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法治教育工作者

2024-10-04

优秀法治教育工作者(共10篇)

优秀法治教育工作者 篇1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法治阶梯”教育模式,法治意识

1 传统模式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各个高校把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法治教育的主要手段, 比起以前我国高校教育中法律教育内容的空白, 这确实是一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跨越。但这种完全依赖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第一, 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过程比较枯燥,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缺乏, 学习动力不足, 由此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二,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法治教育是一项法律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 但目前在各大高校中真正聘任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情况还不够普遍, 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课主要还是由思政专业、教育管理专业的教师来担任, 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法治教育需求的。

第三, 教学内容的比例设置不合理。从内容上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版) 这本教材只有两章包含法治教育的内容, 而且都以内容概述的方式进行编撰, 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学习和把握。其次, 课时安排也不合理。真正落实到法律制度这个内容的一般为6~8个课时, 在这么稀少的课时里, 一方面授课教师很难把法治教育的精髓讲深讲透, 另一方面, 学生们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当前的法治教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还仅停留在普法宣传的层次上。

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法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因素, 也有在研究层面, 当前还缺乏可供选择的法治教育新模式的原因。因此在理论层面设计出一个操作性强、预期效果好的法治教育新模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2“法治阶梯”教育模式概述

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笔者认为, 新的法治教育模式必须是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的相统一。从法律思维的启蒙到法治信念的培养再到法治意识的实践是一个阶梯式的递进过程, 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里, 课堂教学主要负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 庭审旁听活动负责大学生法治信念的培养, 而校园听证制度则承担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实践的重任。课堂教学、庭审旁听、校园听证制度这三者虽有分工, 但都是“法治阶梯”教育模式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3“法治阶梯”教育模式的三个要素

3.1 要素之一:法律思维的启蒙——课堂教学

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的思维, 它是法律人所特有的思维[1]。法治教育的目标无意要把每位受教育者都培养成法律人, 但是至少要在受教育者心中种下法律思维的种子, 从而实现法律思维的启蒙。课堂教学由于具有课程的规范性、知识的系统性等特点, 因而在启迪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真正要在课堂教学这个阶段完成法律思维的启蒙这个任务, 还需具备一些条件。

(1) 具有充足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如前所述, 数量充足的法律专业教师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由于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异, 因此在配备师资时可以结合实际分步骤进行。对于本身拥有法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而言, 尽可能的一步到位, 吸引本校经验丰富的法律专业教师承担法治教育课教学任务。对于其他高校, 可以先采用外聘教师的方式进行, 再逐步过渡到全部由自编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阶段。

(2) 教材需要重新修订, 课时量需要增加。首先要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样, 需要编订一本独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教材, 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其次, 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重点突出以下三块内容:法理学概述、法制史概述及法律部门概述。法治教育课既然是一门学科, 那么在内容编排上必须符合学习论的一般规律, 即必须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才能完成对法治本质的把握, 而法理学和法制史这两门学科恰恰天然地符合了这一需求。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法律的入门知识。法制史则是研究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鸟瞰古今法律全貌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这两门基础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打开了通向法治教育目标的两扇大门。对于法律部门概述这块内容, 也应该根据法治教育的实际有所侧重, 把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相关法律部门有机地编入教材。

在确定了教材应该重点突破的方向之后, 接下来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具体编写的问题, 这有赖于法理学专家、法制史专家等相关法律学者们的不断实践和尝试。在此, 我们可以尝试性提出几个需要考虑的原则。原则之一:难易适中原则。法治教育的主体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毕竟是不同的, 因此在不改变教学规律的前提之下, 应充分考虑教材普遍适用的特点。原则之二:课时量适中原则。课时量的设置既不过分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也不应陷入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对此, 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参照, 对于一般法学院学生而言, 法理学的课时量在60课时左右, 法制史的课时量在30课时左右。那么对于法治教育课而言, 法理学概述的课时量可以设置在35课时左右, 法制史概述的课时量可以设置在20课时左右, 法律部门概述可以设置在35课时左右。这样总课时在90课时左右, 这90课时可以分配在两个学期里。当然, 这还需要反复实践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3) 严格规范考试机制。期末考试制度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考试制度的规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些高校, 期末考试制度是分类别的进行的, 对于专业课执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一律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 而对于一些公共课, 有些高校可能会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这其实是有偏差的, 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学生就知道这门课程的门槛很低甚至没有设置门槛, 那么它就已经丧失了对学生的指引功能, 法治教育的目标更无从谈起。尽管考试制度不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 但是在大学这个特定的学习阶段里, 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将能为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证。

法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证。大幅度的课堂教学改革, 是否会过分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生能否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 这些疑问确实是无可厚非的,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现举一实例加以佐证。笔者所在的学院, 对2008级38名社会工作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 实行5+3的学习模式。即安排5个学期完成社会工作专业的课时量, 剩余3个学期用来学习法学专业知识。4年以后, 这38名学生中有26名学生报名参加司法考试, 报名率在68.4%, 当年一次性通过率在7.7%。毕业一年以后, 对这38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表明:有92.1%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3个学期的法学教育, 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84.2%的学生表示, 自己确立起了法律思维, 并认为自己是个法律人了。以上事实说明, 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 两个学期共90个课时的法治教育课是完全可以适应的。

3.2 要素之二:法治信念的培养——庭审旁听

法治信念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法律信念的确立与否与一个社会的教育内容、法制状况、文化特征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念而言, 庭审旁听活动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1) 庭审旁听活动的几个特质。第一, 旁听主体具有广泛性。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外, 其他的案件原则上应该公开审理, 这个规定为大学生参与旁听提供了法律保障。况且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数量比较大, 只要及时做好与相关法院的联系工作, 足以满足学生的旁听需求。第二, 庭审过程的直观性, 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法治实践体验。亲临庭审现场, 零距离感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的法律推理, 进而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生动的法治教育。第三, 庭审结果的权威性有利于法律信念的强化。庭审结果最终以判决书的形式体现出来, 法律所赋予判决书的国家强制力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法律权威, 会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法律信念。

(2) 法庭旁听活动的具体实施。旁听前准备:这个阶段主要做好案件主题的筛选、与法院的联络、庭审案情的介绍、法庭争议焦点的解读以及解释所涉及到的主要法律条文等。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旁听记录, 提示学生哪些是旁听记录的要点。旁听结束后的探讨与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是法治教育成果的一个阶段性展现。经过课堂教学的理论洗礼, 学生的法律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启蒙。而通过庭审旁听的体验, 学生可以用撰写旁听报告的形式来检验自己法治教育的学习成果。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好旁听报告。

对于旁听的次数, 理论上来讲当然是多多益善, 但是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最好分别都能组织一次,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民事案件可以多增加一些。总之, 法庭旁听活动能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精心组织。

3.3 要素之三:程序正义理念的实践——校园听证制度

正义应当实现, 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方式便是正当的程序。程序正义理念是法治意识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的实践能积极推动法治意识的确立。随着我国社会的推进, 高校行政的法治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3]。高校行政的法治化不但推动了高校管理模式变化, 也将为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程序正义理念的平台。而大学校园听证制度便是这一程序正义平台的具体化, 积极探索、实践校园听证制度, 将能大大强化大学生的程序正义理念, 也有利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大学校园听证制度, 是指大学行政主体在做出直接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决定时, 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召开听证会, 听取相关各方主体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程序性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 赋予学生、教师合理的程序性权利, 鼓励师生广泛参与校园管理活动, 从而实现良好治理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校园听证制度是我国高校走向校园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用范围上, 它具有广泛性, 包括学校内部奖、惩、贷、助等方面的听证;学校在内部管理方面涉及全体学生的具体管理行为方面的听证;对校园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制定、修改的听证。在程序上, 它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告知;提出申请;委派听证主持人和监督员;召开听证会;制作听证笔录, 并将听证笔录提交裁决机构。

通过积极行使这些程序性权利, 亲身体验程序正义理念,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将能得到很大的增强。法治教育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有力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谢晖.法治演讲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90.

[2]谢晖.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J].学习与探索, 1996 (2) .

优秀法治教育工作者 篇2

关键词 教育法治 教师 网络法治 思维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1]。2013年教育部下发了《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重要文件,对各级学校提高治理法治化、科学化水平提出具体考核要求。培养教师的网络法治思维是加强教师师德建设、提升先进网络文化建设、以法治与德治共同推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建设、培养社会主义法治人才的重要环节。

一、培养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的必要性

造成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缺失的主要原因是,受到互联网迅速发展造成的社会公众普遍存在的“速食消费文化”影响,教师原有的教育技能和教育资本受到挑战。基于社会对人才需求量和人才素质要求的双重提升,教师受到了教育体制要求、社会发展需求、自身提升需要等多重压力,他们既想在网络空间中获得身心压力的释放休整,又想在网络时代寻找路径,实现职业成长突破,收获成就感,因而暴露出现实教学与网络行为脱节的问题。而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仍处于调整和完善期,教育法治背景下关于教师网络行为的具体规定存有不明晰的地方,部分教师抱着侥幸心理,违背职业道德和法律规定进行网络犯罪。加之新闻媒体对于教师群体在新媒体时代教育行为的高度关注与集中报道,放大了个别教师违法行为的社会聚焦度和负面影响力等多种因素,教育法治环境下亟待加强教师网络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

1.体现依法治国制度层面的一致性

依法治国是我国国家治理的基本方略,应用在教育领域,就要完善法治教育体系,实施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以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形成教育法治[2],把教育改革发展纳入法治轨道,使公民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获得法律保障。实现教育法治的主体是人,教育法治范畴中,培养教育管理者的法治思维有利于建立健全校园法治的具体制度,培养教育服务者的法治思维有利于树立诚信理念,为开展教育法治提供后勤保障。实现教育法治的核心要素是全体教师和学生,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的培养是运用网络媒体,使教师群体明确教育权利和义务,树立教育法治背景下教育法律法规的惩戒作用,从关爱学生、热爱工作、忠于祖国角度,结合网络空间新特点,依法言论、依法活动,以网络法治思维把控虚拟空间行为,以依法治国、依法治教理念反思教学与日常行为。

2.突出教育育人规律的主体性

教育法治的本质在于培养具备法律素养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法治成效取得的实施主体是教育工作者和广大学生,培养教师网络法治思维,有利于教师洞察自身网络行为失范现象,自觉更正错误行为,弘扬网络正能量,引导学生形成科学运用网络的良好习惯,帮助学生有效进行信息选择,突出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价值功能。近年来出现的刑事案件呈低龄化趋势、网络犯罪率上升等情况表明,青少年群体作为网络主要受众,由于好奇心及渴求成功等心理影响一方面利用互联网工具搜罗信息开展犯罪预备,另一方面存在对网络法治管理的认识偏差,将网络作为法律实施的“场外地”,利用微信、微博、MSN等手段,散布虚假信息,营造轰动效应。2015年11月起,《刑法修正案(九)》指出,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最高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3]。学生作为拥有科学知识的青年力量,应把创新与合规理念结合起来,避免一时好奇无知违反法律,追悔莫及。教师应起到帮助学生“防微杜渐”、增强网络法治观念、培养法治人文精神的作用。教师可以通过专题网络法规讲解、实际案例分析,促使学生了解和实践教育法治,寻找学生在网络活动中暴露出的法律知识弱点,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运用好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法治过程中“人”的要素,保护师生合法权益。

3.彰显网络法治建设的时代性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使学校拥有更便捷的教学管理平台、公共信息发布平台,也将学校发展置于公众关注与透明监督下。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迅猛发展,为提高我国教育法治现代化治理水平提供了可能。教师要在传统纸媒的基础上,积极开发网络精品课程,以“慕课”为代表的课程研究就是顺应了网络媒介发展的新产物。由于网络空间具有的匿名性和低门槛等特点,也给网络教育安全带来挑战,处于信息漩涡的教师在进行网络信息选择时,要注意甄别多元文化,分析主流和支流。一手抓传统教育媒介,一手抓网络传播媒介,以两手抓促融合的态度搞好教育法治建设。课堂实体语言运用方面,应客观规范,做到实事求是和政治导向相结合;网络空间研发方面,要把握学生关注的公共话题,及时发现问题,以专题网页、来信问答等形式,排除学生认知偏差,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旋律。以教师的个人魅力、法治的公信力、网络的影响力,依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主题法治建设,提高教师网络法治思维,帮助教师树立网络行为法律意识,塑造线上线下教师楷模形象,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法治合格人才。

二、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缺失现状

1.教师现实教学示范与个体网络行为缺少有效对接

现实教学中多数教师能以谦虚和逊、知性客观的状态投入工作,以“传道、授业、解惑”为使命,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严格规范自身行为。教师的示范性特征在课堂环境中通过讲解、展示、引领、指导等环节可以得到有效发挥,学生在相对封闭的课堂环境中也可以耳濡目染,接受知识、品德、行为等各方面引领,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行为。然而在相对广阔的网络空间中,由于网络自身的虚拟性、开放性和隐蔽性等特点,教师个体的辨别行为会受到虚拟空间的影响。部分教师利用网络空间恣意泄愤,盲从言论,缺乏对网络舆情、校园舆情的冷静分析,存在对社会焦点问题的误读,成为网络空间负面言论的支持者;部分教师把网络当做释放工作压力、摆脱职业倦怠的工具,采用吐槽、调侃的语言歪曲教师形象,仅仅把从教当做自身获得经济收入和职业发展的无奈之举。将网络当做放下教师身份的“真空地”,造就了教师现实教育与个人网络行为的严重脱节,削弱了教师在网络中应有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作用。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复杂网络信息甄别不清,反易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致使自己陷于舆论漩涡,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当前教师现实教学示范与个人网络行为的对接不畅,呼唤教师个体补给网络法治思维,这样有利于营造客观纯洁的网络环境,实现教师示范功能在网络空间的有效延伸,保护教师合法权益,实现教师的全面育人。

2.网络师德考察缺位于教师综合业绩考核

良好的师德是对教师自身职业操守的基本要求,是“师之为师”的根本所在,以师德为首的教师综合能力考察是教师综合职业能力评判标准的重要依据。当前教师综合业绩考核内容,主要涵盖了“德、能、绩、效”四个方面,通常采用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的形式,但在实践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立细则。一方面,当前对于“德”的考察多为“否定项”,即不能做什么,做了会如何处罚等,对于彰显师德的“肯定项”缺少认定,师德优秀教师的鼓励政策能否实行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的方法,有待于不断探索创新和完善。另一方面,网络师德的考察在现实中也仅仅归之于违纪违法的条目,考核形式简化归为师德考核的范畴。如“发表非法言论、传播虚假信息、违背公序良俗”等,缺乏明确的教师师德针对性。这种考核方法将有形世界中的师德考核和无形世界中的行为准则合二为一,具有便于管理、方便操作的益处,但也存在着忽视网络法治建设,淡化教师网络法治责任的弊端。在网络世界中捕捉个体行为准则并非易事,因而强化有形世界的引导变得更为重要,发挥网络师德法治宣传日常建设制度化,发挥师德对教师网络行为的预警约束功能,增强教师网络行为自律意识。

3.教师对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缺乏有效引导

教师网络法治思维体现在自身网络行为中,更突出表现于对学生网络思想动态的引导,对学生进行网络行为前的有效思想干预。互联网+时代促使学生置身海量信息世界,既能够在第一时间搜罗兴趣领域的最新资讯,又有机会在网络世界中充当舆论领袖,实现意见整合。由于网络信息内容冗杂,真实可靠程度不一,加之学生具有热情冲动、感性多于理性等特性,青年学生极易出现网络语言粗俗、网络行为过激现象,给校园稳定、社会和谐带来不确定因素。如近期社会上涌现的“成都女司机人肉搜索案”、“何炅吃空饷举报者遭粉丝威胁案”等,让人们深切感受到网络带给大家便捷信息的同时,如果缺乏法治思维,也会演变成“网络暴力”。家庭和学校作为学生成长的重要园地,要努力营造理性和谐的教育氛围。教师不允许也不可能时时监督学生的网络行为,但从社会科学、法治观念角度向学生提供明辨是非的准则,预估网络行为失当的违法成本十分必要。现实生活中教师应以身作则,传播网络法治正能量,理性开展网络空间活动,发挥网络示范功能。学生在遭遇网络多元思想冲击时,思想政治工作者应勇担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责任,通过课堂教授和主题活动等多种形式培养具备良好网络法治素养的学生群体。实现教师法治人格的自育和学生在网络媒介高尚品格的有效培养,是法治社会的呼唤,也是教师教育的时代要求。为此,教师必须首先置身于信息社会的前沿,始终保持敏锐的洞察力,及时预见新生事物的产生、发展,引导学生客观分析网络舆情,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三、教育法治背景下教师网络法治思维的培养路径

1.引导教师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规范自身网络行为

教育是国家的希望,教师承担着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广大教师要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教师。多数教师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履行教师职责、踏实育人,以博学的知识和高尚的人格赢得了学生和社会的尊重与认同。然而现实生活中教师在薪资报酬、职称晋升、社会交往方面也面临着诸多困惑,“青教”群体在家庭中的支柱地位与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相叠加,使教师承担着更大压力,职业倦怠感逐渐取代职业幸福感。教师作为网络运用的重要群体,学校应引导教师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规范教师日常网络行为。通过定期对教师开展网络法治内容宣讲,厘清部分教师产生的“网络是法律真空区”“网络是万恶之源”的认识误区,引导教师在网络空间中牢记社会职责,不以讹传讹、偏听偏信,不沉迷网络带来的信息快销和情绪感染,客观看待网络发展进程中出现的问题,合理运用网络工具,不被网络异化,掌握发展的可控权。教师通过树立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坚定教育法治理念,时刻认识到网络行为无小事,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树立网络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理念,规避法不责众的侥幸心态,以客观正确的法律信仰,在网络空间中表达真实情感、激浊扬清,充当社会与学生群体的正向舆论领袖。

2.引入网络师德评价机制,明确教师网络权利和义务

强化教师综合业绩考核中的师德测评是关键点,转变师德考核由“过去时”为“现在时”或“预备时”,对于防止校园恶性刑事案件、提高教师行为自律具有重要作用。网络媒介的出现,为教师获得丰富资讯与沟通手段提供了可能,也将教师及学校的行为置于公众监督之下。微博、微信、行业APP的广泛应用,一方面使得教师能够积极汲取国内外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教学创新,并会赢得同行的一致点赞;另一方面,学术不端、违法师德师风事件也能够第一时间传遍互联网,受到公众谴责。因而,将网络师德评价机制引入教师综合业绩考评,是适应时代发展的正确选择。在当前师德实体评价基础上,引入网络师德评价指标,可以具化到量化分值,纳入奖惩机制。对注重网络教学开展、推动网络师生交流互动、进行合法出版传播等活动的教师提出表彰,对非法参与煽动性言论、淫秽信息传播、故意诽谤、污蔑、造谣等网络违法行为实行师德“一票否决”。鼓励教师切实以“行为示范”的责任态度在网络空间履行“文化育人”的教师义务,积极结合专业技能开展专题教育网络建设,明确教师应有的网络权利和网络义务。运用法律武器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维护国家尊严和历史真相,保护知识产权和正当利益。教师应主动自觉参与校园舆情、学生网络舆情分析,摒除错误言论,引导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以德治和法治共同推进教育进步,培养党和人民满意的好教师

教育法治是实现教育正规化、有序化发展的基本保证,教师习惯于教学管理制度化、政治学习常规化、职称评审科学化,但对于约束网络行为的法律规定相较于之前零碎、分散的状态具有适应阶段。教育是实施以德育人的长期工程,具有人才培养时长和教育潜在成效的复合性。教师的人格魅力是影响学生成才的重要要素,它同基础知识、实践技能等共同作用于学生对学业的热爱度与专注度。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操是获得教育成功、激励学生正确认知社会的潜在力量,因而教师肩负社会给予的殷切希望。各级学校要结合时代发展新变化,对新入职教师、骨干教师,不同年龄、不同职称构成的教师针对性开展职业道德培训,提高职业素养。强化教师个人对于社会事件看法多元化与为人师表发言授课的权威性与导向性结合,突出教师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的政治责任,在网络空间中对于社会群体进行有效政治引导的重要作用,帮助学生在社会思潮中做出正确选择,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弘扬主旋律,以德育人,共筑中国梦。

面对日趋复杂的网络信息格局,教师要准确定位,维护网络安全,突出网络也是社会主义法治治理的重点区域。教师参与网络活动时,应遵循我国维护互联网安全的相关规定,运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工具时,应尊重事实的真实性和评论的客观性,成为爱国守法、诚信友爱的合格网民。广大教师要积极运用法治思维,用互联网信息提供的鲜活事例向学生传授先进思想文化,研究运用网络传播发展的新规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承载社会给予教师的殷殷重托,以德治和法治的双重力量推动教育进步。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14-10-29(01).

[2] 陈国良.以法治思维推进中国教育现代化[J].教育发展研究,2015(1).

[3] 沈德咏.《刑法修正案(九)》条文及配套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15.

[作者:刘颖(1982-),女,河南郑州人,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郑州大学体育学院讲师。]

优秀法治教育工作者 篇3

知道反对分裂的要求;了解“一国两制”基本方针的内涵;理解坚持“一国两制”才能实现祖国统一。了解九二共识,明确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通过收集材料了解香港、澳门的成功实践,提高对“一国两制”意义的认识,能为实现全国统一建言献策。明确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的责任,充分认识国家统一、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国家安全的重要性;能够从中华文化、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和各民族的共同理想等方面,增强维护祖国统一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

第七课第二框“维护祖国统一”,是在第一框“促进民族团结”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理解,我们要建设的和谐国家,既包括民族团结,也包括国家统一。面对当前的形势,首先就是要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行为,坚持“一国两制”,实现国家统一。只有国家实现统一,各民族团结一心,才能开创辉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一框内容与第一框紧密相连,又共同为第八课进行了铺垫

三、学情分析

维护国家统一的内容,学生并不陌生,在之前“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公民义务”等内容的学习中都曾经涉及,学生已经建立了初步的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反分裂”和“一国两制”在教材中首次出现,部分学生感觉比较陌生,但是基于前面的学习,以及媒体对例如台湾问题的报道等,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同时因为学校一贯重视爱国主义教育,学生从情感上认同必须维护国家统一,愿意看到祖国早日统一,反对分裂国家的言行。本框题的关键是引导学生理解国家统一对于国家进一步发展、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意义,并为下册的学习奠定基础。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国家主权不容侵犯

(一)导语:中国人喜欢团圆,在中国历大一统的朝代都是被称颂的,也是各方面发展最快的时代,所以国家统一是深入中国人骨髓的追求。

(二)出示任务:阅读材料,思考问题。

材料:9月10日上午,日本政府举行内阁会议,决定购买钓鱼岛并将其“国有化”。钓鱼岛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的这一无耻行径遭到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的强烈反对。月16日,中国军舰首次以距钓鱼岛80公里的最近距离驶过钓鱼岛。年12月12日,中国首次在钓鱼岛海空开展立体巡航,明确不退让态度。今年以来,中国舰船只在钓鱼岛海域的巡航行动已经开展了18次,仅仅9月就已经达到了3次。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随着更多大吨位舰船的服役,中国海警将会以一种更加强大的面貌巡航在钓鱼岛海域,以向世人表明中国对于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1)中国在钓鱼岛巡航的目的是什么?

(2)在领土主权等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怎样的原则?

(三)反馈指导

结合学生了解的历史知识和教材中的案例,学生能够体会感受中国各族人民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决心。

(四)小结

在领土主权问题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必须坚决维护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钓鱼岛也好,南海也好,台湾、新疆、西藏也好,一切试图危害国家领土完整的行为都必须坚决打击,每一个中国人都要坚决维护国家的统一、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只有维护国家利益,才能从根本上维护我们每一个人的利益。

环节二:探究与分享

(1)从这些驻守边疆的战士身上,我们能感受到哪些优秀品质?

(2)“维护领土完整,是军人的职责,我们中学生做不了什么,只要好好学习就可以了”。你赞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

小结:

维护国家统一,反对分裂,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我们要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更自觉地维护国家安全。

环节三:“一国两制”

(一)导语:对于中国人民而言,国家的统一首先是完成港澳台地区的回归与统一。

(二)出示任务:阅读材料,思考回答问题。

,香港回归20周年。香港GDP从的1.37万亿港元,增长至2.49万亿港元。间,港交所从一个区域性市场,变成了真正的国际市场,吸引了大量国际资金来这里投资内地资产:19底,只有101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20%;截至20底,已有1002家内地企业来港上市,占港股市值的63%。连续23年被评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

(1)“一国两制”的内涵是怎样的?

(2)香港回归20年取得高速发展,说明了什么?

(三)反馈指导:在课前调查中,学生对一国两制有所了解,但是具体内涵并不清楚。引导学生理解其内涵,认同和支持“一国两制”制度,是教学的重点。

小结:

“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简称为“一国两制”。“一个国家”,是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主权和领土不容分割。“两种制度”是指在坚持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香港、澳门、台湾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实行高度自治。香港、澳门回归祖国以来,“一国两制”实践取得举世公认的成功。香港、澳门回归以来,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担民族复兴的历史责任,共享祖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环节四:坚持“九二共识”,反对“_”

(一)导语:关注时政的同学对“九二共识”、蔡英文“_”思想,有一定认知,可以结合台湾问题,让学生谈谈对“_”的正确态度,对“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认识。

法治教育计划 篇4

----2014年“12.4”法治教育周系列活动总结

为开创“六五”普法工作新局面,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引导学生学法、守法、用法,全面提升学生的法律素质,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根据教育局《关于开展金平区2011年“12.4”法治宣传教育周系列活动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已于十一月中旬开始在全校举办“学法守法、法伴成长”校园法治文化活动,现将活动情况总结如下: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活动的组织领导,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活动计划,精心部署,周密实施,确保各项宣传教育活动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让活动开展的过程成为提高广大学生法制意识、巩固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首先,我们要求老师们把此项教育融入到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中。我们策划一期法制宣传栏,充分发挥校园宣传橱窗等宣传阵地的作用,整合各类宣传资源,形成宣传声势,营造浓厚的普法氛围。再利用红领巾广播讲话,号召学生学法、守法、用法,争做守法小公民。学校图书室设立法治文化书柜,有目的地指导学生阅读。电脑课上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让学生在网上学习有关法律知识。各班以法制教育宣传为目的出版一期主题为“学法守法、法办成长”的黑板报。

其次,十二月二日我们还特地请来了工作在最前线的派出所民警到学校为全体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制教育课。民警叔叔通过一些案例,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学法守法的教育,防范于未然。

最后,我们将组织学生观看一次法制影视片,五、六年级学生撰写一篇观后感,年级组组织评比。

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成长成才需求,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紧密结合,充分挖掘社会各方面潜力,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法律意识、法律素质,有效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切实优化学生成长成才环境,预防和减少学生违法犯罪。突出未成年人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教育广大师生善于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提高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加强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法等相关法律宣传,引导学生远离社会陋习,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突出治安管理和刑事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围绕维护校园和谐稳定和平安校园建设。

附:开展本次活动的有关照片共20张。

法治教育教案 篇5

六 年 级 法 治 教 育 课 教 案

小学六年级下册《法治教育》教案

目 录

第一课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01

第二课

第三课

第四课

第五课

第六课

第七课

第八课 预防不良行为„„„„„„„„„„„„„„„„„„„„„„„06 你的错误谁担责„„„„„„„„„„„„„„„„„„„„„„11

求助有去处„„„„„„„„„„„„„„„„„„„„„„„„16 公共安全记心中„„„„„„„„„„„„„„„„„„„„„„21 民族团结国富强„„„„„„„„„„„„„„„„„„„„„„26 防微杜渐„„„„„„„„„„„„„„„„„„„„„„„„„31 以守法为荣

以违法为耻„„„„„„„„„„„„„„„„„„36

法律面前

人人平等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法律的基本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一条基本原则,这一基本原则贯穿于我国的整个法律体系中。通过对相关法律条文的阅读,体验这一基本精神。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树立反对适用法律过程中所存在的各种特权现象和歧视行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无规矩不成方圆”,法律,一旦离开了人们服从法律的习惯,也就失去了命令人们服从的威力了。——(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平等,是人类的一个美好梦想。为了这一梦想,人类付出了艰辛的努力。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的平等权利有了政治上和法律上的保障,经济的发展为实现平等提供了越来越强大的物质基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已不再是一个梦想。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享有的平等权利,认真履行我们所承担的义务,做一个合格的公民。

二、情景回放

《享有平等权利》《法律的天平》

三、法律在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四、交流平台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管是残疾人还是正常人,都平等的享有法律赋予的权利,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管是干部还是百姓,一旦触犯法律,都将依法受到法律的制裁。对于平等,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们来听听,也来说说。

五、实践天地

1、随着我国法治的不断完善,公民的合法权利的得到了越来越多的保障。这些信息你知道吗?去了解一下再谈谈你的看法。

2、我们身边有许多规则,比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校规、班规等,在执行这些规则的时候是否做到了人人平等呢?请结合实际谈一谈。

3、在法治建设的进程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公平、非正义的现象。在我们的校园里,也可能有这些现象出现。请大家想一想,如果这些行为发展下去,会带来什么的后果,给你什么启示。

根据书上的三个现象,学生各抒己见,谈感受再讨论联系身边事例发表观点。

让法治教育扎根中小学课堂 篇6

一直以来,青少年法治教育备受社会关注。前不久接连发生的几起青少年违法事件———广州中学生持刀将同学捅死,小学生被高年级学生用烟头烫烂双手, 汶川抗震“小英雄”涉嫌诈骗……令人惋惜、揪心的同时,更给我们留下了无限遗憾。

如何才能避免这些悲剧的发生?法治教育又该怎样走进学生的心里?

在校学生犯罪比例较高,六成不懂法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最新发布的《2013年度北京市法院未成年人案件综合审判工作报告》白皮书显示,2013年北京全市少年法庭共审理一审、二审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及侵害未成年人权益案件1097件,判处未成年罪犯1053人。其中,在校学生占21.6%,仅次于农 民身份的 未成年罪 犯。2013年,北京未成年罪犯“四高”特征依然明显。一是男性犯罪比例高;二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段犯罪比例高,92.5%的未成年罪犯处于16岁至18岁之间;三是低文化水平的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 四是非京籍未成年人犯罪比例较高,占65.3%。

前不久,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法制教育研究中心联合发布了首份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法治观念和综合运用法律的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考察。该报告显示,青少年学生普遍形成了对基础法律知识的整体认知,但在掌握程度上存在结构上的不完整, 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阶段对某些部门法知识的掌握呈现出较大的波动性。以刑法为例,刑法知识的掌握在小学和初中阶段较差,而在高中阶段则有了明显提升。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张良驯在参加由光明日报教育部与中国教育学会联合创办的“教育沙龙”时指出,目前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的导向下,缺乏基本的规则教育。“我们做过一项违法犯罪未成年人治理机制研究, 共调查了2834名未成年犯管教所服刑人员、410名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751名专门学校学生和2385名普通中学学生,发现不少学生缺乏起码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知识, 未成年犯在回答自己犯罪原因时, 选择‘不 懂法律’ 的占65% , 58.1%的未成年犯‘不知道是犯罪 , 也不知道 会受到处 罚’, 64.7%的未成年犯‘不知道自己的行为触犯了法律’。”

中小学法治教育待强化,配套较缺乏

《我国青少年法制教育调查报告》显示,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不同阶段,青少年学生运用法律的意愿反而随年龄增长而下降。调查报告进一步分析认为, 原因主要有两点:首先,随着年龄的增长,中小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逐渐增多,受到社会影响的可能性也逐渐增大,而当前社会中类似“中国式过马路”“走后门”等现象势必会对中小学生的法治观念产生影响,甚至使其规则意识逐渐变得淡薄。其次,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长,课业与升学压力会逐渐增大,学校、家长乃至学生个人对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会逐渐降低,学生可能会基于升学压力而将精力更多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之中,而学校为保证升学率也会压缩法制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比重。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周绪红曾表示,目前中小学法治教育在设计教育形式、课程内容、责任分工、权利义务等相关内容方面的体制机制尚待强化。 “同时,法治教育还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多元的教育方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并没有从全局和长远利益看待中小学法治教育问 题,在课程设置上,仅是将法治课程作为思想品德课程中的一部分,形成了‘政治思想教育下的法治教育’局面。课堂教学仍是中小学法治教育的主要形式,缺乏课堂外的法治教育实践,学生不体会法治生活、不参与法治建设,已经获得的法律知识、形成的法治信仰则很难维持。”

他还指出,缺乏必要的配套制度也是问题。“专业师资不足, 以德育和政治老师替代;教材建设滞后,缺乏系统化、规范化的法治教育专门教材;法治教育经费得不到保障,只能从其他教育经费中转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敬波也认为,缺乏高质量的分年龄、分年级的法治教育教材是当前青少年法 治教育工 作的一大 瓶颈。“社会上也有一些类似教材,但是很多是法学学者写的,没有考虑学生不同年龄的身心发展特点、可接受能力,在实践当中效果不是很好,科学性不够。”

使学校成为法治教育的主战场

实际上,青少年法治教育是历年普法活动的重点。从1985年全国开展普法活动起,我国就着力于贯彻“提高全民法制观念和法律教育要从娃娃抓起”, 《关于改革各级学校思想品德和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通知》决定在小学阶 段进行以“五讲四美”和“五爱”为中心的、包括法律常识在内的社会常识和社会公德教育,2002年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工作的若 干意见》,强调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求中学法治教育要着重进行社会主义 民主与法 治观念教 育 , 2007年《中小学法治教育指导纲要》对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提出 具体目标,明确指出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2014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提出“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

未来,我们又该如何将法治教育扎根中小学课堂?

在今年的两会上,各位代表委员也对法治教育提出了具体建议。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王全书委员指出,培育法治信仰 应从“小 ”处入手 。“小”,即把普法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强化学校对法治教育的主体责任和考核办法,加大法治进校园、进教材的力度,使学校成为法治教育的主战场;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法治教育规划,切实改变小学教大道理、大学教守规矩的本末倒置现状。

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科协主席蒋庄德在陕西代表团小组讨论会上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材、师资配置、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件都要跟得上。“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首先要编好教材,必须寓教于乐。小学生的教材,一定要通过图画的方式,让他们一步一步建立起对法律的认识,从小就知道什么是法律的红线、是碰不得的。底线画好了,到中学和大学阶段,就可以按照各自的特点接触具体的法律。”

学校教育应有法治思维 篇7

现在常讲中国人在国际上的形象不好,就是因为我们缺乏这种教育,缺乏这种具体的要求。此前,北京的200多位学生到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剧院演出。俄罗斯司机说,中国学生在车上吃盒饭,没有留下一粒米,素质太高了!正是这些细节,体现着中国人的素质。而这些细小的习惯,需要学校通过合理可行的校规校纪来培养。当然,这方面学校有自己的坚持,并不意味着简单的强制,也不能因此抹杀学生的个性以及正面耐心细致的教育,而是希望学校通过这种坚持,真正形成讲规则、讲秩序的法治文化。

教育部总督学顾问 陶西平

(责任编辑 周琦)

法治教育活动总结 篇8

一、以“增强国家安全意识,自觉维护国家安全”为活动主题,以“法律六进”活动为载体,开展春耕普法宣传活动。普法办工作人员将国家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利用戈壁地头休整时间,向团场职工群众相关法律法规。

二、团普法办利用官方微博为载体,开展系列宣传活动。大力开展《宪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三、xx普法办及时下发关于开展《国家安全法》微信有奖竞答活动的通知,要求干部职工积极参加兵团普法办举办的“《国家安全法》微信有奖竞答活动”

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日前作出了关于深入开展《国家安全法》宣传教育活动的通知,明确要求将《国家安全法》的普法宣传纳入“七五”普法规划,作为“七五”普法重要内容。同时,将《国家安全法》的普法宣传纳入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重要内容。

据了解,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正组织录制《国家安全法》公开课。邀请专家解读《国家安全法》内容,通过中国普法新媒体平台传播。此外,司法部还会同有关部门,编写《国家安全法》普法宣传册,作为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单位活动的普法资料,还将组织开展《国家安全法》《反恐怖主义法》《反间谍法》法律知识竞赛。同时要求各地普法新媒体平台积极参与竞赛活动。

法治理念教育汇报材料 篇9

xx市政法系统

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汇报材料

一、学习讨论情况

认真学习贯彻省委政法委两次研讨班精神。省委政法委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研讨班,省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xxx同志,省委政法委三位副书记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和辅导报告。我们及早通知,认真组织好两次电视电话会议的收听

收看工作,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全部参加了会议,市和县区分会场纪律严明、认真听讲、勤记笔记,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会后我们将xxx副书记的讲话材料印发到全市政法系统干警,就两次研讨班精神组织了广泛的学习讨论。市委政法委机关于两次会议结束后的下午,迅速召开学习讨论会,在深入学习省委政法委研讨班精神的基础上,学习了中央领导同志的有关讲话精神,学习了省委建设“法治xx”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在政法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了我市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目标要求。各县(区)和市政法各部门运用不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了学习讨论活动,有的部门还举行了小型研讨会,深化对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法治理念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鉴于目前教育读本等学习资料还未到位,各单位通过报纸、杂志和网络多种途径查找有关学习资料组织学习,及早掀起教育学习热潮。

通过一个阶段来的学习讨论,在全市政法系统形成了三个共识: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深化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我们持续不断地开展教育整顿和专项整改活动,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原创:http:///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执法能力得到不断提高。但是执法司法工作不规范、不公正、不文明、不廉洁的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分析其中的原因,一方面与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还不完善,司法体制、工作机制改革滞后有关,更重要的是干警的法治理念不正确、执法观念不端正造成的。法治理念既是执法司法领域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又是存在问题的深层原因,十分有必要开展这样一次教育,引导广大干警对法治理念进行深刻的反思,深化和推进规范执法工作。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推进政法系统法治建设的先导性工程。法治理念教育是中央政法委部署的在全国法治系统开展的教育活动,在我省又具有特殊意义。因为省委在不久前召开的全会上作出了建设“法治xx”的决定,我市也正在积极调研、抓紧部署。政法机关如何在法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根据法治建设的要求规范执法、改进工作、改革体制,首先必须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打好扎实的思想基础,使依法办事的观念深入人心,从而更加有力地推动法治建设。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开创政法工作新局面的战略性工程。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既处在重要战略机遇期,也。。

二、活动部署情况

省委副书记xxx同志在电视电话会议上的重要讲话,标志我省政法系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正式启动。讲话发表后,我们及时召开市委政法委会议,研究部署我市法治理念教育工作,明确提出了教育所要达到的五个目标:一是要增强依法治国理念,执法思想进一步端正;二是要增强执法为民理念,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三是要增强公平正义理念,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四是要增强服务大局理念,执法能力进一步提高;五是要增强党的领导理念,改革方向进一步明确。

在省委政法委实施意见下发前,我们就着手研究制定我市教育活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法治理念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要求、方法步骤、工作安排、保障措施。在全面贯彻省委政法委实施意见、认真落实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和要求的基础上,我们还将根据我市政法队伍实际,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举办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专题研讨班,各县(区)、各部门政法领导参加,传达上级研讨班精神,政法委领导作辅导报告,政法各部门领导作交流发言,进一步统一各级政法领导的思想认识。二是开展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大讨论,通过不同层面、多种形式的讨论交流活动,使广大干警进一步领会基本内涵和精神实质。市委政法委将选择部分质量高、有见地的心得体会文章简报转发、汇编成册,展示我市教育活动的理论成果。三是举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知识竞赛,公安、检察、法院、司法各组成代表队参赛。四是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进社区、进乡村、进企业、进学校的“四进”宣传活动,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法治理念,找准政法工作与平安建设、新农村建设、小康社区建设的结合点,为全面推进“法治xx”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五是认真清理错误法治思想。每位干警对照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要求,查找在执法思想、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和根源,形成检查剖析材料。市县两级政法委和政法各部门领导班子,召开民主生活会深入进

行剖析、分析,形成思想共识和改进意见。清理工作围绕以下七个重点内容进行:原创:http:///是否存在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不良倾向;是否存在盲目崇拜、片面宣扬西方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价

值观惫的倾向;是否存在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及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倾向;是否存在脱离群众和“冷、硬、横、推”的不良倾向;是否存在滥用权力、执法不公的倾向;是否存在单纯业务观点的倾向;是否存在把党的领导同依法治国对立起来,甚至削弱和淡化党的领导的倾向。六是举行巡回演讲。评比表彰后,我们将组成由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代表为主的先进事迹报告团开展巡回讲演,介绍经验,弘扬先进,宣扬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七是抓好“回头看”工作。对教育活动作重新全面检查梳理,对应当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问题,集中力量加以解决;对暂时解决不了的和解决效果不好的问题,明确解决期限,探索解决办法。同时,认真总结教育经验,制定干警法治理念长远教育培训规划,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

为保证教育活动良性推进,我们制定了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一是建立并实行领导责任制。成立了政法委书记xx为组长的教育活动领导小组,专职副书记xx兼任办公室主任,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领导责任,狠抓工作落实。县以上政法委、政法部门每位领导同志都确定了各自联系点,推动面上工作的开展。二是建立健全督查制度。抽调党性强、作风正的同志组成督查组,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掌握进程,总结经验,发现问题,督促解决。

中共xx市政法委

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探讨 篇10

【摘 要】国家高度重视当代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大学生既属于法治宣传教育的对象,又是国民教育体系法治教育的对象,所以在高校内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使大学生树立法治意识,进而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扞卫者。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法治中国”建设做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讲话。其中最为核心的是:提出了法治中国建设新目标,指明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路径,确立了法治中国建设新方针,规定了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法。法治中国,是新时期及发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为一体的法治建设新目标;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路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针;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法治中国建设的新方法。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新时期的驱动力,大学生整体的素养关系到国家未来教育水平和发展趋势。大学生法治教育和培养更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成为法治国家、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系有着全面发展促进的关键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根据国家以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法律教育的要求,大学生通过在学校对《法律基础》和《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习,对法律制度有了一定的了解,他们大多认识到了学习法律的重要性,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有所增强,然而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几方面问题:

(一)法治教育目标不明确

现阶段的法治教育,应该是以培养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为主,使法治观真真切切的融入到大学生的个人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当中。而现阶段的高校只是侧重向大学生传授基本的法律知识,只知其型不知其含。整体来看,大部分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了解程度也很低,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更是衡量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条件。如今的大学生只重视考试的结果,很多人倾向在拿高分,拿学位。学习也是围绕着自身的专业课和各项考试,以至于对宪法、民发、刑法等重要的法律知识的了解也只是皮毛。不少同学为了应付所谓的考试只是机械的背诵,不会全面的、深入的体会法治教育的精神和重要意义。

(二)法治教育内容落后

国内许多研究学者们表明,高校对法律基础教学的忽视,导致教学内容陈旧、师资力量薄弱、培训费用不足等几个个原因。依据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得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础内容(1)教学内容陈旧单一,很多法律规定和概念都是几年前得内容。总体上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观教育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同步的内容。这些不完全的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实际,从而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难以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中去。

(三)法治教育形式和方法单一

目前法治的教育基本都是以上课的形式为主,课外的活动及宣传为辅。此类的教学课时也是非常少。上课的教学形式也仅限老师在课堂灌输一些基本的法律常识。根据学者的统计调查,71.58%的教师没有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86.13%的电子教案里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教师对课程的忽视,只能简单枯燥的灌输理论和定义,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基本的情感交流,只是要求学生达到分值标准就是课程完成的体现。使学生忽视了对法治精神的理解和升华,非常不利大学生对法治精神的培养。

(四)法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在法治教育的教学和培养中,大学生是受教者,教师是施教者,教育者本身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和法治观念的素养直接影响到受教者能否真正的体会和领悟到法治观念的精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有些教师对法治相关的专业知识贫乏,理论基础相对薄弱,司法实践经验不足,会对教学和法治的效果受到直接影响。

(五)大学生自身对法治意识的忽视

现代化的数据、信息、网络化的生活使人们的生活更加便利、快捷,网络信息的繁杂,使刚离开家而在学校学习的大学生们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刚入校的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和认知能力相对差一些,自觉守法的能力比较低。近年来,在高校内部,大学生犯罪的比率也是明显增多,有一些大学生心性浮躁,爱慕虚荣,不求上进,爱与同学攀比穿戴名牌,所以在学校内部甚至外部进行偷盗抢劫等犯罪行为。另外一些大学生由于在家里得不到关爱,从小的环境和家庭教育的方式不同,上大学脱离了家庭的束缚,在学校内挑衅、打架、斗殴等。与此同时,科技的发展使大学生犯罪趋于高科技化,他们走在犯罪的道路上时还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刑法。例如复旦投毒案件,投毒者其实有机会挽救受害者的生命,正是由于他们的法治意识的缺乏,没有意识到触犯刑法的严重性,使自己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二、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途径

(一)完善法治观的教育内容

科学的界定法治教育内容,积极探索法治教育的有效形式,完善法治观教育内容是法治观教育内容是法治观教育的基础。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内容与其他群体法治教育内容不完全相同,大学生法治观内容除了有党和国家法治建设要求外,还要坚持以培养法治信仰和法治意识为目标。在法治教育内容上还可以加一些法治理念、法治渊源、法治特征。有条件的可以编写针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法治教育材料,教学内容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面向学生,面向生活,融知识、能力、觉悟于一体,注重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需要着眼于增强大学生的权利意识,培养法律价值的认同感,法治精神的形式正是因为法律所体现的正义为主体感受继而上升为理性的体认,最终升华为对这种价值观的认同,使法治精神让大学生体会到法律不仅可以制约人,而且可以保护人。

(二)法治教育课程的教育制度和教育形式的完善

法治教育与其他学科教育一样,具有自身的认知规律和结构体系,没有科学的课程体系就很难有法治教育实效。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大学生法治意识,提高大学生法治素养。从这一点出发,在确定大学生法治教育内容时就不能只侧重于法学基础理论,更要强调法在社会中的作用。高校也应重视关于法治教育的课程。科学、合理、适当的增加法治教育课时。教师在教授学生法治课程时,也要丰富地、多元化地去讲解,与学生多交流,多沟通。这样才能知道学生哪里不懂,学到了多少,体会了不少,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提高学习专注度,还鼓励的学生多方位多角度思考和体会法治精神的内含,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高校还可以多组织、举办一些有关于法治教育的宣传活动,成立一个大学生法治型的社团,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有关社团的活动、讲座、辩论赛等,使法治教育不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成绩分数,它可以更鲜活、更生动地激发大学生法治意识的体会,使理论得到内化,并升华为法治内在的素养,最终形成正确的法治行为。

(三)教师队伍建设

法治教育是一项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知识性、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教育,必须有一支受过正规培训,有一定法学水平和实践经验的教师队伍。因此,要加大力度来加强法治教育队伍建设。邓小平曾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以此可以看出,提高教师队伍的法律素养对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性。高校应当注重吸收一些具有专业法律素养和法律专业毕业的高职教师,与各学院的法治教育部门沟通协调相关工作,使各学院内部的教师人员也可以了解和学习一些法治素养。高校还可以在教师晋级考试中加试法律内容,让每个教师都深刻地认识到不懂法律,不依法执教是不合格的教师,同时也可以通过科研、进修、读学位等方式提高自身修养,使全校的法治意识上一个新台阶。

(四)创造大学生法治教育环境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学校的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它作为一种特殊的环境对人的法治意识的提高和培养有独特的作用。因为校园文化主要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对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和产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因此,学校应该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建立合理的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严格依章办事,做到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树立遵纪守法为荣,违纪乱纪可耻的校园风尚,组织以培养学生对学校的责任感、归属感、优越感为目标的班团活动,有表达学校共同价值取向的校训、校歌等。当今是网络数字化高速运转的新时代,高校应该与时俱进,在互联网的应用上多一些关注。大学生的生活也离不开网络,离不开新媒体。高校可以利用网络和新媒体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可以通过校园的官方网站宣传一些关于法治活动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还可以转发法治教育内容为主的微博或微信,在微博微信里留下相关专业教师的咨询电话。使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可以针对自身的情况向专业的老师咨询一些法律常识,例如劳动法、合同法等, 这样使法治教育经常化、形象化、制度化、规范化,形成自觉、自然的校园法治氛围,强化潜移默化的效果,使法治教育收到入耳入脑导行之功效。

(五)大学生法治教育自我意识提升

大学生法治教育最终目的就是使法治精神内化成大学生自觉自醒的法治素养,使大学生自己将法律的思维不断自我认识、自我调整,内化成法治精神。在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过程中,不论内容多么丰富新颖,教师多么专业负责,如果学生自身没有意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也是徒劳。所以大学生要自身自觉的不断自我教育、自我学习,克服自身的性格缺点和生活惰性,在学习本专业的课程之外多关注、多涉猎有关法律常识、法律有关的事件新闻,在对法律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理解法律、信任法律,使日常的行为习惯内化成法治意识,从学习、生活和行为的细节上注意自己周围发生的法律问题,用法律的思维看世界。

参考文献:

[1]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8]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3]邓小平.全体人民树立法制观念[M]. 1986.

上一篇:历史上经典的公式下一篇:探亲签证申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