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初步

2024-06-03

英语教学的初步(精选12篇)

英语教学的初步 篇1

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 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广义上说, 凡是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 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都可以称之为有效教学。[1]所以,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 也是衡量有效教学的重要标准。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以下简称《标准》) 明确指出, 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 注重素质教育, 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 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促进语言运用能力的提高。[2]因此, 笔者认为必须调整策略, 积极关注英语课堂的有效教学, 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发展。笔者在教学中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有效教学的尝试。

一、激发和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 培养有效学习的能力

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是有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主动性、积极性是与兴趣相辅相成的, 学生一旦对课堂教学产生了兴趣, 就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亲自去发现、总结和探索所学的知识和规律。通过发现、求知的过程, 提高自己的自信心和学习积极性。中学生精力旺盛, 敢于开口, 思维活跃, 热情好动, 自我表现欲和参与意识强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充分结合中学生的特点, 善于诱导, 想学生所想, 创设生动的、真实的语言环境, 提供英语实践和交流的机会, 设计出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 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 满足他们用英语进行交际的需要。[3]这样才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 提高学习效率。

在教授《牛津初中英语》9A Unit 1 Checkout一节中, 为了使本单元所学过的描述性格的众多形容词得以巩固, 笔者设计了一个活动:挑选班级里两位性格相异的学生, 让四人小组来描述这两位同学的性格特点。同时, 教师积极引导学生:Let’s see which group can use as many adjectives as possible to describe your classmates.接着每一组选一位学生向全班汇报讨论结果, 大家要评价哪一组描述最好 (形容词放在句中, 句子要流畅) 。此活动贴近现实, 贴近个人生活,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跃跃欲试, 在活动中识记并掌握了形容词。

二、优化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 开发学生的智力

教学方法是否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 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法。根据教学要求, 教师应选用适当的方式方法, 将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调动起来, 让课堂教学忙而不乱, 紧张有序地进行, 使学生满怀信心, 活泼主动地学, 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4]

例如在《牛津初中英语》8B Unit 4 Reading A charity show一节学习中, 为了帮助学生了解文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描述Ricky主持一次慈善演出的过程, 笔者对学生被动地听课这种模式进行了优化, 充分利用文章训练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笔者告诉学生可以用时间作为主线贯穿全文, 并制作了详细的时间表 (见第44页) , 让学生阅读课文填表并复述。

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表并复述。这样, 既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又能培养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并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

三、构建有效的、和谐的课堂互动式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理念要求教师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造语映学生过程性学习的结果, 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 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 它是对教育教学活动全过程的检验, 一般应该在教育、教学过程结束后进行, 是教学评估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更能发挥出评价的激励功能。

参考文献

[1]高金玲.提高教学有效性的五个要素[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2) :24—2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刘忠保.激发英语学习兴趣, 培养主动有效的学习能力[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 2007, (3) :18—20.

[4]陈亚丽.新课程下高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设计[J].中学外语教与学, 2008, (5) :38—40.

英语教学的初步 篇2

身为一名人民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问题来了,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一堂数学课,我面对着一群忽闪着好奇双眼的孩子们,我是非常的紧张!“三疑三探”新的教学模式能不能熟练的运用呢?能不能完成教学任务呢?能不能达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呢?一连串的疑问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的出现。

当走进课堂向学生们亲切问候以后,我便按着自己备课的思路开始了本节课的教学。这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的,按着“三疑三探”的教学模式,我将本节课设计成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设疑自探。首先复习第一课时的内容,角的组成,一个顶点和两条边,接着从一个活动的角说说角的大小和两条边的开口大小有关,变化成直角,揭示课题:直角的初步认识。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疑问以及想要学到的知识。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形成自探提示。

第二部分解疑合探。首先出示教材,让学生在教材中自己学习今天的新知识。这个环节有些不恰当。如果让学生先自己学习之后,在用教材来加以说明或验证或许效果会好一些,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学习的快乐。

(1)从生活中找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在这部分中通过动手折一个直角。让学生感受直角的形状。

(3)说一说怎样才能确定是不是直角呢?运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验证是不是直角。加深对直角的认识,让学生亲自动手测量,亲自说说是怎样测量验证的。这一环节运用的时间比较长,让学生充分的把验证的过程说清楚。为画直角做好准备。

(4)三角板中的直角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还有什么用呢?自然地过渡到画直角。学生在小组中研究讨论,将结果汇报给大家听。我采用一名同学汇报,一名同学板画,两个同学互相合作来完成。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汇报能力,还锻炼了学生的板书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学生们亲自参与,动手实践,活动,学习知识点。

第三部分质疑再探。让学生提出还有的疑问之处,学生没有疑问之处了。

第四部分拓展运用。

1、让学生同桌之间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学生能够提出与本节课的知识点相关的问题,并且完成的较好。

2、教师事先准备好的习题带给大家。学生完成的较好,可以看出本节课的收获不小。

(1)数一数长方形、正方形、直角三角形各有几个直角?

(2)判断是不是直角。

(3)在点子图上画直角。学生都完成的比较好。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2

《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教学语言是一门很深的艺术,而数学教学语言更是是讲究清晰缜密、简明扼要。“好不好”、“是不是”等是非结构的无意义的疑问句都是我们实习生最特有常带的不良口头禅,这都是需要时间去改进的。表扬的语言也是讲究艺术的,不能单调不能泛泛称赞否则就失效。在上课时,教师的语言要有轻有重,要有变化,要有表扬、激励的话语,鼓励学生学习,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此外要关注学生的现状,如学生的心理活动,学生的情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老师的协作性和参与性等。只有注重自己的教学语言才能真正吸引学生,让课堂有张有弛,老师与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教学与学习。本节课我努力在教学语言上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孩子们爱学、乐学。

在课堂上我注重对学生听课习惯的培养。良好的听课习惯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前提,因此,上课时我关注学生的眼神,不仅在讲授时关注,在与个别学生交流时,教师的眼神同时也关注其他的学生。上课还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举止,是否按老师的要求在操作学习用具,同时做到言行一致,比如在判断直角时,就要边操作边说,角的顶点和直角的顶点重合,角的一边和直角的一边重合,再看另一边也重合了,才是直角。只有会说会操做,才能真正的掌握直角的判断方法,这样也为画直角打下基础。

教学设计一定要从学生的认知心理认知规律出发,在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下,将教学过程的每一段时间估计好,把各方面情况都考虑好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将教学进行得更有效果。在课堂组织能力方面,这是我需要不断实践累积才能掌握的,在这次课中我深切体会一个老师的眼睛看到东西角度必须比任何人的都要深刻敏锐,要眼观八方纵观全局,不能让一个学生从你的眼皮底下漏掉,不能让任何一个学生掉离班级的学习进程。“人无完人,课无完课”,在第一次教学中得到的所有

经验和体会都将成为我人生中的宝贵经验,我相信自己在好好消化好好改进以后,不断参与课堂教学,我的教学会取得进步。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3

一、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我们都知道,数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现实生活密不可分,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际,利用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来设计练习题,为学生精心创设用数学的情境,使学生体会自己所学的知识能运用到生活中去,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在上面联系实物认识直角的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引导者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们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创新发展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本次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等认知活动凸现出来。

(一)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到实物上去感知,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角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操作、去发现,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后来的一切活动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二)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

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对于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小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知识、能力、意识等都是有限的,开展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但并不能因此而放弃小组合作学习在低年级教学中的运用,这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逐步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折直角”和“画直角”的片断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折直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判断直角的方法。在“画直角”的片断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画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4

今天上了《直角的初步认识》,师傅给我提了很多宝贵的意见。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针对基础落实的几点建议。

其实在上课的过程中,我也感觉到了学生对“直角”这一概念还欠感触。由于在备课时没有充分研究教材,所以环节设计上,在直角的认识上欠扎实、到位。只是简单一点,认读了一下。没有从多方面让学生去感知这个直角,所以学生映像浅薄,以至于在后续的量角环节上有学生拿着三角尺的锐角进行测量。我想,正如师傅所说的那样,直角认识是学生初步空间观念的培养,这一步一定要落实到位,可以从多方面对直角进行认识、感知加深映像,如看、找、摸、说四方面入收,让学生能教深刻的了解何为“直角”。第一步落实到位了,后面的量角验证的环节也不会遇上上面的情况了。

“先天”不足,“后天”补,这个补真的是又费时,又费力。此时真的感受到备好一堂课,认真解读教材真的是很重要。如果能在新授课教学中落实、扎实目标,突破重难点的话,在后面的练习课及作业反馈中都显的很轻松,但是向今天这个课,难点没有突破好,明天还要重新来一遍,即浪费了时间,也浪费了师生的精力,但也不一定有很好的效果。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5

在本节课中我创设了生活中的情境,让学生多观察、多思考,结合具体的环境让学生认识直角,使学生感受直角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在动手中探索创新,通过体验来认识直角。在课件的设计上,我尽可能多的设计了找一找、做一做、画一画等动手操作活动,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在自主探索与使用交流中,建立直角的表象,从而丰富对直角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真正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教学模型的过程”这一基本理念。在教学时,我通过多种活动让学生认识直角。让学生通过找一找、折一折等活动使学生对直角有些感性认识,然后引导学生在三角板上感觉直角,为判断直角做好铺垫,在判断直角前,让学生自我思考,全班质疑,出示的角你能肯定是直角吗?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进而寻找判断直角的更好的方法——用三角板去量,最后是画直角,学生画直角也学得很好,就是在画好后要标上直角的符号,有些小朋友总忘记标。

一节课下来,我感觉我放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还不够,教师引得比较多。另外还有一部分学生用三角板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还是有困难的。不知道怎样放置三角板。课下需要个别辅导。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6

一、让学生学身边的数学

在本课联系实物认识直角的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让学生拿数学本上的角与周围的角比一比,看看发现了什么,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学生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有的学生与桌面上的角比,有的学生与黑板上的角比,有的跑去与墙纸花纹上的角比……结果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也就是两个角的顶点、边都分别重合了)。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学生感知充分,记忆深刻,让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已在他们的脑海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变学习方式,让学生创新发展

(一)注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让学生动手去“做”数学,而不是用眼睛“看”数学,教学反思《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因此,教学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中学习,在动手中思维,在思维中动手,让学生在动手、思维的过程中探索、创新。在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到实物上去感知,让他们找自己喜欢的角比较,让他们自己去实践、去操作、去发现,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因此后来的一切活动都是那么“顺其自然”。

(二)发挥合作优势,改变评价方式

在课堂中学生以小组形式为学习群体,突出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充分利用集体的力量,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评价能力和创新素质的提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整节课完全运用合作学习的情况比较少,大部分教学要把班级授课制和小组合作学习结合起来,灵活运用。这需要根据课前的教学设计展开教学,在需要合作时才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活动过程中,要加强对每个小组的监督和指导,尤其关注困难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让他们多一些发言的机会。小组内可以由不同性别、不同成绩、不同能力的学生组成,使不同层次的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在“折直角”和“画直角”的片断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折直角”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找到了判断直角的方法。在“画直角”的片断中,采用了学生互评的方式进行评价,同学之间互相纠正,互相改进画法,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7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我主要设计了以下几个主要环节:复习角、认识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课桌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过程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样的角是直角,而是从同学们所熟悉的练习本、手帕等物体抽象出图形,并拿练习本上的角对比周围的角,如:黑板面的角、门框、红花台、桌面的角等,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兴趣高涨的走下座位找自己喜欢的角来比较,通过实践,发现这些角都是一样大的,这时我再告诉学生这类角就叫直角,是角的`一种。由于学生感知充分,所以记忆也深刻,并且知识来源于熟悉的生活,所以直角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第三层次,学画直角。学生在这个环节中出现了较大的困难,画出的直角不标准。结合课中出现的问题,我练习了多个判断是不是直角的练习,通过练习,大多数学生掌握的很好,全部学生可以正确的画出直角,并保证正确使用三角板画角和直角。

主要不足:

1、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例题中的重点词句,导致学生交流时发言不够踊跃。

2、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时候,却遇到了问题,学生拿三角板却知道怎样摆放,我一味地加强指导和示范作用,但学生缺少实际操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3、在总结时没有完全信任学生,总担心学生讲得不好不完整,少给你学生展现自己的机会。

数学课的课堂不一定非要按部就班的按常理让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走好每一步,而应该学会放手让学生做学习的自由人,学生充分展现他们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决定怎么学,怎么做。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随机应变,做好这个护航者的使命。我还需要努力从这方面来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8

这节课是学生在初步认识角以后学习的,由于前面有了判断角、画角、创造角的基础,对本节课直角的认识起了很好的铺垫作用。本节课的知识点是让学生初步认识直角、锐角、钝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与前面认识角一样,本节课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参与,在动手中探索创新,通过体验来认识直角。此外,让学生自我思考,全班质疑,如在用不规则的纸创造直角时,有学生凭感觉去折直角,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学生:“这样折的直角你能肯定是直角吗?”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进而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进而寻找更好的方法。最后一直得出把不规则的纸折出一条线,再沿着这条折痕对折的方法来创造直角。

通过课堂的实践后有以下的反思:

首先,这节课比较好的是: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对角的初步认识上帮助学生认识直角。教材首先引导学生观察实物,抽象出角的图形,再告诉学生在实物上找出来的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出示了不同位置摆放的直角的图形,指出这些角都是直角。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周围的物体中找出更多的直角。这样加深了对直角的初步认识。

然后通过找图形中的直角进一步巩固,而且在此基础上又学会了如何判断是不是直角。接着通过钟面上时针和分针进行比较角的大小、认识锐角和钝角,而且随机抽取图片巩固三种角,又通过做第三题进一步巩固,所以孩子们对直角、锐角、钝角区分的比较好。

但是最后的环节孩子们画完直角后,没有让他们话画一画锐角和钝角,所以堂清时好多学生把钝角画错。而且在板书上还可以在完整些。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9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预设的交流活动和教学流程是不是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不是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较为集中的问题:怎样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怎样画直角?这是本节课的“验证点”。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的基础上认识直角。直角和生活联系紧密,人们周围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直角。教学时从寻找周围物体表面中形如?的角入手,揭示直角。引导学生从生活中认识直角,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在学生初步预习的基础上,教师预设的交流活动和教学流程是不是促进了教学目标的达成,是不是有效地解决了学生在预习中提出的较为集中的问题:怎样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怎样画直角?这是本节课的“验证点”。

交流分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初步认识直角。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形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大小都没有改变,加深对直角的认识,最后通过折直角的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

第二层次,用三角板中的直角来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在这个活动中,教师通过活动角一边的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测是不是直角,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个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来进行衡量。这时再让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但在这个活动中,学生的表达不让人满意,没有学生能概括出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特别是学生不能说出“重合”这一关键的词语。

学生学会判断直角后,我设计的交流活动是“找直角”。引导学生在教室里找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方法又能体会直角在生活中的广泛运用和直角的美感,体会数学的运用价值。

第三层次,学画直角。由于在直角的判断上用了较多的时间,导致“画直角”这一活动没有完成。

主要不足:

1.对学生交流的时间估计不准,预设的活动没有完成。

2.在布置学生预习时,没有通过问题的有效设置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理解例题中的重点词句,导致学生交流时发言不够踊跃。

3.在总结时没有完全信任学生,总担心学生讲得不好不完整。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1

我上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的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我设定的教学目标是

1、通过看一看、找一找、画一画、折一折等活动,初步认识直角,学会用三角尺的直角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2、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学会用三角尺的直角去判断直角和画直角。

一节课上下来,总体感觉就是时间不够,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本课的重点和难点,还需要花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和巩固。接下来讲讲自己在哪些方面需要改进:

1、导入新课部分,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两把三角尺的几个角的大小,发现了什么?从而引出有两个相同的角,这两个角就是直角。揭示本课课题。但是学生总是很难发现这两个相同的角,最后在我的引导下,将两把尺子重叠进行比较,才勉强得出。后来我想想,这样引出直角太过复杂,而且花费时间。其实找一个简单的导入就可以了,开门见山。

2、让学生找教室中的直角。然后提出一个猜想,所以的直角都一样大吗?

让学生先猜想再验证。让学生相互比一比自己找到的直角。然后让学生利用学具自己创造直角,再让学生通过验证自己的角是不是直角?其实就是要教学自己学会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我是在创造角的时候才教这部分内容,其实在验证所有的直角都一样大时就可以教学怎么去比一比。

总之,上课的应变能力和调控能力还需要加强。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2

本节课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解的基础上再去认识直角。本节课较为集中的问题:(1)明白生活与直角的密切联系;(2)怎样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一个用是不是直角:(3)怎样画角。

在讲课过程中,我首先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们观察直角的特点,说一说,再通过分析直角活动,进一步形成直角的表象,接着让学生们找一找三角板上的直角,进而学习如何判断一个直角,最后,教学画直角,这一环节相对较难,部分孩子在下课后没有掌握。课后,对这节课进行了反思:

整节课,对于孩子们来说,三角板的灵活摆放是个问题,有大部分人都摆放不好,量不出直角,我应该将这节课根据孩子们的接受程度去合理安排。

有关初步认识角时,应给出标准的直角图形,让学生从图中抽象出直角,形成关于直角图形的表象;接着通过直角的不同摆放位置,发现这些角的大小都没有变,所有的直角都相等,加深对直角的认识。

孩子们认识了直角后,老师拿出一个活动角的一边旋转,得出接近直角的角,让学生猜,造成认知上的矛盾,使学生明白要确定一下角是不是直角,最科学的方法是找出一个标准去衡量,这时再次学生交流判断直角的方法,有种水到渠成的感觉,当学生学会判断后,再进行练习活动,找直角,判断直角,既能巩固直角的判断的方法,又能体会到直角在活动中的实际运用和直角美感,体会教学的运用价值。

对于画直角,也是重点,应该再用一课时进行角与直角的练习及其画法,认识区分。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3

直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同学认识了角并会画角的基础上学习直角的。知道直角也是角,而且是角中比较特殊的一种角。

在认识直角的教学中,同学学起来都比较轻松,能从生活中找到直角。这也是我预想到的。所以,在教学时,我把重点放在了画直角和数角的内容上。

直角,在同学画得过程中都能用三角板的直角画,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直角的顶点画的不够规范,不够尖。所以,我告诉同学,不要一笔画下来,先画出两条边,然后用直尺延长至两边交错即可,也不要画出头。这时,马上有小朋友说:“老师不对,不对你上节课告诉我们画角时,要从顶点动身画出两条线。”“是呀,是我说的”。“老师,可以用三角板里面的直角画,顶点很尖。”另一个小朋友马上给我解了围。我拿过她画得直角看了看,真的是很尖。于是,我又向同学推荐她的方法。同学们都用这种方法很快的画出了规范的直角。

在数角的环节我先让同学自身找找,好多同学都不能完全找出来于是我提醒同学你能从第一条边动身,发现它有几个角,再从第二条边动身找,有些聪明的小朋友马上找到规律了。“老师跟你教我们数线段的方法是一样的。”多聪明的小朋友呀!已经把上个知识块的迁移到了今天学习的内容。

课后想想:小朋友们其实是很聪明的,有时自身的教学真的是比较呆板,不能为同学找出更好的方法协助他们学习掌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应该自身率先尝试,为同学寻找出更多更好的方法。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4

教学过程中,自我感觉教学的还可以,谁知道,在课堂作业本上,格子图中学生花直角,错误一塌糊涂!

错误一是:画的根本不是直角(这是最严重的错误,可能孩子连三角板上的直角都没找到,随便用一个角比着来画的)。

错误二:画得不够标准,比直角大一点或小一点,或两条边没画直(这种应该是找得到三角板上的直角了,但用直角比着画时,把三角板放歪了,还有的三角板已经旧了,角已经磨损了,整个成圆弧形了)。

错误三:没写顶点、边的名称,或没画直角的标记。(这种直角是画对了,但应该更完整就好了)

这些充分反应学生在空间图形学习一些问题,首先,对生活中的直观物体的依赖性强。表现在比较容易理解直观的几何图形,尤其是低年级的儿童,他们往往对于一些较为抽象的图形,要形成理解还比较困难。例如,儿童对长方形或正方形等图形性质的理解就比对圆性质的理解较容易,因为前者相对来说更为直观。或者,对“三角形”的性质理解可能就会比对“角”性质的认识更容易些,因为“闭合的区域”往往比“开放的区域”更为直观。在教学中,采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手的触摸来体验角,他们的形成的感觉整个面来感受角,对于直角的认识更是如此!学习中,尤其是在最初的几何学习中,常常将图形的直观原形与图形形状的名称联系起来观察,忽视图形的所有组成部分的特征。

其次,常常用生活经验来思考和描述性质或概念。低年级的儿童对自己观察到的图形的直观特征,往往是用日常经验的语言来描述的,例如,对于“三角形”的描述,会更多地借用日常经验中的“三角”,因此,常常会说“是尖尖的那样”,会用这种描述来作为图形的识别图式。虽然这种日常经验有助于儿童逐步建立空间观念和发展空间思维,但在思考和辨识中也常常容易被直观图形的表象所误导。即便教学中运用了较为精确的语言描述,并试图让些低年级的儿童来学会这些描述,但实际上贮存于儿童头脑中的那些图形特征(陈述性知识),可能还会更多的依赖日常生活中更直观的经验的支持。

在认识中的出现图形存在的偏差,导致在绘画直角的时候,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所以,需要学生能够把直角的认识更加清楚才能画出一个正确的直角,只是自我感觉这个过程好像不是一天,一节课上全部解决的!

《直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5

《直角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一课的基础上的。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及练习来看,学生在用手上的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和画直角还存在一些问题:

1、找不到直角。其实,这也是学生会不会判断一个角是否是直角和用三角尺来画直角最主要的原因。虽然在课上和老师一起认识了三角尺上的直角,也用手摸了,眼睛好好看了,可是,就是有这么几个学生,找不到直角,或是一会找到了,换个方向,在应用的时候又找不到了。

2、画角的方法还要练习。因为画直角是需要三角尺的配合,我怎么看就是有一些学生两个手配合不好,一是有些孩子一个手按不住尺,一移动,线就画弯了;二是直角的顶点画起来不是尖尖的;三是一条边画好了,没有把边和尺对齐了再画另一条,就根据自己的感觉画出另一条边,画法是错误的。课上,自己已尽量把节奏放慢,给别生充分的时间,但还有些学生看来还是需要一些时间,要手把手教过才行了。

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初步探索 篇3

近年来,教材编纂方向和考试方向都已体现英语教学已经由传统的知识型方法正迅速地向语言交际运用型教学方法过渡。也就是现在教育界说得较多的“素质教育”问题。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教师如何教、引导学生如何学?本文拟就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旨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阅读能力。

阅读是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一环,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一直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目标。《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规定:“按照语言学习规律,学生必须吸收相当数量的语言材料和经过一定量的语言实践,才能获得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不单纯是对语言知识的积累和使用,它还包括对所学语言知识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知识的全面了解和掌握。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增加语言实践的量,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不断加强听、说、读、写的基本训练,掌握为交际运用英语的能力,从而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笔者对初中英语教学方法进行初步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积极性

近年来,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学生已逐渐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变成主导。而长期以来,学生已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分析,学生记,教师出题,学生做题。所以在阅读课中,他们阅读完之后,就习惯于等待教师的分析与讲评。所以要想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应当让他们充分调动起学习的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这其中就得让学生充分享有“提出问题”的权力和机会。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作一些批注,画一些符号,做一些记号,可以使他们逐惭改掉依赖教师的惰性,重新收回“自己”,锻炼自己的创造力,学生刚作批注时不知该如何下手,茫然无措,如阅读一篇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时,让他们关注who what when why。引导他们用who what when why提问题,然后由其他学生来回答。当堂评出问与答最好的学生,并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肯定。这样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积极性。

二、精心设计阅读课的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主渠道,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深挖教材阅读内涵,对学生进行阅读训练,是我们农村英语教学较好的方式。根据整体教学理论,结合视听入手和阅读入手两种课教学手段,尝试中学英语阅读教学:

1.阅读过程的指导

(1)导读(Pre-reading)

“导”体现的是“以教师为主导”。教师在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可适当的讲解与本课有关的背景知识;也可以充分利用文中的插图进行导读语言设计。通过扫除文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障碍还可以提出一些问题。目的是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使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为正式阅读作了准备。

(2)速读(Fast-reading)这一步骤主要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搜索式阅读和跳跃式的阅读,以获取有关信息,了解文章大意。然后让学生回答有关问题,或让学生做正误判断练习,以检查学生的理解程度。这一步骤主要引导学生逐步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就课文内容情节提一些问题,让学生分析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的联系或中心思想。对文中尚未教过的生词和习惯用句式,可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去猜测去推断。目的是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和逻辑推理的能力,以及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2.练习阅读技巧

阅读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而是依据不同的情况灵活变化的,一个高明的读者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调整自己的阅读技巧和速度。一成不变的阅读方法只会在很多时候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由于没有重点而记不住真正重要的信息,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阅读的信心和兴趣,导致恶性循环。因此,老师有必要教给学生不同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并引导学生灵活应用。

阅读方法常提到的有预读、略读、浏览、依上下文猜测、推测等等。教师不仅要教学生怎样依据不同的阅读目的或阅读任务选择不同的策略,而且要使学生自如地进行策略的切换和综合运用。

3.将背景知识融合到阅读教学中去

背景知识在阅读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由老师来介绍,也可以通过阅读材料本身给出。背景知识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包含专业知识、社会文化知识等。因此,在教学中除了要介绍相关专业、文化知识以外,社会背景也不能忽视,因为阅读中造成误解的往往就是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差异。

4.将情感、社会因素融入到教学中去

老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竞争等,同时,老师也有必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自我调节。比如,告诉学生遇到生词或难句时不要慌张,保持冷静,并采取恰当的猜测技巧解决困难;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设定恰当的学习目标,记录自己的学习成绩,适时地鼓励自己等等。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的初步研究 篇4

一、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较弱的原因

听力理解要涉及两类知识, 即语言知识和非语言知识。要探究听力薄弱的原因, 必须从这两方面着手。

1. 语言知识

第一, 语音和语速。首先, 语音是听力学习的首要因素。由于教师本身的发音问题, 大部分初中生所学的语音都是不标准的, 当其遇到听力中的标准语音时, 就会遇到很大的困难。尤其是一些同音异义词或近音词。另外, 学生学习英语是以单词为单位的, 而真正的听力材料是连贯的语言, 会出现连续、省略、同化、失去爆破等变化。这就使一些学生遇到它们时, 感觉陌生而不能正确理解。其次是语速。学生平时习惯了老师的慢语速, 在遇到正常语速的听力材料后就不能适应, 如再遇到单词连读、弱读等读音规则, 就更加无所适从。

第二, 词汇和语法。词汇是搭建语言的基础。根据新课标要求, 中学生要掌握2000个左右英语单词, 但是许多学生并没有达到这一要求,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他们的听力水平的提高。学生在听力中遇到生词时, 往往会纠结于生词的意思而错过了其他的内容。要想快速提高听力水平, 听者必须有足够的词汇量, 尤其是掌握一词多义和同音异义词。语法知识也是如此, 掌握足够正确的语法内容, 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判断事件发生的时间、动作的执行者或承受者等情况。

2. 非语言知识

第一, 母语干扰。汉语句子结构、词序等与英语存在很大差异。初中生英语学习刚起步, 在听到一段英语材料后, 还不能直接用英语进行思维和判断, 而是习惯先用中文翻译出来, 再去理解, 从而影响了理解速度。

第二, 文化背景知识。中西方文化存在许多差异, 一些听力材料中常会出现一些英美历史和文化背景、风土人情及生活方式。而不少学生由于缺乏这方面的知识, 听力理解便受到了阻碍。

第三, 心理因素。听力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 而有些学生由于紧张, 注意力不能集中, 听到的内容会出现断层, 以至于错失部分内容。有些学生则因遇到生词或难理解的内容就纠结不安, 这些情况都将使听力效果大大下降。

二、提高初中生英语听力能力的策略

1. 夯实语言基础, 扩大知识面

第一, 教师要抓好音标教学, 这样有助于学生科学地记忆单词, 扩大词汇量。

第二, 要加强对学生语音、语速的训练, 以课堂为载体, 切实加强语言基础知识教学, 并注重语句重音、节奏、音变、连读以及语调等知识的教学。

第三, 通过练习和反复操练, 努力夯实他们的语法知识。

第四, 增加阅读的机会和听英语的机会, 上阅读课时保证学生能有充足的机会大声朗读;通过多听录音、多接触英文视频等培养和发展其英语思维能力。

第五, 除了对课文中出现的背景知识教师要进行详细的介绍外, 在课余时间, 要鼓励学生多看其他书籍, 有意识地扩充其英文背景知识。

2. 减轻心理负担, 树立信心

学生因紧张、焦虑等导致听力做不好, 针对这种情况, 在平时授课期间, 教师应减少命令式的听力指示, 在课堂上要营造轻松、愉快的气氛。做好真实且及时的教学评价, 旨在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激发每个学生的进取心, 使其在听力教学中, 表现出积极的情感、态度, 从而促进其保持对英语听力的浓厚兴趣。或者可以变换听力形式, 如采用竞争机制, 比比谁的反应迅速且正确率高, 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除了课堂以外, 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后多讲英语, 多参加和英语有关的活动, 多看英语原版节目, 逐步培养语感, 提高听说效率。

3. 重视日常教学, 培养听力习惯

中学英语教材中的听力内容相对比较少, 所以应适当增加学生平时听力的训练。这种训练不是机械的做题, 而是创设一个良好的英语语言环境。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坚持用英文授课, 必要时加上手势、表情、简笔画等, 学生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更积极地思考。对于难度较大的题目老师应重复播放几遍, 甚至可以放慢速度, 一句一句听, 并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这样有利于在下一次听力中避免同样的错误。同时要让学生听来自不同人的发音, 如不同老师的和学生的, 提高其辨音能力。除此以外, 还要帮助学生纠正不良的听力习惯。

4. 培养听力技巧, 提高理解力

听力技巧训练是提高学生听力理解水平的有效措施。这些技巧包括:预测、找关键词、注重语音语调、记笔记等。

第一, 预测是听力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一环, 它对提高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听力测试中, 语音材料转瞬即逝, 留在学生面前的只有选项, 学生在做听力题前, 应先预览选项, 根据所给的答案选项, 对即将要问的问题、内容甚至答案进行预测;然后在听的过程中对原先预测的答案加以验证或修改。

第二, 如需推测文章的中心大意或获取特定的信息, 就要在预览题目选项时找出关键词。有些听力材料冗长而繁琐, 这无意中加大了学生听的难度, 也加重了他们的紧张感。而这种材料的问题设置往往比较简单。这时就要求学生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 抓住要点, 忽略那些不相关的内容, 从而筛选出答案。

第三, 如果要求推测说话者的“言外之意”, 就要联系上下文、讲话人的思路、语音、语调等来推理、判断说话者的观点和态度。

第四, 提高短期记忆能力, 学会脑笔同记, 强化记忆, 记录时要有重点, 尤其是细节的内容, 如:重要的数字、人物、地名等, 仅大脑记忆很难完全记住。记录也要有技巧, 学生可以运用一系列适宜自己的记忆方法简单做笔记, 如长单词可以只写其前两三个字母, 数量可用阿拉伯数字记, 地名、人名可记下别字作提示。因此, 考试中可以有目地的、有选择的加以记录, 以便听完录音后能快速准确地选出答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5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从“任意分”到“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并知道每份是多少。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几点体会。

1. 在操作活动中学习数学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2. 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给大家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问有几种分法,然后又提出:要使两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应怎样分?用小棒来代替苹果分一分吧!学生们很愿意动手来分,这样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

关于诗歌教学的初步探索 篇6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苏轼也有“三分诗,七分读”的说法。可见,诗歌教学应该重视诵读与鉴赏,即通过朗读了解诗歌的内容,初步感受诗中所传达的情感,再通过背诵来积淀语言、加深印象,最后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鉴赏。

一、诗歌教学的起点———诵读

1.正确朗读。这一阶段要求读准字音,自然上口。课本中出现的生字词和多音字,教师要指导学生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在朗读时要做到不增减、颠倒、重复字词,力求读顺诗句。

2.流利朗读。以第一阶段为基础,朗读时做到语气连贯,节奏分明,句读清晰,符合诗句节拍,句中停顿长短适宜,对于各种句式能读出恰当语气。

3.有感情地朗读。《毛诗序》中有“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这正是古人领悟到了诗中情感后以移情的方式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而新课标要求:“能用普通话流畅地朗读,恰当地表达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阅读感受。”所以在诗歌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的审美情感,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要做到这一点,还要有几个方面的准备:

(1)了解作者和背景。孟子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就是说要对作者及作品的写作背景有所了解。比如八年级上册所选陈与义的《登岳阳楼》,靖康之难发生时,陈与义也加入到逃亡的难民行列中,他流亡到洞庭湖,几次登岳阳楼,与朋友悲伤国事,借酒浇愁,写下了数首诗歌以记其事,该诗就是其中的一首。了解了这些,学生在朗读时就会一步步地向诗人的心灵世界靠近。

(2)进入角色。在了解作者和背景后,就要进入角色,将自己化为诗歌生命的一部分,仔细品味,与诗人产生共鸣,这样才能在朗读时体会到诗人的喜怒哀乐,从而加深对整首诗的感悟和理解。比如读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就要设想诗人当时的心境,读出自然闲适的情趣来。

(3)营造氛围。由于各种原因,不少学生并不愿意去诵读诗歌。此时,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课堂氛围,创造条件,多给学生诵读的机会。此外,教师要作好范读,以声情并茂的诵读来感染学生,让他们感觉到朗读是一种美的享受。

二、诗歌教学的升华———鉴赏

有了诵读的基础,为我们进一步鉴赏诗歌做好了铺垫。鉴赏诗歌,寻找恰当的切入点不失为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怎样去做呢?下面笔者将从三方面谈起。

1.紧扣诗眼,感悟诗意。所谓“诗眼”,是一首诗或一句诗中最关键的词句。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应该让学生主动去寻找诗眼,抓住诗眼,由此切入有助于了解全诗立意。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所选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中“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望”字领起下文,从“长城内外”到“欲与天公试比高”,都由“望”字统摄。“望”字底下,展现了具体的景观。但作者的“望”,又带有很大的想像成分,显示了作者的形象,他的身影是那么高大,他的意兴是那么豪迈。

2.从语言体会诗歌的魅力。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此,教师在教诗时与其要求学生空洞地概括大意归纳主题,还不如先问他们喜欢哪些句子。例如在教学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笔者随即问学生:“你最喜欢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谁想学生们个个跃跃欲试,你听:“老师,我最喜欢‘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因为我眼前仿佛展开了一幅北国雪景图。”“老师,我最喜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因为我仿佛看到了一座座群山像银蛇一样舞动,雪白的高原像大象一样奔驰。”……这些都说明了语言本身的魅力和耐人寻味之处,在体味到语言的魅力后,感受到诗中的情感也是自然而然的了。

3.由意象进入意境。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而“意境”是诗人通过种种意象的创造和联缀所构成的一种充满诗意的艺术境界。意象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切入点,要体会诗歌中的优美意境,可以由意象的分析切入。比如九年级语文上册所選艾青的《我爱这土地》,“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因此“土地”这一意象凝聚了艾青对祖国和人民最深沉的爱,对民族危难和人民疾苦的深广忧愤。通过意象去理解意境,这是有一定难度的,教师要巧妙运用各种方法来完成,比如说借助于联想和想象。

诗歌鉴赏的切入点还有很多,教师可根据具体情况做适当的选择。诗歌本身的多义性和非确定性决定了诗歌解读的多重性,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散思维,从多角度解读诗歌。在教学诗歌鉴赏时,教师还要多让学生体会诗歌的言外之意。如九年级上册所选江河的《星星变奏曲》,“星星”象征光明,即诗意、春天、温暖、希望和自由等生活中最美好的东西,但诗中的“星星”又有其特定的情境和意味,即它所显现的不是阳光普照的光明,而是茫茫黑夜中闪现的点点光明,展示现实与理想的背离,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诵读和鉴赏是诗歌教学的两个基本又重要的策略,无论是对老师的教,还是对学生的学,都要抓好这两方面。诵读是鉴赏的基础,鉴赏是诵读的深入,只有二者有机结合,我们在诗歌教学中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才能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智障儿童英语教学策略的初步探寻 篇7

智障儿童心智发育不全, 一般又不善于沟通, 内向胆小, 对人存在依赖感。因此, 在教学上对英语教师有着更高的要求。智障儿童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 教师要积极帮助他们解决难题, 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使他们能够开口说英语。另此外, 教师还要多多关心他们的心理, 因材施教。

一、培养兴趣

通过观察, 可以发现一般智障儿童很害怕与陌生人见面或说话。见到陌生人, 他们都会习惯性地躲在熟人后面。但是英语教学的要求却与之相反。想要学好英语, 首要条件就是能够大胆地说出来。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要格外注重这方面的教学。

作为特殊群体, 智障儿童在心智上不同于其他孩子。他们很难集中注意力。思想发育的的不健全使他们在学习和认知水平上受到了很大限制。智障儿童一般很难准确发音, 吐词也不清楚, 不能够连贯地说出一整句话。因此, 教师不能将英语教学目标制定得太难, 而应根据智障儿童的特殊性制定教学目标。

教师要放低对智障儿童的英语口语发音要求, 不必苛刻他们准确发音, 只要能听懂, 不影响理解即可。教师可以越过音标和语法的学习, 从字母学习开始。字母简单易学, 还可以扩展到单词、词组以及简单的句子。例如, 可以从A a扩展到单词apple和red apple, 进而扩展到“Do you like apple?”可以对字母进行反复练习, 并结合实际生活, 选取一些简单的单词进行教学, 从而让学生逐渐喜欢上英语, 提升英语学习兴趣。

二、不同的教学方法

对智障儿童的教学不能过快。教师要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事物进行教学内容讲解。同时, 还应该结合多种教学方式。

1. 组织游戏

游戏可以为学生减轻心理负担, 帮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英语知识。这样可以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使他们能够喜欢上英语课, 从而提升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也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 更加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例如, 复习单词nose和ear时,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做游戏。教师说:“Touch your nose.”学生就摸自己的鼻子。教师说:“Touch your ear.”学生就摸自己耳朵。

2. 组织竞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竞赛。例如, 可以进行单词比赛, 看谁记住的单词多;可以进行日常用语比赛, 比一比谁能够正确快速地说出教师所提问的日常用语;还可以分成小组选出小组代表进行比赛, 获胜的小组可以得到小红花一朵。

3. 组织表演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照课文内容进行表演。这种方法的实用性非常强, 也是学生最喜欢的方法之一。通过表演, 学生可以更生动形象将所学内容表达出来。教师还可以综合竞赛的方法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表演, 最后让大家选出最喜欢的一个小组, 给予相应奖励。

4. 讲故事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简单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 让他们在对内容感兴趣的同时学习到英语知识。例如, 教师可以讲述《三只小猪》的故事, 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复述。这个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听力能力, 又增强了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教师也可以结合表演法, 参照故事中的人物为学生做小道具、小头饰, 让他们一边复述故事内容一边表演。这样能够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让学生喜欢上英语课。

5. 鼓励与赞美

在英语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不吝表扬, 多鼓励和赞扬学生, 让他们对自己更有信心, 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进而促使他们能够勇敢地大声说出英语, 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6. 儿歌、歌曲教授法

在英语教学中, 教师还可以教授学生一些简单的儿歌和歌曲, 利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教导不同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智障儿童一般都很害怕与人交流, 胆子小, 可是英语教学却要求学生大胆地将英语说出来。因此, 教师必须要有更多的耐心引导学生开口说英语, 制造轻松的课堂气氛,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例如, 新来的学生对陌生的环境是非常害怕和抗拒的, 不敢走进教室。这时, 教师可以先走过去, 向他友好地微笑, 然后进行亲切的自我介绍, 再经过他的允许, 拉着他的手走进教室, 向全班介绍他, 并说:“我们班的这位同学没有害怕, 而是很勇敢地走进了教室。他很棒, 很勇敢, 对不对?”全班学生回答:“对”。教师就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教学生用“I’m...”“I am...”做自我介绍, 还可以让大家表扬这位新来的学生, 并借此机会教授单词“good”, 意思是“棒, 好”。通过这种方式, 让新来的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度过心理过渡期, 和教师建立起信任、和谐的关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8

一、活用教材, 灵活教法、学法, 使课堂真正“活”起来

1. 活用教材

新课标提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要结合小学生的心理接受能力和年龄特点, 创造性地运用教材, 进行合理拓展和延伸。对于那些有开放性的知识, 尽量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角的初步认识》这节课的内容体现生活化的部分比较多, 很多生活中的素材都与角有关, 比如自行车的三角形架涉及角, 钓鱼时鱼竿和地面之间形成了角等等。因此, 在上课开始, 我先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实物, 从中找到有关角的素材, 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由抽象到具体的过程, 从中感悟数学概念就在生活中间, 和我们密不可分。这样引入, 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和解释生活, 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出发点, 把数学教材与生活中的数学知识相联系起来, 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生活”的教学原则。学生在产生浓厚兴趣的同时, 形成强烈的成就动机, 并借此开始探究, 从而创造成功的心理体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尽量为学生提供自由探究的空间。教材是死的, 师生在用教材时可以灵活, 如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 应留有余地, 给学生自我拓展的机会。教师只是教学的指导者, 主体是学生, 让学生在教材的提示下, 自己搜集相关信息, 学会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对教材上的知识点, 只要学生自己能学懂学通的, 教师坚决不讲, 对于学生理解有点困难的知识点, 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需要制作学具的, 可以指导学生进行尝试课外探究, 这样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探索精神, 也是对教材的有效延伸。

另外, 灵活运用教材上的课堂训练题目, 教师应精选例题、习题, 进行科学取舍, 每节课都应扎扎实实完成教学目标。教材上练习题很少, 层次性也较差, 题型不够全面,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边讲边补充, 边练边总结, 做到讲练结合。尤其是经典题型, 更应随学随练, 做到有针对性训练, 及时反馈学生掌握情况, 打造高效课堂。

2. 灵活教法

我们都知道“教无定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 我始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 尽量以生活中的数学资源作为切入点, 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做到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时, 我让学生观察教室中哪里有角的存在, 观察身边的物品。这样启发, 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发表见解。为了有效调动学生的探究欲望, 我借机提问:“你们都找到了生活中的角, 你知道角的概念吗?角有哪些特点?怎么分类你们知道吗?”这样提问, 学生纷纷讨论起来, 七嘴八舌话“角的知识”。通过合作交流, 学生基本把相关知识点找得差不多。这样教学, 学生的主体地位作用得到有效落实, 学生爱学、想学、会学,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很好的培养。本节课教学过程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循序渐进, 注意了知识结构的建构, 促进了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

3. 灵活学法

方法是学习的助推剂, 好的学习方法会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走进教材情境, 亲自体验数学过程, 及时分析总结, 这样会收到好的学习效果的。比如, 在《角的初步知识》教学时, 我特意安排学生自己制作不同大小的角的学具, 上课时自己展示角有关概念, 让学生自己边讲边演示, 哪个是边, 哪个是角, 那个是顶点;什么样的角是锐角, 什么样的角是钝角, 什么样的角是平角或周角。在探究角的大小与边长有无关系时, 我叫学生制作多个边长不等的角, 让学生亲自探究, 从中发现问题, 有效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二、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 解决教学难点, 增加信息量

《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要充分提供有趣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 题材宜多样化, 显现方式应丰富多彩。各种教育技术装备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 通过多媒体的视频放大效果, 增加了学生观察的直观性;通过动画展示, 使学生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尤其是题型变换, 采用多媒体技术手段, 展示变换过程, 能多角度激发学生兴趣。比如, 利用flash课件演示有关角的形成, 用ppt幻灯片比较角的大小等等。这样教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有效解决教学难点,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行为与教学设计的差距

数学教育家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 都是由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 因为这样理解更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这节课的教学, 我每个环节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包括题型的选择, 学生活动的设计, 多媒体手段的应用, 问题探究的设置等。但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 我发现学生发挥得不是那么理想, 该探究的深度不够, 思路不是很广。或许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还不够, 因此我们要真正实现教学目的, 就必须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 缩短理论与实践的差距, 使数学教学越来越科学化、实用化。

《加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9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44、45页。

教材及学情分析

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 即0~10各数的认识及10以内数的“分”与“合”, 对“合起来”的意思也积累了足够的经验。因此,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将这一经验与“加法”模型联系起来。

现在修订后的教材与以往的教材相比有了一些变化, 在主题图的旁边增加了这样一句表述“3人和2人合起来是5人”, 进而得到3+2=5这样一个具体模型。很显然, 新教材在有意识地渗透“模型思想”。接着, 教材通过变换不同的情境, 让学生模仿、尝试建立模型, 强化、丰富对“加法”意义的认识。

基于以上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不在于计算, 而是初步建立“加法”的模型, 理解“加法”的内涵, 并学会计算5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根据具体情境列出加法算式模型, 理解“加法”的意义, 积累建模的活动经验。

2.能利用已有经验自主理解5以内加法的口算算理, 并能熟练计算。

教学准备

课件、圆片、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演示, 引入模型

1.看图说过程和结果。

今天我们先来看一段动画片。

(1) 动态出示图1。

(2) 在图1中动态插入两位小朋友。 (合成图2)

这个动画片是什么意思? (原来有3个小朋友在浇花, 又来了2小朋友, 现在一共有5个小朋友在浇花。)

(3) 指名说, 同桌互说。 (充分了解图意。)

2.模型表达。

原来有3个小朋友, 又来了2个小朋友, 合起来是5个小朋友。这句话的意思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这样一道式子来表示3+2=5 (板书) , 你会读吗? (指名读、齐读。)

3.了解符号的意思。

“+”是什么符号? (板书:加号) 它表示什么意思? (合起来的意思。)

3+2=5是什么意思呢?

4.小结:3和2合起来是5, 我们用式子表示是3+2=5。

设计意图:从学生最能接受的动画片的动态演示入手, 引导学生将具体的生活情境转变为日常语言表达, 再从日常生活语言抽象为数学语言———加法模型, 让学生经历加法式子的产生过程, 为下面进一步丰富“加法”模型作准备。

二、变换情境, 丰富模型

1.情景一:

下面我们再来看两幅连环画。 (连环出示图3)

(1) 第一幅图什么意思?第二幅图呢?你能连起来说说图的意思吗? (我看见一个小女孩来荡秋千, 又来两个小男孩, 合起来是三个孩子。)

(2) 这句话的意思,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然后指名说一说。)

(根据生回答课件出示:1+2=3。)

为什么用加号? (把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合起来。)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进一步理解加法意义的环节。因为有了前一个例题作为基础, 所以本环节情境展示由动态演示转变为连环画的静态展示, 减少了“动”的成分, 在“连环”的情境图中, 理解“动”的过程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解图意的能力。加法模型的建立, 不是靠一个例子就能完成的, 需要在不同情境下连续理解, 这是学生第一次模仿、建立特定情境下的加法模型。

2.情景二:

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棒, 青蛙一家也来向小朋友们学习了。 (出示图4)

(1)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2)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2+2=4。)

(3) 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只用一幅图将动态过程表现出来, 需要学生有一定理解能力, 此环节帮助学生完成了由两幅图向一幅图的过渡。

3.情境三:

除了青蛙一家, 鸡妈妈一家也过来了。

(1) 图5是什么意思?

(2)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在作业纸上写一写。)

(根据生回答出示:3+1=4。)

(3) 这里的3表示什么?1呢?4呢? (让学生明白4表示4只鸡, 其中有3只小鸡和1只母鸡。)

设计意图:这是一幅静态实物图, 合起来的两部分是1只母鸡和3只小鸡, 这里的“4”代表4只鸡, 是对母鸡、小鸡的统称, 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抽象。

4.情景四:

图6什么意思?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为什么这么表示?

设计意图:由实物过渡到方格模型, 提高抽象程度。

5.情境五:

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图7吗?这里的2、1、3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计数单位从“个”到“群” (捆) , 扩大了加法模型的应用范围, 加法模型的适用性得到了加强。

6.情景六:

在我们生活中用“加”表示的例子也有很多。教师请学生走到讲台前, 要求学生:说说老师每次请学生上台的过程及现在一共有几人, 再用算式表示。

(1) 老师先请两人上台, 再请一人。 (2+1=3)

(2) 再请一人上台。 (3+1=4)

(3) 再请一人上台。 (4+1=5)

7.小结:刚刚我们经历了几件不同的事情, 为什么都可以列成加法式子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系列活动, 从情境图到生活中的事例, 目的是丰富“加法”模型。通过小结, 异中求同, 突出“加法就是把两部分合起来”这一本质属性。

三、解释模型, 根据模型求解

1.1+4=?你是怎么知道的?你会用圆片摆一摆这道算式吗?4+1呢?

生集体操作, 指名回答你是怎么摆的。

2.2+1=?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说一说这道算式的意思吗? (师课件提示:它可能是2个_ 和1个_ , 合起来是_ _ 。)

3.直接算出得数。

出示算式:

1+4 2+3 1+1 2+1 3+1

3+2 2+2 1+3 4+1 2+1

设计意图:一个算式就是一个模型, 是对某一具体情境中数量关系抽象的结果, 它背后有着丰富的内涵, 从模型出发, 想象具体的、不同的情境, 是对模型的深刻理解过程。对于1+4=?4+1=?这一计算问题, 启发学生应用已掌握的“数的分与合”的知识去解决。最后通过一组题的练习, 提高计算熟练程度。

四、回顾总结

今天这节课, 我们一起认识了加法, 你知道“加”是什么意思吗?

语法填空题教学的初步探索 篇10

这次改革从根本上对英语教学提出一个巨大的挑战, 尤其对英语成绩相对落后的县级中学。作为县级中学的英语教师, 我感觉到英语教学任务更加艰巨。针对这个不容忽视的现状, 我开始了积极探索。

一、知己知彼, 从认识题型特点入手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为了尽快熟悉这一题型, 我进行了大量的语法填空题的练习, 并通过网络等途径研究相关解题技巧。通过学习、钻研, 我对语法填空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1.语法填空题旨在考查学生理解语篇的能力和分析句子结构的能力, 在此基础上, 考查学生熟练运用语法的能力。教师要注重为学生奠定扎实的基础, 加强对语法知识的应用。

2.短文长度 :170~200词 。

3.短文难度:没有超出课标的生词, 但有课标单词的派生词。

4.短文题材:体现文化内涵, 或给予人心灵上的启迪等。

5.语法填空的考查方式是填空 , 分纯空格题 (设6~7个小题) 和用括号内所给的词的适当形式填空题 (设3~4个小题) 。其中纯空格题通常考冠词、介词、代词和连词四类词。用括号中所给词的填空通常考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非谓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词类转换等。

这就要求学生做到:

1.不但要认识单词, 还要根据某些特定要求写出单词。

2.学会分析句子结构, 尤其是长句、难句、复杂句的分析。

3.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些语法知识 , 如谓语动词的时态和语态, 非谓语动词及词性转换, 介词、连词、代词、冠词、从句引导词、情态动词、强调动词, 等等。

4.具备较强的语感 。

二、摸着石头过河, 在实践中不断收获

针对学生的现状, 我根据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宽度, 采用了以下训练方法。一方面过好词汇关、语法关, 即对考纲中词汇和语法进行梳理, 避免繁、杂、乱, 并要求学生学会在语境中活用。另一方面在加强各题型的答题方法和解题策略训练时, 通过实际练习进行归纳和整理, 提高学生的解题技能。

1.心理指导 :通过带领学生分析近语法填空题的考点 , 指导学生分析优势和不足, 帮助他们树立信心, 并设定由低到高、循序渐进的得分目标, 尤其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 我直接给他们从1.5分开始确定目标, 在不断地练习和总结后, 慢慢提高预订分值, 帮助学生逐渐树立答题信心。

2.词汇训练 :在常规教学中指导学生熟练掌握词汇用法 , 例如动词, 要掌握其常用的时态、语态和非谓语动词的用法;对于连词、介词、副词等, 要掌握其用法, 熟练运用和准确定位。因为是填空题, 考生还应注意单词拼写和基本词形变换的规范准确。在教学过程中, 我尤其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单词的词性, 并设计词性变化和词类转换方面的练习。

3.句子结构分析训练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 , 注重对学生句子结构分析能力的培养, 帮助学生懂得在什么时候该用什么词性的单词充当特定的句子成分。在训练过程中, 带领学生分析总结此类题型的特点及解题技巧。

4.语感训练 : 语感在学生解答语法填空题时是非常重要的。我为学生布置了课外朗读和阅读训练, 帮助学生培养语感, 增强英语答题能力。

5.每 天进行1~2篇 的强化训练 , 同时点拨解题步骤和解题技巧, 让学生总结每道题中的考点及答题技巧。

6.使用逆向思维指导的教学策略 : 在常规教学中讲解课文时, 挑选适当的段落指导学生进行“挖空”练习, 有意识地进行语法填空专项训练。我的“挖空”练习就是让学生根据语法填空题的考点, 自己给自己出题, 把选中的段落变成语法填空题, 并让学生解释“挖空”的原因, 以此强化训练学生的“空格意识”, 不断加深学生对语法填空题考点的印象, 运用“反其道而为之”的策略, 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通过这样的练习, 学生逐渐增强了语法填空意识, 提高了语法填空题的解题能力。语法填空题的分值在高考中占了总分的十分之一, 是容易拉开分数差距的题型, 因此非常重要。在教师耐心的指导下, 学生会不断夯实词汇知识和语法知识, 会不断熟悉解题技巧, 在大量的强化训练后, 提高解题能力, 在高考中获得满意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道俊, 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锐诚.学生实用高中英语语法.人民日报出版社, 2007.6.

[3]李艳.高中生英语学习策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6.

高中英语课堂分层教学的初步尝试 篇11

【关键词】英语课堂 分层教学 学生主体

学校往往受环境的影响,以及各种条件的制约,使得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差,特别是,随着年级的升高和教材的内容的不断加深,各班学生学习的差距很大,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潜能生。他们往往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惰性很强,行为散漫。因此,在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很严重,而分层次教学,在尊重学生的个性的基础上,促进了后进生的发展。

一、分层教学简介

按照班级教学、分组教学,及个别教学等三者有机结合起来,扬长避短,在班级框架中进行分组教学和个别教学。分层教学充分体现了面向全体、分层优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学特点,对于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大面积提高学习成绩,是很有效的。

通过实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创新方法的研究与实践,使学生中好差两头都大幅度地提高,并带动中间,从而真正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素质的人才。实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改革,就是要承认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在英语分层教学的实验教学中,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二、分层教学的意义在于全面实施了素质教育

在分层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承认学生在思想、行为和心理等方面的差异,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降低要求,用发展的眼光来看问题。相信只要我们教育得法、引导得当,任何学生都是可以转变的。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我们并不是把学生分成好学生和坏学生,做到心中“有层”,教育时“无层”,明白“分层”是为了不“分层”。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看到了分层递进教学作为一种课堂教学策略,能比较好地体现素质教育的思想,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每一个学生的提高与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同时也发现,如果操作不当,也会影响学生的有效学习。

因此,在分层递进教学实践中,切忌以静止观点看学生,既要看到差异,也要同时看到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潜能,要以发展的观点看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过程。以动态的观点实施分层递进教学,体现在组织分层、目标分层、合作学习、信息反馈、练习分层、评价过程等方面。

三、分层教学的作用

1.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施英语课堂分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课堂上有内容要学,有英语要说,使他们节节有收获,天天有进步,许多学生对英语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从而喜欢上英语这个学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强化目标意识,做到课前揭示各层次的学习目标,课终检查是否达到目标。另一方面,要把握课堂提问策略:对于提问分层要求A类的学生,回答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B类学生,回答一般性的问题;对于C类学生,回答一些比较简单或直接出自课本上的基础问题,使他们有更多的参与机会。

2.分层教学改变了潜能生的学习情况。分层教学改变了那些潜能生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学习状况。改变了他们学习目标不明确,缺乏上进心,惰性很强,行为散漫等不良的学习习惯;同时分层教学也给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希望。课程操练分层,提高了学生英语的听说能力。

3.分层教学与赏识教育相结合,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好。在分层教学中,对于学生,特别是C层学生要多进行赏识教育,让他们在教师的夸奖中走向成功。有这样一件事:在一次上练习课的时候,一个老师在教室里来回巡视时,她看见陆长林同(C层学生)做对了两道题,她表扬这个同学说:“你对了两道”。而陆长林同学却用诧异的眼光看着老师说:“我也能做对”?而陈老师却用鼓励的语气说:“当然了,只要你努力,你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获得成功的。老师相信你,你也相信自己吧!”他的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从那以后,他学习更努力了,进步也很快。

4.分层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教学艺术和教研能力与水平的提高。为了全面推进分层教育,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增强勇于实践的积极性,在实践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型”向“研究型”逐渐逼近,他们的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同以前相比,提高很明显,他们的教学思想和业务能力,也有明显的进步。

总而言之,通过教师多年的教学实践,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运用分层教学法,既尊重个性,体现差异,又激发活力,促进发展;既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上某些心理的障碍,避免学习时“优等生的主动,中等生的被动,后进生的不动”等局面,又激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欲望,使"要我学"的学习观念转变为“我要学”,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全体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内容可学,都有内容要学;让他们节节有收获,天天有进步,月月有提高;让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让我们英语课堂获得大面积丰收,让英语真正走进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从而真正实现英语教学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达到全面提高地英语教学成绩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宏川.浅谈初中英语的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10).

英语习语的初步研究 篇12

习语是语言在长期使用过程中积淀下来的语言成分。凡是历史悠久的语言都包含大量的习语。习语是人民大众口头上常用的固定词组或短句。

1.1 习语的特征

1.1.1 民族性。

习语能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文化特色。习语一般使用比喻,比喻中能联想起一个民族的现实与生活经验。

1.1.2 民间性。

习语大都来自民间。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创造了语言,创造了习语。人们在从事生产劳动时,从中发现规律,悟出道理,创造了传神的,生动活泼的比喻,即习语。

1.1.3 比喻性。

习语使用比喻,习语起源于比喻。英语中有许多语言现象都是来自于比喻意义。比喻分为明喻、暗喻、换喻、提喻。习语往往是在历史上产生,又随时间推移而发展,逐渐形成一种固定的比喻意义。

1.1.4 整体性。

习语往往不能按字面意义来理解来翻译,而且习语往往来自于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典故而约定俗成构成整体含义。习语一般不能随意拆开或更换。

1.1.5 和谐性。

习语通常利用声音的和谐来达到意思的易记。这种和谐主要是开头押韵、结尾押韵、重复等语言手段。

1.1.6 凝固性

习语是固定词组,不能随意分隔与拆开。在句子中或从句中不能随意分割成两部分或几部分,也不能随意更换。

1.2 习语的来历

1.2.1 习语与历史。

历史的发展对语言产生巨大的影响。历史发展的痕迹主要是残留在习语之中。在英国历史上,主要影响习语的历史事件是:罗马人征服、条顿人征服、斯堪的纳维亚人入侵、诺曼底人征服、北美殖民地独立、两次世界大战。

1.2.2 习语与地理。

特定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特定的文化,造就了特定的习语。航海业的发展、捕鱼业的发展、采煤业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多雨多雾的气候都对英语习语产生巨大的影响。

1.2.3 习语与宗教信仰。

宗教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影响英语习语的主要是《圣经》。来自《圣经》的故事、传说、人物、地名,其中许多形成了英语习语。

1.2.4 习语与英国文学作品。

莎士比亚、乔叟、弥尔顿、柯勒律治、拜伦、狄更斯等人的著作对英语习语的影响是深远的。英语中有许多习语来自于他们的著作。

1.2.5 习语与风俗习惯。

风俗习惯影响着人们的行为与经验,风俗习惯更影响着习语的形成。吃,即饮食,形成了饮食文化,这些饮食文化便在习语中体现出来。围绕着食品产生出许多习语,形成了许多相关的习语。

1.2.6 习语与体育娱乐。

赛马、扑克牌、拳击及其他体育娱乐项目都对习语产生一定的影响。

2 习语的内部研究

2.1 英语习语的结构。

英语习语的结构符合英语的句法规则;习语结构多样而且固定。

2.1.1 短语习语的结构。

短语习语,有以名词开始,有以动词开始,有以形容词、介词、副词、连词、数词等等开始。它们的结构有两词、有三词、有四词、有五词等等。

2.1.2 句子习语的结构。

句子习语实际上是谚语。根据句子的分类,句子习语也分为简单句习语、并列句习语、复合句习语、从句习语。

2.1.3 成对词习语的结构。

成对词习语多半由and, by, after, in, or, for, to, within等连接。

2.1.4 短语动词的结构。

短语动词的结构共有三种:1)动词+副词2)动词+介词3)动词+副词+介词

3 对英语习语的具体研究

3.1 英语习语的句法功能。

即:习语在句子结构里的作用。正如单词之词性,习语可划分为:名词性习语、形容词性习语、动词性习语、副词性习语、介词性习语和连词性习语。

3.2 英语习语的交际功能

即:习语的交际应用问题。习语按交际功能分为表意习语、人际交流习语和关联习语。

3.3 英语习语的转换能力

即:习语的多方面转换功能。习语之转换分为:一般性转换和创新性转换。一般性转换包括:语态转换、词的替换、名词数的转换、主要动词的屈折变化。创新性转换主要是指构成词的更改、增删、移动。

3.4 英语习语的修辞方式

即:研究固定模式里的修辞变化。习语的修辞方式主要有明喻、隐喻、换喻、提喻、拟人、引喻、委婉、幽默、重叠、押韵、夸张等。

4 两个比较

4.1 英语习语与美语习语之比较

美语习语基于英语习语,在英语习语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美语习语;美国人民在自己的生活与生产劳动实践中创造了美语习语;有一些习语仅限于英国英语,有一些习语仅限于美国英语。

4.2 英语习语与汉语成语之比较

英语习语的结构主要以短语为主,汉语成语大部分由四字组成;英语习语构成词位置不能互换,而汉语成语有一些前后两半可以互换;英语习语可以缩略,汉语成语也可以缩略;英语习语可以有词语重复,汉语成语中也有重叠结构;汉语成语可单独成句,而英语习语则需添头加尾组成句子使用。

参考文献

[1]平洪, 张国杨.1999《英语习语与英美文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上一篇: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下一篇:流感病毒疫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