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4-10-13

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精选12篇)

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

我是一名高中教师, 师范毕业便开始从事一线教育教学工作, 并始终担任班主任管理工作。多年的一线教育教学经历, 丰富了我的生活, 饱满了我的人生阅历, 同时也有一个问题越来越突出地呈现在我的班级管理和教学工作中, 并亟待解决, 这便是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我们通常都片面地认为, 女生是班级里的弱势体, 是班级里的乖乖妹, 兴不起风、作不起浪, 学习问题、纪律问题都与她们无关, 但事实却恰恰相反。

高中女生所处的年龄段决定了, 她们的生理及心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 对异性间的相互吸引有着一定程度的渴望, 甚至对性也产生了足够的好奇心。但同时另一方面又有年龄尚小, 涉世不深的不成熟和轻浮。这种生理及心理特征决定了, 在高中阶段她们的心理是一种掺杂着幸福、自信、渴望、惧怕、烦躁的纠结和浮躁。总之, 高中阶段的女生生理、心理的发展正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表现在现实生活中她们时而莫名烦躁、渴望关注和寻求帮助;时而难以克制对异性的爱慕之情而暗恋成灾;时而惧怕高中生恋爱不被接受而自责等等。这些在过来人看来再正常不过的现象却搞得她们心神不宁、无心学业, 甚至成为校园恶性斗殴事件的始作俑者, 导致男生因女生而被留校察看甚至于开除学籍。

因此, 细观其理, 高中阶段的女生不仅自身的生理和心理正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同时她们也是校园里的稳定剂, 她们能否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决定了高中校园的和谐程度。作为班主任, 我们必须高度关注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为学生们营造一个安定和谐的校园环境, 帮助孩子们制造美好的青春回忆。对于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适度的教育和引导:

第一, 引导高中女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 接受自己的全部, 肯定自己的价值。

正确理解个体存在的价值, 既不要盲目自信, 也不要过度自卑。美的事物人人向往, 高中生正处于心理上与父母之间的心理断乳期, 独立思考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意识明显强烈, 但同时也存在认识问题浅显的弊病, 对于美的理解容易停留于外在层面, 漂亮即是美, 衣着时髦即是美, 有人倾慕即是美等等的表面东西, 更容易让高中女生背离了美的本质, 歪曲了正确的自我价值认定, 导致攀比心理、自卑心理、骄傲心理、炫耀心理的出现, 影响女生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 教师作为学生的主要教育引导者, 有责任、有义务承担起帮助高中女生树立正确自我价值取向, 打造自信、乐观性格, 养成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使命。

第二, 引导高中女生形成乐于学习和生活的习惯, 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善于与亲人、老师、同学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对于女孩子来说, 干净、利落、得体的衣着打扮, 会打造出青春靓丽的外表;而丰富的知识、乐观积极的心态、良好的人际交往, 却能造就一个知性优雅的内心, 挺拔端庄的仪态, 以及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因此, 教师应该对高中女生进行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心理状态、人际关系的正确引导, 帮助她们通过努力学习, 找到最好的心态, 最美的自己, 最富魅力的人格, 最精彩的青春岁月。

第三, 引导高中女生拥有稳定的情绪, 让她们能够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高中女生正处在青春发育期, 要完成人生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 要适应生理上的巨大变化, 要应付学业上的竞争和压力, 种种成长中的困难都需要她们通过自我情绪的调控慢慢完成。这个过程中控制情绪的能力会随着经历而日益加强, 但这个过程是漫长而痛苦的, 如果能得到老师、家长、朋友的引导和帮助会更加顺利。

因此, 在高中教育阶段, 教师应该多关注女生的情绪变化, 包容她们的情绪, 在实际问题上给予具体性的引导和帮助, 个体问题单独解决, 共性问题团体辅导, 力争在帮助女生们顺利度过情感困难期的同时, 也帮助她们拥有控制情绪的能力。

第四, 秉承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教师、家长和社会要广泛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共同为高中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而探索努力。

教师和家长要摆脱传统教育中“严师出高徒”“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严教观念, 在师生关系、亲子关系中将自己置于高高在上之态, 对于学生犯的错误一律视为大逆不道之举, 对于高中女生的早恋问题更是划入道德领域, 于无形中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如此教育变本加厉、适得其反。因此, 教师和家长在对高中女生的教育中, 应该广泛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知识, 多与她们做思想和心理沟通。不断努力和完善自身的心理教育知识, 当遇到问题时要多运用心理分析的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让女生建立一种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

高中女生是一个需要特别关注和关爱的群体, 一方面她们存在来自学习方面的、人际交往方面的、兴趣爱好方面的和自我尊重方面的多方挫折困扰, 稚嫩的年龄担起如此重担确是勉为其难, 教师有责任和义务帮助她们解除困扰。另一方面她们不仅是学校教育的对象, 也是未来的母亲, 更是未来家庭教育的主力群体, 她们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下一代。因此, 我们应该把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当作未来教育来抓。

摘要:高中阶段的女生生理及心理发育已经进入了体征上的成熟阶段, 对于异性的吸引能够产生情感撞击和性欲冲动, 加之高中阶段学业压力不断加重, 处于这个成长期的女生需要得到家长、老师以及全社会的特别关注和有益引导, 对其进行适度的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

关键词: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引导

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2

------高中女生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之男女生交往

各位同学:大家好!一首好听的歌曲《樱花草》让我们感受到青春的灿烂与美好。的确,青春是首歌,她因梦想而精彩,她因奋斗而美丽。我们相逢在花季,在这里相识,在这里相知,这是那么难得的缘分。可是花季的我们也有烦恼和困惑。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在一起,谈谈与女生有关的一些话题。如果同学们有不同见解,欢迎会后提出来,愿与大家一起交流。

今天讲座的主要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篇、花开的困惑。第二篇、因为“爱情”。第三篇、做个高雅的女生 第一篇

花开的困惑

我们高中女生,十六、七岁,逐渐进入了青春期,随着生理、心理的成熟,男女同学都相继表现出一种彼此喜欢、彼此愿意接近的心理。大家要知道这种心理是青少年心理发展中的必然过程。因为,生命到了一定的季节,就会发芽,就会开花。因此,同学们一旦出现这种心理,不要担心也不用害怕,因为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这样的过程。首先同学们要明确有这种心理并不可耻。青春期这种朦胧的情感是人的生命历程中的一种美丽。虽然她美得幼稚,但她是属于这个生命阶段的特别风景。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善待这份情感,保持她天然的美丽和天然的纯洁,把这份美好的情感好好地收藏在你的青春记忆中,不要让她变味。而当我们真的邂逅这份情感时,又该如何对待和处理呢?我们先来看一个生活中的事例:

小刚和小丽都是班干部,又是邻居,他们经常在一起讨论学习,互相帮助,有时还相约到学校小树林商量班务,参加集体活动时也喜欢单独在一起。后来他们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两人感到了压力……小刚逐渐疏远了小丽。一次,小丽向小刚请教一道数学题,小刚借口走开了……

老师提出问题:男女生到底该不该交往呢?理由是什么?

生1:保持适度的距离。可能会影响学习。(我们能不能因为这个可能而排斥所有男女生之间正常的交往)

生2:我觉得可以交往。男生有男生的优势,女生有女生的特点。。

(幻灯出示男女生的优点)

男孩子开朗、坚强、勇敢、富有责任感,在女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愿意挺身而出,帮助女孩子解决她们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好问好想。

女孩子温柔、细腻,善于关心他人,乐于奉献,勤奋刻苦、专心用功、责任感比较强,认真踏实。

老师概括引导男女生应该进行正常、健康的交往。

异性交往有一定的意义:智力上互为激励、情感上互为慰藉、性格上互为弥补、活动中互相鞭策。

第二篇 因为“爱情”

为什么青春期孩子喜欢与异性同学在一起?

每一个步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随着生理的逐步成熟,会开始关注异性同学,并希望了解他们,与他们交往,这是一种先天性行为,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也是进入青春期后,体内的性激素在悄悄地起作用,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青少年对异性的依恋并不是有些家长和老师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件丢人和见不得人的事。这与道德品质无多大关系。在青春期间,对异性有好感其实是一件非常自然而又正常的事情,但同样也是一件幸福而又烦恼的事情。关键是青少年如何正确处理早恋和男女生正常交往的关系。不要过分地敏感,不要以为异性对你好一点就是爱上了,也不要动不动就向人家表达爱。

是“早恋”?还是“来往过密”?

男女学生的交往,哪怕是“过密”,也都是青春期的反映,是学生长大、成熟的标志。这是学生自我心理的体现,是正常的,无可挑剔的。那么,什么是“早恋”呢?

在提法上颇有争议。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及社会规范来说,中学生谈恋爱属于早恋,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经济生活尚未独立。恋爱的目的是两性结合成婚,这需要经济上独立生活上自立而且有能力承担家庭责任,中学生显然不具备这个条件。二是谈恋爱的年龄与法定最低婚龄(男22岁,女20岁)相差甚远。恋爱是结婚的准备,如果恋爱的年龄与结婚的年龄相差太远,那就有悖常情了。

早恋的类型可以归纳为8种:

第一种,爱慕型,即青少年之间由于爱慕对方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根据爱慕对象的不同,又可分为:仪表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外在的仪表而产生的早恋;

专长型,就是因为爱慕对方的能力专长而产生的早恋;品性型,就是由于爱慕对方的优秀品性而产生的早恋。

第二种,好奇型,即由于对异性的好奇心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对异性产生强烈的好奇心,是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性意识的发展而自然产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青少年由于生理发育和性成熟,很容易产生性冲动,对异性变得很敏感,渴望了解异性的心理和生理,了解异性对自己的态度。为了满足这种好奇心,就想结交异性朋友,建立“恋爱”关系。

第三种,模仿型,即因为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模仿的对象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影视作品和报刊书籍。

第四种,从众型,即迫于周围人的压力产生的早恋现象。周围人是指所出的同年龄群体。

第五种,愉悦型,即为了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产生的早恋现象。青春期男女之间的密切交往,往往会给双方带来愉快的体验,这种愉快的体验会进一步促进青少年之间的密切交往,逐渐转变为早恋。

第六种,补偿性,即为了获得感情补偿和排解受挫的情绪而产生的早恋现象。感情补偿是指青少年在学业上或感情方面受到挫折时,出于争强好胜的心理,或者为了摆脱感情创伤,一些青少年就想用早恋的方式排遣受挫的情绪,从异性那里获得感情补偿。

第七种,逆反型,即由于青少年在两性交往中受到别人不恰当的干预所产生的早恋现象。最典型的就是心理就是“你们不许我这样做,我偏要这样做”。在逆反心理的作用下,正常的异性交往会迅速向早恋关系发展。

第八种,病理型,即由于病理原因而产生的早恋现象。在当代社会,由于营养过剩、一些食品中含有性激素的作用,或者生理上的疾病、家庭遗传等原因,造成一些青少年身体早熟,身体外观像成年人,或者心理早熟,或者性变态心理。这些都会诱发青少年的早恋现象。

青少年早恋行为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朦胧性:早恋的青少年对于早恋关系的发展结局并不明确。他们主要是渴望与异性单独接触,但是对未来组建家庭、如何处理恋爱关系和学业关系、如何区别友谊和爱情都缺乏明确的认识。

2、矛盾性: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内心也充满了矛盾,既想接触有怕被人发现,早恋的过程中愉快和痛苦并存。

3、变异性:早恋关系是一种充满变化、极不稳定的感情关系。青少年之间一对一的早恋关系缺乏持久性,一般不会持续很长时间。

4、差异性: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具有明显的差异性。在行为方式上,有的青少年的早恋行为十分隐蔽,通过书信、电话等方式来传递感情,但也有的青少年很公开,在许多场合出双入对,俨然像一对情侣。在关系程度上,大多数有早恋关系的青少年的主要活动是在一起聊天,交流隐秘的感情,从人际关系来看,还没有超出正常的关系。有的则关系发展的很深,除了谈论感情以外,甚至发生性关系。在年龄喜好上,女孩儿喜欢比自己年龄大的、比较成熟的男性。在年龄相当时,多半是女孩儿采取主动。男孩儿喜欢年龄比自己小的女孩儿,在交往中体现自己的阳刚之气。

你是否将会陷入早恋的泥潭?

你平时听说的那些有早恋现象的同学,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

1、从小受到爱情故事熏陶较多,并产生一些爱情渴望和幻觉

2、没有人生目标,追求人生享受,厌倦学习

3、学习有困难,缺乏自信,一旦有人示爱就受宠若惊。

4、心灵空虚、孤独、颓废,希望找点刺激玩玩

5、因父母离异或家庭不和,在家里缺乏关爱,而又家教不严

6、对异性特别感兴趣

7、看了不该看的东西,便想做不该做的事

8、感情易冲动,可以为芝麻大的事而去崇拜,把头脑简单、缺乏教养等缺点误以为有个性

你“爱”他吗?

十八九岁的男孩,没有金钱、荣誉、地位、权力,思想上尚未定型、心理上尚未成熟、经济上尚未独立、事业上尚未定向。而十八九岁却是一个女生最美好的青春。

“爱上了”你能“把持”得住吗?“把持”不住会有什么“后果”?

当未婚妈妈?堕胎?避孕?(会导致青春期出现无排卵现象,严重者可以出现青春期无排卵型功能性子宫出血。最大的副作用是导致不孕)

徐州的16岁未婚妈妈,一人漂泊在陌生城市,饭店打工维生。男友不知去向,产下男婴滑落粪坑,大难不死社会热心救助。简陋住所里的她,墙上写满了心情。早恋≠真爱

据调查显示,中学生恋爱成功率低于1%。中学生的“早恋”更多的是是由外貌的吸引开始的,往往是因为新的更吸引人的外貌而结束的。还有一部分早恋的人分手的原因是因为升学,两地分离,共同语言的缺失导致感情的淡化。也就是说早恋的基础是极其不稳固的,是在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极容易发生变化。

年少的时候,我们的思想是极其不稳定的,也就是说我们常常会因为某件事情的发生而改变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这样,我们的爱情观也会随时发生变化,不稳定的爱情观不会有稳定的爱情存在的。不稳定的感情不然带来不稳定的心情,而特定的年纪决定了早恋人群的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必然引发各式各样的问题。十几岁的时候正是一个人融入社会,开始人际交往的开端。在这个时候沉迷于和一个异性的感情,必然会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将来进入社会的适应。

所以,从一个社会个体顺利发展的角度来讲,爱情来的不应该太早。早恋,你该付出的沉重代价

分散精力,影响学习,不利于青少年的成长。思想上背上沉重的包袱,造成心理上的障碍,走上犯罪道路的开端。家庭纠纷的祸根。早恋往往不能取得双方家庭的同意,即使成功也难获得家庭和睦。

鲜血灌溉的早恋之花:

分手未遂,蓄意杀人:这个故事发生在去年徐州某中学的初三。男生黄某,人长得漂亮,学习又很出众,一直是同学羡慕的对象。可是,在三个月以后,黄某的成绩就一落千丈。原来,他与班上的女生李某谈起了恋爱。黄某每天疲于应付约会和小纸条,课上要么分神,要么打瞌睡,老师讲的知识根本听不进去,作业无法完成,只得抄袭。看着老师、家长失望的眼神,他后悔莫及,他向李某提出了分手,没想到李某却不同意,因为她已经怀孕了,要黄某负责。黄某吓傻了。他要求李某打胎。李某害怕打胎,更怕让家人知道,她要黄某与他一起离家出走,黄某觉得一个初中生出去,根本养不活自己,更不要说还要培养孩子,所以坚决不同意,于是两人大吵起来,最终不欢而散。事后,黄某一想到自己的前途就这么毁了,他痛心疾首。他要改变一切,却又无能为力,他终于产生了罪恶的想法,让李某和他的孩子永远从这个世界消失。于是,在一个星期天的晚上,他骗李某来到高楼楼顶,终于伸出罪恶的双手,将李某推进深渊,也将自己推进了深渊。

早恋分手自残悲剧:2004年的深夜里在南通某县某中学女宿舍里传来一阵惊叫,震惊了全校的师生。尖叫是小翠(化名)传出来的。原来,初二3班的小翠因为被她深爱的男生甩了,她觉得很没面子,在这天夜里她痛苦不已,她恨那位男生,更恨自己的那双手,如果不是这双手接受人家的礼物,他们的感情就不会发展,也就不会有今天的痛苦。她悔恨至极,便在那天深夜里做了一件傻事,她拿出水果刀,剁掉了自己的一节手指,成了一生缺陷。

早恋引发的跳楼事件:今年的四月,在安徽省某中学,发生了令人心惊肉跳的事件。初一8班的女生江雯跳楼自杀了。原因是她与邻班的一位男生发生了恋爱关系。但不久,江雯又发现那男生又另有新欢了,江雯很痛苦,决定“用自己生命挽回她的爱人,希望她的爱人抱着她的身体哭泣”(引遗书原话),于是,在一天阳光灿烂的早晨,江雯嘴里叫着那位男孩的名字,从五楼跳下。她的遗言实现了,爱她的人哭天喊地,惨不忍睹,不过,不是那男孩,而是深深爱着她的父母!

女生,你如何面对突如其来的恋爱?

许多早恋的故事让我们不寒而栗,我们应该远远的避开它。但是,有时早恋像苍蝇,它随时有可能干扰我们的正常生活。在你不经意间,早恋会披着美丽的外衣来到你的面前,你知道该怎么办么?

我们再来看生活中的一个例子:

今天悦悦收到了的小纸条:我喜欢你,我们交往吧!她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脑子里一片空白,她该如何处理呢?

(2)提出问题:悦悦该如何对待这份心意呢,应该接受还是拒绝呢?

(3)角色体验:请我们女生猜一猜:悦悦收到小纸条后,心里会有怎样的感觉呢?

(心里会有窃喜,但她该怎么对待他的这份心意呢?)应该拒绝

师引导:当女生遇到这个问题时,我们应问问自己,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这份情感吗?我们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了吗?我们能承担起对对方的责任了吗?大家知道青苹果的滋味吗?酸酸的,涩涩的。生活当中,总有一种情感会让我们难以割舍,总有一种放弃让我们泪流满面。我们不去采摘青果子,为了什么?正是为了等待她的成熟。有时候等待也是一种美。花开有时,做春天应该做的事,收秋天才熟的果子。

大家还可以再仔细想想,你的未来靠什么?是靠美貌吗,靠父母吗,还是靠你未来的某一个人?错!只能靠自己的学识和能力。著名作家刘墉曾说过:“人的一生中有很多人,你想拒绝都不可能。”比如你的父母,你无法选择;比如你的孩子,生什么样就什么样。但是,只有一个人,你可以选择,那就是你的知心爱人。所以,你一定要慎重地选择这个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当正确处理男女生关系,避免早恋。

那么,如何正确处理男女生之间的关系呢?

1、把握男女生交往的分寸,交往的目的是学习异性的长处。男女生交往“三宜三不宜” :宜泛不宜专 宜短不宜长 宜疏不宜密

2、学会控制自已的感情,别把欣赏当“爱”,不要自作多情(别太敏感男生的一个眼神,一份好意)

3、在与男生相处时,要保持空间距离,不超越友谊的界限;决不做出有损自己尊严的事,要避免过分的热情和亲近,举止端庄、大方,要体现自己的高尚情操和良好道德修养

4、戒除虚荣心、好奇心(有男孩追求显得自己更优秀),不轻易接受男生赠送的礼品,不随便让男生进入自己的小天地。要理智谢绝异性的爱慕与追求,拒绝态度要坚决

5、要学会自我保护和防范侵害,不随便单独与男性接触,特别是在黑夜和偏僻的地方,不与男性拥抱、接吻。遇到侵扰和挑逗要冷静地设法摆脱。

老师寄语

世间万物各有时节,过早地成熟,就会过早地凋谢。我们既然是在春天,就不要去做秋天的事。青春期不是“爱”的季节,它只是准备和学习如何去实现自己理想的阶段。如果不能主动的调节好自己的心态,而被搞得心神不宁,被对方的举动所牵动,就会成为被动者,形成感情堤坝的缺口。这个缺口一旦打开,势必给自己带来烦恼和痛苦。所以,请收回你热烈的目光。请原谅我的沉默,丢失我你并不等于失去一切。把我连同你青春的心事,一块儿尘封进那粉红色的记忆吧。那时,你会发觉阳光依然灿烂,所有的日子依旧美好。别忘了,青春花季有他们相伴——父母的关爱、老师的关怀,同学的关心。

第三篇 做一个高雅的女生 女生最重要的是什么?

一、高雅的素质

二、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人生观

女生的相貌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素质,男生一致欣赏的是落落大方,举止高雅的女生。

高雅的素质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贵气质的自然流露,是从心里透出来的从容和淡定。这种气质与你的出身阶层无关,与生活贫富无关,与身材高矮、容貌美丑无关。它表现为心地善良、有道德,富有同情心;不向权势低头,不为利益出卖良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具有这些品格,就具有了超脱平庸的魅力。高雅的素质需要从小的培养,也许我们不能全做到,不能做得很好,但起码要有向高尚的人格努力靠拢、努力去做的愿望。

请对照自己比较:男生心目中最讨厌的女生“十大最没素质的表现” 表现一:不会好好讲话的女生,老是嗲声嗲气的

表现二:随手乱丢垃圾的女生,没有一丁点环保意识 无知 表现三:以貌取人、见钱眼开的女生,令人鄙视

表现四:不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朋友,自以为了不起的女生

可笑 表现五:不懂得孝敬和关心自己的父母,总以自己为中心的女生

可悲 表现六:盲目追星哈韩,尤其是哈日的女生 可耻 表现七:抽烟的女生

表现八:十句话中带九句脏话的女生

表现九:浓妆艳抹 尤其是打扮与实际年龄不协调的女生

表现十:而最最不可忍受的则是,无知肤浅、没有内涵的女生

《少男少女》杂志,从全国60000份调查表中得出统计结果——最让男生欣赏的女孩:

经常脸上有微笑,温柔大方的女孩 活泼而不疯癫,稳重而不呆板的女孩 清纯秀丽,笑起来甜甜的女孩 心直口快,朴素善良、随和的女孩 聪颖、善解人意的女孩

纯真不做作、有性格的女孩 高雅素质从何而来?

素质来源于她的修养: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生和一个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女生素质是不一样的。你可能没有爹妈给的美丽容貌,但可以拥有后天学得的知识与修养。这是一笔可以终生享有的偷不去、丢不了的财富。现在学的知识,将来不一定全用得上,但知识的积累对我们自身却有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它能使你思想敏锐,聪明睿智,胸怀博大,深沉豁达,使你的“内容”丰富。修养和知识是共同促进的。缺乏修养的人心地狭隘,私心重,受不得半点委屈,一不如意,就有发不完的牢骚怨气,和别人处不好,自己心情也不舒畅。所以,今天有这样好的条件读书、学习,应该珍惜。学得多,是你自己的财富;学得少,是你自己的损失,是你在放弃使自己变得美、变得有魅力的机会。

读书,是充实自己的最佳途径。爱读书的女孩子有一种特殊的魅力。在读书的过程中感受文字的美、意境的美,读的同时,会让你思索、想象,让你有思想,有深度。有时,我们说一个人,长得不算漂亮,但气质很好。我认为这种评价比

长得漂亮,气质粗俗好得多。是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才使人具有了这种高雅的气质。

素质来源于她的品质:一个宽容、善良、亲切,通情达理的女生和贪婪自私的女生会完全不同。

素质来源于她的见识:一个见识短浅的女生和一个胸怀宽阔的女生素质会完全不同。

愿我们的女生都能拥有高雅的气质,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的阳光女生。

自尊:我们不要做花瓶,我们不过看人眼色的寄生生活。我们要有做人的尊严,做女孩子的尊严!我们要靠自己的努力,用自己的劳动去争取理想的生活。真正依靠别人或真正没有能力的女孩子,男孩子最终是瞧不起的,男孩子从内心来说他欣赏有内涵有能力的女孩子。

自爱:自爱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关爱。我们要爱护自己的身体。我们的身体是上天赐予的最美的艺术品,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小时候,父亲可以拥抱、亲吻我们,现在长大了,我们不能让任何人触犯我们的身体。只有能够对我们的行为负责的终身伴侣才能采摘这枚果实。学会保护自己,不要单独与异性相处。因为很多时候,局面往往不由我们控制,我们很可能因此遭受意外的伤害而遗恨终生。

自信:心中要有一种信念: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一定能做到,而且可以做得更好。自信来源于你全力以赴的完成你必须做的事情,尽量把它做到最好,那样会给你的自信心注入活力,慢慢的你就会越来越自信。

自强、自立:怎样才能自强自立?就是要努力学习,加强自身的修养,增加自己的含金量。才能在社会上拥有一席之位,才能有独立的经济地位,不依赖别人独立生活。

人格独立是个性的体现。不管你属于哪一种类型,清新淡雅也好,聪明美丽也罢,真诚善良也罢……一定要学会自尊、自爱、自信、自强、自立。这是一种人生态度,更是一种品性。一个女孩,只有做到这些,才能活出人格,活出气概,活出自我,活出内在的修养,活出非凡的气质。

高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之初探 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 自信 小结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1-0201-02

心理学研究涉及知觉、认知、情绪、人格、行为和人际关系等许多领域,也与日常生活的许多领域——家庭,教育、健康等发生关联。心理学一方面尝试用大脑运作来解释个人基本的行为与心理机能,同时,心理学也尝试解释个人心理机能在社会的社会行为与社会动力中的角色,医学;生物学等科学有关,因为这些科学所探讨的生理作用会影响个人的心智。

一、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及问题

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在各学校纷纷开展以来,在近30年的时间里得到了蓬勃发展。各学校基本设立了面向所有在校学生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并通过各种方式开展了一系列工作。比如开设了以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和心理知识普及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了各类专题讲座、心理游园活动;实施了以全面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目的的心理健康测查和以学生心理问题矫治为主要目的的心理咨询等。它们都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各学校还拥有一批专业素质较高,综合能力较强的心理教育工作者。他们通过多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使得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了全面提高。然而尽管如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重预防、矫治轻发展,重理论知识讲解轻实际操作,工作开展方式单一……

虽然传统的课堂教学对普及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起到积极作用,但当学生面对发生在实际情景中的心理问题及出现的心理危机时,仍不知如何处理。学生求新、喜闻乐见的特点使得他们对枯燥乏味的理论教学有一定的抵触、排斥心理。因此,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探求新颖的、引人入胜的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对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具有重要意义。 二、巧妙暗示,树立自信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身能力的正确认识和充分估价,这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自信的孩子热情乐观,不怕挫折,能凭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去实现目标。但目前高中学生较为普遍地缺乏自信,存在自卑的消极心理。先天生理上的缺陷,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学生之间矛盾冲突都可能使人产生自卑。这种消极心理的存在,使学生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平和的心态对待自己的不足。这种心理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学生自己、家长或老师常常将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学的优点相比较。而忽略了他们的长处。时间一长,他们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尤其是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认为自己天生笨,努力也是徒劳,这种想法更要不得。因此,教师首先应转换评价角度,睁大眼睛,及时发现学生的优点及闪光之处。其次,教师应以各种方式,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关切的眼神,一句鼓励的话语,一句看似不经意的表扬等向学生巧妙暗示让他们了解自己的长处,看到自己的能力,以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再次,教师应指导学生正视自己,科学地一分为二地评价自己,让学生明白,别人有你羡慕的长处,你也有别人不及的优点。教师指导学生纵向比较,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懂得失败乃成功之母的道理,学会正确面对失败。教师可让学生讲出自己最为难的事,帮助其找到解决的办法,使学生克服困难,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我能行”的信心。

三、转变教育观念,对什么是人才进行全新的诠释

人才是多种多样的。学习不好。并不一定说明其他方面不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并不一定“学而忧则仕”。所以。教育不能把学生当成储存知识的容器。教育是培养人的创造力。是要让每个学生任何方面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才会有自信心。才会有成就感。学生才会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才会成为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四、小结

总之、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心理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工作,它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必须常抓不放。让学生在良好的“知心屋”中与老师、父母平等交流,走出自我,释放压抑,增进情谊,陶冶性情,在各种活动中成长起来。

参考文献:

[1]严虎,陈晋东.中国民康医学[J].2011(9)

[2]杨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方法初探[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9(8)

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4

一、评估心理健康课程效果

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课程, 在高中校园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 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繁重的高中生活带来一线空间, 使学生得到一定的压力缓解。除此之外, 学生普遍反映通过心理课程的学习, 使自己更加懂得调节心态的重要性, 在高中生活中变得更加游刃有余, 能够利用科学的方式进行有效学习。同时还学会理解他人和洞察他人的心理, 这样一来使得人际交往更加容易。

心理健康课程在高中生活中能够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使学生沉重的心理压力得到缓解, 并能使学生对自身心理进行审视和有意识地调整。尽管如此, 这一课程的开展所能够发挥的作用依旧十分有限, 针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讲, 面临着严酷的升学压力, 需要在考试课程的学习中花费大量精力, 因而能够在心理课上度过的时间是十分短暂的, 在这种情况下, 学生郁结在心中的压力就很难通过短暂的课程得到系统缓解, 不会使学生就此产生心理安全感。

如此看来, 心理课程所能够完成的心理教育工作, 只是局限于心理知识的普及以及简单的技能训练, 在这一过程中几乎不能真正触及到学生的内心世界, 能够影响到的层面也是肤浅的, 所以这种形式的心理课程, 很难针对高中生形成有效的教育效果, 而且起到的效果也只是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所以, 这就需要这一阶段的教育团队联合起来, 让学生受到系统、长效、深入的心理健康指导, 从而使学生摆脱心理问题的困扰。

二、班级心理辅导

在长时间的心理健康建设过程中, 各方面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准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 几乎都能够具备独立进行心理辅导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 就能够以班级为单位进行针对性、系统性的心理健康辅导。

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能够充分了解到, 学生对于心理辅导的兴趣十分浓烈, 并且在周记中能够详细了解到学生心理变化的过程, 以及现如今的心理状态。通过心理辅导课程的有效开展, 班级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凝聚力, 班级的整体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 不仅如此, 学生对班级产生了更强烈的归属感, 并形成了一种班级自豪感。从学生个体来讲, 学生整体变得更加自信, 并且生活习惯变得更加积极向上, 整体呈现出朝气蓬勃的状态。

三、小团体心理辅导

高中生在各方面的明显差异, 使得整个高中群体很自然地分化成多个小团体, 不同的小团体整体都呈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和特点, 在小团体的聚合过程中, 很多特点都逐渐放大, 甚至向着极端的方向发展。在这种情况下, 开展了针对小团体的心理健康辅导, 效果较为显著。

首先, 学生对于集体活动产生了更强烈的参与感。在开展具体活动过程中, 通常都将活动课作为活动的具体实践来开展, 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能够自主利用, 并且有一定的自由空间, 活动开展的初期, 学生们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兴趣, 更多的学生表现得无所谓, 经常出现迟到现象, 但是在活动进行到后期时, 这种情况再也没有出现过。不仅如此, 很多学生甚至在心里对活动产生期待的感觉, 在活动即将结束的时候, 很多学生都产生了恋恋不舍的心理, 并且纷纷要求还有下次的话, 自己会再次参加这样的活动。这样看来, 这种方式的心理辅导得到了学生们在心理上的认可, 并且产生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更加踊跃地参与到集体活动中, 使学生在心理上、行为方式和态度上, 都向着更加正面的方向发展。

其次,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 行为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在心理辅导活动正式开展的初期阶段, 辅导教师组织学生将自身的感受和想法进行交流, 在这一过程中, 尽管教师主动坦诚心扉, 但还是不能够打破尴尬的沉默。这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中生普遍呈现出一种自闭状态, 如果不能够对周边环境产生绝对信任, 学生就不会产生畅所欲言的冲动, 就不会将自己心中的想法以及感受表达出来。但是在活动进一步开展的过程中, 学生整体状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他们开始主动发言, 整体氛围也变得更加开放, 并且产生温馨和谐的感觉。

四、总结

心理健康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已经毋庸赘言, 只有将心理健康辅导真正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的日程中, 才能够使学生受到系统全面的心理健康辅导, 这样心理健康辅导的作用才能够产生更加长久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鸽子.高中心理健康课程实施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以西安市高中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2013, 2 (05) :10-19.

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 篇5

当一位老师对学生有了基本的信任,他不但能欣赏学生成就和优美的一面,同时,他有能力去体谅和接纳学生的错失、困惑和混乱,因为他相信人的可塑性,可改变性。而教师的接纳、尊重、饶恕、忍耐,会引导学生的转变与成长。

小哲才刚刚踏上小学之路,如果我们能做到从现在开始,注意从言辞和行为等方面去保护孩子的自尊心,用一颗信任的心去尊重和接纳这个孩子。他可能曾经是因为保护尊严的需要转移了对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现在趁孩子还没有对学习知识完全失去兴趣,我们还能帮助他更快地找回对知识、技能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老师们达成共识,做到以下最基本的几个方面。

1、对孩子全接纳,无论他犯了什么错,都不要用侮辱的言辞去羞辱他,保证孩子最基本的“安全需要”得到满足。

2、多关注他,给他发言的机会,多让他回答难易适中的问题。他书写能力差,但背记能力强,我们不要抓住其不会写字的小辫子不放,多让他背诵一些诗文,以展示其优秀的一面。

3、家校沟通,督促孩子完成老师专门为他量身定制的作业。只要孩子稍微有进步,就给以大力表扬,逐渐培养其学习的自信心。

4、小哲身强体壮,爱劳动,也很会干活。我们可以抓住孩子的这一优点鼓励他多为班级服务,这样他会觉得自己对大家有用处,在班里有地位,不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只要大家共同努力,逐渐让他在同学面前找到了自尊,找到爱与归属感,他就会踏上健康成长的光明大道。

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分析 篇6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分析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引起人们的心理紧张。尤其是青少年学生,除了承受社会生活压力外,还要面对学习压力和自身生理成长的困惑等多种心理困扰,这就导致一部分学生产生了各种心理问题。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日益彰显,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也越来越明显,有关部门也在逐渐重视,现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已在不少中学开展起来。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仍然存在许多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是当前开展高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为此,笔者在我市几所高中做了相关调查,对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进行了简单分析。

一、我市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当前社会对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呼声很大,我校在我市率先开展了这项工作,但从总体上讲,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作为一门新的课程,在我国历史短暂,经验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困难还相当多,在全市范围内,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管理者在对心理健康的认识上存在误区。

上级有关领导和学校的领导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和意义缺乏深入的了解,现行的应试教育使他们疲于应付高考和各种各样的考试,无暇顾及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心理健康教育难以推广到应有的程度。我校师生普遍把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当作“摆设”,认为课程的开设主要是应付各种检查。正如我校心理健康教师调侃所说,“我校心理健康课程在上级检查时重要,平常教学时次要,考试升学时不要。”学校虽然在高一年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是在具体落实课时的时候,特别是评价时,往往忽略了它,把它放在可有可无的位置,课时得不到保障。

目前我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评价比较混乱。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对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无提高,用考试的定量方法来评价,是难以反映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这给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使评价工作仅仅停留在表面上,期末的时候任课教师给学生打一个分数就是心理健康成绩。在学生对老师的评教中,也没有对心理健康教师进行评价,由此,领导都看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成绩。这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施中最大的困难之一。

2.教材、课程目标、内容存在问题。

现在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的教材忽视一切为了学生的心理成长这一基本主题,选材上并不适应学生需要。我校选择的是西南大学编写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教材,其内容虽比较适合西南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但是学生普遍反映内容上偏低龄,而且内容上偏少,所以,我们的教师往往会自选一些教学内容补充进教材,这就使我们的心理健康教学随意性过大,不同老师上的班级教学内容也出现很大区别。教材基本内容上的失重。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材内容随意性大,呈现出无序状态,没能实现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有机统

一,缺少心理健康教育教材本应具有的特色。在我市其他高中,学校只重视学科课程,不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致使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缺乏明确的目标和相对固定的系统的內容,也缺乏固定的时间保证和研究检测的手段。因此,心理教育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缺乏。

由于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我国师范院校重点培养各学科各专业的教师而不重视心理学专业教师的培养,致使中小学校受过专业训练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不足。例如我校有64个教学班,还开设有一个学生心理咨询室,如果按每班每周一节课计算,我校至少应该有6名心理健康教师,但是我们现在只有4名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其中还有两名教师兼任学校中层职务和行政工作,导致我校心理健康教师奇缺,所以现在只能在高一开设心理健康课程,高三每学期做一至二次心理健康讲座,导致我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难度很大。我市其他高中心理健康教师更加缺乏,有的学校就是班主任老师担任心理健康教师,由于班主任其他工作繁重,心理健康教育流于形式。

作为一名中学心理教师,也实实在在感受着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尴尬。在基层学校,不管承认不承认,心理健康教育是“副课中的副课”,其作用更多的体现在迎接上级有关检查的时候,这确实是许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实状况。也是由它在现实中的“无所作为”所决定的。因为,学生提高的分数中哪几分源自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没有人能说清。作为一名心理健康教师,笔者希望高中心理健康工作能走出阴霾,对心理健康工作也有一些构想。

二、学校下一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构想

1.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的氛围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得到相关领导的重视,我们心理健康教师也应该积极响应,主动营造好的氛围,必须最大程度地动员广大教师参与。心理学专家指出:学校教育应致力于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心理发展的环境,促使他们更好地健康地成长。。通过优美洁净的校园环境,达到有德的氛围、智的启迪、体的设施、美的情趣等基本要求。

2.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师自己要乐观

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定期聘请心理教育专家为教师举办各种讲座,让教师认识到增强自我心理保健的重要性,懂得善待自己,乐于助人,保持良好的情绪、维护心理健康。老师们用笑脸鼓励、赞许、支持、安慰学生,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使老师体验到了与学生情感交流的乐趣。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有探索的勇气,但更需要有行动的决心,在行动中不断创新、改善。

参考文献:

[1] 叶一舵.我国大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二十年[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2] 岳理.普通高中心理教师专业角色职能初探[J]. 现代教育科学

[3] 陈文琦.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建设策略[J]. 教学与管理

[4] 田丽.心理健康活动课评价标准的探究[J]. 中国教育学刊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之现状 篇7

现代意义上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起源于美国, 纵观美国和欧洲的高中心理健康教育, 大致可以分为基础理论百家争鸣, 定期的国际间学术交流已成常态。其次是心理教师的专业化队伍建设, 更趋向于专业化、实践化和研究化。全国沿海地区重点高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工作思路大致可以分为三点, 其一专职教师, 必须是心理学专业的科班出生, 具有专业的素养, 这类人相对从大学或硕士毕业怀有理想, 另外还有一类人是学校相关人员, 由于各种原因主动或被动地到了工作岗位, 起初工作也有热情, 后续的问题也会让这类教师失去工作热情。有很多学校的心理教师并不是心理学专业出身, 许多人都是考完心理咨询师证后开始上岗的, 这就导致了社会上和学校里存在一大批心理咨询师, 咨询师队伍的专业化、研究化发展比起欧美国家确实差距很大。关于心理健康教师的待遇, 教育部也相应的出台了一些文件, 其中有一条是提到了心理健康教师享受班主任待遇, 实际上很少有学校去践行。

中科院心理所的研究人员2000年对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五个不同地区的16472名中小学学生的调查发现, 初中学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为14.2%, 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为2.9%;高中学生有异常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为14.8%, 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为2.5%。心理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 那么如何开展心理健康工作呢, 首先心理健康教育活动需要地方, 很多学校将活动场所称之为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大致可以分为不同的功能室, 涉及团体, 涉及个人以及心理档案存放等, 这些需要很大的投资, 管理起来也需要花很大心血, 实际上很少有学校去重视, 去投资, 大多数学校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简单的提供一两间办公室作为心理活动的场所。相反有一些财力比较雄厚的学校, 投资起心理健康中心可谓不遗余力, 比如SY、HZ中学的心理健康中心相当的奢华和高级, 如果配有有专业资质的心理教师, 是大有可为的。当然有的学校也存在一些所谓的空壳子, 硬件设施非常高端经常迎接一些参观和检查, 实际上的工作却做的很少, 学生受益更少。总而言之, 心理健康的工作场地应以自身发展需要定制, 不提倡铺张浪费, 也不提倡简易凑合。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需要有依托, 作为基础教育的主阵地, 高中阶段是需要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 课程的开设也应以学生成长感悟为基础, 而不是去讲清知识点, 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启迪, 获得正确的价值观。但是问题也接踵而至, 作为高考的非考科目, 心理学的发展自然会受一些局限, 首先是教务排课上, 教务会优先为主课去排, 留给心理课的时间少之又少, 许多课程都是被排到了下午最后一节课, 那个时候学生人乏马困, 甚是疲倦、再让学生提起精神去上课是很困难的, 许多学生都急着回家, 或者心里还惦记着作业。教学当中也存在一些主课老师去占用心理课时间, 甚至有的学校几乎是不开心理课的, 时间长久些, 心理健康在基础教育的位置就会越来越少, 比如LPS中学。有一些学校发展会比较超前一些, 自主编写了适合于本校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比如SY中学。在银川市各个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水平层次不齐, 领导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差异。

自2011年以来, 由于免费师范生的推出, 很多学校在心理教师方面的挑选有了很大的余地, 良好的专业基础, 师范大学的受教育经历, 这些都是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些好的兆头, 这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可谓是关键的一步。

摘要:本文通过对宁夏回族自治区SY、HZ、LP、EZ等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考察研究, 总结现有工作经验, 发现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分析其存在的原因, 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希望能进一步提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科学性和实效性, 结合其他沿海地区的心理健康教育经验浅谈银川市心理健康教育发展。

关键词: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参考文献

[1]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理论的探讨_张大均

[2]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对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_韩云萍

[3]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_吴锡慧

[4]江苏省KS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研究_徐永琴

[5]喀什地区民族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存问题及对策_以伽师县X中学为个案_刘红雨

[6]昆明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_余秋梅

[7]兰州市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_张东红

[8]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_孟万金

[9]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_张达红

[10]浅谈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_鲜娅妮

[11]浅析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_郑洪云

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8

一、主要存在以下一个方面

1、学校对心理教育课重视不够

部分学校在上级要求必须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前提下, 都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于课表之中, 但很多学校仅仅是在刚开始的时候上一段时间, 不久就将心理课的时间让给语数理化等科目。对于这种情况, 部分高中管理人员解释说, 这是因为高中生学习时间非常紧张, 开设心理课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进度, 进而影响升学率, 影响学校的声誉。一些学校将心理健康教育课列在课表之上, 却并没有真正开展和实施, 结果对心理健康教育整体重视不够, 成为了一个摆设。

2、对心理健康课开设时间太短

有部分高中也意识到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的重要性, 但他们更看重的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所带来的实效性。有些学校在考试前开设心理讲座, “目的是激发学生斗志, 全身心的放在学习上, 不断的提高学习成绩”。也有的学校在学生刚开学的时候开课, 给学生讲一些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但通常是时间很短暂, 就被取消了。

3、心理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区别不明显

在实际调查几个高中学校的过程中, 笔者发现, 很多学生都不清楚“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之间到底有什么样的关系, 有大部分学生认为, 老师在讲解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 就代表着是作学生的心理工作。主要原因是现在学校做心理教育工作的教师大多来自学校德育工作者或者班主任。有学生在访谈中说:“很希望能有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专业的心理座谈会。”说明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执行的过程中给学生的界定就不清晰。

4、心理咨询并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一些高中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并没有真正发挥作用。许多学校把心理咨询室和医务室放在一个房间, 让校医做心理咨询工作。不少教师和学生甚至形成了这种认识即认为“走进咨询室的人和走进医务室的人一样都是‘有病’之人”。这就导致学生对心理咨询产生一种偏差, 这种偏差, 必然影响到他们遇到心理问题时产生不良反应。

二、讨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出现偏差的原因

(1) 缺乏针对性。

调查发现, 学生在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的时候, 学校所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缺乏对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和心理需要的了解, 因此在学生看来总是随口说说、泛泛而谈。例如, 有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不理想, 心理落差很大, 在考试结束后情绪波动比较厉害, “但学校和老师总是谈学习, 谈考试, 没有人谈到如何调节情绪, 安慰受伤心灵, 觉得更郁闷”。还有的学生在遇到恋爱问题的时候, 面对学校、教师和家长“铡草除根”的策略, 深感苦闷, 无助, 却找不到可以倾诉和请教的人。另外, 不同阶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发展特点, 就高中生而言, 高中三年每个阶段面临的主要问题各不相同, 这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有针对性, 针对不同阶段不同学生的不同问题作专门的辅导和咨询。

(2) 缺乏长期性。

目前我国的教育不是“以学生为主体”, 而是以“升学率”为主体, 以分数和成绩来衡量学生、老师和学校, 忽视了道德品质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这是一种片面教育。同时, 学校受社会和家长“看重学校升学率”的观念的影响, 心理学的教育课一直都是可有可无, 有也是时间很短, 收效不大。

(3) 缺乏专业牲。

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存在明显的专业性, 学生分不清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 心理咨询室与医务室又区别不明显。由于心理学教师相对较少, 再加上人们的认识偏差, 许多人都认为谁都能做心理教育工作。因此学校在配备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师时, 并不注重教师的理论功底和实效技能, 而是利用本校的空闲人力资源将其他部门的闲置人员或者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老师, 转而聘为心理学教师。因此, 心理课在学生的眼中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没有什么两样。

(4) 缺乏全面性。

目前的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主要落脚点建立在为智育成绩提高服务的基础之上。对如何帮助学生解决考试焦虑、调整学生的学习心态、提高自信心等方面探讨较多, 而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其他方面则时有忽视, 对学生的情感、气质、性格等问题考虑较少。对于学生的骄横、自私、虚荣、嫉妒等心理隐患缺少关注。究其原因, 与长期以来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学的好, 人就有发展”的观念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作为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的心理健康教育, 其最终的体现不是人的全面主动发展, 而是应试的结果, 这无疑是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功利性的曲解。

2、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措施

(1)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能为学生带来全面性的发展, 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方法、调节情绪的方法、应对考试的策略, 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成为和谐发展的、适应社会的健康快乐的人。学生只有拥有一个健康积极的心态, 才能适应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 否则一切都是空白的。作为学校的领导和老师, 都应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独立地位以及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明确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其他课程的附庸。因此应聘用具有心理学专业背景的人才担任心理课教师, 设立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 与医务室区别开来。聘请心理学教师开展讲座, 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耐心的讲解并做好工作, 潜移默化的开到学生, 是学生真正的从心理困惑中解脱出来, 轻松上阵、努力学习、力争上游。作为班主任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师, 在做学生思想工作的时候, 不要打着“心理学”的旗号进行说服教育, 以免混淆学生的认识。

(2) 教育部门应给予高度重视。

要想使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应的教育部门在转变思想观念的同时, 更应该立足于现实, 结合实际制定相应的政策, 努力做到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学习劲头有机结合, 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还应成立相应的督察小组, 随时检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情况, 作以及时的反馈, 总结经验教训, 让学校真正地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 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更重要的是, 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 要把收到的成效, 让学生、家长、教师都能看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益处, 亲身的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带来的巨大利处。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顺利地进行。

(3) 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1) 系统理论课的讲述。

在调查中, 大部分学生喜欢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课的连续讲授, 因为只有经过理论的学习, 学生才可能从认识上、思想上形成一套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或许这些理论当时并不能完全理解, 但从长远的目标来看, 它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 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扩展, 视野的开阔, 自我心理的调节, 也有利于学生自身心理素质的发展。

2) 要在具体情况下、具体问题中开展心理讲座。

学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应力求在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其关注的心理问题, 利用发展的眼光全面地看待学生,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避免仅从某些方面 (如学习、考试等问题开展工作。例如学生在刚踏进高中大门的时候, 学生渴望如何适应新的学习生活, 文理科分班之后, 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 他们希望知道该如何和同学交往, 和教师交往;考试前, 如何应对考试, 缓解考试压力, 遇到挫折时, 应该如何应对才能让自己重新站起来等等。这样的问题举不胜举, 贯穿整个高中生学习生活, 对他们的学习成长有着巨大的作用, 因此, 适时的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讲座, 教育意义会很大。

3) 开展不同形式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如开设书信来往的专栏、心理咨询专线等, 让学生在遇到心理困惑的时候, 采取个人隐私得到保密的形式得以倾诉、得到解答等。还可以给学生发放相关的书籍, 让学生能通过阅读书籍, 开阔心理空间, 主动调节自身问题。开设心理课堂, 经过对某些问题的模拟演练, 让学生在实践当中得到心灵的启发, 获得一些相应的技能。在心理咨询的时候要有效地调节学生的心理问题, 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惑。

总之, 做好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有利于高中生身心健康、人格健全、和谐发展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发展的需要。这既是高中生现实学习、工作之必需, 也是社会对未来建设者、参与者素质的要求。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就是要使他们学会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心理发展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 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 最终成为国家、社会和人民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刘琼:《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 (1) 。

[2]俞国良、王永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 《教育研究》, 2002 (7) 。

高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索 篇9

一、当前高职院校女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在高职院校中, 女生占到了很大比例, 其自身固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受传统封建思想观念的影响, 在自身的发展上很大程度的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

1.心理不够成熟。高职院校女生年龄大多数在16—22岁之间, 正处于青春初、中期, 她们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都日益趋于成熟, 对异性产生的爱慕和追求心理, 但又不完全成熟, 但缺乏理性控制情感和行为的能力。

2.自我意识发展不够完善。自我意识 (Self-consciousness) 是意识的核心部分, 包含自我认知、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高职女生正处于自我发展的重要时期, 往往由于主观因素的影响, 她们容易产生高估或低估自己的自我意识, 从而产生自傲或自卑的个人心理, 导致无法正确评估自己。

3.情绪自控能力差。进入大学后, 很多学生因不能适应大学生活, 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遇到了一些困难, 容易产生失望、苦闷、焦虑等急躁情绪。

4.家庭环境、家庭经济状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明显影响。随着高校收费制度的改革, 特别是一些由社会力量举办的民办高职院校按成本价收费, 对于一些家庭经济不是很好的学生, 可能会因为经济压力过大, 而产生一些自卑、心理压力大、不愿与人交往和参加集体活动等一系列心理状况。

5.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进入大学后, 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大学里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在人际交往方面缺乏技巧, 没有团队协作精神, 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个人意识狭窄, 从而产生孤独无助、情绪压抑等心理不适状况。

二、高职院校女生应具备的良好心理素质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高职院校女生要长期发展, 必须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事业心和进取心;具备坚强的意志, 顽强的毅力;和宽阔的胸襟, 豁达的胸怀;以及独立自主的自我意识。

三、培养高职院校女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几种途径

(一) 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道德修养

高职教育作为技能型人才培育的摇篮, 其在教育目标上, 主要倾向于工具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这就要求高职女生必须具备高素质心理, 针对高职女生这一特定时期在生理、心理上的特点, 对她们加强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她们良好的品质, 坚定的意志, 鼓励她们树立立志成才的信念, 从而提高自身修养, 提升整个素质。

(二) 建立、健全自下而上的女生管理机制, 完善管理体制, 开设不同形式的女生专栏

可根据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班级建立女生心理健康档案, 每个专业甚至每个班级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员, 全面了解掌握女生状况, 做到发现问题早预防, 出现问题早解决。设立“女生悄悄话”信箱、开设“我是女生”专栏和创建女生专刊。

(三) 加强“四自”教育, 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新时代女性意识

可通过开设女生社交礼仪讲座、生理卫生讲座、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女性论坛等系列讲座, 培养高职女生的良好的心理品格, 使她们通过学习新时代女性的先进事迹, 从而提高自我思想意识, 树立“四自”精神, 引领她们在思想上、生活上真正独立。

(四) 加强自我意识教育, 克服心理弱势

女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在心理上存在着一定的弱势, 要克服这种心理障碍, 就需要进一步加强女生的自我意识, 提高她们的参与意识和成才意识, 增加心理承受能力, 激发她们自身价值的追求。

(五) 加强锻炼, 提升高职女生的体能素质

毛泽东同志曾讲过:“体者乃载知识之本, 寓道德之舍也。”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等一系列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因此, 高职女生必须增强体育锻炼, 使自己拥有健康的体魄, 锻炼身体同时精力也旺盛, 学习也更有精神。为下一步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六) 搞活校园文化, 创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 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 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 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生通过参加多样化的校园文化活动, 如演讲比赛、社交礼仪、艺术体操、书画展览等, 可以陶冶道德情操,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提高自身修养、提升整体素质。

总之, 作为学生当中的一个特殊群体, 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 她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好坏不仅关系到自身价值的实现, 而且直接关系到整个学生群体, 乃至整个女性社会的发展。因此, 高职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必须将学生工作中的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女生工作上来, 培养女生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精神, 提升高职女生的整体素质, 从而真正树立起新一代高职女生的新形象, 展示高职女生的新风采。

参考文献

高中女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0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高中教育中的重要性

1.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从某种层面来讲, 一个人的性格如何能够影响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所以, 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在推动高中生良好个性培养方面的重要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尤其是对当前农村高中生中普遍存在的懒惰、懈怠、怕苦、怕压力等性格缺陷来讲极具针对性。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够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抗打击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综合认知能力, 提高学生的心理自我调控能力。如此一来, 高中生逐渐形成良好个性, 然后才能形成全面发展的最基本心理条件, 可以对实际需求、外部诱因、行为标准和自我言行加以客观判断和及时归正。

2.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学生心理矫正能力。在问题产生过程中, 内因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问题行为的产生主要是由于高中生内在的不良因素导致。而问题行为的矫正也自然离不开积极的内在因素。我们要坚信, 高中生在学习过程中, 特别是在未来生活过程中, 都必然存在内在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的对立冲突, 而发生问题行为的学生主要是因为内在消极因素短时间内遮掩和削弱了积极因素, 心理教育能够透过问题学生的表象来挖掘内在本质, 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高中生的问题行为, 以全面而深入地把握学生内在的心理动机和变化特征。心理教育能够帮助高中生重新认识自我, 加强对内在积极因素的挖掘, 进而增强与内在消极因素抗衡的力量, 提高学生心理自我矫正的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完善高中生独立人格。问题行为对高中生带来的最严重后果就是造成人格不健全、道德观不科学, 而问题行为的产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高中生自身人格的缺陷和道德意识的弱化。所以, 要想有效预防问题行为的发生, 就一定要加强对高中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在人格培养中, 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独立意识的强化、正确道德观的形成都是心理教育的重点。在人格培养的过程中, 还要以道德信念的树立为重点内容。要让高中生在充分明确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基础上, 树立坚定的执行信念, 确信这些都是正确的, 并将此作为人生行为的准则。因此说, 心理健康教育在完善农村高中生独立人格方面具有关键作用。

二、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农村高中生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策略

1.创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教师的心理素质对自身教育方式和教学水平具有直接影响, 同时, 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也对教师能力提出了全新要求。所以, 树立教师整体心理教育意识和理念, 进而主动创造良好心理教育氛围, 积极开展心理教育活动, 就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实际教学中, 教师要将心理教育主动融入教学工作方方面面, 在无形中实现对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良好心理教育能够提高教学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投入水平和产出效果, 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进而提高教学整体水平和质量。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而且可以促进教师整体心理教育意识的强化和提升, 以便让更多教师参与到实际的心理辅导工作建设中, 营造师生互动, 关系融洽, 教学相长的良好校园学习环境。

2.加强心理教育与德育的融合。心理教育和品德教育存在密切关联, 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所以, 教师要加强心理教育和品德教育的高度融合, 心理教育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心理规范, 而品德教育则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行为标准。只有实现德育和心理教育的完美融合, 才能全面推动农村高中生良好行为的有效塑造。

3.加强心理辅导活动的开展。心理教育的根本目标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要组织好心理辅导工作。开设心理辅导课的目的是加强学生的自我探索, 让学生加深对自我内在的认识和体悟。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 要设计出具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内容。针对高一学生, 采取适应教育, 加强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认识和信任, 提高他们的自我设计能力。针对高二学生, 重点开展社会责任感教育, 提高学生自我调控能力、自我赏识能力等。针对高三学生, 要侧重于走进学生内心世界, 和他们一起分担学习和生活过程中的快乐与忧愁, 在为学生带去欢乐的同时, 提高他们正确处理问题的能力。良好行为的塑造不仅是高中生实现综合发展的必要条件, 而且是高中生未来生活中必备的重要条件。学生良好行为的塑造离不开学生内在的积极心理因素,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所以, 心理健康教育在农村高中生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教师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利用心理教育实现对农村高中生良好行为的塑造。

参考文献

[1]李国华.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解析[J].科教新报 (教育科研) .2011 (26)

[2]占小明.浅析高中生体育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 (教育学术) .2011 (02)

如何加强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 篇11

一、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高中生特有的年龄、生理特征,使他们成为了一个心理多变的特定群体。由于学校教育的特殊性,又使他们的心理变化特征有别于社会上的同龄人。

不可否认,在我们的教育中,应试教育仍占有很大的市场,虽几经改革,几番创新,但最终选拔人才的标准仍然是成绩。每年的高考,都演绎着同样剧幕,“几家欢乐几家愁”。唯分数,唯智力的严重后果是使学生畸形发展,加上学生年龄还小,成长经历单一,缺乏艰难的磨炼,对升学就业的担忧等,至使其心理素质明显发育不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表现出令人担忧的现象。高中生正处在思想逐步走向成熟的青春适应期,在其生理成熟起步先行的情况下,情绪波动应属正常现象,也是与外界磨合时必须付出的代价,在这个可塑性极强的阶段,对学生进行强有力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是十分必要和关键的。

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心理卫生的教育,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及心理问题的辅导,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维护心理健康的一项科学性的系统工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理顺德育工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系。当前处在变革期的学生德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过于简单化把学生问题全部归咎于学校德育不力,用惩罚、强制教育、训导、思想灌输等解决学生成长中出现的一切问题,不仅有失偏颇,也徒然加重学校德育的负荷。德育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都服务于学生,应相辅相成,在一定程度上互相交叉和渗透,但又各有侧重,不能互相代替。学生德育强调的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接班人。而心理健康的主要目标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使其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品德和才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要搞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工作,首先是要转变教育观念,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学生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实现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为学校开展健康教育创造和提供必要的条件。其次,从教育的形式上,对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任务、运作方式、财力物力的提供,辅导人员专业素质和编制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从而保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并顺利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1.加强自我调控,提高适应能力

为了提高学生的自我调适和社会适应能力,我们应该引导学生接受环境、顺应环境,针对环境的变化对自身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积极的心态适应环境。同时学会在生活中不断反省自己,认识自己,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方式,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以更好地适应社会。

我们要从高一新生入学开始,就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心理保健的重点是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教会他们掌握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加强对学习心理和学习规律的科学指导与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会学生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同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考试分数和名次的变化,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使学生尽快适应高中生活,指导学生摆脱由于不适应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困境,顺利完成从初中到高中的过渡。

随着高中生心理生理的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独立性、自主性逐渐提高,心理闭锁性特征更明显,这就需要家长、老师给予及时正确地引导。所以在高一阶段我们教师要重点针对这一阶段学生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教育。在继续加强学习心理调节指导的同时,侧重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导,加强心理训练,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往观,学会正确处理学习、生活、交往中的遇到的问题,克服自卑心理,克服各种困难与挫折。这样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才会渐渐地被调动起来,学习主动性才会提高,同学之间的关系越来越融洽。

2.开展心理咨询,注重个别辅导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教师角色的要求不再是单纯的"传道,授业,解惑"。学生需要的不仅是知识,更需要心理的关爱和情感的交融。通过探索与实践,使我深深认识到,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的最多,时间最长,最有利于做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班主任是学生最好的心理医生。班主任要根据教育学、心理学理论来指导学生科学地学习和调整心理状态,培养学生的乐观稳定的情绪和开朗坚强的性格,以及广泛的学习兴趣,探究和创新精神,不怕挫折敢于竞争的优良品质,为他们将来的成才与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咨询过程中,班主任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双方达到情感和心理的交流,消除学生的精神压力,达到心理转化的效果。

3.加强集体训练和集体心理辅导

素质教育要求促使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保护和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集体心理辅导和班级讲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措施。

学生心理素质的锻炼,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知识能力的增长,都会受到积极、健康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因此精心创设适合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班级文化环境,营造育人氛围,使优美的班级环境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结合班主任工作,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心理训练,包括学习能力,生活自理能力、自我反思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调控能力、应试能力、理想教育等。这种以班级为单位的心理训练活动,很好地弥补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需要。把教育工作心理化,使每个学生都找到了自己的闪光点,都能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发挥特长,树立自信,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动机的“内驱力”,提高了心理素质。

同时,还要采取多种方式和手段激励学生进取。通过座谈,了解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掌握、要求和问题;通过调查测试,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然后讲心理知识、并与学生共同对心理问题进行剖析交流,以联系实际对他们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奋发向上,接受挑战,培养心理耐挫能力。

三、结语

我坚信,属于他们的不仅仅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更宝贵的是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因为未来是属于那些有良好的心理状态和道德修养,具有一定的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总之,高中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根据高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教育引导的方式疏导学生的不健康的意识和想法,使每一位高中生都得到关怀和帮助,使他们的高中生活紧张、丰富而没有遗憾。

参考文献:

[1]《心理学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

[2]《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叶斌 著.《心理咨询师对你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北京大学出版社

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探究 篇12

一、拓展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体育健康带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在部分学校,由于应试教育的压力以及传统高中教学观念的影响,高中体育课程的开展往往不能有效进行,体育教学的效果也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事实上,高中体育课程除了承担学生身体素质强化与技能传授重任之外,还具备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即在体育课程有效开展的前提下,高中阶段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获得身体和心理同步健康的有效效果。所以, 高中体育教师应当积极地对体育课程进行适当的调整,适当安排一些相关教学内容,让身体锻炼与心理锻炼同步进行。这样,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体育锻炼的机会,让学生放松心情,积极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自信、阳光、向上,进而保障日常学习生活的高效进行。

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小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给高中教育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在开展高中教育工作过程中,教务处应当紧密联系学工处的心理教师,积极采购相关的心理教育软件,并在每一个学期划定一到两个课时让学生进行软件操作,使得心理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的实际心理问题,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信息技术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过程中,最为紧迫的任务就是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测试题的选择以及对于个人调查结果的汇总。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要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随时更新自己的心理测试题,进而不断提升对学生心理健康判断的精确度。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师要随时对班级学生的总体成绩进行汇总统计,以便选择最佳的教学内容,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班级心理健康教育。

三、利用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带来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高中阶段的学生虽然还没有像大学生一样开始对知识进行系统化的探究或者进行专业化锻炼,但是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随时注重引入一些专家学者的讲座,为高中阶段的学生带来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使得学生在获得基本教育的同时能够掌握有效的方法对自己的心理状况进行科学调整,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由于涉及教育成本以及讲座开展的时间问题,因此,高中阶段开展心理健康讲座时,应当借助相关的主题教育活动。比如,有些高中是在高考倒计时100天进行动员活动时,引入一些专家学者的讲座。一方面,借助讲座让学生对心理健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及时进行自身的调整。另一方面,也通过讲座让学生能够受到更大的鼓舞,进而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鼓励学生战胜自己。

四、班主任与心理教师相结对进行个别谈话教育,保障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

高中阶段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各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因此,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时,班主任教师应当积极承担起主要的教育责任。一方面,班主任教师要随时对自己班级学生的动态进行观察,进而对心态比较好的学生多做鼓励,引导他们继续努力学习;对心态不好的学生要做好安抚谈话工作,减少学生的消极心理。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与心理教师结对,在日常的教学工作过程中,与心理教师交流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方法,优化个别谈话的效果。要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让学生内心变得强大,勇于面对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帮助学生积极面对高中学习生活。

五、结束语

高中阶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对于学生学习成绩以及健康的生活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来保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高中阶段学生积极心态的养成提供重要的保障。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可以拓展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以体育健康带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心理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小调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教务部门可以利用校内外专家学者的心理健康讲座,为学生带来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高中班主任可以与心理教师相结对开展个别谈话教育,保障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摘要:教师需要积极采用各种措施开展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以保障学生能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来面对高中的课程学习。文章以实际教学经验为参考,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中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俞婷.普通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信息化的探索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04).

[2]俞国良.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01).

[3]童三红,张正保.当前中小学心理辅导发展的误区与对策[J].黄冈师范学院学报,2004(02).

上一篇:生态园林的设计规划下一篇:电梯电气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