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2024-09-11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共12篇)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1

一个称职的教师, 不但要给学生以知识, 还要教会学生自学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所以, 培养学生成为一个具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 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 也是新一轮课改中教师必须研究的课题。

一、转变教育理念

1.对比中感悟。

传统的课堂是教师牵着学生走, 高效的课堂是教师放手让学生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提携一起走;传统课堂以灌输式教学为主, 高效课堂以探究式学习为主。在新课程中, 学生由接受式、被动式学习变为思考式、探究式学习;由他主学习变为自主学习。教师要通过观念的比对、学习, 改变自己固有的传统观念。

2.统计中发现。

美国国家教育实验中心发布实验报告:教师讲授24小时后, 知识的巩固率是5%, 学生自己阅读24小时后, 知识的巩固率是20%;有多种感官刺激如多媒体所得的知识, 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30%, 用讨论、交流所得的知识, 24小时后知识的巩固率是50%。从这个实验报告中可以看出, 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动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的知识巩固率并不高。因此, 教师要变换自己的角色, 少讲、精讲, 以学生为本,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思考中明白。

现代教育,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习知识, 传授学习方法。同时, 教师要经常问问自己:语文课该上什么?语文课的功能是什么?课堂该是谁的?你设计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吗?教学环节与教学目标的关系联系紧密吗?你设计的目标落实了吗?学生有自己的疑问吗?我们的课堂为教育、为社会做好准备了吗?课堂上你把时间还给学生了吗?学生在课堂上有足够的思考空间吗?只有养成常常自问的好习惯, 才能把握教学方向, 充分利用教材资源, 设计合理科学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习型、社会型、创新型的学生。

4.践行中获得。

课堂教学是一项复杂的脑力劳动, 它需要教师丰厚的理论功底、无私的奉献精神、认真的潜心专研、不断的总结概括。一个优秀的教师, 课前一定是认真研究教材、研究学生, 与他人认真研讨, 反复研究教学的策略、教学的过程与方法。课堂教学中注意教师角色的转化, 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后认真批改学生的作业, 深刻反思自己课堂教学的得与失, 并在教学中加以改进。通过教育教学实践, 教师才会从根本上达到教育理念的转变, 才能有所思、有所想, 从而主动引导学生随之而变, 也才会想办法改变固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二、转变教学方法

1.培养预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科学家培根曾经说过:“习惯真正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 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 因此, 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良好的预习习惯。”对于一个刚入学的学生, 课前预习要求不能太多, 不能超过这个年龄段该承担的学习任务, 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培养目标意识。

有了教学目标, 教育就有了方向, 课堂也有了方向。每一节课, 要告诉学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每天的目标是什么?每周的目标是什么?每学期的目标是什么?因此, 制定课时教学目标很关键, 首先要研究学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已有的知识、能力、水平, 仔细斟酌目标的数量与难易度, 防止目标脱离了学生实际。其次要研究学习内容。依据课标要求, 确定既适应学生学习又能与课时教学内容合拍的教学目标, 然后围绕目标处理教材, 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切不可仅有预设的目标而无具体落实教学目标的相应活动内容。最后, 要研究教与学的方式方法。教学方式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 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途径。

3.培养质疑习惯。

(1) 读题质疑。打开学生思维大门的钥匙就是质疑。学患无疑, 疑则有进,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所以, 在教育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教会学生质疑。标题是文章的“窗口”, 是文章的眼睛和灵魂, 是作者或编者根据文章中心和主要内容深思熟虑而提炼出来的。预习课文时, 要培养学生养成一看到课题, 就把产生的问题及时用铅笔书写在课题的空白处, 等待上课时提出自己的质疑。

(2) 读文质疑。课本上的文章有的是寓理于事的叙述, 有的是自然环境细致描写, 有的是人物语言、神情、动作、心里细腻刻画, 这些都离不开关键词、关键句的表达。深入学习课文时, 每读到不懂的词句, 就要养成在不懂的地方标上“?”的习惯, 以便学文时细心揣摩体会, 掌握词句运用的技巧。质疑需要引导, 需要鼓励, 需要培养, 在不同的质疑声中每个学生定会有阅读能力的提高。

4.培养倾听习惯。

听的时候眼睛要求学生要看着讲课的教师和发言的同学, 让他知道你在认真地听, 尊重地听。听的时候不能发出声音, 如果要发表自己的见解, 一定等他人说完后才能举手, 得到教师许可方能大声发表观点、看法。听的时候手和脚都不动, 包括文具、书、桌子、椅子都要悄悄的。需要的时候要静静地把听的要点记下来。听到精彩的地方, 点点头, 微笑一下表示认同和欣赏;听到不同意的地方也可以皱皱眉, 或者轻轻摇摇头。听清说话人表达的意思, 找准关键词和主要意思。要听说话人的语气和态度, 体会其思想和情感。

5.培养探究习惯。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学生的“合作、交流、探究”。怎样让学生由传统的“听、记、背”变为自主、合作学习呢?首先, 告诉学生合作、交流、探究的意思及作用, 其次, 教师教给合作、交流、探究的方法, 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旦读书就要圈圈点点、勾勾画画, 谈体会、做批注、写感受等。最后, 教师利用认真编写的导学案,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三、转变评价机制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制, 对学生的评价采用百分制、等级制和评语评价等方式, 并相互补充、相互结合, 充分体现各类评价方式的科学性和互补性。教师可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实际情况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如听写生字一般采用百分制, 作文评价采用等级制。而在兴趣爱好的评价中, 则采用评语式评价, 用简短的语言肯定学生的进步, 或指出存在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所以, 这三种评价都是对学生学业评价很有效的方式。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2

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作者:任慧霞

来源:《新世纪教育导刊》2014年第03期

对于刚踏入小学校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而言,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老师在学生刚入学刚开始上数学课时不是急于向学生传授知识,而要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充分地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

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积极思考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因此,教师要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倾听的习惯。首先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上课专心听讲,教师讲课时一定要精神饱满,而且语言要生动有趣,条理要分明,方法要灵活多样,力求使课堂教学引人入胜,使每个同学都乐意听。其次,对于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一定要反复引导,耐心的予以提示,必要时对学生进行专门的训练。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认真书写不仅能提高作业的准确率,而且对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有积极的意义。书写美观、工整是学生的基本功。做数学作业一般要求学生书写格式规范,阿拉伯数字和符号的书写也要规范。对于作业的书写情况,教师要经常讲评,要以典型示范,以表扬为主。一年级小学生在做课堂作业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做玩玩,心神不定,教师应要求小组同学共同督促,使学生认真地完成作业。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习惯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还必须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其实提出问题有时比解答问题更重要,任何发明创造都是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开始的,学生提出问题是从所学知识中,寻找矛盾和疑问,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这种提问能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有效途径。因此,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就可能产生新的见解,有了见解就会有交流的愿望,有了交流又可产生新的思考,从而使学生乐于思考、勤于思考、善于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浅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3

关键词:学习习惯 养成教育 终身发展 自信 成功

【中图分类号】G420

一.什么是学习习惯

学习习惯是指“在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中,在学习环境的影响下,经教育反复练习形成的,最终发展成为个体需要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方式。”学习习惯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品质、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质量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小学阶段是良好习惯的形成的最佳时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为学生终身发展打基础的。

二、良好的学习习惯都有哪些

1.专心听讲的习惯。听讲是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首要途径。要注意老师讲解、演示、板书 和表情、动作,纠正思想开小差的不良习惯。

2.求异思维和不懂就问的习惯。独立思考和善于提出问题的习惯对我们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将来进一步学习都很重要。“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纠正懒于思考,依赖老师、同学或单纯死记、模仿等习惯。

3.认真阅读课本的习惯。课本是获得知识的首要途径。阅读课本是培养自学能力的开始。要善于自学,纠正不看课本或走马观花。

4.严格认真,一丝不苟的习惯。科学来不得半点马虎。要求严肃认真、一丝不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积极改错。同时,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是提高计算准确性前提,坚决纠正字迹潦草,作业马虎不认真的习惯。

5.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通过作业,可考察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可反映学生知识,技能的水平和教学效果。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卷面整洁、格式规范是基本要求。

6.认真检验的习惯。对所解答的问题要进行“检验”。检验的方法越多,思维就越灵活,收获也就越多。

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学生的重要性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

1.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学习策略的形成。

因为运用策略性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校教育的重点。策略性知识能力包括学习技能及掌握学习方法,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掌握学习策略的重要基础之一。

2.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益的重要条件。

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形成学习组织性和系统性的最重要途径,也是保证学习高效益的条件。没有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就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就不能形成有效的智力活动和知识结构,也就不可能产生高效益的学习活动。

3.好的学习习惯,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

在学习早期阶段,如果学习习惯在一定途径下得到顺利发展,并形成个体的一种需要,将会在以后的学习活动社会实践中发挥深刻的影响,并成为导致学生未来在社会结构中位置分化的重要条件。因此,从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一生的成长。

三、中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1.教师要树立良好的形象

我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小学生,他们习惯于从模仿中学习。而且,小学生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处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使学生在学习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只有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下,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得以更好地实现

2.从小开始培养

有研究指出,一个人的习惯早在胎儿时期就养成了,由此可见培养良的习惯越早越好。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好习惯的培养最好是心理清晰、没有形成错误观念、没有养成坏习惯时就开始。人的早期可塑性性很大,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时刻,这一时期容易养成好习惯,因为这一时期的学生对老师充满着信任和尊敬,愿意按老师的指示去做。

3.要从细节做起,持之以恒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从细节开始。在教学中,有许多的细节,诸如坐的姿势、读书姿势、回答问题的声音要响亮等等,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把这些细节养成好的习惯。《老子·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教师必须注意从一点一滴的小事抓起。习惯是经过重复或练习而形成的自动化了的行为动作,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且必须有一个过程。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自然形成了。

4.校内外相轨并行

學生除了在学校外,停留最多的就是家庭了。因此,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这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进行家访,可以是面访,也可以是电访,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4

一、激发求知欲,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求知欲,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知识源于生活, 教学中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挖掘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必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

2. 体验成功, 激发兴趣。

“解出一道难题, 比吃一顿大餐还要爽”。学习上的成功体验, 同学的羡慕, 家长的欢欣, 教师的赏识无不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铺设思维台阶,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在低起点中获得小成功, 进而在不懈努力中获得大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及多媒体、网络科技下的新型教学环境, 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因素。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学生, 他们需要教师的信任和关爱。这就要求教师到学生中去,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靠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使学生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2. 运用现代科技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声有色的问题情境, 动静结合的图像变换, 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深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魔术师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同时,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交流信息, 教师和教材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教师只是设计者、导航者, 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揭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1. 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

常有学生感叹“上课能听懂, 下课不会做题”, 便是人们常说的“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多以探究性的语言代替结论式的陈述, 深刻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从“懵懂”达到“彻悟”。

2. 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许多学生考试时, 感觉题目“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本就在于他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维过程, 解题只是对所学知识的机械应用。因此, 要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时,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将头脑中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化、条理化。使学生逐步由“被牵着走”到能够“自己走”。

四、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 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1. 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家达尼洛夫说:“教师讲的越多, 从而留给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进行活动提供的机会就越少。”在教学活动中, 留给学生足够的“空白时间带”, 使学生有较宽余的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有更多的体验探究、实践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习惯。

2. 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

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由来过程,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 在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时, 可给学生适当分组, 准备好钉子、绳子、色笔和画板。放手让学生画, 以加强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探求其标准方程, 并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加深认识, 增强运算技巧和能力;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椭圆的几何性质。这期间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只是一个“催产婆”, 在学生出现奇思妙想时给予褒奖和鼓励, 从而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乐趣, 由“苦学”变为“乐学”。

总之, 教师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摘要: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 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求知欲, 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揭示思维过程等方面对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谈了一点认识和体会, 并以此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

高一学生如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5

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自习课上,我们时常会看到这样的镜头,有些学生在教室里旁若无人、大声说笑;有的学生遇到问题,不是独立思考,而是马上和其他同学讨论;有的同学看看这,做做那,不知道到底干什么好,尤其是完成作业之后,就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了;现在规范办学行为,周末和节假日不再补课,不少同学整天整天的宝贵时光眼睁睁地白白流失;新课改的新课改形势下,要求老师点拨诱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但不少同学居然还等着老师去灌而自己不知干什么好„„,诸如此类的问题还可以列举出很多。之所以出现以上问题,就是因为学生不了解学习常规,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学习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的,乱哄哄的教室只会让人心烦,在这样的状况下,学习效率是要大打折扣的,安丘四中就要求学生“入门即静,非学莫入”是很有道理的;有的学生遇到问题就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如果这样下去,依赖心理形成了,独立思考能力没有了,考试时遇到问题就会不知所措。根据“破窗理论”,街边房子的窗子如果是完好的,很久一般不会敲它,一旦有一块窗子玻璃破了,其它玻璃很快就会被打破,同样在教室里,如果很安静,一般都不讲话,一旦有一人开始说,很快全班有很多人都会说起来。有时候,本来班里很静,老师到班辅导,一有人问问题,很快班里就乱起来就是这个道理,因此要“入班即静,入座即学,入学即专”,要继续开展“三个一活动”即:一到班就学习,一学习就专注,一专注就高效。有的同学看看这,做做那,不知道到底干什么好,尤其是完成作业之后,就更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了,这是因为他们学习无计划,东一榔头,西一锤,看着很忙乱,实际效率不高,不少同学只知道听讲做作业,不会预习,不会老师编写的“导学案”,不会复习,更不知道要经常归纳总结、反馈纠错,当然,有的同学学习缺少主动性和自觉性,因此做完作业,也就不知道干什么好了。

二、学生如何才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要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必须首先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标,增强学习动力,其次还要激发学习兴趣,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两者缺一不可。

(一)端正学习态度 增强学习动力

1、明确学习目标:要想成什么样的人,就先做什么样的梦,树不起摘下太阳的雄心就搭不起登天的梯子。眼睛所看着的地方就是会到达的地方。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就如同没有方向的航船,就不可能到达理想的彼岸。我曾经这样给学习讲过,我们努力学习最起码有如下目的:

1)为中华民族之崛起而学习: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弱国无外交,落后就要挨打,中美撞机事件、中国前南使馆被炸事件都会让每一个有血性、有良知的中国人强烈的感受到,为了国家的兴旺,我们必须发奋苦读。

2)为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而学习:可怜天下父母心,父母含辛茹苦、不辞辛劳为孩子操劳,尤其是家在农村的学生父母整日在地里耕种,腰一天天的弯了,背一天天的驼了,头发一天天的白了,脸上的皱纹也一天天多了,当我们看到父母把血汗钱递给我们时眼中所饱含的期待时,我们怎么会不感动呢,我们一定会发出发自内心的誓言:圆我大学梦,慰我父母情。

3)为了自己未来的生存和幸福而学习:有的人可能思想境界不高,不为祖国着想,也不为父母着想,但总要为自己的前途着想吧。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现在不努力学习,没有真才实学,将来在社会上很难立足,为了自己未来的生存和生活的幸福,我们没有理由不努力学习。水激石则鸣,人激志则宏,人不能鼠目寸光,要有远大志向。要在学年初,认识自我,规划自我,挑战自我,要战胜别人,必须首先战胜自己,而规划就是战胜自我的一种有力武器。

1、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制定目标规划,不做说大话的矮子,也不做说松话的懦夫,勇于制定规划就等于把鞭子拿在自己手中,自己鞭策自己前进,要把大目标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小目标,一

个个具体的小目标实现了,总的目标也就实现了。成功的道路就是有目标铺成的。海到天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顶,这等气概何等豪迈。

2、提高学习注意力:注意力是高效学习的前提。富兰克林说过:只要把精力集中在一点上,就会爆发出令自己也感到惊奇的力量。相同重量的炸药和木柴发出的能量基本相同,但炸药的威力比木柴高千倍,原因是炸药的力百倍凝聚,集中注意力就好比把精力集中在一点上,能力更大,效率更高,因此,要象凸透镜一样把你的精力集中在一个焦点上。学习时要控制“三闲”,排除干扰,静专思主,学会闹中求静,心静如水,凝神如一,提高注意品质,提高学习效率。

3、培养学习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能量的调节者,它的加入就发动了储在内心的力量。不能因为喜欢老师就喜欢老师的课,没有直接兴趣,要培养兴趣,至少要有间接兴趣,因为,高考时那一学科都是重要的,尤其是自己头疼的薄弱学科更是如此,通过努力不断进步,你对这一学科的兴趣就会慢慢的大起来的。

4、敢于拼搏进取:俗话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下一番冰霜苦,那的梅花放馨香,世上荣誉的桂冠都是用荆棘编成的,要想获得超人的成功,必须付出超人的代价;懒人的地里是不会自己长出黄金来,轻轻松松上名校,那只不过是痴人说梦,除非你是天才、神童。另外还应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成功意识,现在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高考竞争异常残酷,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磨练自己坚强的意志,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和强烈的求胜欲望,成绩好的,可以把眼光放到全校,乃至全市,成绩一般的可以找一个胜过自己的竞争对手,并千方百计的战胜他、超过他。夫人说过,人生要有毅力,否则一世无成,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行,必须使自己时刻处于亢奋状态。

(二)充满自信 挑战自我自信心在人的一生中占居着基础性的支持地位,缺少自信,人就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了自信,自信心就能象催化剂一样把你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开启动力点),充分的自信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俗话说:这个世界是由自信心创造出来的。鼓舞你的人恰恰是你自己,有一篇文章的题目叫《我冲刺了别人的目标》一个新战士受到连长的鼓励,结果他信心倍增,在以后的投弹训练中,他的成绩一举由原来的40 多米一直上升的不可思议的70多米,这充分说明,人是有很大的潜能的,只要有自信心,人的潜能就可以充分发掘。山东安丘四中活生生的例子也已经说明了一切,那么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增强我们的自信心呢,我想向同学们推荐如下几种方法:

1)齐呼励志口号等如“我能行,我定能成功”“一班学生,潜力无穷,我要拼搏,我要成功”,这样的口号,一方面听到后让人热血沸腾,精神振奋,另一方面能不断加强心理暗示,增强自信心,可谓是精神充电。从某种意义上说,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

2)写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每天在黑板上写一句名人名言,名人名言、格言警句常富有哲理,给人启迪,催人奋进,日集月累,会使学生受益终身。如果你缺少自信,那么爱迪生的“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会给你启发和教育。

3)要有自己的座右铭座右铭要针对自己的实际选择能激励自己奋发向上的名言、警句,可能的话可以贴在自己随时可以看到的地方。

4)给父母写一封信,表达一下学习的决心或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如“我要让父母为有我这样的儿女而骄傲”“我将用勤奋的汗水换得您的微笑”“尽力而为,无愧于您的养育之恩”“我要用成绩去填充你们的希望的心田”“我要用成功去抚平您额头上的皱纹”“希望看到父母灿烂的微笑。”

二、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

(一)关于学法

1、为何要讲学法?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磨刀不误砍柴工。掌握了正确的学法,可以使我们少走弯

路,可以提高效率,以达事半功倍之效,否则,可能书看了白看,题做了白做。学习是有一定的普遍规律性,但具体人的情况不同,方法也不同,学习有法,但无定法,关键得法。人们在讲政治时经常会说,要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这是真理。我个人有这么一个例子,为了在教工运动会上取得百米短跑比赛的胜利,我在赛前认真研读了短跑的理论和技巧并把要领默记在心,当发令的枪声一响,当我按照要领做出“抬头、挺胸、蹬腿、甩手”这一连串的动作后,我发现我的对手早已冲出几米之外,看来,照搬经验是不行的。正如科学家严济慈讲过的那样:每个人都要摸索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别人的方法很好可未必就适合你自己,别人的可以借鉴,借鉴不是照搬,要根据自己的情况使之变为适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2、仅有好的学就能取得好的成绩吗?

仅有好的学法是远远不够的。任何必良好的方法,都必须有足够的拼搏的时间来保证,缺少拼搏汗水的浇灌,任何绚丽动人的种子,只能长出瘦弱的苗,结出苦涩的果,因此,在学习上要拼搏开道,方法断后。

(二)关于学习常规概念:经过长期实践,符合学习规律,有助于学生学习提高的学习规范。模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计划————总结。

1、预习:古语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军队不打无准备之仗,学习也不例外,通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从而听课时有的放矢,听课时还可发现自己预习时理解的错误,便于分析问题进而牢固掌握知识,预习有利于培养自学能力和习惯,而这一点对于今后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放矢的学习就好比是合理抢跑,一开始就争取到了主动,学习主动,自学能力强,成绩更好,这样就形成良性循环,可见,抓住了预习就抓住了“牛鼻子”。学校现在要求教师采用“学案教学法”或学习借鉴兖州一中的“三段六步”循环教学法,如果你不预习,你的课肯定就无法进行下去。因此,要不动笔墨不看书,要边看、边读、边批、边写、边划。由于平时大家功课较紧,因而对预习重视不够,预习效果很好,我劝你们不仿一试。

2、听课:是吸收知识的主渠道,千万不可我行我素,要抓大问题、关键问题和自己的疑难问题(研究表明,一个学生一节课的精力流失率是36%左右,高效学习率不到50%,人不可能一直100%专注,因此必须有重点)。俗话说:珠子穿成川才好看,教师讲课一环套一环,一环没听懂就影响下一环,关键之处,你会有听均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觉,要追老师、抓西瓜、当堂清。要注意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的东西;要注意老师解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入手、如何寻求题眼、如何解决问题的;要注意老师讲评作业练习是如何分析错误原因的,自己应如何防止出现类似问题。要与教师协调配合,同步进行;要专心致志、不要分心;听课要力求耳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处理好听与记的关系,以听为主,以记为辅,有所记,有所不记,记补充内容和关键易错内容等,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3、作业:做作业是为了检验学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巩固情况以及培养技能和技巧及解题能力,因此,学生切忌只听不练,眼高手低,因为不练就不能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不练就不能提高知识的迁移能力,数、理、化没有一定的练习量想学好,可以说是天方夜潭,当然必须以透彻理解基本概念和原理为基础,尤其是数、理、化;解题的目的是找题目的做题规律和方法,要注意汇集有代表性的经典试题;要重视反馈纠错(A:分析错误性质,找出薄弱环节B:记录典型错例,备集错本。)作业练习出现错误是难免的,错的地方要么用红笔划出,记入集错本、认真分析并反复翻看,保证做一题,懂一题,错一个,纠一个,不能出现夹生的情况,有些同学不注意纠错,即使集了也不认真分析,即使分析了也不经常翻看,这样稀里糊涂地做题,以后再次出错也毫不奇怪,事实上,平时出错的地方正是你的薄弱所在,而且考试时常喜欢再次光顾,因此平时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要及时反馈另外在练习中,语言、符号要规范,步骤格式要规范,作业要严谨认真,一丝不苟,戒除粗心大意的坏习惯。

4、计划:计划能激发人的雄心,开发人的潜能,按计划学习可以使人忙而不乱,劳而不倦,这样学习虽辛苦却不乏情趣,每周每日的工作都要勾画一个轮廓,避免学习的盲目性,计划不可过细、过高。要切合实际,留有余地。每月、每周的学习要有计划,每天的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学什么要有计划,这样可避免学习的盲目性,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每个同学要处理好“大计划”与“小安排”的关系,务求做到师生同步,讲练同步。

5、总结:总结比计划更重要。不总结就不能发现学习的得失,要一日一复习一总结,一周一复习一总结,一月一复习一总结,一步一回头,一步一打夯。要肯定成绩,找出问题,调整努力方向。

(三)其它学习方法和技巧

1、善于利用零星时间:鲁迅说过,“时间象海绵里的水,只要挤就会有的。”把握一个今天,胜过几个明天。要抵御生活中的诱惑,为了自己目标的实现,必须忍痛割爱,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电视、游戏、小说和交朋友等等都要抛弃,要见缝扎针,利用零星时间背单词、记公式,睡觉前躺在床上可以回忆白天学习的内容,有些人理发、上厕所的时间都在学习,时时都要有这样一个想法,我多背一个单词、多做一道题,我就有可能走在别人前面,我看过一篇名为《永远先走一步》的文章,一个小护士,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外企的一个小勤杂工、业务代表、IBM华南经理, 一直到微软中国公司总经理,她的做法就是每天比别人多工作6个小时,坚持下去就可能永远领先别人一步,吴士宏说:连我都行,你为什么不行。

2、要不耻下问:有的同学很少问问题、甚至从来不问问题,要么是惧怕问问题,要么是担心问题简单怕被人笑话而不敢问问题,要么是问题太多不知道从那问起,这些都是不利学习进步的。当然,有问题要勤问,但不能一不会就问,要问那些经过仔细思考仍然不会的问题,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个别学生性格内向,不敢问问题,要突破心理障碍。

(四)关于学法的精言妙语

1、要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你有这样的方法吗?

2、打好基础。不集细流无以成江河,学习亦是如此,掌握了基础,遇难题也可迎刃而解,基础不牢,犹如沙上建房,随时都会倒塌。弄清概念,不可一知半解、似是而非、满足于“半瓶子”,“半瓶子”比一点不知道更可怕。

3、《集错本》要时常翻看,平时常错的地方考试时常经常光顾。你各科有《集错本》吗?时常翻看吗?

4、要有阶段目标计划,每天每周每月的计划完成了,总的目标计划也不难实现。你有计划吗?完成如何?总结比计划更重要,不总结就不能知得失。你常总结吗?

5、复习课本忌走马观花,要构建知识网读书先由薄到厚,再由厚到薄。每一科每一单元知识点是什么,其间联系如何,章与章之间联系如何,你是否学完一个章节后对此考虑过、实践过?

6、数、理、化、史、地、政各科要集经典试题。你集了吗?

7、学习不能死记硬背,但要背硬记死。

8、消灭差科,均衡发展,力争单科拔尖。你有瘸腿科目吗?怎么消灭?

9、时刻把父母的身影装在心里,不想学习的时候,就想想爸爸妈妈。可怜天下父母心。

10、学海无涯苦作舟,但“苦”要有分寸,一味压缩休息时间,其结果是事倍功半,学要学个踏实,玩要玩个痛快,要劳逸结合,提高效率。整天埋头读书,脑子一盆浆糊,效率能高么?学习要劳逸结合,当然,有爱打球习惯是好现象,但千万不可玩物丧志,要坚持适度原则。

11、找一个竞争对手,为学习提供动力。你有竞争对手么?如何竞争的?

12、专心致志的学习半个小时,胜过三心二意的学习一个小时。以上只是对如何培养良好的学习谈了一些基本的建议,因限于篇幅,都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探究,包括自主学习、勤于思考等非常重要的内容甚至都没有提及。本文最关键的几个要点是:★ 明确目标-----坚定信心-----努力拼搏

★ 坚持预习----归纳总结----反馈纠错----见缝扎针----不耻下问----夯实基础----提高效率----摸索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我们知道,学习态度对学习习惯的重要性,要想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呢,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落实在行动上,要提高认识,认准方向,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旦习惯养成了,你们会受益无穷,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的源泉,赶紧行动吧!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

教育家魏书生培养学生的“十二个学习习惯”

1、记忆习惯。一分钟记忆,把记忆和时间联系起来,这里还含有注意的习惯。学生的智力,注意力是最关键的。一定把学习任务和时间联系起来,通过一分钟注意、记忆来培养学习习惯。

2、演讲习惯。让学生会整理、表达自己的思想,演讲是现代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3、读的习惯。读中外名著或伟人传记,与高层次的思想对话,每天读

一、两分钟,学生与大师为伍、与伟人为伍的时候,很多教育尽在不言中,一旦形成习惯,学生会终生受益。

4、写的习惯。写日记,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看日记能看出老师的水平,更能看出学生的水平,一分钟、三五十个字,坚持住、写下去,这就是决心。我二十年不批改学生作业,但我说一句话管二十年,就是每天一篇日记。

5、定计划的习惯。凡事预则利、不预则废。后进生毛病都出在计划性不强,让人家推着走,而优秀的学生长处就在于明白自己想要干什么。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同学们定计划的习惯。

6、预习习惯。请老师们把讲的时间让出一部分,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去看一看,想一想,预习预习。在实验中学时我就要求老师讲课别超过20分钟。昨天发给大家的材料-江苏洋思中学,“只讲十分钟”,后进生明显进步,秘诀就是预习、自己学的习惯。反之,不让学生自己学,最简单的事都要等着老师告诉他,这样难以培养出好学生。我从1979年开始,开学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习惯,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第一天就期末考试,把新教材的期末试题发给大家。这样做就是要学生会预习。让学生自己学进去,感受学习的快乐、探索的快乐、增长能力的快乐。所以请各位老师一定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7、适应老师的习惯。一方面我们努力采取措施提高老师的能力水平,适应学生;另一方面学生也要适应老师,从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不同层次的老师,学生用不同的方式,眼睛向内、提高自我的方式去适应,与老师共同进步。

8、大事做不来,小事赶快做的习惯。这也是非常要紧的一个习惯。我抓学生习惯基本就这么抓。尖子学生做尖子的事,后进学生别盲目攀比。大的目标够不到,赶快定小的目标。难题做不了,挑适合你的容易做的题去做。人生最可怕的就是大事做不来,小事不肯做,高不能成,低不肯就,上得去、下不来,富得起、穷不起。所以要让我们的学生永不言败。

9、自己留作业的习惯。老师留的作业不一定同时适应所有的学生,如果都要求去做,就是反教育。老师要和学生商量,让学生做到脚踏实地、学有所得,市教委规定对学生实行量化作业,它的落实,一靠检查,二靠老师良心,老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只有常规量的学生可以接受,学生才能适应教育。浙江书生中学就特别强调这点。

10、错题集的习惯。每次考试之后,90多分的、50多分的、30多分的学生,如何整理错题?扔掉的分数就不要了,这次30分,下次40分,这就是伟大的成绩。找到可以接受的类型题、同等程度的知识点研究一下提高的办法。整理错题集是很多学生公认的好习惯。

11、出考试题的习惯。学生应该觉得考试不神秘。高中学生应该会出高考试题,初中学生会出中考试题。

学生良好化学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6

化学课的学习主要由以下几个阶段构成:(1)课前预习;(2)听课;(3)复习;(4)完成作业。

◎预习阶段

概括起来即“读、画、写、记”。“读”,要有课前预读的习惯,能根据预习提纲带着问题读懂课文,归纳含义;“画”,要画出重点、要点、关键词句,在课本上圈圈点点;“写”,把自己的想法、疑点写下来,带着想不通的、不理解的问题去听课;“记”,要把重要的概念、定义、性质、用途、制法多读几遍,记在脑子里。教师要教给学生怎样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认识能力就会提高。在预习中不仅要求学生能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能质疑问题,而且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确定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安排学习过程,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听课阶段

课堂听讲,在中学时代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来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启发学生的思维,系统地讲解化学概念和规律,指导学生演示实验,组织讨论,探索新知识,解答疑难问题,点拨思路,纠正错误,并在科学方法的运用上作出规范。因此,在课堂上学生一定要专心听讲,开动脑筋,在教师的诱导下对所学知识深入理解,同时还要学习教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方法,这样可以在学习中少走弯路。

学生在课堂上听讲,还要做到边听、边想、边记。主要精力放在听和讲上,必要时也可标标、画画或写写。听好课的三要素,即:恭听、思维、记忆。听讲的方法主要包括检查复习、讲授新课和总结巩固这三个环节的学习。和其他学科一样,学生听化学课应全神贯注,做到眼到、心到(即思想集中)、耳到和手到。关键是心到,即开动脑筋,积极思维,想懂所学的内容。眼到,重要的是在教师指导下分清主次现象,能迅速捕捉一瞬即逝或现象不够突出和不够明显而又属于反映物质及其变化的本质属性的现象。耳到、心到,着重点是开动思维器官,听清和思索教师从现象、事实到结论的分析、归纳得出结论的过程或演绎推理过程、说理论证过程和操作及装置的原理等。手到,主要的是按要求和规范认真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技能。

◎复习阶段

复习是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一步获得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必不可少的教学程序。在复习过程中,要针对知识、技能上存在的问题,根据课标要求和教材的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分散的知识点串成线结成网,使之结构化、系统化。

复习的种类大致可分为新课中的复习、阶段复习和学年总复习三种。新课中的复习,目的是“温故知新”,降低新课的教学难度,可采用课前提问,或边讲新内容边复习旧知识的方法。阶段复习一般分为单元复习、每章复习和学期复习,目的是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比较系统化、条理化,有较好的综合运用能力。

复习是对知识的识记、掌握、巩固、深化、提高和迁移的过程。通过复习进行总结,归纳章节内容,列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有助于知识的条理化、系统化,有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综合能力的提高。根据不同的内容,可选择不同的方法,如:(1)实例法:对物质的结构、性质、制法、存在、用途必须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复习,通过实例认识物质的制法、用途等。(2)对比法:化学知识点之间存在异同,复习时若能进行一些对比分析,可加深理解和记忆,找到联系与区别,以便灵活运用。(3)联想法:复习时要善于将前后知识进行联想,使之系统化。(4)归纳法:把零散的知识、复杂的内容整理成提纲或图表,摸索出它们相互间的转化规律,成为全章及全书的知识概括和小结。(5)联系实际法:要反复通过实例,联系实际,使学生逐步学会联系。

◎完成作业

化学学科的课后作业及解题过程也有其规律:(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首先要认真理解题意,弄清题目给出什么条件、需要回答什么问题,也就是明确已知和求解。(2)回忆知识点,确定解题方案。在审清题意的基础上,回忆有关的化学概念、基本理论、计算公式等化学知识,设计一条解题途径,制订出解题的方案。(3)正确解题,完美答案。把解题的思路一步步表达出来,注意解题的规范性和完整性。解题结束时要注意反复检查,以提高解题的正确率。(4)展开思路,寻找规律。这是最后一环,也是大多数学生最容易忽视而至关重要的一个步骤。一道题目做完以后,要结合己做好的题目联系前后的思路,从中悟出带规律性的东西来,就会事半功倍。反之,就是做无数道练习题,也达不到巩固知识、训练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

化学学习的过程是由一系列阶段组成的,阶段与阶段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学生在学习时应掌握好各阶段和各层次间的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学好化学,并理论联系实际地用好化学知识,取得理想的成绩。

(作者单位:湖南省汨罗市一中)

小学生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篇7

一、养成教育要从点滴抓起

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各种习惯。半年来, 我针对班上学生实际, 重新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

首先从训练学生正确读书和写字的姿势开始, 要求全班学生拿起书时做到手到、眼到、口到、心到。学生做作业时, 我及时提醒学生并纠正他们的不良姿势。当学生起来发言时, 则要求他们站端正, 两眼平视前方, 态度自然大方, 并且说话时声音要响亮, 吐词要清楚。在听的方面, 则要求他们注意听别人说话, 听清楚说话的内容, 记在心中, 且要说得出来。这些办法对学生各种习惯的重新养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现在学生在课堂上读写、坐站、听说的正确姿势已逐步养成, 增强了自控能力, 课堂秩序明显有了好转。

学生在做作业时, 我从来不打扰学生, 而是让他一个人静心做题, 学生做完作业后, 再进行指导。例如数学作业, 要求学生看一看计算是否准确, 单位换算是否搞错, 应用题的算式列得是否正确, 训练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然后去订正过来。语文作业要求学生看看字是否写错, 作文写好后让学生自己去读, 看语句是否通顺, 让别人看了文章后得到了什么启迪和感想。小学生年龄小, 好动、易兴奋、易疲劳, 注意力容易分散, 尤其是刚入学时, 40分钟的课堂学习对于他们来说比较漫长。针对这些特点, 我们更应想方设法运用各种手段来激发学生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首先, 教师在课堂语言上要力求儿童化和趣味性。如数学课上, 可以结合直观形象的图片、教具或用具体的范例来鼓励学生学习, 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 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上的学习活动。

其次, 让学生有尽可能多的回答问题的机会, 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对于特别认真积极的学生要及时鼓励, 建立个人“红星”榜, 开展“比比红星谁最多”等活动。

二、养成教育要抓好学生的行为训练

我们常说万事开头难, 一个新习惯的形成, 必然会冲击相应的旧习惯, 而旧习惯不会轻易退出, 它要顽抗, 要垂死挣扎。另外, 我们的肌体、心灵也需要时间从一种状态过渡到另外的状态, 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从记忆的角度讲, 人也需要不断复习建立的好习惯, 以强化它。首先要强调持之以恒,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养成良好的习惯非一日之功, 需要长期抓, 持之以恒, 切不可“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因为“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 要持之以恒, 要有耐性。著名教育家曼恩说过:“习惯仿佛一根缆绳, 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绳索, 要不了多久, 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它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 每次行为的重复, 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 每天缠, 不断缠, 缆绳会越来越粗, 终于有一天, 会粗到牢不可破。

三、养成教育要广泛动员社会和家庭, 形成养成教育齐抓共管的格局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 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师, 家庭环境的优化对培养小学生文明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重要作用。孩子是家长的影子, 家长的某些习惯可以在他们的孩子身上找到。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家长要注意改掉自己身上的不良习惯, 避免把这些不良习惯传染给孩子;要用好的思想、品质作风去熏陶和影响孩子, 处处做孩子的表率, 给孩子良好习惯的养成起好的示范作用。例如, 家长习惯躺在沙发上看电视, 孩子看电视时也会躺在沙发上;家长喜欢读书看报, 孩子也会养成喜欢阅读的好习惯;家长孝敬自己的父母, 孩子也会孝敬他们。

习惯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强化的过程, 需要家长和学校共同配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训练, 只有长期、反复、不断地强化, 加深烙印, 习惯成自然, 才能使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规范。

活动单: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沃土 篇8

一、有效的活动单应关注搜索信息习惯的养成

活动单的设计要结合学生心理特点, 做到形式多样, 途径多种, 根据课文内容安排学生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 了解与课文相关的知识, 组织学生上网搜索作者介绍等资料。例如, 在教学《明天, 我们毕业》这一课时, 我们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搜集在小学六年中获得的奖励证书以及参与各项活动的照片等资料, 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回忆六年的小学生活, 培养学生的爱校、尊师之情, 同时也为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 对活动单优秀学生应予表扬。课堂上, 随时给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乐, 让学生认为完成活动单上的内容不是一种负担, 从而让他们形成持久学习的动力和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

二、有效的活动单应明确重难点

明确了学习目标、重点和难点, 就会使学生课内任务明确, 课后有方向。重点、难点问题交给学生, 能给学生一定的思维启示 (如观察、对比、推理、归纳、讨论等) 。让学生自己动脑、动手、动口解决问题, 在探究中加深对知识的深入理解, 培养学习能力。那么, 活动单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难点从何而来?我认为来源于我们的教学参考书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教学参考书中的提出的目标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目标, 本课的目标是整个小学阶段要完成目标的一个子目标。而教师对文本的理解是结合本班学生的具体实际提出来的, 是教学参考书中教学目标的灵活运用和细化。因此, 活动单中有效的教学目标和学习重点应是以参考书为参照, 结合教师的解读和班级的实际情况而生成的。

三、有效的活动单应培养前置性学习习惯

“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有效的前置性活动是一堂有效课的开端, 是学生自己摸索、理解的自学过程。在实践中, 我们可以通过“五步读书法”组织学生进行前置性学习:一读全文, 要求读通课文, 找出文中不会读的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二读全文, 要求读懂课文, 通过查阅资料认读生字词,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三读全文, 要求标注章节, 领会文章梗概;四读全文, 找出文中最能打动你的语句, 并写上批注;五读全文, 完成活动单中的作业。

只有前置性活动充分到位, 课堂上学生才能更好地把握重难点, 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养成前置性活动习惯是学生有效学习的重要保障, 但好的习惯需要一个引导养成的过程, 前置性活动习惯的培养也不例外。

四、有效的活动单应培养学生当堂检测的习惯

培养学生当堂检测的习惯, 既能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又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因此教师应根据本课活动单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设计一些常识性练习题让学生自我检测。在设计练习题时要结合学生学习情况, 要注意好中差学生的知识基础, 重“双基”、选题型供学生检测。

例如, 在教学《爱如茉莉》一课时, 教师可以设计“我们还可以说‘爱’是什么?”这样的检测题,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把自己理解的爱比做书本, 化作阳光, 比做自己身边一切美好的事物, 并且表述出来;同时还可以针对优等生设计“小组合作完成诗歌”等题型, 让学生自主检测。这些题型的设计都是对前置性活动单尝试性自我检测, 是前置性活动后学生对爱的情感的积淀和升华。

五、有效活动单应培养自主质疑的习惯

如果我们放过了看似不重要的难题, 那么对于那些提出问题学生来说这些就是学习上的小症结, 这种小症结多了, 就会变成顽疾, 长此以往, 不但抑制了学生质疑的习惯, 同时还包括课堂学习时的质疑, 这些疑问往往是上课时小组交流讨论的内容。对于简单的质疑, 我们通过小组合作就可以解决, 而对于在小组合作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就要发挥班级的力量, 在班级整体交流时提出来。

谈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9

首先, 要有良好的记忆单词的习惯.单词是英语学习的重头戏, 要学好英语必须有大的词汇量.Practice makes perfect.单词要从记忆、理解到使用, 需要反复接触、反复练习.另外, 还要掌握一些规律, 如同音异形词、词缀记忆法、联想记忆法等.只要按照一定的间隔时间反复记忆, 记单词就不是什么难事了.但也有一种情况是有些学生能记住单词但不会运用.学习单词时不能孤立的死记硬背, 要在句子中、篇章中学习, 要记住单词的左邻右舍, 即搭配;还要记住它的上下文, 即语境.这就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阅读贵在坚持, 时间长了, 日积月累, 语感就增强了.

其次, 要养成良好的预习和复习的习惯.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对新课内容经过预习后, 学生带着问题有的放失地听每一节课的讲解, 学起来就会有轻松之感, 课堂效果也就好一些.科学的复习方法一是课堂巩固, 二是课后复习.按照正常的方法复习, 既能巩固知识, 又能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对学生大有益处.

第三, 要养成良好的上课习惯.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的主阵地是课堂, 因此认真听讲是接受知识最关键的途径, 为了提高听课质量, 每位学生都要养成上课前认真准备、上课认真听讲, 积极思考, 踊跃发言.英语学习的课堂参与很重要, 教师组织各种全班活动, 小组活动, 结对活动, 学生要在各种活动中积极动脑筋, 踊跃发言, 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活动中学习提高.

课堂学习要养成记笔记的习惯.记笔记是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 也是对所学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复习巩固的依据.我们每位学生都必须有便于长期保存的笔记本.笔记的内容主要记录重难点, 知识要点, 课本以外老师补充的知识点, 及时记录自己课堂上未听懂、未理解的内容, 以便课后有重点的研究、弄懂, 进行复习.

第四, 要养成良好的朗读和阅读的习惯.每天早晨大声朗读, 熟读某些篇章, 背诵某些段落, 利于学习单词的发音与拼写, 熟悉句子结构, 增强语感, 同时也是对学过内容的复习巩固.一般来说, 早读的内容可以是头一天或者上一周学过的课文内容, 其中包括单词、重点短语、句子、对话、小短文等, 也可以利用早读时间完成老师布置的口头对话练习, 要养成习惯, 读记结合.朗读、背诵训练是培养学生语言使用自信心的有效途径.我们如果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促使学生大声朗读, 积极背诵有意义的课文、精彩的语段和习惯用语, 打好坚实的学习、使用英语的基础, 培养自信心, 对以后的学习是十分有益的.它更是发展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保证.开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增加了兴趣, 扩大了知识面, 增加了词汇量, 加大了课本词汇、语法、句型的理解, 必然增加英语学习的兴趣, 增强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第五, 要养成良好的听的习惯.最好的听力内容是原声语言, 包括课文的配套录音, 听力辅助材料, 英文电影及英文歌曲等.其次, 在进行听力练习时, 要克服紧张心理.第一遍只听不写, 明白大意;第二遍边听边写, 掌握细节;第三遍复习检查, 查漏补缺.要尽可能地抓住听原声语言的机会.

第六, 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写作是听、说、读的升华, 是训练思维、复习知识、提高能力的最有效的方法.拿到一篇文章时先看文章的题目, 仔细审题构思, 打草稿, 然后边改边写.有计划地进行写作训练, 能促使英语学习有质的飞跃.只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定会有所收获.

除此之外, 还有许多良好的习惯, 如书写习惯、勤于思考习惯等.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10

一、养成自主预习及时复习的习惯

事实证明,在预习的基础上学习,是有效的,在先复习的前提下再练习,是高效的。否则,不预习,直接进入课堂的学习,有时难免没有“如入云里雾中”之感;不复习直接做练习,也难免不有“眼高手低”之嫌。因此,强化学生的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是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关键因素。

如学习牛津英语8下Unit 4 Task时,课前应以“预习学案”的形式,精心设计预习任务,从单词habit、librarian、advice、classical、opposite等,到短语开启、不超过、多于、最喜爱的书的类型、像图书馆借书、作为礼物收到、为了提高我们的知识、从中获取信息、在书籍方面征求意见等,以及从范文的阅读,抓住关键性的词语,如spend…reading、different types of books、before going to bed、be interested in、give me advice on、discuss what to read、open up a whole world to me……再让学生具体阅读范文——reading habits,学生会感到以上只是的不陌生,如果课前对这些一无所知,课堂上教师从单词一个个教、短语一个个画出来让背诵和默写,再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从文中找到答案,这样的一节课教学,师生们都会忙得不亦乐乎,且收效甚微。

同样道理,如果学习了这部分内容,下课后,不及时复习,让学生直接写一篇阅读习惯的小短文的话,60%的学生感到手足无措,无从下手。如布置一篇习作:Tom’s reading habits,如果学生不对范文再读,再次复习写作的方法,掌握类似的文章的结构,那么,学生也会只是翻译给出的要点而罗列出来成段罢了,想写出语句通顺、流畅,过渡自然的美文是不可能的。

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复习习惯不容忽视。教师应通过任务的设计和实施以及监督和检查等,真正使预习和复习落到实处,形成习惯。

二、形成课堂认真听讲,踊跃发言的习惯

教师们都会深有同感,学生在课堂上的专注力不高,注意力不够,更做不到心到、眼到、耳到、口到和手到,更无从做到心动、意动和行动的完美结合。这些情况的屡屡存在,主要原因是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状态不浓厚、学习动机的困乏等,主要还在于教师的课堂教学缺少凝聚力和吸引力,教师的陈旧做法导致学生的思维不集中、总是游离于窗外,使课堂学生低效。因此,培养学生的听课习惯,首先应该从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做起。

初中生喜欢动,通过巧妙设计活动,变静为动,促使学生动起来。如卡通对话的表演,speak up的背诵和创编对话,reading中的故事续写和“留白”处的联想和想象,都可以促使学生动起来。

如Gulliver in Lilliput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针对小人们开始和格利佛谈话,格利佛听不懂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细节,让学生想象小人们可能给格利佛说了什么,格利佛又可能怎么做、想说什么等等展开讨论和“补写”,既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更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流的能力,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主动思考的习惯。

三、阅读和写作结合的习惯,实现读写结合

多数学生怕作文,可是,作文作为英语学习的展示,只有写好自己的英语文章,英语才算学会了。

对于英语教学,作文可谓是学习的最高境界。教学中,从字词抓起,从句子的结构和用法抓起,从写作技巧上进行点拨,那么,英语写作就将英语“玩弄于股掌之中”。

如对于reading habits的写作,让学生通过阅读范文Millie’s reading habits,分析Millie的写作方法和使用的句式结构以及段落层次,…loves reading开篇点题,再以I like reading…books.And favourite book is…等,再介绍when to read、where to read以及发表对阅读的体会以及作用,使文章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其次,在写作训练中,应注意句子、短语的正确使用,如spead…doing…的用法应牢记,否则,容易出现单词用法上的错误,导致因用法错误而失分。

另外,让学生养成作文写好后“回头看”的好习惯,从单词的拼写、到固定短语的用法、到时态的准确运用、以及句法、谋篇等方面仔细检查,认真修改,使习作锦上添花。

良好的习惯对学生而言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英语学习习惯更需要培养和养成,教学中,教师应巧妙引导、创新导学,使学生不仅学习单词等基本知识,在听说读写等方面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并形成不易改变的持之以恒的学习素养,习惯的养成也不能一蹴而就,就注重循序渐进原则,使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学生英语学习取得高效。

参考文献

要帮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11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研究21世纪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时指出:终身学习是人类解决未来面临的各种矛盾、迎接21世纪挑战的“钥匙”之一,是一切重大的教育变革的指导原则,而实践终身学习原则的“唯一之路”,就是每个人都能“学会学习”。

然而,现在的学生普遍存在着学习兴趣不足、缺乏自主学习习惯的问题。学生抱怨学习负担重,作业做不完;教师为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焦虑,不得不时时督促甚至强迫学生;师生关系也因此变得紧张。

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学习的价值并不在于升学,尤其在当今这个日新月异、迅速变化的社会。因此,终身学习的意愿和能力远比“背书”“背公式”“考第一名”“考重点大学”重要得多。积极的自主学习是学生一生中永远需要的一种能力和习惯,负责任的教师应该将鼓励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放在最重要的位置。

一、爱学习是万善之源

20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终身学习的时代,如果不能享受到学习过程的乐趣,学生是难以把学习的热情持久保持下去的。因此,教师的最大魅力,便是引导学生因兴趣而学习。

不同的学习目的对学生所起的作用完全不同。一般说来,以学习本身为目的的学生,其学习动力来自于:“总想弄懂不明白的问题”“因为感到学习的快乐而越发喜欢学习”“因为特别喜欢所学的科目,所以再累再难也高兴”。持这一类学习态度的学生,都对学习本身有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求知的需要。学习、求知、获取新知,是这些学生快乐的源泉。

另一类是以学习为手段的。学习可能是为自己的面子、自己的发展,或者是为父母、为社会。这类目的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为了“将来在社会上更好地竞争”“充分证明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将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等等。这样的学习目的反映出学生自我发展和自我成长的需要。持有这种学习态度的学生,即使从学习活动本身体验到的快乐不是太多,也能够将学习坚持下去。

第二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等等,反映出学生要以知识报答父母的愿望。持有这种目的的学生,将学习变成了一种还债行为,他们很少在学习中感受到乐趣。他们更多体验到的,是因无法让父母满意所导致的焦虑。

第三种是为了“提高在同学中的威信”“得到老师的重视”“让别人看得起自己”或“考上好学校”,等等,反映出学生把学习作为竞争的手段,从而提高自己地位的需要。这类学生中那些竞争心理过强者往往自我接纳程度较低、伙伴关系不和谐,在学校中也感觉不好,不能得到教师的理解和尊重。

以上几种类型的学生中,被学习过程本身所吸引的学生是最多享受学习乐趣的学生,因而他们对学习的喜爱是最稳定、最持久的。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发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学生为什么对某些科目不感兴趣

有些学生可能对教师看重的“主科”——语文、数学、外语等科目中的一门或几门都不感兴趣。这其中的原因比较复杂:有些学生可能某科基础太差,因此学起来很困难,因而渐渐丧失了兴趣;有些学生可能不适合某位老师的教学方式,甚至不喜欢某位老师,因此对他所教的科目产生厌倦;有些学生因父母期望过高,无论怎样努力总是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所以对学习丧失了兴趣……

值得注意的是,学生的兴趣往往是其禀赋或潜能的体现。美国哈佛大学的加德纳教授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论”,他认为,人们身上存在着多种智能,它们分别是: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自省智能、人际交流智能和自然观察者智能。他认为,有些人热衷于写作,容易体验到创作的乐趣;有些人擅长演奏动人心弦的乐曲,表现出音乐的天赋;有些人能够轻松而优雅地完成体育动作;有些人在追求人生目标的过程中,对于自我的特长与追求有着深刻的领悟;有些人则具有领导才能,能够成为一群人的榜样与楷模;也有的人对自然有着超乎寻常的热情,他们乐于在美丽的大自然中探索,发现美妙而令人惊奇的自然规律。

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一样,世界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每一个学生都有独特的智能优势和不同的智能组合。多数学生能在一两种智能方面有出色的表现,但所有的学生都不可能在所有的智能上表现出色。因此,如果学生对语文或数学不感兴趣,这也可能是由他的智能结构导致的。对语文或数学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们也许在体育课、音乐课或美术课上有突出的表现,他们的潜能或许可以在那里开出美丽之花。

因此,明智的教师既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更要明白扬长补短的道理。教师应该在充分认识、肯定和欣赏学生的优势领域的基础上,鼓励和帮助学生将自己优势领域的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从而使弱势领域也得到最大化的发展。

三、学习兴趣是可以培养的

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能对学习活动起到支持、推动和促进的作用。只有不断发展和丰富学生的兴趣,才能将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同时激发学生巨大的潜能,取得较好的成绩。我们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1.在快乐中学习

教师常常不明白,为什么学生打电子游戏如此着迷,一提到学习就无精打采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电子游戏有趣。反过来,学生之所以不喜欢学习,就是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没意思,学习毫无乐趣,学习是一件苦差事。

明白了这个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容易就可以找到医治学生厌学的灵丹妙药,那就是:把学习变成一件快乐的事,把学习变成孩子们最喜爱的游戏。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游戏是最重要的教育,它是儿童时期的一个原则性大事。”游戏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有利于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孕育出自主探索的学习氛围。

例如,用扑克牌游戏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用字谜游戏、找错游戏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用拼图游戏培养学生对地理的兴趣等,都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一旦学生体会到从“不懂”到“懂”的快乐,任何活动便都成为游戏,因而也就都成为学习。

2.把学习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讨厌学习的学生常常会问:“学习究竟有什么用?”因此,要让学生增加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使他们真正感受和理解学习与他们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

在这方面,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帮助学生发现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为他们提供运用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机会。比如在假期,很多学生会与家人一起去旅行,这时,教师就可以给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订一个旅行计划,写一些关于目的地的观光指南,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就一定会去翻地图、查地理课本、动笔组织文字。于是,他们就在不知不觉当中学习了地理,锻炼了写作能力,也许还会因此喜欢上地理课和语文课呢!

3.使用积极的自我暗示

对于学生不喜欢的科目,教师可以让学生试试自我暗示法,从而调整不良的学习情绪。学习之前,首先进行热身运动,面带笑容、心情愉快、充满自信地对自己说:“语文很有意思!”“我对英语充满兴趣!”“我能把数学学好!”同时,在头脑中想像学习获得成功时的愉快情境和生动形象。

带着训练产生的愉快心情去学习,效果就会好一些。长期坚持下去,学习就变得真正有趣了。

4.成功的体验常常是兴趣的开端

我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但对学生来说,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反复失败的学生会越来越差,反复成功的学生会越来越好。

日本教育家多湖辉讲过一位老师的故事。他在考试的时候不是打了分数就结束,而是把学生们做错的问题反复考试,直到学生可以得满分为止。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品尝到成功的喜悦。

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因为不喜欢学习才学习不好,而是因为学习不好才不喜欢学习。所以,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功。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学生的学习态度一定会有很大的改观。

四、小小的进步也要及时鼓励

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组织3组人,让他们分别向着10公里以外的3个村子出发:

第1组的人既不知道村庄的名字,又不知道路程有多远,只告诉他们跟着向导走就行了。结果,刚走出两三公里,他们中就开始有人叫苦;走到一半的时候,有人几乎愤怒了,他们抱怨为什么要走这么远,何时才能走到头;越往后走,他们的情绪也就越低落。

第2组的人知道村庄的名字和路程有多远,但路边没有里程碑,只能凭经验来估计行程的时间。走到一半的时候,大多数人想知道已经走了多远,比较有经验的人说:“大概走了一半的路程。”于是,大家又簇拥着继续向前走。当走到全程的四分之三时,大家情绪开始低落,觉得疲惫不堪,而路程似乎还有很长。当有人说:“快到了!快到了!”大家又振作起来,加快了行进的步伐。

第3组的人不仅知道路过的每一个村子的名字、路程,而且公路旁每一公里就有一块里程碑。人们边走边看里程碑,每缩短一公里大家便有一小阵的快乐。行进中他们用歌声和笑声来消除疲劳,情绪一直很高涨,很快就到达了目的地。

其实,学习与行路相似,在努力的过程中,里程标志对自己会是很大的激励。如果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不断看到努力得来的实际成果,那么,他们就会产生成就感和自信心,就有勇气去挑战下一个目标。低起点、小步子、快反馈是帮助学生体验成功、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的评价和表扬要针对学生进步的大小,要重视和欣赏学生一点一滴的进步,而不要仅仅用成绩名次和分数作为激励的标准,尤其要避免贬低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五、创设爱学习、重教育的氛围

儿童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儿童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外界环境的不断互动中建构起来的。因此,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必须营造相应氛围。

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家长的沟通,要让家长知道,如果父母真正关心孩子的学习,孩子就不会对学习采取无所谓的态度。因此,学习应该成为家庭中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孩子要有自己固定的书桌。在每天晚饭后孩子做作业的时间,父母要让孩子觉得,在需要的时候父母能给他们一些帮助。

此外,教师和父母亲身示范如何学习也非常重要。教师和父母在自己从事的职业中,不断学习、充电,这不仅会对孩子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对自己的职业发展也大有好处。

学习不仅仅是上学、读书或做功课。具有教育智慧的教师和父母会将学习融入孩子的各种活动中,帮助孩子建立更广义的学习概念,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始于足下 篇12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重要保证。学习习惯的养成应该始于学生进入学习生活初始的低年级, 始于平日点滴积累, 是在一定的情境中, 通过模仿、练习而养成的一种稳定的自动化的学习方式的形成。小学阶段是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特别在小学低年级, 学生年龄小、自控力能力差但模仿能力强、可塑性强, 所以加强对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训练就成为每一位小学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长期在农村低年级教学, 我发现学生身上存在很多不足, 如从课前准备到下课时分, 课堂上总是乱糟糟的, 有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规矩, 什么是要求, 总是无法集中注意力, 不停地搞小动作, 玩耍, 总是制造出各种小插曲, 无视课堂纪律;不善于也不喜欢思考和提问题, 定下的规矩对于他们来说都毫不起作用;作业格式杂乱无章, 字迹潦草, 错误率较高;没有自觉改错的习惯, 等等。我曾为如何改正他们身上存在的这些不良习惯而感到无从下手和焦虑。经过多年的小学教育教学实践, 结合长时间的摸索, 我总结出了一些方法, 在此愿与大家分享。

一、正面引导, 树立榜样

小学低年级学生见识少, 辨别是非能力差。老师可以正面引导, 让学生知“可为”与“不可为”, 这样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经验也告诉我们, 养成正确习惯比纠正不良习惯容易。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采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歌谣呈现教师的要求, 即认知指导, 使他们自觉愉快地去实现老师的期望。有学校自编了朗朗上口、蕴意明了的《常规歌》, 对孩子们课堂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其中“一二三, 我坐端, 言语动作记心间。”节奏强烈, 字字铿锵, 句尾上扬, 极具震撼力。同时, 师领:“一二三”, 学生马上应对:“我坐端, 言语动作记心间。”适时适度运用, 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集中了学生注意力, 课堂纪律收效佳。小学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 崇拜偶像, 老师可以向学生多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伟人故事, 首选伟人小时候勤奋好学事例;也可以以孩子们身边某人的良好学习习惯为例, 广做宣传。常见一些教低年级的老师经验很丰富, 在黑板一角专设“今日之星”星牌, 把表现好的孩子姓名公之于众, 彰显孩子课堂守纪、发言积极、团结协作、书写规范等诸多良好表现。我也曾尝试过, 不过还增加了一些后续活动———借机在课堂上、在学生中表扬这些孩子, 累计“日星”评“月星”, 向学校推荐评“校星”。低年级学生表现欲特强, 总想让人说自己“行”。捕捉这种良性动机加适当强化, 许多孩子都会为了维护这份“行”的荣耀, 坚持不懈地做出种种努力, 不断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其实, 他是把好的自我变成心目中学习的榜样了。我曾见生生皆榜样, 早读习惯养成之实况。一天, 我校一年级 (三) 班一位女生第一个进教室就捧书朗读, 来者皆效仿她, 于是全班书声绕梁, 全校书声琅琅。

二、激发兴趣, 学会倾听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上课时要善于用设计巧妙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不断地启发学生的思维, 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会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主动识字。如利用实物、图片、投影等一些直观的材料去吸引学生, 加深所认生字的第一印象, 还及时运用表扬与表扬性批评的方法鼓励认真听讲的学生, 纠正学生注意力不集中, 随便说话、做小动作等不良习惯。低年级语文课文内容少, 但识字量大。大家都知道教生字这个环节是很枯燥无味的, 学生也会在这一时候产生厌烦, 所以在教生字时, 我就让学生自己回家后把生字编成小故事, 这样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就会渐渐地对识字感兴趣, 同时也训练了孩子们对普通话的理解以及会听普通话的能力。说真的, 有些孩子就是因为听不懂普通话而对语文学习失去兴趣。

三、持之以恒, 认真写字

在每一次写字前, 教师要不厌其烦, 训练孩子先做到头正、身直、脚平, 本放正, 握笔握在削过的笔头上方, 良好的写字习惯培养要贯穿学生整个学习过程。教师也可用唱儿歌的方法来帮助训练:“头正、肩平、臂张、身子挺, 双眼与纸有一尺, 胸部离桌有一拳, 两臂放开纸放正, 双腿平摆脚放平, 正确姿势要记牢, 字能写好人健康。”这样久而久之, 能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心理素质, 使他们养成沉着、冷静、一丝不苟的习惯。

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习惯时, 学生作业的量也不可忽视。一个班学生的书写水平参差不齐跟作业的布置有一定的关系。作业太多, 会导致部分学生写不好字。从学生的生理特征看, 教师不应给小学生布置过多的作业, 要根据不同的年级, 布置合理的作业。特别是低年级学生, 由于孩子们小肌肉正在发育中, 不宜长时间握笔书写, 课堂作业过多会导致他们手疲劳, 影响书写的质量。很多接受力强的学生通过长时间的坚持练习, 汉字书写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和风格。而对于那些速度较慢、接受知识困难的学生, 我要求他们认真完成每一次的作业, 保证质量, 再求数量。事实证明, 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不仅能够保证学生写出整洁、规范的字, 还能提高学生书写能力, 有利于他们把作业完成得更好。

上一篇:优秀传统体育项目下一篇:公路路基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