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育女生

2024-10-04

体育教育女生(共12篇)

体育教育女生 篇1

一、高校女生教育的现状

据相关统计显示, 在普通高等院校中工科女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5%~25%, 她们中40%的学生来自农村。因为专业原因, 或多或少地存在心理、生理卫生、人际关系、找工作困难等问题。

二、问卷建立及分析

问卷主要针对文献研究内容, 分为5个部分:个人基本情况、心理状况、学校教育、学业、就业压力。共发出问卷200份, 收回200份, 有效问卷200份。

(一) 个人基本情况

从问卷调查中显示, 农村学生占大多数。参加调查的学生中, 其中普通高职占79.00%, “3+2”联合培养占12.50%, 国内外联合培养占5.00%, 技工班占3.50%。独生子女占72.5%, 农村占58%。

(二) 心理状况

此项调查中, 大多数的女生在人生取向上比较迷茫, 对今后的就业也感到很有压力。有22%的学生认为上大学后, 最大的挫折是就业竞争太激烈。其余的成绩不理想、恋爱不成功、不适应宿舍生活、经济困难各占到19.00%、22.00%、17.00%、20.00%。有55.00%的学生认为在大学, 需要对未来人生取向的指导, 希望在“现阶段对待生活的心态”“学习”“人际交往”方面给予指导的分别占28.00%、12.00%、5.00%。有30.50%的学生课余生活是上网度过的, 学习的只占7.50%。有50.50%学生觉得班上女生少会带来困扰。

(三) 学校教育

在此方面的调查中, 学生对人文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40.50%的学生认为人文素养会对自身发展前景有微弱的影响, 47.50%的学生认为学生会、社团举办的大赛和活动很不成功, 要么是形式上很多人参与, 实际上很多人是“被参与”, 要么是几乎没人参与。在58.50%的学生认为希望通过书面教育来提高人文素质, 25.50%的学生认为可以通过网络新媒体教学提高人文素质。有33%的学生认为学校人文活动少且覆盖领域狭窄。

(四) 学业方面

在问卷中, 学生希望走出去参加校际交流学习。参与调查的学生专业全部为工科专业, 其中数控技术专业占23%, 学生有38.50%的人看重学校理论知识的培养。对于专业知识获取途径有27.00%的学生是通过教师课堂讲解, 22.50%通过图书馆自学。有30.50%的学生曾经考试挂过科。有27.00%的学生想多学一些课外的知识, 但不知道该学习些什么, 没有信息和方法指导;有20.50%的学生想参加一些校际间学习交流活动, 但不知道哪里可以获得这样的机会;21.50%的学生学习目标缺失;71.50%的学生偶尔旷课;15.50%的学生经常不按时上课;52.50%的学生偶尔走神;28.00%的学生表示我的老师是手机;只有19.50%的学生认真听讲;6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适应;16.50%的学生对大学的授课方式不适应;42.50%的学生感觉目前学校对自己的培养对今后的发展没有促进作用;有17.00%的学生对目前学习的工科课程不感兴趣;有51.00%的学生认为男女比例对学习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三、工科背景女生教育的几点建议

(一) 通过教育者提高对工科女生教育的重视度, 来提高女生对大学生活的参与程度

只有提高教育者对女生群体的期望值, 才能不断提高女生的教育水平, 才能提高女生教育的质量。从职业教育和国家发展的高度, 做好工科背景的女生教育工作, 对促进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起到重要的作用。

(二) 工科背景的女生采取分类教育

毫无疑问, 学校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学生, 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 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她们与辅导员交流思想也少, 也基本不与男生交流思想, 甚至在女生中的交往对象也非常有限, 她们的发展水平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 要根据工科背景女生的特点, 与男生分开来, 进行各方面的教育, 包括心理、人际关系、自我保护、就业技巧等。

(三) 重视心理教育, 增强工科女生的自信心

充分利用学校的心理健康课程和学生心理活动, 做好学生的心理工作, 可以采取讲座、实践活动等形式提高女生的自信心。可以采取个人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的形式, 丰富教育形式, 提高女生参与的积极性。可以邀请校外成功女性来开展讲座, 介绍成长经历, 用各种方式帮助女生悦纳自己, 提高自信度。

(四) 丰富适合工科女生的校园活动, 培养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和人数的特点, 举办适合她们的各种活动, 为她们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创造条件和机会。

如举办女生风采大赛等有针对性的活动, 提高参与度。鼓励女生深入社区、企业和社会进行志愿服务和调查。让她们了解社会, 提高独立生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加强就业指导, 提高就业意识和就业能力

针对工科女生, 利用学校的就业指导课程和校园活动, 教育和引导她们明确今后自己的就业方向,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做好职业生活规划, 早动手早准备, 为她们今后从事专业工作会遇到的各种问题做好各种准备。

参考文献

[1]张玉.工科女大学生心理状况的分析与研究[J].青少年学刊, 2008:85-88.

[2]段磊.工科女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人民论坛, 2014 (444) :155-157.

体育教育女生 篇2

王延红

同学们好!非常高兴能有机会在这里和你们一起来聊聊我们女生共同关心的话题,今天我想交流的主要有以下四个话题:

一、做个美丽优雅的女孩

1、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女孩子,谁都希望自己是美丽的,并且谁都在追求着美。那么什么样的美才叫真正的美呢?我们暂且撇开容貌不谈,因为那是爹妈给的。首先我提个问题:时髦的就一定是美的吗?我举个例子,前几年流行的,那种跟大船似的厚底松糕鞋,很多女孩子爱穿,但是我从来没买过,因为我身材矮小,我觉得我穿上不太合适。我就纳闷,很多苗条、小巧、可爱的女孩子,干吗非穿上那么笨重的巨无霸一般的大鞋? 走路拖拖拉拉,跟机器人似的那么沉重,一点轻盈的美感都没有。还有现在街上流行的染发,有的女孩子染成红头发、绿头发、五颜六色的头发。我不知道你们怎么看,反正我看了没有感觉到美,只是想到“另类”这个词,还想到小时候,听老人讲的故事里的红毛妖怪。爱美之心,人之常情。但作为学生,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审美观,时髦不一定美,另类也不是美。

对中职学生的仪表,国家教育部有规定: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不穿高跟鞋。这样的规定首先是从女孩子生长发育健康角度提出的,烫发、化妆、佩戴首饰,不是不美,而是分什么年龄、什么场合、什么身份。

你们是女孩子,拥有“女孩子”这一称呼,就意味着拥有青春,青春是一种藏都藏不住,躲都躲不掉的自然美,所以你们不需要刻意打扮,如果为赶时髦去效仿成年人染发、烫发、修眉、美甲、纹身、涂口红、戴首饰,不但使自己变得庸俗,失去青春的美丽和动人,而且会危及健康。当然,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那么,在已定的外表条件下,如何让自己看起来更美呢?

在这里,我向同学们传授两个秘诀:外在的形象塑造和内在的魅力修炼。外在的形象塑造:

1.干净、利落、得体的衣着打扮,会让你看起来青春亮丽。女学生的外在形象,以简洁大方为美。切记不要佩戴过多或过于招摇的饰物,那些东西戴上去再配上一张不太成熟的脸只会给人一种怪怪的感觉,而不是美感。今天这里没有条件给大家放ppt,不然我放两组不同打扮的照片,你们肯定一下子就能感受出谁美谁不美了。

2.保持挺拔端庄的仪态。很多长得漂亮的女孩子,让人看了却感觉不到美,就是因为常习惯性地缩脖、耸肩、哈腰,向前探着头,走路摇摇摆摆。很不美!正确的姿势:挺胸、收腹,下颌微收,双肩打开,脊背挺直;走路步伐坚实而轻盈,不东倒西晃、左顾右盼。记住这几点,并注意时常提醒自己保持这样的姿态,那种优雅的气质就出来了。

3.注意举止言谈的细节。有时会遇到这样的女孩,长得模样还不错,穿着也很漂亮。可是,却因为脱口而出的一句脏话,或者随地吐了一口痰,让她的形象一下子大打折扣;还有的女生,课间活动时大喊大叫,跟男生追逐打闹,疯疯颠颠,玩得都忘了形,自己还没注意到别人都在侧着眼睛看她、在鄙视她。在做课间操时,我注意到,有的女同学表现得很懒散,或者很拘谨。该伸展时伸展得不到位,该蹲下时不蹲,该跳起时不跳,可能她觉得做这样大幅度的动作不好看。其实,在整整齐齐的队伍里,大家都在认真到位地做操,只有个别同学做得不好,是非常显眼的,让人感觉很不美、很不协调。落落大方,做自己该做的事,才让人看上去舒服。另外,边走路边吃东西、吃饭时爱用筷子挑挑拣拣爱吃的菜、遇到长辈不打招呼„„这些都是很不雅的行为。有些女孩子不在意这些小事,其实,这些举止言谈的细节,比容貌更能影响大家对你的印象。内在魅力修炼:

一是高尚的人格。高尚的人格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贵气质的自然流露。这种气质与你的出身阶层无关,与生活贫富无关,与身材高矮、容貌美丑无关。它表现为心地善良、有道德,富有同情心;不向权势低头,不为利益出卖良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言行一致等等。这些也许我们不能全做到,不能做得很好,但起码要有向高尚的人格努力靠拢、努力去做的愿望。

二是知识与修养。你可能没有爹妈给的美丽容貌,但可以拥有后天学得的知识与修养。这是一笔可以终生享有的偷不去、丢不了的财富,它能使你变成一个内涵丰富的女人。怎样才能拥有知识和修养呢,那就是读书。爱读书的女孩子有一种特殊的魅力。现在好多同学喜欢看电视、玩电脑,书看得少了。这就好比我们吃方便面,好吃、拿过来就吃,吃完了把包装袋一扔,的确很方便,却没有我们成长需要的营养。电视就象方便面,好吃而没有多少营养。长期看电视,会让人变得浮躁、浅薄。因此,我建议同学们,除了有选择地看一些新闻、自然或社会专题、知识性节目外,还是少看电视,多读点书。

有这么一个比喻,说人就象一个袋子,空袋子是立不起来的,只会瘫在地上;装满东西,才会站得稳当。有时,我们说一个人,长得不算漂亮,但气质很好。我认为这种评价比长得漂亮,气质粗俗好得多。是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修养,才使人具有了这种高雅的气质。这才是到老不变的美。

1、十句话带九句脏话的女生。这样女生无性别意识,粗俗不堪,教养极差,难以让人接受。

2、抽烟喝酒的女生。行为猥琐,公众形象低下。

3、浓妆艳抹的女学生。尤其是打扮与实际年龄不协调,让人敬而远之。

4、随手乱丢垃圾的女生。没有半点环保意识和公众素养,也让人感觉她自己生活的脏乱差。

5、不懂得孝敬和关心自己的父母。总以自己中心,可悲。

6、不会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女生。

7、以貌取人,见钱眼开的女生。

8、无知肤浅没有内涵的女生。内涵来源于她的修养和品质,如宽容、朴素、善良、亲切、通情达理等等

总之要做到:单纯而不呆板;大方而不招摇;自信而不自负;端庄而不俗气;知礼而不粗俗。

二、做个自尊自爱的女孩

家庭、学校、社会都是由两性组成的,两性间的正常交往与合作将伴随每个人的一生。男女之间除了爱情还有友情。进入青春期,会渐渐对异性产生一种朦胧的好奇心,也会对异性的产生好感,甚至对爱情有一些幻想,这都是正常的。同学们不必紧张不安。但是,我们不能把这种朦胧意识,当成爱情去盲目地追求,不要急着陷入感情的漩涡。

你们年龄还小,社会阅历浅,社交范围还很小,视野窄,感情的萌动我相信是纯真的,但具有很大盲目性。将来走上社会,接触面广了,思想成熟了,肯定对感情会有完全不同的认识和更加理性的选择。回想过去,就会觉得少年时代的所谓“爱情”是很幼稚的,白白花费了青春最好的年华,是得不偿失的事。

4、正确与异性相处

如何正确与异性相处?如何在爱情与友谊之间把握好分寸?据我观察,我校绝大多数女同学都能有分寸的与男性交往。但也存在着异常现象:有的女生男女之间电话不断、频频约会,偷偷摸摸使用手机发短信,这些都已大大超越了友谊的界限。有的女生不自爱,来者不拒,只要有男性对自己有一点点暗示,不管是否了解,不管是否志趣相投,盲目接受别人的感情,结果被玩弄了还不知道。有的女生把男性对自己的一点点小恩惠看作是神圣的爱情,恨不得以生相许。有的女性遇见自己喜欢的男性,不管别人是否对自己有好感,强迫对方与自己发生恋爱关系。有的女生轻浮,见一个爱一个,脚踏几只船。以上这些现象都是不自尊自爱的表现,是很危险的。

3(1)那么如何正确的与异性交往?

首先,两性正常交往应在公共场所,不应避人耳目,不要将异性同学带到家里,外出游玩最好集体结伴而行;不要主动接受男性的邀请;其次,不要轻易接受男性的馈赠,有些女生可能会在物质的刺激下失去原则而做错事。第三,在男同学面前要沉稳,举止要得体,不可疯疯癫癫,轻浮挑逗,否则会给男性放荡、不知廉耻的感觉,易让男性瞧不起。第四,学会保护自己。与异性交往时穿着要稳重得体(尤其是夏天),不要一对一交往,不要晚上独自一人接受男老师、男同学的邀请,与异性在一起注意把门打开,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师范阶段到底能不能谈恋爱?我的观点是:最好不要!理由有三: 一是现在的年龄是求学年龄,如果不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将来就业就会成问题。

二是目前你们还处于生理和心理都不成熟的年龄,这一阶段是没有能力承担责任和后果。爱情是一种责任,当无力承担一份责任时,这样的爱情是苦涩的、不堪一击的。

三是经济上没有独立,没有资格谈恋爱。拿父母的血汗钱谈情说爱,那是不孝的。

四是选择的余地太窄。走上工作岗位后,自己的周围会出现许多优秀的男性,可供自己比较和选择。

五是谈恋爱为校纪校规所不容。一旦踩上这根高压线,今天老师找你谈话,明天又请家长,你还开心吗?

(3)两性相处要理智,切记婚前珍惜童贞。

下面我想谈谈关于婚前性行为的话题,不管时代怎么变,人们对于这个问题根深蒂固的传统意识还是没有变。男人婚前有无性行为,一般不会过多引起人们的关注,也无从分辨。但女性就不一样,如果因一时冲动不检点失去宝贵的贞操,会给自己今后的婚姻生活带来阴影。相当多的男人很在乎自己的妻子是不是处女,如果发现不是,会从心底里鄙视自己的妻子,从而成为婚姻破裂的原因之一。端庄稳重、守身如玉是我国女性的传统美德,女孩们,一定要把握住自己,千万不能过早的、轻易的献出自己的贞操。一些以玩弄女性取乐的男人,在没有得到女性前山盟海誓,拼命献殷勤,一旦占有了女孩之后,往往对她失去兴趣。举例:江苏电视台情感之旅:一15岁少女过早谈恋爱生下女儿,后遭丈夫虐待;当爱情再一次来临,却因历史的缘故,与幸福擦肩而过。

另外,有些女孩在与异性相处时一时冲动怀了孕,这对女性的伤害更大。有资料反映,现在未婚先孕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医院的妇产科节假日非常繁忙,大多是一些稚气未脱的女孩去做人工流产,让我们这些当妈妈的听了非常非常心痛。“十月怀胎,一朝分娩”是瓜熟蒂落很正常的事,而流产是将一个正在成长的胎儿搅碎、吸出,对女性身体的伤害特别大。大多做过人流的少女都是偷偷摸摸的,她们不敢声张,还要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因而得不到足够的休息和营养,人很容易憔悴、衰老,从此失去花季少女的青春气息。而且少女时代做人流将来很可能导致不孕。为了一时的放纵和不自爱,吃尽苦头,最后还要丧失做母亲的权利,这样的代价是不是未免太沉重了?

因此,切记:现在一定要守住自己!千万不能自酿苦果!

五、自我保护,注意安全

从总体上说,我们现在拥有一个健康、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但是,生活中仍然存在阴暗角落、颓废思想和丑恶现象,对我们来讲,还存在某些危险区。因此,我们必须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增强对危险的判断和防卫自护意识。★漂亮的女同学在校外,可能会有社会青年上前攀谈,要和你交朋友; ★有的同学在路上遇到热心人,“到我家去吧”或“给你介绍挣大钱的工作”,就毫无防备地跟人走了,结果被拐卖。

★上网聊天,轻易地透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如姓名、地址、电话、父母情况等,引得包藏祸心的人打电话给家里,(生病、车祸)骗取钱财。

★轻信网友,和网友约会见面,因而出事„„

不一列举。面对这些潜在的凶险,我们女生平时要做的:举止端庄得体,理智谢绝异性的爱慕和追求,拒绝任何金钱、物质的引诱,不给别有用心的人可乘之机;远离不适合学生的场所。面对有可能遇到的问题,要学会自我保护。坏人脸上是无字的。

下面我们来假设一些危险场景、意外情况,与同学们讨论紧急遇险的自救方法。假如是你,怎么办?

一、顾婷出校门,发现那个陌生男子又在等她。女同学们传说校门口有坏人专找女生交朋友。这个人可不象坏人,他文雅、礼貌,他说自己只是想做她的“哥哥”,保护地,他夸她漂亮。上次,顾婷只是说“没时间”,就仓惶摆脱了。今天他又来了。顾婷心里有一种满足感,莫非自己当真漂亮!这样和一位马路天使认识,也很有情调。不过,顾婷又很不安,万一是个玩弄女性的色狼呢?但是他似乎更像一个陷入单相思的可怜虫,或是个受人怂勇的傻小子。顾婷躲在传达室,不知怎么办?

二、童媛第一次出远门到外地姥姥家过暑假,站在这座陌生城市的十字路口,放下旅行包,四处张望。一辆风驰电掣的轻骑车停在她身旁。“怎么,我可以帮助你吗?”一个男子声音从红头盔盖下发出来,童媛怯生生地问:“请问,人民路二条怎么走?”红头盔一笑:“不远,你坐后头,我带你去”。那个人见童媛没动,又笑道:“不要脚钱,只是顺路。”说着,伸手帮着提旅行包。

三、张菊在学滑冰,突然被人重重撞倒,张菊抬头一看,一位男青年掐着腰站在她的面前,他粗野地问:“会不会滑,不会滑靠边。”张菊正想争辩,滑来一位英俊的青年,他推开那个粗野的青年,“别欺负人家女孩子,你撞了人还有理!”说着把张菊扶起来,主动教她滑冰。散场时,小伙子提出一个请求:“咱们去咖啡屋坐会儿,好吗?”

四、李琳上学路上,一辆面包车停在她身边。车上下来一个中年人,操着外地口音问:“请问到邮政局怎么走?”李琳热心地指示了路线,那人却听不明白,说:“小姑娘,你上车给我们带个路吧。到了那儿,我们再送你回来。”

5、改掉八种陋习,保持女性优雅形象。

三、做个自尊自爱的女孩(正确看待和处理与男生的交往)

1、正视青春期正常的心理变化。

2、区别友情和爱情。

3、不提倡早恋的理由。

①求学年龄主要任务是珍惜时间、学知识。②无能力承担责任和后果。

③拿父母血汗钱谈情说爱是不孝的。④目前选择余地太窄。⑤校规校纪不容。

4、自觉抵制社会不良诱惑。

5、如何正确与异性相处。

①两性正常交往应在公共场所。②不轻意接受男生的馈赠。

③在男同学面前要沉稳,举止得体。④学会保护自己。

自我保护能力自测案例——假如是我怎么办

四、做个自立自强的女孩

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说:“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这句话适用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今天,我们处在一个男女平等的社会,是我们的幸福,同时也要求我们付出更多。陈旧的重男轻女的观念依然存在,我们只有努力学习,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示出女孩卓越的风采,才能体现出作为平等的新女性的价值。同学们大多数看过连续剧《还珠格格》,喜欢里面的小燕子,那个不喜欢学习,光会傻玩、傻闹、捅漏子的女孩,却山珍海味、绫罗绸缎、不愁吃穿,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如今的青春题材影视作品常常描写这样不经过自身努力、不需要刻苦学习和勤奋工作,仅凭机遇就过上好日子的人物,还喜欢去强化一些柔柔弱弱的女孩形象。不要相信这些美丽的描画,更不要幻想自己是幸运的还珠格格。电视剧只是作为一种娱乐,用离奇的情节吸引人们,描写的只是一种美丽的梦想。做为女孩子,不要把自己当弱者,不要指望别人的怜爱;先自强,而后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在这个竞争和发展的时代,弱者只会被淘汰。美好的明天、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自己努力去创造。这就要求我们脚踏实地,从今天做起。培养坚韧的性格,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要有上进心,有自尊、自爱、自强、自立的信念。同时,还要努力克服小女生常有的某些心理缺陷。

女生相比男生性格缺陷在哪里?(心胸狭隘,气量小,脆弱,嫉妒等)

我手头有一份资料,是在四川省和重庆市部分中学,进行的一次对女生的问卷调查统计。主题是:假如我们开设“知心大姐姐信箱”,用书信回答你的各种问题,那么你会向知心大姐姐提出哪些问题呢?你有哪些悄悄话向她诉说呢?

经过统计归纳,发现影响女生心理健康的第一位因素是人际关系问题,占39.3%;早恋问题居第二位,占28.5%;居第三位的是学习问题,占21.2%。其它还有社会适应问题、性别及爱美问题、人生观问题等。

我没有跟在座的同学们交流过,不知道你们的想法是不是与统计相符。从统计结果来看,人际关系、男女生同学的交往、学习问题是困扰青春期女生的最大心理障碍。这三种问题加起来,占到所有心理问题的90%。而且,在这些问题上,女生都比男生表现得更为突出。下面我重点谈谈人际关系问题。人际关系处理不好,是一件很烦恼的事。大多数同学内心有强烈的交友需要,但有些同学常常不知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摩擦、误解和猜疑。怎样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摆正自我位置,以坦诚的态度、宽阔的胸襟对待朋友,彼此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其次,在交流中学会表达自己,尊重他人。尊重别人的生活习惯,不探究别人的隐私;对别人的帮助表示感谢,并能在别人困难的时候真诚地帮助别人;约定时间要守时;交流中要注意对方的感受。不要小看了一句话、一个动作这样的细节,可能就为一句不恰当的话,你就失去了一个朋友,而且沮丧、后悔、气恼的情绪会很长时间影响你,让你无心正常学习和生活,甚至憋闷出病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是十分重要的。我曾看过这样一个关于人际交往的说法:假如大家都梦想能到达天堂,并永远生活在那里。却注定只有一个人能实现愿望。有一个人历尽艰辛,终于来到了他梦寐以求的天堂,看到了人世间不存在的美景,可他却不快乐。因为,他很想把看到的美景告诉别人,很想对别人倾诉和描绘,可在美丽的天堂,却只有他一个人,没有朋友,所以他不快乐。这说明了人与人 之间交流的重要。人是需要有思想的交流的,这比物质的享受更重要。当我们通过交流,取得了相互了解,满足了交往的需要时,才能情感交融,行为协调,心理健康,精神愉快。

我送同学们一句自勉口号:"我进云师当自强,云师因我更辉煌!”同学们走进洛北,感受到了优美的校园、规范的生活、师长的严厉教导和亲切关怀;走出云师,应当让人看到一个独立、能干、关爱、优雅的女性,让我们以你们为荣。

1、从电视剧《还珠格格》看起,告诫女孩子要先自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和喜爱。

2、努力克服女性弱点,保持健康的心态。

3、困扰女生的三大问题。(人际关系、男女同学的交往、学习问题)

一、引导学生喜欢所学专业,树立学习信心

1、现场调查,了解学生报考师范的动机和对所学专业的认识,帮助学生消除过去学习的失败经历带来的挫败感,重树学习信心。

提问:为什么报考本专业?喜欢本专业吗?

2、分析教师(尤其是幼儿教师)职业的优势让学生憧憬未来职业。结合自身实际谈优势: ①活泼、大方、知书达礼 ②会教育自己小孩 ③惬意的寒暑假

④工作相对稳定,受人尊重

护理专业女生生命教育浅析 篇3

一、护理专业女生现状调查

(一)自我认知状态

调查问卷显示,城市生源的学生对自己了解且满意的占到10%,独生子女只占8%;非城市生源对现在生活满意的占35%,非双亲家庭环境成长的学生的满意率只有20%;对过去人生经历的总结认为成功大于失败的一二年级学生占到40%。可见这些学生是自卑与自尊交织的矛盾冲突的个体,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叛逆,这其实都是自我认知不健全的表现。

(二)专业认知状态

受传统思想和社会偏见的影响,护理专业的大众认可度低,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问卷调查显示,学生选择护理专业出自个人喜欢的占21%,独生子女中因父母的意愿而选择的占到70%,城市生源因个人喜欢选择的占10%。可见,学生选专业时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和模糊性。

(三)生命认知状态

调查显示,学生生命价值取向的主流是积极的。但当问及“在临床实习(见习)期间,看到病人生命的逝去,你的心情”时,有37%的学生感到困惑,“疾病、灾难等夺走人的生命时”只有23%的学生会采取行动,这些其实是漠视生命的表现,也从侧面折射出学生生命责任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生命价值观,进一步说明了她们信仰缺失,缺乏精神寄托。

(四)社会认知状态

现行的职业教育更多关注传授知识和培养技能,忽视对学生社会认知能力的培养。目前在校学生“面对挫折”有信心解决的仅占11%,;当“发现身边有人精神萎靡不振,自闭离群”,能主动关心了解的仅占13%,大部分独生子女、城市生源都选择“同情,但不知应该如何办”;当“在见习实习中,看到医疗纠纷事件时”,有50%的五年级学生选择“分析事件”,有90%的一年级学生认为“与自己无关”。所以,学生更多的是把护士看成谋生手段,工作责任心与归属感不强,影响团队整体合力发挥,影响医患关系。

二、护理专业女生生命教育方法探索

(一)疏导与情感为重

从生命教育的角度看,护理专业女生的生命教育要注重疏导,提倡情感教育法,注重教育管理工作者与学生的情感互动,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自愿主动地服从学校管理。在“动之以情”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持之以恒”这一循序渐进过程中,师生关系变得更融洽、更和谐,产生的教育管理效果肯定更好,教育工作者把情感作为一种技能和态度去沟通、关怀,寓理于情,才能在以真情动人的过程中实现以理服人的目的。

(二)人文与专业互补

生命教育应该倡导人文关怀的精神,并贯穿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在专业临床教学中,护理带教老师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充分展示师德关怀的榜样作用;其次要明确医疗环境中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策略,在日常的传道授业解惑中,时刻关注着学生细微的情感变化,不断提高学生认知、情感和行为能力。护理专业的人文关怀理念是护理专业女生职业素质内化的标志,包括关怀责任、人道博爱,奉献服务和关爱生命等信念。对护理专业的“准护士”女生,教育中应该始终强调生命的珍贵、对生命的敬畏,让女生在专业学习、操作实践过程中感悟、体验和升华。

(三)内涵与形式相融

女生教育不仅需要用校园环境、教育举措、校园活动等进行外在氛围营造,也需要办学内涵的内在约束,如办学理念、共同愿景、校园文化等。卫生职业学校应该努力传承厚德博学、团结进取的学校精神,培育平等朴实、交流互通的人文精神,营造出和谐亲和、统一协调的女生教育环境,通过挖掘发扬学校办学内涵,有力推动女生教育。在实际操作中,必须要关注女生所关心的学校、家庭、社会热点问题,特别是身边发生的小事,德育内容要积极拓展,如规范教育、安全教育、性教育、法制教育等,在现实中生活化、具体化地开展女生教育。

体育教育女生 篇4

关键词:高校女生,安全教育,现状,教育策略

一、高校女生安全教育现状

(一) 舆情关注度高

“女大学生失联遇害”的话题总能成为网上各大媒介的舆论聚焦点。8月17日, 重庆晚报一篇《20岁女孩错上陌生人车失联家属5万元寻线索 (图) 》的报道引起舆论关注, 随后该事件经热心网友在微博上传播引起轩然大波。当天, 网易新闻、中国青年网、华声在线、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纷纷对该消息转载报道。同时, 央视新闻、楚天都市报、新闻晨报、京华时报、人民网等众多微博都转发呼吁寻找。8月26日, 在重庆女孩高渝失联遇害事件还未平息之时, 来自《苏州日报》的又一则关于 “江苏女大学生高秋曦失踪”的消息再次引发网友关注。

为什么女大学生受害会让舆情不断扩散?鲁迅曾说:“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在人们心里, “女大学生”是一个相对“高贵”“知性”和“冰清玉洁”的形象, 这样的形象与其遭遇的悲惨形成巨大落差, 因而是一个十分吸引人的新闻种类。人们既喜欢这类新闻又喜欢消费廉价的道德教育——“女大学生怎么这么蠢”, 是咎由自取。

(二) 高校女生安全教育投入低

我国的安全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 尚有很大的差距。过去学校的应急教育较为零星, 缺少系统的教育, 多集中在交通、消防安全方面, 缺失女生安全教育。当下的教育只重视学生的品德和分数, 也忽视了对女生基本安全常识的教育。在中国的高校中, 真正坚持女生安全教育常态化的几乎没有。反观国外, 俄罗斯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 自1991年起开设《生命安全基础》课程。2003年开始, 《生命安全基础》成为必修课, 每个年级的学生都要学习, 计入毕业成绩。俄罗斯实行十一年制义务教育, 从一年级至十一年级均开设了《生命安全基础》课程, 每周1个学时。[1]俄罗斯安全教育注重教育学生在遇到不法分子时如何进行自我保护, 学校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体验、训练、演示、模拟、演习等活动, 让学生在参与式的有趣活动中获得自我保护的本领, 可操作性很强。

古人云:“授人以鱼, 莫若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只救一时之急, 授人以渔则可解一生之需。”高校女生安全教育不仅要告诉学生什么是安全, 还要告诉她们怎样才能获得安全。

(三) 高校女生人数增加

当下, 全球高校均出现“阴盛阳衰”的现象, 中国高校也不例外。 据教育部2014年统计数据显示, 普通本专科女生人数为1300多万, 比男生人数多100多万, 占学生总数的52.12%。女大学生人数的增多既给学校工作增添了活力, 也满足了社会发展对不同人才的需求。然而高校正面临着社会中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威胁, 高校大学生的安全也受到各种隐患的威胁, 特别是女大学生的安全更是令人堪忧。正是由于女大学生缺乏安全意识、防范能力不足、社会经验欠缺以及自身的特殊性导致其安全问题频频发生。

二、高校女生安全教育策略

(一) 实现女生安全意识培育工作常态化

安全教育是女大学生自身安全意识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女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是高校育人工作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必须常抓不懈, 形成常态化。要切实加强女大学生刚入校时安全知识教育, 增强其安全防范知识;要做好女大学生假期前后、外出实习、社会实践和毕业生离校之前的安全常识教育和防诈骗教育工作;要抓好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 让女大学生随时提高警惕, 确保安全。

(二) 加强高校女生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教育大计, 教师为本。抓好骨干队伍建设, 就是要培养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过硬的安全教育队伍。高校保卫部门和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的职能和特点, 做好配合工作, 并且将安全教育纳入教学计划, 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扎实做好女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

当前, 高校大学生安全意识教育工作多是以辅导员为主, 专业教师参与的少, 社会力量参与的更少, 形成了靠辅导员单打独斗的局面。而辅导员因为时间、精力以及学识有限, 常常充当了“消防员”的角色, 往往只重视大学生安全事件的事后处理, 而忽视了事前预防。

(三) 拓宽高校女生安全教育途径

为了真正吸引学生, 让学生对理论化、形式化的安全教育牢记于心, 创新教育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 学校要开设女大学生安全教育相关课程。采用事故案例分析、事故模拟、技能演练等方式进行安全技能培训, 充分发挥女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使她们察觉到各种安全隐患, 不断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另一方面, 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利用微信、微博、QQ群等新兴传播手段直观、及时地给大学生传授安全知识和通报安全信息。第三, 开设安全教育网络课程。将安全教育的内容制成多媒体课件放在校园网上, 让大学生根据个人的时间、自身的需求适时选择性地学习。

(四) 营造高校女生安全校园文化氛围

英国的M·波兰尼认为:“人的知识有两种, 一种是言传的知识, 一种是意会的知识, 意会的知识比言传的知识更根本”[2]校园文化氛围就是这种意会的知识, 它是无形的, 是以其潜在的意识形态感染学生, 让学生体验学校的整体精神追求, 从而产生思想升华和自觉意愿。

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影响的方式主要是感染、熏陶, 通过无意识发生作用, 通过潜移默化内化为一定的素质。加强女大学生安全教育, 营造浓厚安全文化氛围, 高校要利用校园广播、网络、电视、黑板报及宣传栏等多种手段开展女大学生安全文化宣传。同时, 还可通过开展安全周活动、安全月活动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 用安全文化表演等多种形式, 引导女大学生形成“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观念, 养成重视安全的习惯。

高校女生安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不能将女生受害事件认定为咎由自取、命中注定、甚或是偶然事件, 应强化安全教育, 帮助高校女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俄罗斯把安全教育定为必修课[EB/OL].[2014-08-29]http://news.xinhuanet.com/2014-08/29/c_1112283625.htm.

卫校女生体育教育的兴趣培养论文 篇5

中等卫校学生的发育都处于青春期,身体的各项机能和形态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由于当前独生子女多,父母的溺爱,导致学生平时活动少,也间接影响到学生对体育活动的热情,进而对体育的认识非常片面。同时,选择中等卫校的学生,一般在初中阶段都是成绩不理想的差生,自我约束能力相对较差,更无从谈起能自律的接受体育锻炼,所以如何把卫校的体育课做好,提升卫校中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是事关学生一生的体育意识的关键一环。

1、卫校女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

1.1卫校女生的心理与生理方面在心理上,卫校女生普遍对参加体育课学习带有一定的心理障碍。宁可蹲在教室,也不爱去操场上受累是大多数学生的真实想法。虽然有一些女生想通过体育锻炼,改造自身体型,但是更多的女生还是受阻于不好意思等心理,受到同学和大环境的影响而无法真正表达对体育课的兴趣。在生理上,卫校女生的身体发育虽然已经基本完善,具有不错的柔韧性和协调性,但是普遍是耐力差,肺活量小,爆发力更是弱,这样的身体状况加上怕苦怕累的心态,都消减了对体育课的兴趣。1.2体育教育在内容设置上的不科学卫校的体育教学,在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沿袭初中的教学内容。一成不变的授课,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也在情理之中。而且这样的课程设置没有针对卫校女生进行对应的改动,加上教师们千篇 一律的教学手法,使得学生对体育课厌烦甚至逃避体育考试成为一种必然。1.3体育理论知识的灌输度不够在体育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女生因为月经而请假不参加体育运动的现象,这些女生共识就是在月经期间从事体育运动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在天气炎热或天气寒冷时,女生们又会担心太阳晒或是冻伤身体,排斥体育课,这些片面的认识表明卫校女生对体育知识的匮乏,也间接影响了对体育课的兴趣。1.4校园体育场地及体育设施的不到位很多的卫校存在体育运动场地偏小,相关设施匮乏等现实情况,同时加剧这一问题的是很多体育课都是多个班级在同一个场地同时进行,这进一步凸显体育场地不足的弊端,体育场地狭小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在于师生们都无法自由进行体育活动,而是使得班级之间相互干扰,极大的影响体育教学的质量。此外,体育器材的不足,使得学生只能轮换使用,这进一步减弱了学生的运动兴趣。

2、培养卫校女生对体育课的兴趣的办法

中学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6

关键词 中学女生 体育课 学习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6-0119-02

进入青春期,中学女生身体逐渐发育成熟,第二性征渐渐明显,心理较敏感,情绪波动较大,惰性强。在体育课上表现为情感内向、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苦、怕累、胆小、不够勇敢、锻炼积极性不够高等等。在生理方面,中学女生随着身体发育的渐渐成熟,皮下脂肪增厚、重心降低、骨盆变宽,导致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相对较差。根据这种状况,体育教师应根据中学女生的身心特点,合理地选择教学内容,采取合理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否则,极易造成女生对体育的厌学情绪,势必影响体育课的教学质量以及她们的身心健康。

一、增强信心,克服自卑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会出现反复。有进步,也会有波动;有成功,也会有失败。面对这种情况,教师要寓情于教,循循善诱。当学生有进步时,要及时给予表扬,遇到困难时要耐心细致地加以引导、启发,帮助解决;当学生成功时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失败时要及时帮助找原因,并给予积极的鼓励,使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勇气,提高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二、区别对待,个别教育

由于学生之间在身体和心理方面存在差异性,对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有所不同,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区别对待、因材施教。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要求,并分类指导。

三、循循善诱,消除心病

对于因生理特征变化而导致对体育不感兴趣的这部分女生,教师应适时给她们上好一堂生理卫生课,使他们充分了解自己,正确认识自己,并且意识到适当的体育活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她们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还可以陶冶情操,培养节奏感、美感,给人以艺术享受,对今后走向社会也有实用价值。另外,教师要给每位女生建立一份例假档案(包含内容尽量详细周到),特殊情况(如痛经等)教师要心中有数,在例假期间安排运动量要适当,尽量不让学生感到为难,要让学生充分感到安全、舒适,从而消除心病,唤醒她们潜意识中的体育兴趣。

四、精心设计,因(人)材施教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具体到每堂课上,教师可以针对女生的特点设计多种不同的教法,如准备部分,可安排趣味性较强的游戏,动作优美节奏感较强的韵律操,还可让她们自编自导准备活动等。在基本部分可采用小组竞赛、兴趣分组、能力分组等。结束部分可采用体育舞蹈、意念放松、幽默笑话、滑稽模仿等。

五、学生为主,教师为辅

对于学生来说,体育教育主要是教会她们体育锻炼的方法,也就是说,对她们以培养能力为主,充分发挥她们的主观能动性。我采用的方法是提前一周选好当值学生,把教材内容告知她,让她自己设计教学方法,然后,我再与她一起商讨并修改。当一切准备妥当后,由当值学生上课,教师进行协助。这样,当她看到自己的教学设计正在实施并取得成功后,心理上有一种兴奋感和成就感。

六、经常开展专门的女生体育竞赛

体育竞赛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性的方法之一。但由于女生与男生的差异抑制了女生体育竞赛的开展,从而减少了女生的体育竞赛项目。征对这些情况学校应尽可能地多举行一些针对女生的比赛项目,如针对女生协调性及灵活性的仰卧起坐、毽球、跳绳等;针对女生力量特点的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等,使女生也有一个展示自己体育才能的机会和舞台,从而调动她们的积极性,提高体育锻炼的兴趣和意识。

七、不断提高教师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讲解应简明扼要、条理清晰、语言生动;动作示范要准确、协调、优美;表情及口令要富有感染力;还应经常运用幽默性语言,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乐趣,让学生乐意并主动地获得体育知识、技术和技能。另外教师还应有良好的自身涵养,协调好师生关系,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好感,逐步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参考文献:

[1]黄志远.浅谈初中女生体育学习的动机培养[J].快乐阅读,2011,(12).

[2]张立云.如何激发初中女生的体育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2012,(20).

[3]周丽萍.浅谈初中女生体育学习动机兴趣的研究及教学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2,(4).

高职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研究 篇7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方法: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研究对象:选取了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女大学生的为研究样本。随机抽取一、二、三年级女学生560名、540名和400名。共发放调查问卷1500份, 回收1486份, 回收率99.1%, 有效卷1482份, 有效率为99.7%, 满足研究需要。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体育锻炼态度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女生有34.08%对体育锻炼的态度是积极参加的;有40.89%是有机会参与, 说明她们大部分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有6.88%不参与和从不主动积极参加。通过访谈还了解到:高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还存在着高、低年级和城乡差异。低年级学生因刚步入大学, 对未来充满美好的憧憬, 生活态度积极、乐观, 学习负担相对较小, 有较充裕的业余时间进行体育锻炼;高年级学生因学习、就业压力, 生活比较繁忙, 加之没有体育课的约束, 惰性且散漫, 影响了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2 体育锻炼兴趣

兴趣是建立在需要的基础上, 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知和活动倾向, 是人认识需要时的情绪表现, 是体育锻炼行为的动力。高职女生对体育锻炼很有兴趣占受测人数的24.29%;有兴趣的占63.56%, 选择没有年级差别。说明高职女生超过半数体育锻炼兴趣很高;12.15%没有兴趣虽然占比少, 但有负面影响, 需要提高。

2.3 体育锻炼动机

调查结果得出, 高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比较庞杂, 但在26个选项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强身健体占28.82%, 表明高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动机的基本面是好的, 她们深知自己身体对未来工作的重要性;选择休闲娱乐的占15.70%, 说明她们对体育的休闲娱乐功能与作用的认识有明显的提高;选择兴趣爱好占9.64%。上述三项合计占54.16%, 说明高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总体是健康的。不同动机对高职女生能否持久地参加体育锻炼, 能否养成良好体育锻炼习惯有着很大影响。

2.4 体育锻炼内容

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锻炼项目的调查中, 在会、基本会和不会三个选项中, 大一、大二、大三的高职女生呈现出高度一致性, 占比误差在2个百分点。选择会与基本会的合计占比达到了89.35%, 这说明高职女生在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锻炼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自信。

高职女生一般比较喜欢非身体接触型、娱乐性较强且较为轻松优雅的轻体育项目, 如散步、体育舞蹈、形体、健美操、羽毛球、乒乓球等等。

2.5 体育锻炼频度

锻炼频度是指两次参加体育锻炼之间的时间间隔, 习惯上用每周参加体育锻炼的次数来衡量。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的锻炼频度为每周3次或3次以上。调查结果得出, 高职女生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4次/周占24.09%, 5次以上/周占6.95%, 每周锻炼1~2次占63.16%, 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5.80%, 说明大部分高职女生每周锻炼次数较多, 每周频度比较稳定, 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5.26%, 这部分高职女生体育锻炼随意性较大, 没有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

2.6 体育锻炼时间

体育锻炼的时间特征是指个体在参与体育锻炼时以及与时间有关的一些基本特征。为了获得良好的体育锻炼效应, 需有适宜的运动强度、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和锻炼频度。调查结果显示, 每天0.5h以内占62.33%, 每天0.5~1h占32.29%。而每天1~1.5h和每天1.5h以上只占4.60%和0.78%, 说明高职女生每天体育锻炼时间还不够。有55.73%的高职女生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上, 说明大部分高职女生的每次锻炼持续时间比较科学合理, 但仍有28.41%的每次锻炼持续时间在30min以下, 还有15.86%的女生每次锻炼的持续时间不固定。

体育锻炼时间选择是指在何时间段内进行体育锻炼, 调查得出, 高职女生锻炼选择时间, 晨练占27.47%, 下午占19.62%, 晚上占12.22%, 还有18.72%锻炼时间不确定。中午和节假日有少部分人参加锻炼, 分别是6.73%和4.15%。这可能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时间比较分散, 学习自由度相对较大有关。

2.7 体育锻炼运动量

运动强度是运动生理学中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 也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最主要的因素。从主客观两个方面反映, 一是在参加体育锻炼时, 身体的客观表现, 调查得出, 体育锻炼后身体出很多汗和运动后出大汗的只占6.28%和3.10%, 中等出汗也只有13.97%, 而微微出汗占30.07%, 全身微微发热占34.68%, 无感觉占11.94%, 说明运动量小, 运动强度不够。二是参加体育锻炼后的主观感受, 调查了解到, 锻炼后感觉非常累、很累和累的占受测人数的57.40%, 感觉稍累和中等的占29.37%, 而感觉轻微、极轻微和不累的占13.24%。也说明高职女生的体育锻炼人群中, 部分人的运动量偏小, 运动强度还不够。

2.8 体育课情况

体育课是高职女生获得体育技能与知识的主要途径, 体育教学为她们提供新的运动健身知识、方法和体育理念。调查得出, 喜欢和比较喜欢体育课的女生占92.17%, 只有7.83%的女生不喜欢体育课, 说明绝大多数女生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活动对身体健康所产生的积极作用和效果。对体育课教学效果和体育教学内容需要调查结果显示, 有80.04%的女生认为体育教学内容非常符合和比较符合, 有17.60%认为不太符合, 只有2.30%认为非常不符合。有78.12%的女生认为体育教学效果完全满足和部分满足, 有16.15%认为无法满足, 有5.73%认为无效果。由于高职院校存在男女教师比例问题, 女教师少不能满足女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 影响了部分高职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

2.9 课外体育锻炼情况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大学生正确体育观有着重要意义。调查得出, 有82.28%的认为课外体育锻炼对形成体育锻炼习惯很重要和重要, 只有2.58%的女生认为不重要, 说明高职女生对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通过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形式的调查结果显示, 与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的最多, 占27.80%, 其次是自己锻炼的占25.64%, 参加班级活动占19.16%。调查结果对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和组织指导提供帮助。

调查结果显示, 高职女生认为学院运动场馆设施条件完全能满足需要的只占13, 90%;基本能满足需要的占50, 78%;不能满足需要的占35.31%。运动场馆设施是否完备对女大学生体育行为影响甚大。高职女生对室内活动场馆的需求特别明显, 因此, 随着参加室内活动的女学生人数增多, 对室内场馆的需求非常高, 而高职院校在这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 这也是阻碍高职女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重要因素, 所以, 高职院校在改善运动场馆设施时, 应考虑到女生的需求, 扩大室内活动场馆面积, 为她们提供理想的活动空间, 吸引更多的高职女生参加体育活动。

2.1 0体育锻炼行为阶段性情况

高职女生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分布特点是无特殊性、分布呈现出相同的“两头小、中间大”的特点, 即不参加体育锻炼者, 包括无意向和有意向无行为者, 分别为10.66%和21.86%, 有时参加体育锻炼, 但没有形成规律者为48.11%, 已保持一定时间的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者为19.37%。这说明被调查高职女生中已养成好的体育锻炼习惯者比较少, 有一定比例的女生基本不参加体育锻炼, 这说明大部分高职女生只是参加体育锻炼, 但没有形成规律, 在培养她们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 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见表1)

表2是将表1中原来曾有体育锻炼习惯, 而现在又回到1~3阶段上的人数分离出来的统计结果。结果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女生现在放弃了原有的锻炼习惯, 回到基本不锻炼或只有时锻炼而没有形成规律的行为阶段, 表现出体育锻炼行为的动态特点。这一现象在每年级女生中均存在, 这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目前高职院校虽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群体活动, 但由于带有竞技体育色彩, 女生参与率不高, 参加比赛的总是极少数, 造成部分原本爱好体育锻炼的高职女生悄悄流失。在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体活动中, 如何有效地促进高职女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与保持, 是高职院校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

表3是一至三年级高职女生体育锻炼行为在各阶段的分布情况, 为了进一步分析她们体育锻炼行为在不同年级和不同阶段上的差异特点, 将体育锻炼行为作为因变量, 用单因素方差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体育锻炼行为的阶段性对锻炼行为有显著的影响作用, 即高职女生的体育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分布是不同的;而年级因素对锻炼行为的主效应是不显著的, 因此不同年级的女大学生的锻炼行为在各个阶段上的分布形态是基本相同的, 呈现“两端少, 中间多”分布特点。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 高职女生大部分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还是比较积极的, 兴趣较高, 少部分对体育锻炼的积极程度和兴趣还需要提高。高职女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态度存在着高、低年级和城乡差异。 (2) 高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比较庞杂, 但在26个选项中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身健体”、“休闲娱乐”和“兴趣爱好”三项合计占比54.16%, 说明高职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主体是健康的。高职女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锻炼内容方面有一定的自信, 只要积极引导, 是能够选择好适合自己体育锻炼的内容的。 (3) 高职女生每周锻炼次数较多, 每周频度比较稳定, 不参加体育锻炼的占5.26%, 少部分女生体育锻炼随意性较大, 没有养成长期坚持锻炼的习惯。选择锻炼时间相对比较集中的是早晨、下午。每周活动频度在3次以下, 每天体育锻炼不足一小时的比例都超过半数以上, 每次身体活动在30min以下的占28.41%, 结合参加体育锻炼时高职女生身体的主客观表现得出, 高职女生体育锻炼频度、时间不足, 运动量偏小, 运动强度还不够。 (4) 绝大多数高职女生, 是喜欢和比较喜欢体育课的, 也认为教学内容比较符合自己的需要。同样大部分高职女生认识到课外体育锻炼和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重要性, 她们更多的喜欢与兴趣相同的同学一起参加课外体育锻炼。同时也了解到, 由于师资比例和运动场馆设施条件的问题, 体育课的选项和课外体育锻炼场馆的选择, 包括课外体育锻炼的开展和组织指导, 都还不能满足高职女生的需要。 (5) 不同年级高职女生的锻炼行为分布形态是基本相同的, 都是呈现“两头小, 中间大”的分布特征, 锻炼行为存在着动态特征。各年级都有学生从以养成体育锻炼习惯后, 返回到基本不锻炼, 或有时锻炼而没有形成规律的行为阶段。 (6) 通过调查了解, 高职女生真正实际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与问卷反映的数据有偏差。影响她们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的主要原因有:在校人数多、场馆设施不足、气候与季节的影响、体育教师男女比例失调而没有选择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项目、学习和就业压力、体育消费能力等多方面因素。再就是由于高职女生心理特征;情感比较内向、含蓄、敏感、自尊;意志上表现为畏难、经受不起失败的考验;体育锻炼时行为懒动、抗疲劳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等。导致她们自觉不自觉的从体育锻炼的人群中流失。

3.2 建议

(1) 学校体育教育是影响高职女生体育行为的首要因素。高职院校要重视体育, 多方位的宣传教育, 形成立体的良好的体育氛围, 使高职女生建立体育锻炼理念, 激发体育锻炼兴趣, 提高体育锻炼能力, 形成体育锻炼行为, 从而参加到体育锻炼的队伍中来, 把体育锻炼视为生活的一部分, 成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 (2) 学校运动场馆设施条件对高职女生体育行为影响甚大。高职院校要加大经费投入, 改善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条件及设备, 尤其要扩大室内活动场馆面积。按照普通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器材配备目录配置体育资源, 最大限度地满足高职女生锻炼需求。 (3) 加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改革, 体育课程设置要力争多开设女生喜欢的体育项目, 选择适合女生特点的比如“轻体育”内容, 强调新颖性、趣味性、实用性, 能够提高高职女生体育锻炼能力, 使之终身受益。注意男女教师配备, 加强体育课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指导。 (4) 高职院校多组织符合女生需求的体育社团和俱乐部, 吸引不同层次、不同水平高职女生参与, 让女生“动”起来, 同时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适合高职女生的体育活动和体育竞赛, 让高职女生在体育锻炼中体验健身、休闲、娱乐的乐趣, 养成在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都能独立自觉地进行身体锻炼的习惯和接受体育教育能力, 追求健康幸福的人生。

参考文献

[1]王永, 曾文.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 2011 (5) .

[2]仇有望.女大学生体育行为对策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 2009 (1) .

[3]苏耘.高职院校女学生体育行为探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8 (1) .

[4]路国华.高校女大学生体育现状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07 (3) .

[5]李学武.江西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2) .

如何上好大学女生体育课 篇8

一、帮助女生克服心理障碍

1. 心理障碍的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1) 处于青春期的女大学生, 由于她们基础不同, 怕自己的动作难看而被别人嘲笑, 或觉得自己明显不如别人时而产生的心理状态。 (2) 轻视、厌烦懈怠心理。部分大学生在高中阶段很少上体育课, 甚至经常为了文化课的学习不上体育课, 不了解体育运动, 认识不到体育锻炼的价值。因此, 不少女大学生认为体育课可有可无, 甚至把上体育课当作一种负担。 (3) 害怕、恐惧心理。体育包括许多项目, 由于女生的特点, 对一些危险性的项目产生恐惧心理。 (4) 消极对抗心理。有些女学生对教师、教材的安排过于挑剔, 对适合自己口味的项目乐意接受, 反之就产生对抗心理, 还有的学生自我感觉良好, 而对教师指出的动作技术错误或动作的准确性问题采取一种听而不闻、不愿接受的消极对抗心理。 (5) 怕苦、怕脏心理。大部分女生爱整洁, 怕太阳晒黑了脸, 汗土弄脏衣服, 风雨弄乱了头发, 本质是怕苦、怕脏、怕累。 (6) 盲目从众心理。盲从是青年人的心理特征之一, 一些女生本来素质不错, 动作完成较好, 但甘愿“随大溜”, 以不求上进, 盲目随从落后。

2. 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

(1) 对普通高校女生, 体育教师有端正学生认识、增强学生体育意识的任务。高等学府是学生一生中接受正规教育的最后阶段, 也是为走向社会、走向独立打基础的重要阶段, 教师应抓紧时机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 促进她们对高校体育目的任务的了解、对体育课意义和作用的认识, 使她们从内心感到上体育课的必要, 转化学生的轻视心理, 调动学生自觉进行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 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根据教学大纲内容, 尽量选用一些符合高校女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材, 如艺术体操、健美操等。在教学设备、条件一定的情况下, 应选用场地洁净、环境优美的地方。教师的教学手段要多样化, 教学方法要科学化, 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克服烦厌、懈怠心理。适当增加耐力项目的锻炼, 要求学生进行场地卫生的清洁, 衣服和上课器材的有规律摆放, 锻炼学生吃苦耐劳、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的心理品质。 (3) 要加强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 尤其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 安排有针对性的身体练习, 以使学生积蓄“实力”, 增强信心, 克服自卑心理。 (4)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训练, 可采用调整呼吸、自我活动、自我暗示等方法, 如用放慢节奏深呼吸法来平静学生心理, 缓和紧张情绪。 (5) 体育教师应控制好自己的情绪, 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注意加强思想教育

思想教育有时在我们体育教学中很容易被忽略, 事实上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对我们的体育教学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每学期初我都要利用几个课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三、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与文化科目一样, 在体育教学中, 教师与学生关系和谐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课堂中用老师威严来压制学生, 对学生感情的投入厚薄不一, 这样会造成学生的心理伤害。教师应善于调控学生的情绪, 以平等的姿态与学生交流, 随时掌握学生的课堂心理。

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 通过教师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体育教学中最常用的一种直观教学法就是动作示范。正确、规范、优美的动作示范,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之一。

2. 通过提高学生理论知识培养学习兴趣。

在体育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理论知识可以增强学生在体育实践中的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她们更快地掌握运动技能, 这对于大学的学生尤为重要。

3. 利用学生求知心理和好胜心理培养学习兴趣。

通过调查统计发现, 大多数女生的文化成绩不错, 而且她们往往有较高的求知欲, 她们其实也渴望拥有更多体育知识, 也想通过体育技能学习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这对我们教学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要尽量满足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4. 通过不断激励培养学习兴趣。

首先要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从不懂到懂是个努力的过程。特别是女生在这个过程中, 会经常遇到一些始料不及的事情, 我们教师要从思想上开导他们, 在教学中多采用激励的语言去鼓励学生, 其中练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应该关注赏识每个学生, 特别是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更要给予鼓励、帮助, 让学生都得到健康、和谐、全面的发展。

高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初探 篇9

一、依托女生心理优势, 培养女生健康品质

在社会产生巨大的变革, 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 当女生意识到自己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时, 她们就会迫切地要求自己去适应社会的标准与要求。因此, 女生“适应环境”的本能追求在当今比以往更为迫切, 更为需要。女生所处的地位和竞争的社会环境决定了女生必须不断进取、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正是这种女生内在的主体需要, 决定了女生不断进取的心理优势。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 女生自幼就开始扮演照顾他人的角色, 并按照传统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去塑造自我, 逐渐培养出责任感和义务感。当这一品格作用于社会时, 就成为带有广泛意义的社会责任感和社会义务感。女生以吃苦耐劳、勤奋努力为美德, 其勤奋的形成往往也是幼年培养的结果。美国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 从6岁到青春期主要培养儿童勤奋的品质, 如果这一品质不能顺利发展将会使其产生消极情绪, 甚至会自暴自弃。当女生获得了勤奋的品质后, 在以后生活与事业的搏击中, 她们又会将勤奋扩展为忍耐力与顽强性。

作为未来的工作者, 高校女生不仅应具备相应的知识、技能和能力, 也应养成自我心理保健的意识, 随时调节自身的心理状态, 积极应付各种生活事件, 减少或消除心理疾病,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女生只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强化自我意识与客观环境的联系, 认识自身优势, 克服心理劣势, 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 就能发挥女生特有的潜能, 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笔者认为, 培养高校女生健康的心理品质,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培养积极的人生态度

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人生观与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密切相关, 互不可分的, 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良好心理品质的思想基础。积极的人生态度包括热爱事业、生活、大自然, 在爱与美好的人生追求中积极对待自己的人生体验。遇到挫折与困难时, 能乐观处理, 始终保持着蓬勃的朝气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因此, 教师应适时引导女生通过理论学习, 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 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并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一切困惑与艰难, 形成顽强不屈的心理品质。

2. 加强自身修养, 坦然处事

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必须从加强自身修养入手。每一个人都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 能否以正确的态度待人处事, 从主体方面来讲是一个人的修养问题。修养涉及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例如, 在与各种不同性格、不同品性的人交往时, 能够换位思考、互相理解、互相体谅。在竞争中, 能确定一个符合自己实际的目标, 不好高骛远, 不做不切实际的攀比, 坚持自己的主见和原则。

3. 掌握调整心理失衡的方法

在社会变革的大潮中, 在各种矛盾的冲撞中, 女生必然会遇到新的矛盾与困惑, 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出现心理失衡, 特别是在女生生理特征期间, 由于内分泌紊乱表现出易于偏激, 悲观易怒、情感脆弱, 如果再加上客观的冲撞, 这种失衡的变化幅度就会加大, 速度加快。因此, 女生掌握调整心理失衡的方法, 是非常必要的。如, 经常提醒自己稳定心态或者先把矛盾的事情放一放, 等自己冷静之后再处理或者实行思路转移, 强迫自己暂时不考虑不愉快的事情, 想些愉快的事情, 等心情平静之后, 再回过头来考虑解决问题。平时, 女生应努力学习新知识, 广泛接触各类信息, 扩大视野, 开阔自己的胸怀,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或遇到的事。

二、高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在校期间是高校女生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 她们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健全人格的塑造关系到她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和工作, 也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不仅要道德高尚, 知识丰富, 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加强我校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我校采用SCL对全校女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测查。从总体上看, 25%的女生有轻度心理障碍, 7%的女生有中度心理障碍, 只有个别的女生有重度心理障碍。测查表明, 高校女生在人际关系敏感方面存在的问题比较突出, 依次表现为强迫症状、恐怖、抑郁、偏执、焦虑、敌对精神病、其他、躯体化。高校女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 如何开展高校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使她们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生活、学习和人生, 使她们的身心全面健康的发展, 这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急待解决的问题。

1. 澄清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误区

其一,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所谓的“调适”, 它是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排除心理障碍或危机干预为主要出发点, 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为出发点, 着力帮助全体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优化个性心理品质, 提高学生心理调适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的教学活动。

其二,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不能局限于心理辅导和咨询, 而要以课堂教学和课外教育指导为主要渠道和基本环节, 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辅导紧密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和体系, 并利用各种途径去落实教育内容, 实现教育目标。

其三, 不能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给学生诊治心理疾病, 更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看成是心理医生, 这样不利于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求助心理健康教师, 对他们进行及时的心理辅导。

其四,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等同于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绪和良好的意志品质。因此, 决不可把学生的思想政治问题推给心理健康教师去解决。

2. 树立传统与现代有机结合的教育理念

教学中, 教师通常按心中所设计的去管理女生, 所谓的设计就是教师认为的女生就应该有女生的样, 这个“样”, 在很大程度上是按传统的要求所设想的传统女性的人格。

从社会角度讲, 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情感、性格、行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培养出来的。社会化是实现人的社会性的过程。文化对人实现着教化, 而人的文化教养又反过来强化现实的文化。就文化对人的影响方面来讲: (1) 文化培养了一个人的行为规范, 影响了一个人的行为。 (2) 文化培养了人的自身角色、地位及价值观, 使人在自己的文化活动中确认自己的角色和人生价值的取向。 (3) 文化造就了人格。人格的高下取决于文化修养的广狭和深浅。 (4) 文化培养了人的创造能力。人将世代文化继承下来, 又以创造的方式实现着文化新的发展形式。总之, 人的意识的确认、价值取向的选择、生活方式的形成以及人格的塑造, 都是文化养成的过程。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男性为本位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体系中, 男女两性规范为两种不同的价值存在。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 女性已失去了独立的人格。在这种背景下, 传统女性对这种封建化的人格地位的任何反抗, 都被看作是“大逆不道”、“不守妇道”, 都会被看做是“恶”, 看作是人格的丧失。

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篇10

关键词:高中,女生,体育兴趣,培养

体育兴趣于一个人的思维、身心等是分不开的, 尤其是高中女生在个性追求、兴趣爱好、人际交往、学习压力等多方面的影响, 就会形成一种相对淡泊的概念, 没有形成体育锻炼的强烈意识, 因此, 要结合高中女生的综合情况, 进行体育教学的准确引导, 展开生动有趣的体育教学活动, 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简述高中体育与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融合性

1.1、身体发育的困扰

在高中女生中, 在青春期的身体发育上, 由于受到身体形态与机能的整体完善, 表现出精力旺盛、朝气蓬勃等特点, 并且能更好的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同时也伴随有动作协调能力暂时下降、动作迟缓等现象, 有些学生往往对体育课程表现出一种可有可无的想法, 因此, 从生理学的角度来看, 体育锻炼是高中女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1.2、心理成长的困惑

在高中女生的心理成熟度上, 往往及有一种追求成熟却又表现的相对不成熟的现象, 尤其是面对体育课程, 就会表现出木讷、害羞等, 尤其是有些女生心理表现不稳定, 性格相对内向, 在情感上也比较敏感, 因此, 就会在体育课上表现出情感内倾、懒动、对疲劳的耐受力差, 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锻炼积极性不高等, 要从体育引导的积极方式着手, 围绕学生的兴趣点, 激活并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

2、分析高中女生在体育课程中的整体表现

2.1、参与积极性不高

高中女生对体育课程有一种回避的态度, 往往害羞在其他同学面前表现自己, 没有形成一种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教师的各项体育组织活动, 常常是存在不想动、不愿动、不敢动的想法, 自我兴趣不浓厚, 造成体育课程没有发挥更好的作用, 尤其是一些女生存在胆怯心理, 不敢在课程之中互相帮助、团结合作, 造成性格上的孤僻等等, 既不利于体育课程的开展, 也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引导。

2.2、个性教学单一

在体育教学中, 个性的培养也是要着重考虑的一个因素, 但是, 在一些学校的体育教学中, 对学生的身体个性、心理个性没有整体的思考, 尤其是高中体育课程上, 学生新鲜事物有兴趣, 有些教师在课程教学中, 都是侧重于文化课程, 给学生自由训练的时间很少, 尤其是在课外的体育训练上, 譬如爬山、跑步、跳远等一些基本的体能训练都没有, 造成教学实践与学生个性发展的严重脱节。

3、探讨培养高中女生体育兴趣的有效方式

3.1、生活化个性场景培养的训练方式

在体育教学课程中, 围绕学生素质的提升, 在加强体育相关知识的讲解基础上, 还可以通过生活化的场景设计, 在各种常见的生活场景中让学生感受到体育的乐趣, 并激发锻炼身体、培养情绪的目的。将体育教学以及学生的个性培养置于生活化的课堂之中, 教师通过对学生生活资源的捕捉, 作为张扬学生个性的源泉, 在围绕缩短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距离上, 让生活流进课堂, 滋润学生的个性发展, 可以采用生活化的素材, 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教学活动。

3.2、活动课程的培养方式

在针对高中女生的特点基础上, 教师通过各种兴趣教学的方法, 可以积极开展个性体育活动, 尤其是女生喜爱的体育活动, 譬如一些竞技性不强的体育活动, 包括有艺术体操、武术、健美操、排球等项目, 将体育的美感度和学生对美感追求的个性特点, 开展一些与现代课程相结合的体育活动, 譬如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一些舞步学习, 将相对流行而且学生兴趣浓厚的《江南style》通过体育课程的开放式教学, 让学生自由组合, 进行表演, 融合学生的内心兴趣点, 将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能收到更好的课堂效果。

3.3、情感引导的课程教学

在高中体育课程中, 教师要形成与女生交流互动的方式, 通过了解学生的思想, 从而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加强情感上的交流, 为学生主动参与到体育课程之中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还要及时改进教学方式, 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 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相处, 切忌居高临下, 以威压人, 感情投入厚此薄彼, 围绕学生的兴趣点,

4、总结

在高中体育课程的兴趣教学中, 教师要结合考虑高中女生的身心特点, 并与体育教学的活动开展、审美情趣引导、兴趣引导等融合起来, 将最新的体育知识、体育信息告知学生, 创新教学手段, 形成良好的体育训练的氛围, 激活高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李洪洲.浅谈如何培养高中女生的体育兴趣.新作文 (教育教学研究) .2011, 14 (8) :31-32.

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培养 篇11

关键词: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4-046-01

初中女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开始表现出一些女性的心理、生理特点,主要表现为腼腆、害羞、自尊心强、爱清洁等。她们上体育课时,往往不是很积极。因此,培养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很关键。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现状,并提出提升女生参与体育锻炼热情的方法策略。

一、初中女生体育锻炼的现状

我国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对于高等院校一直十分重视其素质教育。其中的体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其地位已经越来越得到相关研究人员的认可与重视。作为实现体育教学的重点部分,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节笔者将对于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不够重视,虽然体育课程在目前的初中考核之中已经成为了必修课程,同时在考试之中,其成绩一般也会列入学分,最终影响学生的总体成绩,但是,在实际教学当中很多学生对于初中体育课程仍旧出于种种原因显得不够重视。去上体育课程,一般也是出于无奈。

其次,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目标难以达成,在我国初中的体育教学当中,其教学形式往往还停留在“教者发令,学者响应,身顺而心违”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其中部分学生,在面对体育课程的出席率上,甚至会找出种种理由请假或逃课。而这些行为与我国教育部出版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具有较大的不同,《纲要》之中指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与习惯”的目标。这一目标给学校体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体育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提高学生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自觉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锻炼打下必要的基础。

再次,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缺失。从一般大学的体育教师的教学实践之中,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往往最头疼的就是初中女生的体育锻炼。一方面,初中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大,自身对于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的积极性又相对较低,在思想之中“健康第一”的意识不足,在体育课中迟到、早退的现象严重。她们在体育教学中,即使参与教学活动,也往往是身到心不到,经常采用“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方式,这样不仅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而且也不利于形成终身体育的良好习惯。

二、对于初中女生体育锻炼兴趣培养的相关建议

首先,学校应进一步提高体育教学的地位。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往往是因为在众多课程之中,体育课程无论是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还是从考试方式等方面来说,都不如专业课程正规,同时其学分数也一般相对较低,所以学生在本着得过且过的思想,在学习之中精神不集中。这就要求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提高体育教学的体育,增加体育的课的课时,以及学分数量,在教学之中,重视对于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的实施情况的监管。同时定期对于体育课程进行考核,增加其教学评价环节。使得学生在思想上重视体育课程。

其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方式,在以往的教学环节当中,往往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教师示范教学动作,学生在旁边观看,模仿,学习动作。这种教学模式往往显得过于呆板,使得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无法集中精力在学习上。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之中教师所传授的知识的习得。这就要求教师教学之中,学习更多的先进的教学方式,增加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真正做到使得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当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因材施教,初中女生对于体育课程兴趣不高的主要原因,是对于教师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从而在主观上不愿意参加体育锻炼。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根据女生的特点,选择教材内容与教法方法,针对男女有别的特点合理安排女生的运动量,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从初中女生的特点来说,她们对体育课具有求趣、求健、求美以及喜欢韵律等特点。所以,在教材内容、教法手段、运动量的择、安排上,既要充分考虑她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同时也应该考虑到初中女生的兴趣点,激发她们学习的热情,以及参与体育锻炼的欲望。

此外,改进体育课程的结构,对于传统的体育课程来说,一般的体育课程教学结构可以分为“三段式”,即“读”为第一阶段,“理”为第二阶段,“练”为第三阶。但是这种教学结构往往会阻碍学生的发展,束缚学生个性的解放。所以教师应该将体育课程分为教学准备阶段,基本阶段,选择阶段,结束阶段。其中选择阶段应该根绝学生的需求选择性的济宁锻炼方法的传授。加强与学生互动,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热情。

最后,重视学生反馈。在学校的教学评价体系之中,学校应该尤为重视学生对于体育课程的评价。所以,作为体育教学或者体育课程的研究人员,教师应该更为科学的制定教学评价体系,其后根据学生对于教学评价的法规,修正自身的教学方案,尤其对于学生之中的女生群体,应更为重视。根据学生的意见选择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针对性的加强学生参与体育课程的热情。

参考文献:

[1] 李业幸,石丹青.如何提高初中女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7(02)

[2] 翁 薇.初中女生膝关节运动损伤的实证研究[J].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03)

[3] 邓广南,曾祥萍.21世纪初中女生形体美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09)

[4] 解 涵.初中女生形体教学中的审美教育[J].常州工学院学报. 2008(01)

体育教育女生 篇12

关于厌学, 当前国内外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定义“厌学”这一概念。刘守旗在《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一书中认为厌学是指“学生对学校的学习生活失去兴趣, 产生厌倦情绪, 持冷漠态度及其在行动中的不良表现”。本研究中, 厌学的概念借鉴刘守旗先生的定义, 将厌学定义为学生对体育学习失去兴趣而产生的厌倦情绪、态度和行为表现。

二、哈尔滨市高校女生厌学的原因分析

(一) 个人主观意识原因

在高校女生中个人主观意识是其厌学体育课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调查中发现哈尔滨市高校女生中厌学体育课的个人主观意识方面的原因主要有对体育运动的错误理解、惰性心理和享乐主义思想、思想意志不坚定等几个方面。

(二) 个人客观原因

在调查中发现哈尔滨市高校女生中厌学体育课的个人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自身运动能力方面的原因和参加活动太多没有精力等。

(三) 学校原因

学校是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环境, 大学期间学生的主要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因此, 学校的规章制度、教育环境、教育政策、校园环境、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等各方面的因素对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思想意识的形成都具有极大的决定作用。

在调查中发现, 哈尔滨市高校女生厌学体育课学校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体育课课程设置不合理, 教学内容设置不能满足学生需求, 教学方法缺乏趣味性, 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不认真, 对学生的要求比较松散, 以及特殊的气候环境等几个方面。

(四) 家庭和社会方面原因

家庭是学生教育的重要课堂, 在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下, 体育课一直被放在副科的位置, 从小很多家长就告诉孩子“主要学好语数外, 体育课不重要, 不要投入太多精力, 影响学习”, 这种思想从小就植根于学生的心中, 因此, 很多学生在思想上对于体育课就不重视, 加之体育课内容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导致学生厌学体育课。

大学生活对于学生来说就像一个小社会, 学生在其中体味社会的各种辛酸苦辣, 同时也会受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在调查中发现, 在哈尔滨市各高校中流行痴迷网络、游戏和“60分万岁”的思想对学生的影响是最大的, 当然对女生的体育课学习也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高校中有这样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就是在新生刚入学的时候总会有一些学长告诉他们“大学学习跟高中不一样, 比较轻松, 及格就行”, 在这种思想的驱使下, 很多学生不重视学习, 考试时“突击复习”、甚至有作弊的情况。体育课中学生“突击练习”、讨好老师只为混个及格的情况也经常出现。当“及格”变得容易后, 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性就会下降, 很多女生便不再重视体育课的学习。另外, 目前痴迷网络、打游戏、逛街的现象在大学女生中非常普遍, 很多女生迷恋网络、有时由于从众心理还会在伙伴的影响下出现逃课的现象, 特别是对于体育课这个一直以来思想中的“副科”来说, 旷课情况经常出现。

三、哈尔滨市高校女生厌学情况的解决对策分析

(一) 针对哈尔滨市高校体育课课程设置存在的不合理情况和教学内容无法满足学生需求等情况, 应该完善和落实整体学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 从基础教育抓起, 各级教育和体育部门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从小学到高中整个教育过程的整体高度出发, 制定具体的指导纲要和实施计划用来指导各基层学校的体育教学, 形成完整的体育教育体系。同时加强基础教育体育教师的业务培训, 让体育教师掌握更多的体育知识和技能, 使体育教学内容丰富起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二) 哈尔滨市各高校体育部门应该进一步要求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从学生的兴趣出发, 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通过新颖的体育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让学生逐渐喜欢体育课, 并真正投入到体育锻炼当中。

(三) 针对学生和社会对体育课的误解和错误认识,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学校应该加强体育课作用和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让学生和社会深入的了解体育课, 消除对体育课和体育运动的错误认识和理解, 从思想上建构起新的体育观。

上一篇:注册环保工程师下一篇:寻找中国最美乡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