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2024-07-31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精选12篇)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1

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 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 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 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班主任要通过这种爱使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 使他们的品德更高尚, 性格更坚强, 懂得如何做人。班主任只有把这种爱化作满腔激情, 倾注到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每一个方面, 班级工作才能得心应手, 才能取得丰硕成果。

一、爱学生要从理解学生做起

爱学生就要理解学生, 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班主任如果不能尊重、理解学生的时代性和年龄性, 不注意到学生的这些需要, 不能将情感化作满足学生这些需要的行为, 就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戒备, 甚至反感的情感反应, 由此无法达到师生的情感交融。班主任在工作中, 要注意平等施教, 决不能“居高临下”, 摆出一副说教的面孔, 应努力提倡师生共同探讨, 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平等教学气氛, 要放下架子, 勇于改正自己的错误, 绝不为自己的缺点辩护。教师在管理中, 处理学生的不良行为时, 对学生本人仍应尊重, 要维护他的自尊心, 可采取个别交谈的方式, 或进行冷处理。因此, 教师应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象对理解的渴望, 在工作中用自己的一片深情, 化为更多的理解去赢得学生的心。

二、爱学生能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一个班的学生, 他们的情绪、气质、意志、兴趣和爱好不尽相同, 如果每个人都我行我素, 各行其是, 班集体就成了一盘散沙。遇到这样的班级, 班主任如能用真诚的情感去热爱、关心、爱护学生, 富于同情心, 以平等的地位与每个学生相处, 尊重其人格, 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 就能沟通师生之间的心灵, 学生就会亲近班主任, 从而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学生把班主任当做可以依赖的人。这样, 学生乐意和班主任谈思想、学习、生活, 心就会往一块儿想, 劲儿就会往一处使, 形成一个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班集体。在课堂上, 教师的一个眼神, 一个细微的动作, 学生都能心领神会。由于有了这种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轻松愉快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学生干部的才干也得到了锻炼。

三、重视教师自身的情感榜样作用

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是多方面的, 良好的感情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和基础。情感教育需要教师以自己的理想、信念、爱心、诚心、细心去感染学生, 以真情打动真情, 以自己为榜样做出表率作用。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知识的化身, 道德的楷模, 思想的传播者, 人生的引路人, 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造成潜移默化地影响。“亲其师信其道”, 只有当学生领略教师对工作所倾注的爱, 对学生倾注的爱, 才容易使学生激发起学习的热情, 从而进一步影响学生去热爱集体, 关心他人, 努力学习, 这便是一种情感榜样的作用。班主任是搞好班级工作和教育好学生的前提和保证, 那么, 怎样才能在学生中享有较高的威信呢?首要的一点就是与学生相处过程中, 扮好“良师、益友、慈母、伯乐”等多重角色, 具有高尚的品德, 严于律己, 钻研业务, 大胆探索, 勇于创新, 渊博知识的良师角色, 是班主任赢得学生信任的前提之一。慈母角色主要是有利于培养、激发班主任的爱心, 促进班主任更加热爱学生、关心学生, 甘当服务员。这种爱是基于对祖国和民族未来的高度责任感而产生的真挚的高尚的爱。在班主任工作中, 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与真挚的感情, 它是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重要手段。

四、重视心理健康, 做学生的心理“医生”

由于部分学生心理素质脆弱, 导致了各种心理障碍的存在, 表现在学习上的紧张、焦虑乃至恐惧;人际关系上的怀疑、孤僻、嫉妒;社会关系上的自卑、失落、冷漠乃至失去生活乐趣。这些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挫折时, 就心灰意冷, 苦闷不安甚至态度消极等等。针对这些现象, 教师在平时可以开展一些有利于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活动, 如“学雷锋、献爱心”社区服务, 勤工俭学等社会实践活动, 让他们在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中理论联系实际, 培养现代意识、竞争意识, 培养开拓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 提高社交能力、创新能力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使他们在集体交往中保持一种融洽、正常的心境, 促进学生个性心理的健康发展。多一份宽容与理解, 多一份关爱与支持, 通过情感, 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用情感来教育学生, 往往比责骂有效得多, 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情感教育将在现代教育中特别是班主任工作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总之, 在班主任工作中, 注重情感教育的投入, 对带好一个班级, 使班集体健康地成长, 是大有益处的。它将推动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 为塑造有理想, 有道德, 有文化, 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

摘要:班主任工作要从理解学生做起, 爱学生能形成班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重视教师自身的情感榜样的作用, 重视心理健康, 做学生的心理“医生”。通过情感, 架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

关键词:爱,理解,情感,榜样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2

大家好!

中国先哲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瓦特看到水开了,在不懈的思考中发明了第一台蒸气机。牛顿看到苹果落地了,经冥思苦想反复思考,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牛顿的生命,因思考而精彩。

能否思考是人生成功与否的重要分水岭。人生,不能没有思考。思考是一种好习惯,它传承精华,去除糟粕,孕育智慧。思考可以疏通僵化的思维方式,构建新的思维和理念。古今中外,凡成大事者都有勤于思考的习惯。思考支撑起了他们的人生,拓宽了他们的人生。

只有思考才能获得真知。并将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深入灵魂,提高能力。真正的知识与能力是对等的,一个人的知识越多,他的能力就越强。

为了取得真正的知识,我们必须进行思考。同学们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往往就在于只会储备知识,缺乏思考意识,使知识得不到灵活、有效的运用。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3

摘 要:当今社会出现的伤害生命的现象已经引起各界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教育生态学视角就是其一。作为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交叉性学科,教育生态学与生命道德教育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看待我国的生命道德教育,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本文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以生命道德教育的内涵为基点,将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规律运用到生命道德教育的实践中,主要从教育生态学的和谐性、开放性、多样性以及系统性四个方面分析了当前我国生命道德教育的重点内容:生命道德教育的“和谐性”表现在人与自然生命的和谐教育、群体生命的和谐教育以及个体生命的和谐教育;生命道德教育的“开放性”表现在生命所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规范环境的开放以及个体生命思想理念、价值观念的开放;生命道德教育的“多样性”表现在自然系统中物种生命的多样性和人类生命存在的多样性;生命道德教育的“系统性”表现为生命道德教育是一个由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及保障措施组成的有机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生命道德教育生态化的实施路径,主要包括:遵循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生命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完善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以及创新生命道德教育的模式。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生命道德;教育;生态模式;规律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迅速的改善,可是社会道德水平却存在着下滑的趋势,其中生命道德显得尤为突出。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漠视生命的现象,几乎每天都上演着自杀以及伤害其他生命等悲剧。这些现象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生命道德教育刻不容缓。近年国内各大中小学或者开设了生命道德教育课程或开展专项活动,但是,生命道德教育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或者是生命道德教育活动过于表面化,或者是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太空泛,抑或是生命道德教育的教学时数有意无意被挤占,让位于应试教育。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生命道德教育,培养个体对于生命道德的正确认识,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任务和重要课题。本文试图从教育生态学视角,对我国生命道德教育进行全新的思考与探索。

生命道德教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有的学者认为生命道德教育就是:“回到生命之中、遵循生命之道、关爱生命、生命有爱的教育;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处于基础位置。”1有的学者指出:“在德育中关注对学生进行整体人生的塑造,帮助青少年从小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了解生命的有限性,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远大的人生目标与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2道德起源与发展的动力都源于生命,生命应该是教育的起点。3可见,开展生命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在于生命道德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的内在系统的联系,而且在于生命道德教育与教育环境之间也是一个系统,必须借助于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才有可能取得较好的生命道德教育效果。

教育生态学不同于一般的教育学,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广义上来说是教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及其规律,教育生态学是将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联系,是以教育及其生态环境相互关系及机理为研究对象的一门新兴学科。教育生态学强调整体论,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更加客观全面地展现教育过程中的各要素、部分的有机联系,教育体系内部与外部环境的关系,发现教育过程中的问题,有利于我们解决宏观与微观上的失误。整体论就要求教育过程中注意生态失衡,保持生态平衡,促进问题的解决。4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的运用,是将生态意识整合到教育全过程的过程。因此,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看待教育过程的非生态现象及其存在原因,运用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规律解决教育过程非生态问题,为生命道德教育提供了新方法和新路径,对生命道德教育的创新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生命道德教育是“和谐性”的教育

教育生态学强调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教育环境的内外部环境和谐。和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追求,因此“和谐性”是生命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生命道德教育的“和谐性”包括人与自然生命的和谐教育、群体生命的和谐教育以及个体生命的和谐教育。

人与自然生命应该是和谐的。教育生态学将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看做是社会也是自然的人,而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不仅是我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圈,对于教育来说,它既是最大的生态空间,又是最基本的生态环境,给予教育直接或间接的影响。5人类通过数十万年的生存斗争,利用自身的力量摆脱自然力的束缚;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与自信心的膨胀,逐渐形成了“人类中心主义”价值观,在这一价值观指导下的人类活动,导致了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人作为大自然生物链上的一环,其生命状态与大自然的生命状态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应该看到人和大自然的万物都是生命的存在体,它们具有同等的价值,不分贵贱,人类应该将自己作为大自然中的一员,建立人与自然平等的关系。

人是群居性的物类,群体生命的和谐是群体存在与延续的基础,因此群体生命的和谐教育要遵从群体生存的基本特性与规律。而从众行为是人类及至部分生物的一种生命特性。在中国,从众思想与从众行为表现很明显,教育生态学中称这种行为为集群行为,即人们在激烈互动中自发产生的,无领导、无明确目的,不受正常社会规范约束的众人行为。1而这些行为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样也能带来消极的影响,从众行为的消极作用是在一定的程度下会扼杀群体成员的创造力,群体强大的力量会迫使有创造力的人放弃自己的立场。实现群体的生命和谐,就是如何将群体的行为从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从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角度看,只有把握好群体动力以及群体之间的互相关系,才能实现群体生命之间的和谐。首先是权威关系。这种关系存在于父母与子女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父母对子女、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权威关系中,作为权威方,父母和教师要把握好教育的“度”,更要注意自身的言行举止。其次是共生或共栖关系。不同的教育群体在一个教育的生态系统中,共同学习互相帮助,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最后是合作与竞争关系。群体内部成员之间根据彼此之间共同的目标和要求,通过合作或竞争来实现。良性的竞争有利于学生的进步,恶性竞争则有损群体生命的和谐。

个体存在是生命存在的基本形式与单位,个体生命的和谐教育要遵守个体生命活动和个体生态的基本规律。根据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观点,个体生态属于微观生态,个体微观生态环境主要是家庭,因此家庭教育是个体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家庭环境会影响个体生命的心理状态、行为举止习惯的养成。如何实现个体生命的和谐?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养成个体的反思反省、自我批评的良好习惯。良好习惯的养成要求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把握好模仿行为。模仿他人的行为,总是他自己所倾向的或者所希望的行为,这种行为会让个体适应自己所处的环境从而产生满足感。2如果父母自己做错了事情,不断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地自我批评,那么孩子无论是无意识还是有意识就会倾向于这种行为,因此,这类孩子的心理会更加健康,与同伴相处会更加和谐;在生活中,他们也会将这种行为带到任何一个挫折、失败中去,他们成功的几率会更大,自信心也就更足。

二、生命道德教育是“开放性”的教育

人类生活在各种生态因子综合起来的一个循环的、整体的生态环境中,生态系统的各因子之间是相互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的任何生物生命也都是开放的。生命的开放性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作为直面人的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而进行的一种社会活动,生命道德教育应该重视生命开放性的教育。教育生态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营造生命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要综合考虑教育环境的整体影响。这些环境有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等。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生物圈,对人的生理心理等方面都会造成影响;社会环境是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环境,其中家庭环境、学校环境都对学生的德、智、体、美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规范环境是人类在社会群体生活中所形成和持有的态度、风气、气质与观念。1

传统的生命道德教育模式忽视了开放性,功利主义的兴起造成了人们的心灵交流日益疏离。功利主义的思想会使得人性迷失,它“天然地排斥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排斥与之密切相关的无私的好奇心、知识上的冒险意识和反独断的探险精神”2。在功利主义思想影响下,目前学校的生命道德教育也缺乏开放性。重进取而轻平和、重竞争而轻合作、重对立而轻宽容。这就直接导致了教育环境的封闭、教育目的的偏离与教育方式的错误。后果是个体生命生活空间的封闭、个体生命创造性的压抑和个体生命价值观的异化。

首先,个体生命生活空间被封闭。我国由于受到传统体制与文化传统的影响,教育的环境不仅从空间上是封闭,而且考试模式也呈现封闭的状态。幼儿园、小学、中学乃至大学被一个个围墙封闭在狭小的空间,而教育又局限在升学、成才的单一目标上。教育带给学生沉重的负担,甚至幼儿园的孩子都不能享受自由的童年,小学、中学就更不用说。道德教育的模式更是单一、封闭,总是将学生束缚在校园里,禁锢在书本上,让学生接受统一的道德模式和价值观念。父母的叮嘱、老师的教导以及升学的压力使得学生不堪重负,厌学情绪滋生,打架、逃课等行为层出不穷。将学校作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场所,学生无形中被剥夺了自由自在感受大自然的气息,感受丰富多彩活动的权利。据最新统计的数据,未成年人的犯罪率上升且呈低龄化的趋势,本应该是国家未来栋梁的青少年却成了社会的作恶者。

其次,个体生命创造性被压抑。格里芬曾指出:“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是‘创造性的存在物,每一个人都体现了创造性的能量,人类作为整体显然最大限度地体现了这种创造性的能量(至少在这个星球上如此)。”3生命的开放性在于迸发出创造性的活力,是不断追求新的生命的过程。尽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经济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学校教育的步伐却没有紧跟上去,特别是学校的道德教育,仍旧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说教式”的教育方法,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像工厂被加工出来的统一的产品。

最后,个体生命价值观被异化。个体的价值观是社会主要意识形态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社会在价值领域的重要的表现。生命的价值观更是个体对于生命的解读,对生命本真的理解。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受享乐主义与拜金主义价值观的侵袭,很多人将“金钱是万能的”作为自己的座右铭,造成了个体价值观的金本位化和功利化。

人是自然中的人,是社会中的人,只有融入社会才能称得上是完整的人。每个个体是不一样的,也正是个体生命的唯一性才彰显生命存在的独特价值与意义。每一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思维、情感、意志性格等,不能被模式化。因此,生命道德教育必须遵循生命“开放性”的本性与教育生态的开放要求。

三、生命道德教育是“多样性”的教育

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看待生命的“多样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自然系统中物种生命的多样性;二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多样性。只有保护生命的多样性,才能实现生命道德教育的平衡发展。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处于复杂的生态网链的联结之中,一方面教育的宏观生态启示我们要用整体论的观点来研究我们生存的生物圈,明确人在生物圈中所处的地位,调控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达到自然的协调。另一方面,教育的微观生态启示我们要用系统的方法来研究教育个体,形成合理的生态结构,避免出现生态平衡的失调。平衡的维持是许多力量在起着作用,一般来说,多样性能导致稳定性。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里,人类不是唯一生存的物种,从生态学的视角看,包括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内的万物生灵都是自然系统中的生命体。这些物种的存在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即生命形式的多样性。保护生物存在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基本任务,因为它们作为生物链的一环,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就会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灾难。在地质史上,人类经历过5次自然的大灭绝,但是,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灭绝的速度要快1 000倍,究其原因,主要是人为的环境污染、人口爆炸以及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

人类之所以被称为高级生物,是因为人类有意识,有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但不仅仅是人类的生命是可贵的,人类不能利用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去做违背自然生态规律的事,否则只会自食其果,受到惩罚。比如大肆捕杀麻雀之后会出现虫灾,因为麻雀是吃害虫的好手,没有了麻雀,害虫就会大量繁殖,从而造成农作物歉收;人类食用活猴脑造成埃博拉病毒的传播等等都是大自然的报复。生命道德教育要使学生认识到世间万物生命的价值,人类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去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好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

人类生命的存在也有其多样性,哪怕是双胞胎也有自己不同的个性。人是生命的个体,生命的个体应该得到保护。对于教育的目的,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刘再复先生认为,教育应当把培养优秀的人性、培养有质量的生命作为第一目的。1这是对以往将培养人生存技能作为首要目的的矫正。千篇一律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适用当今的社会,将学生打造成完美的复制品只会扼杀个体的创造力,没有创造力的国家是没有发展前景的国家。而遵循个体个性化的发展就是尊重个体自主性与创造性的发展。可是,长期以来我国的道德教育只是最大限度地扼杀人的利己性,培养人的利他性,这种片面性的教育,其效果往往会适得其反。真正的道德教育应该是生命多样性的教育,在提倡利他性的同时正确引导利己性,使得利己与利他能够达到规范的统一。马克思认为,人类的根本属性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1。生命道德教育本应该是顺从人的本性的教育,而我国的生命道德教育忽视的恰恰就是人性的自由自觉的教育。

四、生命道德教育是“系统性”的教育

教育生态学还告诉我们要运用系统观对教育生态的各种因素进行全面、联系的思考。2教育体系相当于一个生态圈,缺少其中任何一环,整个系统都无法正常运转。

生命道德教育应该是系统性的教育,它包含生命道德认知、生命道德情感、生命道德信仰以及生命道德行为,四者缺一不可。目前我国学校的生命道德教育,仅注重生命道德理论知识的教育,有的学校将生命道德教育归结为道德课程的一个部分进行简单概要的介绍;有的学校把生命道德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而忽视了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有的学校认为生存技能训练就是生命道德教育的全部,但生存技能只是保护生命存在的一部分,并不能让学生从感性上感受到生活与生命;还有些学校将生命道德教育视作心理健康教育,成立心理健康协会或者开设心理诊所,让学生解决对生命存在与活动中的疑虑或问题。上述所列学校生命道德教育方式的偏差,不仅是教育目标偏离的结果,而且是由于对生命道德教育系统性的忽视。教育目标的偏离导致当前的教育是学校围着高考指挥棒转,升学即使不是学校教育的全部也是学校教育的重中之重。生命道德教育属于德育的内容,在高考中不属于书面考查内容,学校为了升学率,一再减少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忽视生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学生自然就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不仅忽视生命道德教育过程的体验,而且产生轻视甚至漠视生命的思想。此外,将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书本化、教条化,直接导致生命道德教育的扁平化,阉割了生命道德教育丰富、系统的深刻内容。

五、生命道德教育生态化路径

将教育生态学理论融入生命道德教育中,重视生命道德教育的“和谐性”“开放性”“多样性”和“系统性”,要求我们遵循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在规律,优化生命道德教育的生态环境,完善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创新生命道德教育模式,实现生命道德教育的生态化。

运用教育生态学的规律,能够让我们从多维生态位把握生命道德教育的内涵和本质。英国教育家怀特海指出:“学生应该在适合的时间,在他们到达恰当的心理发展阶段时,学习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1这就要求我们制定适合学生身心年龄与个性发展阶段的教育计划,实现人生不同阶段的生命道德的自觉与自由。第一,要重视生命的生存价值,教育学生尊重生命,不仅是自己个体的生命,也包括大自然生物以及他人的生命,只有珍惜生命、科学对待生命的过程才是人活着最大的意义;第二,弘扬生命的自由精神。生命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人具有自由自在的人格,这是不容被剥夺的;第三,让生命回归自然。人是大自然的一员,对于生命的理解就是要让本身融入到大自然旺盛的生命中去体验。

根据教育生态学整体性的原则,构建整体性的生态教育环境。一是实现学校内部各要素相结合。根据教育生态学内在功能中“三大功能团”协调动作理论,学校的管理层、教师和学生“三大功能团”通过知识流、能力流和价值流联系和贯穿,彼此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2二是建立课堂内环境与课堂外环境之间的联系,实现多元化的实践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到课外,让他们亲自体验生命,体验是对亲身经历的反思,是全身心融入对象后对意义的揭示,是对生命意义的感悟,通过体验能丰富自身情感,提升人生境界。3三是生命道德教育要与其他学科教育相结合。学校不能孤立地进行生命道德教育,避免陷入教条主义,每位老师都有义务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和生命伦理价值的教育,教师可以在不同课程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生态平衡理论,需要完善生命道德教育的内容。包括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一要树立敬畏生命的伦理思想,正确对待生命的神圣性,不仅包括对人生命的尊重,也包括对大自然动物、植物一切生命的尊重。二要注重环境道德教育,倡导尊重自然、善待自然的理性的价值观,这样才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质,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三要开设环境保护教育课程,开展相关实践活动来培养学生环境保护及善待生命的意识。首先要进行认识死亡的教育,如让孩子投入大自然中,观察叶子从新生到凋零的过程,体悟四季转换;组织孩子观看剖宫产过程的录像,让他们体会妈妈孕育生命的艰难,认识生命的珍贵、价值以及自己要承担的责任;开展临终关怀活动,关怀临终老人,甚至允许小学生到医院太平间与遗体接触,亲身经历死亡,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其次要进行生命挫折教育。培养学生抵抗挫折的能力,比如,学校组织学生假期赴艰苦地区体验生活;家长鼓励学生勤工助学,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力,等等。多元化的实践教育可以锻炼学生的心智,培养他们正确认识生命、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关系的能力。

遵循生命道德教育的开放原则,实现教育的学校—家庭—社会联动互融。教育生态系统中各部分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开放的。1一方面要实现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结合,建立三位一体的生命道德教育网络。生命道德教育应该广泛地渗透到学校、家庭以及社会整个体系之中,学校可以多跟学生家长沟通,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和思想动态,加强与家长的交流甚至开展家长生命道德教育,提高家长生命道德认知水平,帮助家长树立起正确的教育理念;学校也可以跟社区合作,强化对学生生命道德教育的学校—社区联动。另一方面,完善学校的德育制度,将基于生态理念的生命道德教育融入学校德育的全过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给予他们道德选择的自由。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自主提高道德责任感。教师也要改变一贯以来的绝对权威的态度,以一种平等的关系来面对受教育者,在传授学生相关知识的同时,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加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指导,从而达到生命道德教育的目的。

[作者简介:李文静,南京林业大学思政部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王全权,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 古东)

Abstract: The phenomenon of life damage in todays society has aroused wide attention of people from all walks of life, with educational ecology as one of the perspectives. As a new and comprehensive interdisciplinary subject, educational ecology has a close connection with life moral education, and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realistic significance to view moral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Based on the connotation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a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is paper applies the basic principle and rules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o the practice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t analyzes the main content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from the four aspects: harmonious, diversified, open and systematic nature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e harmonious nature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s represented in the education of harmonious relations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of individual lives and of group lives. The open nature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s reflected in the openness of environment of nature, society and norm and in the openness of mentality and values of individual lives. The diversified nature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lies in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in nature and of human lives. The systematic nature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s embodied in the systematic education content based on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education. Finally, based on the basic rules of educational ecology,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ecological approaches to life moral education: following the ecological rules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realizing the interac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improving the ecological content and constructing the ecological pattern of life moral education.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4

一、道德教育视野下有关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

叶澜教授认为德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体现生命关怀的事业”[1]。现今德育的发展方向应该朝着有关生命意识的方面发展。将生命意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呼唤符合生命存在内在逻辑的道德教育。

1.生命意识及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

生命意识, 从哲学的层面讲, 是个体对自身存在的一种深刻感觉, 是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一种自觉的意识, 是个体对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的审视。一个人是否有生命意识, 决定了这个人会不会理解自身生命存在的价值, 会不会珍惜并保护自己的生命。王晓虹认为, 生命意识是指个人能清楚地意识到自己、他人及世界上一切生命的存在, 理解生命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和关系。[2]本文的生命意识是指个体对自身及他人生命存在的一种直觉的意识。也就是说, 能够意识到个体生命的存在, 意识到他人生命的存在及各种生命间相互平衡的关系。

显而易见, 生命意识教育的定义是以生命意识的内涵为基础的, 生命意识教育是指基于一定的价值取向, 遵循一定的行事原则, 唤起及形成人们的生命意识, 从而使人们拥有一个美好而完整的人生。生命意识教育可以逐级进行: (1) 认识生命。从生命的起源开始帮助学生认识生命, 知道生、老、病、死等生命现象, 理解生命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 敬畏生命。生命存在的本身就是一种奇迹, 学会敬畏生命; (3) 尊重生命。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 也没有完全一样的两个人, 即使是双胞胎, 也是有很大差别的。因此, 要学会尊重自己的生命; (4) 珍视生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 即使在成长的过程中遇到暂时的不顺, 也要勇敢地生活, 珍视自己的生命; (5) 完善生命。我们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 但我们可以拓宽它的广度。好好地生活, 即使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也要不断完善自己, 提升自己, 让自己靠近生命的完善境地。

2.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

马克思曾说:“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一个没有生命的个体的存在是没有多少价值的, 而且生命只有一次, 且是短暂而易逝的。自然灾害面前, 生命是那么不堪一击, 让我们为之惋惜。可是, 生活中却有一些原本可以活蹦乱跳的生命从此戛然而止, 早早地画上了句号。当然, 原因很多, 也不易条条举例, 总的来说, 后者表现为对生命的不尊重。

(1) 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

“身体发肤, 受之父母”。自己的一切都是父母给予的, 有些时候不能只是为自己活着, 更是为了父母。对自己生命的尊重, 既是一种孝道, 又是一种责任。然而, 近几年的统计数据表明, 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者逐年增加, 从各个层面暴露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重。当然, 这种表面现象的呈现必由深层原因引发, 要想解决问题, 就必须从根基出发。

首先, 这种对自己生命的不尊重是由压力引起的。社会在发展, 生活节拍在加快, 竞争越来越激烈……这些压力会加深人们对自己生命不尊重的程度。其次, 对自己宝贵生命的重视程度不够。中国沿着科学发展观的道路前行,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 而核心是以人为本, 人是发展的前提, 也是发展的目的, 没有人的存在, 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一切都是一纸空谈, 没有实际意义。再次, 个体对自己的人生理想缺乏必要的坚持。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一帆风顺, 也不是所有的理想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实现, 能够坚持自己内心深处最初的声音, 勇敢地走下去, 哪怕用自己一生的坚持换取理想目标的实现, 这是体现人生意义的一个方面。

(2) 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

道德视野下的生命意识缺失现象不仅表现为对自我生命的不尊重, 还表现为对他人生命的不尊重上。无视他人生命, 甚至践踏别人的生命, 都是令人发指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一个对别人生命不尊重的人往往对自己的生命也不怎么尊重, 更何况, 一个不懂得尊重别人生命的人, 往往得不到别人对他生命的尊重。

生活实例、不尊重生命的种种事例等都是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 如毒奶粉、地沟油、弃婴、“小悦悦”事件、投毒事件等。对生命的漠视, 虽然有客观的某些顾虑或者束缚, 但是内心深处最初的那些底线已经丧失, 体现了道德教育对凸显生命意识教育的不足, 甚至道德教育的教条式传授根本不曾涉及生命意识的教育。“道德的营养不良和精神的中毒对人的心灵的危害, 正如身体的营养不良对身体的危害一样”[3]。

二、从全程、全员、全面“三个维度”看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教育

“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4]。人和动物的区别之一:人是有意识的存在。作为有意识的生命存在的人, 应该追逐自身价值的实现, 形成正确的生命意识。

1.全程的生命意识教育。

全程是一个时间概念, 是从个体的出生开始到个体生命终结所持续的时间。全程的生命意识教育是指自始至终对生命个体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无时不在, 贯穿始终, 环环相扣, 有序进行。当然, 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道德教育内容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 要低起点切入, 分层次育人。按照个体的不同年龄阶段, 施以不同层次的生命意识教育。起初, 在道德教育中帮助个体形成关于生命的认知, 由生命认知逐渐向生命意识转变, 外化的生命知识是否已经内化, 要看个体是否形成了较稳定的行为。

家长, 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 做好养育孩子的同时要教育好孩子, 所谓对孩子的“教养”, 不仅要有养还要有教, “教”包括对生命意识教育的引导, 自小对孩子进行珍视生命的教育, 让孩子学会敬畏生命。

学校是孩子众多品质内化的重要场所、必要环境。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主要承担者, 当然, 在教师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中, 可以有意识、有目的地对学生的生命意识教育进行一定的引导。教师要认真研究学生真实的内心想法和心理发展规律, 注意挖掘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教育的要素, 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意识教育, 也可以说, 将生命意识教育渗透于教学的全过程。

社会, 是一个大熔炉, 是进行全方位生命意识培养的地方。马克思说, 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生活在社会中, 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和熏陶。所以充分利用社会大环境对生命意识教育给予支持, 才可以使生命意识的理论向实践转化, 个体将实践的经验整合, 重新体验生命意识……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增强个体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

2.全员的生命意识教育。

全员是指将所有的社会个体成员, 全员的生命意识教育是指对所有的社会个体施加生命意识教育的影响。

将个体看成是道德教育视野下生命意识教育的主体, 人人都是道德教育中凸显生命意识教育的工作者, 每一位家长、每一名教师、每一个公民都要根据自身的“岗位职责”实施相应的生命意识教育影响, 保证生命意识教育的全员性, 把道德教育视野下的生命意识教育落实到各个环节, 当然, 生命意识教育既是一种目的, 又是一种手段, 是道德教育不容忽视的一部分, 可以说是一种需要, 一种必然的需要。

不论是以家长、教师还是公民的身份, 个体都要重视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 懂得严于律己, 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为学生更好的未来、更充实的生活提供可以实现的前提条件。家长做好家长的角色, 尽好监护人的职责, 多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聊聊生活, 谈谈理想, 探讨人生, 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孩子面临困境时的经验不足提供参考意义。教师, 在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不能忘记, 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 他们有自己的感受、想法和处事方式, 要学会尊重他们的意见, 试着和他们做朋友, 让他们的生活中少些怒斥和苛求, 多点赞美和表扬。每个公民都要明白, 自己也曾从孩子时期走过来, 知道每走一步的特点和需求, 其实, 站在他们的立场, 你会发现得更多、给予得更多, 因为你们的关心和爱护, 他们会更热爱生活, 珍惜生命。

3.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

全面可以说是一个空间概念, 是指学生生活、学习的全部环境, 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一方面指生命意识教育无处不在, 全方位地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全部领域。另一方面指整合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 充分利用这三方面的资源, 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生命意识教育。

家庭是一个人最早接触的环境, 孩子呱呱坠地来到家庭, 首先受到的是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孩子生命意识的启蒙应该从家庭的生命意识教育开始。因为父母日常生活的教育和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是对孩子生命意识教育的引导。为此, 父母要提高自身的素质修养, 做好榜样, 培养他们优秀的品格。

伴随孩子的成长, 学校教育开始进入他们的生活, 并担任主要的教育角色, 学校要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适当开展社会实践, 促进学生的道德内化, 将生命意识教育融入道德教育教学中。

直至他们成年后踏入社会, 学校的教育影响一直伴随, 虽然会受到社会或好或坏的影响, 但早期道德教育中的生命意识教育影响根深蒂固, 即使是不好的影响, 也会遵循内心深处的底线;相反, 早期道德教育中生命意识教育影响或有或无, 社会的点滴影响会使个体生命意识的认知紊乱。这就要求将家庭、社会、学校统一协调, 共同为个体成长中的生命意识教育服务。

三、对道德教育视野下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

“人一来到这个世界, 即不可选择地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 其生命不仅属于他自己, 也属于其家庭、社会, 个体生命的价值也只有在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中才能得以形成与展现。因此, 人与生命不仅是一个有机体的自然发展过程, 更是一个完善道德、履行责任的过程”[5]。的确, 人的生命价值只有在其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中才能被确证, 这是人的生命价值的道德意蕴。

1.引导学生积极探讨道德视野下生命的意义、把握生命价值。

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墓碑铭文里有这样一段话:“有两样东西, 人们越是经常持久地对之凝神思索, 它们就越是使内心充满常新而日增的惊奇和敬畏:我头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律。”[6]道德之于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今道德教育中凸显生命意识教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生命意识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 需要持续不断地熏陶、影响。培养生命意识的一个途径是明确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不仅包括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讨, 还包括对个体与社会相结合价值意义的认识。人生价值是在社会中实现的, 要想更好地探讨生命的意义, 把握生命的价值, 就应该将个体与社会联系起来, 整体把握。

2.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明确生活目标、增强生命价值感。

理想信念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 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体现。只有树立远大的理想信念才能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即使压力袭来, 也不会轻易被困难和挫折打败。

人生因目标而美丽, 生活因目标而精彩。明确生活目标对增强生命价值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自爱始终是很好的, 始终是符合自然的秩序的。由于每个人对保存自己负有特殊的责任, 因此, 我们第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而且应当是不断地关心我们的生命”[7]。没有生命, 其他一切都无从谈起, 但不是每个人都有生命意识, 也不是每个个体的年龄增长就一定代表这个个体生命意识的增强。

3.社会的关注可以让生命意识教育的效果更加显著。

社会是人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场所。融入社会是价值实现的前提, 若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就要扮演不同角色以获得人们的关怀和支持。不仅要引导学生增强自己的生命意识, 还要动员全社会对生命意识的关注。社会人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 给他们一些心灵上的支持, 对他们进行心灵的感化, 让他们对生活充满希望, 对人生满怀理想, 对生命意识教育更欣赏。

一个珍爱自己生命的人不仅是对自己的生命负责, 也是对其他人的生命负责。在道德教育中渗透生命意识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事, 需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 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探讨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使美好的人生扬起希望的风帆。

摘要:近年来发生的许多事例让我们意识到在道德教育视野下渗透生命意识教育的必要性, 本文从分析生命意识教育的现状出发, 厘定了相关概念, 列举了生命意识缺失的表现, 从全程、全员、全面三个维度对生命意识教育进行分析, 并阐述了对生命意识教育的思考。

关键词:道德教育,生命意识,生命意识教育

参考文献

[1]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137.

[2]王晓虹.生命教育论纲[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2008.

[3]蒙台梭利.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0:91.

[4][德]马克思著:刘王坤译: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50.

[5]张勇.敬畏生命: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关键[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02) :39-43.

[6]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邓晓芒, 译.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220.

审美教育下的艺术教育论文 篇5

1艺术教育可以陶冶情操

理性与情感对个体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感情往往通过艺术教育得以正确发展。艺术教育具有的审美功能,在陶冶人的情操和发展各人感情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运用感性的、直观的方式,使审美个体切身体会美的标准、美的特质和美的规律。这种超越理性的观照方式,能够更加触动个体内心,从而对个体起到直接的、强烈的教育作用。个体情操的不断发展和完整,最终将促使个体间关系的和谐发展,这即是艺术教育在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方面的“润滑剂”作用的最好体现。

2最重要的环节离不开艺术教育的培养

每个人都具有共性和个性两个方面,在当今社会发展中,创新往往与人的个性有密切关系。人的个性培养,需要获得方方面面的教育。在高校艺术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感受的多样性,通过艺术教育使个体尽可能地获得丰富的独特感受,成为高校艺术教育者的共识。如果说智育和德育主要发展了人心智和德行方面的个性,那么美育则发展了人审美方面的独特个性。艺术教育的这一审美功能,促使个体在和谐的最高境界中追求“和而不同”,保持了个性的独立性。只有每个个体具有独特的审美认知,才能够达到整体的“百花齐放”,进而使校园文化建设充满生机,促使校园文化建设成为生动的而非呆板的、独特的而非随波逐流的、内容丰富的而非单一的发展模式。

3艺术教育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健康

分析创新教育理念下高校教育管理 篇6

关键词 创新教育理念;高校教育;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18-0083-02

1 前言

在我国高校事业全面发展的今天,社会各界对于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实用性也越来越重视,并且对于学生综合素养的考核也是非常严格的,如果继续按照传统教学理念中的重理论、轻实践意识的指导,则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这对于后期的学生个人价值的实现与高校就业率的提升都是非常不利的,需要及时进行创新教育理念的更新,以便于更好地指导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

2 高校教育管理创新的现实意义

信息化的推进极大拓宽了学生对于知识的接收,在这种环境下如果高校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教学管理上的改进,必然会影响学校综合实力的提升。与此同时,不断加强高校教育信息化的改进,这样才是增强本校学生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这种教学理念与技术上的创新所能带来的优势是传统教学无法实现的。在教育体制的不断革新下,适当进行高校教育管理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从当前各大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就可以看出,教学管理效果较好的高校其培育出来的学生也是适应能力与专业技能都比较强的,极易受到各大企业的青睐;对于那些就业率一直不太好的高校而言,必定是自身管理或者教学中存在较大的偏差,由此可见全面推进学校的创新教育理念是有其必然性的。并且可以适当拓宽学校自身依靠教师管理的单一局面,不断加强学校的民主管理也是切实可行的。

3 新形势下高校教育管理的不足

管理意识上的不足 这种意识上的缺失是长期遗留下的问题,不仅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对于教研团队来说也是存在一定局限性的。与此同时,束缚性较强的管理制度的执行和改进对于高校管理的发展也存在较大的影响,并且对缓和师生关系与日常管理政策的有效执行也有一定的干扰。

没有全面推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发展背景下,学生与教师都将文化素养的培养放在首要位置,忽视了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在实践中无法很快适应角色的调整,无法达到企业用人标准,这从就业角度来说也是高校教育管理缺失的一种表现。

管理停留在表面,其方法也存在些许不足 目前的高校管理主要是通过制度来进行约束的,因而在管理方式上略显不足,并且无法满足当前社会的发展需求。教师依然是管理的主体,这对于学生个性的展示和组织管理能力发挥都是有较大限制的。当代大学生需要从全方位得到发展,对于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也是有影响的。

管理团队质量低下 许多高校对于教育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甚至认为教育管理工作只需要做好表面功夫就行。教育管理是一项对专业要求较高的工作,它要求工作人员在业务上和政治上必须达到一定的水平。然而现在高校中的教育管理者大都身兼数职,很少有时间进行管理理论研究,而且缺乏教育管理新理念,这就导致学校的教育管理很难实现高效率、高质量的目标。同时,落后的教育管理也会阻碍教师和学生素质的提升,这种恶性循环不仅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下降,还会导致学校的名誉受损,毕业生就业率也会下降[1]。

4 加强高校管理创新教育理念的策略

不断加强创新教育意识的提升 意识对于人们行为活动的指导意义是非常明显的,并且如果应用得当,会产生较大的推动作用。高校教育的管理必须要进行系统性的改进,这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从而实现对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教研工作者必须明确自己的角色,为学生自我管理与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一个比较宽松的环境。对于教学与管理的评价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创新,并且鼓励师生进行参与,可以通过不同角度的意见的提出进行综合改进,这样对于师生的共同进步与管理能力的提升也有较强的作用。

对高校教育管理经营理念进行创新 在当今社会,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并逐渐完善,但同时也加重了高等教育产业经营的负担,虽然国家每年都在增加教育办学资金,但这对于现代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还是有巨大缺口。因此,创新高等院校教育管理经营理念迫在眉睫,应建立并优化高等教育产业运行机制,使经营管理越来越规范、越来越合理;在办学过程中,应以提高办学效益为主要目的,将重点放在加强成本管理上来;还要加强并扩展社会融资,建立面向全社会的自主办学机制,从而凭借自身良好的储备优化办学条件、扩大学校规模、维护高校可持续发展[2]。

制度的完善也是非常必要的 制度是确保高校管理规范化的重要前提,但是其制定的初衷则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在校期间言行举止的文明化,这对于每个学校来说都是如此。但是在当前信息化的影响下,学生对于各种信息的获取和个性的张扬的需求都是比较高的,因此单一依靠校园制度进行约束是不可行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创新。这种创新可以通过责权的分散来实现,通过院、系、班的管理模式及管理权力的下放,可以帮助管理更加有效进行。同时,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机构的作用,让他们积极参与到校园管理中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校园管理的民主化[3]。

高校教育管理内容上的创新 这种内容上的创新可以通过素质教育、文化教育与创性能力培养三个方面来实现。摆脱文化教育为主的单一教学管理方式,重点进行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有其必要性的。社会各界对于人才衡量的标准不仅停留在专业技能上,同时也表现在与人沟通及协作能力的考核上,因此将这种素质教育与高校的文化教育共同发展是很有意义的。具备较好的文化素养及道德素养的人才在后期的社会实践中,会逐渐形成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这对于学校的长远发展是非常有利的。通过相关考核形式的转变与成绩考核比例的调整,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对各种新颖的构思进行实践,这些在实践中是可以实现的,与此同时还能很好地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教师团队的改进 教师作为高校教育一线的工作者,其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并且具有一定职权的优质队伍可以极大提高教学管理的水平。可以在大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依据各专业的教学特点进行区别化的教育管理方式的革新,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渐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学模式[4]。也可以通过与管理效果较好的高校的交流,不断学习,吸取相应的经验进行自身的改进,这也是非常可行的,但是也需要把握好本校的实情来开展。

5 结语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对于高校教育管理的需求也是时刻在发生变化的,因此需要不断加强学校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及措施,从而确保高校教育的有效性和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对于现阶段高校教育管理中的不足必须进行改进,并且适当进行自我改进和学习也是有必要的,对于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也需要进行适当的把握,坚持培养全方位发展的优质人才才是各大高校发展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吕刚.高校创新教育机制建构探析[J].中国科技信息,

2012(15):35-36.

[2]杨英.创新高校教育管理的思考[J].新西部:理论版,

2014(15):98-99.

[3]范全欢.如何解决高校教育管理中出现的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管理研究,2011(3):27-28.

孝道教育视角下的感恩教育初探 篇7

而目前的现实是小学生感恩意识淡薄, 感恩教育薄弱, 重建当代感恩教育体系十分重要。感恩教育体系的建立有多种途径, 而提取传统孝道精华以传统孝道教育为视角和切入点, 通过以传统孝文化为支撑土壤, 以家庭、学校和社会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体系, 符合未成年人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感恩意识的形成过程, 对他们感恩意识的形成、促进家庭和社会的和谐有着积极的作用。

从本质上说, 孝道是感恩思想的重要体现。传统孝道以尊老、敬老为核心, 以稳定家庭和社会为目标, 经过几千年的传承, 已经沉淀为我们民族道德观和文化心理的重要内容。但是, 孝道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异化为统治阶级维护封建伦理秩序、用以巩固其统治的工具。因此, 我们在使用时, 必须取精去粕, 结合时代要求进行重新诠释, 实现传统孝道的现代转换。

一、挖掘传统道德内核, 培养未成年人感恩观念

挖掘传统道德内核就是要克服多元文化碰撞下的迷茫。在对未成年人特别是小学生的传统孝道教育中, 教师首先应具备传统孝文化修养, 熟悉蒙学教材如《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等, 并从这些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吸取传统孝道及感恩思想的精华, 逐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和责任意识, 提升道德修养, 为其健全人格的形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构建德育评价体系, 引导未成年人感恩追求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说:“才者, 德之资也;德者, 才之帅也。……才德全尽谓之圣人, 才德兼亡谓之愚人, 德胜才谓之君子, 才胜德谓之小人, 凡取人之术, 苟不得圣人, 君子而与之, 与其得小人, 不若得愚人。”学生成才的过程中, 虽然受着各方面的共同影响, 但学校教育非常重要。理论上, 我国对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多措并举、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单一而呆板。因此, 构建德育评价体系至关重要。德育评价体系, 必须重视过程, 重视整体, 重视长效。学生能够以德育评价为目标, 开展感恩行为, 并逐渐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三、凝聚德育工作合力, 激发未成年人感恩情感

在小学生成长的过程中, 家庭、学校、社会各自承担着自身的作用和功能, 如同植物的生长一样, 家庭教育是“阳光”, 学校教育是“水”, 社会教育是“空气”, 三者相互依托, 相辅相成。学生不是实现父母愿望和荣誉的工具, 因此无论是家庭、学校, 还是社会, 都首先要赋予学生应有的独立人格。其次, 感恩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 而非知识的传授。因此在教育中, 情感交流是贯穿整个感恩教育的纽带, 只有在情感上激起青少年的需要, 才能够使其懂得如何去感恩他人、感恩社会。第三, 家庭、学校都要转变教育观念, 克服认识误区,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对小学生的教育中, 知识教育更多地在课堂, 而道德教育则更多地在课堂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两者相互补充, 和谐统一。现行的评价体制, 对未成年人的德育和智育并不矛盾, 一个具有健康心理和道德修养的人, 更能够激发出其学习的内驱力。在学习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家庭、学校和社会为感恩教育赋予了特殊的教育方式和内容。

1.家庭——感恩教育的亲情纽带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人们许多人格、观念的养成都是在家庭中奠定基础。在家庭里, 最重要的是以亲情为纽带的自然情感。父母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 在情感交流的基础上, 要培养其爱戴父母、礼敬长辈的观念, 让孩子知道所得到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 而是建立在他人劳动付出的基础上, 培养孩子回馈他人的感恩思想和责任意识。转变“大包大揽”的错误教育观念, 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在对传统孝道的教育中, 父母借助于传统蒙学教材的同时, 自身要做好表率, 因为榜样教育的最佳例子就是教育者自身。封建社会提倡以孝治天下, 天子尚且“爱敬尽于事亲, 而德教加于百姓, 刑于四海”, 可见树立典范作用的重要性。因此, 家长应该通过日常的道德教育, 让孩子在生活中逐渐形成尊敬师长、感恩他人的生活习惯, 为今后社会性的敬老爱老奠定基础。

2.社会——感恩教育的人文环境

社会对个人人格的形成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要使孩子拥有一颗感恩的心, 首先要让孩子处于感恩的人文氛围中。让他们感受周围的人是如何对世界、对他人感恩的。耳濡目染之后, 将影响他们自身形成这一品质。社会在对青少年的教育中, 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和社会正确的舆论导向, 除了弘扬真、善、美外, 更为重要的是要对社会的假、恶、丑进行无情地批判, 深刻剖析假、恶、丑的严重危害, 在孩子心中树立起一道明确的是非界限, 构建一个相互感恩和博爱的社会。

3.学校——感恩教育的互动天地

学校是学生感恩行为实施的最佳互动场所, 首先应该树立“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思想, 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培养小学生的感恩意识。其次, 应当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充分体现教育者的模范作用, 在理性上促进其道德认知的同时, 注重情感体验和道德践履, 并结合社会现实,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此外, 要进一步巩固家庭伦理中的孝道教育, 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在公民社会条件下的“仁、义、礼、智、信”意识、行为和博爱精神。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8

1 当代高校爱国教育培养的现状

教育是一种传播的途径, 是一种有组织, 有计划, 有目的的培养被教育人的各种能力。21世纪以来, 学生力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同时也是祖国未来发展的中流砥柱, 因此, 学生群体的价值取向变得尤为重要, 不但影响学生的自身发展, 同时也影响着祖国的改革开放的大进程。然而在多元化浪潮时代的背景下大学生群体受不同文化的冲击, 已经显露出独特的个性和自我价值观。首先, 大部分大学生群体崇尚个性, 追求独特, 缺乏对自身的明确定位, 注重享乐, 缺乏爱国主义。追其原因, 改革开放以来, 祖国发展迅速, 经济繁荣昌盛, 当代大学生长期处于一个和平的环境下, 没有经历过大的风波, 再加上当代大学生是90后群体, 在计划生育的大环境下成长, 他们大部分是父母的独生子女, 长期处于衣来伸手, 饭来张口的顺境中, 使得当代大学生没有意识到爱国主义的重要性, 反而培养成了自私自利, 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特点, 尽管学习了部分历史知识, 他们也没能真正意义上理解当年祖国从被侵略到内战再到独立, 共产党所留下的血与泪。高校爱国教育的普及不仅是对大学生价值观上的一个引导, 同时也是传播祖国繁荣昌盛的背后历经的艰辛。

2 当前思政教育中爱国教育的不足及改正方向

我国现阶段的思政教育仍处于照本宣科, 杂乱无序的阶段, 在明白当代大学生的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后, 首先需要整改的便是高校教育的思政教育的模式。目前, 大部分高校对思政教育表现的并不是特别重视, 他们为节省开支, 往往聘请的教师也不是专业人才, 对思政课程也不是很重视, 往往一本书只安排十几个课时, 这么短的时间加上非专业的老师并不能很好的传播思政课程的精华, 最终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不能很好的理解祖国一路走来的艰辛, 对爱国主义表现的也就没那么热烈了。

当然, 教育部也对思政教育的爱国教育做出了一系列的整改, 曾经发文, 要求高校思政教育以中国革命历史为主要内容, 加强学生对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祖国的了解, 同时了解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进程, 增加学生对祖国的了解, 增加学生对社会主义进程的信心。这些是整改的内容, 而整改的主要对象是高等院校, 针对课程的教师, 淘汰非专业的思政教师, 增加思政课的教学课时, 主要在爱国教育的部分, 分时期考核老师和学生在思政教育上学习的成果。让学生充分重视思政爱国教育。此外, 加强高校管理层老师对思政教育的重视, 不要只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 思想水平, 爱国理想同样影响着学生未来的发展。因此对于教授思政教育的老师们必须认真备课, 积极与学生互动, 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慢慢的找到学习思政的乐趣, 对爱国主义教育变得更加重视。也会慢慢的理解当今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传承坚韧不拔的中华民族优秀美德, 深入对祖国的理解和热爱。

3 在当前思政教育的环境下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

在当前思政教育的大环境下, 爱国教育问题日益突出, 想要改变爱国教育的现状, 除了整改已有的问题之外还需要对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进行优化, 充分利用各方面资源,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 才能促进爱国教育的发展。由于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力度和广度都是有限的, 而我国又长久以来注重集体教育, 使得个别学生特别突出, 老师却不能时刻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造成有的学生缺乏关注而失去学习兴趣。此外, 作为校方应该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坚固的思想体系, 使学生不被外界多元化的思想浪潮所动摇, 坚持自我观念, 引领学生走上社会主义新道路。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结合当今国内外形势更要与艰苦奋斗相结合,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同时也是革命传统精神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因为所处时代的美好, 不能感同身受的理解红军在当时的环境中如何坚持下去获得最终的胜利的。但他们可以通过学习中华民族的优秀精神和红军对祖国的热爱对和平的向往, 来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 伟大的革命先烈通过艰苦奋斗最终才有如今美好的生活。对大学生进行艰苦奋斗教育, 就是要让他们明白我国现阶段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 勿忘艰苦奋斗的革命传统。

结束语

当今世界, 科技进步日益加快, 我国近几十年来的发展迅速, 在国际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在加入世界性组织后, 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当然也给我国思想文化领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在祖国加快国际化进程后, 日益面临严重的思想挑战, 不止是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快速涌入, 西方的其他文化产品文化观念也大量进入中国校园, 给高校思想教育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西方腐朽文化及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高校大学生造成了冲击, 这意味着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越来越不可小觑。那么在这种背景下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呢, 这是一个大课题, 同时也是为了适应中国加入WTO后的新挑战, 而做出的改变[3]。

总结笔者上文中提到的解决方案为: (1) 爱国主义教育须与当今社会相结合, 努力整合各方资源, 学习国外教育模式, 加强校内外交流利用公众名人的力量, 对高校大学生起到引领的作用。同时 (2) 高校领导层教师需要强调并重视思政教育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性, 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同时, 加强其对爱国主义的理解, 改革课堂教育模式, 重视思政教育。 (3) 思政视角下爱国主义教育应该与社会主义教育相结合[2]。当今社会下, 社会主义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并不分家, 他们是一致的, 都宣扬了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时代背景下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 面对复杂化的世界形势, 正确树立自己价值观端正自己的态度, 才能赢得最后的胜利。 (4) 爱国主义教育不仅需要结合当今国内外形势更要与艰苦奋斗相结合。高校思政教育可以通过一些视频学习, 让当代大学生理解在当时那个动乱的年代是红军的艰苦奋斗和祖国的热爱, 才有了如今和平的生活。

总之, 在新的形势下, 高校思政教育视觉下对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有着重大的意义, 为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健康的人格。培养出新一代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大学生, 都是思政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王晓霞.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政课教学中的贯穿与践行[J].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4, 01:213-214.

[2]孙逊.大思政视角下的高校思政教育实践研究[J].法制博览, 2015, 29:296.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9

“柔性教育”模式要求教育者采用激励、引导、暗示等非刚性的工作方式,在大学生心目中产生一种潜在的说服力,把组织意志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行动,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使其自觉地接受外部规范化的约束管理。其显著特征是凭借人性解放、权力平等、民主管理、学生自律的理念,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学生的内在潜力、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它更多地强调人的内在约束和内在承受,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不谋而合。

一、“柔性教育”的概念及内涵

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政府教育部门和一些大学的管理者开始关注和探索适应信息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大学教育发展的新思路,并在实践中逐渐形成并提出了一种新的大学教育理念———“柔性教育”。所谓“柔性教育”,是指以满足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和培养学生未来适应能力为宗旨的,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管理和教学方式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可组合性、可选择性和可持续发展性的教育。“柔性教育”强调的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其显著特征在于它强调向学生传授“可转移性技能”,培养和开发学生的应对能力[1]。具体而言,它注重对人能力的培养、潜能的开发和教育效率的提高,强调学生的“首创意识、动机、进取精神、解题技能和其他个人素质的开发”,并鼓励共同学习,促进自力更生,培养学生应对世界变化发展的能力。

在教育实践上,“柔性教育”就是要采取弹性、灵活的教育方式,树立因材施教、个性培养的教学思想,营造学生发展个性和施展才华的环境和氛围,对学生实施“能力教育”。这种“能力教育”要求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向学生传授可转移性技能,教学的结果侧重于学生在可转移性技能课程后能做出什么。显然,这种教育强调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包括数理能力、交际能力、团队工作能力、适应力和自我驱动、自我管理能力,为今后的就业及创业作准备[2]。

二、“柔性教育”的特征

(一)感情性

从人性的角度看,人的行为不能完全按“理性”的方式活动,各种心理、社会需要往往成为行为的决定因素,感情正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一种心理体验。而教育工作又是主要针对人的工作,“柔性教育”正是通过发挥感情的凝聚功能,通过关心、爱护、尊重大学生,使他们从一个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选择者,从而实现教育教学的目的。

(二)差异性

学生因为心理品质、成长环境、社会经验、性格特征等的不同,必然呈现显著的个体差异性,作为施教者,则应尊重受教者的个体差异性,“因材施教”,“因时施教”。“柔性教育”就是既要考虑学生思想、心理动态变化发展的需求,又要考虑不同学生性格特点、文化素质、道德水准的差异,在施教时避免千篇一律,使教育程式化、模式化。

(三)过程性

众所周知,人对事物的认识过程是一个知、情、意、行等因素相互作用、辩证发展的过程,它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从社会意识到个人意识,从而推动个人行为的过程。因此,“柔性教育”所产生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内化的过程。

三、实施“柔性教育”的管理途径分析

(一)与时俱进、转变观念,展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人格魅力

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逐渐向大众教育转变,因此,教育者必须要与时俱进,转变传统的教育观、人才观。

在教学上,空洞的形式主义说教已完全不能为学生所认可,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继承、学习、运用、探索和创新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在施教过程中努力营造宽松适度的课堂氛围,尽可能使用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方法,展现教师在施教过程中的人格魅力,增加师生间的互动,使学生在知识形成的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创新,让学生能发自内心地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和热情。

与此同时,教育者要转变“权力至上”的观念,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耐心倾听学生的意见,尊重他们的想法,让学生没有顾虑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不失时机地用语言和行动褒奖任何一个有追求进步行为和意愿的学生,并予以引导和保护。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只有有了新的教育理念和平等的意识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教育目的[3]。

(二)人性解放、情感管理,鼓励学生在平等中张扬个性

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其社会责任感渐趋形成,对周边发生的事情总有“打破沙锅问到底”的欲望,但由于应试教育过于呆板,大部分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少,对于大学生来说甚至课后“没有问题”,是不是学生真的没有问题呢?笔者认为“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这就是现代学生心理压抑的表现,这种压抑感源自于家庭、学校、社会等多方面潜意识心态中的不平等、模糊的教育思想形态。

要转变这种不平等、模糊的教育思想形态,必须更加注重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淡化学生的消极情感。了解和关注他们的心理需要,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培养其健全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鼓励学生在适当场合中张扬个性,为学生创造一个富有朝气、宽松自主的思维空间和生活环境,使他们在没有思想禁锢中无拘无束地探索、创新。只有对学生有足够的理解、尊重和信任,师生之间才能产生心灵的共鸣和情感的交流,共同营造出一个生动、活泼、和谐的教学氛围和成长空间,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三)以人为本、尊重学生,培养学生参与管理与决策的能力

“柔性教育”是相对于“刚性教育”而言的,在传统的“刚性教育”中,教师与学生是绝对的管理与被管理的角色,大学习惯于依靠管理人员和教师解决问题,让学校管理人员掌握一切,却把那些被服务对象学生的主动性忘在脑后,结果造成学生信心和能力的严重缺失,并导致他们对学校的严重依赖以及碰到任何问题都只会产生不满情绪,久之就容易造成学生的逆反心理。而“柔性教育”则更加注重学生与教师的沟通协作,培养学生参与学校、班级管理与决策的能力,让学生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参与各项管理。

例如,厦门理工学院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率先引入了听证机制,通过听证会的形式,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校事务的管理中去。“双方在一种对等的地位上互相听取意见,学生在被尊重中走向了成熟”[4]。无独有偶,安徽大学也通过公开竞选的形式,选拔优秀学生作为校长助理,参与到学校的日常管理事务中。

四、高等教育背景下的“柔性教育”模式探索

当前高等教育的瓶颈在于专业、课程的设置与时代的需求相脱节,培养的毕业生缺乏实践能力,缺乏创新精神,更缺乏创业的魄力。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这些问题,对症下药,笔者认为“柔性教育”模式可以为当前的高等教育提供一些可行、积极的借鉴意义。

首先,要改变现在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设计专业教学计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客观情况不断变化,这些变化影响教学无法按照原定的计划进行,课程可能要根据市场的实际需要作出调整。因此,教学内容除了要根据市场变化外,还要适时增加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另外,随着市场环境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国家经济政策的调整,高等教育的专业目标也必须随之变化,教学计划必须考虑到各种变数的影响,具备足够的柔性与弹性。

其次,除了按照市场需要的调节外,还应依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现状,灵活地组织教育教学,实行以学分制为主体的教学管理制度,通过构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鼓励其选修感兴趣的第二专业。这种弹性化设计容易实现教学计划的调整,符合当前经济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真正做到促进学生个性与能力的发展。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的主要思路就是将各学科的知识分解成一个个知识点,再将各个知识点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组合成相对独立的单元,然后按必修课、选修课加以组合,构成模块,由不同模块的有机结合形成课程体系[5]。

最后,必须尽量保持各专业课程设置的最优化,保持其科学性、职业性、先进性、预见性,保证各学科知识的有机联系,使学生较好地掌握专业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为学生具备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夯实基础。要未雨绸缪,针对当前市场需要,积极开设一些新专业;要依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需要设置各门课程及教学内容,应本着“必需、够用、实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决删除不必要的科目和内容,使各门课程的设置、内容与培养目标相一致,与时代的进步相适应。

摘要: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对当代大学生的生存能力及心理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对中国高等教育理念及人才培养模式也提出了相应的挑战。在此背景下,“柔性教育”(flexible education)遵循“以学生为本“的原则,以培养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能力为目的,积极探索此教育理念指导下的高校管理途径及教育模式,从而实现教育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以人为本,柔性教育,管理途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梁文明,訚金童.论美国柔性教育对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启示[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3).

[2]蒋智勇.Second Life——柔性教育的新舞台[J].中华建设科技,2010,(5).

[3]张会清.浅析中职思想政治课中的“柔性教育”[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0,(2).

[4]马跃华.从“刚性规章”走向“柔性教育”——厦门理工学院探索学生管理“听证会”见闻[N].光明日报,2006-06-23.

教育公平视野下的幼儿教育 篇10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公平是平等与公正的统一体。公平既有对公正的追求又有对平等的向往, 公平需要以平等为基础, 同样需要在公正的内在要求下对存在的差异进行不平等的关怀。由于客观存在的自然和社会障碍, 绝对的平等是不存在的, 借用价值规律的表达方式, 即公平就是公正围绕平等上下波动。

因此, 教育公平可以理解为“人们能够公正平等的接受社会所提供的公正平等的教育。”教育公平涉及到两条基本的原则:一是教育机会的均等, 强调国家给予个体或群体同等的受教育的可能性, 然而绝对的机会均等也是不存在的而且是不现实的;二是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遵循公正的原则, 即将受教育的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应有所区别, 不同情况不同对待。我国目前教育资源, 特别是学前教育资源相对短缺, 频频出现入园难、入园贵等社会现象。因此, 教育公平必须要有区别的分配教育资源, 保障教育机会的均等。

二、幼儿教育中不公平的现象

(一) 地区差异大

我国拥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在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上形成了巨大的地区差异。经济发展上的不同步导致了教育投入的不均衡, 教育投入的不均衡进一步导致了幼儿教育的巨大差异。如江苏、浙江、广东等东部发达地区在2000年就已经达到了学前三年入园率80%以上, 而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如内蒙古、甘肃、青海等, 截至2000年学前三年入园率基本上只能达到35%左右。

(二) 城乡差别悬殊

我国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已经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比较而言, 城市的经济发展更占优势, 农村在经济发展方面则处于弱势地位, 随即带来的幼儿教育资源配置的两极分化, 造成了幼儿教育在城乡之间失衡的现状。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发展的弱势体现在:

一方面, 幼儿教育资源配置欠缺。我们把幼儿教育资源分为实物资源和制度资源两大类, 相应的实物资源包括资金投入、幼儿园硬件设施、师资力量, 等等;制度资源包括政府的法规政策、相关的文化氛围等等。由于以民办园为主体的农村地区经费支持稀缺、教育意识淡薄、管理松散等多方面原因, 农村幼儿园硬件普遍比较简陋, 大多使用民房且有饮食卫生和安全隐患。

另一方面, 入园幼儿比例低。在我国城市地区的幼儿基本能解决入园问题 (城市中出现的“入园难”现象主要是指入好的公办园难, 并非无园可入) , 然而, “中国广大的农村也只有七成的孩子能接受一年的学前教育。”这也加剧了学前幼儿入园机会的不均等。

(三) 园际间差异明显

我国幼儿园可以分为省、市、县、乡、村五级, 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后发现, 差异都十分显著。比如机关幼儿园每年能获得政府较多的经费支持, 更容易吸引优秀的教育资源, 教育质量较高, 而一般的民办园、改制园没有政府的补贴, 面临严峻的经济压力, 往往转而向家长收取更高的费用。幼儿接受幼儿教育, 却要付出不同的代价, 这本身就是对幼儿追求平等受教育权利的不公平体现。

(四) 阶层差异显著

按照收费和教育资源, 笔者将幼儿园大体分为如下几类:第一, 质量较高、收费较低的公办园。比如, 政府机关幼儿园等。他们招收的群体大多是国家公务员的子女;第二, 质量较高、收费较高的民办园, 这类幼儿园由于收费高, 面向的群体大多是收入较高的公司白领等;第三, 质量低、收费低的幼儿园。这类幼儿园主要针对没有经济实力或者受地域、交通限制的幼儿家长。由于不同类型幼儿园招生对象隐含的阶层划分, 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儿童所接受的学前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差别显著。

三、解决幼儿教育公平失衡的对策

(一) 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优化教育投入结构

一方面, 政府应当加大幼儿教育投入, 例如, 目前各省都已出台了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 全国各地新增财政投入1000亿以上, 内蒙古预计从2011年到2013年新建847所、改扩建633所幼儿园, 这无异于为广大幼儿提供了更多的幼儿教育机会。另一方面, 政府财政投入应避免集中投向公办教育, 从而导致扭曲的学前教育供给格局, 对民办幼儿园也可采取评优奖励、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与此同时, 对民办幼儿园的营利性和非营利性的区分和管理工作也迫在眉睫, 这样才可能使有限的教育经费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

教育投入的结构可参考我国的行政区域划分, 针对省、市、县、乡、村五级幼儿园, 分别设立幼儿教育专项资金, 由各省向省内各地市级、县级、乡级、村级教育部门分配和转移教育财政经费, 从而实现地方区域内幼儿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二) 扶助贫困落后地区, 采取向弱势群体倾斜政策

“木桶原理”告诉我们, 木桶的容量最终只取决于那根最短的木板的高度。在我国幼儿教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 不解决弱势群体的问题, 我们就难以实现国民整体素质和竞争力的提高。

2010年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努力扩大农村学前教育资源, 要安排专门资金重点建设农村幼儿园。这也是国家在政策上向弱势群体倾斜的体现。对贫困落后地区实施补偿教育, 能够使那些没有机会获得教育的幼儿接受教育, 也可以使一些已经接受幼儿教育但处境不利的幼儿获得更好的教育, 这对于缩小弱势群体与良好环境下成长的幼儿的差距, 实现教育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加强幼儿教育法制建设,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幼儿教育既有和其他阶段教育融合发展的普遍性, 又有其自身发展的独特性, 明确幼儿教育的地位和性质、明确政府主导学前教育发展的责任, 确立相关部门分工协调合作的机制等, 最终都需要通过法律的形式加以界定和约束。因此, 加快学前教育立法是保障幼儿教育公平的迫切需要。我国对于学前教育立法已经开始提上议程:2007年11月, 教育部将学前教育立法纳入了今后五年立法的工作重点, 并列入了2008年工作要点。学前教育立法一方面可以参考国内北京、上海等一些已经制定了地区性的《学前教育条例》的经验, 另一方面, 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也都确立了学前教育法, 世界各国学前教育法的制定和实施经验都可以为我国学前教育发提供有益的借鉴。

摘要:本文从教育公平的视野下分析了我国幼儿教育中存在的不公平现象, 包括地区差异大、城乡差别悬殊、园际间差异明显、阶层差异显著等问题。为促进幼儿教育公平, 提出了相关建议:应加大教育投入, 扶助落后地区, 加强幼儿教育法制进程, 加快制定《学前教育法》。

关键词:幼儿教育,教育公平,对策

参考文献

[1]朱宗顺.教育公平应从重视学前教育开始[J].教育研究与实验, 2008, (2) :23.

[2]蔡迎旗, 冯晓霞.论我国幼儿教育政策的公平取向及其实现[J].教育与经济, 2004, (2) :34.

道德教育下体育教育 篇11

【关键词】生命教育 教育方式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2A-0015-02

生命教育可以说是教育中最重要的、贯穿始末的环节。每一个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最终目的是要探寻个体存在的意义,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基于人性化教育的立场,现代教育越来越重视生命教育的重要作用。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并实施生命教育,就会影响现代教育的发展。生命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最终目的,因此,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讨论教育方式的改革及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现代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小学作为学生接受学校教育的起点,对于生命教育更应该重视,在教育方式方面应注重改革创新,使之为学生所接受。

一、生命教育的实施原则

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探讨教育方式的改革与创新,首先要明确生命教育的原则,并根据这些原则进行改革创新。

(一)情感原则

生命教育首先要唤醒学生的情感。只有投入情感,才会推己及人,用心思考。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接受知识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如果教师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是很难融会贯通的。如果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也不能很好地付诸实践。因此,要实现生命教育,我们首先要摒弃传统的教育方式,要从情感出发,以情感打动学生,引起学生的共鸣。

(二)实践原则

生命教育决不仅是死板的理论知识,其最终目的是对个体的行为选择产生影响,使个体能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并以此为思想指导进行实践活动。实践是检验生命教育成果的重要环节,生命教育成功与否,取决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离开实践谈生命教育,无异于纸上谈兵。尤其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在其还不能很好地掌握理论知识、形成理论体系的情况下,如果忽略实践的作用,生命教育将会变成一纸空谈。因此,要进行生命教育的教育方式改革,我们必须坚持实践原则,在实践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对生命的正确认识,从而在思想道德方面得到提升。

(三)体验原则

从根本上讲,生命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体验是生命存在和不断发展的方式。人通过实践活动,首先会收获内在感受、经验和情感。生命就是一个不断认识自我、认识他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体验获得意义并不断深化认识,净化灵魂。因此,对教育方式进行改革和创新,要注重体验原则,让学生学会在实践过程中感受、认识,主动地进行生命体验,这样学生才能够对生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才会从心理上真正产生认同感,对生命抱以敬畏之心,从而使个人境界不断得到提升。

二、生命教育视角下的教育改革措施

(一)以人为本,以实践为基础进行教育

以人为本是生命教育的首要要求,其本质在于最终实现个体的发展并获取生命价值。因此,在教育方式的选择上,教师首先要做到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只有学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其情感得到满足,才能够对外输送情感。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而不是以上下级的关系进行教育。学生都是独立的生命个体,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因此,要实现良好的情感交流,首先要做到关爱彼此的生命,共同缔造良好关系,这样才能够为生命教育奠定坚实的情感基础。

基于实践原则,教育方式的改革及创新必须注重实践。要给学生充分的实践机会,不断体验、感受,然后获得成长。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接受能力较为不足,一百句理论都不如一次实践活动来得有影响力。因此,将课文中的一些案例和生活联系起来,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时,笔者会先引导学生对文中的故事进行体验,在生命视角下感受文章的核心思想,然后,让学生针对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进行阐述,将其和课文对比,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文章思想的理解。

(二)把握教育时机,多方位、多角度进行教育

生命教育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课程,而应该贯穿在各个学科的日常教学过程中,贯穿于教师与学生的日常交流中。无论是哪一个学科的教师,都应该把握教育时机,及时进行教育,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取得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效果,做到“润物细无声”。语文学科、思想品德学科、自然学科乃至体育学科,这些都是充满著生命教育的时机的,因此教师要善于发现并把握时机,及时进行教育点拨,从而取得潜移默化的效果。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创造与冒险,教师要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教育方式,多让学生思考,多让学生自己去做。例如,在生命教育视角下,笔者就组织学生开展了这样一个活动:利用周末的空闲时间,到周边的福利院或是敬老院,对孤寡老人或是福利院的孩子进行走访,调查其对生命和生活的认知。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学生在走访调查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了社会,同时对不同的生命形式进行接触,对其产生更深层次的了解,使其在教育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三)建立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

教育评价机制是教育反馈的重要途径,任何一种教育方式都必须以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作为标准。对于教师来说,教育方式的改革,要做到对教育评价机制进行改革,以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名学生,这也是生命教育的要求。没有绝对好或绝对差的学生,每名学生都有各自的优缺点,要对学生的优缺点有全面和客观的认识,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特的,都值得被尊重,都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在进行教育评价的时候,教师要尽量做到客观、公正,不要先入为主地戴着有色眼镜给学生贴上这样那样的标签。每一名学生都渴望获得教师的表扬,因此我们要用欣赏的、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要尽量做到正面、积极,让学生建立起自信心,更好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能力。

构建评价机制,需要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着重考量学生的生命发展和成长进步。所以,在评价标准上,更多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和性格养成;其次在方法上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多方考量,让学生能够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最后,以评价促发展,让学生通过教育感受生命的内涵,认清其真实意义。

家庭教育视阈下学生养成教育浅析 篇12

关键词:家庭教育,学生,养成教育

在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中,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有着共同的目标和任务, 又有着不同的特点和作用, 彼此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养成教育中, 家庭作为学生最终的实践课堂, 其地位是学校教育无法匹敌的, 而学校教育的效果又在家庭中体现出来。因此, 充分认识家庭教育对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

一 从概念特点出发理解养成教育

养成教育一词源于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 就是养成习惯。”它是指在特定社会环境下, 通过点滴入微的教育, 使社会群体或个体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过程。养成教育侧重在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自觉培养自己的德性, 使德性成为自觉的意识、自身的习惯、自动的要求, 成为道德自律。其内涵主要包括知、情、意、行四个方面。养成教育在家庭德育中的实际应用即为家庭养成德育, 它的核心就是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训练和习得过程, 这也是家庭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要责任。

研究者曾以大量的研究成果和典型的实例说明养成教育跟年龄的大小存在一定的联系。年龄越小, 养成教育的干预性越强。家庭教育是学生在最小的时候受到的最早的教育, 在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的同时就开始了。在孩子成长过程中, 不断熏染他的意识、锻炼他的思想、激发他的情感和情绪、发展他的能力、形成他的习惯, 在他生命的最初阶段打下深深的家庭教育烙印。一种习惯的养成, 无不是由“渐”而来。在学生时代如果受了良好的教育, 到长大后, 自然可以减少许多问题。“慎始则善终”, 这是必然的结果。也就是说, 在一个人出生之后, 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之前, 家庭就已经开始了对他的养成教育。在人的一生中, 养成教育的关键期是学生时期, 在学生时期, 养成教育始于儿时, 而对其影响最早的是家庭的教育。

养成教育对人的一生产生影响, 而家庭教育是影响力最深的教育。成功的养成教育是将道德准则、社会规范内化为人的思想并表现为其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正如英国著名的道德家塞缪尔·斯迈尔斯指出:“在儿童性格的形成过程中, 不管多么微小的影响都会贯穿其一生。儿时的品格构成为成年时品格的核心。所有后来的教育都只不过是在儿时品格基础上的叠加, 但是晶核的形式却没有发生变化……那些持续最长、扎根最深的推动力, 往往渊源于我们出生之时。”家庭教育不像学校教育那样有明确的教学大纲、教育计划, 也不像学科教学那样有方式方法的规定和教材内容的稳定性, 并要有严格的规章制度保证其实施。家庭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意图, 完全蕴含于日常生活之中, 决定于家长对教育目标的理解及其自身的教育能力。而且, 家庭教育不仅仅是教育者有意识地对受教育者施以的直接教育, 也表现为间接因素的教育或影响。家庭的环境气氛、家长的言谈举止, 都是一种教育力量。家庭教育的这种渗透力, 使得养成教育对人的影响力极其重大。

二 养成教育中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庭教育在学生养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使得其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人生的成败。就未成年人犯罪而言, 以往许多学者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宣传等方面作了许多颇有价值的探讨, 尤其强调不良的社会环境对其犯罪有着重要影响。然而我们想, 同处一样的环境中, 比如身处同样的社区环境, 在同一所学校里接受相同的教育, 都有来自大众传播媒介的暴力、凶杀、色情等负面信息的侵袭, 为什么绝大多数孩子能够健康成长, 而有的孩子却成为罪犯了呢?家庭是学生走向社会的第一课堂, 对学生人格的塑造有着奠基的作用;学生在家庭这个课堂中, 家庭教育表现为对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起着强化或者削弱的作用。未成年人犯罪其实就是养成教育缺失的结果。

生活中有很多反面案例告诉我们, 学生养成教育必须重视家庭教育的功能, 并且更要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家庭教育的取向、水平、效果, 这些主要取决于家长的自身素质和是否对孩子尽心尽责。笔者认为,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 榜样示范

模仿是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 他们善于模仿他人的行为使自己的行为与之相同或相似。俗话讲: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家长与孩子朝夕相处, 孩子在为人处事、言谈举止等方面会把父母作为自己的模仿对象。父母作为被模仿者, 在很多情况下是在被动和无意之中对孩子起了示范作用。因此, 给孩子作出好榜样是成功的养成教育的关键。

2. 目标强化

养成教育的过程实际就是学生行为习惯的强化过程。从行为心理学看来, 人的行为习惯是随着刺激情境而不断重复出现的反应。这一理论给我们启示, 家长作为与孩子接触最多的教育者, 要营造积极的、有效的、正面的刺激环境来强化教育效果。随着年龄的增长, 语言的肯定、物质的鼓励都可以为良性刺激, 可以使孩子按照家长的要求, 将某些行为逐渐建立和巩固起来。同时, 孩子为了得到更多的良性刺激, 还会努力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家长的要求, 进而形成良好的、稳定的行为习惯。

3. 偏差纠正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 难免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行为偏差。养成教育不仅仅需要榜样示范、目标强化, 在孩子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 批评惩罚也是必要的手段。通过对不良行为的批评惩罚, 帮助他们认识不良因素对自身的危害, 从中解脱出来, 使不良行为的发展趋势降到最低可能。同时, 家长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纠正, 如果发现及时, 方法得当, 可以使不良行为消失在萌芽状态, 还能够教育孩子从中学会抑制不良心理和行为, 养成及时纠正行为过失的好习惯。

三 争取家长支持, 促进学生养成教育

1. 家校沟通联系, 同步教育

班主任与家长互相联系, 同步教育, 可以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为此, 学校可以要求每个学生设立一本家庭联系簿, 随时将学生在校的表现和学校的工作反馈给家长, 请家长配合教育, 并将学生在家的情况也反馈回来。每学期初, 学校将本学期的德育工作计划发放给学生家长, 让每位家长都清楚学校的工作并参与进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同步进行, 促成学生行为养成的一致性, 使之不会校内一套, 校外又一套, 让养成教育的成果得到巩固扩大。

2. 利用教育资源, 提高家长教育水平

为了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 学校可以专门编写针对学生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心理障碍等内容的养成教育资料, 并将资料发到家长手中, 组织家长一起学习, 要求家长写学习心得。通过认真的学习, 许多家长可以从中找到开启儿女心扉的钥匙。同时, 学校在每学期的家长会上, 邀请一些优秀的家长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推广优秀家长的教育经验方法。这些措施可以使家长自身素质得到提高。做好家庭教育, 反过来又更好地配合学校的养成教育开展, 一举两得。

3. 拓宽家长与学生间的沟通渠道

班会课向来都是班主任主持的, 为了使家长和学生多一些沟通的渠道, 学校可以尝试请一些家长来上班会课, 让他们谈谈自己对子女的想法和期望。父母在公开的场合详谈自己的心声, 学生反应热烈, 亦感受到父母的用心良苦。在家长会上允许学生一起参加, 让学生“实话实说”, 说出自己心声, 家长听到后则刻骨铭心, 在以后会加以注意和指导。有效的沟通, 使家长主动地加入到教育的行列, 极大地帮助学校实施养成教育。

参考文献

[1][英]赛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 (刘曙光等译)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1][英]赛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 (刘曙光等译) [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9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2]林英典.论青少年的养成教育[J].教育探索, 2003 (1)

上一篇:Win7下一篇:措施与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