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宣传教育

2024-10-05

法治宣传教育(精选12篇)

法治宣传教育 篇1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的现状, 结合法治教育的目标, 提出了“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个模式把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有机地统一在一起, 既能循序渐进, 又能做到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当然, 这个模式能否满足当前法治教育的需要, 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教育,“法治阶梯”教育模式,法治意识

1 传统模式存在的缺陷及原因

对大学生开展法治教育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基础性工作。当前我国各个高校把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作为法治教育的主要手段, 比起以前我国高校教育中法律教育内容的空白, 这确实是一种实现了从无到有的新跨越。但这种完全依赖课堂讲授的传统模式却存在着诸多的缺陷。

第一, 教育方式过于单一。课堂教学虽然是大学生法治教育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但由于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教学过程比较枯燥, 导致学生学习兴趣比较缺乏, 学习动力不足, 由此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第二, 专业师资力量不足。法治教育是一项法律专业性非常强的教育活动, 但目前在各大高校中真正聘任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情况还不够普遍, 很多高校的法治教育课主要还是由思政专业、教育管理专业的教师来担任, 这显然是不能满足法治教育需求的。

第三, 教学内容的比例设置不合理。从内容上来看,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2013版) 这本教材只有两章包含法治教育的内容, 而且都以内容概述的方式进行编撰, 不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进行学习和把握。其次, 课时安排也不合理。真正落实到法律制度这个内容的一般为6~8个课时, 在这么稀少的课时里, 一方面授课教师很难把法治教育的精髓讲深讲透, 另一方面, 学生们也不容易理解和掌握。当前的法治教育课在很大程度上其实还仅停留在普法宣传的层次上。

造成上述弊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教育管理工作者在思想上没有认识到法治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的因素, 也有在研究层面, 当前还缺乏可供选择的法治教育新模式的原因。因此在理论层面设计出一个操作性强、预期效果好的法治教育新模式是一项非常紧迫的课题。

2“法治阶梯”教育模式概述

法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意识。笔者认为, 新的法治教育模式必须是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法治信念的培养与法治意识得到实践的相统一。从法律思维的启蒙到法治信念的培养再到法治意识的实践是一个阶梯式的递进过程, 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法治阶梯”教育模式。这种模式里, 课堂教学主要负责大学生法律思维的启蒙, 庭审旁听活动负责大学生法治信念的培养, 而校园听证制度则承担着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实践的重任。课堂教学、庭审旁听、校园听证制度这三者虽有分工, 但都是“法治阶梯”教育模式缺一不可的组成部分。

3“法治阶梯”教育模式的三个要素

3.1 要素之一:法律思维的启蒙——课堂教学

法律思维是一种规范性的思维, 它是法律人所特有的思维[1]。法治教育的目标无意要把每位受教育者都培养成法律人, 但是至少要在受教育者心中种下法律思维的种子, 从而实现法律思维的启蒙。课堂教学由于具有课程的规范性、知识的系统性等特点, 因而在启迪大学生的法律思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其在法治教育中的作用也是不言而喻的。但真正要在课堂教学这个阶段完成法律思维的启蒙这个任务, 还需具备一些条件。

(1) 具有充足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如前所述, 数量充足的法律专业教师是实现法治教育目标的基本保证。由于各个高校的具体情况各有差异, 因此在配备师资时可以结合实际分步骤进行。对于本身拥有法学院的综合性大学而言, 尽可能的一步到位, 吸引本校经验丰富的法律专业教师承担法治教育课教学任务。对于其他高校, 可以先采用外聘教师的方式进行, 再逐步过渡到全部由自编法律专业教师进行授课的阶段。

(2) 教材需要重新修订, 课时量需要增加。首先要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一样, 需要编订一本独立的《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教材, 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其次, 该教材在内容编排上应重点突出以下三块内容:法理学概述、法制史概述及法律部门概述。法治教育课既然是一门学科, 那么在内容编排上必须符合学习论的一般规律, 即必须借助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才能完成对法治本质的把握, 而法理学和法制史这两门学科恰恰天然地符合了这一需求。法理学是法学的一般理论、基础理论和方法论, 它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学习法律的入门知识。法制史则是研究法律及相关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及其规律的科学, 是鸟瞰古今法律全貌的一门基础性学科。学好这两门基础性学科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打开了通向法治教育目标的两扇大门。对于法律部门概述这块内容, 也应该根据法治教育的实际有所侧重, 把宪法、民商法、刑法、行政法、诉讼法等相关法律部门有机地编入教材。

在确定了教材应该重点突破的方向之后, 接下来需要思考的便是如何具体编写的问题, 这有赖于法理学专家、法制史专家等相关法律学者们的不断实践和尝试。在此, 我们可以尝试性提出几个需要考虑的原则。原则之一:难易适中原则。法治教育的主体与法律专业人才培养的主体毕竟是不同的, 因此在不改变教学规律的前提之下, 应充分考虑教材普遍适用的特点。原则之二:课时量适中原则。课时量的设置既不过分增加学生们的学习负担, 也不应陷入蜻蜓点水式的教学模式。对此, 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参照, 对于一般法学院学生而言, 法理学的课时量在60课时左右, 法制史的课时量在30课时左右。那么对于法治教育课而言, 法理学概述的课时量可以设置在35课时左右, 法制史概述的课时量可以设置在20课时左右, 法律部门概述可以设置在35课时左右。这样总课时在90课时左右, 这90课时可以分配在两个学期里。当然, 这还需要反复实践才能获得比较理想的结果。

(3) 严格规范考试机制。期末考试制度是检验学习成果的一种重要手段, 考试制度的规范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果。在一些高校, 期末考试制度是分类别的进行的, 对于专业课执行严格的考试制度, 一律采用闭卷的方式进行, 而对于一些公共课, 有些高校可能会采用开卷的方式进行。这其实是有偏差的, 因为如果从一开始学生就知道这门课程的门槛很低甚至没有设置门槛, 那么它就已经丧失了对学生的指引功能, 法治教育的目标更无从谈起。尽管考试制度不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的唯一方法, 但是在大学这个特定的学习阶段里, 严格规范的考试制度将能为法治教育目标的实现提供重要的保证。

法治教育课教学改革的实证。大幅度的课堂教学改革, 是否会过分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 学生能否适应这样的教学改革, 这些疑问确实是无可厚非的, 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 现举一实例加以佐证。笔者所在的学院, 对2008级38名社会工作的学生进行了教学改革试验。在社会工作专业培养总课时不变的前提下, 实行5+3的学习模式。即安排5个学期完成社会工作专业的课时量, 剩余3个学期用来学习法学专业知识。4年以后, 这38名学生中有26名学生报名参加司法考试, 报名率在68.4%, 当年一次性通过率在7.7%。毕业一年以后, 对这38名学生进行调查问卷表明:有92.1%的学生表示大学期间3个学期的法学教育, 对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职业生涯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有84.2%的学生表示, 自己确立起了法律思维, 并认为自己是个法律人了。以上事实说明, 对于一般大学生而言, 两个学期共90个课时的法治教育课是完全可以适应的。

3.2 要素之二:法治信念的培养——庭审旁听

法治信念是法治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法律信念的确立与否与一个社会的教育内容、法制状况、文化特征和社会风气有着密切的联系[2]。对于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信念而言, 庭审旁听活动能够发挥出其独特的作用。

(1) 庭审旁听活动的几个特质。第一, 旁听主体具有广泛性。根据我国诉讼法的规定, 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以外, 其他的案件原则上应该公开审理, 这个规定为大学生参与旁听提供了法律保障。况且法院开庭审理的案件数量比较大, 只要及时做好与相关法院的联系工作, 足以满足学生的旁听需求。第二, 庭审过程的直观性, 有利于大学生获得丰富的法治实践体验。亲临庭审现场, 零距离感受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人的法律推理, 进而实现程序正义和实体正义, 这本身就是一种最生动的法治教育。第三, 庭审结果的权威性有利于法律信念的强化。庭审结果最终以判决书的形式体现出来, 法律所赋予判决书的国家强制力以及由此展示出来的法律权威, 会进一步强化大学生的法律信念。

(2) 法庭旁听活动的具体实施。旁听前准备:这个阶段主要做好案件主题的筛选、与法院的联络、庭审案情的介绍、法庭争议焦点的解读以及解释所涉及到的主要法律条文等。同时要求学生做好旁听记录, 提示学生哪些是旁听记录的要点。旁听结束后的探讨与总结:这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它是法治教育成果的一个阶段性展现。经过课堂教学的理论洗礼, 学生的法律思维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启蒙。而通过庭审旁听的体验, 学生可以用撰写旁听报告的形式来检验自己法治教育的学习成果。所以这个阶段的重点就是指导学生撰写好旁听报告。

对于旁听的次数, 理论上来讲当然是多多益善, 但是民事、刑事、行政案件最好分别都能组织一次,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民事案件可以多增加一些。总之, 法庭旁听活动能在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因此需要充分重视、精心组织。

3.3 要素之三:程序正义理念的实践——校园听证制度

正义应当实现, 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 看得见的方式便是正当的程序。程序正义理念是法治意识的关键要素之一, 它的实践能积极推动法治意识的确立。随着我国社会的推进, 高校行政的法治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3]。高校行政的法治化不但推动了高校管理模式变化, 也将为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一个实践程序正义理念的平台。而大学校园听证制度便是这一程序正义平台的具体化, 积极探索、实践校园听证制度, 将能大大强化大学生的程序正义理念, 也有利于大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

大学校园听证制度, 是指大学行政主体在做出直接涉及师生重大利益的决定时, 根据利害关系人的申请, 召开听证会, 听取相关各方主体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程序性制度。其目的是通过合理的程序设计, 赋予学生、教师合理的程序性权利, 鼓励师生广泛参与校园管理活动, 从而实现良好治理的目标, 建立和完善校园听证制度是我国高校走向校园法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用范围上, 它具有广泛性, 包括学校内部奖、惩、贷、助等方面的听证;学校在内部管理方面涉及全体学生的具体管理行为方面的听证;对校园管理规章、制度进行制定、修改的听证。在程序上, 它一般包括如下内容:告知;提出申请;委派听证主持人和监督员;召开听证会;制作听证笔录, 并将听证笔录提交裁决机构。

通过积极行使这些程序性权利, 亲身体验程序正义理念, 大学生的法治意识将能得到很大的增强。法治教育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得到了有力的延伸。

参考文献

[1]谢晖.法治演讲录[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90.

[2]谢晖.法律信仰:历史、对象及主观条件[J].学习与探索, 1996 (2) .

[3]邢鸿飞, 秦雪峰.高校行政法治伦[M].中国方正出版社, 2008, 12:96.

法治宣传教育 篇2

01、 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履行法定义务

02、 学法用法,依法维权

03、 宣传安全法规,普及安全知识

04、 增强宪法意识,推进依法治区

05、 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推进法治建设;

06、 日忙夜忙,学法不忘。

07、 弘扬民主精神,加强法治观念,坚持依法行事,维护法治环境;

08、 关注交通 保护生命

09、 手拉手践行法治,心连心共建和谐

10、 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发展环境

11、 做人以和为贵,做事以法为本

12、 弘扬民主精神,加强法制观念,坚持依法行事,维护法治环境;

13、 法律是灯,照亮征程;法治是桨,迈向希望

14、 守法,法有情有义;违法,法铁面无私

15、 严厉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 增强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16、 深入开展“六五”普法,全面提高公民法律素质

17、 立身德为首,处事法是先。

18、 积极学法,自觉守法,主动用法,诚心护法;

19、 知法铭心智,懂法正言行,守法创和谐。

20、 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治观念

21、 学法知法懂法事事讲法;守法用法护法人人普法

22、 健康发展,依法经营,与时俱进,步步为赢。

23、 落实“六五”普法规划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24、 爱祖国、学法律、创和谐

25、 学法以正,普法以诚,明法以精,尚法以恒。

26、 弘扬法治精神 推进依法治国

27、 开展普法教育 确保公民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

28、 依法治企促进科学发展 依法维权共建和谐家园

29、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0、 加强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

31、 读书明理,普法医愚,守法律己,和谐添彩!

32、 增强职工维权意识 提高职工法律素养

33、 深入开展“法律六进”活动掀起全民学法用法热潮

34、 扩大基础民主 搞好村民自治

35、 开展普法教育,营造发展环境。

36、 立身诚为本,治国法当先。

37、 你不依法,法不依你。

38、 农民工,法要通。

39、 普法创造和谐,法治促进文明。

40、 普法给你说法,学法给你力量。

41、 普法恒久远,法制暖人间。

42、 普法进万家,和谐你我他。

43、 普法千万里,守法零距离。

44、 普及法律知识,共享法制文明。

45、 普及法律知识,培育法治文化。

46、 牵手法治时代,相约幸福水城。

47、 情让人间温馨,法令社会和谐。

48、 人人守法,法护人人。

49、 人生道路千万条,学法用法第一条

50、 事事有法可依,人人知法守法,各方依法办事;

51、 学法护法者智,违法乱法者愚

52、 加强法制宣传,传播法治理念,弘扬法治精神

53、 普法教育你我他法治建设靠大家

54、 关注生命 关注安全

55、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入开展“六五”法制宣传教育;

56、 人生行万里,法律记心里

57、 广泛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月活动 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58、 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59、 加强农民法制宣传教育 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60、 学法辨是非,知法明荣辱,用法处纷争。

61、 崇尚法律权威,维护法律尊严,培养守法习惯,强化用法意识;

62、 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提高农民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63、 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推进法治建设进程

64、 人人学法用法 个个懂法护法。

法治教育要“下乡” 篇3

近年来,我们在关注城市青少年犯罪的同时,常常忽视了对农村青少年的关注。事实上,在农村特别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基于青少年自身认知能力有限,一旦其得不到有效的教育和保护,很有可能做出违法犯罪行为。这是因为,在农村,许多学生家长文化素质较低,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方法要么是简单粗暴,要求子女完全听从自己,并不关心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要么是放任不管,特别是那些为谋生计外出务工的父母,与子女缺少沟通和交流,甚至几年都不见一面。子女长期与父母情感交流的缺失,导致双方的沟通障碍越来越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性格发展。其一旦受到外部因素的教唆与引诱时,极易走上犯罪的道路。

而且,学校的法治教育也没有跟上。一些青少年法治意识低下,很多时候对自己的违法行为并不自知,直到产生恶性后果才后悔不已。四年前,深圳市爱心大使丛飞的妻子邢丹遇害的案件,当时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邢丹遇害的原因是惠东农村三个“90后”少年在路边向行驶中的车辆投掷石头击中车窗。最终三人分别因故意伤害罪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10年和6年。直到判处刑罚,三名农村少年才知晓自己的取乐行为已严重触犯了法律,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从目前农村学校的法治教育现状看,形势不容乐观。前述调研显示,79%的学生表示学校只是“偶尔组织”,甚至有学生表示从不知道学校组织过此类活动。农村流行的观念是只有考上大学才能“出人头地”,由此导致对应试教育的重视愈加明显。一些学校对学生分数的过度关注,带来的是对学生法治、心理、道德等方面教育的忽视。加上农村学校教育资源有限,也影响了法治教育效果。

如何遏制和有效预防农村青少年的犯罪行为,从目前来看需要抓住家庭和学校这两个核心要素。一方面,基于农村父母对家庭教育认知和自身文化水平的有限性,需要借助外力对其引导和帮助。建议充分发挥乡镇社区、民政、团委、妇联等部门以及志愿者团体等社会组织的作用,通过组织家庭教育培训班或实地走访“一对一”的形式,教会父母与孩子正确的交流方式,鼓励父母与子女进行有效情感交流。即使是外出务工的父母,也一定要定期回家或把孩子接到身边,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减少其孤独无助感。

另一方面,国家要重视和加强农村中小学的法治教育,特别是给予其相应的资源支持。一是要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法治培训,切实提高农村教师的法治教育能力。多给予农村教师参加法治学习、观摩示范课的机会,提高农村教师法治教育的专业水平。二是在课程资源、教材、教具等方面給予农村学校以物质支持。法治教育作为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需要通过组织模拟法庭、观看庭审纪录片、走访实践基地等形式实现有效教学,而农村学校这方面的资源尤其匮乏。三是加强对农村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督导,引导和监督其有效实现法治教育的目标。教育部门在严抓城市学校法治教育工作的同时,不能放松对农村教育工作的督导,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督导中的引导和指导作用,帮助农村学校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法治宣传教育 篇4

(一) 中国检察教育培训的历史沿革

我国的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可以追溯到新中国成立初期, 当时的中央政法干部学校、“新法学研究院”和地方性的“司法干训班”培训了一大批干部 (1) , 由此开始了中国检察教育培训制度。之后, 由于受各方面原因的影响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一度中断, 自1978 年检察机关恢复后才进入了正常进程。1989 年中国高级检察官培训中心成立, 在之后的几年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检察官进修学院纷纷建立, 自此我国检察官教育培训制度正式建立, 进入了有序的发展。2007 年, 最高人民检察院颁布了新的《检察官培训条例》, 取代了之前的《检察官培训条例 (实行) 》, 为新常态下的检察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依据和方向。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 我国检察教育培训基本上形成了两级双层体制和“三三制”课程体系。两级双层是指: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领导全国的检察教育培训工作, 各省级检察院领导本省市检察教育培训工作;国家检察官学院和各省市检察官学院双层并存的培训机构。 (2) “三三制”是指, 政治理论”“法学前沿”“检察理论和检察业务”为主要内容的“三三制”课程体系的建构。 (3)

(二) 目前我国检察教育培训体系的不足

我国现今的检察教育培训体系经历了三十年的发展, 已经颇具规模, 有了较为完善的培训体制。但是面对日益深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 新形势下的社会现实也对我国检察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今的检察教育培训也日益暴露了其一些不足之处。

1.地方之间差异巨大

我国由于地域辽阔, 东西、南北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差异较大, 因此各省市之间的检察教育培训从规模、等级、频率之间相差悬殊。例如, 北京、上海等高校比较集中的地区, 各种形式的检察教育培训形式和内容也更为丰富。由此而导致了各级检察官培训质量和效用的不同, 进而使各省市检察官队伍素质水平产生了不同的印象, 这种现象是有悖于当前法治的平等要求的。

2.教育培训形式单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众所周知, 我国的法学教育培训一直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理论轻实物”的问题, 检察教育培训也同样如此。综合整理学者的调查研究, 我国目前的检察教育培训仍然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 以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学员在参见检察教育培训中缺乏主动性机制教育, 培训工作激励性不足。还有就是检察教育培训工作现在过于强调工具性价值, 仅仅注重法律技术层面, 这与现实检察官办案所应具有宽广的知识层面不相匹配, 突出了我国现阶段检察官知识面有限、人文社科情怀不足, 不利于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3.基层检察教育培训不足

当前我国检察教育培训所面临的最为严重的问题就是, 基层检察官的教育培训工作严重不足, 检察教育培训保障制度严重滞后。好的制度设立后需要建立一些更为详细和完善的保障制度, 否则就会影响现有制度的可操作。

二、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加强检察教育培训

最高人民检察院《2011-2020 年检察教育培训改革指导意见》 明确地提出了我国检察教育培训改革的方向。如何建立具有检察特色的教育培训体系, 完成检察教育培训改革呢?我们首先要考虑的就是以什么样的理念来统领这样一套复杂的教育培训体制。笔者通过大量阅读先前学者的研究成果, 发现大多数学者都是对检察培训的具体课程设置、激励机制、考核机制等微观层面进行改良, 忽视了检察教育培训理念的重塑, 仅有少数几篇论文涉及检察教育培训理念的研究, 但其不足之处就在于仅是提出了理念的重要性或一些具体的词汇。因此, 检察教育培训理念的确立也正是现今学者和司法实务界所应重视之处。

(一) 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检察教育培训改革之理念所在

带着这样的问题, 笔者阅读了大量的研究资料和党关于司法改革的文件精神, 认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正是我国现阶段检察教育培训改革的理念先导。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化解矛盾、推动发展、维护稳定能力”。对于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的内涵, 很多学者都给出了精准而有益的解读。例如, 张立伟在《什么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中讲道:法治思维就是将法治的诸多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式, 是一种以法律规范为基准的逻辑化的理性思考方式。 (4) 著名的法律学者陈金钊在《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诠释》中对其进行了更详细的阐释, “法治思维是受规范和程序约束、指引的思维;法治思维在现阶段主要是指限制、约束权力任意行使的思维;法治思维在价值追求上是一种趋于实现公平、正义, 保护权利、自由的思维;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 是讲究逻辑推理、修辞论辩和解释技术的思维方式”。法治方式有三种含义:一是指根据法律处理具体问题, 而不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二是法治方式具有独立性、自主性, 即在一般情况下, 依据法治方式处理问题不受道德、宗教、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三是法治方式强调法律方法的运用, 即使因为实质原因需要变通法律, 也不蛮干, 而是讲究运用价值进行衡量, 根据社会情势进行权衡, 但必须进行充分的论证。 (5)

通过对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内涵和外延的深入分析, 我们可以发现其与检察教育培训的契合之处———检察教育培训改革的主要目的就在与培养检察官的法治思维, 提高其办案的质量与效率, 促进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更好的实现, 那么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作为检察教育培训的理念正是其题中之意。

(二) 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强化检察教育培训

树立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理念的检察教育培训体制, 有利于保证我国检察教育培训的方向正确, 有利于提高检察教育培训的实际效果。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检察教育培训理念有利于广大检察官树立法律思维, 有利于案件的高质量、高效率办理。那么,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 如何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理念强化检察教育培训呢?笔者认为, 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具体进行。

首先, 在检察教育培训课程设置上要突出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更多的是一种程序性思维和逻辑性思维, 因此在检察教育培训的课程设置上, 要更多地注重对受训者程序价值的灌输和逻辑思维的培养。我国检察教育培训发展到现在的第三个阶段, 其重点已经不再是检察干警法律知识的普及, 而在其业务能力和业务素质的培养, 要大胆探索一些科学的培养方法, 在课程设置上更多地采用案例教学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 让检察干警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对于检察实务工作的巨大促进作用。例如山东临沂兰山区人民检察院在检察教育培训中改变了以往主讲人“一言堂”的课程设置模式, 创新的采用了“兰检卓越时空”, 对干警独立思考、言语表达、组织协调和临场应变等综合能力进行了锻炼, 让广大检察干警在实地中提高了自身的法治意识, 了解了法律程序的价值, 锤炼了其逻辑性思维。

其次, 在检察教育培训保障体系建设中应当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为指导。以往的检察教育培训体制不健全, 而一些已有的有效制度落实不足, 检察教育培训在制度保障方面, 建设不够与落实不力并存, 可以说在制度执行、组织保障和经费保障上缺乏具体统一的管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 除了程序性要求外, 其另一个突出点就是制度化建设。法治方式是一套制度化、程序化方式, 在检察教育培训建设中, 我国应当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保障, 以制度来保障检察教育培训的质量。

三、结语

制度建设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检察教育培训改革过程中, 我们更应当注重制度的建设, 只有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为理念, 方能不断推进检察教育培训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健全的发展, 进而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不断向前迈进。

注释

11) 石少侠.司法教育的考察与比较[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118。

22) 杨建军.我国检察官培训问题与对策[J].中国法学教育研究, 2011 (2) 。

33) 马立东.国家检察官学院教育培训二十年回顾[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1 (6) 。

44) 张立伟.什么是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N].学习时报, 2014-3-31。

山东法治宣传教育条例 篇5

2017年9月30日山东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条 为了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提高全社会依法治理水平,推进法治山东建设,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的法治宣传教育,适用本条例。第三条

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公民应当依法接受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

第四条 法治宣传教育的基本任务是,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方略,普及宪法和法律、法规、规章的基本知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推动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第五条 法治宣传教育应当坚持统一规划、分类实施,全面普及、突出重点,依靠群众、分工负责,学用结合、注重实

作用。

第十条

国家机关应当实行“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制,将法治宣传教育纳入工作总体布局,制定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规划和责任清单,明确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各行业、各单位应当落实“谁主管谁负责”的普法责任,结合行业特点和特定群体的法律需求,采取公民易于接受的方式,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根据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机构的要求,开展下列工作:

(一)执行有关法治宣传教育的法律、法规、规章、决议、决定;

(二)组织、指导和检查法治宣传教育规划的实施;(三)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法治宣传教育计划;(四)组织法治宣传教育培训和考试;

(五)开展调查研究,总结推广法治宣传教育典型经验;(六)按照规定对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考核、表彰和奖励;

(七)法治宣传教育的其他工作。

第十二条 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通过后,制定机关应当通过网络公布、新闻发布、媒体报道等方式向社会公开,并由有关工作机构对其主要内容和立法精神进行宣传、解读。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会同有

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形式,加强对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和计划生育等部门和信访工作机构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流动人口、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留守人员和信访人等城乡居民的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其学法守法,提高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经济和信息化、环境保护、地方税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和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地方金融监管机构,应当运用多种传播媒介宣传相关法律知识,并根据职责分工,结合行政执法活动对生产经营者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其依法决策、守法经营、规范管理、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能力。

第二十条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和业务主管单位应当对社会组织负责人进行相关法律知识教育,督促其对本组织从业人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第二十一条 工会、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等团体应当根据工作特点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支持、引导职工、青少年、妇女、残疾人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履行法定义务。

第二十二条 监狱、看守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拘留所、第二十六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力量承担法治宣传教育相关工作。

第二十七条 鼓励法学教育工作者、法律实务工作者和法学会、律师协会等参与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等公益活动。

鼓励社会力量组织法治宣传教育宣讲团、文艺团体和志愿者队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公益活动。

第二十八条 每年十二月是本省的法治宣传教育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应当在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组织开展法律咨询、法治讲座、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组织应当结合工作特点,在法治宣传教育月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应当通过执法检查、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询问和质询等方式,加强对法治宣传教育的监督检查。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法治宣传教育规划实施情况。

上级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对下级人民政府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情况进行检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 篇6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学生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是全面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工程;是在青少年群体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途径;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客观要求。

长期以来,各有关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通过多种途径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广大青少年法律素质明显提高。但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治教育仍存在着对其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深刻、定位不够准确;法治教育缺乏整体规划,方式方法有待创新;学校法治教育的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校、社会、家庭多元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网络还没有形成;师资、教育资源的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目标,对加强和改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提出了现实而迫切的要求,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高度重视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加快完成法治教育从一般的普法活动到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从传授法律知识到培育法治观念、法律意识的转变,完善工作机制,加大工作力度,将法治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创新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着力提高系统化、科学化水平,切实增强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工作要求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二)工作要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法治教育要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重以法治精神和法律规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良法善治传导正确的价值导向,把法律的约束力量、底线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感化力量、提升精神紧密结合,使青少年理解法治的道德底蕴,牢固树立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契约精神,尊崇公序良俗,实现法治的育人功能。

——以宪法教育为核心,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法治教育要以宪法教育和公民基本权利义务教育为重点,覆盖各教育阶段,形成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法治教育体系。要将宪法教育贯穿始终,培养和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观念和公民意识;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

——以贴近青少年实际、提高教育效果为目的。法治教育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贴近青少年生活实际,科学安排教学内容,合理确定教学重点和方法,注重知行统一,坚持落细落小落实;要更多采取实践式、体验式、参与式等教学方式,与法治事件、现实案例、常见法律问题紧密结合,注重内容的鲜活,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思辨,创新形式,切实提高法治教育的质量和实效。

——以构建系统完整的法治教育体系为途径。法治教育要从小抓起,贯穿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各门学科蕴含的法治教育内涵,注重发挥课外活动、社会实践和网络文化的重要作用,加强政府部门、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校内校外、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教育合力。

三、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

(一)总体目标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使青少年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和制度、明晰行为规则,自觉尊法、守法;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增强青少年依法规范自身行为、分辨是非、运用法律方法维护自身权益、通过法律途径参与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引导青少年参与法治实践,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制度认同,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阶段目标

1.义务教育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重要法治理念与原则,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须的基本法律常识;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养成规则意识和尊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和能力,为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奠定基础。

其中,小学阶段,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初中阶段,使学生初步了解个人成长和参与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法律常识,进一步强化守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观念、程序思维,初步建立宪法法律至上、民主法治等理念,初步具备运用法律知识辨别是非的能力,初步具备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2.高中教育阶段。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基本框架、基本制度以及法律常识,强化守法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初步具备参与法治实践、正确维护自身权利的能力。

3.高等教育阶段。进一步深化对法治理念、法治原则、重要法律概念的认识与理解,基本掌握公民常用法律知识,基本具备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维护自身权利、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化解矛盾纠纷的能力,牢固树立法治观念,认识全面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理想和信念。

四、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内容

nlc202309091043

(一)总体内容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以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为核心,围绕青少年的身心特点和成长需求,结合青少年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的关系,分阶段、系统安排公民基本权利义务、家庭关系、社会活动、公共生活、行政管理、司法制度、国家机构等领域的主要法律法规以及我国签署加入的重要国际公约的核心内容;按不同的层次和深度,将自由、平等、公正、民主、法治等理念,宪法法律至上、权利保障、权力制约、程序正义等法治原则,立法、执法、司法以及权利救济等法律制度,与法律常识教育相结合,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

(二)分学段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1.义务教育阶段

以基础性的行为规则和法律常识为主,侧重法治意识、尊法守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要注重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形象、生动,贴近学生实际,利用案例教学、实践教学,从生活实践中提炼案例,注重将核心理念、重要概念与学生生活实践能够接触的事件相结合,与学生的理解能力相适应。主要分阶段实施以下内容:

小学低年级(1-2年级)

认知国家象征及标志。初步建立国家、国籍、公民的概念,初步建立对家庭关系的法律认识。初步建立规则意识,初步理解遵守规则、公平竞争、规则公平的意义与要求。初步建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基本交通规则,知晓常用公共服务电话。初步了解自然,爱护动植物,为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

小学高年级(3-6年级)

建立对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权威的初步认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初步认知主要国家机构,国家主权与领土,认知国防的意义,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初步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简要认知重要民事权利,了解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定保护;初步理解权利行使规则,树立依法维权意识,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建立对校园欺凌行为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了解制定规则要遵循一定的程序,进一步树立规则意识,遵守公共生活规则。初步了解合同以及合同的履行,理解诚实守信和友善的价值与意义。

初步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道路交通、环境保护、消防安全、禁毒、食品安全等生活常用法律的基本规则。

初步认知未成年人能够理解和常见的违法和犯罪行为及其危害和要承担的法律责任。

初步了解司法制度,了解法院、检察院、律师的功能与作用。

知道我国加入的一些重要国际组织和国际公约。

初中阶段(7-9年级)

进一步深化宪法教育。了解国家基本制度,强化国家认同。初步了解政府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了解重要国家机构的职权。认知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意义。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认识。

了解民事法律活动的基本原则。了解合同和违约责任,树立诚信意识和契约精神。初步了解物权的概念,加深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理解保护知识产权的意义。了解有关民事侵权行为的法律规范和基本原则,认识与学生生活实践相关的民事侵权行为(校园伤害事故等)。了解劳动权利及其保障原则,以及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方面的法律规定。

初步了解政府运行的法治原则,了解治安、道路交通、消防、环境保护、国家安全、公共卫生、教育、税收等公共事务的法律原则,初步形成依法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

加深对社会生活中常见违法行为的认知,强化法律责任意识,巩固守法观念。了解犯罪行为的特征、刑罚种类,建立对校园暴力等青少年常见违法犯罪行为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初步认知罪刑法定、无罪推定等原则,正当防卫、紧急避险等概念。

初步了解我国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建立尊重司法的意识。初步理解程序正义在实现法治中的作用,建立依法处理纠纷,理性维护权利的意识。

2.高中教育阶段

在义务教育阶段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成长需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全面拓展法律常识、法律制度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增加重要的法律知识;加大法治原则、法律理念的教学深度,注重增加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参与性和思辨性,结合现实案例、法治实践,着重引导学生理解、认同法律背后的价值、宗旨,注重法治意识的培养。主要实施以下内容:

了解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构成;理解法的特征与作用,法治的内涵与精神,初步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认同。加深对宪法的地位、功能和价值的认识,明晰宪法原则,深入理解宪法所确立的国家基本制度,加深对公民基本权利与基本义务的认知,加深对重要法治原则的理解,了解选举制度和重要法律规定,认知法治与民主的关系。了解宪法实施及其监督的程序与机制。

理解民事活动的基本法律原则和核心概念,了解物权的法律概念与基本规则,树立尊重所有权的观念,进一步了解合同订立与履行的法律规则,深化对诚信原则的认识。了解知识产权保护的意义和法律规则。简要了解侵权责任的原则、概念。全面认知家庭、婚姻、教育、劳动、继承等与学生个人成长相关的法律关系。了解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行政法律中的重要规则,认知和理解政府行政管理的法治原则,建立权力受法律制约,有权力就有责任的观念。理解刑法的运行规则,了解犯罪构成以及罪刑法定等基本原则。了解保障人权的重要性及其含义,理解法治与权利保障的关系。

认知民事、行政、刑事方面的法律责任,深化守法意识。了解诉讼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调解、仲裁、行政复议等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立对正当程序原则的认识,树立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的意识。了解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机构设置与职能,理解法官、检察官对维护司法公正的价值。了解律师的资格条件、业务范围和权利义务,理解律师维护社会正义的价值。

了解国际法的基本原则,我国签署加入儿童权利公约、残疾人权利公约等主要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

3.高等教育阶段

nlc202309091043

在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基础上,针对非法律专业的学生,根据高等教育阶段法治教育的目的,系统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内涵;掌握法治国家的基本原理,知晓法治的中西源流;明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战略目标、道路选择和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的内容与机制;了解法治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国情基础,理解法治的核心理念和原则;掌握宪法基本知识,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律原则、法律制度及民事、刑事、行政法律等重要、常用的法律概念、法律规范;增加法治实践,提高运用法律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五、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实施途径

青少年法治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与家庭、社会密切配合,拓宽教育途径,创新教育方法,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

(一)学校教育

1.专门课程

法治教育要与德育课程紧密结合,要适时、相应修订中小学德育课程标准,完成本大纲要求的教学内容。小学低年级要在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课时,安排法治教育内容;小学高年级要加大法治教育内容在道德与法治课中的比重,原则上不少于1/3;初中阶段,采取道德与法治课中设置专门教学单元或者集中在某一学期以专册方式实施教学,保证法治教育时间。高中教育阶段,思想政治课要设置专门的课程模块,可以采取分册方式,将法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课的独立组成部分,或者加大法治教育选修课的课时。高等教育阶段要把法治教育纳入通识教育范畴,开设法治基础课或者其他相关课程作为公共必修课。鼓励具备条件的地方、学校根据本大纲要求编写法治教育教材,在地方课程或者校本课程中设置法治知识课(必修或选修),完成本大纲要求的教育内容。

2.教学方式

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要强化法治教育内容,并将法治教育内容落实到各学科课程的教育目标之中。要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情境模拟(如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讨、法治辩论、价值辨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必要时,可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将真实法治案例引入课堂教学,注重学生法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多种法治教育资源、形式予以整合、提升,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法律的兴趣。

3.多学科协同

要在各学科课程中挖掘法治教育因素,如:语文教学要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典型事件,向学生进行公平正义、违法责任等方面的教育;历史教学要关注法治发展史的教育,要重点讲述依法治国的历史范例;生物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保护环境、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教育;体育教学要对学生进行遵守规则、崇尚公正的教育,等等。

4.主题教育

要充分利用主题教育、校园文化、党团队活动、学生社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载体,全过程、全要素开展法治教育。要将安全教育、廉政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国防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毒教育等专题教育,与法治教育内容相整合,一体化设计教学方案。深入开展“法律进学校”活动。充分利用国家宪法日、国防教育日、国家安全教育日、全国消防日、全国交通安全日、国际禁毒日、世界知识产权日、消费者权益日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活动。在入学仪式、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成人仪式等活动中,融入法治教育,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体验感悟。

5.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要全面落实依法治校要求,把法治精神、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落实在学校教育、管理和服务的各个环节,建立健全学校章程、相关规章制度,完善学生管理、服务以及权利救济制度,实现环境育人。广泛开展模拟法庭、法律知识竞赛、法律情景剧展演、辩论会、理论研讨、法治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法治实践活动。中小学图书馆要选配符合青少年学生认知特点的普法读本、影视、动漫作品等,引导学生阅读、观看、讨论。在校园建设中要主动融入法治元素,利用宣传栏、招贴画、名言警句等校园文化载体,宣传法律知识、法治精神,营造校园法治教育氛围。

6.学生自我教育

在法治教育中要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要根据学生实际,引导、支持学生自主制定规则、公约等,逐步培养学生参与群体生活、自主管理、民主协商的能力,养成按规则办事的习惯,引导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实践中感受法治力量,培养法治观念。具备条件的,要积极支持学生组建法治兴趣小组、法治实践社团等,加以正确引导,使学生以适当方式研究法治问题、参与法治实践。

(二)社会教育

1.社会实践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和学校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法治社会实践活动。各地要根据实际,积极建设综合性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在司法机关、相关政府部门或者有关组织、学校建立专项的法治教育基地。在统一组织的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要安排相当比例的法治实践内容,让学生在真实的法治实践情景中进行学习。学校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加强与社区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法治服务活动。有条件的高等学校可以设立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利用“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进入社区、街道开展法治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在实践中学法、用法。

2.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参与

要广泛组织和动员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建立社会法治教育网络。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国家机关、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要深入学校开展法治宣传教育,与教育部门、学校合作开发法治教育项目;有关行政部门要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利用学校法治教育平台,为学校提供相应的法治教育资源和实践机会。要切实加强针对有不良行为青少年的专门法治教育工作。鼓励法律工作者、研究人员以各种形式参与青少年法治教育,为学校开发法治教育课程、开展专题法治教育活动提供支持。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网信等相关主管部门要加强对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引导和管理,积极鼓励弘扬法治精神的图书、期刊、网络游戏、动漫作品、少儿节目等文化产品以及创意作品的创作和传播,鼓励设立提供青少年法治教育服务的专业化教育机构,形成法治教育的社会合力和良好氛围。

nlc202309091043

3.开发利用网络资源

要充分利用网络上的优质法治教育资源,丰富教学的形式和内容,建立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立体教育网络。利用学校网站、官方微博、微信等平台及教师、班主任或辅导员的个人社交平台进行法治宣传,增强网络法治教育的吸引力,引导学生正确理解法律规范,理性思考和正确认识法治事件、现实案例。

(三)家庭教育

推动家庭与学校形成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合力。积极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设,成为子女学法、守法、用法的榜样。要办好家长学校,完善家校合作机制,大力宣传推广家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制定家长法治教育手册,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法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指导家长及时督促改正青少年的不良行为,预防产生违法行为。同时,要发挥学生法治教育对家长的作用,了解家长需求,拓展学校法治教育的影响。

六、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保障

(一)组织与制度保障

各地要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教育部门牵头,司法部门、共青团和有关部门、组织等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机制,联合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规划,明确责任分工,确定工作步骤,协同推进青少年法治教育。

各级教育部门要积极协调相关部门,整合资源,完善保障机制,健全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评价机制,推广法治教育的先进经验。要将学校法治教育实施情况作为依法治校的重要方面,纳入学校年度考核的内容;作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和“平安校园”创建工作内容,纳入综合(平安建设)工作考评。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法治教育实施情况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帮助学校推进法治教育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是实施法治教育的主体,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总体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重点在师资配备、课程实施、经费支持、制度机制等方面予以保障,做好法治教育的落实工作。

(二)师资队伍建设

要大力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建设高水平的法治教育教师队伍。通过多种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要至少有1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过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建立中小学法治教育骨干教师培养机制,完善对法治教育教学成果的支持和奖励制度。提高全体教师的法治素养和法治教育能力,充分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法治内涵,提升教师群体的法治意识。完善法治副校长(辅导员)制度,进一步明确职责,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充分发挥法官、检察官、律师、高校法律院系教师等法律工作者的力量,健全高校学生法治教育志愿者制度,建设稳定的兼职法治教育师资队伍,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提供支持。

鼓励高校探索青少年法治教育方向研究生培养。创新机制吸引法律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培养专业化的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完善法治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充分利用高校、社会的力量,为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师培训提供支持。

(三)健全评价机制

要建立健全科学的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机制。评价要全面考察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有利于激发青少年学习法治知识、发展法治能力、提高法治素养、参与法治实践的自觉性;有利于激发学校、教师开展法治教育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与内容的不断改进和创新。评价要基于本大纲确定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要求,将必要的法律常识纳入不同阶段学生学业评价范畴,在中、高考中适当增加法治知识内容,将法治素养作为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注重结合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将反映法治思维、法治观念的行为、态度和实践作为评价的重要方面,增强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结合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精神文明创建等机制,探索建立综合性的青少年法治素养评价机制。教育部门可以联合司法部门组织或者委托第三方对学校、区域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整体情况进行评价。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科研组织可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四)教育教学资源保障

整合网络教育资源,加强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等专业网站建设,提供形式生动多样,内容鲜活丰富的网络优秀法治教育资源,支持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积极推进综合性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建设,把基地建设纳入各地校外教育机构建设的整体规划。教育、司法行政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协作,鼓励在政府部门、高等学校、相关社会组织,设立各类法治教育基地,为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各类国家机关、观摩司法活动、体验法治实践提供便利。

鼓励和支持各种社会组织开发青少年法治教育读本及相关产品,编写出版符合青少年认知特点和接受意趣的法治教育期刊、课件、音像资料等教育教学资源。鼓励各地将法治教育教材、读本纳入免费教科书范围,积极创造条件向中小学特别是农村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学校,免费提供优质法治教育资源。

要充分利用高等学校、研究机构的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理论研究,为法治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要加大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研究扶持力度,设立专项科研课题,特别要设立面向一线教师的法治教育研究课题,鼓励中小学教师与专业研究人员开展合作研究,及时总结、交流和推广研究成果。

要引导大众传媒切实承担起法治教育的社会责任,把青少年学生作为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通过多种形式,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公益法治宣传活动。

(五)经费保障

各级教育部门和有关部门要统筹安排相关经费,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支持法治教育实践基地、教育普法网站建设和教师法治培训、法治教育教学研究等工作。具备条件的地方,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为学校开展青少年法治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实践资源。学校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工作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将所需经费纳入年度预算。要积极动员全社会力量,鼓励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个人设立公益性基金或者专门基金会,支持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责任编辑 徐向阳

法治宣传教育 篇7

关键词:新形势,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一、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意义

法治是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治国理政模式, 法治文化则是一个社会呈现出来的一种文化状态和精神风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既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在新形势下推进法治工作, 应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不断完善法治文化传播体系。

法治文化是法治社会的精神要素和文化土壤, 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支柱。刘斌教授在《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一文中认为, 法治文化对于法治中国建设具有推动作用, 人们的社会行为总是要接受文化的指令, 法治文化可以使人们在更深层面上把握法律的要求, 根据法治的精神推动立法、司法和执法走向更高的水准;法治文化还可以使人们具有判断力, 当人们面对复杂多变的现实或出现立法空白和冲突时, 就会借助于自己的法治文化理念做出是非或可否判断。因此, 四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 是一个既具有时代性、又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课题。

从当前基层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来看, 还普遍存在法律信仰认同缺失、法治意识淡薄不强、法治文化供给不足、法治宣传力度不够等问题。《决定》指出,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在新形势下, 作为新闻媒体, 我们有责任加强普法宣传, 助力法治文化建设, 在全社会营造崇信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浓厚氛围。

二、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方向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指出, 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 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 为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指明了方向。

1. 普及法律知识, 提高法律素质

法治文化建设最基础的工作是要让全社会“知法”, 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宪法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 把法律知识交到广大群众手中。同时, 普法不仅要传播法律知识, 还要培育法治理念、建立法律信仰。通过普法活动, 教育引导全社会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 确立和实现以宪法和法律治理国家的最具权威价值的取向, 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 培育法治观念, 弘扬法治精神

法治精神主要包括法治的善治精神、民主精神、人权精神、公正精神和和谐精神,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 加强法治观念、法治思维和法治信仰的培育, 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 使广大群众在充分相信法律的基础上, 自觉形成依靠法律解决问题的习惯, 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律、法律至上的法治文化氛围。

3. 加强道德建设, 形成守法风尚

十八届四中全会强调,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 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孟子说, “不以规矩, 不能成方圆”, 法律就是成文的“规矩”;而德国哲学家康德曾经说, “有两种东西, 愈是时常反复地思索, 就愈是给人的心灵灌注时时翻新、有增无减的赞叹和敬畏——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道德的约束, 也蕴含着巨大的力量。法律和道德具有共同的价值取向, 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必须加强公民道德建设, 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

三、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路径

这是一个融合的时代, 新兴媒体快速发展, 传统媒体进入转型期, 新闻采集渠道和传播通道更加多元。在这种新形势下, 新闻媒体要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创新求变, 在内容上力求生动丰富, 在形式上力求多维多元, 努力提升法治文化宣传教育的亲和力、影响力和感染力。

1. 做好以文化人的文章

文化, 具有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功能。在法治文化宣传教育过程中, 要充分利用本土的传统文化、区域文化资源, 将法治文化与中华传统文化、地方特有文化、行业特色文化等有机融合, 努力丰富法治文化的形式与内涵, 增强法治文化的亲和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以此引导人、鼓舞人、激励人, 使全社会学法守法用法尚法的文化氛围更为浓厚。

2. 做好以人为本的文章

法治文化的主体是人, 要立足实际, 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接近、最需要的内容作为宣传重点, 选择适当的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进行宣传教育;以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贴近基层为宗旨, 不断创新法治文化宣传教育方式方法, 多用群众身边生动具体的故事和案例进行宣传, 使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在润物无声、潜移默化中深入人心;把思想性、指导性、服务性与可读性、可视性、可听性统一起来, 实现从单一化向多样化、从单向灌输式向双向互动式转变, 以取得更好的宣传教育效果。

3. 做好整合融合的文章

当下, 新兴媒体发展迅猛, 和传统媒体形成了共生、融合、竞争的局面。对于新闻媒体来说, 关键是要在挑战中把握机遇、在创新中寻求发展。首先, 对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各种媒体资源和平台进行整合, 探索建立多维互动的现代传播新格局;其次, 要将传统媒体在内容上的“高度、深度、信度”优势与新兴媒体的“宽度、速度、互动度”优势有机结合, 在品质上追求专业权威, 在传播上注重快捷精简, 在服务上注重分众化、互动化, 达到内容与形式、内容与技术的高品质融合。

4. 做好队伍建设的文章

加强法治文化宣传教育, 关键靠人才、靠队伍。要增强新闻媒体工作者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培养造就一支思想政治素质好、业务工作能力强、职业道德水准高、忠实于法律的新闻媒体队伍。特别是在这个日新月异的全媒体时代, 新闻媒体工作者要着眼工作实际和现实挑战, 迎合跨界融合趋势, 加强人文素养和跨专业知识的学习, 培养互联网思维, 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实践创新能力和全媒体技术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OL].新华网

[2]《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

[3]《刘云山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工作会议上强调: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思想舆论氛围》[OL].人民网

[4]吴爱英:《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N].人民日报

[5]刘斌:《用法治文化推进依法治国》[OL].光明网

[6]王敏霞:《主体性报道创新路径探析》[J].中国报业

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浅析 篇8

关键词:法治教育,法律观念,法律意识,解决措施

一、概念界定

“法治”是与人治相区别的,它强调法的权威性,尊重法律地位,注重实践。法治教育是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将“依法治国”方略句公民进行宣传和教育,实现用法治意识指导公民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1]相应地,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就是指把法治教育的对象限定在大学生群体,通过对大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法治教育,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法律习惯,用法律精神指导自己的行为。

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意义

1.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利于法治社会的建设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方略。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既需要公检法等国家机器的强力保障,同时也需要法律精神的发扬和法律文化的传播,而后者的作用显然更大。法律文化的形成离不开每个公民的法律素养的提高。大学生是最接近社会的学生群体,其法律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本身的就业及祖国以后的发展。所以,在构建法治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生良好的法治教育可以起到示范作用。

2.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社会主义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主义经济自然也就是法治经济。在法治经济中,参与者的法律素质高低对经济的发展有着直接影响。大学生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人才,是经济建设的主要参与者,其法律素养的高低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影响甚大:法律素养高,则会促进经济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有利于促进经济的平稳发展。

3.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利于高校的和谐稳定发展

随着高校的大力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多,同时高校的自由度也在不断增大,因此高校的管理难度越来越大。近十年来,大学生犯罪的案例不断增多,而且愈演愈烈。小到打架斗殴,偷盗抢劫,大到投毒、砍人、撞人、强奸,其行为令人发指。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势在必行。只有让大学具备了较高的法律素养,高校才能有效对大学生进行管理,这样高校才能更加安全、稳定。

4.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全面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高校毕业生人数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严苛,就业成为一大难题。法律素养作为约束公民行为的一种重要品质,在学生综合素质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当大学生学会用法律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他们将会更严格地规范自己的行为,具备更好的素质,无论在生活还是工作中都能全面提升自己。因此,法治教育对塑造个体形象意义重大。

三、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高校法治教育资源缺乏,法律教学存在不足

(1)师资力量匮乏。在师资力量上,法治教育并没有形成专业师资队伍,在多数情况下,我国高校的学生培养模式中主要以政治、哲学教师教授法治教育课程,很少有专业专职的法律人才细致化对大学生进行法律素质培养。[2]比较专业的法律教师都集中在法学院,其他学院相关教师甚少,并且大部分非法学院的教师对法律知识也不甚了解。这就导致一个现象:法学类专业学生的法律知识明显比其他专业的学生强。所以,师资的缺乏直接影响到了法治教育的开展。

(2)教学目标重结果而轻过程。高校在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只是单纯地向学生灌输法律知识,并不是以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为目的。有关法律知识的考核也只是看最后的成绩,而不是考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法律精神或者法律理念的掌握程度以及法律素养的提高程度。对法律知识的学习,过程往往比结果更重要。

(3)教学方式重理论而轻实践。无论何种教学,教学方式的正确与否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法治教育也不例外。但是目前高校的法治教育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而且对大部分学生来说主要是公选课,因此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不高。在课堂授课中,很多学生只为拿到学分,因此并不仔细听课;即使听课,也停留在浅显的理论阶段,不能深入理解法律的价值和意义。

(4)教学内容陈旧浅显。在大部分高校中,学生法律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一书,作为公共课,书中的法律知识部分内容浅显,学生学到的只是一些皮毛;另外,法律方面的内容“亘古不变”,学生很难了解最新的一些法律条文。法治教育课程的核心在法律条文,而非法治文化背景因素及法学与社会学等学科的整合等。[3]

2.大学生意志相对薄弱,学习态度不端正

大学生一路走来都是在学校度过,社会阅历少,经验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此外,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不够认真。网上的一份随机小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同学表示自己上课没有认真听讲,甚至于不知道老师讲过什么。[4]这种态度的不端正直接导致法律知识的贫乏。

四、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1.营造家庭法律氛围,父母树立守法榜样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个受教育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因此,家庭的教育氛围以及父母的言行举止对法治教育的开展至关重要。在家庭中,父母要做到懂法守法,注意自身的言谈举止,不做违法犯罪的事情。同时,要在平常聊天中向孩子讲解一些法律常识,并通过新闻或发生在身边的一些违法犯罪案例来教育孩子要守法、爱法,通过这些方式来营造一个守法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了解法,接受法,遵守法,为高校的法治教育提供良好的基础。

2.优化社会环境,重视法治教育

社会是一个大环境,每个人都生活其中。置身在这样的大环境里,受到的影响跟环境的好坏关系甚大。因此,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大学生的法治教育也会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要完善社会法制系统。法制系统是法治教育能够良好进行的渠道和前提条件,系统有漏洞则整体无法运行;另一方面,加强对执法机关以及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的法律管制,保证大学生身边环境的干净。

3.高校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法治教育

(1)增加法学专业教师,增强教师专业素养。教师作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落实者,既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的变量。[5]教师的能力高低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效果。因此,一定要提高法学教师的专业能力,定期对教师进行培养和考核,使教师保持高水准的专业能力。此外,可以给教师合理的时间进行进修,帮助其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另一方面,要适当扩充法学教师数量,以便向其他专业的学生讲授法律专业知识。

(2)合理设计课程,提高法治教学效果。对在校大学生来讲,课程是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其认识的重要载体,因此,必须夯实课程建设。首先,原有的道德法律类课程继续保留,这样可以将道德和法律结合起来进行教育,用道德辅助法治教育;其次,要增加新的法律类课程,包括基本的法律常识课程、关乎学生安全的日常法律课程以及与专业相关的法律课程。基本的法律课程可以作为公选课,但是专业法律类课程要作为必修课;最后,增加法学课程的课时。在保证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要适当增加法律课程的学习课时,保证学生积累法律知识。

(3)变革教学内容,实现与时俱进。教学内容的陈旧严重影响了学生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因此,一方面,要保留之前一些基础性的法律知识,对于一些常规性的法律常识必须保留,这是认识法律的关键;其他不相关的一些东西则应删除,以提高知识的实践性和社会性。另一方面,课程内容应多增加案例,提高内容的趣味性。同时,对学生的权利义务教务要均衡,反对重义务而轻权利的教学。

(4)转变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首先,要学会利用互联网、手机等新媒介,提升大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氛围,形成踊跃发言的良好课堂环境;可以将传统讲授与多媒体讲演相结合,课本知识与实际案例相结合,在课堂上让学生就案例展开讨论、发表看法,甚至可以进行模拟演练。同时,要利用好“第二课堂”,高校要与法院等部门搞好合作关系,让学生有机会参与公审大会,甚至开庭等,通过真实案例提高学生自身的法律素养。

4.大学生要端正学习态度,提高法律素养

作为法治教育的实施对象和法律学习的主体,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很重要。一方面,大学生要认识到法律学习的重要性,端正学习态度,切实用心学习法律课程,不能为了通过考试而应付学习;在平常的学习中能够积极与同学探讨相关法律问题,将法律学习作为自身的重要任务之一。另一方面,多多关注与法律相关的新闻,思考法律问题,在学习法律的过程中能够锻炼意志,培养法律思维,能够将法律作为维护自身利益的武器,遇到问题时能用严谨的法律逻辑思维来解决问题;对于身边发生的违法事情能够主动站出来解决,以提升自己的法律素养,形成法律精神,并且能够影响他人。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着重任,因此,提高其法律素养势在必行。通过家庭、高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加之大学生自身的学习,相信法治教育工作能更好地开展,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案例会逐渐减少,高校依然会是纯净安全的港湾。

参考文献

[1]郝军.大学生法治教育探析[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2]代明智.论法治教育在高校学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经济研究导刊,2012,(14):242-244.

[3]董升太.当代大学生法治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1):109-111.

[4]李静辉.大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太原:中北大学,2015.

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法治教育? 篇9

问题是如何加强。一个常见的惯性思维是开设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应该承认,专门的法律教育课程当然是有意义、有作用的。国家与学校可以通过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将法律教育的基本要求进行系统体现,学生也可以在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中对基本的法律常识、法治理念、法治原则、法律制度等有一个相对系统的学习。但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作用的发挥,往往不取决于课程本身的科学、系统、有效,而是取决于课程之外的因素。比如,专门的数学课程自身就足以让学生学好数学,因为作为一门理论性课程,数学虽然也要联系生活实际,但其自身就是自足的。但法律则不同,法治知识是实践性知识,生活中到处可见法治知识的运用。也就是说,法治教育必须打通专门课程与生活中法治实践之间的通道,使法治知识教学与法治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互相印证。如果专门课程中所学到的法治知识在生活中得不到印证,或者说现实生活中法律的运用是对课程中法治知识的否定,学生就会有一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就会认为法律只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条文,是地地道道的“纸老虎”。当然,我们可以通过考试等方式留住学生的注意力,但这一做法背后的逻辑则是将法治知识学习变成了换取分数的工具,学生重视的不是法律而是分数。显然,通过考试来强化法律学习的做法,无法强化法律的神圣性,根本不能达到加强法治教育的目的。

学生最直接的生活就是学校生活。学校不是法外之地,同样有法律的显身。专门的法治知识课程要想得到真实的法治教育效果,必须有学校生活的支持与配合。也就是说,法治知识课程的教育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生活的法律质量,取决于学校是否能够做到依法治校。反观现实,我们不难发现,依法治校在很多学校依然是遥远的梦想。很多学校,校长一言堂,校长不是法治与民主的维护者,而更类似于“封建领主”,什么都是一个人说了算,超越于学校规则之上。在很多班级,也是班主任、任课教师说了算,甚至班长都成了特权人物,法治精神在班级生活中得不到体现。对学校生活有所了解的人应该都知道,学校生活中将法律视为儿戏的事情比比皆是。比如,《义务教育法》规定,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准设置重点班,但现实中有多少初中不在违法设置重点班呢?不是不知道法律规定,而是根本没把法律规定放在眼里。

法治宣传教育 篇10

一、将法律安全教育作为学校法治教育课程的重要内容, 树立学生的法治意识

笔者建议在中小学课程改革中, 增加关于中小学法治安全教育的相关课程, 或在原有的课程的基础将法治安全教育内容进行拓展。设立公益性的全国教育普法网站, 利用网络手段, 汇集、编辑各种法治教育资源, 形成法制教育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平台, 为各地开展远程学习与培训提供支持。另外, 建议公安、检察、法院等部门针对常见案件的个案剖析, 定期、有针对地在中小学开展安全预防教育, 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风险自身防护能力和鉴别能力, 减少乃至杜绝校园犯罪案件的发生。此外, 法治教育不能停留在知识掌握层面, 还要结合学生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 对学生进行法治精神教育, 使学生明确法治的价值和原则, 了解法律的作用, 帮助学生树立宪法和公民权利观念,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树立社会责任感。从在校学生抓起, 逐步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二、教育形式要进一步多元化, 增强校园法治教育的灵活性

针对未成年人的心理和生理尚不成熟、形象思维能力较强的特点, 法治教育应力求内容丰富、生动形象、活泼多样, 为此, 须拓宽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途径和形式。通过笔者走访发现, 学生们希望的法治教育形式是:参观访问、与有关人员座谈、组织模拟法庭、小律师活动、观看电视电影等形式, 仅有少数的学生选择了听讲座。这充分说明只有增强直观性, 才能吸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才能有实效。为此, 应开展内容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 如可以根据中小学法治课程教育内容为主题, 举办中小学法治教育教学比赛、课件评选、知识竞赛等。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法治宣传教育读书活动, 调动师生的积极性, 主动投入到中小学校园法治教育当中。

三、建立健全中小学法治课骨干教师、专任教师培训制度, 是推进校园法治教育的前提

建设高素质法治教师队伍, 推进法治专门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 提高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 是做好学校法治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可会同法治学会制定专门计划, 聘请为中小学负责开展法治教育的专职或者兼职教师, 进行系统的法制教育能力培训, 切实提高教师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认识, 完善法律知识结构, 提高开展法治教育的教学能力。也可采取国家和地方分级培训的方式, 保证每所中小学校至少一名教师接受法治教育能力培训。同时继续推动和规范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制度的建设, 加强对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的培训。建议在校内法治教育老师的培训中, 应当积极争取校外司法机关、地方高校等实践和理论资源丰富的部门和机构的人员参与其中。

四、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各种社会资源参与其中, 保证校园法治教育取得实效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应通过法官协会、律师协会等社会组织加强法律职业群体间对学校法治教育的协调和沟通, 这既是对党的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通过“社会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 也是对法治中国建设的具体落实。对地方中小学校法治教育, 可由地级市法学会牵头, 市司法局、地方高校及市教育局具体负责地方中小学法治教育的整体制度设计, 各区县法学会负责监督检查, 各区县司法局、教育局具体落实。

法治宣传教育 篇11

关键词:法律七进;法治宣传教育

中图分类号:D9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063-02

2015年是第六个五年普法规划的收官之年,中共四川省省委贯彻依法治国的精神,发表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全文深入浅出,是全省开展法治建设的重要指导。《决定》中在谈到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时,提出了要深入推进“法律七进”,即法律进机关、法律进学校、法律进寺庙、法律进乡村、法律进社区、法律进企业以及法律进单位。并且还就“法律七进”制定了2014年至2016年的三年行动纲要。

法治宣传教育是法治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但是纵观历来的宣传教育形式,不得不说效果差强人意。四川省委提出的“法律七进”,将法律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是正确的思路,但是在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等重要方面仍有值得讨论与注意的地方。

一、信法教育重于服法教育

当前,公民对于法律缺乏心悦诚服的信任,不能认同法律存在的价值,办事不信法,遇事不找法,自觉守法意识淡薄,已成为制约我国法治建设进程的“瓶颈”。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美国著名的法学家伯尔曼也曾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形同虚设”。因此,形成人们对于法律信赖与尊重的内心确信是进行法治建设,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重点。

(一)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要求新求变。

培养群众的法治信仰,首先要使群众对法感兴趣,那么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与形式是否吸引人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提到进行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毋庸置疑一定包括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政府规章等,譬如四川省委提出的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更是详细具体的列举出了应当学习掌握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名称。笔者认为法律法规固然是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但是想要收获更为良好的法治宣传成果,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必须搞活思路。切不可过分强调对于法律法规内容的死记硬背,这样的宣传来的无趣,效果也不会明显。四川省开展的以“治蜀兴川重在厉行法治”为主题的“法治中国·走进四川”大型系列活动,其展开的内容包括有评选法治人物,征集经典案例,甚至是法治微电影比赛等,这都是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内容与形式上进行的不同尝试。

纵观各省市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形式不断变化,并且充分借助了时下各种新媒体的帮助。但是内容却总是让人感觉换汤不换药,无论是宣传法治人物或是法治事件,宣传主体通常都只是在向群众传达“应该怎样做”“不能怎样做”等的宣传内容。这种近乎祈使句的内容,犹如老师对学生发问式的方式,怎会让人产生兴趣,终究经不起实践考验。因此,内容的创新需要的是宣传理念的转变,法治宣传教育不是期末考试,基础知识固然重要,了解为什么而学却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法治宣传教育最终要传达给老百姓的应当是了解法律、信仰法律对于日常的生产生活是多么的有益,国家现行的法律对于公民权利义务的实现有多么让人信任的保障。简言之,就是让公民意识到法律对于自身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具体的内容可以在罗列法条之余,将法律法规的内容向公民做出阐述,譬如让公民明白法律法规为何要如此界定,法律精神是哪些等等。或者以案释法,利用鲜活的案例向公民展示现行法律法规对于权利义务的实现与保障多么重要等方式。形式可以多种多样,而最终的目的是为了脱去法律神秘的外衣,使公民自觉的去了解法律,尊重法律,让法律成为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重要伙伴。

(二)法治宣传教育主体的姿态要摆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无需多言,但是由中央推及到地方进行具体建设时很容易成为形式主义的牺牲品。如果法治建设的重要性自上而下不能统一认识,那么,地方政府办几个展览,推几个典型就说已经开展了法治宣传教育,法治精神终究难以进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公民的法治信仰也将难以实实在在的培养起来。因此,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主体尤其要摆正姿态,万不能将法治宣传教育变成一种政策强加,进行填鸭式的宣传教育。由于政府公信力的不足,公民对于法治建设活动容易出现逆反的心理。此时,法治宣传教育主体再摆出一副官腔,用各种政策要求的态度来在公民中进行法治宣传教育,试想有谁能够心悦诚服。

中国自古以来的文化价值观使得执政者常摆出一副大家长的姿态,认为百姓都是愚昧无知,需要教化指导的,这也是时下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时容易产生的误区。法律制裁的往往是道德难以规制的,法律理念也大都是从最浅显易懂的道理中总结出来的。老百姓都知道“杀人要偿命”,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国刑法所规定的免责条款与量刑制度等使得杀人不一定要偿命。老百姓都知道“白纸黑字不能抵赖”,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我国民法所规定的可撤销可变更条款以及诉讼时效等制度使得有白纸黑字也可能“抵赖”。因此,法治宣传教育应当是宣传教育的主体以平等的态度去向受众传达法治建设的内容与精神。是朋友与朋友之间的对话,没有政治姿态,没有家长主义,只是想告诉对方我们这里有一个名叫“法治”的好东西,它对于你我的生活,对于我们整个社会整个国家的发展都会有不可估量的好处。

二、“法律七进”如何更好的落实在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当中

(一)法律进机关。

开篇提到的四川省委的《决定》一文将法律进机关摆在了法律七进的首位,要求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树立社会法治意识的关键。可以说,领导干部法治意识的树立是直接关系到法治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领导干部手握着人民赋予的权力,如果其都不具备法治意识,那么上行下效,可想而知。《决定》中提出的学法必修课,学法用法考核制度以及依法行政情况考察制度乃至普遍设立公职律师制度,这些都是消极被动的进行法律意识的培养,需要这样的努力,但是仅靠这些笔者认为很难使机关内的工作人员真正的树立法治意识。意识一词从其表面意思分析可以知道,它必然是需要一个人内心的确信。因此,除了外力的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之外,更多的还是需要机关工作人员能够将法治意识的树立作为共同的事业来经营,积极主动才能投入足够的热情。笔者认为,下基层,多聆听基层群众的声音,真正的去关注民生,放低身段,褪去官僚主义,对于机关工作人员在学习法律知识之余,更加理解法治精神将会有莫大的帮助。无论是内在加强学习法律知识,还是外在完善法律监督机制,作为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机关工作人员最重要的还是要加强自我修养,尊法信法,做出让老百姓信服的模范带头作用。

(二)法律进学校。

青少年时代是最具有可塑性的年纪,也是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青少年的法治宣传教育可以说关系到法治建设的未来。四川省委的《决定》中提出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列入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高等学校教学计划并组织实施。并且还重点强调了要教材、师资、课时、经费、考试五落实,可见省委计划开展法律进学校的决心之大。只有政府自上而下对学校法治教育提出足够重视,才能使青少年对于法律法规以及法治精神有更多了解的机会。但是,仅仅是这些还远远不够,列入教材、组织考试,这些略显僵硬的形式也许能够让青少年在学校教育中熟记法律法规,可是对于法治精神的理解,对于法律法规的实际运用又将如何呢?譬如青少年犯罪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前有马加爵,后有复旦大学投毒案等。舆论都在讨论如今的青少年多么欠缺法律意识,多么应当加强法治教育等等。笔者认为这样的结论过于表面,作为一名高等院校甚至是名校的在校生,当事人真的不清楚自己的行为会产生多么恶劣的后果么?显而易见,当事人是清楚的。可以讨论其行为形成的各种复杂的主观及客观的原因,但究其根本,还是根源于对法律的无视,对于自己及他人生命及人身财产健康的不尊重。学校内的法治宣传教育如果只是单纯的法律知识的考核,不但树立不起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反而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反感,得不偿失。尽可能的让青少年接触实际的法治案例,亲身感受法治的力量,譬如参加法治相关的社会实践等,笔者相信让青少年用自己的内心感受法治精神远比生硬的背诵法条政策要更能培养起法治信仰,树立起法治意识。

(三)法律进寺庙。

四川省省情的独特性,使得在全省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时,对于本省宗教寺庙问题不得不尤为重视。宗教寺庙相关的问题处理起来需要格外谨慎,需明白培养宗教相关人员的法治信仰与其本身的宗教信仰并不矛盾,对于宗教信仰的尊重反而更有利于法律进寺庙。宗教信仰的建立是源自教众对本宗教义的认同与其给予自身的安全感、归属感,培养公民法律信仰也需要得到公民对法律的认同,以及法治社会能够带给公民的安全感,应充分利用宗教信仰带给教众的有益影响。四川省委在《决定》中提出要建立“双语宣讲团”,开展大宣讲机制。笔者认为宣讲机制具有现实意义,但是如果能够将宣讲对象不仅局限在寺庙内部人员,而是扩大至教众,同时,宣讲主体由德高望重的宗教人员为主来进行宣传教育,想必如此能获得更大的好感与成效。

(四)法律进乡村。

乡村仍是目前中国尤其是四川最主要的社会单元结构,亦是传统的生产生活单位。熟人社会是乡村主要的形态,面对“熟人”,法律意识与情理意识不免要发生碰撞。很多时候,村民在村内经过调解就化解了矛盾,节约了司法成本,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但是,一旦村民并不能靠自身或者周围的“熟人”帮助解决问题保护自己时,缺乏法律常识的村民就容易投问无门,甚至做出极端的行为来为自己鸣不平。四川省委的《决定》中对于法律进农村虽然只有寥寥数句,但是每一条都点到了痛点。《决定》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律服务进万村”活动,培养农村“法律明白人”,健全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制度。“便民法律服务联系”几个字是其精髓,做好老百姓的后盾,切实为村民便利提供法律服务,如此,法治的精神才能在农村的广袤土地上生根发芽。

(五)法律进社区。

区别于农村的熟人社会形式,城市社区的特点就是人口复杂,流动性大。除了开展“法律服务进社区”这样的便民活动之外,在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时,注意针对重点人群分类开展普法教育是关键。这点在四川省委的《决定》中突出强调了出来。城市人口流动大,存在许多安全隐患,譬如城市中常见的诈骗犯罪,形式变化多端,受害者众多。对社区居民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对于提高其鉴别诈骗,保存证据,及时维权等都会有极大的帮助。宣传主体要对法治宣传教育的内容用心准备,紧密结合时下社会的热点,及时更新,紧靠群众。只有以真正关心社区居民生活便利的心情来展开法治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才能真正在老百姓的心里扎根。

(六)法律进企业。

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至目前为止已经发展到了相当的规模,国内企业在各个方面也都日趋完善。事实证明,只有尊重国家法律法规,诚信经营的企业才能长久。四川省委在《决定》中针对法律进企业的要求是是要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和经营管理人员学法用法制度,完善公司律师制度,并且强调了最终是为了促进企业依法诚信经营。笔者认为,想要经营好一家企业,对于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方针的掌握必不可少,一个有心的经营者都会自发的去学习。关键是用法与守法的问题,自古对于商人的理解都是“重利轻义”,将利益放在第一位,也是人之常情。因此,在对企业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时,一方面要时刻警示企业违法成本高,完善监督监察机制,同时,也要让诚信经营的企业感受到国家法律保障的安全感。值得注意的是,《决定》中重点提出了公司法律顾问以及法律律师制度的完善问题。法律服务是法治建设中不可忽视的一环,有专业的法律人才来辅助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对于企业的合法诚信经营,企业法治意识的树立都将会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七)法律进单位。

四川省委在《决定》中针对法律进单位提出了“谁主管谁负责谁普法”制度,由此可知“单位”就是实践法治宣传教育最主要的主体。虽然放在了七进的最后一位,但是其地位决定了“单位”自身法治意识的树立与否将直接关系法治宣传教育实践开展工作的实效。其重要性不再赘述,笔者想要谈的是,首先,在法治宣传教育手段上,单位尤其紧贴公民日常生产生活的业务部门,如果能够在公民办理业务时及时充分的为公民提供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精神的宣传提示,可以说这将成为进行法治宣传教育最有实效的手段。其次,应当注意司法单位独立性公正性问题,法治社会的建设需要司法部门除去浓重的政治意味,不能被其它行政部门影响,更不能为社会舆论所左右。笔者相信只有相关单位在执法、司法中充分尊重法律,尊重人民人身与财产的权利义务,才能提高法律的公信力,培养公民的法律信仰,进而实现法治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深入推进依法治省的决定

[2]四川省“法律七进”三年行动纲要(2014—2016年)

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思考 篇12

一、大学生法治教育的重要意义

1.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推进依法治国进程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到大众化阶段, 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 未来将成为我国立法、执法、司法等国家机关的后备力量, 对于我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实现都会产生重要影响。大学生法治意识、法治品质的提升, 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整个国家法治化水平的提升。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有助于加速推进我国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

2.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客观要求。

市场经济要求人们遵守法治规则, 依法办事, 同时也要求人们有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我国当前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高新科技产业占领先地位, 其产业的法律保护需要从业者法治意识的提高。大学生是服务于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群体, 加强大学生的法治教育, 提高其法律素养, 是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客观需求。

3. 大学生法治教育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大学阶段是学生向“社会人”转变的重要阶段, 法治教育能帮助大学生适应法治社会。大学生如果没有相应的法律知识和依法办事的能力, 今后的发展将会面临很多问题, 因此加强对个人法律素养的培养, 提高综合素养, 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二、当前大学生法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不容乐观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法律氛围的改善, 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整体有所提高, 但现实生活屮时有发生的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和一些大学生法治意识淡漠的现象, 又让我们意识到当前还存在一些需要继续解决的问题。当前我国大学生的法治素养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法律知识缺乏, 法治意识淡薄。大学生基本知道自身权利义务, 但对具体部门法律知识的掌握有所欠缺, 特别是对于一些与大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部门法律知识如民法、婚姻法、劳动合同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 主动摄取法律知识用法的意识仍然是比较淡薄的。二是法治理念尚未形成。由于权力、关系等其他社会调节手段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存在, 部分大学生中还盛行着权力本位、官本位的思想, 对于法治的现实作用缺乏信任。三是法治行为缺乏。不善于将法律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当中, 如在学生会选举、班委选举及奖学金评定等能够实际行使自己权利, 践行法治精神的校园民主生活中, 大部分学生的表现并不积极。

2. 高校“法治”教育不够

根据“一五”普法部署, 从1987年起, 在高校遍开设了“法律基础”课作为非法律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纳入了思想教育课程体系。但很多学校法治教育内容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 教学也缺乏科学性, 效果不佳, 在教学实践中被“边缘化”。大学生在接受了法治教育后没有学到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权利的技能。

3. 学生自身原因

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很多学生急功近利, 重视计算机、外语等操作性、实用性强的课程, 忽视法律素质的提高, 把法律课程作为一种修学分工具来学习。不去挖掘法律背后的价值取向和深层次底蕴, 不能全面掌握与灵活运用法律, 自然不能树立健全的法治观念。

三、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应采取的措施、方法

1. 强化大学生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首先要加强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大学生法治教育, 需要建设一批法律专业知识过硬、思想素质高尚、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教师队伍, 让他们积极承担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任务。其次, 还可以聘请优秀司法工作人员来兼任法律课程, 以他们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能力拓展学生的法治理念视野。

2. 优化法治教育校园环境建设

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 必须营造法治教育校园环境。第一, 加强制度环境建设。要健全民主参与制度, 通过建立健全党代会、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教代会、团代会、学代会等组织, 让广大师生员工参与到学校发展和涉及自身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中来。在制订或完善学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过程中, 参照法律, 结合实际, 采纳学生的建议, 培养学生权利和责任意识。第二, 培养学校各级人员法治意识, 提高他们依法行政、依法执教的能力。教职工充分理解并在工作中贯彻法治理念, 才能带动学生增强法治意识。

3. 创新大学生法治教育载体

首先要改善大学生法治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应当将理解法的价值和法治的精神作为教学的重点, 增加法学界的热点话题和案例。釆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第二, 创新法治教育活动。通过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宣传教育专题影片、法制动漫创作、法律知识竞赛等第二课堂活动, 以及组建法律社团、模拟法庭、学生去法院旁听、到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参观访问、到监狱或劳改场所进行调研等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在主动参与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法治教育, 培养法治理念。第三, 占领网络法治教育阵地。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和法律需求, 开展融法治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网上校园文化活动, 进行针对性的法治教育和引导。通过网络把高校校报、广播、电视等宣传教育媒体整合起来, 加大信息传播的力度, 为学生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魏丽婷.大学生法治意识及教育途径探析.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0.4.

[2]朱好杰.张海艳.当前大学生法治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对策.黑龙江史志, 2008.3.

上一篇:温针灸刺下一篇:突发性猪丹毒诊疗报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