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学习习惯(精选12篇)
养成学习习惯 篇1
习惯养成教育, 看起来简单做起来难。平常和习惯相关的话总是挂在嘴边, 说什么“教育的本质就是要培养良好习惯”, “习惯养成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良好的习惯终生受用”……可是, 平常教学中, 习惯养成却如空中游丝, 看不见, 抓不着, 难落实。
看看班级同学的学习情况就更清楚了, 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用“嗯嗯”两声含糊带过, 全班找不到一本现代汉语词典:查阅工具书的习惯没养成。作业写一半漏一半, 很多同学一个答案:自主、独立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没养成。听老师讲课和同学发言, 书本上干干净净, 不留一点痕迹:随手做笔记的习惯没养成。一篇课文读一两遍就算学过, 浮光掠影:熟读成诵的习惯没养成。书写随意, 字迹潦草, 笔画模糊, 难以辨认: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没养成……
其实一个人自觉养成某种好习惯并非易事, 有时不“强迫”一下, 恐怕难以形成“条件反射”。我在具体实践中就采取了另类措施———“强迫”, 我发现原来“强扭的瓜”也甜。
一.培养学生经常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字典, 它是一个无声的小老师。但我发现班里大多数学生认为整天带着它是个很大的负担, 每每碰到一些“拦路虎”, 他们只好干瞪眼、瞎着急、胡乱读。
有一次, 我真的动怒了, 采取了“杀鸡儆猴、痛打落水狗”的狠招, 即不带字典者一律罚抄课文。此招果然灵验, 学生们一时被我吓住了。第二天检查时, 结果令我感到十分满意。但好景不长, 总有个别学生不长记性, 我于是严格按规矩办事, 学生不敢再偷懒耍滑了。为了让学生们把这种好习惯长期坚持下去, 预习课文时, 我要求学生利用工具书读字音, 读通课文;讲读课文时, 遇到重点词、多义词、不理解的词, 我也有意识地让学生翻阅字典、词典来解决;作业练习中也设计一些题目让学生通过查工具书来完成。这样, 学生在学习的实践中, 就经常得到了字典这位不会说的“老师”的帮助, 尝到了使用工具书的甜头, 自然地养成了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二.培养学生自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有的学生作业习惯很差, 每次检查作业时, 总有不完成作业的“老大难”。为了纠正这种恶习, 我采取了“一网打尽、各个击破”的策略, 专门把班里那几个有名的“大懒虫”“请”进了我的办公室, 责令其现场保质保量地完成。在这种“严盯死守”下, 这帮小家伙个个吓得都把作业写完了。后来, 再有随便不完成作业的, 一律请进“班房”, 享受我的“特殊优待”。久而久之, 到我那儿写作业的人不再成群结队, 反而越来越少了。班级有个学生叫孙晓风, 经过我仔细观察发现她写作业时喜欢玩笔, 作业不能按时完成。我就陪她写作业, 一看到她有小动作就及时提醒。我又发现她的字写得很工整, 就在班级公开表扬她, 很少被表扬的她又害羞又激动。尝到了被表扬的甜头, 从那以后她都能积极主动完成作业。
三.培养学生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
勤读课文是语文学习的一大好习惯, 但个别后进生总是不用心背, 有时短短的一篇课文都读得不成样子。有一次, 我布置了读课文的任务, 而且明确要求家长配合、监督签字。结果第二天早上检查时, 发现几个学生读不好课文, 更没有家长签字。看来不给他们一点颜色瞧瞧, 根本压不住这股歪风邪气。你不是不读嘛, 我就采取“故意找茬、相互竞争”的策略, 即要求那些不认真读书的学生, 只要一下课, 就必须拿着课本迅速来办公室报到, 轮番读背后再进行一对一的“PK”, 每组的优胜者再进行“PK”, 直到我满意才可“PASS”。否则, 你就得跑来跑去的, 整天不得安宁。“PK”胜利的同学沾沾自喜, “PK”输了的同学暗中卯足了劲。自从用了这一招, 班级一些落后生也能说出一些自己在书中看来的妙词佳句。看到了没, 这就是被强迫出来的“良好效果”。
四.培养学生规范书写、文面整洁美观的习惯
练好钢笔字是学生应具备的一项重要能力。有的学生能自觉临摹字帖,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的学生以“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的姿态应付差使。后来, 班里明显出现了“书写两极分化”的现象。为了弥补这一差距, 让落后生生也能写出一手漂亮的钢笔字, 我采取了“魔鬼训练、日积月累”的策略, 即专门为他们成立了“书法小组”, 要求每天放学后, 必须认真临摹一张字帖再回家。我会亲自坐阵监督指导。此举一出, 的确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从前那种乱涂乱画的现象没有了, 取而代之的是整洁的书面, 规范的字形。我班的学生书法有了整体性的提高, 在学校举行的钢笔字书法比赛中, 我班获奖者最多。看着自己的学生登上领奖台, 我的心里也是甜滋滋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班级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学生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语文学习水平得以提升, 很多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成就感, 信心倍增。你瞧, 原来“强扭的瓜”真的很甜。综
养成学习习惯 篇2
学习目标
1、规范学生的学习习惯。
2、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导入
谈话导入。小朋友们,当你们跨入小学的大门,跨入一年级的教室时,你们就是光荣的小学生了,这是一件多么高兴的事呀!成了一名小学生,你就能学到许许多多的知识。今天这堂课,就是一门非常有趣、非常有用的课。出示课题《课堂习惯我知道》
二、第一个环节:大扫描
1、师:你们知道哪些课堂好习惯? 生:说„„
2、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些小朋友的课堂习惯怎么样?(出示图片)
师:大家来讲讲,这位小朋友读书时、写字时、听课时是什么样的姿势?
(学生边看图边回答)提示:他是怎样坐的?怎样写字的?怎样听课的?
生1:第一个小朋友坐得端正看书。生2:第三个小朋友看书腰板挺直写字。
三、第二个环节:我说你做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的习惯。上课前做好下堂课的准备工作,把学习用品摆放整齐,并放置课桌左上角,小组长督促,铃声响保持安静,静候老师上课,做到抬头挺胸脚放平。口令要求:一二三,快坐端,小腰板,挺直了。
2、上课认真倾听的习惯。上课时,要专心听讲,做到三到“眼到、耳到、心到”,遵守上课的纪律,不做小动作,发言先举手。虚心听取同学的发言,善于倾听他人的意见和建议,不随便打断别人的谈话,不讥笑别人的错误。口令要求: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小嘴巴,不说话。
3、良好的读书习惯。教给正确的读书姿势:双手打开课本,将课本竖立在桌上,离眼睛一尺远。口令要求:准备读书,拿起课本。要求学生指读时,口令要求:小手指字,指字、指字。
4、良好的书写习惯。书写时注意保护好视力,做到“三个一”:眼睛离书本一尺,胸离书桌一拳,手指离笔尖一寸。写字姿势要端正,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字迹工整,书写规范(正确的笔画笔顺和占格位置)。教师要不断地提醒,指导,口令要求:写字注意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远。
5、爱护学习用品的习惯。不在课本、作业本上乱涂乱画,爱护课本、作业本,不随便撕作业纸,保持课本、作业本的清洁和完整无缺。口令要求: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
四、第三个环节:大家一起拍手读
1、一二三,快坐端,小腰板,挺直了。
2、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小嘴巴,不说话。
3、小手指字,指字、指字。
4、写字注意三个一:一尺一寸一拳远。
5、小文具,要爱惜,小书包,装整齐,不撕书,不咬笔,好孩子,能自理。
师:小朋友们学的真快,我们已经学会了很多课堂好习惯,我们一起读一读
五、课堂总结
养成良好习惯,促进生物学习 篇3
关键词:生物教学;学习习惯;养成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5-083-1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习惯。”好习惯养成了,学习效率自然就提高了,而且会使他们终生受益。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理论性极强的科学,对学生学习习惯的要求更高。那么,在生物教学中要养成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呢?
一、课前预习的习惯
预习时,学生应对要学的内容认真研读、理解,并根据预习提示查阅工具书或有关资料进行学习,对有关问题加以认真思考,把不懂的问题做好标记,以便课上有重点地去听、去学、去交流。当然,教师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会为学生逐步学会自学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地获取知识。对于中学生来说,刚开始通过读书找出高质量的问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就要求教师根据课本实际和学生学情编写预习提纲或导学案,以引导学生学会科学的预习,养成科学预习的习惯。
二、专心听讲的习惯
上课时,老师不仅用语言传递信息,还会用动作、表情传递信息,用眼神与学生交流。因此上课必须盯着老师听,跟着老师想,调动所有感官参与学习。能否调动所有感官学习,是学习效率高低的关键性因素。上课要做到情绪饱满,精力集中;抓住重点,弄清关键;主动参与,思考分析;大胆发言,展示思维。对学生专心听讲习惯的培养,实际上是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现代心理学证明,注意力集中的学生,听课效率和学习水平远远高于注意力分散的学生。而要培养学生专心听讲的习惯,首先,教学语言力求趣味性,激发学生认真听讲的兴奋点;其次,要创造学生思考、回答问题的机会,促使他们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再者,要注意动静搭配,调整学生听讲情绪。另外,在教学活动中,要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创新”的实践活动,这就必须讲究课堂练习的设计。单调、机械的练习形式也会使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下降,从而涣散注意力。练习设计要多动脑、多动口、多动手,注意练习设计的思考性、趣味性,练习形成的多样性和科学性,练习安排的渐进性和层次性,以练促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调整学生的听课情绪往往是大有裨益的。
三、多思善问、大胆质疑的习惯
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所创造,敢于合理质疑已有的结论、说法,在尊重科学的前提下,敢于挑战权威,要做到决不轻易放过任何一个问题。“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质疑在学习中非常重要。教师在生物教学中科学地创设生物问题情境,激发探索生物科学的兴趣,是培养学生生物科学质疑能力的重要方法。只有在问题情境中才能促使学生的原有知识与需要掌握的新知识发生冲突,从而使之“生疑、困惑”。有了疑问就能诱发学生积极思维,勤学好问。
四、良好的观察习惯
在观察中养成手做、眼观、脑思的良好习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有多种演示实验,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养成良好观察习惯的大好时机。教师在演示时,首先要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告诉学生实验名称、目的,边讲解边演示。教给学生观察和操作的方法,在演示中提醒学生观察什么、注意什么、怎样观察。在观察感知的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持之以恒,坚持下去,就会使学生养成对所见事物,进行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掌握正确有效的观察方法,总结积累观察事物的规律。
五、探究实验的习惯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许多生物现象只有通过实验才能得到解释,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必须通过实验才能观察清楚,生物学的理论也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因此实验在生物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如果长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发展就会受限制,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而一旦养成主动探究、动手实验的习惯,就会自然对生物科学感兴趣,也有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
六、理解记忆的习惯
生物学作为一门自然科学,有很多理论需要记忆。如果学生对知识理论不理解而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不仅容易遗忘,而且很难用所学知识去解释自然现象或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教师必须千方百计让学生把知识理解透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进行加工整理,把知识变成便于记忆的、层次清楚的简单形式,这样学生不仅理解了基础知识,而且学会了记忆方法,逐渐形成理解记忆的习惯,无形中也提高了思维能力,促进了生物的学习。
七、规范答题的习惯
在平时学习中,学生要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字迹端正,善于抓住得分点,并且在规定区域内答题。读题和审题是解题的基础,读题不能匆匆而过,应该字字落实,审题要专注,细心,思维缜密,答题时语言要规范、通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
八、课外延伸学习的习惯
要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 篇4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对学生提出明确、严格的学习要求
都说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我对教师的爱心是这样理解的:就如学生在家里需要母爱和父爱一样, 在学校, 学生也需要两种爱。一种爱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体贴, 是和颜悦色、温柔的爱;一种爱却是说到做到, 不可违背的严爱。如果一个教师只会给学生一种爱, 那这个教师就会走入误区, 让爱没了原则, 偏离了教育的方向。当然, 教师应该给学生的严爱不是在少数老师中常用的打和骂, 而是一个“严”字。教师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后, 必须说到做到, 而且从与学生见面的第一天起就进行严格要求, 学生才不至于养成恶习而影响学习, 教师的努力才不会打折扣。这样的严爱非常重要, 必不可少。
二、学习要求必须明确、具体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学习要求就是学生学习行动的指挥棒。如果这些要求模棱两可, 学生就无所适从, 不知道如何执行。所以要求不仅要明确, 还要具体。“明确”就是要明明白白地告诉学生, 让每一个学生都知道, 有些不仅要口头告诉, 还可以写在纸上张贴在墙壁上。“具体”就是老师应该有预见性, 应事先考虑关于哪方面应该有哪些要求, 尽量要求得详细一点。如一个小学教师与学生第一天见面时, 如果学生是一年级学生, 就需要反复告诉学生上课的要求:如何坐在小椅子上, 上什么课时桌面上应该摆什么, 不应该摆什么, 要认真听老师讲课, 不东张西望, 怎样举手, 怎样写作业……如果是中途接班, 学生在前任老师的引领下, 已经养成了一定的学习习惯, 教师就应该先了解前任老师对学生有哪些要求, 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风格取长补短, 对学生提出可行的要求。我是一名小学数学老师, 这学期刚接了一个班, 五年级。与学生见面后, 我没有急着上新课, 而是先向学生了解前任老师对学生的要求。经过了解后, 我发现前任老师在组长如何收作业、如何检查预习方面的要求有可取之处, 是每个组设三个组长, 一个负责检查和收作业本, 一个负责检查和收《同步训练》, 一个负责检查预习情况, 分工明确, 专人专职。于是我便继续沿用一个组三个组长制。但同时我也发现在如何检查补做情况这一点上要求模糊, 于是在这个基础上我又加入了新的要求, 那就是每个组长每天在收作业时先检查上一次作业的补做情况, 包括补做的质量、数量, 以及如果发现组员没有按要求完成补做该怎么办。同时也加上了如果发现组员没有完成新的作业该怎么办, 收起的作业在哪个时间段交给科代表, 每个组员的作业本必须翻到要批改的那一页以方便老师批改等。这样在组长如何收作业这一点上的要求就比较具体了。在其他方面, 我也逐项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科代表如何收作业, 何时将作业交给老师, 何时去办公室取回作业, 如何在收作业情况记录本上做好记录, 如何跟踪监督没按要求完成作业的同学, 学生上课时如何听课, 如何写作业, 如何补错, 如何预习, 课前两分钟由哪个科代表负责, 课前两分钟进行什么训练, 怎样训练等。
在今后的教学中, 还会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或者提出一些其他方面的要求。
三、学习要求符合学生实情, 执行时一视同仁
教师对学生的各项学习要求如果脱离了学生实际, 过高或过低, 都不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从而不利于教学。教师只有对学生一视同仁, 学生才会心服口服, 遵守各项要求, 教学才会更正常、高效, 老师也更轻松, 不必为处理那些教学中的琐事分心。
学习习惯养成歌诀 篇5
一、成绩好,有诀窍,认真听课很重要; 书展开,笔在手,课前准备要做好; 眼看清,耳听好,上课专心不说笑; 勤动手,多动脑,精力集中质量高; 师教导,要记好,同学之间多探讨; 勇挑战,善思考,学生守则要记牢; 敢提问,会创造,方法科学效率高
二、风儿轻轻把书翻,我做作业书桌前。课上认真听仔细,举手发言要积极。课后作业用心做,加深理解有创新。动口动手还动脑,张开想象重思考。方法对头思路巧,事半功倍效果好。基础扎实不含糊,独立作业莫应付。完成作业须检查,良好习惯有神功。每天及时交作业,老师讲评要细听。提高成绩在作业,能力培养重实践。
三、欲要记,先要懂,增强记忆有诀窍。注意力,要集中,排除杂念抗干扰。课堂上,要用心,思考吸收记得牢。学知识,重理解,死记硬背可不好。手耳眼脑齐到位,联想记忆效率高。
四、学知识,讲连续,每天复习不忘记。会归纳,勤整理,巩固旧知硬道理。勤思考,多动笔,错题收录助记忆。同学们,要牢记,复习巩固不可弃
五、清晨起床莫迟延,梳洗整洁用早餐; 衣着洁净又大方,学习用品细查看; 告别父母上学去,遵守交规讲安全; 遇到师长有礼貌,按时到校不贪玩。到校园,不慌张,走进教室先开窗; 洒水扫地擦桌椅,墙面干净无尘网; 果皮纸屑不乱丢,垃圾入池不乱放; 保持校园洁净美,学习环境我们创。
六、要说轻就说轻,轻字处处都有用,所有学生要记清; 开门轻关门轻,上楼下楼脚步轻,轻手轻脚少出声; 擦地板擦玻璃,桌椅摆放要齐整,轻拿轻放动作轻; 说话轻做事轻,懂礼貌讲文明,人人都要树新风。
七、安全歌
同学们,要牢记,注意安全别大意。过马路,别着急,无车飞驰才过去,慌里慌张伤自己,受伤住院误学习。安全知识记心里,平平安安到家里。八、十六点儿
每天早晨起早点儿,床上用品放齐点儿。见到老师礼貌点儿,打扫卫生积极点儿。楼道走路安静点儿,上课听讲专心点儿,发言声音洪亮点儿,作业写得工整点儿,帮助同学热心点儿,同学之间友善点儿,接受批评虚心点儿,改正错误及时点儿。益智游戏多玩点儿,课外好书多读点儿。爱护花草主动点儿,文明歌谣记牢点儿。
九、校园文明歌
养成学习习惯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善于倾听;学习效率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好的习惯可以帮助学生在学习时少做无用功,最大限度地提高学习效率。习惯是人在环境影响以及所受的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固定的活动倾向,对于人的学习、生活甚至将来的性格、行为都能够产生非常巨大的影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同时受学生自身及教师的教学方式影响,小學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最好阶段,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努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与发展服务。
一、引导学生养成善于倾听、认真思考的习惯
兴趣是学生取得进步的最大动力,只要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当中,努力探索,用心思考。要想使学生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让学生学会倾听并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是不可或缺的。特别是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年龄小,自控能力不够,精神不能持久集中。为了让学生听得更加认真,教师就必须运用生动有趣的、符合学生年龄及接受特点的教学语言,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富有童心童趣的语言可以使所有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老师所讲的内容上来。此外,在教学时,我们还经常会遇到学生听老师的话比较认真,但是在同学发言时,他们又会不愿意认真倾听,面临这个难题,我最常用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来当“小老师”,评价发言的同学的表现如何:有哪些长处?又有哪些不足之处?给他提一下你的建议。每当我说让同学担任小老师的时候,学生听其他同学的发言就会特别认真,唯恐自己听得不够仔细。长此以往,学生就能够坚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他们在口语表达也得到了更多的锻炼,数学素质全面提高。另外,学生的认真还体现在各个方面,比如,认真研读教材,认真思考,认真审题,认真完成作业等。特别是要教会学生认真研读数学信息,比如,在做题时认真读题,看清题目要求,否则学生可能会出现读题马虎,审题不清等错误,那就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做题质量。
二、引导学生养成既独立思考又合作探究的习惯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逻辑性很强的学科,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逐步养成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小学阶段的学生独立性比较差,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课堂上,往往是那些学习较好的学生说什么,他们就会一窝蜂地跟着说。所以建议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在设计问题也要关注全体学生,注意问题的层次性,分层教学。给平时表现优秀的学生设计能够让他们展现特长的难度较大的问题,对于那些表现略差的同学,则要设计一些比较容易解决的问题,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喜悦。另外,我们也要大力鼓励、引导学生分组合作,培养孩子合作学习探究的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团队精神,在相互合作中不断提高。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统计”一部分内容时,我就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统计班内学生的鞋码,有负责设计表格的,有实地询问记录的,还有负责整理的。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明白集体的力量更大,合作可以更快、更好地完成任务,学生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了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
三、养成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的良好习惯
数学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出现的问题而产生的一门应用性学科。因此,教师要积极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的价值所在。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对学生生活有影响的问题,带领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应用数学,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先行区。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东南西北”一部分教学内容时,我就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东西南北方向各坐着那位同学?接下来我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室外去感受方向与方位,并进一步让学生思考:“你的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这样,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学生既明确了具体的四个方向,又锻炼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与空间意识。
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绝非一蹴而就的事。小学阶段的学生善于接受新鲜的事物,对一切未知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对数学也是如此,所以,只要教师善用好的方法引导,精心设计符合学生认知的习题,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学生就可以形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在这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引导下,学生的数学学习也会事半功倍,真正实现小学数学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陈明华,林益生.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陶文中.小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与培养.小学数学教师,2010(4).
播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种子 篇7
一、激趣引新, 吊起学生认真听讲的胃口
低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很短, 往往在开始上课时很难立刻安静下来。教师除做好学生课前情绪上的准备外, 还需精心设计教学的导语, 从新课开始就“吊”起学生的“胃口”。
例如, 在教学《认识几和第几》时, 我利用一年级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 找到了一个与第几有关的故事, 一边讲一边用简笔画画包子。“古时候, 有一个人特别喜欢吃肉包子, 他吃了一个不饱, 又吃了一个还是不饱, 直到吃到第五个, 才觉得饱了。他拍拍肚子, 叹了口气说:唉, 要知道吃第五个能饱, 先吃第五个该多好啊!”学生意犹未尽时, 我进一步指着黑板上所画的第五个包子, 问大家:“你们说, 这个人说的对吗?”“不对, 不对。”学生学习情绪高涨。这时聪明的学生抢着举手说:“这个人要吃五个才吃饱, 如果只吃第五个的话, 那他就只吃了一个。”我接着学生的话题适时引出了新授的课题“几和第几”。
【反思】一年级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 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 教师如能对教学内容正确把脉, 必要时运用有趣、生动、形象的故事等相关“调料”组织教学, “吊”足学生的“胃口”, 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不容易“走神”。久而久之, 认真听讲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便能养成。
二、精巧设计, 调动学生积极思考的激情
赞可夫有句名言:“教会学生思考, 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如果不积极动脑思考就不可能学好数学。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不能单纯地教知识, 更应该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表达的习惯。
例如, 在教学《分一分》这课时, 我是这样情境引入的:
师:小朋友们刚上一年级, 对学校环境还不是很熟悉。今天老师就带小朋友一起到校园里走一走。
师:首先咱们去图书室看一看吧。这是图书室里的一个书架。 (出示摆着整齐书的书架)
师:这些书摆放的怎么样啊? (很整齐)
师: (边说边指着书架上的书) 从上往下, 第一层放的都是《故事大王》, 第二层放的都是《森林王国》, 第三层放的都是《数学故事》, 第四层放的都是《科学天地》。
师:你最想借什么书?可以从第几层去取呢?
师:还有想借别的书的吗?
师:因为图书室的老师把同样书名的书都放在同一层, 所以小朋友借书时就很方便, 一下子就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书。
师:下面我们再到游艺室去瞧瞧吧。这是游艺室的玩具区域。 (出示摆的凌乱的玩具和一个空玩具架)
师:这些玩具的摆放, 看上去怎么样? (不整齐, 很乱)
师:刚才玩过的小朋友因为急着去上课, 没来得及整理。你能帮忙整理一下吗?
师:开动小脑筋, 想一想, 你准备怎么去整理?
师: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和大家一起分享呢?
师:谢谢小朋友的帮忙。下次我们自己在玩玩具时, 也要记得及时整理哦。
师 (总结) :我们在整理书架时, 把同样书名的书都放在同一层;在整理玩具架时, 把同一种类的玩具都归放在同一层, 这样摆放不但整齐美观, 而且便于我们挑选。这个整理的过程就是“分一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一分”。
【反思】要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 敢于表述自己的想法, 那么教师的思维角度要新, 知识面要宽, 要重视数学的美感、灵感。书上例题原本是两个静态的分好类别的货架, 学生只需借助图说说货架上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 一年级学生年龄小, 经验少, 学生都清楚每一个架子上摆的是什么, 但当问他们这些物品是按什么分类的, 为什么这样摆放?学生却不知其所以然。因此, 为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我重组教学内容, 化静为动, 把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 激发他们积极思考, 并知其所以然。通过教师的智慧引领, 让整个教学过程自然、清新, 更具活力。
三、自主探究, 点亮学生创新思维的明灯
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种独立的、主动的认识活动, 要把人类的认识成果转化为精神财富, 或者把知识转化为智力才能, 这都要靠学生自己的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设想一下, 如果我们的数学课堂成为教师的“一言堂”, 缺乏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 这样的数学课堂教学怎能培养得出全面发展且具有创新思维的人才来呢?
例如, 在教学书上练习题:“○○○○○○○○○一共有 () 个○。给正中间一个○ 涂红色, 它的左右两边各有 () 个○。”如果从数学的角度去解释所谓的“正中间”是指这个位置左边和右边○的个数正好相等, 这样严谨的数学语言未必能让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接受并消化。为了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起点, 我让学生先独立思考, 并尝试用铅笔给正中间的○涂色。在交流汇报中, 一位学生介绍了他的方法:“我一前一后的两个○同时数, 数到剩下的一个○就是正中间的○”。我的眼前顿时一亮, 暗暗称绝, 真是太妙了, 追问:“他的方法好不好, 听懂的小朋友给点掌声!”学生们纷纷点头示意, 并响起阵阵掌声。我也拿出了我的最高奖励, 一下送出两朵代表智慧的小红花。接着, 我顺势提问:“谁还有其他的方法呢?”有学生汇报:“我们还可以用划去的方法, 这样更容易找到正中间的○。”“老师, 我们还可以一前一后, 两个两个数呢。”学生顿时思维涌动。我相信此时学生稚嫩的语言就是对“正中间”的最完美、最到位的诠释。
【反思】教师必须真正树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的学生观,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激励引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 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构建的全过程。教学要为学生多创造一点思考的情境, 多一点活动的余地, 多一点展示自我的机会, 多一点成功的愉悦体验。只有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树立自主学习精神, 才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的创新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物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初探 篇8
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探讨如何培养八年级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习惯。
一、物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方式
1. 明确要求,严格执行。
八年级学生正在步入青春期,性格具有逆反性,辨别是非的能力及自我约束力都不够强,所以教师要明确要求,例如,课堂纪律、课上笔记、课后作业等都有具体的规矩。要让学生“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规矩定下,严格执行,使学生在心理上重视起来,克服困难,必须做到,久而久之,形成良好的习惯。
2.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会不自觉地效仿。所以,教师一定要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既要做到学高为师,又要做到身正为范。平时的点滴言行都要做好表率,才能有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3. 思想引导,激发潜质。
思想引导,激发潜质,以求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长征路上,战士们正是靠着理想信念的引领,才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克服千辛万苦,胜利达到目标。所以,平时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真正理解为什么要这样做、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这是形成良好习惯最有力的保障。
4. 树立良性竞争意识。
竞争,是当今社会常见的一个词语,也是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状态。学生的竞争动机往往是出于好胜心、上进心,也有的是出于虚荣心。一句称赞、一次表扬,都会成为学生竞争的目标。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教育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适时适当的评价,让好的评价发挥好引导作用,优化学生的竞争行为,促进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扼杀不良风气,避免由竞争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物理学习习惯养成教育的内容
1. 初中阶段需学习大量的物理基础概念和规律。
对这些概念、规律,要做到“五能”。
①能背诵:能正确地背诵概念、规律的内容。
②能表达:能正确表达概念、规律的公式及公式中每个物理量的物理意义。(例如,v=s/t,s是路程,t是时间,v是每秒钟物体移动的路程)
③能理解:能明确公式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条件。
④能变形:能理解原始公式变形后的含义。(例如:原始公式I=U/R含义I的大小决定于U和R,它的变形式R=U/I含义R的大小与U、I无关,只是等于U/I的比值)
⑤能应用:能依据概念进行判断,依据公式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2. 重视实验。
物理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在物理教学中,每个概念的形成,每条规律的发现,都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实验对物理学科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初学物理的八年级学生,要使其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对所学的物理知识有生动、形象的感性认识,要能把所学的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及物理实验现象结合起来。例如,在学习“和速度”讲解船顺水逆水行驶时,启发学生联想生活中顺风逆风骑车的情景,不难总结出顺风时“和速度”为船速与水流速度的和,逆风行驶时“和速度”为船速与水流速度的差。另外,要让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在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并能独立完成动手操作实验。
3. 重视图示。
物理图象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和丰富的信息,它可以直观形象地揭示物理规律及物理量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应用图象分析求解某些物理问题可达到化难为易、化繁为简的目的。有些物理问题各物理量间的空间关系比较复杂,有些问题则是物理过程比较复杂,对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通过画草图的方法,把关键之处分析清楚,从而找到解答问题的突破口。我们把这种通过画草图理解题意、弄清物理内容的分析方法称为“图示法”。例如,有关电路的问题,题中给出的电路图往往很难分析出是串联、并联或是混联,如果能熟练地运用节点法和电流法将所给电路图变成等效典型电路图,就会很容易地看出电路的连接特点。
4. 重视教材。
对物理教材,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不重视、不认真读,大多数原因是认为太简单没有教师讲解的详细,不必读。其实,读教材这个环节非常重要,不可忽视。应当上课前先读,即预习,可以粗读,这样就能做到带着疑问进课堂;做作业前再读,即复习,要细读;在遇到疑难问题,找到对应章节反复读,要求精读,从中把握知识点、重点、难点,通过自己归纳、小结,形成本节课或本章节的知识结构,形成知识体系。
5. 把知识适当分类系统化。
学生对物理规律理解不透彻不深刻,往往是受思维习惯的影响,不能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弄清每个概念、规律的来龙去脉,在理解的基础上适当地对概念进行分类,使所学的知识化繁为简,突出重点,脉络分明,便于进行比较、综合;并且不断地把分散的概念系统化,不断地把新概念归纳到旧概念的系统中,逐步建立一个清晰的概念系统。
6. 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实践证明,学习好的学生在课堂上与学新课相比,更重视练习解题时的思路和证明方法,这样就加速了“心智技能”的形成。学习物理的重要环节就是多练,但不是搞题海战术。在做题过程中,要做到熟练运用学过的知识,而且要注意训练解题的速度和准确性,这就需要整理归纳,对解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公式要准确掌握,并学会举一反三。
关于学习习惯养成的文化思考 篇9
一、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的习惯要从以下三点入手: (1) 学生自信心习惯的培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要找到他的优势, 给他指出方向, 让他看到成功的希望。然后才能扬起风帆, 乘风破浪, 到达理想的彼岸。注意寻找学生的闪光点、优点, 并以此作为切入口, 激发学生的自信心。 (2) 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学习习惯, 是学生必须养成的起码的学习习惯。专心致志, 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要致力于主攻方向。就是在一定时期内紧紧围绕主攻方向, 安排学习内容, 除学校组织和提倡的健康活动外, 一切与主攻方向相悖的乃至不相关的劳神费时的事情都尽量不要涉足。诸如打游戏机、赌钱、早恋、过多地读课外书籍和过多地看电视等等。二是全神贯注。上课时要全神贯注地听讲, 做作业时聚精会神地思考。对于一切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能够做到听而不闻, 视而不见。 (3) 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有利于提高学习质量, 有利于培养人的能力, 尤其是有利于增强人的发现、发明和创造能力。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 是学生比较高级的修养, 它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通过认真思考, 学生可以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 找出所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 把散落的知识点连接成有机的整体, 从总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它还有利于学生对书本知识批判地吸收, 防止“读死书”和“死读书”, 不仅能鉴别和选择书籍, 还能够死书活读, 激发灵感, 从而有所发现, 有所发明, 有所创造。
二、培养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
只有依靠高效的、科学的学习方法, 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 才能保证学习的高效和成功。我们不单是要记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用知识, 要提高自己的素质, 增强自己的能力, 这样才会对我们的习惯的培养有益。 (1) 制订学习计划并严格执行。制订并严格执行学习计划可以帮助克服惰性和倦怠, 尤其是当它配合一个自我奖励制度时会更加有效, 如果能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地完成学习计划, 那么学习便不会给自己带来太大的压力, 而且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确保不会浪费时间, 帮助自己对先前的学习做一个评价, 清楚地知道哪些事等着做, 哪些时间做其他该做的事。 (2) 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预习一般是指在老师讲课以前, 自己先独立地阅读新课内容, 做到初步理解, 做好上课的准备。首先, 预习是对自己自学能力的锻炼。老师不可能教给你全部的知识, 很多的知识都是靠自己自学得到的, 这就需要我们有良好的自学能力。其次, 通过自己预习得到的要比通过上课听老师讲得到的印象深刻得多。要看课本, 看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例题, 对这部分内容要做到理解。万变不离其宗, 后面的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课本。在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完成课后的随堂练习。如果预习的过程中有不懂的地方, 要在书上做好记号, 上课时就要着重听这部分内容。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数学成绩 篇10
一、从正面引导,帮学生领悟什么是好习惯
小学生年龄小,即便是到了六年级,辨别是非的能力也相对较差。他们对于什么是好习惯,什么是坏习惯并没有准确清晰的认识。因此,要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首先应当让他们认识到什么样的习惯才是好习惯。小学生的心灵犹如一张白纸般纯净,他们的可塑性强,身为教师的我们要呵护学生美好的心灵,尽量采用正面启发引导的方式,教他们学会怎样做是正确的行为方式,并逐步在实践中让学生认识到这样做的好处,进而使学生主动地、自愿地按照正确的行为方式展开数学学习,并在持之以恒中养成习惯。如,我们在进行作业点评时,可以着重强调认真审题、读题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认真审题、读题是一种好的习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对认真预习的学生进行表扬,从正面告诉学生认真预习是掌握知识的前提,养成这种习惯对提高我们的学习成绩意义重大。我们还可以把好的习惯编成顺口溜,让学生闻其声,正其行。
二、搭建平台,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就好习惯
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培养学生好习惯的第一步,知道并不等于践行,我们还需要让学生将好习惯习而惯之,习惯成自然。良好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之事,不可能速成,因此,我们必须搭建合适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练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关研究表明,一个好习惯的养成大约需要21天,当然,这仅仅是一个概数。好习惯有很多种,每个人也有不同的先天禀赋、性格特点,这会使习惯的养成时间有所差异。但是要养成好习惯必须持之以恒地练习是毋庸置疑的。由此我们要创设条件让学生坚持练习,决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今天想起来了我就在数学课上抓一次,今天想不起来了就不管了。具体而言,搭建平台的方法有: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读题的好习惯,可以在每日的课堂练习时间,集体进行读题、审题训练,指名一些学生找到题眼,分析题目的关键词,并对易出错的地方予以重点提醒;若要培养学生的自动纠错习惯,我们可以在每日的常规作业点评前,让学生先对同学的作业进行纠错,这样学生就会在发现他人错误的过程中对自己的行为予以反思,当自己的错误被同学指出时,学生下次碰到这样的问题便会提高警惕,长此以往,学生积累的错误多了,发现自我错误的能力也提高了,自动纠错也会习惯成自然。
三、树立典型,榜样力量中养成好习惯
小学生是模仿性和可塑性极强的群体,他们所崇拜和佩服的人是他们模仿的榜样,因此,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而言是巨大的。数学课虽然不同于语文课充满着名人轶事,但是我们数学老师却可以把政治家、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学习的故事带入课堂拓展环节,让学生在他们崇拜的这些大家的学习故事中,体会良好学习习惯的巨大作用,并在榜样力量的引导下,形成自己的好的学习习惯。
不可忽视的是,数学老师往往也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因此,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我们更要重视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行为方式,争取为学生传递正能量,为学生良好数学习惯的养成做表率。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不能忽视班级学生本身的榜样作用。我们要让学生养成某一好的数学习惯,最好的办法就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多次对有这种习惯的学生进行肯定、表扬,这样学生就会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从而在模仿的基础上养成这一好习惯。如,我们可以在数学教学中评出“规范答题小标兵”“独立完成专业小能手”“小小观察家”等有好的学习习惯的榜样,一方面激励这部分学生将好的学习习惯保持下去,另一方面则可让其他学生发现差距,在完善自我中养成好习惯。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一项细致、艰巨、长期的工作,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应该富有耐心、充满信心,将好习惯的养成教育进行到底。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一旦养成,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便能水到渠成了。
摘要: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思维逻辑更严密,做题方式更科学,这都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多从正面引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习惯;要搭建平台,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就好习惯;要重视榜样力量,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习得好习惯。
关键词:学习习惯,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张亚宁.抓住课堂时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J].内蒙古教育,2015(14):23.
引领学生养成语文学习习惯 篇11
【关键词】语文素养;朗读比赛;课外阅读课内化;“才艺”比拼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实施以来,语文课堂上出现了活跃的气氛,学生俨然成了学习的主人,“百家争鸣”的局面时时出现。在这表面上热热闹闹的课堂上,我发现了语文学习习惯在学生身上的缺失,而《语言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总目标有“养成语言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語文学习方法”。为此,我觉得确实应该注重引领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具体方法如下:
一、榜样示范法
(1)朗读方面分两个环节:①训练阶段。课堂上我们敢于示范朗读,特别是学习感情充沛的散文、诗歌时,我们率先示范,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明白朗读的技巧。早读课上,朗朗的读书声给人以振奋;课堂上,你争我抢的朗读情景接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②朗读比赛。学完八年级下册(人教版)第二单元后,我们利用一节课进行朗读比赛。先说规则:分东西两组,着重从语调、准确入手,老师直接说出分数。学生姓名、分数如下:朗读课后,我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从学生的写作中,我发现:这节朗读课得失兼有——多数学生都认为,朗读确实有助于对课文的领悟。学生对文字的兴趣越来越高,就会养成自觉学习语文的习惯,终身受益。朗读课不尽人意之处表现在:主动展示朗读才能的人数太少,多数学生处在观望状态,从他们写的心得来看,他们不是不想上,而是或由于胆怯,或由于怕被别人笑话,或没有朗读的习惯造成的。这就需要我还得走进学生,不断的鼓励他们,争取让他们也敢在讲台上亮相,瑕不掩瑜,我将一如既往地抓好朗读,开设朗读比赛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登上讲台。
(2)基本功方面。板书时我常常用规范、流畅的字体板书;用较流利的普通话授课;用得体的语言点评学生的表现。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久而久之,收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效果。
(3)开办小小展览会。整理读书笔记、作文、作业中的“佼佼者”,不定期在讲桌上展览,让每一个学生走上讲台亲眼欣赏它们,然后谈谈看法,增强他们的向善意识,养成工整书写,认真对待语文学习的习惯。
二、课外阅读课内化
2011年的暑假,为能让学生过得更充实,我要求学生阅读名著《三国演义》并写读书笔记。开学后发现,认真对待这个任务的仅占15%,为此,我决定开设一节阅读课,先从阅读名著入手,力争领着学生读进去,走出来。所谓读进去,即走进文章的内部世界,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所谓走出来,即不为而读,不是被动地接受作者的思想,不是单纯倾听作者的言说,而是能在接受中激活自己的情感形成自己的思想。针对名著阅读的难度较大,名著本身风格各异的特点,在指导阅读名著时必须遵循以下两条教学原则:一是循序渐进原则,二是因材施教原则。具体实施步骤如下:
(1)选好读本。《三国演义》是我的首选。因为书中有很多众所周知的情节,有许多个性鲜明的人物,特别是有一些影响学生良好品格塑造的典例。
(2)师生共读。我们选了一个为人所称道的情节——三顾茅庐。①师生默读,做圈点批注,学习小组交流。②精读感兴趣的句子,揣摩它们传递了哪些信息。③说说自己的发现。④学生复述这一故事。⑤小结这次阅读收获。这次师生共读一共花了三节课,敢于主动表达自己看法的只有5个学生。有些明明在书上写有内容,却只是在等待,有一少部分学生只是大致把内容看懂,值得欣慰的是,学生提出或讲了一些有价值的问题。
(3)不懈追求。师生继续默读《三国演义》,默读中师生一起品读了“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七擒孟获”。由于学生年龄的原因我把重点放在对人物形象情节的把握上,学生读书笔记中常会显示读三国的智慧运用,或能用详尽的文字去展示事件的来龙去脉,或运用烘托手法让描写人物更丰满,或常常流露学会感恩、播洒爱的感情。其中有五名学生在我县新华书店组织的“读好书”活动中分别获得了县级二等奖、三等奖。
在阅读课影响下,有些学生自觉地写了对阅读课的看法并阅读了其它名家名篇,如《鲁宾孙漂流记》《格列佛游记》《水浒传》等。需要加以强调的是,重视学生课外阅读决不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摒弃,而是对课内阅读教学的进一步拓展,“课外阅读课内化”真正地做到了还中学生阅读的应有的地位;极大地增加了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锻炼了学生思维的形象性、创造性、多元性;较快地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才艺”比拼
为促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我开展一些“才艺”比拼活动。如①诵读比赛。它激发了学生的斗志,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②名家名篇知识竞赛。
借助这些方法,我渐渐发现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在悄然发生变化:前后的鲜明对比在一定程度上显现了那些方法的魅力,更坚定了我坚持多给课堂注入一些新鲜血液的想法,让语文课堂富有活力,学生才会去亲近语文,才会去领悟文字,才会去发扬民族语言!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之友》2001年第4、7期 2002年第7期
[2]《河南教育》1999年第6期
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篇12
一、激发求知欲, 唤醒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好奇心、求知欲, 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
1. 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求知欲望。
知识源于生活, 教学中若能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 从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挖掘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必将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自主探索中。
2. 体验成功, 激发兴趣。
“解出一道难题, 比吃一顿大餐还要爽”。学习上的成功体验, 同学的羡慕, 家长的欢欣, 教师的赏识无不会给学生带来莫大的鼓舞。因此, 教师应根据学生实际适当调整教学目标, 铺设思维台阶, 给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 使他们在低起点中获得小成功, 进而在不懈努力中获得大发展。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让自主学习成为可能。
二、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
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以及多媒体、网络科技下的新型教学环境, 是增强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重要因素。
1. 良好的师生关系创造宽松的课堂气氛。
课堂教学的对象是有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的学生, 他们需要教师的信任和关爱。这就要求教师到学生中去,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以饱满的情感感染学生, 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让学生靠自己动脑、动口、动手获得积极地情感体验, 使学生自主学习落到实处。
2. 运用现代科技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多媒体辅助教学创设有声有色的问题情境, 动静结合的图像变换, 使抽象枯燥的数学内容变得直观、有趣, “深奥”的数学知识不再是“魔术师帽子里跳出来的兔子”。同时, 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素材、交流信息, 教师和教材不再是主要的信息源。学生成为知识的探索者, 教师只是设计者、导航者, 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
三、揭示思维过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揭示数学思维过程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途径。
1. 让学生看到思维过程。
常有学生感叹“上课能听懂, 下课不会做题”, 便是人们常说的“只知其然, 不知其所以然”。这就要求教师多以探究性的语言代替结论式的陈述, 深刻揭示知识间的联系, 再现数学知识发生、发展、形成的全过程。使学生看到思维的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从“懵懂”达到“彻悟”。
2. 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
许多学生考试时, 感觉题目“似曾相识”却又“百思不得其解”。其根本就在于他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独立的思维过程, 解题只是对所学知识的机械应用。因此, 要让学生在思考和解答问题时, 多问几个为什么, 将头脑中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化、条理化。使学生逐步由“被牵着走”到能够“自己走”。
四、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只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亲历问题的探究过程, 才能真正建立起自己的认知结构,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1. 留给学生充分探索的时间和空间。
教育家达尼洛夫说:“教师讲的越多, 从而留给学生独立地获取知识、独立思考和进行活动提供的机会就越少。”在教学活动中, 留给学生足够的“空白时间带”, 使学生有较宽余的思考和探索问题的时间和空间, 有更多的体验探究、实践交流的机会, 让学生自主探索成为习惯。
2. 放手让学生去操作、去探索。
变“学数学”为“做数学”, 使学生亲历数学知识的由来过程, 培养其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例如, 在研究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时, 可给学生适当分组, 准备好钉子、绳子、色笔和画板。放手让学生画, 以加强学生对椭圆定义的理解;放手让学生自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 探求其标准方程, 并在“尝试———失败———再尝试”的过程中加深认识, 增强运算技巧和能力;放手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总结椭圆的几何性质。这期间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人, 教师只是一个“催产婆”, 在学生出现奇思妙想时给予褒奖和鼓励, 从而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乐趣, 由“苦学”变为“乐学”。
总之, 教师要真正唤醒学生的主人翁地位,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逐步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从而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 更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摘要:叶圣陶先生指出:“什么是教育?一句话, 就是要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从激发求知欲, 创设新型教学环境, 揭示思维过程等方面对培养和发展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谈了一点认识和体会, 并以此与广大同行探讨交流。
【养成学习习惯】推荐阅读:
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09-11
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08-13
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09-07
谈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06-10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九09-26
小学新生如何养成良好学习习惯05-23
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及规范要求06-27
学习规范,养成习惯演讲稿07-02
如何让孩子养成学习的习惯07-30
《论好习惯及其养成》学习心得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