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糖尿病

2024-10-13

骨科糖尿病(精选7篇)

骨科糖尿病 篇1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 , 饮食结构的不断变化 ,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与此同时 , 骨折患者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也越来越多。对于这种患者而言 , 手术会加重糖尿病的病情 , 而糖尿病也同样会影响手术的效果。围术期的血糖检测不及时 , 无法及时控制血糖 , 极易造成伤口的感染 ,延缓伤口的愈合甚至不愈合 , 更严重的会伴随着败血症的产生。在治疗过程中 , 采取严格的血糖监测 , 及时控制血糖变化 , 并加以饮食控制 , 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可能 , 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1 临床护理对策

1.1 饮食管理

严格控制饮食 , 是治疗糖尿病最好的方法 , 但是骨科病人的愈合又恰恰需要多种营养物质的摄入 , 二者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状况。现代医学对于治疗糖尿病的理论是不能完全控制饮食 , 而要全面营养 , 这就使二者和谐统一。英国糖尿病协会推荐患者每天饮食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控制在15%、35%、50% 的比例。同时 , 糖尿病患者应多吃不饱和脂肪的食物 , 例如瘦肉、鸡蛋和含可溶性纤维的植物食品等 , 对骨科疾病的恢复有重要作用。

1.2 心理护理

相关实验证明 , 糖尿病是一种与心理因素有关的疾病。当人们紧张时 , 胰岛素分泌减少 , 同时胰岛素拮抗激素增加 , 使得胰岛素数量相对不足 , 导致血糖升高。而骨科的糖尿病患者面临着两种疾病的考验 , 具有双重心理压力 , 加之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少认识 , 更加重了患者的恐惧和紧张心理。多数在起初会拒绝接受治疗 , 经过一定的心理疏导能够面对现实接受治疗但仍存有不切实际的想法 , 在治疗的过程中 , 随着病情的稳定 , 血糖逐渐恢复平稳。在护理时 , 不仅要经常与患者家属沟通获得他们的支持 , 更要及时了解患者的想法 , 使之了解糖尿病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这种在护理中关心病人的行为 , 不仅能减轻病人的悲观情绪 , 更能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 , 使患者拥有愉悦的心情 , 使患者能够在饮食、心理及治疗等多方面积极配合并主动进行自我调节。

1.3 出院健康教育

出院后也要遵循严格的饮食控制原则 , 采取少食多餐制 ,全面营养 , 合理饮食。摄入总热量要严格控制 , 高纤维 , 清淡 ,禁止吸烟饮酒等行为。

在心理上也要进行自我调节 , 定期进行体重、血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和X射线等复查工作 , 以保持平稳体征。

2 护理对策

2.1术前护理

首先要对病人进行全面了解并做出评估 , 了解病人病史 ,受伤前的活动、饮食、营养、精神和用药等情况。其次 , 进行完善的术前检查 , 除常规检查外还有针对特殊疾病的图书检查。同时还要做好会出现合并症的准备 , 一旦发现其他器官受损 , 能及时联系到相关科室进行会诊 , 尽最大可能减少术前准备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 通过为病人提供温馨舒适的环境和服务 , 赢得病人的信任 , 为其讲述病情、手术的必要性和可靠性以及医生的经验和优势等来缓解病人手术前的紧张心情。最后 , 还要做好健康教育指导。向病人及家属介绍有效避免出现并发症的方法 , 并指导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还要指导病人做好深呼吸等锻炼肺活量的行为 , 防止术后出现低氧血症。

2.2 术中护理

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特殊体质 , 应尽量选取硬膜外麻醉 , 而避免采取全身麻醉 , 同时还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 ,从而最大可能缩短手术时间。术中止血彻底也必不可少 , 避免术后使用止血药 , 真正做到对患者负责。

2.3 术后护理

手术过后 , 除了要按照骨科的要求进行常规的术后常规护理 , 还应该要注意对老年病人予以氧气的吸入 , 避免低氧血症的出现。手术后要每半小时就进行一次生命体征的观察 ,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睡眠形态等 , 以辨别病人是否出现了嗜睡及语言不清的情况 , 以便及时向医生汇报病情 , 降低脑梗等并发症的产生。另外 , 老年人的体质虚弱 , 术后易使机体消耗更多能量 , 此时就应该摄入优质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食物 , 少食多餐来维持身体机能生理平衡 , 保护各器官功能。

对出现并发症的患者要强制卧床 , 及时进行监测 , 尤其是意识、血压、颅内压和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 给予持续低氧气流吸入 , 维持动脉血氧饱和度。在做好基础护理工作的同时 , 还要积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 使患者保持轻松愉悦的心情 , 避免由紧张情绪造成的颅内压升高而导致的脑出血及其他并发症。

结语:通过实践研究证明 , 对患有糖尿病的骨折患者的围术期进行严密的血糖监测并及时控制 , 同时能做到对患者的精心护理和有效的健康指导 , 对促进术后伤口愈合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 更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可见 , 对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程序化护理是极其重要的。

摘要:为了研究糖尿病患者在骨折后围术期内,血糖监测及护理的重要性,通过在对临床实验中血糖受到严密监测,并拥有悉心护理和健康指导的患者进行监测和研究,发现基本所有患者都能像正常患者一样时间愈合。得到了对骨折的糖尿病患者进行严密的血糖监测,并伴有精心护理和健康指导,会促进伤口的及时愈合并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的结论。

关键词:骨科,糖尿病,护理

浅析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程序化护理 篇2

1 患者资料

收集2011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骨科临床24例糖尿病患者有关资料 , 其中有16例男患者 ,8例女患者。患者年龄在32~81岁之间 , 有9例患者患有糖尿病合并骨科疾病 , 占37.5%, 其余患者的糖尿病都是在住院治疗后进行有关检查结果中发现的。

2 临床护理措施

2.1 饮食管理

控制基本饮食是临床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最有效的方法 , 但骨科患者需要较为全面的膳食结构 , 在饮食上临床糖尿病治疗要求无需完全控制 , 更需要营养的全面。诸如土豆含有比较丰富的钾元素 , 能够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 , 使钙质吸收明显提高 , 特别是中老年患者能够有效避免产生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 ,并使该症状得到一定程度的延缓。国外有关医疗机构推荐的糖尿病患者饮食结构中 , 在全日热量中三大营养素所占比例分别为 , 碳水化合物约占50%、脂肪约占35%、蛋白质约占15%。世卫组织推荐糖尿病患者可多吃诸如鸡蛋、瘦肉、可溶性纤维等不饱和脂肪类食物 , 对于骨科疾病的迅速康复提供重要营养基础。

2.2 预防并发症及其护理

2.2.1预防压疮及护理大部分骨科患者都需要采取卧床休息方式静养 , 但因糖尿病患者诸多组织都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 , 尤其是降低了皮肤免疫能力而易于产生一定程度的压疮 , 该研究病例中没有产生压疮的患者。产生压疮的原因包括 , 患者年龄大于75岁 , 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后 , 患者产生营养不良 , 血糖指标不稳定等情况 , 甚至产生低血糖反应。在临床中主要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护理 , 定期按摩患者骨突出部位并及时进行翻身、清洁。饮食结构更为全面 , 营养更加均衡 , 饮食与用药保持相对平衡 , 同时积极参与相应的功能锻练。

2.2.2预防低血糖及护理骨科患者在临床中产生低血糖的原因主要有:合并糖尿病的患者病情一般都相对不够稳定 , 情绪产生较大变化 , 饮食明显减少而降糖药用量基本保持不变。可在临床护理中采取以下措施对患者细致护理 , 患者如出现出汗、肌肉震颤、面色苍白、嗜睡、意识模糊等低血糖症状应对患者加强指导以对病情加强了解 , 并对自我救护低血糖的方法开展积极宣教;三餐前与加餐后2 h认真监测患者血糖指标变化。

2.3 心理护理

糖尿病在临床中是与心理因素关系较为密切的躯体疾病 ,有关研究结果显示 , 患者精神紧张时 , 将增加分泌胰岛素拮抗激素、减少分泌胰岛素、胰岛素相对缺乏 , 导致患者血糖升高。骨科糖尿病患者通常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 而很多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不够了解 , 病后各期心理产生的表现较为明显 , 诸如对治疗不配合;面对现实但易产生与实际不符心理;随病情变化心理活动引发血糖变化;失去疾病治疗信心、产生不稳定心态。

临床中可采取下列措施进行护理 , 患者加强认识糖尿病并进行有效控制 , 避免家属产生不应有的顾虑;与患者交流意见反复加强宣教并开展个性化服务;对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加强关心 , 避免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缩短各科室之间界限 , 邀请糖尿病专业人员对患者进行会诊 , 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情况并积极主动调节心理、饮食及用药。

2.4 康复锻炼

对于骨科患者采取适量运动对于疾病康复十分有力 , 也能对糖尿病控制起到重要作用。一是患者如卧床不起开展相应健康锻炼 , 在护理人员的帮助下努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二是患者如实施置换全髋关节手术 , 可在双拐帮助下逐渐下床进行轻微活动 , 不能加大患肢下负重 , 糖尿病患者由于应急能力相对较弱 , 循序渐进开展不同形式的康复锻炼。三是患者若合并患有糖尿病足 , 采取的有效治疗措施不够及时 , 而截肢后患者早期需要坐在床上或采取不同运动方式训练残肢。开展健康肢体运动、呼吸运动、残肢近侧部分肌肉运动等运动 , 提高对四头肌的锻炼。四是患者出院后对其加强必要的健康教育。

患者控制饮食的主要有以下方式 , 每天少量多餐 ( 约为5~6餐 );应全面营养 , 配膳结构应科学合理;控制摄入食物的总热量 , 饮食应富含高纤维、清淡 , 禁烟酒。骨科糖尿病患者应提高自我监督意识 , 对心理状态自我调节。定期检查身体状况 , 每日测量1次血压、体重、腰臀围 , 每1~2 d测量1次尿糖 , 每周测量1次空腹及餐后血糖 , 每月测量1次糖化血红蛋白 , 并进行X线复查。

3 结语

综上所述 , 骨科临床中的糖尿病患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护理 , 对于患者及时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摘要:目的 该研究针对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进行较深入地研究。方法 结合骨科临床患有糖尿病的24例患者有关资料对比分析。结果 24例骨科糖尿病患者都没有发生任何并发症。结论 对骨科糖病患者的围手术期采用程序化护理方法 ,能够有效降低产生并发症的机会。

骨科糖尿病 篇3

本组66例中, 男40例, 女26例。年龄38~84岁, 平均69岁, 其中60~75岁50例, 占75.8%。

1.1 糖尿病的诊断及病情程度

入院时已确诊糖尿病者38例, 其中胰岛素依赖型1例, 胰岛素非依赖型37例;长期口服降糖药25例, 间断服药治疗4例, 单纯饮食控制者6例, 记载不清3例。入院时无糖尿病史者28例, 占42.4%。住院检查发现空腹血糖 (FBS) 升高而确诊并存糖尿病者16例, 其中10例因此推迟手术, 术前漏诊而术后确诊糖尿病者12例。糖尿病史最长20年, 合并高血压病12例, 冠心病15例, 既往有高血压脑病和脑血栓形成病史各2例。术前FBS>16mmol/L, 尿糖以上者13例。

1.2 骨科疾病种类与治疗结果

66例中, 以下肢骨折最多, 其中股骨骨折22例, 胫腓骨骨折6例, 其次为上肢骨折共18例, 其中尺、桡骨骨折12例。此外骨肿瘤6例, 其中1例为恶性。腰椎间盘突出症4例, 骨髓炎3例, 骨折不愈合2例, 下肢坏疽1例, 口止母内翻1例, 脊柱骨折2例, 脊柱结核1例。本组死亡2例, 其中1例系术后并发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另1例为严重感染及褥疮。此外发生切口感染4例, 肺部感染2例, 泌尿系感染1例。急诊手术病人中2例术后并发低血糖昏迷。

2 讨论

2.1 骨科病人并存糖尿病的特点

(1) 病情隐匿, 容易漏诊。临床上具有“三多一少”症状的糖尿病病人, 或有明显糖尿病史者, 往往容易引起医生的注意。但有相当一部分病人, 既往并无糖尿病症状也未曾诊断糖尿病, 因而容易漏诊, 特别是急诊病人。本组20例系在住院期间发现, 10例被迫推迟手术, 7例急诊手术后才发现并存糖尿病。

(2) 非胰岛素依赖型多见。本组资料中, 除1例有明确1型糖尿病史外, 其余为2型, 且以老年病人多见, 骨科手术作为一种应激状态, 通过胰岛素及调节激素的效应, 而影响糖尿病病人的代谢状态。手术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肝糖原合成减少, 周围组织利用血糖的能力降低, 并使胰岛素分泌受抑制。

(3) 心脏并发症严重, 手术风险大。2型糖尿病常伴肾脏和微血管损害, 而2型糖尿病则以心脑血管并发症多见。本组病例2型糖尿病多为老年病人, 合并高血压冠心病15例, 既往有高血压脑病和脑血栓形成各1例。部分病人虽糖尿病本身尚属轻微, 但其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病变常较严重, 对手术耐受性低下, 成为老年糖尿病病人手术死亡的主要原因。

(4) 术后易发生感染, 并发症增多。糖尿病病人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中性粒细胞趋化功能和吞噬功能降低, 而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致使组织循环障碍, 能量供应不足, 低蛋白血症, 组织渗透压增加, 造成全身和局部抵抗力下降, 容易发生局部和全身感染。

2.2 骨科病人手术前后的血糖控制

控制血糖水平, 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促进伤口愈合, 防治感染,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而血糖控制是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处理的关键, 其方法应视手术大小、急缓及糖尿病程度而定。择期手术的糖尿病病人术前应明确糖尿病类型、治疗情况, 是否并存感染及其程度, 选择合适的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安全水平。我们认为, FBS控制在7~11lmmol/L间, 尿糖 (±) ~ (+) 时即可手术, 对于时间不长的小手术, 由于术后很快可以进食和服药, 手术前后可继续采用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 对实施复杂手术, 术前应停用口服降糖药或改长效胰岛素为普通胰岛素。胰岛素剂量估计应从控制高血糖出发, 遵循“小剂量开始、个体化调整”的原则。术前FBS>11mmol/L时则须用胰岛素控制血糖。考虑到静脉滴注胰岛素便于控制和调整, 通常以生理盐水500m L加胰岛素10U和氯化钾1g以1U/h速度静滴, 应用毛细血管血糖检测仪监测FBS和餐后血糖 (PPBS) , 逐步调整胰岛素用量, 控制血糖在7~11mmol/L间。对于急诊手术病人, 术前除尽快明确心血管、肝肾功能及体液内环境状况外, 重点应检查FBS, 尿糖和酮体, 并详细了解糖尿病类型、程度及降糖药治疗情况。一般来说, 先宜给予无糖盐液体疗法, 待血糖、尿糖有结果后行专一通道静脉输入5%葡萄糖液500m L加普通胰岛素10U, 氯化钾1g, 以2U/h速度开始, 监测1h、2h、4h血糖, 调整输入速度, 使血糖控制在14mmol/L以下。术后早期胰岛素管理最安全的方式是静脉用药。因此, 对于术前使用胰岛素的病人, 我们主张进手术室前静脉使用4~5U普通胰岛素, 术中2~4h仅使用无糖盐管理而无需胰岛素治疗。术后禁食期间每日输糖量保持在150~200g之间, 胰岛素和糖比例以1∶3~1∶4为宜。严重感染病人其比例可适当提高。

摘要:本文报道近几年来我科收治的66例糖尿病病人围手术期诊治体会, 重点讨论骨科病人并存糖尿病的特点及围手术期血糖控制的方法。

关键词:骨科病人,糖尿病,治疗

参考文献

[1]董砚虎, 钱荣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当代治疗[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297.

骨科糖尿病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3年11月—2014年9月在该院骨科接受治疗的120项糖尿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120例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60例)与对照组 (60例)。 其中, 观察组包括: 男性患者共43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年龄为31~72岁,平均年龄为 ( 44,17±6.39 )岁,糖尿病的病程为3~7年,平均病程为 ( 3.87±2.58 )年 ;对照组包括 :男性患者为39例 ,女性患者为21例,患者年龄35~77岁,平均年龄为( 46.31± 6.42)岁 ,糖尿病病程为2~9年 ,平均为 (4.08±2.75)年 , 该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临床资料相比较,无明显的差异和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骨科护理的方案。 在骨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关的知识健康教育,用单纯课堂宣教的方式, 向患者讲解相关糖尿病方面的用药方法、发病原因,并就如何预防并发症、以及监测血糖的方法与日常注意事项,给予护理方面的指导。

对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重视和患者进行亲切的交谈与密切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对于糖尿病疾病的认识,了解患者的正常护理需求, 通过认真剖析讲解糖尿病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加强患者自我护理的重要意义,帮助患者积极配合治疗。 同时,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以帮助患者重树康复的信心[2]。 在手术结束后,另外向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加强血糖监测,重视科学运动,重视饮食调解等,加强术后的康复练习,在康复期, 要嘱咐患者及其家属在出院以后的注意事项[3], 并交代时常进行检查,以实现早日康复。

1.3主要观察指标

在手术以后的3个月内,分别对于该两组患者进行随访,然后记录和比较该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的餐后2 h以及空腹血糖指标水平, 并将两组患者的手术前后自我护理行为能力进行对比。

1.4统计方法

将全部研究数据运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综合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数(率)表示,χ2检验, 计量资料运用均数± 标准差形式表示,t检验,如果P值在0.05以下,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术后血糖对比

经过对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观察组患者在餐前空腹血糖指标分别为(6.1±1.4)mmol/L和(7.9±1.8)mmol/L, 该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5.036,P<0.05)。 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术后自我护理行为能力对比

经过术后随访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得分为(90.33±13.27)分,又明显低高于对照组的自我护理能力(78.29±12.14)分,该两组患者的术后自我护理能力得分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79,P< 0.05)。

3讨论

个性化护理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和患者的密切交流,依据患者的疾病和情感等具体情况,结合患者的年龄和文化程度等各项指标,给予人性化的关怀,从而满足患者得自身需要与精神诉求[4,5],由于这种护理方式, 并不局限在疾病自身, 而是着重倾向于针对患者给予个体的关注,所以,在以往的临床实践中,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而对于并发有糖尿病的骨科患者, 必须及时监测和控制好患者血糖指标,这对促进患者的康复, 就有着非常重要作用[6]。

此外,引发糖尿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那就是不良的生活习惯以及生活方式, 所以必须通过个性化的护理过程,让使患者自觉改变疾病认知和行为,从而达到有效治疗,并积极预防的作用。 本研究中,经过对患者术后3个月随访, 观察组患者在餐前空腹血糖指标分别为(6.1±1.4)mmol/L和(7.9±1.8)mmol/L,该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5.036,P<0.05)。 和王欣国、李玲等研究结果[7,8]基本相符,也说明个性化护理对于患者血糖控制大有裨益。

骨科糖尿病 篇5

关键词:优质护理,糖尿病,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服务”是指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基础护理,全面落实护理责任制,深化护理专业内涵,整体提升护理服务水平[1]。“以病人为中心”是指在思想观念和医疗行为上,处处为患者着想,一切活动都要把患者放在首位;紧紧围绕患者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控制服务成本,制定方便措施,简化工作流程,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低耗、满意、放心”的医疗服务[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22例需要接受骨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为对照组,男16例,女6例,年龄52~73岁,平均65岁,髋关节置换术6例,单膝关节置换术4例,双膝关节置换术6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2例。2013年6月开展优质护理后至2014年5月收治的34例需要接受骨科手术的糖尿病患者为研究组采用优质护理。男25例,女9例,年龄62~81岁,平均71岁,髋关节置换术12例,单膝关节置换术6例,双膝关节置换术8例,股骨干骨折4例,胫腓骨骨折4例。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3],很多护士为一个患者服务,打针是治疗班的护士来做,洗头是护理班的护士来做,饮食只要告诉患者,什么东西不能吃,什么东西可以吃就可以了。研究组行优质护理干预,“护士管床制+小组责任制+床边工作制+床边记录制”的工作模式[4]。从以下几方面来阐述。

1.2.1责任制整体护理

让护士“管”患者,由责任护士为患者提供连续、全程的护理服务,例如一个入院的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有一个责任护士“管”着。因为长期以来护士总是站在医生的后面,做的工作就是执行“医嘱”,而且也没有专门“点对点”管理患者的所有事情。所以,这往往导致护士不能地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也不能正确地评估患者的情况。施行责任制护理后,责任护士就能将患者从他入院那一刻起的整个身体健康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如血糖、血压、血脂的数值、有无心脏病、高血压、脑卒中及其他并发症的情况等等,做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护理计划、实施、评价[5]。

1.2.2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责任护士面带微笑、起立迎接新患者,给患者和家属留下良好第一印象。备好床单元。护送至床前,妥善安置,并通知医生。完成入院体重、生命体征的收集。主动进行自我介绍,入院告知:向患者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病区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及有关管理规定等。通知辅助护士送第一壶开水到床前。了解患者的主诉、症状、自理能力、心理状况。如急诊入院,根据需要准备好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等。鼓励患者和家属表达自己的需要和顾忌,建立信赖关系,减轻患者住院的陌生感或孤独感[6]。

1.2.3 晨间护理

责任护士为患者整理床单元,协助患者洗脸,刷牙,更换干净舒适的衣服。为患者制定食谱,协助患者进食。增进与患者的交流[7],如用亲切的语气询问患者昨晚睡眠情况等等,可以捕捉到患者表达不出的病情动态。

1.2.4 治疗护理

打针、输液,服口服药物等这一系列工作,都由责任护士一人完成。术前需要泵入胰岛素的患者,胰岛素的入量,血糖的监测,责任护士必须了如指掌。根据患者血糖的情况随时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查看化验单并及时与医生交流,第一时间为患者制定护理计划并实施。注射胰岛素剂量和时间要准确(饭前半小时),经常更换注射部位,以防出现组织硬结,局部消毒应严格,以防感染。注意有无胰岛素或口服药物过量的不良反应。如患者出现低血糖,应立即口服糖类食物,重者,应静脉推注50%葡萄糖30~40 m L。

1.2.5 饮食护理

糖尿病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一项最重要的基本措施,无论糖尿病控制情况如何,无论使用何种药物治疗,均应长期坚持饮食控制[8]。饮食护理严格控制其饮食标准,熟练掌握糖尿病饮食计算方法。在控制每日总热量标准的前提下,增加高纤维素、低脂肪饮食,每餐少食,每日多餐。指导患者自觉遵守饮食规定。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的身高、体重、日常运动量来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饮食种类要充分考虑到蛋白质、脂肪、糖类分配情况,为患者制定合理的食谱[9]。

1.2.6 运动指导

适当的运动有利于增加胰岛素敏感,有利于控制血糖、改善脂类代谢,有利于调整体重、增加体能,更可以使身心愉悦[10],责任护士为患者制定符合患者病情的运动计划并协助患者进行力所能及的运动。

1.2.7 心理健康教育

由于糖尿病一旦发生,几乎伴随终生,长期服药给患者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特别是由于担心并发症的发生,大多数患者精神萎靡不振,情绪低落,战胜病魔的信心丧失。针对这种情况,患者一旦确诊,应安慰同情,同时宣传糖尿病发病、预防、治疗的有关知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糖尿病本身已经使患者抑郁、焦虑,再加上手术的恐惧为患者带来的负面情绪,使得患者产生焦虑等悲观情绪[11]。责任护士要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予以相应的心理疏导,任何疾病都有发生、发展、控制与转归的过程,糖尿病只要进行合理的的饮食、适当而安全的运动、药物的配合等治疗,会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此外,还应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关糖尿病知识指导,并教会患者自测血糖、尿糖的操作方法,随时了解病情的发展情况,以达到控制的目的。1.2.8血糖监测责任护士教育指导患者在口服药物或应用胰岛素同时,积极配合血糖监测,如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睡前血糖。并及时记录结果,以及与记录相关的事项,根据记录情况及时与医生联系,调整用药情况,使病情得到控制。并定期监测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体重、尿常规等,以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12]。

1.2.9 术前护理

责任护士要给予患者心理支持,评估手术知识,适当讲解手术配合及术后注意事项[13]。做好术前指导如,深呼吸、有效咳嗽、拍背、训练床上大小便等,特别是要讲解术前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高血糖为患者带来的危害等。使患者对疾病和手术有一定了解及心理准备,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1 0 术后护理

准备好麻醉床,遵医嘱予心电监护、氧气吸入,做好各种管道标识并妥善固定各管道,保证管道在位通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做好记录,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术后的患者更需要护理人员的关心、帮助与照顾。为患者营造干净整洁舒适的病房环境,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护理人员积极鼓励患者,做各项处置时多与患者交流,使其能较好的配合,增强其自信心,让患者感受到医护爱心、耐心和责任心,使其深刻体会到优质化护理服务给他们带去的温馨[14]。

1.2.1 1 出院护理

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办理出院结账手续、术后注意事项、带药指导、饮食及功能锻炼,术后换药、拆线时间,发放爱心联系卡)。给患者填写满意度调查表并听取患者住院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协助办理出院手续,护送患者至院门口,做好出院登记。对患者床单元进行终末消毒。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2检验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术前血糖均控制在(7.1±2.6)mmol/L,术后均控制在(8.6±2.5)mmol/L。研究组术前与术后控制血糖的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切口愈合的天数也比对照组提早,患者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一例切口感染、假体松动、及并发症发生,肢体功能恢复良好,症状体征均明显改善。见表1。

3 讨论

2011年初,国家卫生部召开的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今年全国所有三级医院都要推行优质护理服务。至此,“优质护理服务”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新的一轮护理“革命”[15]。优质护理最终的目标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医护人员不厌其烦地讲解药物的作用,进行心理疏导,护士长和责任护士亲自给他喂药,逐渐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护士长每天都要带领护士们到病房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病情,嘘寒问暖。期间没有人抱怨、大家不厌其烦的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真正做到视患者如亲人,为患者排忧解难。

本研究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经过责任护士系统、全面、优质的护理服务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轻或避免并发症发生,解除患者的困惑,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过去临床护理工作的重心是以医嘱为中心完成医疗和治疗相关的任务,护士工作状态较为被动,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薄弱。没能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基础护理质量有所滑坡。而优质护理的开展不仅要满足患者的基本生活需要,保障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舒适,保证患者各项诊疗措施确实、有效地落实,还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护士对护理工作的认可度,用优质护理的质量来提升患者与社会的满意度[16]。

骨科糖尿病 篇6

关键词:骨科糖尿病,个性化护理,围术期,效果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糖尿病逐渐成为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疾病, 同时在骨科就诊的患者中大多数伴有糖尿病, 而骨科患者常采用手术进行治疗, 在手术过程中, 易引起糖尿病等并发症, 因此, 骨科糖尿病围术期患者的血糖监测显得尤为重要[1]。 为此, 该研究特探讨骨科糖尿病患者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围术期内的应用效果,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骨科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 以供临床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收治的100 例骨科糖尿病患者, 收治年限为2011 年3 月—2014 年9 月,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各有患者50 例。 对照组患者:该组共有男性患者28 例, 女性患者22 例, 年龄跨度为50~75 岁, 平均年龄为 (62.25±1.26) 岁, 病程3~7 年, 平均病程 (5.28±0.43) 年。 腰椎间盘突出15 例 (30.00%) , 胸腰椎骨折12 例 (24.00%) , 颈椎间盘突出症23 例 (46.00%) 。观察组患者:该组共有男性患者29 例, 女性患者21 例, 年龄跨度为51~76 岁, 平均年龄为 (62.32±1.29) 岁, 病程2~7 年, 平均病程 (5.24±0.40) 年。 腰椎间盘突出14 例 (28.00%) , 胸腰椎骨折11 例 (22.00%) , 颈椎间盘突出症25 例 (50.00%) 。 对照组和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能够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常规护理措施,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 确定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的健康教育内容, 采用单纯宣教的方式对患者进行宣教, 就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病因、给药方式、注意事项、饮食搭配、血糖的监测等方面, 密切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观察组护理方法:给予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

(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手术的了解甚少, 存在思想顾虑, 怀疑手术的效果, 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 针对此情况, 护理人员应在与患者交流及沟通中, 掌握患者的性格特点及心理情绪变化等, 同时结合患者的家庭及社会背景, 给予患者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措施, 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2) 术前准备:手术需要患者在仰卧位下进行, 而大多数患者年龄都较大, 耐受性较差, 因此, 术前, 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仰卧位训练, 提高患者的耐受性, 避免长时间的手术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时告知患者多饮水, 多吃蔬菜、水果, 以利于清理肠道, 为手术做好准备。 (3) 术后预防护理:术后,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血糖、血氧饱和度及呼吸频率, 观察患者的穿刺部位是否有出现渗血现象, 检查患者双下肢的有无感觉运动障碍,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4) 生活护理: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及体力, 为患者制定运动计划, 并为患者营造良好舒适的病房环境;护理人员应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血糖监测、运动等方面的注意事项, 并向患者讲解术后康复练习的方法及好处, 鼓励患者积极对抗疾病;在患者出院前, 告知患者及家属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及自我监管方法, 定期进行复查。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 当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的数值越低, 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越高时, 表明护理效果越好。

1.4 统计方法

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均采用SPSS18.0 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采用t检验, 以P<0.05 代表两组骨科糖尿病患者术后3 个月的空腹血糖值及自我护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术后3 个月空腹血糖值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 (P<0.05) , 见表1。

经过护理后,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 (93.36±5.79) 分, 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评分为 (73.47±3.36) 分。 由此可知,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 (P<0.05) 。

3 讨论

随着糖尿病患者的人数不断激增,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数量也呈现上升的趋势。 由于骨科糖尿病患者的特殊性, 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已成为医务工作者面临的主要难题[2]。 有研究表明, 给予骨科糖尿病患者个性化护理措施, 对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 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具有重要作用[3]。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 个性化护理措施更关注的是患者的个性化生理及心理需求, 将护理模式上升至人文关怀的高度[4]。 通过对患者的行为及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措施, 能够有效的促进患者进行自我管理, 使患者掌握相应的管理技巧, 改善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使血糖控制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术后预防护理措施是预防糖尿病的关键, 护理人员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血糖、血氧饱和度, 能够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率, 减轻患者的痛苦, 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个性化护理措施通过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知识宣讲, 能够有效提高骨科糖尿病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知能力, 激发患者行为的改变, 使患者主动的认识转化为行动, 熟练掌握糖尿病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从而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促进患者的康复[5]。

综上情况可知, 观察组骨科糖尿病患者的术后3个月空腹血糖值 (6.18±1.16) mmol/L及自我护理能力 (93.36±5.79) 分明显优于对照组骨科糖尿病患者 (P<0.05) 。

总而言之, 个性化护理措施在骨科糖尿病围术期护理中具有显著的临床意义,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 平稳的控制血糖,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及运用。

参考文献

[1]张大敏, 田峰, 郭杏花, 等.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11, 8 (9) :116-117.

[2]黄金, 夏杰琼, 周雯, 等.低血糖生成指数和低血糖生成负荷膳食对2型糖尿病患者人体测量学指标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4) :418-423.

[3]张岚, 陈海花, 顾媛媛, 等.慢性病患者连续护理认知状况比较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4, 49 (9) :1100-1103.

[4]肖昌慧, 刘玉环, 何平平, 等.循证护理在老年股骨颈骨折合并糖尿病行内固定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13, 41 (2) :213-216.

骨科糖尿病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骨科住院行手术治疗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有18例入院前已用胰岛素。随机分为治疗组(CSII组)和对照组(MSII组),其中CSII组20例,男性7例,女性13例,平均年龄(62.4±5.8)岁,入院前血糖(18.1±4.5)mmol/L。MSII组20例,男性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61.5±6.4)岁,入院前血糖(16.8±3.8)mmol/L。两组入院前血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SII组以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短效胰岛素,以每日所需胰岛素总量×80%作为全日量,初始基础量和三餐前追加量各占全日量的50%。MSII组每日所需胰岛素总量分三餐前短效胰岛素及睡前中效胰岛素注射。测指尖快速血糖(餐前、餐后2 h及凌晨3点)。目标血糖:空腹5.0~8.0 mmol/L,餐后2 h 6.0~11.0 mmol/L。两组根据快速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量,达目标血糖后行手术。

1.2.2 术中CSII组只输基础量胰岛素,MSII组停用胰岛素。入手术室前及返病房时测指尖快速血糖。手术时间较长者术中每隔1 h测指尖快速血糖,将血糖控制于6.0~10.0 mmol/L。

1.2.3 术后同术前。观察血糖波动、并发症、伤口愈合情况。至伤口愈合拆线后,改为口服降糖药或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

1.3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以x±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治疗前后血糖变化用配对资料t检验,率间比较应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糖变化、达标时间及胰岛素用量的比较

两种方法均能显著降低空腹及餐后血糖,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平均血糖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糖达标时间两组比较,P<0.01。CSII组胰岛素用量明显少于MSI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与治疗前比较,血糖变化差异有显著性,*P<0.01

2.2 两组治疗后低血糖发生率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CSII组低血糖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感染方面,CSII组1例出现切口感染,2例出现泌尿系感染,MSII组合并感染12例(其中8例出现切口感染,4例合并不同程度的泌尿系感染),CSII组术后感染率低于MSII组(P<0.05)。泌尿系感染是糖尿病患者特别是需插尿管者较常见的并发症,CSII组仅1例因脂肪液化致切口愈合延迟,切开愈合障碍率低于MSII组(P<0.05)。见表2。

3 讨论

3.1 CSII与MSII的疗效比较

糖尿病患者长期血糖升高导致周围血管病损,末梢血液循环差,伤口愈合能力差,易于合并感染[2]。手术、麻醉等刺激可造成血糖升高,加重糖尿病患者内环境代谢紊乱,在术中及术后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综合征或合并心脑血管并发症、肾功能不全等,致患者耐受手术能力明显减弱[3],显著增加手术风险。为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常需采用胰岛素降糖治疗,包括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ontinuous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CSII)与分次皮下注射胰岛素(multi-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MSII)。

既往的糖尿病患者围术期传统方法多采用MSII或静脉输注短效胰岛素的方法来降低血糖,此项方法难以模拟体内正常的24小时血糖分泌波动,因而血糖变化较大,控制不理想,围术期并发症多,风险相应增高。

胰岛素泵疗法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胰岛素泵模拟正常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可以更好地应付随时升高的血糖水平,保证血糖得到稳定和一致的控制,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更小的吸收量波动、更低的低血糖发生率以及更方便的生活方式,因此能更安全有效地控制全天血糖[4]。

3.2 CSII更符合人的生理特点

CSII治疗是目前比较符合生理状态的胰岛素输注方式,它采用基础量与餐前量相组合的方式模拟正常胰岛素分泌,保证了血糖的良好控制[5,6]。较传统方法而言,CSII可使糖尿病患者在围术期的血糖控制更快、更平稳、更有效,缩短了术前准备时间,保证手术的安全进行,顺利度过围术期,相应也缩短了住院时间,减少了患者住院费用[7,8,9]。CSII使用方法简便,容易操作,在治疗糖尿病方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安全、可靠、方便及灵活性[10,11,12]。

上一篇: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下一篇:教育决不能没有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