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专题(精选11篇)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专题 篇1
第五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过程设计:
一、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写出除法算式,然后再全班讲评。(1)6除以3等于2。6÷3=2(复习除法的读法)(2)被除数是15,除数是3,商是5。15÷3=5(复习除法的各部分名称)(3)把20平均分成5份,每份是4。20÷5=4(复习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4)9个苹果,每3个一份,分成了3份。9÷3=3(复习把二个数量按照每几个分成一份,求能分成多少份也可以用除法来计算)
二、完成完成教科书第21页练习四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三、找朋友: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9题。
一部分的同学拿口诀,一部分的同学拿乘法算式。先由拿乘法算式的同学读算式,然后问“我的朋友在哪里”,拿口诀的同学就说“你的朋友在这里”。也可交换着玩。
四、完成教科书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要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教学反思: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专题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森林聚会的情景中, 通过分实物, 让学生经历分的过程,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学生主动参与, 合作交流, 大胆交流自己的想法, 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和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学习兴趣, 使学生想学、乐学、会学。
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师:小朋友们,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 小动物们要举行森林聚会, 你们想去参加吗?
学生观看欢快的课件:小动物们纷纷来参加森林聚会。
师:小动物们玩得可高兴了, 转眼间到了中午, 狮子大王为小动物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 (课件:给动物们准备的食物) , 看, 都有什么呢?
设计意图:多媒体动画渲染了开课气氛, 符合二年级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二、探索新知, 体会领悟
活动一:分竹笋
师:首先跑来的是两只熊猫 (课件:两只熊猫跑过来) 。大家看, 狮子大王准备了多少竹笋呢? (课件:1 0个竹笋。)
师:现在, 两只熊猫要来分吃这1 0个竹笋, 你愿意帮它们分一分吗?
学生动手操作。
师:你能把你的分法说给其他小朋友听一听吗?
师:小朋友们看, 你觉得哪种分法最好呢? (五五分法。) 你为什么觉得这种分法是最好的?老师也觉得这种分法能使两只熊猫分得的竹笋同样多 (板书:同样多) , 所以是很公平的。我们把分的同样多的分法叫平均分 (板书) 。小朋友们, 怎样才叫平均分呢? (一样多, 同样多。) 你能举例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吗?
设计意图:多媒体将一个枯燥、生硬的数学问题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小学生会满怀信心地帮助熊猫“分忧解难”, 学习兴趣油然而生。
活动二:巩固练习
师:小朋友们看 (课件:练习题) , 你能说出下面哪种分法是平均分吗?请小组内说一说, 并说一说你的理由。
学生交流想法。
小结: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设计意图:多媒体出示一组区分“平均分”和“不平均分”的练习, 直观地展现出“平均分”的具体概念, 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活动三:分桃子
教师提问:小朋友们, 小猴子急急忙忙跑来了 (课件:小猴子蹦蹦跳跳地跑来) 。那么, 2 0个桃子平均分给5只猴子 (课件出示问题) , 每只小猴分几个桃子?下面请你从学具中拿出2 0个桃子, 帮小猴子摆一摆、分一分, 好吗?分完之后, 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分法。
实物投影, 交流分法。
小结:刚才这两位小朋友一位是一个一个地分, 另一位是两个两个地分, 都把这2 0个桃子平均分给了5只小猴子, 每只小猴子都分到了同样多的4个桃子。小猴子们拿着分到的桃子, 都高高兴兴地跑了。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提出问题。通过个性化学习成果的共享, 学生体会到平均分可以有不同的分的过程是源于不同的思考方法。在“不同”中体会“相同”之处, 从而更好地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学生感受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活动四:继续分桃
师: (课件:3只贪玩的小猴子急忙跑来) 可是有3只贪玩的小猴子却来晚了, 没有分到桃子 (课件:狮子大王拿来1 5个桃子) , 快看, 狮子大王会怎么分呢? (课件:狮子大王的问题。) 请小朋友们先从学具中数出1 5个桃子, 再来帮这3只小猴子, 摆一摆。分一分, 好吗?
师:哪位小朋友把你的分法展示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出示继续给小猴分桃的情境。让学生在整个联系紧密的情境中, 继续动手分一分, 巩固对“等分除”除法意义的理解, 为以后学习除法算式打下坚实的基础。
活动五:分萝卜
师:刚才, 这3只小猴子也平均分好了桃子, 可是小兔子却哭了 (课件:小兔子哭着跑来) 。它为什么哭了? (课件:1 2个萝卜闪一闪。)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狮子大王是怎样给小兔子分萝卜的 (课件:狮子大王一个一个拿, 总共拿了4个萝卜给1只小兔子) 。你看到了什么?
师:小朋友们想一想, 像狮子大王这样, 每只小兔分4个萝卜, 这1 2个萝卜可以分给几只小兔呢?
学生动手操作。
交流: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你是怎样分的呢?
活动六:分松果
师:小朋友们, 小兔子的萝卜我们也帮着分好了, 现在小松鼠也来排队领午餐了 (课件:小松鼠排队领午餐) 。快看, 狮子大王为小松鼠准备了多少个松果? (课件:1 5个松果。) 现在狮子大王想给每只小松鼠分5个松果, 可以分给几只小松鼠呢?
师:有的小朋友想到了答案, 没有想到答案的小朋友请拿出学具袋中的松果帮小松鼠分一分、摆一摆, 好吗?
学生分完后, 集体交流分法。
三、综合练习
师:小动物们吃饱之后, 它们来到广场, 欢快地做起了游戏 (课件:小动物们做游戏) 。小朋友们看, 小猴子准备做什么游戏呢?来了多少只小猴子? (课件:出示问题。) 请拿出老师发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一题, 帮小猴子圈一圈、分一分, 好吗?哪位小朋友来展示一下你的分法? (实物投影展示) (课件:小猴子荡秋千。) 刚才, 小朋友给小猴子分好了组, 小猴子们高兴地玩起来了。
师:再来看, 小兔子们在做什么呢? (课件:小兔子跳舞。) 大家看, 一共来了几只小兔子?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 几只小兔围成一组?请小朋友们想一想 (课件:问题) 。也请你拿出老师给你的答题卡中的第二题来圈一圈、分一分, 好吗?小朋友们分完了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师:这次森林聚会快要结束了, 小动物们非常感谢狮子大王的盛情款待, 给狮子大王送来了礼物。看, 送来了什么礼物? (课件:小动物们给狮子大王送来鲜花。) 多少朵鲜花?狮子大王想把鲜花装在花瓶里, 看看狮子大王想怎么放呢 (课件:8朵鲜花, 每个花瓶放的同样多) ?请翻到答题卡反面, 小组内的同学一起圈一圈、分一分。小朋友们分好了吗?哪位小朋友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小动物们一系列的游戏情境, 引导孩子们步入自主练习的小天地。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练习纸上, 自己动手分一分、画一画, 体会数学活动中动手操作的重要性。在“插花”活动中, 为使学生对平均分的印象更深, 开始可以让学生喜欢怎么插就怎么插, 还可让学生用画一画的方法, 往每个花瓶里插花。借助“插花”活动, 学生体会巩固平均分的含义。
活动七:回顾整理
师:今天的动物聚会就要结束了, 小动物们都有点舍不得离开了, 因为他们在你们的帮助下吃得很开心, 玩得很愉快, 还学到了许多知识。狮子大王对你们的表现很满意, 邀请你们成为森林里的荣誉市民呢, 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学生自由谈。
课堂总结:今天, 我们学会了什么是平均分, 还学会了怎样解决平均分问题。同学们感到很快乐, 因为不但学会了知识, 还学会了帮助别人。你们这节课的表现都非常棒, 把掌声送给每一位同学。
设计意图:教学不只是为了让学生学知识, 还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教育, 让学生学会正确评价自己以及别人, 让课堂更加快乐、和谐。
点评
1.教师紧紧抓住了低年级小学生好奇的这一心理特征, 将“森林聚会”情境贯穿整个课堂始终,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 突出了把除法概念教学置入生动具体的情境之中的设计意图。教学设计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起到了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的目的。
2.紧紧围绕“平均分”概念, 通过具体情境体会“除法”概念的含义。在教学过程中, 利用多媒体出示“森林聚会”的情境、动手摆一摆手中的学具等形式, 指导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始终强调“平均分”的概念, 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使学生对除法的意义有了初步的理解, 基本实现了教学目标的要求。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专题 篇3
(一)对学生计算机和网络操作加强培训
要求学生熟练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建立属于自己的文件夹,会通过网上邻居复制文件,会进行简单的网上浏览,会利用BBS与别人交流,能在BBS上发新贴子和回复别人的贴子。
(二)对几何画板软件的培训
几何画板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软件。虽然与画图相类似,但为了提高课上的操作实效,让学生基本会用几何画板尤为必要。
二、课堂简录
(一)进入《平面图形的初步认识》专题学习网站。教师先初步演示网站的操作方法,也就是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网站开展自学。学生单击“主页”就可以了解本课的学习流程。
(二)学生自学
1. 填表
由于这堂课的重点是对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因此没有必要把每个知识点都复习到,只要把学生还不懂的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讲解就可以了。故设计制表如下:
学生两人一台电脑,要求学生两人组成一个学习小组。小组成员要相互协调,一个查资料,另一人填表,做到每个人都有任务,有问题互相商量。教师要建议学生查找资料时,应先看书,如果书上没有再到专题学习网站的“学习资源”里去找。学生在填表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及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2. 交流
学生填完表后,老师与学生逐个进行交流,特别是要学生说出你对这个图形还想知道什么。
(三)进行数学实验
1. 讲清做操作题的注意事项(学生可以单击“几何画板”进行浏览。)
·请你做好一题把它保存为一个文件,文件名为“1”或“第1题”,保存在“我的文档”里。
·全部做完后(不会做的,可以先放一放),复制到教师机上的“作业”文件夹下的相应“几号机”的子文件夹中。
·可以用“画图”软件和“几何画板”进行对比,哪个软件更适合你,哪个软件更适合平面几何的学习?把你的思考发到论坛上。
2. 教师示范学生做题
学生做题前,教师就几何画板的使用对学生简单地提一下。学生做题时,教师要巡回指导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还要充分利用电子教室管理软件的功能,为学生做好示范。
以下是学生用几何画板完成的操作题:
·过一点可以画几条直线?过两点呢?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请你画一个角,并标出它的度数,想一想,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
·你能画出三角形吗?请作出这个三角形的高。
·移动四边形任意一个顶点,观察四边形的变化。
(四)交流反馈,评价作品
教师在评价学生作品时,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先让学生发表意见,互相交流,教师不过早地下结论,不单纯看学生作品的结果如何,更注重学生做的过程。
(五)鼓励学生到网上讨论
可能在课上来不及讨论,但学生掌握了几何画板的操作方法后,还可以作进一步的探索。我们为学生的交流提供一个网上平台,让复习的课堂跨越时空。
教后感
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网站”这一平台给学生创造一个实际“操作”几何图形的环境。学生按相关栏目及相关要求任意拖动图形、观察图形、猜测并验证,在观察、探索、发现的过程中增加对各种图形的感性认识,形成丰厚的几何经验,从而更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充分体现了现代教学的思想。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专题 篇4
(一)【基础练习】 师:课件出示练习题。
(二)【提高练习】
师:同学们表现这么么好,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放松一下。
1、教师拍手,请大家口答列式。或跺脚(1)每次拍3下拍4次。(2)每次拍5下拍2次。
2、师: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大家来当邮递员,把一些乱七八糟的信送回小动物的家里,看看你能不能当一个好的邮递员。为什么3+3+5送不出去?
(三)【拓展练习】
同学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用我们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一些这样的问题呢?
课间,有些同学分组跳绳,这里就有数学问题。
1、课本49页第9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为采集数据)
看图说图意,重点说出“每组有4个小朋友跳绳,有3组,就是求3个4相加是多少?用加法或者乘法来算都是正确的。”想:每组有()个小朋友跳绳,有()组,就是求()个()相加
2、一辆小车有4个轮,3辆这样的小车一共有几个轮?用乘法怎样算?
3、生活中还有哪些可以用乘法算的例子?(学生同桌合作举例并在全班展示)
4、老师也收集了有关的信息,请同学们看看这些乘法表示什么意思?
出示:A、一盒药的外包装(6粒×2板|每盒),你从这道算式中知道了什么?
B、一盒月饼,按3×2放置,猜一猜里面的月饼是怎样放的?
5、大屏幕上的应用题。
总结师:这节课我们运用了乘法的相关知识,大家都表现得非常出色。最后我们就来一次综合比赛。以列为单位,每人做一道小题,看哪一列在规定时间内题做得最多,对得也最多。哪列就是冠军。准备好了吗?老师发题,宣布开始,师巡视。强调规则。时间到。将题交给老师。比赛后,我们请听课的各位老师当裁判,每位一张,咱们一起对答案。
(宣布冠军,师 :同学间的合作非常重要。希望大家学会合作。下课。)
二年二班乘法的初步认识综合比赛
1、看图写算式(1)★★★★★★★
★★★★★★★
()个()
算式是()×()读作()乘()
(2)◆◆◆◆
◆◆◆◆ ◆◆◆◆
()个()算式是()×()读作()乘()
2、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1)7+7+7=()×()(2)3+3+3+3+3=()×()(3)8+8+8+8+8+8+8=()×()(4)0+0+0+0=()×()(5)9+9+9+9+9+9=()×()
3、写出乘法算式。
(1)4个2相加_________(2)5个4相加 _________(3)2和7相乘_________(4)3个9相加_________
4、读一读,并列出算式。
(1)3个8相加,和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和8相加,和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一个因数是6,另一个因数是5,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
(4)2个因数都是6,积是多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除法的初步认识 篇5
主备人:王延梅 修改人: 备课时间: 执教时间:
教学目标:
1、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2、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解平均分的含义。能解决实际问题,初步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盒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小动物们要在美丽的大森林里举行一次有趣的聚会,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课件出示主题图)
二、新授 师:好热闹的聚会啊!在刚才的画中你发现了什么?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发现了这么多信息。请同学们猜猜看,接下来小动物要干什么?他们会遇到什么问题? 师:现在我们就来帮助小动物们解决这些问题吧!猜猜看这两只大熊猫会怎样分这10个竹笋呢?为什么会这样分? 师:同学们能想出这么多分法,真不简单,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其中的一种分法---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5 师:你能用学具分一分,试一试吗?(教师巡视,指导)6 师:哪位同学能展示一下你是怎样分的?
7、师:同学们想了这么多方法,有1个1个分的,有2个2个分的,还有3个3个分的,4个4个分的,5个5个分的,都是分完为止。在同学们的分法中,你能发现什么?
师:每份分的同样多就叫做“平均分”。(板书)
8、师:刚才我们帮熊猫解决了问题,瞧,小猴子正着急呢!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小猴子分一分,看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吗? 三 巩固练习
1、师:通过分一分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平均分,现在你能用“平均分”的方法
帮其它小动物分一分他们喜欢的食物吗?
2、(1)观察题图,说说两幅画,哪幅图是平均分?(指生交流)(2)6条鱼,平均分给2只小猫,每只分得几条?(3)学生小组讨论(可以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4)指名回答。
(5)评析。(强调“平均分”)
3、(1)将樱桃平均放在两个盘子里怎样分?(2)先数数有几个樱桃,说说怎样分。(3)自己完成,(教师巡视指导)(4)小结活动结果。
四 课堂总结
师:这节课你都有什么收获呀? 作业设计
你是怎样进行平均分的;在生活中我们哪些地方能够用到平均分? 板书设计:
认识平均分
数学 - 除法的初步认识 篇6
除法是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表内除法是学习除法的基础,而“除法的初步认识”又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因此学生对除法意义的理解及对除法的兴趣将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所以这节课显得尤为重要。教学建议中提到:让学生摆学具、看课件演示分的过程等活动,充分感知“平均分”与除法的关系,真正把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落到实处。
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因此,我在教学中把学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摆一摆、分一分。在设计教案时,把教学重点确定为“通过实际分东西,使学生知道除法的含义”。让学生用学具代替10个竹笋任意分,从不一样多的分法和每份同样多的展示,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平均分,理解除法的意义。学生的认知建立在表象的基础上,也就突破了除法这个抽象概念的难点。突出了除法的本质属性:把一个数分成相等的若干份就是平均分,平均分可以用除法表示。在本节课中学生的学具操作、表达都非常到位,再次告诉我在课堂上一定要相信学生能行。
过去,我们总怕孩子听不懂、记不住。课上教师说得多、重复的地方多,给学生说的机会并不多。我们都知道学生都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积累,他们有对问题的看法和理解,也想表达、诉说。他们很想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跟老师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孩子们只有在经历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喜悦。同时在建构知识的同时,他们也学会了与同伴的交流与合作。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材分析 篇7
“除法的初步认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本节包括“平均分”和“除法”两部分内容.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知道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第一部分,平均分.教材(第12页)首先用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提供素材,为认识平均分做准备.例1用为每个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的活动,由“应该每份伺样多”引出“平均分”,让学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接着,通过例
2、例3,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起“平均分”的概念.
第二部分,除法.例4用熊猫平均分竹笋的具体情境引出除法,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接着,通过例5,让学生认识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教材以平均分物的事例设计“除法”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除法.
以上的两部分内容共有5道例题,并依序编排了练习
除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实录 篇8
师:上课。生: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个神秘的朋友,你们瞧瞧它是谁啊?(课件出示大熊猫)生:大熊猫。
师:你们知道它们最喜欢吃什么吗? 生:竹笋。
师:今天老师也准备了许多竹笋,你们能把这些竹笋平均分给四只大熊猫吗?
(课件出示竹笋和熊猫)
师:下面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利用手中的圆片代表竹笋,四张白纸代表四只熊猫。亲自动手分一分。并讨论有几种分法。
学生按照分好小组进行分圆纸片,并你一句我一句的讨论着,教师巡视指导。
师:好,那一组来说一说你们分的过程,和结果。
生1:我们先把圆纸片一个一个的放到白纸上,放了三轮,刚好分完。每个白纸上有三个圆纸片。
生2:我们先把圆纸片两个两个的放到白纸上,放了一轮,还剩下四个,然后每个白纸上再放一个刚好分完。这时候每个白纸上有三个圆纸片。
生3:我们先把圆纸片三个三个的放到白纸上,放了一轮,刚好分完。每个白纸上有三个圆纸片。
生4:我们是四个四个的放,结果放了三个白纸就没有圆纸片了,我们就把前面的三个白纸上的圆纸片取出三个放到最后一个白纸上,每个白纸上都是三个圆纸片。师:嗯,你们每个小组说的都非常好,说明你们每个人的开动了自己的小脑瓜去思考,这里我对你们的表现提出表扬。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刚才你们分的过程。课件演示,竹笋分到盘子里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平均分的过程可以用一个除法算式来表示。那就是: 12÷4=3。教师板书:12÷4=3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师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
师:那么,在这道算式里的12、4、3都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们知道吗?如果知道就告诉你的小组成员的其他人把,把你们的想法交换一下看看一样不一样? 学生讨论
师:那一组把讨论的结果说一下? 薛佳真!
生:12表示被分的总数,4表示平均分的份数,3表示每份的个数。学生边说教师边板书 师:说的多好啊!请坐!
师:在这个算式里面“÷”叫做作除号。这个算式读作:十二除以四等于三。你们能像我这样读出来吗? 生:十二除以四等于三。
师:非常好,我这里还有几道除法算式,你们能照样子读出来吗? 课件出示: 8÷2=4 读作: 9÷3=3 读作: 6÷2=2 读作: 15÷5=3 读作: 16÷4=4 读作: 学生积极举手。
师:看来大家都会读了,那就把它们齐读出来吧!生:八除以二等于四„„
师:刚才我们帮熊猫分竹笋,现在我们再来帮小猫分一下鱼,好吗? 生:好!
课件出示课本13页,做一做 第1题。
师:通过观察你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请你分一分,并且除法算式。
学生拿出练习本开始独立完成。拿到教师面前,教师批改!师:大家做的非常好!打开书翻到13页看做一做第2题。自己认真做在课本上。
学生拿起笔开始做题,教巡回指导,学生做完拿给教师批改。师: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是这么多,你学会了吗? 生:会了!
师:那好。我们来做作业吧!课本15页练习三,1—3题做到作业本上。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篇9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通过实践操作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在头脑中形成平均分的表象,进而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意义。
本节课存在问题主要是不够简约,在讲解平均分的方法时大多数孩子选择了三个三个的分,老师应该快速过度到下一环节而不应该照教材讲解其他“慢的”、“笨的”方法。因此备课时应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同时更应该较全面的了解学情。另外在讲解重点内容时太过啰嗦同一内容重复讲解,因此给课堂“瘦身”显得尤为重要,总之数学课堂就应该即删繁就简。
除法的初步认识的教学反思 篇10
二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动手是他们的天性,具体形象思维是他们认知的特点。数学活动中的操作既可以激发学生参与数学活动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体验、理解数学的知识。比如通过学生分小棒来理解“平均分”,这样做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在操作中探索规律,建立概念,这样将兴趣激发,思维训练,能力培养融为一体,使知识充满内在活力,充分为学生提供体验经历探索的过程,并敢于把自己想法、做法展现给大家。
2.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习兴趣
这节课的教学,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展示给大家10个又红又大的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问有几种分法,然后又提出:要使两个小朋友分得同样多,应怎样分?用小棒来代替苹果分一分吧!学生们很愿意动手来分,这样做,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问题的能力,从学数学的角度,注意了数学知识的特点。
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稿 篇11
张秋明老师创设任务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等几个层面进行设计的。对于这节课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教师在充分把握教材知识点的前提下灵活处理教材内容。本节课,张老师创设了学生爱好动画,学生们非常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感兴趣,才会全神贯注,积极主动地去参与。从而顺利地引入新课,张老师创设了活动情景,以猴子分桃子的故事为引,平均分给2个小猴的照片,代替传统的分苹果,既联系了生活实际又体现了引起学生注意的目的,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也使学生在课的一开始就积极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能力等方面都得到发展。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而非知识的灌输者,因而对一个问题的解决不是要教师将现成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而是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给学生一把在知识的海洋中行舟的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取成功并体验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张老师还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借助多媒体运用了动画,充分利用直观教学,强化学生的感性认识,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很大提高。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专题】推荐阅读: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06-02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11-29
除法的初步认识反思11-26
除法的初步认识评课06-13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10-09
除法的初步认识测试题12-28
《除法的初步认识》优秀说课稿10-04
三年级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课堂反思01-11
有余数的除法练习课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