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024-10-09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共8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5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求每份是几个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个苹果平均分成每份是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2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在学生已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会用2―6的乘法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学习的。“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这一课时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经历“平均分”的过程,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根据要求把一些具体物品平均分用除法来表示,会读写除法算式,认识除号并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称。通过本课教学,有以下体会。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复习了什么叫平均分后出示8个又红又大的苹果,让学生通过1个1个地分,1份1份地分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为教学新课做好铺垫。在教学例4,例5时,创设了帮大熊猫分竹笋的情景,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竹笋实际操作分一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我又运用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的感受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平均分用除法可以表示。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法、写法,介绍了新的符号朋友“除号”,以及介绍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和除法算式的意义。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读一读、分一分操作、说一说同桌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这样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的意义。

我在设计练习题时,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每个孩子都有追求快乐的天性,好胜心理强的特点,于是我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营造出充满生气和激情的学习氛围,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通过创设情境帮大熊猫分竹笋,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整堂课运用丰富多样的奖励措施,满足孩子们成功的喜悦的心理需求,维持孩子们学习新知的兴趣。

总之,这节课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们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3

一、教材分析。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教学设计的几个层次

①、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

书上的安排是由任意分引出平均分,由一般现象引出特殊现象。我的了解学生实际情况后发现,他们对平均分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其知识基础已高出了教材设计。因此为我直接由平均分这一特殊现象在实际中的应用入手,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大量的判断练习来加深对平均分的认识。得出平均分的概念。

②解决如何“平均分”

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在这个环节主要研究按份数平均分,这里提倡多种分法。这样的好处是更加接近日常分东西的实际情况,而且给孩子一定的自由选择的权利,尤其鼓励学生的直觉判断。目的是突出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把握教材时抓住除法的本质属性,淡化其非本质属性。

③、在建立表象的基础上,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初步认识除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8块糖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2块,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然后通过有层次的巩固练习加深对除法的认识,初步学会按份数分这种情况下列除法算式。

④、练习又分为这样几个层次:第一道是基本练习,第二道增加了一些难度,其中一个条件是隐含的,学生只有认真审题才能提取出这个数学信息,第三题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得出不同的答案。最后一题要根据所给除数和被除数的范围来确定被除数究竟是几,是一道难度较大的题目,首先需要学生对除法有一定理解,还需要乘法基础,尤其要有较强的分析、推理能力。这几道题各有侧重,层次分明。所选素材尽量源于生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纵观这节课,我体会最深的有如下几点:

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以教材为本并不是照搬教材,要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平均分的认识就是本着这个原则设计的。这也是新课标要求的以学生为本。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不仅仅是题目素材选自生活就可以了,而是要选择切合学生利益的内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4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在教学中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这一心理特征,将教学图示利用课件展示给了学生,突出了把平均分的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编写意图。在实践训练的过程中,充分利用实物图形来引导学生想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意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进行教学。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让学生分东西,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为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本节课的不足之处:

1、有部分学生对除法的含义理解不到位,没有让学生说出每一个数在算式中所表示的含义?

2、练习题的设计较单一,应设计多样化的练习,练习题应有梯度。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5

“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在编排通过分东西使学生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再通过平均分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从而引出除法。

我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注重从生活实际出发,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情境和氛围,充分运用示范演示、学生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教学时在知识点上,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平均分的过程,形象直观地理解除法含义,通过抓住“同样多”→“平均分”→除法含义的内在联系,使学生认识逐步加深。这样有利于学生由动作思维——建立表象——抽象思维,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注重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实现三唯目标,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巩固练习时,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整节课,通过学生亲身操作与教师示范演示相结合,学生很快的掌握了除法第一种分法的含义,同时,也很快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认识了除号,突破了“除法的含义”这一数学难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6

二年级数学第五单元《森林里的故事》的内容,它是除法学习的起始部分,是以分东西作为感性支柱的。所以本堂课的特点之一就是充分让学生动手分东西,体会什么是平均分,感受分东西带来的快乐。

一、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

在学习第一个红点时,我出示了书中的那幅情境图,让学生观察思考:两只大熊猫分10个竹笋,应该分几份?怎样分?然后让学生动手分竹笋。本来想学生会有多种不同的分法,如:分成4个和6个,分成3个和7个等,没有想到全班同学竟全都分成了每只大熊猫分5个竹笋,让我感到很被动。然后我又通过把10个竹笋公平地分给5个大熊猫,让学生进一步感悟到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让学生动手操作,体会平均分的含义,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以后,在后面的这几个环节中,让学生通过操作交流,明白平均分的分法也是多样的。同时,运用小组合作等学习手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既是对已学知识的巩固,又是对学生运用知识的提高与升华。

二、情境串的教学

将数学问题像串冰糖葫芦一样围绕着森林聚会串成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我一共安排了以下活动,有熊猫分竹笋、小猴分桃子、小兔分萝卜、松鼠分松果。这些活动全都是在森林聚会上发生的,给学生一种整体感和亲切感,另外,将情境串成串,更便于学生系统的学习,使学生的思维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更加活跃,更容易理解数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激发起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

三、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每次活动时,我都会设计几个像导火索一样的问题,如:请你仔细观察,动脑想一想,大熊猫会遇到什么问题?分成几份?你想怎样分?你发现了什么?又如:从这幅图中,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你想怎样解决?通过一环一环的问题,使学生在不断的探究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从而确实感到数学很有意思,乐于产生更多的数学问题。

四、乐于助人的思想

本堂课从一开始就创设了帮助的伏笔,如请你的小棒来帮忙代替竹笋,小猴子会遇到什么问题?你来帮帮他,小兔子和小松鼠着急了,说:我们饿了,赶快帮助我们分一分吧等等,学生们会感到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在潜移默化中教育了学生,要乐于帮助别人,因为你会感到快乐,对学生进行了良好的思想教育。

五、练习设计

我分了两次进行自主练习。第一次是在学生帮助熊猫和小猴解决问题后,学生对平均分的含义有了初步的体会的时候进行的,主要是通过判断哪是平均分,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第二次是在帮助小白兔、小松鼠解决问题后进行的,难度加深,使学生较容易接受。这个练习是让每名同学动手平均画石榴,这样做的目的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7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平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第四册P18-19例4、例5及P20练习四(2、3、4、)

教材分析: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教材在编排时从分东西引入,通过分东西使学生初步领会除法的实际意义。例1通过让学生动手分一些实物,借助同样多,明确“平均分”的含义。例2使学生清楚的看到平均分的过程,直观的理解“平均分”的含义。然后引出除法算式的读、写法以及除法算式的意义。为了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平均分”,在“做一做”和练习十二中,多安排了一些实际操作题,让学生亲自动手摆一摆、分一分、连一连,再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说说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

2、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的意义; 3、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语言表达能力; 4、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对除法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水果图片若干,纸袋若干。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小组合作、动手操作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分

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你会分吗?

⑴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说一说: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演示(课件展示)

生1:我是这样分的,3个一份,正好两份。

生2: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4个,再右边4个。

生3:我是2个2个分,先左边2个,再右边2个,直到分完。 生4:我是1个1个分,先左边1个,再右边1个,直到分完。 ??

⑷小结:刚才小朋友对8个圆片进行平均分,有的是4个4个分,有的是2个2个分,有的是1个1个分,但不管怎么分,都是把8个圆片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4个,那就是平均分。

二、除法的初步认识

1、把12个圆片平均分,你想怎么分就怎么分,你会分吗?

⑴独立动手分一分

⑵同桌交流,你是怎么分的?

⑶汇报交流:出现多种情况(略)

学生汇报分的过程和结果,教师同时继续演示课件

2、介绍除法的书写来源

“平均分”在数学中也可以用一种计算方法来表示——除法,除法的符号是除号,除号怎么写呢?(师生交流书写)“平均分”该怎样用除法来表示呢?

3、除法的含义

选择其中情况一种来讲

如:○○○○○○○○○○○○

师:这幅图是把多少个圆片平均分?平均分成多少份?每份是多少个? 生:把12个圆片平均分成4份,每份3个

(指多名学生说图意)

师:刚才说的图意怎样用除法算式表示呢?

生1 :12÷4=3

生2:还可以列成12÷3=4

师:先来看第一个算式,12÷4=3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说图意)

师:那12÷3=4又表示什么意思呢?

生:(沉默)

师:(引导)分几个圆片?每份

几个?正好分成多少份?

生:(说含义)

4、理解除号的意义。

追问,还有谁会列除法算式,你们怎么知道的?

在学习的道路上,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根据同学们的发言,你有什么疑问。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贵有疑,有疑问、有思考,你就会有进步??)

(除号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用除法来计算?)

介绍除号的写法: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再上下各一点,横线要直,两点要圆且对齐。 展开想象,你怎么理解并记住这个符号就是除号?(一条横线可以看做是把物体进行平均分,上下两个一模一样的圆点可以看做是每份分得同样多。)

5、介绍除法算式的写法、读法

我们把要分的苹果的总数6写在除号的前面;平均分的份数写在除号的后面;每份分得结果写在等号的后面。

不看图,你能说说6÷2=3,表示什么意思呢?(表示把6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3.)

这个算式读作:6除以2等于3。

6、小结:把总数进行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对一幅图,就可以列出两道不同的除法算式。

7、给其余几幅图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

8、质疑:看书上例题,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9、基本练习:

书上的“做一做”---- 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

(1)明确要求:让学生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三人(2人)(6人),每人分几块?并一一写出除法算式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交流汇报。不看图说说每个除法算式的意义。

三、巩固练习(略) 1、先摆一摆,再写出算式.

(1)12根小棒,每2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12÷□=□

(2)12根小棒,每6根一份,能分成几份?

__________

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注意个别指导.订正时让学生说说分的过程和结果.也可以把1、2题进行对比,让学生知道虽然都是12根小棒,因为第1题是每2根1份,第2题是每6根1份,所以分的份数也不同

2、补充练习

教师把10本作业本平均分给2名同学,每名同学分得几本? 课件出示题目,学生说说如何列式和算式中各数所表示的意义。

四、归纳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分东西学习了什么新知识?(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知道了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一份是多少用除法做。

教学反思:

㈠效果分析

这是一节研讨课,也是一节尝试课,曾在多个班级试教过,尝试着把包含除和等分除合并在一堂课上,主要观点是:不区分两种分法,认为“不管怎么分只要每份分得同样多都是平均分”,能看图列出两道相应的除法算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9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实物卡片),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节课有较多的不足:

1、对练习题的正确处理。因此在教学例题后,如果觉得是学生难以把握住的要拿出来先讲,而不是在学生出现问题了再拿出来讲,这样时间就浪费了。

2、要充分让学生说。不会说要领着说,再放开让学生自己说,让学生在说的时候理会计算的过程。并且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教师的激情是带动学生热情的关键。将教师的激情、活力与教材的情感因素相结合,以情动情,让学生饱含着热情去学习。而我这一点做的是远远不够的。

4、对生成的课程资源没有充分的利用,如像在课中一学生对16除以4等于4读成16除号4等于4,没能够抓住这个时机说明除法算式的读法。本人的随机应变能力不够,有待加强。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0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课后,带给我的反思是很多的,其中最主要是: 请相信学生能行!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1

结合教研员的点评,以及自己的体会,对于这一节课,我总结了以下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在讲课过程中要学生操作,有直观入手,再到抽象数学。在课前应该尽可能的帮学生准备好一切需要用到的东西,让课堂变得简单,能准备的尽量准备。

1、开展有效,在做中学,抽出数学,提前把准备工作做好。比如说,学生在实物展台上展示时,应该给学生提供出操作区域。10个竹笋分成两份,应该在展台上告诉学生摆在哪个位置。总之准备好教学外的所有东西。

2、在让学生小组操作时,要有适当的指导,调控好课堂。

3、对于操作后的交流过程,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比如说,一共分几个,要怎么分。要把( )个桃子分给( )只猴子,每只猴子能分到( )个桃子。逐渐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意识。

第二,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帮学生搭架,培养他们数学思维,使其体会直观表象与数学语言的关系。

第三,要搞清楚数学本身内涵。在讲课中,要注意考虑数学的问题,比如数学中除法和减法的关系,分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提示学生全分完,让学生体会除法是来源于减法。

第四,控制课堂时间。一开始活动的时间稍长,应该把时间缩短,到平均分的时候要时间长。

第五,平均分中的包含除,一定注意分的过程,时刻提醒学生“分完还剩多少?”为除法的意义做铺垫。

通过这一次的准备课,让我知道自己离高水平教师还有相当长的一段路要走,还要不停地努力。我也会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完善的自己。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2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又是学习除法的基础中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开始学习除法的启蒙阶段。本课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最后一课时,教学目标是: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温故知新引入除法运算;理解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我在教学时安排了以下几个层次的教学,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1)分一分,说一说,引入除法算式。

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参与帮助小熊猫分竹子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主动建构知识,要求学生用自己的小棒摆一摆,分一分,并且用自己的话给同桌说一说,怎么分的,然后问学生向这种平均分的问题能不能直接用一种方法来计算呢?之后,板书课题“除法”。

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了规律,理解了除法的含义,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示给大家。同时也了解了学习除法的重要作用。

(2)介绍除法算式的读法与写法。

在平均分后,启发学生列出除法算式,介绍除号,交给学生除号的写法要求:先写中间的横线,再在上下面各画一点,两点要圆并且对齐。之后让大家共同举手来写一写,这样有利于规范学生的书写。然后启发学生说出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并把算式读出来。

学生在根据例5独立写除法算式的过程中,再一次熟悉了除法算式的读法以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了对除法的认识。

(3)、联系生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自己的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除法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吧!快动脑筋想一想,看谁能先举出例子来?我要求学生动脑筋思考,并举出例子,让自己的同桌来解决问题。课堂中,我发现多数学生不知道如何是好,我适时点拨,让学生们比较这几天所学的除法问题和它的不同之处,让学生明白“平均分”的问题就是用除法计算的问题。这时不少学生举起了手,我让几个学生示范以后,大部分学生都明白了,也纷纷举手。然后,学生们同桌合作,举出了不少问题,并耐心的解决了它。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从身边去发现除法问题,不仅让学生更深刻的认识了除法,也培养了学生同桌合作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更激起了学生学习除法的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完成的还不错,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应该继续努力,多鼓励学生,多肯定学生,还学生们一片天空,让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更加认真地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3

本节课是学生小学阶段学习除法的起始课,也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的基础,同时又是后面学习的平均分解决问题的关键。为此我设计了如下教学,效果不错。

一、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景

通过有趣的动画故事,能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从中发现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数学问题做好铺垫。在学生提问题时,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可以是加法的、可以是减法的、也可以是除法的,从现在开始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重要。

二、注重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活动中初步认识除法

新课标指出: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理解能力。让学生利用10支铅笔代替10个竹笋,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充分理解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在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培养学生有条理的、清晰的表达自己的分法。

三、借助生活经验,强化操作与体验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已经积累了有关“分”的经验,再通过有效的利用已经得经验,引导学生运用学具进行操作,或者动手画一画等方法,进一步丰富学生的体验,抽象概括出平均分的意义。

四、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有效挖掘教材资源。

学生对平均分意义理解比较到位,我分萝卜的过程进行有效的拓展:全部汇报完成后,我及时追问:如果给你12根小棒,你还能每几根一份的平均分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在学生的发言补充中,更加完善了12根小棒平均分的方法,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

1、在学生操作时,总感觉组织课堂有些累。

2、由于学生两极分化厉害,有些孩子通过操作才刚刚理解平均分的意思,可是有些孩子不但理解平均的意义,还会用乘法口诀很快说出商。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4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课是除法概念的第一课时,学生在原有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因此,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初步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互相交流分的方法,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使学生在头脑中产生“平均分”的印象,这样学生才会对平均分有较深的感知,然后抓住最佳教学时机,从生活中分实物的问题中及时抽象出除法,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

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5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我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

(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2份,每份要同样多,通过第一次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

(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

(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

(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整堂课完成得很顺利,学生都对实践操作很感兴趣,通过实践加深了对“平均分”的理解,也对今后的除法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是一节概念的建立课,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根据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课前的导入部分,我采取讲故事的形式:“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小兔和小猴子是邻居,他们和睦相处,生活的很愉快。今天兔妈妈家收白菜,兔妈妈可高兴了,咱们也到兔妈妈家去看看好吗?”这样为学生创设了故事情境,既贴近学生的生活,又使学生在故事情节中开始新知识的学习。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改变了教科书中的例题,为了让学生能够乐于参与教学活动,我以导入部分的故事为主线,把故事贯穿于整节课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在学生帮助“兔妈妈”和“猴子两兄弟”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学生以自己的学具代替白菜和桃子进行平均分,然后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分法,充分使学生眼、手、口、脑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自然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整节课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下课的时候仍意犹未尽。这时,我给孩子们出了一道发散思维的习题:“16根小棒平均分,可以分成几份?每份是几?”课余时间,孩子们有的用小棒摆,有的把纸条撕开来代替小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太高了!看到这样的情景欣慰之余,使我想到,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尽量满足孩子们的需要,学有价值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教育的宗旨。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森林聚会的情景中, 通过分实物, 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交流, 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小动物们要举行森林聚会, 你们想去参加吗?

学生观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纷纷来参加森林聚会。

师:小动物们玩得可高兴了, 转眼间到了中午, 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课件:给动物们准备的食物) , 看, 都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渲染了开课气氛, 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 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师:首先跑来的是两只熊猫 (课件:两只熊猫跑过来) 。大家看, 狮子大王准备了多少竹笋呢? (课件:1 0个竹笋。)

师:现在, 两只熊猫要来分吃这1 0个竹笋, 你愿意帮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能把你的分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吗?

师:小朋友们看, 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好呢? (五五分法。) 你为什么觉得这种分法是最好的?老师也觉得这种分法能使两只熊猫分得的竹笋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 所以是很公平的。我们把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板书) 。小朋友们, 怎样才叫平均分呢? (一样多, 同样多。) 你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将一个枯燥、生硬的数学问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会满怀信心地帮助熊猫“分忧解难”, 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活动二: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 (课件:练习题) , 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请小组内说一说, 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想法。

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一组区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练习, 直观地展现出“平均分”的具体概念, 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活动三:分桃子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 小猴子急急忙忙跑来了 (课件: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跑来) 。那么, 2 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 (课件出示问题) , 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下面请你从学具中拿出2 0个桃子, 帮小猴子摆一摆、分一分, 好吗?分完之后,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实物投影, 交流分法。

小结:刚才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一个一个地分, 另一位是两个两个地分, 都把这2 0个桃子平均分给了5只小猴子, 每只小猴子都分到了同样多的4个桃子。小猴子们拿着分到的桃子, 都高高兴兴地跑了。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通过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共享, 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是源于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不同”中体会“相同”之处, 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活动四:继续分桃

师: (课件:3只贪玩的小猴子急忙跑来) 可是有3只贪玩的小猴子却来晚了, 没有分到桃子 (课件:狮子大王拿来1 5个桃子) , 快看, 狮子大王会怎么分呢? (课件:狮子大王的问题。) 请小朋友们先从学具中数出1 5个桃子, 再来帮这3只小猴子, 摆一摆。分一分, 好吗?

师:哪位小朋友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继续给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在整个联系紧密的情境中, 继续动手分一分, 巩固对“等分除”除法意义的理解, 为以后学习除法算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五:分萝卜

师:刚才, 这3只小猴子也平均分好了桃子, 可是小兔子却哭了 (课件:小兔子哭着跑来) 。它为什么哭了? (课件:1 2个萝卜闪一闪。)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狮子大王是怎样给小兔子分萝卜的 (课件:狮子大王一个一个拿, 总共拿了4个萝卜给1只小兔子) 。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 像狮子大王这样, 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 这1 2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你是怎样分的呢?

活动六:分松果

师:小朋友们, 小兔子的萝卜我们也帮着分好了, 现在小松鼠也来排队领午餐了 (课件:小松鼠排队领午餐) 。快看, 狮子大王为小松鼠准备了多少个松果? (课件:1 5个松果。) 现在狮子大王想给每只小松鼠分5个松果, 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呢?

师:有的小朋友想到了答案, 没有想到答案的小朋友请拿出学具袋中的松果帮小松鼠分一分、摆一摆, 好吗?

学生分完后, 集体交流分法。

三、综合练习

师:小动物们吃饱之后, 它们来到广场, 欢快地做起了游戏 (课件:小动物们做游戏) 。小朋友们看, 小猴子准备做什么游戏呢?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课件:出示问题。) 请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一题, 帮小猴子圈一圈、分一分, 好吗?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实物投影展示) (课件:小猴子荡秋千。) 刚才, 小朋友给小猴子分好了组, 小猴子们高兴地玩起来了。

师:再来看, 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呢? (课件:小兔子跳舞。) 大家看, 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子?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 几只小兔围成一组?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课件:问题) 。也请你拿出老师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二题来圈一圈、分一分, 好吗?小朋友们分完了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这次森林聚会快要结束了, 小动物们非常感谢狮子大王的盛情款待, 给狮子大王送来了礼物。看, 送来了什么礼物? (课件:小动物们给狮子大王送来鲜花。) 多少朵鲜花?狮子大王想把鲜花装在花瓶里, 看看狮子大王想怎么放呢 (课件:8朵鲜花, 每个花瓶放的同样多) ?请翻到答题卡反面, 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圈一圈、分一分。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小动物们一系列的游戏情境, 引导孩子们步入自主练习的小天地。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练习纸上, 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 体会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插花”活动中, 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 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 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 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 学生体会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活动七:回顾整理

师: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 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 因为他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 玩得很愉快, 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狮子大王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 邀请你们成为森林里的荣誉市民呢,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课堂总结:今天, 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 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问题。同学们感到很快乐, 因为不但学会了知识, 还学会了帮助别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棒, 把掌声送给每一位同学。

设计意图: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 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以及别人, 让课堂更加快乐、和谐。

点评

1.教师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 将“森林聚会”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始终,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突出了把除法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设计意图。教学设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目的。

2.紧紧围绕“平均分”概念,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除法”概念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聚会”的情境、动手摆一摆手中的学具等形式, 指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始终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 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3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endprint

“角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为学生今后进一步学习角打下重要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对角的认识只有一个模糊的认识,只知道角是“尖尖的”,很难抽象出数学中角的形象。因此本节课要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通过“操作——探究——交流”的研究方式,促进学生将丰富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一、动手指一指,成功建立角的表象

教材提供了校园的情境图,先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在生活中角是无时不在的:做操的学生张开双臂、足球的门、球场的边界、花匠的剪刀、老师手中的三角板、远处楼钟的时针和分针……教材用颜色标了出来,让学生知道角就在身边。在教学时,我让学生在自己的书本上用小手去指指图中的角,然后,我又借助学生熟悉的三角尺,先让学生指一指三角尺上的角,在这里学生感知到的角是生活中的角,所以在指角时指的是角的顶点处。针对学生认知过程中的这一 “盲点”,多次指角,使学生逐步建立正确的“角”的表象;学生在反复的指角中逐渐掌握了“角是从一点引发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这一知识,为学生以后学习角的有关知识做好了铺垫。让学生从剪刀、红领巾、钟表上找一找角,给了学生一个抽象知识的过程,最后再用一组判断题进一步巩固角的特征。这样的设计既体现了角来源于生活又充满了数学味。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角的大小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儿童的智力活动与他对周围物体的作用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学生只有通过亲身操作获得的直接经验才有利于对角作出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概念与法则。因此我在教学角的大小的环节时,首先是对“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进一步巩固,然后设计一个让学生亲自动手拉动活动角的活动,由老师叫口令学生来操作:学生两人一组,每组一条绳子,让一个学生用手拿着绳子的中间不动,另一个学生用两只手拿着绳子两头,然后让学生随着老师的口令做动作。老师给出有趣的口令:“角,变!变!变!——变大!”“角,变!变!变!——变更大!”“角,变!变!变!——变小!”“角,变!变!变!——变更小!”学生在有趣的操作过程中初步感受了角的大小是可以变化的,但是关于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仍然是无法确定的。于是我设计了比角的环节。当课件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是角的边长不一样的角时,大多数学生觉得边长的角就大,这时就可通过重叠法把两个角重叠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角的大小和边的长短无关。这么一比,不单帮助学生感知了角的大小跟边的长短无关,还让学生学会了怎么样比较两个角的大小。随后的画角也是对知识的不断巩固——画一个和第一个角大小不一样的角。

三、把握教学要求,提高教学质量

角在这册是第一次出现,教学目标有三点: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如例1是通过剪刀、吸管、水龙头三个实物来抽象出这三个生活中的角,体现了抽象的过程,教师要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让学生知道角是由一个点和两条边组成的。那么至于顶点是怎样的,边又是怎样的,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好这个教学要求。

四、语言科学性,准确传授知识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规范性和科学性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影响。语言准确,用词严谨恰当,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有效手段,而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是思维的物质形式,知识的内化与相应的智力活动都必须伴随着语言表述的过程而内化。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语言的科学性,在指导学生动手操作时,要注意多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操作过程,把动手操作、动脑理解、动口表达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画角时,“从一点起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不能说“横着画一条线,竖着画一条线”;找角时,“书本的面有四个角”,不要说“书本有四个角”;等等。教学这个单元时教学的语言需要特别重视。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应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情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中,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交流,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理解并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

(责编金铃)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4

认识除法,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以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然很重要。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学生通过平均分的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后,再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并让学生经历这一抽象过程,从中体会并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它既是用乘法口诀求商的基础,也是以后解决除法实际问题的主要基础,因此我在讲授时注意以下几点:

1、通过认真观察幻灯片和图画,要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实物操作或表象操作)——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从而体会除法的实际含义,初步理解把一些物体“按每几个一份地分”或“平均分成几份”,都可以用除法计算,再介绍除号、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本课上完后,虽然学生能正确地列出算式,但有相当部分的学生不理解其含义。

2、在练习的过程中,要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并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我多次给学生积级的情感支持,让学生体验到掌握一种新方法的快乐。

3、充分利用学生已学的知识,鼓励学生进行使用除法的活动和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强化练习。

4、运用所学的有关除法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理解和巩固除法知识,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兴趣味。

5、要充分了解和照顾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有针对性地强化练习,以利以后的学习,为今后理一步学习有关除法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时让学生经历“实际问题——平均分的活动(用圆片分一分)——除法算式”这一抽象过程,让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等分的活动,建立平均分与除法之间的联系,明确除法就是平均分活动的数学概括,体会到什么情况下用除法计算,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伊始,通过创设生活中坐缆车的情境,以自主学习菜单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提出问题,并及时引导学生注意教材中提出的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解决问题的需要引出平均分的活动,再把平均分的活动抽象为除法,建立数学模型,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学生的独立思考相结合,充分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教师只是发挥了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认识除法的意义。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明白:共有的份数——总数,每份的个数——每份数,平均分成的份数——份数;以及总数、份数、每份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如:求总数——乘法(几个几相加),求份数、每份数——除法(平均分的两种分法)。

二年级的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本节课,我们在“分一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注重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本节课教师不仅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更注重了让他们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每一节课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必需长期进行的。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5

新人教版二年级下册学习除法的含义及读写法。教科书第18页的例题4。 设计理念: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的实践经验。因此,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成为本节课的重点,亦是关键所在。在备课时抓住这一关键,从以下几方面来设计教案。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材因篇幅的限制,提供给学生感知的背景材料极其有限,且信息都处于“静止、储存”状态,不利于学生的感知和抽象概括。因此,在研究教材、学生的知识、技能、心理特点等因素的基础上,发掘教材潜在的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经教学法的加工,营造情境氛围。架起现实生活与数学学习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使学生在积极参与、体验,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支持下,自主能动地探索,实现数学的再创造。课一开始,通过创设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童话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2.重视操作,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教学中,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多次让学生进行操作。把平均分物化成看得见、摸得着的材料。教学一开始,就是学生的操作:把12个竹笋分给4只小熊该怎样分?在这里,未做任何提示,让学生根据已有的认识水平去分,再要根据分的结果写出算式,并学习算式表式的含义。接下来让学生再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在学生交流自己的分法和结果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平均分的含义,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法及含义。 3.面向全体,体现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把提高与发展每个学生作为素质教育的落脚点,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实际水平基础上主动、充分地发展、提高。在设计活动时,人人动手分学具;在相互交流中,体会多种分法的共同性——每份分得同样多。无论是一个一个地分,还是用除法计算,都给予积极的肯定,并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使师生能共同体验成功以及成功带来的喜悦。

教材分析:

在这课之前,通过分东西,学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等分活动,学生还不知道

除法的情况下,从生活经验出发,在操作水平或表象水平上解决除法问题的过程。学生从中积累了一定的平均分的经验。从本节开始,学生要认识除法。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个认识过程就是如何把平均分的操作过程及结果用算式表示出来的数学化过程。因此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分竹笋”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从而理解除法与平均分的联系,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同时,介绍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进一步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除法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是学习除法概念的第一课。学生在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没有这方面的知识,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学生通过前几节课大量的等分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对等分的含义也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在此基础上,用除法表示等分过程,学生应该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本课在等分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概括,建立除法算式与等分活动之间的联系。

教法和学法:新课标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积极主动地探索、解决数学问题,发现数学规律,获得数学经验;而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全面参与和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起着对学生进行积极的评价、关注他们的学习方法、学习水平和情感态度,促使学生向着预定的目标发展的作用。”因此,在本节课中,在教法和学法上,我力求体现以下两个方面: 1、教师着重为学生创设情境,并适时点拨,要敢于放手,给学生的活动提供了充足的时间和空间,尽可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2、学生重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习方法、合作意识和能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体现以活动促发展的活动教学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l.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懂得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

2.使学生初步学会除法的算式和写法。

过程与方法

经历除法含义与除法算式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生动手分竹笋的活动,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兴趣,陶冶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操。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初步学会除法算式的读写法.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建立除法的概念,理解除法的含义.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吗?对,是大熊猫。今天熊猫盼盼邀请了几位小伙伴来家里做客,妈妈为她们准备了12个竹笋。

课件出示:12个竹笋,和4个盘子。

师:如果盼盼想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大家,应该怎样分,你愿意帮助盼盼招待小伙伴吗?

二、动手操作,明确含义

1、动手操作,激活经验

师:用你们手中的学具代替竹笋,动手分一分。

鼓励学生有多种分法:可以是一支一支分的,也可以是两支两支分的或三支三支分的。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2、直观展示,形成表象

师: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说说你分的是什么,怎么分的,结果怎样? 课件呈现结果图。

3、语言表述,明确含义

师:结合操作过程,你能说说这幅图表示的含义吗?

生: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利用手动的生活情境,设置问题引发学生自主参与通过观察、操作、交流、解决问题等活动,强化应用平均分的意识。通过直观图,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统一表象,温故知新,结合图对平均分竹笋的活动进行语言表述,为

学生建立除法概念做好准备。】

三、自主尝试,突出含义

1、自主尝试,算式表征

师:你能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这件事用算式表示出来吗?

学生大胆尝试,师巡视指导发现典型案例。

2、展示交流,突出含义

师:将你在吗创作的“作品”进行展示,并说说算式表示的含义。

12:3 3 3 312〈4---3 12-3-3-3-3=0 3+3+3+3=12 12÷4=3

观察同学们创造的算式,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同样的含义,都是“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设计意图:通过让每个学生进行算式的表征再创造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在不断的交流比较中,突出算式表达的含义。】

四、建立概念,学习除法

1、激发需求,认识除法

师:刚才大家写的算式各式各样,像这样把一些物品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的问题,都是平均分。在数学上统一用除法来表示。(板书课题: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指导书写:写除号时,先画一短横,上下各一点,横线要平直,上下两点要对齐。

2、渗透文化,深化含义

课件出示:1659年,瑞士数学家拉恩在他的《代数》,第一次用“÷”表示除法。“÷”用一天横线把两个小圆点分开,表示平均分的意思。

3、写出算式,体会关系

教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这道题可以写成 板书:12÷4=3;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

谁来说说这个算式中的12、4、3分别表示什么?

这个算式表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把12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是3。)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除法的建构过程,感受学习除法的价值。通过明确

算式中的数与平均分的对应关系,强化对除法含义的理解。通过相关数学文化的渗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增强学习除法的兴趣。】

4、及时巩固,灵活运用

出示课件:(1)“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2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2)“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

写出除法算式,再读一读。

师归纳小结:数学中平均分的问题就有用除法来解决,上面的这3个算式中12我们称为总数,平均分成的4、3、2份是份数,每盘放的个数叫每份数。

【设计意图:在引导学生灵活应用平均分的基础上,提供“能不能用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呢?”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在引入除法的基础上让学生参与“分一分,写一写,读一读”学习活动,给学生提供做中学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感受解决问题的过程,领悟除法意义。】

三、巩固应用,加深理解

1、课件出示P13页“做一做”, 自己读题,理解题意:“把15条鱼平均放在5个盘里,每个盘里放()条。”

请同学们动手分一分,写出算式。

你能说出15÷5=3表示的含义吗?

你能再说一件事,也可以用15÷5=3表示吗?

2、课件出示练习三的第2题。

提问:每只小熊分的同样多是什么意思?(平均分成2份)谁会列算式?为什么这样列算式?

4.完成教科书练习三的第3题。

让学生讨论后写算式,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算式?让学生在练习中进一步了解除法的意义,巩固对除法算式的认识。

5、说一说:你能说出生活中平均分的事例,列出除法算式吗?

6、出示课件:考考你

□+□+□+□=8 □=?12=○+○+○ ○=?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6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这部分内容的的教学任务很重,和乘法、平均分都有一定的关联。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学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通过学生的自学来激活学生的内驱力。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为此安排了几个层次教学:(1)由同样多引出平均分。这一层次安排两次实践操作,一是把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中,每盘放2个。通过动手操作由学生的汇报引出“同样多”,通过第二次动手操作和教师的提问引出“平均分”。(2)用“平均分”指导操作,让学生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几个。(3)把“平均分”这一生活常识抽象成除法算式。解决了“平均分”之后,教师指出把6个苹果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个,可以用除法来表示,于是抽象出除法算式。(4)结合除法算式教学除法算式的读法和意义。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7

关键词:角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概念形成

“角的初步认识”是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内容, 属于“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内容。角也是一个平面图形, 是学生在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但是它和这些平面图形都不一样, 前面认识的都是封闭图形, 因此角的认识将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又提升了一个高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时要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 要让学生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过程。教材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 再通过学生实际操作活动, 加深对角的认识和掌握角的基本特征。教材中不要求掌握角的定义, 只要求学生认识角的形状, 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会用直尺画角;教材中还特别注意让学生动手操作, 亲身经历做角、折角、比角等活动, 以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笔者进行了如下探索———

一、生活实际发现日常概念

【片段1】

师:同学们, 我们生活在苏州, 苏州的春天经常下雨。星期天, 小明和小红约好了一起做手工, 天气预报说会下雨, 所以他们带了把伞。不一会儿, 天空下起了雨。他们这样撑伞你觉得合适吗?为什么? (伞没打开, 不能为两个人挡雨) 那我们要把伞撑得更开一些。

到了家, 他们准备了许多材料。谁来说说他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师:观察得真仔细, 在这些物体中其实还隐藏着一位我们将要认识的新朋友, 想知道它是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 (板书课题:认识角)

师:角也是一个平面图形, 它和我们以前学习的平面图形不太一样。

师:在教室中, 我们的身边其实也隐藏了很多角, 谁来比划一下哪里还有角?请你仔细观察一下刚才这些物体, 有没有角?

师 (出示剪刀图) :我们先来看看剪刀, 剪刀上有角吗?你来指一指, 比划比划。我们把它请出来。 (课件展示, 引导:由这条直直的线和这条直直的线组成的这个图形是一个角)

师:再来看看钟面上的角藏在哪儿? (让学生找出两根针组成的角)

师:时针和分针形成了一个角。我们也把它请出来。

师:我们再来看看纸工袋上有角吗?

小结:在刚才的物体上, 我们能找到这样的图形, 在数学上, 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分析】心理学角度看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不经过专门教学, 通过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概念。这类概念称日常概念或前科学概念。由于这类概念往往受到狭隘的知识范围限制, 因此常有错误和曲解。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把动物头上凸出的部分或物体两个边沿相接的地方称为角, 如牛角、墙角、眼角……学生对角的这些认识就属于日常概念。因此在教学中, 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角时, 有学生说到桌角、凳子的脚、眼角, 这是符合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掌握概念的另一条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熟悉有关概念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这时教师只需指出:小朋友刚才说的这么多“角”, 有些是我们今天要一起认识的数学上的角, 有些并不是。让学生明白生活里的“角”与数学里的“角”经常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数学里的角是一种平面图形。接下来教师再有计划地使学生逐步认识数学上的角的基本特征———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为了防止两个概念的混淆, 避免生活里的角干扰数学里角的概念的形成。为此, 教学中往往所联系的实物都是很薄的, 它们的厚度不会引起注意, 便于学生在实物的一个面上寻找并指出角。

二、抽象、概括形成科学概念

【片段2】

1. 认识角。

师:这些图形都是角, 尖尖的这个地方叫做角的顶点。 (板书贴出:顶点) 由这个顶点引出的两条直直的线是角的两条边。 (板书:边)

师:你能来指一指这个角的顶点在哪?边呢?

2. 练一练。

(1) 辨角。师:下面的图形中哪些是角, 哪些不是角?

(2) 数角。师: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那我们来看看, 这两个图形, 它们各有几个角呢?

3. 画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 你知道怎样画一个角吗? (要画出一个顶点和两条边, 画边的时候要用到什么工具?) 请你仔细观察老师来画一个角。先画顶点, 再引出一条边, 再引出一条边, 组成了一个角。

师:为了更清晰地表示一个角, 我们可以在角的两边叉开的地方, 用一个小“) ”线来表示一个角。 (教师板书)

请你自己动手画一个角, 画完后和同桌互相指一指你画的角的顶点和边。

【分析】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学生接受起来较困难, 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 在引导其对具体物体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接着指出, 在数学上, 这样的图形都是角, 再通过比较概括角“都有一个尖尖的地方和两条直直的线, 尖尖的地方就叫做角的顶点, 两条直直的线就叫做角的两条边。”这样充分遵循了 (从) 感知→ (经) 表象→ (到) 概念这一认知规律。而接下来的练一练环节又及时巩固了学生对角的认识, 有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角的概念。

三、实际应用升华概念

【片段3】生活中改变角的大小的运用。

1. 伞上的角。

师:我们再来看看小朋友打伞的图片, 上面有角吗?一开始伞没有打开, 形成的角很小, 挡的雨就很少;当伞打开的时候, 角变大了, 也就能挡住更多的雨滴。

2. 挖土机上的角。

师:生活中, 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改变角的大小的例子也有, 如挖土机。请小朋友仔细观察挖土机在挖土的过程中, 这个铁手臂上形成的角有什么变化?

3. 小小设计师。

师:小朋友, 木工叔叔为爷爷设计了一把躺椅, 爷爷躺上去觉得不舒服, 你能做一个小小设计师, 帮他改一改, 让爷爷躺着舒服点吗?请你拿出练习纸, 自己动手改一改这个躺椅。

【分析】课程标准指出:对于第一学段的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 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并尝试解决;了解数学可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的联系, 数学课程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方面含义:一方面, 有意识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 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 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 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

在教学中, 笔者将课前出示的两个小朋友打伞的图片再次出示, 引导学生观察伞上是否有角, 看了这两张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学生自然观察到伞没打开时, 形成的角小, 伞打开之后形成的角变大了。借此笔者继续引导伞没打开时, 形成的角小, 挡住的雨就少;伞打开之后形成的角变大了, 挡住的雨就多了。小小设计师的情境, 让学生根据一定的目的, 自主尝试改变角的大小, 有意识利用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 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在应用的过程中, 逐步升华的角的概念。

“认识除法”教学片段赏析 篇8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2~13页例题1。

教学说明:“认识除法”是“表内除法”的起始课,是学生学习除法初步认识的基础。课本第12页的主题图“春游前的准备活动”是为学生学习第13页例题1中“同样多”进行操作、体验与理解创设的情境,其目的在于让学生认识日常生活中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的结果。教师据此组织开放性的操作活动,加深学生对“同样多”到“平均分”含义的理解,这是学生学习“表内除法”的认知基础,为教学例题2,理解(表内除法)“平均分”方法的多样化做好铺垫,也为掌握用除法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同样多”的概念,亲历除法“再创造”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表象,进而抽象出“平均分”含义。

2.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依据自身的生活经验在探索中求知,初步体验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感知“同样多”

师:小朋友,在“春游”分物的讨论中,丁丁和当当遇到了与“数”有关的问题,请看!(屏幕出示情境图。)

师:你们能公平地帮他们分一分这些东西吗?

生1: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

生2: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

师:那么,怎样帮他们2人公平地分一下蛋糕呢?

生3:把那个蛋糕从正中间切成两半。

师:为什么?

生3:因为刀从正中间切,他们分到的蛋糕才同样多。

师:请同桌轻声说一说是怎样(分别)把这三样东西分成同样多的?

生4:我们是这样分的,4瓶矿泉水每人分到2瓶;2个面包每人分到1个;一个蛋糕每人分到一半,他们都分得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师:想一想,在生活中你们还遇到过哪些分得“同样多”的情况?

生1:老师分作业本,每人一本。

生2:每个小组都有4个人,每个小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3:老师奖励优秀同学每人2本练习本,优秀同学得到的练习本同样多。

生4:我们分组做游戏,每个组的人数同样多。

生5:为了预防流行性感冒,班主任给每人分发4粒板蓝根片。

师: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的分法叫做“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赏析:“联系实际”是数学学习的起点和归宿,也是数学价值的根本体现。变教材为学材,把静止的“文本课程”转化为动态的“体验课程”,让数学课与生活链接,与活动链接,与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发展链接,拉大了数学课堂的“长度”与“宽度”,真正体现了新课程“以学论教、因人而教、因材施教”的真正内涵。】

二、参与活动,动手实践,构建“平均分”

师(出示情境图):一天,小刚摘来6个桃子,准备分给同伴。他们会怎么分呢?同学们想一想,并且用自己手里的圆片代替桃子,动手摆一摆、分一分。(注意引导学生不要把思维局限在分成两份的一种分法里。)

师:你是怎么摆的?请几个同学介绍他们的分法,大家一起来判断是不是平均分。

生1:○○○ ○○○(是平均分)

生2:○○ ○○ ○○(是平均分)

生3:○○○○ ○○(没有平均分)

师:“生3”的分法怎样改一改就是平均分?为什么?

生4:把左边圆片移一个到右边就是平均分了。

师:请看,王文林是这样摆的(如下图):○○○○○○

他分成6个1,也是平均分吗?(教室里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教师小结:平均分跟分的份数的多少无关,关键看每份的数目是否相同,只要每份同样多,就是平均分。请判断(屏幕出示情境图)。

1. 9个萝卜分成两堆,一堆3个,一堆6个。这种分法是平均分吗?( )

【赏析: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产生的背景,经历数学的探索历程,数与形的结合使探究自然而又亲切。教师放手,在放手的同时,真正放心,相信学生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感受、感悟、发现,并有所创新。】

三、汇报交流,巩固提高,深入认识“平均分”

师:对上面的分法,你喜欢哪一种?为什么?(略)

活动一:原来有6个桃子,又采来2个桃子,一共有几个桃子?(8个桃子。)“8个桃子”是要分的总数。(板书:总数)你想知道什么?

生1:我想知道怎样平均分。

生2:我想知道平均每人分得几个桃子?(教师提示,这就是每份数。)

生3:我想知道分给了几个人?〔教师提示,这就是份数。根据学生发言,板书:8个桃子,每人()个,可以分给()个人。〕

师: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准备怎样分8个桃子?(把学生的分法都填在括号里。小组合作具体分一分,看看哪些分法能进行下去。)

汇报交流,整理(板书)如下:

8个桃子,每个人(1)个,可以分给(8)个人。

8个桃子,每个人(2)个,可以分给(4)个人。

8个桃子,每个人(4)个,可以分给(2)个人。

活动二:4个人,要分完8个桃子,用卡片代替桃子分一分。分好后。同桌相互检查是不是分成了4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讨论:分别给8、4、2一个名称。把结果填在报告单上。

活动三: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15粒豆子把它们平均分成5份。填报告单。

活动四:(练习三第1题)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张画有花瓶的纸上放花(小棒)。怎样将“花”放完,又使每个“花瓶”里的“花”同样多。

【赏析:由于整堂课关注的是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发现和自主建构,所以学生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学生在活动中产生思维碰撞,将现实问题与数量关系联系起来建构平均分的意义,这是新课改最需要的。】

四、拓展应用,强化“平均分”

1.明天二(1)班的同学就要去春游了,有5个同学共同买了25颗糖、15个橙子和10个面包,请同学们帮助这5个同学平均分一分。这5个同学平均每人分到几颗糖?几个橙子?几个面包?

2.有14把钢叉,如果每人分2把,可以分给几个人?

3.回家后,学着给家人分一分筷子、水果或其他东西。

【赏析:一系列的活动都紧扣新知的学习和应用,使学生在应用中提升对“平均分”的认识,促进了学生能力的提高。在学生不断完善对平均分知识的认识、理解的建构中,逐步增强应用意识。在操作、体验、应用与拓展中逐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从而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 陆良县中枢小学

陆良县芳华镇戚家山学校

上一篇:动画电影视听语言分析下一篇:自己的读书故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