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2024-10-14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共8篇)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1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朋辈心理辅导-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可进大学,而且还可以进中学,成为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选择。在高中生中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具有现实可行性,可通过多种方式来开展工作,实践中可能有现实的困难,但有针对性对策措施。

当前,在社会转型和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关注,探索行之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成为中学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朋辈心理辅导作为一种新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在我国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近些年才进入高校,但鲜有服务中学的,笔者曾尝试将朋辈心理辅导引入湖北省的一所省重点中学和一所市重点中学,并分别进行了长达一年的跟踪服务和驻点指导,现将其中的感悟与收获与大家分享。

一、朋辈心理辅导的内涵

朋辈(peer)是“朋友”和“同辈”的合称,朋辈心理辅导(peer counseling)是指非专业心理工作者经过选拔、培训和监督向寻求帮助的年龄相当的受助者提供具有心理咨询功能的人际帮助的过程(Mamarchev, 1981)。朋辈心理咨询起源于美国,20世纪60年代,由于专业咨询人员缺乏,美国精神卫生领域掀起了一场非专业心理咨询的运动。一些学者开始探讨在学校培训学生,以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学生。威兰德(Vriend,1969)发表了她利用受训的高成就学生在咨询团体中帮助低成就学生的研究报告,成为朋辈心理辅导领域的首篇论文。之后,美国、加拿大许多高校、中学都开展了朋辈心理辅导的研究和实践。

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在本质上是一种非专业的心理辅导活动,相比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其在目标、要求、方法等方面的层次和深度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也具有其独特之处:

1.亲密性。朋辈心理辅导一般发生于亲人、熟人或朋友之间,而不发生在陌生人之间。而专业心理咨询恰恰要求避免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多重关系——“尽量不与熟人、亲人、同事建立咨询关系”。

2.自发性。朋辈心理辅导是一种利他行为,通常情况下是自愿的,并且基本上不存在当事人要给朋辈心理辅导员物质报酬的问题。自发性、义务性是朋辈心理辅导区别于专业心理咨询(咨询师与来访者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合同式的职业性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特征。

3.简便直接。在朋辈心理辅导中,助人者可能与当事人共同生活,空间距离接近、交往频繁,提供安慰、鼓励、劝导等心理支持非常便利,甚至可以对当事人的言行进行直接的监督和干预。而且,朋辈心理辅导员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比较熟悉,能节省时间及时给予当事人心理援助。

二、朋辈心理辅导引入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性和可行性

1.推进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满足高中生多层次心理援助的需要

随着社会的深刻变迁以及中教改革的深入发展,高中生在享受更多更好教育机会的同时,也承受了日益广泛和沉重的压力,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高中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不同的层次,从一般的适应问题到严重的心理障碍直至精神疾病都有可能发生。其中真正有严重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需要专业心理咨询人员处理的学生是极少数,大部分的学生主要是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惑或应激状态下较短时间的心理紊乱,这些问题完全可以由经过培训的非专业人员来处理。

2.推进朋辈心理辅导,有利于完善高中生心理援助体系

开展朋辈辅导,有利于实现维护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心理发展的目标。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难点,一是如何及时地发现出现异常心理现象的个体,二是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对心理问题学生进行监察和帮助。在高中,如果没有大批深入学生生活的朋辈辅导员,此类工作存在很大困难。

3.推进朋辈心理辅导,可以弥补专业心理辅导力量的不足

我国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工作发展至今,投入长期历史欠账很多。通常的配置是每个年级配置一位心理专业教师。从业人员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甚至专业教师的绝对数量都难以适应日益增长的高中生对心理援助的需求。因此,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尽可能低成本、高收益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借助于学生的力量是一个明智的选择,能够有效地缓解专业心理援助力量供应不足的压力。

三、朋辈心理辅导在高中的实施途径

1.构建朋辈心理辅导的多层工作体系

从上到下,逐层建立起“学校—年级—班级—宿舍”的多级朋辈心理辅导体系,即学校一级由德育中心牵头成立学生心理协会;年级一级成立包括专任心理教师牵头的朋辈心理辅导中心;班级中强化班主任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责任,并增设心理委员;宿舍中设立心理信息员。并相应地逐层建立起与多层工作体系相配套的“德育主任—心理教师—班主任—心理委员—心理信息员”的人员体系和责任体系。

2.招募、培训和使用朋辈心理辅导员

首先,在学生中,尤其是要在品学兼优的学生干部中广泛宣传,为招募工作作铺垫。朋辈辅导员原则上在学生自愿、班主任推荐、心理教师选拔的基础上产生,最终都归入年级一级朋辈互助队伍中。朋辈心理辅导员应具备以下特征:对心理学学习有浓厚兴趣;性格外向,为人热情开朗,亲和力较强,平易近人,善解人意,关心他人,乐于助人;思维清晰,善于倾听;有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组织学生团体活动的经验。

招募后,心理专任教师要对朋辈心理辅导员进行培训,传授心理学的基本常识、心理咨询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巧、高中生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知识、开展朋辈咨询的应知应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朋辈心理辅导员在上岗前必须进行必要的见习和实习,通过在学校心理咨询室的值班与观摩,使他们在实践中感受、体会朋辈心理辅导的具体方法,培养他们处理实际问题和偶发事件的能力。

3.朋辈团体辅导与朋辈个体心理辅导相结合朋辈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经过系统培训的专业工作者的指导下,根据求助对象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队,通过共同探讨、训练和引导,促进团队成员共同发展,解决求助对象存在的心理问题。团体辅导主要以生动活泼、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活动、游戏为主,具有较强的趣味性、潜移默化性。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对高中生普遍关心或部分学生共同存在的心理问题的解决是有效的,如怎样提高自信心、如何处理宿舍的人际关系、如何对待情感问题等,这些问题通过朋辈团体心理辅导,往往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另外,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创设宽松的氛围,也有助于学生相互间建立起一种互相信任的良好关系。

朋辈个体辅导的主要形式是针对部分学生进行个别心理咨询,可以实行轮流值班制度,通过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辅导和面谈等形式进行。通过个别辅导,及时帮助同辈明确问题,找出原因,缓解压力,化解矛盾冲突,矫正错误认识与不良行为,将问题解决于萌芽状态,避免恶化为严重的心理疾病,有效地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4.注重建立基层的心理援助与危机干预机制

班级心理委员和宿舍心理信息员是深入班级和宿舍开展朋辈心理辅导的中坚力量,他们立足于本班,及时反馈同学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心理需求,承担着心理问题的预警和后期跟踪工作。在班集体中宣传普及高中生心理卫生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向同学们介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心理援助设施;关注班级学生心理状况,主动开展朋辈心理辅导活动;深入观察并及时反映本班学生心理动态,当发现有学生处在心理危机、应激状态或发现心理有明显异常的学生时,在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或转介当事人到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同时做好问题学生的后期跟踪与援助工作,便于及时发现情况,帮助其恢复心理功能和保持心态平衡;建立定期反馈制,每隔两周或一个月,班级心理委员要以书面形式向学校朋辈心理辅导中心进行信息反馈。心理委员和心理信息员的工作,不仅使得学生们的各种意见得到及时反馈,5.广泛开展心理知识的宣传普及活动

学校可依托朋辈团体开展各种心理互助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带动作用。一方面,可以利用校园广播、校报校刊、校园橱窗、黑板板报、校园网络的作用,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传播心理健康理念。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月,举办朋辈心理讲座、朋辈心理剧、朋辈心理沙龙、心理知识竞赛、演讲征文、趣味心理游戏、心理电影赏析等系列活动,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传授心理调适技能,营造“关注心理、关爱自我”的良好校园氛围。

四、朋辈心理辅导在高中实施的现实问题及可能对策

朋辈心理辅导在笔者驻点指导的两所中学的实践中,在“教育在先、预防在前”的理念指导下,我们不仅要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及时疏导,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成才,充分发挥教育的先导作用。在此思路下开展的朋辈心理辅导不仅帮助了一批学生,也锻炼了一批学生,先进的学生得到了有益的训练,后进或有困难的学生得到了应有和及时的帮助,尤其是在学业障碍、师生关系、同伴友谊、亲子沟通等问题上效果显著。朋辈心理辅导极大地缓解了心理教师的工作压力。

朋辈心理辅导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部分有需求学生的观望与疑虑

部分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对身边的同学是否愿意帮助自己、能否帮助自己、怎么帮助自己存有疑惑,因此,很多学生在第一时间还是愿意求助于专职的心理老师,而不是求助于身边的心理信息员、心理委员或其他朋辈辅导员。

解决对策:多鼓励。鼓励有心理咨询需求的学生信任身边的同学、朋辈,同时专职心理老师发挥应有的桥梁和过渡作用,比如在专职心理老师介入之后,最初的咨询与辅导可以与朋辈心理辅导员一起进行,从教师主导到朋辈辅导员主导,从共同进行到朋辈辅导员单独进行,让学生们在实践中切实体会到朋辈心理辅导员的帮助

2.部分朋辈心理辅导员不够胜任

当有困难的同学需要心理帮助时,给你提供心理支持的是“朋友与同辈”,但这些同龄人有的不够胜任,表现为未能有效地使用专业心理教师所传授的知识与技巧,未能体现出应有的人文关怀与同辈热情,与期望的朋辈心理辅导效果存在差距。

解决思路:多培训。没有人是天生的朋辈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辅导员必须经过比较严格的培训和督导,能理解和掌握心理辅导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能遵照心理学的原则科学有效地开展助人工作。未经培训和督导的朋辈互助活动,不能称为朋辈心理辅导,其实际助人效果也难以保证。因此,科学的培训和督导,是推进高中生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的必要条件。对于培训,要从时间上、从经费上、从实践训练上多投入,使朋辈心理辅导员真正地掌握应备的知识、应会的技能、应有的操守和应知的职责。

3.部分年级很难开展

这突出地体现在毕业年级,即将参加高考的学生们,多数关注的是各自的前途,朋辈心理辅导员很难招募,因为在这一关键时期,花一段时间帮助别人处理学业障碍、情感困惑等问题,在现实中不仅得不到家长们的支持,甚至都很难过自己的关。

解决思路:顺其自然。在未曾开展过朋辈心理辅导的高三年级开展这样的活动的确有难度,专职心理教师与班主任应更多地关注高考生的心理波动与求助需求。同时,在高

一、高二等业已开展朋辈心理咨询的学生中,当他们升入高三时,由于工作的惯性,学业的压力并不会就此冲断朋辈心理辅导工作,相信他们在高三年级也能够开展起朋辈心理辅导来。

朋辈心理辅导进中学,已经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样的实践会继续进行下去,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最终也都会在实践中得以解决。

在高中生心理问题逐渐增多的今天,我们有理由相信朋辈心理辅导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维护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新的有效手段,为探索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辟出新道路。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2

一、高职贫困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高职贫困学生与本科贫困学生相比, 由于在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特别是就业的压力更大, 他们更为前途忧虑、困惑。同时自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比较欠缺, 他们更容易表现出过分敏感、孤僻内向、焦虑与抑郁、偏激与逆反、自我放弃与自我怜悯、自我调适能力偏低、自我认同偏差、自我消极悲观等心理现象, 也导致他们容易出现以下的心理问题。

1. 自卑心理。

自卑又称“自我否定”, 是一种自我贬低或自我瞧不起自己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看重得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高职贫困学生与本科贫困生学生一样, 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 他们对周围经济比较富裕、学习成绩较优异、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有一种自卑的心理, 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 不常参加集体活动, 消极地看待学习、生活。

2. 焦虑心理。

焦虑指对当前或将来会出现的对自我的自尊心、生存环境、未来发展等方面有潜在威胁, 可能会有某种不良的后果出现时的紧张不安情绪。高职贫困学生由于个人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 他们与一般学生相比较, 在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上压力更大, 特别是面对今后的就业困难, 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3. 孤独心理。

孤独指个体因没有知心朋友而致使其情感和思想得不到他人理解和尊重的一种主观体验, 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顾影自怜、内心封闭。高职贫困学生虽然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 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 但是, 由于自卑感重、自尊心过强、过度敏感, 有困难也不愿他人知道和接受帮助, 久而久之, 就容易限于孤独的境地, 产生孤独的心理。

4. 文饰心理。

文饰心理就是企图掩饰自己某些处境的一种心态。高职贫困学生对自己的贫困处境和因贫困带来的其他方面落后感到羞愧, 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极力掩饰自己的贫困。高职贫困学生的文饰心理及其行为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下而采取的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表面上保护了“自尊”, 达到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 但实际上内心却在忍受着极大的心理痛苦和压力。

5. 依赖心理。

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资助的经费逐年扩大和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 极大的解决了高职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但是, 部分高职贫困学生却逐渐产生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对外界的援助产生了依赖心理。在依赖心理的影响下, 他们原有的自强、自立、自主、勤俭、拼搏的品质慢慢消退, 学习和生活也变得懒散起来。

6. 敏感心理。

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很敏感, 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 容易把一些正常的行为加以误解, 或者把一些小的误会放大。同时, 由于在学校激烈的竞争氛围中, 受到陌生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冲击, 他们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比较有戒心、比较敏感。

7. 偏激心理。

高职贫困学生由于自卑、敏感、焦虑, 心灵非常脆弱, 自尊心极强, 很容易受到“伤害”, 情绪波动强烈。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内心不够宽广和宽容, 对很多事物都带有成见和偏见, 有绝对化、片面化倾向, 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喜欢用放大镜来看社会中的消极面, 对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深恶痛绝。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 (Positive Psychology) 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 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技术、一种行动, 很快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 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 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 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 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 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 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 以培养公民的美德, 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具体来讲, 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 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 激发人的活力, 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 探索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深刻启示, 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积极心理学的普及教育, 特别是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 帮助他们发展潜能, 提高表现欲、求知欲, 树立独立意识、自我意识, 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进取心, 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 树立积极理念。

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 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 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对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时俱进, 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人性理念, 改变传统主流心理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误区, 加强积极心理学的普及, 帮助高职贫困学生树立起积极理念, 培养他们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

2. 加强积极教育。

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 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 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 (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 , 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高职院校在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切实加强积极教育, 让他们充分体验积极心理、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心理享受和生活的快乐, 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 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 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3.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

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 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培养高职贫困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其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他们的健康人格, 促进个人良性发展。通过提高自信心, 提升自制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养成真诚、正直、信用的心理品质, 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 焕发自身的光芒, 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 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治疗的目的。

4. 塑造积极人格。

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之一, 积极心理学认为, 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 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 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为此, 使高职贫困学生拥有积极人格, 要加强他们的主观满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幸福、积极防御机制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 使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 成为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

5. 形成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一个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从主观体验上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 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 与此同时也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积极情绪有消解紧张心理和增强应对压力能力的功能, 为此应让高职贫困学生充分感受愉快、爱、主观幸福感、满足感、乐观、希望, 形成自我的积极情绪。

参考文献

[1]兰明.心理健康的哲学智慧[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6.

[2]刘吕高.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精神扶贫[J].成都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5) .

[3]崔征, 韩立峰.浅析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J].山东文学, 2008 (3) .

[4]于海洋.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 (18) .

[5]张华, 季良靖.浅析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 (哲社版) , 2006 (3) .

[6]Sheldon M.King 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 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3) .

[7]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9) .

[8]苗元江, 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9]苏鑫.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建构[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3) .

[10]任俊, 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5 (4) .

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3

一、教学目的——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外

教学中,教育者常爱提到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是对教学目的的一种阐述,意思是教给学生知识不如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本领,即传授知识不如培养能力。长期以来,这句话一直为教育者所接受和认可。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深入思考,就会发现这句话其实也存在不足,甚至会把教育工作者引人误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此话本身是正确的,但如果教育者的视野中只有“鱼”和“渔”却是极其错误的。“鱼”指知识,“渔”指方法和技能,仅仅拥有知识是不够的,而仅仅拥有方法和技能也是不够的。也就是说,一个人掌握了“渔”,他也不一定能捕到“鱼”,如果他没有捕鱼的动机和兴趣,如果他缺乏捕鱼的情感和意志,如果他不能与人很好合作和随机应变,他就捕不到鱼或捕不到很多、很大的鱼:所以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容易使人形成一种狭隘的教学目的观。我们有必要思考“鱼”和“渔”之外的东西,那就是成功学中所强调的:品德的修养、个性的完善、人际关系的建立、习惯的养成、潜能的展现等等:知识、方法、技能是“标”,是“外功”,品德、个性、习惯等却是“本”,是“内功”。我们不能治“标”不治“本”,舍“本”逐“末”,我们也不能只注重“外功”的训练,而不注重“内功”的修养。当然,品德、个性、习惯等的养成都是为了指向一个总目的,那就是成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目的应该是促使学生成功,包括学习的成功、生活的成功和做人的成功。这就是我个人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时的目的定位,在“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之外。

二、教学内容——成功学的儿童化、通俗化、本土化

既然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定位是促使学生成功,教学内容就不可避免地要引入成功学的内容。但众所周知,成功学一般都是面向成人的,尤其是涉世之初的青年人。从本杰明·富兰克林到拿破仑·希尔,从戴尔·卡耐基到柯维,成功学的内容在不断演进和刷新,但对象却一直是指向年青人。成功学的系列著作也一直是以成人口吻书写的。因为它的成人倾向,所以其中含有不少理论的和抽象的东西。因此,如果要把它引人小学课堂,首先必须进行儿童化、通俗化、本土化。

我精选了各位成功学大师论述成功的30条定律,包括正直、谦虚、勤勉、渴望、目标、自信、专注等等,然后广泛搜集相关资料,包括故事、图画、游戏、练习等等,最后我对这30条定律重新编排设计,使它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除了面向成人外,成功学还有一个重要的特点,那就是它基本上都是外来的,在中国没有专门的成功学。正因为成功学在中国遭受了太久的忽视和冷落,所以更有必要把它引入课堂,促使学生从小就追求成功、享受成功。这个特点赋予我们一个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将它本土化。因为它是外来的,环境基础不同,所以它所倡导的思想和方法有些部分是不适合中国本土使用的。这就要求我们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有机地渗入本土文化。我在选择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加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成功及个人修养的论述,如“天道酬勤”、“水滴石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等。当然,要将成功学儿童化、通俗化、本土化是个长期的过程。我目前所做的探索还是极其肤浅的,但它毕竟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特色,和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我觉得自编的教学内容有如下三个特点:

1传统教学内容注重系统知识传授,成功学教学内容注重直接经验的感悟;

2传统教学内容的系统性、逻辑性强,成功学教学内容具有灵活性和随意性;

3传统教学内容对应的目标体系为掌握知识、发展智能等,成功学教学内容对应的目标体系为品德的修养、个性的完善等。

三、教学方法——故事、讨论、讲授、训练四位一体

怎样教也是个重要的问题,特殊的教学内容需要特殊的教学方法,为此,我建立了“故事、讨论、讲授、训练”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通过故事,激发兴趣,引人课题;通过讨论,阐明道理,深化认识;通过讲授,掌握知识,了解方法;通过训练,加强运用,巩固内容。这四个环节中:故事部分要注意故事的选择,一要蕴涵当节课的教育哲理,二要适合小学生阅读,讨论部分要注意氛围的营造,一要设计好讨论的题目,二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讲授部分要注意内容的精炼,一要讲清相关知识,二要传授操作方法。训练部分要注意练习的设计,一要形式多样,可有游戏、表演、测试、绘画、演讲等等,二要组织得当,课堂不能是一盘散沙,也不能是一潭死水。当然,这个教学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和科学化,但它轮廓分明、内容生动、节奏轻快,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这就是我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的一些不成熟的探索。我认为成功学在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有不小的意义,它注重学生内在成功要素的蕴育和潜能的激发,最终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学习、生活和做人的成功,而这一点也应当是中国教育的不懈追求。

探索和创新党员思想教育的新途径 篇4

摘要:在新的形势下,积极有效地探索党员思想教育的新途径,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党员思想教育效果的重要形式和方法,也是党员教育创新的有效载体。主要是重视利用好党课教育阵地、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重视走开放式思想教育的新路子,把科技手段与实践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不断扩大思想教育的影响力、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使党员教育融理论性、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科学性与娱乐性于一炉,使党员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党员;新途径;思想教育

坚持和落实好对党员的思想教育是提高党员素质、保持党员先进性一项经常性教育工作,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工作。在改革开放新的历史时期党员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党组织的战斗力,关系到党能否保持先锋队性质、党在群众中的威信、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和纯结性,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完成党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就要坚持不懈地探索和创新党员思想教育形式和方法,进一步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重视利用好党课教育阵地

党课教育是对党员进行思想教育的基本途经,也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充分把握和利用好党课教育这个阵地并不断探索创新教育形式和方法,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是提高党员教育效果的关键环节。在新的形势下,党委(支部)书记应成为党员党课教育的第一责任人,既要向广大党员干部“灌输”科学理论、讲好形势政策、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又要结合实际“灌输”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经验;为了开阔党员的视野、提高党员的思维能力、增加教育的层次性,针对一个时期的重大问题,可从科研院所、上级机关、大专院校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帮助党员解惑释疑、理顺清绪、凝聚人心、增强信心、清醒头脑。在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和方法、拓宽党课教育的载体和手段上,本着寓教于乐、寓教于文教育效果,可课堂讲授、座谈讨论、报告演讲、参观考察、读书辅导、社会实践、演讲比赛、知识竞赛、文艺比赛、时事政策比赛等活动。在科技手段上,发挥好媒体功能作用,利用录音、录像、广播、电视、电影、网络等,形成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形象生动教育方式。这些形式融理论性、思想性与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融科学性与娱乐性于一炉,生动活泼,吸引力强,便于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环境和优质资源,使党员在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教育,从而增强思想教育的效果。

二、重视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

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直接面向群众,具有传播信息及时迅速,影响广的特点,每天向社会提供大量信息,给人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作用,是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思想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鲜活的渠道。新闻媒体在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要主动作为、积极有为,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坚持党性原则,坚持正面宣传为主,增强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坚持党管媒体原则,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方针。加强新闻舆论引导,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使党员思想教育涉及面更广、渗透性更强。报刊可开辟“思想论坛”、“学习园地”、“典型经验”等。新媒体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等,立体化、互动式、全天候传播党和国家重大时事信息,发出主流声音。组织党员干部“读报纸、听收音、看电视、览网页、阅手报”,在第一时间内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关注并浏览“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订阅共产党员微信、共产党员易信,打造党员思想教育的.新阵地、构建党员思想教育的新平台。发挥媒体在思想教育中的作用,要善于运用群众参与、专家访谈、平等讨论、自我教育等方式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做好热点引导,促进问题得到解决,在引导中服务,在服务中引导。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做到群众爱听、爱看、爱读,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

三、重视走开放式思想教育的路子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5

我们高中课题组承担的课题是《学科教学方式新探索》。开学之初我们就分别制定了探索计划,半年来,我在新的教学理念指导之下,按照计划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所采用的“问题情境探究”模式取得了一些成效,下面将经验总结如下:

从课堂教学过程中看,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可用于导入新课、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中和用于课尾等三种类型。

(一)用于导入新课。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是典型的情境导入法,实践证明,这种新课导入法,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愉快主动地学习。一堂课的开场白很重要,教师设计并且组织好新课的导入,能为整堂课的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⑨。例如我在

(二)用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可以观察到学生在长时间的紧张学习之后,容易出现疲劳,从而影响学生的听课效率。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学生会因案例的趣味性、现实性而产生兴奋感,这对于削除因紧张而引起的心理疲劳效果明显。同时,也能把教学推进一个新的高潮。例如,我在讲授“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这一框题内容时,就重点运用了这样的案例:1997年,一位中国女孩只身前往巴西,代表5000万中国青少年参加第二届青少年国际网络会议。在六天的会议里,中国女孩面对外国某先生不友善的问话,予以义正言辞的驳斥,面对外国记者刁难的问话,用不亢不卑态度,机智巧妙地予以回敬,从而悍卫中华民族的尊严。在会议中,她经常被人误以为是日本人,于是她无论走到哪里都喜欢戴着印有“中国”的工作牌,并用红色水彩笔把“中国”两字重新描了一遍。参加会议的朋友们都叫她“中国小姐”,她说:“这是我最自豪的名字。”据此案例,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1)这位中国女孩子为什么说“中国小姐”是自己最自豪的名字?(2)假如你就是那位“中国女孩”,你能否做到这一切?(3)我们青少年应如何以实际行动来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以上问题情境的设计,如抛向“一潭静水”的“钓饵”,顿时引起了“群鱼争食”。同学们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纷纷举手发言,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异常活跃,教学也随之推向了一个高潮。

(三)用于课尾。从教学过程来讲,如果开头引人入胜,中间达到高潮,那么结尾应该更精彩,能给人留下难忘的回忆,可谓“余音绕梁,三日不绝”。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结尾的教学艺术效果更浓烈。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积极思索,能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主要概念、原理及其内在联系,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教师通过问题来进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应用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教师以便进行查缺补漏。例如,我在讲授完“受教育既是公民有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一框内容时,通过从学生反馈来的信息了解到大部分学生对“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这一重要知识还是难以理解。于是,我就组织学生阅读教材中一则案例辅助文案例。这则案例是介绍北京大学的陈章良教授从小勤奋刻苦学习努力奋斗最终成才并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的故事。据此案例,我创设了如下问题情境:(1)案例中为什么说“是教育为他(陈章良)提供了自身发展的条件”?(2)案例中为什么说“又是经过教育使他(陈章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3)阅读这则案例后,你从中受到什么启发?我在这里创设问题情境的意图是用“是教育为他(陈章良)提供了自身发展的条件”的事实来说明教材中“从公民的自身发展和对国家的要求来讲,受教育是我国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这一观点;用“又是经过教育使(陈章良)为国家做出重大贡献”事实来说明教材中“从国家的繁荣发展和对公民的要求来讲,受教育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这一观点。在我的耐心点拨下,同学们加深了对自己的受教育权的正确认识,提高了履行受教育义务的思想意识和觉悟。

通过实际应用我们可以看出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是这样的

(一)案例准备

案例的准备是实施案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确立的前提。现行思想政治教材已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贴近社会、来源于社会现实生活中的案例,教师应充分地科学地运用这些案例。教师也应深入社会,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资料。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指导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并在此基础上精心编写案例。还有一些已经出版的文献资料也为我们提供了经典案例材料。教师在选取案例时,能选取学生身边和周围发生的案例,如取自课堂或家庭的经验等,教学效果将更加理想。同时,教师所选取的案例必须与课程的基本理论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课题内容,防止将实际的案例与理论牵强附会,片面地追求所谓的“好奇”、“趣味”等。选取的案例还要注意思想性,要能弘扬正气,内容要健康,要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要能激励学生勤奋上进。慎用反面案例,以免学生从中吸取消极的东西。

(二)问题情境的创设

创设问题情境是实施案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基础。苏霍姆林斯基说:“获取知识——这就意味着发现真理,解答疑问。你要尽量使学生看到、感觉到、触摸到他们不懂的东西,使他们面前出现疑问,如果你做到这一点,事情就办成了一半。”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教学过程就是要激发学生生疑,这样思维才能进入竞技状态,在疑、答、辨的过程中充分调动师生双方的内在潜力⑤。能否达到这种状态,关键在于教师对问题情境的精心设计,从教学内容上讲,所创设的问题应该是关键问题,是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要具有全面性,学生从中可以体会教材的全部精神,能举一反三;从心理学角度讲,要问得有兴趣、有趣味,学生能积极思考、积极回答;从教学方法上讲,要问得有启发性,鼓励学生思考,辅助学生思考;从问题之间的关系上讲,要问得有逻辑性、层次性,有助于思维的正确和思维能力的提高⑥。

(三)自学和讨论

自学和讨论是实施案例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这里的自学,主要指读书自学法。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材和案例的目的地是引导学生对教材基本内容初步把握,理解案例所描述的事实和情节,分析案例所提供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以便讨论交流时“有话可说,有据可证,有理可论”。教师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要给予一定的指导,特别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进行个别“辅导”,正确地引导他们去自学,逐步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还要指导学生根据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把握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想性。

学生完成自学时,就进入到讨论交流阶段。通过讨论可以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深入理解消化所学的知识;讨论有助于活跃学生的思想,发挥学习上的主动性、积极性;讨论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教师要引导同桌前后之间的空间距离,创造一种亲近、自由、平等、轻松、愉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教师也应以学生的身份加入到一些讨论不热烈的小组中去,以帮助他们提高讨论的质量,教师还要进行全班“巡视”,以便掌握全班各小组讨论的情况,这样一方面可以控制课堂讨论的节奏,另一方面可以获取学生学习效果的反馈信息。(四)精讲点拨总结

精讲点拨总结是实施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关键。讨论结束时,老师要总结讨论的情况。对有些问题学生通过小组的群体力量也往往难以解决,因此,必须要通过老师的讲解、点拨和总结来解决。没有教师的讲解、点拨和总结,学生的认识很难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师在总结讨论的情况时,必须明确指出应得出的结论及依据,对讨论中出现的错误、片面和模糊的认识要予以澄清,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观点和系统的知识。教师在精讲点拨总结时,要讲究语言的艺术,即语言要清晰、准确、精练,通俗易懂,生动形象,音量、音调、速度适宜,要富有感染力,以此来“拨动学生的心弦”,将知识真正深入到学生的内心世界,而转化为信念、行动⑧。

在06~07学年度,本人担任我校高一政治课三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本人结合高一政治常识学科的特点,通过探索和研究,尤其在我校政治教研组的各位老师的积极支持、配合和参与下,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在所教各班政治课中普遍实施和推广,教学成效明显。有57.2%的学生认为在政治课上“体验到同学们共同探究问题得到结果后的快乐和亲身努力的喜悦”;而在平时政治课上只有5.2%的学生有类似的感受。分别有33%和47%的教师认为这样做提高了学生实践能力和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创新精神。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积极主动地利用时机,提供各种模式的教学,尤其在实践的基础上创立新的教学模式来创设各式各样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各方面的生长与发展,促使学生的学习日益达到教学目标,这是教师应尽的责任,也是教师应当具备的教学能力。在思想政治教学实践中,运用案例创设问题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已经在“激活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方面显示出它的优势,但它毕竟还处在初步的探索过程中,教学过程中仍存在问题。调查中,有30%的教师认为这节政治课政治知识的容量小;28%的教师认为学生做习题少,知识目标落实不够;32%的教师认为“有学生活动,但主动性不强,被老师牵着走”。这些不足有的是教学模式本身的局限,有的是教师实施教学设计的问题。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6

中专的酒店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适应酒店业发展需要,胜任现代酒店管理第一线岗位要求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我专业近几年在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大胆的研究与探索。

一、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根据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难发现传统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是相关课程的校内实践教学,另一部分是在最后一个学期安排的毕业综合实习。这种模式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实践教学设备和设施落后。

我专业新的专业实验室建成之前,旧专业实验室,仅有一间模拟客房,一个模拟餐厅并配置了相应的设备和设施。在运作规模和部门系统性、软硬件更新速度等方面都无法和真正的酒店相比,也就无法营造出让学生参与管理,体会管理的逼真教学情境,离“模拟”二字差距甚远。

2.实验室利用率低,低值易耗品开支大。

专业实验室基本上只在有相应实践课程的教学期间开放,一个实验室一年几乎只有二、三个月的使用时间,利用率非常低。尽管在课余时间开放了实验室,但由于管理体制、学生的主动性等原因,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同时在实践教学期间,所需要的低值易耗品数量大,成本高。例如,餐饮服务的斟酒训练,由于酒水成本高,基本只能以自来水代替。

3.校外实习中校方与实习基地存在较大的目的差距。

从教学角度看,到酒店实习,是一种全面实战的锻炼机会,学校希望酒店能为实习生提供轮换的岗位以尽快熟悉酒店全面工作。但是酒店接受实习生的目的则简单且功利,主要出于两种考虑:其一 实习生是廉价劳动力,雇佣成本甚至比临时工更为低廉;其二 名义上的校企联合可以增加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习方和接受实习方之间的目的差距如此之大,事实上,实习生在酒店各部门的换岗频率非常低,往往到最后学生得到的是劳动技能的锻炼而不是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最终,常常以我们部分放弃自己的实习目的而实现双方的合作。4.校外实习质量监控很难实现。

校外综合实习一般安排在在学的最后一个学期,这时学生也面临着就业、升学等多重压力。指导教师在维护学生、学校和酒店几种利益的过程中处境相当尴尬。学生希望指导教师能维护他们的利益,帮助他们减轻劳动量;酒店则希望指导教师能够稳定学生的情绪,不要干预酒店的用人制度和劳动制度;学院也希望教师能不辱使命,指导学生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同时学校也由于各种等原因,无法安排专职的实践指导教师全程跟踪服务,对实习生的指导,更多的是在出问题时的应急指导,在外地实习的学生又容易受制于实习酒店。由此引发了许多问题,比如实习生不适应酒店的工作而产生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排解,也不能和实习酒店及学校进行有效的沟通,甚至有些学生擅自做主,提前结束实习,造成学校和实习基地的关系紧张以及学生管理工作上的混乱。

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1.加强校企合作是前提

校企深度合作,校企联合办学是我专业开展实践性教学的思路之一。最终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得以落实:一是我专业积极聘请鸿宝大酒店酒店人力资源部经理来校开讲座,及时把一线的实用知识和最新理念灌输给学生,二是积极参照酒店相关标准,充分考虑酒店行业最新市场行情,及时适当地调整酒店管理课程模块,同时一些具体课程的内容充分考虑到酒店对员工需要;三是鼓励和加强教师和酒店的联系与渗透,及时更新专业教师的实践知识和观念;四是调整常规教学体制中不适合酒店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部分,特别是对教师授课方式的限制,式授课方式更加灵活多样。2.教学计划适应企业需要是基础

与实习基地顺利合作,也方便学生找工作,保证学生的实习质量,在确定实习时间时我们认真考虑酒店业的旺季和考虑学生的毕业时间,传统上一般学校的毕业综合实习开始时间都是在春节后2到3月份,但实际上进入农历年底即1月份左右是酒店人才需求的高峰期,可此时恰是学生期末复习备考的紧张时期,结果造成企业急需用人,学生却无法到岗,学生有了时间企业却不需要人了。因此我专业教学计划专门对此进行了调整,农历年前在学生、家长同意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提前进行顶岗实习。

3.调整实践性教学的投资方向是保障 作为有固定场所的技能训练型实验室的维持费用较高,更新速度不快,且课程覆盖面不广,因此,我们没有把校内技能训练型实验室继续作为重点建设的对象,而是把节省下来的实践经费用来开拓稳定的校外实践基地,这为新模式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障。同时,针对我们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言,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加强管理经验的培训,因此,我们在实习前后都加强了对酒店管理知识的教育。4.做好专业思想工作是巩固

酒店实践性教学内容包括管理与技能两方面,懂技术会管理是酒店管理课程实践性教学的最终目的。不精通业务的人做不好管理,同样,满足于局部技术的人也无法做好管理。一般来说,学生希望尽快地进入管理岗位,希望在基层实习的时间不超过1个月,而现实却是一个新人要在服务技能性的岗位上充分锻炼1年左右甚至更多的时间才会有管理方面的锻炼机会,学生的心理期待与酒店的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酒店实践性教学中我们不仅引导学生充分认识提高服务技能的重要性,同时重点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职业心态,培养他们对酒店企业文化的快速融合能力和适应能力。

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实践教学中我们打破以往的“校内打好实践基础,校外毕业综合实习”的模式;为了适应酒店人才市场需求,我们尝试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产学结合的实践教学模式。“全员”是指在教学过程教师和学生牢记以能力培养为目标;专业教师,认真研究教学与社会需求,开展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开发,同时,利用多种方法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实践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全过程”是指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在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不断引导学生不仅仅局限于学校组织顶岗实习,积极开展日常实习,以此作为学校统一组织的顶岗实习的有益补充。保证每位毕业生在毕业之前至少要有1年左右的实习时间。这样,经过一年服务和管理工作实践的毕业生,必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全方位”是指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以学校教育、企业实践和学生个人的素质拓展为基点构成一个三维的综合体,着力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素质发展,尽量使每位学生都能均衡发展。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7

健康是人类追求的目标, 也是社会发展的要求,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良好与身体健康、道德健康一起构成了人类健康的共同要素[1]。在目前全面实施“体育与健康”课程情况下, 高校也在围绕如何更好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与培养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讨论。

根据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成果, 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个人的心理能力和心理状态;反过来说, 通过改变行为也就可以影响个人的体验与认识, 从而改变态度, 进而改变一个人更为基本的心理特征。拓展训练就是在此理论基础上, 通过特别设计的系列身体活动项目, 使参加者在活动过程中加深对自己的了解, 加强与他人的沟通, 培养在社会中健康生存所需要的心理素质。

本研究通过分析论证, 试图将目前社会上成功应用于企事业单位团体员工个性和能力培训的拓展训练引入高校, 通过新的整合与发展, 与学校体育相融合, 以此来探索高校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的新途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2.1 研究对象:拓展训练和高校体育课

2.2 实地考察法

选择北京、郑州两地共4家经营性拓展训练公司实地考察, 并在其中一处进行拓展训练的亲身参与, 在详细考察了解拓展训练的项目、内容、场地、器械装备、保护设施与使用、运作程序步骤等内容的同时, 亲身感受体验拓展训练给参与者带来的身体与心理的应激效果。

2.3 调查实验法

选择拓展训练内容中一些不过分依赖器械, 简便易行, 有充分安全保障的团体类项目, 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 利用体育课由学生实验完成, 调查了解学生参与活动全过程的体验与感受。调查咨询了9名相关学科专家和35名教师, 收集他们对此项研究的看法和意见。

3 结果与分析

3.1 拓展训练的背景与含义[2]

拓展训练英文为OUTWARD-BOUND, 中文译为“拓展”或“外展”, 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 当时船队屡遭袭击, 许多年轻海员葬身海底。人们从生还者身上发现, 他们并不一定都是体能最好的人, 但却都是求生意志最顽强的人。于是库尔特·汉恩与劳伦斯等人在1942年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 利用一些自然条件和人工设施, 让年轻的海员做一些具有心理挑战的活动和项目, 训练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 并训练和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战后在英国出现了一种叫做OUTWARD-BOUND的管理培训, 利用户外活动的形式, 模拟真实管理情境, 对管理者和企业家进行心理和管理两方面的培训。由于非常新颖的培训形式和良好的培训效果, 很快就风靡全世界, 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 训练对象由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群体, 训练目标也由单纯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练、管理训练等, 现在的“拓展训练”侧重于后者, 故又称之为“心理行为训练”。

拓展训练以培养合作意识与进取精神为宗旨, 利用自然环境或各种人工设施, 运用独特的情景设计, 通过精心设计的专业户外项目体验, 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拓展训练打破了传统的教育模式, 它并不灌输参与者某种知识或训练某种技巧, 而是设定一个特殊的环境, 让参与者直接参与整个教学过程, 在参与的同时, 去完成一种体验, 进行自我反思, 获得某些感悟。在特定的环境中去思考、去发现、去醒悟, 对自己、对同伴、对团队重新认识、重新定位。

拓展训练的课程主要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类课程组成。其中场地课程是在专门的训练场地上, 通过针对不同培养目的而精心创意设计的身体活动和训练, 或利用各种训练设施, 如高架绳网等, 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程以及攀岩、跳越等心理训练活动。结合考察研究结果和高校具体实际, 场地课程应该是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程的最佳切入点。

3.2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的意义

3.2.1 高校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现状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教育是21世纪体育教育教学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也是体育教育研究的紧迫课题。由于心理健康受到人生观、价值观、文化相对性等众多因素影响, 因此如何明确教育实施的具体实施途径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以体育锻炼和心理咨询辅导相结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方法。心理咨询辅导往往以说服教育和评价的形式为主, 按照循循善诱、以理服人的原则, 对学生的意识、感情和意志施加影响, 效果缺乏主动性和直观性。有关研究表明, 单纯地进行心理健康教学、咨询和讲座不能够显著地整体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大量研究表明, 体育锻炼是一种低经济支出、低风险和低副作用的, 能够有效改善心理健康状态, 提高个性品质, 促进人际交流, 增强适应能力的手段。由于体育具有全面性、连续性、群体性、竞争性、顺应性、实践性、艰苦性和娱乐性等特点, 因此学校体育有着其他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色, 对实施心理健康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3]。然而目前学校体育由于受学科中心主义和竞技体育教学指导思想的影响, 始终无法成功摆脱竞技体育的束缚, 再加上多年形成的应试教育观念, 使得高校体育课在发挥培养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作用时, 存在引导不清晰、目的不明确、方法不科学、效果不显著等诸多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合理、有效和有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方法, 并且环境的日益纷繁复杂和竞争的激烈与残酷, 大学生学习生活压力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亚健康状态显著。有关研究显示, 到1997年底, 全国大学生患心理疾病率已达到24%以上, 而且还在呈上升趋势;因患心理疾病被迫退学的人数占因病退学总人数的64.4%, 位于病退率之首[1]。由于大学生心理发展正处于快速成熟而尚未成熟的阶段, 正是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 缺少对社会生活的磨练, 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常出现一些自我矛盾, 主要表现为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独立性与依赖性、强烈的求知欲与识别力低、情绪与理智、愿望与现实的矛盾等等。大学生如果处理不好这些心理内部矛盾, 就会引发各种心理不健康问题, 如焦虑症、恐怖、敌对、强迫症、神经性抑郁、人际关系敏感、情感危机等[1]。

3.2.2 拓展训练对学生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拓展训练是一项结合现代教育学、现代心理学、体育运动学等多门学科形成的新型培养训练体系, 能够通过在各种自然或人工设施中所设计的多种新鲜、巧妙、刺激的项目, 帮助学生释放生活学习和工作压力, 调节心理平衡, 认识和激发自身潜能, 增强自信心和表达自我的自信度与感染力;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从容应对压力与挑战;强化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培养进取心;强化竞争意识, 把握时机的敏感度和迅捷度;加强面对复杂情况的分析判断以及决策能力;学会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沟通与协调, 优化人际环境;完善人格, 培养毅力、勇气、责任心、荣誉感以及积极的价值观。

拓展训练采用的是充满活力的, 在做中学的“体验式学习” (Experiential Learning) 方法, 这是一种寓教于乐而且效力更持久的学习方式, 不再是传统的“我讲, 你听”, 而是“你做, 你体验, 你发现, 你思考……”, 这与目前大力倡导的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是高度一致的。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拓展训练不是简单的身体活动, 也并非体育加娱乐, 而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 通过采用以人为本的训练方法和沟通方式, 以心理学为基础, 以体能活动为引导, 以心理挑战为重点, 以人格完善为目的, 同时扩展管理知识与技能。它以学生基本面的全面改进为目的, 通过精心创设的特殊情境中的系列活动, 激发、调整、升华、强化学生的心理、身体、品德素质和潜能, 力求使学生达到心态开放稳定、敢于应对挑战、富有创新活力、促进团队形成的目的。

3.2.3 实例分析拓展训练的特点与效果

以在实验中采用的“合力冲击” (又名“4米墙”) 为例, 该项目要求学生面对4米高墙, 假设为从船舱底层逃生到上层, 没有任何辅助设施, 在规定时间内所有队员全部上去, 其训练目的要求学生做到合理的安排和计划, 合理的分配人力资源, 关心同伴之感受, 培养团队意识和责任心, 增进个人对团队力量的认识, 开发自我潜能。

此项活动具有综合活动性, 以体能活动为引导, 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 有明确的操作过程, 要求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对学生而言, 完成此项任务具有一定的难度, 表现在心理考验上, 需要学生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 跨越“极限”。同时, 实行分组活动, 强调集体合作, 力图使每个学生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 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力量和信心, 在集体中显示个性。在克服困难, 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 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 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即使没能顺利完成, 也能在教师与同伴的鼓励下, 从参与过程中获取很多经验与感触。教师在活动中一般不进行讲述, 也不参与讨论, 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 即使在后期的总结中也只是点到为止, 主要让学生自己来讲, 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在参与此项活动后, 绝大多数学生发自内心地感触到:“目标的实现, 任务的完成不仅取决于团队成员的个人能力, 更需要整个团队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

3.3 在高校体育课引入拓展训练的有利因素

(1) 拓展训练的内容、目的和组织形式完全符合目前高校正在进行的素质教育与健康教育的要求, 顺应学校体育改革的潮流, 紧跟时代步伐, 全面满足学生接受多元教育的需求。

(2) 结合初步教学实验和后期调查, 结果显示, 大学生对此项活动表示出了极大的兴趣。参与拓展训练场地课程教学实验的学生中, 97.3%的人表示愿意参加此项活动, 96.1%的被调查专家和教师认为此项研究意义重大并愿意做这方面的教学尝试。

(3) 专家教师和参与教学实验的学生对此项活动的价值有比较全面完整的认识, 并且在体验感受和认识上趋于一致。因在内容、安排、经验、场地器械等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 初步探索性实验仅进行了“五人四足”、“盲人摸号”、“盲人方阵”、“信任背摔”、“生死电网”、“同舟共济”、“合力冲击”、“体验失败”和“雷阵”等团体类项目内容, 师生对此类活动价值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培养团队精神、合作与沟通、责任感、人际关系与配合”四方面, 并且在位置排列上也趋于一致。

(4) 高校引入拓展训练是一件新鲜、有趣且有一定刺激性和挑战性的活动, 活动本身又具有重要的意义, 容易引起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的广泛关注, 进而对学校体育工作投入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4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应当注意的问题

(1) 安全问题是拓展训练进入高校面临的首要问题。拓展训练内容中的高空训练项目对参训的学生在心理上有较高的挑战性, 但同时也有一定的危险性, 要提高挑战性而降低危险性, 必须要有一套科学的能够达到万无一失的安全保护系统为训练提供安全保障。

(2) 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不仅是对传统体育课程内容和形式的改革和补充, 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和理念上的创新。它丰富了体育课程的内容, 增强了体育课程的实用性、趣味性和挑战性, 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对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深化改革将产生重要和深远的影响。需要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能够在充分理解该项活动的目的与意义的前提下, 从全面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角度出发, 给予必要的扶持和大力的支持。

(3) 拓展训练要求指导者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体育运动学知识, 具备现代教育观念与高超的体育教学技能, 具有较强的组织、管理、协调、应变、引导、开拓和预见能力, 以及强烈的责任心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将会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挑战。

(4) 拓展训练作为高校体育课程的一项内容, 目的在于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只是对现有体育课程内容的补充与完善, 不能取代体育锻炼对学生身体健康的作用。拓展训练进入高校体育课后, 如何与原有体育教学内容相融合, 如何参与体育课管理与评价, 如何与高校整体教育环境与教育指导思想相联系……,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实践中逐步研究解决。

(5)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也应根据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开设诸如拓展训练等课程的内容, 使未来的体育教师能胜任体育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培养的教学任务和社会辅导工作。

参考文献

[1]邹继豪.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教材理论教程[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1.

[2]陈建翔.谈谈拓展训练及其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启示[J].教育研究, 1997 (5) :53~55.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探索 篇8

一、高职贫困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

高职贫困学生与本科贫困学生相比,由于在社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特别是就业的压力更大,他们更为前途忧虑、困惑。同时自认为自己的知识、能力比较欠缺,他们更容易表现出过分敏感、孤僻内向、焦虑与抑郁、偏激与逆反、自我放弃与自我怜悯、自我调适能力偏低、自我认同偏差、自我消极悲观等心理现象,也导致他们容易出现以下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又称“自我否定”,是一种自我贬低或自我瞧不起自己的情绪体验。同时也是对个体的得失、荣辱看重得过于强烈的一种心理体验。高职贫困学生与本科贫困生学生一样,也存在或多或少的自卑心理,他们对周围经济比较富裕、学习成绩较优异、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的同学有一种自卑的心理,表现在具体行动上就是缺乏主动与人交往的勇气和信心,不常参加集体活动,消极地看待学习、生活。

2.焦虑心理。焦虑指对当前或将来会出现的对自我的自尊心、生存环境、未来发展等方面有潜在威胁,可能会有某种不良的后果出现时的紧张不安情绪。高职贫困学生由于个人的经济能力十分有限,他们与一般学生相比较,在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上压力更大,特别是面对今后的就业困难,他们更容易产生焦虑心理。

3.孤独心理。孤独指个体因没有知心朋友而致使其情感和思想得不到他人理解和尊重的一种主观体验,表现为性格孤僻、害怕交往、顾影自怜、内心封闭。高职贫困学生虽然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渴望得到别人的接纳和认可,但是,由于自卑感重、自尊心过强、过度敏感,有困难也不愿他人知道和接受帮助,久而久之,就容易限于孤独的境地,产生孤独的心理。

4.文饰心理。文饰心理就是企图掩饰自己某些处境的一种心态。高职贫困学生对自己的贫困处境和因贫困带来的其他方面落后感到羞愧,表现在行动上就是极力掩饰自己的贫困。高职贫困学生的文饰心理及其行为是建立在错误的认知下而采取的一种错误的行为方式。表面上保护了“自尊”,达到一种暂时的心理平衡,但实际上内心却在忍受着极大的心理痛苦和压力。

5.依赖心理。随着国家对高职院校资助的经费逐年扩大和高职院校资助体系的不断健全与完善,极大的解决了高职贫困学生的经济困难。但是,部分高职贫困学生却逐渐产生了“等、靠、要”的消极思想,对外界的援助产生了依赖心理。在依赖心理的影响下,他们原有的自强、自立、自主、勤俭、拼搏的品质慢慢消退,学习和生活也变得懒散起来。

6.敏感心理。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很敏感,在与同学交往过程中,容易把一些正常的行为加以误解,或者把一些小的误会放大。同时,由于在学校激烈的竞争氛围中,受到陌生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不同的价值观念冲击,他们对待身边的人和事比较有戒心、比较敏感。

7.偏激心理。高职贫困学生由于自卑、敏感、焦虑,心灵非常脆弱,自尊心极强,很容易受到“伤害”,情绪波动强烈。这就容易导致他们内心不够宽广和宽容,对很多事物都带有成见和偏见,有绝对化、片面化倾向,缺乏理性的态度和客观的标准;喜欢用放大镜来看社会中的消极面,对社会中的消极现象深恶痛绝。

二、积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

积极心理学是美国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以Seligman和Csikzentmihalyi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标志。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是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一种思想、一种理念、一种技术、一种行动,很快就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目前关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次。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包括主观幸福感和满足、希望、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等,重点是对人的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个体层面。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积极心理学希望寻找到一条能使个体具备这些积极人格特质的有效途径。三是群体层面。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致力于研究建立积极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系统,以培养公民的美德,使公民具有责任感、有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具体来讲,积极心理学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积极方面,强调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来挖掘人的潜力与创造力,激发人的活力,帮助人们树立自信心、坚定生活信念、寻求获得美好幸福生活的观念等。

三、运用积极心理学理念,探索高职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和深刻启示,高职院校应积极开展积极心理学的普及教育,特别是将积极心理学理念运用到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帮助他们发展潜能,提高表现欲、求知欲,树立独立意识、自我意识,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和进取心,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1.树立积极理念。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积极取向,关注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强调人的价值与人文关怀。对高职贫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与时俱进,接受和理解积极心理学倡导的人性理念,改变传统主流心理学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认知误区,加强积极心理学的普及,帮助高职贫困学生树立起积极理念,培养他们健康、积极、乐观、向上的心理。

2.加强积极教育。积极教育是对传统教育的反思,强调教育并不只是对学生纠正错误、改造问题、克服缺点,而主要是发掘、研究学生的各种积极品质(包括外显的和潜在的),并在实践中扩展和培育这些积极品质。高职院校在对贫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切实加强积极教育,让他们充分体验积极心理、积极情绪和积极品质带来的主观幸福感、心理享受和生活的快乐,提高其应对消极事件的能力,增强适应环境的能力,达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

3.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心理品质是指一个人在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倾向,它包括智力品质、情感品质、性格品质和道德品质等方面。培养高职贫困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其目的就是培养和造就他们的健康人格,促进个人良性发展。通过提高自信心,提升自制力、情绪调控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养成真诚、正直、信用的心理品质,使他们意识到自身积极的潜能,焕发自身的光芒,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氛围,达到对心理问题积极预防、治疗的目的。

4.塑造积极人格。积极人格是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体系之一,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加以激发和强化,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为此,使高职贫困学生拥有积极人格,要加强他们的主观满意感、自我决定性、乐观、幸福、积极防御机制等积极人格特征的培养,使他们的生理与心理、人格与社会性相互融合、转化和提升,成为创造幸福、拥有幸福的人。

5.形成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的情绪体验是积极心理学研究一个极其关注的中心之一。积极的情绪体验是从主观体验上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建构未来的乐观主义态度和对生活的忠诚,与此同时也对积极情绪与身体健康的关系也进行了探索。积极情绪有消解紧张心理和增强应对压力能力的功能,为此应让高职贫困学生充分感受愉快、爱、主观幸福感、满足感、乐观、希望,形成自我的积极情绪。

参考文献:

[1]兰明.心理健康的哲学智慧[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6.

[2]刘吕高.高校贫困生心理问题及精神扶贫[J].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

[3]崔征,韩立峰.浅析高校特困生心理问题及调适对策[J].山东文学,2008(3).

[4]于海洋.高校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8).

[5]张华,季良靖.浅析大学生勤工助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6(3).

[6]SheldonM.KingL.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3).

[7]钱兵.积极心理学对心理健康的意义与启示[J].中国学校卫生,2007(9).

[8]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9]苏鑫.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康人格的建构[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10]任俊,叶浩生.积极人格: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取向[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4).

上一篇:钟祥一中2018届高三作文思维训练题下一篇:《敬业与乐业》读后感--选自明明的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