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通用12篇)
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 篇1
在学校教育中, 道德教育应该说占据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 且处在一个日渐上升的趋势, 与此同时, 近年来, 心理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重视。这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两种教育到底有何区别与联系? 我们在这里做个简单探讨。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区别
( 1) 两者概念不同。这里所说的德育是从狭义方面说的———道德教育, 是指道德品质的培养。当前所说的道德教育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德育活动, 目的是为了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有着本质不同, 它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产生影响, 使受教育者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形成良好的个性, 防治和减少心理疾病, 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活动, 从而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 它侧重满足个体的健康发展。长期以来, 我国学校教育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 却忽视了心理教育部分。因此, 心理教育的提出,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2) 教育达到的目标不同。道德教育重在通过提供模范人物, 使学生认同高尚无私的价值观, 模仿先进的行为表现, 从而塑造完善个人的道德品行。它是从社会需要出发, 通过教育使学生融入社会集体生活, 重视按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以个人需要作为出发点的心理教育, 其主要目标是培养和完善学生健全的人格, 教学生学会自信、自强、自立、自尊, 最终实现人生的长远发展, 实现自我价值。
( 3) 教育的侧重点不同。道德教育侧重的是人的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建立, 它的目的是力图让学生能够准确地分辨出真善美和假恶丑, 能树立鲜明的态度, 坚决摒弃邪恶和非正义的事物, 积极追求高尚的思想与品行。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更多地关注的是个体成长问题, 它更倾向于从心理和思想上对其进行干预, 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其克服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种种困难, 疏导其内心的种种挫折, 教会学生怎样去有效应对外部环境变化带给他们自身的种种困境, 从而树立积极向上的生活目标, 挖掘个人潜能, 实现个体的健康发展。
( 4) 教育的方式与手段不同。道德教育通常大多选择的是说教式、灌输式、榜样示范等传统的方式, 然后通过课堂、大型活动等途径将相应的伦理道德规范硬塞给学生, 从而营造出一种“人人都应该做, 人人都必须做”的氛围, 让学生从思想到行动上都完全认同它, 并以此作为行动的标准。而心理教育则更多地采取的是一种沟通、交流的方式, 利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课程等形式来与学生进行思想的碰撞。教育者与学生不再是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 而是一种对等的沟通、交流。心理教育需要的是理解、包容, 而不是机械的说教。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
( 1)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结合是大势所趋。一直以来, 我国的道德教育都带有很深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烙印, 倾向于简单的说教和灌输, 甚至于很多时候就把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画上了等号, 这种模式化的道德教育往往忽视了学生道德观念的渗透和道德心理的培养, 直接导致教的人苦不堪言, 学的人兴趣缺乏, 最终的结果也就可想而知, 远远没有实现预期目标, 达到既定目的。道德教育最终的成效, 其实还受个体内化因素的影响。当今社会在发生着急剧的变化, 青少年心理上的变化也随之在不断加剧, 并出现许多新的情况, 需要凭借一定的心理素质去面对的各类问题是前所未有的, 这无疑也加大了他们心理适应的强度。这些是传统道德教育不能很好解决的, 却恰恰是心理教育所关注的。
( 2) 目前我国的教师素质结构导致了两者关系更加密切。受起步晚、发展相对滞后等因素影响, 我国心理学学科一直不被重视, 近些年才逐渐被大家关注。目前我国师资队伍中, 从事心理教育, 特别是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师极少, 绝大多数是从德育教师转过来的, 而且很多是一肩多挑。这一现状直接导致了我们的理论研究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从事这方面教育的专业人才也严重不足。因此, 心理教育的重担就不得不落到了广大德育工作者身上。所以从教育者的角度看,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是难以分开的。
总之,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各有不同的着力点, 也有彼此包含不了的内容。它们是两个无法相互取代的领域, 并在各自的运行轨道上发挥着各自独特的作用。
摘要:人的行为有道德与不道德之分, 人的心理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 本文将从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概念、目标、方法、评判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找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为我们在实际管理中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区别,联系
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 篇2
一
诚信是什么?诚信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人品,更是一种制度;是一种行为方式,更是一种社会规范。诚信,从一般意义理解:即为诚实守信、善良质朴、公正无私、既不自欺,亦不欺人。《大学》有云:“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孔子亦说,“信以成之,君子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先贤们从道德层面加以了说明,而事实上,在现实社会生活中,诚信还能带来良好的声誉与效益,因此,诚信也是一种资源,是能够创造精神和物质财富的资源。《周易》说“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孔子讲“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其实,诚与信在本质上又是相通一致的。《说文·言部》:“诚,信也”,“信,诚也”;《增韵·清韵》:“诚,无伪也,真也,实也”,《周易·正义》:“诚,谓诚实也”,《礼记·礼运》疏“信,不欺也”。也就是说,所言当真即为诚,诚实不欺即为信。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十分推崇诚信之道,一些学者甚至将其诠释为“国之大纲”“做人之根本”。“人无信不立,市无信不兴,国无信不强”。诚信已经成为一个人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成为现代市场经济的生命,成为国家强盛、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成为一个民族是否能走向辉煌的基点。中共中央下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提出的20字基本道德中,诚信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党的十六大报告也明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诚实守信为重点,由此可见,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诚信意识已成为举国上下的呼声。倡导诚信,推进诚信教育,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立以诚信为基础的社会法制规范已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二
诚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科学地审视其内在的人文价值和社会特征,正确把握其丰富的内涵无疑是很有必要的,而对其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论定过程又是一种不断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首先,诚信作为人与人、人与社会交往的理念,起着道德引领与品格内化的独特作用。诚信铸塑人格!周恩来总理曾有名言:“与有肝胆者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这其中“有肝胆者”大概就是“有诚信者”吧,否则“肝胆”一词何
用?诚信是一种品格,是一种教养,或者说是一种道德素质。报上曾有过一篇题为《打造诚信中国》的短文,作者用“打造”一词着实令人感到惊魂动魄。当诚信要用“打造”才能建构的时候,实质上恐怕也就无法打造了。本质地说,诚信从观念文化层去理解,其最大的人文性特征便在于引领道德,内化品格。孩子来到这个世界,我们应该给他们一个诚信的世界。其实,诚信不难,无非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吧了。这“三老”淋漓尽致地把诚信作了通俗地注释。
其次,诚信作为一种推己及人、给人承诺的思想方法和行为方法,具有自律和规范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的独特功能。中国有个成语叫“设身处地”,一个人不论说什么话做什么事,先想想如果是放在自己身上行不行,自己是否可以接受。有些人的诚信是只对别人不对自己的。要求别人做事要认真负责,要求别人对自己忠心耿耿,但当自己对别人时就是另外的标准了。其实,诚信中还包含着对人的宽容与体谅。当然,诚信律己应该是高标准的。古人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就是说话要算数,不能出尔反尔。说做到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做不到的事情就不要说。言而有信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中国人最痛恶的就是言而无信、背信弃义的人。所谓给人承诺,就是把自己的诚信典当给了别人,让别人通过这个承诺来检验自己的诚信度。
再次,诚信从社会学意义上去理解,应当是一种规范和制度,是引导社会生活秩序和推进社会法制化进程的重要支撑。诚信,从一定意义上说,是忠诚老实、遵守信用的简称。它成为人们行为的一种范式,是协调人际关系的基本要求。明末清初思想家王夫之曾说过:“诚者,实也。实有之,固有之。”诚信的基本表现形式是:内诚于心,外化于人,言必信,行必果;不甜言而无信。在现代社会,诚信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是调节朋友关系,而且对人们的职业关系和广泛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因此,仅仅从职业角度理解诚信,特别是仅仅从商业角度理解诚信,将诚信仅仅看作是一种商业规范,那绝对是不全面的。把诚信当作一种制度来看待,实际上是市场经济孕育和发展的产物。信用是一切经济活动的基础,市场经济更离不开信用这一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竞争和信用是资本集中的两个最强有力的杠杆。随着资本主义银行的诞生和发展,信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并从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这样说,没有信用就没有正常的金融秩序和市场经济。而诚信,则是信用制度的思想道德基础和精神支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今天我们讲诚信,人们大都是从经济制度上去定位。诚信作为一种制度,不但是一种经济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政治制度和道德制度。今天经济生活中的诚信缺失,往往与政治生活、道德生活中的城信缺失有着密切关系。
另外,诚信的法学意义也相当丰富而久远。诚信源于拉丁文。拉丁文法律文献优士丁尼《法学阶梯》即有38处提及,《学说汇纂》更达462处之多。1804年《拿破仑法典》之1134条言:“契约应以诚信履行之”;1896年《德国民法典》之242条规定:“债务人须依诚信,并照顾交易惯例,履行其给付”;韦伯教授《德国民法典注释》关于以诚信条款之释竟达千余之页;至1907年《瑞士民法典》第2条将之提升为基本原则;1947年日本全面修订民法,将之追加至
第1条第2款:“行使权利及履行义务,应恪守诚实信用”;及至1986年《中
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亦将之作为基本原则而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至于诚信在法学上的深层思考,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生导师王利明教授在《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上有专文论述,此处不再详述。
三
关注诚信的本质内涵和独特功用,其根本目的是推进诚信教育,在全社会营造厚重的诚信文化氛围,培育整个民族的诚信精神。
倡导诚信文化,培育诚信精神。诚信是一个民族的立世之本,缺乏诚信根基的民族是没有立足之地的,是没有希望的民族。因而,我们要从民族和国家的高度来认识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把民族优秀文化中的诚信理念融入到当前的教育工作之中,培育一个民族成熟的、有广泛群众基础的诚信精神,这实在是至为重要的。教育界有一种议论,认为学校教育不能脱离社会大环境,在社会诚信失落的大背景下,学校无法进行有效的诚信教育。因此相当一个时期以来,诚信教育本该是学校基础道德教育中最基本的要求,却在德育工作中未能得到充分重视。诚然,学校教育状况不可能离开社会孤立地进行,但学校教育与现实社会总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学校教育是指向未来的,具有前瞻性,应当体现社会进步的方向,学校教育有着相对独立的环境,教育对象是可塑性较大的学生,因此,教育工作者特别是德育工作者,不能因为社会风气带来的困难而动摇教育的宗旨。教育的首要宗旨便是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千教万教教人求真”。陶行知“做真人”的德育目标论,实质上就是诚信教育的基本内容。
铸塑诚信人格,完善诚信教育。学生诚信人格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中教师的言传身教对诚信教育的效果至关重要。***同志在庆祝北师大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希望我们的教师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教师的道德、品质和人格,对学生具有重要的影响。教师要注重言教,更要注重身教。”有位经济学家提出一个公式:人品+质量=品质,“质量”指产品的性能、材料、使用期限、外观等技术指标,“品质”指消费者对产品满足市场需要的品位、知名度、名誉等的客观评价,也就是被市场认可的程度。“人品”则指人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心等。公式告诉我们:人品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品位。无论什么产品,从生产过程到流通领域,再延伸到消费者手中,整个过程不仅仅是人与物打交道,而首先是人与人的交往,产品品质说到底是人对人要讲良心、讲信誉、负责任。只有人品高尚,时刻为消费者着想,产品的品质才能提高。学校实际上也是一个特殊的生产部门,其“产品质量”就是经过悉心培养的学生的质量,包含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当然也包含了学生的诚信人格。“人品”是指全体教职员工的思想品质、职业道德、责任心,“品质”是指学生在今后参与升学和社会竞争中得到认可的程度和美誉度。所以,只有教师的“高质量”才能实现学生的“高素质”。
铸就契约理念,建设信用体系。契约理念是体现诚信精神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个守信的民族将把契约看得如同自己的生命一般重要,倾力维护,依约践行。记得有一本书里说过,如果你和犹太人做生意,哪怕是在饭桌上的口头承诺,他也会认认真真地去履行。这种神圣的契约理念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还是比较缺少的,有的人不仅是签了协议不履行,甚至利用所签协议进行欺诈,以达到自已的私利。在学校教育中,这种契约意识也应当让学生明白,使他们从小就懂得守约的重要性。其实,这应当从教师对学生敢于负责上很好地得到体现。当一个学生在学校取得学籍之日起,学校和教师便开始对这个学生履行契约。这一契约的履行是神圣的,它直接影响着该学生整个人生发展的幸福与痛苦。如果教师随意的不批改学生作业,随意让学生停课,随意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等等,那都是一种违约行为。学校也应当建立相应的信用体系,让学生和家长满意。
坚持依法治信,规范诚信机制。社会诚信不仅需要强化诚信观念,加强道德建设,而且要逐步建立和健全社会诚信机制,坚持依法治信,要通过法律手段整治社会信用,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建立诚信机制要着重道德机制、制度机制、文化机制和利益机制等几个层面。通俗地讲,每个公民要把诚信当成必须遵循的道德规范;企业、公司、学校等法人要把诚信作为对外交往合作的制度,是获取正当利益的保证,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则要将诚信放在安邦立国的战略高度,通过长期的教育和宣传,培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高尚的诚信精神,以良好的形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当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诚信法制体系还需要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我们应当明白如何从自身做起,从我们教育的内部做起,积极为社会发展创造各种便利。
通才教育与设计教育 篇3
一、市场经济下的艺术设计教育应是通才教育,通才教育理念下的设计教育是大设计教育
通才教育{education on versatile person)是高等教育阶段的一种素质教育,包括对受教育者“知”、“情”、“志”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培养,目的是从专业过细的“专业化”教育转向“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素质教育。
原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曾指出:人格分为“知”、“情”、“志”三个方面。但如今的教育却只是注重“知”的灌输,不重视“情”与“志”的培养,这就导致出现“习艺愈勤去修养愈远”的状况。进而他还提出大学教育“应在通而不在专”,应以“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近几年来,我国高校合并,专业调整,目的就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
二、大设计教育观
大设计教育应理解以下几点:
1.新教育思维 新教育思维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务实的态度把市场的实效性同教育的持续性相结合,在注重人文精神的承传和现实实用的同时。更要强调受教育者学养、才情、志向的综合培养,目标不是培养单纯的“设计机器”,而是培养掌握设计技能、通晓艺术理论的复合型人才。很鲜明的例子:二战后哈佛大学的教育目标是致力于培养“全人”(fuil—scale developingperson),“全人”不是抽象的,而是指“善良的人”(kind person)、“善良的公民”(kind citizen)和“有用的人”(useful man),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其逻辑起点,建立一种新的人才观和教育价值观,从单一、片面的培养目标转向完整、全面的培养目标。
2.弱化专业更新课程体系
(1)弱化专业
目前。传统艺术设计教育专业体系划分过细。这与当前市场需求复合型人才之间存在着矛盾。
普通的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分科相对过细。且呈封闭性:教学内容相对单一且缺乏实践性:课程体系脱纲且出现人为性教学中教师重专业技能轻基本素质教育。这种教育体系培养的人才知识技能结构只能是“楔型”人才。“楔型”人才的优点是专业即时性强,即专业技巧熟练,缺点是研究能力弱,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转变能力弱。这些问题导致了传统的设计教育体系在许多方面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而新时代需求复合型人才——既精专业。又通姊妹专业:既有理论,又富于实践:既了解传统,又了解国情与社会需求。所以,21世纪的学科建设应弱化专业,强化课群建设。加强专业的综合性、信息性、实践性。培养人才的知识技能机构为“金宇塔型”,“金字塔型”的人才优点是知识基础厚,专业能力延展性强,社会适应性强。
当代的意大利设计教育就很鲜明地弱化了专业教育。意大利最著名的设计师埃托·索托萨斯在他1946年发表的著名文章《从勺子到城市》中宣称:专门的、专业划分明确的设计学院显然是不必要的。意大利在建筑学院培养工业设计师这一特殊的设计教育方式体现出一种更加偏重于艺术与文化的设计教育,一种以艺术理论为基本课程的设计教育,这种方式对我国适合与否暂且不论,它最起码说明了一点。大学设计教育应注意基本素质的培养。
(2)更新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设置应以市场为导向,但在课程的选择上必须有利于设计的持续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复合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目的是“授之以渔”的方法,即知道是什么(to knowwhat it is);知道为什么(to know the reason、):知道怎样做(to know how to do)。课程结构图解:
这种课程结构设置注重素质培养,能较好地把过去与现在有机地整合为一体形成专业上的交叉网状分布,能体现出“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强能力”的基本要求。体现出大设计的教学内容。这种大设计教学内容包括处理基础核心与边缘渗透的关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关系、专业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的关系。
(3)完全学分制
大学学习时间是有限的,在有限的时间里要学到无限的知识是不可能的,但实行“完全学分制”能较好地解决这一矛盾。所谓“完全学分制”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结合专业要求规划核心课程,自主选择相应课程,修满规定的学分即可毕业。完全学分制的优点是:①在校授业时间弹性大。如3—5年毕业,这样学生可根据兴趣、爱好选课,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优化知识结构和养成自我培养意识。②逐步取消班级制度,按修课组成集体。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配合协作意识。在美国,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同修一门课的情况很普遍。这样,可以把学生共同融入到一个大范围内,能增强学生的协作能力。③完全学分之制有利于“因材施教”,学生可按市场需求进行择课,有利于实践与理论的结合,符合综合素质的培养。④完全的学分制有利于师生的优胜劣汰。学生教师同处一线,任何一方落后都会被淘汰出局。更能形成竞争机制。
另外,实行大设计教育还应将技法与设计理论知识结合起来,如各类设计史、设计批评等,以提高全面的艺术理论修养。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以科学为基础的美术教育”(Disipline Based Art Education。简称DBAE)思想由美国盖蒂艺术教育中心推出,其出版的《超越创作:美国学校中的艺术地位》提出艺术课程的内容应取自艺术工作室(Art Studio)、艺术批评(Art Criticism)、艺术史(Art History),在此又增加了第四门学科——美学(The Studyof Aesthetics)。DBAE强调所有美术教学内容都要以艺术史和优秀艺术作品为核心,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这对大设计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 篇4
关键词: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差异,联系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各自从不同的侧面影响人的全面发展。但长期以来, 人们常常将心理教育问题与思想品德教育问题混为一谈的, 没有弄清楚二者之间的差异与联系。目前, 在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之间的关系上, 存在心理问题德育化和德育问题心理化的误区。事实上,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既在内涵、教育目的、教学方法上不同, 又有密切的内在联系。
一、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涵
广义上的道德教育是一种通过知识传授、观念养成、性格培养等途径来提高受教育者在思想观念、政治意识、行为规范、心理调适等方面素质的教育活动, 也就是说它由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伦理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组成的, 这些教育活动是一个有机体, 统一地存在于广义的道德教育中。政治教育培养政治素质, 它解决与政治立场和政治信仰有关的问题;思想教育培养思想素质, 它解决与思想认识和思想工作方法有关的问题;伦理道德教育培养伦理道德素质, 它解决与社会伦理和个人道德有关的问题。当前所说的道德教育的内涵就是这三种教育的总和。它尤其注重思想政治教育, 是一种以社会为本的德育活动, 即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对受教育者施加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影响, 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或阶级需要的人。
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内涵有本质的不同, 它是一种培养个人健康的心理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防治心理疾病、保持心理健康的德育话动。具体而言, 心理教育就是教育者通过一定的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 使其心理过程正常、健康发展, 从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形成良好的个性,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减少和预防心理疾病的教育活动, 它解决的是心理素质上的问题。心理教育的这一概念, 概括了心育、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 以及心理咨询、心理辅导、心理治疗和普及性的心理知识教育等。长期以来, 我国高校教育只关注传统意义上的德育, 忽视了与学生身心发展更为密切的心理教育部分。因此, 心理教育的提出, 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二、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差异
第一,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产生的渊源不同。
自古就有以德治国的说法。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 道德教育源远流长。道德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过程, 也正是人类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心理学相对于德育而言,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当人们分析各类社会现象, 发现许多问题无法从既定的道德标准中找到原因并作出合理的解释时, 便开始关注个体的心理现象, 从而开始了对个体心理的研究, 提出了心理教育的概念。笔者认为, 心理教育是道德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第二,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内容不同。
道德教育要解决的是思想、政治领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的问题;而心理教育要解决的是提高心理素质、发挥心理潜能以及维护心理健康的问题。道德教育针对的是政治方向、思想倾向和道德价值观念的问题, 解决人的社会倾向问题;而心理教育主要是帮助受教育者认识自己, 认识自己与社会的关系, 发展潜能, 使受教育者更好地适应学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 心理教育解决的是育人任务中基础层次的问题。
第三,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采用的方法不同。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 道德教育已经形成了完善的行为准则和标准的道德规范。所以, 道德教育常用灌输和树立榜样的方式开展教育工作。灌输式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既定的道德标准和行为准则, 个体没有任何自由发挥和自主判断的空间。榜样式的教育方法通常通过榜样的事迹促发人们深藏在内心的道德情感, 从而促使人们以榜样的行为规范来约束自身的行为, 在不知不觉中使受教育者的道德觉悟得到提高。榜样式的教育方法比灌输式的教育方法更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 且教育效果更为明显。进行道德教育的这两种方法, 属于被动式教育。而心理教育常通常采用倾听、讨论、鼓励、辅导等方法开展教育工作。这些方法都属于互动的、主动式的教育方式。心理问题源于个体的内心, 表现于个体的语言、行为, 要做好心理教育, 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个体的心理, 只有通过倾听、讨论、观察, 才能对个体的心理问题做出准确的判断, 通过讨论、鼓励、辅导, 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地对个体进行心理教育。由于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方法存在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 因此笔者认为, 在教育过程中, 道德教育可以采用面对群体集中教育的方式, 而对于心理教育则更适合采用面对个体单独教育的方式。
第四, 推进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动力不同。
从上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方法上的主动式与被动式的差异中不难看出, 推进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动力是不同的。道德教育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外部, 它是一些道德规范和要求, 往往要求被了解、被接受;而心理教育的动力则是来自于内部的、自身的需求, 它是主动的、积极的。
第五,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阶段性要求的程度不同。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 虽然也需要针对个体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行不同内容的道德教育, 但不同阶段的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非常明显的差异。在心理教育过程中, 必须针对个体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开展不同内容的心理教育, 这样心理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说, 心理教育对个体发展的阶段性要求程度高于道德教育。
三、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
第一, 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良好的心理素质之上的。没有良好的心理教育、受教育者没有健康、积极向上的心理, 道德教育工作就无法正常开展或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心理教育到位了, 道德教育才会易于被受教育者接受, 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受教育者才能在纷繁复杂的是非面前辨清方向, 明确目标, 经受考验, 从而使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所以说, 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第二, 道德教育为心理教育明确了教育方向。
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道德教育的内容是有差异的。道德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的发展, 心理教育也必须同不同时期的道德教育相适应。在不同时期道德教育过程中凸显的心理问题, 也正是心理教育需要首先研究和解决的问题。脱离了道德教育的心理教育是没有目的和意义的。所以说, 道德教育离不开心理教育, 同时, 道德教育又为心理教育指明了方向。
第三, 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必须有机结合。
从道德教育的视角看, 心理教育给日益受到严峻挑战的德育注人了新的活力。心理教育对人生发展的作用使其成为道德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加强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联系, 使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融为一体, 是现代德育的发展方向。从心理教育的角度看, 在主体性发展、整体性发展、现代素质发展、道德心理能力发展、人格发展等方面, 心理教育发展观与道德教育发展观在方向上是一致的, 二者的结合点是促进道德人格发展。这种共同的发展观使心理教育成为现代德育的基础。
道德教育方法以被动式灌输为主, 心理教育的方法以主动式引导为主。在教育过程中, 首先从道德教育的内容出发, 在灌输道德规范和准则的同时, 积极同受教育者进行主动沟通和交流, 让他们畅所欲言地谈出在接受道德教育过程中内心的真实想法, 从而掌握和了解他们的心理, 然后有针对性地通过心理教育使受教育者真正从内心接受必须遵循的规范和准则。将道德教育融入心理教育之中, 同时使心理教育服务于道德教育。
在个体的一切素质中,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其他一切素质的基础, 也是人才能够充分发挥其才干的必要条件。只有清楚地认识道德教育与心理教育的差异与联系, 将道德教育同心理教育有机的结合起来, 把心理教育纳入德育教育的工作计划, 在心理教育过程中灌输德育的知识和理念, 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具有健康心理和优秀道德品质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英]约翰.威尔逊.道德教育新论[M].杭州:浙江出版社, 2002.
[2][美]马丁.L.霍夫曼.移情与道德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2.
化学教育与生命教育 篇5
本文主要思想:教育的本质是促进人的发展,以人为本,而人类最珍贵的莫过于生命。生命教育是一种真正充满生命活力的人的教育,是引导人生走向美好和完美的教育。因此,作为一名一线工作的化学教师,如何利用学科的自然优势来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生命,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如何把生命教育渗透到我们的日常化学课堂教学中去,如何不断地探索与完善生命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将是我们有待解决的问题。就我个人而言本文也只是自己在实际工作中得出的一点粗浅认识。
初中化学学科的特点:一是学生掌握的知识层次面很窄;二是实验性的科学探索过程多;三是阅读的课外材料少;四是认知不足,很难将生活实际与课本知识联系在一起。鉴于化学学科本身蕴含生命教育的素材十分丰富,比如现代社会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很多的化学产品被人们成功研制出并广泛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科学地使用化学物质,改善了人民的生活质量,但化学产品又是一把双刃剑,使用不当,会带来很多负面的影响,产生各种安全隐患。其根本的原因是人们生命安全意识淡薄,了解和掌握的化学安全知识较少,安全防护能力较薄弱。
因此,作为化学起始年级的初三,以化学为载体,在教学中渗透生命安全知识显得尤为重要。由于初三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朦胧阶段,没有系统地形成。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作为化学教育工
作者的我们很有必要利用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接受日常教育中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并逐步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有利于“二期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的深化。由此可见,在初三化学教学中,加强安全知识教育,树立生命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充分利用这些优势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索的问题。
一、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必要性
对教育的概念进行界定联系生命教育的概念界定提出生命教育的学者是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他出版的《生命教育》一书中明确提出了“教育并不只是训练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生命只是活着的一种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活得好,让身、心、灵兼备的生命态度,成为未来教育的新元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实施了素质教育,倡导一切以人为本,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人。事实这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生命教育是教育链条上一个不可缺失的环节。开展生命教育是教育的本质追求,是社会发展、学科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对当代教育的呼唤和要求。
二、化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的途径
1、借助于身边的重大事件进行渗透
当今社会发生的重大事件中,有许多事例和所学知识有关,以此
创设问题情境,巧妙地把它们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引出化学学习的内容,进行生命安全教育,这对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显著的作用。
例如:2008年12月13日的夜晚,湖北省咸丰县城里的一祖孙三人住户,由于天气较冷祖母怕孙子、孙女冻着就把煤炉放在客厅取暖,事后没有处理就睡觉了,结果导致祖孙三人全部被一氧化碳中毒遇难;2009年的6月20日,同样发生在该县的一农户为清理沼气池里的淤泥,因为不懂得必要的安全知识,结果三人先后下井遇难。这些鲜活的事实都是同学们身边所发生的安全事故,表明了安全教育必须融入课堂从小抓起关爱我们的生命。
2、借助于民生中的热点问题进行渗透
在教学中,以学生实际生活中鲜活的事例作为学习情景,来渗透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教育。如:①新装修的住房甲醛超标;② 安徽劣质奶粉事件;③不法企业以苏丹红冒充食用添加剂辣椒红色素,销售给辣味制品生产企业,双汇食品瘦肉精事件等等。以上事例,使课本上抽象、枯燥的理论知识在生动的生活事例中得以形象化、直观化,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与巩固,进而因势利导地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身边的、与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用所学的化学知识来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锻炼学生发现、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3、.挖掘化学课程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同时借助化学实验进行渗透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自然学科,它以其丰富的内涵,在 教学中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媲比的作用。教师要充分认识化学学科在生命教育中的优势,在充分备课的基础上,潜心钻研,挖掘出教材中的生命教育素材,在教学中有机地渗透生命教育。但在实验教学中也存在较多安全问题。
【教学案例1】“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现象虽很明显,但操作过程中要注意防爆;在实验中要求学生特别注意酒精灯与氢气出场的先后顺序,否则就有危险这不可尝试。
【教学案例2】在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实验时,若较大的白磷颗粒在锥形瓶里燃烧,膨胀的空气易冲破瓶塞。而且还有大量的五氧化二磷扩散到空气中污染空气;
【教学案例3】用演示“灭火器原理”实验时,如果碳酸钠浓溶液和浓盐酸用量大,产生气压过大,会冲开橡皮塞,喷出酸液,腐蚀操作者的手;【教学案例4】在探究药品气味的闻的方法上,先让学生自己闻浓氨水的气味,结果有许多学生被熏得流眼泪,以此做材料引导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进行科学操作,并意识到错误操作带来的危害。同时创造条件让学生对一些课本上的实验装置图进行评价与改进,鼓励学生去大胆尝试,对有毒的尾气如CO增加处理装置,防止污染环境。
【教学案例5】在讲授酸碱知识的时候,运用所学酸碱性质及中和反应的原理,加强学生对自身的了解、对生命的认识和保护,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如:健康人血液的PH值在7.35---7.45,打破这个平衡身体就不舒服、甚至出毛病。当蚊虫、蚂蚁等昆虫叮咬
人时常先向人体血液内注入一种蚁酸的有机物,此时皮肤常起小疙瘩,这就是因为人体血液中酸碱平衡受到破坏所致,遇到这种情况时我们可以在红肿处涂一些碱性汁液如:肥皂水、魔芋叶的汁液来中和酸性物质。
4、借助多媒体进行渗透
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增加了课堂知识的容量,扩大了信息时空,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我校每位老师和各个专用教室都配备了多媒体教学设备。在教学中借助于Flash模拟一些毒性较大的、不易操作的实验,如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某些化学实验存在一些危险性,若操作不当会给学生带来伤害,而一般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以单向传授为主,来让学生注意正确的安全操作,但学生并不能完全理解,往往对违规操作带来的危害性认识不足,存在侥幸心理。如浓H2SO4的稀释时水和浓硫酸的加入顺序;在加热时用不纯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通过动画设计,不仅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知识,同时也强化了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
此外,我还在课外实践活动中渗透安全和生命教育知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采的探究性学习,在活动中渗透安全知识,理解生命教育的内涵。如冬季来临,常有关于煤气中毒事件的报道。我校的学生都是农家子弟,指导学生借助网络、校图书室查找有关煤气的主要成分、中毒的原因、危害以及发现后如何处置等等问题,再在课堂上交流后写出一篇《安全使用煤炉和煤气的方法》,送给自己的亲人和左邻右舍。学生们的热情很高,特别在 课堂上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时更是各抒己见,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学习《空气》时,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污染大气的原因及如何防止空气污染、如何减轻大气的“温室效应”,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通过一系列参观、调查活动,使学生走向实际,更加深刻理解课本中的化学知识、安全知识,并能对实际存在的安全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作出客观的评价。(四)取得的效果:
通过3年多的实践与探索,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也取得了初步成效。
1、本次实践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将学生实际生活和课本知识有机的整合,用身边的案例,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
2、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掌握了一些必要的安全小常识。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主,采用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合作学习的方式,使学生掌握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护意识,热爱自己的生命。
3、教师也强化了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和生活中,更加关注与“两纲”教育相关的信息,积极地从电视、报刊、杂志等信息资源上收集资料,利用网络手段及时整理素材。
4、优化了自己的教学方法,逐步提高了教育科研能力。以身边的事件创设问题情境,激活了课堂的生命力,为明年全市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五)思考与讨论:
本次实践活动,依据素质教育思想的核心——以人为本,让学生在教学和实践中理解化学知识的同时,掌握并应用安全知识,增强生命安全意识,真正感悟到生命的价值。
本次实践还存在一些需要思考与改进的地方:①在与其他学科知识和社会知识整合时还须加强,特别是和民防教育和生命科学学科的整合。②在活动时,可供参考和借鉴的资料不多,查阅难度较大,一个人实施时有较大难度。③由于初中化学教学任务重,知识分布零碎,课时又较少,在渗透过程中有时会影响教学进度的完成。④本次实践的效果不很明显,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还得加强。
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 篇6
校外教育校内教育衔接整合我国对青少年的教育一直十分重视。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对他们综合素质的培养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中,不断投入资金和资源,增强对青少年的教育。除了校内教育,近年来,校外教育越来越被人重视。新课改之后,对学生的要求不仅是基础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就需要学校重视校外教育,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整合资源,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一、校外教育的必要性
1.校外教育是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方式
思想品德教育是青少年重要的基础教育,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础。青少年学习知识大多在课堂上,学习思想品德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按照课本讲道理、摆事实,学生们经常只是听课者,而不是实践者,在实际生活中很难发挥作用。思想品德教育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让学生有更深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觉遵守品德的习惯。在校外教育中,学生能够接触到实际的人和事,在活动中解决同学之间的问题,有更深刻的感性认识,比课堂上的说理更有效果。比如,少年宫中举办的少年军校、团队精神培训等一系列游戏和活动,都能够使学生在与同学关系的处理上、在团队合作的活动中有进一步的认识。
2.校外教育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校外教育一般以实践为主,与课堂上注重听讲学习不同,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自学能力等。通过陶艺课、创客机器人、漆艺篆刻、艺术采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外活动,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动手或者动脚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全面的锻炼,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际工作的能力。以美术来说,通过艺术采风活动,学生们不仅能够提高绘画写生能力,还可以提升观察能力、思考能力、认知能力已及团队意识,从而启发学生的智慧和创新思维,培养良好的团队精神。
3.校外教育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个性
素质教育提倡因材施教,充分突出学生的个性特点,使学生们能够各有所长。不同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不同的特点,校外教育丰富多样的活动,满足了学生的个性需求。学生们可以自由选择参加活动,在活动中得到锻炼,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特长,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关系
校外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中小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止需要校内的知识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还需要更多的校外实践,促进中小学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校外教育,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增强学生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和动手能力。校外教育也是基础教育的一部分,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校外教育更加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重视学生价值的实现,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和提升有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校外教育将会越来越重要,最终达到和校内教育同等的地位,校外教育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现代化、高素质的人才。它们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校内教育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重要场所,校外教育是学生实践的重要场所,比如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技馆等地方。它们都是为了满足青少年教育的需要而设立的,它们内部都有丰富多彩的活动以及广阔的知识天地,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部分。它们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本身就是基础教育的领域。在学生的培养上,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教育的理念以及教育的手段不一样。这种差异性正是两种不同教育衔接的基础。
三、校外教育与校内教育有效衔接和整合的策略
1.做好教育内容的衔接
受各种因素的限制,校内教育的内容基本上变化不大,校外教育的内容应该更加丰富多彩,灵活多样,做好对校内教育的拓展和延伸。校外教育可以建立专门的课程和新的专业,拓展学生的学习领域,使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开拓视野,提高实践能力。要整合各种资源,了解教育资源的潜在价值,达到与校内教育的有机整合。比如,建立创客机器人、3D打印、VR体验馆等科普教育基地,使学生能够有条件探索和学习科学技术,成为学生开始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让学生能够深刻观察到校内不能学到的内容,并在科普学习中加强知识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对于缺乏锻炼的孩子,可以开设跆拳道、武术或者其他相关的课程,既锻炼学生的身体,
(下转第5页)
(上接第3页)
也可以学习一门新的技艺。也可以建立动漫、电脑美术等相关课程,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同时提高了互联网技术,满足网络时代对人才的要求。
2.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校外教育不能盲目,否则不仅不能全方位提高学生的能力,还会产生负面影响。学校要组织校外教育,需要提前与校外教育工作者做好交流与沟通。校外教育工作人员要对来参加活动的学校有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学生的特点、特长和兴趣爱好等。不同学校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育方式,在对外实践活动中有不同的需求。中学与小学的学生在年龄层次上有差别,校外教育活动就不能一刀切,要根据不同年龄的特点,有有计划、有目的地设置校外教育活动。要通过不同的活动,使学生体会到自己的价值,同时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比如,美术老师可以经常带领学生去参加一些美术比赛,在这种实践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且能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分享的快乐,以及竞赛的精神。也可以带领学生们去少年宫或者青少年活动中心,亲自接触丰富的美术教育资源,欣赏更多的艺术品,开阔学生的眼界,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
3.重视校外教育机构建设和人员培养
要促进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有效衔接和有机整合,需要重视对校外教育机构的合理建设,并且培养高素质的校外教育工作人员。政府要加大对校外教育场所建设的支持力度,要从整体上规划校外教育活动,使其作为校内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重视城市青少年宫的建设,以青少年宫为中心,拓展其他的文化和活动中心,丰富学生实践活动的资源。青少年宫的内部建设和管理要规范,要做好定位,主动加强与各学校的联系,与校内教育相互配合,共同发展。同时,要重视校外教育工作人员的培养,他们在衔接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要选择德才兼备的高素质的工作人员,注重工作人员结构的合理性。校外教育机构要做好内部人力资源的管理,形成有吸引力的品牌,加强资源的整合,科学规划校外活动,配合校内教育的需求。
总之,做好校外教育和校内教育的衔接和有机整合十分重要,是教育改革中积极倡导的教育方式。要重视校外教育机构的建设,充分发挥校外教育的作用,整合校内外的各种资源,将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有效结合。校内外的教育在内容上要做好衔接,要根据不同学校的需求,开展合理的校外教育活动,促进中小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继英.信息技术时代的青少年校外教育[J].文学教育,2015,(20):135.
教育理想与理想教育 篇7
教育理想
理想的高度能够决定人生的高度,这已为无数的事实所证明。而理想教育的高度则取决于整个社会人们教育理想的高度。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奋斗目标,我们每一个人,尤其是教育工作者,都必须拥有崇高的教育理想。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认真阅读,积极反思,不断创新;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才能在新课程改革中站得更高,走得更远;有了崇高的教育理想,我们期待中的理想教育才能拥有思想基础和精神保障。而一个人有着什么样的教育理想,则与他的人生追求、知识水准和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人们心目中崇高的教育理想应该超越个人功利的狭隘,为所有的教育对象着想,为整个社会的发展服务,为人类的进步注入永恒的动力。
理想教育
确立了崇高的教育理想还不够,我们还要把这种教育理想转变为先进的教育观念,并落实在富有人性化的教育实践中,做到人人都能够为自己教育理想的实现而勤奋工作。
人的成长是多方面因素的共同作用,自然也离不开外部因素的影响。处在社会大环境中,我们的理想教育也同样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社会的影响。而社会对升学率的恶性追求必然会导致教育的畸形乃至异化,生源的悬殊差别也难以避免地会影响到学校的教育教学成绩,并最终制约一部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尤其是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偏低,也会波及教师的心理,影响一部分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从而使得理想教育的实现遭遇阻碍。这些问题,虽然并不能完全阻挡我们朝着理想教育前进的脚步,但也会让理想教育面临重重困难,甚至让理想教育举步维艰。
然而,不管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理想教育也不能止步。我们没有停下来的理由。与其说理想教育是社会和未来对我们的呼唤,倒不如说是新课程教育改革背景下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终归宿。正因为如此,我们才希望通过对理想教育的探讨,能够揭开罩在理想教育上的层层面纱,使理想教育渐趋明朗,让更多的人认识理想教育,理解理想教育,认可理想教育,以摆脱理想教育的象牙塔状态,让理想教育真正步入现实,走进人心。同样,也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与研究,进一步明确理想教育的内涵,丰富理想教育的底蕴,达成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的完美对接,在帮助现实教育实现质的升华和历史性蜕变的同时,收获理想教育的博大与深邃。
理想教育的立足点,毫无疑问应该高于社会的一般性要求。但是,我们所追寻的理想教育,却又必须也只能立足在现实的土壤中。只有立足于现实之中,才能脚踏实地,直达理想教育高而远的境界。任何脱离现实、追求空中楼阁式的教育都不可能步入理想教育的彼岸。因此,要想实现我们的理想教育目标,必须首先获得社会的支持。要加强理想教育的宣传,展开理想教育的大讨论,让更多的人关心理想教育,思考理想教育,以此提高人们对理想教育的认识,增进人们对理想教育的感情,并在得到广泛心理认同的基础上,让人们自觉地投身到理想教育活动中来,以便给理想教育注入源源不断的智慧活水,形成激荡现实世界的滚滚洪流。只有让更多的人理解了理想教育,才能跳出“全民应试”的窠臼,实现“理想教育大家做”的目标。
社会对学校、学校对师生的评价不能过于精细,不该只以量化积分、感性判断的形式呈现,应该有着不拘一格的形式,展示理性的优雅,展现思辨的深度,彰显人性的魅力。要从更深的层面上来思考教育,从更高的目标上来考量教育,将教育从功利境界提高到自由境界,从世俗境界升华到理想境界,从单纯的知识境界提升到丰厚的人文境界。要给学校以更多的教育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鼓励学校进行教育变革和教学创新,以创办既能适应社会要求又能显示社区特点的特色教育,而不是拿固有的模式考查学校,更不能用僵化的标准类比学校。学校之间也要开展竞争,但这种竞争应该显示良性的特质,没有对分数和升学率的刚性要求,对优质生源的争夺也不该狂热到病态的程度。
没有哪一个教师不想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体现人生价值,获得社会认同。然而,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将传统教育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变为理想教育对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共同关注,并以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推动教育向更高层次迈进,可能在短期内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而理想教育的高于现实、超越现实,又决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然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那么,已经习惯于追求显性教学效果的人们,能不能容许我们在理想教育的道路上“默默无闻”地前进,这是一个不能回避也不该回避的问题。而当人们对理想教育不能完全理解甚至是产生误解的时候,作为先行者的我们,还能不能坚守我们的阵地,沿着理想教育的方向“孤独”前行,这同样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
实现理想教育
在向理想教育迈进的征程中,作为教师,首先要有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对教育工作要富有激情,并且充满理性,能凭借自己的智慧育人,却也不乏在关键时刻像雄鹰一样展翅护雏的勇气和果敢,以至能够用生命的绝响奏起教育的最强音。
理想教育的实现,还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育人观。理想教育必须立足在现实的土壤里,尽管它高于现实。不管现实的土壤是肥沃,还是相对贫瘠,都要正确对待。置身在生活的洪流中,各种因素都可能困扰着我们,冲击着我们的教育理想,甚至影响到理想教育持续深入的开展。只有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跨越教育的功利境地,强化教育的育人功能,做到既关注学生的当下学习状态,又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和情感上的支持。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才能把学生视作独立的生命个体来对待,主动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精神,自觉培育他们合作探究的意识,积极鼓励他们自由健康地发展,努力排除阻碍他们进步的各种障碍,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让崇高的教育信念在朴实的教育行为中熠熠闪光。
要想实现理想教育的目标,教师还要养成高尚情操,铸就教育家情怀。教育家不应该作为理想教育的派生物出现,而应该是理想教育诸多目标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想成为拥有不俗情怀的教育家,我们就要自觉地将对个人生活的关注变为对教育生态的关注,主动地将教育从知识领域提高到道德境界来认识,努力将教育从“功利”状态提升到“无为”状态。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 篇8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民间的教育文化, 集中体现了广大城乡中下层劳动人民的教育理想和教育智慧。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 对于保持民俗文化特色, 对于扩大教育学的研究视野, 对于反思农村教育发展问题具有一定的启示与价值。
一
教育民俗本质是一种民间教育智慧与教育传统, 但人们往往习焉不察, 很少引起重视。教育民俗就其主体而言, 是广大城乡中下层的劳动人民, 而这大量的中下层城乡劳动人民世代聚居在同一地域空间———乡村。“乡村”按其行政区划而言, 它是一个由各种形式的社会活动组成的群体, 具有特定的名称, 而且是一个为人们所公认的事实上的社会单位。这样一个基层的聚居行政单位有其深厚的民俗传统与文化底蕴, 内含一种“乡土”性。在这样一个地域、文化空间中, 广大城乡劳动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延续与传承着多年来的生活方式与行为习惯, 这样一种在共同的时空中大多数人所共同享用、传播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就是民俗。
教育民俗作为一种非体制的、非正统的民间教育智慧, 是在“乡村”地域展开进行的, 孕育在“日常教育生活”中。因为教育民俗的寓所是“日常教育生活”, 教育民俗才能从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与能源, 也使教育民俗具备一种生活性, 并与文化性同时构成教育民俗的二重属性。日常教育生活作为教育民俗的寓所, 是由教育民俗的特征决定的。第一, 教育民俗内容的广博性与复杂性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整体性。第二, 教育民俗传承过程的长期性体现日常教育生活的长期性与重复性。第三, 教育民俗的如是性 (thus-ness) 体现了日常教育生活的自在性。这个整体性一方面是指乡村教育是与乡村的生产和生活融为一体的, 不可分割;另一方面是指在乡村教育中, 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是统一的。乡村教育这一独特的空间地域, 赋予它的是不同于体制内的正统的学校教育, 而具有非计划性、自主性、自在性的特征。在教育民俗的特征中我们看到一个重要的地域差异性, 即不同的地域存在不同的教育民俗, 但又有其共同特征。
其次, 从内容分类来看, 教育民俗是语言、行为和心理的集合体。语言主要是教育俗语, 包括谚语、歌谣、故事、成语、格言、歇后语等。行为主要包括教育游戏、礼仪、惩罚等。心理贯穿于语言与行为之中, 是语言与行为民俗所反映的深层次的心理期待、信念、愿望、理想等。以教育谚语为例, 大致分为劝学、读书、教育观念、学习方法、教育方法、师生关系等几类。如“一年之计, 莫如树谷;十年之计, 莫如树木;终身之计, 莫如树人”, 缩减为“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百年大计, 教育为本”, 将教育的重要性与长期性通过简单的对比形象地展现出来。又如“玉不琢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镜子不擦不亮, 孩子不教不成”、“井要淘, 人要教”、“家有黄金着斗量, 不如养儿送学堂”、“山要绿化, 人要文化”、“生意不如手艺, 产业不如学业”等从不同方面进行类比, 突出强调成才、成人、有文化都需要通过教育的培养, 接受教育对他们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这种重视教育的良好民俗, 也反映了劳动人民对教育的愿望与美好期待, 正是凭着这种热情与信仰, 才会出现像湖北蕲春这样的“教授县”, 才会出现许多家庭贫困但成绩优秀的大学生, 才会有许多父母“砸锅卖铁也让孩子上学”的一幕幕感人场景。中华民族重教这一优良传统在教育谚语中得到极好体现与说明。这样的一些教育民俗事象因此具有教育的功能。
现在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来自课程, 即国家课程所规定的教学内容, 它很少涉及或几乎没有本土知识的教学。学生们所感受到的是来自另外一个世界的价值干涉, 都是“他者”的世界, 而不是“他们自己的世界”。本来乡村中存在丰富的文化资源, 比如教育民俗、地域文化等, 有着对于乡村生活以及乡村生活秩序建构弥足珍贵的价值成分, 换言之, 乡村地域文化中原本就潜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而这些现在却被视为落后的、“封建”的, 为人们所看不起眼, 这真不知道是该为谁可悲!
二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虽然存在本真的统一关系, 但正如上文所述, 二者在现实上却是一种游离、淡出的状况, 即教育民俗在乡村教育中的淡出, 教育民俗游离于乡村教育之外。
伴随着以城市化、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进程, 传统的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在“现代文明”之外。在语言民俗上, 原本传诵的如“铁不打不成器, 子不教不成才”等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 现在只有在比较偏僻的深山地区还存在, 而取而代之的是“念不念书无所谓”、“孩子愿学就学, 不愿学拉倒”、“念三年学不如当三年兵”、“读书花钱不如打工赚钱”等反映金钱魅力与教育的无力的教育俗语。当然这并非是说诸如“上一年学就有一年的经验”、“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砸锅卖铁也要让孩子们上学”等等, 期待自己的孩子能够通过努力取得学业上的成就的教育俗语就不存在, 只是说现在强调教育重要性的教育谚语已不敌强调赚钱重要的俗语。
在行为民俗上, 现在的孩子基本上不大玩以前的游戏了, 踢毽子、翻绞绞 (女孩玩绳, 翻成剪子绞、牛槽绞、拉锯绞等) 、搭灶灶或过家家、抓核等都是以前乡村孩子所热衷的游戏, 而现在孩子们玩的都是一些校内体育活动的游戏, 如球类活动。
心理民俗主要体现在父母们的教育观念上。传统的教育民俗注重体罚教育, 注重对孩子的管教,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化, 经济的发展, 逐利成为人们的共识, 于是收入水平比较低, 没有固定工作, 给人打零工的家长虽然对孩子期望很大, 但是如果孩子学习不好, 他们就倾向于孩子早点工作挣钱。挣钱一般的家长, 比如教师、医生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好大学, 学专门技术, 将来找个收入稳定的工作, 或者为有钱人打工, 从事“白领”职业。大老板对孩子的期望就和一般人不一样, 希望孩子在学校学点知识, 将来好继承他的产业。不同收入水平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期望不同, 教育心理也不一样。而不像传统的心理民俗单纯地寄希望于教育。
教育民俗的内容能够为乡村教育提供大量的本土知识, 但是这种本土知识在现代乡村教育中并未获得自己的地位。乡村教育的内容主要是学校教育, 在这样的学校学习, 既不能学到系统的本土知识, 又会对自己的本土知识传统感到自卑, 因为它们不符合学校里所传递和崇尚的知识标准, 不是“真正的知识”。本土知识游离于教育民俗乃至乡村教育之外。
教育民俗的淡出, 源于乡村文化的失落。乡村文化失落的原因很多, 首先, 经济的现代化, 城市化的发展, 农村被动跟随其后。经济的发展取向是城市的价值取向, 乡村教育过多地受到城市教育外在价值取向的影响。同时, 经济的发展导致利益的驱动几乎成为淹没一切传统乡村社会文化价值的最高主宰。其次, 在观念上, “城乡分割、对立矛盾的二元体制”人为加剧了城乡的二元割离, 城乡被普遍解读为“富/贫”、“先进/落后”、“文明/野蛮”、“现代/传统”二元价值对立模式, 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因为乡村文化的地位与价值体现不出来, 所以导致在教育层面上, 城市的价值倾向也严重排斥了乡村教育中教育民俗的原有地位。
三
教育民俗与乡村教育在本真上是同一而出, 而现实中却游离、淡出。因此, 立足现实, 积极践行教育民俗的提升, 对乡村教育的发展, 乡村文化的重建, 实现乡村的内在发展, 本土知识尊严的重获, 有重要意义。
首先, 必须加强对教育民俗的研究。教育民俗是一种重要的民间文化资源, 加大对教育民俗的研究目的就是一方面提升其中优秀的教育智慧, 弘扬其中的民间教育风俗;另一方面则是增强识别、辨别能力, 祛除那些不符合社会现实、不为人民服务的陋俗, 保留那些真正能够增强本土认同的教育民俗, 从而真正为乡土教育提供优秀、饱含文化韵味与乡土情怀的教育民俗资源, 实现教育民俗的传承与弘扬。
其次, 利用教育民俗, 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文明观———多样的文明观。使学生认识到文明是多样的而非单一的;树立正确看待文明的态度———“求同存异”。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多元文明的基础之上的, 每一种文明都有它的可取之处, 有它自身的智慧之所在。要汲取其智慧之处又要允许其自由发展;要正确看待雅与俗的关系, 认识本土社会中所蕴含的发展潜能和智慧, 以克服本土人民在发展能力方面的自卑。学校教育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 预防和克服本土人民在工业化或现代化过程中对于本土知识的“集体性遗忘”, 特别要使广大的青少年不仅成为了解西方和任何外部世界知识的一代, 而且要使他们成为熟知自己本土智慧的一代, 成为能够综合各种知识和智慧, 创造性建设本土社会美好未来的一代。乡村教育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教育”就必须将乡土或本土的知识纳入到学校课程中, 承担起对本土知识或民间知识的传递、掌握与批判, 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认同、接纳和归属感。
最后, 加强“上”与“下”的沟通。乡村教育所体现出来的问题并非只是乡村自身的问题, 而是我们整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问题。“他们的世界”不只是他们自己的世界, 也是“我们的世界”, 二元对立的立场、精英的思路不利于问题的解决, 只会扩大问题的严重性。乡村不是被改造、被启蒙的对象, 知识分子应该向乡村学习, 充分体认博大、丰厚的农业文明与乡村文化资源, 从乡村社会已有的知识传统出发, 不断检验、应用、改造、发展它们, 而不是抛弃、忽视、压抑、嘲笑。同时, 利用我们自身的优势, 和乡民一起寻求乡村自身的内在发展, 培育乡村特有的教育民俗, 发展乡村教育, 养成乡土意识, 共同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数学教育与创新教育 篇9
关键词:数学教育,创新素质,功能
创新教育就是要培育学生的创新素质, 所谓创新素质, 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所具有的创新意识、创新心理品质、创新能力、创新知识结构这四个方面的素质。在数学教育中, 人们对数学在创新素质培养方面的功能认识不足, 导致了有意识开发和利用数学育人功能方面力度不够, 这对我们实施创新教育的今天无疑是巨大的缺憾。本文试就数学教育在创新教育方面的功能进行论述。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育功能
创新意识是人脑在不断运动变化中的客观事物的刺激下, 自觉产生的具有强烈改变客观事物现状的创新欲望, 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和以创新为荣的观念。
就数学教育而言, 不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素材, 首先, 数学的发展史就是发明创造史, 其间充满了无数数学家为数学发展而经历的撼人心智的智力奋斗历程。每一点数学思想的形成, 都标志着一个继承历史并突破历史的跃进, 都标明着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的升华, 这里所蕴含的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传统、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 无疑能激发数学学习者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其次, 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 数学问题的解法千变万化, 奇妙无穷。无论是多方思考探求而得一题多解, 还是寻求问题共性得到的多题一解, 或是突破思维定势独辟蹊径的巧解、妙解, 都可极大地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创新意识。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心理品质的培育功能
创新心理品质是指创新者所具有的独立性、敢为性、坚韧性等心理品质。创新心理品质在创新活动中有重要作用, 对创新素质的形成有明显影响。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独立性心理品质。在数学的学习中, 我们会发现数学的本质要求人们始终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去看待问题, 不允许有任何弄虚作假的行为存在。数学语言的精确性使得数学中的结论不会有模棱两可的情形;数学推理的逻辑性使得数学中的任何结论的得到都要有根有据, 要符合逻辑的论证;数学研究的严谨性使得数学问题探索过程中需要质疑、批判意识。总之, 数学能使学习者坚持原则, 忠于真理, 不盲从权威, 不屈服于权贵, 具有独立的人格。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敢为性心理品质。敢为是所有伟大发明、发现、创造及所有事业成功者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心理素质。数学学习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摆在学习者面前的每一个问题都如同一个“堡垒”, 学习者需要有强烈的攻克“堡垒”的敢为意识, 当他们经过艰苦的分析、思考、论证, 最终完满、正确地解答了一个问题, 就攻克了一个坚固的“堡垒”, 在获得成功喜悦的同时, 也增强了攻克下一个“堡垒”的敢为欲望。
3.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坚韧性心理品质。数学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 经常要遇到各种困难和疑惑, 这就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 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 才能获得成功。因此数学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坚韧性心理品质。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功能
创新能力是创新素质的核心, 是衡量一个人创新素质高低的重要标志。它由创造性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要素组成。
1.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观察能力是人们对事物的特征通过视觉获得信息, 并运用思维辨认其形状、结构、关系从而发现规律和性质的能力。数学中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观察, 数学中的观察常能从表面触及本质, 捕捉到问题中隐含的关系和信息, 从而产生创造性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对“数”研究就要观察其形式、结构及关系;对“形”研究就要观察其大小、变化、位置及关系, 不同角度的观察往往产生不同的思维, 不同的解法。因此数学学习可锻炼人的创造性观察能力。
2.数学可以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的发展史, 是创造发明史, 是思维发展史。数学作为一门科学, 它在内容和方法上呈现出:“概念的纯粹性、结构的协调性、语义的准确性、分类的完全性、计算的规范性、推理的严谨性、规划的可靠性、构造的可行性、统计模拟的广泛适用性、技巧决策的灵活多元性”。因而强调思维过程的数学教育, 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推理的创新思维能力。
数学教育对学生创新知识结构的培育功能
知识结构是个体掌握知识的质量, 或是绕个体掌握知识构成的体系。在人们的创新实践中, 零散的知识只能解决个别的、局部的、表面的问题, 而系统的知识才能解决普遍的、整体的问题。也就是说, 只有建起科学的知识结构才有力于培养人们的创造性, 开发创造潜能。有学者认为当代科学技术创新者知识结构应是一种鼎形结构, 鼎形知识结构有四根支柱——哲学、语言学、数学、计算机学。
数学在鼎形知识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首先, 数学是反映客观世界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的科学, 处处充满体现着事物普遍联系、对立统一、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所以数学为哲学提供了生动的素材;其次, 数学语言准确、简洁、严谨、明晰、通用, 数学学习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语言素养;第三,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有密切的联系, 数学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基础, 一定的数学知识也是计算机学学习的基础。
综上所述, 数学教育对人才创新素质培养所起的作用是多方面的、深刻的, 也是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因此,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育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并以此为出发点, 改革我们的数学教育, 使其充分发挥培育创新人才的巨大功能。
参考文献
[1]李佺宁.关于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几个问题[J]安康师专学报, 1999 (4) 59
[2]何伯镛.“大哉, 数学之为德”[J].数学教育学报, 1996, 2
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 篇10
一、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理论来源
朱熹作为我国著名理学家, 非常重视教育对于人性的作用。他从“理”的一元论的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出发来解释人性论, 提出人性就是“理”, 就是“仁、义、礼、智”封建道德规范的观点。他说:“性只是理, 以其在人所禀, 故谓之性。”[1]在这个问题上, 他接受了张载和程颐的观点, 把人性分为“天命之性 (理) ”和“气质之性 (气) ”两种。“气”有善有恶, 他认为教育的作用应当是发挥“气”中的善性。他理解的《大学》中所说的“明明德”就是这个意思。在他看来, “天理”和“人欲”是对立的。他告诫道:“学者须是革尽人欲, 复尽天理, 方始是学。”[2]朱熹采用这样的理学观点来实现“明天理、灭人欲”的根本任务。
朱熹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他说:“古之圣王, 设为学校, 以教天下之人。必皆以去气质之偏、物欲之弊, 以复其性, 以尽其伦而后焉。”[3]在他看来, 要恢复人的善性, 必须“尽人伦”。朱熹理学的核心就是道德教育。他根据人的年龄和心理状况, 把教育分成“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阶段。他说:“古之为教者, 有小子之学, 有大人之学。”[4]“人生八岁, 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 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礼乐、射御、书数之文。及其十有五年, 则自天子之元子、众子, 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士子, 与凡民之俊秀, 皆入大学而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此又学校之教、大小之节所以分也。”[5]
二、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分析
“小学”是教育的基础阶段。朱熹认为8到15岁为小学教育阶段。在这个阶段, 德育的任务是“教事”, 即让儿童在日常生活学习中通过具体的行事懂得基本的伦理道德规范, 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他说:“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事兄、处友等事, 只是教他依此规矩去做。”[6]因此这时德育的主要内容应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 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7]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 在教育方法上, 朱熹强调以下三点。首先, 主张先入为主, 及早施教。在朱熹看来, 儿童是“人之幼也, 知思未有所主”, 很容易受各种思想影响, 一旦接受了某种邪说, 再教儒家的伦理思想就会有抵触, 因此要及早进行教育。其次, 朱熹接受程颐等前辈的思想, 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时候, 要形象、生动, 这样才能激发兴趣, 使之乐于接受。为此, 朱熹广泛地从经传史籍以及其他论著中采集有关忠君、孝亲、事长、守节、治家等内容的格言、训诫、故事等, 编辑成一本儿童道德教育的教材, 题为《小学》, 这本书在当时曾广为流传。他还专为蒙童编写了《蒙童须知》。朱熹针对儿童这一阶段自制能力较差、道德意识较薄弱等特点, 在教育方法上主张主要通过在日常生活中严格地、持续地对儿童进行道德行为习惯训练, 使他们“积久成熟”, 然后“自成方圆”, 完成从开始的不自觉到逐步自觉的转化。这个过程其实就是“格物”的认识过程在教育上的体现。这对于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有重要的意义。朱熹开创以《蒙童须知》的形式, 来训练儿童道德行为习惯的方式, 值得我们借鉴。
三、朱熹“大学”教育思想分析
15岁以后是被朱熹称为“大学”教育的阶段。朱熹指出“‘大学’是教之以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大学”教育是在“小学已经成功之基础”上深化和发展的。德育在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教理”, 也就是“穷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朱熹在《小学辑说》里说, “‘小学’是事, 如事君、事父兄等事。‘大学’是发明此事之理, 就上面讲究所以事君、事父兄等事是如何。”[8]古代大学教育的方针, 也就是德育目标和根本任务, 在于培养光明磊落的德行, 弘扬善性达到“止于至善”的境界。
在大学教育方法方面, 朱熹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 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 其中有两点值得学习。一是重视自学。他说:“书用你自去读, 道理用你自去究索, 某只是做得个引路底人, 做得个证明底人, 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9]在教师指导方面, 朱熹重视自学与研究, 把其确定为“大学”教育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二, 他提出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相互交流。淳熙八年, 他邀请持不同学术见解的著名学者陆九渊到他主持的白鹿洞书院讲学, “切中学者深微隐痼之病”, 还将其讲稿刻石以记之。朱熹进行不同学术观点之间的交流的做法, 长期以来一直是学术史和教育史的美谈。
四、朱熹“小学”教育思想和“大学”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朱熹“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教育的相对独立的两个阶段, 虽然具体的任务和方法各不相同, 但是这两个阶段又有内在的联系。它们的根本目标是一致的。朱熹对古代教育的经验加以总结概括, 既有一定的理论高度, 又有实用价值, 对于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有着一定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一) 在德育内容方面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如孔子、孟子以至于朱子, 莫不以道德教育为教育之核心, 以育人为教育之根本。从今天的德育价值角度来看, 朱熹的“存天理, 灭人欲”, 是可以肯定和借鉴的。
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中, 我们的教育究竟离“德”有多远?《公民道德建设纲要》中的20字规范“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使我们看到了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影子, 看到了“礼”的影子。道德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任务, 更多的应该是整个社会的责任, 朱子泛道德的教育思想, 在这点上倒是和西方教育有共通之处, 也是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应该注重的地方。
(二) 在德育目标分层方面
“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是朱熹根据儿童发展的规律划分的两个阶段。朱熹非常重视“小学”教育阶段的教育。他曾言道:“是以方其幼也, 不习于‘小学’, 则无以收其放心, 养其德性, 而为‘大学’之基本。”道德教育要从小抓起, 因儿童还保有“本然之性”, 未受太多“物欲之敝”, 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秉承本性而“复其初”。人之所以成为“人”, 是因为“人”内在的本性是“善的”或“向善的”。在品德意志方面, “小学”阶段的人未养成稳定的习惯, 应当加以引导。“大学”阶段是“小学”阶段的进一步发展, 并且是在“小学”教育有所作为的基础上进行的, 朱熹认为, 人在幼年之时, 逐步懂得了爱亲、敬长、隆师友之道, 就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打下基础。朱熹的道德分层教育思想对我们德育学段分层有一定的启发。
(三) 在道德教育方法方面
朱熹认为“知”与“行”是统一的。他说:“知之愈明, 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 则知之愈明。二者不可偏废。”道德不仅仅是一种知识, 道德更是一种实践理性, 它需要受教育者通过道德实践去体认, 使道德戒条内化为内心的道德自觉, 才能真正地提高道德境界。要克服当前学校德育中种种“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弊端, 唯有加强实践与锻炼, 把学生的品德要求实实在在地落到学生每日的学习和生活中, 使学生的整个生活成为真正道德的生活, 实现品德规范在实际生活中的引导、激励、提升作用, 使他们不仅在思想上、更在行为上成为有道德的人。[10]为此, 我们要特别重视在道德建设中知行统一的实行问题。
总之, 在今天看来, 虽然朱熹的“小学”和“大学”教育思想的目的、内容等有一定的局限性, 并且在教育阶段的划分上也显得缺乏科学依据, 但他重视道德分层教育的方法、“止于至善”的道德追求都值得我们今天的德育工作者思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朱文公文集》卷五十九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2]《朱文公文集》卷十三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3][4]《朱文公文集》卷十五经筵讲义[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5]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大学章句序[M].北京:中华书局, 1983.
[6]朱熹.朱子语类:卷七[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7][8]朱熹.朱文公文集:卷七十六题小学[M].四部丛刊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1965.
[9]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三[M].北京:中华书局, 1986.
教育先行与教育中心 篇11
【关键词】教育先行 教育中心 关注 宽容 支持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05-01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要想立于不败之林,教育必须摆在首要位置来抓,任何一个有识之士都会意识到教育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重要性,所以教育先行,教育优先发展便成为许多人的共识。
从我们国家来看,教育先行是经历了一个较为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从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的重要性以来,至今已有三十多年,但是尚没有达到理想的目标。虽然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逐步加大,但离相关法律规定的要求还相差较远。目前教育优先还只是一个口号,仍然写在《纲要》中,仍然需要政府多重视,需要社会多关心,需要教育本身多努力,需要花很长时间去努力,从而在未来的日子里逐步实现。
然而,与之相反的倒是教育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成为千万个家庭、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这一方面让我们的教育工作者们感到欣慰和喜悦,但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和挑战。因为社会、家庭的关注,无疑是对教育工作的重视,为我们的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但与此同时,过度地关注,非理性地对待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办学秩序,束缚了教育者的手脚。
首先是家长的关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本无可厚非,千百年来的中国就有这样的传统。也正是由于家长的重视和支持,孩子的教育才能更全面,学校的教育才能越办越好。然而现在的许多父母似乎过多地把注意力放在了孩子身上,有的甚至把孩子的发展作为自己一生的寄托,这样势必会造成对孩子的过度关注。一方面对孩子倾其所有,从孩子出生起,甚至有的在怀孕之时,父母便用尽心思,营养、胎教、启蒙教育、高价幼儿园、各种培训班、择校……“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留任何遗憾给孩子”等成了众多家长的口头禅;另一方面对社会,对教育方面的“风吹草动”极为关注,甚至关注过头,这样既影响了自己,也影响了别人。近年来屡次报道,高考期间,许多家长为了保护考场的环境,而过度“维权”,不仅不让机动车从考点前经过,甚至连自行车也不准,他们确实维护了自己的“利益”,在关心着自己的孩子,却影响甚至损害了他人的利益,这样的事例不能不让我们去反思。
其次,媒体和社会的关注。应该说,教育作为中心,得到社会及媒体的关注也在情理之中,这样不仅能为教育提供良好的外围环境,同时也能较好地监督我们的教育。然而,当今社会也存在一些不正常现象,即过度关注,甚至是吹毛求疵。曾几何时,教育的“眼里”揉不得沙子,“为了学生的一切”成为许多人甚至是教育者本身所共识的话题,这样学生中出现的一切问题当然也就归咎于教师,归咎于学校,归咎于教育。安全教育,当然是学校义不容辞的责任,而且也是个主渠道,但不能因此认为学生一旦出了安全问题都是学校的责任。而事实上这方面的一个个鲜活的案例给学校领导,给教师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心理压力是巨大的,以至于很多校长谈安全色变,许多教师不愿意担任班主任职务,更不愿意根据教育规律去开展一些校外活动。前一阶段,中央二台《经济与法》的一个节目《都是蚊子惹的祸》,让无数人看后感叹、惋惜,但同时也让我们的学校颇感无奈与忧虑。“蚊子”是学校的蚊子,因此孩子在学校住校被蚊子咬了以至于后来死了,学校当然脱不了干系,这样的故事绝对不是传说,而类似这样的事件也绝对不是仅此一例。甚至还有一些别有用心的媒体专门关注教育的负面新闻,以期从中牟利,虽然极少,但对教育的影响却极坏。
再次,政府官员的关注。教育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这是毋庸置疑的。开明的政府,远见的官员会把教育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而不是只考虑眼前的经济,自己的政绩。近年来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在逐步增大,对教育关心、重视的舆论氛围也越来越浓,教育也因此而迎来良好的发展机遇。然而,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有些政府官员在教育遇到困难时开始“害怕”起来,不是积极主动地为学校,为教育创造宽松的环境,为学校,为教育排忧解难,而是想法设法去“抹泥”,对社会的不能理解,对家长的无礼指责、无理要求不去调查,不去分析,而是一味地息事宁人,把所有的板子全打到了学校和教育的身上。究其原因,学校是姓“公”的,教师是“公家人”,在“公”与“私”之间,“私”是弱势嘛。这样一次次地处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导致了社会舆论往一边倒,有些地方出现了“校闹”(借用“医闹”一词)也就不足为怪了。如果说我们有些老百姓法律意识淡薄,偶然做出一两起过激举动尚可理解的话,那么如果是因为我们的官员无原则的退让甚至纵容而导致这种局面愈演愈烈的话,那岂不成了教育的悲剧,社会的悲哀了吗!
教育中心应该成为教育界和教育工作者的福音,而不能成为教育工作者心惊肉跳的“代名词”。如果我们的社会对教育能够多一份宽容,多从教育本身的特点去对待教育,如同我们对待其他众多职业一样,那么我们就能够冷静客观地面对教育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不足;如果我们的家长对教育能够多一份理智,能够尊重教育的客观规律,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家庭的实际情况出发,那么我们就能够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就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从而让孩子能够更好地面对社会,面对各种挑战;如果我们的政府對教育能够多一份真正的关心和支持,把关心学校的发展,把关心教育质量真正放在心中,多为学校出谋划策,多为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这样我们的教育便会成为真正的教育,教育便会真正走向健康发展之路。
礼义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篇12
1 礼与礼义
礼可以分为礼仪和礼义两方面内容, 前者包括礼器、礼制等物的方面, 后者则是礼的精神实质[2]。礼仪制度可随时代变迁而变革, 但礼义不可以随意变革。《礼记·效特牲》记载“礼之所尊, 尊其义也”。如果说礼仪是礼的外壳, 那么礼义就是礼的内核, 是制定礼仪的思想内涵和依据。《礼记·乐记第十九》说“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 将以教民平好恶而反人道之正也”。古人制礼作乐不是为了满足人们口腹耳目的欲望, 而是用礼乐来教导民众, 使好恶之情得到节制, 从而使人回归到人生正途。中华礼义文明的关键就在于不为物欲所动, 革除私欲, 得大智慧[3]。“因人情节人欲”是制礼的基础, 也是礼义的基本原则, 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文明“因人情纵人欲”生活方式的根本区别。
2 礼义与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契合
孔子说“不知礼, 无以立”, 冯友兰曾说“礼之‘义’即礼之普遍原理”[3], 《荀子》记“积礼义而为君子”。因此, 用礼文化来进行教育主要是指用礼义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化, 使之接受和服从礼义精神。
2.1 礼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准则相一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 中共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礼义精神有诸多方面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准则相一致。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中国的礼经过从古礼到周礼、再到秦汉以后中华礼文化的发展演化, 已经成为道德基础, 早已摆脱了宗教神学的影响, 将中华文明牢牢地建立在人本基础之上。中国礼文化是文明的象征, 是文明与野蛮的重要区别标志。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 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社会建设领域的价值诉求;《论语》言“礼之用, 和为贵”, 可见礼文化很早就作为坚实的制度基础来维护社会和谐。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周礼》记载“以乡八刑纠万民:一曰不孝之刑, 二曰不睦之刑, 三曰不姻之刑, 四曰不弟之刑, 五曰不任之刑, 六曰不恤之刑, 七曰造言之刑, 八曰乱民之刑”。可见其中每一种道德原则背后都有相关法律来作为支撑, 以法生德、以德固法, 礼与法、德与刑交互作用, 也是中华礼义大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所提到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是与礼义精神一脉相承的。《礼记》载“君子之所谓义者, 贵贱皆有事于天下”, 无论一个人的身份贵贱, 每个人都有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分工, 每个人都有义务完成自己分内的事, 为天下做出应有的贡献。《大戴礼记》载“所谓君子者, 躬行忠信, 其心不买。仁义在己, 而不害不志。闻志广博, 而色不伐。思虑明达, 而辞不争。”强调为人要践行忠信, 思想开明, 对人谦和友善, 实现仁义。
2.2 礼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中国的礼是道德之礼, 是人们伦理道德的体现和规范。尊礼是对人们遵循传统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大学生除了拓展知识和技能, 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做人, 学会做成熟的人;如果大学生不懂礼, 就是不懂处理社会人际关系最基本的准则, 也就谈不上有好的道德修养了。
2.2.1 礼义教育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和睦思想礼的作用就是“教民睦也”。 (1) 礼可以调节社会关系。中国传统礼文化中的“五常”和“十义”, 即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5 种社会关系, 以及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10 种应遵守的礼。不同身份的人都应遵守相应的伦理道德准则, 只有这样,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和睦相处, 和谐共生, 不做出格的事。 (2) 礼可以节制人的性情。《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人要懂得用礼来控制情感, 喜怒哀乐恰到好处, 才有利于身心健康、社会和谐。 (3) 礼能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老子》说“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有天地才有万物, 有万物才有人类, 人与自然是浑然一体的;人要敬畏自然, 遵循自然规律, 与自然和谐相处, 才能建设真正的生态文明, 实现可持续发展。
2.2.2 礼义教育有助于大学生理想信念确立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礼义教育是要教导人们树立保家卫国干事业的志向。 (1) 追求君子风范。《论语·雍也》说“君子博学于文, 约之以礼, 亦可以弗畔矣夫”, 可见君子不仅要广泛学习文化知识, 更要用礼来约束自己, 才能不背离正道, 而君子的正道就是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2) 追求人格境界。孔子讲“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重义”“仁爱”是君子的崇高品格, 只有重义轻利的仁人志士才能从义出发, 舍己为人、舍己为国。礼也要求人们要“克己复礼”, 只有克制私欲才能超越自我, 服从集体、社会与国家, 才能做到奉公, 真正为建设理想社会而奋斗。 (3) 追求自强不息。孔子的门生曹参曾说:“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死而后已, 不亦远乎?”君子一定要对道义有所担当, 坚信自己的追求, 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 成为为国、为民立德、立功、立言的大丈夫。以上3 种追求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追求人生完美境界并为之坚持奋斗的有效途径。
2.2.3 礼义教育有助于启迪大学生仁爱思想 《大戴礼记》云“君子以仁为尊。天下之为富, 何为富?则仁为富也;天下之为贵, 何为贵?则仁为贵也。”只有仁才是真正的富有, 只有仁才是真正的尊贵。仁是礼的内在根据, 礼是仁的归依指向。仁爱道德是中国传统礼仪的精义, 礼义教育能启迪大学生仁爱思想, 就是要让其保有一颗慈悲、爱人之心, 懂得做人的道德原则, 懂得最基本的孝行、诚信和友善。 (1) 礼义提倡的孝不是狭隘的一己之孝, 而是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尊重天下的长辈;当忠孝难两全时, 首先要报效国家和人民, 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 (2) 要讲诚信。“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在治国理政上要恪守信用, 在与人的交往中, 不欺骗人, 做正直的人, 说正直的话, 办正直的事, 谨言慎行, 讲信用。 (3) 做人要友善。养成与人为善的品性习惯, 就是在行善积德, 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怀, 是大学生尊重他人、学会与人和谐相处的基础和根本。
2.2.4 礼义教育有助于塑造大学生良好形象礼义内涵需要用礼之形来体现, 强调人要在各种表现形式上体现外在的美, 不张扬、不随意。“君子不重则不威”, 可见中国传统礼义精神处处体现端庄, 并已将其上升到了“仁德”的高度来认识。对大学生进行礼义教育能很好地帮助其塑造胸怀宽广、知行统一、全面发展的良好形象。 (1) 在举止上要文质彬彬, 通过教化克服过多的动物习性, 通过礼的学习修炼文的气质, 文和质要相得益彰, 这才是君子拥有的高雅风范;而这种风范不仅体现在君子的高风亮节上, 也体现在人的举手投足、一颦一笑间。 (2) 在服饰言语上要典雅庄敬。中国自古就注重衣饰, 并将其看作是一个人内在品质、外在庄敬的体现, 人的穿着要与其身份、场合、职业相称。同时在语言上也要时时体现对别人的尊重, 避免用粗俗不敬、鄙陋低俗的言语;得体的服饰、庄敬的言辞既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表露, 也是对他人的尊敬。 (3) 在礼仪上要大方庄重。礼仪不在于气派、华丽, 更不是铺张和张扬, 而在于大方庄重。中国古代礼仪都有其深刻的内涵和寓意, 时刻体现的都是蕴藏在礼仪之中的义。
3 将礼义纳入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探析
3.1 将礼文化教育与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相结合
深化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就需要对中国传统礼文化进行精准把握, 提炼其超越时代的礼义内涵和精神, 为大学生道德教育寻找礼义根源, 让礼义教育扎根于道德教育。 (1) 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道德修养教学时, 要注重融入礼义的深入阐释和解读, 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古圣先贤守礼、尊礼、行礼的高尚风范, 在潜移默化中感知中国传统礼义的内涵和魅力, 激发其内心见贤思齐、力争上游、提升自我道德意识和礼仪修养的强烈渴求。让大学生理解礼义精神, 内化礼义精神才是真正提升自我道德修养的深层次动力。 (2) 注重对礼的用途和实际效用的阐释, 对大学生进行具体的行为指导, 小到师生之间的称呼、上课的礼节, 大到校纪校规的遵守、社会公德的养成等, 帮助其深刻了解生活中知礼守礼的效用, 成就其君子风范。 (3) 改革授课方式, 注重礼仪践行。教师不仅要在课堂上引导大学生践行课堂礼仪, 也要设计相关实践环节促使其在课后践行礼仪, 或由同宿舍、同班学生相互监督打分, 或自己记录日常生活中践行礼仪事迹并与大家分享, 或引入社会公德讨论话题进行辩论, 加强学生间思想沟通, 加深相互了解, 将学生的道德观念、对礼义精神的理解贯彻到道德实践、礼仪践行中, 使其相处更加和谐融洽, 将知识学习与行为养成密切结合起来。
3.2 将传统礼义与现代礼仪相结合, 开展专门的礼仪教育
继承传统礼文化不是简单复制, 照抄照搬, 而应该根据社会现状和需求, 提炼传统礼文化中博大的礼义精神。将礼义与现代礼仪相结合, 开展既适用于现代社会又蕴含丰富内涵的礼仪教育。 (1) 高校可开设传统经典解读课程, 提高大学生对礼文化的思想认知和情感共鸣, 满足大学生深入学习礼仪文化的需求, 使其能自觉践行礼义精神。 (2) 整合传统礼仪和现代礼仪, 在现代礼仪教育中突显传统礼义精神的挖掘和解读, 让大学生准确理解礼的原则和精髓。大学生往往比较重视求职时能用到的面试礼仪、商务礼仪, 认为这些能直接影响自己的就业和职业发展, 面试中的礼仪实质上是体现对他人的尊敬。《礼记》开篇就讲“毋不敬”, 中国古礼研究专家彭林教授也讲过“‘敬’是‘礼’的纲领”[4]。古人行礼必须要有恭敬之心, 在任何场合都要心存敬意, 不能虚于应付。因为“敬”, 所以服饰整洁、容貌端庄、言语谦恭、倡行揖让、处处有节。在一些重要礼仪中都安排了拜的礼节, 如作揖、拜、对拜、大拜、稽首等, 虽然今天我们无须行拜礼, 但其“敬”的实质没有改变。如同《孝经》所说“礼者, 敬而已矣”, 中国古代礼仪注重将“敬”贯彻到礼仪中的精神值得我们继承发扬。 (3) 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团体辅导活动。团体辅导是充分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教育方式, 应有效运用团体讨论、角色扮演、个案分析、行为训练等方式, 调动大学生主动参与礼仪训练的积极性, 增强学生对礼仪规范的体验和感悟, 也可以针对大学生的礼仪行为问题及时进行训练和矫正。教师在团体辅导时要注重对大学生的心理帮助, 引导其在团体情景下深刻体悟礼的作用和对自我良好道德、高尚人格塑造的积极影响, 促使其自觉尊礼、行礼。
3.3 注重各项活动中的礼义教育, 营造良好的尊礼、行礼氛围
仪式作为古老的文化现象, 自古以来就在人类社会中发挥着强大的教育功能, 而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扎根于礼的。如冠礼中要3 次加冠, 就是要提示受冠者努力使自己的德行与日俱增, 其教育意义不亚于正式的课堂教授。高校应举办更多具有重要教育功能的仪式和活动。程颐曾说“冠礼废, 则天下无成人”。当今绝大多数学生都未曾接受过冠礼。高校在开学典礼中, 除了对大学生进行入学教育, 帮助其尽快适应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之外, 也可以设计相关的成人仪式或入学仪式, 让其深刻感受到进入大学就意味着自己正式跨入成人阶段, 要时时以一个成年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培养成熟的情感、意志、思想和心理, 以君子的言行规范塑造健康形象。这些对大学生具有重要意义的仪式和活动既是对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 也是营造全校上下尊礼、行礼良好氛围的重要途径。
3.4 重视网络中的礼义教育, 营造健康的网络环境
网络是当今人们生活、工作、学习不可缺少的部分, 在现实世界中, 人与人之间交往需要遵守行为规范, 互联网虚拟世界同样需要一套行为规范。网络的虚拟世界实质上是由人创造的, 不论是面对电脑还是手机, 都要时刻记住我们其实是在与人打交道, 而不是单纯地与机器打交道, 必须遵循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义精神和礼仪规范。曾国藩说“舍礼无所谓道德”, 人们需要知礼、行礼、倡礼, 用礼来修身, 成就自己的风范。在网络生活中同样也需要尊重别人, 与人友好交流, 平和争论, 尊重他人的隐私, 与人分享知识, 打造自己良好的网络形象。高校要教育大学生时刻记得网络道德与现实生活是相同的, 切不可在网络生活中降低自己的道德标准。
3.5 强化教师礼仪规范, 塑造教师良好形象
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不仅应在学识学风、道德品质上率先垂范, 也要在行为举止上培养君子风范, 以身作则, 才能为人师表。因此, 高校教师一定要时刻注重自身的礼仪规范, 以良好形象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发挥言行举止的教育示范作用。高校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 一方面,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和礼义教育, 增强教师爱岗敬业的意识和对中华礼义文明的理解与认同, 提高其对自身角色的认同感、尊严感和自豪感, 自觉履行职责和职业规范, 时刻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影响;另一方面, 高校也要针对教师开展相关礼文化讲座和教育活动, 为教师进行具体的礼仪行为指导, 帮助其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 塑造良好的形象。
中国传统礼文化博大精深, 其中有一些古礼在今天已经不复存在, 有的还带有迷信因素, 但这并不能否定中国礼文化的合理性和传承的必要性。礼文化所蕴含的礼义精神为我们今天的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财富和实践案例, 值得广大教育者深入挖掘, 大力开展礼文化教育, 重现中华礼仪之邦的风采。
摘要: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礼义是礼的灵魂。礼义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准则相一致, 开展礼义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 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和睦思想、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和仁爱教育、塑造良好形象。高校应在课堂教学、专门的礼仪教育以及各项活动中, 注重对传统礼义精神的深入阐释, 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相结合, 营造尊礼、行礼氛围, 从而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关键词:礼义,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
参考文献
[1]彭林.中国古代礼仪文明[M].北京:中华书局, 2013.
[2]翟玉忠.礼之道[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14.
[3]冯友兰.中国哲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 1961.
【道德教育与思想教育】推荐阅读:
道德模仿与道德教育08-08
礼仪与道德教育07-04
自我关怀与道德教育05-27
道德教育与科学事实09-12
音乐教育与思想道德05-10
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06-08
职业道德与职业教育06-06
儒学与小学生道德教育06-17
网络与大学生道德教育09-03
计算机教学与道德教育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