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

2024-06-12

惩罚(精选12篇)

惩罚 篇1

摘要:斯宾塞的“自然惩罚论”认为, 惩罚孩子要以自然惩罚为主, 自然惩罚具有非人为性、公正性和教育性, 这些主张可以作为重构当代惩罚观的基础。在“自然惩罚论”的视野下, 我们可以从惩罚主体、惩罚方式和惩罚目的等方面对传统的惩罚观进行反思, 并通过减少不必要的人为惩罚、转变惩罚方式以及端正惩罚目的来重构理性惩罚观。

关键词:自然惩罚论,斯宾塞,传统惩罚观反思,理性惩罚观重构

自然惩罚理论是斯宾塞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他在《教育论》一书中对自然惩罚的论述, 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古往今来, 惩罚教育作为教育的一种特殊形式, 有其重要的地位和存在价值。纵观教育中出现的种种非教育惩罚现象, 反思传统惩罚观迫在眉睫, 斯宾塞的自然惩罚论就为我们提供了依据。

一、自然惩罚论:重构惩罚观的基础

1. 自然惩罚的概念。所谓“自然惩罚”就是指“惩罚是个体行为的自然后果, 而这个后果是直接的、必然的、不可避免的。”斯宾塞认为自然惩罚“严格说来并不是惩罚, 它们并不是人为地或不必要地给予痛苦, 而只是对那些基本上对身体有害的动作加以有益的限制。这些惩罚的特点在于它们只是那个行动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它们只是儿童行动所引起的必然反应。”自然惩罚不诉诸外在权威的干预与制裁, 它只是让儿童的不端行为自然地引出一种针对他自己的不愉快结果, 使儿童在不愉快的结果中感受到痛苦的体验, 达到惩罚的效能。自然惩罚是斯宾塞对卢梭自然后果法的继承与发展, 也是他个人放任主义哲学思想与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在教育中的反映。

2. 自然惩罚的特征。非人为性——这是自然惩罚最突出的特征。它指的是儿童由其不端行为所造成的不愉快结果时, 家长或教师等这些外在权威在整个事件中保持不干预的态度, 只是让儿童体验由不愉快结果带来的痛苦。不干预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不要对儿童的不端行为进行直接的惩罚 ;另外就是不要帮助儿童弥补或者消除不愉快的结果。斯宾塞认为“在管教方面具有主要价值的并不是体验家长的赞许或斥责, 而是体验那些在没有家长的意见或干预下他自己行为最终引起的结果。真有教育意义和真正有益健康的后果并不是家长们自封为自然代理人所给予的, 而是自然本身所给予的。”自然惩罚就是一种非人为性的道德管教方式。

教育性——自然惩罚能够使儿童从自己的过失行为中认识到, 过失行为必然会带来相应的惩罚这种因果知识, 这就赋予了自然惩罚教育意义。自然惩罚的一个优点是这样做能够产生正确的因果概念, 而经过多次的、一贯的经验, 这些概念最后会达到准确与完整。而人为惩罚普遍是以责骂形式出现的, “一般的人为赏罚制度的罪恶就在于用一些差遣或体罚来代替不当行为的自然结果, 从而产生一个极端错误的道德标准。”认为惩罚会使儿童误以为不良行为的结果就是受到家长的指责, 从而无法真正意义上认清自己的行为会导致怎样的结果。

公正性——自然惩罚的另一大好处就在于它是完全公正的, 任何人在只受到他自己不正当行为在自然安排中的不好结果时, 就不大会像在受到人为地加在他身上的坏事时那么觉得委屈。人为惩罚中经常出现的处罚不当的现象在自然处罚中是不复存在的。因为自然惩罚完全是儿童过失行为的必然结果, 这个惩罚不受到权威势力的控制, 不受人为感情因素的影响。所受惩罚的大小完全取决于儿童过失行为的严重程度。因此, 这就赋予了自然惩罚极大的公正性。

二、自然惩罚论视野下惩罚观的反思

1. 惩罚主体的反思。当孩子有过失行为时, 人们通常把关注点集中在孩子身上, 忽视了父母的责任。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 父母采用人为体罚或者粗鲁的话语, 缺乏对孩子的关心。这种做法虽然在一些情况下是有效的, 但是极易造成孩子的反抗行为。“许多儿童的不良行为本身都是因为父母管理不当使他们长期感觉烦躁所引起的。经常惩罚所引起的孤独和对立, 必然使同情心麻木, 也就必然给同情心能够制止的那些过失开辟道路。”父母总是用人为的惩罚代替由儿童过失行为带来的惩罚, 这样就会使儿童扭曲原本的因果联系, 过失行为带来的惩罚转变为过失行为带来父母的指责或者不高兴, 这种错误的因果联系一直伴随着儿童的成长, 在一定的时间里, 或许会产生些许效果, 一旦儿童脱离了父母的管制, 过失行为再次发生时, 儿童还是要接受自然的惩罚, 而这种惩罚所带来的教育意义以及儿童从中学到的知识和教训则由于父母的干预延迟出现了。尽管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自然惩罚法, 但是若一味地实行人为惩罚不仅阻碍孩子的成长速度, 而且孩子与父母之间会出现信任危机。

2. 惩罚方式的反思。人为的惩罚方式多种多样, 常见的有责骂、责罚、体罚等。自古以来, “打是亲, 骂是爱, 不打不成才”这样的教育观念深深地扎根在广大父母的心中, 受到这种惩罚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 中国家庭中父母责骂孩子成了家常便饭, 体罚孩子也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然而, 责骂本就是对孩子的一种贬低, 父母很少能做到就事论事地教育孩子, 往往会变本加厉地连同其它事情一起教育孩子, 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 犯错误是常有之事, 如果长期生活在父母责骂声中, 势必会影响孩子未来的性格特点。体罚更是惩罚的一种非人性表现形式, 是针对孩子身体的惩罚, 比如罚站、打耳光等。体罚作为基本的反教育惩罚形式, 在摧残孩子肉体的同时, 也极大地伤害了孩子的精神。“野蛮产生野蛮, 仁爱产生仁爱”对待孩子如果没有同情, 也会使孩子变得没有同情之心, 孩子出现过失行为就对孩子进行身体上的折磨, 这样的惩罚不仅失去了教育意义, 而且会带来不良的影响。

3. 惩罚目的的反思。惩罚的目的对孩子而言, 在于制止不良行为, 帮助孩子改正错误, 促进生命健康发展。科学恰当的惩罚具有丰富的教育意义, 不仅可以使孩子的过失行为得到调控, 还可以间接地影响孩子人格的发展。但是, 当前家庭惩罚教育已明显偏离这个初衷, 为了惩罚而惩罚, 惩罚的目的变成了父母彰显权威地位的手段, 惩罚手段和目的混淆不清, 惩罚成为了限制孩子自由和个性发展的有力阻碍。在现实生活中, 这种非教育性惩罚的行为比比皆是。教育性惩罚可以让孩子进行自我反思、自我觉醒、自我改正, 最后达到自我教育。如果惩罚以伤害学生自尊为基础, 就变成了非教育惩罚。斯宾塞告诫父母们 :“记住你的管教的目的应该是养成一个能够自治的人, 而不是一个要让别人来管理的人。”因此, 父母在教育孩子时, 不但要经常分析孩子的动机, 还要分析自己的动机, 要分清哪些是父母对孩子真正的关怀, 哪些是由于安逸, 出于自私和驯服而采取的行为。厘清惩罚的目的和手段, 用合理的手段让惩罚教育回归到正确的目的上是父母们都应该学习的事情, 父母要做到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 要进行较高的自我教育。

三、自然惩罚论视野下惩罚观的构建

1. 以自然惩罚为基石, 适当采取人为惩罚。大多数父母认为对孩子全方面的关怀才是真正的关心, 把所有威胁到孩子安全的细微危险因素全都排除在外, 对孩子进行捆绑式的保护。因此, 我们会经常听到家长们警示性的语言。而许多情况下, 父母每次采取的措施都是根据当时的冲动, 他们并没有什么进行过深思熟虑得来的信念, 并没有考虑怎样才能够对儿童有益处, 而只是表达了他们一时的好恶情感, 并且随着情感的变化时刻不同。事实上, 并非所有的危险因素都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比如, 孩子想要把手伸到燃烧的蜡烛上面去, 父母们就会极力阻止这种行为的发生, 对于具有逆反心理的孩子来说, 因为受到阻止, 在下次看到火焰时依旧会有伸手的冲动。父母一味地用警示性的语言或者身体上的折磨来阻止自然后果的发生, 用成人式的标准干涉自认为孩子做的不恰当的地方。这样做只会造就表面成熟, 内心羸弱的人。斯宾塞指出“只要可能, 就让他从经验中去受教育, 使他既不至于因为性情和顺而过分的约束成为温室里的好人, 也不会因为任性而由过分的约束引起有伤和气的对抗。”这种自然惩罚论给我们的启示是, 在不危害孩子生命健康的情况下, 给孩子足够自由的空间, 让其在自然的惩罚中慢慢地学会自治。父母在干预孩子的行为之前, 自己预想一下行为的后果是什么, 以及后果带来的危害, 这样就有足够的时间缓解自己强烈的心理冲击。“教育过程一个很大的缺点, 就在于许多教师花费很多精力去同孩子的淘气、恶作剧作斗争。值得去责备的却是那种播下利己主义种子的行为以及冷漠的态度对待他人精神世界的行为。”所以, 人为惩罚的领域应该是涉及道德问题的范围, 而对于孩子天性的顽皮和淘气, 是不需要人为约束的。教育孩子要尊重孩子的天性, 以自然惩罚为基石, 以人为惩罚为补充, 让孩子尽情地发挥天性, 只有在涉及道德领域或者威胁到生命的时候才给予干涉。

2. 以情感为支撑, 培养健全人格。当父母对孩子实施人为惩罚时, 不能丧失了对孩子的爱。德国教育家雅斯贝尔斯说过 :“爱是教育的原动力”。惩罚是一种纠错行为, 在惩罚中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发自内心的爱, 真诚的教育孩子, 在严慈相济的惩罚氛围下, 孩子才能以诚恳的态度反思自己的错误。父母怎样才能做到以爱的方式惩罚学生呢?生命教育思潮主张的体验生命给我们提供了很好的方法。“体验是生命在活动过程中产生的主观的感受、经验及情感, 生命通过体验感知自我、体验生命的情感, 并创造生命超越的意义。”体验是人存在的一个特征, 是培养生命情感的重要方式, “在体验中, 主体以自己的全部‘自我’ (已有的经历和心理结构) 去感受、理解失误, 因发现事物与自我的关联而生成情感反应, 并由此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深刻的领悟。”体验包括实践层面的亲身经历, 还包括心理层面的感同身受, 它具有主观性、个体性、情感性。体验生命是父母培养生命情感最有效的方式, 因为体验活动不是以达到某种外在的实体结果来进行的, 而是通过改变主体的意识和心理世界来进行的。父母通过体验生命, 才能以充满爱的方式教育孩子, 充满爱和尊重的惩罚教育才是道德的教育, 道德的教育又要求“教育必须包含善良的意图或道德的目的 ;教育必须包含有价值的内容积极的影响 ;教育必须采取合乎道德的方式或在道德上可以接受的方式。”综上, 如果父母们能够记住高尚的道德和高度的智慧一样需要经过缓慢的成长过程才能达到,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就会有耐心, 对待孩子的错误也不会轻易地采取斥责和体罚的方式。另外父母们通过体验生命改变自己的主体意识去和孩子交往, 在体验过程中学会用爱的方式跟孩子交流, 以充满仁慈的追寻德性的教育。饱含德性的惩罚绝非是一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反教育行为。

3. 以教育为目的, 做到公正合理。惩罚一定要公正合理, 自然惩罚是最公正的惩罚方式, 涉及到人为惩罚, 如果教育者能够合理而有效的利用, 也将会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伟大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 正确地和有目的地应用惩罚是非常重要的。优秀的教师利用惩罚的制度可以做很多的事情, 但是笨拙的、不合理的、机械地运用惩罚会使所做的一切工作受到损失。教育性惩罚的目的就是为了加强教育的作用, 在于促进儿童获得更好的发展, 帮助儿童获得良好的德性, 使儿童更具理性的、更有德性的生活。但若儿童有了过失, 就以反教育的惩罚方式作为纠正错误的手段, 那么教育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任何有损害生命, 违背学生生命发展规律的行为都是偏离教育的行为, 而惩罚能使教育更加圆满, 让孩子更加的完美。孩子的完美离不开生命的完善, 生命的完善需要教育。然而, 在信息变幻莫测的当今, 新旧理论转变的速度极快, 在这种高速转变的状态下, 新旧教育方法或者教育准则很容易与时代信息保持平衡, “许多家长们墨守只适合于旧时代的教条, 执行一些有害于他自己情感的惩罚, 从而给他们的儿童以不自然的反应 ;另外一些家长希望立刻就能尽善尽美, 又跑向另一个极端。”

当父母不得不进行人为惩罚时, 合理和公正是首要考虑的。所谓合理就是要充分考虑孩子的特点和需要, 充分尊重学生。所谓公正对于教师而言, 要做公平对待每个学生, 对于家长而言就是要做到惩罚标准的统一性。

参考文献

[1]夏正江, 梅珍兰.教师“惩罚学生”的教育学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2) .

[2] (英) 赫·斯宾塞.斯宾塞教育论著选[M].胡毅, 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92.

[3] (苏) 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蔡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2:205.

[4]刘济良.生命的沉思——生命教育理念解读[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101.

[5]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31.25.

惩罚 篇2

社区矫正惩罚措施不可忽略

内容摘要:社区矫正虽然是将罪犯通过监外管理的方式进行改造教育,但是它依旧是刑罚的一种体现方式,然而目前在我国社区矫正暴露出轻惩罚重矫正、救济的问题,使得刑法的惩罚特性弱化,这有悖于刑法的目的和任务,更可能造成社会群众对刑罚的不信任和质疑,将社区矫正制度推上人民群众怀疑和反对的风口浪尖。所以如何处理好社区矫正的惩罚性问题是客观必要的。

关键词: 社区矫正 监禁刑 惩罚性 矫正工作

社区矫正是与监禁矫正相对的行刑方式,是指将符合社区矫正条件的罪犯置于社区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决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的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相对监禁刑来说社区矫正惩罚力度较轻体现了刑罚的轻缓性,但是由于社区矫正的主体是特定的犯罪人群,社区矫正的存在意义是使那些轻刑犯通过在社区“服刑”达到改造教育的目的。所以,社区矫正惩治犯罪惩罚性的弱化的现象应该受到高度认识,只有这样社区矫正才能更好地在我国实行。

一、社区矫正本质属性是刑罚执行。

1、社区矫正的对象

从社区矫正试点工作的对象来看,实际上包括三类服刑人员,第一类是罪行比较轻微的罪犯,包括被判处管制、缓刑的服刑人员;第二类是罪行虽然比较严重,但是经过改造证明确有悔改,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服刑人员,例如,被假释的服刑人员;第三类是有特殊情况,暂予监外执行的服刑人员。对于前两类服刑人员实行社区矫正,就体现了对犯罪分子的区别对待。对于第三类服刑人员实行社区矫正,体现了刑罚执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所以社区矫正的对象,是罪行较轻或者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罪犯,而不是对社会造成严重危害,并且仍然对社会有危险的犯罪分子。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细致包括:

①、被判处管制的;

②、被宣告缓刑的;

③、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具体包括:(1)有严重疾病需要保外就医的;(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3)生活不能自理,适用暂予监外执行不致危害社会的。

④、被裁定假释的;

⑤、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

在符合上述条件的情况下,对于罪行轻微、主观恶性不大的未成年犯、老病残犯、以及罪行较轻的初犯、过失犯等,应作为重点对象,适用上述非监禁措施,实施社区矫正。

2、社区矫正惩罚是首要任务

社区矫正作为刑罚的一种,其惩罚就当然地属于最主要的任务。“如果刑法全然失去了惩罚的目的,如果刑罚真的只具有教育、改造,甚至治疗的目的,那么人们不禁要问:当罪犯没有受到身体上的痛苦、其犯罪所获得的唯一后果却是免费教育的特权时,刑罚的存在还有何意义?”所以,社区矫正就算是监外执行,它依旧首先是作为一种刑罚执行方式出现的,被矫正对象必须履行的刑事义务充分体现了刑罚对犯罪人的惩罚意蕴,根据目前法律规定,矫正对象能够感受到的惩罚措施有:第一,服从管理和监督。如刑法第39条、第58条、第75条和第84条分别对被判处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宣告缓刑和被宣告假释的犯罪人服从执法部门的管理和监督做了规定;第二,有的权利不能行使。如刑法第39条规定,被判管制的犯罪人,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行使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权利;第三,履行必要的刑事义务。比如定期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关于会客的规定等;第四,人身自由受到一定限制。如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刑罚执行机关批准等。惩罚是矫正的基础,如果一味强调矫正而忽视刑罚的惩罚性,矫正的目的也难以实现,这是早已被美国社区矫正制度发展所证明了的真理。因此,牢牢把握社区矫正的刑罚执行属性,不仅是刑罚痛苦性和恢复正义的需要,也是将犯罪人矫正成功的需要。

一、社区矫正的惩罚性缺失的现状

1、社区矫正执行主体不明确

我国现行《刑法》第85、76条规定:“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在缓刑考验期内,由公安机关考察,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配合”;《刑事诉讼法》第217、214、218条规定,“被判处管制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执行”,“监外执行„„由居住地公安机关执行”,“缓刑罪犯,由公安机关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予以考察”,“管制、剥夺政治权力„„由公安机关执行”,若罪犯在假释中违反规定,由“公安机关提请法院审核裁定”。可见,除执行缓刑时公安机关将罪犯交所在单位或基层组织考察尚有法律依据外,公安机关是非监禁刑的执行机关。但是,公安机关由于警力不足,任务较重,无暇它顾,至今也难以安排专门的警力来负责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跟踪管理,更谈不上对他们的教育矫正;而负有矫正犯罪之责的基层司法行政机关,由于不属于公安机关,执行刑罚就不符合法律规定,只能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安置帮教,而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监管矫正并无法律授权,想管也管不了,造成非监禁性服刑人员“两不管”的“真空状态”,这不利于对非监禁性服刑人员的改造和社会的稳定。由于公安机关与司法行政机关是两个不相隶属的机关,不可能要求公安机关按照司法行政机关的要求来监管矫正罪犯。这种刑罚执行主体多元化的状况,必然难以形成普遍适用于各种刑事处分的方针、政策,破坏国家行刑制度的统一性和造成监管矫正工作的脱节,导致了刑事执行权力资源配置失衡,出现某些部门权力资源过剩,另一些部门权力资源供应匮乏的现象,无法使行刑权力资源产生最佳的效益。另外,把某些刑事执行权赋予公安机关,其实质就是把侦查机关与行刑机关合二为一,这有悖于现代刑罚观重视行刑和刑罚效益的精神,也难以贯彻宪法所要求的各司法机关之间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法律原则,影响了刑事

司法活动的公正性。

2、强调其人性化的一面较多,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的一面较少

从全面推广社区矫正工作以来,在矫正工作的对外宣传中强调其人性化的一面较多,强调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的一面较少,无论到哪里学习取经,更多地是宣扬人性化的方式、方法,使得刑罚执行的味道越来越淡。各级矫正工作机构和工作人员多注重在人性化方面下功夫,只知道对罪犯进行教育改造和提供服务。当遇到极少数矫正对象不服管理时顾虑重重,并不知道如何运用惩罚条例对其进行惩罚。工作机构的联合惩办运作因协调不够,运作极少。究其原因,一方面表现了各级矫正工作机构在其惩罚的工作理念尚未形成,仍然停留在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和日常监管上。如对剥权矫正对象的管理,因存在明显的对抗心理,而司法行政部门在执行矫正中不会运用强有力的处罚手段实施处罚,导致部分社区服刑人员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造成了不良影响,这是目前社区矫正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处罚办法在制度落实上缺少监督机制。社区矫正工作实践中,深深地感到立法滞后和制度不健全,给社区矫正工作带来好多被动。对于社区矫正工作的主体司法行政部门只赋予了义务,并没有给予作好此项工作的权利,只有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权,却没有对不服从管教对象的强制权,使执法行为的严肃性得不到保障,从而使社区矫正工作效果大打折扣。现行法律法规的不健全,社区矫正规定只能以细则、办法的形式出现,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这种刑罚执行的严肃性缺位现象已引起各级矫正工作机构的高度重视。加强对矫正对象刑罚执行严肃性方面的工作研究,积极扭转不利局面势在必行。

3、矫正工作专业人员参与较少,惩罚性的专业方法尚未形成社区矫正工作者主要由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街道司法所工作人员、吸纳了社区矫正志愿者组成。司法所的人员普遍较少,真正用于社区矫正工作的时间很少。现有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普遍缺乏基本的社区矫正工作专业知识和经验,这些限制了社区矫正工作的科学化和专业化发展,必然导致工作措施受制约。比如,现行矫正制度包括了电话汇报、思想汇报、谈话教育、学习培训、公益劳动、请销假制度等,虽然在理论上基本涵盖了社区矫正的工作内容。但由于场地、经费、人力资源的缺乏,集中教育工作开展难度很大,公益劳动的时间和效果也得不到有力保障,社区矫正的主要工作形式表现为入矫教育、电话汇报、月思想书面汇报、谈话及走访。这些措施只能做到基本的“控制”,还无法实现较高矫正水平的“教育”和“矫正”。相对于监禁式刑事处罚的运用,社区矫正工作机构在执行中存在束手束脚的现象。各级矫正机构惩罚性专业方法有待开拓形成。

三、社区矫正加强惩罚性措施

为了使社区矫正工作更有效地进行,因该从加强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队伍专业性和对社区矫正服刑人员的管制相结合,只有这样刑罚的强制性和社区矫正的惩罚性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1、加强队伍建设,提高专业素质

(一)是要建立社区矫正工作警察队伍。根据工作需要,有必要为基层矫正工作机构配备一名司法警察,落实其体制编制,实行司法所行政和业务归口管理。此外,应增加编制,及时补充缺编人员,充实基层,明确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职责。

(二)是认真落实社区矫正工作流程,加强监督与制约,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透明度。为适当合理地推行社区矫正,就要求我们对待社区矫正在观念上既不能左,也不能右。如果太左,把社区矫正作为监狱矫正的翻版,这就背离了社区矫正的宗旨,也难以调动犯罪人教育改造的积极性;如果太右,把社区矫正转变为将罪

犯无条件地放在社区,而没有任何监督考察机制,这无形中起不到矫正的效果,也无法发挥我国刑罚对罪犯的惩戒功能。我们应把社区矫正的矫正功能、回归功能与报应功能、威慑功能及伸张正义的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避免在监禁刑执行与非监禁刑执行方面的巨大反差,并能较好体现出两种刑罚执行制度在惩罚意图上的相互衔接。

(三)是加大对基层司法干警的培训教育力度。着力提高其政治信念、专业素质、服务水平,努力建设一支整体素质高、综合实力强,既能解决复杂矛盾又廉洁奉公、执法为民的社区矫正队伍。

2、社区矫正在实行非监禁体制上对服刑人员加强监督管理:

(一)限制自由

监禁刑是剥夺人身自由,而社区矫正是限制罪犯的自由,应该肯定是从剥夺自由到限制自由是刑罚发展的又一大进步,因为这种细化无疑更为科学、人道,同时也更符合“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但是为了体现刑罚的惩罚功能,体现限制自由的强制实施性因该具体从以下三方面着手:① 限制矫正对象的活动范围。②严格实施报告制度。③ 建立访问监管制度。

(二)强制性矫治

对矫正对象的惩罚还可体现在具体的矫治项目上,这种矫治不是一种自愿式的学习、教育,而是针对矫正对象进行的强制性矫治,因此,带有一定的惩罚性质。为了确保强制性矫治行之有效,具体操作时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①设置普遍适用的矫治项目

②设置针对性的矫治项目③检测考核。

(三)违纪处罚

违纪处罚是实施社区矫正强有力的后盾。一方面,它能保证矫正工作的正常开展,如果没有严格的违纪处罚,很多矫正制度就会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它也是完善奖惩机制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矫正对象的积极性。

根据其违纪行为的严重程度制定轻、中、重三级的处罚措施:①对情节轻微的违纪行为的处罚。这类违纪行为由于情节轻微,危害不大,通常以批评教育、责令改正为主,但应当注意这些口头教育方式的运用并不是蜻蜓点水,而应使矫正对象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杜绝下次再犯,同时应告知其再犯的后果。②对情节中等的违纪行为的处罚。这类违纪行为介于轻微和严重之间,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度”。首先应以明确的规定为依据准确定性,其次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矫正对象的实际境遇,对其违纪性质和主观恶性应有合法又合理的认定。如果确属严重性中等的违纪行为,则可考虑采用加强监督和矫治等方式进行惩处。但所有措施都应根据有关的制度和法律,同时要兼顾矫正对象的个体差异。③对情节严重的违纪行为的处罚。这类行为性质最为严重,处理时应不枉不纵。它在处理时不同于前面两者的是可能引发“收监执行”的严重后果,通常针对的是两种情况:第一,矫正对象严重违反矫正管理制度,情节恶劣;第二,矫正对象实施了其他违法犯罪行为,需要交由司法机关处理。对于前者,基层矫正机构应及时提出处理意见,并按程序上报主管部门;而对于后者则应及时交由公、检、法部门处理,矫正机构再根据处理意见做出安排。由于此类违纪行为处罚最重,通常要慎重采用,事先要充分了解矫正对象的违纪原因、性质、损害结果,以便做出公正的评判。此外,由于后果严重,一旦适用对矫正对象影响较大,因此更要提前告知矫正对象应遵守的纪律规范以及违纪行为可能造成的恶果,这样有利于充分发挥违纪处罚的威慑作用,防患于未然。

参考文献:

[1] 尼茨尔 《犯罪及其矫正》 北京心理学会,1981年

[2] 吴宗宪等《非监禁刑研究》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

[3] 林山田 《犯罪问题与刑事司法》(第二版)中国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98年133页

[4] 康树华《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法学杂志

法国:没有惩罚本身也是一种惩罚 篇3

故事发生在一个普通的法国家庭。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正玩得起劲的时候,篮球不慎打落书架上的一个花瓶,花瓶“咚”地一声重重摔到地板上,瓶口顿时摔掉一大块碎片。更令孩子大为惊骇的是,这个花瓶不是普通的摆设品,而是家里祖辈世代相传的那件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为了掩盖自己闯下的弥天大祸,孩子慌乱地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

由于每天都会亲自擦拭花瓶上的灰尘,所以当天晚上,细心的母亲就发现了花瓶的“变化”。吃晚餐时,她问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害怕受到惩罚的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赶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了架子上的花瓶。母亲很清楚,孩子在撒谎,因为每天都是她在上班前把窗户一扇扇关好,下班回来再一一打开的。然而面对孩子胆怯的眼神和家人疑惑的目光,母亲只是不动声色说,看来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孩子在床上发现了一张便条,母亲让他马上到书房去。本以为蒙混过关的孩子顿时心里一沉,看来还是难逃一劫。既然已经撒了谎,他打定主意,无论母亲怎么说什么,都拒死不承认,这样她就是发再大的火也拿他无可奈何了。

书房里,橘红色的灯光柔柔地弥散开来,母亲的脸平静地沉浸在光晕中,没有一丝波澜。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门进来,她从抽屉里拿出一个巧克力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贝克纳德(孩子的名字),这块巧克力奖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创造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很好看的侦探小说。”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吻合得几乎完美无缺呢。不过记住,你用的胶水是用于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更强力的胶水,还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母亲一边说着,一边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这最后的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那么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当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的时候。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我的小甜心。”

“可是,妈妈,我……”孩子之前那颗叛逆的心早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他努力解释些什么,然而只笨拙吐出几个单词。母亲用手指轻轻挡在孩子唇上:“我的巧克力盒子已经空了,所以我们的谈话也结束了,现在去睡觉吧,晚安贝克纳德。” 她温柔地吻了吻贝克纳德的前额,然后走出书房。

之后的日子,一切照旧,唯一的变化是,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不由自主地想要撒谎时,那三块巧克力就会立即浮现在眼前。

没有一句责骂,没有一点非难,明明犯了错误,却得到了三块巧克力的奖励。表面看起来匪夷所思,实际上正是这三块巧克力告诫孩子做人要诚实,它们时时刻刻都是孩子心灵上的警醒。

惩罚并美丽着 篇4

下课后, 我把小宇叫了出来, 笑着问:“我也喜欢人物卡, 可不可以让我看看你的人物卡?”小宇嗫嚅了半天, 才不情愿地掏出了一叠卡片。原来, 他是《西游记》迷, 收集的都是《西游记》中的人物。我心中一动, 把人物卡还给他, 并问了些他感兴趣的事。于是, 小宇放松了戒备, 滔滔不绝地跟我讲起了《西游记》。我发现他很有主见, 并非人云亦云, 不由得计上心来。

看着他说得眉飞色舞, 我故意把脸一板, 生气道:“可是你在我上课的时候……”他低头不语了。过了一会儿才说:“老师, 对不起, 我错了。”“如果不给你一点惩罚, 我就不好对其他同学交待了!”我“为难”他说。我瞟了他一眼, 他赶紧表示:“那还是罚我抄课文吧!”我沉吟了一会儿, 说:“这样吧, 这篇课文后面有道题目, 要求与同学交流你所知道的《西游记》中的故事。你对《西游记》这么了解, 回去多查阅些资料, 多准备几个这方面的故事。如果在交流中你表现得好, 我就不罚你了。”他顿时欢呼雀跃, 连声应道:“老师, 我一定好好表现, 您放心!”

看着他奔向教室, 我不由得会心一笑。后来, 在交流过程中, 他侃侃而谈, 果然表现不俗, 讲得绘声绘色。我也及时表扬了他。后来上课时, 他再也不玩了。

惩罚作文 篇5

事情是这样的,新加坡中学的一名初中生在家中上网课,因为贪玩手机耽误了上课,可是他的父亲没有直接打骂孩子,而是让孩子先把耽误的课补上。看到这一幕,我不禁笑了笑,并在心中给这位温柔的父亲点了个赞。

这位父亲让我想起了当年我做过的错事。我因为粗心大意,在我拿书包时,把爸爸的老古懂花瓶给摔坏了。我心中一紧,脑袋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出爸爸生气的样子,心想:完了,出了这么大的岔子,这段劈头盖脸的打骂肯定是少不了了。

面对这样的事情,我越想越沮丧。当我鼓起勇气把这件事情告诉爸爸时,眼泪不由自主地夺眶而出。但是爸爸并没有训斥我,而是让我快去上学,别耽误上课。

放学回家后,看到那个破碎的花瓶,我还是很伤心,耷拉着脑袋不说话。这时爸爸生气地把我叫到跟前说:“你今天上学差点迟到了知道不?为了让你记住教训,我要罚你把花瓶的碎片打扫干净。”我愧疚的点了点头。在我打扫完卫生之后,爸爸见我沮丧的样子,拍着我的肩膀说:“花瓶碎了,确实是你粗心大意造成的,但是花瓶碎了还能复原吗?你自己好好考虑一下,你现在一味沮丧有什么意义呢?”

回到房间之后,我自己静静的想了想,爸爸说的对。花瓶既然已经碎了,我不应该再继续沉浸在失去花瓶的这件事情当中,我应该做的是在以后做事时,一定要认真仔细,不可再因为粗心大意做出让自己后悔的事。

惩罚“告密者” 篇6

一天,有同学在教室的门楣上放了一只装满颜料的气球。不知情的卡利尔——这个在班里有着“淘气包”绰号的大男孩推门而入时,预先备好的注射器针头正好刺破了气球。顿时,卡利尔彻头彻尾变成一只五彩缤纷的“落汤鸡”,教室里四处响起乐不可支的欢笑声。一向喜欢捉弄别人的卡利尔总算尝到了被捉弄的滋味。

没多久,索里奇走到教师办公室,将这起恶作剧的前后一五一十地说给了琼斯老师。最后,索里奇还把握十足地说:“这是哈里斯惹的祸!他最讨厌的人就是卡利尔。”

当天傍晚,琼斯老师将索里奇留了下来,并进行了小小的惩罚。

“这是为什么啊?”我大惑不解,“凭什么惩罚一个不吵不闹的学生,却让肇事者逍遥法外呢?在我们中国,做老师的,还巴不得有学生主动站到自己一边呢!有的老师还会在班级里适当地‘安插’几个‘眼线’。”

琼斯笑了笑,说:“这可能是文化差别吧。其实,告诉和告密是不一样的,告密是‘让人遇到麻烦’,而告诉是‘不让他人有麻烦’。比如,一个学生遇到危险,老师当然希望有人告诉自己。所以,当班里有不安因素或者隐患时,我也希望有人来告诉我,因为这是为团队好,为别人好。可是,如果不是什么大错误,最好不要‘出卖’他人。哈里斯的做法没什么大不了,索里奇不必打小报告。”

“这又是为什么呢?”我感觉琼斯的话虽有几分道理,但对她的说法不是很理解。

“在美国的中小学,老师是多半不鼓励学生告密的,有的甚至会对告密者加以惩罚。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试想,如果学生一遇到问题,就想到老师,就依赖老师,不就失去了学生自己解决矛盾的机会?”

“也就是说,老师不让学生互相‘出卖’,是为了培养学生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我若有所悟。

“是這样!学生学着去解决问题,这也是一个锻炼的过程。卡利尔尝到了被捉弄的滋味,受了教训,也就会懂得尊重别人的重要。再说了,很多时候,学生之间的小摩擦,也不那么紧要,如追追闹闹,推推碰碰,或是性格使然,或是一时之气,只要没有违反学校纪律,不牵涉道德品质问题,也就不必太在意。如果一个小问题,有人来偷偷告密,然后,老师去追究责任,小题大做,推波助澜,那就大煞风景了!”

“是啊,这也不准,那也禁止,什么都中规中矩的话,学生一个个都成了装在套子里的人,就没有任何快乐了。”我不由附和。

最后,琼斯老师意味深长地告诉我:“最重要的是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为学生代劳。”

原来,为了培养学生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保持团队的和谐,美国女教师惩罚了告密者。

摘自《演讲与口才》

迟到的惩罚 篇7

在我所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类似的问题学生, 学习成绩差、品行为人更是令人不敢恭维, 父母对他的教育已经放弃, 认为要转变他十分艰难, 将之放在学校, 唯一心愿是不求学知识、只求不扰他人, 让他少惊躁家庭便可。在班中也是害群之马, 别人想静, 他就唱反调, 别人想学习, 他却敢当面将练习本撕得粉碎, 老师过了一茬又一茬, 对他是无能为力, 只能望人兴叹。反正已成为一个令人头痛的大包袱。后来他转到了我班上, 可算是接上了一个烫手的山芋。首先我给他上好了一堂深刻的思想教育课, 说他是人见人恨的过街老鼠, 没有人喜欢他, 过着没有地位、没有尊严的生活, 这是一种可悲可叹的生活, 那么你来我班, 是否有什么打算, 是否想改变一下自己的活法, 更换另一种装束给人一个不同的姿态。同时我也不忘向他透露老师通过调查, 了解他的过去, 发现他曾经帮助过别人, 为邻居老奶奶担过水, 提过重物, 还获得过别人的夸奖;有次别班同学在打架, 他路过, 看不惯大同学欺侮小同学, 路见不平挺身而出, 以自己的坏名声将大同学震慑而逃, 看得出你还有正义感。我说你并不是一无是处, 还有许多的闪光点, 说明你是一个可塑性极大的人, 只要肯改一定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他刚到班上时, 换了一个新环境, 同学之间比较生疏, 行为还是较有收敛, 短时间内可说是相安无事。可不久就又犯事了, 有次他抢一个女同学的书看, 别人不肯, 就凭武力进行争夺, 结果将书撕烂了一些, 女同学大哭并喊来了家长, 一度使女同学学习不安心, 还想转学。此事一出, 我也十分恼火, 就找到他, 准备狠狠批他一顿, 但理智使我冷静下来, 此时若采用过火行为, 又有多大教育转变他的胜算, 他刚刚修复起来的自信又会何去何从, 会存在什么不良后果。何况他是在不正确的方式下“借书”看, 这应该是一种善、一种巨大的转变, 如果不顾及他的心理感受, 刚刚修复的心灵, 才开始建立的自信就会大打折扣, 甚至滑向另一个错误的深渊而不能自拔, 因此我暂时忍耐下心头之气, 处理事情不再一时头脑发热, 开始以征询的方式与同学交往。我将他叫到办公室, 假装十分生气的样子, 问他:你又做了什么, 为什么要这样做, 发生了的事怎么来处理?你准备接受什么样的处罚?连珠炮一发, 他似有畏途, 低着头看着自己的手, 不说话。在他内心, 他肯定认为今天的老师与以往的老师一样, 久违的各种惩罚会铺天盖地而来:尖酸刻薄的话语、手脚并用的体罚、以及不让人感到舒服、带有冷嘲热讽式的心理折磨。他正作好准备等着迎接这一场即将到来的暴风骤雨。但他预想的暴风骤雨并没有来临, 我继续对他说, 你给班级给老师增加了多大的麻烦, 同时你自己心里肯定也不舒服, 正后悔不已呢?今天老师不批评你, 将对你的惩罚暂且记在心中, 如果再犯延后一并加重处罚, 希望你以实际行动来稀释心中的罪过, 来冲淡你给别人造成的伤害, 来取得别人的宽恕与尊重。

此次谈话之后, 他好似时时在等待我对他的批评与处罚, 一段时间里都是惶惶然。但我只是吊一吊他的胃口, 让他在自责与约束中过了一段紧张而不敢放肆的日子, 他有了较大的收敛, 还想办法找来了一本新书赔给了那位女同学, 获得了女同学的谅解。我趁热打铁时时提醒他, 你还未获得老师的惩罚, 你要记住。每每此时, 本来他的小毛病又要显露, 或是开始松懈, 经此提醒马上又被压制下去。他在老师不断的修改指令中, 接受纠正, 修正自己的行为走上正轨。同时, 我还借给他一些有益的课外读物, 让他与书中一些高尚的人交朋友, 以现实生活中做人成功励志的故事书, 让他入乎其内, 出乎其中, 经受崇高的精神洗礼, 此举开始实现了他人生的转变与人格的升华, 慢慢他的思想行为、学习成绩开始好转。我收好了对他的约束, 一再对他提到的惩处也一直没有施行。当然, 通过这一段时间的接触与教育, 时间可以改变人, 他已完全改变了, 不再是那一个令人讨厌的人了, 相反在为人、学习中表现了较好的风貌, 我想不需要再提处罚了。于是我找他谈话, 说决定取消对他没有实行的惩处, 取消以前对他的一切成见与看法。他向老师深深鞠一躬, 说感谢老师的良苦用心, 其实他早就知道恩师的栽培, 是我将他引上正道, 他无以为报, 只有发奋学习, 力争成为优秀学生, 坚决不负老师的期望, 我看着他也满意地笑了。

《奖励的惩罚》 篇8

内容简介:《奖励的惩罚》共十二章,前两章的论述是哲学思辨,第三章讨论实际结果。 本章概括了研究证据,表明奖励没有起到促进长期的行为改变和提升表现的作用。 在第四章和第五章中, 作者解释了情况为何如此,提出奖励失败的五个关键原因,这些原因无异于对奖励的严厉批评。 第六章仔细探讨了我们很少有人会想到要去批评的一种奖励形式:表扬。 第七和第十章探讨工作场所的问题,第八和第十一章论及教育问题,第九和第十二章讨论孩子的行为和价值观问题。

推荐理由:《奖励的惩罚》自出版以来,影响了无数家长和老师,使他们改变了以往的想法,即企图用激励制度来操纵人们,从短期角度来看,也许会奏效,但是最终这样的方法还是会失败的, 甚至还可能造成持久的危害。 艾恩通过大量的研究表明其实如果用金钱、成绩或者其他什么激励方式诱惑人们的话其结果适得其反。 我们越是人为地用诱惑手段来激励别人,他们就越会对我们唆使他们做的事丧失兴趣。 艾恩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解释,其实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奖励和惩罚以外的管理方法。

冲动的“惩罚” 篇9

笔者仔细分析原因后知道师生关系不够融洽的原因是师生之间缺乏了解和沟通。上初三以来,笔者一方面继续加强课堂管理、维持课堂秩序;另一方面利用尽可能多的课余时间和李晓林进行交流。

9月底学校即将举行一年一度的秋季田径运动会,李晓林在班里中长跑成绩名列第一,他报名参加了1000米跑,于是,笔者就暗下决心,如有机会参赛要和他一决高下。运动会那天笔者和其他教师的工作是担当裁判员。在1000米比赛前,笔者向主管领导请示想和学生一起参赛从而带动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为下学期的初三体育中考做准备,领导同意了笔者的请示。在做热身活动时,领导在和李晓林等几名正在做准备活动的学生的谈话中透漏了笔者将和他们比赛的消息,这时笔者看到李晓林的表情很惊讶,没想到笔者能和他们一起跑,笔者看出了他的紧张。

枪声一响,笔者就和运动员们一起冲出了起跑线,在经过了600米的试探后,笔者一马当先,以超出中考满分20秒(3分17秒)的成绩第一个跑过终点,而李晓林发挥欠佳仅取得了第四名。打那以后,李晓林开始和笔者说话了,并且态度也比原来温和多了。

午间一小时休息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上午最后一节课刚下,很多初三男生第一个冲向的不是食堂,而是篮球场。初一、初二时的学生并没有如此热衷于打篮球,李晓林就是其中之一。现在中午篮球场上却少不了他的身影。笔者觉得这又是一个难得交流的机会,于是中午笔者也加入到打篮球的学生队伍中。没过多久,笔者抓住了李晓林打篮球的特点,他喜欢站在对方半场接同伴快攻传来的球,但拿到球以后不会运到靠近篮筐的点投篮,而是仓促出手,所以总是错失良机。有一次,笔者给他分析了投篮为何命中率低的原因,他点头表示认同。在笔者的指引下,他拿到球以后在选择投篮时想到了笔者对他的建议,取得了不小的进步。

11月份,进行了初三体育中考第一次模拟测试,李晓林由于身高接近1米90,加之上肢力量不足,他的引体向上成绩仅勉强做了1个,在课下他也在默默地练习,但仍旧最多只做1个,看到其他学生引体向上都有进步自己就很着急。观察到这种情况,笔者建议给他补测一次实心球,通过测试,笔者分析他的成绩还可以,比练引体向上更容易提高。在教师的建议下,他连续几天放学过来找笔者练习徒手投掷、对墙投实心球,坐姿、跪姿投实心球、背抛实心球。一周后笔者给他测试成绩是8.8米,比他之前的成绩提高了0.7米,把他顿时信心倍增。笔者说:“怎么样,原老师给你的练习方法效果还行吧?”他使劲地点点头说:“行,中考体育实心球我有信心能拿满分!”就这样,李晓林从原来对笔者的抵触慢慢变成了接纳,现在不但上课不再和笔者顶嘴,而且还能影响带动其他学生一起参加体育锻炼。原来那个冲动的“李逵”不知不觉从体育课上消失了。

以上是上学期笔者与学生交往的几件事情,这学期他体育课上表现依然上进心十足,特别是400米以上的计时跑,因为他期待着能够早日打破笔者的1000米记录。如今,体育中考已结束,李晓林如愿以偿地拿到体育现场考试30分满分,尤其他的1000米成绩最终超过了笔者的成绩,当笔者得知这个消息时,高兴地握着他的手表示祝贺,李晓林也高兴地点头称谢。这一刻,我想,当教师只要能够激发起学生的体育练习动机,超过我已经变得不重要了,或许当教师的意义正在于此吧。

惩罚学生“四策略” 篇10

策略一:严厉制止

[案例]学生A不遵守课堂纪律, 在课上随意说话、做小动作、乱扔纸屑, 甚至在教室里走动, 影响其他学生听课, 干扰正常的课堂教学秩序。

[策略]教师面对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学生, 要当堂严厉制止其不良行为, 对其进行批评教育, 使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并改正错误。教师还可利用这一批评教育的契机, 让全班学生明白违纪行为的严重性, 在这一事件中吸取教训, 从而尊重教师, 认真学习, 确保在今后的课堂上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情。

策略二:巧妙回击

[案例]在课堂上, 针对某一问题 (可能与教学有关, 也可能与教学无关的) , 学生B与教师唱上了“对台戏”:教师说一句, 学生B顶一句, 故意给教师出难题, 制造麻烦, 对教师缺乏尊重, 步步紧逼, 试图让教师陷入尴尬境地 (学生B是故意挑衅, 而不是积极、主动、充满善意地与教师探讨问题) 。

[策略]学生无视教师的尊严和人格, 没有把教师放在眼里, 着实令人气愤。笔者认为, 在这种情况下, 教师应冷静、沉着地面对, 不妨运用教育艺术和教育智慧, 对学生的挑衅行为予以巧妙还击, 树立教师的威信。应对这类事件的关键在于教师要捕捉到“回击”的有利时机, 看准学生的“弱点”, 争取一招制胜。学生面对教师的“突然袭击” (通常为睿智的语言) 一定会感到不知所措, 进而被教师的有力回击所震慑。这样一来, 他感受到了教育的威慑力, 有了自知之明和敬畏之心, 就不敢再在课堂上如此嚣张了。

策略三:“熟视无睹”

[案例]学生C在课堂上故意捣乱, 干扰教师正常上课, 教师已经用眼神和言语对他进行了警告, 提醒其应遵守纪律、认真听讲, 但这名学生不光不听教师劝阻, 其违纪行为反而随着教师对他关注程度的增加而在不断地升级。

[策略]这样的学生通常具有“表演型人格”, 为了吸引他人的注意不惜做出“另类”的行为。这时教师不妨对学生“熟视无睹”, 不管他说什么都“充耳不闻”, 看都不用看他一眼, 把他当作“透明人”, 继续正常的教学工作, 把其他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以此来“冷落”违纪学生, 使其陷入尴尬、孤立的境地。违纪学生面对教师和同学的“熟视无睹”, 必然会觉得自讨没趣, 进而停止违纪行为, 融入集体之中。当然, 教师采用这种方法可能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为此, 教师应利用课余时间及时找学生谈心, 向其讲明道理, 与学生交流想法, 沟通师生感情, 达到教育目的。

策略四:无声抗议

[案例]学生D经常违反课堂纪律, 在课上公然挑衅教师的权威, 肆无忌惮地抗议教师的批评和教导, 恶意中断课堂教学进程, 严重扰乱课堂教学秩序, 已达到了让全体师生忍无可忍的地步。

[策略]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 教师可以采取停止上课的方式来实施无声的惩罚, 表达强烈的抗议, 使违纪学生在班集体的舆论压力下反省自己, 充分认识自己的错误, 从而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效果。在一个班集体中, 热爱学习、渴求知识的学生毕竟占了大多数, 违纪学生故意破坏教学秩序致使教师“罢课”的行为, 导致全班学生都无法正常学习, 这必然会引起公愤, 引发普遍的反感, 其他学生必然会埋怨、指责学生D。学生D迫于全班学生的舆论压力, 势必会认清是非, 收敛自己的行为, 从而使课堂恢复轻松和谐、井然有序的状态。这一方法可能会浪费一定的教学时间, 但诚如某教育论坛上一位校长所说的:“在知识和品德之中, 品德第一。”为了教育学生, 笔者认为“浪费”一点宝贵的时间还是值得的。

惩罚是为了唤醒 篇11

可过了两天,就没有人再去过问那两盆花了,连平时浇水都要我再三地催促。两盆花就这样今天落两片花瓣,明天掉两片花瓣,叶子渐渐黄了枯了。十来天的时间全班学生谁也没有注意到它们在悄悄地枯萎。

有一天早上,我走进教室,看见窗台上的两盆花已经落光了花瓣,只剩下花枝顶端的拇指大的花蕊孤零零地呆立着,枯黄的叶子耷拉着脑袋。我把两只花盆拿进教室放在讲台上。正在读书的学生都停下来看着我,我扫视了一下教室,说:“这两盆花怎么啦?”教室里喧闹起来,有人说枯了,有人说死了。我缓缓地说:“我现在还记得它们刚到我们教室时的那种鲜艳、红嫩的样子,当时同学们围着观看时脸上流露出喜爱的神情,我仍历历在目。”教室里静下来,大家都诧异地望着我,不知道我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顿了一会儿,我继续说:“它们曾经给我们带来了美,让我们感受到了美,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欢乐。可它们毕竟也是生命,它们也需要水和阳光,需要我们的呵护。当它们在窗台上痛苦的呻吟,大声的呼救:我受不了了,求求你们给我一口水喝吧!你们谁伸出了救援的手?”大家都愧疚地看着我。我说:“没有,你们谁也没有为它们做什么,依然在它们身边笑啊、跳啊、唱啊。它们因为缺少关爱而花落、枝黄、叶枯。我想,它们在咽下最后一口气的时候,仍然是在深情地看着你们,它们在说:同学们,再见了,我再也不能陪你们了,我再也不能给大家带来鲜花和美丽了,再见吧!可我们连看都没看它们一眼。”几个女生已经在抹眼泪了,教室里静悄悄的,大家都一动不动地看着我。“因为我们的冷漠,因为我们的无情,这两盆花过早地凋谢了美丽的花朵,枯萎了鲜活水灵的枝叶。我们的冷漠、无情是杀害它们的凶手。”大家都低下了头。“今天,我要求你们为自己的冷漠赎罪,当然也包括我在内,让我们站起来,对着这两只花盆三鞠躬,在心里默默地对它们说一声:对不起。”呼啦,全班学生都站起来,大家都神情严肃地对着讲台鞠了三个躬,别看他们平时嘻嘻哈哈的,可当时谁也没有开口,教室里仍然是静悄悄的。

后来类似这样的事情我们又经历了一回。这次是因为一堆垃圾,前一天晚上值日的学生忙着回家,堆在教室门口的垃圾没有处理。第二天早晨学生陆续进了教室,几乎所有的人都从上面跨过,等到我到教室上第一节课,那堆垃圾依然安静地伏在地上打盹。那天我很生气,整整一节课都没上,我让全班学生轮流用扫帚把垃圾一点一点地扫走,直到最后一个学生做完。我说:“教室是我们学习、生活的场所,要整洁、美观、舒心,需要在座的每个同学的维护,如果每个人都像今天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掉在地上的杂物、墙上的污迹、东倒西歪的桌椅等都视而不见,大家可以想像那将会是什么样子。今天每个同学都被罚扫地了,也许到现在有人还觉得冤枉,那么我要大家记住,如果你连自己的生活环境都漠不关心,你就应该受罚!”

作为一名教师,我没有能力医治社会冷漠的神经,我没有能力去拯救社会,但我要告诉我的每一个学生,我不能让他们也变得冷漠,我要让他们从小就知道:因为自己的冷漠,可能会使一个美丽的生命夭折;因为自己的冷漠,可能会让甜蜜的生活蒙上阴霾;因为自己的冷漠,可能会让美好的人间看不到阳光;因为自己的冷漠,可能会让自己一生都活在自责中……

让“惩罚”更科学 篇12

面对以上的学生违纪行为,常见的惩罚措施有:“掐耳朵”、罚站……我曾尝试着和学生讲道理,却发现学生一个比一个会讲大道理。当学生记错单词了,被要求罚抄100遍的时候,我发现有的学生竟然发明出将三只笔用橡皮筋“一字形”缠住的方法。笔的间距调整到三行的距离,每写一行,就能连带完成三行的任务。学生边写还边感慨,如果能将五只笔缠起来就更好了。虽然学生没有过多地排斥这些惩罚,但是效果仍然不好,都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究竟什么方法更科学?

有一次,我在课堂上没收了一部学生的手机,刚下课,那学生就不停地向我道歉“对不起!老师我知道错了,以后我再也不犯了……”既然他什么都知道了,我就让他进行“有偿劳动”,让他给我讲一道大型的物理计算题,如果给我讲明白了,手机就还他。学生一听,一改以往对付的态度,连着几节课课间,再加上中午午休,都在那做题,不明白了就让别的同学给他讲,很快就把那道非常难的题弄得明明白白。听到我的夸奖,他很高兴,还向周围的同学炫耀自己会做这道题,谁不会就主动给他们讲。在以后的物理课上,他听课特别认真,还积极回答问题。通过他的转变,我又在其他学生身上多次尝试了这种以“讲”代“罚”的惩罚方法,效果非常明显,有的学生犯错误,别的学生争着、抢着要替他讲题。而讲过题的同学都体会到要能将一道题讲透,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这样就达到了“寓教于罚”的目的。

通过这种“以讲代罚,以劳获酬”的惩罚办法,一方面既避免了师生的冲突,还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关心,拉近师生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发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一切资源,调动周围同学的积极性。在准备过程中,学生不会就自请“名师”辅导,让周围同学也参与解题方法的研究中。通过学生的讲题,可以让他知道,不会的根源是因为他偷懒,或是学习方法不当。通过讲题不仅激发了他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他的自信心,同时也创造了一个可以相互沟通的机会,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的沟通,使他不再孤独。当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把学习当成一种快乐的时候,之前那些违犯纪律的行为也就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当学生以良好、健康的心情面对周围的人、感受到周围同学的关爱、认识到自己是集体的一分子的时候,他就会对之前的行为产生愧疚。这种从内心发出的悔悟要比皮鞭下的悔悟来得更真实。

这种方法虽有效,在实施的过程中仍要把握好尺度,否则会对学生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精挑细选问题。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搭配不同难度的试题。总体难度的把握,应控制在针对他本人的基础来说属于中等难度,让其跳一跳摸得着。尽可能通过每一次的惩罚让他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其有成就感。

讲解中要注重学生的态度。对于那些不认真对待的学生,第一次没有必要听他讲下去,应对其冷处理,让他知道老师的时间是宝贵的,让他讲题是为了他好,如果他不认真准备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除了批评他之外,同时要增加题量,以示惩罚。

讲解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讲解中要注重对学生知识来源和过程、方法的考查,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潜移默化地让他感受到学习知识不是简单地机械记忆、对上答案就行。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科学规范的语言进行讲解,让他学会如何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学生亲身体验学习探究的过程,树立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宽容地对待学生重复犯错。有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虽然通过一、两次的讲解,学会了一些方法,但是当他面对新困难的时候,容易出现反复、再次犯错。对学生的教育具有长期性的特点,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耐心对待学生的每一次错误。教师要关注学生的日常表现,及时进行鼓励、督促,做到防患于未然,逐渐使学生由他律变成自律。

上一篇:生态环境与人类的未来下一篇:基层教师如何写好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