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2024-07-1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精选12篇)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1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以下简称《决定》) 强调, 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决定》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 却言简意赅, 一语中的。近日,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 (以下简称《意见》) 指出:“……不断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就更进一步强调了完善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 是立德树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 也是国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任务, 是国家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 甚至是涉及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问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失带来的隐忧

纵观时下学校, 我们发现, 传统文化的缺失已将儿童带入了一个片面和异己的地带。外来文化从各种大片到洋快餐, 已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过的是圣诞节、愚人节, 吃的是肯德基、披萨饼, 喝的是可口可乐、星巴克咖啡, 看的是米老鼠、奥特曼, 崇拜的明星是乔布斯、奥巴马……我们的传统节日、传统饮食、传统服装, 我们的民族英雄、历史记忆却距离教育生活越来越远。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带来的是精神世界的浮躁、迷茫、幽暗甚至荒芜。即使我们将这样教出来的孩子自诩为“世界公民”, 但缺乏民族之根滋养的“世界公民”, 很难为世界奉献独有的价值, 很难真正走远。

学校教育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 与全社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缺失是有密切关系的。从国际视野来看, 我国虽然是一个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国家, 是一个经济大国、文化大国, 但还不是文化强国。从量的角度来看, 目前世界文化市场份额, 美国占43%, 欧盟占34%, 亚太地区占19%, 其中日本占10%, 韩国占5%, 中国和其他亚太国家加起来才占4%。从质的角度来看, 我们文化对内的凝聚力不够强, 对外的影响力不够强, 各种文化相互对比中竞争力不够强。改革开放让我们登上世界的舞台, 可是发展到今天, 如果说经济还保持着“顺差”的话, 文化的现状毫无疑问只能用“逆差”来描述。

放眼望去, 全世界物质上的“中国制造”已经非常流行, 从衬衫到鞋子, 从玩具到工艺品, 几乎在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都可以看到。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出超”相比, 中国的对外文化交流严重“入超”。以图书为例, 2012年, 我国累计出口图书、报纸、期刊2061.77万册 (份) 、7282.58万美元, 而进口图书、报纸、期刊则达3138.07万册 (份) 、3.01亿美元。与此同时, 我们的许多邻居在文化输出上早已悄悄把我们抛在身后。

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 要真正屹立于世界, 仅仅成为物质上的大国, 显然是不够的。《意见》指出,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 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我们想把中国建设为真正的世界强国, 文化也应该走出去, 应该经由我们的传承与创造, 成为精神领域的珍奇, 汇入世界文化的海洋之中。文化要想走出去, 首先应该在我们自己的大地上站立,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真正的活的文化, 让中国人真正地活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

教育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使命

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在谈到欧洲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演进时曾经说, “教育本身不过是对成熟的思想文化的一种选编”。也就是说, 教育在本质上是对人类所创造的思想文化的自觉传承活动, 这个传承不是全盘的, 而是选择的, 是在对各种思想文化进行一番审视、选择和编纂之后, 才纳入“以文化人”的教育体系中。

根据涂尔干的“选编”理论, 每个民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 都必须对自己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这样的“选编”, 其实就为每一个时代的教育打上了特定的文化烙印, 也为每一个时代的文化增添了教育的功用。尤其在社会大变革时代, 这种“选编”往往更加大刀阔斧、惊心动魄。几乎每个民族都会对自己创造和继承下来的成熟思想文化进行反思和再阐释, 使之符合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当不同的思想文化体系发生碰撞和交流时, 每个民族也都会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异文化”进行“选编”。教育对成熟思想文化的每一次“选编”, 都会形成不同的知识和思想体系, 留下一批经典文献, 而以这些“选编”所蕴含的基本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 更是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人, 塑造和影响着一个民族的心理结构。在这个意义上说, 一部教育史就是一部思想文化选编史。

用这个观点来审视我们的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教育应该负有责任。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 几乎所有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课程、教材、评价中都是缺失或分量不足的。当下教育没有自觉履行对成熟的思想文化进行“选编”的责任, 当今教育人根本没有从中国文化的长远发展来考虑教育的目标。

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意见》指出, 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 教育应该是文明复兴的新动力, 学校应该是文化发展的新中心。没有教育对于文化的自觉“选编”, 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和重建, 也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因为这既是国家文化建设与教育建设的重大任务, 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要求我们重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液, 是一个民族的灵魂, 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生活中总结出的认知世界的智慧结晶。文化存, 则民族存;文化亡, 则民族亡。不能够简单地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看成是几门简单的课程, 它首先是理想, 是信念, 是价值。不是可有可无的问题, 而是如何深入、持久、有效地开展的问题。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其次要求我们系统研制、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中医、中国书道与绘画、中华武术、剪纸、木刻年画、礼仪、节日与庆典等, 只有走进课程, 成为教学内容, 才能够真正被学生掌握。我们也要意识到, 必须用现代科学思维对传统文化下一番推陈出新的功夫, 进行一次真正的“选编”, 传统文化才能通过我们的努力重新焕发生机。近年来, 新教育实验通过开发“在农历的天空下”“走近孔子”等课程, 提出“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等主张, 并且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的儿童生活方式, 以及开学日、涂鸦节、毕业典礼等各种庆典和仪式, 把自己的根深深扎在中国文化的沃土上。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还要求我们在学校生活中全面贯彻“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学校立魂”的主张, 通过开展“文化植根”“文化塑形”“文化育人”“文化强师”“文化立信”等方面的学校文化实践,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渗透到学校建设的各个领域, 让学校环境、教育行为的细微处浸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 让公民、生命、科学、数学、语言、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都闪耀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熠熠光芒,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躯体重生。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说过, “避免人类自杀之路, 在这点上现在各民族中具有最充分准备的, 是2000年来培育了独特思维方法的中华民族”。诺贝尔奖获得者集会在1988年发表的宣言也曾提出, “人类要想在21世纪生存下去, 必须回到2500年前, 从孔子那里获得智慧”。这些话语固然让我们自豪、兴奋和骄傲, 但是, 如果没有文化自觉, 没有教育行动, 这些预言和判断将始终是一个画饼, 是安慰剂甚至麻醉剂。

中国文化能否再度复兴, 一切有赖于我们此时此刻的努力, 有赖于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努力, 有赖于我们能否真正践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 努力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如果我们能够一丝不苟地选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兢兢业业地完善优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同时脚踏实地地学习外来文化的长处, 假以时日, 我们定能够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地上, 再度奉献出令世界起敬、令人类受益的中国文化新成果。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2

现就学校组织开展的这一主题实践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悉心组织

在接到上级文件后,学校领导高度重视这一精神。在寒假钟声敲响前,及时召开辅导员会议,下发主题系列活动文件。认真研读文件内容,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集思广益,在学校德育科的带领下悉心组织这次活动。为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各抒己见,深入贯彻落实上级精神。

二、精心策划,形式多样

春节是所有中国传统节日中最为人民重视的节日,象征着新的开始。各地方的习俗各有不同,但无论深处何方,华夏儿女都会开展一系列的传统活动,让身在世界各地的中华儿女有了强烈的归属感。根据会议精神,我校主要策划了一下几项活动:

1、寻找春节的味道

利用春节期间,引导队员去寻找当地的“年味儿”。亲身感受身边在春节期间的传统活动,通过亲身参与,感受“年味儿”的热闹和有趣。例如:广州本地最具“年味儿”的活动——逛花街,让在广州过年的队员都尽量去感受花街带来的“年味儿”。

2、记录传统文化

用各种方式记录所了解到或所体验到的传统文化活动,如通过拍照、录像、手抄报、日记、PPT等形式记录。图文并茂,有声有色,让队员们各显神通,用每个人最独特的方式去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与代代相传。

3、亲身体验传统活动

“实践出真知”,只有亲身体验过才能够最彻底地了解活动的精髓,要求学生在春节期间亲身体验身边的传统活动。如:贴春联、逛花街、包饺子、拜年……通过亲身体验不仅可以加深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还有助于传统文化在新一代接班人的创新下继承。

三、积极分享,及时总结

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3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我们在新时代进行青少年道德建设的重要思想养分,尤其对青少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有着极为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加强青少年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文化意识,帮助孩子从丰富的文化宝藏中获得培植个性、培养创新能力的不竭源泉,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帮助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为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议如下:

1.建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理论研究体系,着重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青少年完美人格培养”为重点研究方向,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化新型德育模式。

2.要努力形成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与传统文化教育齐抓共管的局面。抓好青少年道德建设的同时,注意抓好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加强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工作的落实,在大中小学中,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真正做到优秀传统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

3.要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的作用。一是加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年富力强的德育工作者队伍的建设。建议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小学校及高校都要配备专职德育工作人员,并保证必要的经费;对德育教师实行综合目标考核,适当提高德育课教师的待遇。

4.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工作中。各级学校适当开始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把优秀传统文化知识纳入到有关科目的考试范围;各级党委、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逐步建立定期对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督导、检查、评议和考核机制。

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 篇4

关键词:传统文化,高校教育,路径

改革开放以来, 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共中央和教育部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法规。2015年1月19日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其中强调:“意识形态工作是党和国家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 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这就需要高校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中富有凝聚力的内涵帮助学生拥有家国情怀, 以极具融合力的传统文化连结社会关爱, 用最具指引力的精神提升人格修养。高校既有必要也有责任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转变大学生中存在的不良风气, 指引大家树立正确价值观, 倡导社会良好风尚,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用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在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抵御不良文化侵袭

以国际全球化为背景, 文化多元化为格局, 许多西方国家一有机会就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 企图以此来麻醉我们的民族精神。另外, 互联网时代下, 信息的膨胀化和快速传播给学生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文化。这就需要大学生能够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支撑起一道能够抵御外来不良文化侵袭的屏障,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最坚实的防御力量, 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来增强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和归属感, 防止思想被西化, 意识被默化, 提高辨别能力, 抵御不良文化的侵袭。

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使我国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 其中暴露出许多难以调和的矛盾和弊端, 阻碍了社会发展进程。具体表现在阻碍了人性发展甚至将人性发展推向歧途,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实用主义、利己主义、急功近利主义盛行。在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就是要帮助学生抵制这种不良社会风气,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树立个人理想的同时, 心系国家理想和利益, 将儒家文化的仁、义、礼、智、信与五四精神的核心内容内化为发展的动力, 担负起国家发展的重任。

3. 继承和创新传统文化的必然选择

时代在发展, 社会在进步, 文化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 并且能够与现实之间紧密联系, 丰富文化本身的内涵, 这样才能使传统文化推动历久弥新, 才能更好地推动时代的发展, 为人们所接受和运用。而高校不仅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任, 同时也承载着科学探索、文化创新的重要职责, 借助其所拥有的高素质人才和资源条件保证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创新。大学生作为社会培育的知识传承者和缔造者, 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从而能够在社会中发挥表率性和引领性的作用, 这是大学生责无旁贷的选择, 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为谋求更好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高校中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

1. 现代高校教育机制存在弊端, 忽视人文主义教育

众所周知, 高校主要承担着为社会发展培育人才的任务。通常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所取得的成就标准, 主要是看该校的教育对象的技术能力及发展水平。现代高校教育机制更推崇科学主义的教学观, 理性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在教育领域盛行, 大多忽视对学生进行人文主义的教育, 同时很少有高校能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存在着传统文化教育薄弱、文化素质教育缺失的现象, 学生很难感受到人文关怀;伴随这种现象出现的往往是伦理失范、信仰缺失甚至是道德滑坡等。

2. 高校缺乏从事传统文化教育的优秀教师, 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高校中很少有做传统文化教育研究的专业教师。为弥补专业教师不足的缺陷, 很多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没有经过专门的培训, 也未曾开展过相关研究, 就担负起相关的教学任务, 这最终会导致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内容的讲授浮在表面, 最精髓的部分难以深入人心, 学生对优秀的传统文化理解不足, 文化创新更无从谈起。思想政治课程和传统文化课程的实施达不到增强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的目的, 最终这样的传统文化课程教育变成了应付课程标准。

3. 学生对传统文化学习的热情不高, 学习成效甚低

受快餐文化, 西方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盛行的风气影响, 相对于传统的中国文化和民风民俗的学习, 学生更愿意接受也更热衷于对西方文化的学习。这是因为西方文化的感官性和冲击力都比较强, 加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很少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引导, 导致学生对传统文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提不起学习的热情和兴趣, 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表现出淡漠化的趋向。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非主动探索, 其学习效果可想而知。

三、高校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分析

要将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之中, 不能只靠灌入式的教学方式让他们理解和接纳传统文化, 而是要循序渐进、潜移默化地对其进行引导和教育。

1. 营造文化氛围, 帮助学生体验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感知

首先, 要让学生深切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存在, 并逐渐探索发现它的价值和意义。这就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大宣传的力度, 一同营造优秀传统文化学习的氛围。学校能做的就是通过隐性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来营造文化氛围, 例如使校训、校风、校纪的形成与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相融合, 在校园环境的建设塑造中增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并且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广播站、海报校刊等传播历史知识、英雄事迹、经典国学内容等。社会各界要利用多媒体信息传播平台等多种途径加快对传统文化的传播, 例如利用相关公益广告、飞信、新闻资讯等, 宣传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让学生感受到传统文化就在身边, 感受到一代又一代血脉相连的优秀传统文化连结着我们民族发展的命运, 中华民族的精神就是指引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国家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最根本动力。

2. 加强学习和道德示范, 帮助学生领悟优秀传统文化内涵

在感知传统文化存在之后, 就需要引导学生对其进行理解和接纳。具体可以通过课程设置增加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另外就是要求教师和管理人员起到表率作用。

学校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一系列理论的传播, 并且利用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等形式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课程, 例如中华礼仪课程、民俗民风课程、历史文化课程, 等等, 让学生系统接受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 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

要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养, 还应要求从事相关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师通过培训、自学等途径丰富自身的文化知识, 开展传统文化的学术研究;所有教师都要在与学生的交往互动过程中以身作则。例如, 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宽以待人等优秀传统美德, 管理和后勤人员在负责学生生活管理的同时注重学生的人文方向的培养, 尊重人性。教师要为学生做出正确的榜样示范, 让学生切实融入这种氛围之中, 领悟到优秀文化中所富含的精神真谛。

3. 参与实践体验, 帮助学生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

要真正掌握知识和技能, 就要促使学生在实际的应用中主动构建自己的理论体系, 内化于心, 而非出于道德的制约和外部压力而学习。一方面, 要利用教学模式的转换, 丰富教育形式和教学手段, 带领学生走出课堂;结合当地的历史文化、民风习俗、景点遗址等现有条件, 带领学生参观和体验遗留的历史景观, 邀请民间传承传统文艺的艺术家进入课堂, 引导更多的学生参与到传统文化的继承和保护之中。另一方面, 要靠学生内部的社团组织, 通过学生自发组织相关活动来锻炼开发他们的组织实践能力。例如, 通过举办相关传统节日的文艺汇演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并且借此机会提高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并加以重视;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和孤儿院做志愿者, 提升学生的道德责任感和激发他们的仁爱之心;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术交流会, 开办以传统文化为依托的竞技赛, 如书法比赛、国画比赛、古典乐器比赛等, 调动起学生的热情, 让学生参与其中, 认真感悟。

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时代发展的选择, 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需要, 是推进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有效途径, 同时也是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必经之路。

参考文献

[1]黄燕.高校亟待改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J].大学教育, 2014, (9) :31-32.

[2]丁群安.高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刍议[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17-20.

[3]梁淮平.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浅谈[J].江苏高教, 2008, (3) :118-119.

[4]高琼, 刘茹.我国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对策分析[J].创新, 2008, (5) :120-12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成果报告 篇5

一、活动主题:诚信友善、乐于助人

二、组织形式:

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开展活动。以古城镇文峰小学六(1)活动案例为例: 1.活动目标

通过发生在身边乐于助人故事,了解诚信友善、乐于助人在交往和处事中的重要价值,懂得乐于助人的人会赢得大家的尊重和拥护,使学生对“乐于助人”有深刻体会,在日常生活中把乐于助人变为自觉行动。

使学生深刻领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懂得友善在学习、生活中的重要性,使学生初步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习惯,用实际行动来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一个诚信友善、乐于助人的文明学生,增强学生自信和荣誉感。2.活动切入点

5月16日(星期五)上午放学后,古城镇文峰小学六年级一班谷晓翠、谷家琪、谷晓梦,六年级二班张文雅等四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救助了一位摔伤的老大爷。3.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可听说我校六年级谷晓翠等四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救助一位摔伤老大爷的事情?

生:听说过……

师:——出示学校的的表彰决定。我们一起默读学校的表彰决定吧。请同学们思考:这个事例告诉我们什么?

关于授予谷晓翠等四名同学“优秀少先队员”

荣誉称号的表彰决定

2014年5月16日(星期五)上午放学后,我校六年级一班谷晓翠、谷家琪、谷晓梦,六年级二班张文雅等四名同学,在回家的路上救助了一位摔伤的老大爷。5月16日是古城大集,一位赶集回家的老大爷骑着三轮车行驶在东城门南坡路时,由于车闸失灵,连人带车沿着陡坡急速冲入沟内,三轮车严重受损,老大爷呆坐在车旁无法起立行走,过往的路人漠然视之。在这紧急关头,谷晓翠等四名同学见状后急忙把老人搀扶到魁星楼搞活动的场所,并找人帮忙联系老人的家属。众人询问她们的姓名时,她们却微笑着悄然离开,返校后也没对老师和同学谈起。

谷晓翠等四名同学勇于担责、诚信友善、乐于助人、不计名利的行为,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展示了当代少先队员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精神风貌,是广大师生学习的榜样。为表彰她们的先进事迹,学校决定,授予谷晓翠、谷家琪、谷晓梦、张文雅等四名同学“文峰小学优秀少先队员”荣誉称号。

各班级要把谷晓翠等四名同学的先进事迹作为传承中华美德的生动教材,引导广大少先队员以先进模范为榜样,按照总书记“好好学,认真做,齐分享”的要求,自觉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少先队员从小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沾化区古城镇文峰小学

2014/5/19 师:揭示课题:诚信友善——做乐于助人的小学生。启发思考、引出主题:

谷晓翠等四名同学救助老大爷的行为体现了什么精神? 如果你遇到这件事将会怎么做?(1)模拟场景,再现感人场面。

(2)人物专访:请谷晓翠、谷家琪、谷晓梦、张文雅同学谈自身感受。

——当时什么也没想,只想到要赶快帮助老大爷; ——我把他当成了自己的爷爷;

——老师经常教育我们要助人为乐,这是我们应该做的; ——只是做了一件小事,不值得大家夸奖…… 师:引导同学们讨论发生在同学之间的真善美,从件件小事中悟出诚信友善、乐于助人,做个友善的人。

师:小结:做个友善的人,更要懂得给予。正所谓“与人方便,予己方便”,“送人玫瑰,手留余香”。一个懂得给予的人,自然收获很多精神上的回报,一份给予会让那份友善温暖他人,同时也温暖自己。

(二)感受友善,听学生关于友善的小故事——明白友善的重要性。

师:同学们,友善是历史的传承。仁爱孝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友善与“仁爱孝悌”之道一脉相承。“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是各种道德中最基本的也是最高的德目,在世俗道德生活中也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接下来让我们听听赵晓红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友善小故事:

生:故事的主人公是五帝中的舜。舜的母亲去世以后,他的父亲又娶了一个妻子。舜的父亲、继母、继母生的弟弟,三人都不喜欢舜,时不时的挑刺、找茬,总想置他于死地。可是,每一次,舜都先是躲起来,然后再出现,然后对待家人更加友善、谦恭、有礼。

生:面对家人的百般刁难,舜可以如此大度,不计小怨,更没有得理不饶人,化干戈为玉帛。

生:正是因为他的友善,加上才能,才让尧下定决心让他做自己的接班人。师:你从刚才同学的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听完故事的想法?

生:这个故事可以很直观的让我们体会友善的力量和重要作用。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可真好!

接下来,我们继续听另一位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友善需要原则和方法,大家对照下自己的行为,你平常会有这样的行为吗?

生:我们愿意做一个友善的人,但是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比如你在公交车上给一个60岁左右的人让座,反而会让人觉得尴尬和失落。如果你即将下车,不妨说一句“请您坐吧,我下车了”,简单的一句温情话就可以化解尴尬,也让我们的友善举动得到肯定和赞扬。

师:听了刚才小同学的发言,你会怎么做呢? 生:我们就应该多使用“友善”这个法宝,像谷晓翠等同学一样发自内心地为别人考虑、乐于助人

生:与人友善,就像阳光融化坚冰一样,将人们心中的隔膜慢慢消融,大家就都能够生活得更加平和、更加幸福。

……

师:刚才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能想出许多的办法来解决,但是老师要告诉你们中华传统文化不是束之高阁的理想主义教条,而是存在于国家发展、社会运行以及个人生活之中,它可以彰显道德的力量,可以激发人们的爱心情怀,可以凝聚人心!

(三)活动总结,提出希望

师: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活动把诚信友善放在心里,落实到行动上,从小做起,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做一个大家喜欢的乐于助人的小学生。

三、活动场次和人数:

活动场次19次;参与人数852人。

四、活动成效:

通过小学生身边的典型事例,让每个队员明白诚信友善的意义,更是一种自觉行为,在今后的社会与学校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能守住心中友善的准则,做个诚信友善的好少年。发挥榜样效应,让学生时刻激励自己,达到了传承美德、乐于助人、奋发向上的良好效果。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传统文化;文化生活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编码:A 文章编号:2095-1183(2014)09-0024-04

今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提出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对学生进行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笔者以《文化生活》为例,探索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助力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以歌入课,感受家国情怀的厚重底蕴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对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和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体现,是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心理密码,是一种使国家民族纵然处于苦难境况而终能屹立不败的精神凝聚力。家国情怀当属中华传统文化中最宝贵也最活跃的精神资源,它在不同的时代表现为不同的话语形式。

自古以来,中国文人志士最推崇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一种典型的家国情怀。“治国平天下”的使命,是比“修身齐家”更大程度的价值实现。将个人的才华、学识贡献给国家、民族和人民,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价值追求。人在家中,家在国中,国在心中。爱家,爱国,爱国家,生生不息。“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杜甫对家的眷恋;“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对国家的期许;“拼将十万头颅血,须把乾坤力挽回”,是秋瑾报国的决心;“振兴中华”“天下为公”,是中山先生的情怀;“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是毛泽东对历史的叩问。直到今天,哪一位炎黄子孙,不希望祖国强大,不憧憬生活美满?在当代中国,传统家国情怀实现着现代转化,便是我们共产党人提倡的、人民为之奋斗的伟大中国梦。在中国文明发展历程中,家国情怀发挥了难以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也即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与社会的正向影响作用。

在教学中,家国情怀教育可凭借的手段可谓丰富多彩,歌曲就是其中之一。荀子在《乐论》中曾说:“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故先王谨为之文。”[1]因为音乐不仅通过听觉器官“接于肌肤”,而且可进入内心深处“臧于骨髓”,如春风吹化万物一般影响人心。例如,《我的中国心》《爱我中华》《龙的传人》《华夏文明之歌》等歌曲,或抒情优美,或真挚感人,或激情昂扬,都可入课,掀起一阵阵“中国风”,向学生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例如,在教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时,笔者播放歌曲《国家》:一玉口中国 一瓦顶成家/都说国很大 其实一个家/一心装满国 一手撑起家/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在世界的国 在天地的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国的家住在心里 家的国以和矗立/国是荣誉的毅力 家是幸福的洋溢/国的每一寸土地 家的每一个足迹/国与家连在一起 创造地球的奇迹/国是我的国 家是我的家/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朴实的歌词和着悠扬的旋律行云流水般流淌,让我们的心灵荡漾着温暖。借此引领学生走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悠久与厚重,体验中华文化之美。“国家”一词由“国”与“家”两个字组成,无论拆分还是组合,无不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家”组成了“国”,“国”还原为“家”,家与国历来都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家国情怀不断显示出厚重的底色。任何时代的历史风云人物,无不将个人的命运、家庭的命运同整个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所以,有人将这种无比宏大而细腻的情感归纳为“家国情怀”四个字。“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家国情怀就这样代代流淌,绵延不止,凝聚成岿然不倒的民族精神,升华为中国追梦的不竭动力。中国梦,是国家梦,是民族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归根结底,中国梦是忧患意识的千年传承,是家国情怀的诗意表达。今天,引导学生追梦、筑梦,思想政治课教师责无旁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有计划地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

二、品味民俗,体验家国情怀的现代传承

传统节日文化是一个民族共同创造、共同享受的民俗文化,有助于形成一个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其中蕴涵着巨大的审美情感和趣味以及其精神影响力。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国传统节日与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一脉相承,是一份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一个传统节日之所以能拥有几千年的生命力,之所以一直为百姓所承认、所继承,依靠的正是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

现代人欢度传统节日,并非是为了过节而过节,而是因为现代人同样需要这些传统节日本身所蕴含的精神内核、文化价值的滋养与抚慰。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需要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2]而这正是我们的教学使命之所在。

一次,正值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为了引导学生品出端午节中的“家国情怀”,笔者组织了一次“我们今天应当如何过端午”的探究活动。要求学生上网搜索有关资料,分析说明以下问题:(1)端午节有何文化寓意?(2)端午文化的主题是什么?(3)我们应当如何传承端午文化?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确认识到:端午节本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2008年起,端午节等列为我国的法定假日,其用意不言而喻。国家对传统节日的重视与保护,不仅是一种文化符号的凸显,更让人体会到传统文化回归的意蕴。

nlc202309040417

端午节具有特定的民俗文化内涵,拥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蒿、办诗会、公祭屈原等多种活动,是一种特殊意义的文化资源。端午节及其习俗古今存在很大的差异,不同地域之间也千差万别。但其中所寄寓的家国情怀,所秉持的追思先贤、爱国爱家、祈求健康、远离灾病、热爱生活的内涵,却古今同理,南北同心。一个节日,传承了优秀文化;一种习俗,浓郁了家国情怀;一次活动,芬芳了爱国精神。

包含端午在内的民俗文化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记忆和民族往事,集中展示着我们的民族性格、民族气质、风俗习惯和精神传统,是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标志。今天,我们要以现代人的方式来继承传统节日精神,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并将这些精神和内涵连同节日本身继续传承下来,发扬光大。欢度佳节,勿忘传承,家国情怀,尤为珍贵。留一份家国情怀于后世子孙,传一种爱国精神给民族未来,才是端午节真正的意义所在。

就一个民族或国家而言,政治是容貌,经济是体态,文化是内涵。当今世界,一个民族或国家真正得到的高度认同最终是对其内涵即文化的认同。中华传统民俗文化,是民族精神的基础和重要载体。保护、传承与发展民俗文化,就是固守民族的根脉。重温不是模仿古人,而是用心去体验传统的精神和情感。“文化的最终目标,是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3]

三、鉴赏经典,激发家国情怀的认同自觉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学皇冠上的明珠,是“文明古国”的集中体现,是打开中国文化大门的钥匙。从古典诗文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中华传统文化多是通过诗词来传承的,诗经、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无不向我们展示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精神。千百年间名家辈出,佳作云涌。从儒家修身经世的深邃理路到道家恬淡无为的放达情怀,从先秦古朴瑰丽的神话到两汉铺陈宏阔的大赋,从魏晋慷慨沉郁的古诗到唐宋刚健清婉的诗词,从唐宋清雅哲思的散文到元代雅俗共赏的元曲,无不包涵着积极深刻的思想文化内涵和感人心魄的艺术魅力,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爱国热忱、乡土情怀。

教育的使命正在于以知识涵养人性,润泽人生,使自然人走向文化人。而孔子倡导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便是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古典诗文的鉴赏、学习中,我们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底蕴,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家国情怀皆使命,岁月无声自成诗。在现代社会,我们品味、鉴赏古典诗文,就是在体验、接受一种内涵丰富、立命安身的心理文化感觉。有目的、有意识地引导中学生走近经典,阅读经典,乃至迷上经典,必将使之终身受益。

在教学“文化的传承性与文化发展”时,为了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笔者播放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亲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这首诗情深意切,既将乡愁描写的淋漓尽致,又反映了海外游子渴望祖国的统一。诗中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寄予了思乡情怀。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诗人将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洋溢着诗人魂牵梦绕的“中国情结”。学生自然生发了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

著名学者叶嘉莹先生曾说:“一个欣赏诗歌的人,若除了明白一首诗的词句所能说明的有限的意义之外,便不能再有什么感受和生发,那么,即使他所了解的丝毫没有差误,也不过是一个刻舟求剑的愚子而已。”[4]这句话告诉我们,教学不能知识化、工具化和教条化,教学过程的着重点应是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感受和生发”。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诗文鉴赏,可收到以经典浸润人生、以诗文陶冶情志、以心灵传承文明、共同守护民族的精神家园之功效,对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推进民族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准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四、解读名人,升华家国情怀的核心情感

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是始终富有丰沛情感而激昂奋进的主旋律。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中蕴含着深邃的家国情怀。从“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抱石沉江的屈原,到“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精忠报国的岳飞;从赶走荷兰侵略者成功收复台湾的郑成功,到留下千古名篇“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到“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抗日烈士吉鸿昌;从“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毛泽东,到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无数仁人志士用生命捍卫国家荣誉,用热血保卫领土完整,用实事求是坚定改革开放,用真爱坚守家国信仰,深刻地诠释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分量。正是历代中国人的家国情怀所散发出的浩然正气,凝聚起了中华民族无坚不摧的力量,挺起了中国坚强不屈的脊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家国情怀是一条流淌的河,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家国情怀教育自然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今天,我们生逢动荡多变的世界,身处思想激辩的时代,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关键不是要讨论是否爱国,而是要清醒地认识如何爱国。例如,在教学“永远高扬爱国主义旗帜”时,从屈原、岳飞、林则徐、文天祥,到吉鸿昌、邓小平,笔者与学生一起回顾与解读这些名人恢弘的爱国事迹后,组织了一次“在新的历史时期,身为中华儿女应当如何爱国”的大讨论。

材料1:2012年9月11日,日本“国有化”钓鱼岛导致了中国强烈的反对,全国各地民众爆发了较大规模的反日游行示威。但在游行过程中,有一些人借“爱国”之名,打、砸、抢、烧,危害同胞财产和生命安全。

材料2: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出国留学。中国教育在线发布的2014年《出国留学趋势报告》显示,本科及以下层面的就读人数增长迅猛,留学逐渐向中学生发展。以中国在美就读私立高中的人数为例,从2005年的仅65人增长到2013年的23795人,人数为8年前的366倍。

nlc202309040417

问题:(1)在新的历史时期,身为中华儿女应当如何爱国?(2)如何看待我国出国留学人数增长的这一现象?出国留学与爱国主义是否相悖?

带着对名人志士爱国精神的感悟,学生们通过讨论达成如下共识:

(1)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在当代,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是一致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爱国不能失去理性,爱国不能逾越法律底线。理性爱国,是一种胸襟,是一种对民族负责的态度。我们应理性表达爱国诉求,把强烈的爱国情感转化为刻苦学习的不懈动力,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爱国不崇尚空谈,而重在行动。它需要强烈持久的行为,即自觉地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为报国之行。

学生最基本的任务是学习,因此,我们要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为国家效力的本领,同时要正心修身,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养,注重全面发展。

“别问国家能为你做什么,问问你自己能为国家做什么。”(约翰·肯尼迪语)[5]我们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爱国、爱家、爱校,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做好自己份内的事。

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只有把人生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才能“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成就个人的一番事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才是家国情怀的真谛!

(2)在当今时代,文化的开放性和交流性,是历史的必然,是大势之所趋。出国留学,寻求更好的教育环境,是一件好事。

爱国主义是一种情怀,出国留学与爱国并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出国留学,身处异乡他国,反而更能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与眷念。

一些留学生学成不归,并不等于不爱国。每一个炎黄子孙,无论身处何方,那份对祖国的爱都是无条件的。只要不忘自己是中国人,都可以报效祖国,都可以为促进祖国的发展与统一而作出自己的贡献,都可以成为一名真正的爱国者。

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我们既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国际视野,做一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广阔国际视野的中国人!

学生的回答理性却又不乏激情,充盈着对民族和国家的认同感、归属感,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民族和国家的盛衰强弱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胡娟,李立国,胡莉芳.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历代文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余秋雨:何谓文化[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2.

[3]周国平:周国平论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叶嘉莹.好诗共欣赏[M].北京:中华书局,2007.

[5]杨照:故事照亮未来[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师范学院附属中学

广东深圳 518054)

责任编辑 毛伟娜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教育 篇7

关键词:传统文化,做人做事,孝悌,人格

中职教育目标是培养行业需要的中等实用人才, 这种教育定位就决定了中职学校生源的宽入口特点。 宽入口的特点导致所招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 中职学生大部分文化基础较差, 学习的主动性不强。 虽然整体而言, 他们的道德素质是好的, 但相当一部分学生整体素质不高, 存在人格不健全, 对待挫折缺乏正确的态度, 人生目标不尽明确, 感恩心不强, 孝悌观不强, 荣辱观不完善, 缺乏远大志向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对待学习持应付之态度, “混个毕业证”的心态普遍存在, 处于被动学习状态。

综上所述, 问题之存在主要在于思想, 那么我们就应该找到一剂治疗其病因的良方。 中华传统文化的精要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成形理论和实践素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之中, 其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给我们的后嗣子孙留下了一笔挖掘不尽的宝贵财富。 但在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的背景下, 我们在汲取其精华的同时, 也走进文化迷宫, 让我们找不到方向。 就像中药可以根除病因一样, 中华传统文化也逐渐盛行开来, 而此时我们好像才突然找到了博大精深的真正含义。

那么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纳入中职教育, 从近年的教学和对国学的学习中, 我归纳了几点, 觉得收效甚好, 希望将之总结出和同行共同商讨完善。

一、引用传统文化教育中职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就在德育, 它凝聚了多少先贤的智慧和经验。 中职学生大部分将在毕业后走向社会, 为了很好地适应社会, 首要的是学会做人做事, 否则会因此而多经受些不必要的挫折弯路, 甚至会因此产生抱怨社会的不良情绪, 使自己处于亚健康心理, 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 德育教师引用先贤的一些精髓理论, 能取得很好的德育教育效果, 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内涵。 例如儒家思想中的“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里仁 》) , 就告诉我们君子说话要非常谨慎, 好像木讷不言的样子, 做起事情来却非常迅速有效。 老师在讲述这个的时候, 可以结合一些企业案例, 使课堂更加生动, 强化学生对名言的认知。 又如“人有不为也, 而后可以有为” (《孟子·离娄下》) , 所谓“十八般武艺, 样样精通, 样样稀疏”, 告诉学生, 有些事情只有懂得取舍, 某些事情不为, 才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如果什么都要, 那么只能一无所获。 再如“言人之不善, 当如后患何? ”这点对于学生进入社会, 在机关单位或者国企等单位就业, 非常有警示作用。 告诉学生, 没有把握的话, 不要轻易出口, 尤其是牵涉别人的缺点的时候更要谨慎。 如此, 才能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避免“罗生门”。

二、汲取传统文化之孝敬父母, 让中职学生学会孝悌。 孝顺出于天性, 是一个人立身处世最基本的品德。 首先让我们来欣赏一句名言, 从感性上让学生认知孝。 “父母之年, 不可不知也。 一则以喜, 一则以惧” (父母亲的年纪, 做子女的一定要记得, 一方面是为了他们的高寿而欢喜, 一方面为了他们日渐老迈而忧虑) (《论语·里仁》) 。 学习此名言的时候, 让我们创设情境, 而不是单纯解释其意。 孔子三岁父亲过世, 十七岁母亲过世, 他根本没有机会感受到父母年老时子女的心情, 却说出了如此贴切之话, 让学生从感性上受到教育。 孝敬父母我们知道要孝, 那么该如何孝敬呢? 首先要从心里敬重父母, 我们可以由一个小故事引入:父母年纪大了, 吃饭时手发抖, 经常把碗摔破, 媳妇为了省钱, 于是给公公买了个木碗。 有一天媳妇下班回家, 看着自己的儿子在门槛上拿着小刀刻木头, 于是问儿子在干吗, 儿子说在刻两个木头碗, 一个给爸爸, 一个给妈妈。于是媳妇认识到了自己的问题, 知道是个不好的榜样, 因为只想着经济上能省钱了, 却不知道事实上是对公公的不尊敬, 没有想到公公的尊严。 由这个故事导入, 再来引用名言: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不敬, 何以别乎? ”我们毕业了, 或许能每月给父母生活费, 但心中不一定尊敬父母。 父母念书不多, 成就不高, 但父母对我们的恩情如天地一样。 因为他们我们才得以成长、生长, 所以我们一定要从心里尊敬父母。 除了尊敬, 我们还要学会与父母沟通。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是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 劳而不怨”。 处于青春年少的中学生, 尤其在于父母沟通中存在问题, 所以拿这些例子启发他们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用传统文化之精华完善中职学生人格。 文章开始说到了中职学生人格之问题。 作为德育老师, 完善学生人格是我们必做之工作。 人格的修养, 必须做到“知行合一”。 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的学习, 另一方面要加以实践。 孟子说:“值得喜爱的行为, 叫做善;自己确实做到善, 叫做真;完完全全做到善, 叫做美;完完全全做多善, 并且发出光辉照耀别人, 叫做大;发出光辉并且产生感化群众的力量, 叫做圣;圣到人们无法理解的程度, 叫做神。 ”善、信、美、大、圣、神, 是人格之美的六大境界。 我们可以结合新近发生的社会时政、一些正能量的新闻解释其内涵, 让学生从理论和实践角度切身感受, 以使内化, 将之运用到德育的实践活动中, 最终转化为行动。

……

中华文化之精深是我们无法穷极的, 但我们可以从一点一滴做起。 通过中职德育工作者的努力, 使宽入门槛的学生, 在学校也能受到精细化教育, 健康地走入社会。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8

中国教师:随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学校文化越来越显性化,您是如何看待学校文化的?

苏虹:学校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演化和创造出来,并被师生所认同和遵守的价值观念体系、行为规范准则和物化环境风貌的整合,通常是指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一书中指出,文化本身是人类生命过程价值解释系统,是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难的一种努力。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刘贵华教授认为文化是立足生命过程、直面生存困难、寻找解释系统并做出超越性努力。这种解释提供给我们建设学校文化的一个崭新视角。我认为学校文化只有立足于师生的生命过程,直面师生的生存困境,并做出超越性的努力,此时对生命意义的解释才能把精神、制度、物质相连,产生真正的校园文化。对校园文化的这一理解,会避免让学校出现文化建设表面化、理念建设“上墙”完成、制度建设单摆浮搁等扭曲现象……

学校文化显性化的过程是学校文化的建设过程,是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过程,包括提炼、持续、形成规律(流程)等环节。学校文化显性化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挖掘学校文化历史,包括明晰建校史、设计学校文化标识、开展主题活动等;二是思考学校活动等如何体现学校文化。例如,我校的校训是“敦品励学,弘毅致远”,为了使这一文化特色更加显性化,变成师生的自觉要求和追求,我校设计了升旗仪式的主题活动,包括解读校训“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关系、“校训引领我进步”主题演讲等。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会使学校文化更加显性化。

中国教师:当前我们一直在加强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那么您认为应站在怎样的高度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学校文化建设中,或者说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苏虹:首先是立根树魂,这是它扮演的一个重要角色。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现代传媒技术的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更加频繁,青少年学生的思想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元,个性特点更加鲜明,这让我们不能忽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所产生的影响。因此,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是文化传承。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职能是传承文化,学校文化建设必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这是我们的思想源泉、文化基因,是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时的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这些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要继承和发扬的,可以说传统文化给了学校文化建设的发达根基、丰厚土壤和阳光雨露,是国人的精神血脉、光荣标记。我们要增强完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始终记得背离传统是不可能踏入现代的。

当然,重拾传统并不是简单的复古。对教育部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我们可以聚焦两个词,一是“优秀”,一是“完善”。“优秀”提示我们,传统文化来源于农业文明的中国古代社会,有精华也有糟粕,是精华与糟粕的矛盾统一体。比如,儒家礼仪的宗法等级色彩就不可取。“完善”也在提示我们,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与时代精神、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相结合,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做有中国灵魂、中华根基的现代人。

中国教师:就学校整体育人环境而言,您认为贵校采取了哪些措施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效果如何?

苏虹:学校要以文化理念体系的建立为发力点,认真梳理办学理念,使中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的办学价值体系中。沈阳市第四十三中学秉承“创造最适宜学生发展的教育”的办学理念,从传统文化、学校历史、现阶段的办学目标三个层面认真调研,梳理出“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自信自为,追求卓越”的校风、“知教善喻,化润生命”的教风、“养正于行,进学于勤”的学风及“预则立,春华秋实”的价值观。这些文字不但符合学校的办学追求,对师生也有巨大的教化和凝聚作用,同时也因这些文字历经岁月打磨,思想深刻,内容丰富,历久弥新。我认为学校可以采取下列措施将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中。

第一,营造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我校在进行廊道文化建设中,十分重视传统文化的宣传,努力营造可感知的氛围。学校二楼中厅是学校传统文化的集中阐释区,主题是“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共有三面墙。其中一面墙上写着“涵养正气,陶铸国民”8个大字,具有极强的震撼力,背景辅以中华民族的传统标志建筑—万里长城;中间的墙上主要体现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解读,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国传统书法和中国画的方式表达;另一面墙上宣传的是传统教育的十大主题“仁、义、礼、孝、忠、信、恕、勤、俭、毅”,配以古文出处,并以“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为背景,展示中国人的精神追求。

第二,精心设计传统教育活动。学校在重大传统节日时开展节日纪念活动,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良好氛围。迎新晚会的中国结和灯笼、全校师生参与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翰墨润心”书法讲座、汉字过级大赛,特别是学校开展的研究性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一班一特色活动”,深受师生的欢迎,效果也非常好。学生会以班级为单位,通过“选题、查阅资料、分工合作、班级展示”等环节完成“茶道、武术、古筝、太极、唐诗、宋词、剪纸、篆刻”等内容的主题学习。这些活动,不仅会让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还会激发他们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

中国教师:精神文明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学校师生文化观、价值观、生活观的体现,您认为学校在进行文化建设时可以采取怎样的措施凝聚学校师生,从而体现学校的个性与精神风貌?

苏虹:学校工作千头万绪,但一定要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一以贯之,始终坚持。首先,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精心设计内容、时间和载体,反复推敲,不断推陈出新。其次,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师生成长搭建平台,增加活动的针对性、体验性、时代性、开放性。最后,在各种活动中发现和培养能代表学校精神风貌的师生,对他们进行表彰和鼓励,以此激励更多的人做得更好。

例如,我校始终重视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教育,学生发展中心认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学生的要求,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借鉴传统文化的精髓,形成《四十三中学生一日常规》,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此外,学校会对学生的仪表着装进行检查评比,开展相关主题班会,深化学生的理解。为了使学生明白良好的文明礼仪的重要意义,学校邀请国学大师给学生做有关“中华礼仪”的讲座,定期结合时事针对“陋习”开展反思活动,提示学生养成文明礼仪好习惯,以自尊赢得尊重。

中国教师: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内在机制,是学校正常活动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您认为学校如何在制度文化建设时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苏虹:学校要进行制度文化建设,首先要重视优秀传统文化在制度构建中的思想引领作用。例如,在形成各种制度时,传统文化中的“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会增加个体对制度的认可程度;学校层面形成领导工作准则时,可渗透“名节重于泰山,利欲轻于鸿毛”“厚德载物”“天下为公”的价值观;教研组在形成教学反思制度时,可渗透传统文化中的“吾日三省吾身”;在推行教育改革时,可渗透“苟日新,又日新,日日新”“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思想;在设定班规要求学生诚实守信时,可渗透“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言必信,行必果”。

其次,吸纳传统文化的优秀管理思想。孔子最突出的管理思想是以“仁”为核心,主张通过关心、爱护和重视人来实施有效管理,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表明在影响管理过程的诸要素中,最看重的要素是人。道家崇尚“自然”“无为”的管理原则,提示我们在管理中要适应对象的自然本性,不要过于压抑、束缚管理对象。此外,法家、墨家等也有深刻而机智的教育管理思想。

再次,在制度的遵守中,提倡“慎独”“内省”的思想。制度遵守的最高境界是自律。学校制定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学生的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也就是说,教育者要帮助学生由“他律”走向“自律”。只有这样,学生走向社会时才会遵守各项法规制度,把持自己,不做坏事,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中国教师:就班级文化建设而言,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会对学生产生哪些影响,如生活、学习等?

苏虹:班级文化主要是指班级内部形成的具有一定特色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是班级内在素质和外在形象的集中体现,主要包括班级形象、班级精神、班级凝聚力、班级目标、班级制度、团队意识、班级文化活动等。班级文化的核心是班级精神和价值取向。在班级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我校某班会利用传统文化建设和谐班集体,提出“忠心对待祖国,孝心对待父母,诚心对待老师,爱心对待同学,信心对待自己”的要求,设计了一系列的活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的进步较为明显,对同学更加友爱,对老师更加尊重,对家长更加体贴。而且,有家长反映,他们的孩子回家后会主动问候父母,和颜悦色地回答问话。

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与传统文化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态度更加端正、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在《弟子规》的学习中,教师特别强调礼仪规则,教导学生要成为知行合一的人,引导学生“出则悌”,告诉他们同学之间要团结真诚,要有“仁”,即尊老爱幼。正是长期的传统文化教育,且不断坚持与创新教育方式,让学生的态度更加积极,感悟更加深刻。对传统文化的耳濡目染,践行传诵,常悟常新,可以使学生更加礼貌和儒雅,帮助他们完善对传统与现实、自我与社会、中国与世界关系的认识,成为自信、宽厚、令人尊敬的人。

中国教师:人们常说,一个好的校长往往能够带出一所好的学校,您认为校长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应具备哪些素质或者能力?

苏虹:第一,校长要具有学习的能力。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书法、国画都是人类文化的璀璨珠宝,所以校长必须有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在纷繁复杂的学校事务中,始终给心灵自由呼吸的空间,不断地把喝咖啡的时间用于学习,主动、愉悦地接触优秀传统文化,使自己成为热爱传统文化、欣赏传统文化、有君子气节和风骨且有学识涵养、人格魅力的人。

第二,校长应有影响力。校长不应是一个人在战斗,一定要以自己的学识魅力、人格魅力、榜样示范作用,确定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带领大家朝着这个目标不断努力。

第三,校长应具有选择转化的能力。这是指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选择,适时地将优秀的传统文化转换成学生的素养。面对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校长要能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一以贯之、由浅入深地选择合适的内容,创新教育方式和途径。

中国教师:教师作为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力量,您认为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该如何进行教师培训,提升其自身文化素养?

苏虹:首先,我认为要进行全员通识培训,旨在提高全体教师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认识和施教能力。只有教师爱上传统文化,才有可能培养出热爱传统文化的学生。通识学习可以分为三个维度来进行,一是相关政策文件的学习,如对《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学习就非常重要。它是一个纲领性文件,从国家层面对传统文化的实施提出具体要求,指引和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应作为师资培训学习的蓝本。二是国家领导人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论述。三是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

其次,进行专业培训,提高施教能力。例如,对语文、历史、政治、美术、音乐、地理等可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融合的科目进行融合式培训,提出增加时间段和课时量以及进行考核的方式。对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进行学科渗透方面的培训,讲解学科渗透的时机、方式等相关要求。还可以指派专职国学教师,进行国学教师任职培训,或组建教师“国学社”“武术社”“京剧社”等传统文化社团,让教师的教书生活儒雅起来,爱好特长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此来影响学生,培养学生骨干,打造一支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骨干队伍。

中国教师:课程是学校教学的核心活动,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您认为学校文化建设渗透传统文化教育会对学校课程设置产生哪些影响?

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优化路径 篇9

一、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

(一)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分学段有序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校园中的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具有不同的特点,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各自的认识和理解。因此, 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以各个年级学生发展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 有选择地进行培育。正如纲要所指出的:小学低年级, 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 开展启蒙教育, 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 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 开展认知教育, 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初中阶段, 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为重点, 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高中阶段, 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不难发现, 针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 传统文化教育的侧重点各有区分, 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同, “梯级式”的培养目标对于系统、全面地在中小学校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 立足学校教学特色, 积极构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课程体系

课程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载体, 其选取和设置是中小学推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在中小学语文、历史等学科中, 蕴含着较多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例如中华传统美德的故事、家乡风景名胜的介绍等, 不仅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 同时也能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共鸣。此外, 各中小学校应立足地方特色, 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资源, 开设校本课程, 编写具有地方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 通过它不断生发的生长点, 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长期以来, 我们一直忽视学校少先队组织的重要作用, 少先队作为少年儿童的群众性组织, 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要承担者。在小学以及初中一、二年级, 依托少先队组织开展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形式多样的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 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少先队活动课程建设中, 这也不失为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另一条道路。

(三) 加强培训, 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

教师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 还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引领者、协调者。因而, 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 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文化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各地中小学校可结合本校实际情况, 分三个层次开展教师培训:一是学习相关各级文件精神, 如《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二是邀请专家做专题讲座;三是成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研组, 集体备课, 共同讨论相关课程的设计。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 能够加深广大教师对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 遵循传统文化教育所特有的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 真正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骨干队伍。

二、集聚“家—社”教育力量

(一) 引导家长共同合作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教育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引起重视,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教育也离不开家庭教育。各地中小学校要重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 以及成立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 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 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 在家庭教育中, 将传统文化传承的内容锁定在传统礼仪礼节及自立能力的养成上, 突出家长的言传身教和传统节庆日的熏陶功用, 家长可以将传统道德、伦理、处事之法教给孩子, 用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价值观规范他们的日常行为。

(二) 以社会为天地, 借助各类教育资源

1.引进来:鼓励传统文化传承者积极参与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离不开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的努力。现如今,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事象、传统的民间工艺正不知不觉地消失在人们的生活中。为此, 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进课堂, 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中, 通过他们亲身的讲述、演绎、展示, 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地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何源起、如何保存至今的。

2.走出去:充分利用校外教育基地

传统文化教育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校园内部, 中小学校可以借鉴全国各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的建设经验, 利用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遗址、名胜古迹和现有各类教育基地等场所, 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 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 进一步拓宽传统文化的教育渠道, 使这些过去被忽视的教育资源成为教育的主流渠道。

3.促交流:借助新媒体的教育力量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日趋进步, 互联网、手机、iPad等新媒体已渗透于青少年生活的各个方面, 在传统文化教育中, 各级各类学校也应转变旧的教育观念, 不断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使传统文化教育紧跟时代的步伐。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在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 并根据青少年自身的特点, 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电子文本, 拓宽适合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小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任重道远的文化传承工程, 需要凝聚全社会的教育力量, 真正以学校为阵地, 以社会为天地, 以家庭为支撑, 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增强青少年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心。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 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然而,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和多元文化的渗透, 人们的传统文化意识日渐淡薄,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也越来越少。青少年群体作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中国梦的主要推动者, 更应学习和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优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问题出发, 以中小学校为立足点, 以期探寻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优化路径

参考文献

[1]殷翊.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特质与策略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 2009.

[2]张媛磊.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 2013.

[3]齐国斌.对高中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和有效途径[J].科技创新导报, 2009 (5) .

[4]豆雪瑜.加强中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及策略[D].开封:河南大学, 2012.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10

一、思想认同,形成最适于学生成长的发展愿景

教育的核心不仅仅是重视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孩子如何做人。培养有爱心的一代新人, 品德修养是根本。基于此,学校确立了“以人为本, 和谐发展,办最适合学生发展的学校”的办学理念和 “成就最好的我,让他人因我而幸福,让世界因我而美丽”的师生共同成长目标。我们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价值,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提炼出以“孝为根,德为本,爱为魂 ”的精神文化主题, 以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教育为重点,把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和管理的全过程。

二、课题引领,开发最适于学生发展的校本课程

“在最恰当的时机,用最合适的方法,学习最有价值的教材,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传统文化底蕴、有现代科学素养、有未来国际视野的合格公民” 是学校多年来一直坚持的教育梦想。

2002年,学校将优秀传统文化引入校园,把 《三字经》 《弟子规》 和 《语文课程标准》 中规定的古诗词定为学生必背内容,组织学生进行诵读。为进一步深化内涵、提高国学教育的实效性,2006年学校开始了以“国学启蒙为载体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科研课题研究,先后完成了朝阳市级、辽宁省级传统文化课题研究,并于2013年申报了“十二五”教育部规划课题 《传统文化与中小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子课题。 课题研究为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学校遵循“经典积累、经典养德、健体尚美”三条主线,精选最适于学生发展的内容,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校本课程。

“经典积累”校本课程以国家课程标准为依托,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从国学经典中选取名篇名句,结合年段学生特点,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按早诵经典、午吟经典、课前名言、美文欣赏四部分进行编排。

“经典养德”校本课程本着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儿童的原则,以 《弟子规》 为主要内容,共编写四册教材。前三册从“入则孝”“出则悌” “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方面,逐句讲解 《弟子规》 内容并指导实践力行。第四册教材把 《弟子规》 所讲的113件事,分居家、学校、社会三个篇章,结合养成教育,设计编排,每课由“故事引入、比照查找、力行拓展、反思纠正、活动升华、评价激励”六部分组成。

“健体尚美”校本课程本着“课内抓基础、课外求发展”的原则,根据学生的特长、兴趣,打破年级和班级的界限,开发校本课程,开设了“象棋、围棋、舞蹈、书法、剪纸、京剧、国画”等学生社团, 学生自主选择,自愿参加。

三、课程实施,构建最适于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

1.“经典积累”积淀文化底蕴,提升文学素。

中国传统教育,重视的是篇章,而不是“字词”。 传统的识字教学,所教的是 《三字经》 《百家姓》 《千字文》 等内容,且通过篇章全文的背诵来完成2000多个汉字的教学任务。现代基础语文教学中让师生费尽力气的“字词教学”,在古人那里就这样轻松地解决了。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在孩子记忆力最好的时候,关键是把这些经典先背诵下来,并不一定让孩子去理解,以后,经过复习及日常的应用,则“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孩子自然而然地具有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学校采用非正式课程模式,在全校推行“33711” 经典诵读。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早诵、午吟内容,教师不必着意讲解,只需引导学生多读,达到熟读成诵。为了激发了学生诵读兴趣,推动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深入开展,学校建设“以读书长知识,以读书树理想,以读书促养成”的书香校园,开展快乐读书 “五个一”等多种活动,让学生进一步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

2.“经典养德”健全人格修养,培养美德少。

小学阶段是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最佳期。一部 《弟子规》 共360句,1080个字,易学易做,是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最好教材,是集养成教育之大成的精品。学校利用 《弟子规》,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的情怀。

“经典养德”采用必修课程模式,在一、二年级开设了养成教育校本必修课程———国学课,纳入学校课表,由专职教师任教。采用“分享引入———读诵理解———故事明理———演练导行———生活力行”五步课堂教学模式,通过讲故事、游戏表演、力行分享等形式,引导学生边背诵、边理解、边力行,让孩子们在乐中学、乐中解、乐中行。

学校除开设国学课外,还立足多途径育人,开展了养成教育实践活动,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入学生的生活,逐步内化为良好的道德品质。首先,与班级自主管理相结合。积极推行班级民主管理,提倡 “事事有人干,人人有事干”。其次,与主题教育相结合。学校充分利用法定节假日、传统节日、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日等,开展爱国教育、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文明礼仪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让孩子们的心灵得到浸润、熏陶。第三,与特色活动相结合。在学生背诵、理解、践行经典的基础上,开展“日行一善” 特色教育活动。每班每学期一本“乐善集”,由学生分组轮流写作,记录自己在“日行一善”活动中感悟最深的所行、所见、所闻、所感。

3.“健体尚美”领略文化魅力,增强民族精。

现行的艺体教材虽然内容丰富,却不能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因此,学校不断挖掘传统艺术内涵,研发校本课程。参照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学校将校本课程内容进行阶段划分,分低、中、高三个学段编排教材,每个学段设定一册教材,分别包括基础篇、提高篇、冲刺篇。

“健体尚美”主要以学生社团活动的形式开展。 学校组建了书法、武术、民族舞蹈、象棋、古筝、京剧、围棋、象棋、国画、剪纸等社团。学校定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比赛:校园文体节、“阳光体育擂台赛”、少儿科技节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欣赏美、创造美、表现美的舞台。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的同时,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尽情发展特长,彰显个性,不但让学生身心得到美的愉悦,从而促进五育和谐,全面发展。

四、多措并举,提供最适于学生成长的保障机制

1.培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确保传统文化教育高效实施。

学校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向教师发放 《于丹论语》 《钱文忠讲解三字经》 《千字文》 《大学》 《中庸》 等国学书籍和光盘资料,并选择适合教师学习的内容,组织教师观看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讲座的光盘, 根据讲座的内容组织教师交流学习心得。学校还定期聘请省内外的教授、名家为教师授课,使教师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文化底蕴,确保传统文化教育有效、高效地实施。

2.注重提升家庭文化品位,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

学校成立家长学校,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为家长免费发放国学书籍和光盘资料, 激发家长参与传统文化研究的热情;开展“家长开放日”“家长义工教师进课堂”活动,让家长走进校园了解传统文化教育,走上讲台与孩子面对面交谈、心碰心交流,为家长搭建了“亲近教育、参与教育、奉献智慧”的平台,实现家校教育的优势互补。网络家长学校的开通,拉近了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距离,有事随时沟通,有信息资源共享。家校之间携手为孩子铺就了成长路,实现了家校教育的同步发展。

3.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使学生在快乐中享受传统文化。

阳光科学的评价能够让学生真正获得成功的体验。学校建立学生、家长、老师、学校四位一体的多维评价体系,通过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家长评、教师评等多元化评价,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的活动。采取动态化的评价方式不断改变和更新评价结果,使评价在关注结果的同时更关注过程。 以激励为主的阳光多维评价体系让每个学生都能有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快乐中走进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享受传统文化。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11

今年五四青年节,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讲话指出:“经过反复征求意见,综合各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同志分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他这样阐述:“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否则就不会有生命力和影响力。”

习近平同志上述讲话给我们大学文化素质教育一个重要的启示:应引导大学生们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起来,因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

今年4月,教育部公布《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其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等方面作了系统的论述,将在我国各类学校(大学、高中、初中、小学)加以落实。

依据以上情况,我认为可以做出这样的概括:我国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已进行19年,现在到了深化发展的时期。

二、习近平同志关于文化问题的几个论点

今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巴黎举行的中法建交50周年大会上的讲演,说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对他的影响。他读过的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圣西门、傅立叶等人的著作,使他加深了关于思想对人类进步所起重大作用的理解,丰富了他对人类社会政治演进规律的认识。习近平主席在讲演中还提到,法国蒙田等12位作家的著作使他增加了对人类生活中悲欢离合的感触;法国米勒等6位艺术家的画作提升了他的艺术鉴赏力;法国的歌剧、芭蕾舞、建筑、体育、美食、时尚、电影等在中国也有广泛的吸引力。

习近平同志在上述讲演中问:“了解法兰西文化最重要的收获是什么?”他这样回答:“使我能够更好地认识中华文化,更好地领略人类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

习近平主席在三月份访欧期间还谈到中华文化对于人类的贡献。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讲演中,指出:“中国的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四大发明带动了世界变革,推动了欧洲文艺复兴。中国哲学、文学、医药、丝绸、瓷器、茶叶等传入西方,渗入西方民众日常生活之中。《马可·波罗游记》令无数人对中国心向往之。”

中华文化对人类的贡献不限于一些器物和技术发明,更重要的是思想文化即精神的影响。对此,习近平主席在访欧的讲话中不止一次地提到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他说:“老子、孔子、墨子、孟子、庄子等中国诸子百家学说至今仍然具有世界性的文化意义。”我们在国内读到

这个讲话,感到振奋。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这500多年是中华原创性文化形成和成熟的时期,产生了许多思想学派,有阴阳家、儒家、墨家、名家(逻辑学家)、法家、道家,还有农家、杂家、纵横家(外交家),小说家(街头巷尾讲述故事的人。关于“小说家”,东汉时有人不赞成将它列为“家”,而主张用“兵家”来代替),共十家,号称“百家”。百家争鸣反映了这个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的巨大成就,中华的一些文化经典,如《老子》、《论语》、《墨子》、《孟子》、《庄子》、《荀子》等也产生在这个时期内。后来的中华文化都可以从诸子百家中找到文化传承的基因。

习近平主席3月份访问欧洲四国时,强调人类的文明是平等的。他说:“如果居高临下对待一种文明,不仅不能参透这种文明的奥妙,而且会与之格格不入。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傲慢和偏见是文明交流的最大障碍。”又说:“每一种文明都是独特的。在文明问题上,生搬硬套、削足适履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十分有害的。一切文明成果都值得尊重,一切文明成就都要珍惜。”这些话针对性很强,我们中国人对此体会得最深。当中国历史进入近代以后,受到列强欺凌,在文化上有些西方人用所谓“欧洲中心论”来否定中华文化的价值,把他们的文化看成是人类的“终极真理”,要中国走西方的道路,由此在中国引发了民族虚无主义,造成很大危害。习近平主席的论述说明:我们应对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坚实的自觉与自信,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坚守中华文化这个根基。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站稳脚跟的“根基”

今年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价值观,都有其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加深对于这个“根基”的理解,将此引入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引导大学生们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构筑这个“根基”,这是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

精神的“根基”问题,在十七大已经提出。十七报告大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2006年春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4月21日在美国耶鲁大学讲演,其中说:“现时代中国强调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和平发展,既有着中华文明的深厚根基,又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进步精神。”

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上引论述中“世界文化激荡”,我们也要加以深思。

中国新闻网于今年5月6日在北京发布《中国国家安全报告》(2014年)。其中提到在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中国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1)西方国家民主输出对中国政治思想构成威胁。(2)西方国家文化霸权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构成威胁,(3)宗教渗透对中国社会主义信仰认同构成威胁。

面对西方文化霸权等方面的威胁,我们必须在精神和意识形态方面十分关注我们自己的精神“根基”。

面对如此的“世界文化激荡”,怎样估计我国大学生的精神面貌?习近平总书记作出十分肯定、明确的回答:“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这个评价客观公正,符合实际。不仅是对我国大学生,而且也是对在高等教育界工作人员的肯定。由此我们会更加感到,在大学生心中牢固地构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基”,十分重要。

四、落实《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建议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篇12

编者按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基因, 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在支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传统文化教育, 多次发表重要讲话, 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影响和当代意义。2014 年3 月, 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进一步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为加强两岸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交流与合作, 探讨有效实施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提高青少年素质, 2015年12月, 国台办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中心、《中国教师》杂志社、中华教育文化经贸促进会共同主办了“海峡两岸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季”活动。通过主题研讨、观摩课、座谈会等方式, 两岸教育界同仁学习和借鉴了彼此传统文化教育的经验和方法, 探讨了当前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案, 促进了两岸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的创新和发展。

本期推出的这组文章,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探讨和总结了两岸青少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面临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

上一篇:学习管理系统下一篇:被动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