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精选8篇)
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 篇1
一谈起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很多教师马上会想到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即对差生的教育。诚然,在一个学校中对后进生进行转化教育,确实是一项比较艰巨的工作,每个教师都能谈出很多经验和方法,但是,有很多现象说明,在教育转化后进生的同时,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也绝对不容忽视。
在许多教师的眼中,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是班级的骨干,是各个学科学习的带头人,是形成良好班集体的中坚力量,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都非常喜欢,他们看到的大都是这些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学习方面的优点,但却往往忽视了对这些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正所谓的“一俊遮百丑”。
一、学习成绩优秀学生的一些不良表现
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大多数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其他方面也比较优秀,但也不乏有一部分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在班级受到特殊待遇及老师、家长和同学对他们的特殊态度,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一些不良习惯和缺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有特殊的优越感。
这些学生因为学习成绩比别的同学好,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耳边听到的都是赞扬声,看到的都是笑脸,老师、家长对他们都高看一眼,学习不好的同学对他们也都用羡慕的目光,长期被大家捧在手上。久而久之,这些学生便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特殊的优越感,在生活、学习等方面表现出沾沾自喜、盛气凌人的气质,总感觉自己比别人强,瞧不起比他们学习差的学生,有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
2. 劳动观念较差。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学校和家长都把他们当成重点培养的对象,而这种培养又都限于文化学习方面,在家里,家长把一切家务劳动都包揽了,有的家长甚至说“只要你把学习搞好了,其他一切事情都不用你管”,整天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在学校,有的老师把劳动任务往往安排给学习差的学生去干,很少让学习好的学生去干,并且还振振有词:“反正你也不愿学习,多干点活,腾出时间让学习好的学生多学习点”。长此以往,在这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眼里,劳动不属于他们,而只属于家长和学习不好的学生的专利,他们的任务只是学习好,因而厌恶劳动。
3. 重视智育,轻视体育。
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校强调教学质量,教师狠抓升学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受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压力也较大,看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关键是看这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此,教师经常为他们“开小灶”、加“课间餐”等加班加点地补课辅导,有时连做操和体育活动被挤掉了,天长日久,使他们形成了“只要学习成绩好,体育不好也没关系的错误认识。”
4. 虚荣心强,受不了挫折。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听惯了老师、同学、家长和来自社会的赞扬声,听不惯批评声,因而他们的虚荣心极强,听不得任何反面意见,一旦受到挫折或有了缺点和错误,不能勇敢面对,甚至极力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虚荣心在作祟,爱面子思想在作怪。
5. 有很强的嫉妒心理。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在班级中长期处于上游,老师和同学们都以他们为中心围着他们转,而一旦这个中心发生转移,或者其他学生学习成绩超过他们,他们的心理就失去了平衡,嫉妒那些成绩赶上他们的同学,甚至于发展到为了不让其他同学成绩超过他,对别人向他请教学习方面的问题时,或置之不理,或冷嘲热讽。
二、对学习优秀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措施
作为一名教师,不管对学习优秀的学生还是学习差的学生,都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们,都要加强正面引导和教育。对学习优秀的学生更是如此,不能只看到他们学习成绩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好百好”。正如茁壮成长的小树也需要打药、灭虫、防病一样,如果对他们的某些缺点不重视,认为对他们来说是小节,而不加以纠正,天长日久就会形成恶性膨胀,走向反面,“小错不改酿成大错,小洞不补大洞漏”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 一视同仁,不偏爱,不护短。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优点很多,但是,对他们不能“一俊遮百丑”,更不能偏爱护短。对他们要同其他同学一样,同标准、严要求,尤其是当他们有缺点或犯了错误,要一视同仁,加强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改正缺点和错误,决不能纵容包庇。
2. 不断树立新目标,激励他们向新目标奋进。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有许多好的优良品质,如好强自尊、自信心强,学习刻苦勤奋、成绩好等,这些是我们进行教育的有利方面。在工作中还应该根据他们每个人的具体情况,适时不断地给他们树立新的目标,激励他们不断向新目标奋进。同时,要使他们明白,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比你成绩好的还大有人在,我们不能只停留在一个山头上,要向更高的山峰攀登。要谦虚谨慎,克服缺点和弱点,不断创造新的佳绩。
3. 适时进行挫折教育。
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心理素质相对比较差,受不了任何挫折,要加强对他们的挫折感教育。在学习上,对他们有意提高知识难度,故意设置一些学习障碍,让他们多经历一些学习坎坷,从而明白学海的广阔无垠,明白学习过程中挫折失败在所难免。在心理上从疏通心理障碍入手,从思想上消除挫折感,增强经受挫折和战胜挫折的能力,使意志品质得到应有的锻炼,完成挫折———奋起———再挫折———再奋起的良性心理循环。教育他们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断更新自己,永远做生活的强者。
4. 消除嫉妒心理,互帮互学,共同进步。
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要教育他们在不断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也要消除优越感和对他人的嫉妒心理,放下架子,和同学打成一片,互帮互学,共同进步。让他们明白“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道理,在班级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争取全面开花结果,争取大面积丰收。
总之,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关注优秀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注重对他们的思想品德教育。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德、智、体全面发展,将来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思想品德课程应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篇2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程国民教育课程标准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十六大报告中指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我国的国民教育是在国家统一管理下,通过普及教育的形式,实现民众素质的提高。国民教育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学习,更重要的是精神的培育和人格的养成。因此,思想品德课程尤其要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1 研读《课程标准》,应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新课程形势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应依据《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本身在表述时就强调了国民教育的因素,例如:
(1)“前言”中“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社会的变化发展对人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要求。初中学生……得到有效帮助和正确指导。”这两句中的“人”字显然不是仅指“学生”,而是指包含学生在内的所有人,可以理解为所有公民,是没有年龄限制的。
(2)“课程性质”中着意强调学生的健康“发展”,也包含了成长为“合格公民”的意思。
(3)“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表述“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是本课程的追求。”不难看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国民教育的因素将越来越明显。
(4)“课程目标”的“总目标”中也明确表述“……为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好公民奠定基础。”如果我们来探讨一下“好公民”的含义,是否也可以理解为“合格的国民呢?”借用鲁迅先生的话说就是——“那简直是一定的。”
2 把握教材内容,应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新课程形势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依据的是课标,依托的是教材。我们平顶山市目前通用的陕人版八年级下学期教材第47页第三单元第十二课《维护权利,适应社会》中,给“义务教育”所下的定义为“我国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制度。义务教育,是按照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这里,明确提出了“国民教育”的说法。对此,笔者是赞同并认可的。
3 透析中考试卷,应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新课程形势下的初中思想品德中招考试,在试卷提示上也包含有国民教育因素。如2008年河南省中考思想品德试卷中“温馨提示”的第一行内容为“思想品德考试,关注国计民生,倡导道德践行,引领人生航程。”其中的“民”,不就是指“公民”、“百姓”吗?而其中的“人生”,又不能单纯地将其定语理解为“每一个未成年人的”,似乎应理解为“每一个公民的”才更为贴切。
请别以为这样的分析是徒劳的,没有意义的。我们虽然能认识到“公民”、“人民”、“未成年人”是近义词,意思有时会相同、交叉、包容。但毕竟,即使是同义词,在不同的地方,用法也是有区别的。而这,就是我们关注思想品德课中的国民教育因素的意义所在。
4 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应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学生是受教育的对象,也是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生活实际来看,学生进入学校,来到课堂,学习成长,这真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但只要我们稍微看长远一点,就会看到学生是在逐渐成长的国家公民,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教育的主体,是我们工作的意义和乐趣所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必须立足学生未成年人的实际,与学生进行双向互动,贴近学生去教,引导学生去学。我们不断深入的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也都是在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而努力。所以,我们任重而道远,辛苦而又光荣。
5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应关注国民教育因素
教师是教育的主导,是教育教学工作的担当者。如果我们能够正确把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明确工作的目标和内容,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和思想认识,就一定能顺利完成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神圣使命。把学生培养成为国家的好公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用人才,从而也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代“名师”。
关注小学品德课的生活现实 篇3
一、让教材与现实生活同步
苏教版教材非常注重精心选取儿童的“生活事件”:教材选取了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常见事件, 以小学生当下的生活为素材, 精选一些具有普遍教育意义的问题和事件。例如, 低年级学生不善于于整理学习用具, 上学时经常丢失忘记带等现象, 以及上课不专心听讲、聊天、开小差等现象。中高年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马虎粗心, 喜欢跟同学争吵, 耍赖皮, 缺乏关心他人情感等现象。这些现象都是小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屡见不鲜的事情, 也是让家长和教师颇为头疼的事情, 正是这些看不起眼的小事情, 正在一步步塑造着小学生的人格和品德。教材以这些事情为例, 不仅体现了与现实同步, 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 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自己熟悉, 经常遇到的事情中锻炼和培养了自己的品行。
另外, 苏教版教材不仅在选材内容上贴近现实, 激发了学生的注意, 吸引学生。而且在其表现内容上也选取了灵活生动的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方式。例如, 教材中选取了小学生都十分感兴趣的卡通画, 生活中的真实的图片, 以及一些简单易懂的文字, 使学生感到熟悉自然亲切, 从而喜欢, 乐于学习。因为, 该课令他们快乐。教师不再为学生不愿意学而烦恼的这一事实, 让教师清晰地感受到:“教育的主要方面恰恰在于, 使人同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各个方面向他们提出对他们有意义的、富有吸引力的任务。因而被他看做自己的、必须亲自解决的任务。这比什么都重要。”从而真正实现了“强调形成积极主动学习态度”的这一课改核心目标。
二、让教材基于现实重构又高于现实生活
教材所选取的材料来自于生活, 指的就是所选的材料都是基于一定的真实生活性, 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重构, 提取其中最为典型和综合的, 能够对小学生学习和生活产生教育意义的内容。只有这样的内容才能够真正吸引小学生的注意, 才能够促使学生通过反思改正。
如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的第一课:《自画像》。该课的课程标准内容是:“了解自己的特点, 发扬自己的优势, 有自信心。”这个要求的实质就是要培养学生认识自我, 发展自我的意识, 形成积极的自我认同的意识。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 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事件都是零散的、孤立的, 而且学生也缺乏一种联系的能力。为了实现这样这一课的要求, 教材的编纂者在整理素材的时候将这些分散的、孤立的事件通过整合, 重构, 力求做到来源于生活又干预现实生活。首先, 通过展示风采等活动, 让学生从自己的外貌行为特征等进入, 引导学生对自己具体的外貌精神特征来认识自我, 摆托了抽象的概括和总结, 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其次, 再通过内在活动“心中的啄木鸟”, 给儿童反省自我的机会, 发展学生认识自己的能力与理性。另外, 还结合家庭教育和学习生活, 通过第三方 (家长和同学) 的眼光来审视自我。让学生了解到自己在他人眼中和心中的印象, 了解他人对自己的期望, 从中看到别人怎么看自己, 自己可能成为什么样的人等问题, 从而体悟到如何认识自己, 如何对待自己。这样选取的素材, 是经过对小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熟悉的事情的加工和重构, 虽然不是完全的真实和具体, 但是都有生活的意义, 它成功地创设了真实的学习过程。
三、让教材触及社会科学
在教学的过程中, 自然会涉及一些关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有一些距离。为了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陌生感。教材选用了小学生都喜欢和熟悉的方式来呈现。比如, 学习人类文化差异的相关内容时, 教材以春节和圣诞两节日入手, 学生对于这两个节日尤其是春节最为熟悉, 这样入手来研究文化差异将大大减少学生因陌生和距离感而产生的困惑和恐慌。
对国际组织的学习, 该书设计了“我在联合国做报告”和“我是志愿者”等课, 使儿童在有趣的探究中了解联合国和国际奥委会等国际组织……这些内容的设计都是从小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内容入手,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基金性, 使学生在自己熟悉和已有的生活学习经验基础上去认识世界, 进而将广阔世界纳入到自己的世界之中。
关注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生成 篇4
一、精心设计, 预期生成
我们都知道, 建筑师要想建造一座美观、实用、高质的房屋, 必须在动工前设计好图纸, 才能保证建造的房屋符合要求。同样, 课堂教学也需要预设, 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失败。由于传统的课堂是以教师为中心, 备课要求写详案, 怎样讲解、如何过渡、提问哪些问题、让哪些同学回答等都设计得“滴水不漏”, 课堂教学完全按照预设的教案进行, 这种将学生“格式化”的教学方式不符合新课改精神, 不利于学生的独立思考、个性发展、创新能力的培养, 越来越受到置疑。然而有的教师却走向另一个极端, 只重视课堂生成, 忽视预设的作用, 这样的课堂是一种“放羊式”的教学, 形不散而神散。生成与设计并不矛盾。新课程虽然强调学生是主体, 但教师仍是课堂教学的执行者, 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仍是课堂的主导者。如果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唯恐学生的答案不符合自己的标准, 影响课堂教学进度, 就使教学进程偏离教学设计, 不去设计学生讨论环节, 让学生失去发表个人见解和即兴表达的机会, 或者在设计讨论环节的同时也设计了学生的回答, 使学生陷入教师的“圈套”, 这些影响或阻止生成的做法无疑是在扼杀灵感、消灭智慧。在教学中, 我们应精心设计可能产生生成的环节, 给生成留一份期待与盼望。比如:讲授“有朋自远方来”这一内容时, 在课件制作环节中, 教师可以充分利用Internet网络资源的丰富性, 从中遴选出多幅民族团结题材的图片, 再配上宋祖英唱的《爱我中华》那首富有旋律的音乐, 并以flash动画的形式展现在学生的眼前。这时候, 学生们一下都瞪大了眼睛, 竖起了耳朵, 张开了嘴巴, 惊喜弥漫整个课堂, 大家都急于知道:今天到底是要学什么内容?这一切显然是课堂教学的成功的良好的铺垫。在看待同一事情时, 不同的学生因为主观因素的不同, 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 甚至是错误的看法, 这就是一种差异。作为教师, 不能漠视这种差异, 恰恰相反, 要善于捕捉学生的这种差异, 挖掘其背后蕴藏的不同的思维方式与情感价值取向,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之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 从而绽放思想品德课堂教育的光彩。教师这样的设计是为了抛砖引玉, 是为了使学生变被动地听为主动地说, 是期待学生的精彩生成。如果教师只是以一般的方法教学, 不设计吸引学生的问题, 不突破常规设想, 或仅仅是自己幽默一把, 不为学生提供宝贵的机会, 一切生成将无从谈起。教学中我们会发现, 良好的设计和铺垫将使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爆发潜力, 实现有意义、有价值的生成。
二、预留空间, 创造生成
仅仅为达到生成去设计环节是不够的, 教师还要预留给学生足够的空间, 让此生成唤起彼生成, 彼生成又激发此生成。比如:讲授“勇敢地承担责任”这一内容时, 教师先让学生阅读一则材料, 然后谈谈自己的观点。材料讲的是苏州市民韩惠民照顾瘫痪女友34年, 34年的光阴, 青丝转白发, 不变的是真情。学生看后七嘴八舌, 兴奋之情溢于言表。有的说:“韩惠民是个大傻瓜, 为个活死人而耽误了自己一生的前程与幸福。不值得学习是小事, 还应当批评!”有的说:“韩惠民脑袋太不开窍了, 现在是什么年代呀, 他应该募捐, 动用社会的力量来治疗瘫痪的女友, 说不定还会有奇迹发生。”有的说:“社会上太需要像韩惠民这样的人了!现在的不少人呀, 眼里只有‘钱’, 心里装的只有‘自己’, 再这样下去, 社会恐怕要产生‘责任危机’了!”这时, 教师如果过早地加入评论, 将扼杀学生智慧的火花, 要让学生在鼓励的氛围中彼此激励, 让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得到充分的生成和展现。在教师预留的空间里, 发散性思维又激发出创造性思维, 这一切比他们仅仅学会知识将更有价值。
三、把握时机, 激发生成
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 篇5
一、基于生活起点, 把体验和探索延伸到课外
品德课程以学生的社会生活为基础, 这一性质决定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最主要、最直接的认知起点, 是学生用来体验、探索、感悟的根本, 决定着课堂教学实效。品德教学就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使教学深入学生内心, 促使道德情感内化。
在二年级 (下) 第三单元《美好的家园》一课中, 有一环节是在学生观看有关环境污染的视频后提问:“你周围有这样的环境污染吗?”原本以为孩子们会说没有或者很少, 然后稍加引导, 就可以进行“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的环节了。但学生出乎意料地说出很多问题:村里油漆、胶水等味道很浓;经常有木屑扑面而来;砂皮机和锯板机深更半夜还在响;在一些厂附近呼吸一下会咳嗽……是啊, 这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 这就是他们真实的生活体验。学校附近几乎每个村都有好多木制品加工厂, 如地板厂、家具厂、细木工板厂等等, 由于是家庭作坊式生产, 生产流程、环保指标等都是不达标的。孩子们天天生活的村庄已经污染成这样了。
这些真实体验就是学生的生活起点, 如果再按照原先的教案, 让他们讨论我们该做些什么, 就没有什么意义了。这样的现象岂是小学生的行动能改变的呢?于是我把活动延伸至课外, 让孩子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活动。
经过调查, 孩子们深刻了解了当地环境状况, 还整理出许多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 如:投入资金改用低噪音机器;使用环保油漆;把湿木砂光后再烘干以减小噪音……最后还在网上找了一些有关“粉尘、噪音、油漆”污染的资料, 结合治理环境污染的方法, 印成宣传单发放到各个生产厂家。
基于学生的生活起点, 有体验、有探索、有感悟、有行动, 相信这样的品德教学一定能深入孩子内心, 触动他们的神经, 把道德情感内化到以后的实际行动中去。
二、扣住知识起点, 把学校活动嫁接进课堂
社会在发展, 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变得丰富多样。他们从亲友、报刊杂志、网络电视、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等学习渠道中已经获得了不少的信息。他们的知识储备可能会超出教师的想象, 对许多教材上未涉及的知识也有较多的了解。
五年级 (上) 第四单元《安全伴我行》安排了四课: (1) 我是小小安全员; (2) 小心“电老虎”; (3) 红绿灯; (4) 遇见危险不慌张。这四课的内容涉及安全教育的许多方面, 在课堂上是很难达成目标的。笔者结合学校德育处开展的安全教育月活动, 对教学进行了大胆处理, 每一课的专题内容都由学生来介绍, 教师充当导演, 按照教学目标组织好内容和顺序, 再适时地加以补充和提升。
马腰小学“安全伴我行”安全教育月系列活动内容
第一周举行国旗下安全教育讲话;
宣传橱窗出刊安全教育专栏;
观看安全教育电视片《行动119》 (消防安全) ;
组织一次消防安全紧急疏散演练。
第二周各班出一期“珍爱生命, 预防溺水”主题黑板报;
“小金马”广播站播出专题节目:当遇到危险时;
观看安全教育电视片《一路平安》 (交通安全) ;
以班级为单位, 进行穿越马路模拟训练。
第三周观看安全教育电视片《电老虎》 (用电安全) ;
邀请马腰警务所警官进行安全法制教育讲座;
各班按包干区进行校园安全隐患大排查, 做好记录, 并及时排除隐患。
第四周观看安全教育电视片《健康卫士》 (食品安全) ;
各个中队举行一次安全教育主题班队会;
《马腰小学学生安全须知》安全知识竞赛;
发放《告家长书》, 联合家长力量, 切实做好安全教育工作。
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教育活动, 学生接受了系统的安全教育, 对各方面的安全知识都有所了解, 树立了较强的安全意识。这个单元的教学正好是对安全教育月的巩固和延伸, 学生通过对所学安全知识的展示可以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印象, 提升效果。
因此,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善于扣住学生的现有知识起点, 并顺应这一起点及时调整教学, 能把学生的思维引领到最近发展区, 帮助其逐步将原有的认知与经验加以提炼与巩固, 或进行拓展和延伸。
三、调整教学起点, 把动态生成融合成现场
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是引领学生体验和感悟的起点, 这个起点还可能因各种因素不同而有所变化, 是动态的, 不断生成的。此时, 教师要根据自己对课堂信息的把握, 应学生而动, 及时调整教学起点, 对动态生成的资源进行现场演绎, 去获得未曾预约的精彩。
在执教《西部大开发》第一课时时, 我先创设情境导入:
师:我很喜欢旅游, 去过好多地方, 也拍下了许多美丽的风景, 今天想和大家一起分享, 愿意吗?
生:愿意。
课件出示风景图片 (西部各省有代表性的风景) , 学生边欣赏边赞叹。
师:美丽的风景欣赏完了, 谁来说说我们刚才欣赏了哪些地方的风景呢?
生:四川、云南、西藏、广西、贵州…… (一名学生讲不全的另外请人补充)
生1:老师你去过我们四川的九寨沟, 那你去过牟尼沟、银厂沟吗?
生2:还有海螺沟呢!都很美的。
生3:老师, 我们云南的大叠水风景区比西双版纳还美!
师:我还真没去过这些地方。哦, 我知道我们班有近一半同学的家乡在云南、贵州、四川等地, 那这节课就请他们介绍家乡或西部其他省的美丽风景和丰富资源, 好吗?
生:好!
备课时考虑到我们学生是农村的孩子, 知识面窄, 所以教学起点定得比较低, 主要由老师向同学们介绍西部的风景和资源。课上, 学生的问话使我想到了班级里有那么多来自西部的同学, 随即提升起点, 把这一动态生成融合成课堂现场, 由学生来介绍, 教师作相应的补充。当课结束时教学目标完美达成, 更意外的是, 今天的课堂让原本总有些自卑感的外地孩子好好神气了一回, 他们脸上的兴奋与自豪是我从来没有见到过的。
如果说“把握起点”是教师一个被动的适应过程, 那“调整起点”就是教师主动的创造和提升过程。这堂课由于提升了教学起点, 从而诱发了学习期待, 在学生的期待—满足—再期待—再满足过程中, 课堂教学实效得以提升, 实现了“高进优出”。
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 篇6
一、关注儿童生活经验的积累
品德与生活教学活动需要以儿童生活、知识经验为支撑。在参与活动过程中, 当学习内容触及原有生活经验或知识结构时, 学生才能在活动中积极应对、主动参与, 从而建构新知, 提升道德认知。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小心, 别伤着》一课, 笔者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说出曾经遭遇伤害的情形, 模拟表演受伤的经历, 体验遭遇意外伤害时, 自己和家人经历的痛苦和烦恼, 了解一些常见的医药常识, 模拟小伤口的处理方法。这种活动教学, 教者基于儿童视角, 通过看、说、演、议、评、比、做等系列活动, 组织一年级小朋友学习防范意外伤害的基本方法, 积累了学生生活经验, 以往任性玩耍的错误认识得以纠正, 懂得受伤后的正确处理方法, 进一步增强了孩子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因此, 教师指导学生参与活动, 要以儿童生活经验为基础, 帮助学生提炼生活经验, 发展实践能力, 为学生参与社会, 适应社会提供知识保证和能力。
二、关注儿童情感体验的深化
愉快、积极是一种情感和态度, “它只能在师生教学相长的过程中, 由教师引领学生, 学生自主认识、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选择、自主践行。通过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实践这三个环节, 教师才能使儿童真正寻找到自己愉快、积极的精神家园。活动开展不仅需要创设情境, 以趣激情, 以情引情, 更要让学生带着丰富情感去实践, 去体验”。如在讲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我们班里故事多》时, 为了让学生体会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 感受集体对个人进步的帮助, 老师让孩子把成长中的故事放进“故事口袋”, 连续随机抽取学生讲故事。孩子在讲述节日活动的场景故事过程中, 从活动中享受到的愉悦, 积极情感被激发出来, 感恩之情油然而生。接着, 教师引导学生种下“感恩树”赠送“爱心卡” (教师把绘制的大树贴在黑板上) 。孩子们在亲身实践体验中丰富情感, 提升情感, 促进其良好道德情感生成, 使愉快积极的情感体验转化为道德意志, 形成道德行为。
三、关注儿童评价能力的培养
儿童是发展的个体, 也是评价的主体。由于家庭的溺爱和照顾过多, 当今孩子想法幼稚, 性格胆怯、任性, 对人对己缺乏责任心, 依赖性强。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对自我进行积极有效的评价, 促进其学习成就感的获得、学习热情的保持, 提升儿童对自己前期活动的总结。这有助于学生思考下一次活动的目标和计划, 培养和形成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如二年级下册《我们长大了》一课, 老师组织同学们穿戴儿时衣帽, 感受身体变化;展示已经掌握的各项本领, 感悟自我能力的增强;在积极参与体验活动中, 欣赏自己的成长, 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样, 孩子看到了自己成长的过程, 同时也看到和同学之间的差异, 使他们学会客观、公正地认识自己和他人的优势和劣势, 对自己做出正确评价。“通过受教育者主体内部矛盾, 将外界的教育影响转化为动机或内部动力”, 教师帮助儿童形成行为习惯, 进而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
四、关注学生价值取向的正导
社会是多元的, 儿童的生活也是多元的。社会上积极与消极, 正确与错误, 正面与负面等各种现象混杂在一起, 懵懂无知的儿童难免会产生错觉和误区, 在孩子的学校模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 必然会折射出形形色色的价值观念。要让学生过上健康、安全、有道德的生活, 教师无疑要伺机进行价值引导。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这也是爱》主题活动教学时, 老师设计“生活情景再现, 辨析‘爱’”的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在辨析讨论中学生明白了“这同样是爱, 家人对我们的严格要求, 目的是让我们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 这更是家人对我们的爱呀!”这样, 教者围绕一个主题, 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看法、共同分析探讨问题时, 伺机引导, 有机渗透, 使学生在“润物细无声”的模拟情境中内化道德理念, 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更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形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
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 篇7
品德教育的对象是我们的学生, 学生作为鲜活的个体, 具有独立的思想、行为, 教师不可能完全预料到学生的言语、动作、想法以及活动的结果和会产生的问题, 因而使我们的品德课堂具有很强的生成性和动态性。但大谈“生成”的时候, 我们一定也不能忽略了“预设”。古人云: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不是对立的, 而是辩证的关系。他们就如一对孪生兄妹, 必须互相联系、互相作用, 缺一不可。
一、精心预设“意料生成”
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品德课堂, 关注的重点是学生主体的学习状态, 教学预设要更多地注入学习设计的内涵, 这样的设计应是“弹性预设”, 即教师在课前预设时要为学生的活动和发展, 留出更多弹性的空间。教师在活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进行多种考虑, 考虑学生有可能出现的状况, 有可能产生的问题, 有可能遇到的困难, 只有充分预设, 教师才能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 使学生真正“活动”起来, 并在“活动”的过程中撞击出新思想、新创意、新观念、新问题。
例如浙教版四年级下册《交通连四方》, 其中有这样的一个环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 出示一组图片, 每张图片包含的内容为某个地方发生了一些状况, 需要得到帮助或者解决, 问学生觉得该用怎样的方法到达。此时, 正是“5.12”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不久, 全国乃至全世界人民都众志成城, 投入到救灾行动中。选用了汶川救灾中的一张图片, 我是这样预设的:“同学们, 目前汶川的灾民最需要的就是帮助, 我们大家也捐献了很多物资, 包括药品, 请问我们可以选用什么交通工具来运送这些物资呢?”
我相信这样一个问题———事实上能激起学生的共鸣。
果然, 在课堂上一石激起千层浪, 学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不仅提出了可行的运送物资的方法, 比如通过汽车、火车运输帐蓬、棉被、衣物等, 用飞机给围困的灾民空投水、食品等。这样就涉及到了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 通过这么一个活生生的并且万众嘱目的事例, 交通工具在人民的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就不言而喻了。
可见, 教师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础上, 注重联系实际, 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对教材适当改编或重组, 就等于在课堂上埋设下生成的火种。
二、敏锐捕捉“意外生成”
没有巧妙的预设就没有精彩的生成。但如果过分地强调预设, 课堂教学进程也一味地遵循预设, 课堂就会缺乏生机和乐趣。《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育的基础性和有效性是课程的追求。”而对生成性的课堂, 教师的预设不可能囊括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不确定因素, 而要凭借教学机智敏锐捕捉“意外生成”, 从而生成新的教学思路。
有位教师在教学浙版三年级上册《家人关怀我成长》时, 播放音乐《我爱我的家》, 同时滚动出示一组亲子照片, 营造温馨的亲情氛围。在温馨的氛围中, 在众多的讨论中有一个声音响起:“我爸爸妈妈不爱我!”师:“你为什么说爸爸妈妈不爱你呢?”学生:“我爸爸妈妈根本不爱我, 他们只爱工作, 把我扔给爷爷奶奶。”师一愣, 简单地说了句“这并不能说明父母不爱你。”就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案例中这一学生表达的感受, 其实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感受, 只是他没有从另一角度来理解和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一资源, 引导学生讨论、思辨:“爸爸妈妈这么辛苦工作是为了谁呢?是为了自己享乐吗?”“爸妈整天工作, 又不能照顾你, 又看不见你, 他们的心理你理解吗?”学生在讨论、思辨的过程中逐渐清晰自己的认识, 生成自己新的感受和体验, 从而明辨是非, 提高能力。这不就是课堂生成的火花吗?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及时调整课前的预设方案, 根据生成性的教学资源形成新的教学思路, 这样才能让课堂显现出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景象。
三、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
课堂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充满偶然的、随机的因素。“因而, 我们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必须更资源, 大胆调整教学设计, 使教学活动充满生机和活力。我们要做到预设但不抑制, 张扬但不放任。如学习《各种各样的传媒》, 其中有这样一个环节:“你喜欢上网吗?为什么?”现在学生的思维看似被激活, 但偏离了主题, 还在津津乐道玩了哪些好玩的。此时, 必须及时把学生引到主题上来。教师马上抛出一个问题:“网络除了让你们获得这么多快乐, 还有什么作用呢?”学生的思维又开始回到主题, 回答:可以购物, 可以查资料……可见, 作为教师要有足够的教学机智, 因势利导, 灵活处理动态生成, 才能收获课堂生成之精彩。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 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 一个新生的, 充满绿意的生命在全面的全程性的教育教学中成长, 这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因此, 教师要为自己定位, 深入钻研教材, 预设的教案在实施过程融入直接经验和弹性灵活的成分, 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在课堂上充分活跃, 飞扬个性, 充分展现动态品德课堂的精彩瞬间!
摘要: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品德课堂教学关注预设和生成, 预设是生成的基础, 生成是预设的升华。本文主要从新课程下精心预设“意料生成”;敏锐捕捉“意外生成”;合理利用“预设”与“生成”三方面进行阐述, 使学生、教师、教材、课堂有机地相融、和谐地构建, 充分展现动态的品德课堂。
关键词:思想品德课堂,预设,生成,精彩
参考文献
[1]叶谰.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10) .
[2]中国德育.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9, (8) .
关注“优秀生”的成长 篇8
一、走出误区,关注心理状态
班主任在平时工作中往往会走入一个误区——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学习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身上。众所周知,学习困难学生和问题学生往往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较差,导致学习成绩不佳,调皮捣蛋的事特别多,他们的行为往往会影响其他同学,甚至影响班风,从而引起班主任的高度重视。对他们多关心、多沟通、多表扬,以使他们融入集体,改善班风。而在不少老师和家长眼里,优秀生乖巧、听话、成绩好、有上进心、能力强。他们优异的成绩、刻苦学习的态度,往往给身边的人一种错觉,以为他们心理也如成绩一样稳定。实际上,来自学校、家庭包括自我的高要求、高期望,使优秀生面对的竞争更残酷,感受的压力也更大。而那些耀眼的光环恰恰掩盖了某些“优秀生”心理方面的缺陷和问题,甚至导致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因此,我们必须走出这一误区,应多关注“优秀生”。
在日常的教育工作中,我们会和学习存在困难和行为偏差的学生作较多的谈心,而往往把“优秀生”当成心智成熟的大人,和他们谈工作、谈学习、谈如何帮助其他同学,却忘了他们其实也只是处于青春期的孩子,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困惑或不成熟的思想行为,甚至忘了他们也需要别人的关心。“优秀生”个人身心的健康发展往往容易被班主任忽视。
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和优秀生进行不仅仅以班级或学校工作为内容的谈心,还要关注优秀生本身的身心发展。通过谈心和家访,努力去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感。对于他们的优点,应给予及时表扬和鼓励,但表扬的次数不宜过多,方式方法上要得当;对他们潜在的和已经暴露的缺点和错误决不姑息迁就。像小袁这样的“优秀生”往往心高气傲,不容易接受外界的批评意见,但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较强,班主任可根据其特点帮助其分析行为利弊,使其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当和潜在的危害,促使其自觉改正错误。
二、建立规则,合理安排工作
从以小袁为代表的“优秀生”来看,他们在获得较多荣誉的同时也被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如担任班干部、学生会干部、辩论社社长等等。面对荣誉和掌声,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会变得特别自信,甚至自负,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做的都能得到别人的认可。没经历过挫折的“优秀生”,优越感会越来越强,这也使他们不能面对各种批评和困难。班级和学校工作势必会占据他们的一部分时间,往往还是课余时间。那么如何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并在学校规章制度许可的情况下开展活动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应该帮助他们树立规则意识,让他们意识到班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才能带领其他同学获得更好的发展。倘若与学校规定有冲突,应该和老师进行协商,不能随意行动。而学生在开展工作时,教师要适时进行指导,使其明白只有在规则意识的驱动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
三、适当赋权,增强责任意识
通常我们觉得一位同学成绩优秀、办事能力强,就会赋予他多种职务。案例中的小袁,是班长、辩论社社长,又是学生会新一届学生干部候选人,可谓集多种职务于一身。这往往容易导致学生因自我庞大而过于自负,从而做出不当举动。小袁利用职务之便随意决定辩题,这其实就是一种没有责任意识的表现,对其他同学也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对于能干、聪明的“优秀生”,我们可以赋予他们一定的权力,但又要适当分权,把各种职务让不同的“优秀生”分担。这样既能发挥“优秀生”的才能,又能形成竞争与互相督促的机制,增强其责任意识,使其更好地在自己职责范围内展示才能,赢得老师和同学的尊重与赞扬。
四、家校协作,促进全面发展
我们通常说的“优秀生”是指那些品学兼优,在德、智、体诸方面都发展较好,可以作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但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只要成绩好就是“优秀生”,往往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与品德成长。因此,班主任必须加强家校协作,把学生问题及时与家长沟通,告知其可能产生的后果,并在和家长共同协商的基础上提出合理建议,让家长利用自身优势与孩子进行沟通。在家校共同努力下,让“优秀生”知道怎样才算是真正的“优秀”,怎样做才能使自己更全面地发展。
【关注优秀生的品德教育】推荐阅读:
关注优秀生的心理健康07-01
关注优秀生心理健康08-05
幼儿园大班关注健康教案优秀08-21
关注幼儿的安全教育06-22
关注幼儿的礼仪教育08-01
关注弱势群体的教育06-15
关注高校学生的性教育10-12
关注残障儿童的学期教育范文07-24
关注对幼儿的赏识教育论文06-18
关注孩子的个别差异教育随笔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