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精选11篇)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1
摘要:当今世界是各民族体育共同发展的"体育全球化时代"。可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却存在生存危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中、小学校开展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将是继承和传播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有效途径。通过学校体育教育能够提高传统体育项目的普及性,保持它的原真性、独特性、多样性,并且能够培养民族体育后备人才。
关键词: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校体育
前言
当今体育不是西方体育一枝独秀,而是各民族体育相互争辉、互相融合的时代,即“体育全球化时代”。“体育全球化是一个整合过程,它是在整合奥林匹克文化的同时,也在整合着其他民族的传统体育文化,具体表现为不同的体育文化逐渐积极地进入了奥林匹克文化体系。他们在丰富奥林匹克文化体系的同时,也使得各自的本质特征朝着更具魅力和强势的文化发展。”[1]但是环顾我国民族体育项目,却发现我国传统体育项目面临着生存危机,特别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消失了,一方面是,经济的转型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是,不会保护和保护不当成为了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濒危的“催化剂”。纵观我国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发现“中国武术的保护传承好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与中宣部、教育部特制定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要求的,体育课适量增加武术内容有很大的关系。”[2]说明学校体育课增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可借鉴武术的学校发展之路,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域的中、小学开设本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教育。
“传统”不仅仅要理解为“过去的”,或者“过去已有的”,其实传统应当包括“历史上形成的”和“流传至今的”这两个要素。[3]本文谈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指那些现实中依然存活、流传至今,并具有积极文化精神、能够代表本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少数民族聚居区的中、小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教育,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普及性
乔晓光先生说:“一种文化的兴衰往往依赖于拥有这种文化的人数”。随着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实施,基本上已达到村村有学校,人人有学上。教育部统计显示,截至2001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8%,力争在2010年,少数民族聚居区和西部地区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西藏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数也达到53万,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6.5%,农牧区入学率达到99.7%。中国国家民委副主任丹珠昂奔2007年3月介绍,中国专门规划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提出了“四通五有三达标”,其中包括在人口较少的民族聚居区也要有学校,使九年制义务教育达到国家的扶贫纲要。通过这样广泛的九年义务制教育,在中、小学体育课中开增设传统体育内容,经过九年系统的体育教育,不久将使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达到在本民族地区、聚居区的普及,通过普及力争达到更多的人能够认识它,了解它,并且学习掌握一、两项本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2 原真性
“原真性”是定义、评估和监控文化遗产的一项基本因素。[4]原真是一地原有的,是一地所固有的,是有地域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原汁原味的延续和发展的,是真的,而非假的,是原本的,而非复制的、假冒的,它是忠实地,而非虚伪的。只有保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原真性”,才能保持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代表的民族文化。
但是现在由于经济利益的驱动,热闹的市场运作模式和商业性开发,过度功利的体育竞赛方式,使得各项虚假加工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各个“民俗村”定期上演,形成了“快餐式”的传统体育项目表演。这样的发展,忽略了传统体育项目的民族文化内涵。这样的组织表演,只是简单的形式模仿,没有对传统体育项目深刻的收集、整理、分析和再发展,使得传统体育项目的“形”与“魂”割裂。暂时的红火过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依然在生存和发展的窘境中挣扎。学校体育中加入传统体育项目,没有利益驱动,只有对本民族传统体育知识的渴望。通过对传统体育项目系统科学的学习,维护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形式和文化意识的内在统一,营造了一个良好的,持续有序的发展环境。真正维护继承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原真性。
3 独特性
少数民族传统的独特性,主要表现在“活态性、地域性、民俗性、群体性”。“活态性”这种“活”本质上表现他是有灵魂的,这个灵魂,就是创生并传承他的哪个民族(社群)在自身长期奋斗和创造中凝聚成的特有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心理,集中体现为共同的信仰和遵循的核心价值观。[5]“北人善马,南人善舟”,指的就是地域环境对传统体育项目的培养。地域环境不同,能够开展的体育项目各具千秋,如蒙古族广阔的草原形成了赛马、射箭、布鲁等体育项目,青海高原地区形成的赛牛和类似于花儿会的农耕体育,有丰富山资源的广西却形成了以攀爬为主的“抢花炮、爬坡杆”等传统体育项目。近年来,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加大,很多民俗文化节也重新得到举办,举办规模也在加大。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就是民俗节的主要表演节目,如侗族“斗牛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鄂温克族的“来阔勒节”。传统民俗节日是传统体育项目的真正舞台,这个舞台好于让歌手去维也纳金色大厅。学习了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后,学生们培养了民族认同感,树立民族自豪感,改变以往引进国外的、外来的才是先进文化的旧观念。各地中小学校可就地取材,容易开展本地区的喜闻乐见传统体育项目,体现民族体育的地域性,增加了传统体育项目的群众基础,使得传统体育项目的民俗性和群众性也得到了保持。传统体育项目的开设,不仅有利于本地区民族体育的发展,还丰富了中小学体育课堂内容,解决了少数民族学校体育器材短缺和场地不足的困难。
4 多样性
一直以来,我们都在强调体育的“多样性”,以寻求中华民族体育在世界体育中的位置。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保护传承中“多样性”同样不容忽视。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几乎每一个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传统体育活动。根据生产方式,生活环境不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可分为游牧民族体育项目、农耕民族的体育项目、渔猎民族的体育项目和草原民族的体育项目。即为同一类项目也有多种类别,如舞龙,流行湖南的有三人龙、竹叶龙、扁担龙、滚地龙;河北的摆字龙;浙江的荷花龙、拼字龙;云南的水龙;江苏的片龙、罗汉龙等等。各民族各地根据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地取材创造了各种形式的龙文化,形成了我国丰富的传统体育项目。多样性不是通过引进和学习就能够形成的,它是由当地特有的文化、生活方式、劳动方式、民俗风情决定的。各民族地区的中小学,虽然只学习本民族传统体育,但是对于全国却形成了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
5 培养后备人才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传承上,遇到的困难之一就是民族传统体育人才的缺乏。现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后备人才少于跆拳道、空手道、瑜伽等外来引进体育人才,中小学校中开设传统体育后,将会培养民族体育“现有的体育人才”和“将来的体育人才”。我国中小学生知道奥林匹克的历史,不知道我们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奥林匹克的书籍资料多余民族体育资料。在少数民族居住区的中、小学校,开设本民族传统体育,由于上课的需要,教师就需要编写一些适合本校的“校本教材”,做一些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他们会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现有人才。学校体育增加了传统体育,不仅仅使传统体育得到普及,还储备了“专业人才”。克服了“我国高等体育院校和体育系现行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设置上看,高等教育还基本处于知识‘普及’的阶段”。[6]可以直接进行深层次的教育。
6 结语
保护传承我国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的任务还“任重而道远”,依托学校体育发展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只是我们探索的一条道路。实际的实施中还将会有很多的困难,欣慰的是有许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已经开始着手进行了,并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少数民族优秀传统体育项目学习,加深了下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同时提醒作为本民族的一员,对保持和延续本民族文化的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孟峰年.全年化时代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特征及发展趋势[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6)
[2]郭守静,郭志禹.以武术弘扬民族精神的历史回顾与教育策略[J].体育文化导刊,2006(7).
[3]邱丕相.全球文化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思考[J].体育科学,2006(8):63-65.
[4]徐卫.关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思考[J].南方文物,2006(1):96-100.
[5]贺学君.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2006(1):33-37.
[6]倪依克,胡小明.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保护[J].体育科学,2006(8):66-70.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2
关键词:永康;传统体育;地域体育;全民健身
1.前言
民间传统体育游戏或是活动,是勤劳智慧的人民在现代社会繁华的背景下,依然保持原本的那份纯真和朴实,是老一辈人传下来的体育文化。永康市体育文化的演变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历史,浙江独特的地域特点和自然资源。地域的独特和经济的发展和体育的文化形成和发展相互影响。民间的传统体育它以一种表演的形式存在传承,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永康市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研究永康地域体育文化的发展,有利于响应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文化、体育强省的要求,把浙江体育的演变和发展与现在体育发展和全民体育健身的发展更好地结合起来。
2.永康盛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与二十四节气之间的关系
2.1 春季盛行的传统体育项目迎龙灯
永康民间信奉龙神,把“龙”奉为“风调雨顺”之托。以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三天为灯节。龙灯的种类多样,规格不一,有花灯,龙灯,桥灯、布龙等等。其中龙灯、桥灯都是以板凳龙为主。制作过程繁琐,迎起来也颇具挑战性。花灯,布龙相对简单些,制作流程简单,花灯只针对小孩和老人来开展,考虑到年龄的差异,身体机能的不完全发育与退化,所以永康民间开创出了独具老人与小孩特色的花灯。板凳龙由一桥一桥的板凳连接而成,龙身较长,多由青壮年参与舞动。舞龙的过程中经常会有奔跑、翻身、拉灯等表演,容易发生撞击。所以不适合老人与小孩参与。
2.2 夏季盛行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
立夏一過天气变得开始炎热,水上活动逐步开展。至端午节,中国人的水上游戏和运动达到了高潮。借着纪念屈原的祭典,全国各地都几乎同时举办龙舟大赛。永康市龙山镇太平村村民会在每一年的端午节自发赛龙舟来庆贺这一传统节日。由于其村子座落在太平水库的旁边,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再加上近几年来的新农村文化建设,太平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富裕起来的农民们也追求健康时尚的文化生活。但是,村民们不忘在端午节举办赛龙舟这一传统体育项目。这说明了传统体育项目在村民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太平龙舟赛每次都吸引了十里八乡的村民赶来观看,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展受到了村民极大欢迎。
2.3 秋季盛行传统体育项目打罗汉
白露过,秋风凉,又迎来一个重大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节。永康打罗汉起源于祭拜胡公的活动,在九九重阳节如期举行。在打罗汉期间,乡村小道、村庄集市,都时常听到喧闹的锣鼓声,是穿红戴绿的罗汉队。罗汉队,以村为单位,少则四五十人,多则上百人,排成长蛇队,走街串户。12面“头旗”引导,手执十八般兵器的十八勇土,高举案头旗,呐喊声声,舞刀弄拳。“大面姑娘”,手拿花巾和纸扇,一面唱歌,一面翩翩起舞。接着一支名为“十字莲花”的乞丐阵,在头儿带领下,敲起了竹板子,众乞丐相和“哩玲花呀,哩玲花!继而是“旋车”队,由一名车夫推着竹扎纸糊的彩车缓缓而行,车上坐着一位身着古盛装美丽的姑娘,窗上贴着大红对联:“妹在前来唱山歌,哥在后来助澜波。”接下去就是身着彩装的十八蝴蝶、风流搞笑的十八狐狸,穿古装的小台阁及由一名姑娘同时装扮疯瘫女和哑老头的“哑口背疯”了,演出队伍接二连三,让人目不暇接。
2.4 冬季盛行的传统体育项目九狮图
在元旦节这一天,会请来唐先镇石桥头村的九狮图表演队来到市府广场进行盛大的表演。九狮最初由单狮而至三狮、五狮、七狮,最后发展为九狮,于是“九狮图”便正式诞生。
九狮图在永康人心中特别骄傲自豪的地位,与其鲜明的民族性、民间性、地域性等艺术特色是密不可分的。其表演形式堪称一绝。9只狮子和1个彩球全由幕后的11名表演者通过38条20多米长的纤绳“遥控指挥”,在激越的锣鼓声中,狮王首先跳出,它上下扑腾,左右跳跃,衔住长杆上的彩球,欢舞一阵,再引带狮笼中的4只小狮子,狮王将小狮扭头摆身,跳脚抓痒,接着又蹿出笼顶上方的两只守门狮,7狮群舞嬉戏。11名表演者女子人数比男子人数多,考虑到女性比男性处事细腻,协调能力好,但是身体力量不如男子,最主要的力量部分还是由男子来承担。现在的“九狮图”,是1991年永康市电视台和市文化馆组织挖掘创新而形成的。它已经成为一大民族文化的品牌,同陕西安塞的腰鼓、内蒙的安代舞一样,闻名遐迩。
3.浙江永康传统体育项目对地域体育文化的影响
3.1 非物质文化遗产下永康的传统体育
浙江省省文化厅2012年下发《关于加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综合试点县建设的指导意见》,确定16个县(市、区)为浙江省非遗保护综合试点县,永康市名列其中。目前,永康市已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九狮图、民间舞蹈十八蝴蝶及民间手工艺锡雕分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传统戏剧醒感戏、曲艺永康鼓词等9项列入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传统舞蹈永康纸龙舞、永康龙灯等23项列入金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1月,方岩庙会(重阳节)被浙江省文化厅首批公布为浙江省民族传统节日保护基地;2010年5月,永康方岩风景区(方岩庙会)被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旅游局确认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点;2011年6月,方岩庙会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2政府领导下的永康传统体育
2014年1月13日永康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中,永康市市长、代市长,金政代表市人民政府作政府工作报告中讲到:永康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全国全民健身先进市”、“中国文教用品生产基地”、“省药品安全示范市”、“省卫生强市”、“省体育强市”、“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范市”等称号,成功列入首批“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创建名单、全省首个“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创建地区,有望连续8年被评为省“平安县市”。2013年承办省体育大会4项赛事,新农村建设完成农村体育基础设施全覆盖。
3.3 群众眼中的永康传统体育
俗话说“一龙生九子,九子各不同。囚牛是龙生九子中的老大,平生爱好音乐,是众多龙子中性情最温顺的,它不嗜杀不逞狠,专好音律。这就像永康布龙,不通电不点蜡。睚眦是老二,传说生得豺首龙身,性格刚烈、好斗喜杀,是龙子中的战神,永康板凳龙作比再合适不过。老三嘲风,形似兽,喜欢刺激的事情,还喜欢观望。它的造型通常出现在殿堂的飞檐上。有人说殿台角上的走兽是它的形象。说到喜欢刺激与登高,哪个还能比得上永康的“九狮图”。“九狮图”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研究生部)
参考文献:
[1] 石宝琇,胡武功主编.中国民间体育[M].汕头大学出版社,2008.2.
[2] 黄益苏,张东宇,蔡开明主编.传统体育运动[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
[3] 董成文.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现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72-73+84.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3
一、整体规划,基于学生实际需求
我们结合我校课程的总目标,每两周安排一次活动,一学期共安排八个课时的活动。在确定课时后,我们以四年级学生为活动主要实施对象,把本项目分为“传统”与“时尚”两大板块。“传统”板块通过找、尝、看、听、访等形式指导学生了解南京路上的老字号;通过“找”接头人——“答”疑难题——“读”鸡毛信这一“秘密行军”的形式寻访南京路上“五卅惨案纪念碑”“茅丽瑛烈士流血处”等九个“红色历史”点,并让学生们知晓其中的历史的小故事。而“时尚”板块则通过对“时尚南京路”所包含的内容进行界定,然后以摄影为切入口,指导学生用相机记录南京路的时尚,感受南京路的变迁,探究它的历史发展轨迹。
同时,我们把信息技术、美术、体育等学科组组长吸纳为核心成员,力求将学科知识迁移到活动中。如:在由学科教师共同参与撰写的鸡毛信中,蕴涵了不少学科知识,在行军时,学生只有在解答了信中的学科题目后方能找到接头人。同样,学生也只有在了解了信上故事的内容,准确回答接头人的问题后,才能拿到下一封鸡毛信。
二、统整资源,化“个体”为“整体”
有了设想后,我们就整合教师、社会教育基地、家长、社区委员会等一切显性与隐性资源,形成合力,共同建设此项目。
首先,我校打破了由德育分管领导或班主任策划实践活动的模式,化个体为整体,由教导处牵头,安排来自不同学科的核心教师共同参与项目的设计,让他们担当起设计的“主角”并进行培训,指导教师结合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与魅力,投入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如此一来,实践活动不再是班主任的“专利”,每个教师都能整合自己学科的特色,细化这一项目的实践过程,形成各学科教师之间、学科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组合作战”的方式,调动了学科教师的力量。
其次,这一活动的策划来自学校,活动的地点在社区,活动的主体为学生,还邀请家长、社区单位共同参与。在学生秘密行军时,家长志愿者在手臂上绑起丝巾,扮演起接头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是我校的共建单位,他们不但拥有“城市记忆展厅”,能详细介绍上海城市的变迁,更有专职档案研究员为学生讲解“南京路的昨天和今天”,指导学生制作“南京路小档案”。
第三,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学科中《建筑的回声》这一单元的内容与本项目中的探寻南京路历史的内容相仿,因此,我校还与黄浦区“品德与社会”学科教研室联合打造南京路上老字号的学习资料包,为整个区域“品德与社会”学科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
三、细致操作,丰富学生学习经历
在整体规划、对接课程、统整资源、形成“组合作战”的方式后,应该如何具体落实活动的每一环节,将项目设计得更加细致呢?
1. 实践时空放大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相较于以往的实践活动,重新整合后的项目有了八次活动机会,给予学生更广阔的活动时空,更多元的活动形式。也正是因为有了充分的时间,学生们可以经常来到社会大课堂,丰富他们的学习经历。我们整合摄影、绘画、信息收集、参观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指导学生探究南京路的知识。南京路上、老字号商店中、档案馆里,处处留下了学生们的足迹;而有关南京路的红色历史、老字号商店的经营传统和档案馆里的专业讲解,也无不带给学生们全新的体验。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活动中找到自己喜欢的内容,都能在学习中有快乐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这样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学生。
2. 实践过程细化
有了充分的时间和空间,项目的操作更为细致。如:我们在开展“时尚南京路”活动时,课时方案由具有一定摄影基础的美术教师精心设计而成。教师在学生初步掌握摄影技能的基础上,带领他们来到南京路上商厦最集中、顾客最密集的地段,用手中的相机捕捉南京路上最时尚的“人”“物”“情”。在活动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班主任负责活动的安全,而美术教师则随机在各小组进行指导,包括指导学生用专业摄影知识学会取景、对焦、补光等。在活动结束后,学生纷纷在网上展示出自己的成果,并以小报的形式展现了如今美丽、繁华的南京路。这一实践活动不但让学生感受到快乐,初步学会了摄影技巧,更让他们了解了南京路的今天。而我们也在一次次方案的撰写、修改和细节的研讨中,将这项工作做得更加精细。
3. 学习评价深入
小小的实践项目,在我们的整体规划下,不但活动范围扩大,实践过程更关注细节,而且对如何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并进行评价有了新的认识。我们为项目的部分活动量身设计了“作业单”,有意识地将一些重点的认知目标隐含在“作业单”中,通过填填、画画、写写等形式,反馈学生实践过程中教育目标的达成度。我们还关注不同学生参与实践后的不同体验,在“作业单”中设计了活动感悟一栏,引导学生真实记录下活动过程中的不同感受和对活动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学校及时对课程进行调整和改进。“作业单”的最后一栏让学生主动对自己和其他学生、教师对学生、家长对学生的实践经历与能力等作出评价,引导每一个学生学会客观地评价自己和别人,在评价和被评价的过程中获得自我教育和自我满足。
体育传统项目工作总结 篇4
我校是进贤市足球和乒乓球传统学校,其中体育专职教师8名(足球专业辅导教师1人,乒乓球专业辅导教师2人)。学校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努力提高学生排球运动技术和健康水平,逐步形成和发展学校足球和乒乓球特色运动。学校具体做法可以概括为四句话。即:一个重视,二个坚持,三个调动,四个保证。
——一个重视
历年来,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工作非常重视,在每学期制定学校工作计划时,始终将足球和乒乓球传统运动纳入学校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内容,有要求,有措施,有目标。有关体育工作足球和乒乓球方面的重大事情,不仅学校体育领导小组讨论研究,而且放到行政会议上集体讨论,作出决议在全校教职工大会上宣传、贯彻。学校每学期两次的体育工作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形成制度,足球和乒乓球教练的工作协调,及时考虑人选,给予补充和调整;足球和乒乓球经费列为学校总预算的一个重要项目,凡是市、县、学校各类比赛,总有一个校领导带队,其他领导也能亲临现场。
——两个坚持
一、坚持课题研究
足球和乒乓球是学生喜爱的一项体育运动,由于足球和乒乓球运动技术的复杂性,因此它的训练周期较长,只有通过日常持久的训练,才能使队员的基本技术得到全面的提高。根据学校的足球和乒乓球运动经验,要提高足球和乒乓球基本技术必须进行科学的训练,就要加强科学研究。学校坚持在三、四年级开设排球课教学,列入校本课程,进行三个方面的研究。让学生学习基本技术,参与足球和乒乓球运动。
(1)开设足球和乒乓球课的可行性研究,进行场地、器材改革的研究。
(2)足球和乒乓球教学方法改革的探索,进行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巩固,游戏中掌握基本技术的探索。
二、坚持普及提高相结合。
普及与提高是一对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矛盾。多年来,我们较好的摆正了普及与提高的位置。要提高足球和乒乓球技术水平,只有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学校十分重视排球的普及工作。
1.三年级以上班班成立了足球和乒乓球队,全校共有班级足球和乒乓球队16个,有队长,有队名,还有拉拉队。
2.组织以班级为单位的年级足球和乒乓球队。每学开展三——六年级的足球和乒乓球班级赛,吸引了全校学生,尤其是本班级学生的观摩,通过比赛,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培养了学生对足球和乒乓球活动的兴趣,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3.通过三、四年级开设足球和乒乓球课教学,让全体学生学习足球和乒乓球的基本技术,使
他们都参与到足球和乒乓球活动中去。成效较显著。
同时,学校坚决贯彻“从小打基础,全面发展”的训练原则,决不拔苗助长,全面提高运动员的技术、素质。
1.精心选材组队:通过测试身体素质,了解学生家族情况,对学生的应变能力、灵活程度和性格特点,挑选2—6年级优秀学生组队,形成低、中、高三个梯队的训练梯队。
2.确保训练时间:每学期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按照计划开展训练。学校领导不定期进行督查,每月进行考核检查。据统计各队教练每学年共训练约400次左右,训练时间达500小时。
3.加强学校间的交流,经常与福兴、长乐、淮口等学校互访交流,互通信息,加强兄弟学校间的友谊,促进学校足球和乒乓球运动的蓬勃发展。
——三个调动
1.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抓好体育足球和乒乓球传统运动活动的关键。
体育教师从早训练到课外足球和乒乓球活动的开展,从组织年级组各类比赛到校代表队的业余训练,风吹日晒,早出晚归,十分辛苦,为此学校领导也给予关心。领导经常深入体育组,参加体育教研活动,听取体育教师的意见和建议,了解足球和乒乓球工作及训练的情况,研讨具体问题,协调各方关系,及时解决困难,对体育足球和乒乓球教师的努力给予肯定和支持,有了成绩及时表扬和鼓励,并给予重奖;按规定发放补贴和服装费;订阅体育方面的报刊杂志,对青年教师尤其作到业务上信任、政治上严格、生活上关心、工作上帮助。2.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是搞好学校体育工作和足球和乒乓球运动不可忽视的一支队伍,充分调动这支队伍的积极性是搞好学校足球和乒乓球群体工作和稳定球队的保证。
重视班主任这支队伍,使他们能热心配合和关心学生的体育足球和乒乓球锻炼和传统项目的创建。我们把各班学生体育锻炼、传统项目的开展情况列入班主任、任课老师工作的考核内容,同评选文明班挂起钩来;把各班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推荐运动员的多少同奖金挂起钩来。由于激励机制的引入,调动了班主任、任课老师的积极性,他们配合体育老师处理好体育锻炼与文化学习的关系,竞赛与教学的关系,少数人与多数学生一起参加活动的关系,有效地推动了学校体育工作和足球和乒乓球传统项目的健康发展。
3.学生和运动员是学校体育运动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和运动员的积极性,直接关系到体育运动水平的传统项目水高低。(1)我们通过家长学校、运动员家长会、学生座谈会,积极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同时学校领导、教练员和班主任经常做好家长工作,取得家长支持。
(2)我们对运动员不仅狠抓训练,还十分重视抓思想品德、抓文化学习,运动员因比赛脱了课,学校及时安排老师给他们补课,甚至教练也亲自做运动员的学习辅导工作。
(3)我们还在每学期评选“三好生”、优秀队员、文明学生时,将体育成绩列入评比条件,对足球和乒乓球校代表队运动员拔尖推荐,促使每个家长既能重视子女的文化学习,又能主动关心子女体育成绩的提高。——三个保证 1.经费保证
开展体育工作需要经费的保证,学校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安排对体育实施“倾斜政策”,力争做到了群体和传统项目的器材设备基本齐全。经费到位。场地器材配套,为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师资保证
要抓好传统项目的建设,需要有一支团结战斗、奋发向上,乐于奉献的体育老师队伍。为了加强我校足球和乒乓球传统项目的开展,我校领导在体育教师配备上争取上级支持,不段充实体育教师队伍,他们都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他们既能做好体育教学工作,经常开展教研活动,把足球和乒乓球传统项目的训练内容渗透到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又热心抓好校代表队的训练。多少个寒去暑来,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不计报酬,一心扑在学校的体育工作上。体育教研组每学期初制定学校体育工作计划,目标明确,可操作性强,学校领导及体育领导小组经常检查计划实施情况。
3.环境保证
学校体育工作离开了社会各方面的支持是难以顺利开展的。我们紧紧抓住有利的条件,在三——六年级中举办了班级足球和乒乓球赛。家长们都踊跃参与观看助威,母女、父子的欢笑声,观众的加油声,十分热闹;足球和乒乓球队远征进贤比赛,家长们互相联系,自己前往观战。在上级的支持下,规划建造三和土田径场一块,直线跑道80米,标准足球场一个;乒乓台6张,保证我校体育足球和乒乓球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和发展。
一年来,学校足球和乒乓球队的思想品质、身体素质、足球和乒乓球水平、学习成绩都稳定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上。12年10月,参加“进贤市体彩杯乒乓球联赛”获男子乙组团体第三名,12年12月—13年一月参加“进贤市中小学生足球甲级联赛”获男子乙组小组第三名。
学校在足球和乒乓球传统项目建设中,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
1.将进一步搞好小学足球和乒乓球活动的普及工作,充分发挥其的作用;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5
【关键词】民族传统教学法 高中体育 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G367.8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6-0069-01
高中学校教学中,体育民族传统简单易行,便于普及和开展,富有直观性、生活性和思想性,成为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活动,是体育教学中重要的辅助手段,有助于学生体力、智力、品行发展及非智力因素的开发。
一、树立良好的教师形象,引发学习兴趣
多年的教学实践告诉我们,教师充沛的精力,严谨的治学态度,灵活的教学方法和对教学全身心地投入,必定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这种传感效应在师生之间是成正比的,教师付出的越多,学生产生愈加浓厚的学习兴趣。体育教师健美的身体,端庄的仪表,矫健敏捷的身体,充满活力的形象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从而产生对体育运动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因为体育教师职业形象魅力对学生产生感召力、吸引力,从心理学的角度讲是一种强烈的心理引发仿效动因。知识结构、教学方法、语言艺术、运动技能等是体育教师的必备素质,是搞好体育教学的基础。教师的示范动作是对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运用,是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他是教师以自己为范例,将技术理论转化为实践向学生演示标准动作的过程,是学生直观地了解所学项目的运用特点、结构、要领和完成方法,形成一个完整、准确的技术动作概念。
二、民族传统对体育教学的作用
多年来我国体育教育一直沿用以学科为中心的体育课程体系,学生虽然接受多年体育教育,但投身社会时,对体育的兴趣依然较为寡淡,体育情感、体育价值观仍处于较低水平。究其原因,与学校体育内容与学生心理需求长期脱节有必然关系。如何改革现行学校体育教学,使之符合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拉近学生与教学内容的距离,是目前体育课程发展的必由之路。民族传统类课程的运用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三、民族传统体育在高中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1.民族传统教学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归根结底民族传统教学只是一种手段,是为教学内容服务的。对民族传统的选择不能只是为了单纯活跃教学氛围,而与体育学科关联不大。这样的民族传统教育只是表面热热闹闹,实际偏离正题,无法实现预期教学目标。因此,我们要避免民族传统的随意性,围绕具体教学内容,根据具体教学需要,有目的地选择,注重民族传统目的性与实用性。如快速跑的训练,我们可以开展接力民族传统,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看哪个小组能取得最终胜利。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竞技活动中不自觉地进行体育技能训练,从而掌握体育技能,提高体育素养。
2.民族传统体育要符合高中生心理与生理特点。高中生的年龄在15到19岁之间,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生理与心理的成长期,学生心理上并不成熟,处于不稳定时期。因此教学中如何选择体育民族传统就显得非常重要。民族传统选择既要满足男同学的需要,又要考虑女同学的情况,选择一些难度较低、趣味性较强的体育民族传统,让学生享受体育民族传统的快乐,改变对体育课的消极态度,更好地投入到体育课学习中。
3.民族传统体育要有兴趣性和思想性。中学生思想具有单纯、可塑性强的特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教育是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之一。因而,编创或选择体育民族传统时,一定要做到内容安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良好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其次,中学生猎奇心强,对身边或四周新颖事物特别感兴趣。依据中学生的这些心理特性,体育民族传统的选择要生动有趣,并且有利于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团队认知和协作认知。
4.民族传统教学选择要多样化。体育民族传统手段、方法、形式与规则设计和创编要使目标实现途径多元化,有选择空间,在体育民族传统内容设置或民族传统方式选择上要灵活多样。民族传统的多变性、条件的差异性、教学对象的多层次性等这些都要求体育民族传统过程多样化。因此,创编体育民族传统时,不能拘泥于单一模式,要搜集大量体育民族传统素材,打破常规,勇于创新,创编出丰富多样的体育民族传统。
5.民族传统体育教学结束时要进行评价。民族传统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民族传统进行总结评价,如果不进行评价,学生就会认为教师对此次民族传统活动一点儿也不重视,那么以后体育民族传统活动中学生的积极性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对于活动中表现良好的学生应该加以表扬。对于活动过程中不遵守民族传统规则的学生,要加以指责批评教育。对于那些因为没有取得好成绩而垂头丧气的学生更要加以鼓励等。
四、选择民族传统活动的注意事项
体育民族传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具体很好的作用,只有合理运用才能取得相应效果。因此选择体育民族传统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认真做好场地器材的准备工作是提高民族传统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之一。场地离建筑物应该有一定距离,以免发生意外伤害:场地界限要清晰、明确;场地要远离教室,避免影响其他班的课堂教学。课前教师应规划好场地、安放好器材。器材重量和数量要根据民族传统者的人数、年龄加以选择,除利用运动器材设备外,教师可自制教具,如各种各样的彩旗、木棒、跳绳、沙包、接力棒等。
2.民族传统教学过程中需要裁判严肃、认真、公正、准确,只有在客观评定民族传统结果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民族传统的教育作用。否则就会干扰民族传统者的情绪,甚至发生争执等。裁判员可由教师担任,也可由学生担任。教师要全面观察民族传统过程,及时纠正各种不正确的姿势,防止身体畸形发展。总之,体育民族传统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同的人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体育民族传统在缓解高中生压力、培养良好性格、促进各项能力发展方面都有可取之处。目前,我们应对体育民族传统进行规范,并广泛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真正从中获取知识、锻炼身心,实现各方面全面发展。
总之,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很重要,我们要合理安排民族传统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尽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努力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积极,自觉参与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学生体质,完成教育教学目标,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赵述东.体育民族传统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1,03:190.
[2]高芸.试析高中体育教学中民族传统方法的合理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4,17:54+56.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6
一维吾尔族体育项目
1.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
2005年完成了在新疆传统体育的项目统计之后, 能够确定的有278项, 而维吾尔族流传的体育项目就有201个, 其中包括跑、跳投掷类15种, 武术、角力类有9种, 棋类14种, 舞蹈类8种, 球类运动1种, 水上运动3种、4个与射击相关体育项目等。维吾尔族体育项目和其文化艺术一样, 独具特色。随着社会的发展, 有些项目逐步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活动, 包括摔跤、拔河、踢毽子、秋千、马术、摔石头、跳绳、打嘎儿、棒打线球等, 其中“达瓦孜”、“沙哈尔地”、赛马、叼羊尤具特色。
2.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新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有着新疆民族传统体育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随着生活地域的变迁、文化的互融,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项目也展现出了它独特的一面。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联合主办的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至2015年已经进行了十次, 新疆每次都会组建代表队参加, 1986年在第三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新疆代表队荣获金牌第一的好成绩, 1991年在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新疆代表队荣获金牌总数第二的好成绩。随着新疆的大发展, 维吾尔族传统体育逐步对本地区经济的影响越来越大, 丰富维吾尔族传统体育的文化价值与地区自然旅游经济带遥相呼应将是地区经济发展和体育文化发展的共同目的。
二学校体育项目教育理念
学校体育教育的理念, 是建立在关爱学生的大前提之下的, 尊重他们身心自由的发展, 注重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激发学生体育锻炼的热情, 最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重新评估学校的体育教育意义、功能。并且在此基础上重视终身体育意识的灌输, 结构要更加合理、更加科学地管理。进一步提升体育和学校之间的工作协调能力和凝聚力, 不仅需要考虑学生在校的身体素质, 还要照顾到大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领域范畴, 以期有学生能长期受益于终身锻炼, 使各种不同层次的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能长效结合。确保所有的体育教育内容和教育质量尽力地做到统一和完整, 在制度方面、管理方面、信息方面、资本方面和教师方面, 为大学生在未来的终身锻炼效果铺平道路, 并让学校的体育教育变为终身锻炼的关键环节, 为全民健身的目标和提高国民的素质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维吾尔族体育项目与学校体育项目的文化联系
1. 维吾尔族体育实现学校体育多元化
维吾尔族文化, 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 维吾尔族的体育文化是中华体育的精华部分。在大学体育的教学过程之中, 能有足够的维吾尔族元素, 不仅是高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需要, 而且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体育教学的模式。维吾尔族的运动能够帮助实现大学的体育教育的多样性, 使大学体育教学资源充沛, 构建丰富多样的体育气氛。
2. 维吾尔族体育提升学校体育教学能力
维吾尔族的体育教学课程的构建和发展, 能够促进体育老师们教学质量的提高, 同时, 对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和文化的互融都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按照国家学校体育教学的要求, 学校体育工作应该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这将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到了很高的层面上。而教学能力又是一个模糊性概念, 需要把它适当细化才能评价出教学能力的优劣和教学质量的好坏, 客观评价对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是十分重要而必要的。因地而异, 新疆的高校体育教育教学的好与坏, 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养成体育运动的习惯, 而且要形成终生体育的意识。结合新疆大环境, 提升体育教学能力更应当将民族团结, 文化互融的内容融入到提升教学能力的主要研究内容上。
3. 维吾尔族体育与学校体育相融合
把维吾尔族体育项目结合到大学的体育课程中是大学生的呼声, 更重要的是融合、是相互了解、共同推进民族团结的关键手段, 能够帮助其他民族了解维吾尔族学生, 也能使维吾尔族学生了解到其他民族的文化, 科学地推进教育为本的发展理念, 有效地弘扬丰富各民族的文化。在丰富体育教学内容时, 也提高了大学体育的多元化组合, 能鼓励学生对体育感兴趣, 培养大学生锻炼的意识。
4. 维吾尔族体育丰富学校体育项目
维吾尔族的体育活动, 在凸显了维吾尔族人辛勤劳动的品格之外, 也反映出维吾尔族人民无限的智慧和追求快乐的权利。维族体育是体育健身和娱乐放松的综合, 源自于生活, 十分适合大学生, 在丰富体育教学的项目之外, 能提高大学生们的体育兴趣和多元化, 不仅促使大学生们有了学习的兴趣, 也培养了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认识。
5. 维吾尔族体育文化培养民族精神
维吾尔族体育有着耀眼的光芒, 是维吾尔族同胞生活中遗留的宝贵财富, 是本民族不可或缺的文化遗产。在新疆各高校开展民族体育项目有助于让大学生们去认同维吾尔族文化, 接收56个民族“一家亲”的爱国情怀, 创建一个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在新疆, 大学体育教学应当渗透维吾尔族体育风采, 这也是今后新疆体育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 符合新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主观愿望的, 也可以为新疆的稳定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6. 维吾尔族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积极性
维吾尔族的体育运动, 是维吾尔族日常生活和活动的精炼, 突出了强烈的维吾尔族文化风情。维吾尔族的运动最突出的特征是文化和体育之间的相互作用, 维吾尔族体育的每个细节, 都蕴含着维吾尔族的伦理、信念、情感、历史和文化积淀, 显示的就是其中的文化气息。维吾尔族的体育运动和大学体育教学相互融合, 挖掘了维吾尔族文化的内涵, 分析维吾尔族文化的特点, 帮助学生们在学习体育知识时, 也理解了维吾尔族的人文精神, 提高了文化素养。
四结束语
体育项目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灵魂之一。只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有美好的未来, 所以融合体育项目的发展、利用体育项目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刻不容缓, 不管是维吾尔族还是汉族学生, 体育项目都同样重要, 要利用地理的优势和项目的特点, 扬长和避短, 让大学生们受到更好的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卫东.新疆民族传统体育“达瓦孜”的发展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 2007 (6)
[2]于杰、尹丽娜.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现状及其发展思路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7 (10)
[3]赵富学、高明信、张玉丰.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开发与民族地区体育校本课程体系的构建[J].希望月报 (上半月) , 2007 (8)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研究 篇7
湘西地处湖南省西北部,与湖北,贵州,重庆三省市接壤,素为湘、鄂、渝、黔咽喉之地,辖吉首市及泸溪,凤凰,古丈,花垣,保靖,永顺,龙山七县。在历史发展长河中,湘西各族人们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归类
湘西各民族长期以来处于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共有人口283万,30多个民族,少数民族中世居人口比较多的有6个,即土家、苗、侗、瑶、白、回,世居主体民族土家族占41.5%、苗族占33.1%。因工作调动、婚姻家庭关系而迁入的少数民族有20多个。通过文献和实地调查对湘西现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行整理与分类,见表1。
2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性
通过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资源背景情况的了解,以及项目的整理与归类划分,对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独有的特点进行总结分析,发现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性:
2.1 丰富性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资源种类繁多、项目资源丰厚,各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族传统体育。湘西地区常住少数民族主要以土家族、苗族为主,但其拥有的民族民间体育内容却相当丰富,每个民族都有几种乃至数十种民族体育活动项目。
2.2 传统性
湘西地区少数民族体育资源分布于市、县各地,具有特色鲜明的民族体育项目。如打鼓、打陀螺、舞龙、播公等,除为比赛而制定的详尽规则外,在比赛方式上保留了传统的特色(包括器材)。
2.3 民族区域性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一种具有较强民族性的体育运动形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其活动形式和活动规则上,都因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性格特点的影响而形成运动技术动作上不同的风格,它为某一民族或某一些民族所有,而非各民族的。同一民族,不同区域其风格特点不一样。
2.4 群众性
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起源于日常的生活、生产活动,流传于民间,很多都是人们见过、甚至亲自参与过的项目。古朴粗犷,独具特色,深受人民的喜爱。
3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价值分析
3.1 健身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是以强身健体为宗旨,所有的项目都是围绕如何提高人体身心健康这一核心,在强身健体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它要求人们直接参与运动,在娱悦身心的同时,促进人体机能不断提高。
3.2 娱乐价值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参与者生命的娱乐价值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具有表演、娱乐的特点,常见于民族节日、欢庆丰收、休闲消遣中。各族人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而充分体验到运动的乐趣,另外,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还具有很强的观赏性,其独特、优美、粗犷等特点可以愉悦观众。
3.3 文化教育价值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体现了文体的交融性,并与本民族的地理环境、风土人情、民族习俗、生活方式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学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感。另外,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获得知识的快乐,进而养成主动学习的能力。学校体育教育的核心是“健康第一”的思想,培养学生终生体育的意识显得非常重要,民族传统体育不同于现代竞技体育,它不是以运动成绩作为判断和量评的标准,而是注重健康、乐趣,具有很强的随意性。总之,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其教学功能价值,使学生的各方面素质都得到相应的提高。
4 湘西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与发展
4.1 大力宣传,营造群众参与的良好氛围
可以通过电视、平面、网络等媒体做大力宣传,宣传其外在的形式同时宣传其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唤起民众自觉民族文化保护意识,民族精神追求意识。在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中合理的推介和引入湘西本土的民族传统项目,为群众参与和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4.2 增加投入,完善相关的群众性基础设施场地器材的配备
政府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投入有时候直接决定了该项目的生存与发展,在调查中发现影响群众性参与的因素中资金不足是主要原因,加大资金投入一方面是对活动本身的投入,多举办高水平高规格的竞赛活动,以点带面,带动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另外保护传统节日,保护民族聚居区群众的生活习俗,让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传承的空间,培育良好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土壤。另外,加强场地设施建设,也是当务之急,在当前情况是很多群众性体育场馆匮乏,民族地区更有甚之,只有让参与者有健身之地、有学习之处、有展现之所,这项运动才能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4.3 结合现代生活习惯审美标准优化动作,增强湘西民族传统体育的普适性
适合现代审美标准的动作往往是吸引练习者的重要因素。越是民族的才越是世界的,失去了民族个性,必定会失去生命力;将湘西地区的民族传统体育注入现代元素,寻找传统与现代新的契合点。如将民族传统歌舞与现代的健美操相结合,被称为民族健身操。这样新的形式更加适应了当代人审美的需求和健身的需求。
4.4 健全制度,完善各职能部门基层协会组织管理工作
健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制度保障是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制度政策的落实要靠基层组织,还要通过各社团协会的协作,同时由于湘西的各民族传统体育组织协会管理制度还比较落后,属于零星的自发松散状态,缺乏打破地域的发展意识,缺乏专业的组织管理人才,这不利于民族传统项目长期稳定的发展。应该将民族传统体育纳入全面健身推广项目进行科学管理,有序推进。
4.5 建立村落、社区、学校的多层次推广模式
将民族传统项目引入到湘西各市、县社区文化中,坚持打造文化精品和大众健身娱乐相结合原则,定期举行小型趣味竞赛活动,促进群众参与的积极性达到传承与发展并进。民族传统体育本身来自于农村,在村落开展具有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是民族传统体育最本身的原生态环境,开展村落的民族传统体育建设,丰富农村体育文化生活。将湘西地区民族传统体育引入学校体育课程,在大、中、小学中推广开展,使现代体育与民族传统体育互为补充,以培养他们良好的锻炼习惯和丰富的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与技能,成为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骨干和指导者,成为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学校是体育的摇篮,是原生、次原生体育形态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和普及化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南童.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纳入贵州高校体育课程资源体系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学,2009,3.
[2]郭礼.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途径研究[N].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8,12,(33).
[3]舒颜开,刘少英.湖南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其保护[N].吉首大学学报,2009,3,(30).
[4]白晋湘.《民族民间体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7:8-9.
[5]陈建兵.农村体育文化建设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
论新疆岩画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篇8
新疆古代游牧民族留下的宝贵文化遗迹,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我们在借助考古学、历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从体育的视角对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剖析了部分体育项目的起源,挖掘、整理部分体育项目。
一、新疆岩画与射箭
对新疆来说,岩画在天上、阿尔泰山、昆仑上等地有多处发现。本课题研究组在仔细观察、研究、对比、考证了各类材料中已公布的持弓箭人和岩画时发现,这些岩画所表现的内容基本相同,画面结构、持弓箭人的动作、人和动物的形态等变化都不大。我们从一些岩画画面中,还可以窥视到持弓箭人的体育特征。
射箭是借助弓的弹力,有控制的瞄准一定的方向或目标,在一定的距离内射中目标。通过对远古的岩画画面(图1)和现代技术画面(图2)对比、观察发现:射箭这一古老的技术,除弓、箭发生了变化外,射箭的站立姿势基本相同:侧身站立,两脚开立同肩宽,尽量紧靠目标的中心线,重心落于两脚间,使两膝稳固不动。可见古今射手的持弓、拉弓及上体的基本姿势及动作环节基本一致。
(昌吉呼图壁康家石门子岩画)
(昌吉木垒县芦塘沟岩画)
另外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在众多岩画中出现了女性狩猎者(图3、4),这可能是最早使用弓箭的女性。
弓箭作为远古时期的狩猎工具,为人类的生存与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射箭除了是一项重要的生产、生活技能以及军事技能外,也是一项较早的中国古代体育项目。据考古发现,射箭在距今二万八千多年前就已经出现了。随着箭头从石头到金属的发展,射箭的形式发生了很多变化。譬如,射箭在周代具有特殊的地位和突出发展,不仅是军事技艺,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与礼、乐、御、书、数合称“六艺”。在当时,射箭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礼仪。《礼记·射义》说:“古者天子以射选诸侯卿大夫士。射者,男子之事业。因而饰之以礼乐也。故事之尽礼乐而可数为,以立的行者,莫若射,故圣王务焉。”又说:“故射者进退周迹必中礼。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重。此可以观德行矣[2]。”
二、新疆岩画与剑
(温泉县别珍套山乌苏鲁别真岩画)
通过我们的研究认为:图5、图6中,猎人与动物距离较近,右手并非“持弓搭箭”,而是刺向动物(图5)。这个工具与武术器械中最原始的剑相象,而其动作与武术中的刺相同。图5表现的是进攻,鹿本能的做防守状;图6表现为防守,鹿有进攻的意图,猎人防守,等待进攻时机。图中类似于弓的部位应为剑的托,从图6可以确切、直观的看到剑身、剑托、剑柄。剑在近距离接触动物和猛兽时方便快捷,因此,远古人类的狩猎者们完全有可能将远距离进攻用的“弓箭”,改造成近距离进攻用的“剑”。
剑(图7)经过历史的演变具有很多的优越性。比如,携带方便,攻击面大,攻击方式多,可攻可守,运用起来灵活多变。用剑的基本动作有:刺、挑、砍、拍、挡、砸、横、旋等,剑法都是这些动作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2]。
三、新疆岩画与武术
在裕民县境内哈拉布拉镇的一块岩石上(图8),凿刻着一个牧人和一只大山羊赤手搏斗的场面。牧人位于画面左边,双腿开立为弓步,两手平举;大山羊站在牧人的斜对面,头上两角特别粗壮,向两把利剑伸向尾部,看起来角比身体长,它的颈短、体肥,四肢雄健有力,有攻击猎人的倾向。这是远古人赤手与动物搏斗的场景。
(新疆裕民县境内哈拉布拉镇岩画)
在另外一块岩石上(图9),凿刻着一个牧人和一个牧童在练习对打,旁边有一只大鹿和一只大山羊。从图上可以推断出,牧人与牧童是在放牧之余练习对打。其练习对打的目的可能有以下三点:一是,展现了早期教育的形式,即给牧童传授捕捉动物的生存与生活技能,锻炼和提高牧童抵御动物攻击的能力;二是,展现了最早的体育健身方式,即通过对打和对练健身、强体,增强牧童的体质,提高家族整体的身体素质;三是,展现了远古时期的娱乐方式,即牧童在放牧之余以对打、对练、作为嬉戏、娱乐以及消磨时间的方式,即展现童趣、实现放松、又达到身心满足的目的。
在远古时期,兽多人少,自然环境十分恶劣,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严酷斗争中,人们自然产生了拳打脚踢、指抓掌击、跳跃翻滚一类的初级攻防手段。在长期劳动及与大自然的斗争中,古人摸索和领悟出了生存的格斗本领,搏斗捕杀技能,武术在此种环境下演进而成,并且日益成熟精博,这便是武术的萌芽。
拳在五代十国时期(公元923年)被称为“角抵”,后来演变成武舞[3],大致有权舞、剑舞、矛舞、“破阵乐”舞、“大面”舞、狮舞等。甚至任何一种兵器或者徒手,都可以编排成美妙的武舞。此时,武舞的花样繁多,出现了一些技艺非凡的武舞高手。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在唐代,一些技击意味更重的、被创编者有意识地区别于传统的武舞套路形式开始出现。这就为后来武术套路地形成奠定了基础。到了明代武术套路趋于成熟,通过当时已制定的较为详尽的武术对练套路即“舞对”的竞赛规则可以证实这一点。这一详尽的规则,对对练者的力度、速度、击法、配合等方面均提出了规范化的要求[4]。
四、新疆岩画与摔跤
摔跤,古代称角抵、角力、角跤,是古代强身健体的军事训练项目。其主要特点是通过游戏者力量上的竞争和较量来分出胜负,以此得到一种精神上的快感。在多个少数民族中都有摔跤项目,如且里西(维吾尔族式摔跤),哈萨克族摔跤,格(彝族式摔跤),北嘎(藏族式摔跤),绊脚(满族、回族式摔跤),博克(蒙古族式摔跤)。角力型游戏与人的基本生理运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在人的机体要求不断运动的促使下,人便会通过一种能量的发泄来满足这种需求,于是便产生了角力。在裕民县巴尔达库尔山岩画中有表现紧握拳头,伸出单双手,似乎在比试体力,锻炼身体的画面。
结束语:
新疆岩画作为有文字以前,智人和古人留给后人的遗产,不仅反映了当时人类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还包容了部分人类的生活场景。骑马、射箭、剑术、拳术等是他们的基本生存技能,为此他们就刻画很多骑马追逐的场景,以及格斗、祈祷和庆祝人们狩猎的成功或赐予他们更多各类牲畜的场面,他们也将人的繁衍、发展过程赋予了一定的思想,家族越大,部落人数越多,食品越多就越能战胜敌人,就能兴旺。这就是新疆部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起源的根基。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田野工作法等研究方法对历史悠久的新疆岩画从体育的视角,对其特征、起源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从中挖掘、整理了具有新疆地域性、民族化的体育项目及器械的发展与演变,并揭示了部分体育项目的起源。
关键词:新疆岩画,体育项目,特征,起源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人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6.
[2]谷世权.中国体育史[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
[3]苏北海.新疆岩画[M].新疆:新疆美术出版社,1994,11.
有关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的分析 篇9
畲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散居在我国东南部地区,其中有90%以上居住在福建、浙江的山区内。全国只有一个畲族自治县,就是位于浙南山区的景宁畲族自治县,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中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1956年,国务院正式公布,畲族是一个具有自己特点的单一少数民族,并确定为畲族。畲族人民酷爱体育活动,“打尺寸”、“盘柴槌”、“骑海马”等。畲族人民练拳习武之风十分盛行,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间武术,一些具有浓郁畲族特色的体育竞技项目在校园内具有较好的发展,丽水学院、景宁民族中学将其中一些项目都作为自己的校本课程进行开发应用研究。
2、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及特点
2.1、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分类
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繁多,按其性质来源来分,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起源于生产生活过程,反应原始的生活状态,如赶野猪;二是产生于社会生存发展过程,体现了勇猛的畲族精神,如打尺寸等;三是用于民族信仰,带有民族宗教气息和民族风俗,如稳凳。
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源于自然生活,更高于生活,项目简便易行,种类繁多,在不同时期得到不同的发展,受到不同程度的重视。同时又需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不断地被赋予新的内容形式和价值,不断地走向科学社会化和规范化,使畲族的民间传统体育成为我们大家共同的体育。
2.2、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特点
2.2.1、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具有体育文化的一般特征和属性,更具有一些独特的带有民族文化气息和民族意识的特性。如每逢畲族传统节日二月二、三月三、九月九,畲民都会盛装出行,举行一些传统体育活动。
2.2.2、地域性。
畲族体育是畲族文化的综合表现,具有许多自己独特风格的运动项目,如踩高脚、操石磉等,都是是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活环境所形成的。
2.2.3、传统性。
畲族体育源于生产生活,许多体育项目都具有传统性和原始性。如射弩、击草刀等,保留了其传统的农耕火种的风格。
2.2.4、健身娱乐性。
许多民族传统体育都是以自娱自乐、消遣和游戏的活动方式结合产生,以满足人们的身心需要。“抄杠”是畲民经常用来锻炼和比试力量的活动,村寨之间、部落之间经常以武会友、健身娱乐。这些体育运动大多来源于生产生活,更可以说是先人生活的缩影,它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纵向继承关系和横向发展关系,具有较强的健身娱乐功能。
3、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发展现状
3.1、畲族传统体育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后期,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出现了与复兴现象相背的衰退局面。随着社会发展畲族传统体育正朝着现代体育所具有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教育等多元化方向发展。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有:操石磉,稳凳,打尺寸,赶野猪,摇锅,抄杠等,并积极地开展另外一些全国性比赛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珍珠球,蹴球,射弩,高脚竞速,板鞋竞速,民族武术,陀螺等。部分畲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得到传承,在景宁县民族中学设置了校本课程,丽水学院也制订了《民族传统体育》教学大纲、设置了《民族传统体育》课程。1986年4月,第一届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功会在景宁畲族自治县举行,开幕式中,畲族表演项目就占了多数。1990年10月,第二届浙江省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丽水市举行,表演项目中“稳凳”、“抄杠”、“摔跤”等畲族项目直接被推荐为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表演项目。
3.2、畲族传统体育面临的问题
有关调查显示: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人们参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目的也在发生变化。在景宁畲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民族传统体育的普及率不高,只有少数的人对其发展现状表示满意。畲族的传统体育项目,都是需要特制的器材才能进行的,如打尺寸,需要特定的木板;高脚竞速,需要特定的高跷器材;蹴石磉,诸多的项目需要在器械的辅助下才可以完成。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器械都已经被城市化淹没,失去了其生存发展的广大空间。另外,一些可以徒手完成的武术、拳类,由于都是口头流传下来,部分也已经失传。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通过实地走访有关人员得知,目前政府对于畲族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保护没有高度重视,一些体育活动只有在重大的运动会才出现;资金的投入不足也是制约畲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发展的重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参与者的积极性;缺乏专门的体育人才,无论是在技术指导还是在理论教学上,都不能够给接收知识的人员以专业的教学,使它的发展现状更不理想。
4.2、建议
4.2.1、政府足够的重视以及资金的投入,改善畲族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现状,呼吁广大社会体育工作者以及体育爱好者和热心人士,参与到传统体育事业的继承与发展中。
4.2.2、培养专门的畲族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接班人,以及专业的从业人员,指导教学。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实地考察以及综合分析等方法,对畲族等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了解、分析,得出了初步的结论,并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畲族,传统体育项目,现状
参考文献
[1]兰润生,林荫生,苏肖晴.畲族传统体育特点及其成因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4(30):27-30.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10
笔者从事小学篮球训练工作时间多年,经历了我校篮球训练工作开展的各种状况。就目前我校篮球传统项目的开展现状作分析和研究以更好地指导日后训练工作的开展和篮球运动的普及。
一、我校篮球传统项目和训练现状
1.我校结合学校自身教育发展的特点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要求,重视学校体育传统项目建设,从2009年至今连续2次被评为“广州市篮球传统体育项目学校”,在制订学校工作计划、教导处工作计划、学校发展目标时均把传统项目工作计划列为重要内容,学校副校长直接对传统项目进行负责和跟踪指导,开学制订训练计划和安排训练时间。落实运动员的参加和家长的签名认同,派发纸质通知,收回家长的回复,以确保训练工作更安全地开展。
课余训练和竞赛是推动体育传统项目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检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成效的基本措施。因此学校非常重视篮球队的训练和比赛工作,学校制订每周安排训练4次,每次训练都有记录,并且坚持常年训练,学校开展体育传统项目训练工作的目的除了普及运动和为上级学校输送人才外,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促使学生健康成长,每年参加区的篮球锦标赛和广州市篮球传统项目学校的比赛。
2.训练的方法和内容
我校的篮球传统体育项目的训练一直停留在比较简单的球性练习上。(1)熟悉球性:对球的掌控能力是检验一个篮球运动员水平高低、基本功扎实与否的重要标志。(2)运球训练:用单手连续按拍从地面反弹起来的球叫运球。运球是比赛中突破防守、发动快攻、组织进攻配合、调整位置、寻找有利时机进行传球和投篮所必需的技术。(3)传、接球训练:传、接球是篮球比赛中运用最多的技术,它是队员之间相互联系、相互配合、组织进攻、实现战术的具体手段;也是培养队员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力量的重要环节。传、接球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进攻战术配合的质量。(4)投篮:投篮是队员在进攻中得分的唯一手段,是组成战术的重要环节,是篮球运动的生命。投篮训练是小学篮球训练的重中之重,因为小学篮球比赛往往得分不是很高,特别是小学女子篮球比赛,一场比赛下来得个二三十分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往往一两个球就能决定胜负。
二、学校篮球传统项目训练存在的问题
1.体育场地设施欠缺
良好的训练场地是开展传统招募训练工作的有力保证,也是科学训练的前提之一。但我校3个校区只有2个室外篮球场,没有室内训练场,综合我们南方雨水天气较多,室外的篮球场就受到限制。学校的篮球数目非常少,全校3个校区篮球数目加起来不到100个,这严重制约了我校篮球运动的普及和篮球传统项目训练工作的开展。
2.体育师资情况
学校目前的专职体育教师6人,6位体育老师都是非篮球专业,老师完全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但是在篮球专项训练能力上还很欠缺。
3.训练队训练的时间少
虽然学校制订了每周4次的训练,但是每次训练的时间只有40分钟,这样很难保证训练的效果,经常都是在练完基本的准备活动之后剩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4.运动员的选材和运动员输送得不到保障
由于师资不匹配及家长对体育项目的看法,导致在篮球梯队选材上缺乏科学性,只局限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的自由参加,这样严重阻碍了篮球传统项目训练的开展。
5.运动员档案资料情况
运动员档案资料比较简单,不规范,缺少对运动员逐年的跟踪分析,运动员档案资料是学校体育项目资料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健全运动员档案是对教学、训练及管理过程进行有效控制,提高训练及管理科学化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运动员全面、健康成长的有力保障。
三、结论与建议
总的来说,学校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训练工作可以坚持常年训练,有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未对运动员进行跟踪分析,此外受场地器材和选材的影响,制约了训练水平和身体素质的提
高。针对以上情况,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加大经费投入
改进学校训练场地,改善学生的训练条件,为全校学生都配备一个篮球,做到人手一球,为了更好地普及篮球运动的开展,使篮球体育传统项目更好地开展。在参加比赛时,为学生购买比赛服,激发学生的荣誉感,让学生在比赛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战斗力,加大专业教师的训练补贴。
2.采取各种措施,尽快提高教师篮球课余训练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首先,积极组织体育教师参加有关篮球方面的学习和培训,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能力水平;其次,聘请体育院校和篮球训练方面有特长的教师、教练员担任学校的技术顾问或兼职教练。
3.加强对学校篮球队的科学选材和科学管理
健全校篮球队员的训练资料档案,并对队员的机能、训练成绩等数据进行逐年跟踪分析,以便能更加科学地进行训练。
4.充分利用“体教结合”的优势
科学选材,建立人才输送渠道,积极向高一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人才,注重小学、初中、高中的对口衔接。
参考文献:
时人杰.农村小学篮球传统体育项目项状与发展策略[J].好家长,2014(09).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 篇11
1.1 研究对象
以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科学分类。对球类,棋牌类,武术类,摔跤举重类,跳跃投掷类,娱乐表演类,骑射类,空中水上类,其他类9个类别中具有代表性的项目进行研究。找出其共有的竞技特点及其规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外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参阅国外体育对竞技特点的研究理论;查找分析关于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书籍文章。
1.2.2 数据分析法
对民族体育项目进行系统化的分析与研究,找出其共同的竞技特点
1.2.3 对比法
用国外现代体育的竞技特点与传统体育的竞技特点进行比较,找出其中的规律。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竞技体育
竞技体育亦称竞技运动,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活动。竞技体育是指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和集体在体格、体能、心理和运动能力、智力等方面的潜力,取得优异运动成绩而进行的科学、系统的训练和比赛。远在史前时代早期的人类生活中,便已经出现以争取胜利为特点的原始、古朴的体育比赛形式。此后,这种活动形式又经古代的长期发展,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不少项目已略具雏形,其形制为近代运动打下了基础。在整个近代体育领域中,比赛活动获得了越来越大的独立性,并被定名为“竞技运动”。在当代,竞技运动经不断发展演进,不仅在理论原则和实践方法上日臻成熟,而且影响也不断扩大,成为一个遍及社会各阶层,波及世界五大洲的特殊社会现象。
2.2 现代体育的竞技特点
2.2.1 公平、公正性
竞技运动中的公平公正性是竞技体育的灵魂,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特点。任何的竞技运动都应该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进行。没有公平竞争,竞技运动便无法正常运行。
2.2.2 规范性
现代竞技运动中都要求运动员要具有高度完美的技艺,这是取得比赛胜利的保证,所以这就要求运动员要以各种规范的训练和战术来要求自己。同时,在体育项目的竞赛规则、竞赛规程等制约机制等都表现出了竞技体育的规则性。
2.2.3 观赏性
竞技体育是从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游戏发展而来的,现代体育竞争强度的日益加强,加大了其可观赏性。人们可以通过欣赏竞技体育比赛来放松自己,度过闲暇的时间。
2.2.4 竞争性
竞技体育中的“竞”字是竞技体育的核心,竞即指竞争力。激烈的竞争性成为竞技运动区别与其他体育运动的最本质的特点之一。
2.3 民族传统体育的分类
为了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特点,在9大类中,选出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比如全国民运会的15个比赛项目,在民间或是少数民族地区开展广泛的项目等。进行分析与比较,找出其竞技中的特点(见表1)。
通过对表1的各项目进行深入研究。并参照竞技体育的特点,找出了其中的竞技特点。
2.4 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特点
2.4.1 对抗性
对抗性是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特点的一个重要属性。通过研究发现,在全国民运会15个竞赛项目中,武术散打、抢花炮、珍珠球、摔跤、拔河、毽球、木球、蹴球、押加9个项目都明显带有对抗性。运用项群理论可让其更加明确其对抗性的特点:技能主导类同场对抗项目有可抢花炮、珍珠球、木球、蹴球、押加、拔河。隔网对抗:键球。对抗格斗:摔跤、武术散打。对抗已经成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一个重要特性,和竞技体育当中的对抗性有异曲同工之处,但是也有着很大不同之处,其不同点在于激烈程度不同。西方体育提倡的是一种搏的思想,竞技体育的目是以争夺优异的名次为主导,所以就必然造成激烈的对抗。而中华民族传统体育里面,许多对抗性项目是本着娱乐的目的进行。所以,对抗程度的激烈性就比竞技体育差了很多,同时在民族传统体育中也包含着大量的中庸和谐的思想,这也是造成传统体育对抗性不够激烈的重要原因。
2.4.2 集体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不是某人的个体行为,而是群众的集体创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开展也是群众的集体参与。表现在各民族传统的体育项目中,就是群体的一种行为。特别是在各民族的传统节日时,以民族、氏族、村寨为单位,无论老少,无论男女都是节日的主角,都是民族体育活动的参与者。云南西双版纳傣族泼水节,一般要举行龙舟大赛,方圆几十里的各族群众到澜沧江畔,载歌载舞,观看龙舟大赛。驾舟者由十几名青壮年男子或女子组成,比赛时锣鼓喧天,人们呐喊助威,最先到达目的地的为胜。泼水节期间,人们相互追逐,竞相泼水,洗涤污垢,以示祝福。还有彝族的火把节也是集体进行的传统体育盛会。火把节上,人们燃起火把,载歌载舞,尽情欢歌。敬火、祭火的古老习俗,各种传统体育活动斗牛、摔跤、赛马等也成为火把节的主要内容。许多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显然是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与周边民族的相互交流中逐步形成的,如赛马、芦笙舞、毽球、秋千、射箭、射弩、摔跤等。各民族的交流融合,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在历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百项表演项目里,这种交融的现象尤为突出。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的集体性正是这种交融的体现。这是现代竞技体育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独有的竞技特点。
2.4.3 娱乐游戏性
民族传统体育在比赛和平时练习的时候本身就具备着娱乐和游戏色彩,其竞技的本质就是为了娱乐和游戏。在为民传项目分类中,特别设置了娱乐游戏类,这更加鲜明地突出了传统体育竞技中带有娱乐和游戏性的鲜明特征。这是民族传统体育产生之时就具有的特性。反映在我国各少数民族的社会生活中,娱乐和游戏的特性就更为突出,即使是宗教活动,也离不开娱乐。所以,人类的生产劳动以及节庆、喜庆等都是开展娱乐活动的时机,正是由于民族体育竞技的娱乐和游戏性质,使得它不像现代竞技体育那样具有极强的竞争性和商业性,而是具有轻松、娱乐、游戏的特点。人们参与活动,更多的是要达到愉悦自我,放松自我,增进交往,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现代体育的竞技特点只能通过竞争、比赛的方式来体现出它本身具有娱乐观赏性的价值,而民族传统体育的竞技特点是本身就能表现出来的,不需要媒介和手段。这也是民族传统体育在竞技特点研究中区别于现代竞技体育的一个分界点。
2.4.4 地域民族性
民族传统体育竞技特点中,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主要表现在:属于同一个门类的传统体育项目,但是在不同的地区与不同的民族中,所表现出来的竞技形式是不同的。例如高脚马项目,湖南的苗族、土家族地区的玩法、比赛方式与云南贵州等地的玩法各不相同。属于较力类的摔跤项目就分化出朝鲜摔跤、博克、藏族摔跤、回族摔跤等几十种摔跤的运动比赛形式。不同民族,不同地区对同一种运动项目的表现出来的竞技形式是不同的。这是现代体育竞技特点所不具备的。
2.4.5 健身安全性
健身安全性是传统体育竞技形式的又一大特征,其中表现为两大特征。一是技能的传习,训练的目的与过程,二是比赛过程。首先在大部分传统体育的项目的教学训练中,教练或师傅,都是以学习技艺、强身健体为教学训练的唯一目的。特别是传统武术,其运动的基本形式、目的,都围绕着养生健身来开展。其次是传统体育的过程比赛过程,更加突出了其竞技安全性的特点。一般现代体育在激烈的比赛中,都有着很大的运动损伤与受伤的危险,但是有在传统体育当中却很少见,传统体育在比赛中,始终奉行着以娱乐游戏为目的的内在宗旨,这就成为传统体育竞技运动中很少有大的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
2.4.6 规则性
此特性是所有体育的竞技特点都所具备的特点。在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特性中也不例外的包含了大量的规则性。一个运动项目,没有规则,就无法进行。所举例的传统项目中,基本每项运动,都有其自身明确的规则。在以往的时期传统体育带给人们带来的是其运动竞技毫无规则、杂乱无章等错误的理解。其实传统体育和现代竞技体育一样,每一个项目都有明确的规则。这不仅体现在传统体育的比赛方面,更体现在传统体育技术动作的运用上。
2.4.7 时代性
在社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各个时期都给予民族传统体育一定的影响,因而传统体育也间接地反映出时代的特点。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特点是根据时代变化而变化的,这也是传统体育能永保生机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围棋为例,围棋在南北朝时期,棋盘由17道改为19道,棋子由289子增为361子,这和当时天文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到了魏晋时期,,围棋手又有上、中、下等,九品之分,这是当时用人制度中九品中正择人之法的又一明显反映。
时代发展到了今天,为了传统体育的竞技特性能适应当今社会的需要,在器材制作,比赛规则等诸多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进。如朝鲜族的秋千的器材,射弩所用的弓和弦,抢花炮的发射器和花炮等,在保留其原有特点的基础上,都采用了现代化的器材加以改进,由此可以明确看出传统体育其竞技发展的时代特性。
3 结语
我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竞技特点有着对抗性、娱乐游戏性、地域民族性、时代性、规则性、健身安全性、集体性这七大特征。其中许多特点都是现代体育竞技特征所不具备的,是民族传统体育独有的竞技特点。研究民族体育竞技特点对提高传统体育的竞技水平,扩大传统体育的普及范围,以及让传统体育更好、更快地与世界竞技体育接轨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白晋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2]胡小明.民族体育[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倪依克.论中华民族传统体育[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4]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优秀传统体育项目】推荐阅读:
传统优秀文化09-26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08-1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07-06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10-20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07-12
中华优秀传统道德文化10-13
中国优秀传统价值观念11-04
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08-26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11-06
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