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健康教学(精选12篇)
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1
目前的中职学生, 由于家长过分溺爱造成很多独生子女从小就养成了怕吃苦、怕困难的坏习惯, 很多学生走进学校便不愿意参加艰苦的体育锻炼。学校采取了以活动吸引人、以活动塑造人、以活动凝聚人、以活动培养人的教育理念, 采用丰富多彩的班级课外体育竞赛活动为手段, 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
一每年的九月末, 学校举行班级广播体操比赛
本着以比赛促进训练的目的, 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师制定出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 九月末学校抽半天时间举行班级体操比赛;平时由班主任抓训练, 上课时体育教师认真教学, 立求使队列队形、动作到位情况达到标准;体育竞赛活动使广大学生由于共同的价值取向和团队意识而凝聚在一起,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责任感, 每位学生上课比以前认真多了, 使从前早操和课间操懒散和不做操的现象都不存在了, 提高了我校广播体操的质量, 陶冶了学生的情操, 培养了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 比赛场上同学们以整齐的步伐、标准的动作、健康的体魄展现出了我校学生的青春风采, 赛出了风格, 赛出了水平。
二十月中旬举行的校园杯篮球赛
校园杯篮球赛采取以班级为单位, 男女单循环赛, 每天中午和晚饭时间举行比赛, 比赛场次多、时间为期1个月。篮球是我们的传统项目, 学生们普遍都很喜欢, 在比赛前体育教师室内课认真地讲解规则和裁判法, 及其篮球场地设施建设, 并在实践课中给学生传授篮球的基本动作要领和技术技能, 在篮球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将学生分成几支球队, 且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 如篮球课分队可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团队的成功与否取决于每个队员之间的配合度与目标感, 将直接关系着比赛结果, 因此, 教师可将篮球教学分阶段设定目标, 在这个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引导与比赛实践使学生明白比赛的结果与每个队员对比赛结果都是有着一定的责任的, 如想提高集体的成绩和应战能力必须从自身的努力开始, 从而激发出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 因篮球运动是一项集体运动, 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使学生的全面能力得到锻炼, 并使之终身受益。
三每年的四月初举行班级拔河赛
学校举行班级拔河比赛, 就是利用每天的中午和放学后, 由体育教师和各班认真组织比赛。为了更好地配合学校比赛, 结合拔河比赛的特点进行教学, 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认真讲解拔河比赛的起源和发展, 拔河方法和技巧。拔河是一项对抗性体育运动, 由人数相等的双方对拉一根粗绳, 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为河界, 裁判一声令下之后, 用力拉绳, 将对方拉出河界的为胜。教学: (1) 参赛队员尽可能穿鞋底比较粗糙的鞋子。 (2) 身体尽量向后倾, 不要弯蹲而应全身伸展, 双脚宽约同肩宽或比肩稍宽的自然姿势。 (3) 手要用力握住绳子, 两手加上后胳肢窝, 紧紧地夹住绳子;另外, 后面的队员将后手从腋下伸进前面队员的中间位置握住绳子, 合力直线作用于绳子的效果明显, 即使在队友失误的情况下也能保证及时地调整, 采用正确的拔河姿势才可充分发挥力量。 (4) 啦啦队口号要整齐洪亮有力。 (5) 采取不同人数的组织形式认真组织课堂教学比赛。
四五月份末举行校田径运动会
随着社会变革, 人的价值观和审美观的改变, 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田径运动;而田径教学又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包括走、跑、跳、投四个项目, 对学生的意志具有很好的磨练作用, 还能锻炼学生们吃苦耐劳、勇往直前、坚持就是胜利的优秀品质。随着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传统的体育教学已经不能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尤其是田径项目的课程教育, 要提高田径课程教学效果, 则必须要不断完善田径教学的教学制度和方法, 改变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学校田径运动会有效地推动了田径教学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体育教师应该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上理论课就要给学生多讲解田径竞赛的规则, 如何参加比赛及其科学的锻炼方法。在实践中教学方法要新颖, 创新教学手段, 譬如:在投掷中采取掷乒乓球或折纸飞机比赛;在长跑中采取分组两人比赛跑都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结合运动会的项目传授给学生基本的技术技能, 进行各个项目测试, 选拔优秀参赛队员, 从而提高田径教学的质量。
总之, 中职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关键时期, 而他们的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旺盛时期, 学校体育课每周只有两节, 真正发挥作用的是有效的课外体育活动;作为中职学校的体育与健康教师, 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校体育比赛, 加强体育竞赛项目的教学, 把课堂教学目标有效地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积极的行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努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
摘要:学校体育比赛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延伸, 通过学校体育比赛可以为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身心愉快的学习和娱乐环境, 促进学生增强体质和掌握体育锻炼的方法, 同时促进了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它给学校体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活动。
关键词:体育竞赛,体育与健康教学
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2
在教学时,按循序渐进的方法,先进行单脚跳、双脚跳的动作进行复习,然后反复由教师口令指挥学生进行练习,辅以讲解、表扬和纠错。接下来运用游戏法加强练习效果,经过多次讲解纠错指导,学生掌握的动作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辅助教材是上肢活动为主的游戏,体现了全面锻炼原则,促进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
教师要钻研教材,丰富教学经验。当学生存在练习困难时,教师光反复强调动作要求和动作方法,没有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怎样去纠正错误动作,那是不能提高教学效果的。应该加强对困难生的单独辅导,学生乐于接受教师的亲自指导,要比同学间的指导更有效。特别是技术动作方面。教学方法要合理采用。我在教学跳进沙坑时,在沙坑前放了一块小垫子,这对学生立即进入练习角色提高了练习难度。学生本来对动作掌握的并不是很熟练,动作还不够很协调,当一块小垫子放在沙坑前时,学生对跳进沙坑存在了心理障碍,动作就变形了,应该在待学生反复熟练练习后再增加难度,不要急于求成,反而使教学失败!
在授课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还需加强:
1、教师的语言要接近学生的年龄,这样才能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容易接受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习效果会得到提高。
2、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姿态,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
3、加强组织纪律教育,加强课堂的组织,课的始终以兴趣引导学生,但也要加强对学生组织纪律性的教育,强调安全教育。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浅议 篇3
关键词:高中体育;体育兴趣;道德教育
当前体育教育以培养学生成为健康的有个性的人作为教育的重点目标。因此,新的课程目标定位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有机联系起来,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情景导入、合作探究、小组评价等方法,达到增进健康和完善人格的目标。
一、注意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的基础性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与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身心健康为主要目的,具有鲜明的基础性。现在有人认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淡化运动技术教学,只要活动起来,身体受到锻炼,精神得到满足,就达到了体育的目的。但是学生不掌握最基本的运动技能,不具备基础的跑、跳、投能力和身体素质,那么学生在学习中就会感到吃力,力不从心,对体育课失去信心、失去兴趣,今后走向社会就不可能在体育锻炼中挑战新的项目,因为无论什么类型的运动,都必须以一定的基础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作保障的。
二、对传统教材优化、整合,对竞技性内容进行改造
前面我们已谈到课程内容的基础性,田径项目是其它运动项目的基础,其内容的开设是必须的。对于铅球、背越式跳高、跨栏跑等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又无益于终身体育的项目可只作介绍,对有些项目,在体育教学中不一定学习过于繁杂的竞技技术和追求运动技术,但可以对这些项目进行适当的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战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开发新的课程内容;以游戏和比赛的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讲解一些动作要点,提出教学要求。
三、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健康成长,实现灿烂的绽放,充分体现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关注学生健康意识的强化和锻炼习惯的养成,强调要将学生的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正确处理了学生本位、学科本位与社会本位的关系,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不再只是一句动听的教育口号。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指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健康概念,那就是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三者缺一不可。过去体育教学的任务是锻炼学生的身体,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然而今天的新教材明确提出:“全面锻炼身体,增进身心健康。”并给予它新的内涵,包括身体机能、素质、运动能力和身体心理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因此,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增加了“韵律操和舞蹈”,对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独生子女在物质生活非常充裕的同时,形成了不好的性格及行为特征,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循循善诱。特别是体育教师应深刻钻研新课程的内涵,让学生树立良好的健康观念,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四、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
近年来,专项选修课的开设逐渐改变了传统的单一教学模式,丰富了高中体育的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专项选修课的开展提高了学校体育资源的利用率,调动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对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应更新观念,钻研专项运动的特点和要领,根据每个专项不同的特点对教材、教学方法及评价体系等做出相应的改革,编制适合本校的教材即校本教材,增强选修学习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中贯彻落实“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
五、正确把握“淡化运动技能”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教案》 篇4
本本套套丛丛书书在编写过程中突出了三大特点:第一, 贯彻、执行新课标精神, 强调““健健康康第第一一””;;第二, 突出强调了田径运动项目;第三, 构建了系统的教学内容体系。本本套套丛丛书书共共分分三册: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每册内容包括:各学段全学年教学目标标;;第第一一学学期期教学目标;各学段教学项目的单元教学目标及第一学期16周64-48份教教学学授授课课教教案案, 每课选择一个主教材、搭配一个游戏 (共150个) 及自主学习内容, 图 ( (11008888幅幅) ) 文文并并茂、生动活泼。
《《体体育育与与健康课程教学教案》由西安出版社出版, 西安地图出版社印刷厂印刷, 1166开开本本, , 全全书书约约75万字。全套定价120元, 邮寄费10元, 合计130元。欲购从速。
订购办法:
11..邮邮寄寄::西西安市含光北路65号西安体育学院解群收, 款到立即发书, 单位购书开发发票票。。邮邮编编::77110068.联系电话:029-88409826, 13759923585, 13572571515;
2.银行汇款:收款人:解群账号:6222804221111018937
开户行:中国建设银行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支行朱雀路中段储蓄所
《体育与健康》教学反思 篇5
成功之处:
1、基本实现预期目标,不仅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体现,也体现了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协同合作的意识。
2、打破传统的枯燥、死板的队列练习教学模式,通过创设出的情境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取得一定的成效。
3、通过游戏让学生能够充分的展示自我;对自己及同伴做出准确的评价,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合谐的师生关系。
不足之处:
1、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还不敢大胆地将学生的活动放开。
2、为了一节课的圆满,有的地方草草收场,练习的深度不够。学生的讨论还不够深入。
兴趣是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教学需要把握学生的心理进行
小学生的天性是喜欢玩、好奇心强、争抢好胜的。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的这种心理,激发和保持学生行为的内部动力,以学生为主体使主体自身发挥自我教学的作用。
我观察学生跳绳的整个过程。学生往往是开始时的十几秒快,中间的半分钟左右保持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状态,最后的接近15秒时间是在体力有一点不能完全支持的状态进行的,跳绳的速度是比较慢的。这个过程是比较符合学生“一分钟跳绳”的体力分配的。但我却发现当学生们在跳完绳之后,有好多的学生还在进行练习,或者是进行其他的活动,没有一点的疲惫之态。这个现象说明:学生是完全有体力在一个相对比较高速的状态下进行一分钟跳绳的。
因此,首要解决的是学生跳绳的耐力问题,使学生在一分钟内尽可能长的保持在高速的状态下。我采用了把一分钟的时限拉长,变成1分30秒或更长。这种带有训练性质的同时又需要学生付出比较大的努力的活动,学生很容易产生为难、畏惧、退缩的情绪。此时,如果用命令式的方法强行让学生进行练习,学生往往会很反感,在训练中不投入,而且体会不到愉悦感。结合学生比较喜欢“下陆战棋”的特点,我设计了给原本枯燥、单纯的“一分钟跳绳”比赛,改一个名字,冠名为:“跳绳王大赛”。并用“小兵升级”的办法,由“陆战棋”中的各个名称(军*)来命名:使学生由小兵排长连长营长……随着一分钟跳绳的只数的增加而升级。这样可以满足学生迫切的成功感和好胜的心理,在娱乐中克服为难、畏惧、退缩的情绪,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就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
换一种活动的组合方式多一份收获
跳短绳是一项比较普遍而且易于开展的活动。但跳短绳的活动方式比较少,主要是学生个人的活动,较少集体参与,显得过于单一。跳长绳则需要较多的成员共同参与,活动开展就比较困难,同是甩长绳的学生很少有跳的机会,而跳的同学也常常由于不习惯长绳的跳法,很难在活动中得到足够的锻炼和愉悦感。
用一种什么样的方法,把这两种跳绳方法结合在一起,发挥两者的优点?使跳绳变成具有:既益于开展又便于学生个人发挥,具有合作性、集体参与性的活动。
浅议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 篇6
关键词:小学体育;健康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0-022-01
小学生处于身心发展成长的启蒙阶段,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进行健康教学。从而建立起健康体育以及终身体育的思想观念。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应该努力渗透新课改思想,注重小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建立起体育健康教学理念,从而促进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几点谈谈小学体育健康教学。
一、小学体育健康教学的重要性
新课标以学生发展、健康第一作为主要的指导思想,对小学体育的教学内容进行了全面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强调:“应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培养出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在小学体育与健康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和不同需求,保证每个学生从体育教学中获益。可见,新课改对小学体育教学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更应该改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尽量渗入体育健康思想,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小学体育进行健康教学有着非常大的现实意义。
二、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新课堂教学模式以人为本的目标
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是最积极、最活跃的心理因素;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1、课堂教学目标激发
新的教学理念要树立学会认识、做事、合作和生存四大支柱的教育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要把课程改革的隐性目标“显形”化;把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把近期目标和远期目标结合起来;把教师心中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心中的目标唤起学生的主题意识。例:在短跑教学中(是学生厌烦教材),教师在学习这个教材前设计了一个“逃生游戏”,全班同学在半径为20米的圆中间站好,教师一声令下,要求学生4秒钟内跑出圆圈,跑不出就意味着有危险。教师利用这种情境教学导出学习快速跑的目的,使学生明确掌握快速跑方法是自我保护的一种能力,是自己现在和将来生活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2、审美活动激发
利用多媒体让学生观优秀体育选手在比赛中表现出的高超技巧,亲身体验和感受各种体育美的存在和展现。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美、教学过程美、教学语言美、示范动作美及教学场地器材美的创造性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力、判断力、评价能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教学艺术激发
教学艺术是指为了全面育人而追求最优化的教学效果。表现在教师对学生心理活动的激发、诱导、感染和对教学形式、方法运用的灵活性与创造性,使教学成为师生和谐共创,情理交融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优美的示范动作、抑扬顿挫的讲解、逼真的手势、清脆的哨声、触觉感知到的保护动作都在立体而艺术地传播教学内容信息和思维情感。在教学中创设进入角色的游戏和比赛使学生心境愉快,达到快快乐乐出一身汗的效果。
三、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灵活处理突发事件
小学体育课堂比其他的课堂更具动态性,它是通过课堂活动进行运动交流、语言交流和情感交流,正是因为有交流,这就难免产生碰撞,有碰撞就会演变成为冲突,就容易产生灾难性的安全事故。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密切关注学生动态,灵活处理突发事故。
在一次高年级的篮球课堂教学比赛中,学生与学生之间产生了冲突,先是两人争吵几句,后来演变成大打出手。来劝解的学生也受到了牵连,最后只能由教师出面化解。小学生心理不成熟,再加又都是独生子女,易以自我为中心,不会换角度思考,所以教师一定要在教学现场及时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绪,灵活处理突发事件的产生。如发现苗头,亦应该及时制止,否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恶果。
四、贯彻教学规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要贯彻教学规则,并及时地了解每一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解决,以营造安全健康上课为目标。
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开始上体育课前都会统一发一张表,了解一下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有特殊情况的一定写好备注,如哪些学生从小体弱多病,不宜进行大运动量的训练,哪些学生有先天性心脏病,不宜进行体育运动等等。这样,在体育课上,教师就可以有的放矢地针对这些学生安排一些体育项目,既不使其难堪,又得到了锻炼与尊重。
各别小学配备的不是专业的体育教师,年纪又轻,考虑不周。一次五年级学生体育课,带例假的女生称病不想长跑,结果这位教师不但不察言观色,还加大了运动量,导致这位女生休克,造成了恶劣影响。所以,小学体育教师一定要注意提前了解情况,因为很多孩子刚来例假,爱面子,不知如何请假,也不知运动量轻重,还要在体育教师的引导下健康成长,所以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对学生的了解,并妥善请假事件。
总之,尽管新体育健康课程的改革开了一个好头,但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确信只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改变观念、创新锐意,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就会走出困惑,打破传统,跳出框框,充满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 沈 斌.小学体育健康教学探析[J].教育探索.2001(11).
[2] 黄莹莹.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贯彻“健康第一”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业家.2011(3).
谈体育与健康教学讲解 篇7
一、讲解内容结构科学化
从现代教学观来看,知识是认识事物本质、训练思维能力、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主动探究精神的支点。教师讲解时内容的选择要与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相吻合,要善于开启学生多学科知识的阀门,使学生固有的多学科知识产生冲撞互补,达到融会贯通,综合学力得到增强,对体育与健康运动的领悟力也会得到认识上质的飞跃。如利用物理学上的光学定律,在同一媒质中,光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阐述篮球的反弹传球、足球的踢墙式配合技术、排球的垫球及乒乓球的推挡技术等。使学生容易接受,学有所用,尝到甜头,真正认识到体育与健康也是一门科学。讲解的结构要紧凑、合理、有创意,讲解力求导入有新意,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讲解知识要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使气氛活跃,明确易懂;讲解结束要留有余地,使学生思路开放,各有所悟。
二、讲解手段形式多样化
设置问题情境,进行提问式讲解,根据教学需要,分别对学生进行知识水平、理解应用水平、综合评价水平的提问,可以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参与学习。
鼓励学生讲解,给学生创造讲解时机,有利于教学信息反馈,培养学生表达能力,促进教学相长,创造和谐的民主教学气氛,使教学增值、师生融洽成为可能。
利用电化教学,实现讲解手段现代化。如在教学足球裁判的知识时,可以结合无声比赛录像进行即时讲解,使学生在一个动态化的学习中求得新知。
三、讲解原则科学化
1.集中与个别讲解相结合原则
课的开始部分,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此时的运动心理,尽量满足学生较快进入运动状态的特点。场地大、活动范围宽广、调控难度大,要使学生在四十五分钟内明确自己在何时何地、以何种形式练习什么,必须集中讲解。精讲课的内容、联系形式操作序性、具体目标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动而有序,练有成效。
2.知识横向渗透原则
在讲解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其他学科的知识来阐述体育与健康运动的规律,设计教学活动。如用物理学中的力学原理,来解释蹲踞式起跑技术原理;用数学知识来说明在操场上进行中长跑时靠近跑道内沿有利于减少跑的距离等等。
3.同步即时性原则与逐层递进性原则相结合
讲解时,教师要选择好讲解时机,控制好讲解节奏,与学生的思维用步,如同给试管注水,多则浪费溢出,少则不够吸收。当学生对一些问题不清楚时,教师要及时给予帮助。古语曰:艺无止境,学海无涯。在讲解教学时,还要遵循逐层递进原则,始终站在略高于学生的认识层次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学路畅通。如同“虹吸现象”,培养学生好学、乐学的兴趣,增强学生的领悟能力,同时也提升教师的乐教善导之功。
四、讲解者与时俱进
1.更新观念,加强学习
教师要不断学习现代化科学理论,站在理论的高度,把握学科时代的发展趋势,推进体育与健康教学素质的进程,使自己的观念现代化。
2.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掌握现代化电教手段
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师要跟上时代步伐,以满足学生对新知识的要求,要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储备科学知识。互联网是现代教学获取信息的主要工具,掌握现代电教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完善讲解效果的根本保证。
3.讲解是一门语言艺术
要表达准确,使语言富有感染力,讲解者要加强自身的文化修养,驾驭语言艺术,做到“胸藏万汇凭吞吐”,使学生听有所悟,听有所得。
4.科研成果的课堂化应用
不断提高讲解的科技含量,要求讲解者善于吸收他人的科研成果、教学经验,并及时运用体育与健康教学。
浅议健康体育与大学体育教学改革 篇8
健康体育的概念和高校体育的发展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重新定义, 突破了传统的“健康”概念, 把身体的健康与心理及社会适应紧密结合, 注重关注个体在社会中的存在状态或生存质量。健康体育就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体育教育活动, 促使形成健康的行为习惯, 降低生存风险, 减少发病率, 提高生存质量。大学体育是提升大学生良好身体素质的主渠道, 也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品质, 陶冶大学生的情操, 完善大学生个性的重要阵地, 因此, 要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 不能不提到健康体育, 健康体育是大学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
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创新型的人才, 而人的健康是实现创新和创造的基本前提, 也是人服务于社会的基本保证。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 劳动者的脑力劳动时间大大延长, 体力劳动、身体活动的机会逐步减少, 尤其是大学生, 从事脑力劳动的时间更多更长, 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和身心素质显得尤为重要。纵观国内外现代体育教学, 尤其注重以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体育能力, 全面发展学生身心素质作为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以增强学生体质, 提升健康水平, 掌握健康体育知识和方法, 养成终生健身意识、能力和习惯为内容, 最终实现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目标。
健康体育的目标和功能
1.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
健康体育首要的目标就是增强体质, 促进健康。大学体育教学应以强身健体为出发点, 才能达成体育教学的长远目的, 体育教学实施的过程, 就是以身体运动为基本形式, 进行体育锻炼、体育竞赛与体育训练, 对身体系统施以定量的运动负荷, 促进人体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和运动素质等发生系列积极的适应性反应, 达成身体的健康与体质的增强, 为生存与竞争奠定坚实的健康基础。
2.促进心智发展, 调节情绪
体育教学, 是大学生身体直接参与的活动, 在运动、训练与竞赛中协调自己的身体, 对外部世界的各种刺激, 作准确的感知、分析和判断, 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认知能力, 锻炼其敏感性和耐受性, 从而调节情绪, 改善其心情状态。在体育活动中, 运动能使脑刺激强度得到变换, 起到改善、调节脑功能的重要作用;而且运动中身体内分泌“腓肽”的一种激素, 被称为“快乐因子”, 能缓解压力, 让人保持平和的心态。当运动达到一定量时, 身体产生的腓肽效应能愉悦神经, 甚至可以把压力和不愉快带走。
3.增强规范意识, 提高人际适应能力
现代社会是人际交往频繁的社会, 任何时候都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 而人际冲突却是大学生心理适应中常见的问题。大学生离不开交往、交流、竞争和合作, 这是现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与此类似的是在体育训练与竞赛中, 人际间的互动十分频繁, 既有冲突和竞争, 也有合作和协商, 还有体育竞赛的平等、公平原则等规范的落实, 这些都是健康体育的重要功能。在运动和竞赛中, 大学生学会了人际交往技能, 学会了遵守规范和处理冲突, 逐步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有助于实现心理保健, 获得支持的力量, 同时满足大学生的归属感、安全感、自尊、自信等多种心理需要。
4.提高学生应对挫折的耐受性
竞争失败后能以一种健康的心态, 适度调节自己情绪的能力, 就是承受挫折的能力, 是健全人格的基本要素。具有应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就会应对各种挫折环境, 宣泄消极情绪, 减轻精神压力, 预防心理失调。竞争是体育的显著特点, 体育竞赛的结果有优劣和胜负, 自然有胜利后的愉快和欢乐, 也有失败后的沮丧和痛苦, 在体育运动和竞赛中经受的强与弱、胜与负客观结果和情绪上的跌宕起伏, 以及所承受的生理负荷与心理负担, 就是对大学生的磨炼与考验, 需要极大的意志努力, 学生的果断、忍耐、坚持的意志品质在其中得到培养, 极大地提高他们应对未来挫折的适应能力。
健康体育在体育教学改革中的贯彻和落实
1.变革指导思想, 建设全新课程体系
体育教学的指导思想, 要由运动技术技能教学为主向健全人的身心为目标的强身育人教育转变;健康体育是大学体育落实“强身育人”指导思想的主要途径。大学体育教学要增强学生体质, 促进其心理健康,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需要改革原来的课程体系, 建设具有较强实用性、较高锻炼价值的课程体系。应选择难度适中, 实用性、娱乐性强, 易开展并且增强体质效果显著的体育活动, 如体操、球类、有氧健美操、韵律操与舞蹈、传统养生运动、民间体育等。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体育意识, 健康体育能力, 全面提高大学生身心素质是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方向。
2.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健康体育意识
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激发学生的学习行为, 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直接动力;大学生能否增强身体素质, 学会锻炼技能, 形成锻炼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兴趣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健康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 培养运动兴趣并形成锻炼习惯, 是大学生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学生的运动和锻炼兴趣, 能让学生爱上体育课, 乐上体育课, 把健康体育和自己的生活、学习、将来的工作联系起来, 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身体的习惯和方法, 终身受益, 最终实现健康体育和终身体育的目的。
3.寓技术教学于娱乐健身体育之中
大学体育教学从掌握技术为主向娱乐健身为主转变, 是大学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 重视娱乐健身教学并不是忽视学习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 而是寓技术教学于娱乐健身体育活动中, 把体育知识、技能教学和丰富趣味、娱乐健身的体育游戏相结合, 是体现大学生作为教学主体, 实践民主型的教学模式, 享受运动乐趣, 轻松把握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新型教学方法。有利于大学生在学校体育教学中, 学会自我学习、自我设计、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 大学生进入社会后能够自觉地投身于全民健身的行列中去。
4.注重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的灵活多样
贯彻健康体育理念, 实现体育教学的目标, 教师不仅要加强教法研究, 还要加强学法的指导, 才能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在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上, 可根据自愿和兴趣的原则, 组成学习小组, 将课内学习和课外锻炼结合, 来满足兴趣和促进技能水平的提高, 由小组决定互动的形式和内容, 教师指导和协调, 以改变依靠纪律约束, 分步教学的陈旧教学组织形式, 形成以诱导启发学生积极性为主要方法的新组织形式。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 激发了自身体育健身的兴趣, 课内体育健身教学能自然延续到课外体育活动中去, 有利于学生在多样化、游戏化、趣味化的教学组织形式中得到体验、熏陶和成长。
参考文献
[1]杨晓春.学校体育与学生心理健康[J].体育科学研究, 2002, 10 (3) .
[2]王献军.浅论高校健康体育课程改革[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2, 08 (3) .
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 篇9
一、体育教学与认知
正常的智力是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而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操作能力是智力的主要组成因素。作为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大、中、小学生, 其学习效率的高低, 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所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 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 提高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 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 使大脑获氧充分, 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加敏捷灵活。据研究表明, 部分学生之所以学习吃力、成绩落后, 其根本原因是, 由于其神经系统功能差, 导致课上注意力难以集中, 影响了思维的正常进行。然而, 还有些学生担心参加体育锻炼会耽误学习时间, 影响学习效果, 这是一种错误的的想法。恰恰相反, 研究表明, 早操能使大脑消除残存的睡眠抑制, 为进入学习状态做好准备, 使学习而紧张的大脑皮层得到休息, 解除抑制, 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二、体育教学与情感
心理学家告诉我们, 心境是一种较稳定、持久, 而且在一段时间内会影响人全部行为的情感体验。积极的心境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 如做了一件即使非常平常的事情, 也会感到愉悦、高兴, 得到心理上的满足。相反, 消极的心境会使以往做来很有兴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 从而产生厌倦和烦躁感。因此, 经常参加体育活动, 不仅可以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 而且在各种运动项目中, 还可以让人感受到运动动作的力量感、美感、节奏感和韵律感, 从而陶冶情操, 开阔心胸, 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 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三、体育教学与意志
学校体育有其自身的特点, 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所无法取代的作用, 对于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的精神、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很大帮助。如, 耐久跑, 我们知道, 耐久跑这类运动, 是培养学生刻苦锻炼、磨炼其顽强意志的一种极好的体育锻炼方式, 这点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除此之外, 在体育教学中, 我们还可以通过跨越障碍或对抗性的游戏和竞赛, 培养学生敢于面对困难、勇克艰险的坚强意志, 而向困难挑战、坚持不懈、锲而不舍、勇于拼搏, 正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因此, 参加体育活动, 既是对身体的锻炼, 更是对意志的考验。
四、体育教学与个性
个性, 也称人格。统一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能使人在正确人生观和信念的支配下, 树立远大的理想, 使思想、认识、行为相一致。毛泽东在《体育之研究》这篇论著中指出, 体育之效在于“强筋骨、增知识、调情感、强意志”号召全国人民要“发展体育运动, 增强人民体质”。可见, 体育的价值体现在它既能强健人体, 又能使人身心协调发展。因此, 我们可利用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甚至实施心理干预等方式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和烦恼, 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改善与提高, 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 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因为体育活动中充满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元素和机会, 需要体育教师去充分“挖掘”, 所以, 体育老师要针对学生的身心特点, 精心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和内容, 在体育教学中注重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之所思 篇10
一、自上而下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 是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 由各省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 这种上级领导改革的模式, 是自上而下地领导和推动体育与健康的改革。如果我们一味地只是执行, 就会缺乏创意, 就会违背新课程的精神, 就是被动的执行, 没有创意的东西, 是没有生命力的。例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 经常会遇到“叫”学生做没有问题, 怎样“教”学生做得高效率、有效益、提高快就不是很顺畅。其中, 有些地方已构成这门课程新的误区。当然, 学生取得的成绩也就是我们“叫”喊出来的结果。又如过去我们倡导的“快乐体育”, 就是因为我们认识上的简单, 造成了在实践中偏离。实际上“快乐”二字, 仔细分析是针对情感而言, 而“快乐体育”是从生理、心理与社会的三维空间来把握体育教学的特性与整体效益的, 是“寓教于乐”的最高境界。因此, 我们必须认真深刻地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 认识课程改革目标的精髓, 才能确保新的课程改革理念, 在你我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信手拈来。才能完成“健康第一”的课程终极目标。目前, 我们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是一本指导性较强的课本, 如果不能领会新课标精神和要求, 只是照本执行, 那肯定会是一头雾水, 其结果就是上面怎么要求, 我就怎么做;课本怎么描述, 我就怎么做;他人怎样教, 我就跟着学。发生很多上下尴尬的局面, 使改革发生偏离, 形成很多的误解, 产生误区。一堂没有创意的课就不能有创新的理念, 没有创新意识的课就会缺乏生气, 其结果是是“教”学变“叫”学, “烦体育课而喜欢体育”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其了。
二、自下而上
有种情况, 基层组织负责人或体育教师对改革有积极性, 但是由于种种得不到领导的支持和关怀的原因, 而使改革“流产”或流于形式。究其原因有, 大多是对新课标的理解认识不是很明确。如新课标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 就出现学生喜欢什么, 教师就教什么, 只要学生开心我就怎么组织教学, 这就是所谓的一切为了学生的怪论。近几年来, 笔者观摩了很多次的示范课、公开课, 总感觉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 体育教师又做什么呢?室外运动场又能做什么呢?人们赖于生存的三大法宝阳光、空气、水是否有被灯光、空调、饮料取代的趋势?体育科组又是否要配置若干场地器材设置组呢?有新课标、新目标、新理念, 但缺新的人才 (包括笔者) 。2004年, 广东省在全国率先全面实施新课标, 目前, 就我校接纳的部分体育实习生来看, 缺乏有新颖、有创意的教学方法、组织教法以及解决问题的创新。丰富教学艺术, 提高教学技巧, 大胆创新, 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手段的应用, 既要有针对性和科学性, 又要有创新的教育性和艺术性。例如:大家常在准备活动中用的“腹背运动”等, 多数教师都按常规的要求传统的做法, 要求学生两腿伸直、两脚并拢、听口令有节奏地往下压。如果你创新地让学生两腿交叉或两脚外翻等创新下, 同样完成该动作其效果不言而喻。同时, 使学生在心理意向中产生欣赏—羡慕—向往—注意—思维—操作等连锁反应过程。从而启迪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也会告知学生创意是无限的, 是无时无地、无大无小都会存在的。这样, 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意向、动机、兴趣等总是在一定的情境及气氛之中产生。认知的进行、技能的形成、创造性的开发等, 都会在你的启发中潜移默化地进行和形成。新“课标”上课, 没有模式, 只有创新。这点我认为大家应该深有体会, 平行班的同一节课, 也会因各种情况有所变化。记得有人说过新“课标”就是改革。如果你不去尝试, 那新课标就会淘汰你。当然并不是说传统的教学方法和组织教法都不要了, 而是要你在传统的基础加入一些新的元素赋予《体育与健康》新的生命。例如我们现有课本, 就是图文并茂, 五彩缤纷, 最少在视觉上给大家美的感觉, 只有这些点滴上的创意, 才能真正完成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发展的课程总目标。最近我走访一些学校, 与体育教师进行了交谈, 大多数教师都认为: (1) 新课标的教学, 没有可参考的模式, 不知怎么教才好。 (2) 表面上看是进行了合班分项或分性别教学, 但实际的教学过程因场地, 器材和学习上的断层等是无水平目标的教学体系。 (3) 因教师无模式可参考而形成“三套” (说一套, 做一套, 写一套) 。 (4) 对新课标“防治疾病”的认识不到位, 本人认为防治疾病, 不能简单或片面地认为是身体的疾病, 因重视学生心理的疾病。 (5) 取消各种长跑说明新的轻体重智思想抬头。据统计报道, 目前学校学生自杀现象屡有发生, 主要是现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心理疾病有关。设想一个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他能健康吗?这一切的形成与我们长期把“防治疾病”变为“防止疾病”有关。打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安全”等, 不敢上难度;有危险, 校方不同意, 不敢上“强度”;会影响文化课, 家长不同意;不能严厉地批评学生的错误, 怕伤了学生的自尊;等等。 (6) 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五个方面 (有认为是五个领域) 的目标权重分配不合适, 有些过分强调身体健康而淡化运动技能的形成。其实, 这五个方面主要是由两条主线构成, 即运动主线和健康主线。由此可以看出, 运动才是健康的基础, 技能是长期运动的前提, 没有运动就根本没有健康, 也印证那句“生命在于适当的运动”的真理。而这两条主线必须通过一定“量”和“强度”才能真正实现“在不断提高运动能力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感觉”达到“正确处理体育活动中竞争与合作的关系”等。有了这两点的保证, 其他的应都会很顺理成章的形成。
三、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
实践证明, 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 必须调动两个方面的积极性, 既要有自上而下宏观上的指导, 又要有自下而上的改革深入, 以及领会上级领导倡导的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世界上没有最完善的教育改革方案, 也没有最优化的教育模式, 只要我们领会思想, 发挥教育的一切优点, 认真学习, 努力钻研, 在权衡利弊得失后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行为的选择, 坚持走改革、创新, 但是要做好两者结合。首先, 要相信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是时代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是党和国家教育部门的英明决策, 是干前人没干过的事业。其次, 要相信体育教师自己, 要依靠体育教师, 他们才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 是推动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动力, 没有广大体育教师的积极、主动参与,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不可能成功的。
体育与健康教育改革是一场攻坚战, 持久战, 只要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恒心和耐心, 勇于探索, 努力实践, 大胆创新, 在指导中学习, 在实践中完善, 在创新中改革, 走进问题、走出“盲区”, 为创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育而共同奋斗。
参考文献
[1]季浏, 等.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湖北: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4 (4) .
[2]姚蕾, 等.学校体育学习题大全[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 (4) .
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教学策略初探 篇11
上好每一节体育课是所有体育教师梦寐以求的事情。新课标下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依据课程标准,更要结合学情,因而教学策略(方法)选择必须灵活多样,既遵循不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又遵循不同的教学规律和要求,选择教法和学法力求扎实有效,从而促进所有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身为农村中学任教多年的体育教师,我将自己的实践与探索整理如下:
一、器材新颖化
注重教学内容的生活性和趣味性,利用体育课上的亮点,吸引学生学习运动技术的欲望。上实心球课时我利用了轻器械让学生每人制定了教具,用塑料瓶装沙,课中还设置了打保龄球的游戏。学生对器材喜爱不已,使学习实心球技术变得生动化了,学生不仅掌握技术要领更快,又体验了器械在生活中的娱乐性,让投掷技术变得不再枯燥无味。好课必须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下功夫,要注意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只有那些和学生实际生活紧密相连,使其产生迷惑、兴趣、求解的问题,才有可能使学生打开思路、积极思维,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比赛升级化
众所周知,教学比赛是我们常用的教学方法,一般都是在班内举行的,若是有条件可以考虑跨班级进行,这样会大有收获。就像运动员国家冠军和奥运冠军的幸福指数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道理。一次偶然机会,两个班合堂,课的内容是快速跑,我灵机一动,展开友谊赛,所有学生都很兴奋,比赛过程非常激烈,每个学生的潜能都发挥到了极致。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集体荣誉感还有被人肯定的需要。预设的场景变换,抓住了学生的兴趣点和中学生的好胜心,让他们既觉得富有挑战性,又能展现自己本班的风采,实现了他们和人对抗的希望,有一种竞技的成分在里面。一节体育课的运动量或者运动强度提升了,达到学生体育锻炼的目的。
三、过筛子化
一改过去“一刀切”的教学方法,四个班级一个固定的教学模式,让吃饱的学生自主选项,让饿的学生想法继续努力。在征得学生同意的前提下进行达标设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不同层面的闯关。这样学生会各得其所,有了前进的动力,还能体现课的灵活性,让学生真正喜欢体育的同时爱上体育课。
四、难变简化
体育课上让学生乐学、会学是我们的目的。一节技能学习课,应使学生掌握动作的技术要领和练习方法;如果是一节游戏课或者体能发展课,就应使学生在达到锻炼身体的基础上,通过这些游戏等形式找到锻炼身体的方法。
比如:练习立定跳远,中学生对这项技术掌握的并不好。在练习中我是这样做的,利用跳绳来练习充分地蹬伸。设计的过程是,由学生组合搭建桥让学生逐步的加大难度系数,开始跳一个桥,然后跳两个桥,再后来提高桥的高度,这样学生兴趣大增,让学生在乐学中找到蹬伸展髋的技巧,掌握了跳远中的难点。这比单独的讲解示范简单明了多了,从而起到了事半功倍效果,让学生掌握提高弹跳力的一种手段。
五、新异刺激化
课不是一上就成了好课或者说优质课,而是要不断地改进才能取得效果。我平时在上完课后会简单与学生交谈,问他们的感受,进行调查问卷,然后总结进行改进。为了下次在其他班上课时更奏效,一个教案在不同班级授课会有变动。进行耐久跑、计时跑时,我根据了解的情况,发现一班平时要远远好于二班,一班我采用的是男女分别计时,在二班我采用的是男女同时计时,只是跑距不同,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可最后出乎所料,后一个班测试的成绩竟好于前者,这正是因为大家都爱面子,不愿意落在别人的后面,被人套圈,尤其是异性间。从人的发展来看,人有很多本能,比如说对刺激的、惊奇的东西,很容易就产生好奇或兴趣。讨论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先思考一下,学生对什么不感兴趣。
六、自然开放(有选择性)化
在上耐久跑课时我采用了学生课前“自设路线跑。”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在领跑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设置路线难易程度不同,同时赋予他们领跑责任,让他们既体验了领军人物的角色又有了成功感。
在体育课上,让学生在运动中得到快乐,更要让学生乐于学习,也就是说应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而不是教师主动地教,学生勉强的学。这才是上好一节体育课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学生乐学,那么,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他都会主动通过体育运动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谈体育与健康的个性教学 篇12
一、以兴趣为突破口
要实现以兴趣为突破口, 彻底抓住学生的心, 使学生心甘情愿地跟着教师设计的教学思路走, 在一种民主、轻松的氛围中实现目标, 设计具有个性的教学,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 从兴趣导入,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课的导入部分效果好坏, 直接影响到一节课的教学质量。好的新课导入, 不但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可以让他们带着这种求知欲, 主动地、积极地探讨问题。这对于目标的实现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例如, 游戏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情景导入法等, 这些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设计教学方式和教学步骤;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设计教学方案, 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 主动地去探讨教师设置的问题情景, 为目标的实现作了很好的铺垫。
2. 形成志趣, 提升学生的锻炼意识
兴趣有三个阶段, 兴趣———乐趣———志趣, 志趣是兴趣的最高形式。新的课程标准确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健康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激发运动兴趣, 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 这是我们广大体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如何通过我们的体育活动, 使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形成志趣, 提升学生的锻炼意识, 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 也是对学生锻炼行为的提升。
二、拿起激励的武器
科学的激励方法既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有利于矫正学生原有的不良行为。激励是最有效的评价方式。这种激励性武器既可以是一句简单的话语, 也可以是一个眼神、动作的暗示或者是一个微笑。这种以激励为手段的评价方式, 不但可以让课堂上的学生心花怒放, 而且可以改变师生关系, 创造一个融洽、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仔细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 并根据这些差异调整教学方法。教师要想拉近与学生心灵间的距离, 就必须学会多只眼看学生。如何用多只眼看学生呢?教师应该用眼睛、耳朵、心灵的感悟等多种“眼睛”来看学生, 知道每个学生的特点, 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兴趣、能力及以前的知识基础作出准确的判断, 了解学生是怎样发展的、学习的、生活的。只有做到这些, 我们才能站在以人为本的发展立场,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教师所选择的教学方法中受益。激励式评价的方式是非常多的, 需要教师们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内容、教学环境及教学要求等作出合理的选择:
1. 目标激励法
为学生设置跳一跳、加把劲儿、改一下方式就能够达到的目标。目标的制定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只有这样, 才能给他带来希望, 促使他不断努力, 向自己的目标靠拢。这样的目标, 对学生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如“动作不错, 如果腾空后头仰得轻一些, 你的动作会更漂亮。”“你出手的动作很漂亮, 我看很快要超过老师了。”等。
2. 榜样激励法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榜样不但具有示范性、生动性和亲切感, 更具有挑战性。有了榜样, 不仅给自己确定了前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 更给自己树立了无比的信心和勇气, 而且榜样是我们身边最亲密的同学, 说服力大, 号召力强, 能够对学生产生很强的震撼力。如“王涛同学的动作真棒, 让他给大家做一个示范好不好?”“某某同学真是好样的, 没穿跳鞋腾空动作如此漂亮, 值得大家学习!”
3. 比赛激励法
中小学生都喜欢竞赛、比赛类的体育活动。在这类活动中, 不但可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而且可以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与体育道德。这样的比赛既可以是个人的, 也可以是小组的, 更可以是多个小组同时进行的。但我们在设计比赛项目的时候, 应该把体育精神与道德修养渗透其中, 使学生在比赛中不仅能够得到身体的锻炼, 更能够得到情操的陶冶和人格的升华。如“比一比, 看一看, 看谁做得最规范。”“千万别放松, 胜利属于你。”……
4. 体验激励法
体验是获取知识最简捷、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学生只有主动参与活动, 才能在活动中体验到活动的乐趣。学生在体验中学习, 品尝成功的喜悦, 由成功的喜悦所引发的激励机制会促使学生具有更强烈的学习动机, 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如“勇敢点, 老师相信你一定能完成!”“谁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谁就是最勇敢的人!”“成功就在你眼前, 再加一把劲儿!”等激励性语言促使其完成各项动作。
【体育与健康教学】推荐阅读:
高中体育与健康教学05-28
体育与健康教学总结11-07
健康教育与体育教学05-20
体育与健康课堂教学设计05-26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08-03
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设计11-04
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中)10-04
高一体育与健康教学工作计划10-23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学期总结08-01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