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心理学

2024-06-24

国外心理学(精选7篇)

国外心理学 篇1

0 引言

21世纪以来,全球化和信息化迅速发展,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日益增加。在这样的背景下,人的积极因素得以凸显。Luthans等基于积极心理学和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思维框架,提出了心理资本的构念。相比于以往强调对员工的缺点和错误的识别与纠正,心理资本更注重个体的内源性心理力量,即关注“什么是对的”。这使工作领域方面的研究由客观的外部资源开始转向能动的个体因素,从而为组织适应新环境下的灵活性、开放性和竞争性,以及塑造核心优势提供了新的视角。目前,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构成要素和影响范式,尚未达成一致;在综合视角下,对心理资本的国外研究的梳理仍有所欠缺。基于此,本文将对心理资本的理论结构、影响效应、实际干预等国外近期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推进未来心理资本理论进展。

1 心理资本的概念及界定

1.1 理论概念

心理资本这一概念,它的明确理论构架是来源于21世纪初期,美国心理学会前任主席Martin E.P.Seligman积极倡导心理学应当关注个体的积极因素和心理健康。他在“Authentic Happiness:Using the New Positive Psychology to Realize Your Potential for Lasting Fulfillment”一书中指出是否存在心理资本及其如何发生作用的问题。随后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整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Luthans,他首先将自我效能感、乐观、希望及抗逆力这4种积极心理能力整合起来,明确了作为个体因素的心理资本概念。心理资本作为一种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源,具体表现为:有信心投入努力,完成挑战性的目标(自我效能);对现在或未来即将取得的成功保持积极的归因(乐观);主动制定完成任务的目标和路径,并能对其进行灵活调整(希望);遇到困境仍能够坚持不懈,迅速复原甚至超越(抗逆力)。

不仅如此,Luthans认为心理资本是一个高层次的核心概念。它强调积极性、符合积极组织行为学的标准(如可测量、类状态性等),并且超越于传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提高个体绩效和组织竞争优势。

1.2 构成要素

心理资本结构要素的界定也是深入研究心理资本内涵的重要前提。经过文献梳理,笔者发现心理资本的结构研究呈现出动态化、精细化以及本土化趋势。早期经济学领域,Goldsmith等人认为心理资本包括自尊和控制点两个维度。在组织行为学界,对于心理资本的维度划分则是建立于Luthans于2004年提出的包括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的四维观的基础之上。随后,国内外学术界结合不同文化、制度等背景,继续丰富了心理资本的内容。如Luthans于2005年在对中国工人心理资本的研究中,由于自我效能维度的任务情境特殊性,较于另外三个维度表现出相对不稳定,而将其剔除,转为三维观。

显然,心理资本这一构念在跨文化背景下存在区别性,至今没有统一和规范式的划分标准。尤其是中国本土心理资本的研究价值匪浅,在四个核心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之外,仍可能存在其他未定的构成要素(如情绪智力、积极情感)。

2 心理资本的影响效应

2.1 主效应模型

心理资本作为一种个人的积极心理力量,在工作领域必然会对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结果起到正向的预测作用。实际上,Goldsmith早在1997年的研究中,就表明心理资本(即自尊)与员工的生产率和实际工资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随后,大量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对员工工作绩效的促进作用。

进一步对心理资本在个体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层面的影响机制进行追溯,笔者发现心理资本还能够带来员工的高工作满意度或组织承诺,并且通过自我驱动作用使得个体表现出高工作投入。另一方面,从消极结果抑制作用(即能量补充)来看,心理资本又是一种保护性因素,能够减少员工的旷工行为、离职倾向以及缓解其工作压力,从而使个体在负面或压抑的工作环境下,仍能够进行自我调整,持续地投入工作。

2.2 调节效应模型

一些研究者认为心理资本对工作行为及结果变量的影响还可能是间接的,由此开始探索其调节作用机制。根据资源保存理论,在工作要求-资源模型(JD-R model)中,工作资源能够为个体补充能量,激发工作动机,并且促进其他资源的获得、保持和积累;而另一方面,过高的工作要求则可能导致个体能量的损耗,从而使其减少工作投入,甚至引起倦怠。而心理资本的关键角色就在于其既能通过强化员工的内部动机带来积极结果,更能够调节工作要求和个人内部动机之间的矛盾,抑制了资源损耗过程。例如,在工作要求和情绪耗竭的关系中,个人资源(组织自尊、自我效能、乐观)起着调节作用;对失业员工的心理资本研究还发现,心理资本对主观满意感促进再就业起到正向调节作用。

2.3 中介效应模型

心理资本的中介效应模型则认为,心理资本侧重于个人力量和自我驱动,因此在外部环境因素与工作结果之间起到桥梁作用,促进了工作资源的有效传递和转化。毕竟,如果个体自身缺乏完成工作目标的胜任能力和心理素质,即使有丰富的工作资源作为支持,也无法诱发出持续性的产出。在国外组织行为学界,以Luthans等为代表,首次指出心理资本能够充分解释组织氛围的资源优势到员工绩效的转化;在此基础之上,员工的个人资源(包括组织自尊、自我效能和乐观)还能在工作资源促进工作投入中起到中介作用。

3 心理资本的干预

心理资本的开发研究最终需要落至“实地”,这是心理资本研究的一个重要实践导向。基于Snyder、Seligman等人的研究成果,Luthans提出了心理资本的具体管理、开发方法,包括:①通过成就体验、模板示范、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唤醒来提升自我效能感;②通过目标制定和路径确立与调整两个方面的具体措施来树立希望;③通过确立、评估和调整自我信念来塑造乐观精神;④通过规避消极思考、坚定信念和调整情绪与压力来强化抗逆力。

随后,Luthans等人通过规范化的实证研究,提出了针对心理资本干预的PCI(Psychological Capital Intervention)模型和著名的PCQ-24量表,并进一步证实了心理资本的开发的确能够给企业带来独特的竞争优势。这两项代表性研究不仅以科学的实验方法、分维度地检验了PCI对心理资本提升的显著影响;还通过实证研究证实了心理资本作为高维度聚合构念,比其四个维度(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对绩效和满意度的预测度更高。为了进一步证实基于网络的短期培训干预能够提高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Luthans等人继续开展实验,进行了一项“高聚焦的两小时网络培训”,结果显示实验组的心理资本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CI模型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心理资本干预研究的基础,也为企业心理资本的管理和开发提供了更具操作性、系统性的思路。

4 国外心理资本研究结论与讨论

以上提到的现有研究多聚焦于以心理资本为出发点、向“外延”(相关结果变量等,如绩效、满意度)扩散的相关领域的研究。一般说来,心理资本作为个体蕴含的积极心理力量,能够直接、或者间接地通过一定的“媒介”对员工、领导或组织的绩效产生积极影响。并且,由于心理资本特殊的“类状态性”,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测量、投资开发,从而超越于传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然而,由于心理资本研究仍处于探索阶段,相关领域的理论发展尚不成熟,下面笔者将从4个方面(概念、普遍性、影响因素、纵向研究)进行讨论,指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4.1 概念

如前文所论述的,不同的研究者对于心理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仍然存在分歧,这不仅会影响到对心理资本的深入理解,还会引起对心理资本的测量与运用的不一致意见,阻滞心理资本理论的推进。目前,国外心理资本的概念和结构维度主要依托于Luthans等人的“类状态”论和四维观。即心理资本是由自我效能、希望、乐观和抗逆力这4种积极心理能力构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同时又是可测量和开发的。

本质上,对于心理资本的定义强调个体的力量和积极性,并且把握好心理资本的自我驱动机制,是建立这一概念的坚实的理论基础。在这一点上,国内外研究者对心理资本的认知都是一致的。

4.2 普遍性

目前的权威性心理资本研究主要是以西方文化和制度为背景开展的,中国本土心理资本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立足于非西方文化的、不同种类人群的样本,对西方已有成果进行独立验证的研究尚且不足。国内的关于心理资本跨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则更显匮乏。Luthans等人早在10年前就指出了这个问题。中国作为代表性的经济转轨国家,企业的管理观念和员工的行为倾向都在发生变化。在未来的研究中,心理资本的跨文化运用将是一个颇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通过文献回顾,笔者还发现以往对心理资本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制造业、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内的在职人员(尤其是Luthans在2004-2011年对心理资本的系统研究)。对其他行业、组织或特殊人群样本的研究则较少:Cole以失业员工为样本探讨了心理资本对主观满意度促进再就业的调节作用;Schaufeli和Bakker则同时选取了商业性组织和非营利性社会服务机构的员工为样本进行研究。样本缺乏多样性,将使心理资本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被模糊化,也就很难理解对于不同个体和组织,心理资本是如何发挥作用的。

4.3 影响因素

近年来,心理资本对个体和组织的影响方面的研究(如绩效、满意度、离职倾向等)已经较为成熟,但在探究其前因变量上仍没有系统的理论基础。从个体差异上来说,个体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显然会影响心理资本水平;上升到家庭和组织层次,不同的家庭背景(如家庭工作关系)或组织氛围(如工作资源)也会带来心理资本的差异。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因素的拓展研究,将关系到企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采用何种干预手段来管理和开发员工的心理资本。

4.4 纵向研究

大量有关心理资本的研究数据都是横截面的,不能够准确揭示心理资本与相关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作用机制。如心理资本能够提高员工绩效,同时高绩效的员工也可能会因此保持更高水平的心理资本。进一步地,还有大量研究证实了工作资源、心理资本与工作投入之间存在着“增益螺旋”。这表明,进行纵向的研究设计以明确心理资本与其他变量之间的因果顺序十分必要。心理资本可能与其他变量之间存在复杂的交互作用;同时,心理资本还对幸福感、工作投入等积极工作结果有跨时间的增益作用。因此与其他因素相互影响效应的动态模型和纵向研究都值得进一步思考和深化。

正如笔者文献回顾所揭示的,心理资本理论的研究还存在诸多局限,这也与该领域兴起不久,尚缺乏强有力的理论支撑有关。这个极具潜力却仍蹒跚学步的“婴儿”,将在未来发生怎样的蜕变,还有待继续深入、严谨地研究和实践。

参考文献

[1]Avey JB,Reichard RJ,Luthans F,Mhatre KH.Meta-analysis of the Impact of 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 on Employee Attitudes,Behaviors,and Performance[J].Human Resource Development Quarterly,2011(2).

[2]Luthans F,Avolio BJ,Avey JB,Norman SM.Positive Psychological Capital:Measurement and Relationship with Performance and Satisfaction[J].Personnel Psychology,2007(3).

[3]Schaufeli WB,Bakker AB.Job Demands,Job Resources,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Burnout and Engagement:A Multi-sample Study[J].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4(3).

[4]仲理峰.心理资本对员工的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及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2).

国外心理学 篇2

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述评

概述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的研究现状,并从信息伦理的`基本理论问题、信息伦理原则与规范、信息活动中的现实道德问题等三个方面考察了国外信息伦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 者:沙勇忠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兰州,730000刊 名:大学图书馆学报 PKU CS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ES年,卷(期):21(5)分类号:B82关键词:信息伦理学 计算机伦理学 网络伦理学 研究现状

国外心理学 篇3

关键词:管理心理学 题目 语言特征

一、导言

管理心理学,概括地说,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目的是最大限度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科技论文往往具有较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只适用于一部分专业人员阅读,其内容对一般人来说难免生涩难懂。但近年来,科技论文也逐渐在走“亲民路线”,普遍侧重对与社会热点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作为研究人与人、人与群体以及人与组织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管理心理学的相关论文做到了“以人为本,接近实际”,并努力做到通俗易懂,力图使普通人能够掌握基本人际关系处理方式的知识。而一篇精妙的论文,若配以吸引眼球的标题,则会达到锦上添花,新颖别致的效果。本文将对部分管理心理学论文举例分析。

二、特征分析

近年来管理心理学论文题目越来越别具匠心,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员工满意度与工资结构分布关系研究”这种枯燥的论题。在题目的创新性方面,国外的论文做得尤其出色,下面就一些国外管理心理学杂志上的论题进行分析。

1.比喻

这里主要是指隐喻(metaphor)。隐喻是指当一些词用作比喻意义时,一个指称领域中的语义被转化到另一个领域中,此时这些单词已经不再是字面上的意思了。通常这些单词在论题中会加上引号,表示特殊意思。如:

“Invisible walls”and“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这里的“无形的墙”和“无声的等级”都是“权利关系”的一种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公司内部权利对员工创造力的潜在影响,既鲜明地表述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又增加了文章的可读性。

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HR’s wake-up call?

此处将私人抵押资产买断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比作“迫近的野蛮人”,暗指了这两种手段的陌生性以及复杂性,同时告诫人力主管,“警戒钟”的比喻十分生动。最后以疑问结尾,也说明了前两种手段并非有害无利或有利无害,要辩证而看。

The antecedents of a“chilly climate”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论题中把女性在高等教育机构遭受不公平待遇比作“寒冷天气”,形象地描绘了女性职员受冷落的状况,同时这种比喻也能极大激发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度。

2.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典雅者,即称“用典”。英文中多为一些广为传诵的史实或是熟知的文学作品的故事等等。

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a“good soldier”to do?

此处的“good soldier”指的是福特•马多克斯。福特于1915年基于一战题材所写的小说《好兵》,它讲述的是一个士兵和他貌似美满的婚姻。同样论题当中的“好兵”也是指企业当中的职员在压力下所表现出的组织公民行为,表面上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含危机,作者想借此来分析给职员带来压力的外在因素。即使是没看过福特小说的人,读到这个题目也能大致联想到两次世界大战的士兵们和他们的光荣以及血泪史。

3.习语

英语习语(idiom)一般具有三个明显的语义特征:语言整体性(a Single Linguistic Unit)、结构凝固性(Structural institutionalization)和不可替代性(irreplaceability)。然而语言又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在交际中或出于修辞上的目的或出于上下文的需要,常常对一些习语作必要的增删或更改,以增加语言的感情色彩,烘托思想,突出中心。这样就出现了常见英语习语活用现象。实际上,英语习语的活用是一种修辞手段,可以通过对习语组成部分进行扩充、压缩、省略、替换、分拆、次序颠倒或语义引申等手段,使习语产生新意,从而增加习语的表现力。

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上文中的“I owe you one”便是一句英语习语,意思是“我欠你一个人情”。此论文要讨论的是员工中的互惠关系与员工的工作表现、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关系。题目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这种互惠的关系,即“我不想欠你人情,你也不想欠我人情,于是我们互相给予对方照顾”的意思。同时,使用一句习语令人感到十分亲切,也能表现出企业员工之间的友好关系。

How passive“face time”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face time”原本指的是“面对面交流”,此处作者由于加了 “passive”一词,便引申为没有互动的、单纯性观察。作者运用 passive “face time”这个词,而非直接说 “the amount of time one is passively observed,without interaction”,既简洁,又形象。

4.矛盾修辞

矛盾修辞指的是将两个互相矛盾、互不调和的单词放在同一个短语中,产生特殊的深刻含义的一种修辞手段。想要了解或解决矛盾,通常这种修辞手段能够广泛地引起读者关注。如:

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本论题中“more”和“less”构成一对矛盾修饰词,作者故意不说出more和less所修饰的词语,留下悬念。看过文章后才发现,原来是more work和less time,是讨论弹性工作制的相关问题。本论题采用了与广告用语相似的方法吸引眼球,作为一本杂志的前几篇文章之一,能够很好地招揽读者,也给后面的文章做了贡献。

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题目中的outside和in,以及external和insider是两对意思矛盾的修饰词,论述关于如何将外部员工带入内部的问题。这两对词语对比强烈,加上采用疑问句形式,吊足胃口。

5.头韵

头韵(alliteration)指的是一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词的第一个辅音发音相同。这种修辞方法通常为了达到一种特殊的交际效益,读起来很有韵律,形式也十分整齐。例如:

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文中friends和foes构成一对头韵,同时也是一对矛盾修饰词。短短三个词外加疑问语气,给人扑朔迷离的感觉,增加文章观赏性,又通俗易懂。

6.疑问句的运用

很大一部分管理心理学论题都是以“一个疑问句+文章大致内容总结”的形式出现的,通常这种形式能极大激发读者的好奇心,而紧接疑问句后面的一句话则大致给出了解答,然而多数情况下,读者因为想得到更详细的信息会继续阅读下去。例如:

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读者读到第三个标题时,能够大致了解该文章应该是关于报酬协商的,而有关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就是双方到底是谁,协商过程是怎样的。该论题言简意赅,直切主题,同时又通俗易懂,较适宜大众阅读。

7.口语化的表达

之所以在专业性论题中加入口语化的表达,目的是为了从大众基本出发,接收更多读者。以上所讨论的论题大都属于此类型,都是为了寻找与大众的“契合点”。下面再举一例: “Incivility,social undermining,bullying...oh my!”:A call to reconcile constructs within workplace aggression research

上面这个论题是口语化表达的典型范例,论题首先列举了一些工作中遇到的侵犯行为,并以语句十分口语化的“oh my!”感叹句结束,一改以往科技论文严肃的基调,十分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观点,但后面的research也表明作者的号召是有理有据的,愤慨基调当中不失严谨。这种标题方法能够有效地表述论文内容,表明作者情感,同时也给整本杂志添上色彩。

三、结语

一篇严谨的科技论文报告不应当把趣味性作为牺牲品,通过上述分析发现,二者还是可以兼得的,不仅如此,有趣新颖的标题更能够使文章独具魅力。管理心理学作为研究职场上人际关系的心理学,更要体现出“人性”的一面,所以其文章和标题也是千姿百态,兼收文采。在科技日益发达、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科技本身的特性并不是冰冷无人情味的,毕竟科技还是要为人类服务。而人作为一种兼具感性和理性的生物,在阅读科技文章中加上一些文采修饰,综合客观与主观,这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曾庆茂.英语修辞鉴赏与写作 .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

2.Brown A D,Kornberger M,et al.‘Invisible walls’ and ‘silent hierarchies’:A case study of power relations in an architecture firm .Human Relations,2010,63(4):525-549

3.Boselie P and Koene B.Private equity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Barbarians at the gate!’ HR’s wake-up call? .Human Relations,2010,63(9):1297-1319

4.Maranto C L and Griffin A EC.The antecedents of a ‘chilly climate’ for women faculty in higher education .Human Relations,2011,64 (2):139-159

5.Bolino M C,Turnley W H,et al.Citizenship under pressure:What’s a “good soldier” to do?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835-855

6.Halbesleben J R.B and Wheeler A R.I owe you one:Coworker reciprocity as a moderator of the day-level exhaustion-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608-626

7.Elsbach K D,Cable D M,et al.How passive ‘face time’ affects perceptions of employees:Evidence of spontaneous trait inference .Human Relations,2010,63(6):735-760

8.Kelliher C and Anderson D.Doing more with less? Flexible working practices and the intensification of work .Human Relations,2010,63(1):83-106

9.Lapalme M,Stamper C L,et al.Bringing the outside in:Can “external” workers experience insider statu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09,30(7):919-940

10.周玲丽.浅析可口可乐广告中修辞的运用 .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31(4)

11.Juillerat T L.Friends,not foes?:Work design and formalization in the modern work context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0,31(2-3):216-239

12.Khazanchi S and Masterson S S.Who and what is fair matters:A multi-foci social exchange model of creativity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86-206

13.Kuhnel J and Sonnentag S.How long do you benefit from vacation? A closer look at the fade-out of vacation effect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125-143

14.Marks M and Harold C.Who asks and who receives in salary negotiation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2011,32:371-394

国外心理学 篇4

1 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

当下, 随着生活水平、教育水平、生活方式等的日益改善和发展, 有关个体心理健康的问题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 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方面, 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这就让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国外高职院校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是崇尚对学生个性的尊重的体现, 顺应学生个性在环境中的发展, 使学生个性与社会达成和谐, 最终使学生个性由不成熟走向成熟, 由不平衡走向平衡, 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过程。

现代心理健康教育最早源于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 就有不少教育家、思想家注意到了心理健康问题。在古希腊之后, 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不少学者重视这个问题, 但是, 真正进行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起源于美国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同时, 美国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 (2) 近代的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倡导, 他有个哥哥患癫痫症, 因惧怕此病而整天忧心忡忡, 最终导致心理失常。痊愈后他决心致力于心理疾病研究。于1908年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 标志着心理卫生运动的开始以及心理健康研究的独立与专门化。1908年, 最负盛名的职业辅导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心理辅导之父”的F.Parsons在波士顿创办职业局, (3) 专门针对青少年开展职业辅导活动, 标志着现代心理辅导的诞生。第二年, 美国成立全国心理卫生委员会。其后, 世界各国相继展开了此项学说与运动, 1930年, 美国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 正式成立了国际心理卫生委员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 艾里克森等人提出的“毕生发展观”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毕生发展观”是以“帮助学生实现最佳发展, 并努力排除正常发展障碍”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 对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1959至1960年间, 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手举办国际心理健康年, 大力呼吁全人类重视心理健康。70年代开始, 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颇有生命力及实用价值的学科, 在发达国家开始受到广泛重视, 发展迅猛, 从事这一职业的队伍也不断壮大, 成为了一门最有生机的新兴职业, 这一门学科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2 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特点

高职学生的心理发展既有其一般性也有其特殊性, 它与他们所处的这一年龄阶段的生理发展、人格成熟及认知能力相关联, 也与其培养目标和所处的社会环境等息息相关。

2.1 坚持规范化与标准化要求的队伍建设

在国外, 对从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要求非常严格, 具有专门的认证机构和从业标准。比如说, 英国具有负责审核和管理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专门是英国心理学会, 其中关于工作者的最低资格要求是:“研究生以上学历, 拥有教师自个证书, 两年以上的儿童青少年教学经历, 至少两年的研究生学位后的教育心理学训练 (目前一般是一年全日制硕士课程和一年指导下的实践) 等。” (4) 在法国, 对于从事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资格标准是:“进入大学学习心理学专业两年, 至少三年教师训练和五年小学或学前工作经历等。 (5) 美国心理学会 (APA) 坚持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应获得博士学位, 并要求通过资格认证考试, 才能获得APA认可的资格。” (6) 总之, 高职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者只有取得了某一项国家规定的资格要求, 才具有从事心理健康工作的资格。

2.2 坚持发展性与积极性并存的价值取向

国外对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采用具有积极性、发展性等鼓励性的价值取向和措施, 在传统的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中, 主要面对少数在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等存在苦难和问题的学生, 注重补救性工作而忽视对绝大多数正常学生的帮助。 (7) 不过传统的以矫正性的心理健康教育价值取向也还存在, 仍是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强调的提高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 发掘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发展性工作 (8) 日益受到重视。在美国,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针对高职学生、教师和家长, 同时兼顾学校行政领导、社会教育工作者、社区服务工作者。 (9) 同时, 在对这些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 更多地关注对象对于工作、学习及生活的乐观态度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调人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以及人生发展的积极性。

2.3 坚持差异性与综合性并存的服务范围

由于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方式不同, 不同国家之间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途径、内容、范围等也存在着较大差异。一般来说, 发展中国家的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方式、方法和途径比较简单, 偏重于形成性评价的方式去为学生服务, 主要有测量、评价学生的学业成绩、行为, 或者为学生出现的某一种行为、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而在高职教育发达的发达国家, 心理健康教育出现比较早,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方式、方法等具有出多样性、系统性和综合性的特点。具体包括职业和学业选择指导、学习咨询、学生的社会问题和情绪问题咨询, 对学校的课程设置等进行干预, 对家长、教师提供咨询服务, 对问题学生进行行为治疗和具体的学业指导, 还包括开展服务机构自身的发展工作, 如组织发展测量量表研究和专业研究等。 (10)

3 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

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学中最有生机、最有活力和最有吸引力的课程。目前,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发展阶段, 出现了很多领域和研究成果。

3.1 价值目标取向具有针对性

培养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是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其侧重于针对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例如, 在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中,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侧重的就是培养学生能够适应和胜任工作一线工作岗位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并且能够为未来或将来迅速变化的知识、技术和技能贮备具有发展性的心理价值取向。国外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正在向促进具有动态的、适应的和发展的目标取向发展, 更加注重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水平, 发掘学生心理潜能。

3.2 各具特色的教育内容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在不同的发达国家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在德国、英国、瑞士等欧洲国家,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必须修读的一门课程, 并作为学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其目的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 适应学生多样性、差异性和综合性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国家教育部门进行强制性的课程设置、教学安排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这其中又有所区别, 德国强调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的作用, 发过强调的是对学生行为表现的预防等。在澳大利亚, 由于TAFE课程的影响, 更加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强调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学习, 克服当前的心理障碍, 并为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做好准备。

3.3 师资队伍建设要求严格

在国外, 对从事职业教育教师工作的人员有着比较严格的规定。比如, 在德国, 对于有志于成为职教教师者, 在职业教育学院选择一个主修专业以及一个辅修专业, 同时修习相关的职教教师教育课程 (职业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论等方面的课程) , 在这里心理学被作为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 方能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国外职业院校对教师的考核也侧重于心理健康方面的内容, 主要考核职业教育主专业 (包括专业教学法) 、选修专业、考试资格论文、实习实践情况以及职业教育学、心理学等教育科学课程。

3.4 管理制度多样化

在国外, 职业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一方面是国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作出的规定;另一方面各职业院校也具有相应的规定。但是, 由于不同国家学制的不同, 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隶属也不相同。比如, 教育管理分权制的美国, 学校专业委员会的领导、管理和监督的作用是心理健康教育所注重的;双元制的德国, 注重国家以立法的形式对相关教育课程做出规定, 强调国家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的指导性作用;等等。近几年, 在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的不断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的推动中, 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最集中的体现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制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的现状。

4 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

4.1 高职教育理念趋向以人为本

当下, 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以人为本即确立高职学生在学校的主体地位, 突出他们在教学和管理等各项活动的主体性。确立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念在教育中的具体体现, 是高职院校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遵从的基本要求。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要真正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 关怀高职生的精神生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真正尊重人的心理需要, 关怀人的精神价值, 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这已经成为许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共同信仰和思想先导。同时, 随着人们对人内心世界和心灵体验日益关注, 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将会越来越人性化、个性化和理性化, 以人为本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理念也必将会获得广泛认可和长足进步。

4.2 研究范式趋向于整合

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另一个明显发展趋势就是从分化走向整合。整合的概念囊括多方面, 不仅包括多学科整合的研究, 还包括教育辅助资源的整合等。上世纪90年代以来, 越来越多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注重从多学科整合的教育来对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探索和研究, 并且采用科学主义和人文精神结合的方法论综合构建研究范式。1966年, James S.Coleman等人在“教育机会均等”的报告中认为:“学生的成绩并不是由学校的教育计划决定的, 环境和其他的校外因素才是决定学习成绩的关键。”同时, Flaherty, T.Loiset在关于对学生实施综合心理健康教育提出:“联邦政府也开始拨划综合性的资金来进行综合的教育辅助性计划, 资源整合的范围逐渐扩大到社区, 内容涉及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发展等各个方面, 形成了一场综合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热潮。”

4.3 研究内容更加具体化

研究内容的具体化趋势在国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越来越凸显。有的按照高职学生所处的“年级”为维度, 研究高职学生的“思乡问题”, 还有对关于高职学生在“心理阻抗”方面的研究预测, 关于“某种运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的研究等等。

总之, 健康的心理是高职学生成才的基础, 也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从已有的研究看出, 国外学者们对于有关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做出了许多研究, 对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基础, 但现阶段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状况并不让人满意。通过研究国外关于心理健康教育, 借鉴和学习国外的先进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内容、方式和方法, 通过在高职院校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 设置合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从而增强高职生的心理素质, 更有益于其适应社会。

摘要: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是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本文通过对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历程的概述, 从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价值取向、服务范围等特点出发, 发现国外当今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现状, 得出国外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人本趋向、研究范式的整合趋向、研究内容的具体趋向等趋势, 对于我国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国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

注释

1童辉杰.中国传统文化中是自我意识[J].心理科学, 2002.23 (4) :502-503.

2姚本先, 朱丽娟, 王道阳.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途径与督导[J].中小学健康教育, 2009 (11) :18.

3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7) :76.

4梅国英.欧美国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5.9 (3) :18.

5姚本先, 程海云, 王东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趋势及启示[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7 (12) :839.

6余支琴.美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对我国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 (7) :77.

7边保旗.美国学校心理辅导的发展历程及启示[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01 (12) :23.

8崔景贵.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及其启示[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03 (6) :6.

9Waxman, R.P., et a1.Toward collaboration in the growing education—metal health interface[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 1999.19 (2) :239-253.

国外心理学 篇5

年第期总第期,中国城镇化率为46.6%,城镇人口达6.2亿。据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预计,今后段时间,中国城镇化进程仍将处于一个快速推进的时期,城镇化率达到52%左右,到2030年发展达到5%左右。面对大量人口快速涌入城镇的趋势,满足城市速交通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已经到了抓紧建设快速公系统的关键时刻。综观世界,最好的城市交通模式是以道交通、公交线路、自行车道、人行道组合为基础的综合通系统。其中,城市市区通过构建快速公交系统,以最的能耗、最小的污染、最少的土地占用量来实现最大的输量。笔者简要介绍巴西库里提巴市、哥伦比亚波哥大以及荷兰构建快速公交系统的经验,以期对我国拓展解城市交通问题的思路提供借鉴。

从1974年开始建设至今,快速公交系统已被实践证是一种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成功模式。快速公交系统源地是巴西库里提巴市,它克服了交通拥挤、街道狭窄、气污浊、垃圾围城、社区衰败等重重困难,全面重组公共通系统。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在快速公交系统的设计理、收费设施、控制管理、私人参与运营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善。其主要特点是成本低廉、快捷方便、生态保护、环境好、资源节约、效益可观、舒适灵活、安全机动而优于轨交通、普通公交,对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快公交系统既适应于经济发达地区,也适应于经济欠发达区,具有很强的适应性,所以引起了世人的广泛注意,并诸多城市积极效仿。

一、设置专用的公交车道并设计新式车站、使用新型交车辆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实践证明,设置公交专用车道是改善城市公共交通问题、实现城市交通快速最有效的途径之一。据测算,一条公交专用道单向运力约为6 000人·次/小时,若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则可达1.5万~2万人·次/小时,其客运能力相当于5~20条普通机动车道,公交专用道上公交车辆的运营速度会更高。曾3次担任巴西库里提巴市市长的杰米·勒纳于1974年率先设计并采用了只需花费轨道交通1/10造价建成的低成本、对乘客友好的.快速公交系统。

该系统不仅有享誉世界的“路面地铁”之称,还被联合国评为“当今世界最好和最实际的城市交通系统”,是现代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在这个系统里,汽车只是次要角色,而公共汽车、自行车和步行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内80%的交通运输依靠快速公交系统完成。公交车辆运营在公共交通专用车道上,封闭的专用道路保障了系统的巨大容量和标准的快速服务。快速公交系统不仅建有专用车道,还采取缩短交叉口信号周期的办法,减少公交车信号等候时间,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交通信号灯还会在高峰时段给予公交车优先通过权,因而车速得到了较大提升;

公交车通常使用生物燃料或混合动力,比汽油更经济更环保。快速公交系统不仅降低了政府的交通投资额,还降低了居民出行费用,乘客购买一张票可以在当天多次换乘其他线路的公交车。

设计新式车站和使用新型公交车辆是快速公交系统的一大亮点。调查研究显示,公共汽车通行速度缓慢的问题主要是停车靠站时上下乘客比较费时造成的。那么,新式车站的设计和使用就要使汽车停站的时间最短才有助于提高通行速度,从而吸引老百姓改乘公共汽车出行。库里提巴市选择了直径约2米的圆柱形透明玻璃圆筒作为公共汽车站,该圆筒的一端是入口,另一端是出口。乘客在上车前付清车费有助于节约时间,故收费系统设置在站台上,售票台设在有旋转栅栏的入口处,乘客买票后经过旋转栅栏进入站台候车。为照顾乘坐轮椅的残疾人,特设液压升降平台将其送入站台。新型公交车辆一定要体现安全快捷、载客率高、舒适方便、节能环保,具备更大的容量、更大的车门、低地板、显示信息播报等功能或性能,所以大大缩短了汽车停站的时间。汽车靠站时车门和站台门对接后同时打开,公共汽车的上下台阶底盘与站台高度相同,上下乘客进出汽车时如履平地,如同地铁列车一样的服务,路面地铁”的美誉因此而得名。

快速公交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城市面貌并大大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自1974年以来,库里提巴市的人口虽然增加了1倍,并且1/3的人拥有汽车,但小汽车的交通量却令人吃惊地下降了30%。世界银行高级顾问米歇尔·科赫评价说,“库里提巴不仅是第三世界的样板城市,它也是第一世界的样板城市。”对我国而言,这不仅给经济发达地区,也给欠发达地区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有效途径和具体做法。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理念,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在快速公交系统的设计理念、收费设施、控制管理、私人参与运营等方面因地制宜地进行创新和完善。该城市从规划实施到竣工运营只花了3年时间,其中一个重要经验就是将公共汽车专用线、运营、管理和基础设施同时设计建设。,恩里克·潘纳罗萨担任波哥大市市长时发现,城市预算中花在以汽车为中心的道路交通方面的资源和经费远远高于公共汽车、自行车、步行道、公园,而前者的消费人数只占人口的30%,后者却占人口的70%。潘纳罗萨市长决定要为满足70%的人的需要而变革城市交通设计。其变革的主要贡献是树立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来设计城市,而不是以车为本。波哥大市大量的资源和经费花在为大多数人的公共空间的改善方面,而不是少数人的汽车道路或停车场,政府提供公共空间区域就像是提供水资源一样重要。

波哥大市除了建立有专用车道的公共汽车、自行车、步行的城市交通运营系统,还吸收当地市民参与所在社区街道的修建设计工作,并在道路两侧种植树木,自行车道和人行道严禁汽车占用。为改善老人和儿童公共空间的舒适度,波哥大市新建和改建了1 200多座公园。潘纳罗萨还说服市政参议会同意加收燃油消费税,税收收入用作建立公共汽车快速运输系统建设基金。在他的努力下,人们以乘坐公共汽车、骑自行车、步行为荣,大大减少和分散了交通运输量。短短几年,公众的城市生活品质有了极大的转变。潘纳罗萨在波哥大市发起的变革,得到他的继任者安塔纳斯·莫库斯的持续推进。

三、对小汽车说“不”,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国内外实践证明,汽车数量不断增加的结果是其已经不再是运力,反而成为一种阻力。以汽车为中心的交通是不可持续的,特别是要在完成碳减排目标的刚性任务中对小汽车说“不”大有作为。小汽车人均油耗高达公交车的20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在试图通过汽车的减量化来构建快速公交系统,从而提高城市的运力。

哥伦比亚波哥大市对小汽车实行分日、分时间段的封闭措施,如选择每周日的上午7点到下午2点之间在主干道上封闭小汽车,鼓励公众乘公交、骑自行车、步行,让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不同年龄段的人们走出家门开展有氧健身活动,使城市更加宜居宜人。很多国家纷纷效仿,纽约曼哈顿选择在最拥挤的街道缩减机动车道让路给自行车道和步行道;加强立法管理私家车已成共识,对空载行驶的私家车依法处置,对顺路搭载乘客一定人数以上的私家车给予鼓励。

四、设置专用的自行车道、步行道,实现城市交通的快速在公交车实现快速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自行车与步行的优势,建立适合自行车通行的交通系统也是快速公交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行车对缓解交通拥堵、减少汽车流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空气质量、增强体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荷兰是鼓励使用自行车的领先国家,城市交通的27%是由自行车完成的,人均拥有自行车1辆以上。阿姆斯特丹是工业化城市中第一个自行车超过小汽车交通量的城市。荷兰重在为自行车设计运行方便的交通路线,有效地改变了公众的态度。他们建立的自行车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为自行车提供停车场、专用道路和在街道上划定专用车道,通过对进入市区中心的车辆实施限制提升自行车的交通水平。荷兰法律规定:如果撞到行人和骑车人,即使汽车驾驶员没有违章,也将遭到严惩和高额罚款。在“自行车总体规划”中,荷兰还将给予骑车人比驾车人更高的通行权,包括交通信号灯处的优先放行权。

国外心理学 篇6

一多元化趋势开始

随着经济迅速发展, 教育管理学在新世纪迎来了一个更大的舞台, 使得各种教育言论和观点纷纷登台竞技, 在竞争中相互推动彼此的发展。教育管理学理论慢慢开始走向多元化的综合管理模式, 逐渐取代了过去的单一模式。

就在教育管理学多元化未形成之时, 占据主导地位的单一的价值准则被封为上乘。这种现象是当时教育管理学理论的一大特点, 当然也是很严重的缺陷。这种现象的存在, 使得当时许多理论家将自己的大部分精力浪费在教育管理学理论的互相指责与破坏上, 而现实的管理问题却无人问津。因此, 这种单一固执甚至有些偏激的传统教育管理学理论观念显然不适合时代的发展, 遭到了严厉地批判, 批判其只看重理论本身的形式美, 却很少涉及现实的教育管理问题。因此有国外学者说这种单一模式就是对实际工作者的冷漠。

美国著名教育管理学者曾指出:教育管理学理论在过去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 走向了一条备受争议和饱受批判的学院派学者西蒙所积极推崇的路, 并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在十年左右的时间之后, 教育管理学理论迅速走下坡路, 并又走向了一条“大帐篷”式的道路。综上可以看出, 教育管理学的发展可谓混乱无章, 漏洞百出。

然而, 教育管理学理论终究会走上一条正确的道路, 届时教育管理学所具有的宽容性、温和性等教育理论会引起更多人的关注。而那些不切实际、片面的教育观念必然会走向没落。进入晚年的格林菲斯提出了有效解决长时间以来所存在的教育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的解决策略, 对教育理论多元化的发展极为有利。

二教育管理的批判反思之路

新世纪以来, 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另一趋势是大力提倡批判反思, 其也必将是未来教育管理学理论的重要任务, 是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另一种趋势。该批判理论的重要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教授福斯特和澳洲批判理论家贝茨。

教育管理批判反思观念的核心观点是:首先, 教育管理学理论应由批判的、经验的、诠释的三个不同方向构成的一个整体, 并注重正义、公平等道德科学, 抛弃那些不实用的谬论。其次, 该批判理论将更加重视本身的教育问题。通俗的说就是学校该怎样组织活动让学生更好发展的问题。最后, 教育管理学理论批判将看重在特定文化和政治背景下的教育管理问题, 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概括, 以更好地推动教育管理批判之路的发展。

三教育管理学理论之建构主义

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另一个趋势是教育管理学建构主义。它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强调以学习者为中心, 利用特定的情境、会话等学习氛围, 让学习者由原来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转变为信息的主动构建者。

当然, 教育管理学要创建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就必须掌握如何来营造学习环境。这种学习环境是我们日常所熟悉的, 并与教学任务相关的环境。这样的学习环境不仅能使学习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 更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四教育管理价值论的发展

加拿大教授霍基金森提出的教育管理价值论随着时间的推移, 获得了有条不紊的发展。霍基金森认为:任何有价值的事物跟事实类似, 可以科学地把握和对其进行研究。该理论的基本观点大致如下:首先, 教育管理本身是一种行动的哲学, 那么它就可以把价值转变为一个价值与事实两者相结合的世界。其次, 在教育组织管理生活当中, 价值冲突不可避免。因此, 对价值分析和冲突处理是教育领导的内在组成部分。最后, 对价值的审查必须加以重视, 审查价值并不是找出价值问题的标准答案, 而在于让教育管理者明白价值与权力二者的权衡。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教育管理学理论的发展正在走向多元化、带有批判反思的综合模式之中。在此可以看出, 我国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发展与国外教育管理学的理论发展还是存有不小的差距。

摘要:经济的快速增长带动了管理理念的转变, 教育管理学理论发展迅速。在新世纪多元化的综合教育管理模式逐渐取代单调死板的教育模式, 以整体客观主义为主方向的教育管理学理论转而主打主观主义的趋势, 更加重视了对价值伦理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教育管理学,价值伦理,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李国伟.20世纪以来中西方教育管理学的对比分析[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3 (4)

[2]邵龙宝.西方建构主义教育理念与中国现代化教学模式研究——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改实验为例[J].兰州学刊, 2012 (2)

[3]周芳.试论哈贝马斯对教育管理批判理论的影响[D].苏州大学, 2006

[4]彭虹斌.论教育管理中主客体的关系属性[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9 (1)

国外心理学 篇7

一、“教师心理韧性”的概念

研究者对心理韧性的关注源于20世纪80年代发展心理学对长期处于逆境中儿童的研究。研究发现,许多处境不利的儿童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被逆境打倒,反而发展成为“有信心、有能力、有爱心”的人。[4]这种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表现出的反弹能力与成长的坚韧性,引发研究者的极大兴趣。具体到教师领域,教师如何在一个高期望、高压力与高挑战的环境中持续成长,特别需要教师的心理韧性。但对教师心理韧性的研究只有最近十多年的时间。研究者们对教师心理韧性的理解尚未达成共识,概括起来有三种基本观点:

(1)教师心理韧性是教师面临挑战与挫折环境下的一种能力或品质。这种能力能够帮助教师克服自己的不足与环境压力,帮助教师迅速恢复精神和力量,坚持对教学的承诺或者拥有职业幸福感。[6]这种迅速“弹回”的能力是教师保持成长的重要品质。

(2)教师心理韧性是教师在逆境中积极适应的结果。这种界定认为,教师在面临不利环境时,能够有效利用学校环境中的支持性资源实现目标,进而达到良好适应。[7]所以具有韧性的教师是一种积极适应的结果,如自信、乐观、成就感、幸福感等。

(3)教师心理韧性是一种动态的心理发展过程和社会建构过程。持有该观点的研究者们指出,教师心理韧性“不是先天固有的品质,是一个相对且动态发展的,在挑战条件下积极适应并实现个人发展的互动过程”。[3]这一互动过程受教师个性品质、专业使命感、价值观、学校领导、同事关系以及重要他人的动态影响。[9][10]这正如心理韧性研究中所揭示的,心理韧性可能某些个体在某些情境下具有而在其它情境下并不具备,或者说,取决于人与环境的互动,是一个相对变化的过程。[11]

总结上述三种观点,研究者们分别从能力、结果与过程三个不同侧面论述了对教师心理韧性概念的理解。可以看出,教师心理韧性不仅仅是教师在挑战或压力环境的一种适应能力或结果,作为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心理韧性更反映了教师在个性品质、专业道德与使命、信念以及专业环境等多种因素动态发展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一种坚韧性,其结果表现在教师持续的专业承诺、发展热情与成长动力。

二、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

哪些品质造就了有心理韧性的教师?或者具有心理韧性的教师有哪些特征?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可以帮助我们识别与培养教师的心理韧性。多数研究发现,教师的心理韧性是一个多维度的结构,各因素之间有相互交叉的部分。[37][29]本部分将以曼斯费德(Mansfield)等研究者的工作为基础,并综合了其他研究者的观点,提出构建教师心理韧性需要考虑四个维度:专业相关、情绪、动机、社交。[14]这四个维度间的关系及各自包含的内容(详见下页框架图)。

(一)专业相关维度

曼斯费德等研究者调查了200名刚毕业和刚入职的教师对心理韧性的认识。研究发现,与教师专业工作相关的教师心理韧性包含与教学实践有关的多个方面,如“有效教学技能”、“了解学生”、“对学生负责”等内容。与此类似,有的研究者提出包含教师的专业决策、自我洞察力、专业自由、能动性。[15]一些研究指出,有韧性的教师非常关注专业发展,找寻各种方法达成自己的需要,灵活适应各种状况,能更新教育观念,认真负责,关注学生学习;[7]以及使用应对策略,[17]持续专业发展和个人需求满足等。[6]这些单独的因素都可以归入专业相关维度。

(二)情绪维度

情绪维度包含教师对教学经历的情绪反馈,自身情绪管理以及应对压力等因素。例如“不感情用事”、“享受教学”、“关心自身幸福”。其他研究者认为强烈胜任感、效能感、成就感和幽默感是教师心理韧性的重要属性;[19]“情绪智力”也是构建教师心理韧性非常重要的因素。[20]弗兰帝克森(Fredrickson)从心理学角度提出“拓展与建立”理论(broad en and build theory),为教师心理韧性提供了一个有用的心理学视角概念框架,他认为积极情绪系统包括愉悦、兴趣、满足和爱。[21]

(三)社交维度

社交维度关心的是教师在工作环境中的社会交往因素。在社交维度上,人际关系是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研究者指出,个人和职业人际关系的培养应建立在相互信任、尊重、关心和忠诚的基础上。家庭和朋友间的人际关系提供了社交与支持网络。职业人际关系包括与其他教学人员、支持人员、领导、学生以及家长间的关系。[22]有研究者则更提出相互支持的人际关系、专业关系和同伴关系是教师建立心理韧性过程中的重要因素。[10]些都类似于曼斯费德等在社交维度所说的“教师需要有很强的人际交往技能”、“建立相互支持的关系”。

(四)动机维度

在动机维度上,曼斯费德等并未说明它应该包含哪些相关内容。他们认为与动机维度相关的因素应类似于“自我效能”、“关注持续的成长和学习”。其他学者认为,具有很强心理韧性的教师拥有一种自我效能感,感到自信心与竞争力,并能够从成就中获得支持;[24]拥有强烈的内在动机、[25]坚持和持之以恒、乐观主义、愿意冒险。[15]有心理韧性的教师还能够坚持学习、乐于学习。[27]研究者发现,有心理韧性的教师有一系列个人价值观指引他们做出决策。对于他们来说,成为一名教师是主动选择的行为,对社会公平价值观或使命感的追求驱使他们加入教师职业。内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能够获得持续的专业发展。[7]以上这些因素都可以视作是教师心理韧性的动机维度的内容。

除了曼斯费德等人提出教师心理韧性的四维度构建框架,也有学者提出教师心理韧性包含三维度,即个人维度(与学校外生活有关)、情境维度(与学校内生活有关)、专业维度(与他们的价值观念、信仰以及这些因素同外在政策议程的相互作用相关)。这三个维度并非静态的,一个维度的因素变化必将影响教师管理其他维度因素的能力。当教师个人生活积极稳定,教学、师生关系或学生行为上很少遇到问题时,他们就越少需要“召唤”心理韧性。教师的心理韧性能力受到个人、情境和专业相关三个维度的影响,教师在这三个维度的变化也将使教师心理韧性发生变化。[29]

百特曼(Beltman)等研究者以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两大维度来构建教师心理韧性的结构框架。保护因素与危险因素都来源于个体和环境两个方面。对于教师个体的危险因素,研究者列举了如“消极的自我信念或不自信”、“不易寻求帮助”“个人信念与现实间的冲突”等内容。教师的环境危险因素方面则包括班级/学校环境的挑战(如学生行为难管理、缺乏支持性的领导、同事缺乏合作),专业工作的挑战(如工作负担重、教学资源缺乏、外部强加的规则、工资低)。对于个体保护因素,他们最为强调的是教师的道德感、自我效能、强烈的内在动机、坚持不懈、热情乐观等品质。在环境的保护因素方面,则有“学校领导或同事的支持”、“家庭或朋友的支持”等。个体与环境的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以复杂、动态的方式共同起作用,塑造教师的心理韧性。[30]

通过研究一所有韧性学校的教师,麦劳埃(Malloy)等研究者发现,教师心理韧性包含三个维度:关怀和支持;高期望;有意义的参与机会。每个维度下又包含若干子因素,关怀与支持维度包括欣赏、认可与鼓励教师,公平分配资源;高期望维度包含“教师相信自己能够成功”,“教师给予支持性反馈”,“教师表达出‘能够做’的态度”,“教师的大胆行为可以得到奖励”;有意义的参与维度包含“教师积极承担责任”,“鼓励教师去做那些真正重要的事情”,“教师参与决策制定”。[31]

三、教师心理韧性的培养与发展

正如研究者指出的,心理韧性并不是某些教师天生固有的能力,是可以培养与发展的。[29]对于职前教师,西方已有研究提出帮助准教师学会培养自己的支持网络,[33]或提供机会,让他们仔细考虑或讨论有关教与学的信念或价值观;[25]或教授特定技能如压力管理、应对技巧、社交技巧、自我调节、同理心。[35][36]曼斯费德等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够适应所有教师心理韧性的培养过程,作为培养准教师的教师教育者需要考虑诸如:是否在教师培养过程中渗透心理韧性的内容?是否在专业实习课中培养准教师的心理韧性等问题。透过这些疑问教师教育者可以帮助准教师培养心理韧性。[37]

在职教师在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新教师面对的挑战如教育理想和真实课堂教学的震撼,[38]班级纪律、激励学生、与家长沟通、班级管理以及处理个别学生的问题等。[39]如何增强新教师的心理韧性?一些研究者给出了培养新教师心理韧性的五个主要因素:人际关系,即培养新教师的归属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校文化,即培养积极的合作关系、学习共同体、采用对话式决策;教师身份认同,即将个人身份和新的教师身份成功整合;教师的工作,即更加关注教师工作的复杂性以及不可预测性;系统政策和实践则说明政策和实践要显示出对社会正义原则和价值观的强烈追求,表达出教师的能动性和声音,表现出社区参与以及尊重当地实际状况,这些因素有助于增强新教师的心理韧性。[22]校长对新教师心理韧性培养起到关键作用。当校长能够关心新教师的福利和发展,积极参与他们的在职指导,塑造信任、慷慨、乐于助人、合作的人际关系,领导学校文化朝着支持教师和学生学习,塑造民主协商氛围,提升幸福感时,新教师的心理韧性将得到增强。[41]如果新教师乐于从事教师职业,较高的自我效能感,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诸如课堂管理以及学生问题行为等挑战,不让学生的一些负面事件造成自己的职业倦怠,那么新教师就更加拥有心理韧性。[42]对于薄弱学校的新教师,如果他们在面对困境时能够积极寻求各方面帮助,调整自己解决问题的方式,寻求自身状态的“复兴”和“更新”,就可以有效建构自己的心理韧性去抵御外界的压力和挑战。[3,43]

对于有经验的教师而言,随着教学常规的熟悉,周而复始的日程安排,教学热情的减弱,职业倦怠,各种绩效考评,不停变动的教育政策或教育改革等则越来越多的干扰他们的工作。学生的各种问题仍然是他们工作中最困难及最有压力的方面之一。[44]如何发展有经验教师的心理韧性,对于提高他们的教学热情,促进其持续追求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美国薄弱学校中超过12年教学经验教师的研究发现,这些教师之所以能够长时间留任还保持较高的教学热情和工作满意度,离不开以下几个因素:首先,他们热爱学生,渴望与学生一起工作;其次,他们在学科教学中感到愉悦,看到学生学习和进步会感到满足,认为教学是一种回馈社会,改变社会不公正的最好方式;最后,来自领导、同伴、学校组织的支持也是帮助他们留任的原因之一。[6]由此可以看出,提升有经验教师的心理韧性,更需要激发其内在动机,转变内在价值观,发展教师的成就感和教学使命感。当然,外在支持也不可缺少,特别是对薄弱学校的教师来说更是如此。

四、对促进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启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中国文化向来用“韧性”形容那些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人。然而,国内对“韧性”这一概念的学术研究却很少,而教师心理韧性的关注尤其少。基于如上对国外教师心理韧性的研究综述,本文在理论与实践上对提高教师心理韧性,促进我国高质量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活力提出如下建议:

(1)揭示中国文化背景下教师心理韧性的本质特点及专业生涯发展规律。

如上研究表明,教师心理韧性是一个受教师个人、人际关系与组织性因素影响的动态发展过程。随着我国社会环境的变化,教师日益面临各种压力如工作负担重、学生差异大、课程改革压力、父母的高期望等,[2][47]深入揭示教师在这些挑战环境中如何保持韧性,维持对教师职业的热情、承诺和教学效能,以及处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教师心理韧性的发展特点,对于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动力具有重要意义。

(2)应为教师创造宽松的心理支持环境,提升教师心理韧性能力,促进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热情,保障高质量教师队伍持续发展的活力。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明确提出: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48]在复杂变化环境与压力挑战下始终保持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与专业发展热情是教师心理韧性的重要体现。尤其我国中小学教师职业比较稳定,入职后离开教师职业的可能性很小,[2]在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教师都会面临不同的挑战。教育决策部门与学校应为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提供积极的支持环境,提高教师的心理韧性,保持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活力与效能。

摘要:本文综述了国外对中小学教师心理韧性研究的概念与结构,以及如何培养与发展教师的心理韧性,最后提出了未来保持我国教师队伍持续专业发展的建议。

【国外心理学】推荐阅读:

国外艺术07-16

国外食品10-18

国外社区01-14

国外商业01-20

国外贷款01-21

国外市场05-28

国外投资06-09

国外德育06-15

国外电影07-05

国外研究07-11

上一篇:长输水管线下一篇:以学生活动为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