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共10篇)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体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 它使人在生理、心理、社会、心灵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 或缩短、降低其不愉快的程度。目的是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 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早日康复。本文通过舒适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旨在探讨舒适护理模式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和分组
本文病例均为2003年10月-2008年9月间收住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共68例。随机分成两组:舒适组34例, 男25例, 女9例;对照组34例, 男26例, 女8例,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心肌梗死发生的部位均无统计学差异。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年龄>60岁, 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均符合WHO的诊断标准。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给予常规的基础护理、生活护理与治疗护理;舒适组患者除给予常规的医疗护理外, 并进行舒适护理。
1.2.1 常规护理。
所有患者入住CCU病房后心电监护均使用中心监护系统, 卧床休息、吸氧, 备好急救器材和药品, 并有效止痛、镇静,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对静脉溶栓的观察用药前后胸痛程度的变化、硝酸酯制剂耗量, 监测血压, 注重穿刺部位出血等。
1.2.2 舒适护理。
患者住院后即给予环境的舒适治理, 生理、心理、社会、心灵等多方面的舒适护理, 具体措施如下: (1) 环境的舒适治理。患者均入住CCU病房, 抢救器械多, 危重患者多, 空间相对狭小, 造成不适应, 给予可折叠落地式围帐隔断, 形成相对私密的空间;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 减少外界对视、听、触感觉器官的刺激;由专人负责中心监护系统监视屏的各种数据分析及处理;根据病情选择性地应用监护项目, 尽量减少各种联线和导管缠绕对患者卧位的限制;夜间将灯光调暗, 白天将窗帘打开, 使患者无不适感并保证病房有足够的光线;保持病室的安静, 医护人员要做到“四轻”, 合理安排治疗操作及护理活动时间, 尽量保证患者正常的睡―醒周期, 以利于机体康复。 (2) 身体的舒适护理。几乎所有患者均需要静脉补液及反复多次抽血检查, 因此均使用静脉留置针, 避免因反复穿刺引起患者紧张、害怕及疼痛等不适。大多数患者入院后早期需要绝对卧床休息, 吃、喝、拉、撒均在床上进行, 患者非常不习惯, 易产生疲惫、寂寞、日夜颠倒感而造成失眠, 同时绝对卧床易造成腰酸背痛、浑身不适感, 加之卧床后使胃肠蠕动减慢及排便习惯的改变, 易造成便秘。护理上着重施行触摸式护理, 最初5d内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多部位按摩。按摩过程中注重患者的生命体征。 (3) 心理的舒适护理。由于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忽然、急骤, 危险性大, 入住监护室后环境的生疏, 与亲友的隔离, 害怕疾病对以后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 以及担心住院会加重家庭的经济负担等, 加上医护人员紧张、忙碌的抢救, 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 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及惧怕心理。护理人员要始终保持泰然、自信、从容的表情, 用亲切、缓和的语言讲解急性心肌梗死的相关知识, 使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尽量多陪伴患者, 与患者多交流, 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 同情并理解老年人的孤独、无助、忧伤及痛苦, 给予心理宣泄的机会, 尊重患者, 耐心向患者解释治疗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反复介绍治愈病例, 鼓励患者并消除其恐慌心理, 使其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4) 社会的舒适护理。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 了解其家庭关系、经济情况, 尽可能帮助解决患者的实际困难, 争取有效的家庭、社会支持。护理人员同时要协调好同室患者间的关系, 了解各自的生活习惯, 做好适当的友好提醒, 建议病友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关心, 使病房内保持融洽、祥和、友好的气氛。 (5) 心灵的舒适护理。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 只要无危害性不予干涉, 并尽量满足其对宗教信仰的要求。
1.3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患者入院后5d内出现腰酸背痛、便秘、失眠等并发症的病例数,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 并根据自行设计的统计表, 对两组患者于出院时进行满足度调查问卷, 内容包括病区环境、病房整洁度、服务态度、言语文明、举止行为、信任与尊重患者、解决问题能力、护士技术操作、知识层次、卫生宣教等10个项目, 分满足、较满足、不满足3个级别, 由专人指导填写。
1.4 统计方法
计量资料以
2 结果
2.1 卧床5d内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舒适组出现腰酸背痛、便秘、失眠等并发症病例数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
2.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医疗费用比较
舒适组患者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缩短, 差异有显著性;医疗费用舒适组有相应的控制, 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2.3 两组满足度调查问卷结果比较
舒适组患者的满足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 差异有显著性。
3 讨论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及健康观念的转变, 人们对健康及医疗保健需求也开始变化。传统的医疗护理方法按照医嘱进行护理, 目标不够明确, 缺乏健康教育意识, 护患间缺少沟通, 患者得不到系统的、全面的护理, 而舒适护理则要求护理人员将治疗护理和安慰、舒适护理调整至最佳状态, 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 从多角度进行护理, 做到以人为本、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 努力为患者提供恰如其分的护理。
关键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舒适护理
参考文献
[1]萧丰富.萧氏舒适护理模式 (M) .第6版.台湾:华杏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1998.5.
[2]鲍玫, 熊辰光.调整ICU患者的病理生理 (J) .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 1994, 13:264.
[3]汤洁.舒适护理模式之我见 (J) .护士进修杂志, 1999, 14:23.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2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糖尿病;老年;护理
【中图分类号】R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0006-02
急性心梗是65岁以上老年人群疾病发病率的首位。研究显示约有30%-50%的心肌梗塞患者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致使心肌梗塞的再发率为一般人的5-7倍。老年病患如果伴有长期的糖尿病史,并且由于教育有限,未能规则控制糖尿病,致使并发心肌梗塞而入院治疗。研究发现,约有18%-50%老年患者常会出现忘记或过量服药等行为,造成许多不必要的死亡和医疗费用的增加。故引发笔者以危险因子的健康认知为主轴,依据个人特质及经验,评估危险因子,提供个别性的护理措施,加强患者对危险因子认知及服药依从度,改变个体的健康理念,进而降低疾病的再发[1]。现将我科在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患者并发急性心肌梗塞的临床特点及护理干预过程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均为2012年3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2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符合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1997年),均为2型糖尿病。确诊糖尿病的时间为6月-20年。入院时血糖为5.3-21.4mmol/L。48例仍在服用口服降糖药,有14例则使用胰岛素治疗。急性心肌梗塞的诊断依据主要根据病人的临床及辅助检查来诊断。63例患者年龄为60-75岁,男性38例,平均年龄为65.5±8.5岁,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68.2±7.9岁。
1.2 临床症状及体征
临床症状大多有胸痛、起病教急、持续时间长、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和胸前区,并且向左颈部,肩部放射。疼痛多为压榨性。实验室检查常有血清肌酸激酶等的升高。心电图常表现为面向梗塞区的导联出现异常Q波和ST段明显抬高,后者弓背向上与T波连接呈单向曲线,R波减低或消失;背向梗塞区的导联则显示R波增高和ST段压低。
1.3 治疗原则及转归
病人入院后1周内保持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持续吸氧,开始为6L/min,之后疼痛减轻后给予3-4L/min。对于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给予早期扩冠,抗凝,稳定斑块治疗。对于ST段抬高性心肌梗塞,早期给予溶栓,冠状动脉介入支架治疗等再灌注治疗。经过精心的治疗和护理,60例患者心肌梗塞合并糖尿病患者治愈出院,2例因梗塞面积较大,发生室颤而死亡。
2 护理
2.1 心输出量不足与心肌梗塞并发心律不整的护理措施
1、每小时监测生命征象、四肢脉搏强度、温度及心电图变化,有变化随时通知医生。2、每小时观察有无意识程度改变、收缩压<100mmHg、头晕及尿量减少等现象。3、每4 小时监测并记录输出入量,将异常值报告医师。4、每6小时追踪CK/MB 血中浓度及十二导程心电图,直到CK/MB 达高峰后,更改为每天一次,观察是否有心肌梗塞扩大征象。5、依医嘱给予抗心律不整药物,密切观察记录效用及副作用,并与医师讨论后续治疗及护理方式。6、依医嘱监测血液电解质浓度,异常报告医师处理。
2.2 现存性出血的护理
1、依医嘱停用阿司匹林、伯基,续用波立维,每小时监测生命体征变化,观察患者右侧颈部及腹股沟伤口有无持续出血与血肿的情形,当伤口有渗血情形即刻更换纱布,必要时砂袋局部加压,并注意双下肢脉搏强度。2、观察患者有无血便、血尿或急性内出血征象,如:意识程度改变、血压下降、呼吸浅快、心跳加快等,随时异常变化通知医生。3、监测检验值变化:依医嘱检查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值。4、拔除右側腹股沟动脉外鞘管前保持关节平直以预防出血。教导患者局部关节被动运动及适当摆位,以避免压迫,阻碍循环。5、停用阿司匹林4小时后,检测活化凝血时间<170 秒即可拔管,拔管加压止血2 小时,每15分测量生命体征,再平躺2小时,密切观察伤口是否有出血或血肿发生。6、教导患者一周内尽量伸直下肢,床边活动时身体重心勿放于患侧,返家后暂时不要骑脚踏车,若外出活动时尽量搭电梯上下楼,如需上下楼梯时,则使用健侧先上下楼梯。7、教导自我监测右腹股沟伤口情形,如有无血肿、出血或瘀血等状况,并依医嘱予以热敷帮助瘀青吸收。
2.3 患者对疾病认识不足的护理措施
1、评估患者及其家属对糖尿病和心肌梗塞疾病相关的了解程度,并鼓励患者及家属提出相关疑问。2、解释并强调血糖控制不好与心肌梗塞的关系,增强患者对糖尿病严重性的认同,教导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血糖的正常值,血糖监测的重要性及其代表临床意义。3、与患者讨论原本饮食结构,澄清饮食与糖尿病、心肌梗塞之相互关联性。4、利用会客时间教导家属对协助给药的正确观念。5、在患者的出院用药方面与医师讨论尽可能减少服药的频率与颗粒数,同时使用药盒填装,使服药过程简单且易取。6、主动询问服药情形以及服药效果与副作用,以避免患者以自己的想法猜测药物反应,影响服药动机。7、协助患者建立自行服药行为,当患者有定时服药时,笔者、及其患者家属均给予正向鼓励。8、与患者及其家属讨论将服药与生活步调配合,以增进服药规律。9、在健康教育的过程中,碍于患者记忆与感官的退化,加上有些患者教育程度有限应选择患者头脑清晰的时机,以简单语句并以强调重点的方式。
3 讨论
3.1 急性心肌梗塞病人的心理护理
研究指出初患心肌梗塞的病人在发作后,常有不确定感,对疾病状态的不清楚及个人对所接受的治疗及其所处的环境觉得复杂。当不确定感加剧时病患的压力即增加,使得病患在调适上受到影响。研究指出年龄、教育程度、疾病严重度、社会支持都会影响不确定感发生,进而造成焦虑,两者间有显著相关性,如能控制病患的不确定感及焦虑反应将可加速患者复原,进而影响长期存活率。因此,护理人员可主动提供教育、谘商、行为技巧、自我反应等辅导处理措施,来减轻病患的压力及情绪困扰,或藉由情绪性应对行为来减轻高度不确定感病患的焦虑。
3.2 糖尿病与心肌梗塞的关连与控制
糖尿病病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较一般人高出2至4倍,一旦发生AMI,其5年存活率也较非糖尿病人低,致死率高达79%。临床上糖尿病病患对病痛感觉迟钝而不自觉或因老年对疼痛反应不明显,故发生AMI时,很容易引起心脏衰竭,临床上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重者可出现严重心率异常如:心室心搏过速和心室颤动,发生猝死或出现休克、心脏衰竭而导致死亡。英国糖尿病研究中得知血糖控制良好能有效的减少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特别是AMI发生的危险率可降低44%。因此严格控制血糖能有效降低糖尿病人死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2]。
3.3 老年病患服药依从性
老年患者常见不遵从服药行为:改变服药剂量、次数与时间、服用非处方药物及自行停止。在影响老人服药行为的相关因素中,“忘记了”是最为常见的认知功能有关的因素,也有些老年人识字能力差,不了解药袋的标示或不能明白医师的指示,而无法遵从治疗计划服用药物。另一影响因素为健康信念,老年人常标示会担心每天服药的副作用,而自行判断是否需服药,研究亦发现老年人对服药坏处的感受越高,其服药遵从度越低。在服药规律性建立前,提醒与追踪对服药遵从性有所助益,服药时间表的建立可以提高服药遵从性。在提高服药过程中的方便上,老年慢性病人处方应尽可能减少服药的频率与颗粒数,同时运用适当包装方式与药瓶或药盒,使服药过程简丹易取。透过安全、规律与方便性的建立,将使老年患者药物的服用能真正发挥疗效,同时减少用药伤害与医疗资源的浪费[3]。
综上所述,心肌梗塞因其高再发率及死亡率使其预防工作愈显重要。广大医护人员应该加强病患教育重视危险因子认知,再经长期的随访、药物控制及生活状态的调整而获得理想的结果,进而降低AMI再发生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 艺捷,胡远峰,糖尿病患者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中国糖尿病杂志,2000,8(3):175-177
[2] 顾幼丽.糖尿病患者合并心肌梗塞的护理.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3) :30-31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273例AM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年龄分为老年组 (≥65岁) 147例与非老年组 (<65岁) 126例。其中, 老年组男87例, 女60例, 患者年龄65~89岁, 平均年龄 (69.4±6.8) 岁;非老年组男93例, 女33例, 患者年龄32~64岁, 平均年龄 (45.6±7.3) 岁。
1.2 入选标准
年龄30~90岁;符合欧洲心脏病学会 (ESC) AMI诊断标准:心脏生化标志物 (CTn-T或CK-MB) 水平升高超过参考值, 伴有心肌缺血症状, 包括:缺血症状;心电图提示新发缺血性改变;心电图提示病理性Q波形成;影像学证据提示新发局部室壁运动异常或存活心肌丢失。
排除标准:稳定及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伴有恶性肿瘤患者。
1.3 方法
所有患者按ESC急性心肌梗死治疗指南规范治疗。记录资料包括:年龄、性别、AMI危险因素 (高血压、糖尿病、吸烟、BMI、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等) 、入院时临床症状、急性心衰患者Killip分级、住院期间AMI并发症 (心源性休克、再发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 及心脏疾病死亡率。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及致病因素
老年组AMI患者发病年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5) ;老年组AMI发病男女比例为87/60, 明显优于非老年组的93/33,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在致病因素方面, 两组患者的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因素无明显差异 (P>0.05) , 非老年组的肥胖、冠脉疾病家族史等因素均显著高于老年组 (P<0.05) 。见表1。
2.2 临床表现
两组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胸痛, 且非老年组 (72.2%) 高于老年组 (50.3%) , 老年组非典型胸痛 (20.4%) 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7.9%) ,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 (P<0.05) 。老年组呼吸急促、心悸、头晕、眼花、晕厥等神经感觉受损比例高于非老年组 (P<0.05) 。在ECG表现上, 老年组STEMI (52.4%) 明显低于非老年组 (65.8%) , 而老年组NSTEMI (41.5%) 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29.4%) 。此外, 老年组AMI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比例及严重程度均高于非老年组 (P<0.05) 。见表1。
[n (%) ]
2.3 并发症
老年组AMI患者出现并发症情况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尤其是充血性心力衰竭 (27.9%>13.4%) 、心律失常 (48.9%>31.0%) 及死亡率 (11.6%>3.7%)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n (%) ]
2.4 心律失常
老年组AMI患者心律失常发病比例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其中以房室传导阻滞为主 (21.1%>11.1%)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 讨论
年龄增长是导致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 发病的关键因素, 其中两组患者AMI发病年龄比较差异明显, 同时老年组AMI患者男女比例接近, AMI致病因素也趋于均衡, 与目前研究[1,2]一致。随着年龄增加, 女性AMI患病率增高, 与雌激素缺乏有关, 导致心血管保护作用减弱[3], 但绝经后妇女激素替代疗法降低冠脉疾病发病率仍存在较大争议[4]。两组AMI患者高血压、吸烟比例分别是46.9%、56.5%及42.1%、48.4%, 表明高血压、吸烟是AMI发病的高危因素。非老年组致病因素中肥胖、冠脉疾病家族史等明显高于老年组 (P<0.05) , 表明肥胖、冠脉疾病家族史等亦是非老年AMI患者发病的高危因素。
[n (%) ]
老年组AMI患者多合并有其它系统疾病, 从而掩盖了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老年组AMI患者临床症状多不典型, 非典型胸痛 (20.4%) 与无胸痛 (14.3%) 发病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7.9%、8.7%) , 其它症状 (呼吸急促、心悸、晕厥等) 亦高于非老年组 (P<0.05) 。Banach等[5]研究发现, 大约75%的85岁以上AMI患者无胸痛或仅有轻微疼痛。本研究中仍有50.3%的老年患者以典型胸痛为主要临床表现, 但疼痛程度不严重、部位不明确, 且无胸痛, 老年患者亦无明显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 可能与老年患者本身痛觉降低[6]、大脑皮层功能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7]等有关。此外, 老年组AMI患者伴有急性心力衰竭, 其发病率及严重程度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由于心脏代偿期尚可满足机体的代谢需要, 一般不会出现心力衰竭症状, 且心脏代偿与心力衰竭、发生速度及严重程度等密切相关[8], 因此老年AMI患者罪犯血管更多, 梗死面积更广。
AMI患者出现并发症往往提示预后不良, 对老年患者尤是如此[9]。老年组患者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再发性心肌梗死及死亡率等均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其中老年组及非老年组AMI患者心律失常发生率均较高 (48.9%、31.0%) 。近年来, 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死引发的心律失常与炎症相关[10]。有学者认为[11]AMI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为室速、室颤, 而本研究中室速、室颤发生比例并不高 (3.4%、2.4%) , 老年组房室传导阻滞比例 (21.1%) 高于非老年组 (11.1%) , 可能与AMI老年患者房室传导系统易受心肌纤维化、缺血及坏死等影响[12]有关。老年组出现心力衰竭41例, 死亡14例 (29.8%) , 表明心力衰竭为老年AMI患者最主要的致命因素, 即使“最佳的治疗”其预后仍较差[13], 其临床危险程度值得注意。
综上所述, AMI老年与非老年患者发病危险因素、主要临床特点及预后均存在差别。AMI作为心内科疾病急重症, 应把握不同年龄群体病情特点, 有助于及时、有效地给予相应处理, 从而降低患者病残率及死亡率。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 (AMI) 老年与非老年患者在发病危险因素、临床症状及并发症等方面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73例作为研究对象, 按年龄分为非老年组 (n=126) 、老年组 (n=147) ,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病危险因素及并发症等资料。结果:老年组AMI发病年龄显著高于非老年组 (P<0.05) ;非老年组在肥胖、冠脉疾病家族史等致病因素方面均显著高于老年组 (P<0.05) ;老年组及非老年组均主要表现为典型心绞痛胸痛, 且非老年组比例高于老年组 (P<0.05) , 老年组呼吸急促、心悸、头晕、眼花、晕厥及神经感觉受损等表现比例高于非老年组 (P<0.05) ;老年组STEMI (52.4%) 明显低于非老年组 (65.8%) , NSTEMI (41.5%) 则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29.4%) ;老年组患者充血性心力衰竭比例及严重程度均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老年组患者并发症情况高于非老年组 (P<0.05) , 主要表现为心律失常及房室传导阻滞。结论:急性心肌梗死 (AMI) 为心内科疾病急重症, 应准确把握不同患者年龄群体病情特点, 有助于及时、有效的给予相应处理, 从而降低患者病残率及死亡率。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4
[关键词]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血小板减少
[中图分类号] R54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12-170-02
随着急诊经皮腔内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技术的普及,让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患者受益。但对于非PCI医院转运至我院或行补救性PCI的患者,往往可能存在心肌的广泛损害或泵衰的发生。既往我们基层医院常常选择单纯药物治疗的方法,但疗效往往不佳且存活率低。随着对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ntra-aortic balloon pump,IABP)术这种机械性辅助方法认知度的提高及广泛应用。我院自2010年开展IABP术运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术后休克患者以来,术后发生血小板减少2例,现将临床表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女,75岁,因“间断胸痛20 h,伴晕厥1次”于外院诊断为下壁、右室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转入我院急诊科。查体:P:44次/min,BP 70/40 mm Hg,嗜睡,双肺呼吸音低,未闻及啰音。HR 44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床边心电图示“III度房室传导阻滞”并“ST II、III、aVF、V3R~V5R 弓背抬高0.1~0.2 mV”,予提高心室率、扩容、临时起搏及急诊PCI,造影示右冠完全闭塞,顺利开通血管,植入支架。术中患者血压不升,同时行IABP 辅助治疗。术后予氯吡格雷(75 mg/d)及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口服联合抗血小板聚集治疗,监测血常规发现血小板出现减少。术前急查血小板值为110×109/L,术后第1天血小板 82×109/L,术后第2天55×109/L ,术后第3天因突发恶性心律失常抢救无效死亡。其间患者无活动性出血临床表现。
例2,男,73岁,因“胸痛胸闷4 h”入急诊科。查体:P:53次/min,BP 90/60 mm Hg,急性面容,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细湿性啰音。HR 53次/min,律齐。双下肢无水肿。床边心电图示“ST I、aVL、V1~V6 弓背抬高0.2~0.4 mV”诊断为急性广泛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查心肌酶学等生化指标,同时急诊PCI。造影示前降支完全闭塞,顺利开通血管并植入支架。术中患者出现出汗、恶心呕吐,血压低至60/40 mm Hg。排除迷走反射,考虑为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合并左心泵衰。予多巴胺持续泵入并置入IABP。PCI后急查结果回报 TNT>50 ng/mL,Mb 824.4 ng/mL, CK-MB>300 ng/mL,心肌酶谱:CK 6465 U/L,AST 750 U/L,a-HBDH 2055 U/L,LDH 2041 U/L,血小板 106×109/L。术后予肠溶阿司匹林(100 mg/d)及氯吡格雷(75 mg/d)口服抗血小板,阿托伐他汀(20 mg/晚)控制血脂治疗。监测也发现血小板减少现象。血小板术后第1天 77×109/L,第2天 57×109/L ,第3天 36×109/L,第4天 35×109/L。术后第4天晚撤离IABP,口服药物治疗方案不变。第5天 49×109/L,第6天 80×109/L,第7天 110×109/L(抽血时间为每天上午6点整)。出院后随访血小板未再出现下降情况,患者也无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咯血、血尿、黑便等症状。
2 讨论
2012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治疗指南中提出,对无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患者,不建议常规使用IABP[1]。但对于已经行急诊PCI联合血管活性物质治疗疗效不佳的休克患者,特别是高龄患者,临床上仍考虑联合应用IABP帮助患者度过心肌梗死急性期。IABP 是一种将球囊置于锁骨下动脉与肾动脉之间,在触发信号与驱动装置控制下的机械性支持方法。在舒张期充气增加冠状动脉灌注,收缩期放气降低心脏后负荷。最终达到增加冠脉供血,减少心肌耗氧改善心衰的疗效[2]。IABP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出血、血小板减少、肢体缺血、栓塞、球囊破裂死亡等,总体发生率平均为20%~30%[3]。但其中关于IABP并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没有明确的报道。对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PCI术后存活,联合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更需着重关注血小板减少情况。老年患者正常的生理病理变化也影响着血小板的变化。有研究表明,年龄越大患者出血及栓塞等凝血功能异常的发生率越高。骨髓的造血功能、血小板的产生、血小板自身的聚集功能等也与年龄的增长存在一定的相关性[4]。加之老年患者血液成分的变化,如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等,血管内皮通透性、完整性的改变,血管弹性的下降,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的修复能力下降,一旦在血小板迅速减少状态下,特别在应激期间如急性心梗时,其出现致死性出血的风险将大大增加。
本2例患者既往均无血液系统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肿瘤等。第2例存活患者停用IABP后,血小板遂逐步恢复正常,不支持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诱导的血小板减少[5-6]。故考虑与主动脉内球囊工作时对血小板机械性接触损伤有关。IABP过程中需持续使用肝素,因条件不足无法行免疫学检测完全除外肝素所致的血小板减少症(HIT)[7]。就所查相关文献资料表明对于70岁以上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同时应用IABP技术支持的大规模临床研究较少,加之本报告样本量较少,是否70岁以上老年患者运用IABP都会出现血小板的减少,有待进一步观察。
在临床工作中,需密切监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PCI并IABP术后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及临床症状。特别为老年患者,一旦发现血小板极重度减少并出血倾向时,需考虑IABP相关血小板减少的可能性。需重新评估使用IABP的利弊,以决定是否尽快撤离IABP。有资料显示极重度血小板减少时,输注血小板也是有效方法之一。
[参考文献]
[1] 宋莉,颜红兵.2012年ESC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治疗指南[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2,33(6):688-690.
[2] 吴迪,薛军,范烃东,等.重症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动脉球囊反搏辅助下PCI治疗的疗效[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2026-2027.
[3] 吴雪萍,朱平,刘宏伟.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2,17(5):351-353.
[4] 钱方毅.抗血小板疗法在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临床应用[J].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2,11(7):556-560.
[5] 乔森,雷鸣,寇玉红,等.老年患者长期应用阿司匹林的安全性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1,6(27):22-23.
[6] 陈长源,张海涛,黄丛春.氯吡格雷致血小板减少症一例[J].空军医学杂志,2012,28(3):180-181.
[7] Bream-Rouwenhorst,HR Hobbs,RA Horwitz,et al. Thrombocytopenia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heparin combination antiplatelet therapy and intra-aortic balloon pump counterpulsation[J].Journal of Interventional Cardiology,2008,21(4):350-356.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健康指导 篇5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管腔狭窄, 心肌供血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心肌出现严重、持久的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的心肌坏死, 属于冠心病的严重类型。老年患者在急性期恢复过程中常因情绪过激、饮食不当及排便异常等原因诱发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故在护理老年患者时应加强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生活方式指导和心理护理, 只有这样才能降低老年患者的并发症及病死率, 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1 健康生活方式指导
1.1 注意卧床休息, 减少探视
急性期患者, 应保持室内安静, 医护人员动作要轻柔, 语言温和, 患者应避免情绪激动, 谢绝探视;病情稳定1~2周后再逐步增加活动量。
1.2 保持大便通畅
急性期患者, 为了避免排便用力增加心脏负担, 可遵医嘱给予缓泻剂, 提醒患者忌用力排便;病情恢复后, 当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时, 指导患者饮食多进食含纤维素的蔬菜、水果及粗粮, 每晚喝蜂蜜水,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1.3 早期运动指导
恢复期的患者应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适当的活动或锻炼, 如定时的慢步行走、散步、练气功。不宜做剧烈运动, 加大活动量。
2 心理指导
心肌梗死的患者在急性期易产生恐惧、焦虑的情绪, 可使心跳加快, 不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因此对患者要关心、细心, 使患者能够安心养病消除不良情绪。另一方面, 情志不遂也是诱发心肌梗死的因素, 因此既需要他人的谅解、劝慰、疏导, 也需要学会自我调控, 培养豁达、开朗、宽容的性格。遇事要冷静、量力而行, 不勉强自己, 保持情绪稳定。
3 饮食指导
合理调整饮食, 饮食易清淡、低盐低脂、低胆固醇、营养、半流食、软食为主, 少食多餐, 忌烟酒, 忌辛辣, 禁止暴饮暴食, 多食新鲜蔬菜, 瓜果富含维生素的食物。
4 康复期指导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6
1 临床资料
我门诊于2005年1月—2009年10月共抢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8例, 年龄60岁~80岁, 其中男35例, 女3例。
2 院前急救护理
2.1 出诊前的准备工作
接到出诊电话后简要询问患者病情, 有针对性备齐所需物品并及时准确、迅速到达现场。不知道患者情况而盲目出诊, 会因为延迟到达而失去抢救时机, 或物品准备不全而无法进行抢救。
2.2 急救方法
(1) 典型症状者应正确快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不典型症状应充分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并辅以相应的心电图检查。ST段下移大于0.05 m V或者弓背上抬0.2 m V, 出现异常Q波即考虑为急性心肌梗死可能, 并按AMI处理。 (2) 平卧吸氧。患者保持绝对平卧, 并保持头高脚低位, 室内空气畅通, 保持环境安静, 防止不良刺激, 解除焦虑, 持续低流量吸氧, 并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 (3)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及心电图的变化, 为适时作出治疗措施提供客观资料。 (4) 建立静脉通道, 改善冠脉血流, 嚼服阿司匹林300 mg, 并静滴硝酸甘油, 滴入的速度应控制在7~10滴/min, 并密切观察血压, 及时调整滴数, 防止低血压的发生。 (5) 解除疼痛, 对典型患者立即给予肌肉注射吗啡或度冷丁止痛, 以减轻疼痛, 消除患者紧张情绪。
2.3 转运与途中护理
2.3.1
做好解释, 以取得患者的合作。有的患者经现场处理后, 疼痛缓解, 认为没有必要去医院, 有的患者病情危重, 担心搬动有危险, 对转运存在着顾虑。因此, 应为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 说明去医院进一步检查治疗的必要性。同时, 也应交待转运途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和意外, 并在转诊同意书上签字。
2.3.2
转运技术: (1) 搬运者将双手平放在患者的头胸臀下肢下, 时刻保持在同一平面上, 平移放在担架上。 (2) 利用救护车的滑轮装置, 使患者头朝前, 将担架放在轨道上滑入车内。 (3) 将患者抬下救护车时要注意保护患者, 控制好滑行速度, 尽可能保持担架平稳。整个搬运过程, 动作要轻稳, 以消除患者紧张心理, 减少心脏负担, 转运途中保持车辆平稳运行, 避免急刹车和突然提速, 避免患者产生恐惧心理。
2.3.3
与医院取得联系, 用电话将患者的性别、年龄、主要病情告知ICU病房。
2.3.4
途中护理。严密观察生命体征, 转运途中应持续进行心电监护, 警惕心律失常的发生;注意患者呼吸和血压的变化, 一旦发生异常, 应立即进行处理;保持各管道通畅, 对于静脉输液者, 应注意输液速度, 输液针头是否固定稳妥, 局部有无红肿, 药物有无外渗;氧疗者, 应注意氧流量, 并妥善固定鼻导管, 防止管道扭曲及漏气。
2.4 保证院前急救文书的质量
院前急救文书是非常重要的文书, 我们要本着对患者负责, 对自己负责的态度, 及时准确地记录治疗所用的药物, 以及采取的护理措施和病情发展的详细过程, 不要出现遗漏、涂改的现象, 保证医疗文书的书写质量。完整的医疗文书可给下一步抢救治疗提供一些必要的数据和信息, 例如在院前急救中用过的药物, 当入院后患者再次使用时会考虑使用的量等问题。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102例,其中男66例,女36例,年龄75~92岁,平均78岁。
1.1.1 首发临床表现
以胸痛为首发临床表现者58例(56.86%),以血压降低、突然大汗淋漓、心慌气短、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等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12例(11.76%),以腹泻、恶心、呕吐者6例(5.88%),以后背痛、牙痛、咽痛为主要临床表现者15例(14.71%),以胸骨后或心前区疼痛为主的18例(17.65%),以咳嗽、气喘、端坐呼吸、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衰症状为首发临床表现者21例(20.59%),心律失常38例(37.25%)。
1.1.2 诱发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前有明确促发因素,其中精神紧张、情绪激动41例,占40.2%;过度劳累32例,占31.37%;饱餐10例,占9.8%;用力排便12例,占11.76%;无明显诱因28例,占27.45%。
1.1.3 危险因素
危险因素即基础疾病情况,高血压32例(31.37%),高血脂53例(51.96%),糖尿病26例(25.49%),脑血管病25例(24.50%),冠心病45例(44.12%)。
1.2 诊断
1.2.1 诊断标准
心肌梗死(AMI)诊断参照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2001年发布的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诊断标准按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12版《实用内科学》中的诊断标准。经心电图、血清心肌酶谱学检查及结合临床表现确诊,有胃肠道症状者行床旁B超或X线检查除外相关疾病。
1.2.2 心电图检查
入院时均进行18导联心电图检查并动态监测心电图改变,符合典型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演变者80例,余22例心电图改变不典型。
1.2.3 血清心肌酶谱检查
102例患者均进行血清心肌酶谱测定,结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
1.2.4 梗死范围
根据心电图相关导联定位:前间壁22例,广泛前壁28例,下壁23例,下壁+正后壁12例,下壁+前壁8例,下壁+正后壁+右室壁4例,前壁+高侧壁5例。
1.3 治疗
对发病后24 h内入院且无溶栓禁忌证,年龄75~80岁,平时身体状况良好,无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者,选用尿激酶行静脉溶栓22例,其余病例因有禁忌证或年龄较大而采用常规方案治疗,即使用镇静止痛、硝酸甘油扩张冠脉,极化液、磷酸果糖、抗心律失常、低分子肝素和阿司匹林抗凝抗栓治疗以及强心和血管活性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
2 结果
本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卧床休息、镇静、止痛、吸氧、扩冠、营养心肌和抗心律失常等治疗,结果治愈好转75例(73.5%),死亡27例(26.5%)。
3 讨论
结合文献及本组102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
3.1无痛性
老年无痛性心肌梗死的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种情况:(1)梗死区血管和神经因长期缺血已受损伤,特别是合并糖尿病的患者,对疼痛已不敏感。(2)老年人脑动脉硬化较严重,大脑长期缺氧,部分脑组织萎缩软化,意识障碍和疼痛迟钝。(3)冠状动脉梗死很快,所供血心肌未产生足够刺激引起疼痛的代谢产物时已经坏死。(4)合并症多,如心衰、心律失常、休克等掩盖疼痛症状。(5)长期心绞痛之后患者已适应。本组无痛者多以呼吸困难、咳嗽、胸闷、头晕、多汗等症状起病,值得医师重视。本组资料还提示年龄越大,无痛病例越多,无痛性心肌梗死的患者往往病情重,预后差,与文献报道相符[3]。因此,对有疼痛症状的老年人,特别是有冠心病易患因素者应及时做心电图及心肌酶谱动态检查,以免漏诊。
3.2 并发症
老年AMI并发症多,特别是心律失常、低血压、休克、心力衰竭、心脏破裂、栓塞、感染的发生率较高,尤其在心功能不全或心力衰竭的基础上易引起感染,引起肺功能或肾功能衰竭[4]。在临床实践中不容忽视,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以便给予正确的处理。
3.3 预后差
老年AMI的预后差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1)老年人发病前健康状况差,本组病例显示老年AMI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的比例大;(2)老年人心脏储备能力差,由于年龄是动脉硬化不可控制的独立因素,患者的年龄越大,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越高,病变越重,冠状动脉储备能力差,易发生严重的AMI,并发症多且重[5];(3)由于老年AMI临床表现不典型,就诊不及时,常错过早期治疗的良机。
3.4 首发症状
本组资料分析发现,老年人无典型胸痛者,极易被误诊和漏诊,故要高度重视,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帮助及早发现老年人心肌梗死[6]:(1)近期内经常胸部憋闷、气短、乏力或沉重感,并有渐重趋势;(2)突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气短、不能平卧、咳嗽、咳白色黏痰或粉红色泡沫痰;(3)突然出现头晕、心悸、眼前发黑、恶心、面色苍白、四肢冰冷、出汗、脉搏细弱或快慢不均、血压下降的休克表现;(4)突然出现原因不明的晕厥或抽搐;(5)老年糖尿病患者突然出现胸憋、乏力、甚至神志不清;(6)近期内不明原因的血压下降。以上均为老年心肌梗死的首发症状。
综上所述,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起病常不典型,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对老年人AMI要提高认识,做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防止并治疗各种并发症。
针对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特点,凡老年人突然发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持久较重的胸闷、胸痛、恶心、呕吐而原因不明者,应高度怀疑AMI,并尽快行心电图、血清酶学检查,以便作出及时诊断。对有上腹痛的老年患者既往有胆囊炎或胃肠疾病,检查时也应注意心电图动态变化,以免漏诊AMI。对已确诊的AMI老年患者综合治疗要慎重全面,以免诱发和加重心力衰竭,使病死率增加。对于年龄在75~80岁之间的老年AMI患者,平时身体状况良好,如无禁忌证,可积极尝试溶栓治疗。同时,提醒老年人应避免劳累、受凉、饱餐、大便干结、过量饮酒等,保持心情舒畅,以预防心肌梗死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红霞.42例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中国保健,2006, 14(18):64.
[2]中华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12): 710-725.
[3]沈潞华.血脂异常与冠心病的防治.中国全科医学,2004,7 (10):683.
[4]赵丽娟.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探讨.实用医技杂志, 2007,14(10):1315.
[5]杨丽红.老年急性心肌梗死30例分析.中国厂矿医学,2007,20 (3):245.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共54例, 上述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诊断标准, 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 男15例, 女12例, 年龄最小为60岁, 最大为74岁, 平均年龄为 (66.3±7.1) 岁;其中前壁梗死患者共16例, 前间壁梗死患者7例, 正后壁梗死患者共4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5例, 合并糖尿病患者2例。对照组患者27例, 男16例, 女11例, 年龄最小为60岁, 最大为73岁, 平均年龄为 (67.4±6.6) 岁;其中前壁梗死患者共17例, 前间壁梗死患者6例, 正后壁梗死患者共4例;其中合并有高血压6例, 合并糖尿病患者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心肌梗死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护理干预: (1) 饮食指导和排便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给予低盐、低脂饮食, 嘱咐患者可少食多餐避免饱食, 有助减轻心脏负担。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卧床休息, 引起胃肠蠕动减慢, 可引起便秘, 嘱咐患者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大便干结时要给予护理干预便于大便排出, 避免屏气诱发发作。 (2) 心理护理。急性心肌梗死起病及, 病情重, 患者可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情绪, 护理人员要详细了解患者产生不良情绪原因, 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 积极配合治疗[1]。 (3) 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心肌梗死产生的原因、治疗过程、注意和预防事项等, 针对患者不同情况进行个体化健康教育, 让患者掌握预防诱因引起的心肌梗死发作, 让患者了解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 并做好预防。 (4)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康复训练计划, 有步骤的进行肢体活动, 先由被动开始, 逐步过渡到肢体主动活动, 逐渐从户内活动转移到户外活动。
1.3 观察指标
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调查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生活质量情况进行评定, 此量表分为5个项目, 共19个条目, 包括患者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情况、患者认知程度。其中评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治疗状态越好, 患者的机体功能状态也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4.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观察组护理干预前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情况、患者认知程度分别与对照组护理干预前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干预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情况、患者认知程度分别与本组干预前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情况、患者认知程度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需要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治, 在救治过程中, 有效的护理干预必不可少。整体护理干预是以现代护理理论为指导, 实施有计划、连续性、系统性及全面性的护理干预, 目的是尽快使患者康复。除了常规护理干预外, 饮食和排便管理、心理支持、个体化健康教育、早期康复等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尤为重要, 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效果[2,3]。本文结果中, 观察组干预后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情况、患者认知程度方面分别优于对照组干预后, 所以, 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摘要:目的 探讨整体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急性心肌梗死老年患者共54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给予整体护理干预。评定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护理干预后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治疗满意情况、患者认知程度分别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整体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心肌梗死老年患者生活质量, 提高治疗效果, 护理效果显著, 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整体护理,老年
参考文献
[1]刘雯, 卢惠娟, 胡雁, 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及预测因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 2011, 26 (1) :70-73.
[2]朱其玉, 田凌.急性心肌梗死6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16 (5) :84-85.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9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老年;心律失常;胺碘酮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8-0127-02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症状并不典型,同时患者发生的并发症比较多,且患者死亡的几率较大,然而心律失常则是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主要原因。为了改善患者的预后,降低死亡率。我院对此次所收治的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取得一定成效,以下是详细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的对象为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患者,收治时间为2012年8月~2013年12月。男性为38例,女性为22例;年龄在52~79岁,平均为(62.0±1.0)岁。高侧壁梗死5例、下壁36例、心内膜下4例、前间壁4例、后壁2例、广泛前壁3例、前间壁6例。患者主要是出现心前区急性发作而疼痛。心律失常:II°以上房室传导阻滞6例、室性心动过速36例、室上性心律失常12例、心室颤动6例。
1.2方法
在患者住院之后,给患者吸氧和纠正电解质紊乱等。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电监护等。之后给患者使用75~150mg胺碘酮加入到生理盐水中稀释到20ml,之后对患者进行静脉推注,在10min内完成。然后以1.0mg/min的速度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维持,维持时间为6h。之后再对剂量进行调整,并减至为0.5mg/min,维持2d。此外,给患者口服胺碘酮,开始为600mg/d,治疗7d后,每周减少200mg/d。在治疗第3周时,患者服用200mg/d胺碘酮治疗,并维持2~4周。
1.3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消失,且心肌酶学指标已经完全恢复到正常,患者早搏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减少>50.0%,血清酶指标表现正常[1]。有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患者早搏次数与治疗前相比减少>30.0%。无效: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没有任何改善或者死亡或者加重。
1.4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效果和治疗前后的心率和QT间期以及QTd进行检测和记录。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9.5软件处理,心率和QT以及QTd采用( X±s)表示。采用X2或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結果
经过治疗之后,显效40例,占66.7%;有效18例,占30.0%;无效2例,占3.3%。无效患者中,其中有1例患者因为发生肺部感染而死亡,1例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而抢救无效而死亡。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患者发生严重性不良反应。治疗前:心率:(92±11)次/min、QT:(395±36)、QTd:(68±9);治疗后:(61±9)次/min、QT:(468±47)、QTd:(41±10);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和QT间期以及QTd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我们国家经济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显著的提高[2]。然而老年人口老龄化现象日益突出,并且发生心血管疾病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3]。尤其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发生比例较高,这主要是因为患者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而导致患者形成血栓[4]。此外,患者还会发生严重的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极大的威胁。
对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其是一种III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经过治疗之后,显效40例,占66.7%;有效18例,占30.0%;无效2例,占3.3%。治疗前后患者的心率和QT间期以及QTd进行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QTd减少则使得患者发生严重性心律失常和猝死的几率减少。同时其还能够有效地阻断钙离子通道和钠离子通道等。
总之,对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其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预后,降低患者的死亡几率,并且没有发生明显性的不良反应,值得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饶国涛,李屏,朱俊.急性心肌梗死并心律失常临床分析[J].吉林医学,2011,01:100-101.
[2]罗淑霞.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03:63-64.
[3]陶凤英.急性心肌梗死并发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与护理[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3:1109.
老年患者急性心肌梗死 篇10
资料与方法
2013 年5 月-2015 年8 月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00 例, 所有患者在入院之后进行常规检查, 均与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诊断标准相符。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 例。其中, 对照组男84 例, 女66 例;年龄55 ~ 86岁, 平均 (68.4±1.57) 岁; 病程1 ~ 2周。观察组男105 例, 女45 例;年龄52 ~ 85 岁, 平均 (66.3±1.39) 岁;病程1 ~ 2 周。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患病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护理方法:①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治疗以及护理措施, 即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如心率、血压等。如果患者的病情较严重, 可给予供氧措施, 对患者进行用药以及饮食等方面的护理指导, 并且在卧床2 周之后, 可适当进行锻炼。②观察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主要措施:患者在入院治疗的第1 天要绝对卧床休息, 同时对患者进行心理方面的护理;在卧床的2 ~ 3 d内, 可帮助患者进行肢体关节的活动, 并按摩四肢, 3 ~ 4次/d, 每次维持15 min, 主要目的是促进肢体的正常血液循环;卧床4 ~ 5 d, 可鼓励患者进行自主锻炼, 如翻身锻炼、肢体伸展运动, 锻炼时间可根据患者的耐性进行合理调整;第6 ~ 10 天, 患者可在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在病房、走廊内慢走, 4 ~ 5 次/d;第11 ~ 15天, 护理人员可协助和鼓励患者进行上下楼梯的锻炼, 然后再慢步返回病房;第16 ~ 20 天, 患者的自理能力基本得到恢复, 基本可以正常进行洗脸、刷牙等。在康复护理期间, 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密切观察, 同时要根据患者身体的恢复情况合理调整康复护理过程。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护理期间的卧床时间、ADL ( 生活自理能力) 以及心功能等级的变化情况等进行观察和记录, 其中心功能等级主要包括以下3 级:Ⅰ级:患有心脏类疾病, 但是可以进行正常的体力活动;Ⅱ级:患有心脏类疾病, 在进行体力活动时存在轻微程度的限制;Ⅲ级:患有心脏类疾病, 进行体力活动时受到较大程度的限制。此外, 还要对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
统计学处理:采用数学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记录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以及百分率 (%) 的方式进行表示, 采用t检验。如果P<0.05, 则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临床治疗效果的比较:观察组的卧床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 且ADL评分以及心功能等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见表1。
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心律失常3 例, 心力衰竭5 例, 便秘1 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6%;对照组心律失常12 例, 心力衰竭14 例, 便秘17 例, 并发症的发生率28.66%。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
讨论
在老年人群中,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常见病症, 且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 其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 严重情况下, 该病症还会对老年人群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 因此, 需要对其引起重视。
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 传统治疗中只注重于药物治疗, 再辅助常规护理方式, 但是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而对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措施, 不仅能够大大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 而且治疗效果显著。基于此, 我院对早期康复护理以及常规护理两种护理方式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进行了探讨和研究, 结果发现, 无论是从住院时间、ADL评分、心功能等方面来评价其治疗效果, 还是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来评价, 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观察组, 其治疗效果要明显优于实施常规护理的对照组。
综上所述, 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 可大大提高其治疗效果, 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值得在临床医学中进行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谢咏梅.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疗效[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14, 11 (3) :34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