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鼻饲患者(精选10篇)
老年鼻饲患者 篇1
鼻饲即鼻饲法,就是将导管通过鼻腔插入患者胃中,从管内灌注流质食物、水和药物的方法,在不能由口进食或昏迷的患者中运用比较普遍,是一种经济有效而安全的方法,但如果护理不到位也会带来各种并发症[1]。出院后的老年鼻饲患者由于缺少专业、持续的护理指导,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为了提高家庭照料者的护理能力,降低出院后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我院对2009年2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老年鼻饲患者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抽选我院神经内科在2008年1月~2010年12月出院的老年鼻饲患者129例,其中,脑卒中91例,帕金森病12例,老年痴呆22例,重症肌无力2例,急性脊髓炎2例。将2009年2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患者为研究组,其中,男43例,女23例,平均年龄(60±13)岁;将2008年1月~2009年1月出院的63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6例,女27例,平均年龄(59±15)岁。两组患者出院前均给予更换胃管1次,胃管均采用F14~16硅胶胃管。对两组患者及患者照料者的资料进行统计,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文化水平、疾病以及照料者文化水平、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变换过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护理指导
1.2.1. 1 对照组
采用常规护理指导,即对带管出院的鼻饲患者及家庭照料者讲解相关的鼻饲护理知识,如鼻饲患者的流质食物配制、家庭吸引器的使用、鼻饲的各项注意点等。在出院前3 d通过护理人员的示范,指导照料者实际操作,让其掌握鼻饲操作流程和操作要点。
1.2.1. 2 研究组
研究组患者除了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还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即在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内,每个星期进行一次出院随访,寻找家庭护理中的问题与难点,针对这些问题与难点进行护理指导,指导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1)思想指导:绝大部分患者和照料者对鼻饲带管出院回家没有安全感,患者与照料者的压力大,担心会出意外,而又没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身边。因此,随访的护理人员要及时排除患者及照料者的忧虑,及时为患者及照料者解决鼻饲难题,指导照料者鼻饲相关知识的学习,充分调动照料者的学习积极性。明确表示当发生问题时,照料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向护理人员寻求帮助,增强他们的安全感,提高患者康复的自信心。(2)防止腹泻:鼻饲液要现用现配,温度要掌握在39~41℃之间,注入鼻饲的速度控制在20~30 ml/min,并且要匀速注入。如果发生腹泻,要查明腹泻的原因,咨询医护人员进行相应对症处理。(3)防止便秘:每天要有1 500~2 000 ml的充足水分,并且每天要帮助患者活动四肢,翻身,以及腹部按摩导引,预防便秘的发生。(4)防止误吸:有关调查显示,在鼻饲患者中,由误吸而窒息致死者占每年总死亡率的1.3%[2],误吸是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防上误吸是出院随访护理指导的重点。鼻饲前要吸净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鼻饲时床头要>30°或者半卧位,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 min,然后再恢复,这样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发生误吸时,一般症状为呕吐、咳嗽剧烈、憋喘、呼吸加速等。如果误吸发生,应该立即停止鼻饲,给患者右侧卧位,轻轻拍打背部,让患者咳出误吸液,症状严重时,可用注射器和一次性吸痰管吸出液体,并且根据医嘱进行抗感染治疗,防止肺部感染。(5)避免堵管:鼻饲液要调匀,浓度不能太高和黏稠度不能太大,鼻饲前每次用20~30 ml温开水冲洗,防止堵管。如果怀疑堵管,可用负压回抽以及注水检查,疏通无效则立即更换。(6)防止患者的营养不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指导照料者制订饮食计划,定时测量患者的体重和各项指标,再根据体重和指标作相应的营养计划调整,防止营养不良的发生。(7)对照料者进行强调,2~4周即要更换新管。
1.2.2 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效果调查
1.2.2. 1 调查表
采用我院制订的“出院随访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护理影响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调查表的内容主要包括,(1)患者的基本资料:姓名、年龄、性别、经济来源、是否与子女同住、生活自理能力如何、出院时间。(2)照料者的文化水平、年龄、性别、与患者的关系、照料时间、是否更换过照料者。(3)照料者对老年鼻饲相关知识了解的程度。(4)患者出现鼻饲并发症,如腹泻、便秘、误吸、堵管、营养不良的次数,胃管断裂的次数。(5)患者更换胃管时间。
1.2.2. 2 调查形式
出院1个月后,由经过培训的2名主管护师通过电话、上门访问等形式,对两组老年鼻饲患者在出院后发生的状况以及现在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每隔1个月,连续6个月对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鼻饲照料者护理能力的比较见表1,两组鼻饲患者并发症的比较见表2。由表1可知,研究组在护理能力等各个方面均好于对照组(P<0.01)。由表2可知,研究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均少于对照组(χ2=11.55,P<0.05)。
3 讨论
3.1 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有效提高了照料者的鼻饲护理能力,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
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大多数生活不能自理,需要家人照顾,或者请人照料,有调查表明,在我国鼻饲患者照料者的文化水平普遍很低,绝大部分没有进行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3]。给患者、家属及照料者提供实用的信息,对于减缓忧虑,提高管理能力和依从性以及提高护理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4]。表1显示,研究组照料者的鼻饲护理能力比对照组明显要高,表2显示,研究组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次数明显比对照组要少,说明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是提高照料者护理能力、减少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并发症的有效途径。护理人员在定期的出院随访过程中,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鼻饲中的问题,并且指导照料者学习鼻饲护理的相关知识,纠正不正确的做法。通过心理指导,还改善了患者、照料者及家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了大家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3.2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老年鼻饲患者护理的意义
对社区护理的需求和工作内容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希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疾病护理、预防和保健3个方面开展各项服务。大多数家庭鼻饲患者及照料者对并发症缺乏危险性认识,更需要社区对家庭鼻饲患者提供专业护理指导和服务,当发生并发症时,可以及时、方便快捷地得到专业的治疗。建议出院后的老年鼻饲患者建立社区个人档案,请社区护理人员定时上门开展护理指导,也是减少并发症,提高照料者护理能力的重要途径。
总之,在我国,由于目前公共卫生资源仍非常短缺,卫生资源分布也不均衡,患者家庭经济状况等各种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老年鼻饲患者不可能长时间的住院[5]。鼻饲患者带管出院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的医疗开支,同时也节约了社会医疗资源。老年鼻饲患者出院后,由于家庭照料者的护理能力不强,因此,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6],通过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提高了照料者的护理能力,有效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我们还可以积极发展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的合作,积极开展家庭随访护理指导,提高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与社会的压力,节约有限的社会医疗资源。
摘要:目的:对老年鼻饲患者出院后实施随访护理指导,探讨出院随访护理指导的效果及意义。方法:抽取2008年1月~2009年1月出院的63例鼻饲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指导;抽取2009年2月~2010年12月出院的66例鼻饲患者为研究组,除了出院前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还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采用电话或上门访问的方式,运用“出院随访对家庭老年鼻饲患者护理影响调查表”进行效果调查。结果:研究组鼻饲并发症的发生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照料者对鼻饲患者护理能力的掌握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对鼻饲护理掌握人数的比例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施出院随访护理指导,能提高照料者的护理能力,有效减少鼻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鼻饲,出院随访,并发症,护理指导
参考文献
[1]张爱珍.医学营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6-220.
[2]尹建敏.高龄患者误吸原因分析及家庭保健[J].解放军保健医学杂志,2000,2(2):67-68.
[3]费益君,何丽芳,方秀莲.家庭老年鼻饲患者现状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11):876.
[4]Morris SM,Thoms C.The need to know:informal cam and information[J].Eur J Cancer,2002,11(3):183-187.
[5]姚伟琼.护理干预减少老年患者留置胃管鼻饲并发症的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0):104-105.
[6]林华瑶,王秋杏,陈细文,等.DRW型胃管应用于鼻饲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3):40-41.
精神分裂症患者鼻饲的护理 篇2
【中图分类号】R24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2)09-0045-01我科从2006年1月——2008年11月接受34例这类病人行鼻饲治疗 ,无一例失败,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34例,全为男性,年龄17-56岁,拒服药10例,拒食24例。精神症状支配下拒食药物引起的吞咽困难;对强迫住院有抵触情绪;因住院时间长要求出院;自觉疾病恢复后无法见人拒食自杀。
2护理对策
2.1插管前准备: 护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责任心和事业心,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和应变能力。尽量避开其他患者和家属,以免影响插管者的情绪。检查胃管质量,检查胃管是否变硬、堵塞、漏气。做长度标记,测量患者前发迹至剑突的长度,并做标记。检查患者的鼻腔,如有异物不能做,无异常则清洁鼻腔。
插管时要与病人沟通:让患者了解有关疾病的知识,让其对自身的疾病有所认识。操作过程不断与病人交流,用语言诱导病人,尽量让其配合治疗,如采用此法是为其健康着想,如能服药、进食就没有必要插管;并告诉患者插管的主要步骤;在插管过程中有恶心等不适是正常现象,不要憋气,不要紧张、害怕,让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告诉患者在插管时如能与医护配合,不适感会减轻等。
2.2插管中的注意事项: 如患者不配合、躁动,应多人共同完成操作,医护要密切配合,相互衔接好,同时也应明确分工,各人认真完成自己的工作。
插管过程不能急于求成,病人不合作会影响操作者,慎静自如插管动作要缓慢、轻稳,特别是在通过食管的三个狭窄处时,以免损伤食管黏膜。用听诊器听气过水声时,有二个人分别听到气过水音后会更好,后输入流质,以免发生意外。
鼻饲药物时,应将药片研粉,溶解后再输入,鼻饲流质量每次不超过200 ml,温度为38~40℃,输入流质前后均用少量温开水输入。
2.3 拔管及拔管后的处理: 用止血钳夹紧胃管开口端,拔至咽喉处时快速拔出,以免液体滴入气管。
清洁患者鼻面部,整理衣服,让其休息,并有专人看护。及时与病人沟通:告诉患者,护士所以这样做,并不是要害他,是为了给他治病,不吃药病好不了,身体就会垮,都是为了健康着想,护士是爱心、关心、保护他的,没理由害他,输入的是治疗疾病的药和营养物质,不是毒药,下次如果不吃药、不吃饭还会采用这种方法。如能配合治疗、服药、吃饭,会早日康复、早日出院。
3护理体会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进食、服药是重要的事项,全体工作人员要高度关注。病人开饭时除必要的工作外,全部工作人员应投入到为病人的开饭中,密切观察及组织病人,以免遗漏病人进餐。不管任何类型的患者,护士应一视同仁,要尊重病人的饮食习惯及爱好,为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进食环境。对新入院患者要做好详细、细致的入院介绍,使其尽快适应,消除恐惧感。
合理的营养促进生长发育,维持健康,增强机体免疫力。拒食的患者易造成营养成份缺乏。常有体重减轻、抗病能力减弱,从而影响身体恢复,所以患者的饮食是否正常和疾病的恢复有着密切的联系,精神病人在住院期间常有不同程度的语言障碍,护理人员应应充分了解病人的饮食情况,对于有适应症的患者及时采用鼻饲或静脉输液,以保证患者的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精神分裂症患者大多缺乏自知力,否认有病,不能积极配合治疗。有的拒绝服药,有的受妄想、幻觉的支配拒绝进食。鼻饲是解决拒食、拒药的常用方法,但患者不合作,操作起来有一定的难度,稍有疏忽会引起严重的后果。由于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病情重,情感与行为分裂,所以对于进行鼻饲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必须给予特别的留意,以保证顺利进行,达到相应效果。
拒食是精神科住院常见问题,因此精神科的饮食护尤为重要,加强拒食患者的护理,保证其安全不仅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患者在住院期间能够食入营养全面的饮食,也是保证患者获得成功治疗的必要前提。
老年鼻饲患者 篇3
资料与方法
2015年2月1日-6月30日收治老年鼻饲患者2 300例,年龄(80.0±2.6)岁,老年男性多于女性,患糖尿病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2例,冠心病4例,脑梗死后遗症7例,多数患者合并2种及2种以上疾病。
方法:①溶液的选择:老年鼻饲患者张口呼吸,口腔内易形成痰痂,碳酸氢钠是碱性溶液,软化痰痂[6],可以达到更好的清洁效果。同时碳酸氢钠有防止真菌感染的作用。所以选用5%碳酸氢钠溶液。②用物的选择:两块8 cm×12 cm无菌纱布。纱布表面较粗糙,有孔,能在擦洗时产生较大的摩擦力;纱布中有方格线,移动时能刮除牙面上的附着物,且纱面中的小孔能吸附牙面、牙缝的异物,从而起到很好的清洁效果[7]。纱布的面积比较大,当患者因为抗拒而牙齿紧闭时,不会造成因纱布脱落患者口中而引起窒息危险。应用纱布可以把血管钳都包裹起来,也可以避免因为患者不配合而造成的损伤。③擦拭方法:将浸有5%碳酸氢钠溶液的无菌纱布拧至不滴水,展开,用血管钳夹住纱布一角,闭合钳端夹紧纱布,然后用1/4角纱布包裹钳端约1/2处,用无菌镊子拉住纱布另一端,按牙齿左外侧面→右外侧面→左上内侧面→左上咬合面→左下内侧面→左下咬合面→左侧颊部→右上内侧面→右上咬合面→右下内侧面→右下咬合面→右侧颊部→舌面→硬腭的顺序擦拭。依次用完一整块纱布。对于口腔或者是舌面上痰痂比较厚者,可以先用碳酸氢钠纱布浸泡5~10 min,待痰痂软化,然后擦拭,可以避免口腔黏膜的损伤。对口腔清洁度进行追踪记录4个月。
评价标准:根据科室患者实际情况,经过大家的讨论,按患者口腔清洁度:(5分)0°:清洁;(4分)Ⅰ°:舌苔厚;(3分)Ⅱ°:Ⅰ°和/或有血迹、食物残渣、污物、痰痂;(2分)Ⅲ°:Ⅱ°和/或溃疡、出血;(1分)Ⅳ°:Ⅲ°和/或口腔分泌物培养阳性、霉菌疱疹生长进行统计。
结果
老年鼻饲患者口腔清洁度提高了,而且没有因为口腔护理导致的口腔黏膜的损伤。见表1。
讨论
通过动态观察口腔酸碱度发现,因高龄患者多数合并多种疾病,且免疫力低下,患者口腔内酸碱度失衡,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治疗。近40%的患者口腔酸碱度在5.0~6.0,这种偏酸性的口腔环境较适宜微生物的生长繁殖,p H值不能维持在正常范围内(6.6~7.1)[8]。所以用5%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口腔护理,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老年患者不能配合张口,棉球浸水后表面光滑,当患者烦躁闭口时,容易造成棉球落入口中,引起误吸、窒息。长期鼻饲的高龄患者使用碳酸氢钠溶液纱布进行口腔护理,不仅达到了维护口腔的正常功能、清洁口腔的目的,也有效地预防了口腔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减轻了患者痛苦,提高了口腔护理效果,值得临床研究和使用。
参考文献
[1]钟雪莲,云小蕊,王秀荣,等.两种口腔护理溶液口腔护理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8,22(12B):3258.
[2]梁健.鼻饲患者不同口腔护理方法效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杂志,2010,5(14):183-184.
[3]乔田田,陆慰英.经口气管插管患者口腔护理干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0):1026-1028.
[4]Brinkley C,Furr LA,Carrico R,et al.Survey of oral care practices in US intensive care units[J].Am J Infect Control,2004,(32):161-169.
[5]Berry AM,Davidson PM.Beyond comfort:oral hygiene as a critical nursing activit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J].Intensive Crit Care Nurs,2006,22(6):318-328.
[6]王晓慧,郑俊波,王希臻,等.碳酸氢钠作为机械通气患者气道湿化剂的临床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70-672.
[7]刘正芳,文琼仙,曾海金.口腔护理新方法的临床效果观察[J].护理研究,2009,23(9C):2484-2485.
老年鼻饲患者 篇4
关键词 脑出血 鼻饲 护理措施 预后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伴有脑水肿、颅内高压的重症脑出血鼻饲患者56例,现将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者56例,男36例,女20例,年龄46~82岁,大脑半球出血44例,小脑出血10例,脑干出血2例,既往有高血压36例,本组病例均经颅脑CT确诊。
观察要点:①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重症脑出血患者在最初发病的几个小时内,病情变化大,3天内是脑水肿高峰期的开始,应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否烦躁不安,能否与人交流观察1次/小时,尤其是瞳孔的大小及反射、血压、呼吸等的动态观察等,如果患者从意识清转为意识不清,烦躁不安可提示表情加重,如有脑疝形成,可出现两侧瞳孔不等大、呼吸有时快或变慢多提示脑干呼吸中枢受压,预示病情危重;血压过高也提示出血加重;血压过低提示血容量不足及休克;体温持续39~40℃,说明有中枢性高热的发生。②密切病情程度是否加重:56例脑出血重症患者均有脑水肿及颅内高压,从脑出血开始都有颅内高压的不同表现,如:头痛、呕吐、烦躁不安、嗜睡、昏睡及昏迷,第3天开始为脑水肿高峰期开始,持续3~5天。绝大多数属于急性或亚急性颅内高压[1],若患者上述症状及体征加重等症状,说明患者颅内高压加重的表现。③观察是否有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的发生:56例脑出血患者有16例出现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胃管中有咖啡色胃内容物流出,提示急性应激性胃黏膜病变发生。④观察吸入性及坠积性肺炎、压疮:脑出血重症患者吸入性及坠积性肺炎、压疮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并发症,应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呕吐,如有呕吐应尽量侧卧位,及时吸痰,按时翻身拍背,减少发生坠积性肺炎及压疮的机会,定时查看患者的皮肤完整性,并增加营养提高患者的抵抗力。
护理方法:①卧床:脑出血重症患者急性期由于病情不稳定,如果活动容易加重出血使病情加重,所以,应绝对卧床休息,并且做好防护以避免坠床造成第2次伤害,由于患者大多有颅内压增高应头高足低(抬高床头20~30cm),以利于减低颅内压。脑出血很多患者有呕吐症状,并且痰液不能自行咳出,容易误吸,因此,患者多以侧卧位为主以防痰液及呕吐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及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昏迷患者保持侧卧位。②营养支持:对于不能进食的患者应早期鼻饲干预,以保证患者能量及液体供应,保证有效血容量、有利于急性脑出血的血压管理,从而减少误吸,有效地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可以减少输液量使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昏迷患者或会厌麻痹者应选择早期鼻饲饮食,一般于发病24小时后留置胃管[2],鼻饲后应按照营养师的要求给予患者适量的饮食。③头部冰帽及物理降温措施,对于脑出血重症患者应持续冰帽以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对脑细胞有积极的保护作用,有利于减轻颅内压及提高治愈率,另外,还能预防癫痫的发生,对于持续高热的患者应积极的物理降温包括持续24小时头部冰帽、大血管处冰敷,或采取冰枕、头部置冰袋等方法。④配合医师治疗颅内高压,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由于重症脑出血患者颅内高压多在72小时达高峰,应遵医嘱及时足量用脱水药物治疗,由于脑出血患者年龄大,多数有高血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脏病、心功能不全及糖尿病,所以注意患者的心率及精神状态,及时发现患者心力衰竭的症状提供给医师,以便及时更改医嘱。要严格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脑出血患者严格掌控患者的入水量,没有丢水的情况下做到(尿量+500ml液体),以防加重脑水肿,严格按照饥渴疗法控制液体量。监测血压、电解质、渗透压及心肾功能,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药物外渗,引起皮下组织坏死。⑤一般护理与早期康复:脑出血重症患者都应使用三马气垫,以防压疮的发生,最好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怕导尿引起泌尿系感染)尽早保留导尿,对预防压疮有积极的意义。早期配合康复师做好早期康复的工作,按时给患者做被动的肢体运动以防关节挛缩,提高患者肢体残留功能。⑥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患者突发脑出血,给患者带来极大地痛苦和超常的心理压力,同时也给亲人带来强烈的心理打擊,应及时给患者及家属心理疏导安慰,指导患者保持镇静,避免情绪激动引起血压再次升高,导致血管破裂,再次出血。应鼓励患者及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使其掌握康复知识,对疾病有正确地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早日康复。⑦血压管理:脑出血后患者的血压多数增高,对大脑有保护作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对脑组织具有保护作用,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压升高及降低需要管理并积极查找影响因素(例如是否有尿潴留导致患者烦躁引起血压增高),不能无原则的降压。Morfis等研究显示[4],急性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时血压往往增高,但在1周左右大部分患者的血压能够自然回降至正常范围。除非血压>190~110mmHg才需要干预,所以要克服护士、患者及家属对高血压的恐惧心理,在测血压时发现血压很高,尽量不要在现场告诉患者,避免患者紧张血压更高。
结 果
56例脑出血重症患者中,基本痊愈6例,显著好转12例,好转25例,死亡13例(病死率23.2%),其好转以上出院43例(76.7%)。
讨 论
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重症脑出血患者早期常出现营养状况恶化,而营养状况恶化与病情加重的程度呈明显正相关,因此,目前认为对重症脑出血患者,在经过早期的急救后,一旦生命体征稳定,应及早给予营养治疗,早期鼻饲干预能够保证患者能量及液体供应,保证有效血容量、有利于急性脑梗死的血压管理,从而减少误吸,有效地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并可以减少输液量使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生率下降,本组56例脑出血重症患者中,经过给予合理的侧卧体位,头部冰帽及物理降温措施以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早期配合康复师做好早期康复的工作,按时给患者做被动的肢体运动以防关节挛缩,提高患者肢体残留功能。加强疾病知识的宣教提高对疾病有正确地认识,积极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正确血压管理措施,严格按照饥渴疗法控制液体量,基本痊愈6例,显著好转12例,好转25例,死亡13例(病死率23.2%),其好转以上出院43例(76.7%),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雷艳,代莉,项安凤,等.脑出血颅内高压病人的重症监护[J].护理学杂志,2003,18(8):586-587.
2 杨志峰.重症脑出血鼻饲并发症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3,18(9):690.
3 林璐,杜秀民,刘飒,等.早期鼻饲对急性脑梗死的血压管理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10,4:697-698.
老年鼻饲患者 篇5
1 临床资料
2006~2008年在本科住院需长期鼻饲的卧床老年患者29例, 其中男21例, 女8例;年龄70~85岁, 鼻饲时间>1年的17例, <1年的12例;并发吸入性肺炎16例, 并发腹泻10例, 并发便秘9例。
2 措施
2.1 增加置管长度
目前应用的一次性硅胶胃管, 第3个侧孔位置距离胃管顶端较长, 若采用常规置管深度此孔位于贲门以上食管内。当注入流食时, 鼻饲液反流于咽喉部引起食物反流发生呛咳, 从而增加了老年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为了预防食物反流, 置管时应增加胃管插入长度[1] (常规长度基础上增加7~10 cm) , 使最末侧孔进入胃内, 即胃管前端在胃体部或幽门处, 则注入的食物不易反流。
2.2 鼻饲时的体位
采取合适的体位, 患者的体位是预防误吸的关键。老年患者因食管下括约肌屏障作用减弱, 鼻饲后患者易发生食物反流, 引起吸入性肺炎。卧床患者如病情允许, 可在鼻饲时及鼻饲后2 h抬高床头30°~45°[2], 用此体位可借重力作用, 加速胃的排空, 减少胃内容物从扩张的胃向食管反流。鼻饲后保持该体位30~60 min再恢复原体位, 以利于食物消化, 防止因体位过低食物逆流发生误吸。
2.3 管饲前准备
①鼻饲前先确定胃管是否在胃内, 了解有无胃内潴留及导管堵塞;②将呼吸道痰液、分泌物等吸净, 在鼻饲中及鼻饲后1~2 h内尽量不进行吸痰操作, 以免吸痰时引起呛咳, 使胃内食物反流到肺;③若需翻身、拍背及体位排痰者应在管饲前进行, 以免因体位、吸痰及其他刺激引起反流及呕吐造成误吸。机械通气患者气囊放气应安排在管饲前15 min进行。
2.4 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
老年人胃平滑肌随年龄增长而变薄或萎缩, 收缩力降低, 加上长期卧床, 活动减少, 使胃蠕动减弱, 胃排空延迟。因此, 老年人为了减少胃潴留的发生, 鼻饲量由每餐不超过200 ml, 鼻饲时间40~60 min, 鼻饲营养液温度保持在40℃, 少量多餐6~8次/d, 鼻饲时、餐后保持半卧位时间由30 min增至1 h。
2.5 加强口腔护理
口腔、咽部分泌物中的细菌是老年人感染吸入性肺炎的重要危险因素, 因此, 必须保持鼻、咽、口腔的清洁卫生。根据患者情况, 选择适合的溶液进行口腔护理2~3次/d或漱口水漱口3次/d, 清水清洁鼻腔, 防止分泌物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
2.6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护士应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 尊重、关心、爱护患者, 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感受。在放置鼻胃管之前先讲解放置的目的、方法、时间, 在放置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异常症状及后果、放置鼻胃管后的护理, 使患者及家属对鼻胃管置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以减少紧张、恐惧和不安, 提高患者及家属的合作意识。误吸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差, 长期需要人照顾, 亲属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能顾及, 有大部分是由陪护照顾, 受到照顾者的文化背景、整体素质、相关护理知识以及对患者的关心程度等多方面的制约。对照顾者进行健康宣教和管理是一项重要内容, 护理中应根据不同个体发生误吸的主要危险因素加强教育和指导。
3 讨论
鼻饲患者由于鼻咽腔、食管内留有胃管, 原有的消化道生理环境改变, 异物的刺激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 胃管的留置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 同时胃管的留置更进一步减弱了咽反射, 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误吸入肺。老年人由于食管解剖结构的改变, 下食管括约肌松弛, 防止胃食管反流的生理屏障作用减弱, 更易发生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同时老年患者卧床时间长, 活动减少, 胃肠蠕动功能下降, 胃排空延迟, 易发生胃潴留[2]。因此, 如果老年鼻饲患者鼻饲时采取不恰当的方法, 如取平卧位、胃管最末侧孔在食管、鼻饲量过多、速度过快、间隔时间过短等原因, 导致患者出现食物反流、胃潴留、呛咳等危险因素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所以, 应依据老年长期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的相关因素, 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插管时增加置管长度, 调整鼻饲体位, 管饲前充分准备, 减少鼻饲量、减慢速度和增加鼻饲次数, 加强口腔护理, 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从而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又能保证其足够的营养支持,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摘要:目的预防老年长期卧床患者鼻饲并发吸入性肺炎。方法对29例老年卧床鼻饲饮食的患者采取增加胃管插入长度、改变鼻饲体位、减少鼻饲量、减慢鼻饲速度、加强基础护理及心理护理等护理干预措施, 来降低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结果减少了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护理措施有效。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吸入性肺炎的发生, 从而减轻患者的痛苦, 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死率。
关键词:老年,长期,鼻饲,预防,吸入性肺炎,护理
参考文献
[1]侯学荣.脑卒中患者误吸的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中国中医急症, 2006, 15 (7) :800-801.
老年鼻饲患者 篇6
1 资料和方法
1. 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 患者出现进食较少或不能自主进食时且符合肠内营养支持的适应证, 下鼻饲管给予商品匀浆膳饮食, 观察期出现严重肝肾功能障碍、发生严重肺部感染及更改营养支持方式者剔出。入选病例27 例, 其中男15 例, 女12 例, 年龄68 ~ 91 岁, 平均 ( 80. 1 ±6. 5) 岁, 其中主要疾病为阿尔茨海默病13 例, 脑血管后遗症11 例, 帕金森2 例, 脑出血1 例, 多数患者有3 ~ 5 种疾病共存, 患者均长期卧床, 鼻胃管喂养, 生活不能自理。
1. 2 方法
选用三九集团商品匀浆膳, 为各种天然物质的熟制品粉末, 均衡膳食, 营养素配比为蛋白质17% 、脂肪29% 、碳水化合物54% 、膳食纤维2. 26% 以及多种矿物质、维生素等, 其组分为大米粉、玉米粉、大豆蛋白、麦芽糊精、奶粉、鸡蛋粉、鱼肉粉、膳食纤维、胡萝卜等, 每50 g用温水冲调至220 ml, 每毫升提供4. 18 k J ( 1 kcal) 热量。合并糖尿病患者用糖尿病专用型匀浆膳。
所有患者均经营养科会诊, 根据病人年龄、身高、体重, 按公式Harris-Benedict计算病人的基础代谢消耗 ( BEE) , 再根据卧床系数计算出实际能量需要量, 确定病人管饲营养液的用量。每天用量1 200 ~1 800 ml, 每次200 ~ 300 ml, 每日分5 ~ 7 次给予, 可根据病情适当调整。
1. 3 观察指标
分别于营养支持前及支持后收集人体测量指标及生化指标。营养支持后每月测量1 次, 持续6 个月, 取其平均值。人体测量指标包括: ( 1) 三头肌皮褶厚度 ( TSF) ; ( 2) 上臂围 ( MAC) ; ( 3) 上臂肌围 ( MAMC) :计算公式MAMC ( cm) = MAC ( cm) - 0. 314 × TSF ( mm) 。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 ( HB) , 血清总蛋白 ( TP) , 血清白蛋白 ( ALB) , 前白蛋白 ( PAB) , 三酰甘油 ( TG) , 胆固醇 ( TC) , 血清钠 ( Na) 、钾 ( K) 、钙 ( Ca) 、磷 ( P) 等, 均在我院检验科进行检验。还要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胃肠道情况、肝肾功能以及感染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 4 统计学处理
将数据录入SPSS 17. 0 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 计量资料结果以 ( ± s) 表示, 干预前后采用t检验, P < 0. 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营养状况及生化指标
营养支持前后TSF、MAMC、HB、TP、ALB、PAB、TC、TG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Na、K、Ca及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营养治疗后与营养治疗前比较:a P<0.01, b P<0.05
2. 2 临床观察情况
观察期间患者一般情况良好, 未发生严重肝肾功能损害, 发生肺部感染2 例次, 未影响继续肠内营养。观察期间出现腹胀1 例次、腹泻1 例次, 调整营养液浓度、喂养速度后缓解, 未影响继续肠内营养。
3 讨论
肠内营养是经胃肠道用口或管饲的方式来提供热能和各种营养素的营养支持方式[1], 肠内营养符合生理状态, 有利于维持肠道黏膜屏障和免疫功能, 且费用较低, 容易实施和护理, 严重并发症较少。现代营养学认为, 当肠道有功能且能安全使用时, 应首选肠内营养[2]。目前, 肠内营养制剂种类繁多, 商家生产的肠内营养混悬液或乳剂具有使用方便、营养全面等特点, 是常用的肠内营养液, 但价格昂贵, 患者经济负担重。对于消化功能正常的患者, 肠内营养应首选匀浆膳[3]。
匀浆膳也有商家生产的成品匀浆膳和食物自制匀浆膳两种。自制匀浆膳食物来源方便、新鲜, 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调整营养素成分, 根据不同病情配制适合于特殊治疗要求的匀浆, 且价格低廉, 但自制匀浆膳存在固体成分易于沉降及黏度较高、不易通过细孔径喂养管、卫生难保证等缺点[4-5]。商品匀浆膳的优点是用天然食物配制而成的工业化粉末, 所含营养成分与正常食物相似, 能够提供需要的各种营养素, 且均衡稳定, 安全卫生[6-7], 长期使用无不良反应。商品匀浆膳有统一包装, 成批量生产, 符合综合医院的标准化、现代化管理模式。因此, 目前我院大部分鼻饲患者均采用商品匀浆膳进行营养支持。
本研究选取27 例老年鼻饲患者给予商品匀浆膳, 将各项指标与标准值比较, 营养支持前, TSF、MAMC、HB、ALB及PAB均低于正常值, 说明患者在营养支持前已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这些患者因为疾病常常伴随吞咽反射功能减弱或者消失、进食困难、机体免疫力下降、呛咳误吸等问题, 而进食较少和无法自主进食是营养不良最重要的原因[8-9]。营养治疗后人体测量指标MAMC较治疗前有所提高, 但仍低于正常值, 这可能与长期卧床患者缺乏锻炼、肌肉萎缩有关。营养治疗后患者生化指标除PAB略低于正常值外, 其余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营养支持前后TSF、MAMC、HB、TP、ALB、PA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 <0. 01) , TC、TG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说明营养支持后患者的营养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治疗老年患者原发病的同时及时有效的营养支持十分重要, 但支持前后Na、K、Ca及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除营养支持前患者Ca略低于正常值, 其余指标营养支持前后均在正常值范围内, 说明商品匀浆膳能够满足老年长期鼻饲患者对微量营养素的需求。
本研究观察期间发生肺部感染2 例次, 腹涨1 例次、腹泻1 例次。肺部感染是较常见的、发生率较高的鼻饲并发症[10], 所以在进行鼻饲营养支持时一定要注意插管的深度、患者的体位等, 以防止并发症的出现。注意输注鼻饲液的温度与速度, 以免患者出现胃肠道不适。
综上所述, 鼻饲营养支持是改善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有效措施, 配比合理的商品匀浆膳是老年鼻饲患者长期肠内营养支持的一种比较理想的选择。
参考文献
[1]AMARANTOS E, MARTINES A, DWYER J, et al.Nutri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older adults[J].J Gerontol A Biol Sci Med Sci, 2001, 56 (2) :54-64.
[2]黎介寿.肠内营养——外科临床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03, 23 (2) :67.
[3]GUTT C N, HELD S, PAOLUCCI V, et al.Experiences with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gastrostomy[J].World J Surg, 1996, 20:1006-1009.
[4]刘英华, 腾俊英, 欧阳红, 等.商品与自制匀浆膳对卧床病人营养及生化状况影响的比较[J].肠外与肠内营养, 2007, 14 (1) :44-46.
[5]王晶, 左小霞, 张晔, 等.成品匀浆膳对老年鼻饲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7 (30) :2052-2053.
[6]王海英.自制匀浆膳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支持的疗效观察[J].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 14 (2) :29-30.
[7]张荣欣, 邱继红, 腾俊英, 等.老年卧床管饲患者营养状况分析[J].军医进修学报, 2005, 26 (2) :116-117.
[8]张红梅.鼻饲改善重度老年痴呆患者营养状况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 2013 (9) :5033.
[9]梁锦玲.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 2011 (7) :3170-3172.
老年人鼻饲的护理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本组共62例,其中男42例,女20例,年龄60岁~90岁,平均年龄72.8岁,最长管留时间6个月,最短时间2周。本组发生相关并发症28例次,其中肺部感染(误吸)10例次,鼻咽部溃疡8例次,腹泻、腹胀5例次,血糖升高3例次,低蛋白血症2例次。
2 护理体会
2.1 胃管的选择
一般选用较细而柔软的硅胶管,直径0.24 cm~0.30 cm为宜。因胃管太粗太硬可导致鼻咽部、食管压迫性溃疡和出血等并发症,管腔过细容易发生堵管,也影响营养剂的配方。胃管一般2周更换1次,最长不超过1个月,同时,应注意两鼻腔交替置管,避免长时间压迫一个部位引起局部缺血性溃疡。
2.2 插管的标准
插管时动作要轻柔。长度为从鼻尖到耳垂+从鼻尖到剑突的距离。老年人因吞咽反射减弱,即便插入气管,部分患者反应也不明显,故插管时要严密观察患者的细微变化,置管后要检验胃管是否在胃内。从鼻饲管注入气体后,听诊腹部的方法并不太可靠;抽吸胃液的方法也难以确定位置。较为准确的方法是:先将鼻饲管插入25 cm,确保没有盘在口腔内,观察患者呼吸情况,检查鼻饲管末端有无气流,将鼻饲管末端置入水中,观察有无气泡,若无异常,说明在胃内,然后插至所需长度,用胶布固定好以防脱出。
2.3 营养剂的配制
根据老年人肠胃生理和营养代谢特点,应以均衡营养为基本原则,营养剂热卡比例为蛋白质15%~20%,脂肪20%~35%,碳水化合物55%~60%,另应注意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具体还可以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营养状态进行调整。常用鼻饲营养剂为牛奶、酸奶、混合奶、匀浆膳,另外可以用自备的高汤、水果糊等。制作时用的餐具要进行消毒,现配现用,以免被细菌污染,引起腹泻等不良反应。近年来,逐渐进入临床应用的合成要素膳制剂,营养配置合理,使用也方便,如“爱伦多”、“能全素”等,为鼻饲肠内营养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2.4 鼻饲前的护理
鼻饲前要将营养剂加热至20~40℃为宜,并检查鼻饲管的位置有无移动,是否有阻塞,回抽胃液,以观察胃液颜色、量,如有异常,要留取标本检查,同时暂停鼻饲,通知医师给予相应处理。鼻饲前应了解胃内残留食物,如多于100 ml,应推迟鼻饲。下次鼻饲前再检查,若仍多于100 ml,应暂时停止鼻饲,以便查明原因对症处理。如患者需要吸痰、翻身、叩背,需在鼻饲前进行。
2.5 鼻饲时的护理
卧床患者调整体位至头高30°~40°,先注入少量温开水,再注入食物,注入时患者有呛咳现象,应暂停鼻饲,检查鼻饲管是否脱出或盘在口腔中,并予以处理。营养剂注入时要连续注入,防止进入空气,以免患者胃部不适,引起嗳气或呕吐。注入速度不宜太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每次注入量100~300 ml,每2 h~3 h 1次,鼻饲完毕应用30~50 ml温水冲管,以免堵塞,避免食物存积管腔而变质,造成胃肠炎或堵塞管腔,每天注入牛奶后尤应注意,最后将鼻饲管尾部反折,用纱布包好,用夹子夹紧、放好。整理用物并清洗消毒。
2.6 鼻饲后护理
鼻饲患者的护理体会 篇8
关键词:护理,神经内科,鼻饲
神经内科患者大多伴有意识障碍、吞咽障碍而不能由口进食, 鼻饲是供给患者营养和热能, 满足机体代谢需要, 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促进患者康复和维持患者生命的主要方法之一。鼻饲法是将胃管经一侧鼻腔插入胃内, 从管内灌注流质饮食, 水和药物的方法。我科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共对65例重症脑血管疾病患者进行了鼻饲, 现将鼻饲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65例, 其中男50例, 女15例, 年龄50~85岁, 平均68岁。CT确诊:脑出血36例, 大面积脑梗死22例, 脑干梗死7例。
2方法
我科现均使用一次性鼻胃肠管, 该胃管对患者刺激较小, 操作成功率高, 便于观察胃内情况, 留置时间较长又相对经济。
2.1 插胃管
对于清醒的患者插管前首先向其解释说明插管的目的, 方法和注意事项, 以取得配合。患者取半卧位, 清洁鼻腔, 测量胃管插入长度, 成人45~55 cm, 即鼻尖到耳垂, 再从耳垂到剑突的距离, 做好标记, 用液状石蜡润滑胃管前端。当胃管插入14~16 cm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 将胃管迅速送入胃内。
2.2 操作技巧
昏迷患者因吞咽和咳嗽反射消失, 不能合作, 为了提高插管的成功率, 在插管前将患者头后仰, 当插到15 cm (会厌部) 时, 以左手将患者的头部托起, 使下颌靠近胸骨柄以增大咽喉部通道的弧度, 便于使胃管顺利通过会厌部到达胃内。
3插管中注意事项
3.1 注意食管的3个狭窄
插管动作要缓慢, 轻稳, 特别是通过食管的3个狭窄处时, 以免损伤食管黏膜。
3.2 密切配合
用听诊器置于胃部听气过水声, 至少有两人分别听到气过水音后再灌入, 以免发生意外。插管时操作者应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旦出现异常应暂停插管, 待病情稳定后再重新操作。
4鼻饲管的固定
先用胶布将胃管近鼻孔处缠绕1周, 然后用绷带或系带在胶布处交叉打结后再经耳后于下颌处打结固定, 或直接用系带打一个活结套在鼻饲管近鼻翼前, 系带绕脑后打结固定。
5鼻饲方法及饮食
5.1 分次灌饲法
用注射器分次灌注, 每次灌注前应先检查胃管是否在胃内, 确定无误后, 方可灌食。鼻饲时尽量抬高床头, 使之成30°~60°。病情允许的情况下, 可采用半卧位, 头偏向健侧, 防止反流误吸[1]。鼻饲后30 min不要翻身和搬动患者。每2~3小时灌食1次, 每次不超过200 ml, 每日流质总量1200 ml, 温度应接近体温:38℃~40℃, 过高或过低都容易引起胃肠不适, 腹痛腹泻等。两次之间可适当补充水分或果汁。用药时应先将药片研碎, 溶解后再灌入。灌入前后均应灌入少量温开水。鼻饲饮食选择清淡, 易消化的食物, 病情稳定后要及时给予高热量, 高维生素饮食。可适当加入一些果汁、菜水、豆汁、鱼汤、鸡汤、植物油等, 以使营养全面。
5.2 注意事项
注意开始鼻饲或滴注时, 营养液用量宜小, 浓度由低到高, 避免开始时就引起明显的液体高渗状态。
6留置鼻饲护理[2]
6.1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 抵抗力下降, 易引起肠道感染, 故操作前应先洗手, 注射前后, 应用温开水冲净胃管, 以免食物在胃管内腐败变质。
6.2 胃管的护理 胃管插入后应妥善固定, 胃管末端用无菌纱布包裹固定, 患者如有躁动, 应适当予以保护性的约束, 注意松紧适宜, 定时放松, 并做好解释工作, 以免患者自行拔出胃管。
6.3 由于患者不能经口进食, 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 给予口腔护理2次/d, 并密切观察口腔黏膜和鼻腔黏膜的情况。
7拔管
用止血钳夹紧胃管开口端, 拔至咽喉处时快速拔出, 以免液体滴入气管。根据患者个体差异适当延长留置时间。在临床工作中, 我们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表现来决定胃管留置时间。一般先留置1月后拔出, 看胃管的软硬程度无变化的可延长1周, 再逐渐延长留置时间。胃管硬的患者, 留置时间不可过长, 一般每1个月更换一次。否则胃酸腐蚀胃管, 胃管变硬, 有损伤胃黏膜的可能。
8体会
在疾病状态下, 尽早采取胃肠内营养, 对恢复和维持胃肠道功能, 减少静脉营养费用有益。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昏迷, 失去咀嚼和吞咽功能, 无法由口进食, 且此类患者具有病情重, 病情长, 失血多, 兼有营养摄入不足, 需要量增加, 丢失量增多等特点, 容易导致营养不良, 必须进行鼻饲补充营养。
参考文献
[1]梁海燕, 许克虹.鼻饲病人发生误吸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探讨.中国医药导报, 2006.
老年鼻饲患者 篇9
【摘要】目的探讨丁卡因胶浆在脑卒中患者鼻饲管置管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新乐市医院治疗的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脑卒中患者120例,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常规胃管留置法,实验组在常规置胃管的基础上滴丁卡因胶浆于鼻腔,并用丁卡因胶浆润滑胃管前端再置管。比较两种置管方法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在置管过程中疼痛、机械性损伤及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不良反应较少,一次置管成功率较高,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丁卡因胶浆提高了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不良反应,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
【关键词】脑卒中;丁卡因胶浆;吞咽功能障碍;鼻饲管置管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266-01
脑卒中是老年人常见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点,脑卒中由于昏迷及假性球麻痹,引起植物神经中枢张力改变,致其吞咽困难和咽喉肌群协调动作减弱或消失,其发生率高达16%~60%[1],适时借助胃管鼻饲来提供营养支持及药物治疗,为促进脑卒中患者康复及改善预后更为重要。但留置胃管须经鼻腔置入,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不舒适,置管过程中部分患者不能有效配合,给置管过程带来困难,因此,寻找一种能够减轻痛苦、提高置管成功率、安全有效的鼻饲管置管方法,对伴有吞咽困难障碍的脑卒中患者具有重要意义。我科应用丁卡因胶浆在脑卒中患者留置鼻饲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择2011年10月至2013年10月在新乐市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伴有吞咽功能障碍需鼻饲管置管的脑卒中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且无鼻饲管置管禁忌症。男68例、女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意识状态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鼻饲管置管方法对照组:常规物品准备,按常规胃管留置法[2]留置胃管。观察组:常规物品基础上准备丁卡因胶浆1支(5ml),采用改良鼻饲管置管法。具体方法:检查患者鼻腔无异常后去枕平卧,鼻腔内滴入1-2ml丁卡因胶浆3-5分钟后,测量胃管所需置入长度,胃管前端用丁卡因胶浆润滑后自一侧鼻孔插入胃管,约14-16cm时确认胃管未在口咽部堆积,抬头使下颌靠近胸骨,缓慢插入胃内,将胃管外端放入盛水的器皿中,查看无气泡溢出;用注射器自胃管内注入约15ml气体,用听诊器听诊胃部有气过水声,以确定鼻饲管置管成功。
1.2.2评价指标(1)观察一次置管成功率。能顺利将胃管进入胃内,无反复操作。(2)不良反应的发生。置管过程患者出现不适症状,如疼痛、机械性损伤、呛咳、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操作过程中有剧烈呛咳并出现心率加快10次/min以上或血氧饱和度下降10%、血压升高10%以上者为出现不良反应。(3)患者的满意率。用询问方式询问患者家属对护士工作满意情况并记录。
1.3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不良反應发生率比较观察组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而对照组鼻饲管置管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心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升高疼痛机械性损伤观察者856710对照组2214242524x28.7115.06510.73413.8078.044P<0.05。
2.2一次置管成功率情况观察组中一次置管成功率高;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相对较低;两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2
表22组患者一次置管成功率比较[n(%)]
组别n一次成功一次不成功观察组60555对照组604317x28.015注:P<0.05。
2.3满意率比较观察组患者及(或)家属的满意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常因意识障碍、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及舌后坠等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吞咽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进食水从而导致脱水、营养不良、吸入性肺炎、窒息等系列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甚至危及生命,须通过鼻饲管置管补给人体所需的能量及部分药物,但当胃管置入时对咽、食管、胃部都是一个强刺激,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降低、咳嗽等症状。又由于患者脑组织灌注量发生改变,常导致脑内压增高,如插胃管过程中患者出现不适,易诱发脑疝,或刺激咽喉部迷走神经而引起呼吸心跳骤停,增加了插胃管的难度,并易造成插管失败及机械性损伤,因此寻求有效、安全、痛苦小的鼻饲管置管方法为脑卒中患者成功置管颇为重要。观察组鼻饲管置管法是在患者鼻腔内滴入丁卡因胶浆,利用其局部表面麻醉作用快,能暂时性减弱鼻咽部局部神经反射,减轻机械性刺激,减轻患者疼痛不适感,减轻鼻粘膜水肿,减少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血氧饱和度下降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提高一次置管成功率高,是脑卒中患者及意识障碍患者鼻饲管置管较理想的一种置管方法,同样适用于多次置管失败的患者,且具有操作方便、安全、有效、痛苦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樊云梅.脑卒中延髓麻痹病人胃管置入法探讨[J].临床和实验杂志,2008,7(3):77.
[2]李小寒,尚少梅.基础护理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10.
脑卒中患者鼻饲的护理 篇10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患者, 男30例, 女18例, 年龄45~84岁。其中脑栓塞26例, 脑出血18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4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平均7.5分。鼻饲时间2~65d, 出现食物反流4例, 腹泻6例。
1.2 方法
患者生命体征平稳, 胃肠功能正常, 无消化道出血, 在发病24~48h后给予鼻饲。选用F18~20硅胶鼻胃管自鼻腔插入胃内。每月更换1次。鼻饲前洗手, 鼻饲用物需煮沸消毒。协助患者取坐位或半卧位, 头偏向健侧, 确定胃管在胃内后, 缓慢注入流质饮食, 注食从少量开始, 适应后逐渐加量, 1次总量≤200ml, 间隔>2h。注液毕用温开水30ml冲洗胃管, 避免食物残留在管腔内, 最后将胃管末端反折用纱布包好。
2护理
2.1 鼻饲液的配制
根据病情选择流质和半流质饮食, 流质饮食可选择牛奶、米汤、菜汁、果汁、鱼汤等。半流质饮食可选择米粥、蒸鸡蛋、芝麻糊等。以低脂、低盐、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混合奶为主, 总量为每天2000ml, 温度38~40℃。鼻饲液应现配现用。
2.2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防止食物反流和窒息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记录24h出入量。患者由于卧床时间长, 胃肠蠕动减慢, 易发生胃潴留。每次鼻饲前先抽吸胃内容物, 如胃内残留量>100~150ml, 应暂停鼻饲。应选择患者安静时注入鼻饲物, 鼻饲后保持半卧位30~60min, 避免吸痰、翻身、拍背等操作。如发生食物反流, 立即停止鼻饲, 清除口腔异物, 抽吸胃内容物。若鼻饲后出现腹泻等情况, 要及时送检大便, 减少鼻饲量并减慢鼻饲速度, 及时报告医师。
2.3 保持留置胃管通畅, 防止脱管
定时检查胃管裸露端的刻度, 口腔内有无盘留, 妥善固定。躁动不安的患者可适当使用约束带, 避免患者拔出胃管。翻身时先放置好胃管, 防止牵拉脱出。
2.4 口腔护理
根据口腔pH值, 选择合适漱口液漱口。口腔护理每天2次。注意观察口腔黏膜情况, 保持口腔清洁湿润无异味。
2.5 健康教育
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胃管的目的、进食的体位、进食量、温度、食物的选择、注入的速度以及食物反流的危险及处理等相关知识, 以取得理解和配合。给予心理支持与鼓励, 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 使其积极配合鼻饲护理。
3结果
48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出现营养不良, 液体出入量保持平衡。住院期间顺利拔管40例, 经口进食。带管出院4例, 转院3例, 因病情严重死亡1例。
4讨论
脑卒中后患者机体处于高代谢、高分解应激状态, 加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意识和吞咽功能障碍, 常导致产生严重营养不良和免疫功能下降。通过鼻饲注入流质饮食, 提供机体所需能量及营养, 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 减少并发症, 促进患者早日康复。通过鼻饲注入饮食还可减少静脉补液量, 减轻患者及家庭负担, 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因此, 做好脑卒中患者鼻饲时的护理, 对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增加饮食安全,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