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效应研究(精选12篇)
心理效应研究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信息传播已成为科学信息传播的主要传播形式, 它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体现着搭建平等沟通的平台、推进民主法治、构建国家和政府形象、调和社会利益、预警社会危机等重要作用与优势, 产生了许多正面受众心理效应;另一方面, 也带来了一些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下面, 就从以下几方面对这一问题做一个简单的论述。
1 科学信息传播简述
科学信息传播是大众传媒对科学信息的传播, 因此, 它由大众传媒和科学信息两部分构成。其中, 大众传媒的职业特征可以概括为四点:a.追求异常的、轰动的新闻, 以及与人们生活和利益切身相关的信息;b.新闻报道要求在第一时问迅速完成;c.新闻语言力求标新立异, 扣人心弦;d.新闻事实是指记者所见、所闻、采访所得的事实 (从另一个角度说, 即可能所报道的不是真实的事实) , 一般难以进入事物的内部和使用不同领域的专业语言。而科学的话语也有其特征:a.它是一种严谨的必须消除歧义的体系, 通过定义、概念、符号、公式等来精确化对象;b.科学理论本身具有层次性, 有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之分, 不同学科间也存在显著的话语表达差异;c.科学的体系永远处于成长的过程中, 它不断地通过“假设一排除”来推动自身的发展;d.对每一项研究方法和对成果的评价, 由于各种原因, 会很不相同。即使记者一方有一定的科学素养, 采访作风扎实, 报道科学也会发生误读, 但可能出现的差错不是最紧要的。这是因为:a.传媒界对科学事实的选择自然偏重于轰动性和影响力, 那么很可能发明一种营养液要比发现一种基本粒子更有新闻价值;b.科学的结论往往是不确定的和有许多附加条件的, 但是新闻则要求被报道的内容是肯定 (精确) 和及时的, 是就是, 非就非;c.用叙述性和形象性为特征的新闻语言来转化科学术语, 注定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扭曲。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记者与科学家之间充分的协商, 作为主动方的记者有必要形成一套报道科学新闻的程序, 报道中使用的大众化概念, 需要经过当事科学家的认可 (尽管这种认可有时对他们来说很无奈) 。另外, 还需要传媒建立新闻报道的“更正与答辩”机制, 能够保证科学报道以这种经常的更正与答辩的方式延伸人们对科学的认识。还需要说明一点, 有些科学问题是很难用普通的话语表达的, 报道者在使用一些科普小故事时, 要尽可能与当事的科学家或在行专家核实, 这方面闹出的笑话已经不少, 而且更正起来很难, 有时错误的理解多少年也纠正不过来。
现已进入电子传媒时代, 目前电视已经成为人们接受外界信息的最大窗口。这样一来, 专家们在面对无法按文化程度划分、男女老幼混杂的观众的时候, 会更加感到用他们的生活语言叙说本学科的困难。人们在电视上期望没有什么知识复杂到无法解释给普通入听, 各方面的权威只有当他显示出拥有“普通”知识时才能得到完全的尊重。而科学专家, 往往只是某一领域知识的主体, 在一般社会生活领域的知识也可能还不如普通老百姓。在这种情况下, 传媒的记者应起到连接双方的桥梁、导线作用。如何将科学家的语言转换成大众语言, 同时尽可能地减少转换过程中的信息扭曲和衰变, 需要记者和科学家共同努力。
2 科学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效应正面研究
通过实际调查及相关文献整理, 了解到, 在科学信息在传播过程中, 正面的受众心理效应主要有以下几点:a.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因为网络信息传播速度快、操作性强、传播人员广泛、传播成本低廉的特点, 使得网络舆论监督成为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力量。“纸包子假新闻事件”、“华南虎事件”及“黑砖窑事件”等, 均受到广大网民的监督, 正是由于广大网民的积极参与, 才使事实的真相得到还原, 当事人得到应有处分, 社会公平正义得到维护。b.传递诚信和友爱。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多少次在国家危难之际挽救了国家, 在信息时代同样值得继续发扬光大。以前, 由于受到空间、时间的限制, 团结友爱往往只局限于工作、生活圈内的人。现在, 有了网络, 能够使这种行为跨越时间和空间, 做好事的社会价值急剧放大。c.促使社会充满活力。网络信息传播途径的多样性、内容的海量性可以满足不同人群对工作、生活、学习、娱乐信息的不同需求, 可以激发各个群体的积极能动性, 为创造活动提供信息支持。网络信息传播成本低廉, 可传递大量教育信息, 使终身教育、素质教育成为可能。这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 减少重复研究, 提高创造效率, 使整个社会充满活力, 欣欣向荣。另外, 由于网络信息传播形态的多样性, 它给广大网民带来更多的娱乐选择。d.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网络信息传播模式是复合性的, 网络作为信息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可以解除信息传播时空限制, 使存在时空距离的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通讯。这样, 人与人之间可以通过网络聊天, 从而扫除必须面对面进行人际沟通的障碍;组织与组织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进行经验交流, 促进组织学习和成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联系可以促进国家之间的相互了解, 减少国家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3 科学信息传播中的受众心理效应负面研究
科学信息在传播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些误差, 由于这些误差的存在, 导致其在实际生活中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受众心理效应, 总结起来, 主要有以下两点:a.误导大众, 导致网络媒体的公信力低下。网络中充斥的虚假信息使人对网络产生不信任感, 只是把网络作为一种娱乐的手段, 而不是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第21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网民使用率最高的网络应用是网络音乐, 其次是即时通信和网络影视, 网络新闻只占到第4位。在网络媒体方面, 有73.6%的人半年内在网上看过新闻, 相信网络新闻真实性的比例为51.3%, 仅仅略高于不相信的比例;对于日趋火爆的博客, 相信其内容真实性的网民比例仅有32.6%。b.影响社会风气, 破坏社会稳定。网络上大量的淫秽色情信息, 对社会风气产生了极坏的影响, 特别是对青少年的成长, 影响尤为恶劣。
总结
综上所述, 以网络为主要传播形式的科学信息传播既会产生正面的受众心理效应, 又会产生负面的受众心理效应, 因此, 在现实生活中, 传播主体要充分认识这两方面的效应, 尽量做到扬长避短。
参考文献
[1]许桂菊.网络环境下资源共享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 2008.
[2]肖振棠, 丁瑜.中国古籍装订修补技术[M].北京:书目文献出版社, 2006.
心理效应研究 篇2
——詹森效应
新接一个高三班,第一次月考总成绩第二(13个同类班),我很兴奋,看来一个月的班级管理改进措施已见成效,于是我提出班级高考目标:人人上大学。从那次分数来看,仅有5名学生在预测线,分数最不理想的,也只差40分。
我领着学生进行月考分析,先是考试情况:班级整体、班级前五名、单科第一名。接着是温馨提醒:恶补理科、、自我反省、深入思考、完成任务、订好计划、不玩手机、占有时间、振奋精神、定好目标。最后为使学生扬鞭奋蹄,我提出了督促办法,总分X分以下、单科X分以下、在班级退步20名以上、倒数前2名的科代表,在班上对学习情况进行分析。当然,这是委婉的说法,其实质就是成绩落后者要在班上作检讨。
自认为这侃侃而谈应收到明显的效果,但第二次月考让人大跌眼镜,总成绩成了倒数第二。
这个班级第二次月考的失败,主要原因是班主任期望过高,临考时学生患得患失。曾经有一名叫詹森的运动员,平时训练有素,实力雄厚,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让自己和他人失望。不难看出这主要是压力过大,过度紧张所致。由此人们把这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应有的心理素质而导致正式比赛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杂技演员,他走钢索以距离长、离地面高而闻名天下。可是在一次重要的演出中,他不幸失手,从高空摔下,当场身亡。因为他在上场之前,总是叨念着:这次演出太重要了,我只能成功,决不能失败,万一失败了,就功名尽弃了。心理总是重复着失足的画面,好像嘲笑声也充斥着耳际。
考试或比赛来临,很多学生和选手总是过分担心事态的结局,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内心充满忧虑,导致失眠、恐慌,精神恍惚。有意提醒自己不去想它,可偏偏不由自主,真是: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同是走钢索的运动员,安吉尔就有着非同寻常的心态。看着他在钢索上的沉着表演,人们决不会想到,她是个因患病动过4次手术,并已截去了右腿的人。她是世界上唯一用假腿来完成惊险的走钢丝表演的人。每做完一次手术,他都又面临着一个新的开始,经过长达几个月的苦练,又稳稳当当地走在钢索上。安吉尔说:“要经常想到自己已有的东西,而别老是想到自己没有的东西。一个人如果能充分地运用他所拥有的,那他一定活得很好。”
詹森效应的产生主要在于老师、父母或自己的期望值太高,而自己又不够自信,于是往往事与愿违。考试和比赛,不要寄希望于超常发挥,它只是对平时学习的训练的检测和证实而已,是个什么样的水平,其实早已决定。把平常的练习当考试比赛,慎重对待,把考试比赛当练习,轻松迎战。保持一颗平常心,不好高骛远,不求全责备。
老师和家长,与其逼孩子检讨,不如鼓励孩子:“这次考不好不要紧,你尽力了就行!”暖心的话语构筑起心理安全的城墙,孕育奋战的决心。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安全愉悦的情绪体验是大脑工作的最佳状态。考前让孩子的心情轻松愉快十分重要,最好是创造条件让孩子适度放松。
布勃卡是举世闻名的奥运会撑杆跳冠军,享有‚撑杆跳沙皇‛的美誉。他曾35次创造撑杆跳领域的世界纪录,并且他所保持的两项世界纪录,迄今为止还没有人能够打破。记者们曾向他提问:‚你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布勃卡微笑着回答:‚很简单。就是在每一次起跳前,我都会先将自己的心‘摔’过横杆。‛
原来,作为一名撑杆跳选手,布勃卡也有过一段痛苦日子,尽管自己不断地尝试冲击新的高度,但每一次都是失败而返。那些日子里,他甚至怀疑自己的潜力。有—天,来到训练场。他禁不住摇头叹息,对教练说:‚我实在是跳不过去。‛教练平静地问:‚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布勃卡如实回答:‚我只要一踏上起跳线,看清那根高悬的标杆时心里就害怕。‛突然,教练一声断喝:‚布勃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闭上眼睛,先把你的心从横杆上‘摔’过去!‛教练的厉声训斥,让布勃卡如梦初醒,顿时恍然大悟。
心先过去,身才能过去。聚焦成功,动力就指向成功,聚焦失败,动力就指向失败。著名心理学大师卡耐基有一句人生箴言“我想赢,我一定能赢;结果我又赢了。”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自己没有的,不去强求;别人没有的,引以为豪。每个人都是上帝咬过的苹果,都有自己的缺点,也有自己的才能领域。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孩子都是出色的,只是出色的方面不同而已。何必非要用考试和比赛的结果来难为他们。
不拿自己的孩子(学生)和别人的孩子(学生)比,只拿孩子(学生)的过去和现在比,这样比才能比出他的进步,比出自己的欣慰。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某一优势被认可,他们会因此而更加自信和有成就感。
科学研究发现,爱因斯坦的大脑使用率还不到他整个大脑的10%。人的潜力有多大?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全部开发出来,那么,将学会40种语言,拿14个博士学位,背诵百科全书。每一个正常人都是智力资源的富有者,潜力实在巨大,只是目前他们智慧的炸药库还没遇到点燃的契机。
有个叫黄美廉的女子,从小就患上了脑性麻痹症。这种病的症状十分惊人,因为肢体失去平衡感,手足会时常乱动,口里也会经常念叨着模糊不清的词语,模样十分怪异。医生根据她的情况,判定她活不过6岁。在常人看来,她已失去了语言表达能力与正常的生活条件,更别谈什么前途与幸福。但她却坚强地活了下来,而且靠顽强的意志和毅力,考上了美国著名的加州大学,并获得了艺术博士学位。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赛跑,跑着就有前途。先跑多少后跑多少不是太重要,只要一直在跑,跑到最后的往往是跑得最远的。即使跌倒了,没什么大不了,爬起来再跑。“没有什么教育比逆境来得更实在”,一个能取得大成就的人往往经历过大的挫折。输得愤然,才能赢得精彩;活得坦然,才能铸就辉煌。患得患失,乃人生大忌。有得有失,乃人生常态。希尔顿说:“一个人成功的标准不在于他得到了多少,而在于他付出了多少。”所以,要有一个心态,但问耕耘,不问收获。如此,就是最好的自己。
考试或比赛,有紧张感是正常的心理现象,只要是重视者都有紧张感,不必慌乱。不紧张就说明不重视,不重视也就难以取得好成绩。这时,关键是要学会心理放松。
1、行动上抓紧。一是生活充实,没时间忧伤,正如辛勤的蜜蜂没时间悲哀一样;二是问心无愧,觉得对天对地对父母对自己都不内疚了,何来紧张;三是准备越充分越有自信,你享受的是其乐无穷的奋斗过程。
2、倾诉和分享。分担忧伤忧伤减半,分享快乐快乐增倍,让心理也有温馨的天堂!如果担心影响别人的时间,可以尝试写写心灵日记。或者给自己写封信,也是人生驿站上的风景。
3、用健康的其他活动转移注意。比如逛街、听歌、跳舞、打球、跑步,紧张情绪受到冷落,它就没趣的走开了。
4、进行乐观的解释。客观地看待自己面对的困难,困难都是暂时的,可以改变的。困难只有一个,方法有多个,克服困难的过程也是进步的过程。
5、给自己积极的暗示。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我能行”“我会成功”,让心灵在成功上聚焦。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
6、放松身体。进行深呼吸放松调节,或对身体传送放松意念,“头放松”“肩放松”“四肢放松”等,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不去想”等。
7、凡事早到位。时间的紧迫会带来心理的紧张,凡事早到位,做个从容的人。
8、积极锻炼身体。锻炼过程能使大脑有效休息,又放松了身心,可带来积极的情绪体验。
9、高呼口号。整齐划
一、声音洪亮的口号,对消极情绪有震慑作用。可集体高呼口号,振奋精神,激发干劲。尽管詹森的努力一次次化为泡影,但他并没有在七次失利面前放弃,他最后的机会是1000米速滑,对手中,有六名的成绩比他的好,但这一次,他将稳定的发挥延续到终点,以1分12秒43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并夺取金牌,詹森终于以一枚奥运金牌为自己的奥运生涯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心理效应研究 篇3
关键词:色彩 心理效应 服装 运用
色彩是视觉传达中的一个最为直接的表达因素,能在不知不觉中左右我们的情绪、精神及行动,色彩能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色彩的直接性刺激反应在生理上的同时,也会导致相应的心理反应。
色彩作为服装设计中三要素之一,对视觉认知的传达速度最快,所以在服装设计三要素中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色彩。服装上的色彩是抽象的语言,不同的色彩可以使人们产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对服装设计师来说,正确利用服装色彩的心理效应,能快速、直接地将设计意图传达给观众或消费者;对于服装销售人员来说,可以运用色彩带给人们的生理和心理不同感受,把色彩作为促销的亮点来推销服装产品;而对于日常穿着来说,选取服装色彩时应该考虑色彩性格和自己的体型特征、气质等自身因素相统一,从而展示自己的个人魅力。因此熟悉和了解色彩的心理效应,对服装设计和销售等环节的应用十分重要。
一、色彩的心理效应分析研究
色彩的心理效应是指人们在感知颜色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心理反应。当色彩作用于人的视觉器官,在视网膜上产生刺激后,锥体细胞与杆体细胞就把这一信息通过神经传入大脑,大脑经过思维与以往的经验产生联系,同时引起情感、意志等一系列心理反应。色彩的心理效应包括冷暖效应和情绪效应。色彩对人的生理、心理影响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第一:色彩的冷暖感是依据人的视错现象从而使人体产生的一种主观感受。日常生活经验让我们看见像红、橙、黄等色彩而产生暖和的感觉:像紫、蓝、绿等色彩而产生寒冷的感觉。当这种生活的经验和心理视错一旦固定,就会影响我们的心理感觉,这些感觉并非是色彩的真实特性,而是与我们的视觉经验和心理联想有关。第二:色彩影响人的情绪。近期,有英国、芬兰的科学家研究认为:色彩作用于人的感官,刺激人的神经,进而在情绪心理上产生影响。现在的生活中,家居色彩、服装色彩和环境色彩等都会影响我们的情绪。色彩之所以能影响人的精神状态和心绪,在于色彩源于大自然的先天的颜色,蓝色的天空、鲜红的血液、金色的太阳……看到这些与大自然先天的颜色一样的色彩,自然就会联想到与这些自然物相关的感觉体验,这是最原始的影响。这也可能是不同地域、不同国度和民族、不同性格的人对一些颜色具有共同感觉体验的原因。
色彩对人的心理效应影响,除了色彩本身的特性外,还受到人自身的因素影响。不同身份、年龄、性格、地位和生活经历的人,色彩对其产生的心理效应是不同的。社会因素也影响着人的色彩心理效应,不同社会形态的人们对色彩的喜好还受道德、民族风俗和时尚等等因素的影响;人的个性不同也影响着色彩的心理效应,每个人对服装的欣赏品位及表现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不同个性的人们总想通过不同的色彩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及品味;环境因素也是影响人们色彩心理效应的另一个因素,人们总是随着环境的改变着自己对色彩喜好的取向,所以色彩的心理效应与环境之间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色彩的心理效应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
色彩是服装设计中最为直接、对人的心理影响最快、最直接的一个设计要素,色彩在服装传递信息的过程中,其影响力和感染力远远超过服装的款式造型和面料等因素。人们对服装色彩的心理效应是复杂的,要正确理解和运用服装色彩,我们就必须要了解色彩心理知识。色彩的直接性刺激,反应在生理上的同时,也会导致相应的心理反应。从心理学的试验中表明,被色彩诱发的情感,会因色彩的种类不同而不同。不同的色彩也具有不同的客观表现及效果。
比如:从物理学角度而言红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最大,因此在视觉上形成一种迫近感与扩张感。通常红色在高饱和状态时,最富有刺激性,给人活泼、生动和不安的感觉。红色性格强烈、外露,饱含着一种力量;它能够向人们传递出热烈、喜庆、兴奋、革命、激情、残酷、危险、希望等的心理信息。当红色染上蓝色成为紫色时,就有一种神秘、高贵感和权威性,如红衣主教的服色是红得发紫的权力象征;当红色加黄趋向于橙色时,由于比红色明度高,性格活泼,具有富丽、辉煌的感情意味,古代皇宫及寺院常将橙色与金色并用,使产生富丽堂皇的装饰之感;这种颜色是如此亮丽,也被用于现代的特殊工作装,如在雪地和冰川工作的人们,其服装颜色就常常选用橙色。
蓝色在可见光中波长较短,仅次于最短波长的紫色。蓝色属于收缩的、内向的冷色。蓝色是天边无际的长空色,同时又使人联想到深不可测的海洋,表现出沉静、冷淡、理智、博爱、透明等特性。蓝色与其他色彩搭配,也显示出千变万化的个性特征。就蓝色的色相特性来看,因其丰富的内在性和高度的稳定性,在服装色彩设计中被广泛地应用。同一种蓝色在不同材料上产生迥异的视觉效果,如:蜡染、蓝印花布给人质朴、平实之感;蓝色的皮革给人以冷艳之感,而同样的蓝色亮缎则给人华贵、典雅的感受。
紫色的光波最短,是红色和蓝色的混合色,属于中性色彩,是所有色相中明度最低、最安静的色彩,表示神秘、孤独、高贵和惋惜的意思。紫色由红、蓝两色构成,由于红色强烈兴奋、蓝色冷静沉着,综合两者的特点,紫色具有矛盾的性格,从而产生一种神秘感。通常饱和度高的紫色表现高贵、神秘、压抑、傲慢、哀悼等心理感受;在紫色接近红色时,会呈现娇艳、甜美的心理感觉;紫色倾向蓝色时,它传达出凶残、孤寂、恐惧的精神;紫色被淡化成浅紫色,它展示出优美、浪漫、妩媚、含蓄等的韵味。因紫色具有高贵、孤独、奢华的感觉,也是礼服中常用的颜色。
在服装设计的过程中,对色彩的运用除了考虑色彩本身所固有的特性外,更为主要的是服装消费者对服装色彩的心理寄托和满足。服装色彩的心理效应正是服装与消费者心灵沟通的桥梁,是服用者内在意识的重要表现。为了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服装色彩的需求,设计师们在进行服装色彩设计时,有必要分析服装消费者与服装色彩有关的心理因素。第一: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社会因素。色彩的象征性首先体现在特定的社会背景和时代特征上,由于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民族风俗、宗教信仰、文化层次、科技水平、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原因,从而导致人们对服装色彩的心理效应表现不同,这种表现差异正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心理因素的产物。第二: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个性因素。由于服装消费者本身的个性千差万别,因此对服装色彩的要求也就不同;消费者均要求有自己偏爱的、符合自己个性的色彩,因此服装在色彩方面丰富多彩而各具面貌。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个性因素是产生服装色彩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组成千变万化服装色彩的关键要素。第三: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服装因素。服装色彩的心理效应要依靠服装的款式、面料等其它因素来体现,而同样的色彩在不同的款式、不同的面料上则会体现不同色彩的心理效应。第四: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环境因素。环境是服装色彩活动的场所、背景和感觉条件,服装色彩的心理效应与服装的穿着环境密切相关。
nlc202309020043
三、色彩的心理效应在服装销售中的运用
服装色彩和环境色彩在服装产品的销售过程中也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恰当的服装色彩和合适的环境色彩可以促进服装产品的销售;而这种产品促销的过程是色彩的心理效应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学中,这种因色彩的心理效应对产品销售促进作用称之为色彩营销,色彩营销过程就是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来影响消费者的购买行为。美国流行色彩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表明,人们在挑选商品的时候存在一个“7秒定律”,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人们只需7秒钟就可以确定对这些商品是否有兴趣;在这短暂而关键的7秒钟内,色彩的作用占到67%,成为决定人们对商品好恶的重要因素。按照“七秒钟色彩”理论的要求,服装色彩对服装产品的销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服装企业在从事服装产品设计和营销活动中,首先就要了解服装产品消费者在不同时间、季节、空间及心理状态下的色彩需求及偏好,然后根据消费者的色彩心理效应,合理恰当地运用服装色彩和环境色彩的策略,增加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购买欲望,从而促进服装产品的销售。
在服装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服装色彩和环境色彩的心理效应对服装产品的销售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和运用色彩的心理效应对促进服装产品的销售十分重要。国际流行色协会调查数据显示,在不增加成本的基础上,通过改变产品的颜色和销售环节的颜色,可以给产品带来10%~15%的附加值。
根据色彩的心理效应对顾客购买行为影响分析,服装色彩对顾客购买情绪和行为的影响方式有四种:1、对流行色的追求。当市场出现流行色时,顾客会对流行色进行追踪,产生一种随潮购买行为;2、对某种色彩的偏爱。顾客对某种符合自己个性的色彩会产生好奇、偏爱和兴趣,从而激发其对服装产品的购买热情;3、对某种色彩的惊讶。当顾客突然发现某种服装产品具有自己喜爱并且平时少见的色彩时,会果断地购买。当然也有一些色彩的心理效应会抑制服装产品的销售,当消费者看见自己不喜欢的颜色时,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安的心理效应,从而抑制服装产品的销售。
在服装产品的销售过程中,对色彩的心理效应的运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不同消费群体对色彩的喜好不同。因为色彩会给人不同的心理效应,企业在考虑服装产品色彩定位时要注意服装消费对象的不同因素。2、利用色彩刺激消费者,可增强消费者对服装产品的记忆。Chanel“黑色无所不在,白色不可或缺”、Dior无比艳丽、LV色调稳重保守等等,都增强消费者对整个产品的记忆。3、利用服装色彩可以增加服装产品的附加值。低成本的情况下创造高附加值,这是服装色彩的又一巨大功效。色彩作为世界性语言,因其具有视觉美感、能够塑造性格等特点已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4、通过销售环境的色彩冲击力可提高服装产品的吸引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商家为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每个细节上都力求与众不同。购物环境的色彩对消费者也会产生很强的冲击力,因此在服装产品的销售过程中,恰当地利用购物环境色彩的心理效应,以争取更多消费者光顾。5、有效利用流行色促进服装产品销售。由于流行色在一定的时间内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所以在特定的时间内有很强的色彩冲击力,因此有效地利用流行色可以促进服装产品的销售。
色彩营销在服装产品销售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而色彩营销的效果则是通过服装色彩和环境色彩对消费者的生理、心理的刺激所产生的心理效应来实现的。
色彩的心理效应的影响因素在不同社会层次、不同环境、不同深度左右着消费者的消费心理,而消费心理又决定着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和消费选择,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地研究服装色彩心理效应的影响因素。只有把握住了这些因素的影响,服装企业设计和生产的服装产品才会被服装企业的目标消费者接受和认可。
心理效应研究 篇4
1 擒拿格斗教学中的心理训练
擒拿格斗教学中的心理训练主要是指通过各种有效训练方式, 有意识引导训练人员在个性特征和心理过程上产生积极影响, 让训练人员在具备良好心理素质基础上拥有擒拿格斗所需的技术和能力参加实战。让训练人员通过心理训练, 能将自己的心理状态调节到最优状态。擒拿格斗教学中的心理训练具有一定特殊性, 因为擒拿格斗实施和暴力侵害程度有相应的对等性, 所以心理训练不仅要让训练人员保持良好心态参加实训, 更是要始终保持良好状态使用擒拿格斗, 让训练人员在擒拿格斗中使冲动、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通过心理训练合理化解[1]。
2 关于心理训练方法在公安院校擒拿格斗中的教学实验
实验主要先将实验对象进行选择, 再选择合适实验工具, 并通过合适研究方法, 最后将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实验主要选择某警察学院2013级专科进行擒拿格斗课程学习的学生, 发放问卷调查共90份, 排除无效的问卷调查5份, 实际有效的问卷调查85份, 问卷调查有效回收率94%。
在这个实验中主要采用成就动机量表——IDIAT量表, 主要采用心理学中常见结构方程式模型, 即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简称为SEM模型。利用该模型通过数据来将模式建立, 让实验以更加直观的方式将结果得出。心理训练对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效应研究主要考虑是否能通过心理训练将训练人员在焦虑心理、动机方面因素对训练人员实战能力影响因素降到最小。
3 通过培养学生追求成功动机心理让学生实战能力和水平提高
要有效培养学生追求成功动机的心理训练方法一般有很多种, 例如简单双人对抗获胜法、语言鼓励法、心理假设法、自我控制法、抗击打训练获取身体良好感觉法等等, 方法各异、种类繁多, 但对各种方法归根究底无外乎可以分成主观获取心理训练法和刺激心理训练法两种。
3.1 关于主观获取心理训练法
主观获取心理训练法主要是训练人员在通过自我暗示等训练方式下, 较为主动地将获取成功的欲望提高。常用方法主要有虚拟实战获胜法、自我控制法、自我暗示法等。虚拟实战获胜法主要是通过教师将各种训练场景提供给训练人员, 让训练人员通过在脑海中虚拟能够将对手击倒的战术和方法;自我控制法主要指学生在进行实战演练前自我调整情绪和呼吸, 保持战前情绪冷静, 在技术上实现“快、准、狠”的特点;自我暗示法主要则是训练人员每次在进行实战演练前, 都对自己在能力方面给予正面、优秀的评价, 教师以及教练员在使用自我暗示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时, 要对训练人员鼓励帮助他们有效使用自我暗示法。主观获取心理训练法在采用具体训练方式上主要根据训练人员在追求成功的欲望程度和个体差异来选择不同训练方法[2]。主观获取心理训练法作为一种长期训练模式, 要让学生自我保持良好的追求成功动机, 就必须长期坚持训练, 并且对学生训练情况及时观察并根据每个训练人员训练情况来引导学生更好展开训练, 让学生能养成良好的追求成功动机, 在实战中取得胜利。
3.2 关于外在刺激心理训练法
外在刺激心理训练法主要是由训练员或教师通过心理学方法对训练人员进行培养, 使训练人员能够通过训练模式将自信心获取。外在刺激心理训练法又可以分为抗击打训练获取身体良好感觉法、简单双人对抗获胜法、语言鼓励法等。抗击打训练获取身体良好感觉法, 主要通过让训练人员进行持续抗击打训练, 让身体素质提高, 能产生相适应的对抗能力, 使感受能力提高, 能将与人抗衡的信心建立;简单双人对抗获胜法主要是通过让训练人员从简单实际训练将成功的喜悦感获取削弱训练人员对实战的恐惧感, 这种训练方法对在实战中怕摔怕伤以及初次参加实战的训练人员比较管用;语言鼓励法通常最为直接, 训练员或教师对训练人员取得的成绩即时给予适当鼓励和评价, 但语言鼓励法比起其他两种方法, 效果要差一些。通过不同情况使用抗击打训练获取身体良好感觉法、简单双人对抗获胜法、语言鼓励法3种训练方法, 培养训练人员的追求成功心理, 3种训练方法方便简单, 既可以单独使用又可以综合运用, 最终目的都是让训练人员通过训练能将良好的成功感受获取, 将取得成功的欲望不断积累, 进而能以敢拼、敢摔、敢打的勇气参加实战并取得优异成绩。我们通过对训练人员训练过程进行实际考察发现, 当训练人员具有很好的追求成功动机时能将训练人员自信心增强, 并有效削弱训练人员认知焦虑, 有助于训练人员通过训练将实战能力和技术有效提高。所以, 在进行教学训练时, 通过将外在刺激心理训练法和其他训练方法有效结合, 将训练人员追求成功动机合理培养, 将训练人员对于获取胜利的欲望充分调动, 让训练人员始终保持不怕苦、不怕累、勇往直前、不畏疼痛的积极精气神来面对训练、面对实战。
4 关于心理训练方法对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作用
心理训练方法对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有效的心理训练方法可以让训练人员以优秀的心理状态面对训练和实战[3]。训练人员追求成功动机的心理因素对训练人员的实战发挥能力不造成直接影响, 训练人员追求成功动机的心理因素只有通过对训练人员自信心和认知焦虑产生影响才能对训练人员实战能力产生影响, 养成良好追求成功动机心理特质的训练人员, 能够在实战中保持良好心理素质将技术和能力发挥从而取得胜利。每个训练人员都存在个体差异, 所以在进行教学训练时, 要根据不同训练人员展开不同训练方法, 通过灵活运用主观获取心理训练法和外在刺激心理训练法, 让训练人员实战能力水平有效提高, 从而保证公安院校擒拿格斗训练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得到有效保证。
5 结语
通过对训练人员加强心理训练能有效提高训练人员擒拿格斗训练效果, 因此通过采用不同心理训练方法对待不同训练人员从而使训练人员心理素质得到锻炼。心理训练作为细致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关注学生每个训练环节, 并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 将教学水平提高, 让训练人员在掌握擒拿格斗技巧的同时, 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将擒拿格斗训练在实战中发挥得更好。
参考文献
[1]沈凤铭.心理训练对公安院校擒拿格斗教学的效应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 2010 (1) :107-108.
[2]谭如坤.我国公安本科院校防卫控制课程研究之国内部分文献综述[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5, 29 (2) :86-87.
管理七大心理效应 篇5
■自觉运用罗森塔尔效应
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罗氏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运用到人事管理中,就要求领导对下属要投入感情、希望和特别的诱导,使下属得以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如领导在交办某一项任务时,不妨对下属说:“我相信你一定能办好”、“你是会有办法的”、“我想早点听到你们成功的消息。”┉这样下属就会朝你期待的方向发展,人才也就在期待之中得以产生。我们通常所说的“说你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人如果本身能力不是很行,但是经过激励后,才能得以最大限度的发挥,不行也就变成了行;反之,则相反。■充分运用贝尔效应
英国学者贝尔天赋极高。有人估计过他毕业后若研究晶体和生物化学,定会赢得多次诺贝尔奖。但他却心甘情愿地走了另一条道路――把一个个开拓性的课题提出来,指引别人登上了科学高峰,此举被称为贝尔效应。这一效应要求领导者具有伯乐精神、人梯精神、绿地精神,在人才培养中,要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业为重,以单位和集体为先,慧眼识才,放手用才,敢于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强的人,积极为有才干的下属创造脱颖而出的机会。■适当运用鲶鱼效应
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只有一只渔船能成功地带活鱼回港。该船长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运用这一效应,通过个体的“中途介入”,对群体起到竞争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运行机制。目前,一些机关单位实行的公开招考和竞争上岗,就是很好的典型。这种方法能够使人产生危机感从而更好地工作。■巧妙运用海潮效应
海水因天体的引力而涌起,引力大则出现大潮,引力小则出现小潮,引力过弱则无潮。此乃海潮效应。人才与社会时代的关系也是这样。社会需要人才,时代呼唤人才,人才便应运而生。依据这一效应,作为国家,要加大对人才的宣传力度,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风气。对于一个单位来说,重要的是要通过调节对人才的待遇,以达到人才的合理配置,从而加大本单位对人才的吸引力。现在很多知名企业都提出这样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以待遇吸引人,以感情凝聚人,以事业激励人。■谨慎运用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有个故事:天国主人要外出,临走前把家产分给3个不同才干的仆人,分别是五千、二千和一千。那个领五千的随即去做买卖,又赚了五千;领二千的也赚了二千,唯独那个领一千的把银子埋到地上。主人回来,对前两位大加赞赏,用原数奖励他们,却把第三位仆人的千两银子收回来奖给了第一位。随后告诉他们: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让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这就是马太效应。这一效应可以给予我们三点启示:一是要根据每个人的实际能力,委以相应的工作,授以相应的职务;二是要引导人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树立竞争意识,积极参与竞争。只有才干而不去运用,也是不受欢迎的。三是要运用目标激励机制,奖勤罚懒,优胜劣汰。只是运用过程中,要根据政策掌握分寸。■有效控制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它指人们看问题时,应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某位干部一次表现好,就认为他一切皆优,犯了一次错误,就说他一贯表现差。晕轮效应的危害是一叶障目,以点代面,以偏概全,容易影响干部考核的准确性生对人才评价的可信度。■避免运用首因效应
若干心理效应的启示 篇6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州博览会上展出过一副名叫“斯万高利”的魔牌,表演者先将牌摊开让观众看清楚每张牌都是不同的,然后让一名观众随便抽出一张,假如他抽到的是红心Q,他不用告诉表演者,把牌再放到整副牌中,表演者任意洗完牌后大叫一声“斯万高利”,然后摊开牌,观众就会发现每一张牌都变成了红心Q。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斯万高利效应。
启示:任何人在生活中都难免会遇到挫折,这些挫折就象牌中的红心Q一样,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引导和排解,这些挫折感就会在人的头脑中象红心Q一样繁殖延宕,使人在任何时候带上挫败的阴影。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生活,认识到挫折的不可避免性,认识到挫折不是不可克服的。避免给自己贴上消极的标签。
存肢效应
生理上有一种现象,人的一段肢体被截去后,人的心理对那个空落的位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有存在感和支配欲,这种现象被称为存肢效应。
对于人来说,一旦犯过某种错误,即使改正了,也会或多或少地留下痕迹,在很长时间内影响到自身的心理健康。
启示:有时,教师也会受到这种心理的影响。在评价或看待学生的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流露出来,无形之中强化了学生对不良行为的体验,正如一个有尾巴的人在割去尾巴后,在其他人心里还会存在这个“尾巴”一样,这样的做法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
霍桑效应
霍桑工厂是美国芝加哥的一个制造电话机的工厂,该厂具有较完善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仍愤愤不平,生产状况也不理想。为了探究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组织了一个调查小组,于1942年就生产效率与工作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调查,在两年的时间内,心理学家先后与工人谈话两万多次,对谈话内容不评价不批评,通过谈话使工人的不满情绪发泄出来,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霍桑效应。物质条件并非是导致生产量增长的惟一因素,管理方法的改良可以使态度改变,产量提高。
启示:学校良好的管理方法及育人环境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作为教师要善于创造倾听、交流的环境,引导学生合理地宣泄情绪,防止因为过度压抑给学生生活、学习带来不利影响。
亨利效应
有一位叫亨利的美国青年,三十多岁了仍一事无成,他整天在唉声叹气中度日。一天,他的一位好友告诉他:“我看到一份杂志里面讲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美国,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一个儿子,他的全部特点跟你一样:个子很矮,讲的也是一口带法国口音的英语……”亨利半信半疑,但当他拿起那本杂志琢磨半天后,终于相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此后,亨利完全改变了对、自己的看法。凭着他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三年后,他成了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后来,他请人调查他的身世,才知道他并不是拿破仑的孙子,但他说:“现在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无关紧要了,重要的是我懂得了一个成功的秘诀:当我相信时,它就会发生。”这就是“亨利效应”。
启示: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教师的评价对他们自我认识的形成至关重要,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贝克尔所说的:“人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按照标签所标定的去塑造自己。”因此,教师应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学生的成长,并及时强化学生的成功。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
“时髦的睡袍”
在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当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走动时,总觉得家具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启示:要想引起学生的变化,首要的是应根据学生的特点合理地设置目标,适时地抛给学生一件“睡袍”,激发起学生自我转化的内在动机,主动实现良好的行为配套。
蝴蝶效应
在紊乱学中,有一条叫做“蝴蝶效应”的著名原理。据说,南半球一只蝴蝶偶尔扇动翅膀所带起来的微弱气流,几星期后竟变成了席卷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于是,紊乱学家把它称为“蝴蝶效应”,并作了理论表述:一个极微小的起因,经过一定的时间及其他因素的参与作用,可以发展成极为巨大和复杂的影响力。
启示:教师可以让评语成为“蝴蝶”。警醒、赞扬、勉励的话语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从而起到督促学生的作用。这些鼓励的话语就如蝴蝶的振翅,学生看到后,会借助其“微弱气流”,卷起一场场“龙卷风”。
多米诺效应
“多米诺骨牌”是西方一种游戏,将若干长方形的骨牌竖着排成一行,只要碰到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接二连三地倒下去。
心理效应研究 篇7
在中国园林发展史中, 传统文化赋予了园林植物丰富的内涵和深邃含义。植物名称中所包含的自然特性、文化内涵、风俗习惯以及人们的思维习惯等会在人们记忆里形成潜意识, 这种潜意识会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域产生心理暗示。园林植物桂花就承蒙其惠泽。它以其独特的外在特征和四季常绿的生长特性被人们赋予丰富的内涵, 深受中国历代造园家的青睐, 几乎是中国传统园林里植物配置的首选。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有意或无意之中会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 园林植物的外在、内在信息也常常暗示人们的心理。桂花是中国园林植物配置中应用最为普遍的园林植物之一, 附载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丰富着人们的心理情感。桂花在装点我们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着我们的情感世界。桂花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会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 潜移默化着人们的心情, 这就是园林植物桂花带来的的暗示效应。现代园林植物的运用中人们更注重其表象特征, 即外在特征和季相变化。
桂花属于木犀科植物, 是中国特有的植物, 原产于我国西南部, 现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各省。是长江流域地区园林景观中常用植物[1]。据文字记载, 中国桂花栽培历史达2 500年以上。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中就有多次关于“桂”的记载。桂花传入世界各地的时间是近现代的18世纪以后。早在1771年以后桂花就经由广州等地传入到英国, 之后便迅速传播开来, 现在欧美许多国家以及东南亚各国都普遍栽培, 成为重要的香花植物。
2 桂花的自然特性内涵及其暗示效应
2.1 桂花的自然特性内涵
在自然界许多植物名称是其特有自然特征写照。大部分植物的品名都有其自然特性的因素其中有些比较直接显现的特性, 有些是隐形特性。以植物自然特性命名的植物给人更直接、更形象的心理暗示效应。较为直接的是植物的花、果、叶、形及生长特性等。桂花给人最直接的印象是其花的芳香、奇特的树叶以及花色。关于桂树的记载最早来自于《山海经》中的“南山经”[2]。宋代陆佃《埤雅》中“桂犹圭也”;南宋范成大《桂海志》中“凡木叶心皆一纵理, 独桂有两道如圭, 故字从圭”。在古代“圭”是礼仪玉器, 上尖下方, 在此桂树又多了一层“贵”气。这些对桂花名称解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不管是否可行, 但其含义已成了桂花的标记。
在现代植物学领域里对桂花进行了科学而具体的记载。桂花又名木犀或岩桂, 生长于我国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 在植物分类学中属木犀科植物里的木犀属。属于常绿灌木至小乔木, 最高可达12m。树干端直, 树冠圆整四季常青, 花期在9~10月;其果为核果, 椭圆形, 紫黑色[3]。
在国内, 桂花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发展, 已鉴定出4个变种群, 主要是在花色与花期上有所表现:丹桂 (var.aurantiacus Makino) 花色为橘红色或橙黄色, 香味浓郁, 叶片较厚;金桂 (var.thunbergii Makino:) 花色为黄色至深黄色, 香味较淡, 叶片较厚;银桂 (var.latifolius Makino:) 花色接近白色, 叶片较薄;四季桂 (var.semperflorens Hort:) 花色为白色或黄色, 花期在5~9月, 且可连续开花多次。
2.2 桂花的自然特性的暗示效应
2.2.1 树形
物体的形状往往会引起观察者在方位及方向感上的情绪的波动, 如正方类型的物体给人稳固、严肃感, 没有活跃感;正三角类型的物体有稳定、向上感, 同时也有活泼因素存在;长方类型物体有一定的稳定感, 同时也有横向或纵向的延伸感;而倒三角类型的物体有极不稳定感, 传达出一种紧张不安, 甚至是恐慌感;圆形类型的物体 (包括正圆、椭圆类型) 让人觉得安定、舒适、愉悦感, 圆形几乎没有方向感。桂花属于中小乔木或灌木类, 其高度在人的视线里视觉效果比较宜人, 有亲切感。“桂花树干端直, 树冠圆整”, 桂花几乎属于圆形, 外形圆柔温和, 常在园林植物配置中对其他外形比较奇特的植物起调和作用, 同时也呼应其他曲线和异形物体;其尺度宜人, 既可以作为园林植物的基调树, 也可以做小型景观空间的主景树。
2.2.2 色彩
色彩心理学家认为“绝大部分色彩对人有一种固定的情感效果[4]”因此, 人们往往对色彩产生许多联想。比如暖色系的红色, 人们会联想到炙热的太阳和燃烧的火光;冷色系的蓝色会让人联想到寒冷的冰雪、深邃的天空和浩淼的大海。桂花的叶与花是其色彩的主要表现。
(1) 叶色。桂花的叶色为四季常绿, 绿色是生命的象征, 给人青春常驻, 永不衰老的情感印象。因此, 在民间桂花有长寿植物之称。四季不变的绿色往往会用来做成其他景观元素比较恒定的背景植物。
(2) 花色。桂花有丹桂、金桂、银桂之称, 是因其花的颜色而得名。鲜艳的丹桂和金桂, 花色为橘黄、橙黄色和深黄色, 属于暖色系, 开花时节, 鲜艳的小碎花在偏冷的绿色树叶映衬下具有前进感, 传递出热烈兴奋的情感心理;银桂的花色接近白色, 素净而淡雅, 可以平静人们的心灵, 净化人们繁杂的思绪。
2.2.3 气味
“因此万物都有气息和气味”。在古老的社会, “鼻子和嗅觉成为人们辨别社会地位和确认职业的可靠工具[5]。”如今嗅觉对气味的感知, 更多的是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理情感。“气”与“味”似乎是一对不可分的组合。自然界中酸、甜、苦、辣、咸在给人“五味”感觉的同时也带给人们相应的“五气”。这5种气味基本上也可以代表人们的心情感受。在美好、怡人、舒畅的环境氛围中往往会充满甜蜜的气味;在穷苦、悲凉、痛苦的环境中会散发出苦味的感觉。因此, 不同的气味会暗示人们的心理, 引起人们的情绪变化。
桂花的花香是最让人陶醉的, 每当月满中秋桂花花开时节, 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诱人的桂香。据有关香薰方面的研究, 桂花香有镇静、抗菌、净化空气等作用, 是极佳的情绪振奋剂, 减缓疲劳及头痛。千百年来描写桂花香气的诗词不胜枚举。唐·宋之问《灵隐寺》“桂子月中落, 天香云外飘”;宋·虞俦《有怀汉老弟》“芙蓉泣露坡头见, 桂子飘香月下闻”;南宋·杨万里《咏桂》“广寒香一点, 吹得满山开”;宋·李清照《鹧鸪天·桂花》“暗淡轻黄体性柔, 情疏迹远只留香”。唐·王绩《古意》“桂树何苍苍, 秋来花更芳”。人们对桂花的特有花香已有固定的记忆, 与桂花开花时节同时出现的中秋明月、秋高气爽的艳阳天以及中秋节庆活动等都深深地印在了人们的潜意思中。每当秋桂飘香时人们的心情也会随之而飘动。
在中国长江流域极其以南以及西南等地区都有桂花的种植, 其中湖北省的咸宁地区是全国闻名的桂花之乡, 该地区普遍生长桂树。那里的桂花树形高大完整, 花开时节, 香飘四溢。每年的八、九月会举办桂花节。桂花花开在八、九月份的中秋时节, 也就是中国农历的八月。民间往往称农历八月为桂月。桂花花朵虽小但香气四溢, 其芳香的自然特征已经深入人心, 因此, 在人们潜意思里往往会将桂花与八月中秋画上等号, 即桂花=中秋=明月, 暗示着秋高气爽、五谷丰登。花色有红色、黄色和白色, 人称丹桂、金桂和银桂。民间习俗视桂花为祥瑞植物。因此, 桂花在人们潜意识里有高贵、典雅、中秋、飘香、吉祥等心理暗示效应。
还有一些在生物学里本不属于木犀科木犀属的桂花类植物, 但因其名称中有“桂”字, 在人们的意识观念中已经将其与正中的桂花寓意等同了。下面介绍几种名称里含有“桂”字, 属于其它类属性的植物。
缅桂是木兰科含笑属落叶植物, 又名为白兰花、白缅花、黄角兰等, 高达17~20m, 主要生长于南方, 北方地区有盆栽或温室栽培。月桂又名桂冠树、月桂冠、香叶 (月桂叶) 属于樟科植物, 月桂属, 为常绿小乔木, 最高可达10~12m。是西方的希腊神话中的花草树, 叶子有香味, 为醇香型, 花单生, 为雌雄异株。月桂树姿优美, 四季常青, 为园林绿化观赏树种。孤植、群植、列植均可。红背桂别称为红紫木、紫背桂、青紫木、叶背红、金锁玉、箭毒木、天青地红, 属于大戟科, 土沉香属。常绿灌木株高1m。多生长于南方。 别名中的“天青地红”是红背桂叶片自然特征的最贴切的写照。其绿、红两种强烈的对比色在同一片叶子的正反两方面表现出来实在让人觉得惊奇。
以上这几种不属于木犀科木犀属桂花类植物, 但其外形特征与木犀科植物比较相似, 品名中都含有“桂”字, 人们在园林植物配置时往往会利用其外形特征和名称的含义, 忽略其植物分类学中的生物学名称。如今, 在普通人的意识里基本上已经将其归类到具有吉祥美好寓意的桂花类了。
3 桂花的文化内涵
桂花的内涵及其丰富, 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对桂花的形态、花香、季节特征等进行了大量的描绘和抒情。“桂影”、“秋香”、“天香”、“桂子”等等都是对桂花的形、神的写照。桂花在人们的意识里是美好的的象征。《吕氏春秋》中盛赞:“物之美者, 招摇之桂”。嫦娥奔月, 吴刚月中伐桂的民间传说在华人界几乎人人皆知。因此桂花也贵为“仙树”, 桂花的花香也往往被誉为“天香”。 农历八月, 古称桂月, 此月是赏桂的最佳时期, 又是赏月的最佳月份。桂花与中秋的明月, 自古就和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联系在一起。在中秋月圆之夜人们仰望天空, 嫦娥、桂树、玉兔会常常萦绕在心间。
生活中, 桂花酒、桂花羹、桂花糕等让人们实实在在地感知桂花带给我们的味觉享受;桂花花香精油能让人提神醒脑减缓疲劳及头痛。 精神上, 东西方的人们都有在获取功名之后往往被誉为摘取“桂冠”之意, 因此, 桂花又含有成功、胜利的象征。在人们的意识里桂花几乎是完美的化身, 上至达官贵人, 下至黎民百姓无不对桂花充满着赞美之意。
4 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
桂花在园林中的应用形式多样, 可列植、対植、散植、群植甚至孤植。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常与建筑、山、石机相配, 在亭、台、楼、阁附近附近常植有丛生、多杆灌木型桂花。在传统园林配置中就有“两桂当庭”、“双桂留芳”的种植形式。由于“桂”喻“贵”之意, 加上玉兰、海棠、牡丹等四种传统花卉植物同植庭院中, 往往以取玉、堂、富、贵之谐音, 有富贵吉祥的寓意暗示。
桂花给人第一暗示就是其花香。因此, 在现代园林中, 常常对于桂花比较显现的“香”关注较多, 而对于挖掘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涉及较少。桂花源于其特殊的花香, 为了营造浓郁的桂香气氛, 在许多大型园林景观中如高校、居住小区、公园、植物园等区域大面积片植桂花, 形成桂花林或桂花山, 并常常冠以“桂园”或“桂香园”等。
桂花属于常绿灌木至小乔木, 树形宜人、枝叶茂密, 几乎恒定的色彩和高度, 在现代园林中可以用来做景观小品、雕塑、园林建筑、景观孤植树的背景材料;还可以作为协调各景观元素的基调树;桂花密致的枝叶还可以作为封闭式园林空间的分割材料。如今, 桂花常成为许多城市道路的行道树, 大型公园、广场、居住小区的主调树。
5 结语
不断发展的园林景观建设, 提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 增强了人们的环境意识, 植物配置设计的内涵也应相应提高, 在做植物配置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人们的环境心理要求, 科学合理地进行配置设计。桂花以其自身特有的个性特点承载着丰富而美好的文内涵, 成为长江流域及以南地区园林植物造景中不可或缺的植物之一。在园林植物造景中应充分运用桂花外在及内涵特征, 会取得令人舒适愉悦的环境空间效果。
摘要:分析了桂花自身固有的特征及涵义对人们心理所产生的观念、情感等方面的暗示, 以及因此产生的暗示效应, 探讨了其内涵寓义所产生的效应及其基本的园林用途。
关键词:桂花,特征,涵义,心理,暗示效应
参考文献
[1]陈有民.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0.
[2]王海燕.山海经[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3.
[3]藤本孝雄.色彩心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1997.
[4]恩培多克勒.论自然[M].北京:中国对外文艺出版社, 2010.
心理效应研究 篇8
一、拉近师生心理距离, 为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外来务工子女由于被贴上了区别于“本地人”的“外地人”的标签, 拉大了与教师及本地孩子间的心理距离。我们主要运用“自己人效应”和“首因效应”, 努力拉近与学生的心理距离, 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1. 确认师生“自己人”身份
在“自己人”之间的交往中, 大多会让人们形成肯定式的心理定势。教师应该利用“自己人效应”, 使学生接受自己、喜欢自己。所谓“自己人效应”是指人们在交际应酬里, 往往会因为彼此间存在着某种共同之处或近似之处, 感到相互之间更加容易接近, 从而产生情感共鸣。在平时工作中, 我们采取跟学生讲讲自己小时候的故事的方法, 确认师生自己人身份, 为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比如:和自己的学生说说自己小时候曾经碰到过的最难过的事、最难忘的事、最高兴的事、调皮捣蛋的事、被教师惩罚的事等等, 让学生感到教师也和自己一样, 小时候也有不懂事或做错事的时候, 教师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 而是和他们一样, 也曾经犯过错、挨过骂、受过罚。这样无形之间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从而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
2. 给学生好的“第一印象”
在人际交往过程中, 好的“第一印象”能促进和谐人际关系建立。教师要充分利用“首因效应”, 给学生好的“第一印象”。所谓“首因效应”就是指信息呈现的顺序影响了对人的整体看法, 先呈现的信息比后呈现的信息有更大的影响作用。也叫第一印象效应。一般地, 对于陌生人, 首因效应的作用比较大。诗人歌德说:“微笑如一丝阳光融化朋友知己间的矛盾。”在与学生接触的过程中, 与学生见面时“笑脸相迎”, 力争给学生一个好的印象, 以便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基础。学生每天早上来到学校, 碰到教师就见到一张笑脸, 学生马上就会从教师的表情里接收到积极的情绪, 学生从心里感到教师的友好、教师的快乐、教师的接纳, 学生就会开开心心地在校园里学习。当学生犯错时, 教师先朝学生淡然一笑, 就会让学生放松心情, 愿意与教师坦诚相处, 有利于学生真心改错;当学生取得成绩时, 教师给学生报以赞许一笑, 学生就会觉得教师可爱可亲, 很容易把教师当成自己的朋友。总之, 只要教师对学生笑, 就会很快地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为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奠定心理基础。
二、增强积极情感, 把和谐师生关系落到实处
外来务工子女中的一部分人流动性大, 常常成为教师的新学生, 师生之间感情淡薄。我们主要运用“多看效应”和“互悦效应”, 努力使师生相互喜欢, 真正成为朋友, 促使良好的师生关系落到实处。
1. 与学生多看多接触
俗话说“一回生, 二回熟, 三回是朋友”, 多看多接触能促进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教师充分利用“多看效应”, 多与学生接触, 提高自己在学生面前的熟悉度, 增强自己对学生的人际吸引力, 使学生喜欢自己。所谓“多看效应”就是指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我们的做法是与孩子们玩在一起。玩是小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玩伴往往也是成人之后的朋友。在学校里, 那些调皮难教的学生, 往往对体育教师言听计从;如果是篮球队或田径队的队员, 往往心目中重要的位置不是给班主任而是给他的教练……由此可见, 跟学生玩在一起在建立良好关系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平时的工作中, 教师要忘掉自己的年龄, 忘掉自己的身份, 变成十足的小孩子, 融到孩子中, 和孩子们尽情地玩在一起。比如, 大课间活动时间, 班主任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游戏活动, 组织本班学生和任课教师一起玩游戏。不管游戏内容如何, 重要的是每天要提供一个师生同乐的机会。长此以往, 师生玩在一起, 在玩中培养了感情, 在玩中接纳了彼此, 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水到渠成。
2. 直接说“我喜欢你”
一般来讲, 决定一个人是否喜欢另一个人的最强有力的因素, 是另一个人是否喜欢他。“喜欢他”和“被他喜欢”互为因果。教师要充分利用“互悦效应”, 让师生相互喜欢。所谓“互悦效应”是指人际之间“喜爱引起喜爱”的心理规律。结合我们平时的工作, 我们理解为:教师喜欢学生, 学生就会喜欢教师。只要学生喜欢教师, 进而就会喜欢教师所教的学科, 形成良性循环, 师生关系也会越来越好。在面对学生的时候, 教师明明白白地说“我喜欢你”。就是要批评学生, 也不妨这样说:“我是很喜欢你的, 你做了这样的事情, 我没想到。你能跟我说说为什么吗?说清楚了, 也知道错了, 以后改了我还是喜欢你的。”坚持这样做, 会使学生感受到教师把她当自己的孩子一样, 不离不弃不嫌, 学生就会把教师也当作自己的亲人, 相亲相爱相敬, 和谐的师生关系自然形成。
三、坚持正面鼓励, 使和谐师生关系稳固深化
外来务工子女中的一部分人常会有一些不良习惯与行为, 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 教师粗暴的批评与呵责常会造成师生间永久的裂痕。我们主要运用“暖风效应”和“暗示效应”, 努力让学生在反省中感受到教师的宽容大度和良苦用心, 在内心深处感激自己的教师, 使和谐的师生关系稳固深化。
1. 潜移默化地教育
暗示是人际关系影响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不同于一般的说教, 不同于直来直去的劝解和思想工作。它通过含蓄而巧妙的方法迅速影响他人的心理状态, 并改变其行为, 对于人际关系的建立具有重要影响。教师要巧妙运用暗示效应, 让孩子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所谓“暗示效应”就是指一个人在无意识中接受了一定的诱导, 并作出与之相一致的行为的现象。一般说来, 儿童比成人更容易接受暗示。一般情况下, 教师要做到正面评价学生, 用积极的语言引导启发学生, 避免使用消极的语言。尤其当孩子犯了错时, 教师更要注意处理的合理性及语言使用的艺术性。比如:当遇到孩子有意不完成作业的时候, 教师可以这样处理: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同学们, 也许你们心里会认为成绩好的同学教师会喜欢些, 但在教师的心里, 成绩好差都一样。教师喜欢你, 是因为你勤劳、刻苦、认真。在我们班里, 你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做到勤奋努力, 认真学习。你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就是好学生的表现, 教师就会喜欢你。如果你想而且能让教师喜欢你的话请告诉教师, 注意要自己亲自当面跟教师说清楚。”表面看起来, 教师在鼓励大家, 实质上教师让那些不及时完成作业的学生主动认识到自身的不足, 并向教师表态以后一定按时完成作业。这样一来, 变“外在施压”为“内在要求”, 既维护了学生的自尊又达到了目的, 所有孩子都会认为只要自己认真及时地完成作业教师就会喜欢他们, 师生之间的感情会越来越深。
2. 温暖孩子的心
感人心者莫乎情, 说服往往胜于压服, 和风细雨有时候要强于狂风暴雨。人际交往中, 要多给人温暖。教师要善用“暖风效应”, 用爱心滋润孩子幼小的心灵, 引导孩子心甘情愿地做个好孩子。所谓“暖风效应”是指以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小学生毕竟是未成年人, 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正处于发展阶段, 自控能力又弱, 犯些错误是难免的。大多数情况下, 孩子们都是无心之过, 也有可能是“好心办坏事”。在平时的工作中, 教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做到多宽容少训斥, 杜绝以“都是为了学生好”为借口, 动不动就对学生声色俱厉地训斥, 命令孩子写检查, 甚至对孩子采用罚站、打骂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进行教育。面对调皮捣蛋、常要犯错的孩子, 要耐心诱导, 宽容他、接纳他, 想方设法让孩子在反思中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在感动中要求自己改正错误。比如:学生班长在自主管理过程中打了同学, 教师遇到这种情况, 首先要了解事件的原委, 再跟当事者约谈。在约谈的过程中, 教师必须肯定学生主动管理班级是具有集体荣誉感的表现, 同时提醒学生说一说假如自己就是被打的那位同学, 心里是什么感受。最后师生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促使学生主动地认识错误、改正错误。这样一来, 犯错的学生不仅认识到了错误, 而且会高高兴兴地接受教师的批评教育, 同时对教师心存感激, 师生之间的关系会越来越好。
心理效应研究 篇9
领导者是员工沟通交流的直接对象, 虽然其本身并不是引起员工沉默的直接动因, 但领导者的领导风格可以影响员工行为 (段锦云, 2010;朱月龙等, 2009;高莹等, 2010) 。目前, 作为华人组织最具代表性的领导模式———家长式领导的一个维度, 权威领导有着与德行、仁慈维度不同的特性。在现有文献中, 学者们普遍认为权威领导会导致员工出现沉默现象, 从而负向影响了员工的积极行为和绩效等结果。然而, 近几年有学者研究发现, 根据控制内涵的不同, 权威领导还可以进一步划分, 其对结果变量也会产生不一样的影响。基于这一视角, 构建理论框架用以探讨权威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机制, 企望为现阶段领导风格如何影响员工沉默行为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权威领导构念修订
1.权威领导构念发展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组织往往需要对其员工实施一定的领导行为。当前, 对领导行为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领导者的行为具有很强的异质性, 并不存在“普适”的领导行为。台湾大学郑伯埙等学者提出了适用于华人组织的领导方式———家长式领导。家长式领导, 是指领导者采用父亲般的仁慈和德行以及强调纪律性和权威的行为方式 (郑伯埙等, 2000) , 其包含三个维度, 即权威领导、仁慈领导和德行领导。
作为家长式领导的一个维度, 权威领导者具有一定的专权作风, 不愿授权, 反而对员工进行严密的监控;只进行上对下的沟通, 对信息加以控制而不愿公开;贬低员工的能力, 对员工的建议和贡献采取漠视的态度;领导者注重维护自己的尊严, 对绩效要求严格, 严厉斥责低绩效表现, 但同时也会对其提供一定的指导。
在现有研究中, 权威领导多认为对结果变量具有负向影响作用, 例如, 领导者的威权作风会激发员工的愤怒情绪, 使员工产生畏惧感, 从而损害员工的组织承诺 (郑伯埙等, 2000、2006) ;相较于德行、仁慈领导, 权威领导对组织静态绩效的影响不显著 (鞠芳辉, 2008) ;在与组织学习的关系中, 权威领导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于海波等, 2009) 。然而, 也有研究表明, 权威领导并不完全是一种负向领导行为。Ning等 (2012) 通过研究发现, 在集体主义的中介作用下, 权威领导无论是对个体层面还是团队层面的组织公民行为都有积极影响。这一结论与之前的很多发现大为不同, 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众多的实证研究也发现, 作为家长式领导的一个维度, 权威领导与德行、仁慈领导之间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Cheng et al., 2004;凌文辁, 2000;郑伯埙等, 2000) 。作为整体构念, 家长式领导对其结果变量的影响存在解释力不足、外部效度低等问题 (Sheer, 2010;鞠芳辉等, 2008) 。从这些结果看, 权威领导与仁慈、德行领导似乎具有一定的排斥性, 进而影响了家长式领导三元模式的构念整合性。为何会产生上述看似矛盾的现象呢?
2.权威领导构念修订
针对上文提出的疑问, 有学者认为, 在现代企业组织中, 家长式领导的权威维度产生了一定程度的现代转化, 不再指绝对的顺从权威。为此, 郑伯埙等 (2005) 根据不同的控制焦点, 将权威领导进一步区分为人员取向的权威领导和工作取向的权威领导。人员取向的权威领导是指领导者强调其个人权威以及对员工的控制, 而工作取向的权威领导是指领导者对员工工作的控制。Chen、Farh (2008) 将权威领导划分为以操控员工为主的独裁领导和以监控任务及维持规范为主的果断领导。周婉茹等 (2010) 从法家“势术法”的思维出发, 将权威领导的内涵分为控制人的专权成分和控制事的尚严成分。专权领导者要求员工绝对的服从、顺从甚至畏惧, 贬低员工能力, 常表现为决策独断、要求服从、信息控制及掌握行踪等行为;尚严领导者会严格监控员工的任务与工作程序, 要求高绩效以及维护组织规范, 其目的在于要求部属产生高的工作成果、引发自我要求和对工作的敬业态度, 常表现为任务监控、原则坚守及目标设定等领导行为。
对权威领导构念的修订, 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上文提到的家长式领导三元模式的构念整合性, 避免了家长式领导中权威领导与仁慈、德行领导负相关的问题。那么, 修订后的权威领导是否会对员工沉默行为产生不同的影响结果呢?
权威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机制
1.权威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
领导者的领导行为是一门艺术, 能够影响员工的工作和生活, 进而影响其工作绩效与行为。领导行为的文化异质性表明,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 领导者的行为也大相径庭。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华人组织中, 权威领导者往往以“父亲”的角色出现在组织中, 为了实现组织目标, 他们强调自己在上下级关系中的不可挑战性 (郑伯埙, 1991) 。当前社会, 权威领导普遍存在于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的家族企业或企业创业初期以及环境、技术相对简单稳定的组织中。
通过相关文献阅读, 笔者发现, 国内学者多从权威领导的负面影响出发, 往往得出权威领导会降低员工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等结论。然而, 通过对权威领导进行概念修订, 将权威领导分为控制事的专权成分和控制人的尚严成分, 再次研究权威领导对结果变量的影响, 却得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结论。比如, 任金刚等 (2003) 研究发现, 权威领导的尚严成分对员工的自评工作绩效、主管忠诚具有正向影响, 而专权成分则为负向影响;郑伯埙等 (2005) 研究发现, 权威领导的专权成分与仁慈、德行领导具有显著的负相关, 而尚严成分与仁慈、德行领导无显著相关。
领导者通常是员工谏言的直接对象, 领导者的态度和反馈, 往往会左右员工选择谏言还是沉默。权威领导者对员工实施一定的控制, 这会使员工感到消极和压抑。尚严领导者强调对任务的把控, 对任务完成情况的全面掌握和控制, 要求员工严格遵守规范。因此, 员工会受到领导者的影响, 积极投入工作以期达到高绩效的目标。当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 员工会因为共同的组织目标而选择谏言;专权领导者强调对员工行为、任务的绝对控制, 要求员工完全服从与顺从, 这会使员工感受到工作压抑、不自由, 甚至产生畏惧心理。当出现意见不一致的情况时, 员工往往会认为谏言不会被独断专行的领导者采纳, 从而选择沉默。因此, 本研究提出假设:
H1:权威领导的尚严成分对员工沉默具有负向影响作用;
H2:权威领导的专权成分对员工沉默具有正向影响作用。
2.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
心理授权是个体对被授权的一种内在认知, 当感知到被授权时, 员工会表现出持续的工作动力, 也是一种内在的激励过程 (Thomas、Velthouse, 1990) 。心理授权可划分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力四个维度。工作意义是指员工依据自己的价值观和标准来评判工作目标和期望的价值;自我效能感是指员工对于自己是否具备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的认知和评价;自主性是指员工对工作进行控制、选择或自主决策的认知;工作影响是指员工对自己的工作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组织战略、管理等结果的认知。
心理授权是联系个体和组织环境的“桥梁”。作为中介变量, 员工对授权的心理感知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已有研究表明, 在众多的组织情境因素中, 领导行为与心理授权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例如, Avolio, Zhu, Koh、Bhatia (2004) 发现变革型领导行为有助于提升员工的心理授权;魏璐 (2013) 研究发现, 家长式领导对心理授权感知起着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对于权威领导对心理授权的影响研究, 学者们往往强调负向作用, 在权威领导与员工工作投入之间, 心理授权的中介作用并不显著 (魏蕾、时勘, 2010) 。但是, 当威权领导构念修订后, 是否会对心理授权产生不同的影响?
专权领导者往往会贬低员工能力, 当员工绩效不佳时, 领导会质疑员工的能力, 训斥或责骂员工, 员工对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 降低了自我效能感和工作意义。同时, 由于专权领导者独断专行, 不仅不对员工授权, 还经常干涉员工的工作状况, 要求员工绝对的服从和顺从, 因此, 员工会降低工作自主性。专权领导者只进行上对下的单向沟通, 不征询、考虑或采纳员工的意见, 会使员工认为自己对工作没有影响力。因此, 本研究提出假设:
H3:权威领导的专权成分与心理授权的四个维度 (工作意义、自主性、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影响力) 具有负向影响作用。
尚严领导者监控工作任务, 严格要求绩效, 强调对规范制度的维护, 因此, 员工往往会产生较高的自我要求, 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为了达到领导者设定的组织目标, 员工会遵循领导者的工作价值, 对于领导者的高要求, 员工也会需要掌握更多技能来完成工作。由于尚严领导者会提供工作指导、明确工作目标, 降低了一定的不确定感, 使员工更有信心完成任务, 提高了员工的自我效能感。但是, 由于尚严领导是权威领导的一个维度, 仍然具有控制的特点, 只是领导者控制的对象是工作而不是员工本身, 所以员工的自主性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因此, 本研究提出假设:
H4:权威领导的尚严成分与心理授权的工作意义、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影响力具有正向影响作用;与心理授权的自主性具有负向影响作用。
根据Cobger、Kanungo (1988) 的观点, 当员工感知到来自上级的权利授予时, 心理授权能影响个人的行为结果。当员工感受到被授予了一定的权利, 个体内在感知到组织的公平感、组织对自己的重视, 以及自己对工作的把控度, 因而会影响员工的行为 (刘景江等, 2013;王艳等, 2013) 。员工沉默行为作为一种员工角色外行为, 也会受到心理授权的影响。当员工感知到工作意义或工作对自身的重要性, 并认为自己对工作具有一定的自主性时, 会减弱谏言带来的风险, 更倾向于向领导进谏, 而不是保持沉默。因此, 本研究提出假设:
H5:心理授权在权威领导与员工沉默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
根据上文, 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模型, 如下图所示:
结论
心理效应研究 篇10
本研究通过以往的教学实践发现, 团体心理辅导活动有效运用一定的场景活动, 充分调动团体成员互动互助, 起到改善心理健康的目的[5]。团体活动中, 每个成员的自我感受和相互协作都能促进积极情绪和品质。因此, 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 观察团体心理辅导的教育方法对提高高职护生感恩意识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衡阳市某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120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试验组60例, 男14例, 女46例;大学二年级39例, 大学一年级21例;城市生源31例, 农村生源29例;独生子女28例。对照组60例, 男12例, 女48例;大学二年级40例, 大学一年级20例;城市生源29例, 农村生源31例;独生子女26例。两组学生性别、年级、生源地等一般情况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选择标准
(1) 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 (2) 无慢性疾病或精神疾病者; (3) 知情同意, 且自愿参加本调查; (4) 排除有精神疾病, 不能配合完成本研究者。
1.3 干预措施
对照组为不干预组, 试验组采用团体心理辅导干预。活动场所为某高职院校团体辅导工作室。辅导室环境安静温馨, 设施齐备。
1.3.1 团体辅导前的阶段
选择合理的活动时间, 经过商议, 挑选大家共同的课余时间。定为每周三16:00开始, 时间为90min。团体活动方案的设计, 充分考虑感恩意识的特点与维度。设计团体活动方案。干预频次为5次。感恩方案包括6个主题:初相识、爱在身边、感恩生活、我想对你说声谢谢、感恩自己以及回顾和展望。
1.3.2 团体活动实施过程
第一阶段:团体创建阶段, 主要是通过一些热身活动使成员相互认识, 建立一种健康安全信任的氛围。第二阶段:团体工作阶段, 通过具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 启发、引导团体成员关于感恩主题的思考。第三阶段:团体结束阶段。带领成员分享活动感受, 回顾团体成长过程, 并对未来作出适当展望, 在祝福声中结束团体。
1.3.3 团体活动主题的意义
寻找有缘人旨在彼此分享感受, 意识到自己并不孤单。我的自画像为了帮助成员剖析和认识自我。父母调查表让成员意识到自己了解父母远远少于父母对自己的了解和关心。观看视频“感恩永驻”增强感性认识, 加强感恩的示范效应。将成员的感恩意识转化成行动, 付诸实践。感恩自己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接纳自己, 达到自我的统一。
1.4观察指标
测量干预前后的量表分值。结合大学生感戴问卷修订版 (RCSGQ) 河南大学马云献等[6]根据McCullough等人的理论, 并结合对大学生的访谈结果编制而成。该量表由14道题目组成, 包含4个维度, 分别为感恩深度、感恩频度、感恩广度、感恩密度。本研究中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6。总体幸福感量表 (GWB) 由美国国立统计中心编制, 共33项[7]。本研究采用段建华1996年的修订版, 即采用GWB量表的前18项对被试进行施测, 总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0。
1.5 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资料用Excel2007整理录入, 应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本研究采用《大学生感恩量表》对在校的高职护生进行了研究, 在干预之前, 研究发现高职护生的感恩水平中间偏上, 试验组RCSGQ量表分值为75.56分±9.21分, 对照组为74.25分±8.66分。这说明高职护生感恩意识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差, 是值得欣慰的一点。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看, 感恩意识是评价个体道德素质的重要标准。人们对感恩行为会给予赞赏。为了进一步提高高职护生感恩意识水平, 本研究采用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方法。试验组干预前后两次测量结果显示, 干预后感恩量表分值显著高于干预前, 而且干预后的分值也显著高于对照组。各项维度分析显示, 试验组感恩密度、感恩频率、感恩深度更具有优势。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能显著提高高职护生感恩意识水平。
另外, 本研究发现高职护生幸福感, 试验组在干预之前为70.72分±5.22分, 干预后上升为82.36分±8.26分。有研究显示, 高职生的感恩与主观幸福感密切相关[8]。根据拓宽建构理论, 积极情绪有助于人类独特的进化目的和适应性功能, 而进化目的和适应性行为受情绪的支配[9]。感恩作为一种积极情绪对认知具有拓展效应, 帮助个体扩大兴趣范围, 增强灵活性, 同时建构个体自身资源。感恩情绪同时能稳定良性的人际交往模式。本研究支持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方法也能提高高职护生幸福感。
综上所述, 随着积极心理学研究不断深入, 护理教育者更多关优势和美德的研究。感恩意识在塑造护理学生优秀、积极品质扮演着重要角色。护理院校也愈来愈重视感恩意识的培育。本研究认为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职护生感恩意识水平和幸福感。提高学生感恩意识, 需要学校把感恩教育纳入日常课程, 让高职护生不断提高感恩认知, 以促进自我积极品质的形成。
参考文献
[1]黎玉兰, 宋凤宁, 方艳娇.感恩:积极心理研究的新领域[J].社会心理科学, 2008, 23 (2) :140-141.
[2]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 2012:1.
[3]毛磊焱, 陈霖柏, 敖慧斌.免费医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赣南医学院学报, 2012, 10 (5) :681-682.
[4]李志强.大学生感恩品质现状调查与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 2008:1.
[5]田喜生.大学生感戴倾向及其与移情能力、助人倾向间的关系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4-6.
[6]马云献.大学生感戴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4, 5:387-389.
[7]祝伟娜.初中生感戴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干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08:4-6.
[8]崔赛, 刘东玲, 向梦思, 等.感恩教育对医学生感恩意识的作用及意义[J].护理研究, 2014, 28 (9C) :3438-3439.
心理效应的教育作用 篇11
关键词:皮格马利翁效应破窗效应理论多米诺骨牌效应
学校安排,笔者做商务英语班的班主任。这是一个由服装跟单班与高级班组成的合班。
开学之初,笔者通过阅读学生填写的资料,细心观察学生开学以来的各方面表现,以及与本班部分科任教师的交谈沟通,初步了解学生的情况是:高级班的学生主要是广州本地生,他们性格开朗活泼、但自律性较差;服装跟单班的学生主要是外地生,他们性格安静、踏实,且自律性较强。总体看,本班大部分学生思想单纯,有好奇心、上进心,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能听从老师的教导。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大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欠勤奋、怕吃苦、有畏难情绪;少数学生的学习态度很不明确,导致课堂纪律较差,上课有讲话、睡觉、玩手机、打扑克牌等现象,有时严重干扰教师讲课、同学听课;缺乏有威信的班干人选。
经过一个学期的管理教育,存在的部分问题有所改善,主要表现为:第一,学习态度有所好转,有二分之一的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很努力地弥补所缺漏的初中英语知识;第二,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逐渐加强,如仪容仪表规范了;第三,广州生与外地生的关系日益和谐,师生间的互爱氛围日益浓厚。
四个多月的时间,本班学生能有这样的变化,让笔者感觉到自己对他们所付出的爱心、细心、耐心是值得的。回顾这难忘的四个多月,笔者发现,适当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奖励与批评、惩罚,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是笔者在开展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中运用心理效应解决问题的一些体会:
一、运用“皮格马利翁效应”,给学生一种积极的期望,可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传说,古希腊神话里有一位塞浦路斯国王叫皮格马利翁,他非常喜欢雕塑,并爱上了其中一个少女像。他真诚地期望自己的爱能被接受。这种真挚的爱情和真切的期望感动了爱神阿芙狄罗忒(tè),就给了雕像以生命。最后,他们结成了夫妻。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爾和贾可布森根据这个传说做了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郑重其事地对所有的学生进行智能测验。然后把一份学生名单通知有关教师,说这些名单上的学生被鉴定为“高智商的人”,在将来具有“与众不同”的发展潜力,并再三嘱咐教师对此“保密”。其实,这份学生名单是随意拟定的,根本没有依据智能测验的结果。但八个月后再次进行智能测验时出现了奇迹:凡被列入此名单的学生,不但成绩提高很快.而且性格开朗,求知欲望强烈,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借用上述古希腊神话中主人公的名字,将这个实验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
虽然这只是一个神话传说,但它实际上是教师对学生未来造就的可能性,怀着暗含期待的一种深沉的情感寄望。其实,这种寄望包含了关心、爱护、信赖、理解和尊重。
因此,针对本班大部分学生文化知识基础差,欠勤奋、怕吃苦、有畏难情绪的存在问题,结合英语专业教师对他们进行的基础知识摸底考查的成绩,笔者对他们提出了期待的标准和学习目标:第一,周二至周五早上8:15前回到课室读英语10分钟,学两句英语日常用语(按座位号顺序由每个学生轮着来教全班同学);第二,一定要按时完成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强调英语的读书、听力也是一种作业;第三,要求自己每天记忆5个新单词;第四,坚持写日记,写一句话都可以;第五,坚持每天7:00前起床,做做运动,读读英语。
根据这些期待目标,笔者细心地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对于做得好的学生加以关注、鼓励、奖励,比如对8:15前回到课室读英语的同学,就在每月一次的操行评分中加分,每天加1分,按一个月有4周算,就可加16分。操行分对学生参与每学期的奖学金评选占有重要的地位,学生必须达到优秀才有资格参评。同时对学过的英语日常用语展竞赛活动,物质奖励优秀者。还根据他们的进步程度进行更多的个别辅导,逐渐给他们设定更高一些的标准和学习目标,有些学生就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学习,更加自信、自强、努力、勤奋。有二分之一的学生基本达到了老师所期望的进步目标,学习态度有所好转。
二、运用“破窗效应理论”,要求学生严格遵守校规校纪,可以促进学生的自律
美国政治学家威尔逊和犯罪学家凯琳根据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菲利普·辛巴杜在1969年所做的一个实验而提出“破窗效应理论”。他们认为:如果一个建筑物的窗户玻璃被人打坏了,又没有人及时去维修,可能有其他人受某些暗示性的纵容去打烂更多的窗户玻璃。时间长了,这些破窗户因无人维修而给人造成一种无序的感觉。在这种环境下,犯罪就会出现、发展。“破窗效应理论”揭示了一个道理:任何一种存在的不良现象都在传递着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必然导致这种不良现象的无限扩展。
笔者认为,在班级管理中,如果班上出现的违纪现象不能得到及时纠正,就可能会出现更多的违纪现象,整个班就不能维持正常的学习状态。要防止“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必须小题大做地处理影响深远的“小过错”。明智之举是及时修好“第一个被打碎玻璃的窗户”。
开学之初,学校就对新生进行了学前教育,让他们详细了解和严格执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绝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只有小邓、小曾、小黄三位学生坚持染发及留长发,这严重违反了学校仪容仪表的规定。虽然笔者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还把家长请来学校配合做教育工作,但效果不明显。笔者想,如果不能处理好这三位学生在仪容仪表上的存在问题,就会出现“破窗效应”, 其他男生也会效仿,所以,一定要处理好这一问题。最后,笔者利用新生军训时整理仪容仪表的机会,在学生科领导及军训教官的配合之下才解决了这个问题。从此,本班男生染发及留长发的现象暂时没有了。利用军训这个机会,笔者还通过教官对一些自控力较弱的学生进行体能训练,强化其自我约束力。逐渐地,学生遵守校规校纪的意识增强了。
三、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思想,可以促进学生的成长
多米诺骨牌是一种用木或骨或塑料制成的长方形骨牌。玩时将骨牌按一定间距排列成行,轻轻碰倒第一枚骨牌,其余的骨牌就会产生连锁反应,依次倒下。在一个存在内部联系的体系中,一个很小的初始能量就可能导致一连串的连锁反应,这种连锁反应称为“多米诺骨牌效应”。
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曾说过:“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学生”。 运用“多米诺骨牌效应”,我决定用“爱”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要互相体谅,团结互爱。
由于广州生与外地生在性格上及自律上的极大差异,所以他们之间产生矛盾是很正常的。开学不到两个星期,两地学生都向笔者投诉对方的缺点。每一次,在倾听完他们的诉说后,笔者都分别站在双方的立场来分析他们的感受,然后,他们激愤的情绪开始慢慢平息下
来。虽然双方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上还有许多的不认同,但指责对方的声音渐渐少了,取而代之的是谅解对方的不足,从而班上的和谐之声日益增多了。
许多学生不喜欢老师跟家长联系沟通,主要是怕老师告状。班会课上,笔者明确地告诉学生,老师与家长联系沟通:是如实反映学生在校的好表现,让家长放心;是委婉反映学生的不足之处,让家长督促、协助孩子纠正,从而让学生慢慢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严格也是爱的一种表现。师生间的互爱氛围日益浓厚。
虽然本班学生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但是与入学时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笔者认为:班主任管理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协调师生关系,而师生关系则受到不同心理效应的影响。掌握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认识一些“心理效应”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趋利避害地发挥它们的应有作用,这对班主任平时的管理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以后,笔者还将要在这方面进行更多的有益探索,解决班上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刘儒德等著—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2]中正和平的网上文章《几种心理效应对教育教学的启示》,20104
借心理效应好管理(一) 篇12
“热炉效应”形象地阐述了惩处原则: (1) 热炉火红, 不用手去摸也知道炉子是热的, 是会灼伤人的———警告性原则。企业领导要经常对下属进行规章制度教育, 以警告或劝诫不要触犯规章制度, 否则会受到惩处。 (2) 每当你碰到热炉, 肯定会被火灼伤———一致性原则。“说”和“做”是一致的, 说到就会做到。也就是说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 就一定会受到惩处。 (3) 当你碰到热炉时, 立即就被灼伤———即时性原则。惩处必须在错误行为发生后立即进行, 决不能拖泥带水, 决不能有时间差, 以便达到及时改正错误行为的目的。 (4) 不管是谁碰到热炉, 都会被灼伤——公平性原则。不论是企业领导还是下属, 只要触犯企业的规章制度, 都要受到惩处。在企业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2. 金鱼缸效应———透明度决定约束力
金鱼缸是玻璃做的, 透明度很高, 不论从哪个角度观察, 里面的情况都一清二楚。“金鱼缸效应”也可以说是“透明效应”。企业的各项工作有了透明度, 企业领导的行为就会置于全体下属的监督之下, 就会有效地防止企业领导享受特权、滥用权力。
3. 二五零效应———经营管理要注意衍生影响
美国有个推销员叫拉德, 他在激烈的商战中逐步悟出著名的“二五零效应”:每位顾客身后大约有250个亲朋好友, 如果你赢得一位顾客的好感, 就等于赢得250个顾客的好感;如果你得罪一位顾客, 就等于得罪250个顾客。
4. 刺猬效应———掌握距离的“度”
两只困倦的刺猬, 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 可怎么也睡不舒服, 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 紧挨一块, 反而无法睡得安宁。几经折腾, 两只刺猬拉开距离, 尽管外面寒风呼呼, 可它们却睡得很香。这个“刺猬效应”就是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5. 手表效应———管理需要统一性
一个人如果只有一只手表, 他知道现在几点了;如果有两只手表, 他往往不知道现在几点了。他无法知道哪一只手表更加精确, 于是他也就无法确定精确的时间。这就是“手表效应”的原意。
6. 泡茶效应———体现公平
泡茶时要遵循一定的规则:泡茶的人总是将泡的第一壶茶均匀地倒入每位客人的杯子, 然后又将泡的第二壶茶也均匀地倒入每位客人的杯子, 以保证每位客人喝到的茶浓淡一样。泡茶的规则体现了“公平”, 人们将此称之为“泡茶效应”。
7. 拉锯效应———优秀更要协作
日本一家企业招员工时, 要进行特殊的考试:他们把报考的人带到一个农场, 随机将每两个人分成一组, 发给每组一把锯, 要求将一根圆木锯成两段。锯木头时, 有的组两个人不能相互配合, 快慢不当, 费了很长时间才锯开;有的组两个人很快就磨合好, 用了很短时间就锯开。这家企业将“能否相互配合很快锯开圆木头”作为是否录用的一个重要指标。这就是“拉锯效应”, 即在社会分工更加精细更加需要协调的今天, 一个优秀的人才要发挥作用, 必须善于与他人协作。
8. 登台阶效应———管理需要循序渐进
美国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派人随机访问一组主妇, 要求她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窗户上, 这些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再次访问这组主妇, 要求将一个大而不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 结果有超过半数的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 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主妇, 直接提出将大而不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 结果只有不足20%的主妇同意。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登台阶效应”, 指一个人接受一个小的要求后, 往往愿意接受一个更大的要求, 犹如登台阶时要一级台阶一级台阶地登, 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地登上高处。
9. 牛蝇效应———激励的作用
林肯少年时在农场里耕地。耕地的牛很懒, 林肯无可奈何。然而, 有一段时间牛却走得飞快。原来是有几只硕大的牛蝇叮在牛背上, 它的叮咬使牛身上发痒, 便走得快了。这被称为“牛蝇效应”, 也称之为“激励效应”。
1 0. 南风效应———用温暖激发热情
【心理效应研究】推荐阅读:
色彩心理效应06-08
观众心理效应11-18
销售心理效应09-29
心理学常见效应09-23
心理学效应路径探索08-01
心理效应与金融投资11-22
有趣的心理学效应07-13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学习心得06-2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读书笔记10-16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5则范文08-22