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损伤(精选8篇)
骨科损伤 篇1
手术体位是由手术性质决定的。不同体位不仅便于医生的手术操作, 还须顺应患者的呼吸及循环功能, 骨科手术涉及的范围较广, 相同的手术由于入路方式不同体位可以不相同, 骨科手术体位比较特殊, 摆放不恰当容易导致损伤。现就骨科手术中由于预防体位不当所致损伤的经验总结如下。
1 常见骨科手术体位
1.1 仰卧位
适用于颈椎前路手术, 如颈椎间盘摘除术, 腰椎与骶椎前路手术, 如腰与骶结核、病灶清除术以及上肢神经、肌腱血管等手术。
1.2 俯卧位
适用颈椎后路手术, 如颈椎鲁克环内固定术, 胸腰段后路手术, 如脊柱侧弯矫正术等。
1.3 侧卧位
适用于胸腰段前路手术, 如胸腰椎体结核病灶、肿瘤切除术植骨融合术, 髋部手术如全髋置换术。
1.4 侧俯卧位
适用颈椎后路手术, 如颈椎扩大成形术, 腰椎后路手术, 如腰椎间盘摘除术。
1.5 骨科手术床 (牵引床)
适用股骨颈骨折手术。
2 常见的损伤及预防
2.1 神经的损伤及预防
在安置侧卧时, 容易损伤腋神经、尺神经、腓肠神经。摆放腋枕应以通过一手为界, 避免腋神经受压, 在上肢尺神经和下肢腓肠神经的部位垫一软棉垫避免神经受压。
2.2 循环系统的损伤及预防
在安置侧卧时, 前后卡板不宜过紧, 以免引起下腔静脉回流受阻, 血容量减少, 引起生命体征改变;下肢容易形成静脉血栓, 在安置前后卡板时不宜过紧, 不能压迫股静脉, 前方卡板抵住耻骨联合处, 后方卡板抵住骶尾部;摆放体位后应观察下肢皮肤颜色5 min, 防止静脉血栓的形成。
2.3 呼吸系统的影响及预防
在安置侧卧位时卡板位置过高、过紧可致腹式呼吸减弱, 在俯卧时, 腹部未悬空同样引起腹式呼吸减弱;在安置俯卧位时应用腋枕放在耻骨联合处下, 使腹部悬空, 避免引起腹式呼吸减弱。
2.4 软组织的损伤及预防
在牵引床的使用过程中, 注意会阴部外生殖器、脚底;应用棉垫保护这些部位, 避免在牵引时损伤会阴部和脚底皮肤, 在安置侧卧、俯卧位时, 男性患者应注意外生殖器, 避免阴茎受压、水肿。在髋部手术时, 应注意消毒范围, 注意碘酒不能漏至会阴部, 避免碘烧伤。常规在摆放体位后, 用手术薄膜纱布密封会阴部以达到消毒范围, 同时也保护会阴部。无论何种手术, 如果手术时间超过2 h都应注意加强皮肤的保护, 在骨突出的位置用海绵垫保护皮肤。
3 讨论
不同的手术需要将患者安放的手术体位不同, 所有的体位是利用手术台的转动和附件的支持, 才能保证患者的安全和医务人员的安全, 正确安置患者的手术体位是手术室护士最基本的要求。
手术是一种常见治疗手段, 不论手术的大小, 对患者来说都是非同小可, 顾虑重重, 因此, 手术室护士可在适当时候介绍手术重要性和安全性以及术中配合的注意事项, 做好患者术前的心理护理工作, 从而消除患者恐惧心理。
手术护士是患者的保护者,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首先应正确评估患者的生理状况、营养状况、皮肤状态以及手术时间。其次检查安置手术体位所需备用状况以及手术床的性能是否完好, 在安置体位时应避免拖、拉、推, 应有3人以上抬起患者安置体位并妥善固定。在安置体位后, 护士应再次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软组织的完整性。
正确、稳定地安置手术体位, 便于术者操作, 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以使麻醉师能准确地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为患者营造安全、舒适的环境, 让患者顺利地渡过手术期, 是每一名手术室护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骨科损伤 篇2
方法: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26例,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乙组患者20例,采用常规性骨折技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甲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有效的促进患者严重多发伤的愈合,缩短骨折治疗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性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损伤控制骨科技术 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 临床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01-01
在临床骨科的治疗中,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情况较为少见,但由于伤情较重,发病为突发性,病程较急,症状严重常会导致多种合并的发生,致死致残率较高,所以临床骨科治疗上较为重视其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及对其采用治疗技术的发展。为更好的进行治疗和促进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相对我院收治的46例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患者46例,其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16例,年龄22—54岁,平均年龄(35.5±5.5)岁,46例患者经门诊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及电诊检查明确诊断为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其中22例骨盆骨折(均为不稳定性骨折),依据简明损伤定级标准(AIS)≥4分;18例为股骨开放性骨折患者AIS≥3分,6例脊柱骨折患者,均为椎体爆裂性的骨折同时伴有脊髓压迫,AIS≥4分;合并其它部位损伤主要为颅脑外伤、胸部闭合伤、腹部损伤、四肢损伤、等部位的损伤。导致损伤原因为挤压伤26例,高空坠落伤10例,交通意外伤10例。随机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对比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受伤原因及病情严重程度,无显著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甲组患者26例,主要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止血处理,如为骨盆骨折损伤及伴有出血患者,应对双侧髂内动脉进行结扎止血处理。对患者的骨盆进行支架内固定治疗。对股骨开放性骨折的患者进行清创处理,进行早期的外固定术的治疗,或是采用膨胀髓内钉系统进行治疗。患者如存在骨髓压迫症状,应首先进行椎板减压术的治疗,合并内脏损伤出血患者首先进行止血治疗及进行清创缝合伤口。在进行手术评估后,对能够耐受的患者进行手术治疗,采用手术内固定术的治疗。
乙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性手术治疗方法,对合并伤进行及时的处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手术评估的标准。手术评估条件包括:①氧分压、氧饱和度、氧输送正常,呼吸功能基本稳定;②出血控制,血流动力学稳定;③代谢性酸中毒纠正;④其他危及生命的合并伤处理基本完毕[1]。
1.4 临床治疗效果评估标准。治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骨折愈合良好,合并伤愈合良好;有效: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显著好转,但未完全消失,骨折愈合良好;无效: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显著变化,骨折愈合较差,发生骨不连或是愈合延迟的情况,死亡患者。
1.5 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X±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甲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越于乙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两组患者经治疗后乙组患者因肝脾损伤合并胸骨骨折患者2例,治疗无效死亡。
3 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较多发生突发性情况患者,就诊较急,患者的伤势较为严重,所以进行早期有效的处理及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在骨科临床治疗方法有很多,其中最为常见的是进行手术治疗,但对于患者伤势较为严重,对于手术的耐受常会导致患者以后的治疗及手术治疗过程中产生影响。在本文中对我院收治的46例患者采用两种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对比其临床治疗效果,甲组患者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组别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效率80.00%显著优越于采用常规性手术治疗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60.00%。对比两组患者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5)。其中甲组患者没有发生死亡病例,乙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因失血及伤势过重死亡2例患者。我院进行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患者主要针对术前的患者的处理及骨折的情况的控制后,采用手术内固定的治疗,有效的辅助手术内固定的治疗。
综上所述,采用损伤控制骨科技术进行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好,有效的促进患者严重多发伤的愈合,缩短骨折治疗的时间,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性高,适宜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ApeH,Griensven M,RiceJ,et a1.Major secondary surgery in blunt trauma Patients and pefioperative cytokine liberation:deter-ruination of t11e clinical relevance of biochemical mal'ker[J].J Trau.ma,2001,50(6):989~1000
[2] 趙小纲,江观玉.多发伤救治的损伤控制策略[J].中华创伤杂志2006.22(5):334—337
骨科损伤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2年1月-2014年6月收治多发骨折患者33例, 作为研究对象, 全部入院后经X线或CT检查, 确诊符合多发骨折诊断标准, 损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 29~47分, 均值 (35.41±2.87) 分, 皆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33例患者受伤原因包括交通伤23例, 坠落伤9例, 其他伤1例;其中股骨干骨折24例, 肋骨骨折伴创伤性湿肺16例, 胫腓骨骨折11例, 尺桡骨骨折4例, 肱骨近端骨折伴肩关节脱位4例, 肱骨骨折4例, 颅脑损伤3例, 骨盆骨折3例等。
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采取损伤控制骨科理论进行指导, 分为以下几个步骤进行处理: (1) 患者入院后, 根据ISS评估各个部位与系统情况, 然后对症处理, 其中, a.气道情况:应该保障呼吸道的通畅, 必要时给予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b.呼吸情况:应该对胸部损伤情况引起重视, 如出现血气胸应立即给予急性胸腔闭式引流处理, 并辅以呼吸机治疗;c.循环情况:应该对出血进行控制, 给予充分补充血容量, 抗休克治疗, 监测凝血功能;d.神经系统障碍情况:应该密切观察患者意识情况, 观察有无神经或脊髓损伤等;e.充分暴露:应该尽量避免漏诊或误诊, 为了减少不稳定生命体征患者一次性CT检查, 可采取床旁彩超检查, 对于波及关节面的骨折患者采取三维重建。然后, 对于上支骨折患者采取石膏固定, 下肢骨折骨牵引, 骨盆骨折骨盆带固定, 肋骨骨折胸带固定;等待患者的病情稳定后采取急诊外固定, 其中下肢骨折采取临时外固定架固定, 骨盆骨折患者则要采取抗休克+骨盆外固定架固定处理。 (2) 对患者采取ICU复苏与全身生理状态调整, 包括复温、恢复血容量、维持血液动力学稳定、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凝血机制紊乱等[3]。 (3) 根据前述步骤, 选取合适的手术方式处理, 尽量选创伤小、易操作、疗效好的内固定手术方式, 在患者病情稳定后5~7 d进行手术最佳。采取四肢骨折内固定术治疗, 同时尽量采取钢板固定, 相关的操作尽量交给本院资深的医生处理。此外, 本次研究术前充分明确了手术的方案与计划, 从而使得手术时间得以控制, 并且本科室同手术室、麻醉科及ICU之间进行密切合作, 使得手术全部顺利完成。
结果
33例患者术后ISS评分均值 (33.47±3.14) 分;其中7例患者因开放骨折而采取急诊手术, 剩余26例患者则选择择期手术, 全部完全恢复并无死亡患者 (有例患者因骨折愈合不良而采取Ⅱ期植骨更换内固定处理, 效果良好) 。
讨论
骨折属于骨科常见疾病, 随着近几年建筑事业不断发展, 交通运输越来越发达, 发生的骨折事件却越来越多。20世纪80年代内固定在四肢骨折早期全面处理中应用比较广泛, 而90年代后, 学者认为骨折、软组织损伤及伤后失血造成的一次打击刺激机体, 导致大量的炎性介质与细胞因子生成等, 从而导致防御性炎性反应的发生, 同时机体还会释放抗炎性介质, 对炎症进行控制[4]。对于多发骨折患者, 如何降低二次打击对全身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而DCO的出现及应用使得二次打击影响得到一定的降低, DCO在早期外固定架固定后, 等待病情好转后进行手术, 能够对骨折进行更加有效的固定, 而且能够对软组织损伤给予及时处理等。
本次研究针对我院骨科接诊的33例多发骨折患者进行了研究, 全部应用DCO确定手术方式及时机, 结果显示, 33例患者术后ISS评分均值 (33.47±3.14) 分;其中有7例患者因开放骨折而采取急诊手术, 剩余26例患者则选择择期手术, 尽管有1例患者因骨折愈合不良而采取二期植骨更换内固定处理, 但最终全部完全恢复并无死亡患者。可见将DCO应用在多发骨折患者临床治疗中有着很高的指导价值, 使得临床疗效更确切。
本次研究中存在四肢多发骨折并伴有肺部损伤的患者, 为此在采取DCI方案时, 何时转入Ⅱ期手术的确定性治疗就成为了十分关键的课题。就目前来看, 针对这个课题还没有确切的衡量标准, 笔者多年的临床经验认为多发肋骨骨折并发血气胸、血液动力学指标紊乱的患者必须慎重选择手术, 同时术前要对血气进行多次分析, 尽量请求ICU医师的建议与意见。本次研究中大部分的患者经ICU复苏与全身生理状态调整后, 在1周内病情基本上都能达到稳定;若再次延期, 则可明显增高肺部感染、褥疮及泌尿系感染等, 使得病情恶化, 故而必须当机立断, 及时做出确定性手术治疗。在调整的1周时间内, 医师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充分了解, 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手术方案。为此, 笔者建议若患者的血液动力学稳定后, 则要在1周内及时完成手术, 手术完成后要尽快送回ICU进行调整。
虽然DCO应用在多发骨折中有一定的效果, 但是就当前来看依旧存在一些争论, 有学者认为过分强烈地应用DCO, 在一定程度上会延长住院与康复时间, 增加了患者的住院费用, 同时延期康复还会使得卧床时间增加, 从而增加肺部感染、褥疮等发生率, 加上采取临时固定, 使得翻身排便难以完成, 从而增加了护理的难度等[5]。但是, 不管怎么说, DCO能很好地优化复杂创伤患者的救治模式, 若能加强大量研究与探索, 相信一定会克服当前遇到的问题, 从而提高DCO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黎宁, 常军英, 马国庆, 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肢体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1, 26 (5) :449-450.
[2]袁初平.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医学信息, 2013, 12 (23) :431.
[3]赵资坚, 邹育才, 刘梦璋, 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救治严重骨折伴多发伤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2, 27 (10) :956-957.
[4]洪东来.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治疗严重骨盆骨折多发伤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 2014, 35 (1) :127-128.
骨科损伤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2013年4月—2014年2月间该院收治的102例严重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 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该情况下对患者进行分组, 研究组患者51例, 男性20例, 女性31例, 年龄25~52岁, 平均年龄 (30.25±5.12) 岁, 致伤原因:跌落损伤14例, 斗殴伤6例, 交通事故损伤15例, 压塌伤16例。对照组患者51例, 男性22例, 女性29例, 年龄26~59岁, 平均年龄 (31.25±4.16) 岁, 致伤原因:跌落损伤13例, 斗殴伤7例, 交通事故损伤16例, 压塌伤15例。所有患者损伤部位为腹部损伤、颅部损伤、胸部损伤和四肢损伤。
注aP研究组与对照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P对照组术前术后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P研究组术前术后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治疗方式, 研究组患者在传统治疗方式的基础上做损伤控制治疗法, 具体治疗方法如下第一, 先根据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类, 为患者做止血处理和液体复苏处理, 全面检查患者伤情。这一步骤主要工作是将伤情危重患者进行稳定, 保证患者的生命体征和血流动力的稳定。第二, 针对骨折患者做骨折固定术处理, 如果有昏迷患者, 需要待患者复苏之后, 再进行手术, 如果有流血过多患者, 先为患者进行输血。这一步骤主要工作是在稳定伤情后做进一步处理。第三, 待患者生命体征进入到稳定阶段之后, 观察患者的手术情况, 为患者进行抗感染治疗, 预防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然后对患者进行临床检查。整体控制方式需要以改善患者病情为宗旨, 可以为患者进行机械通气治疗, 保证患者凝血功能正常。
1.3 疗效判定
在患者入院后第1天开始, 每天为患者检查两次, 术前第1天、手术当天和术后第1、2、3天进行PH检查, 每天测量4次体温, 做APTT和PT检测, 每天检测两次。记录每次检查结果。
根据《临床医药实践》制定疗效判定标准 (1) 显效:患者生命体征术后恢复正常, 止血成功并且骨伤、内脏损伤、脑颅损伤等伤情恢复正常; (2) 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减轻, 生命体征基本恢复正常, 止血基本成功并且临床检查各项指标均改善良好。 (3) 无效:患者症状无减轻或加重, 止血失败, 包括死亡病例。总有效= ( (1) + (2) ) / ( (1) + (2) + (3) ) ×100%。
1.4 统计方法
该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以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以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各项指标数值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术后除t值外, 与该组术前和对照组术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研究组总有效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在该研究中, 两组患者术前临床各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研究组术后PT值为 (13.05±2.54) s, PH值为 (7.05±1.54) , T值为 (34.01±0.24) c, APTT值为 (34.51±0.57) s, 除T值外, 与该组术前和对照组术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这是由于患者在入院后便开始实施损伤控制, 为患者进行阶段性损伤控制治疗, 首先保证了患者的生命体征, 随后进行手术、机械通气或抗感染治疗, 这样针对患者而言效果极佳。在该研究中, 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0.58%, 相比对照组的49.01%, 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这与其他研究结果基本相似。其中, 研究组中有3例死亡, 死亡率为5.88%, 其中1例死于脑疝, 1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在齐勇2]等人的研究中提到, 对严重多发伤骨折患者的治疗, 实施的治疗方法和护理方法都是直接影响患者康复的因素, 所以通过该实施的损伤控制, 为患者带来了良好的康复效果。
通过以上研究得出, 损伤控制治疗方式针对严重多发伤的治疗效果明显, 治疗有效率可达到70.58%, 虽然这个数据例临床治疗有效标准还有一定的差距, 但相比传统的治疗方式, 已经有了很大的提升,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 在损伤控制治疗方法上还应该更进一步进行科学规划和科学治疗, 以便提高临床治愈率, 得到患者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解仿, 熊龙.对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采用骨科损伤控制的临床作用[J].中国医学创新, 2014, 13 (34) :70-72.
[2]齐勇, 孙鸿涛, 周晓忠, 等.运用损伤控制骨科理论救治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42例[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14, 6 (10) :596-597.
[3]生钦钢.严重多发伤合并骨折治疗中损伤控制骨科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实用医药, 2014, 9 (10) :20-21.
[4]罗育.应用伤害控制骨科学原则诊治骨科严重多发创伤100例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 2014, 12 (15) :134-135.
[5]刘慧, 李忠海, 张春丽, 等.损伤控制骨科技术在严重骨盆骨折救治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 2014, 12 (24) :133-135.
[6]薛红团.损伤控制骨科技术治疗四肢多发性严重骨折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 12 (9) :2061-2062.
[7]李侠, 潘玉涛, 陈涤, 等.损伤控制骨科理论在严重肢体骨折合并腹部创伤中的应用[J].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4, 10 (5) :374-377.
[8]顾健.骨科危重多发伤的控制性处理[J].中国伤残医学, 2013 (10) :97-98.
骨科损伤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基础资料
进行调查的患者一共有100例, 随机被分为两个治疗小组, 每组50例, 其中一组采取损伤控制理论进行治疗, 另一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损伤控制理论小组的治疗组中, 共有28例男性患者, 22例女性患者, 患者的年龄区间是6~68岁, 平均年龄为36岁。其中, 轻度骨折38例, 重度骨折12例。该组患者的骨折损伤的原因和患者数量统计结果为:因交通事故导致的骨折病例共9例, 施工过程中导致的骨折病例共12例;意外坠落事故导致的骨折病例共12例, 普通的跌打骨折患者13例, 另外还有其他类别的骨折患者4例。该小组中的患者的骨折和其他损伤部位和数量统计结果为:脑部和颅部受创的患者共有36例, 面部和颈部受创的共有27例, 胸部和腹部受创的共有51例, 脊柱受损的患者19例, 骨盆部位骨折的患者17例, 四肢受损的患者共计30例, 综合症状共计4例。该组患者入院时的整体生命特征的情况概括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共有28例, 10例昏迷, 12例呼吸困难。
传统的治疗组中的各项资料和具体情况为:包括26例男性患者和24例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区间为7~79岁, 患者的平均年龄为37岁。其中轻度损伤40例, 重度骨折10例。该小组的患者的骨折原因和数量的统计结果为:因交通意外导致的骨折患者共10例, 施工过程事故导致的骨折共11例, 意外坠落事故导致的骨折的患者共11例, 普通跌打造成的骨折共13例, 另有其他骨折伤害患者共计5例。该小组中的患者的骨折和其他损伤部位和数量统计结果为:脑部和颅部受创的患者共有38例, 面部和颈部受创的共有26例, 胸部和腹部受创的共有49例, 脊柱受损的患者20例, 骨盆部位骨折的患者18例, 四肢受损的患者共32例, 综合症状共计5例。本组患者入院时的整体生命特征的情况概括为: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患者共有29例, 11例昏迷, 12例呼吸困难。
从以上的统计结果和数据资料中, 我们可以看出, 两组的患者情况大致是相同的, 无论是男女比例, 还是损伤程度, 甚至是损伤部位都差别不大, 有利于对试验结果的对比和分析, 另外, 我们发现, 两组中的患者在入院时的生命体征的表现都处于非常危险的状况, 这也给我们的救治工作增加了相当的难度。
1.2 步骤与方法
治疗组: (1) 首先检查创伤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是否正常, 并迅速对患者建立两组以上静脉通路, 即首先保证患者的生命基本状况, 然后再进行具体的针对患处的治疗, 这也是损伤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1,2,3]。 (2) 其次, 快速检查患者的心脏、呼吸、腹部、脊柱、头颅、骨盆、四肢、动脉、神经, 综合采用胸穿、腹穿、床旁B超、X线等手段[4]。发现问题要及时确诊, 没有问题就直接完成整个检测, 然后按各部位伤情轻重安排抢救顺序。优先处理致命性损伤, 原理同上, 即要先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 (3) 再次, 如患者出现休克的状况, 在进行前两项的检测的同时应该采取抗休克的治疗。 (4) 最后, 对患者施行损伤控制手术, 严格按照损伤控制理论执行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损伤控制手术的具体步骤包括以下三方面:
(1) 首先, 救命手术包括采用填塞、结扎、血管栓塞等方法控制患者的局部出血, 因为骨科的患者的损伤常伴随着大量的出血, 需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制止, 否则会导致患者的深度昏迷和休克, 降低患者的生命体征。接着要采取快速修补、残端封闭、置管引流等控制污染, 患者的表面伤患处一般都会存有污物, 容易引起伤处的感染, 从而引起各种并发症, 所以, 要做好清洁工作, 防止感染。采用真空包裹技术避免进一步损伤[5]。 (2) 其次, ICU复苏包括采用温盐水腹腔灌洗、加热输液装置等复温, 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等纠正凝血障碍, 因为凝血障碍会导致患者的血液运行不畅, 从而致使各个内脏器官无法正常运行[5,6]。 (3) 最后, 计划性再手术, 即在术后发现有未处理的其他的需要及时救治的症状, 或者是在手术初期制定的分步手术计划的下一步骤。
传统方法的救治组:初期在对患者进行抗休克的同时采用确定性手术, 以解剖性修复为主, 初期处理原发损伤, 术后进入特护病房进行复苏和后续治疗, 其他治疗方案相同。
传统的救治组的救治方法的缺陷在于确定性手术的开始时间过早, 会给患者脆弱的损伤部位造成更大的负担, 不仅不利于损伤部位的救治, 甚至还会导致各种并发症, 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
2 结果
通过资料的统计, 我们得知, 该案例中的100例患者的最后治愈人数为52例, 无法救治致残16例, 另外死亡11例。其中送入手术室或特护病房之后的死亡人数为4例, 头部损伤致死5例, 胸腹部损伤致死4例, 严重的其他并发综合症致死2例。结果中显示的死于特护病房和手术室的患者, 其中3例是采取了传统的救治方法进行治疗的, 所以通过对比, 我们可以得出损伤控制理论在骨科救治实践中的应用是优于常规救治方法的, 可以通过初期的稳定患者生命体征的方法来降低手术过程中患者的病死率和并发症的发病率。
3 讨论
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指对脏器毁损严重, 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较大手术者可先采用暂时性止血及控制污染等措施, 待患者一般情况改善后再施行确定性手术, 是从保障患者的生命的角度出发的一种救治理念, 其优越性已经从上述案例的对比中得到了证实。但是, 国际上目前尚无明确的损伤控制适应证, 所以损伤控制的理论还处于不断的完善和发展阶段, 我国的医疗人员在这方面还和国际上先进的损伤控制专家有很大差距, 这也是目前损伤控制理论存在争议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发现损伤控制组乳清清除时间、体温恢复时间、PT及APTT恢复时间、手术时间比常规方式组短,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病率、病死率比较, 损害控制组也优于常规治疗组, 因为手术中的操作环节是非常复杂和繁多的, 每一项环节的时间上的缩短都能给患者争取到更多的治疗时间和治疗的最佳时机, 从而提高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 通过对患者进行损伤控制手术的实施, 以及损伤控制手术在我院的实施效果来看, 笔者总结认为骨科救治的重点在于既要及时采取救治措施也要选择科学合理的救治方案, 这样才能尽可能的防止救治过程中的各种并发症, 提高患者的治愈率, 降低病死率。
摘要:损伤控制理论是骨科救治领域中一直存在着很大争议的理论之一, 学界对于损伤救治理论与常规治疗理论的探讨一直在进行, 本文中, 笔者根据工作所在医院的具体救治实例, 对比两种救治方法在实践中的运用效果, 进而达到对于损伤控制理论的全面分析。
关键词:创作骨科救治,损伤控制理论,应用
参考文献
[1]柳荣军, 张吉新, 崔兆伟, 等.严重多发伤598例救治体会[J].创伤外科杂志, 2005, 7 (6) :460-461.
[2]王正国.多发伤的救治[J].中华创伤杂志, 2004, 20 (1) :1-3.
[3]黄显凯, 蒋耀光, 费军, 等.严重多发伤的早期救治[J].创伤外科杂志, 2005, 6 (6) :422-424.
[4]王一镗.严重创伤救治的策略一损伤控制性手术[J].中华创伤杂志, 2005, 21 (I) :32-35.
[5]杨洪昌, 吴兆祥.损伤控制性手术在多发骨折为主的严重多发伤中的应用[J].创伤外科杂志, 2009, 11 (6) :515-517.
骨科损伤 篇6
1.1 临床资料
本组58例患者, 男38例, 女20例, 年龄24~58岁, 平均41岁。伤口开放创面在20cm×10cm~3cm×4cm之间。其中车祸外伤42例, 爆炸伤12例, 高空坠落伤6例, 糖尿病足5例, 压疮感染1例 (骶尾部) 。外伤合并感染3例, 合并骨折55例。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手术室实施彻底清创, 异物清理, 根据创面大小和形态, 置放VSD敷料, 不留死腔。引流管从创面边缘或正常组织截孔引出, 用半透膜粘贴整个创面, 将引流管接通负压 (40~60kPa) 。回病房后开始观察VSD装置的有效状态。
VSD敷料 (商品名为维斯第) 为武汉维斯第医用科技公司生产的白色泡沫型合成敷料, 成分为聚乙烯醇, 无刺激性, 抗张力强, 有良好可塑性、透水性和生物相容性。粘帖薄膜为施乐辉半透膜, 对皮肤无刺激, 同时具有防水和阻止细菌入侵的作用, VSD装置采用病房中心负压引流装置, 维持40~60kPa的负压。
2 护理
2.1 密切观察, 有效引流
经常巡视病房, 检查吸引器的运行情况, 保持负压恒定, 引流管管形存在, 且无液体积聚, 负压过大或过小, 都不利于创面的愈合, 负压维持在40~60kPa, 并可根据吸引器的引流情况酌情调节。嘱患者取合适卧位, 避免压迫引流管。翻身时避免扭曲、牵拉, 防止引流管脱出。注意查看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如果引流管堵塞, 可用50mL注射器吸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直至通畅。更换负压引流瓶要及时, 勿使引流液逆行到VSD敷料内, 特别注意三通接头处、皮肤皱褶处以及外固定器周围, 查看是否漏气, 保证有效引流。做好护理记录[1]。
2.2 创面观察及护理
密切观察创面情况:包括颜色、有无分泌物、有无异味。同时注意观察VSD敷料是否塌陷, 有无大量新鲜血液被吸出。观察VSD敷料有无隆起及薄膜下是否有液体聚集, 如有异常, 即通知医生及时处理, 防止VSD敷料出现干结、硬化。在护理中, 严格交接班, 仔细观察, 及时处理各种故障, 加强创面的护理[2]。
2.3 疼痛的护理
由于骨折合并严重污染、组织缺损、坏死, 患者疼痛明显。在护理观察中要评估其疼痛部位、时间、性质、随症状, 通过调整舒适体位,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必要时给予镇药等措施以缓解疼痛, 保证充分的睡眠和休息[3]。
2.4 饮食指导, 功能锻炼
为促进创面愈合, 鼓励患者多摄入富含高蛋白、高纤维素、易消化的食物, 保证每日足够的热量摄入。并加强远端关节功能锻炼和肌肉等长收缩, 以不疲劳为度。经常按摩受压部位, 预防压疮发生[4]。
3 结果
3 例7d后发生了局部软组织感染, 经过清创再次使用VSD14d后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应用游离植皮覆盖创面后愈合另一例深及骨膜的感染窦腔, 使用7d后, 效果欠佳, 改用其他方法。其余49例经封闭负压吸引7~14d, 感染得到控制, 二次VSD更换后闭合创口, 皮肤急软组织生长治愈, 行骨折手术。6例骨外露处无肉芽组织生长外, 其骨外露周边软组织缺损处均可见新鲜肉芽组织生长, 细菌培养阴性, 再次手术行游离植皮及组织瓣移植全部一次成活。从而说明封闭负压吸引可以控制感染、刺激肉芽组织生长, 为组织瓣移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4 讨论
4.1 VSD在创面修复中的作用机制
(1) 封闭负压可以持续吸引创面的渗出液、自由基、细胞因子以及其他的炎性介质等, 可以加快创面愈合; (2) 封闭吸引使创面组织形成的负压环境可以改善血流量, 促进有害物质的清除, 并且促进肉芽组织的生长; (3) 封闭负压环境可以减少创面的细菌数量; (4) 负压所产生的机械压力还可以对创面的愈合产生好的作用; (5) 封闭使被引流区与外界隔绝, 有效地防止污染和交叉感染; (6) 可使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 增生期胶原合成出现较早, 修复期可见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多[5]。
4.2 VSD在狭小的窦腔中效果欠佳, 可能原因是泡沫敷料面积太小, 窦腔又深, 不利于充分引流。
4.3 持续负压封闭引流利用高分子泡沫材料作为负压引流管和创面间的中介, 不受体位的限制, 达到全创面引流, 并使引流物经泡沫材料与引流管隔开, 不易堵塞管腔, 引流通畅。一则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 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 创面很快获得清洁的环境, 减少创面细菌的数量, 防止感染扩散和毒素吸收;二则持续负压状态有利于局部微循环的改善和组织水肿的消退, 并刺激肉芽组织生长, 即使有较大腔隙存在时, 腔隙也将因高负压的存在而加速缩小。组织学检查证实:负压封闭引流的创面淋巴细胞浸润消退较快, 增生期胶原合成较早, 修复期可见到收缩性纤维合成增强[6,7]。
4.4 在护理方面VSD精密封闭可维持有效的负压状态是治疗成败的关键: (1) 保持引流通畅和恒定的负压, 可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不易发生感染。 (2) 密切观察受伤部位的血液循环及引流液的情况, 是保证手术的效果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裘华德, 宋九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22.
[2]袁晓妮, 李传琼, 郑金红.应用VSD结合肌皮瓣转移术修复深度压疮的护理[J].现代护理, 2007, 13 (23) :2167-2168.
[3]谢永春, 谢永斌, VSD技术治疗骨科严重开放性损伤的护理[J].宁夏医学杂志, 2010, 32 (7) :62.
[4]倪花, 周水鑫.负压封闭引流 (VSD) 治疗四肢开放性损伤的[J].中国医学创新, 2009, 6 (29) :69.
[5]张一, 田晓滨, 韩伟, 等.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四肢开放性骨折并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 2008, 32 (12) :9.
[6]孙金堂, 魏见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皮肤软组织缺损并感染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刊, 2010, 12 (10) :27.
骨科损伤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不稳定骨盆骨折32 例,其中男性21 例,女性11 例;年龄9~71 岁,平均39 岁。致伤原因:交通伤26 例,坠落伤和重物砸伤6 例。
本组患者的骨折类型是根据X线片结合急诊CT扫描进行诊断,按照Tile[2]分类:B型(旋转不稳型)14 例,其中B1型3 例,B2型7 例,B3型4 例;C型(旋转与垂直不稳定型)18 例,其中C1型8 例,C2型6 例,C3型4 例。其中合并尿道损伤3 例,膀胱损伤2 例,直肠损伤1 例,骶神经损伤4 例,颅脑外伤3 例,胸部损伤3 例,腹腔脏器损伤4 例,脊柱损伤2 例,四肢骨折6 例。全部患者到达急诊时均有不同程度的骨盆大出血合并低血容量休克。
1.2 治疗方法
按损伤控制理论分三阶段治疗。第一阶段:补充血容量的同时进行有效的止血处理,控制致命性大出血,对不稳骨盆骨折早期一侧或两侧髂内动脉栓塞或者结扎,骨盆支架临时外固定等治疗。简单处理合并损伤,尽快恢复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改善组织缺氧状况。32 例骨盆骨折大出血,均在早期使用骨盆外固定架固定,效果欠佳者再给予髂内动脉结扎15 例,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7 例。手术时间为1.5~3 h,平均2.5 h,术中及术后输血600~3 200 mL。第二阶段:手术后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复苏和生理状态的优化。第三阶段:患者生理状况允许后,做延期的骨折确定性复位和内固定手术。6 例骨盆环稳定给予外固定支架维持治疗,24 例在病情平稳后再次行内固定手术治疗。
2 结 果
本组死亡率6.25%(2/32),主要死于大出血休克和合并伤。共发生并发症5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3 例,右髂总动脉血栓形成1 例,1 例皮下软组织感染,均痊愈。本组28 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最短6个月,最长36个月,平均23个月。复位按照Matta评定标准[3]:术后骨盆X线平片分离移位的最大距离小于4 mm为优;4~l0 mm为良;10~20 mm为可;大于20 mm为差。本组优为65.6%,良23%,可11.4%,优良率为88.6%。
3 讨 论
3.1 损伤控制骨科定义 Stone等[4]于1983年率先提出了损伤控制的初步概念,是指对生命体征尚不稳定且急需手术治疗的患者,采用简便可行、有效而损伤较小的应急手术处理致命性创伤,进一步复苏和计划分期手术处理非致命性创伤。损伤控制性手术既不同于常规手术,也不同于一般的急诊手术,是一种复杂外科问题应急分期手术的理念。对于某些多发伤患者,特别是伴有严重胸部损伤、骨盆环破裂或脑部损伤,急诊行简单止血、补充血容量、积极复苏、按计划分期再行手术固定骨折,是最有效的抢救方案。
骨盆骨折,特别是“开卷型”骨折患者骨盆容积扩大,会引起“负吸”效应,造成不断出血,加上静脉丛破裂,仅依靠补液和输血不能控制出血,无法有效维持生命体征。Downs等[5]研究显示,稳定型骨盆环骨折出血患者的骨盆具有自填塞作用,即出血可在盆腔内自我限制,保证生命体征平稳,不出现休克。不稳定骨盆骨折常见于车祸、高处坠落等高能量创伤,多伴有其他部位的多发损伤,如尿道、膀胱、直肠、神经损伤,尤其是盆腔内脏器损伤可致大出血或休克,从而引发低体温、代谢性酸中毒、DIC,可认为是致命性骨折[6]。因而在这种极端状态下的损伤引入DCO理论是非常必要的。
3.2 早期控制出血 大出血合并低血容量休克是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最常见、最紧急、最严重的并发症。骨盆骨折的出血来源有:a)海绵骨骨折,即骨折面出血;b)盆壁静脉丛撕裂伤;c)盆腔内中小血管损伤;d)贴近盆腔壁的肌肉及盆腔内脏器因骨折端刺伤而出血。Eastridge等[7]研究认为,稳定型骨盆骨折出血多源于腹腔出血,而不稳定型骨折出血多因骨盆骨折造成。盆壁静脉丛广泛撕裂或盆腔中小血管的严重损伤可导致骨盆骨折大出血,这是由于骨盆侧支循环十分丰富、盆壁静脉丛无静脉瓣,一旦严重撕裂,出血难以自行停止,失血量可达到2 000~4 000 mL。
外科医师面对处于生理潜能耗竭状态的骨盆骨折患者,若对其严重性缺乏充分认识,进行一期广泛的手术治疗,无疑给伤员残存生理潜能“雪上加霜”,造成生理上的“第二次打击”。显然,严重代谢耗竭的伤员,紧急简化、有效止血手术,积极复苏、阻断生理潜能恶化的恶性循环;防治低温、代谢性酸中毒、凝血机制紊乱[8];待病情平稳后计划分期再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抢救方针。DCO是当前严重的损伤病人特别是那些不稳定的骨盆损伤伴有血液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处理的一种选择,骨盆早期固定、止血等处理作为复苏过程的一部分。这样通过一个快速、有限的手术干预,使手术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待病人情况稳定后再施行进一步的确定治疗。
外固定支架系统容易操作,在创伤抢救室就可以施行手术。这种设备是利用将钢针固定于髂嵴上,通过直接施加于骨折部位的外力稳定骨折来控制出血,给骨盆骨折初步稳定提供暂时或有限的固定。高能量损伤的骨盆骨折常伴致命性创伤大出血,临床上应尽早稳定骨折,减少骨盆再移位和再损伤,控制或减少失血,尽早稳定血流动力学,缩短抢救复苏期,提高生存率。Simonian等[9]报告,创伤早期应用外固定术,使复苏期病死率从22%降到8%。本组患者给予外固定支架固定后大部分患者骨盆出血控制,血压逐渐上升,对不稳定骨盆骨折伴大出血病人早期成功救治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临床上,血管造影或CT提示有大血管破裂,经积极抗休克和外固定处理,患者情况持续恶化,一经明确诊断,我们应及时予以一侧或两侧髂内动脉结扎术,从而达到快速有效的控制出血。对于早期虽经临时治疗和外固定但血液动力学仍有不稳的低血压病人,造影栓塞是有效的救治方法。血管造影的优越性是盆腔动脉造影可明确出血部位,选择性血管造影止血有效且操作安全、简便。血管造影栓塞术治疗难以控制的骨盆大出血的机制为选择性或超选择性造影和栓塞技术可控制及减少骨盆骨折的出血来源。栓塞类似于外科血管结扎的作用,从而避免了需切开后腹膜行髂内动脉结扎的创伤性止血方法,具有创伤小、适应证广、效果显著的特点。
3.3 重症监护病房复苏和生理状态优化 所有患者均转入重症监护病房,其治疗包括:纠正凝血障碍、低温、酸中毒,解除通气障碍并作必要的呼吸支持。
重症监护病房复苏和治疗是伤员整个治疗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或阶段。重症监护病房监护和治疗期间既要做好心、肺、脑复苏,加强重要脏器功能支持,防治脏器并发症,同时又要对治疗期间常发生的一些重要病情变化及时外科手术处理。一些伤员行重症监护病房监护及治疗本身就是为手术做准备,待伤员全身情况好转后手术,如休克伤员的术前容量复苏、实施损伤控制外科处理的复苏等。因此,创伤外科医生与专职重症监护病房医生的紧密合作至关重要。二者要经常在一起观察分析病情,共同讨论并制定处理方案,一旦出现严重的外科问题,需要及时行手术处理。本组对在重症监护病房治疗期间发生的3 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由于早期发现并给予了正确的处理,因而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3.4 骨盆骨折确定性手术 后部结构没有完全破坏的B型骨折通常需要行骨盆前环固定。对于C型骨折通常需要行前环、后环同时固定。我们对6 例骨盆环稳定者给予外固定支架维持治疗,24 例在病情平稳后行内固定手术治疗。关于确定性手术时间问题,多数学者主张应在伤后36~72 h内进行手术,但我们认为应在病情平稳的情况下进行手术,如果血液动力学不稳定时还应推迟手术,时间只是决定因素之一,更重要的是患者的病理生理状态。确定性手术的必备条件为低温状态纠正、凝血功能恢复正常。最佳条件为:a)氧运输正常;b)血液动力学状态稳定;c)酸中毒纠正;d)出血(从引流管)已经控制;e)无危及生命的其他因素存在[10]。
我们认为,应用DCO的方法处理可以降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救治成功率,损伤控制技术应当在骨盆骨折处理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当然,在制定和实施骨盆骨折患者的治疗方案时,除要考虑骨盆骨折大出血外,还要考虑是否有更需先处理的问题及其他多发伤,同时需多学科的合作,以更好地控制严重骨盆骨折的出血、恢复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快速确定并处理相关的危及生命的创伤。
参考文献
[1]Gustavo-Parreira J,Coimbra R,Rasslan S,et al.Therole of associated injuries on outcome of blunt trau-ma patients sustaining pelvic fractures[J].Injury,2000,31(9):677-682.
[2]Tile M.Fracture of the pelvis and acetabulum[M].Baltimore:Williams and wilkins,1995:269-280.
[3]Matta JM,Saucedo T.Internal fixation of pelvic ringfractures[J].Clin Orthop,1989,(242):83-97.
[4]Stone HH,Storm PR,Mullins RJ.Management ofthe major coagulopathy with onset during laparoto-my[J].Ann Surg,1983;197(5):532-535.
[5]Downs AR,Dhalla S.Hemorrhage and pelvic frac-tures[J].Can J Surg,1988,31(2):89-90.
[6]Van Vugt AB,van Kampen A.An unstable pelvicring[J].J Bone Joint Surg(Br),2006,88(4):427-433.
[7]Eastridge BJ,Starr A,Minei JP,et al.The impor-tance of fracture pattern in guiding therapeutic deci-sion-making in patients with hemorrhagic shock andpelvic ring disruptions[J].J Trauma,2002,53(3):446-451.
[8]Ferrara A,MacArthur J,Wright HK,et al.Hy-pothermia and acidosis worsen coagulopathy in thepatient requiring massive transfusion[J].Am J Surg,l990,160(6):515-518.
[9]Simonian PT,Routt ML Jr,Harrington RM,et al.Anterior versus posterior provisional fixation in theunstable pelvis.A biomechanical comparison[J].ClinOrthop,1995,(310):245-251.
骨科损伤 篇8
关键词:不稳定骨盆骨折,四肢多发骨折,骨科损伤控制,应用效果
不稳定骨盆骨折作为一种骨科常见骨折损伤重症, 常合并发生四肢多发骨折及重度脏器损伤[1], 对患者生命安全威胁极大。当前, 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模式在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 本院也将该理论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并发四肢多发骨折临床治疗指导中, 并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选取本院近年来收治的4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着重分析探讨了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具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4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排除脏器功能障碍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等。按照患者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每组23例。研究组男13例, 女10例, 年龄35~64岁, 平均年龄 (44.6±6.5) 岁, 交通事故骨折12例, 坠落骨折11例;对照组男12例, 女11例, 年龄34~63岁, 平均年龄 (46.2±6.1) 岁, 交通事故骨折13例, 坠落骨折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患者住院后以骨科损伤控制理论为指导实施临床治疗, 对照组仅行常规骨科临床治疗。研究组患者住院后先开通静脉通道, 并进行输血治疗以免失血量过多而发生休克[2], 后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将整个临床治疗过程分为3个阶段进行, 骨折损伤控制第一阶段为大出血控制, 具体包括开展紧急输血与止血等救治方法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第二阶段为对病症危重患者行重症加强护理 (ICU) 病房监护并积极给予复苏救治, 第三阶段为分期手术治疗, 依照患者病情对患者四肢骨折部位进行手术复位, 后分析患者盆骨骨折情况制订盆骨复位手术方案指导实施手术。对照组参照骨科临床手术实施规定与患者骨折情况开展临床手术治疗。两组骨折患者手术治疗后均给予术后系统护理, 统计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治疗期间对患者骨折部位定期进行X线平片检查, 分析记录患者骨折复位恢复情况;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长、治疗期间出血量、疼痛情况[创伤严重程度评分 (ISS) ]。
1.4疗效评价标准[3]
本次研究参照Matta临床评定标准评定骨折复位效果。优秀:X线平片检查发现骨折复位术后分离移位的最大距离<4 mm;良好:骨折复位手术后原骨折部位分离移位距离控制在4~10 mm;一般:骨折复位手术后原骨折部位分离移位距离达10~20 mm;较差:骨折复位术后患者原骨折部位分离移位距离>20 mm。优良率= (优秀+良好) /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治疗结果比较
研究组死亡1例, 死于术后7 d, 原因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对照组死亡3例, 其中2例死于失血性休克, 1例死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两组死亡率分别为4.3%、13.0%, 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两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优良率达86.4%, 对照组为45.0%, 研究组复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2.3两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发生1例尿道损伤, 1例坐骨神经牵拉损伤, 术后经过系统的临床护理并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9.1%;对照组发生2例急性呼吸综合征, 2例静脉栓塞、1例皮下软组织感染, 整个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达25.0%。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4 两组患者出血量、ISS评分、住院时长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期间出血量、ISS评分、住院时长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作为一种骨折损伤重症, 常合并发生四肢多发骨折及重度脏器损伤, 发生后常伴有大出血, 并发症多发, 对患者生命安全影响极大[4]。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临床治疗过程中要针对各种合并症进行治疗与护理, 常见的并发症如失血性休克、尿道损伤、膀胱损伤、直肠损伤、神经损伤等, 其中失血性休克危险性最高, 需要在骨折发生后治疗的各个环节进行止血与输血, 并给予系统的护理干预, 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5,6]。本院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临床治疗中结合骨科损伤控制应用模式, 注重治疗与护理相结合, 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本文46例临床观察结果显示, 骨科损伤控制护理切实保证了骨折复位效果, 缓解了出血量与疼痛, 对于骨折预后工作开展积极意义十分突出。
本次研究采用ISS评分描述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是身体3个最严重损伤区域的最高AIS值的平方和, 由此确定患者创伤严重程度, 并有利于分层统计。在本次研究中, 研究组死亡率为4.3%, 对照组死亡率为13.0%, 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高于研究组 (P<0.05) 。而研究组ISS分值 (35.01±1.68) 分, 对照组ISS分值 (37.27±2.97) 分。ISS分值越高, 则创伤越严重, 死亡率越高。
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在当前骨科临床治疗中应用十分广泛, 且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于骨科临床治疗中能够为外科治疗方法的实施提供治疗原则, 实用性非常强。损伤控制理论主张患者自身的生理极限是影响其预后效果的决定性因素[7,8], 因此患者生理恢复效果直接关系到患者临床救治效果, 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将患者生理极限的恢复作为临床治疗的中心环节, 指导着整个临床治疗工作。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中为临床每一治疗工作配置相应的临床救治目标, 结合不同救治环节的主要矛盾制订积极的解决方案[9]。如本文研究组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工作开展中先进行大出血救治, 后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并对患者进行复苏救治, 在保证患者生理功能的情况下开展手术治疗, 这种临床治疗模式能够为临床治疗工作的开展提供规划与指导, 利于实现临床治疗工作的计划性, 进而提升患者骨折治疗效果, 应用效果突出[10]。本文46例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临床观察发现, 科学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后研究组患者骨折复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开展临床治疗工作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 这主要与损伤控制理论应用下临床治疗工作较强的计划性、目标性有关, 系统性的治疗工作可以减少失误, 并将患者病情、体征等方面的动态变化结合起来优化调整临床治疗工作, 进而有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延冰.观察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中国保健营养, 2013, 25 (1) :106-107.
[2]王秋根, 汪方.骨科损伤控制在严重骨盆骨折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中华危重症医学杂志 (电子版) , 2008, 1 (1) :5-9.
[3]兰秀夫, 王爱民, 孙红振, 等.骨科损伤控制技术在儿童多发伤骨折救治中的应用.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 23 (10) :831-833.
[4]徐爱飞, 陈华燕.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山东医药, 2012, 52 (10) :45-46.
[5]刘磊, 陈伟, 孙家元, 等.损伤控制骨科在不稳定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中华创伤杂志, 2013, 29 (1) :6-9.
[6]张开欣, 董凌岱, 郭兴杰, 等.损伤控制指导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分析.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11, 19 (22) :1869-1872.
[7]徐建杰, 潘志军, 郑强.骨科损伤控制.中华创伤杂志, 2006, 22 (10) :795-798.
[8]许鸿飞.骨科损伤控制在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2 (7) :749-751.
[9]张平州.骨科损伤控制应用于不稳定骨盆骨折合并四肢多发骨折的临床分析.中国医疗前沿, 2013, 12 (16) :1134-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