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通用10篇)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 篇1
一
苏南地区一所学校近十年来坚持开展“积极教育”的实践与研究。所谓“积极教育”, 概言之, 就是对教育对象持信任、期待等的正面立场, 努力创设良好的、融洽的、和谐的氛围, 让他们获得和享受积极的、愉快的和幸福的情感体验, 以此不断激发他们的正能量, 促成其茁壮、健康地成长与发展。该校邀我担任课题研究理论指导。在开题论证会上, 我谈到, 要注意处理好“积极教育”和“消极教育”的辩证关系, 适度、适当地以“消极教育”的行为赢得正面、积极的情感体验, 创造“积极教育”的良好成果。一位在全国颇有影响的大学教授对此提出商榷意见, 他认为, 不能因为国外有“积极教育”的概念及理念, 就据此提出“消极教育”的说法, 并作为前者的“反义词”或对立面。
这位教授显然误解了我的意思:“消极教育”一说不是我臆造出来的, 它是法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卢梭提倡自然教育所使用的专门名词。在《爱弥尔》中, 卢梭说:“我们身体的各种器官是我们用来获取知识的工具, 在用它们获取知识之前, 一切旨在促使它们趋于完善的教育, 我皆称之为消极教育。”他主张设法避免环境上的不良影响, 让儿童在自然环境中自然成长, 而不要教会儿童多少东西;认为儿童时期“不仅不应当争取时间, 而且还必须把时间白白地放过去”;主张实施感性教育, 反对洛克“用理性去教育孩子”的观点;强调不要揠苗助长, 而要顺应儿童天性, 使之切合儿童身心发展水平, 等等。“消极教育”的英文为negative education, 而negative的中文意思就是“消极的”, 译者用的是直译, 而非意译。由此, 我们确乎没有必要“为尊者讳”:卢梭所倡导的就是“消极的教育”, 而不是别的什么。
在人们一般理解中, “积极”是好的, “消极”则是不好的、坏的;相应的, “消极教育”就成了一种“不好的教育”, 这样理解有望文生义之嫌。“消极”未必就坏, 就像“积极”未必就好。我们还可以举出两个例子佐证:一是“消极 (或积极) 修辞”, 一是“消极 (或积极) 自由”。这两种修辞或两种自由都有作用, 都有价值, 不可或缺;甚至还有一种情形, “消极”有时比“积极”更有必要, 或更为重要。这里仅以“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为例, 要言之, 它们分别指“人们不做 (或做) 某些事情的自由”, 依照一种政治哲学观点, 在一个民主的社会里, “不做的自由”往往比“做的自由”更为难能, 也更为可贵。可见, “消极教育”与“积极教育”并非相互悖反, 格格不入, 而是彼此渗透, 相得益彰的。也可见, “消极教育”处于这位学者的认知盲区, 这并不要紧, 事实上, 没有一个人全知全能;要紧的是, 在当下这个不免急功近利的社会里, 人们所践行的教育常常太过“积极”, 每每难以消停下来——似乎忘了 (或者不愿意记得、提起和关注) , 教育就像某种生命体一样, 也需要张弛互济, 需要平和淡定, 需要休养生息, 需要细水长流, 需要“悠着点儿”。一言以蔽之, 需要“消极”一些。当下教育有许多东西可以也应当缓行, 而“消极”一点的教育心态、教育言行、教育制度、教育生态等却宜急不宜缓;或者说, 对于教育的适度、适当的“消极”, 对于“消极教育”, 我们倒应该“积极”一点, 主动一些, 努力付诸实践, 争取有所作为。这样一来, 百弊丛生的当下教育或许才有可能祛邪返正, 逐渐回到它应有的状态之中。
二
人们普遍喜欢和钟情于“积极”。对“当下教育未免过于‘积极’”一类的说法和认识, 有人或许不以为然。如果我们把“积极”换作“过度”, 说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过度教育”的情形, 想必大多人将颔首赞同。这是一种不争的事实, 谁都知道, 它是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林林总总的问题最为典型也最为集中的表现, 并且还是这些问题的症结和根源所在。我们毋须列出若干具体个例,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不胜枚举, 充斥于教育生活的时时处处。我尝试着对诸如此类的例子进行概括, 大致把它们归纳为如下几类现象:
第一类, 把儿童学习起步的时间无限地往前推进。扯起“赢在起点”旗帜的各种早教班满足了许多家长“虚热”的教子心愿, 却让孩子渐渐远离了应有的童真、童情和童趣。
第二类, 把明天的事情挪到今天做。“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其中的顽症之一。还有,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许多教师操之过急, 赶时间, 拼速度, 缺少应有的教育等待, 让很多学生“赶不上趟”。教师煮了一锅“夹生饭”, 学生则囫囵吞枣, 他们也因而对学习渐生厌恶之情, 缺少兴趣, 缺乏后劲。
第三类, 把教学 (或学习) 的深度作无谓的加大。各科似乎都要培养无数个学科专家, 其实大多数学科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只需有所了解, 略加掌握, 而我们的教育偏偏不满足于此, 都要求和迫使学生不断涉足和进入较深、较难的地方, 结果使他们耗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 而获得一些终究无用的“惰性知识” (怀特海语) 。
第四类, 把学生当作“小圣人”来“形塑”。有一位教育大家提出要控制“三闲”, 这“三闲”即闲话、闲事、闲思, 其影响甚大。他所实施的教育或许是成功的, 但这一教育思想却有很大的局限性, 我们绝不能无条件地加以推行。事实上, 成人都不可能像精密机器那样进行极为精准、没有半点差池的运转, 又遑论儿童。再何况, 正像吕型伟先生所言, “胡思乱想是奇思妙想的孪生兄弟”, 一个从来与“三闲”无缘, 不做任何“胡思乱想”的孩子, 怎能期望他将来成为创造性人才?
第五类, 把不该自己负责的事情抓到掌心, “越俎代庖”。这里专指一些政府部门及其官员。一句“像抓经济一样地抓教育”的说词, 就赋予他们自己对学校教育行为任加干涉的权力, 从而使一些学校、不少校长头上有了“紧箍咒”, 而学校或校长又把压力放大并转嫁到师生的头上。
我们的教育确实过于“积极”, 使受教育、受管理者应有的空间变得窄化, 应有的自由受到褫夺, 应有的成长遭到压抑, 应有的发展日益萎缩。如此“积极”的教育是不能使学生享有正面的、积极的情感体验的, 也自然不是我们所期待和追求的“积极教育”。
三
人们常说, 教育是“朝阳事业”, 这一隐喻有着一层内涵:教育应该是带来光明、给人希望、催人奋进的。毫无疑问, 这些都是积极的情感体验, 也因而, 我们所从事的教育原本就应该是“积极教育”。而这样的教育根本无法通过过分积极 (急于求成、涸泽而渔、杀鸡取卵式) 的教育行为来实现。在上述情形还客观和普遍存在的现实面前, 当务之急是让我们的教育“消极”一点。唯有如此, 受教育或受管理者才得以喘息, 才能自由一点、快乐一些, 也才会拥有海阔天空般的发展空间与理想情怀。
那么, 我们的教育怎样才能“消极”一点呢?在此, 我略陈陋见, 权作抛砖:
其一, 从我们的老祖宗那里学习教育思想的智慧。无妨读读老子的《道德经》, 他说, “处无为之事, 行不言之教”, 道尽了以无为求有为、以消极达积极的教育辩证法, 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育宝典;无妨读读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 作者借郭橐驼批评一些种树人的话语 (“爱之太恩, 忧之太勤……”) 来抨击貌似勤政、实则扰民的官场弊病, 对此, 我如是解读:文章表层说的是种树, 中层说的是社会管理, 深层说的则关乎人性、人的教育问题, 完全可以视为“消极教育”主题的名篇佳什。
其二, 从国家的政治改革那里汲取教育变革的力量。我们国家长期处于“大政府, 小社会”的状态之中, 新一届政府决意转变自身职能, 把不该自己管的事情、不该自己运作的权力赋予社会, 交给市场。政府有关职能部门、教育管理者乃至一线教师, 也要努力学会“简政放权”, 给学校和教师更多的自由天地, 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利。唯有解放, 才能发展。
其三, 从删繁就简的“减法”那里开拓教育“加法”的空间。隋人王道在《止学》一文中说, “大智知止”。是的, 我们常常只知言, 不知默;只知为, 不知休;只知行, 不知止。其实, 也如古人所言, “大象希形, 大音希声”, 教育也有“少说为妙”、少做更好的时候。以教学为例, 我们要更多虑及儿童的接受心理, 尽可能减少、废止一些多余的、无关紧要的甚或说还不如不说、做还不如不做的话语、事情和环节, 为学生腾出更多一点闲暇、更大一片余地。如此, 我们才能离“消极教育”靠近一点, 向“积极教育”迈进一步;也才能耳闻学生的欢快歌声, 目睹儿童的茁壮拔节……
(选自《教师博览·原创版》2014-4)
消极心理的表现及负面影响 篇2
现代社会企业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员工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都避不开这些压力的影响,尤其在当今信息高速发展的条件下,很多变化扑面而来,让员工猝不及防。据2013年最新调查结果显示,多数上班族因压力大影响情绪,近八成职场人每天都会有压力,其中,55.2%的人表示压力过大致使自己每天都绷着脸不苟言笑,35.5%的人每天压力大导致工作无法按时完成,25.9%的人感觉不管是上班还是下班都在思考着工作上的问题,大脑一直处于工作状态,感到晕晕胀胀的,时间一长就会有退缩的想法。压力是如此的普遍,以至于只有10.9%的人表示自己不会觉得有压力。
通常来讲,当一个员工的压力超过了个人能承受的范围时,就会产生一些消极心理。有什么样的心理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方式,所以消极心理会给员工带来消极行为方式,甚至影响一个企业的发展。那么,消极心理具体有什么样的表现呢?
拿破仑·希尔曾列举过一些消极心态:
1. 愤世嫉俗,认为人性丑恶,时常与人为忤,因此缺乏人和;
2. 没有目标,缺乏动力,生活浑浑噩噩,犹如大海漂舟;
3. 缺乏恒心,不晓自律,懒散不振,时时替自己制造借口去逃避责任;
4. 心存侥幸,空想发财,不愿付出,只求不劳而获;
5. 固执己见,不能容人,没有信誉,社会关系不佳;
6. 自卑懦弱,自我压缩,不敢信任本身潜能,不肯相信自己的智慧;
7. 或挥霍无度、或吝啬贪婪,对金钱没有中肯的看法;
8. 自大虚荣,清高傲慢,喜欢操纵别人,嗜好权力游戏,不能与人分享;
9. 虚伪奸诈,不守信用,以欺骗他人为能事,以蒙蔽别人为雅好;
10. 过分谨慎,时常拖延,不能自我确定,未敢当机立断;
11. 恐惧失败,害怕丢脸,不敢面对挑战,稍有挫折即退。
消极心态除了会影响员工的心理健康,甚至形成心理疾病外,还可能对生理健康造成损害,因为人的身与心是交互影响的。我们的传统医学就非常重视情绪和健康的关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不同的情志刺激会导致相应的脏腑功能损伤。而西医的实证研究也证实,人在恐怖时,会出现瞳孔变大、口渴、出汗、脸色发白等一系列变化。过度的消极情绪,长期不愉快、恐惧、失望,会抑制胃肠运动,从而影响消化机能。情绪消极、低落或过于紧张的人,往往容易患各种疾病。
下面,我们就具体举几个企业的案例,来看一下消极心理给员工和企业带来的影响。
愤怒:为什么晋升的不是我?
小杜大学毕业后就进了一家上市公司做市场专员,当初看重这家公司,除了不错的薪水之外,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家公司的企业文化——公司的HR面试时曾讲到——公司鼓励每位员工精益求精,如果员工能把每个细节都做好,无论任何岗位都有升迁的机会。就是抱着付出必将有回报的信念,小杜每天都很努力地工作,每一份调研都尽心尽力,每一个策划都反复斟酌,每一场活动都精心布置。2年之后,公司下来一个他期待已久的晋升为市场部主管的机会,可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领导根本没有提拔他,而是提拔了同部门的一位在他看来“只会打酱油”的同事小张,这让小杜非常愤怒。他认为公司的考核体制很不公平,领导太偏心。自从晋升结果公布以来,小杜每天都很烦躁,看同事们都不顺眼,根本无法安下心来,工作出错率也很高,上周的业务报表中,一项活动支出的费用少写了一个零,险些给公司造成很大损失。他觉得,这样的公司,他实在干着没意思了。
通过和小杜深入沟通,我们了解到,小杜在工作中确实有很优秀的表现,但是他忽略了职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职场人际关系。他展示给别人的都是他个性中非常要强、非常骄傲的一面,在工作中,他眼里也只有竞争,而没有发现合作的重要性,这势必导致他和同事们的关系都很疏离。而小张恰恰是一个非常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人,显示出很强的领导能力。而小杜陷于自己愤怒的情绪里,所以他自己很难发现这一点。
自卑:我还能找回以前的自己吗?
珊珊今年32岁,研究生毕业后进了一家公司的客服部工作。3年之后,她被提升为客服部主管,又过了3年,积累了更为丰富的经验之后,她跳槽到另外一家企业当了客服部经理。工作的第一年,绩效做得非常好,领导也非常欣赏她。刚好公司规模扩大,在广州成立了分公司,分公司组建了一个更为庞大的客户服务团队,领导就把她调任到分公司去做经理。在珊珊看来,自己拥有7年的客户服务工作经验,搞定这个新的团队应该没有问题。可是,当她来到广州真正接手这个团队之后,竟发现这个团队和自己想象的出入很大,不仅这些客户服务人员并不服从她的管理,更为糟糕的是几乎每天都有人离职,在她任职的一个月中已经有30多个人陆续离开。尽管她做了很多努力,但都于事无补。慢慢地,她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来越觉得自己不行,认为根本没有能力做好现任的工作,于是每天上班都担心,尤其特别怕又有员工来找她谈离职。她扪心自问:那个曾经信心满满的她底气到底去哪儿了,她还能做回以前的自己吗?
当详细询问了珊珊目前的工作情况之后,我们发现:第一,她目前所在的这个客户服务团队的员工数量是以前的5倍;第二,这个团队的员工年龄普遍很小,几乎都是90后,和她之前管理的80后团队有很大的差异;第三,之前的工作中,身边都有很好的领导和同事在工作中给予她指导和支持,而现在只有她自己在广州孤军奋战。此外,还有一些个人方面的原因,也分散了珊珊的一部分精力。所以,调任新的岗位之后,新环境的不适应导致了珊珊一度的挫败,开始变得自卑,并怀疑自己的能力。
抑郁:是什么改变了她?
芳芳是一位30岁的外企白领,在同事的印象中,她一直都是一个活泼热情的女孩子,以前部门组织活动的时候,她都是积极的参与者甚至是组织者,还经常邀请大家一起去她家里玩。可是,自从她休完产假回到公司之后,好像变了一个人一样,大家都看得出来,她的情绪经常很低落,旁边的同事有时候会看到她自己一个人悄悄流泪,她在工作中也变得不爱说话,工作效率明显不如从前,对很多娱乐活动也都没有了兴趣,甚至连她之前很喜欢的活动也都找借口推掉,就连公司一年一度的年会她也找个借口很早就离开了。这让周围的人非常诧异,为什么仅仅休了半年产假,芳芳就变了一个人呢?
后来,同事们通过多方了解,慢慢才知道了真相。芳芳在生产之后没多久,就知道了老公有外遇的事情,这对芳芳是非常大的打击,因为芳芳和老公本来是大学同学,婚后同事们去她家的时候还经常夸他们小夫妻非常恩爱,让大家很是羡慕。可就是这样看起来如此稳固的感情竟会出轨,这是芳芳万万没有想到的。她怎么都想不通,经常陷入痛苦之中,最终患上了产后抑郁症。
上面三个都是比较典型的消极心理的例子,这三个例子中员工也都因为这些心理因素,导致了情绪低落、绩效降低。文献中有报道对铁路工业系统5年半中发生的570例工伤事故进行安全心理学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人的因素导致事故的占88.4%,其中,事故发生前的心理状态异常、不遵守操作规程、认识过程的心理原因以及个性心理等心理原因,占人的因素的81.8%。由此说明,工伤事故绝大部分都来自于不健康心理引起的不安全行为。
(作者系心融(中国)集团咨询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
(责任编辑:李万全)
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 篇3
一、消极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卢梭认为, 儿童天生向善, 在人的天性中并不存在什么过失, 人类的种种错误和罪恶是后天错误教育和不良影响的结果。所以, 在这一哲学思想的基础上, 他提出了“消极教育”的思想。
“最初几年的教育应当纯粹是消极的。它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和真理, 而在于防止他的心沾染罪恶, 防止他的思想产生谬见。”
(一) 教学原则——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卢梭提出教育应该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他认为在万物的秩序中, 人类有它的地位;在人生的秩序中, 童年也有它的地位;应把成人看作成人, 把孩子看作孩子。如果教育不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 就会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在儿童 (0~12岁) 的教育中, 应顺应自然地发展, 锻炼儿童的身体, 发展他们的感觉, 而不是强迫他们学习他们听不懂的、不感兴趣的各种知识和道德规范。
(二) 教学进程——重“实行”轻“口训”
“消极教育”强调用生活和实践教育, 就是要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感觉去认识外部事物, 而不是通过成人口头上的说教。卢梭认为真正的教育是不对学生进行任何种类的口头教训, 而是使他们从经验中去取得教训的教育。因为孩子们对他们自己说的和别人对他们说的话是很容易忘记的, 但是对他们所做的和别人替他们做的事情, 就不那么容易忘记了。
(三) 教学方法——重视自然惩罚
在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中, 实施惩戒的方法是“自然后果法”。卢梭认为教育上最好的方法是让儿童在同自然的接触中, 体会到自己所犯错误的自然后果。假如一个孩子撒谎, 教师不要去斥责他们, 而是使他们明白, 谎言的种种不良后果就都要落到他们自己的头上。
“消极教育”并不像它字面上的意思, 要求成人消极应对, 一事不干;它实际上要求教师付出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 花费更多的心思。教师不仅要保持纯朴, 谨言慎行, 而且要尽可能地使他获得各种各样有用于他青年时期的教育和他一生的行为知识, 培养他的各种能力, 尤其是判断力。
二、“消极教育”思想对当前我国教育的意义
卢梭的消极教育思想提出了两个多世纪, 但在中国, 他所批判的那些教育现象仍然存在, 而且愈演愈烈。所以说, 消极教育思想对于我国现在的教育仍存在着积极的意义。
(一) 克服我国教育过分积极主动的倾向
中国人自古就比较重视孩子的教育问题, 尤其在建国后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 使得独生子女越来越多, 家长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 “不能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他们的口号。超前教育、特长教育成为许多家长的首选。这些教育措施不仅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特点, 而且还会压抑孩子的天性, 让他们原本天真愉悦的童年充满了不愉快。如果这时家长愿意借鉴和运用卢梭“消极教育”的思想, 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 就会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 让孩子真正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从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 克服我国教育过于注重书本的倾向
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 “教材中心”的做法在教育实践中普遍存在。教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不可估量, 教师不仅要读, 要讲教材, 他们还要求学生去背, 甚至是去抄教材, 许多中小学生不堪此重负。虽然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应该学习书本上的知识, 但绝对不能把孩子培养成“书呆子”。如果可以加入一定的与课堂知识相关的实践课程, 这样既可以极大地调动孩子的学习兴趣, 又可以巩固学习效果。
(三) 克服我国教育过于注重口训的倾向
随着时代的进步, 体罚渐渐退了历史的舞台, 取而代之的是讲道理的教育方式, 也就是口头教育。这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是一个巨大的进步, 但子女不愿接受老师和家长讲的道理, 也随之成为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在这个时候, 有的家长和教师习惯运用大人的权威来强迫孩子接受。但这样做只能使孩子表面服从, 他们的内心却萌发了反抗和不满的种子, 日后一旦有机会, 他们就会按自己的想法办事, 有时会造成更大的错误和损失。如果这时家长换一个态度, 给孩子一些时间和自由, 让孩子在实践中学会道理, 让他们体会到自己所犯错误的后果, 这样家长不仅可以少费口舌, 还可以赢得孩子的尊重与喜爱。
摘要:卢梭指出, 儿童在十二岁之前应当进行消极教育。教育的任务在于防止学生的心灵受到罪恶的沾染, 而不在于教学生以道德, 因为儿童的天性是好的。在教育上, 教师不仅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 而且要注重“实训”和“自然后果法”。这对我国现在中小学教育中存在的过分积极主动、过于注重书本、过于注重口训的问题, 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消极教育,尊重,自然惩罚
参考文献
[1]卢梭 (著) , 李平沤 (译) .爱弥儿——论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89.
[2]吴式颖.外国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 1999.
[3]但柳松.卢梭消极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J].教育探究, 2009, 12.
浅议学习训练中的消极心理 篇4
摘要:随着历史的发展,部队担负的安全保卫任务也变得日益艰苦和繁重,基层士兵在学习训练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新问题。深入研究士兵在学习训练中的消极心理对部队的安全稳定发展、战斗力的提高及各项工作顺利进行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探讨了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分析了消极心理的危害,提出了消极心理疏导教育的主要措施。
关键词:学习训练;消极心理;战斗力
军事训练作为部队战斗力生成和提高的根本途径,是部队的一项中心工作,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前提和保证。和平时期,部队大量、经常的工作就是理论学习和军事训练。学习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训练是一个反复磨练的过程。学习训练作为部队的一项中心工作,很多时候往往是单调枯燥的,似乎更是无休止循环往复的。在这种情况下士兵很容易产生消极心理。研究士兵在学习训练中的消极心理对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有积极的作用。
一、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
消极心理在心理学上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进而对人的社会生活产生消极影响的心理状态。士兵在学习训练中的消极心理是指士兵对学习训练失去兴趣不愿意继续下去的一种心理状态,并直接降低学习训练的效果和质量,导致对学习训练任务的完成产生不良的影响。在学习训练中,导致消极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思想认识发生偏差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世界总的形势是缓和的,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于是,一些士兵认为天下太平无事了,学习训练毫无实际意义,纯粹是“自讨苦吃”。没有居安思危的思想,存在这种思想认识的同志,自然对学习训练不感兴趣,缺乏积极性。另外由于人们各自的世界观、人生观的不同,就会对同一事物持有不同的态度和思想认识,因而也就会产生不同的情绪。
(二)需求得不到满足,导致挫败感。
士兵在学习训练中,往往掺杂着其他的目的,如希望立功受奖,成为班长骨干;有的努力学好军事文化希望能够进入军校学习;有的为入党、获得荣誉创造条件;有的因为现在部队福利待遇好想留在部队长期工作等等。这些动机都是士兵学习训练的内部动力。一旦这些需求得不到满足,受到的心理刺激越来越多,强度越来越大,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就会降低,进而产生消极的心理。
(三)情绪受抑
士兵在学习训练中会因为各种原因产生消极情绪,导致情绪受抑。有的士兵學习训练的成绩本来不错,进步很快,但得不到干部的及时认可和肯定;有的由于家庭困难,同志之间的矛盾,婚恋等问题没有得到圆满解决;有的是因为骨干的训练方法简单粗暴,随意指责训斥,导致消极情绪的出现。尤其是独生子女,他们智商高、反应快,但看问题容易简单、理想化,现实与自己的预想差距大,他们渴望交际,但又容易出现唯我独尊的心理障碍。各种消极情绪困扰着他们从而引发对学习训练的消极心理。
二、消极心理的危害
心理学研究指出,积极的情绪能够增强个体的活动能力,使人积极向上;消极的情绪能够降低个体的活动能力,让人意志消沉,甚至颓废。消极心理作为一种消极的情绪,是人心理疲劳的表现,严重时可以直接导致学习训练兴趣的减退,甚至丧失,影响部队战斗力的提高。
(一)导致兴趣下降
每个人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会投入很大的精力,那些在学习训练中涌现出的文武尖子,军事标兵,无一不具有一股对学习训练的执著的热情。对理论感兴趣的在学习理论时非常认真,对军事训练感兴趣的在学习训练时不怕苦与累。例如:一个对军事理论感兴趣的人总是时刻关注有关军事科学的著作及有关先进武器装备的报道;对收看新闻联播感兴趣的士兵,新闻点评的质量就比较高。消极心理能导致士兵对学习训练的兴趣下降,从而影响学习训练的效果,使部队不能保质保量的圆满的完成学习训练任务。
(二)影响战斗力的提高
由于平时的学习训练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士兵自身素质不过硬就不能熟练地运用手中的器械,战时就不能使手中武器发挥该有的威力;人是部队任务完成好坏的决定因素,部队的士气决定战斗的胜负,许多军队不战而败,往往不是武器装备的落后,而是士气不足,平时的学习训练质量不高战时将很难有高昂的士气和战斗力,这不仅不能在任务中确保自身安全也不能圆满地完成任务,甚至会导致整个战斗的失败。
(三)影响个人的成长进步
通过在部队的学习训练,士兵不仅可以学到知识,还可以培养过硬的作风,严明的纪律,坚强的意志,这些都是士兵成长进步的基本素质。消极心理不但不利于这些素质的提高,反而进一步恶化,还会加深士兵认识上的偏差,意志上的摇摆不定,甚至形成逆反心理,容易违反纪律,甚至发展成对抗情绪。消极心理还具有一定的“传染性”,不利于一个单位勤学苦练作风的形成。
三、消极心理疏导教育的主要措施
(一)进行思想教育,端正学习训练的动机
教育引导士兵消除学习训练中的消极情绪要注重思想政治教育,从思想上端正士兵刻苦学习训练的态度。教育者要将理论上的灌输、思想上的引导与行为上的严格要求有机的结合起来,采用民主的方法、讨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通过讲道理、摆事实、述真情,使教育对象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树立积极的学习训练动机,从而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在操作中,我们可以采取随机教育与专题教育相结合,个别谈心与集中教育相结合的方式。一是要讲清搞好学习训练与提高军人素质,履行部队根本职能的关系。二是要士兵明白学习训练与个人成才的关系。
(二)开展竞赛活动,培养激发积极性
竞争心理是人的本能的一种自然表现。开展竞赛活动,可以大大激发士兵学习训练的积极性,增强学习训练的决心和毅力。比、学、赶、帮、超,奋发进取的氛围有利于学习训练效果的提高。现在有的基层开展周末军事会操及内务评比,由于中队组织有力、高度重视,会操中比、学、赶、超的氛围浓厚,士兵积极参与会操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竞争发挥的作用也是相对的,不恰当的、过度的竞赛不仅不能发挥应该有的激励作用,反而还会造成紧张的气氛,加重战士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学习训练成绩比较差的战士,反复的失败可能会使他们从而丧失了自信和兴趣。开展竞赛应该以单科和单个项目为主,力求使具有不同特长的战士都有施展才能的机会。不仅要看竞赛的成绩还要看进步的幅度,竞赛要有奖励和讲评,竞赛前后还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思想教育,确保竞赛健康开展,疏导好士兵学习训练的消极心理。
(三)及时排解消极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 篇5
所谓顺化式教育失误是指错误的教育 (目标、内容、方式) 由于受教育者的受动性而被接受, 从而在受教育者身上出现顺理成章的错误结果。
错误的教育何以能够为受教育者接受, 并形成相应的错误结果呢?
首先, 受教育者具有与一般人一样的受动性。人的受动性是指人有一种受遗传因素制约和环境因素塑造的性质。个体的人不但对于自己的遗传素质是被动的、无能为力的, 而且在环境因素面前也具有相当的受动性。“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 和动植物一样, 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1]所谓“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观点, 正是对人的受动性的确认。
其次, 错误的教育所以能被受教育者接受, 还因为教师对学生能形成权威效应。权威效应是指人对权威往往产生一种近于盲目的崇拜心理。而教师对学生的权威是来自多方面的。首先, 教师具有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指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学生品行和学业成绩的权力。这是法律赋予教师的职权, 是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主导作用的肯定。教师对学生的评定以及奖惩, 能给学生以生理、安全、交往、情感等多方面的满足, 从而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其次, 教师还能以自己年龄、知识等方面的相对优势, 获得对学生的非权力性影响, 在学生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孩子经常把教师的言论奉为圭臬, 甚至言必称:“我们老师说的”。特别是, 我国教师的权威地位具有悠久的传统, 在古代“天地君亲师”的排列中, 老师的权威地位是十分显赫的。教师的权威所产生的效应使教师的教育特别容易为学生接受。正确的教育是这样, 错误的教育也是这样。正因如此, 卢梭才告诫说:“不要在教天真无邪的孩子分辨善恶的时候, 自己就充当了引诱的魔鬼。”[2]
二、顺化式教育失误对受教育者的消极影响
1. 片面教育导致受教育者片面发展
所谓片面教育即不是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只是以高分、升学为教育目标;德智体美劳诸育成分残缺或比例失调;不是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而是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如果这个人的生活条件使他只能牺牲其他一切特性而单方面地发展某一种特性, 如果生活条件只提供给他发展这一种特性的材料和时间, 那么这个人就不能超出单方面的、畸形的发展。”[3]这里的关系犹如耕耘与收获, 没有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 就不可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不努力地开发智力, 学生潜在的智力就会像得不到锻炼的肌肉一样开始萎缩;忽视学校的体育卫生工作, 必然会使学生的体质下降, 发病率上升;放松劳动教育而希望学生具有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和劳动习惯, 无异于缘木求鱼。总而言之, 片面教育只能导致受教育者的片面的甚至畸形的发展, 形成受教育者片面畸形的素质结构。
2. 过分强调统一, 必然磨平受教育者的个性棱角
人们爱用世界上没有两片绝对相同的树叶来类比人类个体的差异性, 其实, 人类个体的差异性比之植物世界要丰富得多。个性发展乃是全面发展的重要内涵, 个性教育是实行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个体自由而独特的发展, 是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 毛泽东曾指出:“被束缚的个性如不得解放, 就没有民主主义, 也没有社会主义。”[4]
人的个性只有在人的自由自主的活动中才能得到真正的充分的发展。可是, 现实中过分强调统一的教育, 常常以“标准化”的方法把学生培养成同一模式的制成品。人们不难发现, 学生在学习的最初日子里怀着激动的心情跨进学校门槛, 怀着深切的信任注视着老师的眼睛, 可是往往在几个月甚至几周之后, 他们眼神中的光彩便会消逝。“这首先是因为孩子入学之前教师对他们每个人的精神世界很少了解, 而被学习所限制、被铃声所规定的学校生活又似乎在磨灭孩子们的差异, 迫使他们向同一个标准看齐, 不让那丰富多彩的个人世界展现出来。”[5]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影响下, 我国教育十分强调统一: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学期学年, 其目的就是培养大批在所有岗位上都能顶用的“标准件”。同时, 为了防止节外生枝而增添麻烦, 一些教育者对教育过程统得过死, 学生没有一点自主选择的余地。他们喜欢越俎代庖, 为学生确定应该对什么感兴趣或不感兴趣, 应当喜欢什么或不喜欢什么。他们忽视学生活动的权利, 随意禁止学生做什么, 任意打断或改变学生的活动;即使“征求”一下学生意见, 也只是为了象征性地表示一下“民主”, 以便更好地“集中”, 让学生更好地服从。特别是一些聪明的爱动脑动手的学生, 最易为教育者误伤。因为这些学生需要挑战性的学习活动、理解人的教师、高度个人化的学习机会;他们爱想爱说爱动, 一般具有顽皮、淘气、荒唐、异想天开、逾越常规等特点;他们接受能力强, 常常不需要死记硬背就能完成学习任务, 这就给人以不勤奋、不刻苦的印象;爱动脑筋, 思维活跃, 常常打破教育者的思路, 违背教育者的意愿, 给教育者出“难题”;爱动手而增加了“失手”、犯错误的机率, 给教育者增添“麻烦”, 他们易被教育者视为故意调皮捣乱并千方百计地予以“矫正”。殊不知, 一旦这些学生成了默默无闻的芸芸众生, 他们身上可贵的独特的创造个性也就可悲地被湮灭了。此外, 我们还习惯于以一种标准答案、一套评价标准衡量学生, 使学生不敢越雷池半步。而过分拘泥于“标准答案”的评价, 只能是对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扼杀。
3. 发泄式的“教育”给学生心理留下终身的伤痕
具有专制主义思想的教师, 总希望令行禁止, “言出法随”;最难容忍的就是学生对自己期望的违背, 一旦稍有违背, 就会毫不宽容地对学生进行讽刺挖苦、辱骂体罚, 甚至用别出心裁的方法发泄一番。结果, 他自己当然是痛快淋漓, 但给学生身心留下的创伤, 不但终身难以恢复, 而且会在一定的时候复发。据心理学家研究, 著名作家三毛的悲剧虽是瞬间发生的, 根源却是久远的。三毛小时候作文成绩优异而数学成绩欠佳。读初二时, 一次因没有做出代数习题, 老师就把她叫到讲台前面, 饱蘸墨汁在三毛的眼睛四周画上两个大黑圈, 然后叫她转身让全班同学看。下课后, 老师又勒令三毛在校园里绕一圈, 让她在全校同学面前蒙受羞辱。在老师的淫威之下, 三毛不敢抗命, 但精神上受到严重的损伤, 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障碍, 以至后来一想到上学便会昏倒, 甚至因为不能适应学校生活, 内心焦虑与日俱增而自杀, 后来虽因及早发现而被劝止, 但从此患上了“自闭症”。她的性格已被扭曲成病态, 她再也不肯到学校去, 怕接触所有的人, 并在自己的闺房外面加上铁窗和锁。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长达7年之久。那个代数老师是第一个造成三毛悲剧性格与改变三毛命运的人[6]。
4. 过分的关心保护使受教育者丧失生存能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曾向国际教育界呼吁:学会生存。这里的“生存”不单指生物学意义的活着, 而更指社会学上的对社会的积极适应。过时的教育是一种“保护主义”的封闭式教育, 结果使大批学生难以适应当代社会的激烈竞争。
人的生存能力是在遗传的基础上锻炼出来的。例如, 人的生理素质的发展, 受诸多因素 (如种族、气候、遗传以及生活环境、营养、疾病、体育锻炼等) 的影响, 其中体育锻炼是最重要的、最积极的因素, 它可以锻炼学生的毅力和意志,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 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赞可夫有一句名言:“儿童的智力、情感和意志也像肌肉一样, 如果不加锻炼和给以正常的负担, 它们反而会衰退, 不仅得不到应有的改进, 有时还会变得迟钝起来。”[7]据此, 他提出了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知识起主导作用的原则。其中, 高难度原则是最基本的原则。“难度”概念含义有二, 一是指克服障碍, 二是指学生的努力。如果教材和教学方法使得学生面前没有出现应当克服的障碍, 那么儿童的发展就会萎缩无力。不合理地把教材编得太容易, 无根据地把教学进度放得很慢, 进行多次的单调的复习, 这些显然都不能促进学生的迅速发展。至于人的能力, 同样是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不亲自动手解决一定难度的实际问题, 是无法形成任何能力的。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是如此。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一定程度的焦虑和痛苦, 是人们内趋力的一个源泉。它可以增加人的反应强度, 导致内趋力的提高。人生活 (不是活着) 在社会上就得经受挫折的考验和锻炼, 才能得到发展。今天, 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尽管生活条件十分优越, 但仍忘不了告诫孩子:将来要面对人生种种不幸、失意和痛苦, 要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日本从学生入小学时就教育儿童:日本是一个小国, 资源贫乏, 必须靠学生发愤努力才能使国家富强。这种教育有利于孩子从小就形成必要的忧患意识, 养成一种能够接受任何打击的心理承受能力, 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但在教学过程中, 我们总是千方百计地详加讲解, 似乎要让学生接受毫无难度的知识内容, 结果使许多孩子变成智力低下的、在掌握知识过程中一步也不能独立行走的人。在平时的教育中, 我们的老师也总是对学生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出错, 今天一点小错, 会酿成明天的大错。这些教育当然没有什么不对, 但同时也应当告诉孩子们:错误应当尽量避免, 但实际上又难以完全避免;错误产生以后千万不能悲观, 不能沉沦, 应当尽快地认识错误、纠正错误, 想方设法消除它的消极影响, 并且从中吸取教训, 争取今后不犯类似的错误。如果我们的老师忽视这方面的教育, 而片面地求全责备, 对小差错搞“无限上纲”, 这种经常性的强化, 很容易养成学生谨小慎微的性格, 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学上的“无差错症”。
5. 对后进学生失望的暗示, 强化后进学生的自卑心理
暗示是人们通过语言、手势、表情、动作和暗号等方式, 对一些人的心理和行为施加影响。这种影响往往使人盲从附会, 或者不加批判地接受一定的意见或信念。暗示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是众所周知的事实。但是, 暗示也能产生惊人的消极作用。美国学者编著的《科学技术的惊人突破》一书记载, 一位晚期淋巴肉瘤患者在服用据信是特效药不久, 肿瘤就神奇地消失了;而当他得知美国医学会和药品管理局正式表明该药对肿瘤没有疗效时, 失眠两天之后就一命呜呼了。苏联著名的心理疗法专家B·莱维也叙述过这样一件事:一名死刑犯被告知, 他将以切断静脉的方式被处决, 并亲眼看到了刑具———解剖刀。临刑时, 罪犯被蒙上双眼, 接着, 有人用刀背在他手臂上划了一刀, 同时让一股温水在他手臂上流淌。随着温水流淌并在水盆里嘀嗒作响, 罪犯开始作垂死挣扎, 不久便气绝身亡。其实, 他的手臂并未被划破, 更无鲜血流淌, 解剖发现, 罪犯乃因心脏麻痹而死亡。这是因为, 服罪和模仿处决使罪犯笃信死亡的时刻已经到来, 死亡的“模式”已经完全控制了罪犯的大脑, 死亡不可避免的信念不断增强, 最终导致了罪犯的真正死亡。这一实验证明了暗示巨大的消极作用[8]。
教育过程中暗示的消极作用称为“戈莱姆效应”。其过程为:首先, 教师对学生没有作出肯定性评价, 甚至产生偏见, 认为某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甚小, 即“高偏见, 低期望”。其次, 教师在与这些学生交往中, 往往不加掩饰或掩饰不住自己的厌恶、冷漠、刻板等不良情绪和苛刻的求全责备等态度, 甚至采取训斥、驱逐等粗暴行为。这样, 学生感觉并“理解”了教师对自己的低期望之后, 就会丧失自我实现的信心, 以冷漠的态度对待学习, 以戒备甚至敌视的态度对待老师。最后, 学生的这些表现又会使教师证明自己当初的判断的“正确性”, 进一步增加对这些学生厌恶的情绪, 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6. 身教失慎, 养成受教育者的不良习气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儿童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 其核心是“观察学习”, 指个人 (即学习者) 通过观察他人所表现的行为 (即示范作用或榜样作用) 就能习得各种行为。换言之, 学习者在观察时不必直接作出行为上的反应, 也无须体验到任何强化, 就能完成对示范者行为的学习。班杜拉认为, 观察是个体社会化的主要心理机制。在他看来, 人的一切行为, 从动作的模拟到语言的掌握, 从态度的建立到人格的形成, 都可以通过对示范者的观察而学习到。
观察学习是一个具有整合性的复杂过程, 由注意过程、保持过程、动作复现过程和动机过程这不可或缺的四个具体环节构成。观察者通过注意过程获得了某种示范行为的信息, 并以符号化的形式 (视觉表象和言语编码) 把它保持下来, 个体也就具备了再现该行为的能力。但这种行为是否成为现实的, 还取决于由强化引起的动机作用。有的教师在采取错误的教育行为时, 常常言之凿凿地列举若干“理由”为自己辩护, 这实际上对学生模仿他的错误行为起着强化作用。有位初中老师为了使本班在与外校的一次篮球赛中获胜, 就悄悄地让一位号称“神投手”的高中学生插到本班球队, 并再三关照学生说, 这是为了班级荣誉, 希望不要说出去。其后, 该班一位学生为了在全年级的作文竞赛中获奖, 竟抄袭了别人的一篇文章。老师找他谈话, 他却振振有词地辩驳说:这是为了班级荣誉。很显然, 学生的这种为了“荣誉”而不择手段的荣誉观, 不是来自别处, 正是老师的“荣誉观”的翻版。
总之, 顺化式教育的失误必然会顺理成章产生错误的结果。作为教师要想改变错误, 首先就要从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式上加以纠正。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67.
[2]卢梭.爱弥尔.北京:商务印书馆, 1978.101.
[3]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卷)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95-296.
[4]毛泽东书信选集.人民出版社, 1983.239.
[5]苏霍姆林斯基.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
[6]廖如泉.三毛之死与性格悲剧.大众心理学, 1996 (6) .
[7]赞可夫.和教师的谈话.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80.155.
中国文化对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篇6
一、家庭教育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家庭教育, 即在家庭中实施的教育, 通常多指父母或其他年长者对子孙晚辈进行的教育, 同时也指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1]。而文化就是教育的根, 所有国家的教育方式、教育内容、教育目的等等都是来源于这个国家的文化, 这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中国是有着五千年文化传承的古国, 又有将近两千年的封建社会的传承, 一些心理想法、行为方式、思想观念都深深地内化到中国人的血液里了。中国的家庭教育是有着浓厚的中国文化特色的, 中国现代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 依旧有很多是从古代传承下来的。虽然现代家庭教育观念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以及每个个体认识水平的提高, 会与古代有一定的差别, 但是家庭教育观念的基础依旧是这个民族的文化传承,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们是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上展开教育活动的。中国传统的家庭教育文化就是一种家文化, 现代的一些父母对于自己儿女的家庭教育也是很大程度上受到家文化的影响。中国人本身就有这种家文化的基因, 所以中国家庭教育是有着深深的中国家文化的烙印的。
二、中国的家文化
梁漱溟先生说:“任何一处文化, 都自具个性, 惟个性之强度不等耳。中国文化的个性特强, 以中国人的家之特见重要, 正是中国文化特强的个性耳。”[2]在此, 梁先生指出了中国文化中家文化的核心地位。家文化与家庭文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家文化既包括整个大家族系统内部的文化又包括个体的家庭内部的文化。家庭文化则特指个体家庭的文化。家文化也就是家族文化, 它包括具体的家庭文化[3]。
家文化在中国家族是非常重要的, 这一点在唐朝最为明显。唐朝的家族基本上是经过魏晋南北朝的动乱而留下来的, 家族的力量在那个时候是非常大的, 隋炀帝发动三次高丽战争, 虽然是弄得民不聊生, 反叛不绝, 究其最原始的原因是想以此拖垮当时的大家族。而隋朝的覆灭固然有李渊的能力在里面, 而更大的原因是大家族的集体力量。中国人不是很看重民族界限, 又不是很看重另外一个世界的上帝、佛祖等信仰。这是因为中国的人道观念是家族而非个人。因此, 中国价值观的核心价值是家。比如, 结婚在过去来看就是为了壮大家族, 繁衍后代, 因而才有那句“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以前的家族都是有祠堂、家谱、祖产等, 而非现在意义上一夫一妻一孩子组成的小家庭, 而是由很多个小家庭聚集而成的。因此, 中国人对家庭有着太多的责任与义务, 除了要保证家的发展, 更要努力让家庭延续下去, 而要完成这一切, 对孩子进行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
三、家庭教育的消极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对家庭教育就极其重视, 而且中国的家庭教育甚至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商君书·画册》中就有记载:“黄帝为君臣上下之义, 父子兄弟之礼, 夫妇匹配之合。”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要使君臣父子夫妇各知其位, 各守其礼, 这样就可以看出, 要做到这一点, 家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随着朝代的发展, 家庭教育也跟着发展起来。比如, 东汉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这样说道:“父, 家长率教者。”清代李雍熙在《孝行庸言》中说:“天下有贤父兄, 何患无贤子弟。”我们最熟悉的宋代王应麟在《三字经》中也有:“子不教, 父之过。”这说明在古代时候家庭中的“父” (代表家庭中父母) 对家庭里子女的教育是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而这种传承下来的在家庭中以“父”为主的教育方法是有很多的积极影响的, 下面我就来谈谈这种文化带来消极影响。
(一) 缺乏民主性
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导致人们长期在这种封建等级社会压迫下失去了民主的想法, 一切都是以君王的意志为主宰, 在外服从君王统治, 在家服从男主人的意志。两千多年前孔子所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责任观念一直延续到今天仍有存在。这种等级观念有好处, 它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树立了孝顺观念, 但是这种观念带来的弊端也非常明显, 它严重地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严重地压制了了人们的个性发展, 而家庭教育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孩子在家里出现被压抑、束缚的情况。封建时期, 百姓家里的孩子是基本上不能有什么梦想的, 都是按照家里的安排过生活, 就连婚姻也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而两千多年后的今天, 中国的大多数孩子还是一样地按照父母的安排过生活, 父母安排从三四岁开始学英语、学钢琴、学绘画等等, 完全不在意孩子是否喜欢, 再大一点, 按照父母的想法报志愿考大学, 连专业都是父母帮忙敲定。
而从另一方面看, 这种封建制度也造就了特权阶级, 几千年前的封建制度就是各种特权阶级横行, 两千年后的今天年呢?特权阶级依旧存在, 这几年社会上曝光的“我爸是李刚”“我爹李双江”都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二) 知识第一性
知识是文化的一种形式, 人们对知识的看法更是受制于国家传统文化。在封建专制的时候, 中国对儒家文化推崇备至, 上至达官贵人, 下至贩夫走卒, 甚至乡下的农民对于读书人都有一种盲目崇拜, 人们对于那些“满腹经纶、饱读经书”之士有着发自内心的崇拜, “家和唯孝友, 养性在读书”这种观念也是深入人心的。
而在今天, 由于古代这种官文化的影响, 家长对于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有着几乎盲目的崇拜。很多家长都是“知识优先论”的绝对拥护者, 家长完全在以孩子们获取知识的多少作为孩子成长的衡量与评价。在他们看来, 中国的孩子就必须要好好读书考上大学才是这一辈子唯一的出路, 因此, 孩子们就不得不每天面对大量的卷子, 从6岁开始一直到19岁上大学这十几年的时间里不断地做题, 还要去跨过“中考”“高考”这两道难关。家长就围绕着学校的分数转, 把教育仅仅看成是孩子每一张试卷的分数, 把教育的目标仅仅定位于智力发展, 完全忽略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忽视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 所以在社会上才会有“药家鑫的撞人杀人案件”, 才会有“林森浩的室友投毒案件”, 才会有“各种学术造假案件”, 他们都是国家花费很大力气培养起来的高等人才, 却对一些事情不择手段, 药家鑫在杀完人后完全没有认错的态度, 林森浩更是可以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室友慢慢被折磨致死。我国家庭教育中过分追求知识教育而忽略全面发展的血淋淋教训还不足以警醒世人吗?
(三) 成才价值性
在现代越来越多的人对教育价值观存在非常大的歪曲, 家长把教育看做是一条通往荣华富贵的路, 而不是把教育看成是完善自我的路。很多的家长现在还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成龙、成凤”的标准就是小的时候孩子的成绩好不好, 有没有考上好的大学, 长大之后就是挣的钱多少、职位大小, 完全忽略了孩子们的需要, 根本没有制定一条适合于孩子成长发展的道路。父母只是按照个人的意愿去单方面设计孩子的道路。由于传统的读书做官的固有观念, 到今天就演变成了:好好读书, 考一个名牌大学的热门专业, 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这就是现代家长的规划, 完全不看孩子在进入工作岗位后, 是否能胜任职位, 是否能有良好的晋升空间, 是否与公司的人员相处得来。
中国家长这种“成才风”很大程度上就是中国人那种“光宗耀祖”的思想观念, 我前面也说了, 中国是家文化, 这种文化取向不是以个人, 也不是以国家为中心, 而是以家庭为中心。家庭中父母希望以孩子的良好发展, 达到传宗接代的作用。家庭条件好的希望教育好孩子, 孩子成才之后延续家庭的兴旺。家庭条件不好的, 希望教育好孩子, 让自己的家庭变得兴旺。纵观古今, 不管是以前的皇帝还是农民, 现代的富人还是穷人, 都是绕不开希望孩子成才, 延续家族的定律。从某一方面来说, 中国的这种家庭延续的想法, 类似于中国人的那种“永生观”, 希望通过子女的繁衍、教育而达到生命的永恒, 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 家庭得以传承, 家庭中父母的生存价值也得以永恒存在。
(四) 法律意识淡薄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是不重视法制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 归根结底时实行的是人治, 皇帝说的话就是天底下的法。这也就造成了现代人的法制意识淡薄。封建时期的法律观念就是“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 过了两千年的今天, 我们大部分人对于法律的观念依旧是“杀人偿命, 欠债还钱”。电视虽然有法制节目, 但是这种节目并不是给我们普及法律知识, 而是添加很多声音特效来诉说很多稀奇古怪的案件, 而且每次总结不是“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就是“莫伸手, 伸手必被捉”。我们在其中看不到一点法律的知识。作为主要传播媒体的电视台都尚且如此, 更何况我们了?
在初中高中阶段, 青少年的犯罪率一直很高。就是因为, 不管在学校还是在家里, 并没有人给他们普及法律知识。而现在的网络和游戏中又充斥着血腥与暴力, 这才导致了社会上一些孩子非常可笑的而又让人痛心的行为。比如, 我在高中时候就看过一篇报道, 说一个初中的孩子用刀捅死了同桌。事后, 这孩子还说:“没事的, 他还可以加血。”一个初中的孩子能够在砍死人后说出这么可笑的言论, 说明我国的法律普及程度有多低。
2015年, 我看电视台一个演讲节目, 里面有个人演讲的题目就是法治中国。其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他是这样说的:“建设一个法治国家, 绝不仅仅是律师、法官、检察官的职责, 而是我们每一个手持中华人民共和国身份证的中国人, 所必须履行的义务。因为, 在一个法治精神无法得到彰显的社会里, 没有任何一个人是安全的。面对不公平与不正义, 今天, 如果你没胆量站出来, 明天, 你就站不出来。”普及法律知识是家庭教育里非常迫切需要解决的, 也是很多人忽略掉的。让孩子从小就有一个良好的法制观念, 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 就像是多了一个保护罩, 能够使得孩子更加健康积极地成长。
综上所述, 虽然传统文化下的家庭教育, 因为其时代的特性, 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是它仍然对我国的家庭教育发展有着非常好的借鉴意义。而作为现代人的我们, 因为受到从古至今的传统文化的影响, 家庭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会有以上的各种问题, 但是我们家长如果能够清醒地认识到传统文化带来的家庭教育中的弊端, 并且能够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针对自己的孩子制定最适合孩子的家庭教育, 就能让我们的孩子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摘要:首先, 通过探究中国文化与家庭教育的关系, 引出中国家文化对家庭教育的四点消极影响:缺乏民主性、知识第一性、成才价值性、法律意识淡薄;然后, 通过大量的事实论证以上四点消极影响;最后, 通过讨论消极影响, 引发人们对中国文化关于家庭教育的思考, 以明确我国家庭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家文化,家庭教育,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曹清, 张慧.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简述[J].教育教学研究, 2009 (46) :208.
[2]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北京:学林出版社, 1987.
[3]贺佩蓉.中国传统家文化对古代家庭教育的影响[J].延安大学学报, 2005 (10) :125.
[4]周莹, 牟映雪.中国古代家庭教育思想的发展及影响[J].时代教育, 2010 (2) .
[5]陈媛.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及其现代意义[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 2008 (3) .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 篇7
赛前状态反应异常。随着比赛期的临近, 赛前状态的反应日趋激烈, 由于主观心理上处于一种“应战”状态, 此时生理上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 从而导致心理上的反应异常。
对比赛持消极态度、情绪低落、心理不安、自暴自弃、缺乏战斗意志、全身无力、四肢凉冷、动作僵硬、助跑节奏及协调性受到破坏并产生不同程度的絮乱。
盲目自信、兴奋过度、激动且烦躁、忐忑不安、注意力不集中、感觉不灵敏、表象不连贯、记忆减弱、呼吸急促、头脑不清醒且思维混乱。
情绪紧张、反应迟缓、注意力广度缩小、知觉和思维活动过程出现功能性缓慢、完成动作时拘束、犹豫、技术动作失常。
当第1、2次试跳犯规或成绩大幅度下降时, 出现情绪急噪, 自控能力失调。
遇到不利条件或不测事件, 完全丧失自控能力、左顾右盼或惊恐万状、呆如木鸡、不知所措等。
2“消极心理”产生的诱因及克服方法
运动员对比赛缺乏信心, 对比赛的不利因素考虑的过多, 有沉重的思想负担与压抑感, 致使比赛受阻。针对上述情况, 教练员应对运动员进行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 帮助他们摆脱社会动机与个人动机, 有目的地安排与比赛环境相类似的心理素质训练, 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比赛目标。
由于赛前训练运动负荷过大, 运动员机体能力得不到很好的恢复, 大脑皮质抑制过程加强。使得运动员体能水平明显下降所有的心理过程进行得缓慢, 对比赛缺乏信心, 精神不振和意志消沉。因而这就要求我们要合理, 科学地安排好赛前的训练, 掌握好训练周期与竞技状态出现规律的关系, 处理好训练量与训练度的关系, 同时, 为了使肌肉保持较好的张力紧张度, 以增强比赛能力, 在比赛前3天内的训练, 包括准备活动, 一方面有利于运动员进入临近比赛状态并保持稳定的生理, 心理状态。另一方面把运动员的机体工作能力调整到最佳竞技水平上来, 为比赛奠定良好的自身因素。在比赛的前一天, 可安排一些非专项的放松练习。要求运动员进行良好的自我暗示和心理放松, 避免与比赛场地和对手进行过多的接触, 运动员摆脱比赛的各种压力缠绕而回到一种领会技术细节, 了解比赛战术的自我控制的环境中来, 也就是以“我”为中心的一种自身调节心理过程。
步点不准确, 动作技能建立不稳固, 使运动员感到心中无数而造成的恐惧和不安。影响步点的准确性及稳定性的因素: (1) 来自于技术性的, 如助跑的本身技术, 特别是在加速过程中的节奏、步幅大小等; (2) 运动员进入比赛后的自我感觉的好坏, 如肌肉用力感觉、节奏感觉、速度感觉和空间深度知觉等等。 (3) 运动员自身状况也有密切的关系, 如体力、机体适应能力、运动损伤和疲劳程度的恢复等。 (4) 客观因素的影响, 如气候、场地、周围环境的外界刺激。因此要求在长年系统训练中, 一个合理稳定的助跑节奏, 其准确性要达到98%以上。同时加强运动员对各种环境条件的适应能力, 特别是应变能力的提高。 (5) 训练调整步长, 步频的应变能力, 提高助跑的节奏和主动攻板意识。其方法:采用短程 (7~12步) 的助跑踏跳, 要求运动员做快速、有力、轻松、节奏鲜明而主动的上板踏跳意识。同时可在平时的助跑练习中做一些标志跑这种练习可在跑道上设置多个标志物。通过不断的准确的通过相应标志物的反复强化, 使运动员对自己一种相对合理和科学的助跑节奏, 在大脑皮质中建立起一个定型式的兴奋灶。在练习过程中, 还要求运动员充分利用自己的视觉、听觉, 本体感受等感官来感知自己在运动过程中的各种变化, 使之在时间和空间上达到精确的分化程度, 使动作表象得到更清晰的概念和形成正确的技术观念。此外, 在临近比赛前的训练中, 不要随意改变运动员的技术, 特别是训练水平较低的运动员。要提高运动员掌握和运用技术的熟练程度, 形成稳固的动力定型, 达到动作自动化的程度。
3 跳远比赛中“积极心理”的正确实施
跳远比赛是一种自我能力的充分表现。由于试跳次数受到限制, 相应规则的约束, 因此, 合理运用技术, 战术, 充分调动运动员的积极心理, 发挥自身的机体最大的能力的技术, 战术的长处, 稳定自己的情绪, 战胜自己, 战胜对手, 最后取得胜利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准备活动结束后, 步点准确稳定。要注意保持和节省体力, 保持积极, 认真的乐观情绪。力争在体力佳, 精力旺盛, 心态良好的状态中完成前3次的试跳, 并尽量发挥水平。第1次试跳尤为关键, 可在发挥和遵循原有技术的基础上把步点主动向后移10~15cm, 这样可消除犯规的顾虑, 又可大胆地完成助跑踏跳的技术要求。从第2次跳以后, 要求运动员全力以赴, 全身心投入比赛。此时, 着重点应放在积极主动的攻板意识上。
在前2次试跳如果犯规或成绩下降, 切忌惊慌失措, 应保持冷静的头脑, 对犯规的情况加以认真, 仔细的分析, 找出原因所在。抓住问题的主要环节, 清醒地回顾动作表象, 坚决的完成余下的比赛。
比赛中运动员休息的地方应尽量离比赛场地远一些, 对其他对手的成绩和表现要做到视而不闻, 保持良好的心理承受能力。同时, 对场内外及周围环境客观的, 人为的不利因素要能做出最短时间的适应调整, 以免消耗过多的体能和神经能。
比赛中要求运动员加强思考, 沉着冷静, 在应付各种情况变化的过程中始终保持着独立自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坚定信念和决心。
4 适应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训练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 篇8
1. 网络成瘾
网络成瘾与吸烟、酗酒甚至吸毒等上瘾行为有惊人的相似:一上网就兴奋异常,上不了网就“网瘾难耐”。其典型症状是:整天沉溺于网络,甚至不吃不喝不睡,通宵达旦,导致体能下降、生物钟紊乱、注意力难以集中、情绪低落、思维模糊、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等不良生理和心理反应,严重者甚至“走火入魔”,出现体能衰竭或精神异常。他们一天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上度过,对自己不再有任何控制,表现逃避现实的心理迹象,越来越愿意呆在网上,和家人的关系出现问题。我校曾有一名学生,2000年开始上网时,仅仅是为了打发周末闲暇的时光。随着在网上呆的时间越来越长,“黑客攻击技术”、“色情图片”、“网上聊天”等逐渐让其痴迷不己,于是便不分昼夜和网友聊天,下载各种攻击软件和“有趣图片”。无法自拔的他,成绩下降了,身体也不行了。上网咨询心理专家得知这就是“网络综合症患者”。类似的现象在其它地区也有过报道。心理卫生专家呼吁网民一定要注意上网心理卫生,同时也提醒家人和老师注意控制青少年的上网时间,以避免类似情况发生。
2. 人际关系障碍
由电脑网络所引发的人际关系障碍主要表现为网络孤独症、人际信任危机和各种交际冲突。网络孤独症与网络成瘾症非常类似,只是前者更多表现出生理和认识方面的障碍,后者侧重于人际交往方面的障碍。网络成瘾症必然伴有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障碍,网络孤独症患者则不一定表现出明显的生理障碍。网络孤独症多发生在性格内向者身上,其典型症状是:沉溺于网络,脱离现实,寡言少语,情绪抑郁,社交面狭窄,人际关系冷漠。由于个体将注意力和个人兴趣专注于网络,不仅不利于自己的心理,而且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甚至影响毕业。
网络人际交往中普遍存在的人际信任危机也有可能影响到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交往态度,出现人际关系障碍。聊天室等虚拟社区以匿名或化名方式进行的网络交往既无法规范人们言论的真实性,甚至也公开承认或默许交往者的虚假言论。一个五大三粗的男子汉可以起一个甜蜜动人的女性化昵称,扮演爱情天使。正如一个老师所言:“网上交往只能把它看作游戏。在网上与你谈情说爱的‘纯情少女’也许在现实生活中是一个光头老者。”这种网络人际交往的虚幻特点使得很多学生抱着游戏般的心态参与网上交际,不仅自己撒谎面不改色心不跳,对他人言行自然也是毫无信任感可言。这种网上的人际信任危机可能迁移到他的现实人际交往中,导致现实人际交往中对他人真诚性的怀疑和自身真诚性的缺乏,进而影响与他人建立和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3. 人格障碍
网络人际交往还可能诱发各种人格障碍,比较突出的有攻击型人格障碍、双重人格或多重人格等。
网络人际交往具有匿名性特点。由于大学生以为对自己的言行无须承担任何责任,他们往往在言语上非常直接坦率。当一个人的某种行为习惯养成之后,可能转换成个人的人格特质。学生在网络生活实践中养成的攻击性言行特点,可能强化其人格特质中的攻击性因子,形成攻击性人格。
双重或多重人格是指在一个人身上体现出两种或多重人格,在不同时间与地点交替出现。由于虚拟社区和聊天室普遍采用化名式的“网名”,大学生往往都有自己的虚拟身份,部分学生在网上交际时经常扮演与自己实际身份和性格特点相差十分悬殊甚至绝然相反的虚拟角色,有的学生还同时拥有多个分别代表着不同身份和性格特点的网名,男扮女、女扮男的现象也非常普遍。一位l7岁的男学生在接受电视采访时曾公开承认自己曾经用18岁女孩的身份在虚拟社区生活了近3年时间,结识了很多网友。最后他还不无遗憾地说,可惜以后不能再用这个网名了。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都经常面临网上网下判若两人或时而张三时而李四的多重角色差异和角色冲突。当多重角色之间的冲突达到一定程度或角色转换过频时,就会出现心理危机,导致双重或多重人格障碍。
二、引发系列感情纠葛,导致各种情感问题
学生网恋、失恋、多角恋爱等都是网络生活中容易出现的情感问题。网上最热门的话题就是网恋,生活中的网恋故事也多如牛毛。电脑网络在时刻忙于上演那成千上万的爱情喜剧的同时,也在痛苦地吟诵不计其数的失恋故事和叹息感伤。比较常见的情况是,当一方的爱情之火被撩发得愈燃愈炽时,点火者却突然从网络上消失得无影无踪。除此之外,“见光死”也是众多网恋故事老套的结局。网络让爱情发生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大提高,也让失恋发生的机会和频率都大大地提高了。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萌动状态,失恋对他们来讲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正如网恋可以让人品尝到如现实恋爱同样的甜蜜一样,“网恋”后的失恋也同真实的失恋一样让人寝食难安。
三、安全焦虑
网络人际交往往往给人以虚假的安全感。学生以为呆在门户紧闭的自家卧室里,坐在心爱的电脑前是最安全不过的了。这里既不可能被人发现,也不可能被人偷窥,更不可能受到侵犯。这种自以为是的安全感使得他们放弃了起码的戒备心,给网络犯罪以可乘之机。事实上,这个貌似安全的地方却隐匿了太多的不安全因素。不仅电子邮件随时可能被人轻而易举地偷看到,连电脑上的全部信息都可能被浏览或破坏。最近美国发生的一个网络偷窥案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二十岁的美国女孩艾密在网上被偷窥达数年之久,犯罪者甚至以她的名字建立了网站,还在网站上发表了关于艾密之死的故事。但这一切都没有引起人们的警觉,直至最后罪犯朝艾密的轿车撞去,并且朝艾密的头部连开数枪。一些心怀叵测之人还利用善良人们的信任,利用网络交际去物色和接近目标,继而实施生活中的欺诈与暴力犯罪。另外,这种虚假的安全感也使得网络犯罪更加猖獗。一些网络罪犯或违规者出于不会被发现的侥幸心理疯狂实施其犯罪阴谋。
随着网络犯罪案例的增多,安全焦虑又成为笼罩在网民头上挥之不去的一片阴影。人们时刻担心自己的电脑被网络黑客所光顾,担心自己的个人隐私被偷窥,担心电子邮件背后的病毒,担心从网上走到自己身边的“熟悉的陌生人”。层出不穷而又形形色色的网络病毒、黑客和其它犯罪-CIH病毒、HAPPY病毒、梅梨沙病毒、宏病毒、千年虫、爱虫、黑手党小子和最近的冲击波等等搞得人们应接不暇、身心疲惫,给社会、组织和个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创伤。更有很多家长为子女的安全和心理健康成长感到担忧。据中国青年报报道说,武汉市41中初一女生袁某,瞒着父母出去约见网友,一直下落不明。武汉市一位叫梅子的女中学生被网友骗到住处奸污。梅子遭强暴后自杀未遂,罪犯被抓获归案。本市某职高学生高某被网友约到广州见面后,被逼使用假币从事犯罪活动,当他拒绝后被打得遍体鳞伤弃置荒野,幸亏警察发现才救了他一命。另据中新网北京消息:最新调查显示,有近3成新加坡中学生表示曾到访色情网站,其中3%还是“常客”,他们浏览这类网页的时间甚至比成人更多,但许多家长对此却懵然不知。国内的情况也不容乐观。电脑网络这个人们广为依赖的“宠儿”仿佛一夜之间又变得如“潘多拉的盒子”一样让人惶恐与无所适从。
消极心理暗示会遗传 篇9
受着母亲的影响,王燕长大之后,成为不贪钱财“清纯而善良”的女性。不知不觉中,在生活的每一个岔路口,她都选择了穷困和不幸。因为在潜意识里,王燕也和妈妈一样,始终认为自己是命中注定没有福气的人。
我们看到,王燕母亲不幸的原因,关键在于她消极的思维和心态。但是,仍然有不少做儿女的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在不知不觉中效仿着父母以往错误的选择过活。
所以说,多与生活态度积极的人在一起,你的生活才有可能变得积极起来,因为你周围的人会给你积极的暗示。
科学家研究指出:人是唯一能接受暗示的动物。心理暗示可分为积极的心理暗示和消极的心理暗示。积极的心理暗示,它对人的情绪和生理状态能产生良好的影响,调动人的内在潜能,发挥最大的能力。而消极的心理暗示则对人的情绪、智力和生理状态都产生不良的影响。
积极的人会不断给你带来新希望,而消极的人,动辄怨天尤人、遇事总往坏处想,远离消极的人,他们会偷走你的梦想。
当然,每个人交朋友的标准都不一样,有些人专门喜欢结识比自己差的人,在他们羡慕的视线中感受快感,从这种满足感中获得新的力量。但智慧的人不仅不会在不如自己的人中间炫耀,而且会为自己成为其中的一员感到可耻。因为他懂得,和什么人交往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的道理。我们应该收起嫉妒心和敌对感,努力结交那些心态积极的人,因为他们身上确实有自己缺乏且应该学习的东西。
确实,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态度决定我们的生活,有什么样的态度,就会有什么样的未来。
一般来说,二十几岁是结交新朋友的绝佳时期。学生时期交友自然会有一些局限性,而三十几岁以后,才开始结交有价值的朋友,就容易被别人挤出来。应该二十几岁去结识那些人人都想认识的人,再确定哪些人是三十岁后仍然值得深交的朋友,在他们身上投入更多的时间。
我们并非要从朋友身上得到实质性的帮助,才算得到了好处。有些人,仅仅是和他在一起,就可以获得益处。这些人几乎都看到了世上最美好的一面。积极的人拥有更多获得成就的潜力,并且向四周散发出能量来。只要待在他身边,你就可以得到力量。
如果你想像鹰一样在空中翱翔,你就得学会鹰飞翔的方法:如果你结交有成就者,你就将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如果你结交思想家,你就将成为一个思想家;如果你结交给予者,你就将成为一个给予者;如果你结交爱发牢骚之人,你也将成为一个发牢骚者。
与积极者在一起,我们就会敢于尝试,善于把握机会:与消极者在一起,除了谨慎有余外,还学会了犹豫。生活中,有这样的人,他们意志坚强,心境平和,与遇到的每一个人谈健康、快乐和成功;会看到每—位朋友的独特之处i注意每一件事情的闪光一面;想最好的,做最好的,期待最好的。对他人的成功像对待自己的成功那样充满热情。如果在生活中你与这样的人接触,他们将助你成功。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的确是一个真理。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 篇10
在现代医学中,手术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就像双刃剑,在治疗疾病同时也是对机体的一种创伤,这种创伤不仅表现在身体上,也可引起一系列消极心理反应,直接影响到手术的效果和伤口愈合,因此患者的心理活动成为手术成功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心态可使病人的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早日康复,而如何在围手术期保持良好的心态应是外科医生重点关注的。
1 手术患者心理问题主要来源
手术患者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患者对手术不了解和期望过高;对手术人员的信任不足或医护人员与患者的沟通不够而产生紧张和疑虑心理;对手术的恐惧心理。
2 手术患者在不同阶段的临床心理表现
2.1 患者在术前的临床心理表现
手术对患者都是较强的紧张刺激。患者在术前意识到了这种紧张刺激,就会产生惶恐不安的心理,甚至出现病理心理活动,对手术产生消极影响,具体表现为:
2.1.1 紧张和焦虑
紧张和焦虑是手术所造成的心理威胁的一种情绪反应。轻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患者的正常心理防御,而过分的紧张、焦虑就会通过交感神经系统的作用,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有的临上手术台时还会出现四肢发凉、发抖、意识模糊等,这些心理的产生致使机体免疫功能改变从而降低对手术的耐受力。
2.1.2 忧郁
忧郁是心理上的一种损失感,多见于一些风险大或者器官切除、截肢手术和妇科手术。该类患者主要表现为忧愁、多虑、情绪不稳定、疼痛阈值低,常通过医护人员的说话语气来判断自己的病情。
2.1.3 对疼痛的顾虑
很多患者担心术中、术后的疼痛问题。患者都希望在术中多用些麻醉药来减轻术中、术后疼痛。疼痛根据个人心理因素有所不同,它同以往的疼痛经验、患者对手术的态度、患者的注意力、药物耐受力、有无暗示或提示有关。
2.2 患者在术中的临床心理表现
手术时间虽然短暂,却是患者身心最脆弱的时候。经过手术前指导的病人,手术时大多能够积极配合医生,但也有少数病人仍存在紧张、害怕、疼痛的心理状态。
2.3患者在术后的临床心理表现
经过手术尤其承受大手术的患者,醒来后尤其渴望知道自己病情的真实情况和手术效果。由于躯体组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都会体验到刀口疼痛,加之躯体不能自主活动,又怕刀口流血或裂开,多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手术后患者心理顾虑可能更明显,包括刀口愈合情况、是否有后遗症等疑虑,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3 医生在手术患者心理不同阶段的应对措施
3.1 术前重在沟通
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均证明,患者术前的紧张、焦虑、恐惧、忧郁等消极的心理活动,不但容易导致手术难以顺利实施,也将直接影响手术效果(如失血量大、愈合慢等),而且这种恶劣的情绪状态还容易引起并发症。因此,术前的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首先医生要信任患者,才能得到患者的信任。试想病人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医生手中,就是一种莫大的信任,基于此,医生应态度诚恳,面对面、心与心、不厌其烦真诚的去与患者或家属交流,而不是作为一种形式去敷衍。其次,医生应对疾病要有充分的认识和了解,这样才能向患者解释清楚,从疾病的诊断、发病机理、治疗方案、手术方式、术后转归及术中术后可能遇到的问题等,并结合患者自身的职业、文化程度、心理承受能力等有针对性进行交流,使其更加信任医生,更好的配合,把压力化作战胜疾病的信心。
3.2 术中更需尊重患者
由于患者对手术环境陌生而极为敏感,并且是在没有亲属陪伴的情况下单独面对,不会因手术人员的着装、器械物品的声响和医务人员的交谈而产生紧张、恐惧、逃避的心理。此时医务人员应充分理解、尊重患者,即使是一个全麻的病人,麻醉前也要格外注意,“视病人如亲人”这句话在此需充分体现。
3.2.1 医务人员要重视术中(包括全麻以前)与患者的交流,不谈论容易引起患者猜疑的敏感话题,而应用轻柔、和谐、亲切的言语给患者解释、安慰,让患者产生安全、信任感。
3.2.2 术中医护人员的表情要沉着镇静,操作协调有序,以免给患者造成恐惧和紧张。术中医生、护士、麻醉师都应时刻注意患者的情绪变化。
3.3 术后注意细节
3.3.1 及时告知手术效果
患者苏醒后,医生及护士除了注意手术管理,更应以亲切和蔼的语言进行安慰鼓励,告诉他手术进行得很顺利,目的已达到,只要忍受几天刀口的疼痛就能康复了。
3.3.2 帮助患者缓解疼痛
患者术后的疼痛不仅与手术、药物有关,而且与每个个体的疼痛阈值、耐受能力和对疼痛的经验有关。医生都应体察和理解患者的心情,除了药物镇痛外,可以给予积极的暗示以减轻疼痛。
3.3.3 帮助患者克服抑郁反应
术后患者平静下来后,大都出现抑郁反应。所以要努力帮助患者解决抑郁情绪,多注意他们不多的言语含义,主动关心和体贴,使其意识到既然已顺利度过手术关,就要争取早日恢复健康。
3.3.4 鼓励患者积极对待人生
如果手术预后良好,即使再痛苦也有希望。若术后效果不佳或预后不良(如癌细胞转移),则还将挣扎在死亡线上。患者在极度痛苦时,经不起任何外来的精神刺激,所以对预后不良者,不宜直接把真实情况告诉他们,在查房时(尤其是集体查房时)语言、表情需格外注意。
4 总结
【优秀生的消极心理教育】推荐阅读:
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11-06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07-01
心理的优秀作文05-20
关于表彰2010年度优秀教育工作者和优秀教师的决定11-17
创造优秀的教育生活论文09-20
爱的教育优秀读书心得07-28
感恩教育的优秀演讲稿09-25
广州市教育局 广州市教育基金会关于表彰2015年广州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班主任)的决定)10-10
爱的教育学生优秀读后感11-04
阅读《爱的教育》后的优秀读书心得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