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惩罚教育

2024-06-30

也谈惩罚教育(共9篇)

也谈惩罚教育 篇1

也谈惩罚教育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谈“惩”色变,人人自危。而主流教育方法是,表扬,鼓励,发现闪光点。学生被尊重的地位越来越高,怪不得大家都在叹惜:现在的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这是为什么呢?

“没有处罚的教育是残缺的教育。”惩罚教育也是教育的一种手段。惩罚不同于体罚。体罚是教育者用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罚学生,对学生身心是有害的,是教育者因生气而发泄怨气的行为,是教育者一种无能的表现。而处罚教育是教育者在关爱的前提下,让学生明白自己犯错误就要承担相应责任的一种教育方法。惩罚教育让学生形成自己正确的判断力、是非观念、责任意识,避免学生存在犯错免责的侥幸心理。因此,本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我们就得用惩罚教育,应用惩罚教育一定要得法,坚决不能冲动,不能打骂、侮辱学生。

那么,如何才能运用好惩罚教育这种教育方法呢?经过近二十年的从教经验,我总结出如下几点。

一、以身作责,不怕麻烦

教师要严于律己,说话算数,不怕麻烦。“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孩子。”教育是事无巨细的,对犯错的学生,教师往往要共更多的时间。如果怕耽误自己的时间,那是无法完成一系列工作的。有一案例:有几个学生翻越学校围墙,首先,教育主任对其进行了安全教育,让他们反省,说出自己的错误,然后让他们读校规十遍,再让他们把观赏盆景的叶子一张一张地擦干净,最后还让这些孩子写保证书。方法不知是否恰当,但这样难缠的老师谁想去惹呢?

二、让学生自愿接受惩罚

约法三章,制定公约。教师依照相关法律法规、学校规章制度、守则等制定公约。让学生明白犯错误会受到怎样的惩罚,教师要让全体学生认可公约,不断完善条款。良药甘口利于病,忠言顺耳利于行。惩罚不是目的,教师在实施惩罚前与学生进行沟通,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让他们认识自己的错误,接受惩罚。

三、调查了解,体现公平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教师要全面调查,了解事件的前因后果,分析深层次原因,才有说服力。如果教师固执己见,一意孤行,不听取意见和申诉,造成“冤假错案”,让那些犯错的学生背上思想包袱,造成伤害就不妥了。对事不对人,不能心慈手软,罚这个不罚那个,失信于人。

四、惩罚要适当

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所以,对待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方法进行惩罚。例如,一般情况下不宜当众惩罚,过激的学生要进行冷处理,外向且承受能力强的学生可当众惩罚。另外,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等因素也要考虑到。这样,学生才能体会到老师的用心良苦。惩罚有人情味,学生才愿接受惩罚。

五、及时处理,监督执行

“言必信,行必果。”只说不惩那是吓唬人的。久而久之,你在学生的心目中会失去威信,学生以可以存在侥幸心理免责了。所以,要及时处理,要有时限。督促学生完成被罚的事情。建立记录本,把前因后果、落实情况记录下来。

六、惩罚有针对性,易于操作

惩罚的目的是让学生不犯同样的错误。学校是允许出错的地方,更是改正错误的地方。对于懒惰的学生,要让他们变勤快。如果不完成作业,就罚他们做多于平时的作业。不扫地,就让他一个人补扫。不做操,就加倍操练、、、、、、对于一些小错误,可当堂惩罚。如用吟诗、唱歌、跳舞、讲笑话、做鬼脸等等换取大家的原谅。既开心又不失脸面。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惩罚。对于屡教不改或犯大错误的学生,让他们写几百字的检讨书、保证书,并把规章制度抄下来或背下来,再让他们去做好事来弥补自己的过失。

七、与家长密切配合经常与家长沟通,反馈学生在校表现。不要学生一犯错就告状,要讲究方式方法,先抑后扬。对屡教不改的学生,可让家长参与,共同教育好这个孩子。

没有哪一种方法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教育有法,但无定法。只要是心尊重学生为前提,用爱去教育学生,才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大有大有裨益。而对孩子的错误熟视无睹的教师,算得上是一个合格的老师吗?

也谈惩罚教育 篇2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惩罚针对的是故意犯错的人。对教育而言,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以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而对学生体罚的定义为直接的肉体打击,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呵斥、讽刺、挖苦、辱骂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现在,人们已将体罚模糊与泛化,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碰不得也讲不得。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教育。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能充当正面倡导、正面教育的优质“教科书”,对那些小错不断、小恶常为的学生来说,它可能是毫无约束力和惩罚度的一纸空文。我觉得惩罚教育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加强。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关键是能否用得恰到好处。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避免将来再犯类似的、更严重的错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懂得什么是正确的和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感到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老教师都有个感受:在读期间越是受到老师惩罚比较多的学生,毕业后和老师的感情越是深厚,因为他们在成人后理解了老师的“苦衷”。这些学生在社会上成才、成功之前的心理承受力也是特别出色的。

一、惩罚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专家说:“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懂得承担责任。”

美国小朋友3岁不好好吃饭, 摔碗, 碎了。美国父母就不会再让他吃饭, 饿到他认识错误为止。

中国小朋友3岁同样不好好吃饭, 也摔碎碗, 中国父母可能会哄宝宝开心, 哄他吃饭, 宝宝会很得意!

上面的两个例子正是体现了惩罚教育和爱心教育,正好是很好的对比。

惩罚和赏识爱心教育其实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没有赏识的惩罚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赏识教育也是不完整,只不过是赏识和惩罚都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它们都需要爱、耐心、信任、尊重和理解。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给“赏识教育”吹点冷风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育不要过度地强调了,让我们的教育也重拾一下“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吧!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惩罚。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纵然需要积极鼓励,但是惩罚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对孩子的惩罚和压制,有可能造成孩子一味的骄傲和自满。显然,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惩罚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总结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更多。

二、惩罚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感

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不可否认地连年上升。国家开展了优化净化育人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未能补救和修正学生责任心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究其原因,避开家庭的、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论,仅就对学生施予最直接影响的学校教育而言,恐怕与惩罚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某女士家有14岁大的女儿,是在“赞美”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她说:“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的也是‘赞美’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女儿面对批评就经常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反抗情绪,班上的同学不少也是如此。”不可否认,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被老师批评,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这些孩子基本上都习惯了接受表扬,不能忍受批评。当这些孩子走向社会后,自己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反而使自己忘记了犯了错是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的。比如药家鑫用刀捅向路人时心中一定没有想到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在他的教育中有违反纪律、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惩罚的感受,就不会有在法庭上不知所措痛哭流涕的情景。

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 篇3

一个概念的理解,一段幸福的经历,一场痛苦的蜕变,一曲哀伤的笙歌,整整用了25年。

——题记

作为一名教师,特别是作为一名班主任,“惩罚”作为重要的教育手段总是如影相随,而对于惩罚的理解似乎还能窥见国家民主进程和教育理念不断更新的过程。我对惩罚的理解经历了三次嬗变,也折射了我对教育理解的不断加深,其轨迹,也正是我的班主任专业成长的过程。

皖南15年:教育的惩罚就是体罚

1984年,我从师范毕业分配到皖南的一所农村初中任教。在这所学校,我一待就是15年,且连续担任15年班主任。相对落后的经济条件和教育理念使我在那个圈子里“近墨者黑”,我几乎相信教育就是一种惩罚,甚至适度的体罚也是惩罚,在惩罚中才能完成教育的全部使命。

初为人师,一位“经验丰富”的班主任对我说,你第一次进班,一定不能给学生好脸色,否则,今后你就镇不住学生了。他见我“似懂非懂”,就进一步“用事实说话”:你看,某老师整天不开笑脸,他上课时带一把尺子。班里学生都怕他,就连其它班学生也怕他,说他是“冷面杀手”。他的班级纪律最好,校长经常表扬。我说,我天生爱乐,怎么办?这位仁兄到底是“老江湖”,“点化”我说,那你就在平时乐吧,但是,进教室前整理一下自己的表情。德育主任也宣扬:班主任就是教官,专门管犯错误的学生;学生不犯错误,要班主任干什么?怎么管?你们看着办,我要效果!此话掷地有声,以至于二十多年后,在我耳边依然清晰。

那时,乡风淳朴,孩子们被惩罚后是万不敢跟家长说的,否则倒霉的还是孩子自己;每次接待家长来校或家访,总有家长叮嘱我们,我的孩子听话吗?不听话,你就打,我和他妈妈绝不怪你!有些家长说了同样的话后至多说一句:不要打头,会变笨的。教育就是惩罚,甚至就是体罚。有的班主任规定,一个词语默不出一板子、骂人一次三板子、打架一次五板子⋯⋯有时,我们经过某些班级窗外,会听到连续的“啪、啪、啪”的声音,那是在集体体罚学生,这声音几乎成了乡村学校当年除铃声外的又一打击乐。

我终于也出手了。

一天早上,我抽查学生背《出师表》,小X这几天很不在状态,上课时总是无精打采。我第一个就抽他背,他慢腾腾地站起来,嘴里嗫嚅了一句:“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就没了下文。我怒视着他,他却满脸的不以为然,更令我不能忍受的是,他竟然自己坐了下去。我快速走到他身边,怒斥道:小X,你忘了你还是课代表吗?为什么背不出来?他低下头,一言不发。我一把揪起他的头发,硬把他从座位上拎了起来⋯⋯全班学生都吓傻了。

1990年,小X从南陵师范毕业,也成为一名教师。偶然的机会,我们在一次酒宴上相遇,他走来给我敬酒。我有点愧疚,也怕他往事重提,给我难堪。酒宴散后,我才和他聊了起来,他说,那一届的同学对你都很敬重,我们几个读师范的学生都要向您学习呢!要做一个家长认可、学生爱戴的好老师(那年头,我的应试教育成就在四方八镇还是有点名气的)。我感觉气氛不错,就问了一句,你还记得我打过你吗?小X笑了起来,记得、记得,但那一次打把我彻底从情绪的低谷“揪”了上来。我很诧异,“情绪低谷”?我只知道那几天你一直不在状态。小X勉强笑了笑,王老师,您真不知道呀!就在您揪我头发的前几天,我父亲去世了,我很小就没了母亲,两个哥哥你也知道的,不争气。我恍然大悟,愧疚感反而进一步加深了,至今未散。

这15年,我基本形成了对于教育学生最基本的理念:教育的惩罚就是惩罚,包括体罚,严师出高徒。“严”,也为我带来了良好的班风和优秀的中考业绩。此后,我不满足在乡下教书,1999年,去了无锡太湖岸边的一所私立学校。

无锡8年:教育的惩罚不包括体罚

1999年,我到了无锡,一待就是8年。这8年,我的班主任工作经历了痛苦的思索过程,“惩罚”二字不断地咬噬着我的心灵。

9月上旬我才来到这所学校,班主任早已上岗,也就是说,我将没有班主任的岗位。我向当时的年级主任请求一定要做班主任,因为我不想中断已有15年的班主任的经历。9月12日,我如愿实现了做私立学校班主任的梦想。

但,这是怎样的一个班:12日之前,仅安全事故就发生了三起,第一起,小A用嘴直接接饮水机热水龙头,烫伤了嘴角;第二起,小B在浴室里与同学打闹,摔断了锁骨;第三起,小C在晚自习后回宿舍的路上,私自跑到足球场,被球门上的铁丝剐了手臂,缝了20多针;此外,还有若干起班级打架事件。原班主任是来自内蒙古的女教师,个性刚强,她“实在受不了接二连三的打击”,卸任了。

德育主任问我,你带这个班靠什么?我回答说:严格!我靠严格来管理班级。德育主任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提醒道:不能体罚。但私底下,老班主任们跟我说,私立学校的孩子,大部分“双差”,不体罚,你这个班就带不下去。怎么办?我想到了魏书生的《班主任漫谈》,将这本称作“班主任宝典”的书翻了一遍。不久,李镇西老师应邀来到学校,他的一场关于《爱心与教育》的报告让我的心灵受到深深的震撼。此后,我的工作时间无限的延长:我成了办公室的“常客”,努力打通家长这条线;田径场留下了我与学生交流的身影,晚自习后我几乎天天要与学生交流,仅与小A(这孩子有明显的多疑症)一人的文字交流就达三万字。我关注班级每一天、每一项的“三文明”评比成绩,我渴望着竞争,因为投入竞争是适应竞争的最佳手段。我又注意适时调整自己,“不把烦恼带回家”成了我的准则,再大的困难都不可能让我辗转反侧,更不可能使我失眠。就这样,2002年,我带的班级被评为无锡市“优秀班集体”。

于是,我开始在这所学校出名了,在班主任工作经验介绍会上我侃侃而谈。在一次关于“我看体罚与变相体罚”的德育沙龙上,我发表了如下看法:

在现行法律法规“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情况下仍然存在着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究其原因,无外乎这样几种:根深蒂固的关于体罚的文化传统、人作为感性动物一面的冲动、急功近利的惰性、教育修养的缺失、法律意识的淡薄等。

第一,体罚,让教育这一本应具有很强艺术性的活动变得简单化。其一,孩子犯了错误,犹如孩子生了病,体罚,犹如下猛药。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受得了“猛药”,并且大凡“猛药”,其副作用也大;并且,你今后对他的教育,只有体罚,正如产生了药物的依赖性。其二,作为教师,一个教育者,如果你只剩下“下猛药”这一招,所有的教育科学和艺术都将被你排拒在外,此时,你离“杏坛屠夫”已经不远了。有人说,体罚者近乎无能,这话有点刺耳,但学会了体罚,绝对影响你对于教育艺术的习得。只要你还想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就必须摒弃体罚,不断求索教育艺术与方法,总有一天,你会彻悟教育的真谛。

第二,体罚,你将与民主情怀和人文思想渐行渐远。体罚者大多缺乏两样东西:民主情怀和人文思想。新课改最大的功效在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倡导和确立,而这两样东西几乎完全靠个性修得,坦率地说,中国至少目前不具有培植这两样东西的现实土壤,但我们必须还要去培植,以改良土壤,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也是让中国真正融入世界圈的必须。

第三,体罚,他(她)真的变“好”了?是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因此变“好”?看看四川成都武侯中学一位老师的案例:“我(教师)冲上去扇了那男生一耳光,叫他到我办公室等我,那男生很不服气,不愿意去,跟我僵持着,最后我用大嗓门压住了他。下课后,我以为他会很伤心,但是他居然还乐呵呵地跑出去玩。”体罚(包括语言软暴力)无非是要唤起他(她)的羞耻心,你的一巴掌下去,没到下课他就“乐呵呵地跑出去玩”了,这一巴掌有教育效果吗?

体罚,只是在治标,错误的根源没有找到,他还会再犯,任何有意义的教育都是触及心灵的教育而不是伤及肌肤的鞭笞。现在的孩子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他从骨子里恨“打人”的老师。而且孩子们之间也很讲“义气”,你体罚一个,往往“得罪”一片,今后,你该如何面对他们?

第四,体罚,你的鞭子很有可能打在“爱因斯坦”的头上。现行评价体制和人文环境下,我们往往还是喜欢那些听话的、斯文的、分数高的学生。那些智商高的、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孩子往往“不听话”“调皮”甚至喜欢“恶作剧”,有时在课堂里让你下不了台。这样的孩子在小学、初中,甚至一直到高中都学习成绩平平,然而,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十分突出。

我最后慷慨激昂地说,我们无法改变国内现行评价标准,唯一能做的是改变我们自己的人才观、教育观,放下手中的鞭子,历史会感谢你,未来会感谢你。

2001年,适逢新课程改革第一年,师生平等的关系被提到了桌面,学校要“拨乱反正”,响亮地提出了“教育离不开惩罚”的理念。我也在思考一些基本事实:孩子为什么在受到体罚后(当然不是拳打脚踢的重磅体罚)绝大多数能消停一段时间,甚至从此“痛改前非”?为什么很多优秀班主任的优秀背后是“体罚”,然而却没有学生举报?为什么教学成绩好的教师往往伴随着体罚而学生甚至家长甘愿领受?为什么家长体罚了孩子,孩子几乎无一例外的选择了认可?直到有一天,我看到赞可夫在《和教师谈话》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次,莫斯科第29学校的一批中年级女学生,跑来找校长叶·瓦·玛尔季扬诺娃。她们来告一位女教师的状,原因是这位女教师喊她们“小姑娘”。“她这样称呼,对我们是一种侮辱。”女学生说。校长感到惊奇:“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呢,你们在她面前还真的是小姑娘呢。我有时候不也是这样称呼你们吗?”“噢,您这完全是另一回事。”女学生们说,“您可以这样称呼我们,我们对您绝不生气,可是她,她没有这种权利。”女孩子们说,“您⋯⋯可以像母亲那样⋯⋯您就是再凶一些骂我们,我们也不会生气。可是她根本不像母亲。所以我们不高兴她这样称呼我们。”

由此,我体悟到,体罚是有前提的:第一,以相当浓厚的师生关系为基础。要“像母亲那样”爱着你的孩子,在他胜利的时候你向他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在他失利的时候给予诚挚的关怀,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得他学业的长进,从生活的细节上关心他的健康成长。第二,限定体罚手段。对孩子造成肉体伤害一定是不允许的,也是违法的,现在有一些班主任可能是从国外“教育惩戒”中得到启发,与学生一起制定“班规”,规定犯了什么错误应接受什么惩罚。第三,可用可不用,不用。犹如“尚方宝剑”,悬而不用,方为至用。任何一种办法,经常使用,就没有了疗效。第四,适时消除体罚的负面影响。不管你是出于什么目的,体罚从今天来看,也不合乎法理;不及时与学生交流,一体罚了之,容易让工作简单化。事后,老师对学生晓之以“打”理,会让偶尔的体罚事半功倍。

我将上面的想法写成了一篇文章《体罚的几个前提》,并在最后感慨道:药是一副好药,就是太猛。

在这样一种理念下,我的教育行为,尤其是对于“惩罚”的看法发生了一些变化,也指导了我的实践。2001年,我又一次“出手”了:

班里(初二12班)有12位女生,个个乖巧聪颖,学习勤奋,自然成了我经常夸奖的对象,也成了男生学习和嫉妒的群体。一次,学生排队去食堂吃早餐,按规定,进餐厅之前要踏步、呼号。我认为声音不够响亮,就把女生留了下来,重新踏步呼号。第一遍她们漫不经心地喊了一遍,有几个孩子还偷着乐。于是,我严令他们再踏步呼号⋯⋯没有受过我如此训斥,何况在众目睽睽之下,除了班长和小斐两人进了食堂,其余人都朝宿舍跑去,我一下子愣住了⋯⋯

第二节是我的语文课,他们回到教室。我一脸肃然,一番道理后,问大家,罚不罚?大家异口同声地说,老规矩,两板子!我点了点头,又说,女生要面子,就不当着大家面打了,10个人,统统到走廊——领罚!

那“啪啪”的声响班级里听得真真切切,男生们一定很“解恨”,受罚的女生一个个低着头走进了教室⋯⋯

上午最后一节课,几位男生到办公室要找我谈谈,问我,老师作弊怎么办。我做贼心虚只好一脸无辜的回答:罚。

“那你说实话,第二节课你真的打了女生吗?”

“那还有假,你们没听见啪啪声?”

“算了吧,女生都承认了,你是打在自己的手心上。”

⋯⋯

江阴、镇江4年: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

来到江阴后的两年,我阅读了市场上几乎所有班主任类的书籍(不含《班主任兵法》,据说这是本好书,但我忌讳“兵法”二字),接触了许多全国优秀班主任以及班主任导师。这两年可以说是我毕业后上的又一所师范学院。

2009年,我又踏上了镇江这块热土,开始进一步打量一直困扰我的“教育的惩罚”问题:我问《写说明书就不是体罚了?》,我建议《面对“老油条”,仅有爱心是不够的》,我倡导《请勇敢地拿起“批评”这个武器》,我认为《班级建设应大量减少各类检查评比》,我质问《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班规”》⋯⋯我的教育专著《教育跫音》《教育非常道》也相继出版。

我还盘点了对于自身的班主任工作有影响的人物:李镇西——让我懂得了教育需要爱心与民主;魏书生——让我明白了班主任的实际操作要领;王晓春——让我懂得了什么是班主任的专业性;张万祥——让我懂得了什么叫做专业化的追求,什么叫爱人。但,真正让我顿悟什么是“教育的惩罚”的却是两部电影:《看上去很美》和《放牛班的春天》。

《看上去很美》讲述了一个名叫方枪枪的小男孩在幼儿园的生活故事。面对炫目的“小红花”,方枪枪有着强烈的欲望,但所有的努力都成为了幻影,他孤独,他不懂这世界的规则,然而渐渐地他发现,在周围的小生命之间,有一种自由的情感正悄悄地奔放着,在那个灵魂主宰的内心世界,他无拘无束。于是方枪枪开始散发生命的热力与无穷的幻想,他脱下女孩的裤子给女孩打针,把小红花当成礼物送给他钟情的女孩⋯⋯“老师是吃人的妖怪!”方枪枪把这个秘密告诉了她,而她又告诉了他,于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没有睡觉的孩子们开始行动了⋯⋯

这一现实中的童话本来应该让每一位教育者感到一种真实的生命的律动,然而,方枪枪被关进的“黑屋子”时呐喊着:“我不想上幼儿园!我想上学!”园长的话极具穿透力:“方枪枪,你不要认为离开了幼儿园就是特别高兴的事情。其实幼儿园,是你一生当中最幸福最无忧无虑的时光,将来你想回,都回不来了。”如此谆谆教诲,每每想起,即使在炎热的夏天,我后脊梁还是禁不住冒冷汗。

其实,有一种比体罚更可怕的“惩罚”每天都在规则的外衣下悍然发生——“心罚”!

《放牛班的春天》中当主人公克莱蒙·马修——一位失业的音乐教师在一所管教寄宿学校找到了一份管教的工作时,他如同进入了一个孩子们的地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理念”—— “行动—反应”原则,有孩子恶作剧,弄伤无辜的校工马桑。全校师生立即集合,肇事者将受到严厉的惩罚。若三秒内找不到肇事者,所有人都要关六小时的禁闭,轮流进行,取消所有娱乐活动,禁止任何外来探访,直到肇事者自首或被揭发为止。“一人生病、大家吃药”,这里距离“爱”已经很遥远了。

马修第一次与学生的相遇非常具有戏剧色彩。远远地,就听到教室内喧闹沸腾,推开木门看到骷髅嘴里叼着点燃的烟头,刚上讲台就被滑倒,飞出的皮包被学生四下抛传。直到校长出现,教室才恢复了平静。然而,马修用善良的谎言“我原来打算让他去前面答题的”,宽容了这群孩子,在惊愕的目光中开始了师生生命的对话。他没有加入校长“行动—反应”的圈子。

马修要求打伤马桑的乐格克承担责任,可是乐格克在侥幸规避校长的三秒后,又遗憾地错失了马修宝贵的十五秒。然而,当马修看到乐格克被禁闭三天后又被抽打得声嘶力竭后,他还是意识到可以另外的人性化方式私下处理——去医务室照看马桑,这种“惩罚”的意义在于让“凶手”去感受生命的脆弱从而认识到自己的“罪过”。现在我们谈到爱的时候,往往容易“泛爱”,其实,教育中的爱并不拒绝惩罚——科学的惩罚。

更多的时候,教育中的爱是一种宽容。皮埃尔在黑板上画出马修的肖像速写。马修选择了宽容的力量,他因势利导地还给皮埃尔一个肖像素描,漫画式的素描。我们有一些老师,遇事很容易“小题大做”,缺少宽容,缺少幽默,缺少“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豁达,把学生弄得很累,自己也心力交瘁。

此时,我突然明白了:教育的惩罚不是惩罚,而是包含了宽容的惩罚;正如教育的宽容不是宽容,而是包含了惩罚的宽容一样;也像教育的爱不是绝对的爱,而是包含教师专业自觉和智慧的爱!

可惜,理解这句话,我用了整整25年,经历了教育的惩罚是“体罚”到“惩罚”到“不是惩罚”的嬗变过程。

我知道,当今,在“模式”和“兵法”为教育所推崇的时代,我们已经距离教育很远了。“我像一面旗帜被空旷包围,/我感到阵阵来风,/我必须承受;/下面的一切还没有动静:/门轻关,/烟囱无声;/窗不动,/尘土还很重。”(里尔克《预感》片段)我知道,我看透了教育,但我依然热爱它。

(作者单位:镇江市外国语学校江苏镇江212003 )

惩罚教育的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篇4

喜爱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学龄前的儿童更是通过游戏进行大部分的学习活动。通过游戏,不仅可以帮助儿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可以帮助儿童消除紧张的心里和焦虑情绪,使其从游戏中获得欢喜,和愉悦的情感体验,然而,好玩的天性也常常使得部分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出现诸如:捶桌子,扔玩具,攻击同伴甚至大喊大叫的过激行为。此时,成为考验幼儿老师教育智慧的一大难题。

对于那些在游戏中屡次不听话的孩子,如果常规的说理教育收不到实效的话,采取诸如暂停游戏,隔离活动,“冷处理”等方法,可以对其产生一定的心里效应。在美国,笔者曾目睹了小孩子在课堂游戏中乱掉东西宣泄,结果被老师暂时隔离到一个独立的房间,使其无法与其他小孩子进行正常的游戏活动,暂时不论这种做法是否可取,但可以想象的是,那些被终止活动的儿童在心里上肯定会在心里上感到不适,因为老师对其行为做出了消极否定的反应。儿童在得到老师的负强化以后,如果得不到有效调适,可能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受阻的情绪。当儿童问“为什么不让我玩时,这是引导儿童学习反思的一次机会。止时,老师应该向其解释不让继续玩游戏的原因,使之加深对他人心理的理解,从而使游戏惩罚变得富有启发意义和情感性。

笔者坚决反对那种只进行惩罚而又不给予儿童合理解释的行为。正是这种行为,导致一部分人对游戏惩罚教育产生了片面的认识。在这里,我们有必要严格区分两种不同性质的.游戏惩罚。第一种是缺乏理解情感的游戏惩罚。如前所述,断然采取惩罚方式却不予以理解和安抚,实质上是对儿童的一种心里伤害。第二种则是建立在理解情感基础上的游戏惩罚。它不仅是简单地制止儿童某种的错误行为,而是先留心观察,了解其行为背后到底是想要表达什么,然后再引导儿童正确认识错误,进而改正其过失行为。相比较而言,让儿童在老师关切的目光下改正错误,远比冷漠的眼神,尖刻的训斥更要来得贴心,更温暖,更能在孩子的心里刻上上印记,也更富有人性的智慧光环。而真正能够深入人心的惩罚教育,实质上也是一种春风化雨式的教育。

马卡连柯指出“凡是必须使用惩罚的地方,凡是使用了惩罚能够获益的地方,教师就应该使用惩罚。在必须使用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也是一种义务”。其实,这种现象在幼儿园普通都有。笔者认为,幼儿教育中的游戏惩罚是必要的,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手段。

正如,由于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局限性,他们对自身的行为缺乏正确的判断和有意识的控制,有时难免发生一些与教育者要求相违背的不良行为。在劝说无效的情况下,适当的采取游戏惩罚可以在游戏中矫正幼儿的不良行为。因为,当自己的错误而受到了取消参与游戏资格的惩罚,孩子的心里上是很难受的,他们为了避免再次受到惩罚,避免再次失去参与游戏的机会,孩子们就会自觉地去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其他的幼儿通过观察就会明白,如果自己发生了不良行为,那么也会受到同样的惩罚。为了避免受到惩罚,幼儿就会自觉地避免那些不良的行为的发生。因此,游戏惩罚既能使犯错的孩子受到教育,也能对其他的幼儿起到了警示和教育的作用,即通过惩罚一个幼儿达到教育全体幼儿的目的。

再者,“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一个社会成员在发展过程中都必须学会自律,这样才能适应社会,游戏惩罚也可以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帮助幼儿内化规则,学会控制自觉的行为,从小树立正确的纪律观,道德观和法律观。

要想让游戏惩罚达到预期的目的,老师和幼儿应该一起制定游戏规则,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幼儿做游戏的主人,提升幼儿的责任感,从而减低幼儿违反游戏规则现象的发生。我们还可以把一些破坏游戏进行的不良行为拿出来让幼儿讨论:怎样做才能让游戏继续进行?让幼儿通过讨论,加上老师适时的引导,得出游戏的具体规则。通过师幼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相信违反规则的现象将会大大减少。

老师也不能盲目地冲动地对幼儿进行游戏惩罚,尤其是当我们面对一些胆小,内向而又缺乏自信的幼儿时,在他们无意中违反了游戏规则以后,老师可以先拿出来让幼儿进行讨论,并引导大家一起帮助他进行游戏,但如果是一些孩子出于好奇,调皮而故意干扰游戏,老师也可以针对他的情况,让全体幼儿一起进行讨论,给他正确的引导,让他先明白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的后果,并再次给他尝试的机会,如果他还是明知故犯,则可以暂时对他进行游戏惩罚。

其实,惩罚的目的在于教育。“游戏惩罚”可以让孩子受到三种教育:一是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增强孩子的纪律观念和纪律意识,让他们学会自觉地学会控制好自己,敢于同错误思想和行为作斗争,犯了错误就要敢于负责。二是在能力上,让孩子明白这种错误行为的危害性,提高其识别能力,独立思考和自我调控能力。三是在认知上,让孩子懂得错误行为的危害,并知道这种行为错在哪里,如何改正。“惩罚教育”达到了这些目标,就是有效教育,其使命也就完成了。然而,使用游戏惩罚终究还是要讲究科学方法的。奖惩一种教育方法的两个方面,两者具有辩证关系。奖赏和惩罚本身不具有教育性,只有加限了某些条件后才成为教育手段。滥用惩罚会给受罚者带来心理上和生理上的伤害,其负面作用可能会影响受罚者一生。笔者认为,游戏惩罚不能滥用,要讲究科学的方法。

作为正在成长的人,孩子总是渴望被激励与赞美,更喜欢被肯定的感觉。因此,要强化幼儿的行为,我们应在平时多鼓励,多表扬,少批评,少惩罚。正如丘吉尔所指出:“你要别人具有怎么样优点,你就要怎样去赞美他。”如果你期望孩子表现出你所要求的行为,就要给以他充分的鼓励,对其值得肯定的行为给以应有的关注,然后把你满意表达出来。

遗憾的是,在实际教育中,很多老师的表现正好相反,当孩子的表现符合要求时,老师不去关注,甚至是忽视,因为他们觉得还孩子这样是应该的,当孩子出现问题时,他们却会惩罚,其结果是好的行为难以保持,不好的行为,反而屡禁不止。认知行为规律告诉我们,对于一种行为,别人的关注就是一种强化,会提高这种行为的重复可能性。所以,如果你不想去鼓励不好的行为,那就不要在上面花太多的时间,不用刻意去关注,让它在谈化中逐步消失

论文小学教育惩罚实施策略 篇5

一、小学教育惩罚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不够充分

目前,许多教师对教育惩罚的认识不够充分或者存在误区,导致教师在实际的教育惩罚工作中采取了错误的惩罚方式,使教育惩罚失去其应用的价值,如果教师反复使用错误的惩罚方式,会对学生再次造成伤害。

一方面,一些教师认为惩罚和体罚是一个概念,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教师本来可以采用较为轻微的惩罚方式,但是却采用了对学生心理造成伤害的体罚这种方式,致使学生身心受损,容易出现反抗的心理。

另一方面,一些教师将惩罚和奖励对立起来,比如当学校举行一个活动时,一些同学表现比较优秀,为班级赢得了荣誉,而少数同学的表现较差,教师特别表扬表现优秀的同学,批评表现较差的学生。

(二)变相体罚的现象严重

变相惩罚是教育中明令禁止的问题,然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受教师素质和学生的影响,变相体罚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令小学生的心理蒙上阴影。一些教师无视政策法规,变相体罚学生,并禁止学生向家长和学校说明,甚至利用退学的理由威胁学生,学生被迫忍气吞声,使这种现象更加严重。

(三)心理惩罚程度过重

心理惩罚是惩罚的另一种方式,通过某种行为或语言对学生心理造成压迫或伤害,属于精神惩罚范围,通常表现为一些让学生难堪的语言和行为以及对班级内学生的不对等待遇。目前,大多数教师的素质已经得到极大提升,但是仍然存在教师素质低下的现象,在开展教育活动中,带有谩骂、侮辱性质的言行时常出现,对学生构成精神虐待。

(四)适度性把握不够

教师对惩罚的度把握不够好,在本可以采取教育方式教导学生的事情上采取惩罚性的手段,导致学生对教师产生畏惧心理,在今后的对此类事情的态度发生转变,不仅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阻碍,还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和与教师和谐关系的建立。

二、促进小学教育惩罚的实施策略

针对小学教育中惩罚出现的问题,从教师、学校、政府三个角度探讨促进教育惩罚更好实施的策略,形成教师、学校和政府三方通力合作的合作机制,才能有效解决教育惩罚中出现的问题,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加快现代化教育的开展进程。

(一)教师要合理使用惩罚策略

只有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到合理使用惩罚的重要性,才能使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重视惩罚的应用策略,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首先,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惩罚观念,明确惩罚不等于体罚,认识到惩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育学生,对学生起一个警示和行为纠正的作用,而不是为了维持课堂秩序或者提高教学成绩盲目地对学生开展惩罚教育。其次,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与道德修养,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为教育惩罚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二)学校要加强管理

学校要建立规章制度,加强对教师的管理,将教师的教育策略与教育成果纳入绩效考核之中,约束教师的部分行为。学校在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必须符合法律法规,以教育为规章制度制定的出发点,通过引导的办法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对惩罚的.实施过程使之程序化,防止教师滥用惩罚教育的方式。

学校要建立奖惩机制,对惩罚教育的方式应用得当且效果明显的教师进行奖励,同时,学校要加强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的引进,扩充师资力量,定时对教师的专业程度进行考查。

(三)政府需建立健全法律法规

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教育惩罚上升为法律内容,制定惩罚的实施原则,为教师开展教育惩罚活动提供依据。政府要加强与媒体的合作,对恶性事件进行报道,通过舆论监督促使教师合理运用惩罚制度,对教育者形成一种舆论压力,为教育惩罚的应用创造一个较有压力的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育惩罚归根结底是为了对学生某种行为进行否定促使其行为朝着良善的方向发展,当前大多数小学教师的惩罚方法并没有达到这一点,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对惩罚手段的运用极不合理,对学生的成长再次产生不良影响。

如何将强制性的惩罚手段与比较温和的惩罚方式适当结合,相关的教育工作者还要继续探索。除此之外,教育工作者还要重视惩罚产生的不良后果,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弥补,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实施素质教育,全面促进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教育过程中的奖励与惩罚 篇6

9月15日

奖励与惩罚

大部分老师或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都避免不了对孩子进行奖励或惩罚。孩子达到或超过我们的要求,我们给予表扬或实际的奖励;如果孩子失败了,违背了我们的期望,我们就批评或惩罚他。

比如说,学校老师把学生按学习成绩排名次,不少班级墙上有荣誉榜,给表现积极的学生贴红花等。对于学习差的学生或捣乱的学生,罚抄几十遍作业等。我就遇到过一位家长,她说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被罚抄小学生语文报正反两面,以致晚上11点多才上床,凌晨5点就得起床。我听了很气愤,问她:“为什么不向老师反映一下?这种惩罚太残忍!”她说:“我哪里敢这么做!”我还听说过,有时只因一个学生调皮,老师就罚全班学生晚放学十分钟。

那么在华德福学校是怎样奖励和惩罚学生的?我问一年级主课老师劳拉:“学生上课调皮捣蛋或表现好,你怎样奖励和惩罚?”劳拉说现在这个班总体上学生都不错,她以前带过的一个班级,有一两个男孩很调皮,有时她会惩罚他不许参加某项集体活动,如不许参加跳绳。她还做了大量家长的工作,但一般不告诉家长孩子在学校行为不端,除非打伤或咬伤其他学生,或某个不良行为多次发生。

教室里没有张贴表扬个人的五角星、小红花等荣誉榜。劳拉说她很少表扬个人,我听课的那天,劳拉表扬Max帮助别的同学摆放桌椅,偶尔也会表扬某个同学作业做得好,但绝不张榜公布,谁得了多少个小红花。她说如果做好事变成了竞争,就丧失了任何意义!劳拉更经常做的是表扬班集体,那天全班学生吹竖笛表现出色,劳拉从一个大玻璃瓶中取出8个彩色玻璃球,等到瓶中所有玻璃球全部拿光,全班就要开个庆祝聚会。难怪小孩子们看到玻璃球变少显得那么兴高采烈。

我发现学生的作业本上,做错的题老师不画叉,做对的题也不画钩。学生们怎样才能知道作业的对错呢?劳拉说她不在作业本上批改,做错的`题当面让学生订正,或用铅笔做点记号,本子上画个叉太难看。劳拉要求孩子按字母的笔顺写,个别孩子需要反复提醒,但她不会责怪或批评这样的孩子。

在二年级二班,主课老师潘妮(Penny)让学生写出含u的单词,如bus、pupil、fur、buy等。学生中,最多的能写出44个单词,最少的仅能写出6个单词,但老师并不表扬写得多的,也不批评写得少的,不评论。潘妮对我说她尽可能不让学生感觉到某方面的不足而失去信心,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由于华德福学校取消考试,也就不会因为考试成绩不好被惩罚,也不会因做错作业而受到批评。

我看到有的班级,老师把捣乱学生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如在四年级一班,最调皮的学生Mark多次发出吵闹声,老师就把他的名字写在黑板上,当他有了进步,如吹竖笛时,他吹得很认真,老师就擦掉他名字里的一个字母,变成Mar。回答问题正确,他的名字就变成Ma。一直到把他的名字从黑板上全部擦去。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到过弗沃德老师为了让调皮的学生既不影响其他学生又能听到课堂内容,安排他们坐在讲台一角,让他们穿珠子。

音语舞是华德福学校的必修课,我看过七年级的学生上这门课。男孩们的调皮一部分是冲着老师来的,他们总是故意发出噪声或走错步,音语舞老师很生气,把调皮男孩的名字写在本子上,罚他们下周多上一节音语舞课。

斯坦纳在给老师的演讲中,曾举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有一次学生们上课不专心听讲,私下里传递字条,任课老师灵机一动,课堂内容转向了邮政系统的历史发展,从烽火台讲到了邮票、信封、通讯,当学生们终于领悟到老师的用意,他们对老师表现出由衷的尊敬。还有一位老师,在他的班上有一个捣乱学生,当老师做别的事时,他会跳起来打同学,这时,如果老师生气,这个孩子就会更加调皮,但这个老师假装没看见。斯坦纳说:“有些情况老师最好假装没看见,继续做自己的事。通常小孩故意做坏事时,如果你特别去注意他,反而适得其反――老师千万别落入他谴责的行为中,如他批评学生发怒,他自己也会怒气冲冲。”对于那些顽皮的孩子,无论多么恶作剧,斯坦纳希望老师和家长心里仍然保留一份对他们的尊重,超越他们之上有一种我们还不能理解的力量。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写信给爱默生学院的老师沃伦(Warren),询问他对奖励和惩罚的看法,他曾在美国的一所华德福学校任主课老师多年。他在回信中写道:“任何一种真正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终生的学习者,使他们感觉到和周围的人们及大自然有深刻的联系。这样的学生应该能清晰、独立地思考,具备在社会上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当我们惩罚学生时,不仅是考虑怎样要求他们达到我们的期望,我们还应考虑到对教育目标的影响。奖励和惩罚能够帮助学生成为有道德感和创造力的独立个体吗?我的回答是:不!我和其他的老师,的确有时奖励和惩罚学生,但我要强调,这两种方式都是从外界给学生施加权威,削弱了学生形成自己的判断力和发展自己的道德能力。捣乱的孩子通常是想引起别人更多的注意。每位孩子需要在他的学习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学习中感受到他是世界的公民。”

教育也需要惩罚 篇7

教育是讲究方法的, 是讲究分寸的, 适当为佳, 过之不及。我们需要看到与表扬相对的批评, 与奖励相对的惩戒, 对于每一个人尤其是成长中的学生有着特殊意义。我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是不负责任的教育, 也是危险的教育, 因为经不起批评的学生是脆弱的、可怕的。说到这里, 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网上不断爆出的令人心酸且悲哀的一则则关于学生因父母批评或教师批评而服药自杀或跳楼自杀的事件, 这让我们不得不反思, 这样的事件不能说比比皆是, 但也不是寥寥无几。

对于父母和教师来说, 在必要的时候跟学生说“不”, 并坚持到底, 这是学生在成长的路上必须要接受的考验。因为学生没有接受过惩罚, 也就学不会承担责任。

那么, 该如何对学生进行批评惩罚教育呢?

一、我们要注重养成教育

强化规则意识, 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习惯。现代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 也就是说, 是一个有规则的社会。我们每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遵守这个规则, 否则将受到惩戒。所以说家有家规, 校有校规, 国有国法, 只有严格遵守, 才能让自己活得更精彩。在批评惩罚学生时应以规则行事, 切不可随心所欲。规则即轨道, 出轨即生祸, 要让学生认识到规则的意义。这就要求家长或教师平时对学生的要求讲明确, 也就是要求家长或教师把自己的希望、要求、规则都对学生讲明白并且与学生达成共识甚至约定, 这样当学生违反规则时你可以惩罚他, 说到做到。不要在他犯了错误时心软而改变主意, 那样将使你所说的许多话都失去效力。

二、给学生陈述的机会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学生是在犯错误中长大的。因此对于学生的错误父母不必惊慌失措, 教师不必恼羞成怒, 而应视为成长的良机。事实上, 往往学生犯错误的时候就是最容易教育的时候。关键在于我们的因势利导, 促使学生的内心向真善美转化。

如何看待“惩罚教育” 篇8

顾明远 教育家

学生是需要严格要求的,犯了错误也应该批评甚至严厉批评,不能放任不管,或者一味迁就。但是要求和批评都是在尊重学生人格的基础上进行的。尊重学生,认为他是会改正错误的,然后再批评他,他就会理解并接受你的批评。惩罚,只有当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以后才会有效。

郭爱桂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惩罚可以是减少零花钱等物质上的惩戒,也可以是诸如减少孩子看动画片时间等精神上的惩戒,还可以是体罚等身体或心理伤害方面的惩戒。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惩罚是把双刃剑,是一种有难度的教育技巧,倘若掌握不好分寸,就有可能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张 治 上海大学附中副校长、特级教师

在美国的学校,惩罚是非常严肃的事。首先,惩罚是明确的,学生在入学时,学校即将相关的规则告诉每个学生和家长。其次,惩罚需要确凿的证据,学生接受惩罚自然口服心服。此外,惩罚是科学的,切中学生的痛处,点中要害。惩罚的目的是要让学生明白,犯错是要付出代价的,而不是纯粹为了惩罚而惩罚。

赵志疆 时评人

没有惩戒的教育谈不上完整。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本身就包含着惩戒的意味。教育的基本功能之一是促进学生的社会化发展,由此不仅意味着要传授知识,同时还要按照社会行为准则规范学生的行为。因此,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引导孩子适应集体领域的社会规范,懂得为自己的错误买单。

李镇西 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爱,不是教育的一切。我理解的教育惩罚,是对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这既可以体现在精神上,也可以体现在行为上,正如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确定整个惩罚制度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要求他。”

朱爱明 浙江余姚市实验学校教师

“惩罚教育”是建立在对教育对象绝对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去伤害他们,使之失去自信。作为教师,在对孩子进行“惩罚”时,不能对孩子施加其自身所不能承受的高压力,以至孩子认为不能实现而不去尝试。另外,对孩子不能有太多的“怜悯之心”,否则,“惩罚教育”容易半途而废。

林如群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拳打脚踢明显是错误的,而用戒尺打几下学生的手心,让他们书写认真一些,背诵抓紧一些,课堂注意一些,这无疑是可行的。因为人天生贪图安逸,天生有惰性。有些时候,只要学生的体能允许,罚站和罚跑同样可以达到警示的作用,当然,前提是要“因材施教”,应该根据学生的性格、心理承受水平、犯错误的严重程度来确定惩罚的等级。

赵忠心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我历来主张该表扬就表扬,该批评就批评,要以表扬为主,批评为辅,表扬要实事求是,批评要尊重孩子的人格,不可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很多主张“赏识教育”的人,光讲表扬,不许批评,认为表扬可以“无中生有,无限夸大”,那不叫教育,那叫“哄小孩子”,这种方法只适用于一些弱势群体、缺乏自我评价能力的人群。

王 辉 教育学博士

惩罚在“00”后教育中的作用 篇9

“00”后基本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21世纪的新新人类,所属的时代是人类迈向新世纪的又一页精彩篇章。与出生在上世纪80、90年代的人们有着很大不同的是他们成长的时代科学技术与信息产业飞速发展且日渐成熟。他们是这个时代得到新型产物,所以大多数孩子都和以往这个年龄段的教育对象有了很大的差异。这些孩子早熟 对新事物无比好奇、接受信息的能力特强,但又存在自负,霸道,脾气暴躁,容易生气心理脆弱,容易受伤。自理能力较差并缺乏主见,胆小懦弱并时而会有自虐行为等问题。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在“00”后的成长中,犯错误更是在所难免。而这时候倘若老师为了不伤孩子们所谓的“自尊心”,只轻描淡写地简单谈谈,不去进行正面的批评教育,久而久之,试问孩子们究竟拿什么去衡量对错,明辨是非?

学校教育中的惩罚,是指对学生某种思想行为给予否定性的评价,使学生受到警示,旨在控制不良的思想行为。惩罚的方式有:否定性的语言评价、批评、谴责、采取强制措施、给予处分等。惩罚能引起羞愧、痛苦、焦虑、畏惧和悔恨,从而使人分清是非善恶,并通过意志努力去纠正不良行为习惯。心理学认为,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和畏惧是人的内驱力的一个源泉,而内驱力是人们行为的一种动力。惩罚和奖励是构成学校激励机制的两个方面。二者是辨证统一,不可分开的。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漫话教育》一书中指出:善与恶,奖励与惩罚,是人的重要行为动机,是一切人类因之去工作、由之受指引的激励物和约束物,也应该用之于青少年。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可连柯明确指出:凡是需要惩罚的地方,教师就没有权利不用惩罚,在必须惩罚的情况下,惩罚不仅是一种权利,而且是一种义务。这些论述告诉我们,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我们不应该忽视惩罚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惩罚不是教育的全部,但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前美国总统里根在12岁时,有一天在院子里踢球,把邻居家的玻璃搞碎了。邻居说,我家的这块玻璃是好玻璃,12.5美元买来的,你须照价赔偿。这是在1920年,12,5美元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可以买125只鸡。他没有办法,回家找他父亲。里根的父亲在确定事情的原由之后,就对里根说,那你就赔吧。不过这12.5美元是我借给你的,一年之后,你要还给我。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里根就开始做檫皮鞋、送报纸之类的活打工赚钱,最后终于赚得12.5美元还给他父亲。里根在晚年的回忆录中提到了这件事,并深情的说正是通过这样一件事情使他懂得什么是责任,那就是要为自己的过失负责。由此可见,惩罚在教育中具有其他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惩罚的作用

1.惩罚可以使学生懂规矩、辨是非。要想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可以做的、什么是不能做的,可以通过说教、示范等方式。但不可否认纪律和惩罚也是达到行为目的的途径,惩罚可以让他们更加主动地了解行为界限、明确是非观念及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2.惩罚有促使改过和激励作用。只有承认做错了事并接受惩罚,才有助于学生了解道德责并进一步发展道德意识。如果学生不能或不愿正视惩罚,那么他就难以在正确的道路上大踏步地前进。惩罚可以使犯了错误的学生觉醒,能使学生知耻,能够激励学生奋发向上。

3.惩罚有教育和警戒作用。惩罚可以起到一般教育方法所不能达到的效果。比如,当你告诫孩子火不可随便触摸时,他或许不信、或许因抵挡不住跳动火苗的诱惑而偷偷地去触摸,结果带来的必然是灼烧之痛。这种痛会使孩子刻骨铭心,使他不会再随意触摸火。这就是惩罚

产生的教育效果。通过惩罚违规者,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起到警戒作用。

4.惩罚有助于维护集体的纪律。惩罚作为一种管理手段也是维护集体纪律的有效工具。惩罚维护了纪律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集体目标的实现。

(二)惩罚的原则和尺度

惩罚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受到惩戒,不是为了惩罚而惩罚,它的目的是教育,是让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因此惩罚,它有自己的原则和尺度。

(1)惩罚的原则:

1.目的性原则。教育者使用惩罚时要明确其目的,要懂得惩罚只是一种手段而绝非最终目的。惩罚的目的是为了惩前毖后、维护纪律,使受惩罚的学生改过自新和健康成长,使大多数学生受到教育。如果这个目的不明确,教师就可能滥用惩罚,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就可能带有个人的情绪、抱有偏见,就可能有“教训”学生的心理,结果就会对学生造成体罚。

2.灵活性原则。要针对不同的时间、场合、违规程度,以及被惩罚对象的性格类型,机智灵活地选择不同的惩罚方式,而不能一成不变、千篇一律。比如,对于故意违纪的学生与过失违纪的学生,对于初犯和屡犯,对性格外向和性格内向的学生,惩罚的程度及方式都应该有所区别。

3.惩罚与其他教育方法相结合的原则。不能孤立地使用惩罚手段,必须与整个教育方法体系结合起来,尤其应该与说理、沟通、感化、激励等教育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4.惩罚必须能解决问题,而不产生新问题的原则。惩罚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达不到这个目的,惩罚就容易产生消极的作用。

所以,在运用惩罚时要注意把握度、把握时机,注重惩罚的实际效果,不能产生副作用。

(2)惩罚的尺度

1.惩罚也需要尊重与信任。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予孩子自尊与自信,惩罚更需要尊重与信任,要特别小心地为对方着想,要顾及对方的承受力、尊严,不要让对方难堪。教育的前提是了解,了解的前提是尊重,不能把孩子的特点当缺点。比如完不成作业,罚抄写课文20遍,罚去操场跑步之类,并不是真正的惩罚。

2.让学生为自己的过失负责。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取得心理平衡。只有那些年纪很小的孩子,或是社会化程度比较低的人,才会选择逃避责任。回想我们自己长大的过程,一定有一些惩罚是让自己终生难忘的。一般来说,学生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急于求助,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刻骨铭心。教育不是改造人,是唤醒人,唤醒人内心中沉睡的巨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要惩罚他,首先要肯定他是一个好孩子再指出他的错误。比如,对他说你确实很优秀,但是今天这件事,你伤害了别人,你是怎么想的,你怎么办……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应该是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我们总说学生没有责任心,实际上,很多时候是父母从小就剥夺了学生为自己承担责任的机会。父母包办得越多,学生的能力越差,这样的事情现在太多了。学校里,老师也包办代替,像少先队活动,不少都是老师策划组织、写演讲词。这就需要我们转变教育观念,让学生感到责任,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才是现代人。

3.惩戒也是一种爱的表达方式。老师在惩罚学生和训斥学生的时候,自己同样也是很生气很痛苦的。没有哪个老师会以故意拿出学生的丑当做乐趣,我们每一个教育者的目标都是一

致的:为了我们的学生更好。“打是亲,骂是爱”或许有些偏激,但是也不是全无道理。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也就是说,成大事者,一定得经过磨砺。惩罚就是一种磨砺,对于“00”后的小孩来说只有经历过磨砺才能成长为国家的栋梁,才能在未来承担起社会的责任,也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算的上成功。

参考文献:

【1】:傅维利,论教育中的惩罚 辽宁师范大学田家炳书院暨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辽宁大连 116029)。

【2】:王呈祥,表扬与批评的外显意义、内隐意义及其对学生的不同影响.教

育评论.2001.【3】:王呈祥,论奖励与惩罚对个体道德发展阶段的影响.2002.【4】:王平,中小学生受罚现象透视.教学与管理.2001.5;(总126期)10-12

【5】:肖庆华,论教育学视野的惩罚.江西师范大学学位论文,2004

【6】:杜绽蕾,论我国中小学惩罚实践.河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张晓东,5从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惩罚谈作为策略的教育学.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 位论文,2005

上一篇:功与功率典型计算题下一篇:学校少先队辅导员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