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2024-10-1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精选11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1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一、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启发。

1、作为班级管理者,教师要打响第一炮,赢得学生的接纳,为以后成功的班级管理垫下良好的基础。

2、要在批评教育学生之后给他一些安慰和鼓励。

3、在教学中,设置好课堂导入和课堂小结,力图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注意沟通的艺术,注意安排语句的先后顺序,尽可能使它产生积极的近因效应,避免消极的近因效应。

二、南风效应——感人心者莫乎情

法国作家拉封丹曾写过一则寓言,讲的是南风和北风比赛威力,比赛的项目就是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但它越吹,行人把衣服裹得越紧;南风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觉得春暖上身,始而解衣敞怀,继而脱掉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被称为南风效应,有时也被称为温暖法则。

这个语言告诉我们: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说服往往胜于压服,和风细雨有时要强于暴风骤雨。

一次温暖的教育,会照亮孩子的一生。我们的教育是什么?不就是在孩子心目中种下真善美的种子,并促使他生根发芽,让孩子成为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人么?

工作久的许多老师都遇到过这样的事,因为曾经自以为非常正确的一次批评,数年后被孩子提起。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错误,就像学习走路的幼儿跌跟头,绝大部分和道德品质并没有多大关系。

学生年少无知,又容易冲动,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教师批评学生也就成为日常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的老师对犯了错误的老师,总是怀着“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动不动就声色俱厉地训斥,命令孩子写检查,甚至对孩子采取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这“呼呼北风”只能引起孩子的对立情绪和逆反心理,既不利于改正错误,也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

人在犯错误时,往往都会产生自责心理,如果试着去使用南风,看起来平淡无奇,缺乏力度,却触及了孩子的心灵,达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面对犯错误的孩子,让我们对他们多一份宽容和尊重,让其自发自醒。这难道不是表明教育除了是一门技术外,更是一门艺术,一门对人性理解的艺术吗?

三、系列位置效应的启发。

1、系列位置效应表明,如果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所以,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同学们要在最重要的时间做做最重要的事情。

2、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要讲最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

3、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上课之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不要让上课的前十分钟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十分钟在想象课后如何玩中度过。

4、背诵文章、单词时变换开始位置。

5、每次学习的时间不宜过长,学习时间过长,中间部分就相应增多,学习效率就会下降。

6、合理安全学习材料的顺序,同一学习材料的学习时间不要过长,前后两段时间中学习的材料要不一样,这样可以避免材料间的相互干扰。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2

为什么教师言之谆谆,学生却听之藐藐?教师苦口婆心,学生却无动于衷?这是因为师生之间没有产生积极有效的“心理效应”。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一秘密武器,就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在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期望效应———世无朽木不可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几个名单给了教师,说这是“新近开的花朵”,会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次测试的情况是: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其实,先前的测验所得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意拟定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有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期待、鼓励和赏识的目光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点燃学生助动力,促其健康向上发展。

曾经接过一个班,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单亲学生明显已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他们正在承受着小小年纪不应承受的痛苦。曾克强同学,父母离异,如今父亲又为他找了个后妈,可对他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又生了一个宝宝,而且家里条件又比较拮据。这学生父母离异前也是不求上进,如今,缺少管教,更是变本加厉,对人不理不睬,平时贪玩懒惰,学习已退至不及格。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因为我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经过调查了解后,我经常找他促膝谈心,几次住于我家补习功课,还告诉他:幸福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一次春游,我资助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爱心感动了“石头”孩子,表面上生性贪玩不求上进的他其实有一颗伤痛的心,每每谈到父母他总会哭泣,后来他付出了努力,语文75分,数学81分。他自己也兴奋地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相信我会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句肺腑之言,却也让我感触甚多:只要我们教师笃信“期望效应”,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期望中得到信心和力量,表现出超强的勇气和力量,迈上成功的大道。

二、空白效应———响鼓不用重锤敲

“中国画”巧妙的画面空白,往往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受到丰富的艺术意境和内涵。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空白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空白效应”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学生自主教育的有效手段,而“掌握火候,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是实施的技巧。

例如,班级一学生在路上嘲笑盲人,甚至捉弄盲人,被校外红领巾监督员批评。在这个情境下,我并没有就此对他说教,而是设计了一个场景对这个同学进行教育:先把这个学生带到操场,告诉他,老师和他做一个“游戏”。然后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自己走回教室。结果,上课铃响了,他没有找到教室。然后我摘下他的遮眼布,把他领回到办公室,让他把自己失去“光明”后的感受写下来。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讲给班里的同学听,大家听完后,各自发表了看法。我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让道理深入学生的心,避免了逼学生承认错误,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给学生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反省的余地,这个余地就是教育的“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能对学生的自主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运用“空白效应”,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空白效应”。总的来说,因人施教,因“地”制宜是原则,教育者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三、鲶鱼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这样一种现象,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惟独一个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鲇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任用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恰当地运用“鲶鱼效应”,可有效地激活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创设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四、南风效应———月穿潭底水无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轻柔温暖,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运用“南风效应”就是要实施情感管理,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多点“人情味”,蹲下身子看学生,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让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何尝不是时常扮演着南风和北风的角色呢?教育心理学中强调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然而,扪心自问,自己所教的学生中总有特别讨人喜欢的,也总有专门调皮捣蛋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天生资质比较差的。于是,做教师的就难免时而南风,时而北风。学生争气,表现突出,自己的心情好的时候,就像阵阵南风,吹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当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变成了刺骨的北风,变得不可亲近,人人避而远之。

当然,南风的角色更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韩同学是出了名的打架王,铁了心地不做作业。刚开学一周,作业难得光临,更是在操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一气之下,居然没来上课。午饭前,我便把他请来了学校,对他进行了例行的常规教育。可我发现这对他毫无作用,他依然无动于衷,而且他似乎很不服气,耿耿于怀。这下,只能暂且“押后”,“择日再审”。

于是,我便经常留意,时不时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经过我多日的观察,我竟有意外惊喜,我发现与他爱打架形象截然相反的一面。他的整洁,他的爱干净令我吃惊不小。每次放学,拿走书包,我习惯走到教室后面一瞧,许多同学的课桌里都成了“垃圾站”,可他的课桌里却是摆放整齐,井然有序,难得的作业也能做到干干净净。这种品质多么可贵,何不在班上好好表扬一番?于是,“罪人”成了“模范”。我也蹲下来与他促膝谈心,告诉他:每个孩子都是苍穹中闪亮的星辰,你也可以成为最耀眼、最独特的星星。在和风细雨的谈话中,在我的大力表扬之下,他劳动更来劲,经常在班上评为“劳动之星”,大大提高了他的积极性。我也对他态度改观,不计前嫌,终于他慢慢变了,成绩有了提高,心理变得阳光,他的改变让我惊喜,让我庆幸。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多扮演南风的角色,放弃高高在上的权威,既师亦友,拿出童心,拿出真诚和宽容,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善意和关怀。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习习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从而使教育达到“月穿潭底水无痕,竹影拂阶尘不动”的境界。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从“心”开始,用“心”打造,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心理效应———教育中的秘密武器 篇3

心理效应,是指大多数人在相同的情况下或对某种相同的刺激,产生相同或相似的心理反应的现象,它具有普遍性,也具有差异性。所以教师只要合理运用“心理效应”这一秘密武器,就能让学生积极投入到班集体的建设中,在教育中收到良好的效果。

一、期望效应———世无朽木不可雕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一个实验:在一所小学,煞有介事地对所有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几个名单给了教师,说这是“新近开的花朵”,会很有潜力。8个月后,再次测试的情况是:名单上的这几个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其实,先前的测验所得的“名单”只是罗森塔尔随意拟定的。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又叫“期望效应”。“期望效应”告诉我们,教师在与学生交往过程中,一旦有意知觉学生,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寄以期望,学生就会产生出相应于这种期望的特性。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期待、鼓励和赏识的目光毫不吝啬地献给学生,尊重和相信学生,点燃学生助动力,促其健康向上发展。

曾经接过一个班,我发现有好几个学生是单亲或离异家庭,单亲学生明显已在当今社会占有一定的比例,而他们正在承受着小小年纪不应承受的痛苦。曾克强同学,父母离异,如今父亲又为他找了个后妈,可对他并不是很好,因为他们又生了一个宝宝,而且家里条件又比较拮据。这学生父母离异前也是不求上进,如今,缺少管教,更是变本加厉,对人不理不睬,平时贪玩懒惰,学习已退至不及格。但我并没有放弃他,因为我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经过调查了解后,我经常找他促膝谈心,几次住于我家补习功课,还告诉他:幸福生活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有一次春游,我资助他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爱心感动了“石头”孩子,表面上生性贪玩不求上进的他其实有一颗伤痛的心,每每谈到父母他总会哭泣,后来他付出了努力,语文75分,数学81分。他自己也兴奋地对我说:“谢谢你,老师,是你给了我信心和勇气,我相信我会一步步走向更大的成功。”

一句肺腑之言,却也让我感触甚多:只要我们教师笃信“期望效应”,坚信“世无朽木不可雕”,学生就能从教师的期望中得到信心和力量,表现出超强的勇气和力量,迈上成功的大道。

二、空白效应———响鼓不用重锤敲

“中国画”巧妙的画面空白,往往会收到“恰是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目前”的艺术效果,让人感受到丰富的艺术意境和内涵。人在感知世界的时候,如果感知对象不完整,便会自然地运用联想,在头脑中,对不完整的感知对象进行补充,直至完整。奇妙的是,人们对经过联想去“补充”的感知对象,会产生更强烈的心理效应,不仅印象深刻,而且更容易记住。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形象地称为“空白效应”。在教育工作中,“空白效应”也能发挥积极的作用,成为学生自主教育的有效手段,而“掌握火候,精心设计,灵活运用”是实施的技巧。

例如,班级一学生在路上嘲笑盲人,甚至捉弄盲人,被校外红领巾监督员批评。在这个情境下,我并没有就此对他说教,而是设计了一个场景对这个同学进行教育:先把这个学生带到操场,告诉他,老师和他做一个“游戏”。然后蒙上他的眼睛,让他自己走回教室。结果,上课铃响了,他没有找到教室。然后我摘下他的遮眼布,把他领回到办公室,让他把自己失去“光明”后的感受写下来。并让他把自己的感受讲给班里的同学听,大家听完后,各自发表了看法。我用一个精心设计的游戏让道理深入学生的心,避免了逼学生承认错误,带来心理上的压力,给学生留下了回旋的余地、反省的余地,这个余地就是教育的“空白效应”。

“空白效应”能对学生的自主教育起到促进作用,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可以运用“空白效应”,也不是所有的学生都适应“空白效应”。总的来说,因人施教,因“地”制宜是原则,教育者要精心设计,灵活运用。

三、鲶鱼效应———一石激起千层浪

有这样一种现象,挪威的渔民们捕捉了沙丁鱼后就急忙赶到市场出售,但由于沙丁鱼喜群集、生性不好动,往往窒息而死。惟独一个老渔民每次都能卖出活蹦乱跳的鲜鱼,其奥妙是在沙丁鱼中放几尾生性好动的鲇鱼。鲇鱼在沙丁鱼中穿来穿去,沙丁鱼受到影响也摇头摆尾,促进了空气的流通,增强了自身的活力。这种现象被称为“鲇鱼效应”。它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好班级中的“鲶鱼”,这些学生学习成绩一般,但“能量”很大,特别活跃,在学生中有一定的号召力,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班级的纪律和学习。如果不好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则常常会起相反的作用。在班干部的设置上若能将这些人任用到适当的领导岗位,就会产生鲶鱼效应,班级活动容易开展,班集体建设更为顺利。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恰当地运用“鲶鱼效应”,可有效地激活班级竞争机制,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和竞争意识,创设一种“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从而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益。

四、南风效应———月穿潭底水无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讲北风南风打赌,看谁能把行人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轻柔温暖,使行人自觉地把大衣脱下。南风之所以能達到目的,就是因为他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

南风效应也称“温暖效应”,运用“南风效应”就是要实施情感管理,要尊重和关心学生,多点“人情味”,蹲下身子看学生,能将心比心,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诚心诚意为他们服务,采用和风细雨“南风”式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心理处于一种积极主动状态,让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实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何尝不是时常扮演着南风和北风的角色呢?教育心理学中强调要“一视同仁”、“因材施教”。然而,扪心自问,自己所教的学生中总有特别讨人喜欢的,也总有专门调皮捣蛋的,当然也会有一些天生资质比较差的。于是,做教师的就难免时而南风,时而北风。学生争气,表现突出,自己的心情好的时候,就像阵阵南风,吹暖了每个人的心窝;当恨铁不成钢的时候,就变成了刺骨的北风,变得不可亲近,人人避而远之。

当然,南风的角色更利于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更能使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小韩同学是出了名的打架王,铁了心地不做作业。刚开学一周,作业难得光临,更是在操场与高年级同学打架,一气之下,居然没来上课。午饭前,我便把他请来了学校,对他进行了例行的常规教育。可我发现这对他毫无作用,他依然无动于衷,而且他似乎很不服气,耿耿于怀。这下,只能暂且“押后”,“择日再审”。

于是,我便经常留意,时不时观察他的一举一动。经过我多日的观察,我竟有意外惊喜,我发现与他爱打架形象截然相反的一面。他的整洁,他的爱干净令我吃惊不小。每次放学,拿走书包,我习惯走到教室后面一瞧,许多同学的课桌里都成了“垃圾站”,可他的课桌里却是摆放整齐,井然有序,难得的作业也能做到干干净净。这种品质多么可贵,何不在班上好好表扬一番?于是,“罪人”成了“模范”。我也蹲下来与他促膝谈心,告诉他:每个孩子都是苍穹中闪亮的星辰,你也可以成为最耀眼、最独特的星星。在和风细雨的谈话中,在我的大力表扬之下,他劳动更来劲,经常在班上评为“劳动之星”,大大提高了他的积极性。我也对他态度改观,不计前嫌,终于他慢慢变了,成绩有了提高,心理变得阳光,他的改变让我惊喜,让我庆幸。

作为教师,我们不妨多扮演南风的角色,放弃高高在上的权威,既师亦友,拿出童心,拿出真诚和宽容,去倾听、去理解、去发现,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善意和关怀。当学生犯错误时,应先避开问题的实质,把学生从犯错误的阴影中带出来,走到温暖的“阳光”下,给学生一个愉快的心境,和风习习吹掉他们自我保护的“盔甲”,然后耐心地进行说服教育,从而使教育达到“月穿潭底水无痕,竹影拂阶尘不动”的境界。

总之,班主任在工作中,巧妙地运用心理效应,从“心”开始,用“心”打造,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细节问题,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4

书中讲到的“马太效应”,即定势心理,这是我们常有的心理。如一个学生特别调皮,经常调皮捣蛋,在我们的心中就会给他定位为差生。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带上有色眼镜。其实即便是再调皮的孩子他也一样有上进心,也会期待得到肯定,作为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否定,这对孩子的发展是很不利的。从“马太效应”看,我们最重要的及时善于挖掘孩子们的亮点,克服定势心理,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帮助孩子激发潜能,努力提高自己。

一位老师巧妙地运用“禁果效应”达到教学目的。一次上新课的时候,他对学生说:“我这里有一道难题,本想让你们做一做,可连我都没做出来,看来你们就更难了。”好几个学生立刻请求老师把题写在黑板上。老师装作无可奈何的样子写了题,全班同学都忙碌起来,不一会儿,一半同学举起了手。当学生清晰地说出解题思路时,老师故意装出甘拜下风的样子说:“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看来这堂新课你们自己就能学会,有没有信心?”学生的回答当然是“有”!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读了书中的“扇贝效应”这一篇,让我也深有感触。小凌每周都会做一些简单的家务,但是在这两天他突然“罢工”了。爸妈仔细询问,才恍然大悟:由于太忙,上星期天忘记了每周固定不变的对小凌做家务的奖励——吃麦当劳。这很让爸妈困惑:用适当的奖励来鼓励孩子做家务,是为了培养孩子从小爱劳动的好习惯,但现在变成没有奖励就不劳动。到底怎样才能用好奖励,最终形成孩子良好的习惯呢?小凌的这种表现就属于“扇贝效应”,在心理学上,“麦当劳”就是强化物,是对小凌做出某种期望行为的奖励,奖励某一行为,这一行为就频繁出现,这就叫做强化。强化分为多种方式,其中一种方式就是固定时间的强化,即每隔一定时间就提供强化物,强化做出行为。扇贝效应告诉我们,固定时间的奖励不能维持新的行为,没有“麦当劳”,个体就会“热情尽失”继而罢工。

那么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是不是就应该彻底避免这种连续的、固定时间的强化呢?虽然在长时间的过程中、持续地应用连续的、固定的强化会产生扇贝效应,但是,在新知识、新行为、新习惯的初始学习阶段,连续的、固定的强化是必要的,这能够让学生很容易的完成要求的任务,尽快的得到奖励;紧接着,当学生的学习或者行为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就要不断延长强化的间隔时间,直到最后撤销强化。现在相信每个老师都会联想到我们经常用的“小红花”吧,小红花就应该要科学的使用。

我们曾经见到过很多孩子背诵诗歌或课文时吞吞吐吐很不流畅的样子,当时,我们一定批评过孩子,说孩子你怎么这样懒惰,不去认真背诵,回想一下我们可曾教过他们一些记忆的有效方法呢?大部分时候,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去背诵,并没有教给他们方法,使有些孩子花了很多的时间还是没能达到我们的要求,完成背诵的任务。读了这本书,我知道了记忆有系列位置效应,短时记忆的容量是有限的,提高记忆力是有方法的。我们要把最重要的事情安排在开头和结尾的部分。老师在课堂的开始和结尾讲重要的内容,处理重要的事情。学生要重视一节课的开头和结尾,不要让上课的前10分中在找练习本中度过,也不要让快下课的后10分钟在想象和玩耍中度过。背诵课文、单词变换开始位置,每次学习时间不宜过长。合理安排学习材料的顺序。每一节课给学生的学习任务不能超载,考虑7+2的特点合理安排学习任务。这些就是好的提高记忆的方法。我们要把这些方法教给我们的孩子,使他们提高学习的效率。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5

心理学的规律、效应、法则是科学的、严肃的,但本书以生动的故事、有趣的实验及鲜活的案例来介绍和演绎它们,让我们对平凡、琐碎和繁重的教育生活形成新的真知真信,给予我们付诸行动的智慧和力量,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有以下几点:

一、天下英才未必个个是状元―第十名现象

以香港大学对内地入学者的面试,不录取对课外活动缺乏的“书呆子”故事为例,深入浅出为我们介绍第十名教育现象。

学习成绩的高低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著名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把学业上表现出来的智力称为“惰性智力”,而成功智力是一种用以达到人生主要目标的智力,它是现实生活中真正产生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智力是可以发展的,特别是成功智力。成功智力包括三个成分:创造性能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能力和实践性能力。而学业成绩考查的主要是两个方面的能力:逻辑能力和语言能力。事实上人的潜能是多方面的,如人际沟通能力、领导能力、艺术创作能力、动手能力等。那些第十名左右的学业智力和成功智力一直保持协调、平衡,其成功的`概率也高。

所以在教育中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智力成长,以“人人都能成功”为教育理念,充分了解学生智力特点,实施个性化教学和发展多元化评价。要相信:世界上没有垃圾,只有放错了地方的财富。

二、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

一个学校里,一位老教师对新来的年轻教师说:要善待每一位学生。如果这个学生的成绩是A,将来他可能是杰出的科学家;如果他的成绩是B,他有可能会成为你的同事,如果他的成绩是C,也许他会为一名成功的商人;而如果他的成绩是D,你更要对他好,因为他将来很有可能去竟选州长或总统。多么让人深思的提醒!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能因为教育的氛围、社会的潮流、工作的压力而使我们的教育方向有所偏离。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给失败孩子多一些鼓励。给学生多创造一些成功的机会。教师要学会采取各种方法,让学生避免“习得性无助”,不要让孩子失去起跳的力量。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6

1.晕轮效应

当我们知觉了他人的某个特征之后,就会形成一个整体印象,借此去推断此人具有其他的类似特征,就好像月亮周围的月晕将月亮的光芒放大一样,将知觉对象的某些特征加以夸大,这种现象就叫做晕轮效应(Haloeffect)。由于人们在知觉他人时,通常是根据少量的信息首先对他人形成喜欢或不喜欢的印象,也就是做出好恶评价。当一个人被评价为“好”时,那么知觉者就倾向于对其赋予一切与好有关的品质,就像为此人戴上了一个好的光环;当一个人被评价为“坏”时,那么知觉者就倾向于对其赋予一切与坏有关的品质,就像为此人戴上了一个坏的光环。这说明人们在社会知觉中习惯于对他人做出高度一致性的评价,一好百好或者一无是处。晕轮效应是一种明显的以偏概全的倾向。当知觉者运用有限的信息做出判断,或者对被知觉对象的特征界定比较模糊,以及被评价的特征隐含有道德含义时,知觉者最容易出现晕轮效应而对他人产生刻板印象。

2.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又被称做是第一印象效应。第一印象是知觉者在极其有限的信息基础上形成的对他人的整体印象。首因效应就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效应,即最先知觉到的信息对人们形成印象具有强烈的影响。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则与首因效应相反,人们最近接受的信息对印象的形成起到强烈的影响。一般来说,在知觉不太熟悉的人时,首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人们总是用后面得到的信息想方设法地去证实第一印象;在知觉比较熟悉的人时,近因效应起到较大的作用。

3.选择性知觉效应

人们在知觉的时候,并不是对全部信息都进行加工,而是只对那些与自己的经验、兴趣、态度等相符的信息进行加工,这就形成了选择性知觉(Selective Percepfon)。选择性知觉使人们在知觉的过程中强调了某些信息,同时也忽略了某些信息。这也是为什么人们对同样的事物有不同的知觉的原因。例如,同样一个人站在人们面前,一个美发师可能会比较多地注意到他的发型,一个服装设计师注意的是他的衣服,而一个牙齿整形医生可能会比别人更能注意到他不整齐的牙齿。

4.对比效应

我们在知觉事物的时候并不是孤立地看待我们的知觉对象,而是倾向于将其与相近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知觉,我们会经常把接触到的同类事物进行对比,这就是对比效应

(ContrastEffect)例如,一个主管人员在面试职位候选人时,总是喜欢在候选人之间进行比较。特别是在那种小组性的情境面试中这种效应体现得更为明显。如果一个候选人与一群表现平庸的候选人被安排在一个小组中进行面试,那么面试考官就容易对他做出比较好的评价;而同一个候选人被安排到一组都非常出色的候选人之中进行面试的话,那么他所得的分数可能就会比在前面一组中的时候低一些。

5.宽大效应

个体在知觉他人时,如果是在缺乏足够的信息情况下做出判断,大多数人都倾向与较多地做出积极的、肯定的评价,这就是对他人知觉的宽大效应(LeniencyEffect)。人们做出这样的评价一方面是由于积极的评价会使评价者和被评价者都感到愉悦,另一方面由于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愉快的事情比不愉快的事情要多,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对事物做出高于平均水平的评价。

6.后视偏差效应

人们有时候回忆起某件事物再次对其做出知觉和判断时,倾向于认为自己事先的判断很准确,这种现象叫做后视偏差(HindsightBias)。通俗地讲,这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事后诸葛亮” 的现象。例如,当某人做出某种行为之后,常常会有人似乎很有先见之明的说:

“我早就知道他会这么做的”。后视偏差反映了人们总是倾向于认为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7.投射效应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7

一、别让学生形成 “习得性无助”的情感体验

陈同学曾经因为班级管理中受了委屈,感情过于激动而暂时晕厥,吓坏了在场的老师,学期结束后她被说服转专业转班级。转班后她再次陷入了人际交往障碍圈,新同学和新班主任老师在了解她的过往后都不怎么搭理她,可课堂上她很活跃,发言积极而且很有深度,慢慢地她的心开始向一部分任课老师靠拢。然而,一个偶然的机会能以学生实习身份去支教,她第一个当场报名也得到了领导准许,可等到分配名额的时候她的名字没有了,一时激动起来她说要去跳楼,全班同学被吓得把她紧紧拉在位置上,号啕大哭的她没人劝得住。一个同学建议: “你们去找那谁谁谁老师,或许可以劝得住。”电话打来时我正在吃饭,放下碗筷赶往教室,看到了被众人围着的孩子,伸出手将她拉出教室,一直将她牵到了操场上。我们一圈圈地边走边聊: 从求知到做人、从耐挫折到成长、从实习到成家立业,她就那么乖巧地待在身边听我絮叨,我严厉批评、婉转劝说,她始终静静地听着。约半个小时后她去向班主任老师道歉,向班级道歉。然而班主任没有接受,与此同时专业科要求开除该学生,家长和招生老师也火急火燎地被传话过来。等我忙完自己班级事务的几个小时候后回来,才一开门,就被她扑上来紧紧抱住久久不肯松开。我将她无声地带往座位上,返回自己办公桌时听到她妈妈严厉地质问数落,我的心立刻沉往冰谷。出来时在楼道转角处碰到孩子继父和招生老师,我只能焦虑地请求他们,理智冷静地守护孩子,不要再给孩子施压了,她需要一个情绪舒缓的渠道,大人得给她这个口子,否则,什么严重的后果都有可能发生。感谢两位男士的配合,孩子尽管面对了严厉的施压和威胁,但回家反省了一个星期后仍然平稳地踏上了实习的岗位,在我回岗位看望她时听到了指导老师对她的肯定和高度表扬。

我非常能理解陈同学的这些老师和同学处理的方式,毕竟任何一所学校发生跳楼事件或者人事不省事件都要无条件承担起所有的责任,很有可能影响学校的立场和发展。若把一个班级、一所学校浓缩到一个家庭,也许我们就能深刻地体会事情的根源所在: 孩子总会出这样那样的问题或者差错,这是孩子的天性,可不同的家长不同的处理方式必然决定着孩子不同的生命质量和未来,而这种处理方式也一定跟家长的资质、阅历等有很大的关系。

心理学上也有种效应叫“习得性无助”: 心理学家将一条狗放在金属地面的笼子里,中间竖着一块隔板,当狗在隔板左边时,接通左边电流,狗受到痛楚的电击而本能地越过隔板跳到右边。这时再在右边给以电击,狗又会跳回左边……如此反复多次以后,狗不再主动跳跃,放弃所有努力绝望地待在某一边,默默地忍受痛苦。狗遭受多次挫折之后产生的绝望和放弃的无力感,在心理学上被称为“习得性无助”。

或许,中职学校有太多像陈同学这样的人,他们频繁地体验挫折—产生消极认知—生发无助感—动机、认知和情绪上遭受损害,在这样连锁的过程中逐渐丢失了与命运抗争的心理能量。因此,我认为中职教育的评价体系一定要改,不是高高在上或者生搬硬套地对学生发号施令,更不是遇事就让家长领回去就以为解决问题了,家庭的问题我们无可忽略,但在有限的条件下教师掌握了学生“习得性无助”的心理效应之后,从赏识教育出发,学生定能感受到来自于教师即便不是温软的话语背后那颗勃勃跳动的爱心,更何况是温情四溢的呵护呢? 评价的体制人性化了,学生返还的必定是无声的接纳和归属。

二、管理中须谨慎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很深,但双方家长百般阻挠,这不但没有影响他们之间的感情,反使两人相爱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中国的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也是如此,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 以下简称“罗朱效应”) 。

在中职学校有“罗朱效应”的现象比比皆是,我不想谈中职学生的“早恋”情况,而是管理过程中的“罗朱效应”。工作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面对来自各个部门的“最后通牒效应”,甚至还有“剥夺权利”性的威胁,大家最初可能还有较大的反应或激烈的抵制,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有声的话语在不自觉的情况下转为无声,其实这不是好事甚至是更危险的事情,因为慢慢地会形成可怕的内力。这是我们有些班级会群起“炒班主任鱿鱼”的体现,又或者是某个班级会集体讨厌某个老师的课堂,发生这样那样的冲突。而对于老师来说有的是扣分的权力和向班主任告状的权力,殊不知这种权力的行使只会使“罗朱效应”更甚。

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在心底“忌惮”调皮捣蛋、无法掌控的“逆袭一群”。他们往往会有一定规模的团队,管理过程中如果处理不恰当的话,就可能让这样的“小团队”如同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并且不断地朝周围的环境 散发出让 人讨厌的 “匪气”,从而使问题胶着化,最后是上下属或者师生两败俱伤。

在五年前,章老师班有一学生比较招摇,新学期不久后就不断地有学生附上了这个“火球”。在一次 次谈崩了后,章老师终于忍无可忍地在班上宣布: “这个班级有她没我,有我没她! ”后来在家长、学校领导以及班级同学的多方面周旋后,章老师勉强接受了该学生的留校察看。按道理说,章老师的教育力在风波之后会震惮学生的,悲剧的是这两个人的“势力”完全展现出相反的趋势,虽然没有达到 谁“驱逐”谁的恶果,但这三年来这个团队都在低效且糟糕的氛围中度过。所谓的“老大和老二打架,倒霉的是老三”。

首先,人人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意被人控制成傀儡,一旦别人越俎代庖代替自己作出选择并且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其次,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们越有吸引力。再次,一旦有外力干预时,具有共同语言、命运、遭遇和体验的人更容易走到一起,这将会使他们更加团结、一致对外。最后,外力的干预促使具有共同命运的人面对挑战时,会更加紧密地共同研究、解决问题,这自然使双方面对面相互促进的机会增多了,感情也随之加深了,但另一方面他们也会伺机共同应对来自干涉方的“威胁”,从而使事态走向极端。班级管理也好,教学管理也罢,当我们面对着庞大的教育团队的时候,应尽可能地深入到基层、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去感受这种无声无形的力, “冤家宜解不宜结”。

三、“拆 掉 屋 顶 ” 还 是“打开天窗”

鲁迅曾在《无声的中国》中这么说: 中国人的性情是总喜欢调和、折中的。譬如你说这屋子太暗,须在这里开一个窗,大家一定不允许的。但如果你主张拆掉屋顶,他们就会来调和,愿意开窗了。如果没有更激烈的主张,他们总连平和的改革也不肯行。那时白话文之得以通行,就因为有废掉中国字而用罗马字母的议论的缘故。

在心理学中也有这种“留面子效应”: 人们都有给对方保留面子的心理倾向。如果对某人提出一个很大的、会被拒绝的要求,接着向他提出一个小一点的要求,那么他接受这个小要求的可能性比直接向他提出这个小要求而被接受的可能性大得多。善用“留面子效应”有时会给教育教学带来很意外的成效。

曾经有个家长面对孩子写作拖拉的习惯这么处理了一次,孩子大概是小学一二年级,晚上快九点了他还在磨蹭,一下喝水、一下尿尿、一下摸摸这个、一下捣捣那个,家长几次警告无效后,直接把孩子作业没收,剥夺他那晚写作业的权利,责令他立马上床睡觉。孩子使劲地哭啊、求啊,因为他知道不写作业第二天肯定会被老师批评惩罚的,那个时候他会更没面子,情急之下他答应了妈妈的要求———“以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写完作业上床睡觉”。为了不“拆掉屋顶”面对风吹雨打日晒,孩子接受了“打开天窗”。

也曾经有位邓姓的同学,她在幼儿园实习时趁小朋友出去做操的时候待在教室无聊,看到主教老师的手机在充电便拿起手机玩游戏,后来可能有什么事情要她去,结果就把手机放回教师的储物柜里去了,主教老师回来没看到自己手机立马慌神了,四处没找到就告知了园长,这个实习生便被认定是小偷而勒令“取消实习资格”,消息返回 学校时,我们正在开大会,于是大会上这事被通报出来,所有的学生都被严厉地警告了近一个多小时。事发第二天,家长、亲人朋友、老师们全体去找那个被怀疑是“小偷”的学生,她已经从幼儿园出走近20多小时没跟任何人联系过了。

我们似乎已 经习惯了 “就事论事”,在教育的过程中我坚持这么一个原则———“大事暂不处理,小事一定到位不松手”,当“大事”发生的时候我们第一反应是面子,却没想到学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来承担一切和面对一切,这个被“拆掉屋顶”的孩子在无处可避身的情况下就只能选择一个能自我保护的“小角落”,如果一棍子打死的话那肯定不是教育的目的,但倘若仅仅是没有技巧地口头谈话教育一般来说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班主任教师更应该在事发之前将品行教育放在事先,当事情发生之后按照“规定”处理,学生很可能就会在心理上已接受“拆掉屋顶”的结果。倘若班主任这个时候能够“保全屋顶”而给他“打开天窗”,他会从内心深处认可老师的慈爱甚至扭转整个的人生走向也不一定。

当然, “留有面子效应”在教育领域更源于尊重和爱,合理使用该效应要把握好尺度和伸缩的空间,万万不可弄巧成拙。

四、教育过程中的 “跷跷板”

其实,中职学生的本质善良,他们脆弱的心灵在一系列的打击、“围剿”之后依然能笑着走进校园,我认为也实在不容易。

如上述案例中我建议同事先把孩子找回家,告诉她如果还想去实习就好好干,如果不想去就待在家里,如果书也不想读的话那么让家长找份工作,其他的话也不多说。结果,那孩子没有去实习但选择了继续来学校念书,处分暂时由同事保管没有宣布,如今那学生已经上岗并且做得很不错。

学生会用他们的方式来回报老师的良苦用心,学生也会用他们的成长来悦纳老师的付出,我认为教育不能太过功利,更不能太过短视,教育中一直有个“跷跷板”在晃动,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非洲有种蝙蝠,以吸食其他动物的血液为生,如果连续两昼夜吃不到血就会饿死。一只刚刚饱餐一顿的蝙蝠往往会把自己吸食的血液吐出一些来反哺那些濒临死亡的同伴,尽管它们之间没有任何亲属关系。有趣的是蝙蝠们优先回报那些曾经向它馈赠过血液的个体,而不会继续向那些知恩不报的个体馈赠血液。

也有研究者这么试验过: 在问卷调查之后寄去50块钱作为答谢,不如在寄问卷时附上5块钱作为礼物,因为后者的效率是前者的两倍。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一样,你给我力量,我就给你力量;人给我好处,我就给你好处,并且欲取先予。

教育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的班级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很“优秀”,可是学生一旦走上工作岗位反而发展很不好,而有的班级学生在校时表现平平,但学生上岗后各显神通并且知恩感恩,不仅报答老师更会好好报答学校。于是,我们不得不思考教育的耐心和耐力问题了,活动带动人,活动教育人,活动提升人。

有中职学校会开展这样那样的活动,与此同时在轰轰烈烈的宣传过程中,我们往往聚焦于光鲜亮丽的小群体。曾在一大型活动时请专家来拍摄,预定拍甲班,可甲班签序在后,乙班、丙班之后丁班被要求先下场,甲板上来拍摄,甲班之后觉得乙班不错,又要求乙班重演一次,丁班再次被要求退下,乙班拍完之后专家离场。我们不难想象丁班的结果,也不难想象丁班之后的所有班级会是怎样的心理,更不难想象之后类似的活动师生内心涌起的是什么。其实, “再丑”他们也是我们的孩子,只是有的孩子成长快有的成长慢了一点而已。教育中的“跷跷板”就在于你想得到什么和你可能失去的是什么,还远不止“保护与伤害”那点小事!

心理效应的教育作用 篇8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破窗效应理论多米诺骨牌效应

学校安排,笔者做商务英语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由服装跟单班与高级班组成的合班。

开学之初,笔者通过阅读学生填写的资料,细心观察学生开学以来的各方面表现,以及与本班部分科任教师的交谈沟通,初步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高级班的学生主要是广州本地生,他们性格开朗活泼、但自律性较差;服装跟单班的学生主要是外地生,他们性格安静、踏实,且自律性较强。总体看,本班大部分学生思想单纯,有好奇心、上进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听从老师的教导。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欠勤奋、怕吃苦、有畏难情绪;少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很不明确,导致课堂纪律较差,上课有讲话、睡觉、玩手机、打扑克牌等现象,有时严重干扰教师讲课、同学听课;缺乏有威信的班干人选。

经过一个学期的管理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第一,学习态度有所好转,有二分之一的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很努力地弥补所缺漏的初中英语知识;第二,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逐渐加强,如仪容仪表规范了;第三,广州生与外地生的关系日益和谐,师生间的互爱氛围日益浓厚。

四个多月的时间,本班学生能有这样的变化,让笔者感觉到自己对他们所付出的爱心、细心、耐心是值得的。回顾这难忘的四个多月,笔者发现,适当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开展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效应解决问题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传说,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塞浦路斯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非常喜欢雕塑,并爱上了其中一个少女像。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tè),就给了雕像以生命。最后,他们结成了夫妻。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爾和贾可布森根据这个传说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郑重其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高智商的人”,在将来具有“与众不同”的发展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上述古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望。其实,这种寄望包含了关心、爱护、信赖、理解和尊重。

因此,针对本班大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欠勤奋、怕吃苦、有畏难情绪的存在问题,结合英语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的基础知识摸底考查的成绩,笔者对他们提出了期待的标准和学习目标:第一,周二至周五早上8:15前回到课室读英语10分钟,学两句英语日常用语(按座位号顺序由每个学生轮着来教全班同学);第二,一定要按时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强调英语的读书、听力也是一种作业;第三,要求自己每天记忆5个新单词;第四,坚持写日记,写一句话都可以;第五,坚持每天7:00前起床,做做运动,读读英语。

根据这些期待目标,笔者细心地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加以关注、鼓励、奖励,比如对8:15前回到课室读英语的同学,就在每月一次的操行评分中加分,每天加1分,按一个月有4周算,就可加16分。操行分对学生参与每学期的奖学金评选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必须达到优秀才有资格参评。同时对学过的英语日常用语展竞赛活动,物质奖励优秀者。还根据他们的进步程度进行更多的个别辅导,逐渐给他们设定更高一些的标准和学习目标,有些学生就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更加自信、自强、努力、勤奋。有二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达到了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目标,学习态度有所好转。

二、运用“破窗效应理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在1969年所做的一个实验而提出“破窗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坏了,又没有人及时去维修,可能有其他人受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时间长了,这些破窗户因无人维修而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下,犯罪就会出现、发展。“破窗效应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一种存在的不良现象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必然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上出现的违纪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违纪现象,整个班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要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必须小题大做地处理影响深远的“小过错”。明智之举是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开学之初,学校就对新生进行了学前教育,让他们详细了解和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只有小邓、小曾、小黄三位学生坚持染发及留长发,这严重违反了学校仪容仪表的规定。虽然笔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还把家长请来学校配合做教育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笔者想,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三位学生在仪容仪表上的存在问题,就会出现“破窗效应”, 其他男生也会效仿,所以,一定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最后,笔者利用新生军训时整理仪容仪表的机会,在学生科领导及军训教官的配合之下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本班男生染发及留长发的现象暂时没有了。利用军训这个机会,笔者还通过教官对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强化其自我约束力。逐渐地,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增强了。

三、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或骨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我决定用“爱”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团结互爱。

由于广州生与外地生在性格上及自律上的极大差异,所以他们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开学不到两个星期,两地学生都向笔者投诉对方的缺点。每一次,在倾听完他们的诉说后,笔者都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来分析他们的感受,然后,他们激愤的情绪开始慢慢平息下

来。虽然双方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上还有许多的不认同,但指责对方的声音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谅解对方的不足,从而班上的和谐之声日益增多了。

许多学生不喜欢老师跟家长联系沟通,主要是怕老师告状。班会课上,笔者明确地告诉学生,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是如实反映学生在校的好表现,让家长放心;是委婉反映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家长督促、协助孩子纠正,从而让学生慢慢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严格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师生间的互爱氛围日益浓厚。

虽然本班学生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与入学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受到不同心理效应的影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这对班主任平时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后,笔者还将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有益探索,解决班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等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2]中正和平的网上文章《几种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的启示》,20104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9

2012年我申报了连云港市个人课题,很荣幸我获得了开题的机会。在课题获得开题后,我也很茫然,因为我没有研究过课题,课题的研究好像是高深莫测的。正在彷徨时,我拿到了董奇著作的《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一书,这正是一盏明灯,给黑暗前行的我指明了道路。

本书第一篇主要讲解心理、教育研究与科学方法论,本章分别从心理与教育科学的性质与地位,研究的目的和功能,及心理与教育研究的特殊性和原则进行了整体的概括,让我从心理与教育相结合的角度来对待我们研究的问题。我们面对的是充满生命力的、千差万别的个体,传授的内容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教育过程又是一个复杂的动态变化的过程,这就决定了教师的研究既要符合教育学的原理又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特性。而本书正是给我们一线教师做研究提供了切实可行而又科学有效的指导。

我受益最深的是第三篇中研究数据的收集方法,书本提到了观察法、访谈法、问卷法、测验法、实验法、现场研究或语义分析等方法,因为本人课题中涉及调查问卷的,因此我对本节进行了精读。本章节讲到问卷法的类型分为结构问卷和无结构问卷,结构问卷时一直限制式的问卷,被试者不能随意回答,必须按照研究者的设计,在预先编制的几个可能的答案中选择一个,而无结构问卷,未事先列出任何选择答案,被试可根据自己的情况自由回答。鉴于结构问卷与无结构问卷的特点,通常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类型,并且结合起来使用。1

回想自己设计的调查问卷好像全部是结构问卷,可能这种问卷会出现调查者不能完全表达他们的意愿或勉强选择并不完全适合自己的答案,这样,我的调查问卷的效度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以后自己设计问卷时要谨慎选择问卷法的类型,争取能够照顾多个方面。

问卷的一般结构包括:题目、前言和指导语;问题和答案;结束语,这三个方面我的问卷中都有设计,并且在前言中我也进行了简洁、明确的概括,注明了“本卷为匿名访问,仅供科学研究所用,谢谢您的合作”等字样。问卷设计的步骤含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准备

2、初步设计

3、试用与修改。在问卷设计的步骤中当时没有看到本书,所以就犯了错误。当时自己把初步设计好,就进行了发放问卷,没有进行试用与修改,在调查中就发现了问题,结果试卷回收,重新进行设计与修改,再次进行发放问卷,既浪费了调查者的时间,又浪费了自己的时间与精力。

面对调查问卷中问题的排列方式设计很迷茫,不知道那部分放在前面,那部分放在后面,通过阅读与时间的实践总结出问题排列一般应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把容易回答得,人们感兴趣的问题放在前面,把不容易回答的或人们生疏的问题放在后面,这样容易让被试者接受并愿意合作。

最后是对结果处理与分析,我们一定要对所有问卷进行一一审查,内容包括:分类整理、淘汰不合格的无效问卷和进行编号、登记等。其中淘汰不合格问卷尤其重要,以前一直认为问卷回收数量多了,就越能说明效度。其实不然,这样只会照成虚假现象或伪结果,让自

己的研究失去实效性。

离结题的时间越来越近,但是我已经不是那么慌乱,因为本书第四篇研究结果的分析、呈现与评价中展现给我更多的汇总整理的方法,让我前进的脚步再那么忙乱。研究报告的撰写从研究报告的基本格式、行为要求,及报告中图、表的运用进行了具体的方面的指导。研究报告格式包括标题、摘要、前言、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结论及参考文献和附录。正如作者所言,讨论与分析是存在问题最多的一部分,我感觉也是。虽然书上说讨论与分析是整个研究报告最关键的部分,但是往往被忽视或做的不到位,在我的研究报告中应当引起我的重视,并努力加以解决。

《沉默的效应》读书笔记(精选) 篇10

“老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她们哺育了一棵又一棵稚嫩的幼苗,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出色的人才。在她们那精心呵护之下,我们健康、活泼的成长。看完《沉默的效应》这篇文章,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激动在澎湃,而脑海中也不断翻腾着两个字:师魂。

一个初三的差生班,集体耍弄老师,冬天时在教室门上放一盆水,使来上课的白老师全身湿透了。白老师耐着刺骨的寒冷,没有发怒,没有说一句话,只沉默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通过他的人格精神,彻底改变了这个差生班的不良风气。

教师,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是人类文明精神的一种象征,是一种无私付出的精神代表。《沉默的效应》中的白老师,并没有说到他渊博的知识,也没有说到他如何忘我的日夜工作,而“沉默”这一动作中凝聚了他崇高的师魂。被捉弄而全身湿透的白老师,没有暴跳如雷,没有追查“凶手”,也没有拂袖而去,而是默默无言地和同学们注视了一节课。然而,这“沉默”之中,却包含着对同学们的宽恕。

这“沉默”更把白老师的人格精神向顶峰:你们是我的学生,教导你们是我的责任,无论何种情况,我都不会离开课堂,离开我的岗位,这是何等的人格力量,何等的师魂。

我们身边的每位老师都像《沉默的效应》中白老师一样,以“沉默”为我们付出。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 篇11

关键词:心理效应;教育教学;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150-02

心理效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教师应恰当运用心理效应杠杆,发挥其积极作用,为教育教学服务。

一,利用“首因效应”树立良好形象。社会心理学实验表明,人们认识某一对象时,首先得到的信息能在感知者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称为“首因效应”,又名“第一印象”。教师要尽量给学生留下好的第一印象,使其“亲其师,信其道”。如,教师准备好与学生第一次见面,充满着对学生的关心与期待;上好第一堂课,表现出丰富的学识与新颖的技巧,让学生陶醉产生浓厚兴趣等。

二,偶用“近因效应”优化教育教学。近因效应指某人或某事的近期表现在头脑中占据优势,从而改变了一贯看法。在人与人交往过程中,最近留下的印象难以忘怀。因此教师在教育学生后切记给予学生鼓励,让学生既认识到错误又能产生动力,避免出现意义障碍;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小结,让学生回味无穷,意犹未尽。

三,巧用“南风效应”走进学生心灵。法国作家拉封丹寓言描述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个冷风凛凛寒冷刺骨,结果行人为抵御北风侵袭便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则徐徐吹动,行人因觉得暖和便脱掉大衣。南风这种顺应人的内心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的现象叫“南风效应”。教师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要讲究方法,如果采用专制型“北风”式教育方式会使学生恐惧封闭,将“大衣裹得更紧”;如果采用民主型“南风”式教育方式与学生平等沟通交流,学生就会“脱去大衣”,使教育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借用“鲇鱼效应”增强竞争意识。某水池里养着一群鱼,由于缺乏外界刺激这些鱼很快死亡。后来渔民把一条鲇鱼放在水池里,由于鲇鱼环境陌生四处游动,整个池里的鱼发现“异类”也紧张快速游动寿命得以延长。这就是“鲇鱼效应”。同一个班,学生处于相同的学习环境容易出现不思进取、缺乏竞争意识的风气。教师偶尔可在一个班表扬其他班同学(引进鲇鱼)进步快,让本班学生产生危机感激励其奋发上进。

五,运用“门槛效应”帮助树立自信。所谓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接受了较低层次的要求后适当引导往往会接受更高层次的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帮助学困生制定学习目标,再将目标分解成子目标,学生实现第一级目标后就通过一个门槛,在老师的赏识指导下,渐渐提高目标层次,主动完成高级目标,逐步提高学习成绩。

六,善用“共生效应”形成良好氛围。自然界中当一株植物单独生长显得矮小单调,而与众多同类植物共同生长则根深叶茂。这种相互促进的现象称之为“共生效应”。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头作用,让学习成绩参差不齐的学生组成合作小组,让学困生不断进步,优生更优秀,形成良好学习氛围。

七,活用“皮格马利翁效应”激发学生潜能。古希腊有位擅长雕刻的国王皮格马利翁一次爱上了自己亲手雕刻的少女塑像,他的狂热最终使塑像变成了真人。这种期待着一种可能实现的强烈信心对方便会应答他的期望的现象称为“皮格马利翁效应”。教学教育中,正确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对学生满怀期望,学生在教师的期待中成长,教师的期待会在学生身上转化为现实,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不断取得进步。

八,应用“反馈效应”及时进行反思。反馈效应指学习者对自己学习结果的了解,这种对结果的了解又起到强化作用促进学习者提高学习效率。学生在学习中,要及时地进行自我反馈,重视老师的评语,明确努力方向;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提问、作业等途径提取反馈信息进行教学反思。

九,采用“霍桑效应”促进学习动力。美国芝加哥霍桑工厂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和较好的经济效益,但工人们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极不理想。后来心理学专家对其进行“谈话试验”,耐心倾听工人对厂方的各种意见和不满,不久工厂的产值大幅度提高。这种让人们尽情地宣泄抱怨和意见,使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的现象称作“霍桑效应”或“宣泄效应”。教学活动中,学生面对每节课,每门作业,每场考试,承受的心理压力非常大,这些压力会积聚成学生的不满和懈怠,为此教师应该采用“霍桑效应”,耐心倾听学生的负面情绪,关心爱护他们,让他们保持愉快心情主动学习。

十,妙用“蝴蝶效应”使教育事半功倍。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认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会在得克萨斯引起“龙卷风”,这种现象叫做“蝴蝶效应”。如果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利用蝴蝶效应,有意写点只言片语,或许能触动学生的心灵,可能会在学生身上产生类似“龙卷风”般的效果。

十一,泛用“对比效应”增强实际效果。对比效应是指把相近或相关联的被感知事物同时呈现,形成对比感让学生有效感知。作为教师,在教育中要尊重学生,严中有爱,爱中有严;教学中语言抑扬顿挫,语调起伏变化,重要内容用直观教具及彩色粉笔显示引起学生注意,突出教学效果。

十二,避免“超限效应”产生逆反心理。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使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牧师仍没讲完,他不耐烦地决定只捐一些零钱;再过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决定一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演讲时他非常气愤,不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拿了2元钱泄气。此故事说明刺激过多、过强和时间过久,会引起人们心理的不耐烦或逆反。这种现象叫“超限效应”。因此,教师或家长对学生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坚持“犯一次错误只批评一次”的原则,如果非要再次批评,应换角度换方式;教师讲课也应努力避免“超限效应”发生,不该重复的问题不要过多重复,不然学生会厌恶学习,出现逆反心理。

十三,克服“晕轮效应”正确评价学生。现实社会中当我们看到他人某项品质特别好时,就会认为他还有其他好品质;反之看到他人某项品质特别坏时也会认为他还有其他坏品质,这种效应称之为“晕轮效应”或“光环效应”。教师有时会受到“晕轮效应”的影响,对学生认知上出现偏差,认为“一好百好”或“一差百差”。教师要克服“晕轮效应”的不良影响,辨证对待学生优缺点,客观评价学生。

十四,智用“狐狸博士效应”提高教学艺术。实践证明,教师的学识加上明星式的表演更能增强对学生的影响,这种心理效应称为“狐狸博士效应”。课堂教学中教师既要注重知识的广博性,又要重视表演才能,努力像明星那样富有表演力,提高教学语言的表达水平,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精美的板书设计,展示个性魅力,寓教于乐,吸引学生,将学生带入美的境界享受无限乐趣。

总之,教育教学中的心理效应还有很多,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我们要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免其消极因素,从而使教育教学达到最优化。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等.教育中的心理效应[M].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3.

上一篇:冷月夜,伴伊人入梦的高二抒情散文下一篇:学校校关工委工作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