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期刊读书笔记

2024-08-15

心理学期刊读书笔记(共13篇)

心理学期刊读书笔记 篇1

08应用心理一班

叶丽佳

0807030080

阅读笔记<1>

时金献,谭亚梅.大学生学习倦怠与外显自尊、内隐自尊的相关性研究.心理科学.2008,31(3):736-737

引言

已有研究证明了自尊与职业倦怠之间存在着显著的负相关,且以往关于二者之间的研究都是建立在外显自尊的基础上,本研究的目的就在于同时从内隐和外显的角度, 对学习倦怠和自尊的关系进行考察。

方法

被试--201名大二到大四大学生,男女比例为3:2;文理科比例相当。

工具--1,采用在李永鑫等编制CMBI基础上修改而成的大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包括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因素。

2,外显自尊的测量采用Rosenberg的自尊量表(SES)。

3,内隐自尊的测量采用IAT自编程序。

统计方法--学习倦怠量表和外显自尊量表用5点记分法计算;对IAT 的反应时数据按照Greenwald的建议,将剩余的数据进行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结果

相关分析表明,学习倦怠的各维度和外显自尊得分均呈负相关, 成就感降低和内隐自尊呈正相关, 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关不显著。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成就感降低对于内隐自尊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p<0.05), 但对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更强(p<0.01)。

评价

学习倦怠的各维度与外显自尊呈负相关,可能是因为学习倦怠程度低的学生更能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和信心,从而体现出自身较高的外显自尊水平。然而学习倦怠的三个维度中只有成就感降低和内隐自尊呈正相关。这个研究结果虽然支持了Greenwald 关于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相互独立的研究结果,却

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课题。

成就感降低对内隐自尊、外显自尊的预测作用都比较显著,而其他两个维度与内隐自尊就没有相关。这是因为成就感降低与自尊的共同点都是对自身能力的评价,而其他两个维度是在情感情绪上的体验。所以提高学习成就感是降低学习倦怠和提高自尊的最佳途径。

阅读笔记<2>

李长庚,李泉,陈满英.关于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前因变量的研究.教育探索.2010(4)

引言

近年来,学习倦怠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但对于中学生的学习倦怠问题,在国内现有的相关研究中尚缺乏科学的实证研究。因此,该研究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进行探索与研究。

中学生学习倦怠前因变量问卷的编制

第一,文献综述

第二,访谈和问卷调查

第三,进行项目的归类和汇总

第四,评定和修改初始问卷

对中学生学习倦怠前因变量的探索

1,被试:547名中学生,12~20岁。共三个属性:性别,是否独生,户口所在地。2,题目筛选:

(1)采用t检验进行项目分析,确定了58个项目;

(2)对58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取了7个因素,分别为学习负荷,不足奖赏,公平感缺失,自我效能感缺失,自我评价偏离,缺乏控制,班级学习气氛。

(3)最后经斜交旋转,保留了31个项目。

中学生学习倦怠前因变量量表的信度与效度

本研究分析了该量表的同质信度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63和0.814。具有相当高的信度。问卷中有一部分来自国外的权威问卷,还有一部分来自研究者在编制过程中邀请了专业人士进行评定,内容效度和预测效度效度都较高。

结果与讨论

研究者利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前因变量进行了探索。研究发现,学习负荷是促使中学生产生学习倦怠的最主要因素。所以学校应该适当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开展心理防御工作,从而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中学生学习倦怠的形成是内外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造成的。中学生对于环境和自我都相当关注,当外界环境失去了平衡时,就会导致自我认识的偏离,对学习产生消极感,这样的恶性循环很可能促使其形成学习倦怠心理。

阅读笔记<3>

柴江,赵志纯.西北农村地区中学生学习倦怠状况调查.教育测量与评价.2009.40~52

引言

学习倦怠的研究虽然在国内的研究已经成为一个热点,但是对中学生,尤其是西北地区的中学生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对西边农村中学生学习倦怠的研究可以为学校开展的素质教育工作提供较科学的统计数据,并为学校和教师缓解学生的学习倦怠提供参考。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1300名甘肃中学生,男女比例和初高中学生比例相当。

研究工具--自编《中学生学习倦怠量表》;分“情绪衰竭”、“去个性化”“低成就感”三个维度,24个项目。

数据分析--主要使用了相关分析、T 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

研究结果

总体上说,西北农村地区中学生的学习倦怠处于轻度水平。学生在“情绪衰竭”维度的得分最高,其次为“低成就感”维度,“去个性化”维度的平均分最低。;不同性别中学生的学习怠水平无显著性差异;不同年级、不同成绩水平中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中学生中的独生子女和非学生干部表现出的学习倦怠感明显高于非独生子女和学生干部。

讨论与建议

学生的心理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倦怠感。

(一)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二)健全学校的学生心理咨询与辅导机制。

(三)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中学主要课程体系。

(四)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养方式

心理学期刊读书笔记 篇2

一、中道伦理思想的内涵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体系构建于他的幸福论与自我实现论的基础之上, 他崇尚适度反对极端, 注重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善。

亚里士多德认为, 善即是有用, 物的有用之处便是它的善, 而对于人来说善便是使人更具价值的属性。人生的目的是幸福, 要达到这一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是发挥人的理性。“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合乎完满德性的实践活动” (1) 这样看来美德与幸福是相一致的, 是目的也是手段。

亚里士多德把美德分为理智德性与道德德性。在这里我们所要讨论的是后者。道德德性是什么?要搞清楚这个问题, 我们又不得不回到亚里士多德对灵魂组成的理论之上。人的灵魂状态有三种:感情、本能和品质。感情和本能都与德性无关, 德性必定是品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每种德性都使拥有这种德性的事物表现出好的状态, 又使它完满的完成其功能。以此类推, 人的德性就是即使人表现善的状态, 又使人可以成功完成实践行为的品性。这样便是中庸之道, 道德德性与感情和实践有关, 而感情与实践中存在着过度、不及与适度的差别。这就需要人们利用理智来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感情, 来避免过度和不及, 以便始终保持适度原则。“所以德性是一种适度, 因为它以选取中间为目的。”由此亚里士多德得出一个与毕达哥拉斯派相同的结论——“善是一, 恶则是多” (2) 来说明过度与不及是恶的特点, 而适度则是德性的特点。

二、中道伦理思想的特征

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在方法论视野范围内可以说是指导人们实践的中道原则, 对人们的行为提出了应然性的要求。为了让我们更加详尽地明白和理解中道思想, 亚里士多德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对中道原则特征进行了论述。

1. 中道原则建立在理性和感性统一之上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的灵魂由理智部分组成, 也由感性部分组成。而灵魂是一个整体, 灵魂的活动也就是包括灵魂所有部分的活动。在人的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被理智和非理智因素所影响。亚里士多德说:“德性是一种选择的品质, 存在于相对我们的适度之中。这种适度是由逻各斯规定的, 就是说, 是像一个明智的人会做的那样确定的。” (3) 这样看来, 不及和过度都是源于没有按照正确的逻各斯去做, 都会导致伦理德性的毁灭。只有中道原则才会使理智与欲望之间保持恰当的比例, 才会遵循伦理德性的轨迹。由此, 中道原则体现着理性与感性的有机统一。

2. 中道原则体现的是感知与实践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指出德性一方面是原理, 而另一方面“德性是一种善, ”是“一种现实活动”。这就要求人们在体会和掌握中道原则的内涵之后将其应用于自己的生活当中, 在实践中贯彻中道思想。人只有通过实践德性行为, 才能成为一个有德性的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 中道是一种现实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选择中道, 必须通过人们对理智、情感、意志的调和与控制来达到获得中道的目的。一味地只从理论上去理解, 是无法真正体味和感知中道精髓的。所以中道原则是通过感知和实践来践行的。

3, 中道原则包含着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善是一, 恶是多”,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 无论是事物的德性还是属人的德性, 中道都是唯一的, 而过度和不及则是多样。就像射箭, 射中靶心很难, 而偏离靶心却很容易。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体会到中道原则的原则性所在。另一方面, 在实践中道过程中主体对于“中间”的把握不同, 所引起外界对于其行为的评价和其行为导致的结果也不同。在适时适事的情况下能动的调节“中间”的标准, 是中道原则对人们在践行中提出的要求。这一方面体现了中道原则的灵活性和多元性。中道原则的原则性在灵活性之中, 且统摄灵活性;其灵活性包含有原则性, 体现原则性。因此, 中道原则是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三、中道原则的现代价值

亚里士多德伦理思想是建立在目的论之上的, 是实践伦理学。更加讲求的是在实践中践行德性, 使之成为人的一种属性。这一特点使得他的思想和理论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 是一种人们通过习惯养成可以达到的目标。

1.“中道”在道德修养上提供了一种可能, 指明了一个方向。

随着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人们对于金钱和物质的追求逐渐呈现出过度的倾向。造成了社会风气的污浊, 形成短视发展模式。不利于社会和个人的可持续健康发展。要改变这一现状就要保持一种适度。中道诉诸于对人的一己私欲的节制和自我修养的提升, 促使人们心灵达到平和、和谐的境界。人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 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从自身出发, 韬光养晦, 自我修炼道德素养, 以一种适度的人生观价值观来为人处事。那社会的发展之路也会越走越宽, 反之则不然。

2.“中道”从相容的角度来审视理智与情感的关系, 尊重人性。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体现的是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它不仅肯定了理性对于一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也明确了情感的判断作用。道德应该是理与情的统一, 情感之中有理性, 理性之中包含着情感, 只有理性与情感的和谐共存才是中道的状态。这种思想理论对存在于当今现实社会中的禁欲主义和享乐主义进行了有力抨击, 从尊重人性的角度之上合理引导人们对道德的认知, 培养德性品性。

3.“中道”所体现出的美和善是当今社会人们任然在追求的目标。

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一种“中间”状态, 这其中不仅包括的求真, 更是一种向善的期盼。准确地说中道, 不仅符合事物的真实状态, 更加完成了行为主体善的实现。而这一实现带给人们的是心灵上美的愉悦感受。“过度与不及都破坏完美, 唯有适度才保存完美”, 正是说明了中道中所包含的审美标准和意境。直到现在, 人们仍将这标准沿用至今。

亚里士多德为我们展现了一部恢弘的中道思想史诗, 在阅读这部著作时我们有的不仅是对前人思想之广博深远的赞叹, 更有的是将其中的思想理论结合自身的反思。只有通过思考和实践才能真正领略其中的真谛。直到今天, 亚氏的中道思想仍源源不断的带给我们启发, 让我们感受其中的和谐之美。

参考文献

[1]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2]天方林《伦理德性的核心原则》[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6

[3]梁齐伟《亚里士多德“中道”伦理思想的解读》[J]理论探讨

《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3

1、不要指望六岁之前的孩子能理性地对待情绪问题,即便他们已经能听懂并接受某些道理,这依然是一个漫长且反复的过程。

2、情绪脑的反应要比理智脑快五十倍,所以人们的情绪反应通常是不由自主的。

3、当孩子哭闹着要这样或那样时该怎么办?自从他学会了说话并能以此方式索要物件后,假如他依旧要用哭闹来达成目的,那么无论他是想更快的得到那一件物件,还是想以此来想要挟别人不敢不给,都应该干脆地加以拒绝。

4、有意识地让孩子吃苦,却因此忽略孩子的悲伤与痛苦。

5、钟摆效应:如果一个人对正面情绪感受强烈,那么对负面情绪也会有比较强烈的反应。

6、在语言的恐吓或吓唬下,孩子的恐惧心理自然越来越严重,孩子就会越来越胆小。表现往往胆小怯懦,遇事与慌乱,没有主见,而且有可能患上精神方面的疾病,比如失眠口吃智力低下等。用语言上的宽慰和科学的解释来消除孩子的恐惧,提高认知能力和水平,是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很好办法。

7、三岁前孩子认知水平有限,缺乏安全感,而建立安全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8、童年的经历虽然会随着时光的流逝而被淡忘,甚至消失于意识层中,却会在潜意识中被保留下来,对人的一生产生恒久的影响。

9、六岁前的孩子对自身的评价多来源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尤其是父母的评价,如果总是遭到否定和打击,孩子就会失去自信。

10、穷养富养,不如心养。

11、想要让孩子克服自卑,就要增加孩子成功的体验。

12、那些非常自信,安全感非常强的孩子,通常都是断奶较晚的。

二、新的行动

1、不再用“吓唬”去引导宝宝的行为。

2、游戏设置需要循序渐进,以增加孩子的成功体验目的尤佳。

3、学龄前的孩子教育需要耐心,需要更多的赞扬,父母是孩子的一切。

三、读书点评

《美育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4

美育心理学给学生介绍了各种美的形态,并且让学生知道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都来自于客观事物和社会实践。并且详细地分析了美的存在形态,让学生进一步探索本的本质。刘兆吉教授认为:“美育心理是探讨如何以音乐、美术、文学的艺术美和大自然美、社会生活美和学校生活中的现实美为教育手段,发展他们的美感和欣赏美,创造美,评价美以及识别美与丑的能力,培养他们高尚的情操和文明习惯,促使他们智能和身体健康发展。”的确如此。在西方,一些伟大的美学家在雄辩地论述美学的心理学基础的同时,偶尔也会提到媒与心理学。如亚里斯多德强调用音乐教育来“发展人们优美的感情和文雅的音乐鉴赏力,美术教育培养人们对于美的形象的欣赏力和对艺术的鉴赏力。”认为“通过音乐或其他艺术可以使过分强烈的情绪因宣泄达到平静。” “不同性质的文艺激发不同的情绪。”朗吉弩斯注重“作品对于读者审美趣味的培养。”歌德认为人是一个整体,因此艺术教育必须向人这个整体说话。

看了这本书后,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了美的特征,美的本质,更加清楚地了解了审美观的形成。美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创作的生动体现,是主体与客体、自然与必然、真与善、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是社会生活中的积极的、肯定的形象。书中详细地介绍了审美心理的过程,让我们懂得了如何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因为美时刻都在我们身边。它随时都会被我们发现或者被我们忽落。

同时,美育心理学自诞生之日起,便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的各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丰富和发展了教育心理学思想,充实和完善了教育心理学体系在美育心理学未提出以前,教育心理学主要涉及到智育心理、德育心理、体育心理、劳动技能教育心理。为美育的具体实施提供了心理学依据。教育的具体施行必须以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否则就带有无目的性和盲目性。美育心理学为素质教育进一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具体包括思想政治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知识素质教育、身体素质教育、技能素质教育、能力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审美素质教育、劳动素质教育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中的具体体现,是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目标和主旋律。美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一部分,是素质教育中利用情感教育的有效手段,是课堂教学策略改革的方向之一。而美育要渗透到教育的其他四育中去的重要依据就是美育心理规律。

《环境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5

一、感觉、知觉与环境认知、环境认知

1、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食物的个别属性的认识感觉提供内外环境的信息,保证机体与环境信息平衡,信息超载或不足,都会破坏信息的平衡,给机体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感觉虽然是一种极简单的心理过程,可是它在我们的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1.1 感觉的分类

根据刺激物的性质以及它所作用的感官的性质,将感觉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外部感觉收到外部世界的刺激。

1.2 刺激的分类

感觉是由内外部刺激影响感觉器官而产生的。德国心理学家考夫卡将刺激分成远刺激和近刺激,远刺激是来自物体本身的刺激,是属于物体自身的,因而不会有很大变化;而近刺激是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刺激,每时每刻都在变化。

1.3 感觉阙限和感受性

刚刚能引起感觉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阙限;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两者在数值上成反比例。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差别阙限,对这一最小差异量的感觉能力,叫差别感受性,差别感受性与差别阙限在数值上成反比。2知觉与环境知觉

2.1知觉

知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用于感官而在头脑中产生的对事物整体的认识。知觉以及感觉作基础,但它不是个别感觉信息的简单总和。知觉包含:觉察,分辨和确认。知觉依赖与直接作用与感官的刺激物的特性。对这些特性的加工叫自下而上的加工。人的知觉系统不仅要加工外部输入的信息,而且要加工在头脑中已经存储的信息,这叫自上而下的加工。

2.1.1知觉的种类

根据知觉时起主导作用的感官的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嗅知觉,味知觉等。根据人脑所认识的事物特性,可以把知觉分为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知觉的一种特殊形态叫错觉。

2.1.2知觉的特性

整体性:指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通常要快于对局部的认识。知觉整体性是知觉积极性和主动性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依赖与对刺激物的结构,而且依赖于个体的知识经验。人的知觉整体性会抑制个别成分的知觉;恒常性:指尽管作用于我们感觉的刺激在不断的变化,我们做知觉到的物体却保持相当的稳定性,种类有: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明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选择性:指我们在观察两岐图形时常常会在不同的两个图形知觉中来回转换,这说明知觉过程中从在着竞争。适应性:知觉适应性指在刺激输入变化的情况下,仍然能够调整知觉返回到原来的状态;意义性:意义性是我们对事物的知觉通常和我们赋予它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知觉是以过去知识经验为依据,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具有意义。

2.2环境知觉

环境知觉:是对环境中个别刺激的加工开始的。通常会经过刺激的觉察,刺激的辨别。刺激的再认和刺激的评定这些过程。

环境知觉主要有如下理论:格式塔理论:我们的脑以一种主动的方式对刺激进行建构,提出整体大于局部之和。功能主义理论:强调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即生物个体要寻找能使他们有最大程度生存的机会,认为人类天生具有知觉环境中对他们有功能价值的方面;学习理论:认为我们的知觉不是先天决定,而是必须学会知觉环境中方法;概率功能主义:即布伦斯维克的透镜模型,它是用数学来描述个体知觉过程的一个模型,当对包含多维度刺激的大环境作判断时,我们会给不同的刺激线索赋予不同的概率值,并对一系列散在的环境信息过滤,重新结合成有序统一的知觉。

2.3环境认知

环境认知:它是指人对环境的储存、加工、理解以及重新组合,从而识别和解释环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经验和期待是两个需要考虑的很重要的方面。认知地图:是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产生与头脑中的,某些类似与一张现场地图的模型。

二、环境--行为关系理论

环境--行为理论分为:唤醒、刺激负荷、行为局限、适应水平、生态理论。

三、环境心理学的应用领域

1、噪音与拥挤

噪音: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人们不想要听的声音都是噪音。噪音起决定作用的三个方面:音量、可预测性、知觉的可控制性。

2、个人空间与私密性

个人空间指个人在与他人交往中自己身体与他人身体保持的距离。而根据人际交往又把距离分为一下4种:亲密距离,0~0.5米,爱人之间的距离,0.5~1.2米,朋友之间的距离;社会距离:1.2~2米,开会时人们之间的距离;公众距离,4.5~7.5米,如讲演者和听众之间的距离。

心理学期刊读书笔记 篇6

教学十几年以来,我一直提倡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生读书的效果最终体现在写作上,而读书笔记是把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的最好手段。它可以使学生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认识水平,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摆脱肤浅的写作,让学生的作文无论是语言文字的表达,还是立意的深刻、新颖都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以下是我的一些做法。

一、引领读书,读什么,怎么读

“读什么”往往比“读多少”更重要。初中阶段应当让学生读一些打基础的书,这些书应该是精品,对学生文字功底的形成有很好的帮助。我反对读中考优秀作文,而是鼓励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敢于阅读难懂的精品。

(一)根据不同学段推荐相关阅读书目

如初一重点读写人记事的作品,初二读经典小说,初三读精美的散文。

比如初一暑假,我布置的读书作业是:至少读一遍《水浒传》,写十篇摘抄或读后感,每篇400字左右。

教学中,我还随课推荐阅读,效果更佳。在教授《端午日》时,我推荐阅读沈从文的《边城》,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湘西的风土人情。

(二)根据阅读水平有针对性指导

通过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分层指导。

读书少的学生,或许没有享受过读书的乐趣。我就从学生最喜欢的领域入手,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感受读书的快乐。比如,一个学生喜欢读推理小说,我就推荐他读《福尔摩斯侦探小说全集》。浅阅读的学生,要么喜欢读书却不会选择适合的书,要么是不会读书,读得浮光掠影。于是我一边推荐一些书给他看,一边在读书方法上给予指导。对那些喜欢阅读且读书有深度和广度的学生,我就多与他们交流,了解他们读了哪些书,读到什么程度,引导他们向纵深处思考。有个初三学生喜欢读鲁迅的文章,写作风格近似鲁迅,充满阴暗色调,连性格也很孤僻。我就引导他读一些明快的书,如《安徒生童话》和陈丹青的《大先生》等,有读书底子的他,把安徒生读出了不一样的味道,再回过头来读鲁迅的文章,人就变得乐观平和多了。

二、指导写作,写什么,怎么写

在指导写作上,必须明确要求,加强和学生点评交流。

1.片段简评与读后心得

读书笔记一般分为摘录、提纲、批注、心得等几种,格式及写法并不艰深,我要求学生写片段摘评和读后心得。片段摘评,要求多摘多评,重在评,每则摘抄不多于300字。摘的是作品中触动自己的地方,或是赞同之处,或是质疑之处;评的是自己的思考、联想,深以为然或不以为然的理由,强调的是思考和内化。读后心得,就是一种小议论文。要求学生在读完一本书或一个系列的书后,在简评的基础上,找一个中心,提炼出自己的思考,形成文字。每周我布置的语文作业是五篇摘评和一篇心得,“五摘评”是写300字的摘抄加点评,“一心得”是写一篇600字读后感。摘评与心得的作用是互补的,摘评强调读书时的碎片式的灵光,心得强调走进书的深处。两者都是培养学生读书思考、动脑动手的习惯。

例如,在阅读《红楼梦》时,不少学生写了系列性的读书笔记,有摘评,有心得。请看金婉丽同学写的评论林黛玉的一个片段:

黛玉爱使小性儿也是一大特点。她对宝玉、宝钗,甚至还有湘云、袭人都有“含酸”的尖刻言词,一张嘴不饶人,伶牙俐齿,嘴尖舌利。有时故意挑刺儿,甚至都让人难以忍受。对丫环、婆子们也常是如此。但她也有温柔随和、天真可爱的一面,如钗黛和好,宝黛读曲等。其真率坦诚,有如霁月光风。

一学期下来,不少学生的读书笔记写了厚厚的一本,密密麻麻地记着自己阅读时的心情、心境、思考与心得,班级里出现了一批研究《红楼梦》《水浒传》的“小评论家”。

2.口头点评与师生交流

口头点评。我要求每个学生轮流在课前演讲,然后由同学点评,我再作深度引导。比如,毛蔚同学在推荐洪应明的《菜根谭》时,一位同学就演讲本身给予点评:“讲稿简洁清晰,观点明确,但对书的内容陈述过多,造成后面的演说有些仓促。”针对他的评点,我追问质疑,继续挖掘并提出建议:“你去看看洪应明的《菜根谭》,或许你会更喜欢这本作品。”后来,她把这本书买来阅读,并写出了专题读书笔记。

除了课前这种口头点评外,我更多的是和学生在读书笔记中进行交流。

比如,王菲同学点评任强的《课堂上》:

任强的《课堂上》的前言写得极漂亮,可是接下来,我开始怀疑我的初读感受,这不是流水账吗?等我看完才发现——哇,真的全是流水账。

我回复她:

是流水账,但又绝不仅仅是流水账,而是她教育生活的记录。作为一名教师,透过任强的文字,我看到的是一颗悲悯的心,不光是为师者的心,还是一颗入世者的心。再去读读《山那边的孩子》,也许,你就不认为这仅仅是流水账,而会另一番感受了。

下周的摘抄本上,她用文字告诉我:

老师,按您的要求,我去读了《山那边的孩子》,内心充满了悲愤。我才知道,在中国,在我身边原来有那么多我无法改变的人和事,他们的希望在哪里?他们挣扎在生活的艰难处。作者人在其中,却也无能为力,这更让我切身感到无力。难道真的不能改变吗?

这样的读书交流,是思考,也是写作。也许,学生起初的思考是幼稚的,但有了幼稚才会有成熟,写作也将越走越远。

3.搭建发表的平台

学生是需要激励的,收获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手段,所以,我从多方面为学生发表文章搭建平台。

一是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每周的读书笔记我都认真批阅,从中选出3篇优秀的文章进行一对一指导修改,先刊发在每周一期的班刊上,再推荐到《北中报》或《北斗诗刊》发表。一方面鼓励了发表文章的学生,另一方面对其他学生起到了榜样作用。

另一个是口头发表。每天的课前演讲,就是最好的口头发表平台,每个学生都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初一年级第一个月演讲主题定为“我最喜欢的一本书”,在演讲内容上,我都做具体要求,分成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精彩片段、我的感想等几个板块,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发表个性化的读书笔记。一个学生对梁实秋《谈时间》做了摘评,演讲出来,那字字珠玑般的思想,赢得了同学们由衷的敬佩。班级里,学生主动买书,在书上做点评,一时蔚然成风。

只站在班级的讲台上还不够,我又把他们推向学校的北中讲坛。寒假后的第一周是读书汇报交流周。各班在读书汇报交流会的基础上,选出一名学生登上北中讲坛,展示读书成果。我们邀请校内的老师进行评奖,设置多个奖项,如最佳人气奖、最佳解读奖、最佳展示奖、最具哲理奖等,以此来鼓励学生。这些平台的搭建,让每个学生在读书中积累素材提升思想,在交流碰撞中相互感染激活思维,在写作中锤炼语言学会表达,为学生的读书、写作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7

当大家翻开这本《拖延心理学》,你讲开启一次全新的拖延症认知与改善之旅。作者从更深层次的角度解读拖延的心理根源,比如恐惧失败,恐惧成功,争夺控制权,恐惧亲疏等。然后,作者又围绕这些心理根源,告诉你一些实用的技巧,并鼓励你去行动。

但是,它不是一本改变拖延的十大法宝的鸡汤书,因为,两位心理学家认为,这本书的目标并不是消除拖延,而是陪伴你面对椭圆的挑战,学会接受,学会行动,然后穿越拖延的心理。

毋庸置疑这是一本专业的书籍,书中不时会出现的专业词汇,让你有时需要咬咬牙才能继续看下去。幸好,它也是一本关于“坚持、希望和爱”的书籍。所以,我们要读下去,坚持读下去。

如果你是个拖延症者,这本书绝对适合你。如果你不是,那你一定要按计划读完这本书,因为,读完后,你会试着开始改变,并看到了全新的自己。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 篇8

在日常的生活中,无论是学生还是作为教师的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拖延的现象。比如,学生作业拖沓,布置的学习任务总在检查前去做······而作为教师的我,也是习惯在deadline前完成工作。所以读完《拖延心理学》这本书对于做事情总爱拖延的我来说确实受益良多。

这本书是由简·博克和莱诺拉·袁共同创作。在这本书里,作者从拖延症的起源开始,探索了在拖延中显现的各方面的心理学的原因,如认知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并给出详细的指导改善方案。这本书虽然是有关心理学的,但文中穿插着各个受访者的真实故事,并不枯燥无聊,还能使你轻松理解背后所体现出的原因。而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

找到原因后,作者也给出了详细的改善方案。对于看书的我们,也可以从中找到方法去战胜自己的拖延。比如:

1、给自己备一个记录本,设置每天需要完成的小目标,并规定相应的完成时间。

2、合理分配时间,并保证时间的效率性,学会怎样说不,不去做额外的事情。

3、立刻开始做,不为自己找借口。

4、在每次完成一些任务后,适当给自己一些奖励。

5、做好面对困难和挫折的心理准备。

钱重书的读书笔记 篇9

钱钟重书的夫人杨绛在《钱钟重书手稿集》的序言中曾详细叙述过他做笔记的方法。她记得,钱钟重书做笔记的习惯是在牛津大学图书馆“饱蠹楼”读书时养成的。那里的图书概不外借,书上也不准留下任何痕迹,学生们去读书,只能携带笔记本和铅笔,边读边记。

“钟重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约莫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他说,一本书,第二遍再读,总会发现读第一遍时有很多疏忽。最精彩的句子,要读几遍之后才能发现。”杨绛说,“钟重书深谙‘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有书就赶紧读,读完总做笔记。无数的书在我家流进流出,存留的只是笔记,所以我家没有大量藏书。”

钱钟重书的笔记大致分三类。“第一类是外文笔记(包括英、法、德、意、西班牙、拉丁文),笔记上还记有书目和重要的版本以及页数。他读书也不忽略学术刊物。凡是著名作家有关文学、哲学、政治的重要论文,他都会读。”

“第二类是中文笔记。他把中文的读书笔记和日记混在一起。这些笔记都附带自己的议论,亦常常前后参考,互相引证。中文笔记和外文笔记的数量,大致不相上下。”

“第三类是‘日札’———钟重书的读书心得。日札基本上是用中文写的,杂有大量外文,有时连着几则都是外文。不论古今中外,从博雅精深的历代经典名著,到通俗的小说院本,以致村谣俚语,他都互相参考引证,融会贯通,而心有所得。”

[郭旺启摘自《文学少年》(初中版)]

现代心理学史读书笔记 篇10

一般认为,现代心理学是从德国学者冯特的研究开始的。在冯特之前,关于人类的心理有诸多的探讨,但大多以哲学的形式出现,并没有出现独立的心理学科。在15世纪,随着物理学的发展,人们折服于完美的数学和物理学理论模型,并且认为宇宙万物都可以由机械原理解释,心理学也不免染上了机械决定论的色彩。有代表性的是笛卡尔,笛卡尔认为,心理是身体对于刺激的反射活动,反过来心理也会作用于身体,即所谓的身-心二元理论。

后来,在批判形而上学的诸多作家中,洛克、休谟和穆勒为代表的经验主义学派对于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共同的特点是把意识经验分解成元素,复杂的意识是多个元素的组合,组合的过程就是联想,这种组合十分类似于机械的组合。这些观点为后来冯特的研究做了一些铺垫。也有从生理角度研究心理学的学者,比如赫尔姆霍兹测量了身体的反应时间和神经传动时间,韦伯则测量了身体感觉的两点阈值,也叫最小可觉差。比如,我触碰你的肩胛和腰,你肯定可以分辨这是两个地方,但是如果我触碰了你肩胛的两个点,只要这两个点足够近,你就分辨不出来这是两个点,这个足够近的距离就是最小可觉差。

总之,在冯特之前,心理学并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系统的学科。冯特被誉为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和经验主义学派一样,也把意识经验分解成了元素,包括感觉和感情,其中感情又分为三个维度:愉快/不愉快,紧张/松弛以及兴奋/抑制。这些元素组合以后就是意识经验,冯特不同于经验主义学者的是,他提出了统觉的概念,他认为这种组合不是机械的、静态的组合,而是有机的、积极的组合。一个人要想仔细分析他的意识经验,他就必须能够把意识经验再分解成元素,分解的过程就必须用到“内省法”,这是一个对于心理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的方法,同时也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方法。

同时期,艾宾浩斯研究了人的学习过程,并发现了遗忘曲线,这个遗忘曲线一直到现在还被反复证明是正确的。另外三位学者则从不同角度批判了冯特的理论,布伦塔诺认为冯特的研究集中于心理活动的结果(比如看到了什么),而忽视了心理活动的过程(比如为什么这么看),而这个过程才应该是心理学研究的内容。斯顿夫则反对冯特把意识分解成元素,他认为心理学的基本数据是现象,是什么就是什么,不需要人为的、抽象的分解,这个分解过程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损坏了心理活动的自然过程。屈尔佩则扩展了内省法,冯特的内省法力求让被试者客观的、可量化的描述意识,而屈尔佩则鼓励被试者更多的描述主观感受,并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引导被试者体验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屈尔佩认为心理学是依赖于经验者的经验事实的科学,而不是冯特理解的不依赖于经验者的客观事实的科学。

后冯特时代的集大成者非铁钦纳莫属,铁钦纳不再关注冯特所关注的元素,而是关注元素的组织过程,或者说构造过程,所以也称为构造主义。为了研究元素的组织过程,就需要更加精确的界定元素,这进而也就需要更加规范的内省法,铁钦纳试图通过标准的提问来规范内省法,但这一试验方法使得受试者刻板的回答问题,遗失了大量的具有心理学意义的信息。铁钦纳的理论受到了学界的普遍批评,以至于铁钦纳本人晚年也不再坚持构造主义,转向维度研究(愉快/不愉快)和斯顿夫倡导的现象学。

不管是前冯特时代还是后冯特时代,心理学研究仍然有意无意的把人看成机械。一直到机能主义的出现,心理学才真正的不再把人看成机械,但机能主义也只是把人拔高到动物的层次,还没有到人的层次。机能主义深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影响,机能主义关心的是心理如何发挥它的机能,以使得有机体能够更好的适应环境。机能主义发扬光大的背景是斯宾塞的社会达尔文主义对于各个人文学科的渗透。机能主义的先驱詹姆斯所着《心理学原理》对冯特和铁钦纳理论形成了较为决裂的对抗。詹姆斯认为心理生活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变化着的总体经验,意识是连续流动的,任何把意识分成独立暂时的尝试注定是扭曲的,并强调意识是机能和目的,是为了有机体能够适应环境,是进化的产物。安杰尔的《心理学》对于机能主义的进一步阐释使得机能主义逐渐获得普遍认可,到1930年,在与冯特和铁钦纳的争论中,机能主义完全取得了胜利。

机能主义的遗产是应用心理学的兴起: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心理测试被普遍用于征兵活动中;威特默将心理学用于变态行为的治疗和评估;希利建立第一个儿童指导中心,心理学被用于临床;霍桑则把心理学拓展到工业组织中,发展出了工业―组织心理学;闵思特伯格进一步发展了工业心理学。

无论如何,在华生倡导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之前,心理学更像是一种人文科学,而华生试图将心理学纳入自然科学的范畴。行为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聚焦于可以观察的客观行为,而不是对于心理活动的主观臆断,只有这样,才能纳入自然科学的研究范围。行为主义肇始于动物心理学的研究,比如巴普洛夫研究狗的条件反射,就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典范。爱德华托尔曼发展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称为操作主义,顾名思义,操作主义关注的是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可操作性,行为必须能够客观观察和操作定义,这有这样才能像自然科学那样精确的研究。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应用,则主要是斯金纳的行为矫治,通过奖励强化一种行为,通过惩罚抑制一种行为,以此来达到是对于不良行为的矫治。以上的这些行为主义仍然有一种倾向,就是把人看成一种机器,或者至多看做一种动物,以此来假定人对于环境的刺激表现出的行为上的反应。而班杜拉开始关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对于个体心理的影响,也就是社会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也称为社会行为主义。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知道,心理学最初是把人看成一部机器去研究,后来机能主义和行为主义阶段,心理学终于不再把人看成机器,但也只是把人看成一种高级的动物,只有到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阶段,心理学才真正的把人看成人,开始关注人的痛苦、恐惧和困惑。精神分析领域,弗洛伊德、阿德勒和荣格的理论既统一又区别,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的先驱,弗洛伊德关注人的潜意识,并且认为潜意识才是人格的驱动力,而在弗洛伊德所确定的潜意识里,只有“性”,再无其他。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问题主要是潜意识与意识的冲突,或者说主要是有关潜意识中的性欲与意识中的性欲被压抑的矛盾问题。不可否认,弗洛伊德的理论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问题是对于潜意识中性欲的地位过于绝对和唯一。阿德勒认为潜意识中不仅有性欲,还有权利欲,权利欲也是人格的驱动之一,而荣格认为弗洛伊德和阿德勒都是片面的,潜意识中不仅仅有性欲和权利欲,人类的各种欲求不满都可能成为潜意识中埋下的隐患,并且潜意识在不同的人种中、人类进化的不同时期、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都有不同的内容,而且荣格认为潜意识很可能有预示作用,这使得荣格的理论有点神秘主义。不论是弗洛伊德、阿德勒还是荣格,他们都承认,联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梦境,所以,通过对于梦境的分析是研究潜意识和精神问题的重要手段。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也许是现代心理学的最高成就,按照马斯洛的理论,人有五个等级的需求,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的需求、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每一个低等级的需求达到满足,人就会追求更高等级的需求。弗洛伊德和阿德勒的人性论中,对于人性充满了失望,每个人都是追求性欲和权利欲的可悲个体,他们的精神问题以及由此引起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这是由肮脏的人性决定的。荣格对于人性稍稍有一些信心,他认为人性不是肮脏和破坏性的,人性也可以是建设性的。而到了马斯洛,则认为人性不仅仅是建设性的,简直就是光辉的,每个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力。弗洛伊德只注意到了人的生理需求,阿德勒注意到了安全的需求、爱和归属的需求和尊重的需求,而马斯洛认为人性远远不止于此,自我实现的需求才是人性的光辉所在。

《拖延心理学》读书笔记优秀感触 篇11

当初推荐这本书的时候,就是觉得现代人(特别是自己)或多或少都会有点拖延的坏习惯,所以在看到这个书名的时候就决定了要推荐这本书。两位心理学家博克莱和莱诺拉写的《拖延心理学》,作者为我们提供了达成目标、管理时间、谋求支持和处理压力等一系列方案来克服拖延问题,他们提供的方案极为实用并经受过实践的检验。本书还考虑到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当代文化诉求,以及注入注意力缺失紊乱症、执行功能障碍症等神经认知问题对拖延的影响。本书甚至还为生活和工作在拖延者身边的人群提供了不少实用性的建议。

本书的两位作者基于他们倍受好评和极具开创性的拖延工作坊和从众多心理咨询领域中汲取的丰富理论和经验,对拖延作了一次仔细、详尽、有时也颇为幽默的探索。书中很好的阐述了一下作者对拖延的认知:它是一种非理性的推迟行动——也就是说,虽然明知道拖下去会变糟糕,可还是心甘情愿地拖拖拉拉。现实生活这种例子比比皆是,比如月初的绩效计划了去做某件事情,但是月中的时候却一拖再拖,总感觉还有时间;这个是个很简单的事情,只要我去做就很容易完成;但是直到考核的那天才手忙脚乱,我为什么不早点时间去做呢?我如果早点去做可以这样的?我如果早点去做可能会比这个做的更好?就是因为“拖延”两字击中了我的要害,所以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找找自己拖延的深层原因,以及希望找到解决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希望能够给大家一点启迪。

对于拖延的原因,作者归结为:缺乏自信、反感心理、目标和回报过于遥远、无法自我约束。我感觉自己应该属于后两种吧。很多时候都是知道要做某事,应该姚总爱什么时候做完,应该怎么做,但是就是懒想晚点再去做,明天我有时间我明天再做,现在我需要休息下换个时间再做吧,这个故事马上就完结了我看完就去做。以上统统都是想拖延着的借口而已,这些想法都是不现实的,有些可能你自己都不知情,但是他却存在于你的潜意识当中,所以,意识到这些想法的虚假性是克服拖延的第一步。

分析了拖延的根源,书中还给出了行动建议。

有个明确的目标和可行性的计划。拖延习惯自己觉得越严重,对自己更要有一个清晰的目标。确定了3天内做完的事情,那么自己做计划可以提前一点2天做完,提前给自己压力或者焦虑,2天时间到了没有完成应该反思:我自己为什么没有完成,这样的后果我不想承担,那么我要早点去完成它。循环反复,不知不觉中让自己习惯这种模式。当然目标也要可行性,明显需要3天的事情硬逼自己要2天完成那是自讨苦吃。目标需要把握两点,一不要持续太久,二时间不要太紧凑。太久很容易让人疲惫和没有成就感,太紧凑不具有可操作性。

学会判断时间。真正了解自己的时间,而不是大概、估计。最好的方法,单独花一段时间记录自己每天都在做些什么,然后分析哪些时间可以利用,哪些时间无法缩短或者很重要。同时,不要试图去给自己找一个合适的时间和合适的状态做某一件事情,因为这样完美的事情很少发生。

通过身体减轻拖延。很多时候做事总是希望有一个好的状态再开始,可是大部分时候很难发现有这样的状态。或许这不单纯是精神的问题,而且与身体有关。如果需要做,但是因为畏惧,不想做,那么先做一些周边的事情,把自己和环境融合起来,然后再去做自己要做的事情。

重复的做一件事。养成好习惯。一个人总是把一件事情做的很好,当遇到下一个问题时,大脑自动向好的方向去引导。因此生活中的做事方式、思考问题的方式也是可以通过重复形成习惯的。一旦形成习惯,这些好的习惯就总把自己引导向一个好的方向。找到针对自己拖延问题的好习惯,让自己建立起本能的习惯,逐渐打开脑中对原有拖延习惯的连接,进而改变拖延。

心理学期刊读书笔记 篇12

我对中国的佛教建筑抱有浓厚的兴趣, 加上近来研读《佛教文化概论》, 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 我决定以此作为这次读书笔记的主题。

在研读了一些相关资料后, 我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并试着作出解答:

1 佛寺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其总体布局有些什么演变

佛教产生于印度, 相传为释伽牟尼在公元前6至5世纪所创, 并于东汉明帝永平10年 (公元67年) 由西域僧人传入我国。在当时的首都洛阳建造了第一座佛寺——白马寺 (引自《中国寺庙文化》) 。由此开始, 佛教建筑在中国整整延续了18个世纪而没有间断。

《魏书·释老志》这样记载白马寺:“犹依天竺旧状而重构之, 从一级至三、五、七、九”。所谓“依天竺旧状”, 应指的是有一座“塔”, “重构之”指的是多层楼阁。这就是当时佛寺的主体。和后世的楼阁式木塔一样。佛寺早期, 它只是一座塔, 带有浓郁异国色彩。

南北朝时期, 国家动荡, 僧人参政, 统治者有意识的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这时佛寺建筑有了大发展, 演变出了两种主要形式:一是东汉以来的浮屠祠式, 规模日趋庞大, 以多层塔为中心, 围置廊院。《洛阳伽蓝记》记载:北魏汝南王曾在东汉灵台顶部建造砖塔, 改为佛寺。二是利用或改造府第为寺院, “以前厅为佛殿, 后堂为讲堂”, “王侯第宅, 多题为寺”, 此类佛寺是典型的中国建筑。

是否这两种形式在今后并行发展了呢?历史证明隋唐时期的佛寺极少有以塔为中心布局的了, 或寺旁另建塔院, 或建双塔, 或塔阁并峙, 可能都是过度形式, 大量而典型的布局多受唐初道宣和尚所著《戒坛图经》的影响——前殿后堂, 围以廊院, 正面山门, 四隅角楼, 两侧小院。塔的地位渐从中心到侧, 再到后山, 甚至被抛弃。这样的演变应如何解释呢?

这要从塔的最原始作用说起, 塔最初是为存放舍利而建, 作为陵墓性质的塔自然是寺的中心。但人们想见到佛, 而不能满足于对着一个藏着佛的舍利的建筑祈祷念经, 于是佛像产生并越造越高大, 进而代替了塔的地位, 佛像需要建筑来遮风避雨, 于是容纳佛像的建筑被越来越重要。中轴线上的天王殿、大雄宝殿, 都是容纳重要佛像的建筑, 从保留下来的佛光寺大殿的规模气势就看得出此类建筑在佛寺中最重要的地位。

另外, 楼阁类建筑也广泛被应用。佛寺高阁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乐寺观音阁及乐山大佛那已损毁的楼阁。高阁出现在寺院建筑的格局, 是和佛教中的密宗信仰的兴盛有关的。

密宗, 出于古印度后期佛教密教, 唐开元初传入, “信奉金刚界、胎藏界两部经藏, 讲求即身成佛、快速成佛。”据其信仰, 修法需筑坛——“曼荼罗”。坛上供奉多种佛及菩萨, 且是高大站像。 (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 这种功能要求促成了建筑空间的变革, 逐渐形成了以高阁为主体的平面布局形式。

高阁在寺院中的布局主要有: (以下引自《中国建筑史论文集——唐宋高阁建筑》)

(1) 高阁居中:高阁占领佛寺正殿的位置, 形成一种新的寺院空间。

(2) 两阁对峙:东西二阁对峙是一种很普遍的格局。唐诗中有“双楼夹一殿, 玉女侍玄元”的诗句, 除此之外, “双楼夹一阁”的布局也很多。

(3) 三楼相连:敦煌壁画出现了不少三座楼以阁道相连的处理。立面上三楼都是正立面朝前的, 不同于两阁对峙中的侧立面朝前。但此种形制未留下任何实物, 只见于壁画。

(4) 三门之制:山门, 唐又称“三门”或“中门”, 多为楼阁式, 对日本建筑有很大影响。

(5) 其他建制:如角楼、钟楼、经楼等。

唐代佛教建筑中楼阁建筑发展较快, 不仅代替了塔的位置, 也对寺院建筑布局建制有较大影响, 产生了多种布局方式。

宋代以来, 轴线位置上的阁常常置于大雄宝殿之后, 虽地位不及唐时显赫, 然而常以其宏大的体量、精巧的结构引起人们的注意和赞叹。《石林燕语·癸辛杂识别集》载:“汴城楼阁最高而见者, 相国寺资圣阁”即相国寺之后阁。

综上所述, 佛寺的基本布局演变可概括为:从“独塔”走向“前塔后殿”再走到“前殿后塔”再到“前殿后堂”然后是“前阁后殿”最后到“前殿后阁”。

2 为何唐代以前的佛寺保留下来的极少

或许这也是很值得探究的问题, 在翻阅资料时, 看到梁思成先生苦苦寻找唐朝时期的木构建筑, 看到日本人叫嚣研究唐代木构建筑只有去日本时, 我想日本的木构建筑正是唐代从我国传入的, 他们保存下来的只有唐代的建筑并不奇怪, 可是为什么木构建筑延续了两千年的中国, 留下一栋唐代以前的建筑如此之难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翻阅了一些书籍 (《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等) , 找到了一些解答:

(1) 当然根本原因应当归结于木结构本身难以持久存在, 木材是有机物, 由于易燃、易腐蚀难以长久的保证不坏, 许许多多木构建筑或是被大火烧了或是遭到虫蛀随着一场地震轰然倒塌。我们可以看到保留下来的建筑, 很多都有遭遇火灾并屡次修复的记载。所以, 以木材为材料的佛寺建筑, 难以保存。

(2) 但仅仅由此解释似乎不够深入, 或许可以从政治角度找到一些答案。中国历朝历代更叠总是遵循不破不立的原则。于是要么迁都, 要么就烧房子。最为惋惜的是那楚霸王项羽把三百里阿房宫附之一炬。或许许多包括佛寺在内的建筑就是因为妨碍了新统治者的统治而惨遭厄运吧。

(3) 佛寺本是可有可无。佛教作为一种宗教, 只是被作为统治工具而传承了下来。但当其过度发展, 甚至有损统治者利益时, 必然会遭到封杀。《唐会要》卷四十七记载辛替否上疏:“今天下佛寺盖无数, 一寺堂殿, 倍陛下一宫, 壮丽甚矣, 用过度矣, 是天下资财而佛有七八。”可见建寺之奢靡。在唐武宗时期, 曾拆除天下寺院四万余所, 佛教受到严重打击。后来, 五代末年, 周世宗大举灭法, 又废天下寺院三万余所, 从此隋唐佛寺一蹶不振。

或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我们缺少唐代以前建筑的现状。

以上是我在看过一些相关书籍后, 总结出的对中国佛寺建筑较为感兴趣的两个问题, 一方面记录研究, 一方面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文中推理如有不妥之处, 请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段玉明.中国寺庙文化.

心理基础读书笔记 篇13

自教育出现之时就伴随着教育心理的产生,中外古代教育典籍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心理思想,但教育心理学在十九世纪末才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心理学刚走过的百年的历程其实就是心理学和教育学结合并逐渐形成一个独立分枝的历史过程。期间,教育心理学家前赴后继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探索和实证研究,发表、出版了大量有影响的论文、著作、教材,使教育心理学的科学体系日臻成熟,教育心理学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不断提高,教育心理学已成为心理科学和教育科学中最具影响力的学科之一。但是,相较于国际领域学术前沿课题,和一些有代表性的理念、方法和技术,国内对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理论概念还亟待整合,而这恰恰可以从国内教育心理学的理论概念与中小学实践工作明显表现出来的各种“不合拍” 反映出来。而《教育心理学——献给教师的书》的编写恰好是针对如何加强教育心理学与中小学实践之间的联系,它从教师角度,阐述教育心理学中的基本原理和规律,促使教师学会在自己的课堂实践中运用这些知识。下面,首先对本书编者、全书内容做一简介,然后对该书的特点予以评述。

二、编者

本书主编是吴庆麟博士,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并担任中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心理学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曾著有《认知教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著作。副主编胡谊博士,现任上海华东师大心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专家心理学、能力发展与评估、教育心理学。曾著有《专长心理学》、《成长的阶梯――成为专家教师之路》等著作。

三、内容简介

本书以师范生和参加职后培训(如专升本教育、网络教育、研究生教育等)的各类中小学教师为阅读对象,做到了理论介绍与教学实践的统一,原理阐述的抽象与通俗的统一,阅读者的学会学习与学以致用的统一,使阅读者在系统掌握教育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基础上,学会初步运用甚至善于运用这些原理与教学实践。该书由四大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本部分主要对教师的专业成长、从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现象的种种探索、教育心理学对教师的作用这三方面内容做了综述。

第二部分:学生心理(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介绍不同学生的共性(认知发展、情感发展、社会化发展等)和个性(智力、创造力、特殊学生),帮助读者了解教育对象——学生——的心理活动特征。第二章“认知发展”详尽介绍了两种最具影响力的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和维果斯基的理论。皮亚杰的理论告诉教师,学生能够学习什么,以及什么时候可以开始这一学习;而维果斯基的理论则突出了社会因素,如教师和父母以及语言在儿童认知发展中的作用。第三章首先介绍了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提供一个思考人格和社会化过程的理论框架;然后阐述个体社会化的两个重要成果:个体自我意识和道德的发生与发展;最后分别介绍影响个体人格和社会化的两个重要因素:父母教养方式和同伴关系。

第四章论述了一些经典智力理论并着重介绍了现代智力理论的一些主要观点,并分析了创造力的基本性质及不同心理学视角下创造力的观点及其培养方法。第五章介绍了几类可以随班就读的特殊学生的特点,内容主要涉及智力落后、情绪和行为障碍、学习困难以及感觉和躯体障碍等。

第三部分:学习心理(第六章至第十章)先介绍教育心理学中三种学习观及其教学运用(行为主义观、认知观、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观),然后具体到各个不同的学习专题(概念、问题解决、认知策略和迁移等),详尽阐述学生的学习规律。第六章介绍了“经典条件作用”和“操作条件作用”这两种行为主义的学习过程;探讨了行为主义的学习观在课堂中

的应用;论述了这种学习观在课堂教学中的新近应用——自我管理及自我教学。第七章阐述了学习的认知观兴起的历史背景,用学习和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分析了学习、记忆的一般认知方式,这主要涉及信息贮存、认知过程和元认知等。第八章阐述了社会认知观和建构主义理论这两大理论框架,以及他们对教学的影响。第九章探讨了概念学习和问题解决,第十章探讨了认知策略与迁移。

第四部分:教学心理(第十一章至第十四章),从课堂教学阶段入手,分别介绍课堂前(制定教学计划)、课堂中(散发学习动机、进行有效教学)、课堂后(评价学习结果)的教学行为规律。第十一章主要围绕“如何进行计划”和“计划的内容是什么”这两类问题来展开介绍。第十二章阐述了动机的含义、作用与理论,介绍了影响动机的各种因素,及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第十三章分别介绍了“教师中心式”和“学生中心式”两类教学模式的特征、类型、具体方法及它们之间的区别。第十四章主要围绕学校教育情境中的测验展开叙述。

四、本书的特点

1. 受众面广

本书虽然是为师范生教育而著,但是对目前学校中的绝大部分教师都有很重要的价值。就新教师而言,本书伊始,就从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介绍了从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五个发展水平,简述了教育心理学角度对教育现象的种种探索,以及对教师的作用。在对目前学校中任教的教师而言,再一次学习教育心理学理论,可能会对教师总结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以新的视角来认识现代学校教育教学,帮助教师比较迅速的从熟练教师成长为专家型教师,起到独特的作用。

2. 深入浅出

本书虽然介绍了很多专业的教育心理学理论,但却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呈现给读者的。譬如通过“引言”、“教学设疑”、“教学之窗”、“教学经验”等专栏介绍了大量的应用实例,来帮助读者理解理论,了解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这不仅有助新教师尽快融入教师角色,熟悉基本教学工作要求,尽早成为胜任水平的教师;而且对已经成为胜任水平或熟练教师水平的教师,对继续提高自身教育理论水平,在理论指导实践的过程中,更快的实现自身专业发展,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3. 紧跟时代潮流

在目前,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呈现纷繁之景象,国内教育理论研究也已经在追踪国际教育理论研究,但教育理论的发展和学校教学实践之间的不和拍也是显见的。本书编者力图在这一方面弥补这个不和拍,使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走出象牙塔,走进学校教育实践,并针对一线教师的特点,使得教师能够看得懂,能够学着去做,能够帮助教师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4. 推陈出新

在传统的教育心理学教科书中,基本都会对动机的定义、各种动机理论及其作用做详尽介绍,但是却忽视了“如何提高学生动机”的系统阐述。这本书在第十二章除了阐述动机的定义、作用与理论这些基本的相关问题后,为了弥补缺憾,还重点介绍了影响动机的各种因素(包括学生、学习任务与教师),以及阐述激发学生动机的策略,力求详述如何将动机理论运用与课堂教学。

五、结语

上一篇:中学学生安全教育承诺书下一篇:年党支部工作总结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