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

2024-06-03

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精选10篇)

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 篇1

经常不交作业, 经常迟到早退, 经常上课说话或搞小动作, 经常打架骂人, 经常说来则来、说走则走, 经常在社会上参与违法犯罪活动……“唉, 这样学生可怎么办呢?”经常可以听到老师对这类孩子教育的无奈感叹, 经常可以听到年轻教师向老教师无奈地求教关于这类孩子的教育方法。

孩子犯点小错误是正常的, 尤其是偶尔一次的犯错误———或许这里还有其他特殊原因, 倒也情有可原。然而当学生经常性地犯错误, 又屡教不改, 常规性的教育惩罚措施已经不起作用的时候, 作为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怎么办?寻求和尝试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措施或许可以“别有洞天”。

例如, 经常不交作业, 常规性的教育惩罚措施往往是中午或晚上放学后留下补写、罚抄数遍;给家长打电话, 让家长来把关作业, 联合批评教育等。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措施就可以尝试罚扫操场30分钟;让家长带回补写后再来上学;没有完成作业就不能来上学等。

又如, 经常迟到早退, 常规性的教育惩罚措施往往是写500字以上的检讨、保证书;站在外边训话, 不准进课堂等。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措施就可以尝试给家长打电话, 让学生和家长一同来写保证书;迟到早退达到一定次数就让家长接回教育等。

再如, 经常上课说话或搞小动作, 常规性的教育惩罚措施往往是调座位, 把说话者放到不愿说话且不好动的异性中间;把说话者放到第一排教师讲台下等。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措施就可以尝试让学生戴口罩上课, 举手摘口罩发言;家长陪同听课等。

至于“经常打架骂人, 经常说来则来、说走则走, 经常在社会上参与违法犯罪活动”等就属于比较严重的问题了。不仅要靠教师、学校的常规性的诸如写800字以上的反省式说明书, 警告、记过处分等教育惩罚措施, 还要尝试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措施, 例如给班级打扫三天以上卫生;不允许参加课外活动, 只能在旁边看;回家反省, 每天由家长陪同来学校向老师汇报思想;转换班级, 或者改变学习环境;由派出所协助处理;移送相关单位或司法机关处理等。

常规性的教育惩罚多使用精神类惩罚、教育性惩罚、主动惩罚, 而极少使用行为类惩罚、强迫性惩罚、被动性惩罚。非常规的教育惩罚就是要适当地尝试使用这类常规性的教育惩罚所不常使用的, 但又可以达到常规性的教育惩罚所达不到的预期教育目的的惩罚措施。

使用非常规的教育惩罚应遵循的原则

1.约定性。惩罚的条例要由班级全体同学讨论确定, 经家长委员会讨论、通过才能实施, 必要时还要经学校领导班子讨论、通过。

惩罚的条例既要体现自下而上的民主, 又要体现自上而下的集中;既要体现学生的集体意志, 又要体现法律、政策、条例的权威。惩罚的条例一旦获得通过, 就不应随便改动。

2.关爱性。惩罚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 以关心和爱护学生为根本。没有对学生的充分尊重, 惩罚就失去了教育意义。因为惩罚的终极目的在于使违纪学出产生惭愧感, 从而重塑其对纪律规范的忠诚、尊重的情感和态度。所以使用惩罚时要明确目的, 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是最终目的。如果目的不明确, 就可能滥用惩罚, 就可能带有个人的情绪, 甚至是抱有偏见, 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 结果就会演变成体罚。

3.理据性。惩罚要恰到好处, 以客观事实和规章制度为依据。在证据不充分或没有弄清事实真相之前, 不能过早下结论, 草率予以惩罚, 或采取高压手段强迫学生认错。更不能泄私愤、图报复, 道听途说、无中生有。

惩罚不仅要有理有据, 还要公平公正。要统一惩罚尺度, 惩罚方式应由学生所犯错误的性质与程度而定。不能厚此薄彼、因人而异, 不能感情用事。

4.时效性。一是要及时, 要善于将错误消灭在萌芽之中, 发现孩子犯了错误应及时指出其错误所在和应该承担的后果, 不能时过境迁再来实施惩罚;二是要适当延时, 在学生犯了错误以后, 根据情况可适当延长一段时间后再进行惩罚。这有助于学生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 引发思想上的醒悟, 也有助于教师避免因情绪失控而滥用惩罚。

5.适度性。惩罚必须掌握分寸, 注意火候。轻描淡写的惩罚, 触及不到学生的心灵, 起不到应有的教育作用;过度的惩罚, 又会使学生产生不当的心理超限效应, 引发学生的消极情绪和逆反心理。同时注意惩罚不应演变成体罚或变相体罚。惩罚要以不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前提。要就事论事, 一事一罚, 切忌“秋后算总帐”。

惩罚要尽可能少使用或不使用, 尽可能从轻处罚。切忌惩罚过于严厉, 甚至是严酷。要建立一个多种强度等级的梯次顺序, 每次惩罚都要取下限, 而不取上限。

6.灵活性。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 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 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 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在实施的过程中, 要根据故意违纪与过失违纪, 初犯和屡犯, 性格外向和内向等不同类型和情况, 区别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需要注意的是, 对于犯了错误的学生, 在暗地里进行批评惩罚要比当众批评惩罚效果好。

另外, 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 必须与其他多种教育手段结合起来, 尤其应该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这样才能取得显著效果。

使用非常规的教育惩罚需要注意的问题

1.防止走极端。不敢惩罚和滥用惩罚都是要不得的。一方面, 高呼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 惩罚似乎被人们视为异端, 被视为对人权的侵犯, 使教师不敢使用惩罚这个武器;另一方面, 受教师素质的影响, 不分青红皂白、程度轻重, 滥用惩罚的武器, 以至于造成惩罚的过激、过重等问题, 进而产生不良影响。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动力有时的确是来自于对不利事件的担心和惩罚的惧怕。尽管惩罚对学生学习有好处,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学生还是不愿意接受惩罚, 因为它毕竟不像奖励那样能够使人身心愉悦。为此, 惩罚仍然是一种迫不得已的方法, 一般不应鼓励使用。但是, 只要不是任性“发挥”, 惩罚在教育中还是有它一定的行为约束力的。

2.正确区分体罚和惩罚。体罚就是通过罚跪、击打学生、长时间地罚站、罚学生机械性地抄写不包含任何智力内容的作业几遍甚至是几十遍等方式来处罚学生的教育方式。体罚是对学生实施身心上的严重伤害的有悖于道德的侵权行为, 是一种简单、粗暴、落后、愚蠢的教育方法, 是落后、陈旧教育思想的具体体现, 更是一种无知无能的表现。

惩罚即惩戒, 是通过处罚来警戒。正确教育固然重要, 然而对那些屡教不改, 影响及危害较大, 所犯错误带有典型性和普遍性的学生, 又是需要采取严厉的惩罚措施的, 以教育本人, 警示他人。

从出发点看, 惩罚和体罚看起来有相似之处, 都是为了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 但实际上却有本质的不同。教育的惩罚要“以人为本”, 这是现代教育人性的回归, 体现的是对人的个性的尊重。而体罚在纠正学生错误行为的同时也造成了对学生的身心伤害, 忽视了学生是平等的个体, 更忽视了学生的尊严。

3.惩罚要讲究方法。首先, 惩罚要与严肃的思想教育紧密结合, 一味、单纯的惩罚, 只会激化师生矛盾, 成为学生生成逆反心理的土壤, 这种教育的“副作用”远远大于它的“正面作用”。尤其对待“叛逆生”, 更要慎用惩罚。要多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 以扬长避短。

其次, 惩罚切忌简单粗暴, 要采取大多数同学能够接受的多种多样的方式和方法。例如把写检讨书改成写说明书, 把自己犯错误时的心理变化过程梳理一遍, 深刻认识其危害, 对今后的改正很有好处, 这比单纯地表个决心、下个保证的效果要好。再如, 写完说明书后用信封装好, 并且任何人都不得轻易打开它。只有在学生又重犯相同错误或多次犯同类错误时才将他拿出来与学生一起阅读……效果也比较好。

再次, 惩罚成功的关键是惩罚后的跟踪教育。惩罚, 其实只是“纠错教育”的一个最初的环节, 而惩罚之后的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的对犯错误学生的上课行为、日常表现、思想波动、精神状态等的跟踪观察、辅导与纠正, 才是纠错教育的关键环节。因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是一个渐进的, 长期的, 容易出现反复、退步的过程。

最后, 教师要为犯了错误的学生创造和谐、愉悦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同学的热情关心、帮助、鼓舞, 是使学生改正错误, 进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肥沃土壤。

《义务教育法》有“不准体罚学生”“不能开除学生, 不能勒令学生退学”的规定,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有“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规定。可是, 无论是国家的《教育法》还是《教师法》, 无论是《学生守则》还是《学生行为准则》, 无论是《学校规章制度》还是《学生管理制度》, 都没有对于学生的什么错误行为应该进行怎样行为类的惩罚的明文规定, 也没有明确的具体操作细则。这就给人们造成了即使是教师正常的惩罚行为也是违法的印象, 大大地制约了教师强制性的教育惩罚力度。

非常规的教育惩罚是一把双刃剑, 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 搞不好就会演变成体罚和殴打。为此, 正确的非常规教育惩罚不应是教师的个人行为, 而应是一种教育的法规要求, 这种法规要求应该是国家保障教育工作的意志体现和学校教育工作必须遵循的准则。我国应借鉴美国、英国、韩国、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教育惩罚措施, 例如不上学读书, 要判刑入狱;老师有权使用直径在1厘米左右, 长度为50厘米的棍子来惩罚学生;可以打手、屁股等脂肪丰富的地方, 并有专门的教具公司制作“教鞭”配发给老师;对于犯严重错误且屡教不改者, 女生可以打小腿5下, 男生打小腿10下或者罚不准吃饭、罚跪;学生打架可停课一个月, 而且每天被要求写1000字的反省文章, 并每隔一周来学校汇报思想, 如果认识不深刻, 还要继续受惩罚;罚假日辅导补课;家长或监护人带回管教;关禁闭……这些“法规”的实施, 有效地遏制了学生在校园中的“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教育的现实, 呼吁我们要尽快立法确立中国惩罚教育的地位和权威, 保障学校教育管理过程中惩罚教育的权利与义务, 规范惩罚的具体形式与内容, 明确操作细则, 明确追究、惩处有害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罚的有关规定, 以使教育惩罚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翰林学校) 教师新概念·教书育人08|201115

好孩子不是惩罚出来的 篇2

小威尔不再“人见人烦”

故事

一天,森特尔小学的丽.罗宾逊老师在家里正打算吃午饭,校长从学校给她打来电话。原来,三年级的男孩威尔正在操场上对同学挑衅,他抽出腰带朝同学挥舞,嘴里还骂骂咧咧。罗宾逊是威尔的辅导员,她接到校长电话后马上赶回了学校。

威尔是那种“人见人烦”的孩子,每个学校都可能有几个这样的孩子。他们好像在哪儿都会惹祸。他们在椅子上坐不住,发起脾气来肆无忌惮,连老师也拿他们没办法。

威尔自从一年级就在森特尔小学上学,那时学校已经开始试行美国心理学家罗斯.格林创建的格林教育法(也叫“合作与积极解决问题教育法”,简称“CPS教育法”)。

CPS教育法告诉我们,老师和家长要与孩子培养起牢固的关系(特别是与具有暴力倾向的孩子),并且让孩子成为解决他自身问题的核心角色。比如,孩子在课堂上发脾气,老师会在事后和孩子谈心,而不是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斥责他,这让师生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孩子们开始把老师当成他们的“死党”,而不再是敌人。

威尔极具他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征:在椅子上坐不住,在屋子里待不住。如果想不出要写的单词,他可能会朝同学挥拳头,或者骂人、在地上打滚,一位心理学家诊断威尔患上了“非语言学习障碍”。

威尔一直不愿和同学们一起上写作课。现在的校长、当时作为老师的达兰坐下来跟威尔谈了起来。

在45分钟的谈话中,他们分析出了威尔发牢骚和不会做题的原因,并最终想出了对策。威尔说,如果使用留有画画空间的格纸,他写作时会更容易。没过多久,他写命题作文就不成问题了。

威尔到了二年级时,校方指派罗宾逊为他的辅导员。现在,罗宾逊老师来到了操场上,她如同一位老练的谈判高手,满面和气地走向威尔,温和地对威尔说:“你想用皮带做什么都可以,只是要离别人远些。”过了一会儿,他们散步穿过学校附近的一片树木,威尔一边向一条小溪里扔石子,一边高兴地叫着。过了很久,威尔终于恢复了平静。

他们聊了一会儿,制订出了一个计划:下次威尔如果感到沮丧或紧张,就对老师说需要辅导员。如果罗宾逊不在校园,他们会帮威尔接通电话。

现在威尔已经六年级了,品学兼优。威尔的妈妈说:“森特尔小学的老师看到一个孩子发脾气时,他们会帮助他,问他遇到了什么烦恼。现在,他应对困难的能力比他的哥哥还要强,这一素质对于他们的青春期成长非常重要。”

校长尼娜.达兰说:“这完全要感谢不压制孩子、而是满足孩子的需要这一教育理念。它给我们的校园风貌带来了令人惊奇的改观。”

激发自主意识比惩罚更有效

理念

有人曾经说美国的学校是“监狱输送站”,形容很多学校在对威尔这样的孩子教育上的失败。老师和学校领导极度依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奖惩制度,对学生从使用红黄绿卡片、行为图表和颁发奖品直到暂时停学和开除。

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心理学家爱德华.德西发现,单纯地控制学生行为,而不是帮助学生提高自控力的做法损害了学生们成长中的一些关键因素:自主性、成就感和与人交流的能力,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他们比以前更难学会自我控制。

这听起来好像有些老生常谈,但这却是教育家的一些研究中的核心内容,而这些研究成果正在开始让美国学校的纪律管理方式发生根本性改变。

格林的教育模式2006年在美国多所公立和私立学校开始试行,成效显著。这些学校称,学生受到记过、暂时停学处分的事件和学生间的伤害事件减少了80%。“我们知道,如果总是对孩子们做徒劳无益之事,我们的教育就是完全失败。”格林说,“照此下去,我们培养出的孩子全都会是思想偏激、狭隘的一代人,他们对惩罚已经麻木不仁。”

如果老师和家长们领会了格林的教育理念,就不会再惩罚在课堂上高声喧哗或者因为测验考试发挥不佳而大发脾气的孩子。你会和那位孩子谈谈心,分析出他发脾气的原因(他是不是不知道该怎样表达自己的想法?),然后想一想下次他再有同样的感受时怎样应对。你的目标是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不是将孩子的脑瓜禁锢在“纪律”这把无形的枷锁之中。说到底,一个孩子所需要的控制自己行为的大脑功能或许尚未发育成熟,这时施以惩罚对孩子的成长能有什么好处?

格林以前学的是行为纠正心理学,主要针对家长和孩子。但是作为弗吉尼亚州理工大学毕业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他开始对“行为纠正”产生了疑问。他告诉家长们对孩子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但是家长们说,让孩子们做家务和上床睡觉仍然相当困难。格林感觉,他的办法是在治标,忽视了问题的根本。

有研究显示,孩子学习和练习技能时,能够重塑大脑,而且把这一积极信息传递给孩子时,他的学习热情和成绩马上有了明显提高。现在,格林开始教育家长们开发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证明这一尝试成效显著。

森特尔小学老师们一开始对CPS教育法持怀疑态度,但是实践给了他们信心。一次,一名二年级男孩将一把椅子扔向了苏姗.福西老师。福西没有命令他“滚出去”,而是忍住怒气,自己离开了教室,直到男孩平静下来。

后来,福西老师、达兰校长和他坐下来达成协议,下次他再想发脾气时可以去辅导员办公室,和玩具动物待一会儿,或者看看喜爱的书,以此平复情绪。那名男孩后来再也没朝别人扔过椅子。采取这种教育理念后,森特尔小学的校园暴力次数少了下去,孩子受到的记过处分、孩子对同学和老师的伤害都有所减少。

在格林来看,这对于老师和家长来说是巨大的胜利,不仅纠正了孩子的行为问题,而且让他为自己铺成了一条成功之路。“老师每天至少有六个小时、每周五天、每年九个月在和学生们相处。”格林说,“我们应该学一些‘无为而治’的精神,我们对孩子少一些惩罚,自己会轻松很多,孩子也会更好地成长。”

论教育惩罚的合理运用 篇3

关键词:教育惩罚,必要性,合理运用

一、教育惩罚相关概念界定

(一) 惩罚

据记载, 我国早在《诗经·周颂》中就有关于对“惩”与“罚”的解说。如“予其惩而患后患”中“惩”字就与现代语中的“惩罚”的意思相近, 大概就是说遭受苦痛后明事理、改正不良行为。本文将惩罚定义为:具有惩罚权的主体根据相关的行为规准则对违反规定的人施加身体或精神上的痛苦或不快的行为。这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特点:首先, 惩罚由实施者, 受罚者和惩罚依据三者构成;其次, 实施惩罚会让受罚者感受到身体或精神上的不愉快的体验;最后, 实施惩罚的目的在于促成受罚者行为或态度方面的转变。

(二) 教育惩罚

我国第一部关于教育教学的论著———《学记》中记载:“夏楚二物, 收其威也”, 大概就是说教师用教鞭鞭打学生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树立自己的威严, 体现了当时人们之所以对学生进行惩罚, 目的是为了通过惩罚的手段将学生纳入既定的教育轨道。经比较后发现, 教育惩罚是惩罚一词在教育领域的深层体现, 于惩罚不同的是, 教育惩罚更多地强调“教育性”, 体现的是一种教育的价值。通过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程度的强制措施与手段, 使受教育者经受适度不愉快的体验, 从而使受罚者切实感悟到自己行为上的过错, 从而达到矫正受教育者不良行为的目的, 促进其思想和心灵的成长。

二、教育惩罚在教育实践中合理运用的必要性

教育惩罚作为一种防止违规行为的简便方式, 它的本质并不是要使受罚者通过受苦来弥补自己的过错, 又或是通过“杀鸡儆猴”来告诫世人, 而是要通过这种方式去维护良知。教育惩罚实施的本质目的就是要让犯错的人产生羞耻感而并非折磨或者使其感到异常痛苦。所以, 在实施教育惩罚的过程中, 应该要注意一下三点:首先要合法, 合理教育惩罚的实施必须是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其次要合乎道德, 惩罚是一种道德化的工具, 触及道德生活的根源但又不能僭越正常人的道德底线;最后要具有教育性, 通过这种心灵与意志的教育, 使受罚者内在的, 自发的发生改变。

(一) 教育惩罚与树立教师威信

学校的纪律和规范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教师展示给儿童的, 所以一切都取决于教师。规范很难具有什么权威, 除非教师人为地为它赋予这种权威。教师这种权威或者威信并不是他职业所赋予的某种无形的权威, 也并非通过使人产生恐惧来获得他的威信, 而是从自身获得这种权威。教师威信的形成取决于诸多方面的的共同影响。

首先, 教师要相信他的任务以及该任务本身所具有的伟大性, 作为一名教师, 他被赋予了一种伟大的使命, 即教书育人。正是这种崇高的使命使得他无形中拥有一种权威, 同时这种权威又能使他的言行举止生动可信。其次, 教师威信的获得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教师对教师这个职业的一种信仰, 这种信仰又通过语言和非语言动作动作从他的心灵传到受教育者的心灵深处, 并且深深地刻在儿童的内心之中。最后, 教师自身的条件以及社会各方面对教师的态度都对教师树立威信起着重大作用。教师要让受教育者意识到纪律和规范并非是教师个人制定的, 而是高于教师道德权利的存在。教师自身是这种道德权利的工具而非创造者。教师的威信反映的是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教育惩罚作为一种不常用到的教育手段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

(二) 教育惩罚有助于维护纪律的权威性

纪律作为一种规范, 就像许多具有限定性的边界的模具, 框定了现实生活中的人实施某种行为的最大可能。它们作为一种现实存在, 实实在在的影响着我们我们的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同时, 现实教育需要纪律的存在。各种欲望和渴望的合理限度需要纪律才会实现, 限制并借助这种限制来确定学生的各种目标。当然, 如果教师一味尝试限制纪律的范围, 就会与纪律的目的背道而驰, 就难以达到我们的预期目标。纪律本身就带有一种常规性, 通过这种所谓的常规性我们能够在实际生活中顺利地和人交往交流, 我们会自发地让自己的行为符合这种常规, 这依然是因为每一种权威都能够下命令。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发觉自己不能随意去做我们想做的事情。

惩罚在某种程度上是为了维护集体的权威, 在涂尔干看来:惩罚并不是为了让人受到肉体或灵魂上的苦痛而存在的, 而是要让受罚者在遭受一定程度地严厉的对待之后, 能够认清规范或者纪律必定存在的理由。通俗地说, 惩罚并没有给纪律赋予一定得权威, 但是惩罚却真真实实地能够防止纪律丧失它的权威。如果不当行为可以免除惩罚, 那么纪律就会逐渐丧失它的权威。对于受到责罚的人来说, 惩罚意味着会受到严厉的对待, 而它所待产生的结果就是痛苦或者身心上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体验。教师在实施教育惩罚的时候要明确地表明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让学生改正不良的行为习惯, 是为了学生将来的发展。

(三) 有助于促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完整的教育离不开惩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尽管知识的传授很重要, 但却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随着家庭中独生子女的增加, 父母的溺爱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在父母长辈的溺爱骄纵之下, 孩子们变得自私自利, 心理上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在这种情况下, 针对他们的不正当行为, 适当的教育惩罚是很重要的。

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健康人格需要具备良好的自我、乐观的心态、理想、坚毅的意志及一定的人际交往能力。一个人的人格是否健全会对他的认知和行为产生影响。当受教育者人格不健全时, 他的不良认知可能会导致它的行为出现偏差, 影响他人甚至社会的和谐。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要对学生故意或过失情况下做出的有悖于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习惯予以适当的批评和惩罚。因此, 惩罚的合理运用对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教育惩罚在教育实践中的合理运用

(一) 教师应树立合理的惩罚观

首先, 合理惩罚的直接目的不在于威胁, 而是为了弥补不良行为及其后果, 在于使学生形成自我惩罚。受教育者并不是未成年人, 教师应该按照符合受教育者作为一个未成年人的天性的方式来对待他。因此, 教师应该用慈爱来调和, 从而使严格不至于堕落为粗鲁或严苛。其次, 惩罚不同于体罚, 那种动辄横加指责、讽刺挖苦的态度是我们要避免的。有一项研究表明:每个人都会有一种心理需求, 这种需求就是当他知道自己犯错的同时自己会做好接受惩罚的一种心理准备。所以在实际教学中, 如果能够对行为有偏差的学生予以合理的惩罚, 那么他所受到的惩罚同时也是有效的, 他们从中不仅能够获得一种自律的品质, 人格也会健全成长

(二) 学校应制定合理的行为规范

学校在制定学生要遵守的各种行为规范的时候, 一定要在国家法律所允许的范围之内, 不应与国家的法律法规背道而驰, 也不得超越国家的法定权限。学校纪律的存在并不是要维护教师上课时候的一种安定祥和的氛围, 也不是为了让教师能够顺利地传道授业的一种手段。它是由纪律本身带给课堂的一种道德, 学生和教师在这种道德的约束下进行一种沟通式的交流。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依赖这种道德氛围去开展教学活动, 纪律是可以起到作用的, 但它也并不是万能的。同时, 学校和教师根据相关的行为准则对学生实施惩罚时, 要以事实为基础, 在没有充分证据的情况下不对学生实施惩罚, 保障实施惩罚过程的合理性。

(三) 家长应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

同样的, 合理教育惩罚的实施呀需要家长们的积极配合。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 有着自己的道德和规范, 这既是自然的, 也是必要的。值得一提的是, 学生尊重学校的规范只是他的一小步, 尊重普遍规范才是儿童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因此, 家长对学校或教师对学生的惩罚应持有一种理性的认识和态度。不要一味溺爱自己的孩子, 认为自己的孩子没有错不应该受到惩罚。于是对教师的合理惩罚予以干涉, 包庇自己孩子得过错, 从而使学生形成不良的人格。与此同时, 在自己的孩子遭到教师或学校不正确对待的时候, 应该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维护孩子合法的权益。

结语:从教育的出现, 惩罚便一直伴随其左右, 教育惩罚存在的原因值得我们加以思考。本文从教育惩罚的概念界定、教育惩罚在教育实践中运用的必要性以及如何在教育中合理运用教育惩罚三个方面分析展开了讨论, 探讨了如何去实施合理的教育惩罚。随着相关理论研究的深入、人们认识的不断提升, 合理有效的教育惩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参考文献

[1]涂尔干.道德教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2]宋晔.教育惩罚的伦理审视[J].中国教育学刊, 2009 (7) :45-48.

[3]檀传宝.论惩罚的教育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教育学刊, 2004, 5 (2) :22-23.

[4]刘德林.教育惩罚的本质与运用[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 2009 (2) :89-90.

[5]刘若雪.浅谈教育惩罚的实施原则与策略[J].科学管理, 2012 (2) :106.

[6]蒋红斌.教育暴力的消解路径探析[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0 (4) :41-44.

《教育诗》里的惩罚教育 篇4

教育需要适度的惩戒

《教育诗》中记载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三记耳光”的故事:一个冬天的早晨,马卡连柯叫工学团团员扎陀罗夫去砍柴给厨房用,谁知扎托陀罗夫竟挑衅似地拒绝了。马卡连柯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举手打了扎陀罗夫三记耳光。马卡连柯认为惩罚是一种教育,本质上是让受惩罚者意识到自己有错,但它不能造成精神上和肉体上的痛苦,因而体罚是绝对不允许的,所以他称这次出手是“从教育学的绳索上失足跌下来”,虽然恰恰是这三记耳光,彻底地改变了扎陀罗夫的人生,并使他走向光明的未来。

马卡连柯很讲究惩罚的方法,他会对每个学员进行具体分析,对症下药。卡拉邦诺夫、米嘉庚和他们这个集团的其他成员没有遵守他们的诺言,仍然出征瓜田,偷袭农民的耳房和地窖。有一次,他们竟然偷偷爬进养蜂场,把两个蜂箱带蜜搬进教养院,还举行了一次宴会,许多学童都来参加,结果这些参加了宴会的人脸又红又肿。米嘉庚被马卡连柯叫进了办公室,他一口气承担了所有的罪名。学校的风气被破坏了,大家行动散漫,喜欢说肮脏的俏皮话,衣冠不整等等。马卡连柯经过深思,决定开除米嘉庚。

还有一次,有个男孩侮辱了一个女孩,马卡连柯知道后,给他写了字条,让他晚上十一点钟过来,并装在信封里让通讯员送去。通讯员找到那个男孩把信交给了他。上午十点三十分时,通讯员又来找这个男孩并问他是否已准备好,马卡连柯正等待着他。这个男孩实在忍耐不住了,下午三点就来找马卡连柯。可马卡连柯仍让他晚上十一点钟再来。这个男孩又回到分队去了,其他的人都问他发生什么事情了。当大家知道这个男孩的错误之后,都责备起他来。晚上十一点时,男孩又来到马卡连柯这里,此时他心神不安,脸色苍白。马卡连柯一看他的表情就知道他知错了,就直接问他:“你明白了吗?”“明白了。”“去吧!”

上面这两个学员所犯的错误性质不同,他们俩的个性也不同,而对他们采取惩罚的方法也是不同的。马卡连柯还故意让一个有些懒惰的学员去领导一个特别懒惰的学员进行劳动,结果使他们双方都看到了这种惰性的不可容忍,进而促使双方痛改前非,树立起劳动观念并养成爱劳动的习惯。

惩罚应因材施教

书中还有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学员谢苗逃离文工团后又回来,马卡连柯让他到离校较远的财务处领取500卢布,谢苗先是不知所措,但迅速如数取回。又过了两个星期,马卡连柯又令谢苗去取2000卢布,还给他一支枪,一匹马。谢苗与马卡连柯有这样一段对话:“2000?要是我取了钱不回来呢?”“你少说这种傻话,既然把委托书交给你,你就去取。”“你不可能这样信任我。”马卡连柯说:“你年轻力壮,马又骑得好,同时我知道你做人跟我一样诚实。”于是谢苗又一次忠实地完成了任务。谢苗由于受到信任的鼓舞增强了上进信心,成为优秀的学员,后来更成为马卡连柯教育事业的接班人。

孩子犯错了,是应予以惩罚还是感化要因对象而异。对谢苗,马卡连柯用的是“感化”策略;对扎陀罗夫,马卡连柯用的是“惩罚”的策略。看似对立的两种策略在马卡连柯的运用下都收到了良好教育效果,其原因就是因材施教,采取了正确的教育策略。谢苗在外面混不下去了主动要求回来,表明谢苗这时是有心改过的,马卡连柯抓住时机,用“宽容与信任”助其扬善,因此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而对扎陀罗夫,之前马卡连柯对他的爱心教育已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但扎陀罗夫一贯对抗教育,其劣根性愈加暴露。马卡连柯的“三巴掌”及时使扎陀罗夫从“恶”的蒙蔽下醒悟,体会到马卡连柯过去曾经给予他的信任与爱。

“道德感化”只是一种教育策略,它的适用对象和环境是有条件的,教育者在教育犯错学生时不能都进行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也不能对一批人不分青红皂白地实施同一种惩罚。首先,要能准确识别犯错者的动机,是初犯还是惯犯,是出于无奈还是本身道德有缺陷。其次,要能正确估价教育者自身的影响:教育者在学生眼里具有正直无私、充满爱心的品质,即有足够的威信,也有足够的能力查清事实,将认错的机会留给学生,就可以实施感化教育;如果犯错者不是初犯或偶犯,不是临时起意而是蓄谋已久,是与自身品德有关,或者如果在学生看来教育者不足以让他们信服,那么,使用感化就不太能奏效。

即使是惩罚也要让他明白你对他的爱

马卡连柯在最初的扎陀罗夫事件中动了拳头,后来又和伏洛霍夫发生严重的冲突,反而使得孩子们感到他是一个英雄,这是因为他根本可以不打人,可以把孩子赶出教养院,可以把危险留给孩子们,但他采用的却是一种对自己很危险的方式,这从根本上是基于对孩子们的爱。孩子们看到了这一点,从中感受到了这种爱,所以从心底里接纳了他的“暴力”。

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学生即使再顽劣,也比不过那些问题孩子,马卡连柯在动了拳头之后也说:“我没有一分钟认为我已经在暴力中找到了一种全能的教育法。”而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出现简单粗暴的现象,很多时候我们麻木了,能找出一大堆借口,却从来没有试问过自己:难道真的就没有其它方法了吗?我们的这种“暴力”真的是建立在对学生爱护的基础之上,还是仅仅为了珍惜我们的那点脑细胞的自私之举?

教育惩罚的目的是让犯错的学生改过自新、健康成长,而不是为了让学生去体验惩罚。热爱学生是教师根本的职业道德,是贯穿教育始终的行为准则。教育惩罚要出于爱和善意,诚恳、冷静、细致,让受罚学生感受到背后的关怀。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教育学院 湖北武汉 430079)

惩罚——教育天平上的砝码 篇5

一.问题的提出

5月20日《齐鲁晚报》报道, 18日早上7时左右, 无锡市一小学门口发生一幕惨剧:一名年轻女教师被捅数刀后又遭割喉, 惨死在学校门口, 行凶者当场被缉拿归案。警方透露, 行凶者是一名53岁的老人, 他的孙子在该小学读书, 由于孩子较顽皮, 经常受到校方“惩罚”, 于是老者对老师心怀不满, 犯下了这桩令人发指的血案。

近年来, 关于教师打骂学生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

2006年4月1日, 在陕西省铜川市就发生悲惨的一幕——该市南街小学女教师邱淑娥, 因一天前将未完成作业的学生张某“教育”了一顿, 被张某的父亲张宏文及4名凶徒堵在家门口暴打。4月2日, 47岁的邱淑娥在医院不治身亡。就在该事件发生的几个月前, 一起相似的悲剧就曾在浙江温州上演过———当地灵昆镇中学初二学生小华, 因上课调皮与同学说话, 被校长黄玉生打了一个耳光, 其父郑缘波因此与黄发生冲突, 竟将校长杀害……

在教师与家长之间, 为了孩子的教育, 竟然一再发生冲突, 乃至频频酿出人命血案。面对如此严峻的教育现实, 在震惊、悲痛之余, 诸如“教师是否能打学生”、“今后老师还敢教育学生吗”之类的问题, 无疑就成为人们议论的热点。而盘点这些议题, 集中起来也许就是这样一个问题:“惩罚”是否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部分?如果应该, 又如何正确理解和把握实施的尺度、分寸?

两会期间, 浙江省人大代表、瑞安中学副校长陈良明提出《关于恢复普通中学学生学籍管理中对严重违纪学生采取退学、开除的建议》。《建议》指出:“对中学生的教育, 只允许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有奖励权而没有惩罚权, 或惩罚权不完整, 这种对教育权的片面限制, 其实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完整、充分发挥, 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在“赏识教育”盛行的今天, 惩罚教育的提出似有敢冒天下之大不韪之嫌, 然而, 如果我们承认教育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帮助受教育者克服自身缺陷与不足, 栽培、磨砺其健康成长的过程, 即古人所说的“长善而救其失”过程, 并且惩罚和诫勉是一个人铭记过失、纠正错误的必要手段的话, 那么, 惩罚教育就应该成为完整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惩罚教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

教育惩罚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目共睹。妇孺皆知的“不打不成器”、“棒下出孝子”就是惩罚教育的形象表达。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古时候的老私塾先生, 在他们的教育中, 戒尺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这一方戒尺惩罚彰显了教师的的威严, 惩罚可以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它使你知道, 这个世界上除了道理, 还有法规!

儒家虽然崇尚仁治, 但也提出违反了“礼”的规范, 就要受到“刑”的惩罚, 所谓越轨违规就得受惩罚。

禅宗的教育思想中, 更是倡导“当头棒喝”对人的惊醒教育作用。禅宗认为佛法不可思议, 开口即错, 动念即乖。在接引学人时, 师家为了粉碎学人的迷情或考验其悟境, 或用棒打, 或大喝一声, 以暗示与启悟对方。

而《易经》讲“小惩大戒”, 更是一种教育的智慧, 用现在的话来解释, 就是通过对小的、容易避免、容易改正的过失实行较严厉的处罚, 从而形成遵守法度的心理定势、习惯, 从而避免犯大的罪过。

商鞅这位法家的代表人物正是“小惩大戒”理论的忠实实施者。《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说:“公孙鞅之法也重轻罪。重罪者, 人之所难犯也;而小过者, 人之所易去也。使人去其所易, 无 (通“毋”) 离 (通“罹”) 其所难, 此治之道。夫小过不生, 大罪不至, 是人无罪而乱不生也。”当商鞅自己成为“逃犯”的时候, 竟无人敢收留藏匿他, 正好说明了这个“小惩大戒”的威力不凡。

自然科学家竺可桢曾写了一个回忆录, 讲他小时候读《孟子》读不下来, 父亲把他的手用戒尺打肿起来, 明晃晃的在煤油灯底下照着, 像是要吐丝的蚕宝宝, 就是这一顿揍, 他知道了谁是孟子, 知道了谁是孔子、老子、庄子;也正是因着这把戒尺, 打出了他认真求学的习惯, 打出了一代科学家。

古代的圣贤们为我们留下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 供我们享用。

近年来, 江苏淮安徐向洋教育训练工作室更是以惩罚教育使400多名“差生”重新获得了自信, 发掘了潜能, 转化为“会生活、会做人、会学习”的优秀学生, 令昔日头痛的老师和烦心的家长刮目相看。

徐向洋的“择差而教, 千里徒步”的行走学校是中国唯一一所实行惩罚教育的学校, 专收被普通学校定为“差生”的学生。行走学校实行半军事化管理, 没有老师, 管理学生的工作人员统称为“管带”;没有具体班级, 只按受训时间长短和体能状态分为四个纵队;学校一直在行进中, 没有固定地址, 没有固定学生。在行走过程中, 针对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老是开小差的学生, 徐向洋安排了专门的静力训练, 如站桩、穿珠子、听写、心算等, 培养他们在单位时间内高度集中注意力。几个月的行走中, 徐向洋和“管带”们都与学生一起风里来雨里去, 吃住在那6辆大卡车上。车内空间狭窄, 但要睡20个人。学生每天起床后, 得把被子叠得有棱有角;小件衣物得自己洗, 毛巾不放整齐, 没及时纠正, 就被罚来当抹布;物品不归位, 被第三次发现就被罚以毫不留情地扔掉!徐向洋说:训练是极其艰苦的, 学生们常叫苦连天。但不久之后, 就会发现他们身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懒散、奢侈、自私、胆怯不见了, 身体健康了, 人也自信了。

徐向洋的可贵之处在于, 在整个中国教育界不计后果, 疯狂鼓吹以张扬个性, 发展个性为幌子的畸形教育的今天, 头脑清醒地继承古代先贤们留给我们宝贵的惩罚教育的优秀传统文化。

徐向洋将惩罚教育和生活教育结合并付诸实践, 虽然其中有值得商榷的东西, 但他这样的教育方式和手段, 却给我们提了个大醒:对中学生的教育, 只允许学校和教师对学生有奖励权而没有惩罚权, 或惩罚权不完整, 这种对教育权的片面限制, 其实不利于教育功能的完整、充分发挥, 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不利于对学生的教育。

在我国几千年的教育中, 出现了大批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 他们无不是惩罚教育的结晶, 无不是惩罚教育的典范, 他们的身上无不闪烁着惩罚教育的思想光辉!

三.世界各国惩罚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同样, 国外也不乏惩罚教育的思想。

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虽然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法则, 顺应儿童的天性, 但是并不排除使用惩罚。在其名著《大教学论》中专门用一章来论述惩罚。他一方面不希望“学校充满呼号与鞭挞的声音”, 但是另一方面又明确指出:“我们可以从一个无可争辩的命题开始, 就是犯了过错的人应该受到惩罚。他们之所以应受惩罚, 不是由于他们犯了过错 (因为做了的事情不能变成没有做) , 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

英国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在反对过度惩罚的同时也认为不能放弃惩罚, 而且在特殊的情况下还要借助棍棒惩罚。他说:“有一种过错, 也只有这种过错, 我认为是应当受到棍棒惩罚的, 那就是顽固, 或者反抗。”而“一旦发现了顽固即公然地反抗时, 我们便不能假装不知道或不予理会, 而必须在它初次出现时就去加以克服与控制, 只是必须小心, 不要弄错, 必须看准它的确是顽固而不是别的东西”。

杜威是以主张尊重儿童而著称的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杜威仍然认为“儿童是一个人, 他必须或者像一个整体统一的人那样过他的生活, 或者忍受失败和引起摩擦”, “儿童必须接受有关领导能力的教育, 也必须接受有关服从的教育”。

20世纪苏联著名的教育学家马卡连柯在其共产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也明确地指出:“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 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 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 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他认为惩罚虽然可能培养出奴隶, 但也可以培养出自由和出色的人来, 而且愈是优秀的人, 要求更为严格, 愈是可能受到惩罚;“不用惩罚的教师才是良好的教师”的观点, 只是那些不接触实际工作的教育家的看法, 这会使教师无所适从, 而且会使教师变得矛盾、虚伪:为了表白自己是好教师, 于是在该采用惩罚时也不愿使用任何形式的惩罚。他说:“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 教师就没有权利不惩罚, 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 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 而且是一种义务……如果教师的良心、教师的熟练技术和教师的信念说明他应该使用处罚时, 他就没有权利拒绝使用惩罚。”

现在, 大多数国家在明令禁止体罚的同时都对教育惩罚作出明文规定并有所保留, 都承认教育惩罚是教育活动客观规律的要求, 是不能完全摒弃的。目前世界各国已达成共识: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惩罚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国外也不乏惩罚教育的实践。

在美国, 学生要是在一天之内连续受到三次批评, 教师就必须给孩子的家长打一次电话。对于“惩罚”, 他们最擅长于罚站, 特别是在课外活动的时候兑现, 不仅不能玩, 还要站着看别人玩, 而且站的姿势是有规定的, 教师并不强调被罚者的上身不能动, 但是个个都是脚跟靠着墙根的。如果遇上顽劣不堪的孩子, 往往由家长和一些特殊机构, 将孩子“绑架”到牙买加的一个小岛上, 进行包括饿饭、孤立、体罚等方法, 直至将其变成彬彬有礼的绅士淑女为止。

英国今年上半年出台条令, 允许家长和教师适当体罚孩子或学生。学生在课堂上被缴了东西, 教师尊重他们的人格, 让他们自己选择“惩罚方式”, 等教师满意时再把东西还给他们。

韩国教师会故意联络犯错的学生, 还借别人 (包括家长) 的力量来教育他, 或让小事升为大事, 然后借题发挥, 让他为自己的过错付出相应的代价, 韩国允许教师在教育部规定范围内进行一定程度的体罚。

新加坡学生犯小错, 教师不会主动去找学生, 如果学生在2-3小时之内没有主动去找教师, 那么这个学生就要无条件任教师处理, 但是教师不能伤害学生的自尊, 新加坡的教育还保留鞭刑。

法国学生犯了一些小错, 教师不会发火, 只是帮助他改正;如果犯了大错, 就让他写自己的缺点, 并自己去改正, 给他2个月时间, 如果还没改正过来, 那么就请他办退学手续, 回家改完了再到学校接受教育。

这些国家的惩罚教育的思想和实践表明, 我们强调教育在张扬学生个性的同时, 必须以尊重他人、严格遵守社会公德为前提, 对因自己的过失或故意行为而产生的后果必须有承担责任, 接受惩罚的勇气。苏霍姆林斯基在《和青年校长的谈话》中就指出:“教育者的任务是既要激发儿童的信心和自尊心, 也要对学生心灵里滋长的一切错误的东西采取毫不妥协的态度。”

惩罚教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不仅被中华民族所接受, 而且还被世界各民族认可和接受, 是全世界公认的教育手段。

四.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与惩罚教育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期, 各方面发展尚不成熟。研究发现, 初中学生的自我批评能力的发展存在三种水平:

水平一:处于该水平的学生自我批评的精神很差, 或者很少进行自我批评。这类学生只占总人数的很少一部分。他们处于自我批评能力发展的低级水平。

水平二:处于该水平的学生自我批评的精神正在发展, 但还不稳定, 对自己的缺点还缺乏坚决改正的决心, 存在言行脱节的现象。这类学生占总人数的绝大部分。他们处于自我批评能力发展的中级水平。

水平三:处于该水平的学生,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对自己的行为提出高要求, 自我批评已成为其稳定的个性特点。这类学生也只占总人数的很少一部分。他们处于自我批评能力发展的高级水平。

这就表明, 绝大部分的孩子和学生, 他们的自我批评能力处于中低级水平, 他们的身心发展并不稳定, 并不健全。

也正是因为这种身心发展的不健全, 我们在教育中就会发现仅仅用赏识教育或说理教育, 学生群中虚心接受然后坚决不改的比比皆是。我们在苦口婆心之后, 除了欣喜地看到学生的诚恳表态外, 更是要作好学生在下一次犯错的时候听他们诚恳的“忏悔”的准备:“老师, 你说的我都清楚, 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所以, 单单强调赏识教育是不科学的, 有悖学生身心发展。夸美纽斯就曾拿渔夫捕鱼做比喻来论述惩罚的艺术性, 一方面教师通过惩罚使犯错误的学生产生畏惧感, 同时要运用温和与情爱的方法使之乐于接受, 犹如“渔夫用网到深水里去捞鱼, 他不独用铅块悬在网上, 使它沉下去, 而且把橡木系在网的另一端, 使它能够浮到水面”。同样, 教育工作者若想把青年“捞入德行之网”就必须将这两种方法巧妙地结合起来, 既使犯错的学生产生畏惧感, 又要用温和与关爱的方式使之乐于接受。

另外,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人的自我意识也日益蓬勃起来, 独生子女的自我中心意识更强烈。对于自我控制能力差、人生观和世界观尚未形成的学生来说, 教育惩罚是抑制其自我过分膨胀、矫正其非社会行为的一种外在动因。在说理、教育等外在因素不起作用的前提下, 采用惩罚, 能让学生在其亲身经历的教训中认识对与错。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应丹莉教授认为:“作为未成年人的学生在接受外在行为规范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为准则的过程中, 也无法完全排除外来的强制性影响, 在其走向自律之前, 他律往往是必经的路途之一;个体的社会化不可能纯是自发的内在的要求, 对外在规范的学习和掌握也必然不是一帆风顺的, 存在着不断的失误。教育惩罚正是学校和教师以社会代言人的身份对未成年学生进行指导和矫正的方式, 其存在是必要的, 合理的, 符合教育活动自身发展规律的。”

所以, 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来看, 惩罚教育是重要的手段, 也是必要的手段。

五.惩罚教育与体罚

对教育中惩罚现象的解释有一定的文化性。“人的恶, 是法产生的前提;人的善, 则是法产生的动力。” (《人性与法的价值》) 惩罚教育的内涵全部包含在人性、法治的内涵之中, 惩罚教育的合理性符合人性的发展规律, 所以也应纳入法治的视野之内。

惩罚教育的本质是法治教育。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四条就这样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 实行教化, 感化, 挽救的方针, 坚持教育为主, 惩罚为辅的原则。”可见, 惩罚是一种合理的教育方法, 和赏识教育是教育天平上维系人格发展平衡的的两大砝码。

而我国现状中出现的学校教师惩戒权缺失则是由于我们对惩罚教育概念的不明确。惩罚不等于体罚, 禁止体罚和变相体罚不等同于禁止批评和惩罚的教育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2) 第15条规定的“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第48条规定的“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或者变相体罚情节严重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给予行政处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1993) 第8条第4、5款也分别规定的“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 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第37条规定的“体罚学生, 经教育不改的”应当“由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情节严重, 构成犯罪的,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等条例虽然对体罚等不当处罚做出禁止的规定, 但我们不难看出, “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关心、爱护全体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等等与“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等等并不构成完全等同的关系。可见, 《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师法》等诸多法规并不否认惩罚教育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所以在强调惩罚教育可行性的过程中, 我们一定要辨别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何谓惩罚?“惩罚”是通过对不合规范的行为施以否定性制裁, 从而避免其再次发生, 以促进合乎规范的行为的产生和巩固。“惩罚教育”则是以教育为前提, 以惩罚为手段, 以不损伤学生的身体为原则, 以不再出现要“戒”的行为为目标, 通常包括学校惩罚和教师惩罚。教师是学校惩罚的具体执行者, 主要是对有事实违规行为的学生进行教育和惩罚, 如训诫、斥责、惩罚性值日、惩罚性更正作业、取消某项权利等。教育惩罚, 在行使过程中兼具教育与制裁的双重性质, 目的在于教育和戒除, 而非单纯的惩罚。惩罚权是教师用于惩处违反学校学习生活规范的学生的权力, 针对的是学生违反规范的行为, 是基于教师职业地位而拥有的一种强制性权力, 它来源于教师的教育权力, 是维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秩序、保证教育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权力, 也是教师职业权利之一。

而体罚是排除在“惩罚教育”之外的。人本基金会对体罚下了这样的定义:“经由制造身体上的痛苦, 或经由控制身体, 造成心理上的痛苦, 谓之体罚。”体罚在形式和表象上虽然和惩罚教育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但其本质特征却是截然不同。体罚的目的并不在于教育, 而在于泄愤解气, 因而它在实施过程中, 并不考虑体罚对象的身体和心理的感受和变化, 其结果会造成体罚对象身体受损, 甚至致残致伤, 心理痛苦不堪, 因而不会出现使之“戒”的结果。

正因为惩罚具备教育性, 所以惩罚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上往往被认为是教师从事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权力之一。而“简单借口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而在理论上断然否决教师惩戒权力的存在, 只能是自欺欺人, 根本解决不了现存教育惩戒中存在的问题”。

六.实施惩罚教育的基本原则

“惩罚教育”一词的重心在“教育”上, 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受到惩戒, 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 其目的是教育, 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现在我们许多尽职的老师都非常担心家长上告。其实惩罚教育是否高明, 是否有学问, 直接影响受罚者的一生。国外有本《父亲手册》列出七条惩罚准则给我们一个很好的提示:一是犯错误就要惩罚;二是要把你的要求对孩子讲清楚;三是在惩罚之前, 先对孩子警告;四是惩罚的开始与结果要明确, 不要让家中一整天都充满了怨愤气息;五是犯错之后, 立即惩罚;六是在惩罚前, 一定要向孩子解释一遍惩罚的原因, 否则孩子不懂为什么受惩罚;七是要言出必行。这对我们在教育中实施惩罚是一个很好的借鉴和启示。

在具体操作的时候, 我们还要注意以下几项原则:

(1) 、惩罚要适度。惩罚不应是高高在上的训导, 不一定非得是冷峻的面孔、激烈的言辞, 有时一个反唇相讥的幽默, 一个严肃的表情暗示, 就能春风化雨, 风雨过后见彩虹。布鲁诺就提醒我们“一味地挖苦、贬低, 会导致孩子的反抗, 反对父母, 反对学校, 或者反对整个世界”。费斯廷格的认知不协调理论更是从科学的角度上对惩罚进行了研究, 他认为惩罚的强度达到刚能唤起所需要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时是最理想的。1994年, 新任纽约市的警察局长布拉顿认为, “小奸小恶”是暴力犯罪的引爆点。他针对看来微小, 却有象征意义的犯罪行动大力整顿, 使纽约市的治安大幅好转, 甚至成为全美大都会中治安最好的城市之一。

因此教师在作出惩罚规定时可以雷声大, 但实际操作时要雨点小。惩罚应有分寸, 不应使受惩罚者身心感到痛苦, 只要他的心灵受到震动、思想上已有重视就可, 更不应该有压制和逼迫的行为。

(2) 、惩罚讲究教育的“冷度”。人在感情冲动时, 往往会产生强烈的排他性及抵触情绪, 即使是正常的好言规劝也难以入耳, 更何况是批评、训斥了。此时最忌讳的是打“遭遇战”。教育“冷度”的把握一方面等犯错误的学生逐渐冷静下来, 经过一段时间的认真反思, 具备了一定的心理基础时, 再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另一方面, 教师面对犯错误的学生及班级出现的问题, 不可能无动于衷, 也同样会在内心掀起感情的波澜, 这就需要克制, 使自己尽快冷静下来,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比较理智地分析、思考面临的问题, 寻找教育契机, 选择教育方法, 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事实上, 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 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 这是一种心理需求, 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 取得心理平衡。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 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 学生犯错的时候, 恰恰是教育的良机, 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 即使此时他表现的强硬或倔强, 那也是一种掩饰自己内心不安的保护措施, 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此时教师就该沉静下来, 从该学生的性格特点出发, 寻找他内心防备的缺口。只有注意到这一点, 惩罚才能更好体现教育的特性。

(3) 、惩罚要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并不是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 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 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 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 不要让对方难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 了解的前提是尊重, 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比如完不成作业, 罚抄写课文20遍, 罚去操场跑步之类, 并不是真正的惩罚。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 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他认为, “教育谈话和教育者的以身作则是重要的方法, 同时又要正确合理使用惩罚和奖励。惩罚不是目的而是教育手段。惩罚应体现对孩子的尊重、关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

(4) 、惩罚要做到“击中”犯错学生的“软肋”。当年齐救赵时, 孙子谓田忌曰:“夫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 救斗者, 不搏击, 批亢捣虚, 形格势禁, 则自为解耳。” (《史记》卷六五《孙子吴起列传》) 这个“批亢捣虚, 形格势禁”, 从粗略的理解上说应该就是“击中软肋”的意思。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惩罚手段的实施, 如果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订的处罚措施正好“击中”犯错学生的“软肋”———这种处罚措施非常容易实施, 而且一旦实施, 就给行为人带来不大不小的麻烦, 这种表面看不太严厉的措施也许更为有效。

在我班级里有这么一个学生, 特别喜欢玩耍, 再加上没有自制力, 所以每次都无法及时交上作业。多次说教没什么效果, 我和各科教师协商之后, 针对他爱玩的特点, 在体育课、活动课、综合实践课的时间让他坐在教室后面补做之前没有及时完成的作业, 而我就坐在他身边指导他。看着快乐玩耍的同学, 他显得坐立不安。几次下来, 他就开始憋不住了, 主动找我保证一定及时完成作业。至此之后, 这孩子不交作业的次数明显减少, 而且每次迟交之后都尽快补交。

总之, 在实施惩罚教育的过程中, 我们应着眼于教育, 以教育为出发点, 又以教育为终极目标, 惩罚这是区别于体罚的本质特征。

七.结束语

酸、甜、苦、辣、咸, 构成了生活中的五味。有人喜辣, 有人嗜酸, 更多人好甜, 爱苦者就寥寥无几。然而, 苦却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试想, 没有苦味, 茅台就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茅台;没有苦味, 我国的中草药也就失去其价值, 怎能成为“国粹”?又怎么能走向世界?……没有苦味, 我们的生活将是另一番景象!同样, 缺乏惩罚教育的教育, 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教育!

缺乏惩罚教育的教育, 使我们教师进退维谷, 每天如履薄冰、胆战心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惶惶不可终日, 到头来不思进取、不求创新、丧失意志、丧失追求、成为唯唯诺诺, 庸庸碌碌的教书匠;使我们的学生妄自尊大、违法乱纪、目中无人、毫无亲情、只求给予、不晓回报、不知感恩、道德匮乏、理想丧失, 最终成为一个废人!

教育也需要惩罚 篇6

教育是讲究方法的, 是讲究分寸的, 适当为佳, 过之不及。我们需要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 与奖励相对的惩戒, 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有着特殊意义。我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也是危险的教育, 因为经不起批评的学生是脆弱的、可怕的。说到这里, 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上不断爆出的令人心酸且悲哀的一则则关于学生因父母批评或教师批评而服药自杀或跳楼自杀的事件,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这样的事件不能说比比皆是, 但也不是寥寥无几。

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 在必要的时候跟学生说“不”, 并坚持到底, 这是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必须要接受的考验。因为学生没有接受过惩罚, 也就学不会承担责任。

那么, 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惩罚教育呢?

一、我们要注重养成教育

强化规则意识, 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也就是说, 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我们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则, 否则将受到惩戒。所以说家有家规, 校有校规, 国有国法, 只有严格遵守, 才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在批评惩罚学生时应以规则行事, 切不可随心所欲。规则即轨道, 出轨即生祸, 要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意义。这就要求家长或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要求讲明确, 也就是要求家长或教师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都对学生讲明白并且与学生达成共识甚至约定, 这样当学生违反规则时你可以惩罚他, 说到做到。不要在他犯了错误时心软而改变主意, 那样将使你所说的许多话都失去效力。

二、给学生陈述的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学生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父母不必惊慌失措, 教师不必恼羞成怒, 而应视为成长的良机。事实上, 往往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是最容易教育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的因势利导, 促使学生的内心向真善美转化。

正确看待教育惩罚 篇7

一、惩罚与体罚的区别

一是程度不同。惩罚引起的是一种不愉快感;而体罚所引起的是身心的痛苦。二是手段不同。惩罚是以对事物或活动的否定、限制或剥夺可接受的方式来达到受罚者行为可能的变化;而体罚则是采取击打或者限制身体自由等强制性手段,来使受罚者行为达到可能的变化。三是影响不同。惩罚是以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为原则的一种教育方式,是教师的职业权利之一,造成的是受教育者行为的变化,甚至心灵的可能转变;而体罚虽然可能引起受罚者行为的改变或限制,但对学生的身心却造成了伤害,是一种违法行为。

二、正确认识惩罚的教育意义

惩罚,作为一种古老的教育手段,有其存在的基础,有其合理的一面。首先,从理论上看:第一,罚和奖是一对矛盾体,相互依存,没有“罚”就无所谓“奖”。我们用奖励鼓励学生的良好行为,用惩罚减少学生不良行为的发生,奖励和惩罚具有同等的教育功能。第二,奖励和惩罚是无法完全分离的。比如,在一个小组内奖励了一个学生,这其实已经对其他学生造成了压力,或者说是惩罚———对一个学生的奖励是暗示着其他学生做得不够好———这也就相当于批评了其他学生。第三,惩罚不一定意味着对学生不尊重。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指出:“如果没有要求,那就不可能有教育。”“我的基本原则永远是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对我们所不尊重的人,我们不能提出更多的要求。当我们对一个人提出很多要求的时候,在这种要求里也就包含着我们对这个人的尊重。”这就是所谓的“尊重和要求相结合”的原则。在东方传统文化中,坦白、诚恳、合理和以爱为出发点的惩罚,往往被解释为教师对学生的善意、关爱和尊重。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就把惩罚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降到了极低的程度。第四,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惩罚的教育意义有清醒而明确的认识。我国古语就有“玉不琢,不成器”和“小树不修不成材”的说法。马卡连柯说:“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而且是必要的。这种合理的惩罚制度有助于形成学生的坚强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的尊严感,能培养学生抵抗引诱和战胜引诱的能力。”著名教育专家玛莉琳·古特曼说过,那些小时候过多地受到师长表扬的孩子,在他们步入生活后很可能会遭遇到更多的令人失望的事情。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也认为,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不完整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不负责任的教育。

多年的教育经历启示我:全面认识惩罚的教育心理学意义,并在实施惩罚时,讲究一定的规则,惩罚就会变得利多弊少。我们在谈教育原则时,只能说多奖励,少惩罚;而不能说只奖励,不惩罚。

三、从实践看,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区的教育都是有奖有罚的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文化背景有不同的教育方式。然而,“犯错误都是要付出代价的”已成为一种共识,只不过是奖罚的尺度和形式有所不同而已。惩戒在许多国家的法律上往往被认为是教师从事正常教育教学活动的专业权力之一。韩国通过了学生处罚法案;德国则动用警察来强制逃学的学生返校;日本对学生的管理之严更是举世闻名;美国这样号称“人权至上”的国家,对学生也同样有剥夺某种权利、没收、留校、警告等多种处罚方式,同时也大力倡导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

美国学者温斯坦《中学课堂管理》这本书,在讨论课堂管理程序的时候,涉及了惩罚问题。

比如他介绍了桑迪老师向学生宣布的“化学教室指导方针”,其中有这样的内容:

2.及时到班上。迟到不可容忍。上课铃响后进教室,就是迟到。

a.第一次迟到放学后留10分钟(和我一起)

b.第二次迟到放学后留20分钟(和我一起)

c.第三次迟到放学后留30分钟(和我一起)

d.第四次迟到从上午7点15开始留堂

看来,美国学生在学校的自由度,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大。美国的教室也不是自由市场。温斯坦是教育学教授,他的这本书是被多所师范院校和教师培训机构用作教材的。美国教育学学者和教师对惩罚的态度,与此可见一斑。

四、教育惩罚是一种客观需要,是教育手段之一

我们既不该回避它,又不可迷信它,最需要的是把惩罚条理化、具体化、明晰化。

上述美国学者和教师们对待这个问题很坦率,很平静,既不是一副“下马威”的架势,又没有吞吞吐吐之状。定义明确,措施具体,操作性强,与我们的情况有较大差别。我们的学者好像羞于谈论惩罚问题,不得不涉及也是泛泛而谈,要不然就无休止地争论教育该不该有惩罚,都是空论。具体到一线教师,胆小的不敢惩罚学生(生怕人家说这是“不爱学生”),胆大的则肆无忌惮地体罚学生;性格老实的教师惩罚学生时好像自己犯了什么错误,性格狡黠的教师则明里大谈“爱生”,暗中狠狠整学生。总之,我们课堂管理的总倾向是拣好听的说,做起来另一套,谁言行一致谁吃亏。这种风气不好。

因此,教育惩罚,学校要有明确规定。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各种合理的规范及对违反者惩处的措施;通过宣传教育,学生能够明白应该怎么做及违反的后果;在必要时,按规章施与惩罚。这样可使学生明白问题所在,认识到惩罚的手段寄予着教师的爱心和善意,并能从惩罚中得到教育。不可在学生不明具体要求的情况下乱施惩罚。

一位学者曾指出,惩罚是一把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教师必须对教育中的惩罚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用一颗博大的爱心、科学的态度,恰到好处地应用这一教育手段培养教育学生,使之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论教育惩罚的意义及其实现.班主任, 2006, (4) .

浅谈教育中的惩罚 篇8

其实我一直认为我们教育活动的形式是丰富多彩的, 教育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的, 而我们的教育方法是一系列教育手段、教育方式的组合形成的。

既然这样, 惩罚是不是教育的一种呢?当然我们现在说的惩罚可不是体罚。教育专家说:“惩罚”绝不等于体罚, 更不是伤害, 而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的教育其实是爱的教育, 惩罚当然也是以爱为前提的。

首先我们为什么要惩罚教育呢?现在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家长的注意力和爱都倾注在孩子身上, 有的家庭对孩子过分地宠爱, 渐渐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 一点关爱他人、帮助他人的意识也没有。虽然老师和家长也经常教育他们要互相帮助, 但生活环境只使他们对“互相帮助”形成一个概念, 而没有真正的行为。试想, 如果一味地用“表扬教育”来教育这样的孩子, 只会使他们更加不能正确地评价自己, 甚至会带来不良的后果。因此, 教师和家长应该根据不同的性格特点, 实施不同的教育, 使孩子形成健康的人格。孩子犯了错误, 在不伤害其自尊的前提下实施“惩罚”, 严格管教, 是必要的。那么我们又该怎样对学生惩罚教育呢?这里我想结合自己在教学生活中的例子谈谈自己的看法。

我班张雷是个有名的淘气鬼。这不又在破坏热水管了。我校为了学生喝水方便, 安装了一排连体热水管。水管不高, 学生一抬脚就能踢到。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出的馊主意, 把水管都打开, 然后跳起来用脚踢上面的总管, 水龙头里的水就随之“舞”起来。上次看到他这么做我就吓了一跳, 心想水管要是踢爆了, 热水把他烫伤了怎么办, 即便没有烫伤水管坏了, 全体师生怎么喝水呢?没想到上次的说服教育对他不管用。这时上课铃响了, 我走进教室首先对同学们说:“我们做一个试验吧。”大家很好奇地问:“什么试验?”我说:“假如我们学校的热水管被人踢坏了, 大家今天不能喝热水了, 那会是什么样子?这个试验由老师和大家一起完成。”同学们都没有意见, 就这样试验开始了。一节课、两节课没什么, 第三节课有的同学就觉得别扭了, 中午就有人偷偷喝水了。下午第一节课我上课时先问大家的感受, 有的说不能喝水真的不好受, 有的说破坏水管的人真可恶。最后我问张雷时, 他说他以后再也不会破坏水管了。张雷已经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我的目的也达到了。从此张雷还真的没有踢过热水管, 可以说惩罚对张雷起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惩罚是在以关爱学生的前提下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纠正、矫治的强制措施, 是在反复说服教育无效的情况下实施的一种教育方式。比如, 对于不交作业的学生罚他补交作业, 对于不值日的学生罚他补两次值日, 对于损坏公共财务的学生罚他经济赔偿, 这些都是必要的校园惩罚。在惩罚前老师必须给学生讲清道理, 为何要惩罚他, 他这样做为什么不对, 让学生被罚得心服口服。这对接受惩罚的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大有益处, 使之受益终身。惩罚教育是以爱为中心, 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它注意学生的个性特点, 是不伤害学生自尊心的春风拂面式的教育, 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改变错误。不能让惩罚变体罚, 侵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越过了法律这条线。惩罚在实际工作中因地制宜, 不断摸索, 灵活运用, 就可以成为很好的教育方法。

总之, 这种充满人情味的惩罚, 犹如暖暖的春风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更容易催人奋进, 我们何不学习一些惩罚方法呢?我想用一位著名的教育学者的话来做个总结: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摘要:惩罚教育的实质是爱的教育, 它与体罚学生有着质的区别。惩罚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教育方法。它让学生自觉地认识错误, 从而在老师的惩罚教育中提升自我管理意识。

失败的惩罚教育三例 篇9

一、罚你没理由

这段时间学校正在严抓纪律,对迟到旷课现象严加惩处。上课铃响后,小张、小雨急匆匆赶到教学楼前,恰被级部主任逮个正着。不由分说,先罚站两节课,后由班主任领回。到班内,昨晚刚刚强调班内纪律,不是明知故犯吗?班主任一阵狂批,学生淚如雨下。虽愤愤不平,却是敢怒不敢言,回去还得继续检讨,否则后果更严重。

过后得知,一个同学自行车坏了,另一个同学帮忙,两个抬了自行车来到学校,故而同时迟到,同时挨罚。

迟到挨罚已无可厚非,但老师要进行深入了解,了解事实的真相。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进行惩罚,尤其要听取学生的申诉,再决定是否实施惩罚或者实施什么样的惩罚。这之前,教师千万不要武断,引起逆反情绪,适得其反。

上述案例中,学生肯定不服气,抬着自行车到学校,精神可嘉,助人为乐的同学更应受到表扬。如此惩罚,谁还乐于助人,社会上做好事的人也会越来越少。

二、过度的惩罚

班委多次反映,夏磊同学自习经常说话打闹,制止不听。今天亲自来后门监视,果不其然,夏磊左顾右盼,嘴里振振有词,手指上书转得飞快。不罚之,难以服众,夏磊罚站于办公室门口,手里举着一本书。这一站就是一整天,开始还算认真,后来无精打采,再到最后,愤然离去,不知去向。家长找到学校,意见很大。

严罚不等于过度地惩罚,惩罚的强度达到刚刚能唤起所需要的行为和阻止不需要的行为而又会消除不协调是最理想的。《易经》也认为,适度的小惩,即可大戒。惩罚应有分寸,不应是受罚者身心感到痛苦,只要心灵受到震动,思想重视,更不应有压抑和逼迫行为。

上述案例中,夏磊的行为应该受到惩罚,但惩罚的方式和程度应该慎重,罚站对他来讲是家常便饭,所以又开始无所谓。可现在的孩子承受力比较弱,心理稳定性不强,很易超过承受极限。所以,严惩要有节制,时刻想到面对的是学生,不是敌人。否则,一不注意,出现了问题,其后果很难想象。

三、劳动惩罚

小培、小玉晚休说话被老师查扣2分,这是她们宿舍本周内第三次被查。班主任安排其停课打扫卫生区,要求直到扫净为止。时值秋冬,寒风萧萧,树叶很多,刚打扫过去,树叶紧跟着掉落,两人整个上午忙碌,大汗淋漓,也没能达到老师的要求。

我想两人如何也不愿再来打扫卫生,劳动变成一种痛苦的体验。她们得到的是身体的疲惫,精神的折磨,不是丰收的喜悦,果实的甜美。自然,今后对劳动的感觉可想而知。

现在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普遍娇生惯养,缺乏劳动意识。我想,之所以劳动最光荣的时代一去不复,这正是我们平时不恰当教育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惩罚教育不能远离现代教育 篇10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惩罚针对的是故意犯错的人。对教育而言,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以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而对学生体罚的定义为直接的肉体打击,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呵斥、讽刺、挖苦、辱骂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现在,人们已将体罚模糊与泛化,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碰不得也讲不得。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教育。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能充当正面倡导、正面教育的优质“教科书”,对那些小错不断、小恶常为的学生来说,它可能是毫无约束力和惩罚度的一纸空文。我觉得惩罚教育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加强。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关键是能否用得恰到好处。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避免将来再犯类似的、更严重的错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懂得什么是正确的和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感到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老教师都有个感受:在读期间越是受到老师惩罚比较多的学生,毕业后和老师的感情越是深厚,因为他们在成人后理解了老师的“苦衷”。这些学生在社会上成才、成功之前的心理承受力也是特别出色的。

一、惩罚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专家说:“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懂得承担责任。”

美国小朋友3岁不好好吃饭, 摔碗, 碎了。美国父母就不会再让他吃饭, 饿到他认识错误为止。

中国小朋友3岁同样不好好吃饭, 也摔碎碗, 中国父母可能会哄宝宝开心, 哄他吃饭, 宝宝会很得意!

上面的两个例子正是体现了惩罚教育和爱心教育,正好是很好的对比。

惩罚和赏识爱心教育其实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没有赏识的惩罚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赏识教育也是不完整,只不过是赏识和惩罚都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它们都需要爱、耐心、信任、尊重和理解。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给“赏识教育”吹点冷风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育不要过度地强调了,让我们的教育也重拾一下“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吧!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惩罚。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纵然需要积极鼓励,但是惩罚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对孩子的惩罚和压制,有可能造成孩子一味的骄傲和自满。显然,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惩罚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总结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更多。

二、惩罚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感

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不可否认地连年上升。国家开展了优化净化育人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未能补救和修正学生责任心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究其原因,避开家庭的、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论,仅就对学生施予最直接影响的学校教育而言,恐怕与惩罚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某女士家有14岁大的女儿,是在“赞美”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她说:“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的也是‘赞美’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女儿面对批评就经常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反抗情绪,班上的同学不少也是如此。”不可否认,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被老师批评,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这些孩子基本上都习惯了接受表扬,不能忍受批评。当这些孩子走向社会后,自己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反而使自己忘记了犯了错是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的。比如药家鑫用刀捅向路人时心中一定没有想到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在他的教育中有违反纪律、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惩罚的感受,就不会有在法庭上不知所措痛哭流涕的情景。

上一篇:知识员工理论下一篇:英语教学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