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体育与健康课

2024-10-12

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精选12篇)

女生体育与健康课 篇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对象:我国在校女大学生;研究方法:文献资料发,逻辑分析法。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 . 1大学女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意识的现状及分析

女生进入大学后,一方面学习任务很重;另一方面由于第二性征发育已基本成熟,因此她们喜欢类似艺术体操、舞蹈和跳绳等这些姿势优美、节奏韵律感强的运动项目,也由于体重明显增加,她们更喜欢动作强度不大的运动并且爱看不爱动。例如对我校2012年大一年级护理系的女生对体育课的态度的调查中发现,没有养成锻炼习惯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52%,不愿意上体育与健康课的女学生占总人数的25%,除了生理、心理上的因素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态度不端正,审美观念不正确。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水平及认识能力的提高,她们在体育学习中不再满足于只掌握动作要领,更希望了解动作的原理,逐渐对具有一定技巧性、较为复杂的动作产生兴趣。通过对教学环境和教学条件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得更为深刻和稳定,这正是培养女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所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2 . 2影响大学女生参与体育与健康课的原因分析

由于社会的发展,经济的不断进步,人们的观念不断更新,从而导致很多大学女生对体育与健康课不感兴趣、怕苦、怕累、怕晒,缺乏身体锻炼的主动性、自觉性、自制性和顽强性,缺乏良好的意志品质。这种态度必然影响大学女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参与意识,最终导致大学女生主观思想倾向的行为转移,最终导致她们体育与健康课的参与意识淡泊,鉴于这一点我们应该对这一特殊群体的体育课内容安排提出更新的思考。

2 . 3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的素质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影响

爱岗敬业,为教育事业献身是体育与健康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要成为一名真正的体育与健康教师就需要有牢固的专项知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就需要体育与健康教师在知识上不断完善自我、充实自我、更新自我,研究一些独特的教学训练方法,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并通过优美的语言和规范的形体动作来提高大学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参与意识,还应该在轻松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中完成教学任务,在提高大学女生的身体素质前提下,培养她们体育与健康锻炼的习惯,端正她们的体育与健康态度,使得体育与健康课中教学相长,做快乐的自己。

3提高大学女生体育与健康课参与意识的策略

3 . 1体育与健康教师自身观念的更新

新课标确立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标准和评价体系,将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定义为“以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一门课程,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如教师自身的定位应由职业型“教书匠”转变成事业型“教育家”、由学生的管理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教学模式应由教师为本转变成以学生为本。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现状及发展趋势,体育与健康教师首先要不断学习,更新和提高自身的实际工作能力结构,扩大学科及体育边缘学科的知识面,以先进的技术知识、方法和技能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知识,学会自我评价和自我健身的能力。

3 . 2从培养学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来提高大学女生的参与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习新知识的方法手段。如何改变以往命令训导的方式强迫学生学习,选用不同的教材选用多样化的方式,让学生以积极主动、愉快的心情去接受教育。

不同学生个性的差异,还存在年龄、性别以及对事物的认识等不同,其表现欲的反映也不一样:男孩子经常表现出好动、突出、毫无顾忌;女孩子则显得文静和有分寸,给人温文尔雅的感觉。作为教师应了解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差异给予以正确对待和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引导学生个性健康发展。

心理学家们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学生受外部良好刺激而引起的对行为的冲动力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及时适度的肯定和表扬会起到激励的效果,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强烈兴趣。

马克思主义也提出了“让每个人的个性得到充分自由发展”的观点,学生自己才是成长的主人、是发展的主体,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导者和领路人的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过程中如何让学生能够自主自愿地参加体育与健康运动,通过自身体育与健康运动的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意义,培养体育与健康运动的爱好和兴趣是教师的责任。当女生对某项体育运动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和兴趣时,不再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就能自觉积极主动参与,此时教师进行适当的动作示范、生动讲解从事终身体育与健康运动所需要的体育知识和技能,就会使学生们在教学中学会自我锻炼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能力,形成终身体育与健康的意识和习惯。

充足良好的场地和锻炼器材是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的保证,是上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前提条件,学生能否对体育锻炼课产生强烈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有学习的愿望动机,体育与健康课能否建立快乐氛围与场地、器材安排适当有很大的关系,也是学生能否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体育与健康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易受干扰的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达到满意的课堂教学秩序和效果,使学生迸发出运动的冲动。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迎合学生心理爱好的教学方法,有意识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和形象生动的具体场面:以具体的日常生活及实物演示情境;以多种图画、录像、多媒体再现情境;以音乐渲染情境;以表演体会情境;以语言描述情境。以此激励学生的情感,帮助学生理解教材,调动学习兴趣,在欢快的气氛中完成练习,在乐趣中掌握运动技能和锻炼身体,逐渐养成终身参与体育锻炼的志向和习惯,达到培养兴趣、培养开拓创造力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

“成功感”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催化剂。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肯定学生的优点和成绩,用欣赏的、肯定的目光对待学生是学生获得自信心的源泉。

总之,提高大学女生体育与健康课参与意识,应从我们教师自身出发,从大学女生的生理特征出发,从女生的兴趣出发;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女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从而真正提高大学女生体育与健康课的参与意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摘要: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校体育器材的严重不足,尤其是大学女生在身心特征基本成熟的情况下,体育与健康课的参与意识就更加淡泊。根据大学女生的身心特征及学校体育器材不足等情况,坚持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从学生的参与意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大学女生掌握有关身心健康的知识、技术和技能,从而达到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体育与健康的参与意识,增进社会适应能力,在锻炼中形成积极、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大学女生,体育与健康课,参与意识,策略

女生体育与健康课 篇2

周辉

一、指导思想:武术的产生和发展

早在数万年前的原始社会,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后来又逐渐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石制或木制的工具作为武器,并且产生了一些徒手的和使用器械的搏斗捕杀技能,这便是武术的萌芽。从现有的考古发现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旧石器时代,已出现了尖状石器、石球、石手斧、骨角加工的矛;而到了新石器时代末期,则出现了大量的石斧、石铲、石刀和骨制的鱼叉、箭镞,甚至还有铜钺、铜斧等。这些原始生产工具和武器,后来大部分成了武术器械的前身。

武术之所以能繁衍至今且日益发展,是由于它具有健身防身的双重作用,武术在平时能满足民众强健体魄、陶冶性情的需要,遇到压迫或强暴则成为御强抗暴,抵抗外侮的手段。因此,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备受欺凌和迫害的庶民百姓对武术有着深厚的感情,因而促进传播与发展,并使我国的武术形成了独特的民族风格。

中国武术讲究“未曾学艺先学礼,未曾习武先习德”,武术第一课并非学习武术,而是要学习抱拳礼。

中国武术抱拳礼的含义:

左掌四指并拢伸直表示德、智、体、美“四育”齐备,象征高尚情操。

左手大拇指屈曲内扣表示不自大,不骄傲。

右手握拳表示勇猛习武。

左掌掩右拳相抱,表示“勇不滋乱”,“武不犯禁”,以此来约束、节制勇武的意思。

左掌右拳拢屈,两臂屈圆,表示五湖四海,天下武林是一家,谦虚团结,以武会友。

左掌为文,右拳为武,表示文武兼学,恭候师友、前辈指教。

中国武术抱拳礼的行礼方法:

并步站立。左掌四指并拢伸直,大拇指屈曲内扣于虎口处。右手五指握拳,大拇指压于中指、食指之上。左掌右拳在胸前相抱(左手四指根线与右拳四指第二指关节相对),两臂撑圆,拳、掌与胸间距离为20-30厘米。

这节课我们讲解并学习“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二、教学内容:

五步拳中的“并步抱拳、搂手弓步冲拳、弹腿冲拳、马步架打”及它的攻守对抗(新授)

三、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选自体育与健康一书武术项目实践部分中的第二部分五步拳。这项内容既有着重上肢手型的练习,又有着重下肢步型的练习,而且均要求全身各部分的协调性,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也符合全面发展的教学原则。

五步拳是本次课的新授教材,它是武术运动中最常用的一种组合动作,五步拳是后面武术教学内容的基础,同时,它又是前面所学手型和步型技术的综合运用,在以往教学基础上,发展学生创造性、主动性,培养学生连接各种技术动作和实际对抗能力。

武术基本功组合拳共4个课次,本课为第1课次,是新学教材,重点是基本手型和步型的身体协调,攻中有防。为第2课次的少年拳教学作好准备。

四、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年级的学生。初中学生身心发展已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武术是他们所喜爱的一项运动之一,虽没有基础,但对学习对抗性练习特别感兴趣。教学中要让学生把动体与动脑很好地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再认识所学知识、以及创造性应用所学动作的机会,从而增强教学效果。

五、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掌握五步拳动作,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发展协调性、力量等素质。

技能目标:通过学生观察、模仿、尝试练习,85%以上学生掌握五步拳的连贯动作,发展身体综合素质,以及加强行为规范的养成。

情感目标:使学生能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学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谦虚好学、开拓创新的学习能力。

六、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武术基本手法腿法和五步拳的动作要领。

教学难点:动作路线清晰,手形、步形正确到位,动作连贯。

七、教学过程:

课的内容:武术基本功练习和五步拳

教学内容:

一、课的导入和热身阶段

1、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课的内 容、目标。安排见习生。

要求:集合做到快、静、齐,规范到位。

队形:成四列集合队形

××××××××× ××××××××× ○○○○○○○○○ ○○○○○○○○○

2、慢跑

学生围绕操场慢跑3圈 要求:认真跑步,充分活动机体。队形:四列纵队

○○○○○○○○○ ○○○○○○○○○ ×××××××××

×××××××××

3、徒手操(4*8拍)

学习、演练武术,对学生的柔韧性要求很高,柔韧性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完成动作的质量。因此,热身时,重点做好腿、腰、肩的活动,防止出现韧带拉伤和扭伤。

教师镜面示范同时口令指挥学生认真听教师的讲解和要求。学生听口令模仿教师一起做。

(1)头部运动

(2)扩胸运动(3)体侧运动

(4)弓步压腿

(5)手腕脚踝运动

二、达成目标阶段

(一)、武术基本手法腿法:

1、手型: 1.掌:掌心开展,竖直,大拇指紧扣

2.拳:拳紧握,拳面平,直腕

3.勾:五指捏拢屈腕

2、步型

1.弓步:挺胸,立腰,前腿弓,后退绷

2.马步:头正,挺胸,立腰,扣足

3.仆步:挺胸,立腰开髋,全脚掌着地。

4.弓步冲拳:冲拳出拳快速有力。

(二)、五步拳

1、教师示范表演以教师自身刚劲有力的示范动作来感染学生。进一步激发学生“我很想学”这些武术动作的欲望。使学生的求学兴趣到达最高点。

(1)预备姿势:并步抱拳

动作要领:身体成立正姿势,两手握拳抱于腰间,头转向左边。

(2)搂手弓步冲拳

动作要领:左脚向左迈出一步成弓步,同时左手向左平搂后抱于腰间,右拳前冲成平拳。目视前方。

易犯错误:左手没有搂手,弓步后脚没有蹬直。

(3)弹腿冲拳

动作要领:重心前移至左腿支撑,右拳先屈膝提起再向前弹踢。同时左拳前冲成平拳,右拳收抱腰间,目视前方。易犯错误:弹踢没有收大腿弹小腿。(4)马步架打 :

动作要领:右脚内扣落地,身体左转九十度,两腿屈膝下蹲成马步。同时左拳变掌,屈臂上架,右拳向右侧冲成平拳,头右转,眼看右侧方。

易犯错误:马步没有收胯。

2、学生尝试。

(1)教师逐一示范单个动作(镜面示范),同时讲解动作名称和要领。学生边观看边听讲解边模仿老师的动作。

(2)学生自由组合,体验动作。让学生(3—5人)自由结合组成学习小组,选出小组长,通过学生慢动作的演练,在尝试练习中发现自身动作的问题所在。学生慢速体会时,学生之间可用口令控制练习,用自己的标准纠正动作。此时应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这个环节可多次重复。

(3)学生自由体验。让学生自己进行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己琢磨动作、看图解学习动作、与同伴互相学习、与教师商讨动作等。重点提示学生在初步掌握动作的阶段一定要记住一点,那就是不要改变方向练习,始终朝着一个方向,这样会增强学生的记忆力。

(4)集体练习,汇报表演。学生列队练习,先分解再整体,先慢后快。教师巡回指导并且激励掌握动作速度慢的学生。留一些时间,让学生上前表演。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重点辅导一般学生。鼓励他们建立自信心,使全班学生均衡发展。从练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谦虚好学的学习习惯。

三、课的尾声

1、教师鸣哨,集合整队。

2、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内容。学生微闭双眼,反复舒展刚刚掌握的武术动作。给予学生评价(表扬为主,批评为辅)

女生体育与健康课 篇3

关键字:中等卫校 女生 身心健康 体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R-4

一 中等卫校女生的身体发育

中等卫校的女生进入卫校学习的年龄都不是很大,所以身体发育正是人生的重要黄金阶段,所以在综合分析中等卫校女生的身体发育的基础上,对于如何促进中等卫校女生的身体健康可以提出建议与意见。

第一、女性特征开始凸显

中等卫校的女生在进入青春期之后,基本的身体发育状态开始凸显,女生的各器官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都具有自身的发育特点,特别表现为肩部较窄、骨盆较宽、躯干相对较长,下肢较短、上臂较细,而大腿较粗,体态比较丰满、皮下脂肪较多的体型特点,所以很多的女生在体育实践课程时就会有害羞的心理。大量的体育运动让女生的身体特征显示出来,处于青春期的女生不想让别人看到自己的身体变化,所以对于体育课有所抵制心理。

第二、月经的出现

处于青春期的女生在进入中等卫校以后或者以前就会有月经的现象出现,这是女生青春期身体发育的正常现象,但是很多的女生由于年龄比较小,不会处理月经期的个人卫生,经常会发生月经期的意外事件,很多的女生都会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害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身体变化,所以在月经期时经常会单独待着。如果是体育课的话,很多的女生不愿意告诉体育老师自己处于月经期,教师也不知道具体情况,在女生的体育课程教学中没有做出调整,所以最后造成对于女生身体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女生在月经期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但是体育课的体能训练经常都是剧烈运动,很多女生不懂得卫生保健知识,所以造成对于很多女生身体的伤害。

二 中等卫校女生的心理发育

中等卫校的女生在进入卫校学习之后,就逐渐的接触到社会,但是由于心理的不成熟,在与社会的交际交往过程中,很容易就会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且随着身体发育的不断成熟,有关于性和审美成为卫校女生的主要成长代表。

第一、心理不成熟

中学毕业以后,很多的女生虽然进入卫校学习,但是由于年龄比较小,所以心理发展不成熟。卫校优势与高校相似的院校,所以很多女生在卫校里经常会接受到与她年龄不符的言语或者习惯,久而久之很多的女生成长就会出现偏差。比如说在卫校的理论学习过程中,教师对于女性生理的讲解,很多的卫校女生都会有害羞的心理,对于这部分的课程没有完整的听讲,这是卫校女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所致。所以对于卫校女生心理不成熟的状态,要逐渐增加卫校女生对于社会的适应能力。

第二、对性和审美有了一定的意识

由于身体的变化和月经的出现,女生会出现性冲动和性萌动,这是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很多的女生不知道怎么来解释这个现象,所以在不良风气的诱导之下,容易犯错,导致不能挽回的后果。随着年龄的增长,女生开始有了爱美的意识,注意自己的着装,注意自己的仪表,有了爱美的意识,而且伴随着性的萌动,女生的爱美意识表现在体育课程教学中,主要就是通過柔软舒展的肢体运动来实现,很多的卫校女生在这个时候就会喜欢一些健美操、舞蹈等表现自己美丽的运动项目,体育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相关的教学内容的调整。

三 中等卫校女生体育教学

前面对于卫校女生的身体发展和心理发展进行了分析论述,根据女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卫校女生体育教学中应该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度应该和女生的身体机能相适应,在体育教学中,应该以灵活的教学方式开促进学生对于体育课程教学的积极性,而且在体育训练过程中,可以通过体操等对于女生的腰臀部进行锻炼,这样能够保证女生的身体健康,最后要注意对于女生自尊心的保护。

第一、和女生的身体机能相适应

在进行体育课程训练和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体育教学的训练强度要保证与卫校女生的身体机能相适应。大多数的女生身体机能都比男生的身体机能低30%,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中要有针对性的选择,在体育教学中选择适合女生的训练项目的强度。比如说在800米的长跑训练过程中,男生需要3分30秒来完成,女生的标准则应该是4分10秒,这就是根据男生和女生的身体机能发育所采取的差异性标准。

第二、灵活的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灵活的教学环节主要是指在基本教材的教学中,采用游戏的形式或补充游戏教材,从而使原来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具体起来,而且对于有些内向的不喜欢动、对某些教材不感兴趣的女同学动起来。比如说耐力跑项目中,一般女生都不喜欢跑,觉得又累又苦,而且没有任何的作用,针对这样的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沿途增加一些障碍,以跳跃跨过障碍或者采取分组在不同起跑线出发,要求后者赶超前者等形式,以灵活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继而起到较好效果。总之,对卫校女生的体育教学尽量多样化、游戏化、兴趣化,激发女生的参与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三、体操练习中对于腰臀部的锻炼

在体育课程的训练过程中要重视女生身体的全面发展,提高她们的健康水平。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应当多选择一些发展和增强主要肌肉的练习,特别是增强腹肌和臀部肌肉的练习,这些练习不但有助于她们掌握体育的基本技术动作,而且还能解决她们身体发展的必要准备,在不断地积累和锻炼的过程中,实现身体机能的增强,保证女生身体的健康。但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要注意,发展背部和腰部肌肉的时候,可以选择一些左、右、前、后屈体动作练习,这样既能掌握基本的动作技巧,而且保证了身体健康。

第四、对于学生自尊心的保护

卫校女生的自尊心很强,有时又很自卑,在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的严厉甚至会弄哭女生,给女生的心理成长造成严重的伤害,而且在自尊心的发展过程中,教师对于学生错误的指正,方式不正确就会导致女生的逆反心理,这样给教学增加了很多的难度。所以教师要注意言语措辞,对女生应多鼓励,少批评,对于体育中动作训练出现的问题进行指正,要善于在表扬中提出要求,在肯定成绩中指出问题,在保护女生自尊心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结语:本文主要通过对于卫校女生身心发展的分析,对于卫校女生身心健康发展和体育教学提出建议与意见,希望能够对卫校女生的体育教学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庆祝.青春期的性生理牲及共卫生教育[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2):88—90.

女生体育与健康课 篇4

关键词:女生,体育,积极性,健康

学校教育在促进人的发展过程中要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从不同年龄阶段和性别等出发采用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等方法, 真正发挥学校体育的主导作用。有专家认为在中学教学过程中男女生表现有所不同, 男生大部分好动能吃苦耐劳比较活跃, 而女生好静、爱美、胆怯、爱面子、自尊心强, 体现出了女生的身心特点, 这些都是影响中学女生上体育课、健康课积极性的原因。

1、影响中学女生上体育课、健康课积极性的原因分析

1.1、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

1.1.1、身体的发展。

在中学时期, 学生身体生长发育变化过大, 在初中阶段女生身体系统出现了的迅速的变化最显著的是性器官逐渐发育, 第二性特征出现。

1.1.2、心理的发展。

生理的成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使得中学女生的情绪情感与儿童时期相比表现出较大的差异, 这一时期的情感强烈具有冲动性与爆发性、不稳定性与两极性、内隐性与连续性等特点。为了能让中学女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学校应该加强思想教育, 加强女生心理健康知识的学习, 提高体育锻炼的意识, 提高女生上体育课 (健康课) 的积极性。

2、调动中学女生上体育课 (健康课) 积极性的方法

2.1、首先进行课堂常规教育和体育与健康教学目的的任务教

育, 让学生明白体育课 (健康课) 的组织纪律, 学习态度, 使中学女生对体育课引起足够的重视, 正确面对体育 (健康课) 。其次在课中通过介绍一些国内外优秀运动员的经历指引女生刻苦锻炼勇攀高峰, 认识体育的快乐所在, 增强学习信心。

2.2、教师多接触女生、参加到女生活动中, 和女生多沟通, 了解

女生的个性、想法、看法, 多和她们讲解体态体型的塑造, 抓住女生爱美的心里, 用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让女生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从而调动女生上体育 (健康课) 的积极性。

2.3、目标引导内容, 因材施教, 区别对待, 改变考试评价体系, 淡化竞技运动的教学色彩。

每个学生的社会环境, 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都存在着差异, 教师应贯彻“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的原则。对中学女生应以正面教育为主, 多表扬鼓励, 少批评指责, 帮助她们树立起学习的信心诱导她们的学习积极性。

2.4、关爱女生。

在上体育 (健康课) 有时会涉及到一些生理方面的内容, 如月经期的保健, 适合做什么样的运动, 量的控制等内容时, 会感到害羞, 不敢面对教师的正面授课, 教师要多以关爱的方式使女生尽快融入课堂, 尤其是女教师对于女生例假问题要多加关心让学生了解她们经期的一些不良反应, 在因人而异进行帮助, 合理安排学生的运动量加强经期卫生教育。

2.5、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培养, 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

教师严格要求自己, 以身作则, 要接受新课改的挑战, 不断学习, 不断充电, 更新适应, 及时补充课堂气氛,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从实际出发, 针对女生身心特点改进教学

3.1、好静。

中学女生已处在青春期, 身体发育变化较大, 她们在心里上认为自己以长大成人, 行为上自然而然的模仿成年人的习惯, 多静少动, 不喜欢蹦蹦跳跳的活动, 针对这些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深入细致的了解学生的体质情况、运动基础、性格爱好以及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 (2) 在教学中要培养她们的间接运动兴趣, 讲明动作的目的, 意义及作用, 吸引学生产生向往追求的意向; (3) 根据女生的特点选择动作新颖的内容, 教学方法和内容不断的更新和变化。

3.2、胆怯。

相对男生而言, 女生一般身体较弱, 生理担当量较小, 故在学习中容易产生信心不足或胆怯, 尤其是在跳跃器械动作练习中较为明显, 可采用以下方法: (1)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选择学生力所能及的动作, 先降低难度, 循序渐进; (2) 在进行一些难度动作时应多鼓励多帮助, 多启发, 及时指出她们动作存在的关键问题, 仔细纠正。

3.3、兴趣集中。

女生对体育项目有兴趣的选择, 对实践多的自己喜欢的就喜欢参加, 而对不熟悉的, 不喜欢的项目注意力不集中, 要了解她们的兴趣爱好, 对症下药, 调动她们积极性全面锻炼身体, 可采用以下方法: (1) 不能片面的迎合学生的偏爱, 在她们不喜欢的项目中, 教学要多样新颖, 引发她们的兴趣; (2) 她们对单调而枯燥的练习, 容易产生疲劳, 因而可以多采用游戏或比赛形式改变练习条件和节奏来调整教学。

4、结论

要提高中学女生上体育 (健康课) 的积极性, 首先要关注女生的情感走向,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其次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改革教学内容教学方式, 提高教学质量, 这样才能受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登嵩.学校体育热点50问[M].高等教育出版社.

[2]罗明东.教育学[M].云南大学出版社.

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 篇5

教 学内 容:快乐呼啦圈

教学目标:

1、运动参与领域目标: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对用呼啦圈跳跃产生运动兴趣及参加过河游戏。

2、技能领域目标:在玩中掌握跳跃的能力,在游戏中巩固练习。

3、健康领域目标:合作过河,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身体发展,发展学生的协调性、跳跃素质

4、心理健康领域目标:在学生中增强信心,锻炼意志,促进身体健康正常的成长。

5、社会适应领域目标:树立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培养创新意识及坚持不懈的品质。教学过程 一.组织上课

1. 体育委员整队集合,检查人数。2. 教师宣布本次课内容目的及要求。3. 检查着装

二、猜拳接龙:学生散开,两人一组进行石头、剪刀、布练习,输者站在赢者的后面,接着两人与其他同学进行,直到老师口令叫停为止看哪组的龙接的最长;

三、玩呼啦圈:(1)玩呼啦圈;(2)滚呼啦圈比远;

(3)合作。要求学生合作练习跳跃。比如五个人用呼啦圈组成一个图形进行跳跃练习,四、过河

(1)单人过河方法:将学生分成四小组,每小组间距10米,每组排头学生持两个呼啦圈,教师发令后,将一圈抛出,然后跳进呼啦圈内,将另一呼啦圈放到前面,再跳进第二个呼啦圈内,转身将第一个呼啦圈拿起再抛向前方,如此反复,直至跳至第二位学生处,第二位学生依此法进行。

(2.)集体过河:每组的脚下放四或五个呼啦圈,每组的队员站在呼啦圈内,排后的同学每人拿一个呼啦圈,开始时每组排后的队员将呼啦圈传给前面第一人继续前进,看哪组最快又不掉入河里。

如何打造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 篇6

关键词:体育;健康;初三;高效

体育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和品德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是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他是万物之灵,生来就有追求精神面与物质面两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对健康认知与要求会有更广的概念,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尤其对于初三学生,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需要我们老师来督促其增强体质,注重健康,让他们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真正从这门课中学到知识,得到放松,使文化课的学习更加积极有效,这就是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做身体素质考核,认为太累。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呢?我会在其中加上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和一些互动来完成这门课。

对于均衡营养这一课,我则是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来打造高效的课堂。

合理营养与饮食

1.课题

初中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知识:合理营养与饮食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2)能力目标:掌握合理营养的七个原则,并能依据本节课知识制订一个科学的膳食食谱。

(3)情感目标:学生能踊跃发言,树立科学合理的膳食意识。

3.教材分析

营养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乃至影响其一生的健康。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明显存在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两种状况。这样,让学生掌握营养学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介绍:(1)营养素的概念、种类以及主要食物来源;(2)饮食结构平衡的七个原则。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提问、多媒体演示、主体参与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师启发诱导之下,学生认识到营养素的作用和掌握合理营养的原则,并且依据授课所掌握的营养知识尝试制订一个合理的营养食谱。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创造能力、运用能力等素质。

4.教学程序(见附表)

由于初三学生学习紧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少,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用短短的一节课让学生得到满足,打造一门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邢登江,刘国庆.大学体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08:43.

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篇7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这门课程是对原有中小学体育课程 进行深化 改革的产 物。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呢?

一、明确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反映了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其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都要得到全面的发展。课程目标决定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方向与实施过程, 是评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依据,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在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向学生深刻阐释体育学习的意义,讲明体育学习的目标,并深入了解学 生的生长 发育情况 、健康状况以 及学生的 兴趣爱好 等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当学生真正明确了体育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目标后, 就会主动参与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之中。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教师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才能更好地培 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体育教师要以 终身体育 为根本方 向 ,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 ”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改变过去灌 输式的传 授体育知 识、技能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独立思 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还要了解并内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更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转变自身角色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单项的知识灌输为主, 采取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先进行动作示范、口头讲解,然后让学生进 行机械地 模仿练习 ,学生完全处 于被动接 受的状态 ,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学生知识 学习与实 践体验的 内在联系,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挫伤了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类似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角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要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 作为实践 主体的自 主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四、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模式

女生体育与健康课 篇8

教学思想决定教学目标的指向。自我国出现学校体育以来, 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学思想大致有四种:体质论、三基论、结合论和健康论。

“健康论”课程教学思想的提出适应社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与社会实际密切关联。但是, 中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与之相悖《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立了四个方面的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们认为四个方面的关系是: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学习运动技能, 然后增进身体健康, 到达学习运动技能的附加效益, 这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优先考虑“如何安排技能教学”把技能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目标最先考虑“学生完成技能学习任务, 教师完成传授任务”。究其本质原因, 我们认为:一、技能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进阶过程, 课堂学习处于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运动量较低, 增进体质健康不明显;二、课程目标过于关注如何实现运动技能, 未以“健康”为主线偏离健康论的教学思想。

2、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强度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与健康课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是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不可缺少的变量, 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所在。而按照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增强体质的本质是人体机能适应能力的提高———即超量恢复原则。基于此, 我们认为: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 运动负荷强度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合适的运动负荷强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那么, 何种运动负荷强度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王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不少于257分钟的低强度体力活动、不少于35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上述研究是针对体力活动为研究基点开展。依照体力活动的定义, 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的运动也属于体力活动的范畴。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对照,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尚不能满足增进健康的要求。首先, 单次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时间在40-45分钟内, 在活动时间上无法达到上述研究建议的标准, 这就在基本的“量”上限制了体育与健康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其次, 有充分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在中等及偏低水平, 尚未达到前人研究的建议量度, 无法满足促进健康的强度需要。

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无法满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3、增补健康教育内容所产生的问题

2001官方颁年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更改体育课名称, 官方的说法是有三:一, 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二, 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三, 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 紧扣当前社会的需要, 可以理解。而对于第三点“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向学生传授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我们认为:以体育与健康课为传递媒介、体育教师为传播载体来实现这个“增补”本身存在就问题。

3.1、增补健康教育内容不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挂知识, 是体育教学与健康结合的表现, 但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相异。首先, 体育与健康课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是在理论知识上增加健康知识的比重, 这无疑会压缩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运动的时间, 造成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下降;其次,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是“运动”, 要保证学生“动起来”, 产生骨骼肌的收缩伴随能量消耗, 并非是接受理论知识的讲授。因此,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与体育与健康课以“运动”形式为主的授课方式存在冲突, 两者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统一相容值得商榷。

3.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

体育与健康课中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师则扮演了知识传授的角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质量。“增补健康知识内容”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操作, 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还无法达标。对于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 所以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现状我们不得而知。

总体来看, 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过于肤浅, 学生现有的健康教育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4、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科学研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当下的改革会产生很大的推助力。1902年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设立“体操课”标志我国学校体育正式出现到新世纪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政策规定等不断完善下, 学校体育领域的科研工作也不断进步。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下,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4.1、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尚缺乏深度和创新。一直以来, 学校体育科研领域缺乏从哲学层面出发的“元论研究”, 没有以整体宏观视角看待“学校体育”, 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常常被“割裂遗忘”, 社会也对其产生了很多误区和不解。

再次, 学校体育的基础理论整体没有突破教育学理论的框架, 至始至终在一些类似课程论、教学法等问题上“剪不断、理还乱”。这些问题的研究并非不必要, 但是在体育学科融合了教育学、社会学、人体学等交叉综合的学科中, 过于纠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略显狭隘, 忽视了诸如运动技能学、运动生理学发现本质规律、能够助推学校体育产生实际效益的学科。

缺乏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研究使得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缺乏技术支撑, 对学生健康促进缺乏实证保障。

4.2、应用性的科学研究较少

总结以往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现状调查、经验类总结、文字描述性的研究较多, 缺少实证研究、干预研究、数据关系研究。尤以干预研究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内在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良的应用性研究为明显。应用性研究往往能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措施, 限制或减少不良因素, 能够产生实际效益。有些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甚至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欧美地区提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措施之一: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该定量研究结果就为如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注重实际应用, 能够为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科学健康生活提供数据指标以供参考。相比之下, 我国在这方面不所做的就略显不足。至少在学校体育层面, 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 (例如:体育与健康课以何种强度运动多长时间利于学生健康促进) 指导学校体育工作。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一些应用性的指标和数据, 例如前文所述王超博士研究的体力活动推荐量。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不可能统一对待, 因此能够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体现学生差异、促进健康的应用性定量研究极大地需要增多。

5、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是开展对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加强学生运动参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 伴随着青少年体质严重下滑的现象, 体育与健康课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的作用着实有限。如何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中积极落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要求, 亟待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者、管理者协同努力, 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超.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推荐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3.

[3]何晓渝.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的调查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4.

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的组织教学 篇9

教学设计是上好体育课的重要环节,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备课时, 应将这一部分设计的更有特色。上课的开始, 教师应用具有鼓励性的语言讲解课的内容和要求, 调动学生的积极情绪, 必要时可安排一些集中注意力的游戏, 使学生在愉悦的状态下做好上课的准备。为了能更好的做准备活动, 让活动的内容更加有特色,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样式新颖独特, 具有创造性。

具有创造性的准备活动, 是体育课独具特色的标志之一。大同小异的准备活动, 使学生产生厌烦情绪, 甚至会使学生对体育课失去兴趣。所以, 教师要根据课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 创编具有特色的练习形式, 这样, 才能更好地去吸引学生, 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锻炼效果。

2. 过程循序渐进, 讲究科学性。

准备活动的安排, 无论简单还是复杂, 都要遵循科学性的原则, 活动范围由局部到全身, 运动量由小到大, 运动的速度由慢到快。一般是由上肢逐渐到胸部、腰部, 最后转入全身运动, 并加入一些具有灵活性的动作练习, 使学生得到更好的锻炼。

3. 要从实际情况出发, 有针对性。

准备活动的内容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 小学生活泼好动, 注意力容易分散, 在选择中应注重简单易学, 模仿性强, 难度不大的动作练习。并可穿插一些活动性游戏, 既活跃课堂气氛, 又增大学生的运动量。

二、基本部分要多种多样

这一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技巧, 学会锻炼的方法, 培养顽强的精神。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下, 这一部分则更为重要。因此, 内容安排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 运动项目安排要合理。

在体育活动中, 主要是靠肌肉的工作来完成各种不同的身体练习, 在完成动作的同时, 必然会引起人体机能的反应, 并使机体形态发生一定的变化, 从而达到身体发育和增强体质的目的。因此, 体育课中运动项目的安排一定要全面合理, 应特别注意上肢和下肢的搭配练习。避免学生因不合理的运动安排而引起过度的疲劳和不必要的事故。项目安排科学合理, 教师组织教学会倍感轻松, 同时, 也会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

2. 运用多种教学手法能使体育课生动活泼, 有吸引力。

除一定的思想教育工作外, 更重要的是合理的教法手段, 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就是说, 要在有效的时间内,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运用多种教学手法是非常有必要的。

3. 要合理运用时间, 体现精讲多练的原则。

这个阶段的时间大约在20-25分钟左右, 而体育课的最大特点是注重实践, 因此, 教师应掌握精讲多练的原则, 使学生在课堂内更多的、更有效的进行运动, 从事身体练习。所谓“精讲”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有趣、简洁, 让学生能听懂并掌握。为了让学生更快的记住动作要领, 教师首先要懂教材, 再变成动作口诀, 这样, 才能更好的把这些知识传授给学生。高度概括性的语言, 能使学生用最短的时间理解、记忆, 从而有更多的时间从事实际练习。

三、课堂组织要周密细致

一堂课的好坏就在于对课堂的组织, 课堂教学的组织是教师备课的重点, 应从教材、学生、场地、器材等方面全面考虑。只有周密细致的课堂组织, 才会使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体能练习。比如在布置场地器材时, 就不能让学生在进行练习时相互干扰, 不便教师的指导, 队伍的调动要快捷, 学生的练习顺序要有统一的安排, 体育器材的发放、归还也应在教室的指导下进行, 迅速并快捷, 这样, 才能使课堂教学有条不紊。

四、结束部分轻松愉快

这一部分是体育课的尾声, 包括整理活动和讲评总结两项内容。虽然是结尾部分, 但教师对这一部分的内容也应合理细致安排, 做到善始善终。整理活动是为了消除体育课中的疲劳现象, 是肌体从兴奋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 以利于身心的恢复。在内容的安排上, 可根据客的内容, 从实际出发, 有针对性的选择放松性步伐、简单的小游戏、自我按摩、相互按摩等等。整理活动的运动量不要过大, 速度要逐渐放慢, 必要时还可以采用心率检测的方法, 帮助促进恢复。讲评总结是体育课尾声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其中, 讲评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讲评总结要有针对性, 重点突出。

看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主要就看教学活动, 看学生对基本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 这是讲评总结的重点。要简明扼要, 有的放矢。

2. 讲评还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成绩和优点。

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对于其中存在的不足, 也要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以便及时纠正。讲评运用得当、合理能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探讨 篇10

一、教学情境是教学艺术的基石

体育情境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活动欲望为手段, 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至课堂气氛, 构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 作用于儿童, 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整个学练活动, 达到儿童主动发展的目的。我曾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跳跃教学一课用游戏“小青蛙保庄稼”导入教学, 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 展示各种动作, 从而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正是借助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乐在其中。

二、教师的情绪是教学艺术的关键

教师的情绪指的是教师的心情状况。带着份好心情上课, 会让孩子分享到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单纯幼稚, 非常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有盲目的服从性。教师的情绪表象对他们来说极具作用。在这里我做了多次尝试, 当我带着灿烂的笑容和挡不住的活力站在他们跟前时, 他们一定会禁不住地被我的情绪给感染了, 总会禁不住地问我:“老师, 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我会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太可爱了!太阳公公看着你们都眯眯笑了!夸你们真是太棒了!……”他们听后会争先恐后地表现出更棒的样子。这种情形常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为老师的朝气和对他们的喜爱已写满了我的脸庞, 孩子被你感染, 被你带动, 他们的投入、主动也感染着教师, 相互的情绪触动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所以说教师情绪渲染是教学艺术中的水晶, 熠熠生辉。

三、教师语言是教学艺术的精髓

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课改就是要打破有板有眼的兵营式教学模式, 因为小学生常用纯体育教学术语未免太缺乏灵气和生趣。例如, 在练习队列时对他们反复说“向前看齐、手臂前平举、脚跟并拢、对齐、别动”等, 不久他们的无意注意势必在有意注意面前占尽上风, 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 他们缺乏耐性, 易疲劳。可当教师注意改变语言修饰, 效果将截然不同, 此时教师说:“看哪棵小竹子长得挺拔?哪棵小竹子不小心被毛毛虫咬了一口, 长歪了?”学生果然被这番话吸引住, 互相指出谁被虫咬了, 被咬的同学笑着连忙改过来, 课堂气氛顿时有了转机。教师利用孩子的童心, 说孩子的语言, 显然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调起了他们的兴趣, 孩子感到好玩就马上进入角色, 认真地练习队列。

四、启用“窗口式”课堂管理模式是教学艺术的保障

“窗口式”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制订不同的课堂纪律要求, 以达到学生自觉接受管理, 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管理有序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如今的教学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上尽可能给学生以空间, 张扬个性, 充分发挥自主学习, 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是小学生的特点是, 天性好动, 注意力易分散, 兴奋点转移快, 自控力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在教学实践中给教师确实出了不少难题。如何改善呢?我认为教师可根据课的结构内容特点在组织教学上采用“窗口式”纪律管理模式。当教学活动进入不同的内容, 教师灵活机动的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纪律要求, 就像在电脑上点击到某个窗口就出现不同的界面。例如:

(1) 在教学常规、队列方面仍然沿用组织纪律严谨的模式, 这能在学生头脑意识里强化储存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行为意识。当然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多想点花样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

(2) 在进行竞赛式游戏或学习某个技能时, 要求学生做到:严守比赛常规, 队形可任意自由一些, 前提是不能阻碍他人进行运动参与, 同时不影响自己学习行为。如此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为伙伴加油呐喊及相互学习讨论的自由空间。

(3) 在自主游戏和自主运动上只要规划好场地, 强调安全意识, 指定几个小组长负责管理自己的队员及协调关系, 就可以放开学生手脚, 让他们尽情玩耍、游戏, 教师穿梭其中, 了解指导学生, 处理意外情况。那将会出现活而不乱、热气沸腾、欢声笑语的快乐场面。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全线展示才华的场所, 也给教师一个细细观察学生动态的窗口。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 篇11

一、改变思想,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

改变原来传输技术、练习技术、完成动作的教学模式,把素质教育提高到首位。练习的目的是玩中练、练中玩,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例如“篮球的教与学”不必在开始时就用书本上的投篮动作去规范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学生们在篮球运动中,运球、传球、投篮,能拼争抢,无论做什么动作,只要将球投进,心情就会愉快,兴趣也会越高,在投球不进的时候,就会询问总结原因,然后通过学习,开始用特定的投篮手法去练习。技术难度提高,兴趣也会越来越高。假如一开始就让他去按规定的方式投篮,如果投篮不进,别人也都说不对,试想他还能提起兴趣吗?这就说明,积极参与活动,以玩为主进行练习,不仅增强了兴趣,而且锻炼了体质。在这种情况下加入投篮课教学,使学生在运动中懂得玩的价值、玩的方法、玩的目的,以玩促学,这就是体育与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熟悉大纲,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

大纲规定:通过体育教学活动,改善学生的健康狀况,增强学生体质,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顽强、勇敢、朝气蓬勃的精神及优良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必须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适应学生不同年龄层次身心发展,提高我国民族素质。健康是保障,紧张的学习、工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为依托。体育锻炼增进健康,但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同时注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不难看出,关键问题是以“健康第一”为目的的全方位学习与锻炼,要把握本质特征,去认真组织合理安排,体现出大纲的本质和要求。

三、正确实施愉快教学,体现其特色

愉快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安排组织,将枯燥乏味的运动项目练习转化为有趣的活动,以玩为主,多进行成功教育,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自己的成功和参加体育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大纲,正确变换,正确实施。如50米让距跑,慢跑中的分组绕地形跑,软排的不落地练习等。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使每个学生能通过愉快地练习,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知道不经历磨难,就不能成为坚韧不拔的国家栋梁之材。

四、树立目标,确定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终身体育锻炼意义重大。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不但要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增强学生体质,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顽强拼搏、朝气蓬勃的精神及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学生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活动的正确引导,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会并掌握几种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慢跑、体操等。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随时随地地利用环境条件进行锻炼,让体育伴随人的一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最终目的便是增强体质,养成终身体育习惯。能够掌握一两种运动项目的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

五、加强修养与学习,正确完成体育与健康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医疗保健知识,这样才能完成大纲规定的目标:即以育人为本,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教师实施时要加强修养与学习,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身体素质,对大纲所涉及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圆满完成,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素质滑坡。如体操项目的生疏、身体发胖等,从而无法示范技术动作,造成为难情绪。

2.加强专业技术学习。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弱项。应加强学习锻炼,知难而上,不耻下问,将技术全面涉猎,全面发展,实现对大纲内容的全面贯彻。

3.加强理论学习,不断完善体育与健康知识。每位教师应扩大知识面,特别是健康方面的知识。理论要正确,不能出现错误。

综上所述,现在每名体育教师都要以“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为出发点,认真学习积极探索,要适应新形势下体育与健康课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为出发点,拓宽思路,锐意创新,不局限和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真正把体育与健康教学上好、上活,为实现教学总目标而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 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2] 体育理论,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3] 中国学校体育.

浅谈如何正确认识体育与健康课 篇12

一、改变思想, 适应改革开放的发展形势

改变原来传输技术、练习技术、完成动作的教学模式, 把素质教育提高到首位。练习的目的是玩中练、练中玩,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带动运动技术、技能的提高。例如“篮球的教与学”不必在开始时就用书本上的投篮动作去规范学生。通过观察可以发现, 学生们在篮球运动中, 运球、传球、投篮, 能拼争抢, 无论做什么动作, 只要将球投进, 心情就会愉快, 兴趣也会越高, 在投球不进的时候, 就会询问总结原因, 然后通过学习, 开始用特定的投篮手法去练习。技术难度提高, 兴趣也会越来越高。假如一开始就让他去按规定的方式投篮, 如果投篮不进, 别人也都说不对, 试想他还能提起兴趣吗?这就说明, 积极参与活动, 以玩为主进行练习, 不仅增强了兴趣, 而且锻炼了体质。在这种情况下加入投篮课教学, 使学生在运动中懂得玩的价值、玩的方法、玩的目的, 以玩促学, 这就是体育与健康的基本要求。

二、熟悉大纲, 正确理解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

大纲规定:通过体育教学活动, 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 增强学生体质, 重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顽强、勇敢、朝气蓬勃的精神及优良的思想品德,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必须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适应学生不同年龄层次身心发展, 提高我国民族素质。健康是保障, 紧张的学习、工作需要健康的身体为依托。体育锻炼增进健康, 但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技能, 提高学生的体育与健康意识和能力, 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同时注意增进学生身心健康, 对学生进行体育价值观和思想品德教育。因此不难看出, 关键问题是以“健康第一”为目的的全方位学习与锻炼, 要把握本质特征, 去认真组织合理安排, 体现出大纲的本质和要求。

三、正确实施愉快教学, 体现其特色

愉快的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的。通过安排组织, 将枯燥乏味的运动项目练习转化为有趣的活动, 以玩为主, 多进行成功教育, 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自己的成功和参加体育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认真学习大纲, 正确变换, 正确实施。如50米让距跑, 慢跑中的分组绕地形跑, 软排的不落地练习等。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备课, 使每个学生能通过愉快地练习, 养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知道不经历磨难, 就不能成为坚韧不拔的国家栋梁之材。

四、树立目标, 确定终身体育锻炼的目的

终身体育锻炼意义重大。在学校体育教学活动中, 不但要改善学生的健康状况, 增强学生体质, 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和顽强拼搏、朝气蓬勃的精神及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学生获得德、智、体全面发展。通过体育活动的正确引导, 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学会并掌握几种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项目, 如篮球、足球、乒乓球、慢跑、体操等。在以后的生活与工作中, 随时随地地利用环境条件进行锻炼, 让体育伴随人的一生。体育与健康课的最终目的便是增强体质, 养成终身体育习惯。能够掌握一两种运动项目的技能。打下终身体育的基础。

五、加强修养与学习, 正确完成体育与健康的要求

体育与健康课要求教师要有丰富的体育知识和医疗保健知识, 这样才能完成大纲规定的目标:即以育人为本, 配合德育、智育和美育, 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为培养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教师实施时要加强修养与学习, 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 加强体育锻炼, 保持身体素质, 对大纲所涉及的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圆满完成, 避免各种因素造成的素质滑坡。如体操项目的生疏、身体发胖等, 从而无法示范技术动作, 造成为难情绪。

2. 加强专业技术学习。每个人都可能有自己的弱项。应加强学习锻炼, 知难而上, 不耻下问, 将技术全面涉猎, 全面发展, 实现对大纲内容的全面贯彻。

3. 加强理论学习, 不断完善体育与健康知识。每位教师应扩大知识面, 特别是健康方面的知识。理论要正确, 不能出现错误。

综上所述, 现在每名体育教师都要以“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为出发点, 认真学习积极探索, 要适应新形势下体育与健康课的需要, 以培养学生“健康第一”的意识为出发点, 拓宽思路, 锐意创新, 不局限和停留在原有的教学模式中, 真正把体育与健康教学上好、上活, 为实现教学总目标而不断进取。

参考文献

[1]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 (试验修订版)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01.

[2]体育理论, 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教材建设特点下一篇:列报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