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的导入

2024-10-12

英语教学的导入(共12篇)

英语教学的导入 篇1

一、课前导入设计

课前导入是为学生学习新知服务的, 一个好的导入, 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的兴趣, 激起课堂的活力。我在教学科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蜡烛的变化》一课时, 课前导入是这样设计的:

师:老师这里有三杯水, 一杯自来水、一杯白醋、一杯澄清的石灰水, 哪位同学能想办法把他们区分开?大家讨论一下, 看谁想的办法最好?然后上台把他们区分开, 并讲清你的理由。

学生讨论后纷纷举手, 有一位学生上台用“闻”的方法指出白醋并说出理由 (醋有酸味) ;接着另一个学生上来区分自来水和澄清的石灰水, 我问他怎样区分, 他说:“澄清的石灰水遇上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浑浊, 往这两杯水里吹气, 如果哪杯水变浑浊, 就说明那杯水是澄清的石灰水”, 他的方法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后, 他拿起桌上的吸管往两杯水里吹气, 分辨出了哪杯是自来水、哪杯是澄清的石灰水。

二、导入设置的作用

让学生分辨三杯没有标签的自来水、白醋、澄清的石灰水, 这一导入环节是我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特意设计的, 这一导入环节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课堂教学氛围, 而且对本节课涉及的知识起到了链接的作用, 凸显了课前导入是为学生学习新知服务的有效环节, 也为学生辨析物质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提供了研究的素材。我认为该导入环节的设置有以下三个作用:

1. 通过让学生“辨液体”, 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诱发其探究欲

望、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 既沟通了师生之间的关系, 使学生尽快进入学习角色, 也是教师对学生关于“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变浑浊”这一知识前概念的掌握情况进行了解的有效途径。

2. 本节课在指导学生探究蜡烛的变化活动时有一实验, 即“将

另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 重新罩在火焰上方”看到有什么现象发生 (杯壁上的石灰水变浑浊) , 这一现象是要说明蜡烛燃烧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 而课前“辨液体”的导入使学生能用已有知识解释实验现象, 使课堂教学达到高效。

3. 在学生进行了“加热蜡烛、蜡烛燃烧”的探究实验后得出物

质变化分为“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和“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后进行拓展训练时, 我课前就把浑浊的石灰水让学生辨析, 这一变化是什么变化, 学生由于有了亲眼目睹刚才石灰水变浑浊的经历, 很快就能说出这一变化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课前预设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 一节课的有效导入设计对学生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课一个看似平常的“辨析液体”的导入环节, 其实是把学生的前概念、探究新知的证据与课后拓展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摘要:课前导入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激起课堂的活力。通过实例分析了导入设置的三个作用, 指出一节课的有效导入设计对学生高效实现教学目标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课前导入,设计,作用

英语教学的导入 篇2

边丽红

常言道:“Well begin,half done.”(好开端,就是成功的一半),教师在上每一新课时,如果多用几种不同的方法,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能让学生从课前就激情饱满,兴趣浓厚,对本节课充满期待。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精彩的导入也是一节课能否达到艺术效果的关键。以下是自己在教学中一些实践,与大家共同交流。

第一,英文歌曲导入。在上九年级unit2宾语从句时,课前我给学生下发歌曲《my lover》让学生欣赏,其中歌词“I wonder where they are”反复出现,我让学生勾画出来。听完后学生异口同声回答很好听,我便向学生发问,歌词主旋律运用什么句型结构?学生一个个面面相觑,于是我讲这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宾语从句,它的运用很广泛,我们一定要学透彻,于是学生对进一步了解该语法很有兴趣。

第二,运用多媒体视频和图片导入。多媒体教学已经很普及,它能使教学直观和形象化。在上九年级unit6 3A 文章关于茶的历史文化,我在课前组织学生观看纪录片《tea》,学生津津有味的欣赏完后,我问Do you know who invented tea? And how was it invented? 学生若有所思但具体也回答不上,故我说so the text 3a will give you the answer, please read it.学生很想知道答案所以兴致勃勃地开始阅读课文。

第三,实物导入法。新目标英语书单元话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用能找到的实物引导学生进入话题效果最好。如九年级

unit 5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第一课时主要句型结构 be made of/be made from 我课前会准备一片布,笔,戒指,筷子,上课时我拿着这些东西开始问学生:What are the chopsticks made of? 学生回答It is made of wood.依次发问学生做回答,再从回答中区分of 与 from区别,学生结合实物很容易辨别了。

第四,故事导入法。老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选择向学生介绍课文的背景知识或用简单的英语向学生讲述一个与本课话题相关的简短故事或故事摘要,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所要讲的话题上,再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强化或补充所需的内容,增强学生了解课文内容的兴趣。例如:在学习unit1 reading时,我给学生讲述了以下故事:long long ago a man named Scooge is never smile and laugh.He is mean and only thinks about himself………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我告诉学生我们一起通过阅读课文具体了解后面发生了什么故事。

第五,复习导入法。复习导入法是一种教师经常使用的较为传统的导入法。教师可以采用“温故知新”的复习方法导入新课。这种方法虽然“老套”,但便于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便于将新旧知识系统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展开课堂教学,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转移到新的内容上。

第六,游戏导入。著名语言学家克利斯说:“要尽量在语言的药丸上涂上欢乐的果酱。”在七年级(上)unit2 Is this your book?在课前,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眼睛捂起来,我拿起一个同学的橡皮放到另一个同学的桌子上,这位同学发现自己多出一块橡皮,他在班级选三位同学进行问答,若三位都不是失主,他必须在黑板上写出招领启示(lost and found),失主和他进行一个简短的对话。在八年级(上)unit2 what’s the matter? sectionA 部分中涉及人体器官的英文表达,为让学生熟练掌握这些单词,我让全班同学面对面站起来,按照我的口令做出相应的动作,raise your left arm.Touch your nose.Open your mouth and let me see your teeth.等。我还会让一些同学看着该同学的动作说出该单词进行拼写。诸如此类的游戏我在每单元都会设计一些。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要求教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整个身心都充满欢乐。”游戏正是寓教于乐,转被动为主动,变乏味为有趣,使游戏与教学得到统一。从效果看,这些游戏激活了课堂气氛,也帮助学生消化了当堂课的内容。

无论采用哪一种导入法,都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一、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

课堂导入的目的性要有助于学生明白将学什么和怎样学。导入的针对性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如果盲目地为了导入而导入,甚至于无所不说,离题万丈,这都是违背教学目的和教学宗旨的。

二、要有趣味性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兴趣是求知的向导。学生充满兴趣去学习,才能感到易学,做到爱学、乐学,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著名心理学家拉扎勒斯认为:“兴趣比智力更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

三、要有新颖性

课堂导入如果千篇一律地一个模式,那么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提不起兴趣。因此新颖的课堂导入,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心理研究表明:令学生耳目一新的“新导刺激”可以有效地强化学生的感知态度,吸引学生的注意指向。

四、要有启发性和生成性

教师在导入时要运用启发性的话语或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新知识、新内容探求的欲望。教师应善于引导学生质疑、有了质疑就有了寻求答案的内需和动力,有了质疑才会有预设的生成和非预设的生成,唯有如此导入才能找准最佳的切入点。

五、要简洁明了 课堂导入要精心设计,要画龙点睛,巧妙地将学生吸引到课堂上,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进入到课堂教学的最佳状态中去,创造和谐、愉悦的课堂气氛。

谈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 篇3

关键词:英语;课堂教学;导入

导入环节历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看成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步骤,甚至是关系一节课成败的因素之一。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和带入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抓住学生的心弦,生疑激趣,能促成学生的情绪高涨,步入智力振奋的状态,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果。

一、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作用及要求

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即导入环节,是转换学生的语言思维,辅之以易于接受的感性材料,把学生引入特定的英语环境之中,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完成对新知识的感知。

导入的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对导入语言产生足够的兴趣,在教师的帮助下将注意力转到课堂学习上来。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并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认识需求以及教学内容和目的等,特别是要充分挖掘新教材内容的重要意义和趣味性,拓宽自己的教学思路,以严谨的态度和热情的教学方式来感染学生,带动学生,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英语课堂教学导入的方法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各有千秋。根据笔者的教学经验,英语课堂教学的导入可采取以下

方法:

1.设计趣味活动导入

即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巧妙设计一些具有较强趣味性的可操作性活动,然后再讲解要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用这种方法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也使整个课堂一开始就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2.运用教具导入

即运用直观性较强的,与教学内容紧密联系的教具来演示某一环节。接着再讲授主体内容,可以是实物,也可以是电化教具,包括模型、幻灯、录像,现在常常用多媒体,因为它具有渲染性,能给学生留下栩栩如生的深刻印象。这种导入方法在课堂教学中较为普遍,可随手拈来。如可利用实物或者图片进行水果、颜色、食物、动物或者职业等教学内容的导入。

3.唱英文歌导入

大多数学生都喜欢唱歌,而某些脍炙人口的英文儿歌备受学生青睐,这些歌曲既好听又好唱。如在教学Go for it八年级下册

Unit 5 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reat time这一课时,我是用一首经典的英文儿歌“If you’re happy”导入的,学生兴致盎然,不仅歌曲会唱了,而且掌握了本课的重点句型——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真可谓是一箭双雕。

4.编chant导入

许多英语教材中都有chant,它节奏感强,朗朗上口,可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记住本单元的相关句型。我在教学Go for it时经常利用chant导入新课,如在学习Where is my back pack?这一内容之前,我和学生一起跟着录音机

chantit:Cat,Cat,my little cat,

Where is my little cat?

In the bag,in the bag,

Your cat is in the bag.

Dog,dog,my little dog,

Where is my little dog?

In the box,in the box,

Your dog is in the box.

(此为剑桥英语教材中某课的chant)此课用chant导入,既呈现了新的内容,又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5.创设情景导入

即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知不觉进入主题。如在一节英语课中,为了介绍课文中相关的动物知识。教师采用了某一动物的故事片段作为教学导入,在生动而又妙趣横生的故事中,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对掌握相关的动物名称、动物习性、动物种类起了很大的帮助作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6.采用设问导入

这种方法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问答来实现的,特别是快速问答法直接、明确,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能活跃课堂的气氛。这种方法特别使用在对话教学中。

7.学生表演导入

表演是一种艺术,它能以生动的形式使信息直接输入学生的大脑。应用此法导入课文,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要求教师巧妙安排教材,创造情景,通过表演的艺术形式引导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学习新的内容。最好鼓励学生表演完成,教师可以参与演出。

8.介绍名人轶事导入

教材中有些课文内容与政界名人、商业巨子、历史人物等有关,教师课前可准备一些趣闻轶事讲给学生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样一堂课,着眼点不同,思路不同,使用的导入方法也就会不同,但无论使用那一种方法,只要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就是成功的导入。

三、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應注意的问题

1.多以“问题”为载体

开展调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学生处于主动参与的状态。

2.呈开放性姿态

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出现的事件与教材内容的关联,关注时代发展,引导学生关心周围的生活,关心学生的生活动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

3.问题应真实有趣

不要牵强附会,也不要单纯为了趣味性,而丧失了教学原则,或置课堂内容于不顾。同时,问题虽为教学内容服务,但要体现出生活性、社会性、时代性。

4.注重研究过程

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多引导学生进行开放型思维训练,主动进行探究。

在导入前,教师要尽量多与学生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征求学生的意见,并对学生的基础进行摸底。导入时,应注意授课语言的快慢和生词的多少,根据学生的程度量体裁衣。总之,导入切忌古板、单调,干巴巴的导入不能引起学生的充分注意,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气氛沉闷被动,教师应该好好利用上课前的几分钟,做好导入的准备工作,以节省正常授课时间。导入应尽量多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些现代化手段易于激发学生的愉快情感、兴趣和求知欲,容易收到较好的效果。

英语教学的导入 篇4

一、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的原则

(一) 趣味性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在导入阶段, 大部分学生的心思还停留在课间活动中, 此时如果直接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灌输, 不免会使他们感到枯燥乏味, 难以进入学习状态。因此, 教师要注意提高导入环节的趣味性, 通过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有趣的游戏来吸引学生, 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课间活动转移到教学活动上, 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从而使学生以最亢奋的精神状态进入接下来的教学活动 (杨金昌2006) 。例如, 在教学七年级上册Unit 9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喜欢的话题——电影进行导入。学生一听到本节课的话题是电影, 便立刻兴致勃勃地加入了课堂讨论, 并说出了自己最喜欢的电影和演员, 还简单讲述了这些电影中的某些经典对白。接下来, 教师提出问题:“Do you want to go to a movie?”学生激动地回答:“Yes, I do.”课堂氛围热闹起来, 学生的注意力也逐渐回到课堂上。

(二) 创新性

要做到课堂教学的创新, 首先要从导入的创新开始。在传统的导入环节中, 教师一般会说:“同学们, 我们这节课将要讲授的内容是……”这是最简单的导入, 直入主题。这样的导入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应该创新导入, 使导入丰富多彩, 学生每次上课都会对教师的导入充满期待 (杨昌霞2004) 。

(三) 针对性

每节课的教学内容不同、侧重点不同, 因此如果不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入环节, 就会使导入环节千篇一律, 这样的导入环节也难以有效地引入新课。为此,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和内容。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 要考虑课型、对象、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 遵循导入的针对性原则, 选择最合适的形式和内容进行导入 (吴凤霞2011) 。

二、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的技巧

导入环节是教学活动的热身阶段, 是学生明确教学目标、增强学习动机的重要过程。对于初中英语新课导入的技巧, 笔者总结了以下四点。

(一) 利用复习导入

孔子云:“温故而知新。”也就是说, 温习已学的知识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新旧知识的衔接点, 从而更好地接受新知识。在初中英语新课导入中,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通过复习来巩固已学的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进入新课。例如, 在教授Go for it八年级下册Unit 3 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的第二课时时, 教师可以通过“What are you doing now?”和“What were you doing at this time yesterday?”两个问题来帮助学生复习现在进行时时态, 并在此基础上适时提出过去进行时时态, 从而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这种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对现在进行时时态与过去进行时时态进行比较, 引导学生分析两种时态所表示的不同含义, 从而使其印象更加深刻, 认知更加牢固。

(二) 利用音乐或电影导入

大多数初中生对音乐和电影都有极其强烈的兴趣, 只要教师提到与其相关的内容, 学生都会兴致勃勃地听讲。因此, 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个兴趣点, 利用音乐或者电影来导入新课, 使学生在这一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学习英语的兴趣, 积极融入课堂教学 (王红敏2012) 。例如, 七年级Module 8 Unit 1 的主题是过生日, 笔者为了让学生对本单元的内容产生兴趣, 就在导入环节播放了动物们为小猫过生日的动画片断, 在播放到那首朗朗上口的生日快乐歌时, 很多学生都跟着哼唱起来。笔者抓住这一时机, 告诉学生本单元的主题就是Birthday Party, 并根据动画内容进行提问, 将学生的思绪拉回课堂。

(三) 利用话题导入

初中英语新课标体现出从话题到结构再到功能这一教学结构新特征。初中英语教学新大纲也指出教学过程要体现出话题附表。如此一来, 话题导入环节自然而然地就成为了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焦点。导入环节如果能够围绕教学话题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全面构建, 使得话题能够贯穿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整个过程, 促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具有深意和感染力, 那么将会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产生有效的带动和激发作用。针对课堂教学话题的构建, 教师可以从课堂教学资源、课堂教学情景中广泛地选取, 也可以针对本单元的教学主体内容具体地设计课堂话题, 促使话题能够对课堂教学过程发挥有效的导入作用。头脑风暴、设置课堂悬念等都是课堂话题的重要切入点, 对导入环节的顺利开展具有促进作用。

有针对性、趣味十足的课堂话题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 促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广泛地积累, 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并对学生自主探索意识的形成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为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提供良好的发展条件, 有利于课堂教学流程的顺利进行。

(四) 利用背景知识导入

所谓的背景知识导入, 就是教师在讲述课堂教学内容之前, 对背景知识进行具体阐述的过程。而相关背景资料的输出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历史文化层面整理出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 也可以从科学知识层面收集课文的相关背景知识, 并结合多媒体教学技术, 为学生建立教学情境、设置课前问题, 从而对学生进行相关教学内容的渗透, 为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导入做好铺垫。这有利于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有效吸收, 使学生在拓宽视野的同时, 完成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目标, 实现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的全面提升。

结束语

总而言之, 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针对教学组织形式、活动切入点进行积极地探索, 将创新性的教学形式逐步应用到导入环节中, 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过渡, 对学生学习心理产生承上启下的作用。新课导入是英语教学中的一门艺术, 值得每一位教师对其进行深层探索与研究。教师应该重视导入环节的革新, 针对不同类型的课程进行具体探究, 从而实现课程衔接的自然化、知识导入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王红敏.2012.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最优化分析[D].河南大学.

吴凤霞.2011.初中英语课堂中导入环节现状调查[D].河南师范大学.

杨昌霞.2004.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与呈现技巧探究[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 .

英语教学中的导入的反思 篇5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导入法是常用的一种方法。使用这种方法,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并以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为纽带引入新课,使新旧知识紧密结合。这样可以旧带新的方法,使学生更容易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

二、自我介绍导入法

自我介绍导入法既可由教师作自我介绍引入新课,也可由学生作自我介绍引入新课。这种导入方法不仅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教师与学生相互了解,同时又可以巧妙地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求。我在处理教材的对话部分时常采用此种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容易地学习和掌握对话的教学要求,并可利用所学内容运用于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三、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导入法

利用学生熟知的事物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为学习新课的`内容做铺垫,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音乐或歌曲导入法

一首歌或一段优美的音乐不但能够很快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情绪高涨,而且还能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五、图画、卡片等实物导入法

利用图画、卡片及课本中的插图导入将要学习的对话或渴望呢,也是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利用图画、卡片等实物提问或讨论、叙述的方式引入对话或课文,让学生了解话题的内容,激活学生与记忆相关的知识,使他们产生阅读的愿望和心理准备。针对课文的类型和内容特点,采用巧妙灵活的方法引入新课。如教材中配有插图的课文或对话可采用此种形式导入,没有图画的课文或对话,也可画一些简笔或相关的图片导入,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英语课堂导入的探究 篇6

课堂导入作为一节课的序幕,带领学生进入课堂主体环节,它的好坏必将直接影响着整堂课的成败。

【关键词】导入 学习兴趣 策略 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13-02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起始环节中采用各种教学媒体和教学方式,向学生引入新知识,使学生迅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状态的活动方式,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关。

明代文学家谢榛谈及文章的开头时说:“起句当如炮竹,骤响易彻”。与文章类似,一堂课的开头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英国教育学家罗素说过:“一切学科本质上应该从心智启迪开始,教学语言应当是引火线、冲击波、兴奋剂,要有撩人心智、激人思维的功效。”一环恰如其分的导入,不仅不会误“砍柴工”,而且能活化课堂氛围,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为整节课提供良好的铺垫。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老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的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课堂导入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给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或辅之动作拉开一堂课精彩的序幕,提升课堂效率,是教师保证课堂活动顺利进行的必修课。

一、课堂导入的作用

1.安定学生情绪。课间十分钟的嬉笑打闹到课堂四十五分钟的严肃专注,学生的状态是很难直接转变的,需要一个有效的转换过度阶段。利用精彩的言语,吸睛的图片,热点的趣闻,或是回忆学过的知识,将学生的思维拉回到课堂状态,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然后再开始讲授新课,就显得流畅自然,顺理成章。

2.吸引学生注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青春期的学生尤为如此。一堂课若抓不住学生的兴趣点,味若嚼蜡,即便台上再口若悬河,台下也还是昏昏欲睡。导入环节应激发学生的认知能力,使其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认知能力调动起来,全神贯注于教师的每一句话,每个动作,这样的课堂才能被称为“有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点才能箭无虚发。

3.传递师生情感。一位教师,若是博得了学生的好感,那便是取得了通往学生心灵的通行证,打开了师生之间学习的信息交流,情感沟通的门锁,学生也会更加相信、尊重、理解和期待老师的教授。

独特,活跃,深受学生喜爱的课前热身和导入,能够增进师生之间的距离,升华师生之间的情感,更有利于学生的学而有得和教师的教而有效。

4.奠定课堂基调。老师应明确每一堂课四十五分钟的基调,例如讲到Great Women时应当是澎湃高昂的;分析First Aid时应是严谨专注的;讨论Future时应是期待向往的。只有主题明确,基调贴合,结构明晰的一堂课,课堂效果才能被最大程度地体现,教学才能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学生的理解才能更深入,印象深刻。

二、课堂导入的原则

1.针对性。教师需要教授的内容很多,但每堂课的时间有限。因此导入务必有针对性,切忌漫无边界,发散过度,耽误时间。导入应针对本节课的目标和主题,针对学习程度、年齡阶段等的不同,对学生的不同状态和实际情况进行导入。比如在讲到Computer时,可以向学生们简单介绍新型科技成果VR,电子家,新型机器人等。

2.启发性。授人予鱼不如授人予鱼。现代化的新型教师早已不再仅仅是个教书匠,更多的是心灵的启迪者,思维的开发者和方法的教授者。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充满启发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靠自己的思考发现和体验学习成果,促进学生提升学习技能,掌握知识与方法。

3.趣味性。《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英语学习兴趣,树立自信心,使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主动思维,大胆实践。因此在导入环节,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兴趣所在,将学生喜闻乐见的事物和课堂内容紧密结合,设计出形式丰富,内容有趣的导入和热身环节,例如歌曲欣赏,名人轶事,游戏,小组比赛等等。

4.主体性。“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贯穿整个《英语课程标准》,尤其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学生应是自觉主动的语言实践者和学习者。教师在设计导入环节时,应在保证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前提下,高屋建瓴地进行有序的指导与归纳,让课堂“放得彻底,收得回来”。

5.简洁性。一般来讲,课堂导入的时间应控制在五分钟以内,否则就会占据课堂主体内容的时间。因此要在短短五分钟内,将导入的效果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简洁、生动的语言和简短有效地活动以及教师对课堂时间的把控是十分重要的。

三、英语课堂导入的方法与课堂示例

1.从复习中导入。知识的逐层提升需要有大量的旧知识作为基础和铺垫,尤其在英语学习中,各类词汇、短语、语法等,更是需要反复复习,温故而知新。以提问旧知识的形式作为英语课堂的导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由熟悉的话题和知识过度到新的知识,将知识系统化,降低学习难度,水到渠成地接受新课内容。

例如在讲述必修五第二单元过去分词作宾补时,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忆在必修一中学过的使动用法,学生对这个知识点掌握熟悉,积极踊跃,将这个使动用法的使用从短语层面上升到句子层面,我们就能事半功倍地向学生介绍这个比较难理解的宾语补足语。

2.从欣赏中导入。多媒体的引入极大地丰富了课堂内容,在导入环节我们可以采用让学生欣赏形式各异的资源的方式,如图片,歌曲,视频,音频等。这些资源能够极大地辅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形式丰富,范围广泛,从而使学习印象加深,思维宽度拓展,学习兴趣提升,对知识的理解程度加大。

例如在讲到Astronomy-Science of Stars时,可以选取学生极为喜爱的美剧“生活大爆炸”的主题曲MV对学生进行展示,其中有趣快节奏的地球演变过程,清晰地呈现了从大爆炸到恐龙时代再到人类的科技人文发展,学生兴趣渐浓的同时,也对Reading部分的内容进行了简单了解。

3.从问题中导入。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教学过程是一种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持续不斷的活动”。因此,以认识冲突的方式进行导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地提出形式丰富且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思维活动。

例如,在Great Women一课,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Whos the woman you admire? 2、Why is she admirable?激发学生主动思索,在小组讨论后整理得出自己的答案。不仅回顾了描述品质的形容词,而且学生通过对某些行为和品质的敬佩与肯定,梳理和总结自己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4.从游戏中导入。教师能运用教材内容,精心设计一系列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教学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各项感官,训练学生的认知技能,应变速度和听说读写的能力。游戏不拘泥于形式,可以分组词汇比赛,可以课文朗读接力,也可以你讲我猜,或者将一个简单句子以加更多描述修饰成分的方式拓展下去,分角色扮演电影人物进行表演……用活泼有趣的导入环节点亮课堂。

5.从轶闻趣事中导入。学生喜欢新鲜、与时代接轨的话题。教师若能将社会的轶闻趣事与课本知识联系,提升导入的新鲜度,既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宽了视野,更使其对课本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促进对学习的投入。我们可以在造句时加入时兴话题例如奥运会,英国政变,流行英美剧,科技新闻等等,让学生感到英语不只是存在于课本中,更与实际生活的每个角落。

在按时按量完成课程计划和目标的同时,一名与时俱进的英语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入环节,使其发挥这个承上启下的导入剂和催化剂的作用。“良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导入环节的合理利用,将显著提升课堂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欢乐的氛围中体验知识的海洋。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2]钱希洁.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深加工”【J】.中小学外语教学,2015(10)

英语教学的导入 篇7

一、英语课堂导入的要求

成功的导入是教学成功的催化剂, 它既能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又能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 又能为当课内容做好铺垫;它既能直接影响教师授课的效果, 又能影响到学生整堂课的接受效果。那什么样的导入才能让学生心动, 让课堂精彩起来呢?

首先, 课堂导入要有趣味性。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学的起点, 首先在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愿望。”孔子也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 导入的设计和选择要切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充满趣味性, 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拴住学生的心, 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 使其怀着强烈的期待去学习新的内容。

其次, 课堂导入要有针对性。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 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 切忌牵强附会, 为了“导入”而“导入”。

最后, 导入要有生活性和启发性。现在的学生非常关注生活中的新事物和新信息, 有着强烈的好奇心。所以教师设计一些更新颖、更贴近生活的导入内容才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 更能令他们因“心动”而去“行动”。课堂教学中, 他们的参与热情越高, 教学效果就会越好。

二、课堂教学导入的一般方法

英语课堂的导入因人因时因地不同, 方法多种多样, 不拘一格。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对英语课堂教学所设定的目标和要求, 在了解学生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基础上, 在熟悉学生求知规律和心理需求的前提下, 在总体把握课文类型、特色及教学重难点之后, 恰当地选择和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方法。下面就结合笔者自己的新课程高中英语的课堂教学实践, 来具体谈谈几种常见的能引发兴趣导入激情的课堂导入方法。

(一) 生活常识导入法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有不少教学内容和人们日常的生活紧密相关, 教师在讲授这类课文时, 可以从大家熟知的生活常识导入新课, 从而引起学生学习新知识的热情。比如, 在开始讲授Book 3 Unit 2“Healthy Eating”前, 先提问:“Every body has to eat, but do you eat a healthy diet?What kind of diet do you think is a healthy diet?What will happen if you do not eat a balanced diet?”引起学生对健康饮食的思考。而在教Book 5 Unit5“First Aid”时, 先提供学生在生活中可能碰到的急救措施, 如踢足球时脚扭伤、擦玻璃时不小心割破手指等, 然后提问:“What kind of first aid should you give in these situations?”引起学生学习有关First Aid的兴致。

(二) 音乐、歌曲导入法

好的音乐、歌曲的优美旋律既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又能使人精神振奋。学生特别喜欢用音乐导入的新课。如在上Book2 Unit 5“Music”时的导入就可以先播放不同种类和风格音乐的剪辑让学生欣赏和猜测, 等音乐播放完毕, 学生也就认识了一大串与音乐相关的单词, 如Rock&Roll, Rap, Country music, Jazz, Classic music, Folk music等。同时, 也可以选择播放一首The Monkees乐队的代表作, 激发学生了解这个乐队的欲望。大部分学生都喜欢音乐, 音乐不仅能引起他们的共鸣, 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使他们在乐曲中轻松愉快地掌握相关知识, 定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 情境导入法

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认为:“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情境, 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因此,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利用图片、动画、录像、投影、幻灯等各种媒体形式, 结合文字和声音创设情境, 给学生以视、听觉的刺激, 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特定环境中, 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训练, 这样的导入怎能不令学生心动?比如, 介绍Book3 Unit 1“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的阅读文章“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前, 教师可以用图片或幻灯 (最好是录像) 展示出几个不同国家的庆祝不同节日的场面, 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 激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教师可以适时地引入阅读, 让学生了解不同的festivals and celebrations。

(四) 悬念式导入法

“学起于思, 思起于疑”。精彩的悬念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

求知欲。如在上Book 3 Unit 3“The Million Pound Bank-Note”时,

就可以采用悬念式导入, 精心设计问题, 制造悬念, 吸引学生注意力, 引发学生思维和探究的欲望, 导入新课。教师以“Henry

is an American businessman lost in London now.He had no money and does not know what he should do.”作为简单介绍, 然后开始用提问方式制造悬念“But someone is calling him.Who may it be?”“Why do they choose Henry?”“What do they want Henry to do?”“What is in the letter?”一步步让学生揭开故事的真相。

(五) 新闻故事导入法

采用意义深远的故事或新闻来导入新课。教师可以在正式讲授新课之前, 通过讲述一个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或故事摘要, 或者放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真实的新闻片段, 来导入新课。这样, 可以在学生精力高度集中地听故事或看新闻中引入正题, 既能增长学生的知识, 又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为主题教育奠定基础。如在学习新课程高中英语Book 1 Unit 4“Earthquakes”时就可以通过播放汶川地震的相关新闻报导来导入新课。

(六) 图片提示导入法

新课标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配有插图, 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资源, 巧妙灵活地将课本上的图片、肖像画、地图、简笔画等作为新课的导入内容, 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内容, 并启发学生思考。

教学导入的魅力 篇8

一堂课的导入是教师对教学过程通盘考虑、周密安排的集中体现, 它彰显了教师运筹帷幄、高瞻远瞩的智慧, 闪烁着教学风格的光华, 是展示教师教学艺术的“窗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 关键在于灵活运用.

一、新课的导入应该具有吸引力, 突出“趣”字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 无异于一种苦役, 没有兴趣的地方, 就没有智慧和灵感, 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 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 数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兴趣盎然地学好数学.”新课导入的优劣是一节课能否成功的前提, 也是教学艺术的体现, 教师要精心设计每节课的导语, 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 使其个个能跃跃欲试地参与教学活动.

比如, 有老师在教学“直线、射线、角”时, 利用孩子熟悉的孙悟空的金箍棒来引入课题.

师:看过《西游记》吗?

师:里面有一个有着火眼金睛、神通广大, 又爱抱打不平的是谁呢?

师:孙悟空有个法宝, 是什么? (出示金箍棒) 孙悟空的金箍棒能变多长?

毋庸置疑, 孩子对这一内容太熟悉了, 当然是很长很长, 师随之通过课件演示, 让孩子再次直观感知, 而后用数学语言告知, 很长很长, 看不到边就是无限长, 反之, 就是有限长.在课的一开始, 就能通过这一简单的道具, 让孩子明白将要学习的射线和直线是无限长的.

这样的导入善于从教学内容出发, 联系学生实际, 巧妙构思, 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二要明确创设情境的目的, 要让学生境中生趣, 更要境中生疑, 由疑而思.必要时教师要给予适度的启发和诱导, 帮助学生架起“无疑”到“有疑”的桥梁, 实现思维的启动.

二、新课的导入形式要做到“新”字

在新课的导入上, 一定要注意所面对的学生的年龄、能力, 教学的深浅等各种因素, 灵活变通, 力求实效.导入的形式要有所变化, 不能千篇一律.

听过许多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 多数老师的导入都选用了沿原路返回的线路图来理解、渗透倒推的策略.可是, 对于这些内容学生的兴趣不是很大.有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在课前, 由于是借班上课, 师说:“今天我们是第一次认识, 老师先自我介绍一下.”到了说年龄的时候, 老师开始卖关子了, 说:“女士的年龄一般是保密的.”一下子把孩子的兴趣激发起来, 话锋一转, 说:“不过, 老师可以告诉你, 我的教龄有23年.你能告诉老师, 我23年前在干什么吗?”这么简单的问题抛出, 孩子们都乐了, 23年前, 老师不就是在学习么, 正在做学生呢.

老师又故作神秘地说:“老师, 还知道你们10小时前在干什么呢?” (老师上课的时间是下午.) 反应快的孩子立马想到了, 倒推时间, 正是凌晨二三点钟, 正在睡觉呢.一下子点破了老师的神秘.其实就是这样, 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运用了倒推的策略.

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必须会变成小孩, 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 这位老师做到了这一点, 以朋友的身份出现, 充分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新课程标准要求.随和的话语、亲切的交谈, 表现出教师对学生的极大尊重, 伴随“介绍自己”这一学生都体验过的生活实际问题开展教学, 在这节课上, 老师充分激发了兴趣、诱发了思维、创设新奇、生动、愉悦的情境, 造成学生跃跃欲试的学习状态, 使学生在一开始就对学习新知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而把自己“摆”进去, 以体现“主体”的地位.

三、新课的导入内容要做到“巧”字

巧妙的导入, 不仅能让孩子轻松地进入学习状态, 而且还能为突破新授的难点做准备.如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垂直”时是这样处理的:

师课前约定:“如果你觉得学得很好, 你就伸出大拇指, 举得高高的, 表示我学得很棒;如果你还有疑问, 不太清楚, 你就选择用一只右手拖住下巴;如果你觉得没听懂, 你就用两只手拖住下巴, 好吗?”这样, 在课堂中, 我就知道每个同学学得怎么样了.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有同学出现这样的情况 (用手势表示有疑问) 怎么办?要不要互相帮助?

生齐答:要.

师:什么叫互相帮助?

生:比如我有不懂的问题就问同学, 如果同学也不知道也可以问你.

师:这叫互相帮助, 你帮助我, 我帮助你, 又可理解为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我们刚才说到一个叫“互相”, (板书:互相) 理解这个词吗?我查了一下词典, “互相”表示两个对象同样对待的关系, 两个对象同样对待, 你帮助我, 我帮助你.你向我学习, 我向你学习, 这叫什么?

生齐答:叫互相学习.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数学课要用到的一个很重要的词语.我们刚才聊到了“互相学习”, 怎么理解?同桌互相说说什么叫“互相学习”, 什么叫“互相帮助”.

师引导学生一起说:你向我学习, 我向你学习;你帮助我, 我帮助你.

在这节课里, 孩子很难理解的就是“互相”, 由于老师处理得巧妙, 在导入时, 通过学生能理解的互相学习, 互相帮助, 再过渡到理解“互相垂直”.不言而喻, 难点的突破是那么的不落痕迹, 学生的学习是轻松自然的.

英语教学的导入 篇9

一、巧配故事导入

我们知道, 在物理学发展过程和现实生活中, 有许许多多奇妙有趣而又令人回味的故事和传说, 如果教师注意搜集这些信息, 巧妙地将其引到课堂教学中, 并配以适当的模拟演示, 就会创设出活跃的学习情境。

例如, 我教学《声现象》中的“声音的产生与传播”一节时, 我利用中央电视台“探索与发现”栏目播出的一则小故事并模拟演示导入:有一户农民, 刚建了一间新房, 欢欢喜喜地搬进去住。可是, 过了不久, 发生了—件奇怪的事:每到晚上凌晨, 新房里便会发出一种奇怪的叫声。刚开始, 这户人家以为是什么小动物藏在家里, 便四处搜寻, 然而, 却什么也搜不到。而这种怪声每到凌晨, 便会准时叫响。这件事传出去, 村里人也不大相信。有几个胆大的年轻人经过主人的允许, 特意睡在新房中, 待到凌晨怪声叫起, 几个年轻人立即打开灯四处寻找, 然而, 翻遍了屋里的每一个角落, 却什么也看不到。于是, “新房里有鬼”的说法传遍了整个小村子, 一家人也不敢再住下去了。后来, 省里派来了有关专家。专家经过几天的勘查, 终于解开了“闹鬼”的秘密。原来, 山上有一脉泉水, 流经这户人家的底下, 又和村里的一口水塘连通。等水蓄到一定程度, 便一下子灌进水塘…… (边说边用带活塞的透明管加以演示) 。但为什么会发出“鬼叫声”呢大家读了“声音的产生与传播”这节内容自然就明白了。这样, 实验配合小故事导入, 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 他们会自主自觉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学习效果自然良好。

二、展示现象导入

物理学中的种种奇异现象最能吸引人。因此, 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异现象, 引起学生的注意, 引发学生的思考, 激发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自然地导入新课。

例如, 教学“透镜”这部分内容时, 我这样演示导入:拿一块凸透镜对准放在白纸上的火柴, 问学生:我用这块镜子能使火柴燃烧起来, 你们相信吗?当学生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我时, 我用凸透镜聚焦对准火柴头, 学生在疑惑的期待中, 火柴受热燃烧了起来。学生惊讶不已, 灼灼的目光中充满了惊喜, 强烈的探究欲望充分被激发了起来。此时趁机导入新课, 学生会兴趣盎然地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实验竞赛导入

竞赛是中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学习活动。教师要抓住学生的要强好胜心理, 注意创设以某种竞赛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导入新课, 教学效果会大大增强。

例如, 教学“光的折射”这部分内容时, 我创设了这样的竞赛情境:在两个透明的玻璃槽里分别放置一个悬浮彩色小球, 将学生分成两组, 让他们进行竞赛。每组派一名同学上台, 用事先准备好的竹筷子戳悬浮在水中的小球, 只能戳一次, 看哪一组的同学戳得准确率高。结果除了个别凑巧一次戳到小球外, 其他同学都很难做到一次就准确地戳到小球。同学们都很疑惑,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顺势导入:同学们很奇怪是吧?其实, 这是因为, 光的折射使我们看到水中物体的位置和实际位置发生了偏差。因此, 学习有关光的折射方面的知识, 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意义。这节课, 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一下这种现象———光的折射。学生情绪高涨, 主动进入新知的学习。

四、复习实验导入

物理知识是互相联系的, 因此, 我们要充分利用知识之间的联系, 运用迂回复习的导入, 揭开知识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入新知识的学习。

英语教学的导入 篇10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方法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课堂导入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眼球, 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 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可以说, 一节成功的课堂离不开精彩的导入。因此, 作为初中历史教师的我们应精心设计好每一个教学内容的新课导入, 帮助学生加深对历史知识的印象, 巩固学习效果。下面, 笔者就介绍一下自己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较为常用、有效的几种导入方法, 以供同行参考。

一、多媒体导入法

近年来, 多媒体作为一种辅助教学手段, 以其特有的优势使莘莘学子们获益匪浅。它改变了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 帮助教师突破了教学中的重难点, 激起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氛围。因此, 教师在做新课导入时, 可以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 创造教学情境, 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 影视情节导入

例如在学习《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时, 我利用多媒体的影音功能, 先为学生播放了视频《甲午风云》, 通过这段视频, 让学生一下翻开了历史的画卷, 重新回到了甲午中日战争时期。看完影片《甲午风云》的重要片段, 同学们都对这惨痛的历史经验和教训颇有感悟, 深深的体会到了那段时期民族的血泪和兴衰, 自然也为我讲授新课做了良好的铺垫。同时, 也让学生加深了对甲午战争的印象, 以及黄海大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的英雄事迹。

2. 歌曲导入

例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一内容时, 我为学生们播放了红色歌曲《红军不怕远征难》, “什么花开似火, 什么人不怕远征难, 什么是我们的传家宝, 什么本色不能变……”以及红军们个个不怕艰险的画面, 歌曲一播出同学们的心情一下子振奋起来, 深深的感受到革命前辈的那种克服困难、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值得代代相传, 也为理解课文中红军长征是一个伟大而又艰苦的历程以及长征的意义所在做好铺垫。然后再通过适时的提问:“红军为什么要进行长征?”在启发学生理解是为了在危急时刻保存革命力量, 被迫进行长征的同时成功导入新课。

3. 图片导入

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节课时, 考虑到学生们在小学期间就已经学过《虎门销烟》这篇课文, 对林则徐的虎门销烟这一事件有所了解, 因此, 我就在《历史上的今天》官方网站上搜集了较多的关于鸦片战争的相关图片进行导入。在同学们观看完最后一张图片后, 我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 如果没有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 就不会发生鸦片战争。你认为这一观点正确吗?鸦片战争真的能避免吗?”由于生动的画面再现了“史实”, 同学们个个都如身临其境般的体会并谈论着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事件, 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新课的学习。

二、故事导入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爱听故事, 生动有趣的故事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刺激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而且, 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较小学明显加重, 如果根据教学内容, 在课前来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寓言或名人轶事, 可活跃课堂氛围, 帮助学生适当地放松其紧张的大脑, 激发学习热情, 实现寓教于乐。

例如在学习《春秋战国的纷争》这一课时, 考虑到这节内容需培养学生分析、看待历史现象的能力, 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从学生熟悉的“狼来了”的故事引入“烽火戏诸候”的故事, 再引出正题“春秋战国”, 在这一过程中, 同学们都听的津津有味, 了解了周幽王自食其果被杀的过程, 也记住了“东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在学生们意犹未尽的时候, 我导入新课:“其实这一时期还有很多耐人寻味的故事, 比如‘卧薪尝胆’;也有很多著名的战役, 如‘长平之战’;也有很多的历史名人, 如齐桓公;还有众多的成语典故, 如‘纸上谈兵’。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一中国古代史上战火纷飞, 但却色彩斑澜的年代———春秋战国。”很自然的过渡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三、设疑导入法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育心理学也认为, 设置悬念能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悬念, 让学生对故事中的人物的遭遇和未知的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有种急切的期待, 牢牢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吊起学生的“胃口”, 能激发学生的探知欲望, 促进其思维发展。因此,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 精心构思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巧妙的悬念进行导入新课, 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这一课时, 我先讲述了“火烧赵家楼”的始末, 让学生对这一背景知识有所了解, 知道火烧赵家楼、痛打章宗祥, 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五四”爱国运动。再抛出问题:中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也是战胜国, 为什么仍然摆脱不了主权被侵犯的命运?五四青年节是我国的重大节日纪念日, 那么, 五四运动到底有没有取得成功?它到底意义何在?五四爱国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有什么关系呢?问题一抛出, 同学们一下子很有兴趣的议论开来, 急切地想从新课内容中知道问题的真相。通过这这样的问题设置, 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深了学生对历史相关知识的记忆, 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温故导入法

古人有云:温故而知新。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新旧知识的联结点, 以旧知识为基础和铺垫, 很自然的引出新知识, 不仅温习了旧知, 也在旧知的温习过程中不知不觉的接受了新知, 这样更能理解知识间的因果联系, 加深对知识点的认识和理解。在历史教学中, 教师可利用复习旧知识来导入新课, 用学生已有的认识来为新的知识铺路搭桥, 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既对前面的内容作了小结, 也对新课内容作了铺垫, 有利于学生历史知识体系的构建。

例如在学习《三国鼎立》这一课时, 考虑到学生们之前已经学习了秦汉时期的历史, 我就让学生自己谈谈秦汉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帮助学生回忆起在这一时期进行了统一国家的建立。之后, 我再用过渡语导入新课:“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时期, 在这之后, 我国进入了一个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的时期, 也就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今天, 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一时期的历史。”再例如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 我先组织学生回顾前面几节课学过的线索: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 已经进行了哪些尝试?结果如何?辛亥革命已经推翻了清朝, 为什么还说它的任务没有完成?在学生的回答中我总结并说出了新文化运动的由来, 承上启下, 导入新课。因为历史课是时间连贯性很强的课程, 通种这种方式导入, 容易使学生从以前的知识中不知不觉的转入到新课的学习中来。

总之, 在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还有很多其它的导入方法, 如诗句导入法、史论导入法等等。需要注意的是, 历史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 我们应以学生为根本, 以优化学生的学习为最终原则, 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恰当的导入方法, 而不是局限于某一种, 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提高学生的历史综合素养, 才会使我们的初中历史课堂变得精彩无限。

参考文献

[1]华裕芳.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导入法探讨[J].考试周刊, 2009, 4:172

[2]朱美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J].文学教育, 2012, 1:148

探究初中英语导入教学的基本策略 篇11

一、听觉导入

英语这门学科较为特殊,因为英语既是一门学科,又是一门语言。所以,在初中英语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开展导入性的教学工作,那么就要注意充分借助英语是一门语言和交流工具的特点,从学生的听觉来入手,做好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工作。

从听觉入手来做好初中英语的导入性工作,就是要从听觉感官入手来吸引学生,从而让学生在感受到英语语言美的同时,更好地融入英语学科的学习之中。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Unit 8《Whats the best radio station》这个部分的导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播放radio station的一些节目,从而借助听觉器官来吸引学生。因为,在这个过程中,radio里主持人的声音都能够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做好导入教学工作。

二、视觉导入

听觉固然是教学导入的重要方式,但是由听觉性的导入我们自然就能够联想到其他感官器官的导入。所以,在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还可以积极地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实施视觉导入。

所谓视觉导入,主要是指教师要借助多媒体设备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进行展示。通过这样借助华丽的色彩给学生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更好地吸引学生,继而做好导入教学实施。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12《What were you doing when the UFO arrived?》这个部分的导入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网上流传的UFO图片,并且辅以科普性的知识来讲解宇宙、UFO等内容。

通过这种方式将在视觉上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冲击,从而吸引学生的眼球,继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的一种教学导入模式也是行之有效的。

三、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学导入的实施尽管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一点,即导入性教学的实施是为学生这一主体服务的。所以,在导入性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充分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换言之,就是在教学导入环节让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借助学生的参与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自然而然地起到教学导入的效果。并为下一步的教学实施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借助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做好导入性教学工作也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认识和加强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四、趣味性导入

导入性教学之所以重要,不仅仅是因为这一教学实施位于教学的开始阶段,更是因为这一教学工作开启着整个课堂教学,也决定着整个教学实施是否有效。

所以,在这一导入环节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趣味化的方式来做好导入教学工作,并且在趣味化的导入过程中,注重将该堂课所包含的主要内容融入其中。这样的一种导入教学才能够吸引学生并且不断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在八年级下册Unit 1《Will people have robots》这个部分的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借助一个小游戏来导入教学。即由教师在黑板上写出robot, robots, machine等词汇,然后要求学生按照座位依次读出单词、拼写单词、再读出单词的顺序。如robot这个词汇完整的游戏过程为:robot(读音)—r-o-b-o-t—robot(读音),一共需要七位学生来完成这一游戏,那么在游戏过程中,未能迅速反应的学生就要退出游戏。

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轻松,并在这一轻松的氛围中开展好学习活动,同时游戏中所涉及的词汇将引导学生进入相关的学习语境之中。游戏所营造出来的轻松欢乐气氛也将随着导入教学的顺利开展延续到课堂教学中,这些都为教学的高效实施奠定了基础。

所以,这一趣味性的导入教学能够充分而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为整个教学实施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气氛。

参考文献

[1]谷红.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初中英语教学的点滴体会[J].宁夏教育,2013(12).

[2]陈晓.初中英语课堂导入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8(2).

[3]周月华.巧用导入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谈初中英语的导入教学[J].中学英语园地·教学指导,2012(7).

职高英语教学的导入技能 篇12

一、直观导入法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凡是生动、具体、形象、色彩鲜艳的对象, 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在职高英语教学中,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直观手段。如在Basic English Book Two Lesson Seven《Two-day Tour in Sydney》的教学中, 先给学生展示了澳大利亚的名胜古迹, 特别是悉尼著名景点的图片。然后我提出问题:“Do you know these places?”“What do you think of these places?”“Do you want to visit these interesting places?”这样既生动地导入了知识, 又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乐趣。

二、设疑导入法

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恰当地设疑问难可以给你抽象的语言概念增添催化剂, 唤起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刺激大脑皮层, 使其处于兴奋状态。在教Basic English Book Three Lesson Two《How to open a savings account》时, 让学生们先讨论在银行都可以办理哪些业务, 或者他们曾在银行办理过什么业务, 然后我提出问题:“Do you know how to pen a savings account?”

这样给学生造成一种悬念, 学生急切想知道答案, 此时正是导入新课的大好时机, 于是我趁机说:“If you want to knowthe answer, let’s begin our class.”此时导入课文, 显得轻松自然, 并能活跃气氛和启发学生的思维。

三、故事导入法

采用故事导入新课, 深入浅出, 生动形象, 是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学生是爱听故事的, 当他们发现自己能听懂故事的大概时, 会乐不可支。我在教Basic English Book Three Lesson One《He decided to have a big Christmas party》时, 用“long long ago…”开始, 学生的注意力立刻就被吸引过来。接着用浅易的英语, 借助手势和表情, 简述了圣诞节的由来, 并告诉他们在圣诞节人们通常都会举行那些活动。这样容易引发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 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四、以旧引新法

《论语》说:“温故而知新。”复习与新课有关的旧知识, 一方面可以分散新课的难点;另一方面, 能以旧引新, 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渴望与探求。如在讲形容词修饰不定代词这一语法时, 我先给了学生几个简单的例子, 来复习形容词的用法:

The house is big. (表语)

This is a big house. (定语)

然后再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的句型:Would you like to read something interesting? (后置定语)

这样新课导入只用了几分钟的时间, 却因其简洁、精练, 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有效地激发了学生急切想学习形容词的愿望。

五、情境导入法

创设一定的情境导入新课, 渲染课堂气氛, 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之中, 更能激发学生的情感。Basic English Book Three Lesson Four Dialogue时, 创造在生活中很常见的关于购物纠纷的语言情境——如果你买到问题商品, 你会怎么做?是退货还是另换一个。这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 引导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操练有关句型, 不但增强了语感, 更触及了学生的内心,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上一篇:重大灾难下一篇:会展物流服务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