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精选12篇)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1
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中弘扬与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完成的使命,也是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在大学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学习来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建构,如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审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成与发展?在大学政治课教学中,笔者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与发展,努力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种方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源头
党的十八大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可谓“聚心之宝”“兴国之魂”。
要让当代大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学生的文化视野、思考视野,教师必须带领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系中寻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存在的合理依据。在中华五千年文明史、文化史中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渐渐生成的过程,让大学生在中华历史文化的视野中更好地探索其精神演变与精神追求的历程。这样,才能更好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的选择、时代的必然。
引导大学生理解“富强”内涵时,学生们反问,“富强”为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第一内涵”?事实上,“富强”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文化史上的关键词。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就是追求富强的历程。笔者从文明史、文化史的角度,选择了不同时期的文化标志人物及事件让大学生讨论。这些标志人物、典型事件是大禹治水、管子治政、孙中山的民国梦、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李克强与中国高铁等。
笔者在公共课上引领大学生从文化发展的层面审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每个词语上的“历史背影”“文明足迹”,找寻了每个词语在当下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文化生活领域的实际存在。大学生深刻认识到,尽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12个现代词语,但均被打上了历史文化的烙印,都浸润着文明发展的现代因子。这12个现代词语是富有意义的,是历代政治家们的热烈追求,也是当代“中国梦”的最鲜明的注脚!
笔者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引导大学生思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不仅开阔了当代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寻找证据,还在优秀传统文化中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让学生们认识到,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正源头,当下的政治生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密切相关。在这样的思想政治课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真正实现认识上的突破。
二、优秀传统习俗是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土壤
为了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养成教育,笔者主张以优秀传统习俗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习俗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大学生的认知理念,更趋于理性化与崇尚源头化。“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国家对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的规定与引导。社会层面的核心价值观也是基于传统社会习俗的丰厚内涵而提出的。因此,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发挥传统节庆日所蕴藏的价值取向,挖掘、传播社会主流价值,因势利导地开展各类传统习俗教育活动。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才能真正实现方式方法上的突破。
传统习俗是继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传统习俗中有核心精神纽带、核心精神支柱、民族精神之魂。大学生来自四面八方,不同区域的生活环境会形成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这种传统习俗蕴藏着的丰富文化内涵,对当下大学生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会产生持久的影响。大学生跟传统习俗关系最密切,如何引导大学生探索传统习俗中蕴含着的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如何在现代环境下审视不同民族的传统习俗,感受传统习俗中与时俱进的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思想政治课上,笔者引导不同民族的大学生比较、探究各种不同传统习俗中的社会追求与社会取向。
优秀的传统习俗之所以有超越时空的穿透力,是其凝聚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大学阶段,要以优秀传统习俗的比较、探索来浸润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升华,从而深刻地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植根的沃土。
当然,课堂上要引导大学生辩证看待传统习俗文化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习俗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从而培养大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理解与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民族传统节日是思想的熏陶,也是文化教育的启蒙。大学生可以发现,清明节文化实际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价值取向也是密不可分的。清明节传统是跪拜式祈祷,焚烧纸钱香烛,含有神化迷信的糟粕,而现代清明节文化内涵则不断丰富,代之以鲜花祭祀、网络祭祀、追忆祭祀等多种更加文明的方式。同时,家庭和谐、兄弟和睦、追求美满等内容不断注入其中。这样一来,清明节文化就创新了民俗文化样式,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而新民俗则对人民和谐、社会发展起着积极的调和作用。
因此,在优秀传统习俗中寻找、辨别、印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元素,有利于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根植的文化土壤,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表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孕育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因子,彰显着中华民族最独特的价值标识。
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置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则是核心价值观生成的重要土壤。因此,礼敬传统文化经典,才能沐浴核心价值取向的阳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和谐”取向,源自儒家贵“和”尚“中”的精神追求。《中庸》里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德莫大于和”的句子。而“和谐”思想发展到国家政治领域,就产生了“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的政治准则。“贵和”“和为贵”等思想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头。因此,大学生只有致敬经典,行走在经典中,才能真正触摸到中华价值的核心取向。
从大学生思想政治取向来说,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们更愿意从源头上寻找立论的源泉性、合理性。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系统,引导广大大学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层面审视、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能更好地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更好地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国家追求与民族取向。因此,大学政治课堂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重整、重读传统文化经典,让大学生在品读经典中真正涵养中华心灵,浸润中华精神,获得成长。
历史经典中“核心价值观”取向较为突出的有三类:一类是以古代哲学著作《论语》《孟子》等为代表的诸子经典,一类是以《史记》《汉书》等为重点的历史传记,一类是以《菜根谭》《围炉夜话》等为代表的古代文人修身格言集。教师在政治课堂引导大学生用核心价值观取向重新阅读这些经典传统文化,在深入领会文化经典精神内涵的同时,更容易让他们看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
在学校公共课“核心价值观与文化经典”教学中,教师引导大学生畅谈在阅读民族经典中与核心价值观“初次相遇”的体会。文化经典研究小组的大学生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蕴藏在灿烂的古代文化典籍里,浸润在一篇篇古代哲学思想的篇章中。
文明、和谐、平等、公正、法治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部分内容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论语》《孟子》等诸子经典中。《论语》“为政篇”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这里就涉及了“文明”“法治”“公正”“和谐”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而《孟子》“梁惠王章句”中,则比较全面地论述了“富强”的主题。孟子对梁惠王说:“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养,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孟子从仁政、法治、诚信、孝悌等层面综合阐述了富国强民的朴素道理与理想。孟子认为,民强则国强,民安则国安。两千多年前的孟子的“强国梦”比现代人的梦想更加强烈。
人类奋斗的历程其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成的过程,也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逐渐鲜明的过程。《史记》记载,汉孝景帝“制度斯创,礼法可则”,他致力富强,崇尚法治;李广作为将军,爱国敬业,与士兵平等相处,“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他的形象是爱国、爱兵,为国奔走的良好形象……历史传记,若以核心价值观的取向重新审视,每一篇传记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成长史,都是中华民族核心价值观的生成史。
而《菜根谭》《围炉夜话》等文人小品集,多是以道德格言的形式弘扬人性的善恶,以高境界的处世思想作为立身处世的导向和准则。黑龙江大学等高校主张用《菜根谭》的智慧引领大学生的人生,因为《菜根谭》文辞优美,对仗工整。它“似语录,而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而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而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是大学生案头必备的修身养性佳品。而《围炉夜话》以“安身立业”为总话题,从道德品质、读书修身、安贫乐道、忠孝勤俭等方面,揭示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蕴含,其中的许多篇幅与当下核心价值观倡导的精神旨意息息相通。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们沐浴着传统文化经典中的精髓,品味着道德修养上洋溢的浓烈书香,大学生就能够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从而站稳中华民族精神的脚跟,不断创造崭新的中华文化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和基本国情生成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品质。大学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引导大学生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审视、浸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引导当代大学生用核心价值观重整传统文化经典阅读,以自觉理解与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强调的是,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一定要遵循大学生认知上的基本特征,一方面用核心价值观重整、重构传统优秀文化,另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投身到对经典文化的核心价值的审视与品味中。久而久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便可以借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而深入大学生精神世界,成为提升大学生精神品质、增强大学生精神自信的宝贵财富。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2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集社会主义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荣辱观为一体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和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提炼和传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层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牢牢把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总书记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植根在中国人内心,潜移默化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今天,我们提倡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汲取丰富营养。青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勤学”“修德”“明辨”“笃实”四个方面下功夫。
准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充分体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营养的基础上逐步发展和完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延续,二者在内在上是统一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厚沃土,离开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从国家层面来看。中华文化历来强调“民本”。《尚书·五子之歌》中讲:“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指的就是百姓是国家的根本和基础,唯有百姓富足安康,国家才能和谐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富强”“民主”要求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关注民生,唯有人民安居乐业,国家才能富强昌盛,这是民本思想在当今时代的升华。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天人合一”意指人类活动应顺应自然规律,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而不同”则强调在与人交往之中既能与之保持和谐友善关系,又能坚守自己的立场,不完全附和对方。这种理念要求人们在与人相处时应“求同存异”,保持人与人之间自由、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与自然的相处中尊重自然,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这反映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即是“和谐”思想的体现。从社会层面来看。《论语·卫灵公》中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指要顾及他人感受,不能将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强加到别人身上。《孟子·滕文公上》中讲:“出入相友,守望相助。”教导人们要彼此关心、互相扶助。《孟子·梁惠王上》中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指在赡养老人、抚育孩子时,也应顾及与自己无血缘关系的老人及小孩。这些强调博爱的论述都是以“和谐”为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反映。体现在当代,就是要求致力于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公民层面来看。《周易·乾》中讲:“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指君子应发奋图强、勇于拼搏、永不停息。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谈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意指国家存亡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要求人们以国家兴亡为己任。《论语·里仁》中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要求人们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以德修身。《论语·述而》中讲:“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要求人们待人接物懂得包容,以宽厚胸怀承载万物。《论语·子路》中讲:“言必信,行必果。”强调做人讲求信用,答应别人的事要办到。《论语·为政》中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论证了“诚信”的重要性。《孟子·离娄下》中讲:“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指仁者是充满慈爱之心,满怀爱意的人。《孟子·公孙丑上》中讲:“取诸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故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指要待人善良、乐于助人。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公民层面的论述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与问题,教育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乎国家的命运和人民的切身利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反映的民族精神、文化理念和价值追求在当今仍有借鉴价值意义。新时代的我们,更应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3
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的精神追求,事关一个民族和国家对于是非曲直、真假美丑的判断标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自觉传承包括道德理念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中华文明史就是一部核心价值观的传承史。这就把中华文化与民族复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统一起来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重点做好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工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成为全社会自觉遵守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二、挖掘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传承中华传统美德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取向,特别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深厚的道德理念,为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提供了精神归依和心灵居所。“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天下成其礼俗,乃圣人用贲之道也。”国民之魂,文以化之;国家之神,文以铸之。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密切关联、一脉相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沃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也是其道德理念的最新形态。
三、夯实中华传统文化根基,推陈出新兼容并蓄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要继承和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又要自觉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认清人类文明进步的脉络和趋势,使民族精神融入世界文明进步的历史潮流之中。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具有与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的鲜明民族性,但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排斥其他文化的优秀成果。相反,在全球化、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需要广泛借鉴世界文明的先进成果,大胆吸收一切有利于我国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优秀成果,积极开展对外文化贸易和交流,进一步扩大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范围,形成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地位相适应的文化优势。
四、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充分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在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并非简单地回归到传统,或是照搬传统文化,而是要使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相互交织,做到情感认同与理性认同相互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深深镶嵌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之中,获得了整个民族的情感认同,这种认同不是逻辑推理或理性构造的产物,而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和形成的。反思当下,一些青少年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格缺陷、道德缺失,当个人愿望不能实现时、当奋斗过程中遇到挫折和面临取舍选择时,往往丧失是非判断力,导致许多问题的产生,我们的教育更应该回归传统文化教育。
五、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它的形成和发展一刻也离不开历史文化传统。核心价值观是在一个国家、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基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必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借鉴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以和为贵”等思想。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借鉴了儒家“天人合一”“允执厥中”“隆礼重法”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閃耀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觉坚持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汲取精华、剔除糟粕,积极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深入阐发其时代价值,使之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价值目标相统一,与“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价值取向相协调,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公民价值准则相适应,为全面深化改革寻求最大公约数,为早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凝聚一切正能量,为共筑同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开拓不竭的动力源。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4
( 一) 精华: 道德精神。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变迁中仍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 展现了强大的号召力, 造就了历史文明的辉煌, 影响了无数的中华儿女。现在, 处于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 其道德精神光芒依旧, 指引着人们的精神世界, 约束着人们的日常规范。道德精神要随着时代变迁, 创新其内容是必不可少的, 这样才能保证对其发展和传承, 表现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涵养的价值和巨大作用。
( 二) 根本条件: 创造性转化。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历史的检验中之所以会长久, 是因为历代人民都会结合时代特点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 使其拥有了新的时代内涵,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断吸取有益于社会发展, 国家富强的道德理念和道德精神。
众所周知, 事物的发展必须要符合客观规律, 当然,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也离不开客观条件, 所以, 要在发展的同时要创新内容, 符合时代的要求, 这是十分必要的。要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进行继承和发展, 必须要对其认识和把握, 这要从当代的社会现状以及时代背景的大环境进行分析和学习。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 结合时代特点, 转化为符合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 推进社会发展, 促进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
( 一) 涵养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中国的经济发展一直引领世界的发展潮流, 历史上的统治阶级和许多有为之士都希望国家兴旺发达, 民族团结振兴, 经济快速发展, 国富民强, 国家强, 人民富是人们一直希望和向往的, 涵养了“富强”的价值目标。中国古代政治实践的某些形式和内容, 如兼听博纳、监督制度、与民同乐、得民心者得天下, 为涵养“民主”的价值目标奠定了基础。中国是古老的文明国度、是礼仪之邦, 注重德行和礼仪, 历史上思想家对道德的价值十分重视, 维护秩序的重要工具就是道德的约束力。以德治天下是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普遍认同, 懂礼貌、习礼仪、守礼法、重礼节的优秀传统流传至今, 涵养了“文明”的价值目标。中华民族最重要的道德理念就是和为贵, 追求和谐, “和”在古代社会有调和之意, 致使事物达到最佳状态。人们追求和谐、有序、安定, 自然拥有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和谐有序, 也是自然存在的基本条件, 涵养了“和谐”的价值目标。
( 二) 涵养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主义的传统早已在中国古代存在, 中国最早的自由主义即农民的自由主义, 主要体现在农民的自主性和农民的积极性。正是这种自由小农经济基础上产生的农民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状态, 为经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创造了世界无与伦比的农业文明。中国古代自由主义传统为涵养“自由”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有力支撑。平等思想在中国早有体现, “有教无类”教育观提出人应不论出身, 都有权利平等接受教育, 提倡教育要平等; 墨子的兼爱非攻, 打破了等级制度和出身界限, 开始尽力实现人们之间的平等关系, 但是中国古代由于多种因素制约, 致使发展未能成为现实, 却涵养了“平等”的价值取向。中国古代推崇正义, 中华文化的一个核心观念是“义”, “义”即正义。人们关注分配方式的正义和公道与否, 涵养了“公正”的价值取向。中国自古以来重视人治而轻视法制, 但是在历史的不断发展中却也不乏法制传统。如商鞅变法的历史, 就彰显法治的威严, 在历史的发展中人们也越来越意识到法制的重要作用, 开始不断“用”法治国。这些文化传统为涵养“法治”的价值取向提供了有力的支撑[1]。
( 三) 涵养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国家和民族的整体利益高于一切, 这种共识是中华民族的共同认知, 历代的制度中有所体现, 人们的行为规范中也有所表现。中华民族在人类历史上曾经遭遇许多的灾难, 国家动乱, 外敌入侵, 却屹立不倒, 究其根本原因是中华儿女对国家和民族的爱国情怀和对祖国的责任感, 这种情怀和责任感决定了中国经久不衰、顽强不败。个人的“爱国”是整个民族爱国主义的基础和有力保障。中国从古至今一直提倡敬业精神, 敬业精神是对所从事工作的一种态度, 是职业道德最基本的要求和体现, 古语干一行、爱一行的说法基本表达了敬业精神的内涵。中华传统文化之中蕴含着敬业价值观, 并被无数人所证明, 这些传统涵养了个人“敬业”价值准则。诚信是做人应该遵守的最基本道德修养, 是所有道德行为的基本保证, 是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安定有序的根本保证。对诚信的重视和推崇, 是涵养个人“诚信”价值准则的基本要素。与人为善, 团结友善, 邻里和睦, 互帮互助等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传承, 经过历史的不断积淀, 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人们的相处模式, 体现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友善因素, 同时, 中国古代主张仁爱治国, 也是一种友善的重要体现, 通过继承这些优秀的传统思想, 以涵养个人“友善”价值准则。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路径
( 一) 贯穿日常生活。从小的着眼点看, 可以使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体会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 通过不断深入到人民群众当中, 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提供了有力的现实支撑。发展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须以生活为落脚点, 这样才能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实意义[2]。在人们生活的大环境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种趋势和风尚, 在不知不觉中, 改变我们的观念和生活准则, 成为一种意识形态被人们所认可和自觉拥护。这样有利于促进社会向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要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渗透在人们生活和工作的每一处, 从而提升文化和价值观的认可, 激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群众中的情感认同,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为社会每一群体的心理意识、生活实践、风俗习惯以及传统文化中蕴含的教化方式方法相契合, 使之由抽象的理论转变为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间知识”和“价值共识”[3]。
( 二) 开辟有效渠道。从传播渠道和方法上来讲, 电视、报刊等作为传统的传媒形式, 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起着巨大的作用。而电视报纸主要是靠影视作品等形式表现出来的, 通过具有正能量的作品, 使群众在作品中反思和回味, 从而影响人们对于价值观的认识, 从而自觉拥护。随着时代进步, 科技的不断发展, 新媒体应运而生, 人们的生活无时无刻都离不开网络新媒体, 它默默地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以网络新媒体为新方式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通过互联网得到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解读, 使优秀传统文化及核心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现在大众普遍使用的网络新媒体, 例如微信、微博等, 要充分利用起来。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进而达到通过大众传媒以及网络传媒等多渠道对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解读和认同的目的。
( 三) 夯实国民教育。确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的国民教育, 一方面要健全学生人格, 倡导做有素质的青年, 另一方面也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4]。要深入到中等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 延伸到各个领域当中的每个环节, 落到实处, 例如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的不同层次。无论是未成年思想品德的学习, 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都是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要将大中小学关于德育的课程衔接起来, 鼓励学生学习优秀文化, 学习核心价值观, 进行全面发展, 家庭、社会和学校三方合作, 那么就可以使学校的教育成果与社会良好的氛围形成良性的匹配。
社会实践是国民教育的另一种方式, 社会实践也是其关键所在, 因此要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志愿服务, 奉献自己的爱心, 培养良好的道德素质, 深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性和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5]。
参考文献
[1]李德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普世价值[J].学术探索, 2011, 10
[2]郭齐勇.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土壤与基础[N].光明日报, 2014-4-2
[3]张钟声, 杨荣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J].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6
[4]袁久红, 甘文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精神”的新生[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3, 5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5
同学们,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每个公民奋斗的目标。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同学们来说并不是件困难的事情。只要同学们在学习中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在劳动中坚守负责、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能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学习是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必经之路。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见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中华民族具有5000多年的文明历史,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对于小学生来说像《弟子规》、《三字经》、《唐诗宋词》等等著作,都能陶冶情操,激荡爱国情怀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上个学期我们学习以《弟子规》读物作为教材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弟子规知识比赛等活动,培育同学们的良好品行成效显著。懂得了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的道理。
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最佳途径。热爱劳动的人是最幸福的人。作为小学生从小就应该养成热爱劳动的好品质,在家勤做家务,在外可以参加适当的生产实践活动,在校积极参加值勤做好值日工作。这样同学们的劳动能力就能得到锻炼,养成吃苦耐劳的品质和劳动的责任心。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三爱”号召,即热爱祖国、热爱劳动、热爱学习。
良好行为的习惯将受益终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不是一件难事,只要同学们从身边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持之以恒必将取得成功。《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十条和《弟子规》是指导同学们养成良好行为规范的材料,同学们若能熟读成诵,做到知行统一,把其中的规定用来审视自己的日常行为,做到一日三省,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三节”号召,即节水、节电、节粮。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6
【关键词】路径及措施 优秀传统文化 传承与发扬
【基金项目】浙江省2015年金华市社科联课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的传承与发扬》(项目编号:Y201)。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23-02
5000年的灿烂文化为我们实现中国梦提供了思想资源,把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起来,可以更好地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学生作为人民群众中的先进分子,通过教育传承传统文化,通过学习来提升自我,应该努力在各个方面起到带头作用。
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塑造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客观需要。
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世代积累下来的相对稳定的符合时代发展的精神财富,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智慧和力量,是我们继续前行的精神动力。
1.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客观需要。
国家领导人提出的一系列重要报告中,“以德治国”,“和谐社会”“中国梦”等思想观点都源于优秀传统文化,反映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发展问题上重视中国传统的价值观,通过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领导人的讲话充分肯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价值,为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指明了方向,正是优秀的中华文化为我们的兴国之魂、强国之梦提供了支撑。
2.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内在需要。
在校园文化生活中,优良传统文化进校园可以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特色,还可以打造特色的社团、兴趣小组和文化艺术活动,不仅贴近大学生活,弘扬了一系列民族传统美德,还可以承担促使人的社会化使命的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我们宝贵财富的思想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大学生确立民族文化自信的坚实基础。
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很多具有教育生命力的思想,如‘仁爱思想,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等,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来引导大学生,大学生正可从中汲取营养,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激发学习积极性,增强报国情怀和责任意识,可以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意识,着重培养大学生成为正直、良善和对社会有用的人。有助于当代大学生成为新时代的创新人才,有助于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有助于社会思想的健康发展,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主动承担社会化使命。
二、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培育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
1.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所彰显的注重国家民族利益理念,来培育大学生对社会、民族和国家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注重整体利益、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主要内容之一,通过教育来传承正确的义利观,培育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
要求大学生胸怀祖国,心系人民,树立远大志向,用先进的思想,崇高的追求来设计自己的人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同时要有服务态度,奉献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做一个有良心的人,积极帮助身边有困难的人,在大学期间努力学好专业课程,学会不断创新,提高本领,今后发挥一技之长,在工作岗位上创造出为人民服务的一流业绩,用自己的辛勤付出,为祖国建设贡献力量。
2.以中华优秀传统所推崇的“和合”“仁爱”理念,来培育大学生谦敬礼让、追求人际和谐的意识。
90后的年轻人,大部分是在父母的溺爱中长大的,比较特立独行,以自我为中心,我院“四想四对照”教育活动的首要任务就是感恩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感恩意识,可以增加人的幸福感,传递正能量。
首先,通过优秀传统文化中感恩至善教育,积蓄生命正能量的教育
通过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会感恩, 做到修身自省、尊亲孝亲,大学生有了感恩心,有利于为人处世,可以增加幸福感,更加自信、乐观、责任、思念、温暖,传递正能量,重新塑造中华文化的灵魂。
我院“四想四对照”主题教育活动的安排:
第一阶段(新生学年阶段): “想一想我在学校做什么”为主要内容的感恩教育。
第二阶段(第三学期):主要在学生中开展 “人生理想”主题教育。
第三阶段(第四学期):主要在学生中开展 “成才理念”教育。
要求召开“四想四对照”主题班会,每个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想法;要求每周记得给家人发个问候短信或打个问候电话,始终记住:儿行千里母担忧。给父母写一封书信,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每次回家后,要深深地拥抱自己的母亲,轻轻的告诉她:“妈妈,我永远爱你”;利用国庆长假期间送父母亲一份自己做的礼物,与父母谈谈心交流,交流一下自己在学校的学习、思想和生活情况,让家长感到放心,并为我们的成长感到高兴;开展“四想四对照”主题演讲及召开新生家长代表会等活动。
开展“四想四对照”的教育活动,“孝亲”教育能够让学生获得人生感悟,不懂得孝敬父母的人,谈不到感恩意识,也就难以倡导爱国和奉献精神。传递正能量给学生,培养学生感恩心、谦责任心,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宽容的良好心态,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事实证明传统文化里的一些观念,如热爱祖国、孝敬父母、勤奋奉献、内外兼修等,与当代核心价值观一致的,可以使学生产生自信、向上、宽容的良好心态,用感恩教育去积蓄实效性的正能量,在高校推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完成文化强国的使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其次,以崭新的时代精神面对挑战,追求社会和谐
改革开放后,受到西方不良思想的影响,有的学生甚至怀疑我们自己优秀的传统文化,许多大学生精神层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少奉献观念,重权利,轻精神,甚至出现了“及时行乐“的思想,不利于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德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压力。
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中,民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是一大亮点。我院根据国家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信念、职业道德、恋爱道德和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当代大学生。
学院开展“创建和谐校园,争做品位大学生”主题教育。增强班级的凝聚力、集体荣誉感,同时用好德育考核、校纪校规与班规民约的约束机制,了解后进生的思想动态及其转化工作,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大学生应该担负起责任和使命,为携手构建我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再次,弘扬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道德情操,树立良好的道德信念
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自主意识增强,人格追求独立,注重自我感受,且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但对网络过于依赖,有许多不切合实际的想法,甚至缺乏信仰,存在道德困境和价值缺失等问题。有的大学生重视知识性认识,受到社会上的某些不良思想的影响,往往急于求成和过度注重“结果”, 偏面强调“自我高于一切,实惠就是理论”, 同时,社会存在的一些明暗面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使得部分大学生责任感缺失、公德意识不强,人生价值观模糊,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甚至出现考试作弊、论文造假、炒作超越道德底线的绯闻等不良现象。
传统教育中重视自强不息、仁爱思想、以德为先、勤劳朴素等民族思想精神。德育教育作为拯救道德滑坡的有效方式,必须发挥他的有效性,通过教育,重拾文化自信,让“仁、义、礼、智、信”重新获得国人内心的认可。在高校推广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完成文化强国的使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理念,来培育大学生的恪守诚信意识。
首先本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精神,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
从现实状况看,高校师生已经普遍感受到优秀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增强传承与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动性和责任感,激发传承与创新的内在动力。我院专门成立学生事务服务中心 ,育人为本,关爱学生,帮助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推动校园文化内涵建设。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在国民教育全过程中,必须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以及进入师生的行为规范之中,通过传承教育来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大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奉献青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了其中有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部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等。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根本,是构建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精神家园所在,在历史长河中起着凝聚人民民族归属感的重要作用。
从让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全体教师必须发挥表率作用,自觉养成优良的品德,不断提高自身修养,以此潜移默化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自觉养成优良品德。
再次,作为大学生个体,必须诚实守信,讲信用,讲诚信
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具体体现。“信”很重要,是“立身进业之本,列为“五常”之一”。
在当前市场经济环境中,大学生必须诚实做人。培养当代大学生诚信道德必须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首先,通过舆论引导,可以树立“诚信是美德,守信是财富”的社会意识,从而营造诚实守信观念。
其次,在人际关系中,诚信交往有利于拉近彼此间的心理距离,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再次,当今社会上大多数人一直在自觉践行诚信价值观。我们要提倡传统美德,弘扬恪守诺言、诚实待人的诚信道德,通过树立榜样营造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帮助人们树立诚信观念。
在全社会要大力宣传传统美德,树立典型,积极营造向道德典型学习的良好风尚。诚信做人,用诚信的考试构筑诚信的人生,为了努力营造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我院学生签定诚信考试承诺书,保证在考试中诚实守信,拒绝舞弊”, 如有违纪违规行为,自愿按有关规定接受处理。
三、多措并举,不断开拓和完善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学生思想教育中的路径和措施
(1)通过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加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某些消极影响,在高校育人的过程中在学生中加强中国传统价值观教育,开展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中心的高校文化活动,可以通过校园中的橱窗、横幅、标语为对学生宣传,也提倡大学生到敬老院为老人做义工等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还积极举办各种校园文化报告会以及展览“木雕”艺术活动,来培育大学生“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成为新世纪跨越式的人才。
培养志趣,陶冶情操,建设好校园文化,培养当代大学生刚毅进取、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2)利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引进大学课堂
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作为文化传播者的教师,不仅要提升自身道德素养,更应在教学中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时代需要和大学生活,帮助大学生提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对大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
首先,应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教学计划,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如:“孝敬父母、团结友爱、爱国主义”等,提高大学生道德修养和民族自豪感。
其次,在大学生活中,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一些文史哲典籍,让学生感悟经典,接受民族文化的熏陶,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的人生。
再次,可以开设选修课。选择相关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3)营造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中国梦的主要内容。
高校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阵地,本学期我院大二班级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班会,如“扬爱国之帆,树爱国之风“;“重阳暖人心“;“文明大学生“团日活动;响应学校号召,学习学生手册;“我与专业共成长“;“树立正确恋爱观”;“禁烟”;“反邪树正”等主题班会。在活动中,让学生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融入学生生活,滋润大学生的心灵,根据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大学生自强不息的精神,确立大学生的人生目标,传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
(4)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新
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过程中,通过传统文化创新,充分开发利用民族文化的道德资源,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始终不渝的指导思想,采取辩证的、一分为二的态度,正确看待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处理好传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挥其积极因素。
首先,文化创新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创新。要从古人的智慧里吸收营养,大胆扬弃传统文化,使之纳入当代社会,作为我们今天思想的理论武器,并加以提升,以便实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创新,来指导我们今天的行动。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去,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在实践中焕发传统文化的生机。
其次,利用校园网和校园电视台等传媒手段,实现信息化管理,充分发挥校园传媒的网络手段,占领网上阵地,在网络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再次,可以通过网上互动平台,回答大学生提出的问题,在交流中师生之间敞开心扉,进行心理上的沟通,可以提高教育的互动性,以新颖的教育来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在大学生学习和生活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并根据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情况,吸收当代先进文化,实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宏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价值标准与评价尺度,坚定信念,分清是非,完善个人价值追求与事业发展,提高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袁贵仁.《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作者简介: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非常丰富, 笔者只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进行论述, 重点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根植于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如何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世界各国都有自己的历史, 形成各自独特的传统文化, 这是他们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能保持自己特色、走出自己的道路的基础。中华文明绵延数千年, 有其独特的价值体系。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强调“民惟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主张以德治国、以文化人;强调“君子喻于义”;强调“言必信, 行必果”;强调“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扶贫济困”“不患寡而患不均”等等。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 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阐发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 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1.“求大同”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价值构建的源泉。孔子是古代最早提出了“大同”思想的人, 后来《礼记·礼运》把这种思想概括为一种理想的社会, 提到:“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是故谋闭而不兴, 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 是谓大同。”文中描绘了桃花源似的自由美好的社会, 在这个世界里, 人们没有私有观念, 其创造的财富为社会成员共同享有, 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同时, 人与人之间和谐融洽, 真诚相待, 讲求信义, 充满博爱, 贤良和富有才华的人被推举出来做事;人们都能突破狭隘的家庭范围, 热爱所有人。老年人得以尽享天年, 壮年人能够发挥所长, 幼年人受到良好教育, 鳏寡孤独和残疾人得到社会的关怀和照顾。没有阴谋、没有盗贼、可以夜不闭户。这就是儒家的大同社会理想。在这里, 一切都是大家公有的, 所以大家有平等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每个人都是独立而自主的人, 没有剥削压迫;在人事录用上选举贤能, 大家都有机会, 体现了平等和公平正义, 人人享有民主, 不会出现任人唯亲、暗箱操作、高低贵贱, 拥有良好的制度约束;所有人都是各尽所能, 各得其所, 每个人都能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天下太平, 说明有良好的国民素质和健全的法规和制度约束。大同世界里体现了我们“国富、民强、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的追求, 同时体现了“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现代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回答了我们建设一个怎样的社会的问题。
2.求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源泉。仁爱是中国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 《说文解字》中对“仁”是这样解释的:仁者, 亲也, 从人二。即“仁”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人相互沟通、亲和融洽中, 人性和人格才能体现出来。樊迟问仁, 子曰:“爱人。” (《颜渊》) 爱什么人呢?子曰:“泛爱众而亲人。”“仁”落实的途径, 就是所谓的忠恕。“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雍也》) , 在忠恕指引下, 做到五种品德才算得上仁, “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 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 敏则有功, 惠则足以使人。”此五者通达于社会, 就能够四海之内皆兄弟了。体现出儒家自他兼利, 厚德强生的价值观。“仁爱”当中孕育着富强, 这当然不是指物质的富强, 是指的仁义道德的富强。《周易·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厚德才能容纳社会财力和物力的富强, 所以, 正德才能利用社会的一切资源, 达到富强的目的, 体现了“正德厚生”的富强观。仁爱德厚才能达成社会和谐, 抵制物欲横流, 才能真正富强文明。
从仁爱角度出发, 古人主张“和为贵”, 提出了“亲仁善邻, 国之宝也”“和则相生, 同则不继”的思想, 倡导和睦相处, 社会和谐, 团结互助, 追求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人和谐, 个人的身与心和谐,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和国际关系。五味相和才能产生甜美可口的食物, 六律相和才能产生动听的音乐, “和”体现了我们民族的广阔胸襟和海纳百川的气魄, 一种兼容并包。
中国传统文化中, 非常重视民本思想。《尚书》提出“民惟邦本”, 民众是一个国家的根本, 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决定于人民群众。重民、贵民思想说得最深刻的莫过于孟子, 他说:“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 孟子“民贵君轻”的理论在历史上影响甚大, 影响到当代统治者。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和胡锦涛同志提出的“执政为民”, 以及习近平同志的核心价值观, 共同体现了尊民、爱民、护民以民为中心、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的观念。但是“民本”与“民主”还有很多不同。“民本”强调的是统治者在施政中一定要考虑到民众利害得失, 一定要站在民众角度, 更强调“替民做主”;而“民主”强调的是“由民做主”, 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自己当家作主, 人民是国家共同的主人, 所以我们用“民主”代替“民本”。
求仁爱、重民本、尚和合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观的源泉。
3.“忠、信”优秀道德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观的源泉。“忠”, 形声。从心, 中声。本义:忠诚无私, 尽心竭力。古代像岳飞, 他的爱国可取, 愚忠应该废弃。晋公子重耳出走十九年, 到了困顿的少食之时, 颜之推割下大腿肉给重耳炖肉汤, 这都是愚忠。忠有它深刻的意义, 指对国家、对事业的忠心耿耿, 岳飞的“精忠报国”, 诸葛亮的“三顾频烦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 杜甫的“穷年忧黎元, 叹息肠内热”, 都是对国家的热爱、对人民的忧患。跟祖国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 就是一种对祖国深深的热爱之情, 对国家民族的深刻的认同感和同在感。忠还表现为对事业的尽心竭力。齐国权臣崔杼杀庄公立景公, 史官如实记录, 于是崔杼杀死了史官;史官的弟弟承袭此职位, 还是这样记载, “崔杼杀庄公立景公”, 于是史官弟弟也被杀;史官最小的弟弟继续做此职位, 又是记载“崔杼杀庄公立景公”, 崔杼不敢杀下去了, 因为再杀还是要这样写, 这就是史官对自己的事业的忠诚和敬畏, 宁可不要性命, 也要尽心竭力完成自己的使命, 这种忠于职守就是敬业。
儒家认为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是一个人行走于这个世界的通行证, 所谓“人而无信, 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言忠信, 行笃敬, 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 行不笃敬, 虽州里行乎哉?”这些都说明了诚信的品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 没有诚信不能在社会立足;同时儒家还认为诚信还是交友之基,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交友首先就是要有诚心和守信;诚信还是治国安邦之道。孔子认为诚信是统治者治理国家和能否取信于民之根本。子贡问政, 子曰:“足食, 足兵, 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 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 民无信不立。”一个国家和政府可以没有兵, 也可以没有食, 但不能无信用, 只有统治者守信, 取信于民才能得到民众的拥护和支持。而社会诚信之风是一种重要的契约精神, 这种风气一旦形成, 国家的政令就会得到有力的贯彻和执行, 否则将寸步难行。这些都是核心价值观诚信的重要来源。
通过以上可以看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 传统文化是核心价值观的源泉和土壤, 是在充分挖掘和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产生的, 是对传统文化的转化和对创新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4-5-4.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8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支撑
第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基与血脉,包括中华民族的最根本内容,而且代表着民族的精神共识,滋养着中华民族,正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的“根”与“魂”。儒家思想的“仁”推广到政治领域,实质就是“仁政”,即统治者要亲民爱民,以民为本。正如孟子所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第二,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道义支撑和价值指向。中华文化是中华文明途径百年沧桑所积累下的精华,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成果的智慧结晶,承担着高尚的道德传统与伟大的民族精神。它在长期的历史和文化进化发展中铸就为一种“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1]的中华传统美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并不排斥对其他文化优秀成果的吸收。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多元化、全球化趋势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要求我们从中华文化的根处找出国民都能认同并且能够引起共鸣的价值理念,最终指引中华民族的发展,同时重视学习西方优秀的文化,加以借鉴。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内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无论是国家层面还是社会层面,抑或是个人的价值理念,都在一定意义上凸显着中国元素和中国特色的内涵所在。
正如儒家代表人物大都从民为邦本出发分析问题,强调保民富民,坚持在富民的基础上教育人民,从而达到仁政礼治。
中国自古以来以礼仪之邦著称,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无论对文明的追求程度上抑或是对文明成果的保护和捍卫上,都足以让后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不断继承和弘扬着中华优秀的文化传统。《中庸》中提到中华文明有礼仪三百,以尽吉、凶、军、宾、嘉之制,有威仪三千,以悉乎登降、进反、酬酢之文,故“洋洋乎流动而不滞,充满而不穷,极于至大而无外矣”[2]。构建社会主义文明国家,应该努力发掘中华古代的优秀资源,并加以创造性转变,使之凸显民族魅力和精神价值。
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彰显着“和”的价值取向,体现着中华优秀的和谐文化所在,也铸就了和平文化的优秀品质。
社会公共层面,中华文化也有着对自由平等和公平正义独特的价值追求。毛泽东指出:“中华民族不仅以刻苦耐劳著称于世,同时又是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民族。”[3]庄子“独与天地相往来”的逍遥游思想也正是对其充分表达。
三、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与传承,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不仅需要弘扬传统文化,而且需要对其进行创造性发展实现本身的民族化与本土化。
核心价值观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并不是简单的现代复古,而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原则,成功实现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例如把“和为贵”的和合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范畴,把“公正无私”的公道精神融入公正范畴等。这些不仅升华了文化传统,而且丰富和充实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双方共同提升与发展。
总之,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至关重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源与流的关系,更应该是共生共赢、双向发展的关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开拓了新领域,开创了新视野,开辟了新道路;并且,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与脉络,二者是不可分离、紧密相连的。二者的关系无论是横向的发展还是纵向的创新与传承,都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理论而构建完美的价值系统。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2).
[2]王夫之.四书训义:卷四[A].船山全书:第7册[C].长沙:岳麓书社,1990.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9
中国, 是一个农业大国,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与作用下, 以及统治阶层对“大一统”思想的追求与向往, 加之中国传统文化自身的绵延不断的生命力, 使得中国的传统文化, 历经浩瀚长河而不衰, 绵延千年而不灭。中国传统文化, 是中华民族灵魂之所在,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特色, 一个民族的风格, 一个民族的气派。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与民族性, 兼之其作为文化的连续性与继承性, 作为当代大学生的我们, 应承担起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之重任。
传统文化教育, 实质是中国传统德育教育的体现, 传统文化, 是民族精神的体现, 因其特有的民族性, 使其蕴含着民族价值观、人生观与荣辱观, 强化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有利于强化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信仰, 进而促进社会和谐, 文化社会稳定, 与此同时, 加强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 也将促使提升其文化底蕴与价值素养,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热情与爱国精神。同时, 在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中, 也明确提出了,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传统文化是道生一, 一生二, 二生三, 三生万物, 是一阴一阳谓之道;更是天地根, 是天长地久, 是天尊地卑, 是万物负阴而抱阳, 冲气以为和;是生生谓易, 生生不息, 绵绵若存。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实现文化自觉, 恢复文化自信, 实现文化觉醒, 形成文化认同, 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话素质的提高, 对个人精神生活水平的提高, 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二、传统文化教育现状
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兼容性, 在全球化不断加深的今天, 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正在被西方文化所侵蚀, 虽然, 现今社会正掀起一股“国学热”, 各级教育机构虽然也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 列入学生的素质养培养计划当中, 但收效甚微, 受现实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现阶段中国的传统文化教育力度还不足, 问题层出不穷, 效果不尽人意。
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背景影响下, 实用主义深入人心, 传统文化教育已成为一种形式化的教育手段, 在一些高校当中, 传统文化教育, 成为了拓展学生学习兴趣的业余课程, 传统文化的重要影响作用未能体现。
与此同时, 师资力量的匮乏, 也对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阻碍, 同时, 也使得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系, 不能完全的了解, 使其仅仅停留在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层面, 从而使传统文化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据调查显示, 在高校当中, 仅有不到20%左右的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感兴趣, 45%左右的人对传统文化失去兴趣, 35%的人持无所谓的态度。优秀传统文化的淡化, 使得大学生群体的个人功利主义思想更加严重, 信仰缺失, 道德下降, 传统文化的淡漠, 体现了大学生的道德伦理观念水平下降。
在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青年们更推崇于西方文化, 而对于传统文化的践行不足。也就是说, 青年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不足, 这源于其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够。出现文化认知不足的原因, 一是历史发展过程中, 文化继承方面出现中断;二是外来文化因素的入侵, 侵蚀传统文化基石;三是当今高等教育过分重视素质教育, 而忽视德育教育, 传统文化教育被淡化;四是传统文化缺少指导方向, 难以使当代大学生产生文化认同。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最直接的方法, 更能传递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还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锻造其精神品质。
三、大学生价值观发展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的全面展开, 不仅是经济的开放, 也是文化的开放, 它使青年人的思想日益开放、活跃, 在这种开放、活跃的思想的作用下, 青年人的价值观也发生着改变。
当代青年的价值观整体上来看是积极的, 他们重视社会现实, 重视对自我价值的实现, 喜爱充实的生活, 像我丰富的人情, 但是, 从价值主体角度来看, 当代青年人的价值观更趋向于“自我主义”。青年人自我意识增强, 青年人更具个性, 更具思想, 更具创新力, 这对于青年人的自身发展来说是好事, 但是, 当代青年更强调个性张扬, 更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 自我发展, 自我奋斗。在青年人自我发展自我奋斗的背后, 他们的独立性与批判性也日益提高, 他们希望能够成为社会的主角, 希望自己是社会规则的制定者, 希望自己更少地受到社会规则的约束与限制, 而他们却不愿做配合性的、付出性的工作, 他们总是担心自己“英雄会无用武之地”。
同时, 当代青年人的价值取向更趋向功利性, 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个人私有主义影响着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提高。
价值观念多元化也在深刻地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念, 使他们更具思想个性, 思想更加活跃。当代的青年人, 在这样一个缤纷的社会当中, 他们已经丢失了对人生价值目标的更高的追求, 是追求眼前的利益, 这些人, 一方面相信“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另一方面, 他们又希望能够“腰缠万贯”、“富甲一方”;课堂上他们接受着正面积极思想的教育, 生活上他们却看到种种的社会问题。
总之, 当代的青年人, 他们在纠结与矛盾的生活当中, 形成他们的价值观念。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现
今人研究传统文化对学生的教育作用, 其实, 王阳明先生早已在《训蒙大意》之中写出, 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 首先就在于其对人的素质的影响,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实质就是加强德育教育。
但是对于今人来说, 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让传统文化引导人们的思想, 这就不得不让我们去思考一个问题, 那就是——文化觉醒。
文化觉醒是一种文化体系当中的人对其文化的认知, 与其对文化未来发展的肯定, 这也同样告诉了我们, 要想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 那我们就不得不去理清传统文化它的特点、现实性及其未来的发展趋向, 这也是实现文化觉醒的第一步。
首先, 我们应有明确的教育规划与指导思想。建立可持续发展教育规划, 虽然, 一个时代拥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与性格, 但是它改变不了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在进行教育的同时, 既要让学生继承和繁荣中国传统文化, 又要将传统文化与时代相结合, 利用学生的多元化创新思维, 提升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启发其继承传统文化的自觉性。
其次, 拓展教育途径, 创新教育方式。现阶段我们的传统文化教育过于形式, 资料简单、内容单一、不成系统, 然而, 完整的文化体系, 对其学习者来说, 是非常重要的。体系化的传统文化教育, 不仅会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与繁荣, 更是对民族气节民族精神的继承与繁荣, 同时, 以传统文化为依托, 建立独具特色的校园文化, 将更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性情, 激发爱国情怀。利用网络优势, 通过媒体来传播传统文化, 更能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 这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更加有力。
再次, 强化文化应用, 提升教育效度。平时在学习过程中, 要注重对传统文化知识的应用, 使传统文化生活化、常态化。同时, 取西学之长, 融中学之巧, 为我所用, 摆脱文化发展的限制, 博采众长。
总结
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将有利于端正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 使其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是对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种体现, 更能使其摆脱对自我主义的追宠, 建立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体系, 形成独具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式, 既能加强其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提升其爱国情怀、文化素养、个人素质, 还将丰富其精神生活, 为其生活学习工作提供指导。
参考文献
[1]李燕.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与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4, 01:107-110.
[2]李敏.论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重塑[J].时代文学 (上半月) , 2011, 06:223-225.
[3]朱萌, 张立成.大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 2011, 11:17-21.
[4]陆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江苏高教, 2015, 01:121-123.
[5]张永贞.论传统文化在大学生教育中的价值体现[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 04:157-160.
[6]曹南燕, 徐伟.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教育价值及其实现[J].理论月刊, 2009, 10:85-87.
[7]于伟峰, 孙素梅, 王丽, 马喜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的现代价值[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01:8-11.
[8]付建铂.重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J].陇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01:96-98.
[9]帅忠红.传统文化视角下大学生价值教育的策略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 2012.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10
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基础
1.首先,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观位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地位,统领其它价值观。富强,即国富民强。正所谓“主之所以为功者,富强也。故国强民强,则诸侯服其政,邻敌畏其威。”物质是人生存的基本条件,人的生存需要以一定的物质基础为依托。因此,富强所发展的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物质利益原则。党的“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中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除贫困赋予了富强更全面更广泛的含义。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者爱人”。就是要统治者对人民要怀有仁爱之心。正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而社会主义民主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强调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追求和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核心概念,当今中国坚持和平崛起,提倡建设和谐世界,这正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和为贵”思想的传承和发展。
2.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观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向往与追求。自由不仅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里才有的,更是人类亘古不变的追求。儒家思想认为:公正、平等是诚信在社会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一个人若无信便无法立足于世。而平等、自由凝聚起来,就成为“法治”。总之,在社会层面上,应该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这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培育法治精神的其实。但是中国传统文化更加注重德的教化作用,在德与法之间更加倾向于道德作用,这就需要有所转变。
3.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是公民基本的道德规范。是每个公民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准则。爱国反映的是公民个人对于自己祖国的深厚情感。近代中国的爱国志士的爱国情怀始终是与反封建剥削相联的。因此爱国所要表达的是追求平等、自由、法治的情怀。从个人层面上,诚信、友善、敬业、爱国本身就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爱岗敬业、友善待人、诚信友爱都体现出了爱国的情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赋予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现代的元素。
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具有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所具备的元素,也包含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分。二者是相互交融,彼此促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思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它的理论渊源和基础。因此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时要学会兼容并包,博采众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就必须要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吸纳其他优秀文化的优秀成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因为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这几种因素中,惟有文化的发展是缓慢而循序渐进的,任何国家要发展本民族文化都要与其他文化相互交流。中国几千年来就有一种君子追求至善至美,而这种美和善可以是内在的,也可以是外来的,博采众长,决不可故步自封,这才是真正的君子修身之道。几百年来东西方文化不断发生冲突,但终究走向融合,形成了全人类共有的优秀文明成果。所以继承传统绝不是盲目排外,创新也绝不是全盘接受。
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大力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紧密。当代中国面对着各种文化和社会思潮的冲击和碰撞。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必须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去。唯有如此,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才可以永葆生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联不仅是一个理论热点问题,同时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在当前更要具备改革和创新的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弘扬必须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联系起来,注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生生不息的传承下去。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
[3]欧阳军喜,崔春雪.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B].清华大学,2012.12.15.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篇11
【关键词】 优秀传统文化;走心;入行; “火”起来;“活”起来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委托项目“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发展报告”(项目编号:13zd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胡新娥,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湖北省青少年思想道德研究中心研究成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5)07-0063-02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被中华民族世代相传而又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传承更新,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相对稳定性,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精神特征和价值追求。
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背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更是将优秀传统文化放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方面,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2014年3月16日,教育部专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强调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明确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层原因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和深厚沃土,离开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践行的过程中不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升华。
其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重塑时代的精神品格和道德境界。在经济全球化和价值观多元化时代,我们不断遭受“西方元素”的隐蔽渗透以及“非主流文化”的猛烈冲击,很多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不甚了解甚至带有一些排斥而主观臆断的看法。因此,要积极推进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崇尚,通过各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有助于提高人们的整体道德水平、升华人们的道德情操,激发人们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树立正确的道德判断,提高人们的道德践履能力,引导人们不断向上、向善。
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意义
1. 让优秀传统文化走“心”更走“新”
(1)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知情意相统一。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方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关于传统文化的课本或读本方面,可以增加爱国主义传统、仁爱和合的修身传统以及有代表性的艺术形式等内容,将传统文化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情感、艺术美感、民族自信感的培育相结合,培养人们炽热的家国情怀、高尚的道德情操、高雅的审美情趣。
(2)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播,既要传播他原有的精神内涵,也要在时代主题下不断深化发展他,使他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不断实现其时代化、大众化。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借鉴世界人民创造的优秀文明成果,在不断汲取各种文明养分中丰富、发展和创新中华文化。但是不是弄出一种前所未有的东西就一定是创新,不一定要把已有的东西“颠覆”了才是创新,根本性的变革和一点一滴的改进如果确有高明之处,都可以是创新,不同领域的创新有各自的特点和规律,不要一刀切。
2. 让优秀传统文化入“脑”更入行
传统文化对于人们而言,犹如盐对身体的重要性。要以习总书记系列关于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为指导,明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深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人们道德践履的重要作用,弄清楚传统文化对人们价值观念、心理健康、人文素养、思维开发等多方面的积极作用,从理论上消除认识偏差,提升人们运用传统文化改变自身价值准则、行为习惯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入“脑”更要入行。
一是从家风家训、言传身教入手,通过家风家训的潜移默化作用,使“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农村俗谚“房檐水不离旧窝窝”,就是讲的家风家教、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子孙的影响。弘扬良好家风,让家风内化为伦理道德,外化为行为规范,从而使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尽力给人们创造体验传统文化的机会。系统梳理好传统文化资源,传承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通过举办历史博物展览,积极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在愈加纷杂的环境中,很多事不尽如人意,更需常常反省自己的缺失与不足,自勉改过以求进益。处处抱持真诚笃厚之意来待人接物,时时存方便利他之心以积善培德,以改过、积善、谦德来充实自己,并以之净化社会。就像习总书记所说的那样,“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让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仅是一种智慧、处世哲学,更是一种自觉地行为习惯。
3. 让优秀传统文化“火”起来、“活”起来
(1)突显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形象。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也是我们增强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重要精神力量,必须要重视其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民族特质,也体现着当代的时代特征,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因而我们要增强民族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在世界上不断树立和闪亮起来。
(2)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态度。对待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态度,要从两个尺度来把握,即当下的尺度和实践的尺度,有选择性的传承、再造传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只能是根据现代世界的全局和中国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采取分析的态度,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弘扬优秀的成分,摒弃腐朽的成分,也就是批判地继承。在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我们要摒弃两种看法。一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几乎囊括了人类一切最优秀的东西,西方近代和现代的哪怕是最先进的思想,中国也早在古代就一应俱全了。二是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全是过了时的老古董,而这个古董又是一个整体,不可能像用刀子分割物体那样区分“精华”和“糟粕”。这两种观点都不能很好地传承与弘扬传统文化,都是不可取的。
(3)强化优秀传统文化的主体责任。保护好、传承好传统文化,才能在文化大生态中有所地位。应对世界文化,文化基点应该牢牢立在当下,引导他们向前看,向“厚”看,尊重历史,立足当下。要充分挖掘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资源,用这些精神财富来载道、育人,古今并用,开创未来。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既要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又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文化安全,增强文化影响力。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通知[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GWYB199304007.htm
[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BJX201004009.htm
[3] 教育部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EB/OL]http://news.163.com/14/0401/14/9OOIE9UP00014JB5.html,2014-4-1.
[4] 中共中央中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 篇12
一、深入挖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自信根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质上反映了我国的文化精神。从理论上讲,核心价值观属于文化范畴,在反映着文化精神的同时又在文化中进行传承,因此核心价值观背后反映的其实是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传承与现代理解。
从国家层面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诠释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解读如下:我国传统文化,注重弘扬国家发展走向富强,建设小康社会的“小康”就出于《礼记·礼运》。我国传统文化,积极倡导民主的治理生态,“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我国传统文化,认真思考各类文明的培育,“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四海之内皆兄弟”“亲望亲好,邻望邻好”。我国传统文化,理性营造和谐的和平发展氛围,如“协和万邦”“中和”“和谐相处”“和而不同”等传统文化。因此,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首先要建立深厚的传统文化自信根基。
建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的根基,让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了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学校建立在传统文化自信根基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要更新教育观念,注重在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中,让学生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在营造学校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中渗透传统文化,让学生接受文化自信的核心价值观熏陶;要深化课程改革,注重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接受,从而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生根发芽。
作为育人的学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蕴涵的传统文化自信,还体现在对学校教育文化的传承与发扬上。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髓的学校办学理念传承与弘扬、对合适校训传承与弘扬,也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上海中学坚持“储人才,为国家所用”“乐育菁英”的办学理念,大力弘扬当年学校被命名为江苏省立第二师范时期的校训“诚敬”(“诚”诠释为勤恳、奋勉、朴实,“敬”诠释为顺良、信爱、微重),其中的文化蕴涵着学校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孕育有深厚民族精神根基的英才之义,体现了学校文化的自信与自强。
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涵所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精髓的提炼与现代阐述。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需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涵所在。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主要体现在“讲仁爱”“重民本”“崇正义”“求大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精神命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社会层面,诠释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解读如下:关于“自由”的分析,如“百家争鸣”,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术派别都有自己的主张,既自成体系,又相互学习;关于对“平等”的追求,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来而不往,非礼也”;关于对“公正”的张扬,如“惩恶扬善”“公正无私,一言而万人齐”“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政者,正也”;关于对“法治”的明晰,如“君臣上下贵贱皆从法,此之为大治”。因此,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能够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仅与核心价值观不相悖,而且具有内在的一致性,要立足于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教育教学方式的选择。
当领会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所在,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有了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的功力,就有了博古通今、海纳百川的气魄,真正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滋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学校开展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既要深化学校课程建设,按照《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修订课程标准,又要加强教师队伍的文化教育与建设。因为教师是学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力军,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力军,让教师充分认识到基于传统文化传承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意义与价值,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与方式的处理上有所取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不在于“教多少”,而在于“教什么”和“怎么教”。
学校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涵,如何在教育教学中加以落实?最为关键的是在于课程建设与师资引领。学校课程体现传统文化内涵,可以通过精选课程内容、提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程、深入挖掘现有必修课教材中的核心价值元素与传统文化内容等途径实现。与此同时,学校应注重培训能够驾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刻内涵外显与促进优良传统文化内化的教师,将优良传统文化中蕴涵的核心价值元素通过多样的教学形态予以展现,或者创设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手段让学生领会核心价值观中传统文化因子。这样的教师培训工作,绝不只是个别教师教学个性的张扬,而应当让“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统文化内涵”成为所有教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每一位教师真正成为“仁师”。
三、深化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传统文化精神因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软实力的显现,是上升到一种精神层面上的要素。这种要素的理解与深化,要注重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因子。因为这种精神因子,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精髓中的一部分。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能够将这种传统文化精神因子加以理解与运用,学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且让中华传统文化精神产生巨大的当代教育能量,对人的健康成长产生良好的引领作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诠释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在传统文化中这四个方面的领会,既有着对个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因后果、一脉相承的精辟阐述,又有着丰富的人文教化思想奠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有四个方面的精神弘扬,主要包括“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天下为公”“存不忘亡、居安思危”的思想;“自强不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知行合一、躬行实践”的思想;“讲信修睦”“以诚待人”的思想;“仁者爱人、以德立人”“与人为善”的思想。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容,既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传承,也有国家、社会层面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个层面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都要内化到个人的观念、素养与思想上。学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将传统文化的精神因子内化到学生的道德认知、体验、实践、反思中,内化到学生的言行举止中,要创设多样的教育平台(包括学校校风、班风、学风建设,日常的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社会考察,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体育活动、社团活动、研讨活动、科技活动等)。上海中学所创设的“文欣社”,通过对汉服文化、“重阳节”等传统佳节的宣传,让更多的人明白传统服饰、传统节日、传统活动所包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活动中体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因子。
【优秀传统文化价值观】推荐阅读:
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11-04
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价值观基因09-09
涵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0-19
传统优秀文化09-2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08-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7-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20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7-12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1-06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