小企业, 而这些小企业又是经济的脊梁。我国的现状是小企业较少, 大学生创业首先都会从小企业开始而逐步发展。因此, 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有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3. 开发潜能, 增强个人能力。
大学生在进行创业的过程中, 积极思考, 寻找商机, 并且不断开发自己的优势成为企业的优势, 以提高自己企业的竞争优势, 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使企业的地位不断提升, 自己的潜能得到开发, 增强了个人能力。
二、“90后”大学生创业的心理误区
(一) 激情十足, 理性不足。
“90后”的大学生生长在新时期, 他们的个性中充满张扬, 富于激情, 十分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然而这种过度的自信, 又缺乏沉稳的性格使他们不喜欢被工作束缚, 所以多数会选择相对来说比较自由的创业。根据《浙江省90后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报告》显示, 超过90%的受访大学生有创业冲动, 26.67%的“90后”的在校大学生已经开始从事包括实体店铺经营、网店、校园代理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创业[3]。然而这种向往自由, 理性不足, 张扬的个性, 在受到挫折的时候又会心灰意冷, 导致创业失败。
(二) 缺乏合理的自我认知。
当前, 部分“90后”大学生在对自己的评价上缺乏合理的自我认知。有些是对自己评价过高, 创业起步太大, 最终很难将创业进行下去。有些是对自己的评价过低, 单方面的认为自己难以创业, 从而不去进行尝试。
(三) 过度追求利益的价值观念。
当前的国际形势是一个向“钱”看的环境, 大家都知道钱的重要性, 以至于部分大学生过度追求利益, 这就形成了大学生不合理的价值观。此外, 大学是一个过度阶段, 它是将人们从一个学生向“社会人”的转变, 当前就业形势严峻, 大学生都清楚自己将要面对的压力, 而钱又是大多数大学生工作所追求的。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 大学生盲目追求利益, 这样就容易导致创业的失败, 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参考文献
[1]百森商学院是美国的一所私立商学院, 坐落于东海岸的名城波斯顿城西的小镇威尔斯利, 自1919年成立以来, 追求卓越的创业精神一直贯穿着百森的发展轨迹。百森商学院是创业学领域的领导者, 在创业管理方面的专长为世界公认.
[2]常青.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价值取向论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2 (4) :34-38.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 篇9
关键词: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和意义。它可以促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开发学生的智力与行为能力, 提高学生德性修养以形成良好品德, 培养学生主体性人格的完善, 并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从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然而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社会重视的今天, 与研究生群体相关的教育发展却常常陷入瓶颈的困扰中。究其原因, 其根源在于当代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出现的几个误区。
一、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的迷失
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高层次人才, 但是他们的高学历却常让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产生错觉———拥有理论上的扎实功底必然具备心理上的良好品质, 结果忽视了相关的教育。实际上, 研究生较之本科生除生理年龄稍长, 掌握专业学术知识更为丰富外, 其心智、道德认知、人际交往关系的成熟在许多层面上均是十分相近的。尤其近几年, 研究生扩招, 本科生就业压力加大, 绝大多数的学生没有经历过社会的历练便直接从本科升入研究生层次的学习中, 所以其与本科生的心理同质性进一步增强。
遗憾的是, 当代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对上述情况并没有形成清晰的认知。他们或将研究生划入成人的行列, 认为其心理品质业已成型, 再培养的难度大, 成效慢, 不如将精力投入到诸如素质培养的其他方面, 或是将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对个别“另类”研究生问题行为与变态精神的单纯矫正。结果研究生心理状况成为少有人问津的“盲区”, 相关教育失去了普遍存在的意义。
众所周知, 一个人的素质结构是由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理素质组成的复杂形态。当研究生在高校学习中心理素质的培养与专业知识培养、体育锻炼塑造发展不平衡时, 势必会带来其个体成长中的人格障碍。当意志消沉、精神抑郁、人际交往能力差等现象在研究生群体中日益常见时, 其背后重要的隐含原因是他们在自我观念、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发展中出现了偏差。
从生理的角度上讲, 研究生身体发育在成熟度上已与成人无异。自我形象的定型, 让他们更为关注他人对自己的评价。然而高压力的学习特点, 特殊的生活模式, 令其缺少与外部世界的沟通。由于日常接触的人与事有限, 不善与人沟通、性格日益内向的趋势便在许多研究生中出现。从价值理念、人生态度的角度上说, 研究生领略的相关理论知识众多, 感受过中西方多种学说言论, 他们常常强调个性化与自由化, 因而其对许多社会问题评价的标准不尽相同。由于部分研究生不能准确区分理想与现实的差异, 所以常出现理想信念空虚、意志品质薄弱、自我调节能力差、团队精神涣散, 甚至道德准则失范的现象。
在当代高校中, 德育与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趋同现象十分普遍。应该承认, 政治思想意识、道德品质塑造对学生养成良好的品行十分重要。不过, 心理问题与观念品德、政治觉悟问题有着本质的不同。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思维脉络、理论基础方面的差别显而易见。研究生在兴趣、动机、情绪、态度等方面出现的问题, 简单依靠政治宣传、榜样示范等方法手段是很难达到理想效果的。同样, 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调适等方法亦不可取代传统的德育模式。从现实情况来看, 高校缺乏专业心理健康教育教师, 研究生心理日常辅导工作常由学生辅导员来完成。由于学生辅导员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培训, 理论修养不够扎实, 而德育又是辅导员工作的“主业”, 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化”, 对研究生心理需求“多教导”、“少治疗”的现象日益常见, 也就不难理解。
其实, 问题出现的实质原因归根结蒂在于心理健康教育定位的迷失。在高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科研能力提升, 招生规模不断扩大, 研究生面临由社会剧变带来的全新学习与就业压力的今天, 心理健康教育究竟应在高校教学体系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显然, 仅将之当做研究生学业生活的补充是远远不够的。要认识到, 高校教会学生的不仅是学习能力、动手能力, 更为重要的是让学生有个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摆正认识, 为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重新定位, 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操作的不当
心理健康是指没有心理疾病或变态, 个体社会适应良好, 人格的完善和心理潜能充分发挥的状态。通常, 研究生的心理怎样才算是健康?以什么作为心理健康的标准?在当代高校中并未存在统一的规定。虽然众多的高校纷纷将国外流行的心理健康测量量表应用于研究生是否存在心理问题的诊断中, 但是得出的评估结果往往因忽略中西学生状况差异而导致的量表适用性问题, 使得评估的效度与信度出现种种问题。
目前, 心理咨询活动在高校已普遍开展, 但其应用的方法体系却缺乏创新与个性特征。研究生与本科生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区别?心理咨询师与学生辅导员间应建立怎样的联系?心理咨询中“助人”取向与“医疗”取向应如何把握?特殊个体咨询与一般群体咨询的关系是什么?这些经常是高校心理咨询专家说不清的问题。如果说交往障碍与思想不成熟是本科生心理问题的“共相”的话, 对未来无把握而产生的不安感则是当代研究生的心理“通病”。研究生心理问题解决不可“孤立化”, 辅导员的作用不可忽视。但现实中的研究生专职辅导员数量严重不足, 不能像本科生辅导员那样完全融入学生的生活中, 对之开展“贴身”的教育观察。因而心理咨询师在发现问题时要学会调动学生导师、学生所在学院、同学、家庭等多方面力量, 投入到对“病人”的矫治中。当然, 对辅导员进行定期专业培训也是必要的, 应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使之成为研究生心理专业辅导的有益补充力量。
从本质上讲, 心理咨询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活动, 即对咨询者的自述内容不加评价, 不对其价值观问题作出评判, 旨在通过建立同感、尊重、真诚的专业关系, 以此来协助咨询者认识自己, 接纳自己, 继而欣赏自己, 充分发掘个人潜能。它不提倡介入当事人的生活, 不给当事人具体建议、指导, 不使其产生依赖, 使其能独立解决面临的问题[1]。“助人自助”的特点决定了单纯的“助人”或“医疗”取向在当代高校研究生心理咨询中均是不可取的。心理咨询师应与研究生保持一种平等关系, 尊重受咨询者的独特性, 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有多种选择可以用来解决他面临的问题, 学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人物。心理咨询师不要把自己当做是救苦救难的天使, 原因是它暗含着求助者只要通过他的帮助就能彻底解决问题, 这样无疑会大大增强求助者的依赖性。当然必要的建议和意见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要注意, 不要对学生下命令, 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的地位。
特殊个体咨询与一般群体咨询的关系, 实际上可以转换为调适性教育与发展性教育之间的关系。目前, 高校重障碍咨询, 轻发展咨询;重心理问题诊治, 轻预防引导的现象十分普遍。这种“抓点放面”的做法, 往往让高校放松研究生整体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建立, 让心理咨询功能的外延受到极大的限制。完整的心理咨询是个有机的系统, 它由测试、调研、辅导、教育等多元子系统构成。尤其研究生这样一个每天都面临着繁重学业、就业、情感等多重压力的群体, 单一地突显某一子系统功能,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让心理咨询不再局限于“问题”学生, 使之成为研究生整体理想人格完善、创造性潜能激发的推动力, 势在必行。
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状况档案的做法已被众多高校所采用, 然而档案应包含哪些内容?以何种方式建立档案?这些问题现正困扰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者。由于敏感性的原因, 对学生的心理测验不宜过频, 但将新生入学一次的测试结果当做其三年研究生生活的最终心理档案也是欠妥的。如何能在不影响学生情绪的前提下, 对相关资料动态追踪, 适时更新, 的确是应思考的问题。研究生心理健康档案应专人建立、专人保管已是高校的共识, 但档案的调用与查阅问题却鲜有明确的规章。
三、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研究成果稀缺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 存在着可以解答社会现象“是什么”的描述性研究, 制定具体应对方法“应该是什么”的对策性研究, 以及说明社会现象发生原因、预测发展后果、探讨现象间因果联系“为什么”的解释性研究。描述性研究侧重于得出实证结论, 对策性研究偏于建构有针对性的实用方法, 而解释性研究由于是解释原因、说明关系, 因而它的理论色彩往往更浓。三类研究对心理健康科学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样不言而喻。
然而, 如果我们总结一下有关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学术研究成果, 可以发现:第一, 对存在问题表象描述偏多, 具体问题形成原因与机制成果较少。学者多从综述的角度给出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出现问题的表征, 少有学者将之与现代心理学理论相联系。经常是问题提出后给出显而易见的表层原因, 随即直奔制定对策的主题, 而得出的结论时常陷入笼统、宏观、重复前人说法的误区中。第二, 实证研究与理论研究比例失调, 一般性研究结论难以达到普适性。找到一个可供调查的对象群体, 抽样后问卷调查, 针对样本给出某些意见、建议, 已成为目前高校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术研究的一个通行惯例。不可否认, 实证的调查研究对问题的解决的确重要。但是, 轻视理论而集中走实证的极端做法对问题的最终解决并非是明智的行动。深入而详尽的理论分析可以将现实的经验抽象为系统性的认知, 并能将实证研究认识概念化, 以相关命题的形式形成有益的推论。由于主客观多方面条件原因, 现在所谓“实证研究”的可靠性常常只能局限于样本的范围, 样本之于总体的代表性不强, 已成为一种“通病式”问题, 所以在另一层面上进一步彰显出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第三, 研究周期过短, 横向比较与纵向分析比重分配存在问题。学者的研究常“就事论事”, 缺少长期追踪。在他们给出的学术分析中, 选取特定时点以不同类别为基础进行比较研究最为常见。而那些需更频繁运用理论分析的纵向研究, 多因研究耗时长、问题结构推导复杂, 被学者舍弃。
此类尴尬问题的出现, 与理论功底扎实的学术大师轻视基层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意义, 与从事咨询、辅导的实践教师科研能力不足, 有着直接关系。一般来说, 理论研究需要长期的探索过程, 成果的获得实非轻而易举。尤其让源于西方的精神分析理论、认知发展理论、行为主义理论等与我国研究生实际生活相结合, 更是不易。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基层教育, 其特定的属性决定其创新性理论研究成果难以快速获得巨大社会效益。学者不愿将过多的学术精力置身其中, 情有可原。与之相对, 让心理健康教师去建构并实践“高深”的理论, 确有些强人所难。如何突破“瓶颈”, 是一个现实留给人们思考的问题。
四、对解决误区方法的深度思考
当代我国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误区带来的负面影响是直接的。时下越来越多的研究生自杀现象, 心理畸形、变态事例, 甚至犯罪行为, 已向社会敲响了警钟:高校的相关教育管理工作必须作出相应转变。
首先, 要对研究生心理素质结构有个清晰的认识。心理素质是多个子系统的有机联结, 其中包含认知特性、个性品质与适应能力等部分。研究生的高智商特征已经决定他们的认知特性较常人更为敏锐、敏感, 对问题的理解亦易走向偏激;知识的积累使研究生更为理性, 但过度追求理性又会让其陷入极端;研究生日常社会交往的相对封闭性, 常常是造成其情绪不稳定的内在原因;由于与具体的社会生活并未完全接轨, 研究生适应能力的缺失是无法避免的问题。显然, 高校要有的放矢地对之进行积极引导。
其次, 要对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自身有个清晰的认识。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是个系统的工程, 有着内在的原则方法。相关教育一定要让研究生参与进来, 单一的讲授不足以获得良好的成效。正确的做法是, 各实施环节有效配合, 保持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的适度开放,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通过创设互动性活动情境, 让研究生投身其中, 促进其主体各种心理特质协调整合, 达到健全心理素质、健全人格的目标。
心理健康教育有着基本的模式, 如医疗模式、社会学模式、教育学模式、心理学模式等。对研究生这一特定群体而言, 单一的模式已很难达到理想的目标。建构融合多模式优长且针对性强的新模式, 必须提上日程。让学生、家庭、学校形成合力, 让学生自我认识、心理辅导、行为修正、反思内化成为一体, 是当代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重心。结合时代特征与学生特质, 需要引入并创新一系列新型教育方法。
在工作的实施中, 第一, 要有科学的教育设计。心理健康教育要把握住纵向与横向两条主线, 纵向上的心理健康观念、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方法和技能, 与横向上与学习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活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生涯发展相关的心理健康教育密切配合, 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教育。建立完善的监控预警机制, 多在学生内化体验上下工夫, 多进行帮助学生更新认识、端正态度、调节情绪和调整行为方式的训练, 将问题防患于未然。第二, 要有战略性教育眼光。为让研究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高校要把教育融入其每一天的生活中, 除举办心理健康专家讲座或团体活动外, 优良的校园文化建设也是必需的。要注重校园物质硬环境和文化软环境的建设, 让研究生的心理发育拥有良好的环境基础;在校园内要配备充足的文化体育设施和娱乐体育场所, 并将人文关怀注入其中;多开展研究生喜闻乐见的学术科技、艺术活动, 为其在学习生活中摆脱单调、沉闷, 能够多与他人交流沟通创造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惩罚的误区】推荐阅读:
收藏者的心理误区06-03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青春期的心理变化07-04
孤儿学生的心理教育06-30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08-25
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10-28
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06-03
心理教师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国旗下讲话稿08-20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10-14
寄宿生的心理健康教育06-01
声乐教学中的心理教育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