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2024-09-09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精选12篇)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篇1

一、引言

体育是源于游戏、发展于游戏的学科, 本是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的科目, 但是在现实中却出现无论小学、中学、大学, 学生的体育素质普遍不高的现象。 在近期的全国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调查中发现, 中学生普遍存在耐力素质、肺活量等呈不断下降的趋势的问题。 针对此问题出现的原因, 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锻炼的时间和强度上均未达到体育锻炼达标的客观要求, 就此问题提出相应低效的原因及对策分析, 对不断提高和深化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中学体育的教学水平、快速转变体育教育观念、增强中学生的体育素质具有深远意义。

二、中学体育课程缺乏实效性的原因

(一) 体育与健康课时数严重不足。

根据《条例》规定, 中小学体育课每周至少2学时, 每学期至少上16—18周 (每学期32学时以上) 。 如果以每学年40周计算, 到高中毕业体育课时数应达到960节课时, 而实际并没有达到这么多课时。 如果小学至高中体育正常开展的话, 那么每年因雨季、期中、期未、月考、节假日耽误的时数平均为30课时, 每学年实际实践课可用时数仅为52课时, 这里还不包括用于完成《国家体质测试》至少要用5课时以上。 以上说的是正常情况, 如果不正常的话, 有的学校由于场地、器材、师资等原因, 小学体育课仍停留在可有可无的阶段, 七年级体育课就用于抓中考项目训练, 高中三年级体育课干脆停课的现象比比皆是。 如此看来, 体育课时数严重不足就不足为奇。 课时数不足势必造成教材任务难以完成, 学生学习的机会都没有, 自然谈不上提高学生的体育素质, 体育与健康课缺乏实效性也就必然。

(二) 现行体育与健康课教材存在严重弊端。

前面讲了体育课时不足的情况, 但实际上有这么多课时, 并不会影响学生运动专长的形成。 比如:我们带中学篮球队训练, 每天早晨一个小时训练, 仅用两三个月学生就能掌握篮球的基本技术及简单比赛方法, 且效果明显。 因此有这么多课时学生到毕业时掌握一两项体育项目并不难。 那么为什么还会出现学生上了多年体育课到最后什么也不会呢, 效果不尽如人意呢? 翻开现行《体育教学大纲》及体育教材《体育与健康 》, 内容包罗万象, 有武术、体操、球类、身体素质练习、选用教材、理论教材等。 仔细看看竞技项目占了百分之九十以上, 而理论知识占百分三左右, 在多年的教学中教材内容循环往复, 教材无重点。 理论教材又如此之少, 并且指导性的教材较少, 造成上理论课时教师东拼西凑还是不能满足每节理论课的需要。 从理论上讲, 不同教材内容有不同的功能, 然而教学如此多的内容谈何容易, 充其量只能向学生介绍一遍各个项目的基本技术, 这样必然造成单项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少, 教而不精, 走马观花, 学生根本没有时间掌握所学技术动作, 久而久之, 造成教材内容学生学完就丢光, 室内课学生自习、教师看堂, 用于主课考试, 上课时教师表演学生观课。 根本谈不上培养学生的体育观, 提高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三) 忙于 《国家体质测试 》和应付体育中考。

每学期的体育实践课时不到26课时, 要复习旧教材, 还要学新教材, 要完成《国家体质测试》, 还要应付中考体育考试。 这样教师不得不从初中一年级便开始体质项目及中考项目的训练。原本受学生喜爱的体育课变成训练课, 每节课都是跑、跳、投, 教师变成计时员与监督员。 体育课学生假借各种理由不上课, 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打击。

(四) 受教师业务水平及场地器材的影响。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幅员辽阔, 各地经济发展存在较大不平衡, 许多学校受场地器材、师资条件影响和制约, 且教学内容多而杂, 教师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教材中许多基础教学内容无法完成, 造成想教教不了, 部分内容无法进行衔接教学, 部分内容教了教不好, 结果就放这任之, 严重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 轻体育与健康课教学, 重体育业余训练。

有的老师为了出成绩, 只重视体育课业余训练而轻视体育课堂教学。 这本来也无可厚非, 然而部分学校因经费不足, 为了扩大学校的影响只能确保一两个强项, 不能很好地满足学校体育设施, 基础建设补充器材的需要, 至使体育课上课时器材严重不足, 课堂教学效果不好。

造成体育与健康课缺乏实效性的原因多种多样, 除了以上原因, 还有诸如人的原因, 即老师自身素质退化, 教学理念过于陈旧, 第二是教务部门摆课不合理, 学生怕流汗 (比如上午第三节体育课学生很认真地去学习结果满身是汗水, 第四节怎么上? ) , 第三是安全问题, 教师怕学生出事, 因此不敢上强度, 上课应付了事, 万一课堂出现安全问题怎么办? 如此均会造成体育与健康课缺乏实效。 笔者认为要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性, 必须认真分析学生, 学会对症下药, 体育课的课程摆放要更加科学, 体育教师更要时刻钻研教材教法, 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保持好的竞技水平, 教研组更要科学安排教学进度, 分配好场地器材, 有条件的学校要进行选项教学及男女分班上课。

三、提高体育与健康实效性的对策

(一) 用教师自身的魅力感染学生。

“身教重于言教”, 这是一句教师们耳熟能详的话, 此处的“身教”指的是体育老师的体育素养, 即教师有没有过硬的专业素质, 有没有突出的运动能力或特长, 很多人爱上体育正是被体育教师健康的体魄、精湛的运动技艺吸引, 然后进行模仿钻研最后爱上体育, 爱上体育锻炼的。 要想教好体育, 教师必须坚持锻炼, 保持旺盛的精力, 保持良好的竞技水平。 试想如果一个体育教师不能打好篮球, 又怎么将学生吸引到你的课堂上来呢? 所以体育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不断巩固提升自己的专业宽度, 熟练掌握多项体育技能, 最好有一至两项突出的体育能力。 教师要做到既教学生技术又时不时陪同学生运动, 我想学生会更多地以你为中心, 向你学习体育技术技能, 从而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二) 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学习动力。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学习的兴趣, 就会自发地学习。兴趣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原动力。在体育课堂上, 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原因主要是:一学习的东西是围绕中考来的, 二学习的东西是以跑为主的, 三体育课上老师讲得多练习得少, 使学生失去学习的耐心。针对这一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选项教学及男女生分班上课, 比如以篮球选项为例, 学生自愿参加这个项目, 那么教师在教的时候可以专注专项教学, 让学生掌握篮球的竞技办法之后, 提高篮球水平。当学生发现自身的力量、速度、耐力等素质与所学专项有差距后, 那么其想提高的愿望就会很强, 这时教师通过教学在提高学生篮球水平的同时穿插速度素质、力量素质、耐力素质, 这样学生的素质会有很大的提升, 这样中考问题便可以迎刃而解。当学生在体育课中找到了乐趣, 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形成, 学习动力也必然会随之而产生, 体育课的实效将大大提升。

(三) 科学安排教学进度, 合理分配场地器材。

教研组要全组成员集体定进度, 保证现有的教学资源能用到极致, 做到不碰课。比如:以年段为单位进行项目分组的形式, 即以年段为单位按项目进行区域划分, 共6个年段划分身体反应定时跑距离优秀多余2450m出5个项目篮球、排球和乒乓球、后山足球、田径、体操、然后进行场地年段编排如下表:

差少于1600m组别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不清楚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实验班147%420%15%15%对照班经过以上轮转顺序的确定以后, 上课变得正常起来。按照项目分场地年段上课的优缺点有:优点一是能较好地解决上课拥挤无序状态, 二是能较好地制订教学工作计划, 即每学期准备每个项目3周6课时的教学计划;缺点是项目时间跨度太大6周一次课不利于学生掌握所学技术动作。以上一做法整理好, 希望能对相似情况学校的体育教学有借鉴或者说有所启发。组别nx s tp实验班20 70.2 11.4对照班2062.810.33.046<0.011600m组别感兴趣一般不感兴趣不清楚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实验班147%420%15%15%

对照班630%315%105%15%组别nxstp实验班20 70.2 11.4对照班20 62.8 10.33.046<0.01总之, 体育与健康课实效性太差的现象是客观存在的, 其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在体育教学改革逐步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为主向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为主要目标的转变过程中, 我们绝不能无视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而应从其原因的分析去寻求改进教学的内容与方法, 端正教学目的的方向和方法, 充分利用好每节体育课, 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体育素质的提高, 从而切实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的实效性。对照班6 30%3 15%10 5%1 5%组别n x stp实验班20 70.2 11.4对照班2062.810.33.046<0.01

摘要:现在多数学生在体育课上都不能得到有效的教育, 主要是因为课时少、课程安排不合理、教师业务水平下降, 以及对课程改革理解不到位等。作者提出重视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进度, 场地器材安排工作, 重体育素质教育淡化体育中考考试, 重学生体育兴趣的课程教学理念。

关键词:体育课程,实效性,课程目标,健康发展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篇2

开始部分:

1.体育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全班成四列横队站立)

体委:报告老师,七年级 八班应到 48人,实到 48人,报告完毕。师:归列

2.师生问好,宣布教材内容、教学任务、教学目标以及要求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喜欢武打片吗? 生:喜欢

师:能不能告诉老师你喜欢的武打明星的名字呢? 生:能,李连杰、成龙、甄子丹等

师:不错,看来同学们都喜欢武打片,想不想学几招呢? 生:想(学生情绪高涨)

师:好,我们这节课的第一个教学内容就是武术教材中的健身拳1—4动,有没有信心把这4个动作掌握呢? 生:有(学生大声说)

师:不错。同学们,我们中国的云南、贵州等地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干旱,我们每个同学也都为灾区的人民献出了我们的爱心,那么灾区人民现在最缺的是什么? 生:水

师:很好,我们这节课的第二个教学内容就是游戏“我为灾区送瓶水”。大家都知道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下面我说一下,本节课的教学任务。① 通过健身拳的学习,发展学生的民族体育意识,使90%以上的同学掌握健身拳1—4动动作,50%以上的同学熟练掌握动作。有信心吗? 生:有

② 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的快速跑能力以及掌握“立棒式”传接棒技术,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师:下面说一下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① 认知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掌握健身拳1—4动动作和“立棒式”传接棒技术

②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速度,提高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展现武术的特点和风格

③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养成经常锻炼的习惯以及发扬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师:提一下本节课的要求:“活动积极,团结协作,精神饱满”,同学们能做到吗? 生:能 准备部分:

师:好,同学们,剧烈运动以前我们要做什么? 生:准备活动

师:好,进入我们的队列练习(裂队与并对跑)

→ →

↑←⊕⊕⊕⊕

←⊕⊕⊕⊕ ←

↓←⊕⊕⊕⊕ ← ←⊕⊕⊕⊕ ↑

→ →

师:同学们的口号不够响亮,能展示一下我们班的风采吗? 生:能

师:现在声音打多了,好,大家和我一起喊“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协作,共渡难关” 生:大声喊口号

师:不错,下面进入我们下一个练习,“大家跟我一起做”,有信心跟上老师吗? 生: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错位站立

师:冲拳1,2,3,4……,2,2,3,4,5,6勾拳,1,2,3,4……,2,2,3,4,5,6

摆拳,1,2,3,4……,2,2,3,4,5,6,侧踢,1,2,3,4……,2,2,3,4,5,6,顶膝,1,2,3,4……,2,2,3,4,5,6,手

型变换,1,2,3,4……,2,2,3,4,5,6,步型变换,1,2,3,4……,2,2,3,4,5,6,7,8 生:跟做

师:同学们,哪位同学可以利用我们刚才练习的手型与步型展示一个动作?

生:争相展示(马步冲拳,弓步冲拳,跪步冲拳,提膝架推等等)师:不错,刚才这个同学展示的跪步冲拳就是我们这节课所学习的健身拳的一个动作,想不想马上进入健身拳学习呢? 生:想 基本部分:

师:好。同学们,老师先把健身拳完整动作演示一遍,如果老师做的还可以的话,给点掌声怎么样? 生:好

师:教师演示(见习生放音乐《中国功夫》)生:齐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下面让老师看一下我们班的精神面貌怎么样?“预备”

生:精神饱满的站好

师:好,下面大家跟我一起做健身拳1—4动,预备,抱拳礼1、2,戳张冲拳1、2、3,抽拳弹踢,进步蝶掌1、2、3(同学们,练武术要有气势,我们的气势在哪里?)生:嘿,哈

师:不错,我们在来一遍,喊出我们的气势怎么样? 生:好

师:预备,抱拳礼1、2(哈),戳张冲拳1、2、3(哈),抽拳弹踢(哈),进步蝶掌1、2、3(哈)生:跟老师一起做

师:同学们,刚才跟老师做了四遍了,下面给同学一点时间,根据课本健身拳内容进行自主学习,然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解决自己的疑难问题。好,各小组长带到指定的练习地点,5、4、3、2、1

♀、、♀ ♀、、♀ 一组 二组 ♂、、♂ ♂、、♂

三组 四组

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学习

师:进行巡回指导,并让各组长认真带领练习,设计不同的练习队形进行展示

(要求:小组长喊口号,喊出各组的气势)生: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展示

师:不错,大多数同学动作到位,但还有个别同学动作不规范,需要注意。下面大家集体来几遍怎么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错位站立

生:好

师:做出我们的高标准动作,喊出我们的气势,好不好? 生:好

师:预备,抱拳礼1、2(哈),戳张冲拳1、2、3(哈),抽拳弹踢(哈),进步蝶掌1、2、3(哈)生:跟做(三遍)

师:下面让老师喊动作名称,大家一起做,让老师看一下,我们这节课是否能完成教学任务,有信心吗? 生:有

师:预备,抱拳礼1、2(哈),戳张冲拳1、2、3(哈),抽拳弹踢(哈),进步蝶掌1、2、3(哈)生:齐做

师:不错,看来我们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完成情况还可以,但还有少数同学动作不规范,回去要多加练习。我们健身拳就学到这里,下面进入我们的第二个教学内容游戏“我为灾区送瓶水”,首先我介绍一下游戏规则以及“奖励”措施,每个排头手拿一瓶矿泉水,做为爱心传递的接力棒,在统一哨音下,开始运输,要从标志杆的右侧绕回,用立棒式传接棒方式传递,不能提前跑动,如果哪个队有同学不遵守规则,即使先到也要变为落后,落后的队应该继续努力,“奖励”原地屈膝跳10个,好不好? 生:好

师:老师发现二组的同学比一组的同学少了一个?让老师加入进来,怎么样?

生:好,不过老师如果你们队落后,老师也要做屈膝跳呀? 师:当然。同学们,既然是比赛,我们需要裁判来公正,这怎么办? 生:让见习的同学当裁判 师:好。裁判开始比赛吧!见习生:预备,“吱” 生:为跑动的同学加油

师:好,第一轮比赛结束,男生组 组先到,组后到 女生组 组先到,组后到。后到的两个组要受到“奖励“了,原地屈膝跳10个,先到的两个组监督。同学们,大家都知道,灾区的人民正眼巴巴的等着我们送去的水,可能先到几秒,那里的人民就能早几秒解决饮水问题,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快一点呢? 生:对

师:下面我们进行第二轮的比赛。裁判准备 见习生:预备,开始

师:第一轮比赛结束,男生组 组先到,组后到

女生组 组先到,组后到。后到的两个组要受到“奖励“了,原地屈膝跳10个,先到的两个组监督。?

师:同学们,我们为灾区的人民送去了水,灾区的人民会感激我们的,幸福吗? 生:幸福 结束部分:

师:同学们,剧烈运动后,我们要做什么? 生:放松活动

♀♀♀♀♀♀ ♀♀♀♀♀♀ ♀♀♀♀♀♀ ♀♀♀♀♀♀

师:对,大家听音乐《幸福拍手歌》,跟着音乐动起来 生:跟着音乐跳起来 师:同学们放松的怎么样了? 生:还可以

师:如果有的同学感到放松的不充分的话,课后回去再放松一下。下面对本节课的练习进行回顾一下,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了什么内容? 生:健身拳1—4动

生:游戏:“我为灾区送瓶水”

师:不错,那么我们学习健身拳的目的是什么呢?

生:强身健体,发扬我们中国的民族体育项目 师:那么游戏的目的呢/

生:通过游戏练习,让我们学会立棒式传接棒,培养我们从小养成节约的好习惯,发扬我们国家“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优良传统 师:好,本节课已经接近尾声了,老师没有忘了什么吧? 生:课后作业

师:奥,那好,回去以后把我们今天学习的健身拳1—4动练习4遍,同时把健身拳5—6动进行自学,有信心学会吗? 生:有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篇3

关键词 农村中学生 体育与健康 兴趣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0013-02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以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整体健康水平的提高为主要目标;以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在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学生对即将进行的学习有无参与的欲望和兴趣,对练习的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那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从学生主体方面培养体育兴趣

1.让学生了解到上好体育课的重要性

错误的体育观会引导错误的体育兴趣,教师应抓住体育观念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体育锻炼,从而培养他们正确的体育观,增强他们的体育兴趣。真正从思想的深处接受和认同体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上好体育课不仅仅是为了身体好,更能体现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意志品质。在培养学生的正确观念的同时,加大对体育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成为学生学习体育的有力后盾和积极拥护者。

2.晓之以理,明确目标,培养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是学生发挥主体地位的前提。体育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晓之以理,使学生明确进行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激发广大学生对学习体育的热情,提高学生自觉参与意识。明白德智皆寄于体的道理:只有德智体全面发展才能成为合格的人才;只有获得强健的身体,才能精力充沛地投入紧张的学习;只有打好身体基础,才能够适应社会的激烈竞争。从而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认真上好体育课,逐步形成对体育学习的兴趣。

3.树立学习信心,维护学习兴趣

让学生尝到成功的体验也是培养体育兴趣的一种方法,运动的魅力来自于成功的一瞬间和奋斗的过程,让每个中学生尝到被人肯定、被人赞赏的感觉,让他们理解自身存在的价值,这不仅对他们、对体育知识的学习甚至是将来的人生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教师应根据学生的体质及运动能力等差异,区别对待。对运动水平低的学生,让学生与自己的过去作比较,让学生经常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长处,肯定自己的成绩,对学生及时肯定,多加鼓励。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应正面引导,多加鼓励,并与他们一起分析原因,克服行动和心理上的各种障碍。

二、从教师方面培养体育兴趣

1.加强教师自身建设

山区农村体育教师队伍的素质水平,直接影响着体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水平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程度。这就对山区农村的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工作的艺术性,不断学习新的技术、新的动作,掌握新技能,必须不断自我改造、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摸索教学规律,能将自己的教学意图,通过巧妙的方法向学生传授。另外,体育教师还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的最新理论知识,了解体育教学改革的动态和信息,提高从事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教育科研能力。

2.有效地激发体育教师的教学动机

学校要积极提高体育教师待遇,待遇上应该不低于文化课教师,在教学优质课评比上,在教师职称评定上应该考虑向体育教师倾斜,以此来激发体育教师的建功立业的动机,使他们不断地自我完善,逐步提高业务能力和师德素质,从而提高中学体育教学质量。同时,加强中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加大培训力度,帮助教师及时掌握新的教学思想与观念,更新教学理念,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提高体育教学水平,有效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目标。

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平等友爱、尊师爱生的基础之上的。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形象对学生有强烈的影响力,学生会模仿教师示范的技术动作,学习教师的言行举止。教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如果老师言行不检点、不慎重、不文明、不诚恳,甚至粗暴、训斥、体罚学生,将让学生对教师产生敬畏和怨恨感,丧失学习的信心,悲观失望,形成逆反心理。相反,如果教师真诚热爱学生,以理晓人,以情感人,那么教师在学生心目中就有了威信,学生也乐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对教师产生信任感。

4.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激发兴趣

学生好奇心强,厌恶单调枯燥、一成不变的练习方法。在体育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多变灵活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对中长跑这类教学内容,可用计时跑、变速跑、越野跑、领先跑等手段,发展耐久跑的能力。

5.合理布置场地器材,诱发兴趣

场地、器材的安排是否合理、新颖,是激发中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建立快乐氛围的前提,是中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序曲。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练习器材,使场地整洁、线条醒目、器材整齐有序,能使学生产生一种美感和安全感,诱发参与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陈红.现代体育教师素质之我见[J].徐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报),2001,(02).

[3]汪远成.体育教学中的兴趣培养[J].教职论谈,2005,(7).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篇4

关键词:激发,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兴趣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整体水平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是学生科学的锻炼身体和健康成长的重要过程。在课堂上教师要最大限度地营造宽松的课堂气氛,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平等参与,只有在这种愉悦的课堂气氛中,学生才能够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兴趣浓厚,进而树立自信心和激发学习的兴趣。

一、探究影响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兴趣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原因:

1.体能原因。2.性格原因。3.学习态度:学习目的不明确、缺少动力、态度消极,不与教师合作。

(二)家庭原因:

现在的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是在家庭的“过度保护、溺爱”中成长起来。身上的“骄与娇”二气较浓,这也影响到他(她)们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同时,家长对体育与健康课的认识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如果学生受到家庭正面的影响,那么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态度是积极的。反之,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的态度是消极的。例如:有些学生在家中,有的家长会让他(她)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样既能培养了他(她)们的动手能力,又能提高身体素质。反之,有的家长总是把子女视为“掌上明珠”,让他(她)们养成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惰性习惯,那么这种惰性的做法在体育与健康课中慢慢就形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三)教学内容单一的原因:

随着社会的进步,学校体育与健康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以往的教学方法中已经有些不适应现代教学方法的需要,而出现了各种弊端。所以,在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应取其精华,舍其陈腐,并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以适应现代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如果在教学中总是机械式地重复和千篇一律、毫无新意的重复,那么学生会慢慢地失去了学习的兴趣。例如:由于这些年中考体育成绩要计入总分,因此大多数学校的体育与健康课都是围绕着中考项目反复的训练,这样就使得体育与健康课真正地失去了它的有效性、广泛性、趣味性和娱乐性等。而对于那些本来身体素质就差的学生来说,这一年的体育与健康课简直就像“炼狱”一般,在体育课上体育教师盯着练,在繁重的学习之余班主任追着练,更有甚者回到家里家长陪着练。由此造成他(她)们精神上、心理上的压抑,逐渐对体育与健康课失去兴趣,甚至感到厌恶。

(四)教师自身的原因:

在体育与健康课上,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教师。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一言一行,精神面貌,工作作风,无一不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兴趣。

二、激发学生对体育与健康课学习兴趣的措施

(一)对运动素质较差的后进生,要多鼓励、降低标准、使其树立信心、克服紧张情绪与自卑心理

(二)良好的家庭教育,是激发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保障:

1.家长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激发孩子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2.家长的实际行动可以激发孩子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

(三) 改变教学内容单一,提高学生对体育与健康的兴趣:

1.加大体育与健康课的宣传力度,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应通过体育教学、体育艺术节、篮球比赛、校园广播、墙报、体育视频、体育名言、标语和体育明星事迹等各种途径,大力宣传体育与健康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营造一种浓厚的体育氛围,使学生从思想上就认识到,上好体育与健康课不仅仅是为了锻炼好身体,更重要的是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品质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为重要的是能为国争光。

2.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要适当设置疑问。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设置疑问”的方法很多,教师在“设置疑问”时要有目的性、预见性、针对性、时效性、可操作性,这样既能引发学生的思考,又能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体育与健康课是一种生动、活泼、愉快身心的教育活动。在新课标中要求我们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的教育理念,所以,教师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过程中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途径。如:情境教学法、游戏法、竞赛法、激励法等等,要为每一节课都创设一个适宜的教学方法,使每位学生都能够融入到这种教学方法中来,让他们感觉到这是在做游戏,而不是在上课,这样既能完成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任务,又能激发和提高他(她)们的学习兴趣。

4.在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中要采用善意的谎言。

5.给学生一些自由练习的时间。

(四)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去吸引学生:

1.体育教师需注重仪表和教态。2.体育教师要有精彩的讲解与优美示范。3.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4.教师对学生要一视同仁,并且用爱心去感化学生。

体育与健康室内课教案 篇5

老师:陈春天 年级;五年级

教学内容:运动损伤的预防

教学任务:

1、了解运动损伤的概念及发生原因;

2、掌握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具备预防意外伤害的能力。

2.教导学生具备运动伤害预防的知能,以减少运动事故伤害发生并维护身体健康。

能力指标 : 养成良好的健康态度和习惯。2说明并演练预防运动伤害的方法。

教学资源 :

运动损伤的预防.健康教育辅助教学录影带。

教学流程

一.预备活动 :

1.请学生事先分组搜集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的资料。

2.老师事先搜集有关‘运动损伤的预防’的图片及教学资料。

二、运动损伤的概念和分类:

1、定义: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或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分类:运动损伤按时间可分:新伤和旧伤;按病程可分为急性损伤和慢性损伤;按性质可分为开放性损伤和闭合性损伤;按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损伤和重伤。

三、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

1、认识不足,措施不当。对运动损伤预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未能积极地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易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

2、准备运动不足:

A、同学们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体育活动,易造成肌肉损伤、扭伤;

B、有的同学,准备活动敷衍了事,在神经系统和各器官系统的功能尚未达到适宜水平,运动也容易受伤;

3、体育基础差、身体素质弱,或动作要领掌握不正确,一时不能适应体育活动的需要,或不自量力,容易发生损伤事故。

4、组织纪律混乱和违反活动规定也是造成伤害事故的原因。如我们五年级有的同学经常不遵守纪律,违法活动的要求,这样的同学就容易受伤。思考题:

1、体育课中的准备活动有哪些作用?

2、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四、运动损伤的预防

1、我们要学习运动创伤的预防知识,克服麻痹思想。

2、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做好组织工作,采取必要的完全措 施,如:检查运动场地和器材,穿着合适的服装与鞋子。

3、我们要在激烈运动和比赛前都要做好准备活动。

4、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活动内容,适当控制运动量。

5、同学们要掌握运动要领,加强保护和帮助。

6、加强医务监督,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学生讨论: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篇6

1.体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学校"体育课"是我国各类学校教育设置中的"必修课"课程之一。从广义上来讲,它的这种地位,也就决定了体育与其它学科一样,是一门科学,而且也是作为一种"文化"来立足于学校教育之中的。因此,体育教学也必须具备其它学科所共同具有的基本特征和内涵,否则将失去其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在课程设置中的立足点,变成可有可无的课程。而立足"文化"教学思想的"体育课"教学,则可借助其它学科的教学策略和特点,在突出体育学科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来以传授知识、技能、以及开发学生智力的等内容为重点而展开教学。从理论上来讲,这不仅能够达到以体育实现素质教育的目的,而且还可促使体育学科的教学建设,进一步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当然,体育主要是通过身体运动来实现的,除课本教材外,"运动"应是体育文化的主要载体,也正是这种载体,才使体育文化的传授和发展得以顺利实现,"体育文化"与其它学科文化的主要区别也就在于此。而促使"运动"这种载体更多的能体现出体育的"文化"含量,使更多的体育"文化"能贯穿到"运动"之中的方法、体系,无疑都是当前体育教学实现素质教育所必须解决的问题。诸如我国学校体育出现的以"运动"教学为重点的 "体质教育"课,以"愉悦性"为特点的"娱乐体育"或"快乐体育"课,以及以"学习技术"为主的"技能教育"课等,其完成的教学任务在立足"体育文化"下,仅是学校体育总教育目标的局部,在层次上来讲,是属于"体育文化"教育内容的侧枝或部分。可见学校体育立足"体育文化"教学,还可防止以体育学科的局部任务发展来代替学校体育课程设置所确立的整体发展任务和目标,并可为以体育进行素质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体育在学校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2.1思想教育强化作用

通过体育课教学内容的编排和组织,向学生进行集体主义、勇敢顽强、吃苦耐劳、拼搏进取等良好品德的德育教育。学校体育活动形式多采用竞赛、评比和奖励优胜等方法进行,通过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拼搏精神。体育比赛对优胜者的奖赏,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感情上的愉悦,激发学生锻炼身体与发展才能的积极性,培养敢于争光、力争第一的个性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竞争要求。

2.2智力开发作用

体育锻炼能促进大脑发育,改善机能,为人们从事智力活动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同时还可以促进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等智力因素的发展。通过体育锻炼能促进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增强,抑制过程加深,从而改善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和灵活性,提高大脑皮层的分析能力,使学生反应迅速,注意力集中,感知敏锐准确,思维敏捷灵活,判断能力加强,使学生能够更好的从事智力活动。

2.3审美意识培养

在多姿多彩的学校体育中,教师流利的讲解和优美的示范、各种教法手段的运用、以及各种队列练习与技术练习,各种体育竞赛与表演等,都可以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并获得美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热爱美的情感,提高学生鉴赏美、创造美和表现美的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

3.当前学校体育在素质教育中的改革措施

3.1树立体育文化教育观念。

作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提高对素质教育内涵的认识,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责任心和自觉性。认真扭转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和教育观念。在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应确立"体育文化"的总体教育观,立足"文化"开展教学,以树立身心全面发展与终身体育意识相结合为指导思想,以知识技能为基础,以培养体育能力为重点,以增强体质为目的,以终身体育为方向,促进学生身体协调发展,迎接新世纪对人才需求的挑战

3.2 加强体育教学改革,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改变教学组织形式.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常可发现,同一个教学班,学生的体育能力、生理状况、身体素质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在班级授课基础上进行"分层教学",并根据因材施教原则,在课堂上尽量按照不同学生的需要,提供多种多样的教学素材,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大多数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分层教学"既可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和自觉性特征,又能在贯彻教学大纲要求的基础上,兼顾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的发展。同时也是发挥学生学习主体性、主动性及积极开发学生潜能的一种有效教学组织形式。

3.3 改进教学方法

为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促使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教师首先要敢于创新教学,克服教法模式化,从课堂上的讲解、示范、练习方法等主要教学步骤入手,不断改革教法,把各种新的教学方法运用于体育教学中来,让学生感到课课有新、堂堂不同,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很浓厚。其次,在广泛研究体育教学教法的同时,还要着重研究学生的学法,注意培养学生自学、自练和自控、自评的能力。再次就是在不断完善和改进传统体育教学法的基础上,应注重引进身体锻炼的方法和学生的学习方法。

《体育与健康》课教学体会 篇7

一、吃透教材

1. 新课改的指导

《体育与健康》教材打破了传统的按运动项目划分内容的做法, 把学生的健康列为教学重点, 充分体现了以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主的教育思想, 并把知识点分为五个学习领域:身体发展、运动参与、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体育课不再仅仅是一门只关注身体锻炼的课程, 而是把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终身锻练意识、全民健身意识、与人交往合作意识作为了教学重点, 充分照顾到学生的兴趣爱好, 满足学生的需求,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确保人人享受体育与健康的乐趣。这些都是以往体育教材中没有涉及的内容, 非常值得注意。这些变化也将成为我们今后体育教学的重点, 也是掌握好体育与健康课的基础, 这些在教材中都有充分体现, 例如第三章《体育与心理健康》。本章中首先提出了“什么是真正的健康”, 诠释了真正的健康的内涵。这些内容我们以往很少涉及, 由此而忽视了学生的身心健康, 但今后我们会把这些都渗入教学中。这不仅仅是体育与健康课的进步, 同时也会使其他学科受到很大的影响, 对学生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2. 教材的挖掘

日本学者广冈亮藏将教材的表现形式概括为:一是生活教材, 适于直接性地解决问题, 其学习过程是“把握—探究—解决”;二是知懂教材, 适于间接性地解决问题, 其学习过程是“观察—考察—洞察”;三是表达教材, 适于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其学习过程是“感受—表达—鉴赏”;四是技术教材, 适于熟练性地解决问题, 其学习过程是“计划—习得—练习”。

教材不只限于教科书, 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我们应该是“用教材教”而非“教教材”, 特别是体育课更应该灵活运用教材, 充分把各地的民俗活动带到我们的课堂中, 这样会使我们的课堂更加活跃。如游戏“抬花轿”就非常有民俗性。因此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应灵活多变, 这样才能使课堂内容丰富多彩。

二、课堂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有人说师生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 事实上, 在体育课中师生关系更能决定教育效果的好坏。那么, 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能保证良好的课堂效果呢?实践证明, 这种师生关系应是一种真诚、温馨的心理氛围, 应是师生间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情感关系。优化师生情感关系, 建立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我们上好体育课最重要的基础。因此, 建立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 真正尊重学生、爱护学生

在体育课中教师应公正、公平地对待学生, 对体质差的学生更应该降低技巧体能方面的练习要求;对胆小的同学应多鼓励、多关怀, 激发潜力, 让他们感受到老师的深切关怀。这样一来, 学生也会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课堂学习任务, 发展自己。

2. 让课堂充满个性魅力, 让学生享受成功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学中, 教师应创造机会, 让学生获得表现的平台, 激发学生兴趣, 让他们体会到体育课堂中的成功体验。这样更能激发学生的潜能, 使教学过程充满情趣和活力。如在100米的测验中当第一个到达终点时, 第二个学生可能跑了90米, 第三个同学跑了80米。然后, 我们再进行第二次测验, 这三个同学分别以100米、90米、80米处为起点向原来的起点跑, 这样大家都回到同一水平线上。枯燥的竞赛项目因为有了崭新的个性风采, 让大多数学生喜欢。

3. 完善自我, 展现体育魅力

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 就得有内在的人格魅力。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优化教师情感关系的重要保证。作为体育与健康教师, 更要适应体育竞技热情奔放、激情运动、公平负责的学科个性。为此, 体育与健康教师要自觉扩展知识视野, 提高业务素质, 提高自身修养, 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三、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式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 教师往往采取“放羊式”“框架式”的教学法, 学生体会不到课堂氛围, 学习的积极性很差。新课改倡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因此, 培养以自主、合作、探究为特征的现代学习方式成为必需条件。

1. 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方式

“我要参与”“我要学”, 学生基于内在的需求而产生的对学习的兴趣和欲望, 它直接来自学生的内心需要。就学生主动要求学习的方面来说, 在其内心深处, 他把学习看成一种兴趣, 一种自身发展的内在的需求, 学习对他来说, 不再是一种负担, 一件苦差事, 而是一种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手段, 一种愉快的体验。如我们在学习足球内容时, 可以让学生观看各届世界杯中优秀运动员们的踢球技巧, 教师根本不用太多的讲解, 学生自己就会把足球运动应该掌握的知识点牢牢掌握, 相反, 我们采取让学生听, 老师讲, 看教材, 机械训练, 这节课就索然无味了。

2. 培养学生的互动合作的学习方式

在体育课中, 一个班级是一个整体, 我们应该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合作关系。互动合作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人际互动, 还应包括生生之间, 从而使教学成为立体的互动网络。在互动合作的学习中, 应着重培养学生应该具备的合作态度和技能:学习积极主动, 不依赖教师和其他同学;注重优势互补, 强弱相助;虚心学习, 专心倾听, 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敢于发言和质疑;服从领导, 讨论时要轮流发言;说话的声音要轻, 不大声喧哗;生生之间相互信任, 同学之间有效沟通, 善于解决冲突, 等等。

3. 培养学生探究式的学习方式

在探究学习中, 教师或学习者能提出挑战性的问题是探究式学习的关键。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方式, 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这种问题意识的培养是一个从扶到放的过程。其次, 在探究学习中要注意选择恰当的问题。所谓恰当的问题, 就是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促进学生探索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问题。如在篮球投篮教学中, 针对如何能够把球准确地投到篮筐内, 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 然后根据学生自己的投篮体会, 探究身体姿势、投篮姿势手指手腕的运用, 球出手后的角度等指导学生自己解决问题。教师要在探究学习过程中发挥指导者的作用, 避免问题选择过窄或过宽, 以致限制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主编.体育与健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2001.

[2]解毅飞主编.体育科研方法与论文撰写[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2.

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 篇8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学生身体锻炼为主要手段, 以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课程, 这门课程是对原有中小学体育课程 进行深化 改革的产 物。那么,在新课改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如何上好体育与健康课呢?

一、明确课程目标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目标反映了学生通过体育学习与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学习结果。其要求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体育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身体素质,而且要使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与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身心都要得到全面的发展。课程目标决定着体育与健康教学的方向与实施过程, 是评估体育与健康教学的重要依据, 对体育与健康教学的实施起着导向与激励的作用。因此,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在明确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向学生深刻阐释体育学习的意义,讲明体育学习的目标,并深入了解学 生的生长 发育情况 、健康状况以 及学生的 兴趣爱好 等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 引导学生积极锻炼身体, 促进学生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当学生真正明确了体育学习的意义和学习目标后, 就会主动参与到体育与健康的教学之中。

二、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体育教师只有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才能更好地培 养学生的 学习兴趣 ,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高。为此,体育教师要以 终身体育 为根本方 向 ,以“健康第一,全面发展 ”为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为核心内容,改变过去灌 输式的传 授体育知 识、技能的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独立思 考、自主创新的能力; 还要了解并内化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基本理念, 想方设法激发学生运动的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更要面向全体学生,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 确保每位学生受益,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三、转变自身角色

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师单项的知识灌输为主, 采取的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先进行动作示范、口头讲解,然后让学生进 行机械地 模仿练习 ,学生完全处 于被动接 受的状态 ,成为接纳知识的容器。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割裂了学生知识 学习与实 践体验的 内在联系, 忽视了学生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挫伤了学生的情感,使得学生的学习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学生活动的积极性受到了抑制, 类似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体育教学理念背道而驰。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一定要转变自身角色,要以学生发展为中心, 要成为学生体育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合作者,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 作为实践 主体的自 主性、积极性和学习潜能,从而提高他们对体育的学习兴趣。

四、 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模式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篇9

教学思想决定教学目标的指向。自我国出现学校体育以来, 学校体育工作的体育教学思想大致有四种:体质论、三基论、结合论和健康论。

“健康论”课程教学思想的提出适应社会对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与社会实际密切关联。但是, 中小学实际教学过程与之相悖《新课标》对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立了四个方面的目标: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我们认为四个方面的关系是:让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学习运动技能, 然后增进身体健康, 到达学习运动技能的附加效益, 这是一个理想的教学模式。

因此, 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优先考虑“如何安排技能教学”把技能教学贯穿课堂;教学目标最先考虑“学生完成技能学习任务, 教师完成传授任务”。究其本质原因, 我们认为:一、技能学习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进阶过程, 课堂学习处于在技能学习的泛化阶段运动量较低, 增进体质健康不明显;二、课程目标过于关注如何实现运动技能, 未以“健康”为主线偏离健康论的教学思想。

2、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强度的问题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是体育与健康课中需要妥善处理的问题, 是学生锻炼身体、促进健康不可缺少的变量, 也是体育学科教学的本质性因素与体育与健康课的特点所在。而按照运动生理学的理论基础, 增强体质的本质是人体机能适应能力的提高———即超量恢复原则。基于此, 我们认为:从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角度出发, 运动负荷强度是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合适的运动负荷强度才能有效促进学生体质健康。那么, 何种运动负荷强度才能起到促进健康的作用?

王超通过研究发现:我国儿童青少年每天进行不少于257分钟的低强度体力活动、不少于35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上述研究是针对体力活动为研究基点开展。依照体力活动的定义, 体育与健康课中进行的运动也属于体力活动的范畴。以上述研究成果为对照,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尚不能满足增进健康的要求。首先, 单次体育与健康课的课时时间在40-45分钟内, 在活动时间上无法达到上述研究建议的标准, 这就在基本的“量”上限制了体育与健康课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效果。其次, 有充分的实证研究表明:当前我国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在中等及偏低水平, 尚未达到前人研究的建议量度, 无法满足促进健康的强度需要。

因此, 体育与健康课的运动负荷强度无法满足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需要。

3、增补健康教育内容所产生的问题

2001官方颁年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 更改体育课名称, 官方的说法是有三:一, 强化健康第一的思想;二, 强化体育与健康的密切关系;三, 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对于第一点和第二点, 紧扣当前社会的需要, 可以理解。而对于第三点“增补健康教育的内容”即通过体育与健康课向学生传授卫生健康的理论知识, 我们认为:以体育与健康课为传递媒介、体育教师为传播载体来实现这个“增补”本身存在就问题。

3.1、增补健康教育内容不符合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挂知识, 是体育教学与健康结合的表现, 但是与体育与健康课的本质属性相异。首先, 体育与健康课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是在理论知识上增加健康知识的比重, 这无疑会压缩体育与健康课学生运动的时间, 造成学生体育与健康课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下降;其次, 体育与健康课的核心是“运动”, 要保证学生“动起来”, 产生骨骼肌的收缩伴随能量消耗, 并非是接受理论知识的讲授。因此, 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与体育与健康课以“运动”形式为主的授课方式存在冲突, 两者能否在教学过程中统一相容值得商榷。

3.2、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不足

体育与健康课中增补健康教育内容的有关知识, 体育教师则扮演了知识传授的角色。教师自身知识结构的特点, 决定了健康教育内容的教学质量。“增补健康知识内容”需要专业知识背景的从业人员操作, 而目前我国高等院校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在知识结构上还无法达标。对于在岗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关于健康教育的知识水平目前还未有相关研究, 所以现阶段中小学体育教师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现状我们不得而知。

总体来看, 现阶段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方案对学生的健康教育知识的传授过于肤浅, 学生现有的健康教育知识根本无法满足在中小学开展健康教育的需求。

4、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

科学研究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尤其是当下的改革会产生很大的推助力。1902年清政府制定《奏定学堂章程》在学校教育系统中设立“体操课”标志我国学校体育正式出现到新世纪1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 我国学校体育在指导思想、政策规定等不断完善下, 学校体育领域的科研工作也不断进步。在当前学校体育工作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下, 学校体育科学研究仍存在一些不足。

4.1、基础理论研究缺乏深度和广度

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 尚缺乏深度和创新。一直以来, 学校体育科研领域缺乏从哲学层面出发的“元论研究”, 没有以整体宏观视角看待“学校体育”, 导致学校体育工作常常被“割裂遗忘”, 社会也对其产生了很多误区和不解。

再次, 学校体育的基础理论整体没有突破教育学理论的框架, 至始至终在一些类似课程论、教学法等问题上“剪不断、理还乱”。这些问题的研究并非不必要, 但是在体育学科融合了教育学、社会学、人体学等交叉综合的学科中, 过于纠缠教育学的理论知识略显狭隘, 忽视了诸如运动技能学、运动生理学发现本质规律、能够助推学校体育产生实际效益的学科。

缺乏深度和广度的理论研究使得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缺乏技术支撑, 对学生健康促进缺乏实证保障。

4.2、应用性的科学研究较少

总结以往学校体育科学研究, 现状调查、经验类总结、文字描述性的研究较多, 缺少实证研究、干预研究、数据关系研究。尤以干预研究即通过数据分析发现内在关系并根据结果提出改良的应用性研究为明显。应用性研究往往能根据其研究成果提出措施, 限制或减少不良因素, 能够产生实际效益。有些基于大数据的研究甚至能够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以欧美地区提出的青少年体质健康干预措施之一:每天至少进行60分钟的中高强度体力活动。该定量研究结果就为如何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提出了可行的措施, 注重实际应用, 能够为每个家庭、每个学生科学健康生活提供数据指标以供参考。相比之下, 我国在这方面不所做的就略显不足。至少在学校体育层面, 没有一个明确的量化指标 (例如:体育与健康课以何种强度运动多长时间利于学生健康促进) 指导学校体育工作。

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 我国一些学者也提出一些应用性的指标和数据, 例如前文所述王超博士研究的体力活动推荐量。但由于我国地区差异和学生个体差异都存在明显的不同, 不可能统一对待, 因此能够指导学校体育工作体现学生差异、促进健康的应用性定量研究极大地需要增多。

5、结语

体育与健康课是学校体育乃至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体育与健康课的有效是开展对提高学生的运动量、加强学生运动参与有着重要的意义。现今, 伴随着青少年体质严重下滑的现象, 体育与健康课对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起到的作用着实有限。如何在有限的体育与健康课中积极落实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的要求, 亟待学校体育工作者、研究者、管理者协同努力, 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超.中国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推荐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 2013.

[3]何晓渝.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运动负荷及练习密度的调查分析[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4, 04.

初中体育与健康课教法探讨 篇10

罗永青广东省兴宁市陂西中学

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 有语言法、直观法、完整法、分解法、发展体能法、运动技能法、信息法以及实践练习法等。它们的共性是注重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 忽视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并过分强调运动技能的提高, 忽略学生个性化动作的发展。同时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提出:“改革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 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使学生在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程中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 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同样新课程标准明确地提到要在教育中把“健康第一”的思想灌输到学生的意识中。依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 结合教学实践, 本人提出几种教学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主动学习法

主动学习法是学生为了达到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技能和体育知识的目标, 在体育教师的指导帮助下, 根据自身条件制订学习计划, 选择学习内容、步骤, 培养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 为学生自身发展和适应社会奠定基础。学生在体育运动课堂中学习效果的好与坏, 不是以体育教师教得多与少来评定, 而是以学生接受、学习、练习的效果来评定的。也就是评价体育老师的教学能力应在培养学生“想学”、“能学”、“会学”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系统的评定。体育与健康教育中已经明确了“健康第一”的宗旨,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严格制订学习计划, 降低学习难度, 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有了这种能力, 才有利于学生个性化体育技能的形成, 有助于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同时也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全面的体育运动基本技能和体育知识, 以便完成教学任务, 更好地帮助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二探讨学习法

探讨学习法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 体育教师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能在教学中根据自身条件和想法, 与教师进行个性化运动技能形成的探讨。教师在学生提出的想法基础上加以合理正确的调整, 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动作的形成。由于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这样必然会引起学生对体育教学中运动

学生, 我校要求教师为其讲数学故事, 对学生进行数学文化的熏陶;二是开展全校学生参与的讲数学故事比赛活动, 学生讲的数学故事必须是原创作品, 只供参加比赛。这项活动虽然对学生的要求提高了, 但学生在创作数学故事的过程中却要思考故事背景、数学内容, 还要对故事的雏形进行深加工, 使其内容精彩、有新意, 最后还要成文。可以说, 要创技能的重视, 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有了这样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学生个性化动作的完成就变得简单又有趣。如在教学球类中的头球技术时, 在课前布置教学内容的同时强调学生要有自己的练习目标和步骤, 正是有了他们自身的想法, 并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非常高, 参与态度非常好, 同样也给了我很多有益的想法, 有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探讨学习法是教师与学生双赢的一种教学方法。

三引导学习法

引导学习法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学科领域中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 使学生能有更好的目标进行选择并结合自身的体育知识、运动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创造性学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十分注重学生参与运动的情感态度;强调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重视学生开放式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只是起到引导作用。在学生运动技能形成过程中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 并为个性化动作提供充足的空间。在篮球教学中, 学生的个性化动作得到充分拓展, 学习效果非常明显, 学生技术动作有了质的飞跃, 这就达到了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最终目标, 有助于学生形成健康第一的意识。采用引导学习法不仅开拓了我的教学视野, 也丰富了我的教学经验。

四鼓励学习法

鼓励学习法是指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不畏艰难、敢于吃苦、勇往直前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上课时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越矮小瘦弱的学生就越不锻炼。大家在玩的时候, 他们就在一边站着。如上实心球课时, 我常告诫他们, 掷实心球是一种技术含量比较高的项目, 并不是身体高力量大就能掷得远, 若能掌握好投掷的技术, 就能掷远。经过对他们的一番教导、鼓励, 在中考的时候, 我班的肖×身高不足一米六, 但他投掷出了十四米八的好成绩。因此, 鼓励学习法在体育教学中是最有成效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的教学中, 体育教师应根据新课标的目标与内容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教学。在教学中不断总结, 权衡利弊得失, 合理利用整体条件, 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丰富教学经验。

[责任编辑:李冰]

作一个好的数学故事, 必须具备数学、作文等基本功。在创作过程中,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会得到提高与发展。

在数学学科建设方面, 我们只是刚刚起步, 简单摸索、尝试了一些方法, 还不成熟。我们还需进一步努力, 探索更为有效的方式方法。

如何打造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 篇11

关键词:体育;健康;初三;高效

体育是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发展身体,增强体质的教育活动,是对人体进行培育塑造的过程,是教育的组成部分,对受教育者的生长、发育、健康、体力和智力的发展和品德培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健康是一种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状态是均衡地输入和输出能量和物质(甚至允许生长)。健康也意味着有继续生存的期望。对有情感的动物,例如人类,他是万物之灵,生来就有追求精神面与物质面两种更好的生活方式,所以对健康认知与要求会有更广的概念,现代人的健康内容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心灵健康、社会健康、智力健康、道德健康、环境健康等。健康是人的基本权利;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尤其对于初三学生,在课业繁重的情况下,需要我们老师来督促其增强体质,注重健康,让他们喜欢体育与健康课,真正从这门课中学到知识,得到放松,使文化课的学习更加积极有效,这就是高效的体育与健康课的目的。

每个人的身体素质不一样,大部分学生都不愿意做身体素质考核,认为太累。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乐在其中呢?我会在其中加上一些学生喜欢的小游戏和一些互动来完成这门课。

对于均衡营养这一课,我则是采用多元化授课方式来打造高效的课堂。

合理营养与饮食

1.课题

初中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基础知识:合理营养与饮食

2.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营养素的种类、功能及其主要食物来源。

(2)能力目标:掌握合理营养的七个原则,并能依据本节课知识制订一个科学的膳食食谱。

(3)情感目标:学生能踊跃发言,树立科学合理的膳食意识。

3.教材分析

营养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营养状况直接影响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与智力发展,乃至影响其一生的健康。目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明显存在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足的两种状况。这样,让学生掌握营养学知识就显得十分重要。教材介绍:(1)营养素的概念、种类以及主要食物来源;(2)饮食结构平衡的七个原则。

教师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通过提问、多媒体演示、主体参与等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在教师启发诱导之下,学生认识到营养素的作用和掌握合理营养的原则,并且依据授课所掌握的营养知识尝试制订一个合理的营养食谱。培养他们积极动脑、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他们创造能力、运用能力等素质。

4.教学程序(见附表)

由于初三学生学习紧张,所以体育与健康课少,这就要求我们每节课都要有新意,用新鲜的事物、形式或角度来刺激学生,启动学生活动的动力,从而达到“健康第一”的课程目标。用短短的一节课让学生得到满足,打造一门高效的课堂。

参考文献:

邢登江,刘国庆.大学体育[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4-08:43.

当前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探讨 篇12

一、教学情境是教学艺术的基石

体育情境教学就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 激起学生的学习情绪和活动欲望为手段, 连同教师的语言、情感、教学的内容以至课堂气氛, 构成一个广阔的心理场, 作用于儿童, 从而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整个学练活动, 达到儿童主动发展的目的。我曾经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在跳跃教学一课用游戏“小青蛙保庄稼”导入教学, 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让学生尽情地发挥想象, 展示各种动作, 从而使学生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本课正是借助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让孩子乐在其中。

二、教师的情绪是教学艺术的关键

教师的情绪指的是教师的心情状况。带着份好心情上课, 会让孩子分享到快乐。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单纯幼稚, 非常易受到外在环境的影响, 有盲目的服从性。教师的情绪表象对他们来说极具作用。在这里我做了多次尝试, 当我带着灿烂的笑容和挡不住的活力站在他们跟前时, 他们一定会禁不住地被我的情绪给感染了, 总会禁不住地问我:“老师, 今天怎么这么高兴?”我会对他们说:“因为你们太可爱了!太阳公公看着你们都眯眯笑了!夸你们真是太棒了!……”他们听后会争先恐后地表现出更棒的样子。这种情形常常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因为老师的朝气和对他们的喜爱已写满了我的脸庞, 孩子被你感染, 被你带动, 他们的投入、主动也感染着教师, 相互的情绪触动给课堂带来勃勃生机。所以说教师情绪渲染是教学艺术中的水晶, 熠熠生辉。

三、教师语言是教学艺术的精髓

教学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语言性沟通或语言性活动。课改就是要打破有板有眼的兵营式教学模式, 因为小学生常用纯体育教学术语未免太缺乏灵气和生趣。例如, 在练习队列时对他们反复说“向前看齐、手臂前平举、脚跟并拢、对齐、别动”等, 不久他们的无意注意势必在有意注意面前占尽上风, 这是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天性, 他们缺乏耐性, 易疲劳。可当教师注意改变语言修饰, 效果将截然不同, 此时教师说:“看哪棵小竹子长得挺拔?哪棵小竹子不小心被毛毛虫咬了一口, 长歪了?”学生果然被这番话吸引住, 互相指出谁被虫咬了, 被咬的同学笑着连忙改过来, 课堂气氛顿时有了转机。教师利用孩子的童心, 说孩子的语言, 显然生动有趣、幽默的语言调起了他们的兴趣, 孩子感到好玩就马上进入角色, 认真地练习队列。

四、启用“窗口式”课堂管理模式是教学艺术的保障

“窗口式”课堂管理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 结合不同的教学环节制订不同的课堂纪律要求, 以达到学生自觉接受管理, 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课堂管理有序是教学顺利实施的先决条件。如今的教学理念是在教学过程上尽可能给学生以空间, 张扬个性, 充分发挥自主学习, 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可是小学生的特点是, 天性好动, 注意力易分散, 兴奋点转移快, 自控力较差, 自我保护意识较弱, 在教学实践中给教师确实出了不少难题。如何改善呢?我认为教师可根据课的结构内容特点在组织教学上采用“窗口式”纪律管理模式。当教学活动进入不同的内容, 教师灵活机动的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纪律要求, 就像在电脑上点击到某个窗口就出现不同的界面。例如:

(1) 在教学常规、队列方面仍然沿用组织纪律严谨的模式, 这能在学生头脑意识里强化储存团队精神和良好的行为意识。当然在具体教学方法上可多想点花样激发学生的练习动机。

(2) 在进行竞赛式游戏或学习某个技能时, 要求学生做到:严守比赛常规, 队形可任意自由一些, 前提是不能阻碍他人进行运动参与, 同时不影响自己学习行为。如此不仅能加强学生的规则意识, 也能给学生提供一个为伙伴加油呐喊及相互学习讨论的自由空间。

(3) 在自主游戏和自主运动上只要规划好场地, 强调安全意识, 指定几个小组长负责管理自己的队员及协调关系, 就可以放开学生手脚, 让他们尽情玩耍、游戏, 教师穿梭其中, 了解指导学生, 处理意外情况。那将会出现活而不乱、热气沸腾、欢声笑语的快乐场面。它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互相牵制、互相促进、全线展示才华的场所, 也给教师一个细细观察学生动态的窗口。

上一篇:生态化德育下一篇:可视化编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