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决不能没有惩罚

2024-10-13

教育决不能没有惩罚(精选3篇)

教育决不能没有惩罚 篇1

现在中国的教育是不敢惩罚的教育。大多老师根本不敢批评、惩罚学生。普遍存在溺爱、赞美教育和缺少挫折教育的情况。这使得学生大多心理脆弱, 抗挫折能力差。他们认为被老师批评是受了伤害。性格外向的学生会顶撞老师, 以发泄的形式表达对老师的不满, 内向怯懦的孩子则可能伤害自己, 如哭泣、离家离校出走、怀恨在心或自杀等。内蒙古呼和浩特的一所学校中一个14岁的孩子自杀, 因为这个学生往老师身上甩钢笔水, 被老师批评了。这样的例子不少, 甚至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 因为被老师批评了, 想不开, 也会做出很极端的举动。

一名校长说, 班主任们对学生根本就不敢说个“不”字, 生怕他们受不了, 搞个跳楼、留遗书等自杀事件。究其原因, 是近年来尊重、民主、个性化发展成为教育提倡的新理念, 提起惩罚已成为众矢之的, 教师们谈罚色变, 怕罚得不当引火烧身, 似乎惩罚学生是最不理智、最无益处的愚蠢之举。于是, 许多老师开始走极端, 对于学生的过激言行不敢管、不敢问, 对每一个学生都采取一刀切的和风细雨式说服教育方式, 完全抛弃了古老的惩罚教育。

学习国外教育成功经验, 对学生进行适度的惩罚是必然选择。韩国通过了《教育处罚法》, 准许使用长度不超过100厘米, 厚度不超过1厘米的戒尺, 如对女生打小腿5下, 打男生小腿10下等, 规定十分详细而明确。日本法律规定, 必要时可以依据监督机关的规定, 对学生实施惩戒, 但不得实施体罚, 并对哪些行为属于体罚做了较明确的说明。在美国一些地方, 如果学生不努力读书, 要判刑入狱, 曾有7名学生因学业成绩差, 被判刑坐牢两个月。同样是在美国, 学生如果将学校认为不宜带进的东西带进学校内, 学校将一律没收, 并且不再还给学生。美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言语责备、剥夺某种特权、留校、惩戒性转学、短期停学、开除。瑞士对学生要求很严格, 如果有人无故旷课, 瑞士法院就要对他提出诉讼, 因为学习是学生应尽的义务。对旷课的学生, 一般都要处以罚款。法国中学对学习极差的学生, 经班级理事会 (成员由校长、教务长和该班所有任课老师组成) 决定可给予留级处分;犯了严重错误的会受到开除处分;对于打架斗殴、迟到、旷课等小错误, 犯错者将受到节假日必须到学校反省补课或做作业的处罚。英国教师的惩戒权包括:罚写作文、周末不让回家、让校长惩戒、停学。英国中小学生如无故旷课, 不仅会受到严厉批评, 还将对其父母处以5000英镑以下的罚款。教师体罚学生方面, 一些地方教育部门规定了具体的要求。例如:用鞭子或皮带必须是经过认可的标准, 必须备有惩罚记录, 年龄在8岁以下的儿童禁止体罚, 打手心时每双手不得超过三下, 鞭打男生臀部不得超过六下等。最近又专门制定法律, 允许教师以身体接触的方式去惩罚学生。根据新加坡关于体罚学生的《指导原则》规定, 在辅导、留校的惩戒方式不能奏效后, 校长、副校长和纪律事务长有权用藤条对违规学生进行体罚, 但对象限于男生, 部位限于手心和屁股, 必须有见证人在场, 体罚后写成书面报告, 并立刻通知家长。在澳洲, 有一些公立学校设立了警戒室, 学生违反了校规校纪, 会被叫到警戒室, 由专门的教师依照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方式进行惩戒, 或者被送到农场从事体力劳动, 最严重的是开除, 如果再不起作用, 就会被送到特殊学校。

惩罚一定要讲究艺术, 一定要做到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坚持有利于促进学生成长的方向;贯彻科学发展观, 要以人为本, 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罚之有情, 以情感人;依法执教, 惩罚不要超越法律的底线;教师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与提高。教育是一门艺术, 惩罚是教育艺术之精华, 教师在惩罚学生时, 凭着对学生的满腔热爱以及高度负责的精神, 科学地惩罚学生, 同时要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有关的法律法规, 我坚信惩罚是能够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的。■

教育决不能没有惩罚 篇2

王书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以及“尊重学生,善待学生,赏识学生” 的“赏识教育”理念已成为共识,教师通过激发、鼓励、欣赏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潜在动力,使学生在鲜花和掌声中扬长避短,体验到被别人欣赏的快慰,在快乐中健康成长。毋庸置疑,这种教育方法确实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受到多方的肯定,特别是一些教育理论专家和学者的极力推崇。

然而,教育现实中的问题却是,学生没有积极的人生目标,学习自觉性越来越差,厌学,道德败坏,责任意识淡薄,而且非常懒惰,学业成绩一届不如一届。对此,教师心忧如焚,却又一筹莫展。我思考主要原因有这样几个方面:

学生理想、信念、责任感、价值观缺失导致的学习的内驱力缺乏是孩子难教的原因之一。现在,随着小康社会的姗姗而来,生活越来越富裕,在学生中独生子女占很大比例,他们中不少孩子在性格特征上表现为任性、自私、孤独;生活上表现出娇气、缺少合作精神和责任心,动手能力不强。由于孩子太少,家长的注意力和爱自然都倾注在孩子身上,有的家庭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特别在物质上不断满足。结果过分的宠爱,无休止的满足,渐渐地使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任性乃至放荡不羁的性格。渐渐在孩子心中形成了“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的概念,因此,理想、前途、责任感等对于他们根本不必去思考,学习就成为家长和教师强加给他们的负担。

惩罚教育缺失导致教育手段单一乏力是孩子难教的又一重要原因。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惩罚教育与赏识教育共同构成完整的教育。教育应该包括表扬、批评、奖励和惩罚,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脆弱的教育,是不负责任的教育。但是现在,中国的教育转型太快,太过于浮躁,常常“一边倒”,不是极左就是极右。现在的情况就是一味高唱“赏识教育”,反对教育中的一切惩戒性教育,似乎一批评就伤害了学生,一惩罚就违背了教育规律。在各级各类文件中更以法律的行式禁止对学生进行体罚(惩罚中的一种形式)。1986年我国颁布的《义务教育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禁止体罚学生。1993年颁布的《教师法》规定对于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教育工作者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从上到下一切规章制度里都有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其实这个规定就剥夺了教师的惩罚教育的权利。因为除了明显的体罚行为,其他一切惩罚都可以归结到“变相体罚”的范围之内,包括言语上的批评。

在这种大环境下,许多教师对惩罚教育避而远之,加上新闻媒体不时报导教师滥用惩罚使学生伤亡而受到法律惩处的事件,更使教师谈“罚”变色。“惩罚”二字更成了教育中不可触及的“高压线”,以至于教师在工作中左右为难,如履薄冰。最后为了生计,只好把教育的底线降到最低层“只要不出事,不管他学习得怎样,不管他成长为何物?”,丧失了教育者应有的的立场。试问:如果面对乱糟遭的课堂、面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老师熟视无睹,那是不是对其他同学受教育权的一种漠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本应被教育者及时、有力地纠正的缺点错误被遮蔽和搁置下来,导致学生的缺点不断蔓延,最后犯下一些不可挽回的错误,谁来为这个错误买单?正如一位网友大声疾呼所言:没有“惩罚”的教育是无能的、悲哀的!

纵观古今中外,对于惩罚教育的积极作用无庸置疑。从辩证法的原理来讲,教育的对象——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群体当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不同个性的个体,不可能用单一的教育方法就能帮助他们塑造出良好的品格和能力。温情说教对于某些错误行为和学生个体并不适用,对多数学生可能简单的说服教育就能使其悔改,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个别学生则会对这样的方式不以为然,同样,对于犯错误的学生不分过错轻重,一味地进行说教,会使学生对错误的认识产生偏差:一方面犯错误的学生会将学校与教师视为软弱,漠视规章制度的存在,另一方面,由于未能起到相应警示作用,客观上会纵容那些对错误行为跃跃欲试的同学竞相效仿,助长不良风气的蔓延。

从行为心理学的角度看,斯金纳认为:行为随着其后的及时的结果而变化,愉快的结果加强行为,不愉快的结果减弱行为,愉快的结果被称为强化物,不愉快的结果被称为惩罚物。由此可见,赏识、表扬与惩罚、批评就是利用这一原理针对不同的教育情境而采取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其中,惩罚就是通过对学生施以“惩罚物”,以减弱其不良行为的一种强制性纠正,使错误行为得以遏制,也就是布鲁纳的“负强化”。

几位外国著名教育家更是肯定惩罚教育。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教育科学的奠基人夸美纽斯主张:教育要适应自然的法则,顺应儿童的天性,但是也不排除使用惩罚。在其名著《大教育论》中,他专门用一章来论述惩罚。夸美纽斯认为:严格的纪律是必须的,学校没有纪律犹如磨盘没有水(依夸美纽斯书中所述“,严格的纪律”即是惩罚)。他以“ 树木如果不去常加修剪,它们便会回复到它们的野生状态”做例子,强调惩罚的重要性。他又拿渔夫捕鱼做比喻:“渔夫用网到深水里去捞鱼,他不独用铅块悬在网上,使它沉下去,而且把橡木系在网的另一端,使它能够浮到水面。同样,凡是想把青年捞入德行之网的人,他就必须一方面用严酷的方法使之畏惧和恭顺,另一方面用温和与情爱的方法去抬高他们。能够结合这两个极端的老师就是好教师。”接着,夸美纽斯得出结论:在学校教育中犯了错的学生应当受到惩罚。这种惩罚不是要消除他们所犯的错(因为既成的事实无法改变),而是要使他们日后不再犯错。教师必须使学生知道惩罚对他们有好处,这样,他们才会把惩罚当做医生开的苦药一样看待。19 世纪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在其共产主义教育理论体系中,对惩罚教育作了深入全面的论述:“合理的惩罚制度不仅是合法的,也是必要的,它有助于形成学生坚强的性格,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和人格。只要存在学校教育,只要需要教育发挥其在促进儿童社会化方面的职能,教师惩罚行为就有其继续存在的基础。”最文明的英国到今天不是依然存在“棍棒”惩罚教育的具体操作细则吗?中国古代光耀世界的灿烂的文化中,谁又能说没有先生戒尺的功劳?

山西省中小学优秀班主任、太原进山中学教师王睿文说,现在班主任面对的孩子许多都是独生子女,加上社会上提倡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导致教师该管的不管,学生跟老师顶嘴甚至动手的事时有发生。在教育过程中,惩罚是不可缺少的有益补充,一个健全人格的培养离不开适当的惩罚教育,并不只有赞赏才能给孩子自尊自信,相反,某些时候,赞赏多了,孩子会产生麻痹心态,一听到别的声音就不能接受。奖励用得好可以起到激励作用,滥用奖励,易滋生盲目自信,不但起不到激励作用,反而会助长自我膨胀;同样,惩罚用得好也可以产生激励作用。其实,当一个人知道自己犯错的时候,内心都有一种要接受惩罚的准备,这是一种心理需求——为自己的愧疚承担责任,一个使学生对自己犯的错误承担责任的最好方法就是接受应有的惩罚。

因此,我想大声呼吁:请给与教师教育惩罚权吧!这是因为,人的受教育过程就是学习社会化的过程,而社会中充满了惩罚。学校作为育人的场所,并非只是担当一个传授课本知识的责任,否则也就无需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了。它是一个学生在走向社会,作为社会成员独立承担社会责任之前的预备阶段,对于学生来讲,这里就是一个小的“社会”,在这里不但要得到知识,还要学会与人交往,学会与集体和谐共生。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获得成功与赞赏,而遇到更多的会是失败与教训。人们为了保证法律和社会规范的严肃性和有效性,经常会对违反法律和规范的行为进行惩罚。我们如何能够不使用惩罚而让孩子们了解一个充满惩罚的社会呢? 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不仅不可能远离惩罚,而且应将其作为基本的教育内容之一,为了保证教育的有效性和教育工作的有序展开,在必要的时候必须使用惩罚。

当然,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和歧视,让学生难堪,打击学生的自尊心。惩罚必须因人而异,适度惩罚。赏识能给予孩子自尊和自信,惩罚则需要老师对学生的尊重,要特别小心地为学生着想,要顾及学生的承受力和尊严,过度惩罚只会造成反效果。要让孩子为自己的过失负责,一般来说,孩子犯错的时候,恰恰是教育的良机,因为内疚和不安会使他们及时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而此时明白的道理可能使他们终生受益。

惩罚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应该是让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感到责任感,做一个勇于承担责任的现代人。美国前总统里根儿时的故事常常被当作惩罚教育的典范。1920年,一个12岁的少年把邻居家的玻璃踢碎了。邻居说,这块玻璃是花12.5美元买的,你得赔偿。这个孩子没办法,回家找爸爸。爸爸问,玻璃是你踢碎的吗?孩子说是。爸爸说,那你就赔吧,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打工挣钱,挣回了12.5美元还给父亲。惩罚有利于责任心的培养,孩子正是在一次次的惩罚中学会了去承担责任。

而体罚是一种以身体折磨或者身体伤害作为惩罚手段,严重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强制教育方式,它不但违反基本的教育规律道德要求,也是被广大有责任心的教师共同鄙弃的行为。而惩罚教育是为帮助学生改正错误而采取的一种教育行为,是对学生的不良思想行为给予的否定评价。必要的惩罚教育可以使学生体验到许多赏识教育无法体验的东西,它给学生带来的痛苦只是表征,重要的是能使他们从中得到的启发与锻炼,提高心理素质。如果没有适当的惩罚,我们正常的教育秩序就无法得到有效的维系,也会使学生在走上社会之后,受到更大的“自然惩罚”。

作为教育理论,惩罚教育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不可否认,但是,本应作为教师教育教学行为一项基本权利的惩罚教育,要想真正实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缺乏必要的法理基础。截止到目前,还没有哪一部教育法律法规明确授予教师这项权利,即便是2009年8月份教育部发布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中,也只有“班主任在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中,有采取适当方式对学生进行批评教育的权利”的表述,这个表述最多也只明确了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权,而这只不过是惩罚教育权的一部分。二是缺乏社会舆论支持。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对教师善用惩罚手段,教育、挽救、成就学生鲜有报道,而对教师滥用惩罚造成后果的新闻则趋之若鹜,大肆渲染,大有不鞭笞讨伐誓不罢休的势头,把正常的惩罚教育与非法的体罚一棒子打死,“把婴儿和洗澡水一起泼掉”。误导了公众,剥夺了惩罚教育的生存土壤。三是家长不理解。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尽管有的家长生气时对孩子动辄打骂,但是在学校就是批评语言上稍重,家长也难以接受。比如一个学生在教室中乱扔垃圾,老师要求该学生必须彻底清除所扔的垃圾,同时将教室其他垃圾也一并清除,作为小小的惩戒。结果家长到学校找班主任大闹一通,说是老师变相体罚,侮辱学生人格;又如两学生打架,老师了解原委后,责令一生想对方道歉,家长找到老师,逼老师向其子道歉„„四是多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教师们要排除 “体罚与变相体罚”的心理障碍,研究探讨怎样将惩罚教育这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科学、合理、艺术地运用,做到有理、有据、适度、灵活,将是在新课程背景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大挑战。

惩罚教育不能远离现代教育 篇3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赫洛克认为,惩罚是指对犯有过错行为的人施行的一种处罚,惩罚针对的是故意犯错的人。对教育而言,惩罚是指对学生不良思想行为作出否定,以使其改正错误的一种手段。而对学生体罚的定义为直接的肉体打击,罚抄写是变相体罚,呵斥、讽刺、挖苦、辱骂等心理攻击也是变相体罚。现在,人们已将体罚模糊与泛化,造成了教师对学生碰不得也讲不得。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和不完善的教育。现行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只能充当正面倡导、正面教育的优质“教科书”,对那些小错不断、小恶常为的学生来说,它可能是毫无约束力和惩罚度的一纸空文。我觉得惩罚教育不仅不能削弱,反而应该得到相应的完善和加强。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关键是能否用得恰到好处。教育本就是十八般武艺,表扬、批评、奖励、惩罚,什么都应该有。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惩罚教育”的基本出发点和目的在很大程度上是纠正孩子错误的意识,避免将来再犯类似的、更严重的错误,让孩子通过这件事懂得什么是正确的和怎样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让孩子感到一个能承担责任的人, 才是一个人格完整的人。老教师都有个感受:在读期间越是受到老师惩罚比较多的学生,毕业后和老师的感情越是深厚,因为他们在成人后理解了老师的“苦衷”。这些学生在社会上成才、成功之前的心理承受力也是特别出色的。

一、惩罚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有专家说:“在提倡表扬、奖励、赏识的同时,不应该忽视惩罚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应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懂得为自己的过失负责,而且懂得承担责任。”

美国小朋友3岁不好好吃饭, 摔碗, 碎了。美国父母就不会再让他吃饭, 饿到他认识错误为止。

中国小朋友3岁同样不好好吃饭, 也摔碎碗, 中国父母可能会哄宝宝开心, 哄他吃饭, 宝宝会很得意!

上面的两个例子正是体现了惩罚教育和爱心教育,正好是很好的对比。

惩罚和赏识爱心教育其实是手心和手背的关系,没有赏识的惩罚教育不完整,没有惩罚的赏识教育也是不完整,只不过是赏识和惩罚都有一个科学的方法。它们都需要爱、耐心、信任、尊重和理解。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

给“赏识教育”吹点冷风吧,“以人为本,张扬个性”的教育不要过度地强调了,让我们的教育也重拾一下“玉不琢,不成器”“严师出高徒”吧!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惩罚。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纵然需要积极鼓励,但是惩罚是不可或缺的。缺少了对孩子的惩罚和压制,有可能造成孩子一味的骄傲和自满。显然,这对孩子的成长是极为不利的。惩罚可以让孩子反省自己,总结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在成长的过程中学到更多。

二、惩罚有助于培养未成年人的责任感

我国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率不可否认地连年上升。国家开展了优化净化育人环境、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各项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未能补救和修正学生责任心的缺失、道德的滑坡、行为的失范。究其原因,避开家庭的、社会的负面影响不论,仅就对学生施予最直接影响的学校教育而言,恐怕与惩罚教育的缺位不无关系。

某女士家有14岁大的女儿,是在“赞美”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她说:“现在中小学普遍提倡的也是‘赞美’教育,认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当女儿面对批评就经常表现出不耐烦或者反抗情绪,班上的同学不少也是如此。”不可否认,用鼓励的方式培养孩子的自信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但我们也经常看到,一些平时各方面都很优秀的学生,因为一点小事被老师批评,想不开,做出极端的举动。这些孩子基本上都习惯了接受表扬,不能忍受批评。当这些孩子走向社会后,自己从小所处的教育环境反而使自己忘记了犯了错是要受到社会的谴责、法律的惩罚的。比如药家鑫用刀捅向路人时心中一定没有想到是要受到惩罚的,如果在他的教育中有违反纪律、触犯法律就要受到惩罚的感受,就不会有在法庭上不知所措痛哭流涕的情景。

上一篇:骨科糖尿病下一篇:并发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